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农村发展论文2000字怎么写的好

发布时间:2024-07-06 16:17:51

农村发展论文2000字怎么写的好

关于农村改造 农村改造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短短几年的时间,足以让一个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村改造被称为“就地城市化”。近几年,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专家表示,“农村因素”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而且在来年及以后对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还会增强。引起广泛关注的,是农产品供求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影响。在粮食增产情况下出现农产品供求失衡的局面,表明影响农产品供求格局的因素在发生变化,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城市化、工业化的影响将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从供给来看,工业化、城市化的影响更是有目共睹。其一,耕地面积减少成不可逆转之势。随着工业化从沿海向内地推进,喊“建设指标太少”的声音也已从沿海蔓延到内地,能否保住满足粮食基本需求的耕地量将成为未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博弈的焦点。其二,谁来补粮食生产缺口成疑问。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东南沿海发达地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粮食生产大幅减少。到目前为止,东部地区减产后的缺口主要靠中西部地区在补充。但是,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诸省份正在步入快速工业化轨道,它们不仅不可能再为东部地区弥补缺口,而且自己是否能达到粮食供求平衡都面临严峻挑战。其三,随着大量农民、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出外打工,农村“三化”(村庄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加剧。未来农业劳动者的主体是谁将成重大问题。 事实上,农村改造计划的实施,大的一方面是正确、有效的。农村改造计划推动我们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就几年的变化、发展,农村的经济就会有显著的增长,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大改善。原来破旧的房子大多被拆除,改建。外来小企业主也可以在村里租用厂房,开设工厂,给本地的闲置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缓解当地的就业压力,增加当地村民的收入,同时也引入外来务工人员,带动本村住房业和饮食业的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速度也一直很高。因此,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说,这是一个世界奇迹。村里也有很多年轻人到各个大城市打工、赚钱,回来建新房子,定居。城市化直接推动了农村改造,农村改造也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两者是相辅相承的。 建设和改造新农村,需要农村的基层政权和广大农民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一种适合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一旦这种观念能够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其广泛、持久的影响。广大农村至今保持着数千年农耕时代的历史记忆和根脉,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源所在。中国的现代文明就是从农村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农村改造要重视文化建设,而农村的文化建设贵在创新。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意见》也指出,要根据时代的特点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不断充实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只有创新,才能不断增强农村文化发展活力,才能实现农村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中国目前整体国民素质水平还较低,而这个群体多来自于农村。虽然,国家教育制度不断地完善,教育也不断普及,但农村人口的素质水平还是偏低。这应该与他们长久以来生活的周围环境息息相关。大多数农民的收入着重用于改善家庭的物质生活,而精神文化生活却存在着一个大缺口。要改变农村人口的知识教育程度或许不是难事,但是要改变他们根深蒂固的思想,决非易事!农村的改造计划,一开始不会很顺利。很多以土地为生的农民反对改造,他们的收入本来就不多,旧房子拆除重建,虽然有补贴,但还是需要一笔资金。这对普通农民来说,会是不小的经济负担。也有人向有关部门投诉,至少增加点补贴,但结果还是被迫接受。加上,除了住房的重建,大部分水果林地和一部分庄稼用地也被规划到改造范围,有的变成商业区,有的是商品房,还有墓园。 有消息说,村委会那边有意也将村里靠近河边的大片农田规划到改造范围。那里集中了村里大部分农田,几乎对全村的农民来说,都是无法接受的事情。所以目前,关于农田改造这件事,还一直拖着,得不到合理的解决。 换个角度看,农村改造不仅涉及土地,更牵涉以土地为生的失地农民,它既会影响农业经济发展,又和社会稳定紧密相关!所以,农村改造在规划思想上要充分考虑本区域现状,结合地形地貌和风土人情,因地制宜,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在规划原则上要实事求是充分集中民智、珍惜民力。要根据村里的经济水平,充分尊重村民的规划意愿。

探索新形势下建设新农村的新举措 ——对当前我国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几点思考 随着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力度的加大,农村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提高,日前,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工程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那么,新农村建设究竟“新”在哪里?笔者结合多年的农村基层工作实践和土地管理工作经验,认为新农村建设工程应体现“农民流向分梯次转移、农民住房分阶段置换”相结合的理念,立足发挥县城、集镇、村庄三者的功能优势,彻底改变农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把握以“村美、民富、班子强”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的方向,确保把我国农村基本建设成经济繁荣、农民富裕、政治民主、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 一、农民流向分梯次转移应成为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的主要标志。 我国的城乡体制二元结构、身份(农与非农户口)二元模式、土地所有权(国有与集体土地)二元制度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分离出来向城镇转移,上述二元现状逐渐被打破,已逐步形成了“农到城”、“农到农”、“城到农”、“边远地区到经济发达地区”的“多向流动”的格局,农村劳动力自发、合理流动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实行以居住地为载体,农民分层次向县城、集镇、村庄流动为原则,以方便生活、量力而行为基础,由县城住宅小区居民、乡集镇小城镇居民、村庄中心村居民为主的三种转移模式,逐步形成“农民流向分梯次转移”的社区化管理的新农村建设构建思路。 1、县城住宅小区居民转移模式:必须具有在县城购买住房、适应城市生活能力的农民才能选择这种流动、转移模式。随着城市化、工业化推进速度的加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迈进,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已是时代发展的潮流。但农村人口不可能全部涌向城市,这就要求在政府的正确引导下,根据农民的生活水平、生存能力和发展趋势,使一部分先富起来、有发展能力的农民流向城市,成为县城住宅小区居民。此类居民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为三分之一左右,政府往往忽视对他们的管理,他们的能力与作用因此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乡集镇小城镇居民转移模式:具备在乡镇集镇建造住宅条件和能力的农民都可以选择这种流动、转移模式。一般在乡镇集镇做生意、在乡镇工业园区打工的农民都可以成为乡集镇小城镇居民。此类居民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为三分之一左右,政府对他们的管理也没有重视,原有的街道社区和村民委员会对他们的管理是一个“盲区”。 3、村庄中心村居民转移模式:只要有生活、生产、工作能力就可以选择这种流动、转移模式。农民不可能全部流出农村,毕竟在农村生产出来的产品是人民生存、发展的必需品。加工小作坊、规模化养殖场应该留在村庄中心村,种养大户、专业户应成为“农业老板”,周边为之打工、劳动的农民应成为“农业工人”,逐步成为村庄中心村居民,他们是村庄中心村的定居主体。此类居民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为三分之一以上,这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点。 二、农民住房分阶段置换应成为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的重要途径。 简单地说,住房的使用价值就是供人居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住房不仅要满足人们“居者有其屋”的基本生存要求,还要满足人们“居者优其屋”的更高层次需求。以前基层政府对农民建房管理是低层次的,只管宅基地这一块,就容易患上农村管理的“近视眼”。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将土地管理与村庄改造、规划建设、土地整理、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等工作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生活能力的人对住房条件的不同要求,实施农民住房分阶段置换,发展小城镇建设,大力整治“空心村”、闲置宅基地、空置住宅,逐步实现产业相对聚集、居住相对集中、土地相对集约、农村基础设施各类要素相对集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目标。 1、县城住宅小区居民转移模式的农民可以通过购买商品房等形式获得住房。他们在购买城市拆迁安置楼、经济适用房时应享有优先购买权,在政策扶持上应有所倾向。根据他们的职业、能力、水平完全能够融入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也是人们经常议论的热点、焦点话题。 2、乡集镇小城镇居民转移模式的农民可以通过采取联合、集资建房等形式获得住房。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乡集镇农民街建设曾对满足一部分进城农民的愿望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一些基层政府的“误操作”,使乡集镇农民街建设“变了味”,小城镇建设“变了型”,因此,受到了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限制而逐渐销声匿迹。笔者根据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法理,比较赞同采取联合、集资建房等形式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村村民申请建房条件的联合建房等形式应该提倡。农村小城镇土地权属性质不变,仍然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在小城镇建设用地管理中可以实施“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管理”的“五统一”管理方式,逐步使小城镇建设纳入规范化、正规化、科学化管理轨道。 3、村庄中心村居民转移模式的农民可以按照“规划先行、政策引导、村民自愿、多元投入”的原则实施建房来获得住房。在实施农民聚居化过程中,要打破现有的地域限制,实行组团式、公寓式规划,鼓励建农民住宅小区、农民新村、农民公寓楼。通过村庄中心村建设可以提高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有效保护耕地,彻底改变农村村庄布局散、规模小、建设乱、配套少、环境差、功能弱的现状,真正使农村成为村貌美、环境佳、居住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 三、农民流向分梯次转移和农民住房分阶段置换的有机结合应成为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的现实选择。 1、农民流向分梯次转移能使新农村建设在资本与劳动力之间的博弈中必然获胜。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等一些限制农民流动的政策壁垒消除,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力”和城乡一体化“拉力”的影响下,农民流向县城、小城镇已不再是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简单表现,而是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让农民进城,享受城市的文明,继续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让种养大户、专业户的“农业老板”和以打工、劳动为生的“农业工人”留在农村,提高农业规模经营效益和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而且,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生活水平不能满足城市生活要求,他们对农村的感情要比城市的感情深,对农村、土地的留恋要比城市强烈的多。 2、农民住房分阶段置换能使新农村建设更具活力、更加科学。在传统观念上解决住房问题是农民的一生追求,正是由于这种观念才束缚人们发展,然而,农民住房分阶段置换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并能最终被人们认可和接受。一部分向县城住宅小区居民和乡集镇小城镇居民转移的农民原有住房的结构、功能、式样、质量都比较好,而留在农村的那部分村民即使再建新房也没有县城住宅小区居民和乡集镇小城镇居民好。因此,县城住宅小区居民和乡集镇小城镇居民的原有住房不一定要拆除,而可以通过购买、租赁等形式置换给留在村庄中心村居民,从而真正做好农民和资源两篇大文章。 3、“农民流向分梯次转移、农民住房分阶段置换”相结合的理念是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必然追求。新农村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通过对农村人口的流向、动因、需求的分析,新农村建设才能具有立脚点。“农民流向分梯次转移、农民住房分阶段置换”相结合的理念使新农村建设的方向、目标、分类更加明确,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化城市功能。农村人口的涌入不仅仅使城市规模扩大,而使城市有更多的建设者。二是完善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应成为既面向农村,接纳农村非农产业和人口,是农业专业化、社会化、产业化的综合服务体系;又面向城市,接纳和扩展城市的辐射,是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纽带和桥梁。三是创新村庄建设。农村村庄中心村应当建设成为环境宜人、设施配套的生活区;农村村庄中心村应当建设成为规模化种、养殖的生产区;农村村庄中心村应当建设成为丰富村民业余生活、文化娱乐的公共设施区。

