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

发布时间:2024-06-30 15:23:05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

研究方向: 1、岩石破坏与失稳机理2、岩土工程中的高性能并行计算3、岩石破裂过程与计算机仿真4、地下工程开挖与稳定性分析 出版著作和论文: 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土工程学报》、《岩土力学》、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国内外等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EI收录30余篇,ISTP收录20余篇,共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多项,包括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2008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2008年国际岩石力学最佳优秀博士论文Rocha Medal。 科研成果及所受奖励: 1、国际岩石力学学会罗哈奖(Rocha Medal 2008)2、2008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3、2002年冶金科学技术奖(省部级)一等奖 岩爆及其采矿诱发岩体失稳过程的研究4、2001年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 二等奖 开采诱发岩体破裂过程失稳及其岩爆机理研究5、2002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6、2009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岩石破坏失稳机理及其分析方法7、2009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计划”8、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社会兼职: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一级学会)理事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国家小组成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地下工程分会 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专业委员会 委员

结尾是全文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代著名作家师陀曾说:“写文章不管长短,首先要考虑好结尾。有了结尾,如何开头,中间如何安排,便迎刃而解了。”好的结尾当如豹尾,响亮有力,令人警醒,催人奋进。如鲁迅的《论雷峰塔的倒掉》,结尾只有两个字:“活该!”短短两字,可谓简洁之至,力透纸背!

2007年7月8日从葡萄牙传来的最新消息,正在葡萄牙召开的第11届国际岩石力学学会最佳博士论文评审中,由中国国家小组推荐的梁正召博士的博士论文《三维条件下的岩石破裂过程分析及其数值试验研究》,获得了2008年度罗哈奖(Rocha Medal)。这是自国际岩石力学学会设立罗哈奖17年以来,中国岩石力学研究者第一次获得该项奖励,实现我国在该奖项的零的突破。也实现了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的一个目标,也为既然换届的第五届理事会划上了一个完整的句号。同时,也希望中国所有从事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专业的博士毕业生们,向梁正召博士学习,努力学习,希望在未来能有更多的中国博士毕业生获得此项奖励。罗哈奖(Rocha Medal)是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对岩石力学与工程课题研究的优秀博士论文作者的最高奖励,每年在全世界评选出1名获奖者。罗哈奖(Rocha Medal)是为纪念已故前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主席M.Rocha,由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于1982年设立的,旨在激励岩石力学领域的年轻学者。这也是继去年徐涛博士冲出亚洲、作为亚洲唯一候选人冲刺该奖以来,唐春安教授团队第二次申报该奖。此外,该研究团队派出到瑞典学习,由唐春安教授与瑞典律利欧大学Lindqvist教授、寇邵全教授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刘红元,去年也获得欧洲提名,参与2006年度国际岩石力学学会罗哈(Rocha)奖的最后角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项

