学术论文百科

论中庸思想的现实意义论文800字

发布时间:2024-07-04 00:35:24

论中庸思想的现实意义论文800字

中庸的三大基本原则: 1、致中和 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而符合常理,有节度,这就叫做“和”。二者协调和谐,这便是“中和”。达到中和的境界,世间万物就各得其所了。 2、执两用中“叩其两端”、“执两用中”是中庸之道一个重要的原则,“两端”就是过和不及两个极端,“过犹不及”,是指的做一件事情,如果做过头和没有做到一样不得其正,即做事须恰到好处。“中”就是恪守中正之道不偏不倚。“执两用中”与“过犹不及”合而言之,就是坚持“中”,戒其“过”,勉其“不及”。这是中庸之道所据以立论的最基本的法则。 3、和而不同《中庸》认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即多样性事物之间可以和谐相处、互补共进、宽容包纳。“和而不同”的原则最能体现中和之道的精神,它是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黄金规则,具有最普遍的意义。 修中庸之道的三大法宝: 1、慎独 《中庸》中说:“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要求人们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应该谨慎检点。即使在隐蔽之处或细小之事,也时刻格守中庸之道。《中庸》认为道德修养首先要从人所不见的“慎独”工夫做起,由此出发,就能“微之显”,“暗然而彰”,渐渐外化为行动上的“中道”。 2、忠恕 《中庸》中说:“忠恕违道不远”, 忠恕,亦即仁爱,忠就是“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恕就是“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用今天的话说,仁就是人人平等。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要求人们用爱自己的心去爱他人,用责备他人的心来责备自己,用自己的真诚忠恕去感召人、感化人、塑造人。 3、至诚 《中庸》认为“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至诚尽性是实现中庸之道的关键。只有坚持至诚,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达到至仁至善的境界。实现“至诚”就可以使人进入道德理想的最高境界。 对中庸之道的认识 中庸之道强调“执两用中”、“中道而行”。很多人认为中庸即平庸,保守,妥协,不求上进,还有人把中庸之道理解成不讲原则的折中主义、平均主义,这是对中庸的曲解。 中庸包含的折中调和思想,应该算一种积极的调和。调和与均衡无论在人类社会还是在自然界,都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常态。不该认为调和就是坏事。 而且“执两用中”不是简单的折中、平均,这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个“中”是从“两端”中新产生出来的那个的“三”,是认识和发现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正确处理事情的办法。如何评判“中”,庞朴精妙地概括为“A然而B”、“A而不A”、“亦A亦B”和“不A不B”四种逻辑形式。而绝非(A+B)÷2。 同时这个“中”的标准随具体境遇的变化而改变,《中庸》所谓“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朱熹所谓“中无定体,随时而在”,它提倡的“时中”就是希望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君子能随时保持中道。历史上也存在着将中庸这种变化法则固定为维护“礼”的倾向,这样中庸便丧失了与时俱进的活力,成为陈腐僵化的教条。封建统治者对“中庸”思想的歪曲,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造成了对人性的严重戕害。今天我们应遵循“时中”的法则,找出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中道”,建设理想的和谐社会。 中庸之道的现实意义 中庸是儒家道德的最高境界,其现实意义丝毫不减,它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实践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且乃至整个人类世界都有影响。今天,我们汲取中庸之道中的积极因素,对于实现社会和谐的理想具有重要意义。“中庸”其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中正以及中和的思想能使人身心和谐,并能使人处理好人际关系、国际关系及人和自然的关系,以至达到社会的整体和谐,弘扬中庸之道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用作用。承认不同而谋求“和”,这是世界多元文化实现和平相处必走的一条路。“和而不同”在促进世界各民族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方面具有启迪意义。

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并且随时以处中,因时制宜,与时俱进!!

