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中国历史上的佛经翻译论文选题意义

发布时间:2024-07-08 13:09:49

中国历史上的佛经翻译论文选题意义

一、佛经翻译简史  翻译事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一些书上记载的外来语情况来判断,有人认为我国远在周秦时期就有翻译活动。但由于现存史料失之过简,我们无从窥测当时的翻译活动。真正的翻译是从佛教传入我国以及随之开展的译经活动开始的。最早的佛经翻译是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贵霜帝国大月氏王遣使者伊存来中国口授佛经,博士弟子秦景宪协助使伊存得以记录的《浮图经》。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鸦片战争至“五四”的西学翻译。佛经翻译是中国翻译事业的起点。中国的佛经翻译运动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西汉哀帝年间(公元前2年)至东晋后秦的大约四百年。第二阶段自后秦弘始年间(399年)鸠摩罗什来长安至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为后一阶段。在为期八百多年的佛经翻译运动中,终南山地带的佛经翻译活动特别值得关注。  二、终南山地带的佛经翻译活动  1、草堂寺——第一座国立翻译佛经译场  草堂寺最早创建于公元401年,是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翻译佛经大家鸠摩罗什驻锡的地方,三论宗祖庭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巨大的国立翻译佛经译场。东晋十六国时这里不仅是第一个国立译经场,而且也是第一个管理全国佛教事务机构的所在地。  后秦弘始三年(410年)皇帝姚兴遣硕德率军西伐后凉,迎鸠摩罗什至长安,后于圭峰山下逍遥园中千亩竹林之心“茅茨筑屋,草苫屋顶”,起名草常寺,后经扩建,殿宇巍峨。鸠摩罗什率众僧住此译经。当时译经队伍非常庞大,在鸠摩罗什主持之下,译经场中有译主、度语、证梵本、笔受、润文、证义、校刊等传译程序,分工精细,制度健全,集体合作。据记载,助鸠摩罗什译经的名僧有“八百余人”,远近而至求学的僧人三千之众。故有“三千弟子共翻经”之说。盛唐之际太宗李世民曾御驾草堂寺,祭祀并题诗盛赞鸠摩罗什。  2、唐代长安三大国立译场——大兴善寺、大慈恩寺、大荐福寺  从隋代(公元590年)到唐代,是我国佛经翻译事业高度发展的时期。隋朝已设立了正规的、永久的的国家译场。到了唐代译经事业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当时许多地方都设有译场,犹以国都长安城中的三大国立译场大兴善寺、大慈恩寺、大荐福寺最为著名。三大国立译场都在长安这足见当时终南山地带翻译活动的活跃与重要。  3、翠微宫——玄奘译《心经》之地  翠微宫,位于西安长安区沣峪滦镇南浅山上的黄峪填充村,是唐太宗李世民避暑养病的离宫,始建唐代初年,唐贞观十年废,贞观二十一年重修。据《大唐内典录》载:玄奘大师于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4月,陪唐太宗李世民至终南山的翠微宫。五月二十四,玄奘在终南山翠微宫翻经院翻译出了著名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为般若经类的精要之作。全经260字,阐述五蕴、三科、四谛、十二因缘等皆空的佛教义理,而归于“无所得”(不可得),认为般若能度一切苦,得究竟涅盘,证得菩提果。由于经文短小精粹,便于持诵,在中国内地和西藏均甚流行。近代又被译为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成为学佛者必备之典籍。翠微宫经过历史的沧桑变迁,今已荡然无存,仅有历代寻访者留下的诗句可供想象当年的情形。现在有一所黄峪寺小学,据当地村民说这就是当时翠微宫遗址。  4、释道安的译经活动  释道安(公元314—385年),俗姓卫,晋常山扶柳(今河北冀县)人。释道安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鸠摩罗什称誉为“东方圣人”。他于公元三六五年编纂了《众经目录》,制定了僧尼规范,开启了出家人姓“释”的先声。三七九年他在长安主持前秦国家译经场院,译经百万言,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译经大师。从建元十五年(公元379年)至建元二十一年(公元385年)释道安一直住在长安五重寺讲经译注,“僧众数千,大弘法化”。他先后主持译经10部180卷,100多万字。还注释佛典和注经作序,仅作序就有60多种。释道安在长安时,协助当时的外籍译师所出经论译文的审定。由于他见多识广,总结出翻译有“五失本、三不易”。这就为后世译经工作指明了方向。如隋彦琮的八备十条、唐玄奘的五不翻、宋赞宁的六例说,都是以道安五失本、三不易总结为典则的。  5、鸠摩罗什的译经活动  鸠摩罗什(梵语 Kumārajīva )(公元 344 —413 年),音译为鸠摩罗耆婆,又作鸠摩罗什婆,简称罗什。东晋时后秦高僧,著名的佛经翻译家。与真谛(499—569)、玄奘(602~664)、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鸠摩罗什原籍天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县)。幼年出家,初学小乘,后遍习大乘,尤善般若,并精通汉语文,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妙义。东晋后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姚兴派人迎鸠摩罗什至长安(今陕西西安石井阿福泉欢乐谷)从事译经,成为我国一大译经家。鸠摩罗什率弟子僧肇等八百余人,译出《摩诃般若》、《妙法莲华》、《维摩诘》、《阿弥陀》、《金刚》等经和《中》、《百》、《十二门》和《大智度》等论,共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由于译文非常简洁晓畅,妙义自然诠显无碍,所以深受众人的喜爱,而广为流传,对于佛教的发展,有很大贡献。所介绍之中观宗学说,为后世三论宗之渊源。佛教成实师、天台宗,均由其所译经论而创立。  6、玄奘的译经活动  玄奘(602—664)唐代高僧,我国杰出的翻译家,法相宗之创始人。28岁时,他抱着“一睹明法了义真文,要返东华传扬圣化”的宏图大志前往印度求学。玄奘西行印度17年,其间历经艰辛。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返祗长安。史载当时“道俗奔迎,倾都罢市”。回国后,玄奘为太宗、高宗所钦重,供养于大内,赐号“三藏法师”。“太宗且曾两度劝其弃道辅政,玄奘师均以《愿守戒缁门,阐扬遗法》而固辞之。帝唯从其志,助其译经工作,建长安译经院,诏译新经;玄奘开译场于长安弘福寺后,即请朝延诏征天下晓法能文之名僧襄助其事。大师先后于弘福寺、大慈恩寺、玉华宫译经,凡十九年,共译出经论75部,1335卷,约1300万字,占唐代译经的一半以上。”  玄奘所译佛经,多用直译,笔法谨严,世称“新译”。在翻译理论上他创立了著名的“五不翻”理论。所谓五不翻是指梵语译成汉语时, 有五种情形不予意译, 而保留其原音( 音译) 。即:(一)为秘密之故, 例如经中诸陀罗尼, 是佛之秘密语, 微妙深隐, 不可思议, 故不以义译之。(二)多种涵义, 例如薄伽梵一词, 兼具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等六意, 故不可任择其一而译。(三)此方所无之故, 如阎浮树产于印度等地, 为我国所无, 故保留原音。(四)顺古之故, 例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意指无上正等正觉,然自东汉以降, 历代译经家皆以音译之, 故保留前人规式。(五)为存尊重之心, 故如般若、释迦牟尼、菩提萨埵等, 一概不译为智慧、能仁、道心众生等。此外,玄奘在主持译场时还培养了窥基、圆测、嘉尚、普光、法宝、神昉、神泰等一大批翻译人才。玄奘的译著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的高峰,代表着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最高水平。玄奘大师对佛教经典翻译的贡献无人能比,印度学者柏乐天称玄奘“无论如何是有史以来翻译家中的第一人,他的业绩将永远被全世界的人们记忆着”(《伟大的翻译家玄奘》)。  三、终南山佛经翻译在中国翻译史上的地位影响  由前文论述可以看出,终南山地带的佛经翻译既有草堂寺、大兴善寺、大慈恩寺、大荐福寺、翠微宫这样的国立译经场所,也有释道安、鸠摩罗什、玄奘这样的大翻译家,这就使得终南山地带的佛经翻译活动在整个中国翻译史上占据了十分突出的地位。佛经的翻译过程其实就是佛教中国化的过程。终南山地带的佛经翻译活动作为中国翻译的起点,对两千年来的中国历史、政治、宗教、哲学、性格、建筑、艺术和日常生活等诸多领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终南山地带的佛经翻译活动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玄奘大师安立 六不译 的翻译原则。