——加快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稳定和提高商品粮供给水平。不断完善粮食生产扶持制度,完善粮食生产补贴制度,增加补贴数量,扩大补贴范围。探索粮食生产投入品补贴的有效方式,控制种粮成本上升。健全主要粮食品种的最低收购价制度,合理确定最低收购价标准水平。——加强畜禽良种繁育和改良,改善畜产品品质。积极转变养殖方式,提高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水平。加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加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继续实施天然草原保护等工程。优化水产养殖结构,提升水产品质量档次。——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给予支持,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调整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值税高征低扣的政策。重点推进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和加工专用原料基地建设,形成一批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启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工程,提高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组织动员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建立健全种养业良种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等农业七大体系。——优先制定保障质量安全、保护资源环境等农业标准,推动强制性标准向技术法规的转化。大力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逐步实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从源头控制入手,加大农业污染防治力度,减少化肥、农药和农膜不合理使用造成的污染。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和资源循环利用为重点,建立起“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农村发展论文2000字怎么写好

一)经济持续增长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增长 1、经济持续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1979―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特别是2004年以来连续4年保持在11%以上。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9000亿元,达到9145亿元,比上年增长4%,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最高增幅。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亿元,增长 6%;第二产业增加值16亿元,增长6%;第三产业增加值39亿元,增长4%。按常住人口计算,全省人均生产总值14405元,比2000年增长109%,翻了一番。全省财政总收入31亿元,比上年增长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亿元,增长2%。企业效益明显提高。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56亿元,比上年增长1%,加快26个百分点。 2、就业形势较好。近年来,湖南坚持把扩大就业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安置、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工作。2003-2006年,全省城镇累计新增就业6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1万人,年均分别增长1%和0%。2006年,全省职工工资总额23亿元,比2002年增长0%。2007年末全省就业劳动力41万人,增长1%。全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达89万人,增长5%;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01万人,比上年增长9%; 09万户城镇零就业家庭每户至少实现了一人就业。 3、居民收入增长较快。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元,比1978年的9元增长1倍,平均每年增长5%。其中2001―2007年,年均增长达到3%。 从1978年到2007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元增加到3元,增长了27倍多,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倍,实际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特别是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布四个“一号文件”,增加了对农业、农村及农民的支持扶植力度,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不仅因发展生产、外出务工增加了收入,政策性补贴也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加上农产品价格在这一阶段大幅提升,使得农民收入增长较快。2004年到2007年4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8%。 (二)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出现新的变化 1、消费水平逐年提高。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改革的不断深化,湖南省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水平一年比一年提高。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72元和38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和1%。与1978年相比,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加了16元和31元,分别增长30倍和1倍,扣除价格因素,平均每年实际增长5%和8%。 2、消费结构逐步升级。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72元,比上年增长1%。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衣着和食品支出分别增长4%、2%和8%。城镇居民消费已从生存型的温饱消费逐步向享受型的消费发展,恩格尔系数迅速下降,服务性消费支出的比重正在逐步增加。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38元,比上年增加33元,增长1%。其中,食品、衣着和居住分别增长5%、5%和8%。受猪肉等主要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全省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有所上升。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6%,分别比上年提高2个和0个百分点。 3、居住条件继续改善。1998年房改以后,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取消了延续几十年的实物性、福利性分房制度,住房分配货币化制度全面实施,给城镇居民住房消费带来了重大转变,购房和居住支出已成为居民家庭主要的一次性大笔支出。住房消费成了家庭的重大消费之一。调查表明,2007年在商品房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湖南省城镇居民家庭住房自有率进一步提高,达7%,比上年提高了98 个百分点。其中人均商品房的比重由上年的4%上升到了8%。城镇居民住房消费增加,居住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到2007年底,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居住建筑面积达到 71 平方米,比上年增加49平方米,增长8%;人均居住面积4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居民住房从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逐步向宽敞舒适转变。许多家庭做到了户均一套房、人均一间房。随着居住面积的增加,住房条件的改善,居住舒适度越来越高。许多家庭空调、水电、供气等设施齐全,交通便利,环境更加优雅、舒适。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饮用水的情况进一步改善,饮水以矿泉水和纯净水为主的居民比重由上年的2%提高到了3%;拥有独用自来水的居民家庭普及率已达5%。从居民家庭的卫生、取暖设备来看,有厕所浴室的家庭比重达到了1%,比上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有3%的居民家庭用暖气和空调取暖。从炊用燃料使用情况来看,有69 %的家庭用上了管道煤气和液化石油气,使用煤和其它燃料的居户比重比上年明显减少。居民水、电、燃气的开支也逐年增长。2007年湖南省城镇居民人均水、电、燃料及其他支出24元,比上年增长2%。 2007年湖南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33元,比上年增加39元,增长8%。居住支出增长,主要是由于购、建住房和装饰装修生活用房以及生活用水用电支出增加较多。其中,购买建筑生活用房材料支出人均92元,增加49元,增长9%;购买装修生活用房材料支出人均19元,增加5元,增长9%;购买生活用水用电支出人均11元,增加07元,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18平方米,增长3%。农民在居住面积得到满足以后,主要是转而改善住房质量,装修住房的多了,改善和增加住房设施的多了。有5%的农民家庭有了冷暖空调,有40%的家庭安装了有线电视网,农村居民年末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电话机4部,移动电话机6部。 4、家庭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数字表明,城镇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逐步饱和,居民家庭中用品消费特别是购买耐用消费品支出增长势头逐年减缓。在传统电器降温的同时,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新兴家用耐用品如移动电话、电脑、空调、平板电视等,正在取代传统电器的位置成为现阶段“消费”热点。但农村居民的耐用品消费总是落在城镇居民之后。如44%的城镇居民家庭有电脑,农村居民仅为96%;城镇居民家一户有3-4台空调较普遍,农村仅3%的农家有空调;在农民家里换上了大彩电的同时,许多城镇居民家庭换上了高清晰的液晶电视机、等离子电视机。城镇居民几乎家家有洗衣机、电冰箱,农村每百户仅有洗衣机76台、电冰箱54台。城镇27%家庭用上了家庭网络,农村乡镇才开始起步。城镇不少中小学生都有手机,农村电话机和移动电话从无到有,分别达到32部和73部。城镇居民盼汽车,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1台家用汽车;农村居民则买摩托,每百户农户拥有摩托车05辆,比1996年增长9倍。 (三)城乡教育条件逐步改善,义务教育取得实质性突破 1、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具有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口快速增长。据2006年人口抽样调查,在全省总人口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占1%,比2000年提高8个百分点;平均每十万人中,拥有大学以上教育程度的由2000年的2926人增加到4732人,增长7%。 2、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显著扩大。全省具有高中教育程度的人口占5%,比2000年提高8个百分点;平均每十万人中,高中教育程度的人口由2000年的11177人增加到12982人,增长2 %。 3、义务教育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全省已全面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任务,所有县级行政区均通过“普九”验收,人口覆盖率达100%。