中庸和太极的平衡、马哲的对立统一都差不多,平衡或者中庸确实是事物最理想的状态,但是事物却总在发展-平衡-再发展-再平衡的动态之中,中庸强调了平衡的重要性却忽视了发展的动态(毕竟当时物质世界的发展变化远不如今天)。马哲则更全面的认识了平衡与不平衡(即发展/势),同时指出了实践的重要性。总的来说,中庸有它的适用性,中庸更强调控制平衡,适合于维持状态,或守成,同时属于心道,适用于发展缓慢的过程;中庸也有不适用性,不适用于发展快速的物质性过程,不适用于趋势发展过程,不适用于敌对状态等等。拓展资料《中庸》的成书年虽无确考,但自宋以来却是儒家学派,特别是新儒学即道学的最为重要的经典。要了解儒学、研究儒学、传播儒学的精华,就不能不认真阅读这部书。但是长期以来《中庸》的外文译本不多,这部给使用外国文字研究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的学人和读者带来了不便,限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许多使用外文的学者和在域外读读书、做学问的朋友,都埋怨国内太不注意中国文化成果的外文翻译工作,他们喜欢拿印度与中国比,他们说,印度民族的许多文化遗产多有外文译本,特别是英文译本,而中国经典遗产多有外文对本,特别是英文译本。而中国经典遗产的外文本则寥若晨星,偶遇几种,也多为外国人所译,这不能不使人感到愧对古人,有负后人。

中庸对我们生活的启示意义是:日常生活里,有人过于追逐物欲,有人过份刻苦自励;有人对金钱的使用浪费无度,有人则是一毛不拔,这都不是正常的生活之道。就像一只手,始终紧握拳头是畸形,只张不合也是畸形,一定要拳掌舒卷自如。这才正常。所以,凡事要适可而止,要不偏不倚,这就是中庸之道。做事不要太苦:人生不能没有工作,因此每个人都不能不做事。做事当然要勤劳,但是也不能太辛苦;太辛苦了,以后做事就畏难、畏苦,就不能长久,不能持之以恒。所以,现在的公司行号大都制定八小时上班制,每天工作时间从上午八点到下午五点,有一个时间性;甚至每个星期不但有休假日,现在还实施周休二日,这就是要我们不要太辛苦。   中庸的思想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德育成了教育的热点,但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只满足于开设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因而难免流于形式。中庸这一传统伦理学思想揭示了道德的知、情、意的合一,昭示了净化心灵,培育德性,提高自我修养的途径,因此,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道德修养有着重大启示。首先,其对道德知识与道德智慧的诠释,对于当今的道德教育有着深刻意义。当前一个令人堪忧的道德问题是“道德冷淡症”即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不一致,这从知的方面来说,当今我们并不是缺乏道德知识,小学、中学、大学甚至研究生教育阶段都开设了思想品德教育课程,除此之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传授道德知识,可以肯定地说我们并不是“道德盲”。但道德知识并不等于道德智慧,道德行为有其独特之处。道德教育必需要以育人为本,以陶冶道德情操,心灵良知,领悟道德义务,确立价值目标,提升生命本质为中心。只注重道德理论的灌输,而忽视心灵的改造,灵魂的改铸,因其空无内容,免流于形式。

中庸思想的现实意义论文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读后感怎么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

中者,不偏不倚。庸者,平常。行动上不偏不倚,表现出平常。不后人,不争,不为天下先。

现代人要有善良人性上为人类做些功献这才是和谐之道

中庸思想为孔子首倡,并为历代儒学思想家所继承和充实。它的基本特征是以道德标准、方法论和世界观为统一体,其归结点是诚。该理论在儒家中庸思想中处于核心地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意蕴凸显,具有很强的普世性价值。在现实社会中,中庸思想仍为政治制度、经济关系、社会关系以及人的发展等方面提供指导,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中庸不仅是儒家的标准思想,而且在中国的意识形态上成为方法论的思想,因而具有中国思想经典和世界观纲领的重要地位。天与人的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而“天人合一”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带有普遍性的回答。①《中庸》开篇就是开宗明义的三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性”是本性,本性就是自然。“道”是基于人性制定的社会标准,以及按照这个标准应该努力实现的社会目标。“教”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条例提高自身修养,以使人进入“道”的境界。由此也可以看出,重视德行的培养是中国教育的一贯传统。由天地生人的基本观点引出的结论就是“天人合德”。