1、 块石砂浆胶结充填技术研究,1994年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2、 JFG3基床翻浆冒泥病害整治固化剂及配套施工工艺,2004年获广铁集团科技进步三等奖3、 利用分形理论分析节理裂隙岩体的特征2002年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二等优秀论文奖4、 岩石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确定,1998年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三等优秀论文奖5、块裂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理论及工程应用研究,2002年获中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6、1996年被评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跨世纪学科和技术带头人7、长沙市蔡家冲路K1+580~640段滑坡勘察,2007获中国化工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8、永州市坦塘垃圾填埋处理场岩土工程勘察2008获中国化工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9、板裂介质理论及其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应用2008年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二等优秀论文奖,排名第一10、滑坡预测预报集成软件V0 2008年获国家版权局软件著作权,排名第一11、西部地区公路地质灾害监测预报软件V02008年获国家版权局软件著作权12、西部地区公路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技术研究2009年获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3、高速公路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预测与控制技术,2010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4、浅埋暗挖水下隧道关键技术研究,2010年获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15、浅埋暗挖水下隧道关键技术,2011年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6、山地城市中心地区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安全建设关键技术,2011年获中建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18、浅埋暗挖水下软岩双洞隧道修建技术,2012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V型河谷复杂环境条件下公路工程项目线路优化及建造关键技术,2012年获中建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20、郑州地铁中心商业区车站及盾构区间隧道施工技术研究,2013年获洛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已公开发表的文章(共计140多篇,51篇被EI,ISTP收录,9篇被SCI收录)1、傅鹤林 块石胶结充填体稳定性研究 《矿业研究与开发》94年2期,被EI收录2、 傅鹤林用节理概率模型对块体理论的修正 《矿业研究与开发》96年4期,被EI收录3、 傅鹤林 桑玉发 用突变理论预测地下采场冲击地压发生的可能性《金属矿山》96年1期4、傅鹤林,李亮李磊膨胀土结构的分形特征研究《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0年1期, 被 EI收录5、李亮,傅鹤林 岩体节理裂隙特征的分形研究《铁道学报》2000年2期 EI 收录6、朱汉华 傅鹤林公路连体隧道设计与施工实践研究 《中国铁道科学》2003年5期,被 EI收录7、傅鹤林,韩汝才,朱汉华 破碎围岩中单拱隧道荷载计算的理论解研究 《中南大学学报》2004年2期,被 EI收录8、傅鹤林,周宁板裂介质理论及其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应用 《中南大学学报》2005年6期,被 EI收录9、周中,傅鹤林堆积层边坡开挖致滑的原位监测试验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年第11期,被 EI收录10、周中,傅鹤林土石混合体渗透性能的正交试验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007年第3期,,被 EI收录11、周中,傅鹤林土石混合体渗透性能的试验研究《湖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被 EI收录12、周中,傅鹤林堆积层边坡人工降雨致滑的原位监测试验研究《中国铁道科学》2006年第4期,被 EI收录13、董辉 , 傅鹤林 , 冷伍明一种用于机载系统定位的坐标转换方法 《系统仿真学报》2006年7期,被 EI收录14、董辉, 傅鹤林 , 冷伍明滑坡变形的支持向量机非线性组合预测《铁道学报》2007年1期被 EI收录15、周宁 傅鹤林引入修正因子的非等时距时变参数灰色预测模型及应用《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6期,被 EI收录16、吕建兵,傅鹤林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选择岩溶软基处理方法,《岩土力学》,2005年5期,被 EI收录17、傅鹤林块裂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理论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2002年获中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8、周利金,傅鹤林,万剑平 喷粉桩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湖南交通科技》2006年3期19、傅鹤林,周昌达用块体理论分析洞室稳定性 《长沙矿山研究院季刊》 1991年4期20、傅鹤林,桑玉发采场冒顶的声发射预测预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6年4期21、傅鹤林,李亮,刘宝琛 降雨量的预测预报《中国铁道科学》2002年4期22、傅鹤林,范臻辉,刘宝琛利用神经网络对膨胀土分类《中国铁道科学》2002年5期23、傅鹤林,范臻辉,朱汉华板裂介质围岩中的隧道衬砌与围岩相互作用机理研究公路交通科技 2003(5)24、傅鹤林,刘宝琛路基基床翻浆冒泥病害整治的固化材料的室内试验研究第九届全国土力学会议文集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年10月25、傅鹤林,卜翠松龙万学贵州地质灾害特点 《湘南学院学报》 2005年5期26、董辉,傅鹤林,刘金松大跨度地下通廊顶进设计《施工技术》,2005年6期,27、傅鹤林计算机技术在土力学与基础工教学中的应用探讨高等建筑教育 2002年1期28、张卫国,傅鹤林某膨胀土路堑滑坡加固设计的探讨 《交通科技》 2005年2期,排第229、朱汉华,傅鹤林不同隧道端面几何参数情况下设计荷载的确定《湘南学院学报》 2004年5 期30、周中,傅鹤林堆积层滑坡野外模拟试验方案设计 《公路》2006年1期,31、吕建兵,傅鹤林深埋隧道衬砌荷载计算的理论解探讨《西部探矿》2004年2期,32、郭建峰傅鹤林平溪特大桥滑坡成因分析 《隧道建设》,2005年1期,33、周中,傅鹤林堆积层边坡人工降雨模拟试验研究《岩土力学》2007年第2期,被 EI收录34、周中,傅鹤林植草滑坡加固机理的数理统计研究《路基工程》 2006年第7期,35、周中,傅鹤林堆积层滑坡现场模拟试验方案设计《公路》2006年第1期: 74~80,被 EI收录36、傅鹤林,周中堆积层边坡现场开挖试验研究 《铁道学报》2006年第4期37、韩汝才,傅鹤林 国内外崩滑、泥石流监测整治技术现状综述《西部探矿工程》2004年9期,38、彭思甜,傅鹤林周中改善膨胀土性能的固化剂试验研究《西部探矿工程》2004年6期,39、李雷,傅鹤林志溪河大桥桥台整改后的力学分析及评价《隧道建设》2004年1期40、吕建兵,傅鹤林复杂填充性岩溶软基加固的设计与施工 《采矿技术》2005年2期,41、刘金松,傅鹤林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优选深基坑支护方案《采矿技术》2005年2期,42、郭建峰,傅鹤林 块体理论在潜在崩塌体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6年 17卷 3期起止页码:14-1743、王雄鹰,傅鹤林华能岳阳电厂二灰坝滑坡机理及加固技术《企业技术开发》 2007年5期:69-7344、傅鹤林,陈芬湖南地质灾害的特点及对防灾减灾的警示,湘南学院学报,2007年2期45、刘金松,傅鹤林 复杂地质条件下盾构隧道掘进方向控制技术 第三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论坛2007年5月31日46、朱汉华,傅鹤林连拱隧道设计施工研究与实践 隧道高层论坛论文集 2002年6月47、Dong Hui, FU Helin On Hyper-Parameter Selection of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for Slope Deformation Time Series Regression and Prediction, 10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andslides and Engineering Slope 2007 Changsha, ,被 ISTP收录48、董辉,傅鹤林 boosting 集成支持向量回归机的滑坡位移预测,《湖南大学学报》,2007年,34(9):6-10, ,被 EI收录49、傅鹤林李园园岩溶地基的国内外现状综述《采矿技术》2007年4期50、TIANQingyan Fu Heli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Light Dynamic Penetration Method to Test Shallow Fill of Coarse-sand in Subsoil