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论文开头

发布时间:2024-07-05 17:00:00

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论文开头

弘扬传统文化作文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有:脸谱、剪纸、中国结、刺绣、人偶、武术……我们的传统文化节日相当丰富,其中春节是我国的第一大传统节日,每年到了腊月二十三,也就是俗称小年以后,年味越来越浓,人们都忙着买年货,大街上都洋溢着热闹喜庆的节日气氛。到了腊月三十日,也就是大年三十,人们都在贴对联、门神和福字,福字都要倒着贴,意思就是幸福到了我们身边。这一天出门在外的人们,都要赶回家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当然饭桌上最不可少的是饺子,如果没有了饺子,这一天都不快乐。人们在一起一边吃着丰盛的年夜饭,一边欣赏着春节联欢晚会,又说又笑,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在除夕之夜,我们要熬夜等待着新年钟声敲响。到了五、四、三、二、一、“当”的那一刻,人们要放鞭炮、放烟花,来庆贺新的一年来了。为什么要放鞭炮呢?这里有一个关于“年”的传说,放鞭炮可以吓走“年”。放烟花是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像烟花一样绚丽多彩。第二天一大早,人们早早地起了床,吃完早饭,就回老家,要给长辈拜年,收压岁钱,这也是小朋友最喜欢的一件事。到了大年初二,人们就要走亲访友,直到正月十五,人们要看舞狮舞龙,也就预示着年要过完了。这就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

弘扬中华传统节日 古人描绘的美好生活,龙凤成祥,仙鹤长鸣,神鹿奔跃,日月轮回,世代不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东方文化美德几千年长盛不衰,文化是民族的生命,文化与民族共生共存,只有民族文化的复兴,才有完整意义上的民族伟大复兴。道德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灵魂,也是民族的价值观,更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传统社会的美德教育往往最初从亲缘关系开始,靠的是世世代代传承下来。幼儿从小就感受到亲情的薰陶: 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并不断调整和更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她既有强烈的历史遗传性,又有鲜活的现实变异性;她作为文化的基因,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中流淌;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个中国人和自己的后代。 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既是对民族传统的继承,又要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使历史与现实相联,使民族精神真正体现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重在弘扬”、“重在培 育”,但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尤其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继承是前提,创新才是根本,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永恒动力。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仅有历史的传承是远远不够的。惟有创新,才能发展;惟有创新,才能不朽。历史没有止步,创新就不应该停止,民族精神也就不会终结。中华民族精神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它始终是发展的、前进的。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重要历史关头,都会孕育出新的民族精神。无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还是建设和改革年代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等,都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延续与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 正是这种闪烁着时代光辉的民族精神,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先进思想并顽强奋斗精神的杰出人物:林则徐、谭嗣同、瞿秋白、方志敏、鲁迅、雷锋、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他们为振兴中华上下求索、矢志不渝,推动了历史发展和民族进步,深刻地改变着时代的面貌,他们高扬着鲜明的时代精神,挺起了坚强的民族脊梁。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力量。 汉唐气象,时代华章。与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的雄健步伐相伴,一种昂扬向上、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正在神州大地激越弘扬。 一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正是一部浩气长存正气磅礴的绚丽诗史,在这个历史长河中,不断有正气人物,正气故事出现。在我们宏伟壮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英雄人物、英雄事迹也是层出不穷的,在他们的身上真正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美德和社会公德,也张扬着浩然的民族正气和民族精神,这些是我们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公民道德和民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他们身上有没有优秀的民族精神,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千秋大业的大事。因此,我们一定要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努力把其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 族精神教育的生动教材。只有不断弘扬和培育符合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并用它来哺育下一代,我们的民族振兴才会有希望。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是中华子孙的美德,爱国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生动的诠释。而中华民族精神则是中国革命胜利和建设的精神动力,是光照千秋的高尚情操,是伟大的中华之魂。

可以根据每个节日的由来传说开头,从而由浅入深去详细介绍这个传统节日,风俗习惯以及历史演变

传统节目。作文开头怎么写?传统的节日,我们一般写的要真实性比较好一些,用记叙文的写法就是比较好的。

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论文

第年第一个节气:打春 (每年的第一个节气就是“立春”,人们通常叫“打春”。为什么这么叫呢?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种风俗,每年立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服装,抬着一头纸糊的大耕牛,载歌载舞上街游行。游行后,把纸糊的耕牛抬到县衙的公堂上,由县官新自执鞭打三下,意思是:大地回春,赶紧耕种。因此,人们就把立春叫做“打春”。) 一月一日:元旦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是会意字,上面的“日”表示太阳,下面的“一”表示地平线。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象征一天的开始。元旦,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公历1月1日,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元旦节。我国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如夏代是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等等。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会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等风俗。我国古代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后来古人把正月十五称“上元”,七月十五称“中元”,十月十五称“下元”。最迟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举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到后来,中元、下元的庆典逐渐废除,而上元经久不衰。) 三月八日:妇女节 三月十二:植树节 清明节前一天:寒食 (旧俗中的一个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春秋时已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随其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了介之推。介之推于是携老母隐居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但介之推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晋文公于是规定每年这一天禁止人们起火烧饭,以寒食表示悼念。后来便形成了在寒食这天寒食、扫墓的风俗。) 四月五日: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五月一日:劳动节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阴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五”与“午”互为谐音而通用。