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教师科研论文培训写作心得体会总结

发布时间:2024-07-02 09:54:33

教师科研论文培训写作心得体会总结

1 问需求——罗列需求问题 针对你所从事的实际工作,细细地分析以下问题: 1) 年轻同志:目前工作还存在那些不足?那些地方还有进一步改善的余地?别的同志、别的单位在哪些方面做得更好?我还有那些东西该懂但还不懂?下面应该怎么办? 2) 已工作多年的同志,除上述问题外,更应该考虑:曾经关注过那些问题?在哪些方面倾注了心血?哪些方面有与人不同的经验和体会?我自己的新想法和新做法可以在什么地方使用和推广? 从上述问题中选定研究方向,学习有关知识,下功夫进行探讨和研究,选题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 2 深——深入一步 选题前要弄清这样几个问题:关于本题目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前人的思想和重要的研究成果;已经解决的问题;存在争议的问题;争议的焦点和问题和症结;论争各方的代表性观点、人物及其著述;研究的薄弱环节及尚待开拓的领域;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总之要从大面上摸清本问题的基本情况,这样就会头脑清醒,方向明确,开拓新的研究领地。一句话,就是站在前人的肩上,而不是盯住前人的脚底。站在前人肩上,一方面是指在对前人知识与研究成果深刻了解与掌握的前提下,去选取那些“前沿性”课题;另一方面是指从前人思想或研究中获得启迪。有勇气去研究前人刚刚开始接近而没有解决与提出的问题,这是选题的一个主要思路。这样的选题,既意味着继承,又意味着发展。深入一步,往往就意味着创新和突破。 3 奇——从容易被忽略处选题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并不是一次完结的,永远处在一个过程之中,需要不断深入与发展。在许多被人们认为是平淡无奇的现象中,往往存在可供研究的新的境界,而又最容易被人们忽略。勤学好问的人遇事总要问个为什么,被人们忽略的地方是大量存在的,有许多司空见惯的现象往往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如果能认真与细心地观察各种事物,并提出为什么的问题,就很容易找到需要研究的课题。牛顿与苹果的故事即是如此。 4 新——从开拓创新中选题 鲁迅先生说过:“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科学研究中,要善于探索,敢于开拓新领域。选题本身就是一种创造。人们创造力的强弱,取决于知识贮存的多寡、应用知识的技巧与想象力是否丰富。如果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力,就敢于从自己熟知的学科跨入到生疏的学科,就敢于冲击所谓不可逾越的禁区。这类课题的选择,除了选择者具有学识之外,还必须有胆略,没有对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和严肃认真的精神是不行的。只有专心致志,勇于探索,不怕困难,才能开拓出科学技术的新领域。 5 巧——从意外获得中选题 科学研究在探索着一个又一个新课题,在这些研究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意外的偶然的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后,不要轻易纠正它、排斥它,而应该去深入研究它。即使是不属于自己研究课题范围的内容和所从事的专业问题,也应该去深入地探讨它。这种意外的发现会给我们以新的启迪,如果追踪下去,往往会产生新的有价值的课题。如X射线就是从一次意外中发现的。 6 实——从实际工作中选题 有人认为,科研和科技论文写作是专业科研工作人员的事,这是极其片面的。其实,除科研工作者外,各行各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业务人员、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工人、农民等,都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撰写科学技术论文。结合实际工作的选题是十分广泛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结合实际工作撰写的论文,题目可以不拘一格,多种多样。诸如理论性的推导和探索,实践经验的分析和总结,产品开发和生产管理中的问题研究,科技研究的阶段总结,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的推广、应用和深化,对产品、工艺、组织、管理的建议和设想,对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讨等等。非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应该破除对科研工作和科技论文写作的神秘感,勇于实践,敢于写作,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技术更加繁荣兴盛。 7 改——从改革进步中选题 我们有幸处于改革开放的年代,置身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洪流之中,每时每刻都会感受到改革进步的触动。政治体制的改革使国家更加民主开放,经济体制改革使人民实现小康,科技创新使我们迎头赶上。所有这些,都为我们选定论题提供了广阔天地。港口科技工作者在工艺改进、质量攻关、技术改进方面,在学习、消化推广和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方面,在防止和排除重大隐患方面,在大型和高精尖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维修和保养方面有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确有推广价值的技术成果,虽不是创造发明,但为企业及社会创造了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的项目都可以写。从中选择自己最擅长、最突出的某一方面作为自己命题的内容,然后再从中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某一项进行整理、浓缩,作为自己命题内容的基础材料。 只要我们以强烈的责任心、上进心和创新意识审视一切事物,启迪智慧、激发灵感、捕捉信息,就一定遴选出合自己探索、研究的课题,为写好科技论文奠定坚实基础。 祝你成功!

培训总结:一个多月的新教师培训学习很快就过去,虽然是辛苦了一点,但我觉得自己受益很多。这次培训,我们学习了“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技术技能基础”、“师德修养”和“班主任理论”四个课程的知识。下面就是我在这次培训中的一些体会:  一、理解教师职业,提升自我素养   作为教师,师德是必备的。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以身作则。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并且,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教师是朋友,所谓良师益友,就是强调教师和学生要交心,师生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要达到知心朋友一样。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教师,不仅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更要具有优秀的心理品质与道德意识。二、用新教育教学理念以及心理学基础指引自己的工作   培训为我即将面临的实际工作提供了许多方法和策略。在培训中,从事教育多年、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和教授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当好教师的要点和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谈到教师的发展问题上,教授都强调了适时调整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终身学习的做法;在谈到面对困难如何克服的问题上,他们还提出了如何加强教师之间团结合作的方法;在教学教法经验方面,通过“说课、听课、评课”的指导,让我更加明确上好一堂专业课的标准,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   通过班主任工作的指导,让我从方法上得到了一些深化,尤其是对待学生与管理班级。一些具体的事例,尤其是德育师风,让我深刻意识到做好育人工作,首先要提升自己的感悟能力。一些生动的班会课,让我们掌声不断,让我的心为之感动,也让我反思自己,学习到了一种育人的新视角。三、正确的职业规划   培训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对于刚刚步入教师工作的我,对新的生活、新的责任、新的工作充满热情,但是在方法上缺少经验,这样形成一个心理矛盾。而本次培训中,尤其是教师心理调适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平衡,并获得了更多的方法,这对自己是一种鼓励。鼓励新教师适应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环境;鼓励我们要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角色;鼓励我们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老师,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鼓励我们要坚持创新,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争取在教学中获得更大的发展。这些鼓励,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新的起点需要新的奋斗,新的奋斗需要旗帜作为引导,这次新教师培训就是一面很好的旗帜,在思想、行动和实践工作上给了我切实的指导和鼓励。让我有了更加明确的定位、坚定的信念、奉献的精神、良好的心态、高度的责任心、热爱学生的行动、进取的意识并且不断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名真正合格的职业教师。