全省具有初中教育程度的人口占6%,比2000年提升1个百分点。 (四)“病有所医”的目标正逐步实现 1、城镇职工医疗基本能得到保障。2007年末,全省城镇职工参加医疗保险人数达50万人,比增长7%。其中,在职职工62万人,退休人员95万人。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从点到面逐步铺开。从2003年开始,湖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长沙县、华容县、桂阳县、涟源市、花垣县等5个县(市)进行试点,2004年、2006年、2007年分别增加了3个、29个和56个试点县(市)。据统计,2007年,全省共筹集到位资金92亿元,比2006年增长3%,其中各级财政补助98亿元(中央1亿元、省级02亿元、市县级86亿元),参合农民个人缴费94亿元。2007年,全省总共补助21万人次,补助支出91亿元,人均住院补助79元,较2006年增加54元。通过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就医难问题。8%的参合农民选择在县、乡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就医;75%的参合农民住院补助资金流向县、乡两级定点医疗机构,有效地拉动了农村卫生服务需求,形成了农村卫生医疗体系长期、稳定的投入机制。 3、开展了城镇非从业人员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到2008年1月份,长沙、常德、湘潭三市的非从业人员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就已经达到了120万人。 (五)社会保障水平逐年有所提高 1、城镇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2007年全省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1万人,比上年增长7%;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30万人,增长2%;参加失业保险人数00万人,增长4%;参加医疗保险人数50万人,增长7%;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61万人,下降1%。全年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0亿元,增长9%;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61亿元,增长0%。 2、农民工工资支付基本得到保障。为维护农民工利益,自2004年以来,湖南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截至2008年初,全省已经建立保障金专户3000余户,累计存入保障金近18亿元,已支付农民工工资近15亿元,解决了大规模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3、开展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1996年湖南省就开始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试点,当时只停留在对农村特困户的定额救助上。2000年以来,有条件的地方开始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2007年,全省122个县(市、区)和16个非行政区全部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据财政厅数据显示,2007年,全省共筹集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资金4亿元,比上年增加17亿元,增长22%;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15%,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保障了城乡低保家庭和农村五保户的基本生活需要。全省城市低保月平均保障134万人,月人均补差96元,农村低保月平均保障110万人,月人均补差30元。 4、社会福利水平有所提高。2007年,省财政投入5740万元,其中预算安排500万元、福彩公益金安排5240万元,支持全省285所敬老院的改扩建工作。 5、慈善事业和商业保险事业发展加快。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湖南省慈善组织逐渐壮大,到2006年底,全省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民间组织已发展到11973家,其中基金会66家,慈善会81家,红十字组织3761个,社会救助接受站(点)1600个,“慈善超市”、“爱心超市”285家,初步形成了社会捐助服务网络,慈善组织的自身建设不断增强,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为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有益的贡献。 商业保险发展较快。2007年,湖南省保险保费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达31亿元,比上年增长2%,为近五年最高增幅。其中,财产险保险保费收入82亿元,增长8%;寿险保险保费收入73亿元,增长8%;健康险保险保费收入61亿元,增长4%;意外险保险保费收入14亿元,增长9%。

一. 前言: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   改革以来农业生产发展迅速,1978-2002间 年均增长3%,  78-84, 7%; 85-2001, 0%; 95-02, 75   城乡地区收入差距扩大引起各方重视。  78-4:1;85-7:1; 99-5:1, 2002-1:1   农民负担重   城乡差距和农民负担,反映的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解决三农问题的目标: 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和地区收入差距,稳定、持续发展农业。   增加农民收入的传统思路――对世界银行发展战略的评论   基础设施   科技、教育   产业结构   农业增长很快,但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小,谷贱伤农   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有赖于农民就业结构随着经济增长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以及产业结构不断向高附加值的产品调整。   农民收入的长期增长靠就业结构调整   美国,1870-51%;   日本-1870,70%, 1950-48%,1980-5; 2000- 9%   韩国,1950--3; 1980--9; 2000- 8%   我国,80年代,乡镇企业;90年代农民工   我国,98,99年农民净增加1000万   江主席在16大报告中,也把减少农村人口作为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战略   通货紧缩和三农问题  二.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启动农村市场,打破农民收入增长停滞的困境:   通货紧缩是物价不断下降的一个现象,商品零售价格指数98,-2。6%; 99, -0%; 00, -5%; 01, -9%; 02, -8%   通货紧缩,物价不断下降有何不好?   通货紧缩必然是生产能力普遍过剩=》失业问题   通货紧缩和三农问题   造成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减慢,   部分离土离乡的农民回流   造成大量乡镇企业破产,不少离土不离乡的农民回流农业  离土离乡和离土不离乡的就业结构调整堵塞及逆调整=》农民回流农业=》产业结构逆调整=》农业增产=》价格弹性小=》谷贱伤农。   生产能力过剩=》恶性循环=》启动市场消化过剩生产能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当务之急。   生产能力普遍过剩=》货币政策和货币政策失效   启动存量消费是迅速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一般市场经济国家没有存量消费所以旷日持久;我国的存量需求   外资   民间投资   城市消费信贷   农村消费  2002 1991  城市 农村 城市  彩电 4 5(48%) 68 (89%)  冰箱 4 8(17%) 49 (30%)  洗衣机 9 8(34%) 81 (39%)  收入 7702, 6(32%) 2025 (122%)   我国农村有一个很大的存量消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农村存量消费是消化当前过剩生产能力最重要的关键   1。间接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电费降低1元,彩电的作用为增加收入370元,冰箱,667元,洗衣机,909元   2。直接创造投资需求;   3。增加农民收入。   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的新农村运动在各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普遍意义。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政策建议。  三. 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发育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大市场,缩小地区和城乡收入差距:   地区优势不同=》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各地产业结构才能按比较优势的变化不断调整,一个地区的发展才会成为拉动另外一个地区发展的动力,地区和城乡收入差距才会随着经济发展逐步缩小。   “要素价格均衡理论”   建立全国统一的要素市场,尤其是劳动力市场,进一步缩小地区差距   WTO和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的急迫性:如果没有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东部和国际市场接轨,东部发展以后让出的市场,中西部就不能受益   发育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政策建议。   消除农产品流通的各种障碍、干预和地区保护主义   加强在交通、运输、通讯、互联网的建设   鼓励民间进入流通领域   取消农民进城的各种歧视性待遇,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四. 加速科技创新,增加竞争力,稳定、持续发展农业:   农业持续增长不可忽视   需求增加   人口增长,2002年84亿,2030年16亿,上升25%,年均增长8%=》粮食需求增长   GDP年均增长8%,人均收入年均增长7%,=》膳食结构改变=》粮食需求增长和品种、质量的要求提高   耕地下降,农业劳动力下降=》基本自足?   粮食增产潜力?   1991-93,29省336地区普查,大米、小麦、玉米,最高单产是平均单产的5~0倍   408个科研单位调查,有一半的潜力可用育种科研挖掘   建议:农业科研需要政府的投入   周期长   不容易市场化   好处主要在于消费者   经济发展,收入水平提高,农产品需求结构改变。加入WTO,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使我国的优势,外国优良农产品可以进口=》只有依靠科技创新,农业生产才能不断依靠市场需求的变化而调整,并利用加入WTO以后农业发展的有利机遇。   我国粮食的科研能力强,但农产品品种质量的科研能力差   政策建议:加大政府的科技投入,完善科技推广体系,鼓励引进台资和外资  五. 推动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发展,加速经济发展,为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创造条件。   改革前赶超战略,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创造就业机会少,劳动力滞留农村。农村就业结构的调整有赖于劳动力密集产业的发展。16大报告以及三中全会决议、科学发展观等强调了这一点。   中国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是我国最有竞争力的产业。按比较优势发展,我国的经济才能健康、快速、稳定发展,农村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才能持续进行, 有赖于城市工业的改革   劳动力密集型中小企业和以金融改革为突破口  六. 减轻农民负担   给定收入,税费越重,农民越苦   费和罚款主要用于养干部,税费改革不彻底,上缴后基本全数返还。   越穷的地方,当干部的意愿越大,费和罚款越多,经营环境越差,而且孳生腐败   按市场经济的原则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减少干部   收支两条线,干部全部由财政来养,费和罚款不返还