论中庸思想的现实意义论文

中庸之道的原则是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并且随时以处中,因时制宜,与时俱进。现实意义:(1)无原则地、主观任意地把对方的方面结合起来才叫折中主义。因此不能把一切“折中”都看作是错误的;与此同时,亦并非任何谈论“中”的学说都是“折中主义”。按此标准考量,中庸的“执两用中”,它那些达到对立面同一的灵活性都还只是“折中”而不是“折中主义”。因为它并非简单地平列对立双方,而是要依照某种原则来或济或泄;它所提倡的对立面的各种结合方式并不是任意的,而是有着某种根据差异和对立的绝对性并力图泯灭这种对立,以追求无差别的同一。(2)在 中国 思想史上,“尚同”学说可以叫做“调和主义”;中庸虽然主张“和”,但却并不是人们所谓的什么“调和主义”。这是因为,中庸所主张的“和”,是以承认对立并以保持对立为基本前提的;而所谓“和”,是对立的结合而不是什么对立的泯灭,并且“和”之所以为“和”,同时也正是因为其中充满着对立,是对立按照一定秩序而互相调谐的结果;而“同”则不然,它是排斥差异,要求融解差异的——这应当说是以“和而不同”而解“中庸之道”的典型例子。

人类各个时期有各个时期的中庸,100年前的世界与今天的世界明显不同,100年前是农业社会,现在是工业社会。农业社会里庸多,也易成庸,中也上得容易,因那时的社会没有今天的社会事繁人际交往多。农业社会里的中庸多在力上,工业社会的中庸多在情理上。

中庸的三大基本原则: 1、致中和 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而符合常理,有节度,这就叫做“和”。二者协调和谐,这便是“中和”。达到中和的境界,世间万物就各得其所了。 2、执两用中“叩其两端”、“执两用中”是中庸之道一个重要的原则,“两端”就是过和不及两个极端,“过犹不及”,是指的做一件事情,如果做过头和没有做到一样不得其正,即做事须恰到好处。“中”就是恪守中正之道不偏不倚。“执两用中”与“过犹不及”合而言之,就是坚持“中”,戒其“过”,勉其“不及”。这是中庸之道所据以立论的最基本的法则。 3、和而不同《中庸》认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即多样性事物之间可以和谐相处、互补共进、宽容包纳。“和而不同”的原则最能体现中和之道的精神,它是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黄金规则,具有最普遍的意义。 修中庸之道的三大法宝: 1、慎独 《中庸》中说:“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要求人们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应该谨慎检点。即使在隐蔽之处或细小之事,也时刻格守中庸之道。《中庸》认为道德修养首先要从人所不见的“慎独”工夫做起,由此出发,就能“微之显”,“暗然而彰”,渐渐外化为行动上的“中道”。 2、忠恕 《中庸》中说:“忠恕违道不远”, 忠恕,亦即仁爱,忠就是“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恕就是“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用今天的话说,仁就是人人平等。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要求人们用爱自己的心去爱他人,用责备他人的心来责备自己,用自己的真诚忠恕去感召人、感化人、塑造人。 3、至诚 《中庸》认为“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至诚尽性是实现中庸之道的关键。只有坚持至诚,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达到至仁至善的境界。实现“至诚”就可以使人进入道德理想的最高境界。 对中庸之道的认识 中庸之道强调“执两用中”、“中道而行”。很多人认为中庸即平庸,保守,妥协,不求上进,还有人把中庸之道理解成不讲原则的折中主义、平均主义,这是对中庸的曲解。 中庸包含的折中调和思想,应该算一种积极的调和。调和与均衡无论在人类社会还是在自然界,都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常态。不该认为调和就是坏事。 而且“执两用中”不是简单的折中、平均,这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个“中”是从“两端”中新产生出来的那个的“三”,是认识和发现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正确处理事情的办法。如何评判“中”,庞朴精妙地概括为“A然而B”、“A而不A”、“亦A亦B”和“不A不B”四种逻辑形式。而绝非(A+B)÷2。 同时这个“中”的标准随具体境遇的变化而改变,《中庸》所谓“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朱熹所谓“中无定体,随时而在”,它提倡的“时中”就是希望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君子能随时保持中道。历史上也存在着将中庸这种变化法则固定为维护“礼”的倾向,这样中庸便丧失了与时俱进的活力,成为陈腐僵化的教条。封建统治者对“中庸”思想的歪曲,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造成了对人性的严重戕害。今天我们应遵循“时中”的法则,找出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中道”,建设理想的和谐社会。 中庸之道的现实意义 中庸是儒家道德的最高境界,其现实意义丝毫不减,它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实践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且乃至整个人类世界都有影响。今天,我们汲取中庸之道中的积极因素,对于实现社会和谐的理想具有重要意义。“中庸”其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中正以及中和的思想能使人身心和谐,并能使人处理好人际关系、国际关系及人和自然的关系,以至达到社会的整体和谐,弘扬中庸之道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用作用。承认不同而谋求“和”,这是世界多元文化实现和平相处必走的一条路。“和而不同”在促进世界各民族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方面具有启迪意义。