佛经翻译的意义:使世界人民都能接受佛陀教诲。佛经翻译特点:翻译需设译场。译场翻经的大德必须精通“经律论”三藏及各国语言。译场翻经之人通常有几百人之多,而且翻经人之中最少有一人以上开悟之人。最后翻经筛选融合,翻经只写译场主持负责人的名字。简介《大藏经》是在佛教发展的漫长历史中逐渐积累而成的,在释迦牟尼佛有生之年,他的学说只是口头传承,并未书于文字,佛陀涅槃后其弟子为了继承其传教事业,开始以集体忆诵和讨论的方法收集整理他的言论(即结集),经过四次结集,形成了佛经。其内容博大精深,除佛教教义外,也包含了政治、伦理、哲学、文学、艺术、习俗等方面的论述,是人类历史上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

梵文巴利文楷书北京话五百年来 翻译不易

中国历史上的佛经翻译论文选题

二是以严复、魏源的为代表的 翻译西方著作的活动;三是以李大钊未为代表的翻译俄国关于马克思的著作的活动;唐朝好男人》是孙恺凯执导的40集古装穿越网络剧,由张钧涵、殷旭、战菁一、张予曦主演。该剧改编自同名网络小说,讲述了屌丝王子豪穿越到唐朝后,与当朝“女神”兰陵公主、以及妻子小妾等人发生的情感纠葛。该剧讲述穿越者王子豪在唐高宗时代的生活,充满幽默与浪漫。他凭借超越当时社会千多年的见识,将香水、足球队、酿酒、火药、造纸等一系列发明革新在唐朝发扬光大。从而混得风生水起。情感方面,王子豪发现穿越之后居然有了一位已结婚三年的妻子,还有一位尚未行礼的小妾,地下情人随后也出现了等等充满励志色彩的传奇故事。扩展资料:《唐朝好男人》虽是发生在三千年前的时代,但剧情却非常的接地气,除了有骑马舞外,语言上更有现代人常挂在嘴边的堵车、早晚高峰等词汇。该剧表着数量庞大、并且很独特的一类人。观众可以在这种形式下看到自己的定位,以及从这些现象中得到启示和教训。穿越剧最大的优势就是一种自由的放飞。因为我们这个时代会让人受到一些局限,但在穿越的状态下,却可以找到自我、实现真我。