Engineering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eotechnical Safety & Risk, October 18-19, 2007, Shanghai, China,被 ISTP收录51、Fu Helin He Xianfeng Luo Qiang FORECASTING OF ROCKFALL IN K2403+500 OF G320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for Disaster Mitigation & Rehabilitation (GEDMAR08) ,被 EI,SCI收录52、董辉,傅鹤林 滑坡位移时序预测的核函数构造《岩土力学》2008年1期,EI 收录53、董辉,傅鹤林 基于Takens 理论的支持向量机滑坡位移预测《中国公路学报》,2007,20(5):13-18 ,被 EI收录54、罗建强傅鹤林边坡崩塌的预测预报技术研究《采矿技术》2007年4期,55、祝志恒傅鹤林蒲浩等构建Delaunry三角网的一种新型生长法—壳外插入法《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6期:67~7256、郭明香傅鹤林沈弘 隧道施工风险的动动态评价《采矿技术》2008年4期“105~10757、傅鹤林,尹光明既有线200km/h提速客货共线直线段轨道动力特性,《防灾工程学报》,2009(3)58、李昌友傅鹤林 风化板岩水理特性研究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09年1期59、傅鹤林李昌友 堆积体的人工开挖致滑试验研究 《中南大学学报》 2009年3期,EI 收录60、 Guo Lei, Fu Helin Slope Stability Appraisement Base on Fuzzy-Neural Network 《2009年第三届国际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学术研讨会》,261-26661、Guo Lei , Fu H Mechanism Study of Mouzhudong Landslide 2009 GeoHunan,202-207,被 EI收录62、田卿燕,傅鹤林基于灰色-突变理论的崩塌时间预测预报方法,《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EI收录63、傅鹤林 吴小策 聂春龙何贤锋山涧软土的流变工程特性试验研究,《岩土力学》,2009年增刊,被 EI收录64、佘小年,傅鹤林,祝志恒基于离散条柱的三维滑体构造方法。《路基工程》,2010年2期65、李凯,傅鹤林,郭明香,陈芬板岩路堑边坡开挖扰动效应分析。南华大学学报66、傅鹤林,张聚文,黄陵武软弱围岩中大跨度浅埋偏压小间距隧道开采的数值模拟《采矿技术》,2009年5卷,12-2267、杨甲豹,傅鹤林,谭捍华TDR在边坡监测中应用试验研究《全国山区公路环境与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403-40768、Wenbing, Lu, Helin, Fu,Hong, Shen Assessment of Collapse Disaster during Tunnel Construction,The 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ifetime Engineering of Civil Infrastructure, 200969、郭磊,傅鹤林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梅关隧道围岩级别判别,现代隧道,2010年4月70、郭磊,傅鹤林,欧阳刚杰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水下隧道岸坡深基坑开挖数值模拟,现代隧道,2010年6月77、LI-Kai1, FU Helin, TAN Hanhua, Mao Ali1,Zhou Zhong1 Rainfall-Induced Slope Instability Rock Mixture Flow - Structure Interac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Electronic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10 R 1931-194671、LI-Kai, FU Helin TAN Hanhua He Yuwu New Strengthening Technique for Slope in Guizhou Highway, Electronic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10 R1947-196572、郭磊,傅鹤林基于流固耦合效应的浏阳河水下隧道台阶法开挖数值模拟,十四届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2010年11月长沙73、傅鹤林,郭磊基于流固耦合效应的浏阳河水下隧道CD法开挖数值模拟,十四届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2010年11月长沙74、欧阳刚杰,傅鹤林水下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十四届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2010年11月长沙75、Guo Lei, Fu H Deformation Calculation of Variable Cross-section Anti-slide Piles,《Journal of Electronic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10(M),EI原刊76、Guo Lei, Fu HTesting Study on Application of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 to Highway Slope Monitoring,《Journal of Electronic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10(M) ,EI原刊77、Chunlong Nie,Helin FAnalysis on Impacts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n Bearing Capacity of Grouting Piles Frontiers of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Measuring Technology Part 3 (TRANS TECH PUBLICATION):1367-137078、Xiaonian She, Helin F Railfall-induced Slope Instability Rock Mixture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Frontiers of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Measuring Technology Part 3 (TRANS TECH PUBLICATION):1371-137479、Wenbin Lu, Helin F Study on Application of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 to Highway Slope M Frontiers of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Measuring Technology Part 3 (TRANS TECH PUBLICATION):1375-137880、ZHOU Zhong(周中), WANG Hong-gui(王宏贵), FU He-lin(傅鹤林), LIU Bao-chen(刘宝琛)Influences of rainfall infiltration on stability of accumulation slope by in-situ monitoring test,刊物名称:J C South U T (2009) 16: 0297?0302 出版年:2009,被 EI,SCI收录81、刘运思,傅鹤林等不同层理发明后卫影响下板岩各向异性巴西劈裂试验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第4期,被 EI收录,82、曹琦,傅鹤林等隧道爆破振速小波包及数值模拟对比分析,《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2期83、王松周,傅鹤林等基于卸荷减跨机理的大跨度隧道开挖优化,《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2期被CSCD收录,84、刘运思,傅鹤林等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深路堑边坡施工工序优化研究,《南华大学学报》2011年6期85、吕建兵,傅鹤林等隧道填充性岩溶地质超前预报技术,《路基工程》2011年6期被CSCD收录,86、吕建兵,傅鹤林等隧道填充性岩溶软基弹塑性固结沉降机理研究,《路基工程》2011年6期,被CSCD收录87、孙广臣,傅鹤林等桥隧邻接工程多源损伤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4期,被CSCD收录88、Fu Helin,Li K The field study of the remediation of multi-pumping, Frontier of advanced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2012年2期,被EI,SCI收录89、孙广臣傅鹤林桥隧相连工程多源损伤模型试验方法研究 铁道学报34卷8期P109-116 ,被EI收录90、孙广臣傅鹤林软弱围岩中桥隧搭接多源损伤影响因素分析铁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9卷4期P39-44 ,被CSCD收录91、袁维,傅鹤林偏压隧道的进洞施工扰动效应及安全监控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9卷4期P66-70 ,被CSCD收录92、孙广臣傅鹤林,桥隧搭接工程多源损伤及车辆冲击模型试验研究 振动与冲击 2012年2期115-12393、孙广臣傅鹤林,软岩下桥隧相连段车辆冲击效应模型试验研究岩土力学第 33 卷第 10 期2929-293694、刘运思,傅鹤林基于 Hoek-Brown 准则对板岩抗拉强度研究 岩土工程学报,2013年2期