是我国的一个古老节日。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 遭谗言被放逐后,目睹楚国政治日益腐败,又不得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无力拯救危亡的祖国,于是自投汩罗江以殉国。此后,人们为了不使鱼虾吃掉其尸体,纷纷用糯米和面粉捏成各种形状的饼子投入江心,这便成为后来端午节吃粽子、炸糕的来源。这风俗已传到了国外。) 六月一日:儿童节 七月一日:中国共产党建党日 七月七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 农历七月初七:七夕情人节 (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七夕”。我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后有妇女于此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所谓乞巧,即在月光下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农谚上说“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镰割好稻。”这又是磨镰刀准备收割早稻的时候。) 农历七月十三:敬老节 八月一日:中国建军节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到了晚上,月圆桂香,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是赏月的佳节。中秋节还要吃月饼。据传说,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把发起暴动的日期写在纸条上,放在月饼馅子里,以便互相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义。终于在这一天烘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此后,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阴历九月初九。我国古代以九为阳,九月九日正是阴月阳日,故名“重阳”。相传东汉时汝南人桓影,听到费长房对他说,九月九日汝南将有大灾难,赶快叫家里人缝制小代,内装茱萸,缚在臂上,登上高山,饮菊花酒,借以避难。桓景这一天全家登山,晚上回家,果然家里的鸡、狗、羊全部死掉。从此,民间就有在重阳节做茱萸代、饮菊花酒、举行庙会、登高等风俗。因“高”与“糕”音同,所以重阳节又有吃“重阳糕”的习俗。唐代诗人王维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记载了当时的风俗习惯。由于该诗感情真挚,至今脍炙人口。) 九月十日:教师节 十月一日:国庆节 农历十一月二十二:冬至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 (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叫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腊月初八这一天,旧俗要喝腊八粥。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得道成佛,因此寺院每逢这一天煮粥供佛,以后民间相沿成俗,直至今日。) 农历十二月大年三十:除夕 (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除”,本义是“去”,引申为“易”[交替];“夕”字的本义原是“日暮”,引申为“夜晚”。故而除夕之夜,便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除”乃除旧布新之意。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这就是“除夕”节的由来。“除夕”在古时还有许多别称,如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等等。称呼虽多,但总不外乎送旧迎新、祛病消灾的意思。)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 (是农历的一岁之首,俗称“大年”。春节的来历,在我国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是我国民间最热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时节,南北朝以后才将春节改在一年岁末,并泛指整个春季,这时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人们便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到了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改农历为公历[阳历]后,便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的新年定为“春节”,因而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过春节叫过年。) 年: (人人常把过春节说成“过年”,而“年”的最初含义与今天根本不同。据说,在很古的时候,世界上有一种最凶恶的野兽叫“年”。它生长得比骆驼还大。跑起来比风还快,吼起来比雷还响。它一出来,见人吃人,见畜伤畜,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天神为了惩罚“年”,把它锁进深山,只许它一年出山一次。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了“年”有“三怕”——怕红颜色、怕响声、怕火光。于是,有一年腊月三十晚,大伙在门口贴上红纸,不断地敲锣打鼓、放鞭炮,晚上屋子里彻夜点上灯。“年”晚上来了一看,家家灯光通明;一听,处处放炮声,吓得它不敢进村。白天它又偷偷下山来,见还是户户门上红,遍地咚咚响,吓得它胆颤心惊,调头又跑回去了。从此后,“年”一直没敢再来,据说饿死在深山老林里了。后来,人们才把防“年”、“驱年”,变成安安稳稳地过年了。“年”没有了,但是过年的习俗仍保持着。鲜红的春联,辉煌的灯火,清脆的爆竹,响亮的锣鼓,年年如此。) 哇,找了好多资料才找出这些传统节日,自己边打字边了解古代节日,原来都是这样由来的呀。

弘扬中华传统节日 古人描绘的美好生活,龙凤成祥,仙鹤长鸣,神鹿奔跃,日月轮回,世代不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东方文化美德几千年长盛不衰,文化是民族的生命,文化与民族共生共存,只有民族文化的复兴,才有完整意义上的民族伟大复兴。道德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灵魂,也是民族的价值观,更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传统社会的美德教育往往最初从亲缘关系开始,靠的是世世代代传承下来。幼儿从小就感受到亲情的薰陶: 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并不断调整和更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她既有强烈的历史遗传性,又有鲜活的现实变异性;她作为文化的基因,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中流淌;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个中国人和自己的后代。 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既是对民族传统的继承,又要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使历史与现实相联,使民族精神真正体现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重在弘扬”、“重在培 育”,但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尤其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继承是前提,创新才是根本,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永恒动力。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仅有历史的传承是远远不够的。惟有创新,才能发展;惟有创新,才能不朽。历史没有止步,创新就不应该停止,民族精神也就不会终结。中华民族精神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它始终是发展的、前进的。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重要历史关头,都会孕育出新的民族精神。无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还是建设和改革年代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等,都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延续与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 正是这种闪烁着时代光辉的民族精神,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先进思想并顽强奋斗精神的杰出人物:林则徐、谭嗣同、瞿秋白、方志敏、鲁迅、雷锋、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他们为振兴中华上下求索、矢志不渝,推动了历史发展和民族进步,深刻地改变着时代的面貌,他们高扬着鲜明的时代精神,挺起了坚强的民族脊梁。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力量。 汉唐气象,时代华章。与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的雄健步伐相伴,一种昂扬向上、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正在神州大地激越弘扬。 一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正是一部浩气长存正气磅礴的绚丽诗史,在这个历史长河中,不断有正气人物,正气故事出现。在我们宏伟壮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英雄人物、英雄事迹也是层出不穷的,在他们的身上真正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美德和社会公德,也张扬着浩然的民族正气和民族精神,这些是我们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公民道德和民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他们身上有没有优秀的民族精神,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千秋大业的大事。