一、调整心态,激发兴趣写作是一种智力活动,需要积极的思维,更需要积极的心态,对于写论文更不能心怀畏惧,觉得这是自己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广大教师们应挖掘自己的潜力,要看到许多有利条件:现在报刊杂志种类多、稿件需求量大,论文评比活动举行频率高,获取相关资讯的手段更加简便,因此发表论文的机会也就更多更容易。当然,教育论文发表并非写论文的惟一目的,更关键的是它可以反过来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当然,重在实践,乐于参与,不要把发表论文作为唯一的目的,要看中在创作过程的思考和收获。兴趣是成功的基石,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可结合本岗实际德育工作,发展、培养对某一方面知识和技术的兴趣,激发进一步探索研究的欲望,对提高论文写作水平大有裨益。二、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对于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经常问一问自己:“有哪些工作该做而没有做?有哪些工作做得还不够到位?怎样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这个问题换种解决方法效果又会如何?……”在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中,有很多人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也主持过较大的课题,但成果、论文甚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浪费和损失。应该养成一种习惯:工作一段时间以后,静下心来,进行工作小结,反思存在的问题,与其他同行相互交流,相互促进。针对特定问题学习相关的知识,借鉴别人的经验,分析自身特点,提出措施,大胆实践,就一定能够取得成效,能论文的选题创造条件,也能提高论文的写作水平。三、不断学习,收集资料为了能够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必须收集一定的信息,积累足够的资料,而且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因此,要把学习和积累作为提高论文写作水平的根本来抓,在学习和积累上多下功夫。要多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理论,广泛阅读相关方面的经典书籍。要带着汲取的心态去阅读,从中吸取营养,借助这些理论来观察和分析教育、教学中的现象,去发现许多仅凭教学经验认识不到的问题,并以这些理论为支撑来指导自己的论文创作。要多学习本学科的教育发展史,关注当前的教育动态,特别是关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课程和教材改革、高考改革等热点问题.注意各种教育刊物上发表的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的文章进行学习研究,以便为自己的论文创作提供丰富的思想的源泉和素材。