探索新形势下建设新农村的新举措 ——对当前我国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几点思考 随着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力度的加大,农村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提高,日前,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工程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那么,新农村建设究竟“新”在哪里?笔者结合多年的农村基层工作实践和土地管理工作经验,认为新农村建设工程应体现“农民流向分梯次转移、农民住房分阶段置换”相结合的理念,立足发挥县城、集镇、村庄三者的功能优势,彻底改变农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把握以“村美、民富、班子强”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的方向,确保把我国农村基本建设成经济繁荣、农民富裕、政治民主、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 一、农民流向分梯次转移应成为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的主要标志。 我国的城乡体制二元结构、身份(农与非农户口)二元模式、土地所有权(国有与集体土地)二元制度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分离出来向城镇转移,上述二元现状逐渐被打破,已逐步形成了“农到城”、“农到农”、“城到农”、“边远地区到经济发达地区”的“多向流动”的格局,农村劳动力自发、合理流动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实行以居住地为载体,农民分层次向县城、集镇、村庄流动为原则,以方便生活、量力而行为基础,由县城住宅小区居民、乡集镇小城镇居民、村庄中心村居民为主的三种转移模式,逐步形成“农民流向分梯次转移”的社区化管理的新农村建设构建思路。 1、县城住宅小区居民转移模式:必须具有在县城购买住房、适应城市生活能力的农民才能选择这种流动、转移模式。随着城市化、工业化推进速度的加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迈进,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已是时代发展的潮流。但农村人口不可能全部涌向城市,这就要求在政府的正确引导下,根据农民的生活水平、生存能力和发展趋势,使一部分先富起来、有发展能力的农民流向城市,成为县城住宅小区居民。此类居民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为三分之一左右,政府往往忽视对他们的管理,他们的能力与作用因此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乡集镇小城镇居民转移模式:具备在乡镇集镇建造住宅条件和能力的农民都可以选择这种流动、转移模式。一般在乡镇集镇做生意、在乡镇工业园区打工的农民都可以成为乡集镇小城镇居民。此类居民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为三分之一左右,政府对他们的管理也没有重视,原有的街道社区和村民委员会对他们的管理是一个“盲区”。 3、村庄中心村居民转移模式:只要有生活、生产、工作能力就可以选择这种流动、转移模式。农民不可能全部流出农村,毕竟在农村生产出来的产品是人民生存、发展的必需品。加工小作坊、规模化养殖场应该留在村庄中心村,种养大户、专业户应成为“农业老板”,周边为之打工、劳动的农民应成为“农业工人”,逐步成为村庄中心村居民,他们是村庄中心村的定居主体。此类居民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为三分之一以上,这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点。 二、农民住房分阶段置换应成为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的重要途径。 简单地说,住房的使用价值就是供人居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住房不仅要满足人们“居者有其屋”的基本生存要求,还要满足人们“居者优其屋”的更高层次需求。以前基层政府对农民建房管理是低层次的,只管宅基地这一块,就容易患上农村管理的“近视眼”。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将土地管理与村庄改造、规划建设、土地整理、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等工作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生活能力的人对住房条件的不同要求,实施农民住房分阶段置换,发展小城镇建设,大力整治“空心村”、闲置宅基地、空置住宅,逐步实现产业相对聚集、居住相对集中、土地相对集约、农村基础设施各类要素相对集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目标。 1、县城住宅小区居民转移模式的农民可以通过购买商品房等形式获得住房。他们在购买城市拆迁安置楼、经济适用房时应享有优先购买权,在政策扶持上应有所倾向。根据他们的职业、能力、水平完全能够融入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也是人们经常议论的热点、焦点话题。 2、乡集镇小城镇居民转移模式的农民可以通过采取联合、集资建房等形式获得住房。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乡集镇农民街建设曾对满足一部分进城农民的愿望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一些基层政府的“误操作”,使乡集镇农民街建设“变了味”,小城镇建设“变了型”,因此,受到了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限制而逐渐销声匿迹。笔者根据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法理,比较赞同采取联合、集资建房等形式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村村民申请建房条件的联合建房等形式应该提倡。农村小城镇土地权属性质不变,仍然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在小城镇建设用地管理中可以实施“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管理”的“五统一”管理方式,逐步使小城镇建设纳入规范化、正规化、科学化管理轨道。 3、村庄中心村居民转移模式的农民可以按照“规划先行、政策引导、村民自愿、多元投入”的原则实施建房来获得住房。在实施农民聚居化过程中,要打破现有的地域限制,实行组团式、公寓式规划,鼓励建农民住宅小区、农民新村、农民公寓楼。通过村庄中心村建设可以提高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有效保护耕地,彻底改变农村村庄布局散、规模小、建设乱、配套少、环境差、功能弱的现状,真正使农村成为村貌美、环境佳、居住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 三、农民流向分梯次转移和农民住房分阶段置换的有机结合应成为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的现实选择。 1、农民流向分梯次转移能使新农村建设在资本与劳动力之间的博弈中必然获胜。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等一些限制农民流动的政策壁垒消除,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力”和城乡一体化“拉力”的影响下,农民流向县城、小城镇已不再是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简单表现,而是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让农民进城,享受城市的文明,继续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让种养大户、专业户的“农业老板”和以打工、劳动为生的“农业工人”留在农村,提高农业规模经营效益和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而且,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生活水平不能满足城市生活要求,他们对农村的感情要比城市的感情深,对农村、土地的留恋要比城市强烈的多。 2、农民住房分阶段置换能使新农村建设更具活力、更加科学。在传统观念上解决住房问题是农民的一生追求,正是由于这种观念才束缚人们发展,然而,农民住房分阶段置换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并能最终被人们认可和接受。一部分向县城住宅小区居民和乡集镇小城镇居民转移的农民原有住房的结构、功能、式样、质量都比较好,而留在农村的那部分村民即使再建新房也没有县城住宅小区居民和乡集镇小城镇居民好。因此,县城住宅小区居民和乡集镇小城镇居民的原有住房不一定要拆除,而可以通过购买、租赁等形式置换给留在村庄中心村居民,从而真正做好农民和资源两篇大文章。 3、“农民流向分梯次转移、农民住房分阶段置换”相结合的理念是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必然追求。新农村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通过对农村人口的流向、动因、需求的分析,新农村建设才能具有立脚点。“农民流向分梯次转移、农民住房分阶段置换”相结合的理念使新农村建设的方向、目标、分类更加明确,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化城市功能。农村人口的涌入不仅仅使城市规模扩大,而使城市有更多的建设者。二是完善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应成为既面向农村,接纳农村非农产业和人口,是农业专业化、社会化、产业化的综合服务体系;又面向城市,接纳和扩展城市的辐射,是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纽带和桥梁。三是创新村庄建设。农村村庄中心村应当建设成为环境宜人、设施配套的生活区;农村村庄中心村应当建设成为规模化种、养殖的生产区;农村村庄中心村应当建设成为丰富村民业余生活、文化娱乐的公共设施区。