因此,我们一定要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努力把其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 族精神教育的生动教材。只有不断弘扬和培育符合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并用它来哺育下一代,我们的民族振兴才会有希望。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是中华子孙的美德,爱国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生动的诠释。而中华民族精神则是中国革命胜利和建设的精神动力,是光照千秋的高尚情操,是伟大的中华之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仅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而且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这些节日久经沧桑,凝聚着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情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延不衰,以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令华夏子孙世代陶醉和向往,以约定俗成的民间礼仪陶冶和锤炼着民族的品格和个性,以欢乐祥和的氛围弘扬着民族的美德和精神。其传承民族血脉、提升民族精神的价值,强化民族文化记忆、心理认同的价值,维系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家庭和睦的价值,激发与释放情感、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是任何文化形式都难以替代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生存之根、立世之魂、传承之本。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创造和传承的传统节日文化,可谓是最具活力和影响力、最具民族特色和个性的文化,它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生动展示了广大民众的精神世界。“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今天,我们要利用传统节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要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过节理念,充实和丰富传统节日的内容和形式,更重要的是要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广大民众了解传统节日的源流及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唤起国人参与节庆活动的热情,并形成守护精神家园的文化自觉,使中国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是厚重而多彩的,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中国传统节日是农业文明的缩影,是先人追求天人和谐的产物中国传统节日植根于农业社会的土壤中,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即节日日期的选择与设定是古人依据天候、物候和气候的周期性转换而约定俗成的,都对应着特定的节气和农时。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步入农业文明的古国之一。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已经有了“国之大事在农”的观念,并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认识到:人类要生存、庄稼要收成,就必须观察和掌握天象(日月星辰的变化)、物象(动植物随季节而生的变化)和气象(寒暑雨雪的变化)及其规律,顺应天地运行的节奏和气候变化的秩序,来合理地计划和安排其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为了准确地反映四季气温、降水、物候等诸多方面的变化情况,用以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古人依据太阳在黄道的不同位置,确定出了“二十四节气”。岁时节令一经确立,一些特别的日期就凸显出来,它们作为农耕周期中的关节点,备受先民的重视,每当特定的节气来临之时,都要举行与这个节气相应的仪式和庆典活动,这样,农耕周期便也成了庆典周期。“‘节’正是对岁时的分节,把岁时的渐变分成像竹节一样的间距,把两节气相交接之日时定为交节,由此转意为节日。”以自然节气的规律性变化为依托的中国传统节日,充分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节律,顺应自然时序,感悟天、地、人“三才”的贯通一气,追求和升华“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传统节日从时序安排上宛如一条由自然节气生成而贯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链”,“四时节庆,纷至沓来”。春天,大地回暖,万物复苏,春节、元宵节、中和节、清明节等节日接踵而至。人们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阖家团聚、拜年庆贺、舞龙观灯,尽情欢庆新春的到来;还要祭奠先祖、尽孝寻根、踏青赏春、娱乐健身,在慎终追远中享受新春的赐福,准备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农耕播种。炎炎夏日,端午节又如约而至。人们佩艾采药、驱邪避毒,凭吊屈原、裹粽竞渡,斗草送扇、归省探亲,以期安度酷夏、消除邪恶。时至秋季,秋高气爽、丹桂飘香,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纷至沓来。沉浸在丰收喜悦中的人们,乞灵巧、放河灯、赏秋月、玩秋菊、登高辞青,以多种方式庆贺丰收、祭奠亡灵、祈福纳祥。严冬降临,瑞雪飘飞,腊八节、小年、除夕是对它最好的迎候。人们忘记了寒冷,扫洒除疫、送灶祭祖、社火游街、欢欢乐乐地团圆守岁,品味着“田增五谷人增岁”的喜悦。四时吉庆的和谐有序、错落有致,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洽互动。中国传统节日的设置还体现出了农闲农忙安排有别的特点。从节日在一年四季的分布上看,农闲的冬春两季,安排的节日较多,节庆活动内容丰富,且持续的时间也相对长一些;而农忙的夏秋两季,则安排的节日相对要少,节庆的内容和时间也相对要稍短一些。如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这个一年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活动内容最丰富的年节,即安排在冬春之际的农闲时节。这样的安排,无疑是农耕社会使然。只有在冬尽春回的农闲之际,辛苦劳作了一年的人们才得以休息娱乐,并有充裕的时间祭神祀祖、阖家团聚。四季佳节的娱乐庆典和烹饪饮食,也是适时合令、因时而设、应季而生的。如春节的燃放鞭炮、扭秧歌、跑旱船、耍社火、转九曲、逛庙会,确能给寒冬里的人们增添不少激情和欢乐的气氛;清明节踏青郊游、荡秋千、放风筝,是因为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满目葱翠,一派生机,正是人们投身大自然、享受明媚春色的好时光;端午节赛龙舟,恰是江南水乡汛期未到,而气温已高,宜于水中嬉戏的良辰吉时;中秋节家人团聚,祭月、拜月、赏月,时及湿气已去,沙尘未起,空气清新,碧空如洗,圆月如盘,可谓“花好月圆人团聚”的最佳时日;重阳节登高望远、赏菊宴饮,正值晚秋,秋风渐劲,寒意渐浓,霜染枝头,云淡山青,适宜人们登高秋游、活动筋骨、陶冶性情,尽享盎然秋意。此外,烹饪食物的多样性也体现了春夏秋冬、朝夕晦明等不同特点。夏秋之时,正是各种水果成熟的季节,于是此时的节日,如中秋节、重阳节等,人们的餐桌上,蜜桃、苹果、石榴、葡萄等各色水果便成了主角;冬春之际,猪羊壮鸡鸭肥,于是春节、元宵节等节日里,各种丰盛的肉食成了人们的最爱;端午时节,粽叶飘香,自然清香诱人的粽子就成了餐桌上的“当家花旦”;中秋时节,“秋风响,蟹脚痒”,于是螃蟹便成了最受青睐的中秋美食。可见,传统节日的娱乐饮食等诸多节庆民俗,都是与自然保持着一种和谐、协调的关系。“如果说,有些民族的节日体系是以宗教纪念日作为核心的话,那么我们的民族传统节日和其他某些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大的区别,我们民族传统节日的重要特征在于,这些节日是以协调我们和自然的关系为核心而建立的。”中国传统节日表达了我国各族人民应时而作、张弛有度的自然生活节律和独特的审美心理定势;反映了先秦以来历代人民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认识和改造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二、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从远古走来的中国传统节日,是“感自然节律而成,蕴人文精神而丰”。岁月的推移和中华文明的发展,使传统节日不断被多种社会文化因素润泽渗透,有民间传说的嵌入,有宗教活动的影响,有历史人文的大量积淀,有民族智慧、情感、生活习性的融合等,节庆内容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如介子推居功不受赏的传说之于寒食节,爱国诗人屈原、忠臣伍子胥、孝女曹娥的传说之于端午节,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爱情传说之于七夕节等。又如,源于远古“腊祭”的春节,腊月初八先民用五谷杂粮做腊八粥敬祖祭神,是古代“腊祭”的开始。后来,佛教传入中国,各大寺庙纪念释迦牟尼成道日做腊八粥与古代“腊祭”的行事相融合,形成了民间食腊八粥的习俗。中国传统节日以博大的包容性,不断地融汇、积淀、丰富、发展,使之成为蕴含丰厚、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态,成为一面最能反映民族文化的“多棱镜”,它能折射出中华民族独特的风俗礼仪、民间信仰、伦理道德、人文诉求、审美情趣、文学艺术、饮食服饰……。由此我们可知,中国传统节日是源自人们生活中的共同需要而通过积淀形成的,并以传统礼仪、仪式、游艺等为重要内容和方式,在特定时空关系中利用相应的物质载体表达思想、信仰、道德、理想等的民众群体活动的日子。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艺术形态是多元多样的。