教师科研论文培训心得体会总结

小课题研究是与大课题研究相对而言的,属于校本研究的范畴,是一种重要而可行的校本教研方式。小课题研究更强调教师的自觉行动。所谓“小”是指:研究范围微观、内容具体、切口小、周期短,容易操作。小课题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解决教师个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困惑,并总结经验,不以理论研究为主,是一种微观的应用性质的研究。教师本人作为研究者,研究内容可以是教学过程中的章节或某个专题,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现象、案例、问题等。研究成果可以是总结报告、展示课、教学设计、教学论文等;研究周期长短咸宜,短则几个月,长则一学年、几学年等。可以是一人或多人研究。不刻意要求完整运用某种研究方法,阅读、记录、反思、行动可灵活运用。总之,小课题的特点可以用“小”、“近”、“实”、“真”来概括,“小”就是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类似于“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研究”;“近”就是贴近教学,贴近现实,不好高骛远,比如“数学应用题问题的研究”,“学困生转化研究”,“提高学生对数学错题进行自我分析诊断能力的研究”;“实”就是实实在在,摒弃大而空的描述预测,多一点实在的关注,类似于“怎样记住学生的名字”,“怎样排位”等;“真”就是要真研究、真讨论,写真文章、真实践。   概括来说,小课题研究,就是教师的自我研究,是以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迫切解决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解决、经验总结为研究目标,吸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经验、知识、方法,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同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课题研究。  二、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  1.选题  选题的一般步骤是先发现和提出问题,再查找资料,分析问题,最后结合实际,确定研究课题。选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途径。  (1)从教育教学的问题及困惑中选题   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教师天天置身于教育现场,这是教育问题的原发地。比如: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怎样解决部分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问题;如何让课堂教学既开放又有序;如何对待学生间的差异等。教师可以从自己感到不很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去选题,长期积累,挖掘出值得研究的问题来建立自己的“问题库”。   面对诸多的实际问题,教师究竟该选哪一个问题作为小课题进行研究呢?这要从值得研究的问题的价值和紧迫性方面考虑。当问题成为困难时,教师需要分析问题的主要表现与原因是什么。继而查阅资料、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教师关注、追踪、分析某个教学问题,这个问题就可以成为课题。如部分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主要表现在没有掌握所学内容,解决的办法是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习能力,由此,可以形成一个课题:促成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策略研究。  (2)在切磋交流中发现课题   在阅读学习中,最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时时注意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对自己工作中的相关问题或经验进行解读和分析,使有价值的问题或经验在联系、解读中逐渐清晰起来。  (4)从学生的反应中寻觅课题   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反应,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与学生交流,更好地发现学生现实的需要,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同时,挖掘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但有研究价值的小课题。  (5)从已有成果的应用研究中归纳课题   研究的取向主要是将他人研究的成果应用于自身的教育实践。这类课题由于是学习他人的成果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体实施,比较适合年轻教师。一般从教师自身感兴趣的他人成果选题时,需注意可操作性。  (6)总结经验形成课题   教师结合自己的兴趣,对自我教育教学经验进行分析及总结,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和理性分析,这有助于帮助教师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亮点、成功之处,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形成自我教育特色。这类小课题一般适合已经具有一定教学实践的骨干教师去研究。  (7)创新工作生发出课题   这类小课题往往需要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教师教育科研素养要求比较高,因此比较适合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去选择。研究的取向主要为发现新规律、探索新方法、阐述新关系。  2.搜集资料  资料收集包括阅读书籍、查阅历史文献等收集书面资料,还包括通过实地调研,访谈获得直接研究材料,还可以通过体验取得有关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为下一步研究做准备。  3.确定研究目标与内容   小课题研究,教师不仅要撰写详细、规范的研究方案,还要明确自己的研究目标和内容,知道自己要研究什么,从而突出研究重点,明确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阶段性和最终目标,必须明确课题要解决什么教育实践问题,该课题对教育教学质量有哪些方面的改善。  4.实施研究  教师要先明确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可采用案例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等。应特别强调,小课题研究的核心是行动,行动是研究方案付诸于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寻找问题解决、创造教育实践新形态的过程,研究过程要充实、切实。原始资料如果不及时记录,到需要时再去追忆、收集,则为时已晚。况且,所有这些真资料也将成为教师撰写论文最生动有力的素材。因此,教师要注意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做过的事情,教师要随时注意记录、反思和总结。要特别注重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些有意义的细节,对细节的反思与改善,可以提升教学实践水平。要注意边实践边研究、边研究边实践,反复修正。小课题研究要注意淡化形式、注重实效,立足于教师个人的特点、兴趣和爱好,着眼于解决问题,改变思维方式,转变行为,服务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要注意与同事间的合作与交流,必要时寻求专家引领。同时,管理者要注重课题研究操作的个性化,鼓励教师根据自身条件,选择、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去开展研究,倡导有能力的教师尝试运用学术型研究方法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但不强制要求。  5.表达研究成果   中小学教师应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表达方式,应鼓励教师使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课题成果。小课题研究倡导的成果表达方式很多,例如:教育叙事、论坛、论文、日志、案例描写、课例报告、经验总结等。这些方式便于操作,与教师工作实践相辅相成,能很好地解决工作与研究的矛盾,是教师教育教研活动的重要载体。其实在讲述成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产生新体会、新发现、新认识,进行新思考。    三、小课题研究的一般管理流程   小课题研究过程简单,这对教学任务比较繁重的教师而言,心理上也就较容易接受,较容易入手,同时,让教师感觉有用。但是,这种研究也并不是自生自灭的,而是需要引导与管理,组织相关培训和课题研究指导工作。对于学校来讲,如何来组织和管理“草根式”小课题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步骤。  1.教师选题,填写《教师小课题研究报告单》(见附件),借以了解教师规划的小课题研究的方向和步骤,还可以较好地提高教师的自我诊断能力。  2.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向学校教科室申报立项。对教师提交上来的题目,管理者要进行精心筛选,帮助教师把研究的题目定位在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总结经验。  3.学校教科室研究,批准立项,向申报者发立项研究通知书。  4.教师实施研究,积累研究过程资料。教科室组织各种集体研讨活动,对教师的研究进行督查指导。  5.阶段性小结,开展中期成果鉴定会,对研究状况进行评估。  6.结题。教师向教科室提出结题申请,整理研究过程资料及成果资料并交教科室。教科室组织有关专家听取研究者的报告,对课题进行评审,向研究者宣布评审意见。  7.开展课题成果推广会,对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和奖励。  四、小课题研究的激励措施  1.管理者要注意创设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氛围   学校科研文化具有隐性的渗透力量,组织者应设法引领教师意识到研究是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从而主动投入教育科研活动之中。管理者要帮助教师打破课题研究的神秘性,增强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的信心。同时,要考虑教师的能力、素养、时间、精力等因素,这些往往决定着教师可以不可以进行研究,能不能将研究进行到底。因此,帮助教师从实际出发,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计划和目标。  2.管理者应多方为教师提供专业支持   比如,为了易于教师操作,理顺思路,可以把研究流程改制成表格形式,引导教师建立科学的逻辑体系。教师的时间和教研活动时间都是有限的,为了真正提高教研活动的效果,可以让常规教研与小课题研究相结合,在教学、听课、评课过程中发现问题,形成小课题,通过集体备课拟定出对策,在教学、听课、评课中去实践研究,通过研究讨论加以改进,一个一个问题去攻关。笔者主张个体研究与群体研究相结合,让具有相同或相近课题的教师结合成“研究共同体”,一起分享、交流、实践、提高,让教师感受到研究的快乐、成长的快乐。可以选取教师感兴趣的教学内容,轮流上课和研讨,增进教师的相互了解,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利用教师研究论坛、互助交流活动、博客等为教师提供辅助。这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降低教师对小课题研究的忙乱性,让小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相辅相承,相得益彰,激发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  3.鼓励教师用自己的方式去开展研究   管理者要重视教师之间的差异性,以教师的个体自我需求为出发点,高度呵护这种课题研究的自我化倾向性、个性属性。帮助教师根据自身关注点和自身能力选择合理的课题,并帮助教师设计符合自身情况的研究计划,允许教师过程操作的特色化,保护教师开展研究的积极性。  4.注重成果评价多元化   基于普通教师的差异性,课题研究成果的评价定位不应太高。应根据教师的能力来鼓励教师进行多样的成果总结。教师对于自己研究结果的表述,不宜脱离自身的实际可能性去追求高深的理论阐述,应该力求避免空洞、抽象和程式化,用自己的表现方式来展示成果。要提倡生动的案例和个性化的语言,提炼自己的经验、体现自己的特点。对高一级的课题申报,原则上是在小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名,把教师完成课题研究状况记入教师档案,在评优树先中有所体现。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呼声日益提高。经历过小课题研究的教师认为,小课题研究转变了自己的工作习惯,重新认识了多年来的教学习惯,从只是埋头工作,到学会反思,记录总结教训与经验,教师不再面对工作中的问题发牢骚,而是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不断学习,团结一致,坦诚相待,分工合作。把小课题研究作为自己的工作行为、思维方式,那么教师的专业水平必然会越来越优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教师要实现由“经验型”到“科研型”,由“教书匠”到“教育家”的转变,就必须搞研究,尤其要搞小课题研究。基于小课题研究的特点,可以做到教师“人人有课题,个个搞研究”,促进一批科研成果的诞生和科研骨干的成长。  5.表达研究成果   中小学教师应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表达方式,应鼓励教师使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课题成果。“草根式”小课题研究倡导的成果表达方式很多,例如:教育叙事、论坛、论文、日志、案例描写、课例报告、经验总结等。这些方式便于操作,与教师工作实践相辅相成,能很好地解决工作与研究的矛盾,是教师教育教研活动的重要载体。其实在讲述成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产生新体会、新发现、新认识,进行新思考。