现代建筑设计研究及生态城市规划研究建筑结构裂缝控制及理论研究建筑结构耐久性、检测与加固研究桥梁结构评价及加固研究建筑节能及建筑能耗管理研究岩土工程理论及岩土工程地址灾害防治研究研究 西华大学城市规划研究所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成立于2006年,主要依托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拥有规划、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交通等专业,业务范围覆盖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旅游规划设计、市政工程设计等。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拥有一批理论扎实、思想开拓、经验丰富、技术先进的优秀设计人员,包含规划、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交通等专业,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高级工程师)3名、一级注册建筑师2名、注册城市规划师3人。主要研究内容、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范围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旅游规划设计、市政工程设计等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注重产学研结合,建立了高效灵活的管理机制,重质量、讲信誉,铸就了较强的服务地方工程建设和社会需求的能力。致力于灾后重建、新农村建设、建筑节能等领域的规划和设计,并诚挚希望能与地方政府和社会实体合作,为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所属学科为:城市规划。主要成果、成功的业务课题四川遂宁金海国际社区规划设计、河南罗山温州城市花园规划设计、成都市高新区石羊古镇规划设计方案、绵竹职业中学改扩建方案、遂宁电影文化中心建筑设计等。承接了柳江四期新居工程设计、东郊红枫岭三、四号地铁块项目设计、科研任务数十项、花果新居拆迁安置房工程设计、成都市羊西线限价商品房方案设计等科研任务三十多项, 累计科研经费达数百万元,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教材、专著数十本。西华大学园林景观研究所园林景观研究所成立于2005年10月,拥有多位长年从事园林景观设计并具有前沿设计理念的资深设计师。长期以来,园林景观研究所在公园规划、公共绿地设计、道路景观、滨水景观设计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设计和实践经验,组成了一支与规划、园林、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测量、经济等专业紧密合作的设计团队,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建筑师2名,注册城市规划师3人。研究所下设第一研究室和第二研究室:一室主要从事园林景观方案设计与景观施工图纸设计以及图纸规范研究工作;二室主要从事园林工程、造价以及景区旅游策划以及相关评估等工作。一、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范围园林景观主要从事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园林美学研究与图纸规范研究以及园林工程造价工作。设计风格多样,充分尊重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注重学习国内外同行的先进理念与设计技法。时刻准备为地方和企业提供绿地系统规划、公共绿地、道路绿化、滨河绿化、住宅景观、企事业单位绿化等领域及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咨询服务。所属学科为:建筑学、城市规划。二、 主要成果、成功的业务课题眉山月亮园小区绿地系统规划、清白江人民广场绿地广场、都江堰其达公司园林绿地设计、陕西山阳县莲湖公西华大学品牌符号研究所品牌符号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4月,研究所人员由一批博士、教授、副教授等组成,实力雄厚。一、主要研究内容、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范围品牌符号学是跨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传播学、符号学等多学科的边缘学科。它依托“三位一体”品牌模型,建立的的系统科学构架与商业实践模型,初步形成了由强势品牌战略、品牌符号经营、品牌符号营销、品牌符号设计等系统模块组成的应用体系,有效的为新经济下,实业界的品牌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与应用工具。西华大学品牌符号研究所承接课题方向:(1)围绕品牌符号经营的前端课题:指定范围品牌符号研究、品牌价值战略定位、强势品牌战略规划设计、品牌符号策略研究(2)围绕品牌符号主题课题:品牌符号规划设计、品牌符号应用设计、符号品牌设计。(3)围绕品牌符号后端延伸课题:品牌符号营销、品牌符号推广、品牌符号重塑、品牌符号经营模式设计等所属学科为:美术学、传播学、符号学二、主要成果、成功的业务课题1、九寨沟品牌符号系统规划设计。2、谭鱼头品牌符号系统规划设计。3、 人民商场品牌符号系统规划设计。4、迪康药业品牌符号系统规划设计。5、成都小吃品牌符号系统规划设计。6、衡平信托符号系统设计。7、香港避风塘喜记香辣蟹品牌符号系统设计。8、红景天行业品牌符号研究。9、参与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完成《四川灾后旅游市场恢复计划》《映秀镇灾后旅游重建策划》中的品牌专项工作。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572013)《市场进入安全综合评价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负责品牌安全研究工作。西华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3月,由教授3人,副教授1人,硕士生导师3人、博士2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4人组成。一、主要研究内容、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范围岩土工程研究所从事的工作对象包括工业与民用建筑、公路、铁路、桥梁、隧道及地下工程、堤坝、机场等,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岩石、岩体、土体性质与评价,岩土边坡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地下工程的开挖与稳定性维护、岩土工程爆破、岩土结构工程及防护技术,各种岩土测试技术、土与岩石地基工程、深基坑的开挖和支护技术等。具有广阔的研究领域和大量的工程项目。国内外都争相建立相应机构,并有大量专业期刊出版和专著问世。每年都有相应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举行,不断有该领域的科研成果获国家、部、省市科技进步奖,因此岩土研究所是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研究机构。二、主要成果、成功的业务课题岩土工程研究所拥有一批由博士、教授、高工和工程师、研究生等组成的强有力的中青年研究队伍,已从事二十多年岩土工程、岩体力学、地下工程、测试技术、数值计算、软件开发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具有坚实的数理力学基础与实验、数值计算及工程现场实践技能。在长期的科研工作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已在四川、重庆以及云南、贵州、浙江等地进行了有关岩体工程、边坡工程及岩土特性等方面的研究,特别是近十年来,在岩土工程应用研究、岩石损伤、断裂力学、边坡岩体工程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项目研究、市级研究项目、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以及包括边坡、地基、隧道等许多横向科研项目,取得了突出成果。