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纺纱工艺设计论文选题方向怎么选择

发布时间:2024-07-06 21:16:42

纺纱工艺设计论文选题方向怎么选择

H211胶圈性能及纺纱实践 为适应市场需求,纺织企业纺纱品种日渐繁多,纯棉、涤棉、化纤、麻、涤、氨纶纱等产品更换频繁,这就给纺纱牵伸重要部件——胶辊、胶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胶圈的适用性增强,使用寿命延长,纺纱条干更优,这是摆在纺织橡胶企业面前的新课题。H211型胶圈是针对这一纺纱要求而新开发的细纱胶圈,具有耐磨性好、伸长率低、弹性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其适纺性强,手感柔软,运转中抗屈挠性佳,滑溜率小、抗缠绕,纺纱效果较好。 1胶圈适纺性分析 国产胶圈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分纯棉用、化纤用、毛纺用胶圈,适纺性差。过去纺纱厂纺织品种单一,这种胶圈有其存在的市场,但是在中国加入WTO、步人全球经济后,纺纱厂纺纱品种日趋多样化,这种胶圈的弊端越来越明显。首先,纺织厂更换纺纱品种,停车停工换胶圈费时费力,影响产量;其次,由于经常更换胶圈,胶圈走熟期势必影响成纱质量,导致条干恶化,条干CV值升高,粗节、细节增多;第三,胶圈品种规格多,难管理,且生产成本也会增加。以上诸多弊端必将影响纺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因此,设计一种通用性强、耐磨及使用寿命长、适纺性好的胶圈势在必行。 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胶圈的摩擦因数(对各种纤维和金属)、弹性、硬度是决定胶圈能否正常使用的主要指标。胶圈的适纺性就是指能否满足成纱质量的需要。首先以保证纺纱质量为主,即在保证胶圈能正常纺纱的基础上再达到耐磨、耐油、耐挠屈,以获得最长的使用寿命。过去胶圈的缺点就在于把以上两个使用条件割裂开来,使得纺不同品种胶圈的胶料配方不同,造成纯棉胶圈只能纺纯棉,化纤圈只能纺化纤。如9410型胶圈用于纺纯棉,911O-3型胶圈用于纺化纤。 纺纯棉用胶圈设计时大多较柔软,硬度在邵尔.A65度~邵尔A66度,硬度靠增塑剂二丁酯调节。因此,此种胶圈使用初期较柔软,有一定的弹性,但无刚性。使用时间越久,随着增塑剂的迁移、挥发,胶圈越来越硬。因此,使用初期,牵伸效果尚可,纺纱的条干CV值还较理想。但时间越久,纺纱条干就越差,且由于强度较低,耐磨性差,因此使用寿命也较短。纺涤棉、化纤胶圈硬度高,硬度为邵尔A74度,强度较纯棉胶圈高25%,但弹性不足,较纯棉胶圈低33%,削弱了对浮游纤维的控制能力,加捻牵伸效果不理想,千米粗细节多。为了增强抗绕性,混炼时在胶料中加进抗静电剂,此种静电剂会使胶圈变硬、发脆。因此,在具体使用中,胶圈易发脆,产生大裂口,以致严重绕花,断头增多,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从不同类别胶圈的使用情况可以知道,有效地解决适纺性与寿命之间的矛盾,是胶圈生产技术的一大突破。 2 H211型胶圈的适纺性 橡胶制品的开发主要是配方和工艺路线的设计,通过选材和材料的优化组合,利用先进的装备和技术生产出优良制品。通过对国外胶圈进行检测分析,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研制开发出H211型胶圈。H211型胶圈的适纺性强,可以满足不同原料的生产要求,便于纺织厂的生产管理,降低生产成本。 在H211型胶圈研制过程中,着重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主体材料的选择。极性相近是两种材料共混并用的首要条件。两种材料的极性程度差别越小,它们就具有更好的分散相溶效果。从实际选择的材料看,极性相似,溶解度参数接近。丁腈橡胶的溶解度参数为9.6,而选择的另一种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溶解度参数为9.57,两者相溶性很好。而且该高分子合成材料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丁腈-PVC树脂、丁腈一氯醋树脂体系,它的平均分子量明显高于一般塑料,接近橡胶(见表2)。因此,赋予H21l型胶圈高弹性、高强度压缩永久变形小等特性。 2)助剂的选择。在抗挠性、提高制品的耐磨、老化龟裂及提高适纺性方面,通过选择新型助剂来达到上述性能。目前H211型胶圈中进口新型助剂达75%。如选用德国进口的增塑剂,它与丁腈橡胶相溶性好,分子量高,不易迁移和挥发,耐寒性和耐热性好,赋予制品优良的低温柔软性,并且具有优良的抗静电效果。图1为H211型、9410型及9110-3型胶圈的硬度随时间及温度的变化情况。 图1表明,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H211型胶圈硬度上升很小,而9410型、9110一3型胶圈硬度上升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H211型硬度变化小,其对高温环境适应性强;9410型、9110—3型胶圈硬度下降明显。 3 H211型胶圈使用效果 H211型胶圈在无锡纺织机械试验中心进行了长达20个月的跟踪试验,分别在涤棉品种、纯棉品种上进行了应用。 3.1在涤棉品种上的应用 为了试验H211型胶圈的适纺性,在纺制重点品种米通纱时对H211型胶圈与其他胶圈进行了对比,结果见表3。 从使用情况来看,H211型胶圈表面滑爽,回弹性、耐老化性好,手感柔软,对温度、相对湿度变化适应性较强。胶圈适纺性强,主要表现在纺纱品种频繁翻改,在不更换H211型胶圈的前提下都能保持良好且稳定的成纱质量。目前H211型胶圈还在继续运转使用,接受更长时间的连续考验。 3.2在纯棉品种上的应用 在FA506型细纱机上配置H211型胶圈纺制cJ 14.6 tex纱,成纱质量见表4。 在A513C型细纱机同锭、同工艺条件下,将H211型胶圈与其他胶圈进行纺纱对比,纺纱品种为cJ 14.5 tex针织用纱,成纱质量见表5。 纺纱试验表明,H211型胶圈柔软性好,运转中抗屈挠性佳,运转速率稳定,滑溜率小,抗绕能力强,在长期大面积使用过程中未见异常波动,成纱质量较理想。 4结束语 H211型胶圈从适纺性方面着手,通过优化胶料配方在满足成纱质量需要的基础上,提高了胶圈强度,达到了耐磨、耐油、耐挠屈的要求,从而提高了使用寿命。原先普通胶圈寿命只有6个~8个月,而H211型胶圈达到12个月以上。通过长时间试验,H211型胶圈可以纺棉、涤棉及毛纱品种,成纱质量较好。