培训总结:一个多月的新教师培训学习很快就过去,虽然是辛苦了一点,但我觉得自己受益很多。这次培训,我们学习了“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技术技能基础”、“师德修养”和“班主任理论”四个课程的知识。下面就是我在这次培训中的一些体会:  一、理解教师职业,提升自我素养   作为教师,师德是必备的。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以身作则。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并且,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教师是朋友,所谓良师益友,就是强调教师和学生要交心,师生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要达到知心朋友一样。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教师,不仅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更要具有优秀的心理品质与道德意识。二、用新教育教学理念以及心理学基础指引自己的工作   培训为我即将面临的实际工作提供了许多方法和策略。在培训中,从事教育多年、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和教授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当好教师的要点和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谈到教师的发展问题上,教授都强调了适时调整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终身学习的做法;在谈到面对困难如何克服的问题上,他们还提出了如何加强教师之间团结合作的方法;在教学教法经验方面,通过“说课、听课、评课”的指导,让我更加明确上好一堂专业课的标准,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   通过班主任工作的指导,让我从方法上得到了一些深化,尤其是对待学生与管理班级。一些具体的事例,尤其是德育师风,让我深刻意识到做好育人工作,首先要提升自己的感悟能力。一些生动的班会课,让我们掌声不断,让我的心为之感动,也让我反思自己,学习到了一种育人的新视角。三、正确的职业规划   培训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对于刚刚步入教师工作的我,对新的生活、新的责任、新的工作充满热情,但是在方法上缺少经验,这样形成一个心理矛盾。而本次培训中,尤其是教师心理调适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平衡,并获得了更多的方法,这对自己是一种鼓励。鼓励新教师适应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环境;鼓励我们要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角色;鼓励我们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老师,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鼓励我们要坚持创新,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争取在教学中获得更大的发展。这些鼓励,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新的起点需要新的奋斗,新的奋斗需要旗帜作为引导,这次新教师培训就是一面很好的旗帜,在思想、行动和实践工作上给了我切实的指导和鼓励。让我有了更加明确的定位、坚定的信念、奉献的精神、良好的心态、高度的责任心、热爱学生的行动、进取的意识并且不断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名真正合格的职业教师。

1、全面、科学地认识教学工作在高校中的地位  中国学界根据国内大学的性质、种类、层次和规模不同,将国内的大学分为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四类。这种分类并不是说研究型大学就只需科研而不用教学,而教学型大学就只需教学而无需科研,此分类只是说明了某一类大学在教学或科研方面的侧重点不同而已;无论是对何种类型的大学来说,教学和科研都是极其重要的两个内容。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前人已经完成的科研成果,属于集体性双边活动;科研则是个人或部分参加者总结、探索和发掘新知识的活动。这两个内容也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依赖,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在两者关系上要协调处理。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所在学校的特点,正确定位,教学科研工作要切合学校发展的整体思路和规划,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发展和调整。主要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为了更好地搞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不仅必须进行本学科的科学研究工作,而且还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研究,主要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他同样要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不仅要讲究科研方法,同样要探索教学方法。为了更好把握教学方法和科研方法,了解教学科研方法的基本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高等学校的教师大多数既从事教学又从事科研,他们既区别于单纯搞教学的中学教师又区别于单纯的科研机构研究员。大多数的专业课的教师既有很重的授课任务,还要编写教材和开展与教学有关的其他工作,同时还承担着繁重的科研任务,指导一些刚进实验室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教学科研的双重任务给教师带来很大的压力,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处理好教学与科研这对矛盾。将对立转变成相互联系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  2、教学工作是科研工作的基础  一个人经过多年的学习后,成长为一名能在高校中从事科研的高校教师,与其多年来在学校里所学到的基础知识和正确的学习、科研方法是密不可分的,因此,高校里的教学工作可视为科研工作的前提,为科研活动提供系统的理论基础。  教学工作有助于教师将科学知识系统化,并为自己的科研活动整理思路,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也可把教学活动视为一种研究过程。对于我们这些新进入高校、从事教师工作的年轻人来说,其体会尤深。当我们将自己曾经系统地学习过、研究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教给学生和向学生讲解时,必定会对自己熟悉的理论再思考,很多时候都要在问问自己是否真的完全懂了,也许还会有一些自己未曾深入思考过的问题,也会设想学生可能会从什么角度提出哪些问题,自己又会如何解答才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接受,此刻自己就会作更翔实、更细致的思考。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有所侧重,也会思考能够唤起学生兴致和注意力的要点在哪里,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索,势必使自己对所要教授的知识更加融会贯通,促进自己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从而也使自己的研究活动有了更好的基础。  在大学教科书中有大量的定理、定律等理论,这些都是在科研活动中经过了无数次实践的检验。这些理论编入了大学教科书,变成了我们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是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科学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然而课本知识是死的,科学研究是活的,如何将课本知识在课堂里教活是我们教学始终追求的目标。例如在一些专业性非常强的基础理论课中,如材料分析方法,就应该以科学研究的实践知识作支撑,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中出现的知识点,以避免学生在大四学年进行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进入实验室时,犯一些不该犯的错误。比如不能正确地解析和区别透射电子显微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图片所反映出来的信息,在解析谱图时,把溶剂峰当成了产品峰,甚至出现概念性的错误,认为这些在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其根子都源于教师身上,即由于教师自身经验的缺乏而无法讲清楚。通过这样的知识传递,教师本身理论水平也得到了巩固和提高,甚至有了新的认识。通常我们说,教师的知识传递过程,相当于从自己的容器里舀水给学生,如果该教师只有一杯水,同时要舀一瓢水给学生,就显得很力不从心。如果教师是一缸水,舀一瓢水给学生就是很容易的事。实际上,教师课讲得好与不好,主要是他自己吃透了没有,他自己就懂那么多,又如何能表达清楚呢?所以当我们自己讲授一次后,对一些基础理论会有新的认识。例如,在讲述聚合物增韧原理一节时,其中提到银纹-剪切带理论,作为教师,就要通过查文献,弄清该理论的核心机理,在何种条件下可以应用此种理论来解释共混体系韧性的变化,利用此理论,我们可以从什么方面、选用何种助剂对原有材料进行改性以满足要求的性能指标,最后通过何种手段进行分析和表征,这样一个从理论到分析再到应用的过程,就能使学生听起来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也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科研工作是教学工作的促进和补充  高校教师从事科研工作,需要时刻追踪本专业相关领域在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把握科技发展的脉搏,让自己做到与时俱进;若一名高校教师只是纯粹地进行教学工作,将会面临这知识结构的老化,知识的更新速度更不上科技发展的步伐,所授课程也会给学生一种与时代脱节的感觉,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因此,作为授人以渔的教师工作者,就需要用科研工作来充实并革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缺少科研的教学如营养不良的婴儿,光读书或光教书,意识不到书中理论的要害。只有通过做科研,才能在实践中找到真正的感觉,并用这种感受去开导学生,引导学生;也只有通过一定的科研工作,才能驱使自己进一步学习深造,并用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去丰富学生、指引学生。社会在发展,知识也在日新月异地更新,高校的教学内容就应该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和实用性,而教材常常是滞后于知识的更新;因此,高校教师只有通过科研活动,不断吸收新知识、创造新成果,并把这些新知识、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之中,才能使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和超前性;只有通过科研工作的深入,教师才能了解当代科技发展的方向、最新动态与趋势,了解到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发展方向与最新成果,并及时反映到课程教学的内容中,使教学内容跟得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如果教师缺乏科研积淀,上课就容易照本宣科。因此,教师应当深入市场,深入行业前沿,加强了解,深入科研。科研可以使人深刻,科研水平提高之后,可以充实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钱伟长院士认为,教师的提高主要不是靠听课,而是要靠做研究工作,这是主要的方法。他说:不搞科研,忙着捧书本上讲台是上不好课的,因为你没有自己的观点,不会选择内容。科研反映你对本学科清楚不清楚,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由此可见,科研是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在本学科领域深入发展、掌握学科前沿的条件。一名称职的教师,不能不搞科研。教师没有科研为积淀,没有学术交流为拓展,课堂效果再好,也只能维持浅层次的教学,难以满足学生进一步求知的需要。  此外,科研工作还可以更好地培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们可以通过参加学校、省以及国家等层面设置的大学省创新训练计划、大学生挑战杯等活动,进而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来,在实践中将课堂上所学到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一一将以验证,更有利于各类知识的融汇与贯通,并进一步得到科学的、有创新性的、前沿的知识;通过这样的科研活动,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成为知识与技能并重的高素质大学生。