农村发展论文2000字怎么写的好看

——加快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稳定和提高商品粮供给水平。不断完善粮食生产扶持制度,完善粮食生产补贴制度,增加补贴数量,扩大补贴范围。探索粮食生产投入品补贴的有效方式,控制种粮成本上升。健全主要粮食品种的最低收购价制度,合理确定最低收购价标准水平。——加强畜禽良种繁育和改良,改善畜产品品质。积极转变养殖方式,提高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水平。加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加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继续实施天然草原保护等工程。优化水产养殖结构,提升水产品质量档次。——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给予支持,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调整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值税高征低扣的政策。重点推进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和加工专用原料基地建设,形成一批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启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工程,提高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组织动员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建立健全种养业良种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等农业七大体系。——优先制定保障质量安全、保护资源环境等农业标准,推动强制性标准向技术法规的转化。大力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逐步实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从源头控制入手,加大农业污染防治力度,减少化肥、农药和农膜不合理使用造成的污染。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和资源循环利用为重点,建立起“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关于农村改造 农村改造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短短几年的时间,足以让一个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村改造被称为“就地城市化”。近几年,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专家表示,“农村因素”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而且在来年及以后对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还会增强。引起广泛关注的,是农产品供求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影响。在粮食增产情况下出现农产品供求失衡的局面,表明影响农产品供求格局的因素在发生变化,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城市化、工业化的影响将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从供给来看,工业化、城市化的影响更是有目共睹。其一,耕地面积减少成不可逆转之势。随着工业化从沿海向内地推进,喊“建设指标太少”的声音也已从沿海蔓延到内地,能否保住满足粮食基本需求的耕地量将成为未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博弈的焦点。其二,谁来补粮食生产缺口成疑问。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东南沿海发达地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粮食生产大幅减少。到目前为止,东部地区减产后的缺口主要靠中西部地区在补充。但是,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诸省份正在步入快速工业化轨道,它们不仅不可能再为东部地区弥补缺口,而且自己是否能达到粮食供求平衡都面临严峻挑战。其三,随着大量农民、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出外打工,农村“三化”(村庄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加剧。未来农业劳动者的主体是谁将成重大问题。 事实上,农村改造计划的实施,大的一方面是正确、有效的。农村改造计划推动我们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就几年的变化、发展,农村的经济就会有显著的增长,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大改善。原来破旧的房子大多被拆除,改建。外来小企业主也可以在村里租用厂房,开设工厂,给本地的闲置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缓解当地的就业压力,增加当地村民的收入,同时也引入外来务工人员,带动本村住房业和饮食业的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速度也一直很高。因此,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说,这是一个世界奇迹。村里也有很多年轻人到各个大城市打工、赚钱,回来建新房子,定居。城市化直接推动了农村改造,农村改造也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两者是相辅相承的。 建设和改造新农村,需要农村的基层政权和广大农民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一种适合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一旦这种观念能够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其广泛、持久的影响。广大农村至今保持着数千年农耕时代的历史记忆和根脉,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源所在。中国的现代文明就是从农村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农村改造要重视文化建设,而农村的文化建设贵在创新。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意见》也指出,要根据时代的特点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不断充实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只有创新,才能不断增强农村文化发展活力,才能实现农村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中国目前整体国民素质水平还较低,而这个群体多来自于农村。虽然,国家教育制度不断地完善,教育也不断普及,但农村人口的素质水平还是偏低。这应该与他们长久以来生活的周围环境息息相关。大多数农民的收入着重用于改善家庭的物质生活,而精神文化生活却存在着一个大缺口。要改变农村人口的知识教育程度或许不是难事,但是要改变他们根深蒂固的思想,决非易事!农村的改造计划,一开始不会很顺利。很多以土地为生的农民反对改造,他们的收入本来就不多,旧房子拆除重建,虽然有补贴,但还是需要一笔资金。这对普通农民来说,会是不小的经济负担。也有人向有关部门投诉,至少增加点补贴,但结果还是被迫接受。加上,除了住房的重建,大部分水果林地和一部分庄稼用地也被规划到改造范围,有的变成商业区,有的是商品房,还有墓园。 有消息说,村委会那边有意也将村里靠近河边的大片农田规划到改造范围。那里集中了村里大部分农田,几乎对全村的农民来说,都是无法接受的事情。所以目前,关于农田改造这件事,还一直拖着,得不到合理的解决。 换个角度看,农村改造不仅涉及土地,更牵涉以土地为生的失地农民,它既会影响农业经济发展,又和社会稳定紧密相关!所以,农村改造在规划思想上要充分考虑本区域现状,结合地形地貌和风土人情,因地制宜,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在规划原则上要实事求是充分集中民智、珍惜民力。要根据村里的经济水平,充分尊重村民的规划意愿。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今年全党社会工作的重点。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些什么呢?有人说:“教育今天做的事是为了新农村建设的明天”,关乎新农村建设的现在和未来,教育理应当仁不让地承担起新农村建设的重任。   新农村的建设有四个特点:整体性、时代性、长期性和区域性。新农村的建设在国家的财政资源分配上,既要考虑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迫切需要,更要考虑到农村经济社会自主发展的能力建设,特别是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和农村教育,这才是新农村建设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当前实行的鼓励和选拔大学毕业生入村当“官”,到基层当助理的做法不仅是积极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更是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目前留在农村的人是老、女、弱、幼。青壮年、能人都向城市流动了。农村的管理存在问题,要发展经济首先需要人,大学生恰恰具有知识能力上的优势,也正是“工业反哺农业”思路的体现。从农村角度出发,新农村在建设需要对农村工作有热情、踏实、想在农村干一番事业的有能力、有知识的人才。另外,综观农村当前的教育现状,情况不容乐观,教师无论从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有所欠缺,欠发达地区的状况更加糟糕。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服务基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必将带来大量人才的需求,虽然我国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走向就业市场,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传统意识仍然是新农村建设必须突破的人才瓶颈。我们当代的大学生应该转变择业观念,到基层就业、创业,服务农村,锻炼自己,发扬扎实、勤奋、刻苦的精神,为青年学生树立榜样,为就业开辟新的路子。