四大译经师分别是: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和不空,鸠摩罗什大师( 350 —409) 是我国后秦僧人, 魏晋时期(公元401 年) 来到当时的译经中心———长安, 在逍遥园译场内开始了他的译经生涯。他主持翻译的佛经典籍达四百卷之多, 翻译的质量, 在当时和后来都获得了很高的评价。《维摩诘经序》称他所译的经文“文约而诣, 旨婉而彰”, “曲从方言,乖不趣本”。《百论序》赞其“质而不野, 简而必诣”。后人称道他的译文“善披文义,妙显经心”, “众心惬服, 莫不欣赏”。近人梁启超则赞道: “鸠摩罗什者, 译界第一流宗匠也。”(《翻译文学与佛典》) 。先生曾在《佛教的翻译文学》中,根据罗什改“天见人, 人见天”一句译文为“人天交接, 两得相见”, 认为罗什反对直译。并说: “他的译本所以能流传一千五百年, 成为此土的‘名著’, 也正是因为他不但能译得不错, 并且能译成中国话。”这说明他译经的长处是在于语工。罗什的确是很讲究译文的文采的。据宋朝的陈善说: “予观鸠摩罗什及竺法护所译经: 法护曰‘大众团团坐, 努目看世尊’。罗什则云: ‘瞻仰尊颜, 目不暂舍’。不惟语工, 亦自省力。即此可以卜才之长短”。十分肯定他译经的文采。罗什自己也主张只要能存本质, 不妨“依实出华”。罗什虽然十分注重文采华丽, 但其翻译态度却十分严谨, 处理手法也很“折中”。例如他译经时总是紧跟原文的意旨, 务求准确达旨。僧肇评价他译的《维摩诘经》“陶冶精求, 务存圣意”。他自己也说过“存其本质, 必无差失”(《鸠摩罗什传》) 。这说明他在注意“雅”的同时, 对“信”也没有丝毫放松。而“文约而诣, 旨婉而彰”, 是说他注意“达”的方面。可见他是我国译史上在实践中遵循“信达雅”的翻译标准的第一人。《鸠摩罗什传》中还记载了他一段著名的翻译理论: “改梵为秦, 失其藻味, 虽得大意, 有似嚼饭与人, 非徒失味, 乃令呕秽也。”这是中国译学史上最早论及翻译文体与风格问题的, (“嚼饭与人”这一妙喻后来一直是译者的警示) 。说明他注意从文学的欣赏角度, 考虑文学品味。宋朝赞宁说:“童寿(罗什) 译法华, 可谓折中, 有天然西域之语趣。”(《宋高僧传》) 梁启超指出: “‘天然语趣’四字, 洵乃精评”, 并认为“自罗什诸经论出, 然后我国之翻译文学,完全成立。盖有外来‘语趣’输入, 则文学内容为之扩大, 而其素质乃起一大变化也。”(《翻译文学与佛典》) 也认为“翻译的文学到此方才进入成熟的时期”。如此看来,罗什对中国翻译文学的贡献是功不在禹下了。事实上, 鸠摩罗什所译佛经如《金刚》、《法华》、《维摩诘》等都是文学味很浓的佛经典籍, 其中的《维摩诘经》本是一部小说, 极富文学趣味。所以翻译中自然会触及审美层次。加之罗什从小精熟梵文胡语, 文化修养与文学造诣都很高, 即梁启超所说的“什即华梵两晓, 则游刃有余也”。这使得他具备了求工求雅的才能。又由于他对译文勤于推敲, 译风严谨,“一月余日, 疑难犹豫,尚未操笔”。所以译文达到了“会达方言,风骨流便”的境界。不过, 罗什倾向于意译, 更为直接的原因还是在于语言时代风格的影响。在罗什译经的时代, 正是我国美学正式建立的时期, 也是文风开始趋于华美,发生转型的时期。从曹丕的“诗赋欲丽”(《典论·论文》) 可以看出语言风格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所以翻译的语言也必然会受到影响。说的“在当日过度的时期, 罗什的译法可算是最适宜的法子”(《佛教的翻译文学》) 指的就是这个意思。罗什还是我国最早开设译场的译家, 他在逍遥园与长安大寺设立译场, 率弟子八千余人, 大规模地翻译佛经, 为后来设立译场在经验上提供了借鉴。他也是较早开展翻译批评的一位译经大师, 他考证了前人的译经, 批评其中的翻译与方法, 对旧译诸经中失旨的地方逐一校正, 使之“义皆圆通, 众心惬服”。真谛大师紧接罗什之后的是真谛(499 —569) 。《开元录》中说真谛“少游诸国, 历事众师,先习外典, 备通书奥”。时人称他是南北朝时期学识最渊博的译家。他于公元546 年开始译经, 译了《摄大乘论》、《俱舍论》、《唯识论》、《金光明经》等大量重要经典。据《高僧传》说, 二十三年中, 真谛所译经论、记传共有十四部, 合二百七十八卷, 另有自作义疏十九部。其所译《摄大乘论》对我国佛教思想的影响甚大, 成为南朝摄论学派的主要理论基础。真谛的翻译在质量与方法上都曾受到过当时及后人的高度评价, 如梁代名僧慧恺在《摄大乘论序》中盛赞真谛说: “法师(真谛) 既妙解声, 善识方言, 词有隐而必彰,义无微而不畅”。表明真谛的译文具有“信”“达”两全,“文”“质”兼备的品质。又说:“法师游方既久, 精解此土音义, 凡所翻译,不须度语……”。是说他在翻译中努力采用汉文, 尽量少夹梵字译音, 注重融会贯通,表达圆活。又说他翻译时“于一句中, 循环辨释, 翻复郑重, 乃称相应。”是说他译笔慎重, 译风严谨。真谛虽然没有留下条理化的翻译理论。但他的一些零星片断观点和见解却也显得精辟独到。如《高僧传》记载了真谛对他的翻译助手慧恺所说的一句话: “我有了你共译两论(《摄大乘论》与《俱舍论》) , 词理圆备, 吾无恨也!”可见真谛的基本思想是信达兼顾的。他提出的“词理圆备”也不失为简易明了的翻译准则。慧肇还在《摄大乘论序》中申明此论的翻译原则是: “翻译之事殊难, 不可存于华绮, 若一字参差, 则理越胡越, 乃可质而得义, 不可使文而失旨。故今所译, 文质相半。”序中所强调的翻译中不可求“文”而失“信”这一原则, 实际上也是真谛本人在翻译《摄大乘论》时所遵循的原则和所持的主张见解。玄奘大师第三位是玄奘(600 —664) , 他是我国唐代的佛经大译家。在他长达二十年间的佛经翻译生涯中, 先后共主持译出经论七十五部, 共一三三五卷。这个数字, 比其他三大译师所译卷数的总和还多六百余卷, 占唐代新译佛经总卷数的一半以上。印度学者柏乐天说: 玄奘“是有史以来翻译家中的第一人, 他的业绩将永远被全世界的人们记忆着”(《伟大的翻译家玄奘》) 。玄奘译经的质量, 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佛教史家们把玄奘的译经称为“新译”,证明是他开了佛经翻译史上一代新风。道宣说玄奘译经“出语成章”,“词人随写, 即可批玩”(《续高僧传》) 。《大唐西域记》中说他“览文如已, 转备犹响”。表明他精熟两种语言, 又深通佛理, 翻译的质量独步一时。梁启超认为玄奘“意译直译, 圆满调和, 斯道之极轨也”。其所以如此, 正如柏乐天所说, 他“是把原文读熟了, 嚼烂了,然后用适当的汉语表达出来”。可见他是何等精于翻译之道。他的翻译手法也十分高超。据柏乐天与我国学者张建木考查, 他在翻译中娴熟地运用了补充、省略、变位、分合、译名假借、代词还原等翻译技巧。正是这些技巧的娴熟运用, 使得他的译文在形式与内容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玄奘在中国译史上的另一杰出贡献是他主持的译场, 组织严密而完备, 从译主到监护大使, 前后共十一道程序, 层层把关, 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译经的质量。特别是其中的“证义”(审查译文与原文的意义) 、“缀文”(使译文表达符合汉语习惯) 和“润文”(从修辞角度对译文润饰) 三个层面, 保证了译文的“信达雅”。玄奘提出的著名的翻译理论是“五不翻”, 所谓“不翻”就是音译, 即对于原文中的神秘语( “秘密故”) 、多义词( “含义多故”) 、中国没有的物名( “此无故”) 、久已通行的音译词( “顺古故”) 、以及为宣扬佛教需要的场合下所用之词( “生善故”) ,皆宜不翻, 照写原音。在佛经翻译时期, 许多佛经译者大体都遵循这一原则, 所以汉语词汇中才出现了大量汉化的外来语如“菩提”、“三昧”、“罗汉”、“菩萨”、“般若”等等。应该说, 玄奘的“五不翻”理论, 对于传译那些在汉语中无恰当表达形式的梵语,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语的含义, 处理翻译中因文化和语言导致的差异, 以及文化交流, 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只是这一译法所受限度太大, 稍有不慎, 就会使译文读来象钱钟书所说的那样, 是“正穿屈曲崎岖路, 又听钩舟格磔声”了。不空三藏最后一位是不空(705 —774) 。不空十五岁时拜金刚智为师, 此后便一直参与译场翻译。《贞元释教录》记载, 不空一生中曾改译《仁王般若经》二卷, 重译《密严经》三卷与《文殊师利佛刹功德庄严经》二卷。翻译了大乘及密教经典共一百一十部, 总计一百四十三卷。其中所译《金刚顶经》是密宗的重要经典。不空在翻译理论上不及他前面的三位大师, 但据圆照《贞元释教录》记载, 他刻苦学法, “通彻”所译诸经, 并遍游天竺, 广求密藏与各种经论, 获罗尼教《金刚顶瑜伽经》等八十部, 大小利经论二十部, 共一千二百卷。他的翻译态度十分严谨, 凡是所译经文, 必须经过悉心研究, 然后动笔翻译。所以他翻译的经文, 质量受到当时人们的极高赞誉。可见, 他虽然没有留下成文的理论见解, 但其翻译思想却是很明确的, 那就是注重译文的质量, 用今天的话来说, 就是讲求精品意识。他在世时居灌顶师位达四十余年, 受到“朝野倾心敬奉”, 也说明了他在译经事业中的卓越成就。