教师论文写作培训心得体会总结

写作思路:首先可以开篇点题,直接给出文章的主旨,接着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观点,用举例子的方式来进行阐述论证自己的看法,中心要明确等等。随着大学三年的学习与积累,我怀揣着对学校与历任老师的感恩开始了我这新一学期的学习之路,从而为了我正式步入大四做准备,在这学期中,我对我人生的一次毕业论文进行了学习,并有了深刻的体会,并且也见到了在大学里最可爱最喜欢的老师,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心情下我开始接受了专业性知识。在这次为期10次大课时的愉快学习中,我对论文又有了新的认识,在前两年所理解的写论文的方式中,我从来都是先去网上直接找一篇写好的论文,大概读完一遍以后,整理一下自己的想法,然后没什么逻辑的写出一些我的与网上文章相结合的观点与想法,混过了一次又一次的论文考试。可是在这一学期系统的学习以后,我才知道原来真正的毕业论文并不是这样,很多以前写论文时根本不会想的事情在课堂上老师都尽数的教给了我们,尤其我对毕业论文的摘要部分有着很深的印象,在这一块得到了很大的收获。在课堂上老师重点强调了论文摘要的客观性,论文的摘要本身是这篇论文的总体概述,需要用几句话就总结出整篇论文想要研究的目的意义等等,既然是摘要这要求作者在概述的时候不得带有个人偏见与主观臆造,必须从客观实际的角度出发,以第三人称的角度进行概述。所以在这个摘要中绝对不能出现我认为、我觉得等等这类的字眼。这一项收获对与我在论文中写摘要的角度有着很大的影响。那么在这样浓郁的学习环境里,除了收获了论文中摘要写作的答题角度以外,我还学到了很多关于写论文的技巧。

一、调整心态,激发兴趣写作是一种智力活动,需要积极的思维,更需要积极的心态,对于写论文更不能心怀畏惧,觉得这是自己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广大教师们应挖掘自己的潜力,要看到许多有利条件:现在报刊杂志种类多、稿件需求量大,论文评比活动举行频率高,获取相关资讯的手段更加简便,因此发表论文的机会也就更多更容易。当然,教育论文发表并非写论文的惟一目的,更关键的是它可以反过来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当然,重在实践,乐于参与,不要把发表论文作为唯一的目的,要看中在创作过程的思考和收获。兴趣是成功的基石,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可结合本岗实际德育工作,发展、培养对某一方面知识和技术的兴趣,激发进一步探索研究的欲望,对提高论文写作水平大有裨益。二、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对于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经常问一问自己:“有哪些工作该做而没有做?有哪些工作做得还不够到位?怎样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这个问题换种解决方法效果又会如何?……”在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中,有很多人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也主持过较大的课题,但成果、论文甚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浪费和损失。应该养成一种习惯:工作一段时间以后,静下心来,进行工作小结,反思存在的问题,与其他同行相互交流,相互促进。针对特定问题学习相关的知识,借鉴别人的经验,分析自身特点,提出措施,大胆实践,就一定能够取得成效,能论文的选题创造条件,也能提高论文的写作水平。三、不断学习,收集资料为了能够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必须收集一定的信息,积累足够的资料,而且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因此,要把学习和积累作为提高论文写作水平的根本来抓,在学习和积累上多下功夫。要多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理论,广泛阅读相关方面的经典书籍。要带着汲取的心态去阅读,从中吸取营养,借助这些理论来观察和分析教育、教学中的现象,去发现许多仅凭教学经验认识不到的问题,并以这些理论为支撑来指导自己的论文创作。要多学习本学科的教育发展史,关注当前的教育动态,特别是关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课程和教材改革、高考改革等热点问题.注意各种教育刊物上发表的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的文章进行学习研究,以便为自己的论文创作提供丰富的思想的源泉和素材。