获得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市级科协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并发表论文150余篇(包括多篇EI收录论文)。目前,已有包括岩土特性、各种岩土工程的研究与实验条件,有专门研究机构,拥有岩土三轴仪、岩土数据采集仪、超声波测定仪、多功能材料试验机、各种现场观测仪器、计算机及分析计算软件等百余台(套)岩土测试设备仪器,目前正承担有省部级及多项横向科研项目。 一、复杂载荷下层状岩土特性及应用研究课题来源:四川省教育厅成果内容简介:复 杂载荷下层状岩土问题是边坡工程、地下工程、隧道工程、水利工程、地基工程、道路工程、建筑工程、矿山工程及核废料贮存等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中大量存在的岩土力学问题和工程疑难问题。随着基础设施的大量兴建,有关岩土工程的问题日益突出,相关工程受到复杂条件下层状岩土的变形、强度、破坏等方面的影响,常 造成隧道坍塌、滑坡、泥石流、建筑地基变形过量、基础倾斜、地表沉陷、大坝决堤、建筑物开裂、矿山压力显现及各种地质灾害和工程灾害事故等的发生。以西华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教授刘立博 士为项目负责人完成的该项目研究成果,是教育厅优秀科研成果项目。该项目从岩土的应力、应变、强度、本构关系、破坏特征等复杂力学特性研究与施工技术和工程应用入手,解决了复杂荷载与多因素耦合作用下岩土在设计、施工、营运等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难题与控制关键技术,是进行各种岩土工程勘测、设计、施工、 运营和维护工程中重要技术手段,对解决隧道工程、边坡工程、地下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道路工程、河岸工程、动力机器地基与基础工程、矿山工程以及核废料储存等工程中实际技术问题、加快工程进度、降低施工成本、保障生产与运营安全能起到重要作用。技术水平:本 项目注重了现代各种工程在建设及运营过程中,由于多因素耦合、复杂载荷作用对岩土结构,特别是层状岩土所凸现的理论和技术难题的研究,结合了微、细观和宏观方法、本构模型与计算机三维数值分析、现代岩土力学与工程理论、先进实验方法与现场监测技术,突出了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形成了新的理论、施工技术和 工程系统,解决了不少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例如:应用该项目成果承接并完成的目前世界第一高双曲拱坝——“锦屏高边坡岩体结构与损伤变形机理及其与边坡工程稳定性实效关系研究”项目,通过了由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的专家组技术鉴定,专家鉴定结论为:项目研究成果整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获得经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批准授权的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证书编号:2008YK-03-02-J02),为实际工程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外,该项目还应用于都汶高速公路强夯路基工程分析及部分隧道、地铁工程,发表了近10篇研究成果与应用论文。应用前景:该项目研究成果可应用于施工企业、设计单位、研究机构、行业管理部门等从事的道路工程、边坡工程、地下工程、隧道工程、地基工程、水利工程、建筑工程、矿山工程及核废料贮存等工程设计与施工项目中,对解决岩土工程疑难问题、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促进经济合理、保障技术可靠、生产与运营安全能起到重要作用,并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特殊基础(深基础)试验研究课题来源:四川省电力局成果内容简介:根据康定~崇州500kV双回线路工程设计部门提出的几种特殊基础型式分别进行受力分析和比较,选择卡盘式基础进行野外实验,根据理论分析结果和实验结果推导该类基础设计方法。卡盘式基础结合了斜插式基础受力好和原状土掏挖基础环保好的特点,一方面可减小倾覆力距,使得塔腿基础作用力可通过上面斜柱部分直接传到地面,另一方面,避免了采用大吨位的塔脚板,有利于运输和施工,从而满足塔位稳定、环保及经济的目的。该方法已运用于康定~崇州500kV双回线路工程中。三、组合插入角钢试验研究试验课题来源:四川省电力局成果内容简介: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插入角钢的受力机理、锚固件的应力分布、锚固力大小及其对外力的分担关系进行分析,确定插入角钢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的分布规律、插入角钢 锚固长度的计算理论、锚固件的布置方式及锚固件的计算理论。通过实验室和真型试验,验证有限元分析成果和理论计算方法,从而确定组合插入式角钢设计计算方法和锚固措施。插入角钢技术广泛用于输电线路铁塔结构工程中,根据该成果可适当减小插入角钢的锚固长度和锚固件个数,减轻重量,便于山区线路施工的运输,减少施工难度。四、铁塔基础插入式角钢连接节点试验课题来源:四川省电力局成果内容简介:对铁塔与基础采用的弯插入式角钢连接节点、单角钢变双角钢节点以及铁塔塔脚板受力机理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对弯插入式角钢连接节点、单角钢变双角钢节点进行实验验证,提出节点或连接计算的实用设计方法。采用这些新型节点连接,减小了节点尺寸和重量,节约了钢材,有效解决山区输电线路施工运输困难的问题。五、《架空输电线路铁塔设计技术导则》试验研究课题来源: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成果内容简介: 该课题含以下三方面内容:(1)减轻大件焊接节点输送重量试验研究;(2)长塔腿整体稳定分析;(3)填板对双肢组合角钢受力的影响分析。在减轻大件焊接节点输送重量试验研究中对新型节点和连接进行了试验和理论分析,推导相关设计计算公式。长塔腿整体稳定分析中进行了铁塔节间布置方式和不同主斜材刚度比对塔腿受力和整体稳定影响的有限元分析,为大型铁塔的设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填板对双肢组合角钢受力的 影响分析中比较了各国钢结构规范对填板的相关介绍和规定,提出了填板的设计方法。以上研究成果已运用于该院的铁塔设计中。六、插入式钢管试验研究课题来源:国家电网公司成果内容简介: 课题完成了插入式钢管连接的理论分析,并对钢管在混凝土中的纯粘结锚固、承压板锚固、端部锚材锚固和组合锚固分别进行了承载力特性的分析研究,推导了不同锚固模式下插入式钢管锚固承载力计算公式,为插入式钢管的锚固设计理论提供了计算依据。该课题首次开展了插入式钢管锚固承载力的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连接方式和设计方法已运用于1000kV淮南—上海(皖电东送)输电线路工程中。七、深部开采煤岩动力灾害时间效应研究课题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利用MTS815材料实验机、8CHSPCI-2声发射仪、岩石CT实验系统等先进手段系统地对煤岩结构形态及非均质性描述、单轴和三轴压缩煤岩损伤演化、单轴和三轴压缩煤岩蠕变损伤演化、压缩煤岩卸荷损伤破坏等进行了宏、细观实验研究,得出了煤岩结构形态和非均质性CT实验描述方法,提 出了基于“归一化”累积声发射振铃计数的损伤变量,得出了压缩煤岩损伤时效扩展、蠕变损伤扩展、卸荷损伤扩展等演化规律。并对压缩煤岩声发射过程分形特征、煤岩动力灾害突变机理等煤岩动力灾害孕育过程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在以上研究基础上,分析得出了煤岩动力灾害时间效应产生机理,提出了其预测预报的方 法,建立了预测机理模型。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是什么