若依据传统节庆的性质和内容对其进行分类,可以将中国传统节日分为:生产类节日、祭祀类节日、纪念类节日、庆贺类节日、社交娱乐类节日、驱邪祛病类节日等类型。虽然各类节日均是围绕着特有的主题而展开,但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又不断渗入新的内容和形式,一个节日中常常包含了多种性质的民俗活动。所以,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大多具有了综合性,通常由多个节日主题、多项民俗活动所构成,其丰富的内容也使这些节日承载着更为丰厚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系统,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和物质文化层面。它们交互作用、彼此依托,构成了中国节庆文化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1、精神文化层面中国传统节日浓缩着我国数千年文明进程的丰富内涵,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风貌,寄托着古往今来中国人的理想情怀,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对家庭团圆与世间和谐永恒的企望。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与价值:春节是由原始农业社会庆贺丰收的“腊祭”演变而来的,祭神敬祖,表达对大自然和祖先的感恩之情;辞旧迎新、阖家团圆,这是一年一度的春节的主题。春节的一系列仪式礼仪,不仅使民众的生活绚丽多彩,而且显示了以人为本,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反映出可贵的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凸现着团圆、祥和、平安、欢乐的精神追求。清明节,人们通过扫墓祭祖、缅怀英烈先贤,送上一份哀思和敬意,体现了中国人慎终追远、敬祖报本、热爱亲情和友情的道德情怀,并包孕着对祖先的感恩、对血脉责任的认同;郊游踏青则体现了中国人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豁达心态和回归自然、热爱生活,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人生境界。端午节,人们纪念屈原,体现了传统价值观里对于爱国忧民、清高自守、卓尔不群的理想人格的追求;悬挂艾叶菖蒲、采药制药,在驱邪避毒中感悟祖先遵从自然令律应对灾疫的生活智慧,传达出民众对生命健康、家庭幸福、国运昌盛的渴望;龙舟竞渡反映着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精神。中秋节,家人团聚,共食月饼,共赏明月,共享天伦,体现出中国人追求家庭团聚、生活祥和、未来美满。2、行为文化层面中国传统节日是各种民俗活动和民间艺术集中展示的平台,这个平台荟萃着祭奠、礼仪、表演、技艺、艺术、体育、游戏等丰富多彩的行为文化,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就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集大成者。自古祭祀和庆典仪式就十分丰富。就祭祀而言,春节祭祀活动很早就形成了两大祭祀文化传统:一是感念大自然的恩赐而举行的祭祀,如祭祀灶神,是对灶火烧食之功的感念;祭祀土地神,是对大地母亲繁衍万物的回报;祭祀井神、河神,是对生命之水的感恩;对牛、马、鸡等各种家畜的善待和祭祀,则是表达了对帮助人类生存发展的动物们的酬谢,等等。这些祭祀,是中国人一年一度与大自然沟通、对话的方式和渠道,是虔诚的追求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写照。二是敬仰古圣先贤和宗族祖先而举行的祭祀。慎终追远的尊祖情怀是中华文明的一条重要根脉,在春节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家家户户隆重地举行祭祖活动,宗族家长们率领着儿孙虔诚祭拜列祖列宗,感念祖先的恩德,祈祷其“在天之灵庇佑儿孙”,并倾诉出儿孙们的承诺和告慰。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饮水思源、永不忘本的传统精神。春节期间的社交娱乐活动更是丰富多样:团聚、守岁、贴春联、剪窗花、挂年画、放鞭炮、拜长辈、访亲友、逛庙会、观花灯、闹元宵等等。人们在释放内心情感、满足心理诉求、体味人间温情、享受年节欢乐中,演绎着、传承着、创造着中华民族的节日文化,并净化和提升着亲情、友情。春节也是民间艺术、技艺的大展演。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年节史中,历代先民发明和创造了数以千计的游戏、艺术、体育的形式和品种,其中既有讲、唱、演,又有游戏、竞技、杂耍等。在春节期间常见的有:社火、戏剧、舞蹈、秧歌、高跷、旱船、舞龙、耍狮、耍猴、杂技、武术、跳绳、打秋千、放焰火、走灯阵、讲故事、说书等,这些多姿多彩的活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春节的文化内容和品位,而且使春节的喜庆氛围高潮迭起,使每个人都能尽享这份愉悦身心的欢乐,并得到精神上极大地放松。恰如有的学者所说:“普天同庆的春节的确是日常平淡生活的一种超越,是中华民族集体的生日,也是最具东方色彩的狂欢节。”此外,围绕年节文化而产生的那些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历代文人墨客创作的诗文佳句,以及流传于民间的有关年节的歌谣和俗语等,也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民族精神。3、物质文化层面在传统节日文化系统中,外显的、有形的物质文化也十分丰富,既有四季飘香的节令佳肴,更有纷繁多样的装饰品、吉祥物,还有大自然赐予的植物、花卉等,这些物质载体,通常具有多种功能,不仅能满足佳节中民众的某种生理需求、社交需求、审美需求、点缀需求等,而且以其特有的象征性和富含的文化蕴意,满足人们避瘟驱邪、祈福纳祥、生活圆满、健康平安等各种美好的心理企盼和精神欲求。传统节日中的许多美食佳肴,都有着一定的象征寓意:除夕子夜与新年交替之时吃饺子,又称“更岁交子”,饺子取“交子”的谐音,有“辞旧迎新”与“喜庆团圆”之意;饺子又形似元宝,故又有“招财进宝”之意。春节吃年糕,由于年糕与“年高”谐音,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年节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也多有讲究,炒青菜是家家必备的盘中餐,表示“亲亲热热”;吃豆芽菜,因豆芽形同“如意”,意味着“如意吉祥”;餐桌上必有鱼,但切忌一次吃光,表示“富贵有余”,等等。此外,元宵节吃元宵、汤圆,象征家人团圆,和睦幸福;端午节吃粽子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中秋节赏月、吃月饼,取“天上月圆,人间团圆”、共享天伦之意;重阳节吃重阳糕,有百事俱高的含义。美味的节庆食品饱含着美好的寓意,体现着华夏子孙朴素且高尚的精神追求。在传统节庆用品诸如字画饰物、植物花卉中,大多也是物与情脉脉相通,人们以物寄情,巧妙地利用各种物质符号,传递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复杂的心理情感。如新春佳节,民间有在门窗上贴“福”字的习俗,“福”字含有“幸福”、“福气”、“福运”等寓意,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追求,许多地方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借“福”字倒了的谐音表示“福气到了”的寓意。由桃符发展而来的春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以汉字和中国书法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表达着人们对生活、对生命的所有赞美和祝愿。由门神画演化而来的年画,含有历史故事、神话小说、民间故事、民俗生活等多方面题材,可谓“画中有戏,百看不腻”,在《鲤鱼跳龙门》、《六合同春》、《五福临门》、《五谷丰登》等年画中,蕴涵着对人生的种种美好企望。即使是自然界中的一些植物、花卉,在传统节日特定的情境中,也有着品不尽的精神内涵和文化韵味。春节,人们以高洁脱俗的水仙花,象征新一年的福运;以迎风绽放的梅花,象征新春的吉祥,旧时曾有“梅花开五福,竹声报三多”的春联。清明节,人们插柳戴柳;端午节,人们悬挂艾蒿、菖蒲,这些特定的植物成了为民避瘟驱邪、保佑平安的使者。重阳节,纷繁盛开的菊花令人陶醉,并以其傲霜斗寒的品格抒情言志。三、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精神的写照,蕴涵着中华传统美德伴随着农业文明产生、演进的中国传统节日,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同时,传统节日在长期的流行和发展中,由于内涵着历代民众共同的理想和精神追求,又不断吸收和融入儒、释、道等多种有益的文化元素。所以,在中国传统节庆中,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思想精华,蕴含着值得弘扬的中华传统美德,主要有以下几点:1、热爱生命、追求健康的人本精神天地之间人为贵,以人为中心,人是主导,人追求与万物的和谐,这是我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精神和基调。在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代代相传的传统节日之中,人始终是节日的主体。节庆活动的内容主要是以满足人的需要、和谐天人关系、展示人的才艺、进行人际交往为主。人们在节日中,或阖家团聚、欢庆交流,或探亲访友、男女相会,或祭祀祖先、追念先贤,或结伴出游、踏青赏月,或尊老爱幼、扶贫济困……,在普天同庆、融融之乐中,追求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人最可贵的是生命,中国每一个传统节日都体现了对生命的热爱,对健康的追求。几乎每个节日都有群众性的文体活动:春节,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清明节,踏青赏春、荡秋千放风筝;端午节,龙舟竞渡、户外秋游;重阳节,登高啸咏,骑射竞射,等等。许多节日还有避邪驱瘟、追求健康的内容,如除夕前的除尘送灶,清明节的插柳戴柳,端午节的悬艾蒲、饮雄黄酒,重阳节佩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人们在尽情享受节日的欢娱中,在“平安吉祥”、“健康快乐”的美好祝福中,谱写着一曲曲对生命的颂歌。2、敬祖孝先、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对自己的祖先历来有着异常浓厚的感情,《礼记》称:“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仁义”与“孝悌”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孝悌的基本内容则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并由此推及到尊老爱幼等。