本次校本培训,我有如下心得。1、课题名称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的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而有些课题名称则起的不是很准确,比如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这个名称,就没有把研究的对象、问题说清楚,你是中学生或者说是小学生、大学生,是所有的学科或者是单指语文、数学等。再比如口语突破这个名称,设想,别人只看题目,就无法看出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好像是语文,又好像是英语,是中学或者是小学,是高中或者初中更没办法看出来。能不能改为小学生口语突破英语教学模式研究。总之,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因为我们是在进行科学研究,要用科学的、规范的语言去表述我们的思想和观点。有一个课题名称叫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题目如果是一篇经验性论文,或者是一个研究报告,我觉得不错,但作为课题的名称,我认为不是很好,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2)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这次学校课题申报表中,我看名称都比较简洁、清楚,就不再赘述了。2、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不要都写成是坚持党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道德情操陶冶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智力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以实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建立探索性的个体化的主体学习方式,改变一贯由教师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大语文学习活动中去,在广阔的语文教育教学环境中,通过相互协作、探讨、交流,让学生在宽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自己发现知识、掌握知识,领悟知识的真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3、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我们有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目标来确定我们这个课题具体要研究的内容,相对研究目标来说,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这对我们整个课题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们要学会把课题进行分解,一点一点地去做。4、课题研究的方法教育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理论研究法等。一个大的课题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小的课题可能主要是一种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

教师培训论文写作心得体会总结

一、调整心态,激发兴趣写作是一种智力活动,需要积极的思维,更需要积极的心态,对于写论文更不能心怀畏惧,觉得这是自己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广大教师们应挖掘自己的潜力,要看到许多有利条件:现在报刊杂志种类多、稿件需求量大,论文评比活动举行频率高,获取相关资讯的手段更加简便,因此发表论文的机会也就更多更容易。当然,教育论文发表并非写论文的惟一目的,更关键的是它可以反过来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当然,重在实践,乐于参与,不要把发表论文作为唯一的目的,要看中在创作过程的思考和收获。兴趣是成功的基石,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可结合本岗实际德育工作,发展、培养对某一方面知识和技术的兴趣,激发进一步探索研究的欲望,对提高论文写作水平大有裨益。二、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对于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经常问一问自己:“有哪些工作该做而没有做?有哪些工作做得还不够到位?怎样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这个问题换种解决方法效果又会如何?……”在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中,有很多人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也主持过较大的课题,但成果、论文甚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浪费和损失。应该养成一种习惯:工作一段时间以后,静下心来,进行工作小结,反思存在的问题,与其他同行相互交流,相互促进。针对特定问题学习相关的知识,借鉴别人的经验,分析自身特点,提出措施,大胆实践,就一定能够取得成效,能论文的选题创造条件,也能提高论文的写作水平。三、不断学习,收集资料为了能够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必须收集一定的信息,积累足够的资料,而且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因此,要把学习和积累作为提高论文写作水平的根本来抓,在学习和积累上多下功夫。要多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理论,广泛阅读相关方面的经典书籍。要带着汲取的心态去阅读,从中吸取营养,借助这些理论来观察和分析教育、教学中的现象,去发现许多仅凭教学经验认识不到的问题,并以这些理论为支撑来指导自己的论文创作。要多学习本学科的教育发展史,关注当前的教育动态,特别是关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课程和教材改革、高考改革等热点问题.注意各种教育刊物上发表的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的文章进行学习研究,以便为自己的论文创作提供丰富的思想的源泉和素材。

心得体会怎么写 1、什么是“心得体会" 在参与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中,人们往往会产生有关某项工作的许多感受和体会,这些感受和体会不一定经过严密的分析和思考,可能只是对这项工作的感性认识和简单的理论分析。用文字的形式把这些感受和体会表达出来,就是“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是一种日常应用文体,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一般篇幅可长可短,结构比较简单。 2、心得体会怎么写?心得体会的基本格式大致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I、标题 心得体会的标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在XX活动(或XX工作)中的心得体会 2)、关于XX活动(或XX工作)心得体会(或心得) 3)、心得体会 如果文章的内容比较丰富,篇幅较长,也可以采用双行标题的形式,大标题用一句精练的语言总结自己的主要心得,小标题是“在XX活动(或X X工作)中的心得体会”,例如: 从小处着眼,推陈出新 ——参加班组长培训的心得 II、正文 这是心得体会的中心部分 (1)开头 简述所参加的工作(或活动)的基本情况,包括参加活动的原因、时间、地点、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过程及结果。(2)主体 由于心得体会比较多地倾向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会,而人的认识往往有一个逐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因此,在心得体会的主体部分的结构安排上,常常以作者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和认识发展、情感变化为中心线索,组织材料,安排层次。具体的安排方法主要有两种:并列式结构和递进式结构。 A.从不同角度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总结成几个不同的方面,分别加以介绍,层次之间是并列关系。即: 体会(一) 体会(二) 体会(三) ……… 在每一部分内部,可以采用先从理论上总述,再列举事实加以证明的方法,使文章有理有据,不流于空谈。 B.递进式结构比较适合于表现前后思想的变化过程,尤其是针对以前曾有错误认识,经过活动(或工作)有所改变的情况。 在层次安排上,递进式结构应先简述以前的错误认识,再叙述参加活动的原因、时间、地点、简单经过,然后集中笔墨介绍经过活动所产生的新的认识和感受,重点放在过去的错误与今天的认识之间的反差,以此证明活动的重要意义。 (3)结尾 心得体会的结尾一般可以再次总结并深化主题,也可以提出未来继续努力的方向,也可以自然结尾,不专门作结。 (4)署名 心得体会一般应在文章结尾的右下方写上姓名,也可以在文章标题下署名,写作日期放在文章最后。3、写作心得体会应注意的问题(1)避免混同心得体会和总结的界限。一般来说,总结是单位或个人在一项工作、一个题结束以后对该工作、该问题所做的全面回顾、分析和研究,力求在一项工作结束后找出有关该工作的经验教训,引出规律性的认识,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它注重认识的客观性、全面性、系统性和深刻性。在表现手法上,在简单叙述事实的基础上较多的采用分析、推理、议论的方式,注重语言的严谨和简洁。心得体会相对来说比较注重在工作、学习、生活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主观认识和感受,往往紧抓一两点,充分调动和运用叙述、描写、议论和说明甚至抒情的表达方式,在叙述工作经历的同时,着重介绍自己在工作中的体会和感受。它追求感受的生动性和独特性,而不追求其是否全面和严谨,甚至在有些情况下,可以“只论一点,不计其余”。(2)实事求是,不虚夸,不作假,不无病呻吟。心得体会应是在实际工作和活动中真实感受的反映,不能扭捏作态,故作高深,更不能虚假浮夸,造成内容的失实。(3)语言简洁,生动。心得体会在运用简洁的语言进行叙述、议论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地采用描写、抒情及各种修辞手法,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本次校本培训,我有如下心得。1、课题名称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的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而有些课题名称则起的不是很准确,比如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这个名称,就没有把研究的对象、问题说清楚,你是中学生或者说是小学生、大学生,是所有的学科或者是单指语文、数学等。再比如口语突破这个名称,设想,别人只看题目,就无法看出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好像是语文,又好像是英语,是中学或者是小学,是高中或者初中更没办法看出来。能不能改为小学生口语突破英语教学模式研究。总之,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因为我们是在进行科学研究,要用科学的、规范的语言去表述我们的思想和观点。有一个课题名称叫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题目如果是一篇经验性论文,或者是一个研究报告,我觉得不错,但作为课题的名称,我认为不是很好,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2)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这次学校课题申报表中,我看名称都比较简洁、清楚,就不再赘述了。2、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不要都写成是坚持党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道德情操陶冶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智力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以实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建立探索性的个体化的主体学习方式,改变一贯由教师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大语文学习活动中去,在广阔的语文教育教学环境中,通过相互协作、探讨、交流,让学生在宽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自己发现知识、掌握知识,领悟知识的真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3、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我们有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目标来确定我们这个课题具体要研究的内容,相对研究目标来说,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这对我们整个课题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们要学会把课题进行分解,一点一点地去做。4、课题研究的方法教育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理论研究法等。一个大的课题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小的课题可能主要是一种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