请问你是准备这三个都包括的设计吗?这可是很大的论文了我分别说一点吧来样设计不知道你是准备设计纺纱厂还是织造厂,纺纱厂的话首先设计原料的配比,工艺的选择,这中间可大有文章啊!也可以把你的创新思维用在这个里面织布厂的话那就更有文章了,面料设计,工艺设计,后整理设计,染整设计还有其他很多的新型的处理方法的设计,简直太多了新厂设计我觉得这个东西也是太多了,我们想当年就是一个纺织厂内部的空调系统的设计都是一个大的设计作业了创新也包括在很多方面,是新材料,新机器还是新方法或是新设计我觉得无论你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你的这三个题目都选的太大了本科生的话会很困难研究生的话更研究不了这么大的范围所以还是好好想想吧我们毕业的时候大家都做的后整理都做疯了像阻燃整理,抗皱整理,酶整理太多了还是找个小方向下手

下面很全面的哦 纺织学院设有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涵盖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属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四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全部具有硕士与博士学位授予权。同时在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三个学科可培养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此外还设有一个“纺织工程”工程硕士领域,可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天津工业大学历史最长的优势学科与特色学科。是天津市十五投资重点建设学科专业之一。“纺织工程”二级学科于2001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同时也是天津市“重中之重”和重点学科,目前拥有硕士生导师40名、博士生导师5名。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科研队伍,学术梯队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具备从事纺织科学与工程高新技术研究的条件。其研究方向覆盖了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整个领域,各研究方向已深入到学科的最前沿,并逐渐向相关领域延伸和发展。在纺织材料与纺织品的结构、性能、加工技术以及新产品开发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本一级学科的代表性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纺织复合材料、纺织工艺理论与实践、特种纺织产品与产业用纺织品、纺织品的染整工艺理论与实践、功能纺织纤维、服装设计与工程、计算机与纺织服装上的应用等,各研究方向已逐渐渗透到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学院在“纺织新材料新产品”、“纺织与服装新技术新工艺”、“纺织复合材料”、“特种纺织品”、“非织造布”等领域承担了数十项国家、省市部委级科研项目及各类横向科技协作项目,与国内大中型企业有着良好的协作关系。近年来,在硕士、博士的培养方面,注重了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与交叉、相互嫁接与融合,使学科内涵不断得到充实与更新,并不断跟踪国际上本学科领域的学术前沿,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纺织工业所提供的产品不但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而且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土木建筑、医疗卫生、农业、国防、环境保护等众多领域,为促进这些领域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和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高新技术纺织品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纺织工业和纺织科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进一步与生物工程、信息工程、生态工程、环保工程、材料工程等学科的交叉和渗透,纺织科学与工程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在新世纪的建设与发展中,纺织学院将“保持特色优势,发展创新领域”。为我国培养更多的纺织高级专门人才,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科技成果和技术服务。专业介绍纺织工程:天津工业大学是我国北方规模最大、师资力量最为雄厚的纺织高等教育基地,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纺织学科是我校历史最长、最具特色的学科,拥有近百年的办学历程,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明显的优势。我校的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的学科,1993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000年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003年被批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纺织工程学科1992年被国家纺织工业部批准为省部级重点学科,2000年被天津市列为“十五”投资重点建设学科,2001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3年被财政部和天津市列为中央财政与地方共建学科,2004年被天津市列为“重中之重”重点建设学科。我校从1989年就设置了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方向,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研究体系,拥有良好的专业师资队伍和实验、实践教研条件。现有在校本科生近200人,相关研究的研究生、博士生近10名,并为纺织学院其他专业本科生开设相关课程。近年来纺织工业从纤维原料、生产设备、工艺技术到产品的应用领域都呈现出多元化、快速发展态势,高新技术广泛用于传统纺织产业。现代纺织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已不再仅仅是传统概念上的“纺纱”与“织布”,而是集材料、能源、信息、环保于一体,融汇了纤维、产品、管理、贸易、艺术及计算机等多方面科学知识的综合学科。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学科是我校较早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二级学科,隶属于纺织科学与过程一级学科,多年来一直招收该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中的大多数人现已成为国内纺织界的中坚力量。该方向具有一支高素质的硕士生导师队伍,具备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条件和科研用房,有国内一流的“纺织测试中心”给予支撑,为硕士研究生的教学、科研和完成毕业论文创造了优越的条件。“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方向培养目标是培育适应21世纪市场经济需求,具备高层次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并具有纺织新材料开发、研究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的高素质、高修养人才。主要研究方向有纺织材料的结构、性能与测试技术研究、纺织新材料及功能性纺织品开发、服装与面料舒适性研究、针织服装的设计、工艺及性能研究、产业及特种用途纺织品研究与开发、纺织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研究、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与开发、计算机在纺织领域中的应用等。专业目录专业代码、名称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备注082101纺织工程 01纺织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与研究02纺织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研究03纺织加工理论研究04数字化、信息化纺织的研究05宏观纺织经济研究06纺织与环境、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07纺织厂空调与除尘技术的研究08非织造新型原材料的开发与研究09非织造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10非织造功能材料及其应用的研究 ① 101政治理论② 201英语 或203日语③ 302 数学二④ 401纺织材料学 或 402非织造布学 联系电话:24552039联系人:王建坤082102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01纺织新材料及功能性纺织品开发02纺织材料的结构、性能与测试技术研究03纺织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研究04产业及特种用途纺织品研究与开发05计算机在针织服装设计与生产中的应用06针织服装的设计、工艺及性能研究07服装与面料舒适性研究 ① 101政治理论② 201英语 或203日语③ 302数学二④ 401纺织材料学 联系电话:24528382联系人:张毅复试课程设置专业代码、名称 复试笔试科目(任选一门) 同等学历加试082101纺织工程 (0101)纺纱原理(0102)织造原理(0103)国际贸易实务(0104)非织造性能与测试(0105)针织学(0106)传热学 (0108)纺织材料检验(0109)现代纺纱技术联系电话:24552039联系人:王建坤082102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0101)纺纱原理(0102)织造原理(0105)针织学(0107)织物组织与分析 (0108)纺织材料检验(0110)针织物组织与产品设计联系电话:24528382联系人:张毅初试课程参考书目(401)纺织材料学 《高科技纤维概论》 王曙中 等 纺织工业出版社《纺织材料学》第三版 姚穆 等 中国纺织出版社(402)非织造布学 《非织造布学》 郭秉臣 中国纺织出版社复试参考书目(0101)纺纱原理 《棉纺工艺原理》 陆再生 中国纺织出版社《纺纱原理》 于修业 中国纺织出版社(0102)织造原理 《机织学》 朱苏康 中国纺织出版社《棉织原理》 黄故 中国纺织出版社《棉织设备》 黄故 中国纺织出版社(0103)国际贸易实务 《国际贸易实务》 黎孝先 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最新外贸实务》 田飞 经济科学出版社 (0104)非织造布的性能与测试 《非织造布的性能与测试》 郭秉臣 中国纺织出版社(0105)针织学 《针织 工艺与设备》 许吕菘 中国纺织出版社《针织物组织与产品设计》 杨尧栋 中国纺织出版社《针织学》 龙海如 中国纺织出版社(0106)传热学 《传热学》第四版 章熙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传热学》第三版 杨世铭 高等教育出版社(0107)织物组织与分析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三版 蔡陛霞主编 荆妙蕾 修订主编 中国纺织出版社《织物组织与设计学》 顾平 东华大学出版社(0108)纺织材料检验 《纺织材料学实验》第二版 赵书经 中国纺织出版社《 方法标准汇编 target=_blank title=网上书城检索>纺织品基础标准 方法标准汇编》 纺织标准化研究所 中国标准出版社(0109)现代纺纱技术 《现代纺纱技术》 杨锁廷 中国纺织出版社(0110)针织物组织与产品设计 《针织物组织与产品设计》 杨尧栋 中国纺织出版社《针织学》 龙海如 中国纺织出版社