======================================================================  楼主你好  相关资料(仅供参考):  30年,3大变化  周利方现在是浙江长兴县新城环保有限公司董事长,从事垃圾发电。农家子弟出身的他,做梦也想不到改革开放使他在市场经济中崭露头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造就了成千上万的创业者。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激发了全社会的经济创造力。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30年来最重要的经济制度变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我国30年年均经济增长速度接近10%。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66万亿元。经济总量由世界第十位跃居世界第四位。  计划经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推动经济建设和工业化起过重要作用,也暴露了资源配置不合理和长期的效率低下的弊端。改革从打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起步,市场机制逐步扩大,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厦已矗立在神州大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初步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依然繁重,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从贫困到小康  本报记者 夏珺  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国人民从贫困走向总体小康的过程。  30年前,记者就是一名下乡知青,在黑龙江农村插队。那时的农民叫社员,干活“大帮哄”、记工分,到年底算算账,赶上好年景一个工分也就合几毛钱。那时农民吃不饱饭,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住的是泥草房……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对记者说,30年来,我国主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坚持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使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5亿减少到2007年的1500万减少了35亿,占农村人口比重从7%下降到6%;低收入贫困人口从2000年的6213万减少到2007年的2841万,占农村人口比重从7%下降到3%。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也有较大提高。  与此同时,在全国特别是农村实行了9年免费义务教育;在8亿农民中建立了政府投入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逾90%;在农村普遍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过去城里人讲“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对多数农民来说可望而不可即。现发展到电视机、洗衣机、录音机、电冰箱、电风扇、影碟机“新六件”。1978年以来,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2007年的13700元,农民人均收入则由134元增长到4100多元。  从短缺到充裕  本报记者 李丽辉  12月7日,在北京京客隆超市甜水园店,退休教师张大妈正推着购物车挑选水果。新疆的葡萄、海南的火龙果、进口的香蕉和猕猴桃整齐地码放在货架上。“看,冬天的北京还能吃到这么多天南地北的水果,要是搁在30年前,一年四季都难在市场上见一回啊!”张大妈感慨地说。  张大妈说,那时候从农村到城市,老百姓日子过得都很艰难,用“缺吃少穿”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市场上能够买到的东西很少,吃的、用的差不多全是凭票定量供应。  据统计,1990年,我国电话普及率仅为1部/百人,到2007年末,就已达到5部/百人。张大妈说,现在商品真是极大的丰富了,购物要凭票证、排长队现象早已成了历史,家用电器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就连汽车和房子这样的“超级大件”商品,也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生活。  30年来,我们走过了从商品短缺到物质充裕的历程。在北京中关村一家电子企业从事技术工作的王祥说,过去到南方出差还要兼任“采买”,从牛仔裤、丝袜到电子表、录音机,都得帮单位往回带。现在出差基本上没有什么个人购物的任务,因为在家门口啥都能买到。  据统计,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在22个大类中,中国制造业占世界比重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中国制造业可谓称雄全球。  满意采纳,谢谢。  suixindfen整理回答  ======================================================================

农村发展论文2000字怎么写好看

因为我就是一个农村人,所以我的家里就是美丽的乡村,而且也是我最幸福的家,在乡村里面一年四季都有可以看的风景,不用特意找,站在村子边上就能看到。

盼小康,祖祖辈辈盼了多少代,奔小康,风风雨雨奔了多少年,今天,小康生活就在我们身边。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感受变化,人们见证变迁。 家住建阳民主南路财富广场的市民李永明回忆起当年的生活,感受颇深:1977年他的结婚证书上还印着“果糖、布票已领”字样。当时物资紧 张,什么东西都要凭票供应,他在工厂上班,每月工资只有28元,如今工资1880多元,市场供应应有尽有。 当时,“万元户”几乎成了家庭拥有巨额财富的代名词;而如今,“万元户”已经成为一个过时的历史名词。在建阳城镇家庭里,“万元户”太普通了。李永明说,他家人的主食不断下降,饭量越来越小,副食的消费量攀升,吃得越来越好。现在,他家已经摆脱过去以粮食为主的粗放消费方式,逐渐向讲究营养、风味、疗效、方便消费方式转变。 说起变化,李永明侃侃而谈,过去,他一家三代挤在一间20多平方米的旧房里;去年,他们喜迁新居,住进12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还添置一套新家具,全新装饰,心情舒畅了。 那时,既没有闲钱,也没有太多的闲暇,节假日要么呆在家里,要么走亲串友;去年十一黄金周,夫妻俩到海南、深圳旅游;今年十一黄金周,随团周游“新马泰”。旅游正成为建阳人的新时尚。 十多年前,与亲人的交流方式是写家信,奢侈一点,到邮电部门打个长途电话;今天,家里的电话可以随时拨打,还可以掏出手机发个短信息,打开电脑发封电子邮件,信息沟通变得如此容易,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迅速缩短。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让李永明感慨万千。 可以预计将来村里人的生活会越来越好,钱会越来越多,楼会越来越高。人会越来越“懒”吗?但是水会越来越脏吗?村里人的这种“懒”,老一辈的人是看不惯的。不过这也正说明了生活的变好啊!得益的是家乡的后代。水的越来越脏,村里的小孩子怕也是早就习惯了吧。受害的不也是他们吗? 家乡的变化 我的家乡是山清水秀而又贫穷落后的。我的家在离市区几百里远的山沟里。上高中之前,我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的怀抱。老实说我对家乡的发展或是变化向来不是很关心。上高中以前没有这种意识,上了高中之后没时间关心。连两年多前到远在千里之外的他乡上大学,又懒得去关心了。因为家乡经济的发展速度跟珠三角的城市比起来实在太令人失望,提起来就伤心。 不过要说家乡的变化,我想或许可以这样做个简单的、表面的概括吧:钱多了,人“懒”了;楼高了,水脏了。 改革的春风直到八十年代后期才似有若无地吹到我们这个偏僻的山村。在此之前村里人不管男女老少都努力地在土里刨食。只是我们深爱的这片土地给我们的回报却并不多。村里除了种地再没有多少其他的收入,许多人有手艺、能吃苦,但是没个施展手艺的去处。八十年带末几年,村里人不再指望那块地了。听说大山外面的城市里有金子捡,纷纷走了出去。青年人,中年人,有手艺的,没手艺的,都想出去捡点金子回来。他们一去就是一年半载的,回来时虽然不是满身金银,总比土里刨出来的多。于是在家里歇上十几二十天的又出去了。留在村里的多是老人孩子。到了九十年代中期,连十几岁的小孩子在教室里也坐不住了,许多都挤南下打工的列车。农村劳动力少了,以前辛辛苦苦开荒开出来的地没几年又长满了野草。近几年水田也荒了许多,种地太辛苦,家里有了钱,谁还愿意自找苦吃呢?以前春节刚过没几天,田头地角便都是忙碌的身影。如今没过元宵下地似乎是很丢脸的事了。留在家里的农村妇女农闲时隔三差五就会聚在一起打牌消遣,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啊!晴天迎着朝露出门,披着星光回家,雨天便是风里来雨里去,一年到头没几天歇的。 这几年村里的楼房就像雨后的春笋般不断从各个角落冒出来。三层四层,有的外表装修得很漂亮。即使只是一层的,算不上楼房,看起来毕竟比那些泥砖瓦房要顺眼得多。室内的装修就更不必说了,光滑得照得出人影的地砖啦,华丽的墙纸……简直是拿钱往墙上贴,拿钱往地上铺了。就是只刷上白白的石灰看上去也亮堂多了,不再像泥砖瓦房那样阴暗、压抑。 但是让人很不舒服的就是溪中的水越来越脏了。以前用不起自来水,村里人的用水都取自那条横穿村庄的小溪。村里人清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家里的大水缸挑满水,以备一日之用。我们小的时候还经常在小溪里游泳。有时口渴了就着溪水猛喝一气。现在别说挑溪水做饭,就是洗菜拿回家还要用自来水再洗上一两遍。夏天看到这些脏水,我们不再有跳下去的冲动。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的情景如今是看不到了。溪水中、溪边随处可见的是各种各样的垃圾,那些塑料袋有的早就变色了,但就是不肯化掉。村民习惯将所有的垃圾随手倒入溪中,他们相信溪水会带走这些他们不需要的东西。或是堆在门前的空地上,积多了便点上一把火,于是谈笑间,垃圾灰飞烟灭了。 可以预计将来村里人的生活会越来越好,钱会越来越多,楼会越来越高。人会越来越“懒”吗?但是水会越来越脏吗?村里人的这种“懒”,老一辈的人是看不惯的。不过这也正说明了生活的变好啊!得益的是家乡的后代。水的越来越脏,村里的小孩子怕也是早就习惯了吧。受害的不也是他们吗?