中庸对我们生活的启示意义是:日常生活里,有人过于追逐物欲,有人过份刻苦自励;有人对金钱的使用浪费无度,有人则是一毛不拔,这都不是正常的生活之道。就像一只手,始终紧握拳头是畸形,只张不合也是畸形,一定要拳掌舒卷自如。这才正常。所以,凡事要适可而止,要不偏不倚,这就是中庸之道。做事不要太苦:人生不能没有工作,因此每个人都不能不做事。做事当然要勤劳,但是也不能太辛苦;太辛苦了,以后做事就畏难、畏苦,就不能长久,不能持之以恒。所以,现在的公司行号大都制定八小时上班制,每天工作时间从上午八点到下午五点,有一个时间性;甚至每个星期不但有休假日,现在还实施周休二日,这就是要我们不要太辛苦。   中庸的思想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德育成了教育的热点,但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只满足于开设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因而难免流于形式。中庸这一传统伦理学思想揭示了道德的知、情、意的合一,昭示了净化心灵,培育德性,提高自我修养的途径,因此,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道德修养有着重大启示。首先,其对道德知识与道德智慧的诠释,对于当今的道德教育有着深刻意义。当前一个令人堪忧的道德问题是“道德冷淡症”即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不一致,这从知的方面来说,当今我们并不是缺乏道德知识,小学、中学、大学甚至研究生教育阶段都开设了思想品德教育课程,除此之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传授道德知识,可以肯定地说我们并不是“道德盲”。但道德知识并不等于道德智慧,道德行为有其独特之处。道德教育必需要以育人为本,以陶冶道德情操,心灵良知,领悟道德义务,确立价值目标,提升生命本质为中心。只注重道德理论的灌输,而忽视心灵的改造,灵魂的改铸,因其空无内容,免流于形式。

中庸思想的现实意义论文1500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人类各个时期有各个时期的中庸,100年前的世界与今天的世界明显不同,100年前是农业社会,现在是工业社会。农业社会里庸多,也易成庸,中也上得容易,因那时的社会没有今天的社会事繁人际交往多。农业社会里的中庸多在力上,工业社会的中庸多在情理上。