职业培训的心得体会么,如果你是写给自己看的,不需要有什么特别的格式,毕竟是以记录的形式为主,只要自己能够看得懂,能够提醒到自己,在这次培训中获得了什么知识和感悟,那么就OK了。但是如果是企业培训,你的心得体会是要写给老板或者主管看的,那么要稍稍注意一下形式:1)标题 - 最好是以双标题的形式,双标题的形式可以让你的老板比较快的知道这次培训的主旨是什么。:《精于核心,巧于变化 - 跨部门合作与沟通培训记录》2)培训概览 - 首先,你需要简单介绍一下这个课程,还有讲师的资历,便于你的主管对该培训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你说一下培训课程框架3)培训细节记录及你的感想 - 在概览之后,你就需要进入细节了。每个培训都分不同的小节的,你需要记录每个培训章节中的知识点到底是什么。写法上呢,我建议你可以分成两栏,就像我上面写的,一边是细节记录 一边是你的感想,这样的记录形式就能让你的老板清楚的了解到,这些知识点,哪些是你觉得有用的,哪些是你认为比较没有效果的。4)总结及下一步行动计划 - 回顾整个培训过程,你觉得好还是不好,然后老师的风格你喜欢还是不喜欢,培训的内容是有用还是没用。从实际应用的角度,你觉得这个知识和技巧,在你未来工作环境中应该怎么去应用的。这个就是跟你老板表决心的点,显示你这次培训不是白去的,是对工作实际有用的。说了那么多,希望能对你有用吧,我自己也是做培训的。

教师科研论文培训心得体会总结语

教师研修总结(一):从事教育工作的我需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本学期,我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不断养成自我学习与自我反思的习惯。从自己的教学中寻找突破口,为了以促使自己今后的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现总结如下:一、能够按时参与校本研修活动,并做好记录,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1、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三年级组认真开展高效备课,高效课堂教学、高效作业设计和批改的研究,我严格要求自己,在每周听一节课之后,会与同组的老师共同讨论分析,取长补短,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使我受益匪浅。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给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2、自我反思及案例。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反思自己的备课;反思上课时遇到的问题,自己是怎样处理的;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经过不断的反思与积累,自己确实掌握了很多“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丰富、完善了自己的课堂,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用心性与主动性。而且,注意做好课堂实录,并整理成文字材料及时上交。二、参加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自我素质[由整理]1、用心参与校本及研训中心研修活动,认真聆听专家的指导,多看看同行们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和思考,并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评论,及时与各位沟通交流,增长自己的见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使自己能够更及时的了解外面的世界。2、自主学习模式。我学习教学理论、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计划,并实施计划,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潜力。三、研修资料丰富多彩1、加强师德培养。教书育人,师德为本,我能够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廉洁从教,团结协作,用心进取,勇于创新,尽量使自己成为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好教师。2、新课程理念研修。本学期我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的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研修的重点任务来学习。课堂中根据教学实际,反思如何调整教学策略;课后反思自己的这节课到达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有哪些成功之处等,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总之,在工作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困惑的苦恼。路漫漫兮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教育事业奉献着无悔的人生。教师研修总结(二):本学期我努力工作,为了使自己在研修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自己的业务潜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各个方面不断提高完善自己。为了更好地开展以后的工作,现就以下方面做如下总结:一、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我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新规律。钻研教材,写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多听同组同事的课,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另外,为业余时间多学习信息技术,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二、不断加强学习只有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和成长,让学习成为提高自己的渠道,让学习成为我一生的精神财富,做一名学习型教师。所以,我就多读书,多学习,多写读书笔记。三、学习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模式在课改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愉悦学习的好的教学模式,向同组的老师学习先进教学方法。尤其在阅读教学中,我注意学习其他老师的先进经验,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提高阅读潜力。、培养学生课堂上会静下心来思考的潜力。有些同学的特点是比较浮躁,在问题面前不知从哪儿下手回答,甚至没有读清问题的要求,就开始回答。这学期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提高。、善于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严以律己,从小事做起,当学生的表率。从小事中总结大道理,不断改善自己的教育方式。四、用心参加上级领导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教研潜力。用心订阅对教育教学有帮忙的刊物,学习其中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课改中,多和同组的老师一齐备课,一齐商量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尤其在阅读教学中,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在课堂中怎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怎样培养学生探究性的阅读潜力,最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五、勤思考,多动笔每周坚持写教学心得;能够是备课心得,也能够是教学体会,能够写课堂教学方法实施体会,也能够反思上节课存在的问题,然后找出好的方法解决它。善于积累总结教育教学中和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典型的事情。从这些事情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对于好的做法积累经验,对于不好的做法及时反思及时改正。以此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你好,我担任 教学工作已经5年了,具体你可以到“考试好”这个学习网站学习,在这里我不重复了,必然令你少走弯路!