纺纱工艺设计论文选题方向怎么选

下面很全面的哦 纺织学院设有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涵盖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属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四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全部具有硕士与博士学位授予权。同时在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三个学科可培养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此外还设有一个“纺织工程”工程硕士领域,可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天津工业大学历史最长的优势学科与特色学科。是天津市十五投资重点建设学科专业之一。“纺织工程”二级学科于2001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同时也是天津市“重中之重”和重点学科,目前拥有硕士生导师40名、博士生导师5名。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科研队伍,学术梯队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具备从事纺织科学与工程高新技术研究的条件。其研究方向覆盖了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整个领域,各研究方向已深入到学科的最前沿,并逐渐向相关领域延伸和发展。在纺织材料与纺织品的结构、性能、加工技术以及新产品开发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本一级学科的代表性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纺织复合材料、纺织工艺理论与实践、特种纺织产品与产业用纺织品、纺织品的染整工艺理论与实践、功能纺织纤维、服装设计与工程、计算机与纺织服装上的应用等,各研究方向已逐渐渗透到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学院在“纺织新材料新产品”、“纺织与服装新技术新工艺”、“纺织复合材料”、“特种纺织品”、“非织造布”等领域承担了数十项国家、省市部委级科研项目及各类横向科技协作项目,与国内大中型企业有着良好的协作关系。近年来,在硕士、博士的培养方面,注重了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与交叉、相互嫁接与融合,使学科内涵不断得到充实与更新,并不断跟踪国际上本学科领域的学术前沿,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纺织工业所提供的产品不但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而且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土木建筑、医疗卫生、农业、国防、环境保护等众多领域,为促进这些领域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和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高新技术纺织品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纺织工业和纺织科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进一步与生物工程、信息工程、生态工程、环保工程、材料工程等学科的交叉和渗透,纺织科学与工程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在新世纪的建设与发展中,纺织学院将“保持特色优势,发展创新领域”。为我国培养更多的纺织高级专门人才,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科技成果和技术服务。专业介绍纺织工程:天津工业大学是我国北方规模最大、师资力量最为雄厚的纺织高等教育基地,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纺织学科是我校历史最长、最具特色的学科,拥有近百年的办学历程,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明显的优势。我校的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的学科,1993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000年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003年被批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纺织工程学科1992年被国家纺织工业部批准为省部级重点学科,2000年被天津市列为“十五”投资重点建设学科,2001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3年被财政部和天津市列为中央财政与地方共建学科,2004年被天津市列为“重中之重”重点建设学科。我校从1989年就设置了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方向,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研究体系,拥有良好的专业师资队伍和实验、实践教研条件。现有在校本科生近200人,相关研究的研究生、博士生近10名,并为纺织学院其他专业本科生开设相关课程。近年来纺织工业从纤维原料、生产设备、工艺技术到产品的应用领域都呈现出多元化、快速发展态势,高新技术广泛用于传统纺织产业。现代纺织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已不再仅仅是传统概念上的“纺纱”与“织布”,而是集材料、能源、信息、环保于一体,融汇了纤维、产品、管理、贸易、艺术及计算机等多方面科学知识的综合学科。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学科是我校较早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二级学科,隶属于纺织科学与过程一级学科,多年来一直招收该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中的大多数人现已成为国内纺织界的中坚力量。该方向具有一支高素质的硕士生导师队伍,具备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条件和科研用房,有国内一流的“纺织测试中心”给予支撑,为硕士研究生的教学、科研和完成毕业论文创造了优越的条件。“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方向培养目标是培育适应21世纪市场经济需求,具备高层次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并具有纺织新材料开发、研究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的高素质、高修养人才。主要研究方向有纺织材料的结构、性能与测试技术研究、纺织新材料及功能性纺织品开发、服装与面料舒适性研究、针织服装的设计、工艺及性能研究、产业及特种用途纺织品研究与开发、纺织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研究、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与开发、计算机在纺织领域中的应用等。专业目录专业代码、名称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备注082101纺织工程 01纺织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与研究02纺织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研究03纺织加工理论研究04数字化、信息化纺织的研究05宏观纺织经济研究06纺织与环境、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07纺织厂空调与除尘技术的研究08非织造新型原材料的开发与研究09非织造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10非织造功能材料及其应用的研究 ① 101政治理论② 201英语 或203日语③ 302 数学二④ 401纺织材料学 或 402非织造布学 联系电话:24552039联系人:王建坤082102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01纺织新材料及功能性纺织品开发02纺织材料的结构、性能与测试技术研究03纺织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研究04产业及特种用途纺织品研究与开发05计算机在针织服装设计与生产中的应用06针织服装的设计、工艺及性能研究07服装与面料舒适性研究 ① 101政治理论② 201英语 或203日语③ 302数学二④ 401纺织材料学 联系电话:24528382联系人:张毅复试课程设置专业代码、名称 复试笔试科目(任选一门) 同等学历加试082101纺织工程 (0101)纺纱原理(0102)织造原理(0103)国际贸易实务(0104)非织造性能与测试(0105)针织学(0106)传热学 (0108)纺织材料检验(0109)现代纺纱技术联系电话:24552039联系人:王建坤082102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0101)纺纱原理(0102)织造原理(0105)针织学(0107)织物组织与分析 (0108)纺织材料检验(0110)针织物组织与产品设计联系电话:24528382联系人:张毅初试课程参考书目(401)纺织材料学 《高科技纤维概论》 王曙中 等 纺织工业出版社《纺织材料学》第三版 姚穆 等 中国纺织出版社(402)非织造布学 《非织造布学》 郭秉臣 中国纺织出版社复试参考书目(0101)纺纱原理 《棉纺工艺原理》 陆再生 中国纺织出版社《纺纱原理》 于修业 中国纺织出版社(0102)织造原理 《机织学》 朱苏康 中国纺织出版社《棉织原理》 黄故 中国纺织出版社《棉织设备》 黄故 中国纺织出版社(0103)国际贸易实务 《国际贸易实务》 黎孝先 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最新外贸实务》 田飞 经济科学出版社 (0104)非织造布的性能与测试 《非织造布的性能与测试》 郭秉臣 中国纺织出版社(0105)针织学 《针织 工艺与设备》 许吕菘 中国纺织出版社《针织物组织与产品设计》 杨尧栋 中国纺织出版社《针织学》 龙海如 中国纺织出版社(0106)传热学 《传热学》第四版 章熙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传热学》第三版 杨世铭 高等教育出版社(0107)织物组织与分析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三版 蔡陛霞主编 荆妙蕾 修订主编 中国纺织出版社《织物组织与设计学》 顾平 东华大学出版社(0108)纺织材料检验 《纺织材料学实验》第二版 赵书经 中国纺织出版社《 方法标准汇编 target=_blank title=网上书城检索>纺织品基础标准 方法标准汇编》 纺织标准化研究所 中国标准出版社(0109)现代纺纱技术 《现代纺纱技术》 杨锁廷 中国纺织出版社(0110)针织物组织与产品设计 《针织物组织与产品设计》 杨尧栋 中国纺织出版社《针织学》 龙海如 中国纺织出版社