代表科研获奖 破碎岩体渗流规律及其在煤矿突水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排名第二; 煤矿采动岩体渗流灾变研究 2006年度中国高等学校(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排名第二;主要荣誉称号2009年度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8年度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8年度中国矿业大学“十佳青年教职工”称号2003-2006年度江苏省优秀力学工作者代表学术论文 PU Hai, MIAO Xiexing, YAO Banghua, TIAN M Structural motion of water-resisiting key strata lying on J China Univ Mining & Technol, 2008, 18(3): 353- EI HPu&XXM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capability of Water-Resisting Key Strata to prevent water seepage in Mined Rock M Boundaries of Rock Mechanics, International Young Scholars’ Symposium on Rock Mechanics 2008, Beijing, China, 28 April -2 May 2008, 353-EI Pu Hai, Xu Jinhai,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afe Mining under the Fire D Progress i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afety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Hunan, China, October 24-27, 2006, VVI:1555- ISTP 浦海, 缪协兴 综放采场覆岩冒落与围岩支承压力动态分布规律的数值模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23(7): 1122~ EI 缪协兴, 浦海, 白海波 隔水关键层原理及其在保水采煤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8, 37(1): 1- EI

宫凤强,1979年生,博士(后),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南大学升华育英人才和高等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是“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优秀博士论文奖”和“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曾留学于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主要从事矿山资源开采和隧道工程建设等领域工程灾害防治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2007年7月8日从葡萄牙传来的最新消息,正在葡萄牙召开的第11届国际岩石力学学会最佳博士论文评审中,由中国国家小组推荐的梁正召博士的博士论文《三维条件下的岩石破裂过程分析及其数值试验研究》,获得了2008年度罗哈奖(Rocha Medal)。这是自国际岩石力学学会设立罗哈奖17年以来,中国岩石力学研究者第一次获得该项奖励,实现我国在该奖项的零的突破。也实现了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的一个目标,也为既然换届的第五届理事会划上了一个完整的句号。同时,也希望中国所有从事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专业的博士毕业生们,向梁正召博士学习,努力学习,希望在未来能有更多的中国博士毕业生获得此项奖励。罗哈奖(Rocha Medal)是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对岩石力学与工程课题研究的优秀博士论文作者的最高奖励,每年在全世界评选出1名获奖者。罗哈奖(Rocha Medal)是为纪念已故前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主席M.Rocha,由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于1982年设立的,旨在激励岩石力学领域的年轻学者。这也是继去年徐涛博士冲出亚洲、作为亚洲唯一候选人冲刺该奖以来,唐春安教授团队第二次申报该奖。此外,该研究团队派出到瑞典学习,由唐春安教授与瑞典律利欧大学Lindqvist教授、寇邵全教授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刘红元,去年也获得欧洲提名,参与2006年度国际岩石力学学会罗哈(Rocha)奖的最后角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优秀博士论文评选