1、全面、科学地认识教学工作在高校中的地位  中国学界根据国内大学的性质、种类、层次和规模不同,将国内的大学分为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四类。这种分类并不是说研究型大学就只需科研而不用教学,而教学型大学就只需教学而无需科研,此分类只是说明了某一类大学在教学或科研方面的侧重点不同而已;无论是对何种类型的大学来说,教学和科研都是极其重要的两个内容。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前人已经完成的科研成果,属于集体性双边活动;科研则是个人或部分参加者总结、探索和发掘新知识的活动。这两个内容也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依赖,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在两者关系上要协调处理。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所在学校的特点,正确定位,教学科研工作要切合学校发展的整体思路和规划,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发展和调整。主要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为了更好地搞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不仅必须进行本学科的科学研究工作,而且还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研究,主要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他同样要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不仅要讲究科研方法,同样要探索教学方法。为了更好把握教学方法和科研方法,了解教学科研方法的基本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高等学校的教师大多数既从事教学又从事科研,他们既区别于单纯搞教学的中学教师又区别于单纯的科研机构研究员。大多数的专业课的教师既有很重的授课任务,还要编写教材和开展与教学有关的其他工作,同时还承担着繁重的科研任务,指导一些刚进实验室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教学科研的双重任务给教师带来很大的压力,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处理好教学与科研这对矛盾。将对立转变成相互联系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  2、教学工作是科研工作的基础  一个人经过多年的学习后,成长为一名能在高校中从事科研的高校教师,与其多年来在学校里所学到的基础知识和正确的学习、科研方法是密不可分的,因此,高校里的教学工作可视为科研工作的前提,为科研活动提供系统的理论基础。  教学工作有助于教师将科学知识系统化,并为自己的科研活动整理思路,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也可把教学活动视为一种研究过程。对于我们这些新进入高校、从事教师工作的年轻人来说,其体会尤深。当我们将自己曾经系统地学习过、研究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教给学生和向学生讲解时,必定会对自己熟悉的理论再思考,很多时候都要在问问自己是否真的完全懂了,也许还会有一些自己未曾深入思考过的问题,也会设想学生可能会从什么角度提出哪些问题,自己又会如何解答才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接受,此刻自己就会作更翔实、更细致的思考。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有所侧重,也会思考能够唤起学生兴致和注意力的要点在哪里,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索,势必使自己对所要教授的知识更加融会贯通,促进自己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从而也使自己的研究活动有了更好的基础。  在大学教科书中有大量的定理、定律等理论,这些都是在科研活动中经过了无数次实践的检验。这些理论编入了大学教科书,变成了我们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是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科学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然而课本知识是死的,科学研究是活的,如何将课本知识在课堂里教活是我们教学始终追求的目标。例如在一些专业性非常强的基础理论课中,如材料分析方法,就应该以科学研究的实践知识作支撑,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中出现的知识点,以避免学生在大四学年进行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进入实验室时,犯一些不该犯的错误。比如不能正确地解析和区别透射电子显微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图片所反映出来的信息,在解析谱图时,把溶剂峰当成了产品峰,甚至出现概念性的错误,认为这些在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其根子都源于教师身上,即由于教师自身经验的缺乏而无法讲清楚。通过这样的知识传递,教师本身理论水平也得到了巩固和提高,甚至有了新的认识。通常我们说,教师的知识传递过程,相当于从自己的容器里舀水给学生,如果该教师只有一杯水,同时要舀一瓢水给学生,就显得很力不从心。如果教师是一缸水,舀一瓢水给学生就是很容易的事。实际上,教师课讲得好与不好,主要是他自己吃透了没有,他自己就懂那么多,又如何能表达清楚呢?所以当我们自己讲授一次后,对一些基础理论会有新的认识。例如,在讲述聚合物增韧原理一节时,其中提到银纹-剪切带理论,作为教师,就要通过查文献,弄清该理论的核心机理,在何种条件下可以应用此种理论来解释共混体系韧性的变化,利用此理论,我们可以从什么方面、选用何种助剂对原有材料进行改性以满足要求的性能指标,最后通过何种手段进行分析和表征,这样一个从理论到分析再到应用的过程,就能使学生听起来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也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科研工作是教学工作的促进和补充  高校教师从事科研工作,需要时刻追踪本专业相关领域在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把握科技发展的脉搏,让自己做到与时俱进;若一名高校教师只是纯粹地进行教学工作,将会面临这知识结构的老化,知识的更新速度更不上科技发展的步伐,所授课程也会给学生一种与时代脱节的感觉,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因此,作为授人以渔的教师工作者,就需要用科研工作来充实并革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缺少科研的教学如营养不良的婴儿,光读书或光教书,意识不到书中理论的要害。只有通过做科研,才能在实践中找到真正的感觉,并用这种感受去开导学生,引导学生;也只有通过一定的科研工作,才能驱使自己进一步学习深造,并用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去丰富学生、指引学生。社会在发展,知识也在日新月异地更新,高校的教学内容就应该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和实用性,而教材常常是滞后于知识的更新;因此,高校教师只有通过科研活动,不断吸收新知识、创造新成果,并把这些新知识、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之中,才能使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和超前性;只有通过科研工作的深入,教师才能了解当代科技发展的方向、最新动态与趋势,了解到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发展方向与最新成果,并及时反映到课程教学的内容中,使教学内容跟得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如果教师缺乏科研积淀,上课就容易照本宣科。因此,教师应当深入市场,深入行业前沿,加强了解,深入科研。科研可以使人深刻,科研水平提高之后,可以充实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钱伟长院士认为,教师的提高主要不是靠听课,而是要靠做研究工作,这是主要的方法。他说:不搞科研,忙着捧书本上讲台是上不好课的,因为你没有自己的观点,不会选择内容。科研反映你对本学科清楚不清楚,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由此可见,科研是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在本学科领域深入发展、掌握学科前沿的条件。一名称职的教师,不能不搞科研。教师没有科研为积淀,没有学术交流为拓展,课堂效果再好,也只能维持浅层次的教学,难以满足学生进一步求知的需要。  此外,科研工作还可以更好地培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们可以通过参加学校、省以及国家等层面设置的大学省创新训练计划、大学生挑战杯等活动,进而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来,在实践中将课堂上所学到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一一将以验证,更有利于各类知识的融汇与贯通,并进一步得到科学的、有创新性的、前沿的知识;通过这样的科研活动,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成为知识与技能并重的高素质大学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