请问你是准备这三个都包括的设计吗?这可是很大的论文了我分别说一点吧来样设计不知道你是准备设计纺纱厂还是织造厂,纺纱厂的话首先设计原料的配比,工艺的选择,这中间可大有文章啊!也可以把你的创新思维用在这个里面织布厂的话那就更有文章了,面料设计,工艺设计,后整理设计,染整设计还有其他很多的新型的处理方法的设计,简直太多了新厂设计我觉得这个东西也是太多了,我们想当年就是一个纺织厂内部的空调系统的设计都是一个大的设计作业了创新也包括在很多方面,是新材料,新机器还是新方法或是新设计我觉得无论你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你的这三个题目都选的太大了本科生的话会很困难研究生的话更研究不了这么大的范围所以还是好好想想吧我们毕业的时候大家都做的后整理都做疯了像阻燃整理,抗皱整理,酶整理太多了还是找个小方向下手

到网上花钱买 !也可以再网上东拼西凑些文字就可以 。

纺纱工艺设计论文选题方向怎么选啊

H211胶圈性能及纺纱实践 为适应市场需求,纺织企业纺纱品种日渐繁多,纯棉、涤棉、化纤、麻、涤、氨纶纱等产品更换频繁,这就给纺纱牵伸重要部件——胶辊、胶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胶圈的适用性增强,使用寿命延长,纺纱条干更优,这是摆在纺织橡胶企业面前的新课题。H211型胶圈是针对这一纺纱要求而新开发的细纱胶圈,具有耐磨性好、伸长率低、弹性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其适纺性强,手感柔软,运转中抗屈挠性佳,滑溜率小、抗缠绕,纺纱效果较好。 1胶圈适纺性分析 国产胶圈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分纯棉用、化纤用、毛纺用胶圈,适纺性差。过去纺纱厂纺织品种单一,这种胶圈有其存在的市场,但是在中国加入WTO、步人全球经济后,纺纱厂纺纱品种日趋多样化,这种胶圈的弊端越来越明显。首先,纺织厂更换纺纱品种,停车停工换胶圈费时费力,影响产量;其次,由于经常更换胶圈,胶圈走熟期势必影响成纱质量,导致条干恶化,条干CV值升高,粗节、细节增多;第三,胶圈品种规格多,难管理,且生产成本也会增加。以上诸多弊端必将影响纺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因此,设计一种通用性强、耐磨及使用寿命长、适纺性好的胶圈势在必行。 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胶圈的摩擦因数(对各种纤维和金属)、弹性、硬度是决定胶圈能否正常使用的主要指标。胶圈的适纺性就是指能否满足成纱质量的需要。首先以保证纺纱质量为主,即在保证胶圈能正常纺纱的基础上再达到耐磨、耐油、耐挠屈,以获得最长的使用寿命。过去胶圈的缺点就在于把以上两个使用条件割裂开来,使得纺不同品种胶圈的胶料配方不同,造成纯棉胶圈只能纺纯棉,化纤圈只能纺化纤。如9410型胶圈用于纺纯棉,911O-3型胶圈用于纺化纤。 纺纯棉用胶圈设计时大多较柔软,硬度在邵尔.A65度~邵尔A66度,硬度靠增塑剂二丁酯调节。因此,此种胶圈使用初期较柔软,有一定的弹性,但无刚性。使用时间越久,随着增塑剂的迁移、挥发,胶圈越来越硬。因此,使用初期,牵伸效果尚可,纺纱的条干CV值还较理想。但时间越久,纺纱条干就越差,且由于强度较低,耐磨性差,因此使用寿命也较短。纺涤棉、化纤胶圈硬度高,硬度为邵尔A74度,强度较纯棉胶圈高25%,但弹性不足,较纯棉胶圈低33%,削弱了对浮游纤维的控制能力,加捻牵伸效果不理想,千米粗细节多。为了增强抗绕性,混炼时在胶料中加进抗静电剂,此种静电剂会使胶圈变硬、发脆。因此,在具体使用中,胶圈易发脆,产生大裂口,以致严重绕花,断头增多,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从不同类别胶圈的使用情况可以知道,有效地解决适纺性与寿命之间的矛盾,是胶圈生产技术的一大突破。 2 H211型胶圈的适纺性 橡胶制品的开发主要是配方和工艺路线的设计,通过选材和材料的优化组合,利用先进的装备和技术生产出优良制品。通过对国外胶圈进行检测分析,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研制开发出H211型胶圈。H211型胶圈的适纺性强,可以满足不同原料的生产要求,便于纺织厂的生产管理,降低生产成本。 在H211型胶圈研制过程中,着重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主体材料的选择。极性相近是两种材料共混并用的首要条件。两种材料的极性程度差别越小,它们就具有更好的分散相溶效果。从实际选择的材料看,极性相似,溶解度参数接近。丁腈橡胶的溶解度参数为9.6,而选择的另一种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溶解度参数为9.57,两者相溶性很好。而且该高分子合成材料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丁腈-PVC树脂、丁腈一氯醋树脂体系,它的平均分子量明显高于一般塑料,接近橡胶(见表2)。因此,赋予H21l型胶圈高弹性、高强度压缩永久变形小等特性。 2)助剂的选择。在抗挠性、提高制品的耐磨、老化龟裂及提高适纺性方面,通过选择新型助剂来达到上述性能。目前H211型胶圈中进口新型助剂达75%。如选用德国进口的增塑剂,它与丁腈橡胶相溶性好,分子量高,不易迁移和挥发,耐寒性和耐热性好,赋予制品优良的低温柔软性,并且具有优良的抗静电效果。图1为H211型、9410型及9110-3型胶圈的硬度随时间及温度的变化情况。 图1表明,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H211型胶圈硬度上升很小,而9410型、9110一3型胶圈硬度上升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H211型硬度变化小,其对高温环境适应性强;9410型、9110—3型胶圈硬度下降明显。 3 H211型胶圈使用效果 H211型胶圈在无锡纺织机械试验中心进行了长达20个月的跟踪试验,分别在涤棉品种、纯棉品种上进行了应用。 3.1在涤棉品种上的应用 为了试验H211型胶圈的适纺性,在纺制重点品种米通纱时对H211型胶圈与其他胶圈进行了对比,结果见表3。 从使用情况来看,H211型胶圈表面滑爽,回弹性、耐老化性好,手感柔软,对温度、相对湿度变化适应性较强。胶圈适纺性强,主要表现在纺纱品种频繁翻改,在不更换H211型胶圈的前提下都能保持良好且稳定的成纱质量。目前H211型胶圈还在继续运转使用,接受更长时间的连续考验。 3.2在纯棉品种上的应用 在FA506型细纱机上配置H211型胶圈纺制cJ 14.6 tex纱,成纱质量见表4。 在A513C型细纱机同锭、同工艺条件下,将H211型胶圈与其他胶圈进行纺纱对比,纺纱品种为cJ 14.5 tex针织用纱,成纱质量见表5。 纺纱试验表明,H211型胶圈柔软性好,运转中抗屈挠性佳,运转速率稳定,滑溜率小,抗绕能力强,在长期大面积使用过程中未见异常波动,成纱质量较理想。 4结束语 H211型胶圈从适纺性方面着手,通过优化胶料配方在满足成纱质量需要的基础上,提高了胶圈强度,达到了耐磨、耐油、耐挠屈的要求,从而提高了使用寿命。原先普通胶圈寿命只有6个~8个月,而H211型胶圈达到12个月以上。通过长时间试验,H211型胶圈可以纺棉、涤棉及毛纱品种,成纱质量较好。