研究方向: 1、岩石破坏与失稳机理2、岩土工程中的高性能并行计算3、岩石破裂过程与计算机仿真4、地下工程开挖与稳定性分析 出版著作和论文: 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土工程学报》、《岩土力学》、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国内外等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EI收录30余篇,ISTP收录20余篇,共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多项,包括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2008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2008年国际岩石力学最佳优秀博士论文Rocha Medal。 科研成果及所受奖励: 1、国际岩石力学学会罗哈奖(Rocha Medal 2008)2、2008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3、2002年冶金科学技术奖(省部级)一等奖 岩爆及其采矿诱发岩体失稳过程的研究4、2001年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 二等奖 开采诱发岩体破裂过程失稳及其岩爆机理研究5、2002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6、2009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岩石破坏失稳机理及其分析方法7、2009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计划”8、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社会兼职: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一级学会)理事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国家小组成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地下工程分会 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专业委员会 委员

先后获得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湖南省青年科技奖、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中南大学优秀教师奖、中南大学优秀博士后等10多项科研奖励。先后负责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科技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基金等10多项科研课题研究。长期从事隧道与岩土问题的极限分析研究。传统的隧道与岩土极限分析理论是建立在线性Mohr-Coulomb准则基础上,实际上大量的实验证明破坏准则是非线性的。基于非线性准则,本人在国际上首次建立岩土极限分析非线性理论,在国外期刊上发表论文近20篇,成果得到国际同行专家认可。共发表论文130余篇,27篇SCI检索(第一作者22篇),65篇EI检索。论文被SCI引用80多次;参著《高等土力学》一本。多次在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进行高级访问研究。担任很多国际权威期刊的论文评阅专家,如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AS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mechanics等。

2007年7月8日从葡萄牙传来的最新消息,正在葡萄牙召开的第11届国际岩石力学学会最佳博士论文评审中,由中国国家小组推荐的梁正召博士的博士论文《三维条件下的岩石破裂过程分析及其数值试验研究》,获得了2008年度罗哈奖(Rocha Medal)。这是自国际岩石力学学会设立罗哈奖17年以来,中国岩石力学研究者第一次获得该项奖励,实现我国在该奖项的零的突破。也实现了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的一个目标,也为既然换届的第五届理事会划上了一个完整的句号。同时,也希望中国所有从事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专业的博士毕业生们,向梁正召博士学习,努力学习,希望在未来能有更多的中国博士毕业生获得此项奖励。罗哈奖(Rocha Medal)是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对岩石力学与工程课题研究的优秀博士论文作者的最高奖励,每年在全世界评选出1名获奖者。罗哈奖(Rocha Medal)是为纪念已故前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主席M.Rocha,由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于1982年设立的,旨在激励岩石力学领域的年轻学者。这也是继去年徐涛博士冲出亚洲、作为亚洲唯一候选人冲刺该奖以来,唐春安教授团队第二次申报该奖。此外,该研究团队派出到瑞典学习,由唐春安教授与瑞典律利欧大学Lindqvist教授、寇邵全教授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刘红元,去年也获得欧洲提名,参与2006年度国际岩石力学学会罗哈(Rocha)奖的最后角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优秀博士论文要求