历史上,有四次翻译活动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是古代以玄奘、鸠摩罗什等为代表的佛经翻译。二是近代以严复、林纾为代表的对外国文化的翻译。三是文革后以三联、商务印书馆、上海译文等出版社为代表的对世界现代人文社科著作的系统翻译。四是新世纪草根字幕组自发组织的对海量影视和网络学习材料的翻译。致敬在所有的时代帮助我们打开世界大门的人!"生活中所有最大,最重要的问题,本质上都是无解的它们永远无法被解决,只能因为人长大长出来后 (outgrow) 而变得无关紧要。进一步研究后,发现这种'长出来'需要一个全新层面的意识。有些病人的视野内涌现出更高或更宽广的兴趣,而正是因为他们视野变广后,原来无解的问题突然不急了。这个问题不是按照自身的逻辑被解决,而是当面临一个新的更强大的生活的冲动时,慢慢淡化。" "底层那些导致剧烈冲突和恐慌的情绪宣泄的东西,从更高层的人格角度来审视,就好像站在高高的山顶,观看山谷里的一场风暴。这并不意味着风暴不再真实,但你不再置身于中,而是置身之上。"个体的逻辑框架和认知体系,对未来而言,铁定都是井底之蛙。涌现出来的新的复杂度更高的东西,往往都是超越现有的认知体系的。以老的认知体系来研判,往往会造成悲剧性的长期认知失调。微软做大之前没人理解软件公司为什么估值那么高,亚马逊做大之前许多人看不起这个不赚钱的网上书店,苹果做大之前很多人觉得六百块的 iPhone 无法成功,腾讯做大之前很多分析师总是担心下个季度游戏收入不好。至于特斯拉,多少人过去十年面不改色唾沫横飞的从股价四美元开始一直黑它黑到现在的 755 美元,不断会有新的好东西涌现于这个世界之上,用市值筛选是个简单粗暴但非常有效的过滤方法。不要被自己的低维度认知体系所束缚,把时间主要用于研究理解涌现出来的好东西,这样就更容易轻松的走在潮流的前面。每一个新的技术进步越过临界点之后,都会发生一种累似相变 (phase transition) 的现象。真核细胞的涌现,智人的涌现,火的涌现,文字的涌现,印刷术的涌现,蒸汽机的涌现,集成电路,互联网的涌现,都可以看成一种相变。相变初期,会因为它在能量信息效率上的优势,通常会有一种不断自我强化的特点,就是越普及,规模和优势越大,普及的速度就更加快。而且这种新技术会因为其能量利用效率更高,会自然的把周边其它闲散能量 (资金) 吸引过来,形成一个新的生态。这个生态里的能量信息效率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等到新技术普及率接近市场饱和点的时候,整个系统会达到一种新的稳定状态。 只要系统足够大,就会足够 robust, 抗打击,基本很难因为外界干扰,而退化回到以前的落后状态了。比如出现了智能手机,就很少再用纸媒通讯了。用了微波炉,就不会再烧煤加热食物了。地球上生命进化的历程基本就是这个套路

哇 这个好难 初一的我不太懂

中国历史上的佛经翻译论文题目

共四次:从东汉到宋朝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从鸦片战争到清朝末年的西学翻译、改革开放至今的现代翻译。一、从东汉到宋朝的佛经翻译1、这时期佛经的翻译占大多数。从东汉桓帝末年安世高翻译经书开始,到魏晋南北朝得以发展,唐朝达到鼎盛,北宋时期逐渐削弱,元代后期近乎消失。在此期间,主要是两部分人进行佛经翻译活动,一是从西方来到中国的僧人,二是从中国到西方求法的中国僧人。2、代表人物: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二、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1、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适应各民族的宗教生活和习惯,设立回司天监,编制回回历书,“蒙古译语”的编撰和《元秘史》的翻译也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明代设立四夷馆作为当时的外事翻译机构。到了明末清初时期,耶稣会士来中国与当时的士大夫进行翻译活动。2、代表人物: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三、从鸦片战争到清朝末年的西学翻译  1、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逐渐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 1840 年到 1918 年“五四”运动前的七十余年期间,从事翻译工作的人有很多外国人,也有中国人,他们有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也有一般的笔译人员。这一时期是文坛和译坛上明星叠出的时代,也是我国译学理论取得较大进步的时代。2、代表人物:林纾、鲁迅、瞿秋白、茅盾、郭沫若、钱钟书、傅雷、陈西滢、林语堂、朱生豪、艾思奇、贺麟、陈康、朱光潜、金岳霖等。四、改革开放至今的现代翻译1、我国翻译理论现正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蓬勃推进,方兴未艾。我国译界学人对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及其处理、翻译文化以及文化翻译等进行了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探讨,大大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角,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翻译理论飞跃发展的30年,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热气腾腾的景象。2、代表人物:黄龙、刘宓庆、翁显良、谭载喜、许均、廖七一、郭建、赵艳彦春、曹明伦等。玄奘译经图扩展资料:1、《20世纪中国翻译史》计六十余万字,作者方华文,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的一部叙述我国二十世纪翻译历程的史书。全书共分为三部分:清末民初时期的翻译活动;民国时期的翻译活动;建国后的翻译活动。2、《中国翻译简史》是2004年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的一部图书,作者是马祖毅。本书是我国第一部有关翻译历史的专著,伤叙述了自周朝到“五四”时期为止的翻译活动。全书旁征博引,史料翔实,论证严谨,重点阐述了我国历史上的三次翻译高潮。3、《翻译史研究》是2011年6月1日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宏志 。《翻译史研究》为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的学术论文集,以“翻译史研究”为专题收录了众多学者在该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中国的翻译事业迄今已经历了五次大高潮,即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时期的西学翻译、建国初期到文革之前的东西方文学翻译和七十年代至今翻译在各个领域全面开花的时期1、两汉至唐宋的译经时期1) 鸠摩罗什(344-413):东晋后秦高僧,他和弟子僧肇翻译了《金刚经》、《法华经》、《维摩经》、《中观论》和《百论》等共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对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有人评论说,鸠摩罗什的译著“有天然西域之语趣”,说明在译文中仍然可见原作之神情鸠摩罗什的译文为我国的文学翻译奠定了基础2) 真谛:南北朝时,印度佛教学者真谛应梁武王之聘来到中国,译经达49部,其中《摄大乘论》对中国佛教思想影响甚大3) 玄奘(602-664):唐高僧,俗称唐僧贞观二年(公元826年),玄奘去印度求经,17年后回国,带回佛经657部玄奘主持了更大规模的译场,用19年时间译经75部1335卷此外,他还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语,是第一个把汉语著作介绍到国外去的中国人唐代之后,译经在中国虽不曾中断,但规模均无法与唐代的盛况相比2.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时期明代万历年间,徐光启与利马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书,标志着中国译著的方向性转变以崇祯皇帝为代表的朝廷主要是出于修历的目的,对翻译西方历算书籍感兴趣1629年朝廷设立了历局,组织传教士与我国历算知晓人士系统编译数学和天文书籍徐光启、李之藻和王征等有识之士,一方面自身喜爱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则力图以科学技术改变我国的经济状况他们除了奉旨参与历局译书之外,还翻译了西方几何、测量、算学、农业、水利、机械及哲学等有关书籍3.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的西学翻译时期严复(1853-1921),字又陵,是中国历史上的翻译大家从光绪24年戊戌变法失败到宣统三年,严复潜心译书,译作多为西方政治和经济学说,显然有向国人介绍西方进步思想之意所以,严复又被称为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的译著主要有《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原富》(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法意》(L’esprit des Lois)、《社会通诠》(A History of Politics)、《群学肄言》(Study of Sociology)和《群已权界论》(On Liberty)严复提出的“信、达、雅”(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翻译标准,流传至今近百年仍为许多译者所推崇,可见其生命力之强  五四运动至建国前时期,我国的翻译活动为马列主义和世界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比如马列主义经典《共产党宣言》(Communist Manifesto)(陈望道译),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李达译),世界文学名著《莎士比亚剧本》(梁实秋译)和苏联文学作品《死魂灵》、《毁灭》(鲁迅译) 建国初期到文革之前的东西方文学翻译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翻译事业的成就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我们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翻译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毛泽东选集》我们对翻译理论的研究成果令人瞩目,翻译水平大大提高,对翻译的标准也达成了共识我们把外国的文化和先进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也把中国的国情和发展情况介绍到国外从建国初期到文革之前,屈指算来17年,实际上真正繁荣的也就是五十年代那十年的翻译工作,重点放在译介东西方的文学作品上,所译作品的数量远远比不上今天但由于组织得力,狠抓了计划译书和提高翻译质量两个环节,因而译文质量普遍较高,涌现出一大批名著名译(孙致礼,1999,2)5.七十年代至今翻译在各个领域全面开花的时期从七十年代开始至今仍然方兴未艾的这一次翻译高潮,无论在规模、范围、质量水平还是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上都大大超过了五十年代我国的翻译队伍已不是那时候的数以千计,而是形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数十万人的大军他们所投身的翻译领域已不是文学艺术的“一花独放”,而是社科、科技、军事、外交、贸易、法律、文教、卫生等领域“全面开花”,在世界文化史上堪称首屈一指这一次翻译高潮的出现,首先是全球信息时代降临的结果信息爆炸、知识爆炸,同时也就是翻译爆炸扩展资料:中国近、现代著名翻译家:杨绛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杨季康,[1] 江苏无锡人,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2、林纾(shū)林纾(1852~1924年),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室名春觉斋、烟云楼等。3、梁实秋梁实秋 ,原名梁治华,字实秋,1903年1月6日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杭州)人。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国著名的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莎士比亚全集》(译作)等。