请问你是准备这三个都包括的设计吗?这可是很大的论文了我分别说一点吧来样设计不知道你是准备设计纺纱厂还是织造厂,纺纱厂的话首先设计原料的配比,工艺的选择,这中间可大有文章啊!也可以把你的创新思维用在这个里面织布厂的话那就更有文章了,面料设计,工艺设计,后整理设计,染整设计还有其他很多的新型的处理方法的设计,简直太多了新厂设计我觉得这个东西也是太多了,我们想当年就是一个纺织厂内部的空调系统的设计都是一个大的设计作业了创新也包括在很多方面,是新材料,新机器还是新方法或是新设计我觉得无论你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你的这三个题目都选的太大了本科生的话会很困难研究生的话更研究不了这么大的范围所以还是好好想想吧我们毕业的时候大家都做的后整理都做疯了像阻燃整理,抗皱整理,酶整理太多了还是找个小方向下手

下面很全面的哦 纺织学院设有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涵盖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属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四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全部具有硕士与博士学位授予权。同时在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三个学科可培养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此外还设有一个“纺织工程”工程硕士领域,可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天津工业大学历史最长的优势学科与特色学科。是天津市十五投资重点建设学科专业之一。“纺织工程”二级学科于2001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同时也是天津市“重中之重”和重点学科,目前拥有硕士生导师40名、博士生导师5名。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科研队伍,学术梯队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具备从事纺织科学与工程高新技术研究的条件。其研究方向覆盖了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整个领域,各研究方向已深入到学科的最前沿,并逐渐向相关领域延伸和发展。在纺织材料与纺织品的结构、性能、加工技术以及新产品开发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本一级学科的代表性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纺织复合材料、纺织工艺理论与实践、特种纺织产品与产业用纺织品、纺织品的染整工艺理论与实践、功能纺织纤维、服装设计与工程、计算机与纺织服装上的应用等,各研究方向已逐渐渗透到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学院在“纺织新材料新产品”、“纺织与服装新技术新工艺”、“纺织复合材料”、“特种纺织品”、“非织造布”等领域承担了数十项国家、省市部委级科研项目及各类横向科技协作项目,与国内大中型企业有着良好的协作关系。近年来,在硕士、博士的培养方面,注重了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与交叉、相互嫁接与融合,使学科内涵不断得到充实与更新,并不断跟踪国际上本学科领域的学术前沿,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纺织工业所提供的产品不但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而且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土木建筑、医疗卫生、农业、国防、环境保护等众多领域,为促进这些领域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和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高新技术纺织品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纺织工业和纺织科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进一步与生物工程、信息工程、生态工程、环保工程、材料工程等学科的交叉和渗透,纺织科学与工程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在新世纪的建设与发展中,纺织学院将“保持特色优势,发展创新领域”。为我国培养更多的纺织高级专门人才,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科技成果和技术服务。专业介绍纺织工程:天津工业大学是我国北方规模最大、师资力量最为雄厚的纺织高等教育基地,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纺织学科是我校历史最长、最具特色的学科,拥有近百年的办学历程,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明显的优势。我校的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的学科,1993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000年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003年被批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纺织工程学科1992年被国家纺织工业部批准为省部级重点学科,2000年被天津市列为“十五”投资重点建设学科,2001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3年被财政部和天津市列为中央财政与地方共建学科,2004年被天津市列为“重中之重”重点建设学科。我校从1989年就设置了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方向,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研究体系,拥有良好的专业师资队伍和实验、实践教研条件。现有在校本科生近200人,相关研究的研究生、博士生近10名,并为纺织学院其他专业本科生开设相关课程。近年来纺织工业从纤维原料、生产设备、工艺技术到产品的应用领域都呈现出多元化、快速发展态势,高新技术广泛用于传统纺织产业。现代纺织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已不再仅仅是传统概念上的“纺纱”与“织布”,而是集材料、能源、信息、环保于一体,融汇了纤维、产品、管理、贸易、艺术及计算机等多方面科学知识的综合学科。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学科是我校较早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二级学科,隶属于纺织科学与过程一级学科,多年来一直招收该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中的大多数人现已成为国内纺织界的中坚力量。该方向具有一支高素质的硕士生导师队伍,具备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条件和科研用房,有国内一流的“纺织测试中心”给予支撑,为硕士研究生的教学、科研和完成毕业论文创造了优越的条件。“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方向培养目标是培育适应21世纪市场经济需求,具备高层次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并具有纺织新材料开发、研究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的高素质、高修养人才。主要研究方向有纺织材料的结构、性能与测试技术研究、纺织新材料及功能性纺织品开发、服装与面料舒适性研究、针织服装的设计、工艺及性能研究、产业及特种用途纺织品研究与开发、纺织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研究、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与开发、计算机在纺织领域中的应用等。专业目录专业代码、名称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备注082101纺织工程 01纺织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与研究02纺织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研究03纺织加工理论研究04数字化、信息化纺织的研究05宏观纺织经济研究06纺织与环境、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07纺织厂空调与除尘技术的研究08非织造新型原材料的开发与研究09非织造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10非织造功能材料及其应用的研究 ① 101政治理论② 201英语 或203日语③ 302 数学二④ 401纺织材料学 或 402非织造布学 联系电话:24552039联系人:王建坤082102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01纺织新材料及功能性纺织品开发02纺织材料的结构、性能与测试技术研究03纺织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研究04产业及特种用途纺织品研究与开发05计算机在针织服装设计与生产中的应用06针织服装的设计、工艺及性能研究07服装与面料舒适性研究 ① 101政治理论② 201英语 或203日语③ 302数学二④ 401纺织材料学 联系电话:24528382联系人:张毅复试课程设置专业代码、名称 复试笔试科目(任选一门) 同等学历加试082101纺织工程 (0101)纺纱原理(0102)织造原理(0103)国际贸易实务(0104)非织造性能与测试(0105)针织学(0106)传热学 (0108)纺织材料检验(0109)现代纺纱技术联系电话:24552039联系人:王建坤082102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0101)纺纱原理(0102)织造原理(0105)针织学(0107)织物组织与分析 (0108)纺织材料检验(0110)针织物组织与产品设计联系电话:24528382联系人:张毅初试课程参考书目(401)纺织材料学 《高科技纤维概论》 王曙中 等 纺织工业出版社《纺织材料学》第三版 姚穆 等 中国纺织出版社(402)非织造布学 《非织造布学》 郭秉臣 中国纺织出版社复试参考书目(0101)纺纱原理 《棉纺工艺原理》 陆再生 中国纺织出版社《纺纱原理》 于修业 中国纺织出版社(0102)织造原理 《机织学》 朱苏康 中国纺织出版社《棉织原理》 黄故 中国纺织出版社《棉织设备》 黄故 中国纺织出版社(0103)国际贸易实务 《国际贸易实务》 黎孝先 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最新外贸实务》 田飞 经济科学出版社 (0104)非织造布的性能与测试 《非织造布的性能与测试》 郭秉臣 中国纺织出版社(0105)针织学 《针织 工艺与设备》 许吕菘 中国纺织出版社《针织物组织与产品设计》 杨尧栋 中国纺织出版社《针织学》 龙海如 中国纺织出版社(0106)传热学 《传热学》第四版 章熙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传热学》第三版 杨世铭 高等教育出版社(0107)织物组织与分析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三版 蔡陛霞主编 荆妙蕾 修订主编 中国纺织出版社《织物组织与设计学》 顾平 东华大学出版社(0108)纺织材料检验 《纺织材料学实验》第二版 赵书经 中国纺织出版社《 方法标准汇编 target=_blank title=网上书城检索>纺织品基础标准 方法标准汇编》 纺织标准化研究所 中国标准出版社(0109)现代纺纱技术 《现代纺纱技术》 杨锁廷 中国纺织出版社(0110)针织物组织与产品设计 《针织物组织与产品设计》 杨尧栋 中国纺织出版社《针织学》 龙海如 中国纺织出版社