中庸的三大基本原则: 1、致中和 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而符合常理,有节度,这就叫做“和”。二者协调和谐,这便是“中和”。达到中和的境界,世间万物就各得其所了。 2、执两用中“叩其两端”、“执两用中”是中庸之道一个重要的原则,“两端”就是过和不及两个极端,“过犹不及”,是指的做一件事情,如果做过头和没有做到一样不得其正,即做事须恰到好处。“中”就是恪守中正之道不偏不倚。“执两用中”与“过犹不及”合而言之,就是坚持“中”,戒其“过”,勉其“不及”。这是中庸之道所据以立论的最基本的法则。 3、和而不同《中庸》认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即多样性事物之间可以和谐相处、互补共进、宽容包纳。“和而不同”的原则最能体现中和之道的精神,它是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黄金规则,具有最普遍的意义。 修中庸之道的三大法宝: 1、慎独 《中庸》中说:“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要求人们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应该谨慎检点。即使在隐蔽之处或细小之事,也时刻格守中庸之道。《中庸》认为道德修养首先要从人所不见的“慎独”工夫做起,由此出发,就能“微之显”,“暗然而彰”,渐渐外化为行动上的“中道”。 2、忠恕 《中庸》中说:“忠恕违道不远”, 忠恕,亦即仁爱,忠就是“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恕就是“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用今天的话说,仁就是人人平等。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要求人们用爱自己的心去爱他人,用责备他人的心来责备自己,用自己的真诚忠恕去感召人、感化人、塑造人。 3、至诚 《中庸》认为“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至诚尽性是实现中庸之道的关键。只有坚持至诚,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达到至仁至善的境界。实现“至诚”就可以使人进入道德理想的最高境界。 对中庸之道的认识 中庸之道强调“执两用中”、“中道而行”。很多人认为中庸即平庸,保守,妥协,不求上进,还有人把中庸之道理解成不讲原则的折中主义、平均主义,这是对中庸的曲解。 中庸包含的折中调和思想,应该算一种积极的调和。调和与均衡无论在人类社会还是在自然界,都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常态。不该认为调和就是坏事。 而且“执两用中”不是简单的折中、平均,这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个“中”是从“两端”中新产生出来的那个的“三”,是认识和发现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正确处理事情的办法。如何评判“中”,庞朴精妙地概括为“A然而B”、“A而不A”、“亦A亦B”和“不A不B”四种逻辑形式。而绝非(A+B)÷2。 同时这个“中”的标准随具体境遇的变化而改变,《中庸》所谓“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朱熹所谓“中无定体,随时而在”,它提倡的“时中”就是希望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君子能随时保持中道。历史上也存在着将中庸这种变化法则固定为维护“礼”的倾向,这样中庸便丧失了与时俱进的活力,成为陈腐僵化的教条。封建统治者对“中庸”思想的歪曲,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造成了对人性的严重戕害。今天我们应遵循“时中”的法则,找出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中道”,建设理想的和谐社会。 中庸之道的现实意义 中庸是儒家道德的最高境界,其现实意义丝毫不减,它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实践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且乃至整个人类世界都有影响。今天,我们汲取中庸之道中的积极因素,对于实现社会和谐的理想具有重要意义。“中庸”其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中正以及中和的思想能使人身心和谐,并能使人处理好人际关系、国际关系及人和自然的关系,以至达到社会的整体和谐,弘扬中庸之道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用作用。承认不同而谋求“和”,这是世界多元文化实现和平相处必走的一条路。“和而不同”在促进世界各民族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方面具有启迪意义。

儒家讲仁爱,其中凝聚着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中庸。 在《论语》中,中庸一词出自《论语·庸也》,子曰:“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这句话是说,中庸最为一种美德,它是最高的境界了!大家已经长久地缺乏它了。这是《论语》中明确地提到“中庸”一词。孔子不但提出“中庸”,还把它最为美德的最高境界,但是又感叹人们对于“中庸之道”的缺乏。 那么孔子所说的中庸又是什么意思呢?《论语》的其他篇章也有涉及“中庸之道”的例子。如《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