慎终追远的情怀成为中华文明的一条重要根脉,每逢佳节都要虔诚地祭祀祖先,以表达对祖先的孝思和怀念。春节、清明节、中元节等,都有祭祖的仪式和内容,在祭奠与追思中,孕育着后人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意识。节庆活动中还处处体现着对长者的尊敬和对幼儿的宠爱,春节给长者拜年,为长辈们送上可心的礼物,节日宴席上对长者座次的优先考虑,为长辈们敬酒祝福;以祈福求寿为重要内容的重阳节,自1989年便成为国家法定的“老人节”,尊老爱老已成为节日的新主题。孩童幼儿更是节日的宠儿,春节长辈要给“压岁钱”,屠苏酒要从年幼者喝起;端午节要给儿童涂雄黄、佩香囊、带艾虎;中秋节有儿童喜爱的“兔儿爷”、“流星香球”等,这些习俗寄托着人们对后代的祝福与期望。3、勤劳勇敢、刚健有为的自强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具有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种民族特性和民族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它体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节庆文化中也有突出的显现。中国传统节日是人们展示勤劳智慧、聪明才艺的最佳时机。“元宵节的灯会展示着各种奇思妙想和精湛的手艺。庙会上百戏杂陈、百艺斗胜,使人目不暇接。文人可以联句咏诗,村女也可以当场对歌,刘三姐不输于酸秀才。灯谜竞猜,让人绞尽脑汁。窗花剪纸,生动传神。小女儿斗草,比的是植物知识。秋千起伏,风筝入云,孔明灯升天,荷花灯入水,各有胜场。七夕的乞巧,更是以成为巧手姑娘为美。”这些多姿多彩的节庆民俗事象,充分反映了华夏子孙刚健有为、自尊自强的进取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开拓进取、勇往直前。4、弘扬正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中华民族是个重理智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坚持正义的民族气节和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中国传统节日中,有不少节日是与民族气节和爱国传统相关联的,尤以清明节和端午节为代表。清明节中融入的寒食节,其起源是为了纪念传说中的晋国忠臣介子推。介子推居功不取,隐居绵山,宁被烧死,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为民请命,谏言君王自修自省,勤政清明。人们把介子推蒙难的日子定为寒食节,每年此日禁忌烟火,只吃寒食,以示纪念。过寒食节的同时,人们也世世代代赞美与弘扬着介子推的刚正气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上下求索,为的是精忠报国。他屡遭陷害,含冤而死。民间为了凭吊屈原,于是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节俗。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通过端午节这一载体,在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节庆活动中,不断地得以发扬光大。5、贵和尚美、团结和睦及平安吉祥的心理追求“和”即和谐、统一,“美”即美好、团圆,贵和尚美、团结和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和谐理念,节日的源起便是先人将自然时间进程与社会生活节律有机结合的产物,体现着“天人合一”的理念;节日中的各项娱乐活动、人际交往、饮食安排等都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除夕之夜,阖家团圆,一家人聚在一起和面包饺子,和面的“和”与“合”谐音,而圆圆的饺子皮则象征着团圆。春节里的“拜年”活动,使亲朋邻里之间,消除了隔阂,增进了团结,可谓“一声恭喜,互泯恩仇”。元宵节,全家围坐在一起吃汤圆,又表达了人们希望生活团团圆圆、和谐美满的愿望。七夕节,牛郎织女的凄美传说,将中国人天长地久的爱情演绎得如此唯美和浪漫。中秋节,团圆团聚、家国和谐,是中华民族永恒的憧憬与追求。九九重阳,登高吃糕,寄托着人们健康长寿、实现人生境界步步高的美好愿望。四、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情感的凝结,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中国传统节日不仅蕴含着优秀的民族精神,而且凝结着丰富的民族感情,是民众精神情感的重要寄托方式。广大民众有着追求丰收富裕、平安和顺、生活美满、欢乐吉祥、健康长寿等共同的理想和愿望,这些心理诉求,不断通过欢度传统节日的方式,通过节庆的礼仪习俗得以表达和释放。民众最美好的向往是人间的亲近与和谐,最希望享受到的是和睦亲情的温暖,而传统节日作为文化生活的节点,是民众表达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最佳时机。节庆活动中蕴含的情感极为丰富,既有对自然万物的感恩,也有对祖先的答谢;既有对先烈圣贤的缅怀,也有对故土家乡的依恋;既有对父母与长者的敬爱之情,也有兄妹手足的牵连之情;既有街坊邻里的互助之情,也有朋友同事的友爱之情。通过祭祖、拜年、访亲、联欢等多种节日仪式,传递着这些人间美好的情愫,使传统节日超越时空界限,始终发挥着凝聚民族情感、融洽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由于传统节日具有周期性、民族性、群众性、综合性等特点,又使这种功能不断地得以强化。中国传统节日是对民族文化和民族记忆的一种全民性强化,是延续民族品性、增强民族认同的链条。传统节日的风俗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传承、发展、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性。这些节日超越了地域、阶级、种族乃至时代的界限,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庶民百姓,无不同日而庆,同日而乐。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每逢春节前,中国人返乡的景象如同候鸟回迁,大多数人不论身在何处,都要踏上归乡之路,回家团聚,共度除夕。即使身处海外的华人华侨,每逢传统节日,也都会想到自己是炎黄子孙,在庆贺佳节之时,无限向往祖国。遍布世界五大洲的数千万华人,以及越来越多走出国门的实业家和留学生,他们落居在哪里就把“过大年”的习俗带到哪里,并在“过大年”时,将思乡、思亲、思归、祈盼团圆之情,以及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亲善之情抒发到了极致。在浓郁的传统节庆文化的氛围里,民族认同感自会不期而至、不约而同。海外侨胞对清明祭祀也十分重视,每逢清明节都有大批海外华侨归国祭祀祖先,也祭祀本民族的始祖。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海外华侨来到陕西桥山黄帝陵、轩辕庙,祭祀华夏始祖轩辕黄帝。他们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在追忆先祖的仪式中,接受着民族文化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陶冶,保持着炎黄子孙血脉相连、心心相印。传统节日使民族传统文化的因子渗透到每个人的心灵,彰显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整个民族在周而复始的中华节庆文化的洗礼中,凝聚和维系着民族情感,锤炼和固化着民族个性,培育和弘扬着民族精神,壮大和张扬着民族形象。中国传统节日又是维系国家统一、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精神纽带。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但汉族的一些较大的传统节日,也是许多少数民族共同享有的节日。如满族、朝鲜族、黎族、纳西族、侗族、毛南族、达翰尔族、拉祜族、锡伯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大都与汉族一样,将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列为自己民族的节日。尤其是春节,如今已差不多成为我国各个民族的共同节日。各少数民族都以自己的庆贺方式欢度传统佳节,这也恰好反映了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优良传统。各民族人民在共同欢度传统节日中,有力地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巩固了民族的大团结,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议论文

弘扬中华传统节日 古人描绘的美好生活,龙凤成祥,仙鹤长鸣,神鹿奔跃,日月轮回,世代不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东方文化美德几千年长盛不衰,文化是民族的生命,文化与民族共生共存,只有民族文化的复兴,才有完整意义上的民族伟大复兴。道德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灵魂,也是民族的价值观,更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传统社会的美德教育往往最初从亲缘关系开始,靠的是世世代代传承下来。幼儿从小就感受到亲情的薰陶: 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并不断调整和更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她既有强烈的历史遗传性,又有鲜活的现实变异性;她作为文化的基因,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中流淌;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个中国人和自己的后代。 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既是对民族传统的继承,又要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使历史与现实相联,使民族精神真正体现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重在弘扬”、“重在培 育”,但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尤其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继承是前提,创新才是根本,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永恒动力。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仅有历史的传承是远远不够的。