纺纱工艺设计论文选题方向怎么写

大多数时候,大学在要求学生写论文前,都会要求学生进行开题报告的撰写,开题报告的意义就是让学生自己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那么下面大家就来和小编一起来论文如何撰写开题报告吧? 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是在完成文献阅读后,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最后确定论文题目,并按此题目发表论文。好的开题报告是课程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也可以为后续论文写作提供依据。 首先要写清楚选题的背景,简要介绍你所研究课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以及你选择这个题目的初衷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论文题目?同时也要说明自己在进行论文研究的意义,在这个领域中有什么促进作用,通过对本文的研究,我们能得到哪些有价值的东西?另外介绍一下与您论文有关的一个国内外研究状况,目前国内的一个研究成果,以及一些国外的研究成果。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开始做一份报告时,必须要对整篇论文做一个计划,整篇论文要有一个完成进度,在哪段时间内要完成什么指标。 首先报告是要根据选题的背景、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的一项研究现状、要研究和要解决的问题,采取的研究方法、进度安排步骤等步骤一步一步地写下来。

毛涤哔叽纺纱工艺同学,你把模板发给我看看。。

请问你是准备这三个都包括的设计吗?这可是很大的论文了我分别说一点吧来样设计不知道你是准备设计纺纱厂还是织造厂,纺纱厂的话首先设计原料的配比,工艺的选择,这中间可大有文章啊!也可以把你的创新思维用在这个里面织布厂的话那就更有文章了,面料设计,工艺设计,后整理设计,染整设计还有其他很多的新型的处理方法的设计,简直太多了新厂设计我觉得这个东西也是太多了,我们想当年就是一个纺织厂内部的空调系统的设计都是一个大的设计作业了创新也包括在很多方面,是新材料,新机器还是新方法或是新设计我觉得无论你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你的这三个题目都选的太大了本科生的话会很困难研究生的话更研究不了这么大的范围所以还是好好想想吧我们毕业的时候大家都做的后整理都做疯了像阻燃整理,抗皱整理,酶整理太多了还是找个小方向下手

毛涤哔叽纺纱工艺设 TONGCHAN

纺纱工艺设计论文选题方向怎么写啊

回答 填写论文研究方向的原则:一、应与兴趣相合-一个人在日常生活里,没有兴趣的事,不会去做,如勉强去做,也会做不好。写论文的情形跟做事一样,能符合自己的兴趣才有可能写好。二、应考虑自己的能力在就读大学的这段期间内,是否有能力作某个论题的研究,也应好好考虑。论题如涉及太多外文文献,就要考虑自己的能力是否能胜任。三、范围应大小适中一般讨论论文写作的书,都强调论题不宜太大,或论题要小,笔者以为研究方向的大小应有其伸缩性,Gocheck论文检测系统认为,研究方向大小的选择,应以研究时间的长短、数据的多寡作为考虑的首要因素。四、资料是否容易取得一篇论文的好坏,除写作者的能力外,另一部分的因素是资料是否充足。当我们在选择研究方向时,就应把资料是否容易取得,列为重要的考虑因素。五、应能推陈出新一般论文写作规范,都强调论题要新,意思是前人可能没有研究过,或研究的水平不高。