鸠摩罗什 玄奘。我就知道这二位。

个人感觉这问题跟本就没有解!

中国历史上的佛经翻译论文选题背景

一、佛经翻译简史  翻译事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一些书上记载的外来语情况来判断,有人认为我国远在周秦时期就有翻译活动。但由于现存史料失之过简,我们无从窥测当时的翻译活动。真正的翻译是从佛教传入我国以及随之开展的译经活动开始的。最早的佛经翻译是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贵霜帝国大月氏王遣使者伊存来中国口授佛经,博士弟子秦景宪协助使伊存得以记录的《浮图经》。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鸦片战争至“五四”的西学翻译。佛经翻译是中国翻译事业的起点。中国的佛经翻译运动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西汉哀帝年间(公元前2年)至东晋后秦的大约四百年。第二阶段自后秦弘始年间(399年)鸠摩罗什来长安至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为后一阶段。在为期八百多年的佛经翻译运动中,终南山地带的佛经翻译活动特别值得关注。  二、终南山地带的佛经翻译活动  1、草堂寺——第一座国立翻译佛经译场  草堂寺最早创建于公元401年,是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翻译佛经大家鸠摩罗什驻锡的地方,三论宗祖庭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巨大的国立翻译佛经译场。东晋十六国时这里不仅是第一个国立译经场,而且也是第一个管理全国佛教事务机构的所在地。  后秦弘始三年(410年)皇帝姚兴遣硕德率军西伐后凉,迎鸠摩罗什至长安,后于圭峰山下逍遥园中千亩竹林之心“茅茨筑屋,草苫屋顶”,起名草常寺,后经扩建,殿宇巍峨。鸠摩罗什率众僧住此译经。当时译经队伍非常庞大,在鸠摩罗什主持之下,译经场中有译主、度语、证梵本、笔受、润文、证义、校刊等传译程序,分工精细,制度健全,集体合作。据记载,助鸠摩罗什译经的名僧有“八百余人”,远近而至求学的僧人三千之众。故有“三千弟子共翻经”之说。盛唐之际太宗李世民曾御驾草堂寺,祭祀并题诗盛赞鸠摩罗什。  2、唐代长安三大国立译场——大兴善寺、大慈恩寺、大荐福寺  从隋代(公元590年)到唐代,是我国佛经翻译事业高度发展的时期。隋朝已设立了正规的、永久的的国家译场。到了唐代译经事业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当时许多地方都设有译场,犹以国都长安城中的三大国立译场大兴善寺、大慈恩寺、大荐福寺最为著名。三大国立译场都在长安这足见当时终南山地带翻译活动的活跃与重要。  3、翠微宫——玄奘译《心经》之地  翠微宫,位于西安长安区沣峪滦镇南浅山上的黄峪填充村,是唐太宗李世民避暑养病的离宫,始建唐代初年,唐贞观十年废,贞观二十一年重修。据《大唐内典录》载:玄奘大师于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4月,陪唐太宗李世民至终南山的翠微宫。五月二十四,玄奘在终南山翠微宫翻经院翻译出了著名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为般若经类的精要之作。全经260字,阐述五蕴、三科、四谛、十二因缘等皆空的佛教义理,而归于“无所得”(不可得),认为般若能度一切苦,得究竟涅盘,证得菩提果。由于经文短小精粹,便于持诵,在中国内地和西藏均甚流行。近代又被译为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成为学佛者必备之典籍。翠微宫经过历史的沧桑变迁,今已荡然无存,仅有历代寻访者留下的诗句可供想象当年的情形。现在有一所黄峪寺小学,据当地村民说这就是当时翠微宫遗址。  4、释道安的译经活动  释道安(公元314—385年),俗姓卫,晋常山扶柳(今河北冀县)人。释道安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鸠摩罗什称誉为“东方圣人”。他于公元三六五年编纂了《众经目录》,制定了僧尼规范,开启了出家人姓“释”的先声。三七九年他在长安主持前秦国家译经场院,译经百万言,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译经大师。从建元十五年(公元379年)至建元二十一年(公元385年)释道安一直住在长安五重寺讲经译注,“僧众数千,大弘法化”。他先后主持译经10部180卷,100多万字。还注释佛典和注经作序,仅作序就有60多种。释道安在长安时,协助当时的外籍译师所出经论译文的审定。由于他见多识广,总结出翻译有“五失本、三不易”。这就为后世译经工作指明了方向。如隋彦琮的八备十条、唐玄奘的五不翻、宋赞宁的六例说,都是以道安五失本、三不易总结为典则的。  5、鸠摩罗什的译经活动  鸠摩罗什(梵语 Kumārajīva )(公元 344 —413 年),音译为鸠摩罗耆婆,又作鸠摩罗什婆,简称罗什。东晋时后秦高僧,著名的佛经翻译家。与真谛(499—569)、玄奘(602~664)、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鸠摩罗什原籍天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县)。幼年出家,初学小乘,后遍习大乘,尤善般若,并精通汉语文,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妙义。东晋后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姚兴派人迎鸠摩罗什至长安(今陕西西安石井阿福泉欢乐谷)从事译经,成为我国一大译经家。鸠摩罗什率弟子僧肇等八百余人,译出《摩诃般若》、《妙法莲华》、《维摩诘》、《阿弥陀》、《金刚》等经和《中》、《百》、《十二门》和《大智度》等论,共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由于译文非常简洁晓畅,妙义自然诠显无碍,所以深受众人的喜爱,而广为流传,对于佛教的发展,有很大贡献。所介绍之中观宗学说,为后世三论宗之渊源。佛教成实师、天台宗,均由其所译经论而创立。  6、玄奘的译经活动  玄奘(602—664)唐代高僧,我国杰出的翻译家,法相宗之创始人。28岁时,他抱着“一睹明法了义真文,要返东华传扬圣化”的宏图大志前往印度求学。玄奘西行印度17年,其间历经艰辛。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返祗长安。史载当时“道俗奔迎,倾都罢市”。回国后,玄奘为太宗、高宗所钦重,供养于大内,赐号“三藏法师”。“太宗且曾两度劝其弃道辅政,玄奘师均以《愿守戒缁门,阐扬遗法》而固辞之。帝唯从其志,助其译经工作,建长安译经院,诏译新经;玄奘开译场于长安弘福寺后,即请朝延诏征天下晓法能文之名僧襄助其事。大师先后于弘福寺、大慈恩寺、玉华宫译经,凡十九年,共译出经论75部,1335卷,约1300万字,占唐代译经的一半以上。”  玄奘所译佛经,多用直译,笔法谨严,世称“新译”。在翻译理论上他创立了著名的“五不翻”理论。所谓五不翻是指梵语译成汉语时, 有五种情形不予意译, 而保留其原音( 音译) 。即:(一)为秘密之故, 例如经中诸陀罗尼, 是佛之秘密语, 微妙深隐, 不可思议, 故不以义译之。(二)多种涵义, 例如薄伽梵一词, 兼具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等六意, 故不可任择其一而译。(三)此方所无之故, 如阎浮树产于印度等地, 为我国所无, 故保留原音。(四)顺古之故, 例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意指无上正等正觉,然自东汉以降, 历代译经家皆以音译之, 故保留前人规式。(五)为存尊重之心, 故如般若、释迦牟尼、菩提萨埵等, 一概不译为智慧、能仁、道心众生等。此外,玄奘在主持译场时还培养了窥基、圆测、嘉尚、普光、法宝、神昉、神泰等一大批翻译人才。玄奘的译著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的高峰,代表着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最高水平。玄奘大师对佛教经典翻译的贡献无人能比,印度学者柏乐天称玄奘“无论如何是有史以来翻译家中的第一人,他的业绩将永远被全世界的人们记忆着”(《伟大的翻译家玄奘》)。  三、终南山佛经翻译在中国翻译史上的地位影响  由前文论述可以看出,终南山地带的佛经翻译既有草堂寺、大兴善寺、大慈恩寺、大荐福寺、翠微宫这样的国立译经场所,也有释道安、鸠摩罗什、玄奘这样的大翻译家,这就使得终南山地带的佛经翻译活动在整个中国翻译史上占据了十分突出的地位。佛经的翻译过程其实就是佛教中国化的过程。终南山地带的佛经翻译活动作为中国翻译的起点,对两千年来的中国历史、政治、宗教、哲学、性格、建筑、艺术和日常生活等诸多领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终南山地带的佛经翻译活动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鸠摩罗什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公元344~413年),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县)人。鸠摩罗什是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父亲原是国相,鸠摩罗什7岁时随母亲出家,长大后精通大小乘佛法,成为一代宗师,声名远播。前秦君主苻坚征服龟兹,想把他接到长安,但因后来亡国,使鸠摩罗什在后凉滞留达16年之久。之后,后秦君主姚兴把鸠摩罗什接到长安,让他安心从事译经工作,最后圆寂于长安,终年69岁。   鸠摩罗什在长安组织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官办性质的译经场。鸠摩罗什与弟子共译出佛典74部584卷。鸠摩罗什的翻译以意译为主,而且注意修辞,译文流畅,很有文采,主要有《摩诃般若》、《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金刚经》、《阿弥陀经》、《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成实论》等,系统介绍了大乘中观派的思想体系。   真谛三藏法师   真谛(公元499~569年),印度优禅尼国人,精通大乘佛教。真谛在南北朝梁武帝时携带大量梵文经典乘船来到梁都建康,正准备开始译经之时,发生“侯景之乱”,真谛于是辗转来到富春,才开始译经。之后,真谛又多次辗转各地,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始终坚持译经。   真谛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49部142卷,著名的有《无上依经》、《十七地论》、《摄大乘论》、《俱舍释论》等。  玄奘三藏法师   玄奘(公元600~ 664年),中国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人。玄奘12岁出家,遍读佛典。因觉得当时佛典多有出入之处,令人迷惑,玄奘于是决定去印度取经。玄奘在贞观三年时,一人从长安出发,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玄奘拜住持戒贤为师,后升至该寺副主讲。玄奘在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其后,玄奘在唐太宗的支持下在长安大慈恩寺设译经场,与弟子等人专心翻译所带回的佛典。   玄奘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75部,1355卷。玄奘的译典著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实论》等。   不空三藏法师   不空(公元705~ 774年),狮子国(今斯里兰卡)人。不空唐朝时来华,是“开元三大士”之一,对中国密宗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空随其师金刚智先来到洛阳,后又到长安,然后不空在长安大兴寺设立道场,翻译密宗经典,度僧受戒,使密宗在中国的影响大增。   不空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100多部,主要有《金刚顶经》、《般若》、《华严》、《大集》