开头:我的家乡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山河壮丽的乡村。中间:前方不远处有一座小山,还不是得有几只野鸡扑扑腾腾的蹦过,这就是我小时候玩耍的地方。结尾:美丽乡村·幸福家园,让我们一起携手去创造美好的家园!

一. 前言: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   改革以来农业生产发展迅速,1978-2002间 年均增长3%,  78-84, 7%; 85-2001, 0%; 95-02, 75   城乡地区收入差距扩大引起各方重视。  78-4:1;85-7:1; 99-5:1, 2002-1:1   农民负担重   城乡差距和农民负担,反映的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解决三农问题的目标: 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和地区收入差距,稳定、持续发展农业。   增加农民收入的传统思路――对世界银行发展战略的评论   基础设施   科技、教育   产业结构   农业增长很快,但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小,谷贱伤农   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有赖于农民就业结构随着经济增长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以及产业结构不断向高附加值的产品调整。   农民收入的长期增长靠就业结构调整   美国,1870-51%;   日本-1870,70%, 1950-48%,1980-5; 2000- 9%   韩国,1950--3; 1980--9; 2000- 8%   我国,80年代,乡镇企业;90年代农民工   我国,98,99年农民净增加1000万   江主席在16大报告中,也把减少农村人口作为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战略   通货紧缩和三农问题  二.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启动农村市场,打破农民收入增长停滞的困境:   通货紧缩是物价不断下降的一个现象,商品零售价格指数98,-2。6%; 99, -0%; 00, -5%; 01, -9%; 02, -8%   通货紧缩,物价不断下降有何不好?   通货紧缩必然是生产能力普遍过剩=》失业问题   通货紧缩和三农问题   造成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减慢,   部分离土离乡的农民回流   造成大量乡镇企业破产,不少离土不离乡的农民回流农业  离土离乡和离土不离乡的就业结构调整堵塞及逆调整=》农民回流农业=》产业结构逆调整=》农业增产=》价格弹性小=》谷贱伤农。   生产能力过剩=》恶性循环=》启动市场消化过剩生产能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当务之急。   生产能力普遍过剩=》货币政策和货币政策失效   启动存量消费是迅速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一般市场经济国家没有存量消费所以旷日持久;我国的存量需求   外资   民间投资   城市消费信贷   农村消费  2002 1991  城市 农村 城市  彩电 4 5(48%) 68 (89%)  冰箱 4 8(17%) 49 (30%)  洗衣机 9 8(34%) 81 (39%)  收入 7702, 6(32%) 2025 (122%)   我国农村有一个很大的存量消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农村存量消费是消化当前过剩生产能力最重要的关键   1。间接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电费降低1元,彩电的作用为增加收入370元,冰箱,667元,洗衣机,909元   2。直接创造投资需求;   3。增加农民收入。   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的新农村运动在各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普遍意义。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政策建议。  三. 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发育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大市场,缩小地区和城乡收入差距:   地区优势不同=》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各地产业结构才能按比较优势的变化不断调整,一个地区的发展才会成为拉动另外一个地区发展的动力,地区和城乡收入差距才会随着经济发展逐步缩小。   “要素价格均衡理论”   建立全国统一的要素市场,尤其是劳动力市场,进一步缩小地区差距   WTO和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的急迫性:如果没有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东部和国际市场接轨,东部发展以后让出的市场,中西部就不能受益   发育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政策建议。   消除农产品流通的各种障碍、干预和地区保护主义   加强在交通、运输、通讯、互联网的建设   鼓励民间进入流通领域   取消农民进城的各种歧视性待遇,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四. 加速科技创新,增加竞争力,稳定、持续发展农业:   农业持续增长不可忽视   需求增加   人口增长,2002年84亿,2030年16亿,上升25%,年均增长8%=》粮食需求增长   GDP年均增长8%,人均收入年均增长7%,=》膳食结构改变=》粮食需求增长和品种、质量的要求提高   耕地下降,农业劳动力下降=》基本自足?   粮食增产潜力?   1991-93,29省336地区普查,大米、小麦、玉米,最高单产是平均单产的5~0倍   408个科研单位调查,有一半的潜力可用育种科研挖掘   建议:农业科研需要政府的投入   周期长   不容易市场化   好处主要在于消费者   经济发展,收入水平提高,农产品需求结构改变。加入WTO,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使我国的优势,外国优良农产品可以进口=》只有依靠科技创新,农业生产才能不断依靠市场需求的变化而调整,并利用加入WTO以后农业发展的有利机遇。   我国粮食的科研能力强,但农产品品种质量的科研能力差   政策建议:加大政府的科技投入,完善科技推广体系,鼓励引进台资和外资  五. 推动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发展,加速经济发展,为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创造条件。   改革前赶超战略,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创造就业机会少,劳动力滞留农村。农村就业结构的调整有赖于劳动力密集产业的发展。16大报告以及三中全会决议、科学发展观等强调了这一点。   中国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是我国最有竞争力的产业。按比较优势发展,我国的经济才能健康、快速、稳定发展,农村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才能持续进行, 有赖于城市工业的改革   劳动力密集型中小企业和以金融改革为突破口  六. 减轻农民负担   给定收入,税费越重,农民越苦   费和罚款主要用于养干部,税费改革不彻底,上缴后基本全数返还。   越穷的地方,当干部的意愿越大,费和罚款越多,经营环境越差,而且孳生腐败   按市场经济的原则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减少干部   收支两条线,干部全部由财政来养,费和罚款不返还

农村发展论文2000字怎么写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今年全党社会工作的重点。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些什么呢?有人说:“教育今天做的事是为了新农村建设的明天”,关乎新农村建设的现在和未来,教育理应当仁不让地承担起新农村建设的重任。   新农村的建设有四个特点:整体性、时代性、长期性和区域性。新农村的建设在国家的财政资源分配上,既要考虑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迫切需要,更要考虑到农村经济社会自主发展的能力建设,特别是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和农村教育,这才是新农村建设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当前实行的鼓励和选拔大学毕业生入村当“官”,到基层当助理的做法不仅是积极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更是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目前留在农村的人是老、女、弱、幼。青壮年、能人都向城市流动了。农村的管理存在问题,要发展经济首先需要人,大学生恰恰具有知识能力上的优势,也正是“工业反哺农业”思路的体现。从农村角度出发,新农村在建设需要对农村工作有热情、踏实、想在农村干一番事业的有能力、有知识的人才。另外,综观农村当前的教育现状,情况不容乐观,教师无论从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有所欠缺,欠发达地区的状况更加糟糕。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服务基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必将带来大量人才的需求,虽然我国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走向就业市场,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传统意识仍然是新农村建设必须突破的人才瓶颈。我们当代的大学生应该转变择业观念,到基层就业、创业,服务农村,锻炼自己,发扬扎实、勤奋、刻苦的精神,为青年学生树立榜样,为就业开辟新的路子。