H211胶圈性能及纺纱实践 为适应市场需求,纺织企业纺纱品种日渐繁多,纯棉、涤棉、化纤、麻、涤、氨纶纱等产品更换频繁,这就给纺纱牵伸重要部件——胶辊、胶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胶圈的适用性增强,使用寿命延长,纺纱条干更优,这是摆在纺织橡胶企业面前的新课题。H211型胶圈是针对这一纺纱要求而新开发的细纱胶圈,具有耐磨性好、伸长率低、弹性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其适纺性强,手感柔软,运转中抗屈挠性佳,滑溜率小、抗缠绕,纺纱效果较好。 1胶圈适纺性分析 国产胶圈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分纯棉用、化纤用、毛纺用胶圈,适纺性差。过去纺纱厂纺织品种单一,这种胶圈有其存在的市场,但是在中国加入WTO、步人全球经济后,纺纱厂纺纱品种日趋多样化,这种胶圈的弊端越来越明显。首先,纺织厂更换纺纱品种,停车停工换胶圈费时费力,影响产量;其次,由于经常更换胶圈,胶圈走熟期势必影响成纱质量,导致条干恶化,条干CV值升高,粗节、细节增多;第三,胶圈品种规格多,难管理,且生产成本也会增加。以上诸多弊端必将影响纺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因此,设计一种通用性强、耐磨及使用寿命长、适纺性好的胶圈势在必行。 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胶圈的摩擦因数(对各种纤维和金属)、弹性、硬度是决定胶圈能否正常使用的主要指标。胶圈的适纺性就是指能否满足成纱质量的需要。首先以保证纺纱质量为主,即在保证胶圈能正常纺纱的基础上再达到耐磨、耐油、耐挠屈,以获得最长的使用寿命。过去胶圈的缺点就在于把以上两个使用条件割裂开来,使得纺不同品种胶圈的胶料配方不同,造成纯棉胶圈只能纺纯棉,化纤圈只能纺化纤。如9410型胶圈用于纺纯棉,911O-3型胶圈用于纺化纤。 纺纯棉用胶圈设计时大多较柔软,硬度在邵尔.A65度~邵尔A66度,硬度靠增塑剂二丁酯调节。因此,此种胶圈使用初期较柔软,有一定的弹性,但无刚性。使用时间越久,随着增塑剂的迁移、挥发,胶圈越来越硬。因此,使用初期,牵伸效果尚可,纺纱的条干CV值还较理想。但时间越久,纺纱条干就越差,且由于强度较低,耐磨性差,因此使用寿命也较短。纺涤棉、化纤胶圈硬度高,硬度为邵尔A74度,强度较纯棉胶圈高25%,但弹性不足,较纯棉胶圈低33%,削弱了对浮游纤维的控制能力,加捻牵伸效果不理想,千米粗细节多。为了增强抗绕性,混炼时在胶料中加进抗静电剂,此种静电剂会使胶圈变硬、发脆。因此,在具体使用中,胶圈易发脆,产生大裂口,以致严重绕花,断头增多,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从不同类别胶圈的使用情况可以知道,有效地解决适纺性与寿命之间的矛盾,是胶圈生产技术的一大突破。 2 H211型胶圈的适纺性 橡胶制品的开发主要是配方和工艺路线的设计,通过选材和材料的优化组合,利用先进的装备和技术生产出优良制品。通过对国外胶圈进行检测分析,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研制开发出H211型胶圈。H211型胶圈的适纺性强,可以满足不同原料的生产要求,便于纺织厂的生产管理,降低生产成本。 在H211型胶圈研制过程中,着重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主体材料的选择。极性相近是两种材料共混并用的首要条件。两种材料的极性程度差别越小,它们就具有更好的分散相溶效果。从实际选择的材料看,极性相似,溶解度参数接近。丁腈橡胶的溶解度参数为9.6,而选择的另一种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溶解度参数为9.57,两者相溶性很好。而且该高分子合成材料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丁腈-PVC树脂、丁腈一氯醋树脂体系,它的平均分子量明显高于一般塑料,接近橡胶(见表2)。因此,赋予H21l型胶圈高弹性、高强度压缩永久变形小等特性。 2)助剂的选择。在抗挠性、提高制品的耐磨、老化龟裂及提高适纺性方面,通过选择新型助剂来达到上述性能。目前H211型胶圈中进口新型助剂达75%。如选用德国进口的增塑剂,它与丁腈橡胶相溶性好,分子量高,不易迁移和挥发,耐寒性和耐热性好,赋予制品优良的低温柔软性,并且具有优良的抗静电效果。图1为H211型、9410型及9110-3型胶圈的硬度随时间及温度的变化情况。 图1表明,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H211型胶圈硬度上升很小,而9410型、9110一3型胶圈硬度上升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H211型硬度变化小,其对高温环境适应性强;9410型、9110—3型胶圈硬度下降明显。 3 H211型胶圈使用效果 H211型胶圈在无锡纺织机械试验中心进行了长达20个月的跟踪试验,分别在涤棉品种、纯棉品种上进行了应用。 3.1在涤棉品种上的应用 为了试验H211型胶圈的适纺性,在纺制重点品种米通纱时对H211型胶圈与其他胶圈进行了对比,结果见表3。 从使用情况来看,H211型胶圈表面滑爽,回弹性、耐老化性好,手感柔软,对温度、相对湿度变化适应性较强。胶圈适纺性强,主要表现在纺纱品种频繁翻改,在不更换H211型胶圈的前提下都能保持良好且稳定的成纱质量。目前H211型胶圈还在继续运转使用,接受更长时间的连续考验。 3.2在纯棉品种上的应用 在FA506型细纱机上配置H211型胶圈纺制cJ 14.6 tex纱,成纱质量见表4。 在A513C型细纱机同锭、同工艺条件下,将H211型胶圈与其他胶圈进行纺纱对比,纺纱品种为cJ 14.5 tex针织用纱,成纱质量见表5。 纺纱试验表明,H211型胶圈柔软性好,运转中抗屈挠性佳,运转速率稳定,滑溜率小,抗绕能力强,在长期大面积使用过程中未见异常波动,成纱质量较理想。 4结束语 H211型胶圈从适纺性方面着手,通过优化胶料配方在满足成纱质量需要的基础上,提高了胶圈强度,达到了耐磨、耐油、耐挠屈的要求,从而提高了使用寿命。原先普通胶圈寿命只有6个~8个月,而H211型胶圈达到12个月以上。通过长时间试验,H211型胶圈可以纺棉、涤棉及毛纱品种,成纱质量较好。