惟有创新,才能发展;惟有创新,才能不朽。历史没有止步,创新就不应该停止,民族精神也就不会终结。中华民族精神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它始终是发展的、前进的。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重要历史关头,都会孕育出新的民族精神。无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还是建设和改革年代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等,都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延续与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 正是这种闪烁着时代光辉的民族精神,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先进思想并顽强奋斗精神的杰出人物:林则徐、谭嗣同、瞿秋白、方志敏、鲁迅、雷锋、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他们为振兴中华上下求索、矢志不渝,推动了历史发展和民族进步,深刻地改变着时代的面貌,他们高扬着鲜明的时代精神,挺起了坚强的民族脊梁。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力量。 汉唐气象,时代华章。与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的雄健步伐相伴,一种昂扬向上、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正在神州大地激越弘扬。 一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正是一部浩气长存正气磅礴的绚丽诗史,在这个历史长河中,不断有正气人物,正气故事出现。在我们宏伟壮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英雄人物、英雄事迹也是层出不穷的,在他们的身上真正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美德和社会公德,也张扬着浩然的民族正气和民族精神,这些是我们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公民道德和民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他们身上有没有优秀的民族精神,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千秋大业的大事。因此,我们一定要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努力把其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 族精神教育的生动教材。只有不断弘扬和培育符合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并用它来哺育下一代,我们的民族振兴才会有希望。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是中华子孙的美德,爱国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生动的诠释。而中华民族精神则是中国革命胜利和建设的精神动力,是光照千秋的高尚情操,是伟大的中华之魂。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抵制洋节,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回溯传统,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意味着纪念活动,或团圆、或庆祝、或祭祀,春节之后依次有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阳历节日一般是纪念日,如劳动节、青年节、教师节、国庆节等。近些年,诸如圣诞节、愚人节、感恩节等众多的“洋节日”在中国都市大行其道,我们也在慢慢地失去属于自己的文化。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在一年又一年的漠视中在众多洋节的冲击中被淡化了,而对西方节日却大肆炒作,特别是那些唯利是图的商家们,为了借众多洋节之机大肆推销自己的商品,捆绑人们的消费意识,达到他们撞去更多利润的目的,商家们的做法本来无可厚非,但他们对洋节的大肆渲染也在无形中加剧了洋节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冲击,也慢慢淡化了我们对祖国传统节日的感怀,有些同学也借过洋节之机,大肆狂欢,迷失了自我,涉世不深的青少年从小就受到这样的熏陶,当他们长大成人之后,还会记得多少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呢?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中华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文化,尤其是许多传统的节日文化,都积淀着厚重的民族文化的精华:例如,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团圆节日,常言道“有钱无钱,回家过年”人们辛勤忙碌了一年,在新的一年开始的时候,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全家团圆,和谐美满,人们真诚的相互问候,互道美好的祝福;清明节是我们缅怀先祖,纪念我们已经逝去的亲人们的节日,那天我们会在已故亲人和那些为了民族解放而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的墓前献上鲜花,表达我们对他们的深切怀念,同时也不断的告诫自己,珍惜当前的幸福生活,为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端午节是专为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这一天,我们可以划龙舟、吃粽子;中秋节是继春节之后的又一个举家团圆的节日,我们可以再一次全家团圆,赏明月,吃月饼,话别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节日文化,彰显的不仅仅是某时某地的民俗风情,更重要的是它彰显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勤劳勇敢等传统美德和古朴纯正、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因此,我们在崇尚西洋节日,热热闹闹过洋节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节日文化传统,千万不要在盲目崇拜中迷失了自我。

弘扬传统文化作文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有:脸谱、剪纸、中国结、刺绣、人偶、武术……我们的传统文化节日相当丰富,其中春节是我国的第一大传统节日,每年到了腊月二十三,也就是俗称小年以后,年味越来越浓,人们都忙着买年货,大街上都洋溢着热闹喜庆的节日气氛。到了腊月三十日,也就是大年三十,人们都在贴对联、门神和福字,福字都要倒着贴,意思就是幸福到了我们身边。这一天出门在外的人们,都要赶回家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当然饭桌上最不可少的是饺子,如果没有了饺子,这一天都不快乐。人们在一起一边吃着丰盛的年夜饭,一边欣赏着春节联欢晚会,又说又笑,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在除夕之夜,我们要熬夜等待着新年钟声敲响。到了五、四、三、二、一、“当”的那一刻,人们要放鞭炮、放烟花,来庆贺新的一年来了。为什么要放鞭炮呢?这里有一个关于“年”的传说,放鞭炮可以吓走“年”。放烟花是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像烟花一样绚丽多彩。第二天一大早,人们早早地起了床,吃完早饭,就回老家,要给长辈拜年,收压岁钱,这也是小朋友最喜欢的一件事。到了大年初二,人们就要走亲访友,直到正月十五,人们要看舞狮舞龙,也就预示着年要过完了。这就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

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论文

弘扬中华传统节日 古人描绘的美好生活,龙凤成祥,仙鹤长鸣,神鹿奔跃,日月轮回,世代不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东方文化美德几千年长盛不衰,文化是民族的生命,文化与民族共生共存,只有民族文化的复兴,才有完整意义上的民族伟大复兴。道德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灵魂,也是民族的价值观,更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传统社会的美德教育往往最初从亲缘关系开始,靠的是世世代代传承下来。幼儿从小就感受到亲情的薰陶: 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并不断调整和更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她既有强烈的历史遗传性,又有鲜活的现实变异性;她作为文化的基因,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中流淌;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个中国人和自己的后代。 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既是对民族传统的继承,又要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使历史与现实相联,使民族精神真正体现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重在弘扬”、“重在培 育”,但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尤其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继承是前提,创新才是根本,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永恒动力。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仅有历史的传承是远远不够的。惟有创新,才能发展;惟有创新,才能不朽。历史没有止步,创新就不应该停止,民族精神也就不会终结。中华民族精神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它始终是发展的、前进的。