论中庸思想的现实意义论文1000字

中庸对我们生活的启示意义是:日常生活里,有人过于追逐物欲,有人过份刻苦自励;有人对金钱的使用浪费无度,有人则是一毛不拔,这都不是正常的生活之道。就像一只手,始终紧握拳头是畸形,只张不合也是畸形,一定要拳掌舒卷自如。这才正常。所以,凡事要适可而止,要不偏不倚,这就是中庸之道。做事不要太苦:人生不能没有工作,因此每个人都不能不做事。做事当然要勤劳,但是也不能太辛苦;太辛苦了,以后做事就畏难、畏苦,就不能长久,不能持之以恒。所以,现在的公司行号大都制定八小时上班制,每天工作时间从上午八点到下午五点,有一个时间性;甚至每个星期不但有休假日,现在还实施周休二日,这就是要我们不要太辛苦。   中庸的思想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德育成了教育的热点,但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只满足于开设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因而难免流于形式。中庸这一传统伦理学思想揭示了道德的知、情、意的合一,昭示了净化心灵,培育德性,提高自我修养的途径,因此,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道德修养有着重大启示。首先,其对道德知识与道德智慧的诠释,对于当今的道德教育有着深刻意义。当前一个令人堪忧的道德问题是“道德冷淡症”即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不一致,这从知的方面来说,当今我们并不是缺乏道德知识,小学、中学、大学甚至研究生教育阶段都开设了思想品德教育课程,除此之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传授道德知识,可以肯定地说我们并不是“道德盲”。但道德知识并不等于道德智慧,道德行为有其独特之处。道德教育必需要以育人为本,以陶冶道德情操,心灵良知,领悟道德义务,确立价值目标,提升生命本质为中心。只注重道德理论的灌输,而忽视心灵的改造,灵魂的改铸,因其空无内容,免流于形式。

中庸思想指导我们:对任何事情要本着不走极端的方式,适而可止。这需要一个人练就强大的自持与自制力。在历史上,汉朝的“苏武牧羊”给我们提供了典笵。他为了不给汉朝丢脸,能视死如归,在荒凉酷寒的北海边上忍饥挨饿保持节守正气,度过了漫长的岁月,真是可歌泣。据说宋太祖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看来中庸思想也是一种明察事理的强者心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让我们共同审视一下其中的点点滴滴。 从孔子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言论中,我觉得儒学也是一种近人情的生活哲学。它从衣食住行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一不涉及。“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里面点明了孝弟是实行仁道的根本。论语中有:“为政以德,臂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从这里我们可读出孔子的治国思想,也可看到他的对于道德与政治之间关系的见解。孔子也谈到诗与政治的关系:“《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其中有“文以载道”的内含,但到了现代也发展成“文学为政治服务”的信条,在阶级斗争的社会里,于是也有了“利用小说进行反党活动是一大发明”的光辉论断。看来每个人都可以活学活用中庸思想,达到自圆其说的目的,它本身就像万应灵丹。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以“和为贵”为准则。在工作中,大家都得与他人打交道,常常感到一些朋友或伙伴不合脾气,也有一些朋友很对口味,同气质,要如何对待呢?最好应该采用“一视同仁”的态度,才能对自己的事业有益,不能全凭自己的好恶。要学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了得到各种人的帮助,这或者也是中庸的智慧吧!另外,我们在处理事务时,也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做事情不可贪多求快,否则事情做完后,才发现什么也没能干好。 从哲学上看,“度”是质与量的统一,在度之中,事物的性质变化于一定的范围之内,不会出现根本性的变化。如何掌握这个度,也就是中庸思想的艺术。这就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能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做到息事宁人,那中庸的功夫才算学到家了!每当自己受到人身攻击、侮辱或谩骂时,宜静下心来,认真仔细地了解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作出准确的判断,再作回应。这才是强者的风格心态。抄一首诗结尾:手把青秧入野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稻(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儒家讲仁爱,其中凝聚着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中庸。 在《论语》中,中庸一词出自《论语·庸也》,子曰:“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这句话是说,中庸最为一种美德,它是最高的境界了!大家已经长久地缺乏它了。这是《论语》中明确地提到“中庸”一词。孔子不但提出“中庸”,还把它最为美德的最高境界,但是又感叹人们对于“中庸之道”的缺乏。 那么孔子所说的中庸又是什么意思呢?《论语》的其他篇章也有涉及“中庸之道”的例子。如《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

第一层意义:中不偏,庸不易,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第二层意义: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层意义: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其实别人给出中庸之道远不如自己去体会的,所以说自己去读书,体会到的更深刻。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