下面很全面的哦 纺织学院设有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涵盖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属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四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全部具有硕士与博士学位授予权。同时在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三个学科可培养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此外还设有一个“纺织工程”工程硕士领域,可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天津工业大学历史最长的优势学科与特色学科。是天津市十五投资重点建设学科专业之一。“纺织工程”二级学科于2001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同时也是天津市“重中之重”和重点学科,目前拥有硕士生导师40名、博士生导师5名。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科研队伍,学术梯队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具备从事纺织科学与工程高新技术研究的条件。其研究方向覆盖了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整个领域,各研究方向已深入到学科的最前沿,并逐渐向相关领域延伸和发展。在纺织材料与纺织品的结构、性能、加工技术以及新产品开发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本一级学科的代表性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纺织复合材料、纺织工艺理论与实践、特种纺织产品与产业用纺织品、纺织品的染整工艺理论与实践、功能纺织纤维、服装设计与工程、计算机与纺织服装上的应用等,各研究方向已逐渐渗透到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学院在“纺织新材料新产品”、“纺织与服装新技术新工艺”、“纺织复合材料”、“特种纺织品”、“非织造布”等领域承担了数十项国家、省市部委级科研项目及各类横向科技协作项目,与国内大中型企业有着良好的协作关系。近年来,在硕士、博士的培养方面,注重了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与交叉、相互嫁接与融合,使学科内涵不断得到充实与更新,并不断跟踪国际上本学科领域的学术前沿,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纺织工业所提供的产品不但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而且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土木建筑、医疗卫生、农业、国防、环境保护等众多领域,为促进这些领域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和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高新技术纺织品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纺织工业和纺织科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进一步与生物工程、信息工程、生态工程、环保工程、材料工程等学科的交叉和渗透,纺织科学与工程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在新世纪的建设与发展中,纺织学院将“保持特色优势,发展创新领域”。为我国培养更多的纺织高级专门人才,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科技成果和技术服务。专业介绍纺织工程:天津工业大学是我国北方规模最大、师资力量最为雄厚的纺织高等教育基地,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纺织学科是我校历史最长、最具特色的学科,拥有近百年的办学历程,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明显的优势。我校的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的学科,1993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000年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003年被批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纺织工程学科1992年被国家纺织工业部批准为省部级重点学科,2000年被天津市列为“十五”投资重点建设学科,2001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3年被财政部和天津市列为中央财政与地方共建学科,2004年被天津市列为“重中之重”重点建设学科。我校从1989年就设置了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方向,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研究体系,拥有良好的专业师资队伍和实验、实践教研条件。现有在校本科生近200人,相关研究的研究生、博士生近10名,并为纺织学院其他专业本科生开设相关课程。近年来纺织工业从纤维原料、生产设备、工艺技术到产品的应用领域都呈现出多元化、快速发展态势,高新技术广泛用于传统纺织产业。现代纺织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已不再仅仅是传统概念上的“纺纱”与“织布”,而是集材料、能源、信息、环保于一体,融汇了纤维、产品、管理、贸易、艺术及计算机等多方面科学知识的综合学科。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学科是我校较早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二级学科,隶属于纺织科学与过程一级学科,多年来一直招收该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中的大多数人现已成为国内纺织界的中坚力量。该方向具有一支高素质的硕士生导师队伍,具备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条件和科研用房,有国内一流的“纺织测试中心”给予支撑,为硕士研究生的教学、科研和完成毕业论文创造了优越的条件。“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方向培养目标是培育适应21世纪市场经济需求,具备高层次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并具有纺织新材料开发、研究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的高素质、高修养人才。主要研究方向有纺织材料的结构、性能与测试技术研究、纺织新材料及功能性纺织品开发、服装与面料舒适性研究、针织服装的设计、工艺及性能研究、产业及特种用途纺织品研究与开发、纺织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研究、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与开发、计算机在纺织领域中的应用等。专业目录专业代码、名称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备注082101纺织工程 01纺织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与研究02纺织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研究03纺织加工理论研究04数字化、信息化纺织的研究05宏观纺织经济研究06纺织与环境、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07纺织厂空调与除尘技术的研究08非织造新型原材料的开发与研究09非织造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10非织造功能材料及其应用的研究 ① 101政治理论② 201英语 或203日语③ 302 数学二④ 401纺织材料学 或 402非织造布学 联系电话:24552039联系人:王建坤082102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01纺织新材料及功能性纺织品开发02纺织材料的结构、性能与测试技术研究03纺织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研究04产业及特种用途纺织品研究与开发05计算机在针织服装设计与生产中的应用06针织服装的设计、工艺及性能研究07服装与面料舒适性研究 ① 101政治理论② 201英语 或203日语③ 302数学二④ 401纺织材料学 联系电话:24528382联系人:张毅复试课程设置专业代码、名称 复试笔试科目(任选一门) 同等学历加试082101纺织工程 (0101)纺纱原理(0102)织造原理(0103)国际贸易实务(0104)非织造性能与测试(0105)针织学(0106)传热学 (0108)纺织材料检验(0109)现代纺纱技术联系电话:24552039联系人:王建坤082102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0101)纺纱原理(0102)织造原理(0105)针织学(0107)织物组织与分析 (0108)纺织材料检验(0110)针织物组织与产品设计联系电话:24528382联系人:张毅初试课程参考书目(401)纺织材料学 《高科技纤维概论》 王曙中 等 纺织工业出版社《纺织材料学》第三版 姚穆 等 中国纺织出版社(402)非织造布学 《非织造布学》 郭秉臣 中国纺织出版社复试参考书目(0101)纺纱原理 《棉纺工艺原理》 陆再生 中国纺织出版社《纺纱原理》 于修业 中国纺织出版社(0102)织造原理 《机织学》 朱苏康 中国纺织出版社《棉织原理》 黄故 中国纺织出版社《棉织设备》 黄故 中国纺织出版社(0103)国际贸易实务 《国际贸易实务》 黎孝先 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最新外贸实务》 田飞 经济科学出版社 (0104)非织造布的性能与测试 《非织造布的性能与测试》 郭秉臣 中国纺织出版社(0105)针织学 《针织 工艺与设备》 许吕菘 中国纺织出版社《针织物组织与产品设计》 杨尧栋 中国纺织出版社《针织学》 龙海如 中国纺织出版社(0106)传热学 《传热学》第四版 章熙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传热学》第三版 杨世铭 高等教育出版社(0107)织物组织与分析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三版 蔡陛霞主编 荆妙蕾 修订主编 中国纺织出版社《织物组织与设计学》 顾平 东华大学出版社(0108)纺织材料检验 《纺织材料学实验》第二版 赵书经 中国纺织出版社《 方法标准汇编 target=_blank title=网上书城检索>纺织品基础标准 方法标准汇编》 纺织标准化研究所 中国标准出版社(0109)现代纺纱技术 《现代纺纱技术》 杨锁廷 中国纺织出版社(0110)针织物组织与产品设计 《针织物组织与产品设计》 杨尧栋 中国纺织出版社《针织学》 龙海如 中国纺织出版社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