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重要历史关头,都会孕育出新的民族精神。无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还是建设和改革年代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等,都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延续与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 正是这种闪烁着时代光辉的民族精神,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先进思想并顽强奋斗精神的杰出人物:林则徐、谭嗣同、瞿秋白、方志敏、鲁迅、雷锋、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他们为振兴中华上下求索、矢志不渝,推动了历史发展和民族进步,深刻地改变着时代的面貌,他们高扬着鲜明的时代精神,挺起了坚强的民族脊梁。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力量。 汉唐气象,时代华章。与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的雄健步伐相伴,一种昂扬向上、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正在神州大地激越弘扬。 一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正是一部浩气长存正气磅礴的绚丽诗史,在这个历史长河中,不断有正气人物,正气故事出现。在我们宏伟壮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英雄人物、英雄事迹也是层出不穷的,在他们的身上真正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美德和社会公德,也张扬着浩然的民族正气和民族精神,这些是我们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公民道德和民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他们身上有没有优秀的民族精神,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千秋大业的大事。因此,我们一定要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努力把其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 族精神教育的生动教材。只有不断弘扬和培育符合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并用它来哺育下一代,我们的民族振兴才会有希望。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是中华子孙的美德,爱国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生动的诠释。而中华民族精神则是中国革命胜利和建设的精神动力,是光照千秋的高尚情操,是伟大的中华之魂。

浅谈如何利用传统节日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所谓传统节日是指由历史沿传下来的流传于民间的约定俗成的节日,如:喜气洋洋的春节、张灯结彩的元宵节、怀乡祭祖的清明节、团团圆圆的中秋节、纪念屈原的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所承载的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有着一份独特的价值。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并存,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环境下,我们利用好传统节日揭示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弘扬民族精神,对加强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但是,近年来西风东逝,像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洋节日越来越受到青睐,以致于现在的小学生过圣诞节比过中秋节还要隆重,还要开心。甚至前一段时间出现了韩国和我国争抢“端午节”的事情。部分商家也推波助澜,小学生对洋节情有独钟,这是社会开放带来的,原本不值得大惊小怪,可是我们自己的节日呢?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还有几个人能知道它们的来历?我们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怎么了?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怎么了?学校里对于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假日也只是一放了之,根本没有深入开展传统节日的主题活动。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一大缺失。因此我想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谈谈对如何利用好传统节日加强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几点认识。 一、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内涵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很多学生不喜欢过传统节日是因为不知道传统节日的内涵,因此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内涵非常重要,如何开发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需要教师探索研究,对传统节日进行界定,如端午节,除了引导学生了解端午习俗,参与包粽子、缝香袋的实践活动之外,重点还应开展“走进屈原”活动。通过屈原故事知多少、屈原诗词朗诵等活动,重现屈原的故事: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为他的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泪,纵身跳进波涛滚滚的汨罗江。屈原报国无门而以身殉国,坚守了他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从他上下求索、宁愿去死也不愿离开故国半步中体味他那痛苦执著的伟大情感,体验他那崇高忠贞的伟大人格。在重塑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的今天,过端午节,学习和传承屈原的高尚人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把传统节日教育情注课堂教学之中。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仅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而且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这些节日久经沧桑,凝聚着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情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延不衰,以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令华夏子孙世代陶醉和向往,以约定俗成的民间礼仪陶冶和锤炼着民族的品格和个性,以欢乐祥和的氛围弘扬着民族的美德和精神。其传承民族血脉、提升民族精神的价值,强化民族文化记忆、心理认同的价值,维系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家庭和睦的价值,激发与释放情感、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是任何文化形式都难以替代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生存之根、立世之魂、传承之本。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创造和传承的传统节日文化,可谓是最具活力和影响力、最具民族特色和个性的文化,它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生动展示了广大民众的精神世界。“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今天,我们要利用传统节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要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过节理念,充实和丰富传统节日的内容和形式,更重要的是要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广大民众了解传统节日的源流及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唤起国人参与节庆活动的热情,并形成守护精神家园的文化自觉,使中国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是厚重而多彩的,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中国传统节日是农业文明的缩影,是先人追求天人和谐的产物中国传统节日植根于农业社会的土壤中,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即节日日期的选择与设定是古人依据天候、物候和气候的周期性转换而约定俗成的,都对应着特定的节气和农时。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步入农业文明的古国之一。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已经有了“国之大事在农”的观念,并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认识到:人类要生存、庄稼要收成,就必须观察和掌握天象(日月星辰的变化)、物象(动植物随季节而生的变化)和气象(寒暑雨雪的变化)及其规律,顺应天地运行的节奏和气候变化的秩序,来合理地计划和安排其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为了准确地反映四季气温、降水、物候等诸多方面的变化情况,用以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古人依据太阳在黄道的不同位置,确定出了“二十四节气”。