梵文巴利文楷书北京话五百年来 翻译不易

中国历史上的佛经翻译论文选题方向

历史上,有四次翻译活动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是古代以玄奘、鸠摩罗什等为代表的佛经翻译。二是近代以严复、林纾为代表的对外国文化的翻译。三是文革后以三联、商务印书馆、上海译文等出版社为代表的对世界现代人文社科著作的系统翻译。四是新世纪草根字幕组自发组织的对海量影视和网络学习材料的翻译。致敬在所有的时代帮助我们打开世界大门的人!"生活中所有最大,最重要的问题,本质上都是无解的它们永远无法被解决,只能因为人长大长出来后 (outgrow) 而变得无关紧要。进一步研究后,发现这种'长出来'需要一个全新层面的意识。有些病人的视野内涌现出更高或更宽广的兴趣,而正是因为他们视野变广后,原来无解的问题突然不急了。这个问题不是按照自身的逻辑被解决,而是当面临一个新的更强大的生活的冲动时,慢慢淡化。" "底层那些导致剧烈冲突和恐慌的情绪宣泄的东西,从更高层的人格角度来审视,就好像站在高高的山顶,观看山谷里的一场风暴。这并不意味着风暴不再真实,但你不再置身于中,而是置身之上。"个体的逻辑框架和认知体系,对未来而言,铁定都是井底之蛙。涌现出来的新的复杂度更高的东西,往往都是超越现有的认知体系的。以老的认知体系来研判,往往会造成悲剧性的长期认知失调。微软做大之前没人理解软件公司为什么估值那么高,亚马逊做大之前许多人看不起这个不赚钱的网上书店,苹果做大之前很多人觉得六百块的 iPhone 无法成功,腾讯做大之前很多分析师总是担心下个季度游戏收入不好。至于特斯拉,多少人过去十年面不改色唾沫横飞的从股价四美元开始一直黑它黑到现在的 755 美元,不断会有新的好东西涌现于这个世界之上,用市值筛选是个简单粗暴但非常有效的过滤方法。不要被自己的低维度认知体系所束缚,把时间主要用于研究理解涌现出来的好东西,这样就更容易轻松的走在潮流的前面。每一个新的技术进步越过临界点之后,都会发生一种累似相变 (phase transition) 的现象。真核细胞的涌现,智人的涌现,火的涌现,文字的涌现,印刷术的涌现,蒸汽机的涌现,集成电路,互联网的涌现,都可以看成一种相变。相变初期,会因为它在能量信息效率上的优势,通常会有一种不断自我强化的特点,就是越普及,规模和优势越大,普及的速度就更加快。而且这种新技术会因为其能量利用效率更高,会自然的把周边其它闲散能量 (资金) 吸引过来,形成一个新的生态。这个生态里的能量信息效率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等到新技术普及率接近市场饱和点的时候,整个系统会达到一种新的稳定状态。 只要系统足够大,就会足够 robust, 抗打击,基本很难因为外界干扰,而退化回到以前的落后状态了。比如出现了智能手机,就很少再用纸媒通讯了。用了微波炉,就不会再烧煤加热食物了。地球上生命进化的历程基本就是这个套路