在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中国,农民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两千多年的历史如是,20世纪的百年史如是,现在和今后相当长时期依然如是。  然而,在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和百余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里,农民始终遭受着最深重的剥削,被压迫在最底层。解放之前,农民食不果腹,衣难蔽体,农村经济一片萧条。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  回顾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国农民曾面临两次重大机遇。  一次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彻底废除了旧土地制度,将约7亿亩土地分给了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连续9年的大丰收使“一穷二白”的农村经济“旧貌换新颜”。  另一次则是发端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农村改革。这是农民挑战贫穷与饥饿的一场自发式变革,是一次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中央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的创造和意愿,大力推广实行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而使亿万农民充分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正如庄户人自己说的“地联产,产连心,庄稼成了亲儿孙,一天不管不放心”。  “实现大包干,一年吃饱饭”,广大农民的干劲像火山一样迸发,全国粮食连续6年大幅度增产,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跃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黄金期。  然而,随着上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重心转向城市,加之城乡二元体制的严重束缚和粮棉价格下跌等原因,“卖粮难”、“增收难”、“就业难”横亘在广大农民面前,成为一道道难关。而农民负担又不断加重,“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成为当时“三农”问题的真实写照。  “三农”问题的出路到底在哪里?近年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坚持实施“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连续3年出台指导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一系列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一桩桩重农举措初见成效。粮食连续几年保持稳定增产,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255元,增长幅度摆脱了多年低速徘徊的局面,破解“三农”难题可谓渐入佳境。  先期启动的农村税费改革为减轻农民负担提供了制度保障,老百姓欢欣鼓舞。随之而来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又把一次重大机遇推到了9亿农民面前。专家们指出,新农村建设标志着中国的投资重点转向农村,这将是中国发展道路上的“战略新提升”。  站在全局高度加以审视,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则是我们在这一时期要实现的宏伟目标。我国的现实国情是,13亿人口中9亿是农民。可以说,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前不久所强调的那样:“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实行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积累、农村支持城市的经济发展战略,优先发展工业,侧重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去年我国GDP达到23万亿元,人均GDP已超过1700美元,二、三产业在GDP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突破3万亿元。  在2004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曾深刻地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从总体上看,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既是一个有利于“三农”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一个容易忽略“三农”问题、导致社会各类矛盾凸显的社会敏感期。很多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在这一关键时期,要防止出现贫富悬殊、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问题,否则将导致经济社会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动荡。  专家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是与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正式提出的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及随后连续重申的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方针一以贯之的,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也是遏制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途径。  把坚持“统筹”和“多予”作为第一政策选择,把开展全民创业作为第一动力,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第一目标,安徽省将重点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在示范村镇统筹规划、培育主导产业,着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品”,建设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和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优化政策环境,取消限制农民创业的政策规定,激发农民创业热情。  围绕建设道路交通网、供排水网、电力输送网、信息传输网及新型能源等工程,将重点强化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实施以小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抓好农村道路建设,完善农村电网、邮政、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并发展循环农业。  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又一项重点。据悉,各地将落实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政策,加强示范村镇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完善乡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并加强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着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健全和完善党组织领导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制定村规民约,推进党务、政务和村务公开。此外还将着力深化农村改革,建立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并全面落实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维护农民利益。

——加快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稳定和提高商品粮供给水平。不断完善粮食生产扶持制度,完善粮食生产补贴制度,增加补贴数量,扩大补贴范围。探索粮食生产投入品补贴的有效方式,控制种粮成本上升。健全主要粮食品种的最低收购价制度,合理确定最低收购价标准水平。——加强畜禽良种繁育和改良,改善畜产品品质。积极转变养殖方式,提高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水平。加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加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继续实施天然草原保护等工程。优化水产养殖结构,提升水产品质量档次。——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给予支持,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调整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值税高征低扣的政策。重点推进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和加工专用原料基地建设,形成一批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启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工程,提高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组织动员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建立健全种养业良种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等农业七大体系。——优先制定保障质量安全、保护资源环境等农业标准,推动强制性标准向技术法规的转化。大力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逐步实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从源头控制入手,加大农业污染防治力度,减少化肥、农药和农膜不合理使用造成的污染。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和资源循环利用为重点,建立起“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关于农村改造 农村改造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短短几年的时间,足以让一个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村改造被称为“就地城市化”。近几年,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专家表示,“农村因素”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而且在来年及以后对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还会增强。引起广泛关注的,是农产品供求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影响。在粮食增产情况下出现农产品供求失衡的局面,表明影响农产品供求格局的因素在发生变化,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城市化、工业化的影响将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从供给来看,工业化、城市化的影响更是有目共睹。其一,耕地面积减少成不可逆转之势。随着工业化从沿海向内地推进,喊“建设指标太少”的声音也已从沿海蔓延到内地,能否保住满足粮食基本需求的耕地量将成为未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博弈的焦点。其二,谁来补粮食生产缺口成疑问。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东南沿海发达地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粮食生产大幅减少。到目前为止,东部地区减产后的缺口主要靠中西部地区在补充。但是,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诸省份正在步入快速工业化轨道,它们不仅不可能再为东部地区弥补缺口,而且自己是否能达到粮食供求平衡都面临严峻挑战。其三,随着大量农民、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出外打工,农村“三化”(村庄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加剧。未来农业劳动者的主体是谁将成重大问题。 事实上,农村改造计划的实施,大的一方面是正确、有效的。农村改造计划推动我们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就几年的变化、发展,农村的经济就会有显著的增长,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大改善。原来破旧的房子大多被拆除,改建。外来小企业主也可以在村里租用厂房,开设工厂,给本地的闲置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缓解当地的就业压力,增加当地村民的收入,同时也引入外来务工人员,带动本村住房业和饮食业的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速度也一直很高。因此,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说,这是一个世界奇迹。村里也有很多年轻人到各个大城市打工、赚钱,回来建新房子,定居。城市化直接推动了农村改造,农村改造也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两者是相辅相承的。 建设和改造新农村,需要农村的基层政权和广大农民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一种适合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一旦这种观念能够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其广泛、持久的影响。广大农村至今保持着数千年农耕时代的历史记忆和根脉,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源所在。中国的现代文明就是从农村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农村改造要重视文化建设,而农村的文化建设贵在创新。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意见》也指出,要根据时代的特点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不断充实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只有创新,才能不断增强农村文化发展活力,才能实现农村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中国目前整体国民素质水平还较低,而这个群体多来自于农村。虽然,国家教育制度不断地完善,教育也不断普及,但农村人口的素质水平还是偏低。这应该与他们长久以来生活的周围环境息息相关。大多数农民的收入着重用于改善家庭的物质生活,而精神文化生活却存在着一个大缺口。要改变农村人口的知识教育程度或许不是难事,但是要改变他们根深蒂固的思想,决非易事!农村的改造计划,一开始不会很顺利。很多以土地为生的农民反对改造,他们的收入本来就不多,旧房子拆除重建,虽然有补贴,但还是需要一笔资金。这对普通农民来说,会是不小的经济负担。也有人向有关部门投诉,至少增加点补贴,但结果还是被迫接受。加上,除了住房的重建,大部分水果林地和一部分庄稼用地也被规划到改造范围,有的变成商业区,有的是商品房,还有墓园。 有消息说,村委会那边有意也将村里靠近河边的大片农田规划到改造范围。那里集中了村里大部分农田,几乎对全村的农民来说,都是无法接受的事情。所以目前,关于农田改造这件事,还一直拖着,得不到合理的解决。 换个角度看,农村改造不仅涉及土地,更牵涉以土地为生的失地农民,它既会影响农业经济发展,又和社会稳定紧密相关!所以,农村改造在规划思想上要充分考虑本区域现状,结合地形地貌和风土人情,因地制宜,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在规划原则上要实事求是充分集中民智、珍惜民力。要根据村里的经济水平,充分尊重村民的规划意愿。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