论文是一份正式的、程式化的文件,用来论证你的论点。这篇论文必须有意义,有原创性(还没有人证明它是真的),而且它必须扩展科学的知识。论文本身应分为4至6章。 博士论文写作格式:1、引言 介绍基本术语,引用适当的背景资料,简要讨论已经涉及问题各个方面的相关工作。在这里,学生应该清楚地陈述论文及其重要性。2、抽象模型讨论一个证明自己论点的抽象模型,本章不应讨论任何具体的实现。 3、模型验证/定理证明 这是展示模型证明的一章。可能是一组证明,或者是对收集支持数据时使用的模型或模拟的构建和验证的讨论。 4、测量值/数据这部分是从实际使用、模拟或其他来源收集的各种数据的展示。演示将包括分析,以显示对基础论文的支持。 5、其他结果在一些工作中,可能会有第二次确认研究,或者在证明中心论点的过程中收集额外的重要结果。这些将在这里展示。 6、结论和今后的工作这里讨论你从你的工作中发现的东西,偶然的想法和结果,这些想法和结果对你的论文来说并不重要,但是有价值。这一章应该总结论文的所有重要结果。 7、附录附录通常是用来保存平常的细节,这些细节没有在其他地方发表过,但是对你论文至关重要。包括:测量结果表实验测试的配置细节关键例程算法的有限源代码列表

(一)基本要求来稿要求题材新颖、内容真实、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句通顺。文章一般不超过5000字。投稿请寄1份打印稿,同时推荐大家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投稿。(二)文题文题要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题下。(三)作者与单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年龄、性别、民族、学历、职称、职务;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四)摘要和关键词所有论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6个。(五)标题层次一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2)”来标识。一般不宜超过4层。标题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级标题末尾均不加标点。(六)计量单位、数字、符号文稿必须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符号。(七)参考文献限为作者亲自阅读、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只选主要的列入,采用顺序编码制着录,按其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列于文末,并依次将各编号外加方括号置于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书写格式为:作者。文题。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页。网上参考材料序号。作者。文题网址(至子--栏目)。上传年月。

各个学校要求不完全一样,但一般都在十万左右。人大和北大要求是十二万,我们有个同学还做了二十五万字呢。有些学科,比如理工科,不完全是以文字为标准,而是成果的价值为依据。如有需要,我可以为您推荐!

六、考试课程及学分--------------------- --------------------| 本 科 ||-- -------------------------------- -----|| 基 础 科(专科) 段 | 本 科 段 ||---------------- -|---------------------||类|序| | 学|类|序| | 学 || | | 课 程 名 称 | | | | 课 程 名 称 | ||别|号| | 分|别|号 | | 分||-|-|-------- --|--|-|-|--------------|--|| |1 |哲 学 | 6| |1|中国革命史 | 6|| |-|----------|--| |-|---- ----------|--|| |2|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8 | |2|外国语(经贸知识英语) |12|| |-|---- ------|--| |-|--------------|--| |共|3|高等数学(一)微积分| 6|共|3|高等数学(二)(线 性代数、概| 9|| |-|----------|--| | | | ||同|4|基础会计学 | 5|同| |率论与数理统计) | || |-| ----------|--| |-|-------------- |--||课|5|财政与金融 | 5|课|4|数据处理概 论 | 6|| |-|----------|--| |-|--------------|--|| |6|国民经济统 计学概论 | 6| | | | || |-|----------|--| |-|---------- ----|--|| |7|大学语文 | 6| | | | ||-|-|---------- |--|-|-|--------------|--|| |1|基 础英语 |12| |1|外贸英语写作 | 4|| |-|----------|--| |-|------ --------|--|| |2|国际贸易 | 4| |2|外贸函电 | 6|| |-|------ ----|--| |-|--------------|--|| |3|中国对外贸易 | 4| |3|国际市场营销学 | 5|| |-|----------|--|专|-|-- ------------|--||专|4|国际金融 | 6| |4|涉外经济法 | 4|| |-|-- --------|--|业|-|--------------|- -||业|5|国际贸易实务 | 4| |5|外贸经营管理 | 4|| |-|----------|--|课| -|--------------|--||课|6|国际商法 | 4| |6|外贸会计 | 5|| | -|----------|--| |-|------------ --|--|| | | | | |7|外贸统 计 | 4|| |-|----------|- -| |-|--------------|--|| | | | | |8|世界市场行情 | 4 || |-|----------|--| |-|-------- ------|--|| | | | | |9 |国际运输与保险 | 4|| |-|-------- --|--|------------------| || | | | | 毕业论文(未计学分) | ||---|----------|--|-------- ----------|--||合 计| |76 |合 计| |73||-------- -------------------------------| |总 计 149学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