翻译佛经有国家专建的庞大的分工合作的编译馆,古时称为“译场”。译场的组织极为庞大,有多至五六百人或近千人的。可惜详细情形现在已不能十分清楚。其译经的程序共分十部:(一)译主。(二)证义、(三)证文、(四)书字、(五)笔受(六)缀文、(七)参译、(八)刊定、(九)润文、(十)梵呗。每部各有主持人以司专责。这十部,必须由僧众选拔外,尚有若干不限人数的僧众来听译主讲说新译的经,如有疑难,可以随时发问讨论,所以不论在教义方面,在文字方面,若有一字的不妥,不但通不过这十重关卡,即使这十个人一时有所忽略,也很难逃过几百人听众的讨论和辩难。同时朝廷为了郑重这种事业,还要派钦命大臣在译场作监护大使,有时在开始翻经的第一天,皇帝还亲自到译场担在“笔受”的工作。以隋唐时代中国人力财力之盛,国内局面安定统一,国君敕集海内第一流的人才参加翻译的工作,当然所翻的经本质与量均超过前代远甚。关于佛经翻译的分期问题,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史,一般可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东汉至西晋):早期佛经翻译的主要标志为“外国人主译”。这一时期共译经书近570部,而且造就了一批佛经翻译家,其中安世高、支谶、支谦、竺法护则是最杰出的代表。中期(东晋至隋代):该时期佛经翻译的主要标志为“中外人共译”。这一时期共译佛经3155卷,重要的翻译家和翻译评论家有鸠摩罗什、彦琮、道安、慧远。后期(唐初至唐中叶):此为佛经翻译的全盛时期。该时期的主要标志为“本国人主译”,玄奘则是主要的翻译大师。唐代以后,我国佛经翻译事业从鼎盛逐渐走向衰落,到北宋仁宗景佑年间,完全沉寂下来。至此,我国翻译史上第一次翻译高潮——古代佛经翻译,经历了它的草创、发展、鼎盛、衰落四个阶段之后,完成了历史使命。

历史上,有四次翻译活动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是古代以玄奘、鸠摩罗什等为代表的佛经翻译。二是近代以严复、林纾为代表的对外国文化的翻译。三是文革后以三联、商务印书馆、上海译文等出版社为代表的对世界现代人文社科著作的系统翻译。四是新世纪草根字幕组自发组织的对海量影视和网络学习材料的翻译。致敬在所有的时代帮助我们打开世界大门的人!"生活中所有最大,最重要的问题,本质上都是无解的它们永远无法被解决,只能因为人长大长出来后 (outgrow) 而变得无关紧要。进一步研究后,发现这种'长出来'需要一个全新层面的意识。有些病人的视野内涌现出更高或更宽广的兴趣,而正是因为他们视野变广后,原来无解的问题突然不急了。这个问题不是按照自身的逻辑被解决,而是当面临一个新的更强大的生活的冲动时,慢慢淡化。" "底层那些导致剧烈冲突和恐慌的情绪宣泄的东西,从更高层的人格角度来审视,就好像站在高高的山顶,观看山谷里的一场风暴。这并不意味着风暴不再真实,但你不再置身于中,而是置身之上。"个体的逻辑框架和认知体系,对未来而言,铁定都是井底之蛙。涌现出来的新的复杂度更高的东西,往往都是超越现有的认知体系的。以老的认知体系来研判,往往会造成悲剧性的长期认知失调。微软做大之前没人理解软件公司为什么估值那么高,亚马逊做大之前许多人看不起这个不赚钱的网上书店,苹果做大之前很多人觉得六百块的 iPhone 无法成功,腾讯做大之前很多分析师总是担心下个季度游戏收入不好。至于特斯拉,多少人过去十年面不改色唾沫横飞的从股价四美元开始一直黑它黑到现在的 755 美元,不断会有新的好东西涌现于这个世界之上,用市值筛选是个简单粗暴但非常有效的过滤方法。不要被自己的低维度认知体系所束缚,把时间主要用于研究理解涌现出来的好东西,这样就更容易轻松的走在潮流的前面。每一个新的技术进步越过临界点之后,都会发生一种累似相变 (phase transition) 的现象。真核细胞的涌现,智人的涌现,火的涌现,文字的涌现,印刷术的涌现,蒸汽机的涌现,集成电路,互联网的涌现,都可以看成一种相变。相变初期,会因为它在能量信息效率上的优势,通常会有一种不断自我强化的特点,就是越普及,规模和优势越大,普及的速度就更加快。而且这种新技术会因为其能量利用效率更高,会自然的把周边其它闲散能量 (资金) 吸引过来,形成一个新的生态。

四大译经师分别是: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和不空,鸠摩罗什大师( 350 —409) 是我国后秦僧人, 魏晋时期(公元401 年) 来到当时的译经中心———长安, 在逍遥园译场内开始了他的译经生涯。他主持翻译的佛经典籍达四百卷之多, 翻译的质量, 在当时和后来都获得了很高的评价。《维摩诘经序》称他所译的经文“文约而诣, 旨婉而彰”, “曲从方言,乖不趣本”。《百论序》赞其“质而不野, 简而必诣”。后人称道他的译文“善披文义,妙显经心”, “众心惬服, 莫不欣赏”。近人梁启超则赞道: “鸠摩罗什者, 译界第一流宗匠也。”(《翻译文学与佛典》) 。先生曾在《佛教的翻译文学》中,根据罗什改“天见人, 人见天”一句译文为“人天交接, 两得相见”, 认为罗什反对直译。并说: “他的译本所以能流传一千五百年, 成为此土的‘名著’, 也正是因为他不但能译得不错, 并且能译成中国话。”这说明他译经的长处是在于语工。罗什的确是很讲究译文的文采的。据宋朝的陈善说: “予观鸠摩罗什及竺法护所译经: 法护曰‘大众团团坐, 努目看世尊’。罗什则云: ‘瞻仰尊颜, 目不暂舍’。不惟语工, 亦自省力。即此可以卜才之长短”。十分肯定他译经的文采。罗什自己也主张只要能存本质, 不妨“依实出华”。罗什虽然十分注重文采华丽, 但其翻译态度却十分严谨, 处理手法也很“折中”。例如他译经时总是紧跟原文的意旨, 务求准确达旨。僧肇评价他译的《维摩诘经》“陶冶精求, 务存圣意”。他自己也说过“存其本质, 必无差失”(《鸠摩罗什传》) 。这说明他在注意“雅”的同时, 对“信”也没有丝毫放松。而“文约而诣, 旨婉而彰”, 是说他注意“达”的方面。可见他是我国译史上在实践中遵循“信达雅”的翻译标准的第一人。《鸠摩罗什传》中还记载了他一段著名的翻译理论: “改梵为秦, 失其藻味, 虽得大意, 有似嚼饭与人, 非徒失味, 乃令呕秽也。”这是中国译学史上最早论及翻译文体与风格问题的, (“嚼饭与人”这一妙喻后来一直是译者的警示) 。说明他注意从文学的欣赏角度, 考虑文学品味。宋朝赞宁说:“童寿(罗什) 译法华, 可谓折中, 有天然西域之语趣。”(《宋高僧传》) 梁启超指出: “‘天然语趣’四字, 洵乃精评”, 并认为“自罗什诸经论出, 然后我国之翻译文学,完全成立。盖有外来‘语趣’输入, 则文学内容为之扩大, 而其素质乃起一大变化也。”(《翻译文学与佛典》) 也认为“翻译的文学到此方才进入成熟的时期”。如此看来,罗什对中国翻译文学的贡献是功不在禹下了。事实上, 鸠摩罗什所译佛经如《金刚》、《法华》、《维摩诘》等都是文学味很浓的佛经典籍, 其中的《维摩诘经》本是一部小说, 极富文学趣味。所以翻译中自然会触及审美层次。加之罗什从小精熟梵文胡语, 文化修养与文学造诣都很高, 即梁启超所说的“什即华梵两晓, 则游刃有余也”。这使得他具备了求工求雅的才能。又由于他对译文勤于推敲, 译风严谨,“一月余日, 疑难犹豫,尚未操笔”。所以译文达到了“会达方言,风骨流便”的境界。不过, 罗什倾向于意译, 更为直接的原因还是在于语言时代风格的影响。在罗什译经的时代, 正是我国美学正式建立的时期, 也是文风开始趋于华美,发生转型的时期。从曹丕的“诗赋欲丽”(《典论·论文》) 可以看出语言风格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所以翻译的语言也必然会受到影响。说的“在当日过度的时期, 罗什的译法可算是最适宜的法子”(《佛教的翻译文学》) 指的就是这个意思。罗什还是我国最早开设译场的译家, 他在逍遥园与长安大寺设立译场, 率弟子八千余人, 大规模地翻译佛经, 为后来设立译场在经验上提供了借鉴。他也是较早开展翻译批评的一位译经大师, 他考证了前人的译经, 批评其中的翻译与方法, 对旧译诸经中失旨的地方逐一校正, 使之“义皆圆通, 众心惬服”。真谛大师紧接罗什之后的是真谛(499 —569) 。《开元录》中说真谛“少游诸国, 历事众师,先习外典, 备通书奥”。时人称他是南北朝时期学识最渊博的译家。他于公元546 年开始译经, 译了《摄大乘论》、《俱舍论》、《唯识论》、《金光明经》等大量重要经典。据《高僧传》说, 二十三年中, 真谛所译经论、记传共有十四部, 合二百七十八卷, 另有自作义疏十九部。其所译《摄大乘论》对我国佛教思想的影响甚大, 成为南朝摄论学派的主要理论基础。真谛的翻译在质量与方法上都曾受到过当时及后人的高度评价, 如梁代名僧慧恺在《摄大乘论序》中盛赞真谛说: “法师(真谛) 既妙解声, 善识方言, 词有隐而必彰,义无微而不畅”。表明真谛的译文具有“信”“达”两全,“文”“质”兼备的品质。又说:“法师游方既久, 精解此土音义, 凡所翻译,不须度语……”。是说他在翻译中努力采用汉文, 尽量少夹梵字译音, 注重融会贯通,表达圆活。又说他翻译时“于一句中, 循环辨释, 翻复郑重, 乃称相应。”是说他译笔慎重, 译风严谨。真谛虽然没有留下条理化的翻译理论。但他的一些零星片断观点和见解却也显得精辟独到。如《高僧传》记载了真谛对他的翻译助手慧恺所说的一句话: “我有了你共译两论(《摄大乘论》与《俱舍论》) , 词理圆备, 吾无恨也!”可见真谛的基本思想是信达兼顾的。他提出的“词理圆备”也不失为简易明了的翻译准则。慧肇还在《摄大乘论序》中申明此论的翻译原则是: “翻译之事殊难, 不可存于华绮, 若一字参差, 则理越胡越, 乃可质而得义, 不可使文而失旨。故今所译, 文质相半。”序中所强调的翻译中不可求“文”而失“信”这一原则, 实际上也是真谛本人在翻译《摄大乘论》时所遵循的原则和所持的主张见解。玄奘大师第三位是玄奘(600 —664) , 他是我国唐代的佛经大译家。在他长达二十年间的佛经翻译生涯中, 先后共主持译出经论七十五部, 共一三三五卷。这个数字, 比其他三大译师所译卷数的总和还多六百余卷, 占唐代新译佛经总卷数的一半以上。印度学者柏乐天说: 玄奘“是有史以来翻译家中的第一人, 他的业绩将永远被全世界的人们记忆着”(《伟大的翻译家玄奘》) 。玄奘译经的质量, 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佛教史家们把玄奘的译经称为“新译”,证明是他开了佛经翻译史上一代新风。道宣说玄奘译经“出语成章”,“词人随写, 即可批玩”(《续高僧传》) 。《大唐西域记》中说他“览文如已, 转备犹响”。表明他精熟两种语言, 又深通佛理, 翻译的质量独步一时。梁启超认为玄奘“意译直译, 圆满调和, 斯道之极轨也”。其所以如此, 正如柏乐天所说, 他“是把原文读熟了, 嚼烂了,然后用适当的汉语表达出来”。可见他是何等精于翻译之道。他的翻译手法也十分高超。据柏乐天与我国学者张建木考查, 他在翻译中娴熟地运用了补充、省略、变位、分合、译名假借、代词还原等翻译技巧。正是这些技巧的娴熟运用, 使得他的译文在形式与内容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玄奘在中国译史上的另一杰出贡献是他主持的译场, 组织严密而完备, 从译主到监护大使, 前后共十一道程序, 层层把关, 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译经的质量。特别是其中的“证义”(审查译文与原文的意义) 、“缀文”(使译文表达符合汉语习惯) 和“润文”(从修辞角度对译文润饰) 三个层面, 保证了译文的“信达雅”。玄奘提出的著名的翻译理论是“五不翻”, 所谓“不翻”就是音译, 即对于原文中的神秘语( “秘密故”) 、多义词( “含义多故”) 、中国没有的物名( “此无故”) 、久已通行的音译词( “顺古故”) 、以及为宣扬佛教需要的场合下所用之词( “生善故”) ,皆宜不翻, 照写原音。在佛经翻译时期, 许多佛经译者大体都遵循这一原则, 所以汉语词汇中才出现了大量汉化的外来语如“菩提”、“三昧”、“罗汉”、“菩萨”、“般若”等等。应该说, 玄奘的“五不翻”理论, 对于传译那些在汉语中无恰当表达形式的梵语,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语的含义, 处理翻译中因文化和语言导致的差异, 以及文化交流, 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只是这一译法所受限度太大, 稍有不慎, 就会使译文读来象钱钟书所说的那样, 是“正穿屈曲崎岖路, 又听钩舟格磔声”了。不空三藏最后一位是不空(705 —774) 。不空十五岁时拜金刚智为师, 此后便一直参与译场翻译。《贞元释教录》记载, 不空一生中曾改译《仁王般若经》二卷, 重译《密严经》三卷与《文殊师利佛刹功德庄严经》二卷。翻译了大乘及密教经典共一百一十部, 总计一百四十三卷。其中所译《金刚顶经》是密宗的重要经典。不空在翻译理论上不及他前面的三位大师, 但据圆照《贞元释教录》记载, 他刻苦学法, “通彻”所译诸经, 并遍游天竺, 广求密藏与各种经论, 获罗尼教《金刚顶瑜伽经》等八十部, 大小利经论二十部, 共一千二百卷。他的翻译态度十分严谨, 凡是所译经文, 必须经过悉心研究, 然后动笔翻译。所以他翻译的经文, 质量受到当时人们的极高赞誉。可见, 他虽然没有留下成文的理论见解, 但其翻译思想却是很明确的, 那就是注重译文的质量, 用今天的话来说, 就是讲求精品意识。他在世时居灌顶师位达四十余年, 受到“朝野倾心敬奉”, 也说明了他在译经事业中的卓越成就。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