岁时节令一经确立,一些特别的日期就凸显出来,它们作为农耕周期中的关节点,备受先民的重视,每当特定的节气来临之时,都要举行与这个节气相应的仪式和庆典活动,这样,农耕周期便也成了庆典周期。“‘节’正是对岁时的分节,把岁时的渐变分成像竹节一样的间距,把两节气相交接之日时定为交节,由此转意为节日。”以自然节气的规律性变化为依托的中国传统节日,充分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节律,顺应自然时序,感悟天、地、人“三才”的贯通一气,追求和升华“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传统节日从时序安排上宛如一条由自然节气生成而贯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链”,“四时节庆,纷至沓来”。春天,大地回暖,万物复苏,春节、元宵节、中和节、清明节等节日接踵而至。人们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阖家团聚、拜年庆贺、舞龙观灯,尽情欢庆新春的到来;还要祭奠先祖、尽孝寻根、踏青赏春、娱乐健身,在慎终追远中享受新春的赐福,准备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农耕播种。炎炎夏日,端午节又如约而至。人们佩艾采药、驱邪避毒,凭吊屈原、裹粽竞渡,斗草送扇、归省探亲,以期安度酷夏、消除邪恶。时至秋季,秋高气爽、丹桂飘香,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纷至沓来。沉浸在丰收喜悦中的人们,乞灵巧、放河灯、赏秋月、玩秋菊、登高辞青,以多种方式庆贺丰收、祭奠亡灵、祈福纳祥。严冬降临,瑞雪飘飞,腊八节、小年、除夕是对它最好的迎候。人们忘记了寒冷,扫洒除疫、送灶祭祖、社火游街、欢欢乐乐地团圆守岁,品味着“田增五谷人增岁”的喜悦。四时吉庆的和谐有序、错落有致,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洽互动。中国传统节日的设置还体现出了农闲农忙安排有别的特点。从节日在一年四季的分布上看,农闲的冬春两季,安排的节日较多,节庆活动内容丰富,且持续的时间也相对长一些;而农忙的夏秋两季,则安排的节日相对要少,节庆的内容和时间也相对要稍短一些。如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这个一年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活动内容最丰富的年节,即安排在冬春之际的农闲时节。这样的安排,无疑是农耕社会使然。只有在冬尽春回的农闲之际,辛苦劳作了一年的人们才得以休息娱乐,并有充裕的时间祭神祀祖、阖家团聚。四季佳节的娱乐庆典和烹饪饮食,也是适时合令、因时而设、应季而生的。如春节的燃放鞭炮、扭秧歌、跑旱船、耍社火、转九曲、逛庙会,确能给寒冬里的人们增添不少激情和欢乐的气氛;清明节踏青郊游、荡秋千、放风筝,是因为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满目葱翠,一派生机,正是人们投身大自然、享受明媚春色的好时光;端午节赛龙舟,恰是江南水乡汛期未到,而气温已高,宜于水中嬉戏的良辰吉时;中秋节家人团聚,祭月、拜月、赏月,时及湿气已去,沙尘未起,空气清新,碧空如洗,圆月如盘,可谓“花好月圆人团聚”的最佳时日;重阳节登高望远、赏菊宴饮,正值晚秋,秋风渐劲,寒意渐浓,霜染枝头,云淡山青,适宜人们登高秋游、活动筋骨、陶冶性情,尽享盎然秋意。此外,烹饪食物的多样性也体现了春夏秋冬、朝夕晦明等不同特点。夏秋之时,正是各种水果成熟的季节,于是此时的节日,如中秋节、重阳节等,人们的餐桌上,蜜桃、苹果、石榴、葡萄等各色水果便成了主角;冬春之际,猪羊壮鸡鸭肥,于是春节、元宵节等节日里,各种丰盛的肉食成了人们的最爱;端午时节,粽叶飘香,自然清香诱人的粽子就成了餐桌上的“当家花旦”;中秋时节,“秋风响,蟹脚痒”,于是螃蟹便成了最受青睐的中秋美食。可见,传统节日的娱乐饮食等诸多节庆民俗,都是与自然保持着一种和谐、协调的关系。“如果说,有些民族的节日体系是以宗教纪念日作为核心的话,那么我们的民族传统节日和其他某些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大的区别,我们民族传统节日的重要特征在于,这些节日是以协调我们和自然的关系为核心而建立的。”中国传统节日表达了我国各族人民应时而作、张弛有度的自然生活节律和独特的审美心理定势;反映了先秦以来历代人民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认识和改造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二、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从远古走来的中国传统节日,是“感自然节律而成,蕴人文精神而丰”。岁月的推移和中华文明的发展,使传统节日不断被多种社会文化因素润泽渗透,有民间传说的嵌入,有宗教活动的影响,有历史人文的大量积淀,有民族智慧、情感、生活习性的融合等,节庆内容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如介子推居功不受赏的传说之于寒食节,爱国诗人屈原、忠臣伍子胥、孝女曹娥的传说之于端午节,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爱情传说之于七夕节等。又如,源于远古“腊祭”的春节,腊月初八先民用五谷杂粮做腊八粥敬祖祭神,是古代“腊祭”的开始。后来,佛教传入中国,各大寺庙纪念释迦牟尼成道日做腊八粥与古代“腊祭”的行事相融合,形成了民间食腊八粥的习俗。中国传统节日以博大的包容性,不断地融汇、积淀、丰富、发展,使之成为蕴含丰厚、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态,成为一面最能反映民族文化的“多棱镜”,它能折射出中华民族独特的风俗礼仪、民间信仰、伦理道德、人文诉求、审美情趣、文学艺术、饮食服饰……。由此我们可知,中国传统节日是源自人们生活中的共同需要而通过积淀形成的,并以传统礼仪、仪式、游艺等为重要内容和方式,在特定时空关系中利用相应的物质载体表达思想、信仰、道德、理想等的民众群体活动的日子。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艺术形态是多元多样的。若依据传统节庆的性质和内容对其进行分类,可以将中国传统节日分为:生产类节日、祭祀类节日、纪念类节日、庆贺类节日、社交娱乐类节日、驱邪祛病类节日等类型。虽然各类节日均是围绕着特有的主题而展开,但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又不断渗入新的内容和形式,一个节日中常常包含了多种性质的民俗活动。所以,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大多具有了综合性,通常由多个节日主题、多项民俗活动所构成,其丰富的内容也使这些节日承载着更为丰厚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系统,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和物质文化层面。它们交互作用、彼此依托,构成了中国节庆文化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1、精神文化层面中国传统节日浓缩着我国数千年文明进程的丰富内涵,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风貌,寄托着古往今来中国人的理想情怀,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对家庭团圆与世间和谐永恒的企望。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与价值:春节是由原始农业社会庆贺丰收的“腊祭”演变而来的,祭神敬祖,表达对大自然和祖先的感恩之情;辞旧迎新、阖家团圆,这是一年一度的春节的主题。春节的一系列仪式礼仪,不仅使民众的生活绚丽多彩,而且显示了以人为本,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反映出可贵的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凸现着团圆、祥和、平安、欢乐的精神追求。清明节,人们通过扫墓祭祖、缅怀英烈先贤,送上一份哀思和敬意,体现了中国人慎终追远、敬祖报本、热爱亲情和友情的道德情怀,并包孕着对祖先的感恩、对血脉责任的认同;郊游踏青则体现了中国人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豁达心态和回归自然、热爱生活,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人生境界。端午节,人们纪念屈原,体现了传统价值观里对于爱国忧民、清高自守、卓尔不群的理想人格的追求;悬挂艾叶菖蒲、采药制药,在驱邪避毒中感悟祖先遵从自然令律应对灾疫的生活智慧,传达出民众对生命健康、家庭幸福、国运昌盛的渴望;龙舟竞渡反映着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精神。中秋节,家人团聚,共食月饼,共赏明月,共享天伦,体现出中国人追求家庭团聚、生活祥和、未来美满。2、行为文化层面中国传统节日是各种民俗活动和民间艺术集中展示的平台,这个平台荟萃着祭奠、礼仪、表演、技艺、艺术、体育、游戏等丰富多彩的行为文化,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就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集大成者。自古祭祀和庆典仪式就十分丰富。就祭祀而言,春节祭祀活动很早就形成了两大祭祀文化传统:一是感念大自然的恩赐而举行的祭祀,如祭祀灶神,是对灶火烧食之功的感念;祭祀土地神,是对大地母亲繁衍万物的回报;祭祀井神、河神,是对生命之水的感恩;对牛、马、鸡等各种家畜的善待和祭祀,则是表达了对帮助人类生存发展的动物们的酬谢,等等。这些祭祀,是中国人一年一度与大自然沟通、对话的方式和渠道,是虔诚的追求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写照。二是敬仰古圣先贤和宗族祖先而举行的祭祀。慎终追远的尊祖情怀是中华文明的一条重要根脉,在春节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家家户户隆重地举行祭祖活动,宗族家长们率领着儿孙虔诚祭拜列祖列宗,感念祖先的恩德,祈祷其“在天之灵庇佑儿孙”,并倾诉出儿孙们的承诺和告慰。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饮水思源、永不忘本的传统精神。春节期间的社交娱乐活动更是丰富多样:团聚、守岁、贴春联、剪窗花、挂年画、放鞭炮、拜长辈、访亲友、逛庙会、观花灯、闹元宵等等。人们在释放内心情感、满足心理诉求、体味人间温情、享受年节欢乐中,演绎着、传承着、创造着中华民族的节日文化,并净化和提升着亲情、友情。春节也是民间艺术、技艺的大展演。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年节史中,历代先民发明和创造了数以千计的游戏、艺术、体育的形式和品种,其中既有讲、唱、演,又有游戏、竞技、杂耍等。在春节期间常见的有:社火、戏剧、舞蹈、秧歌、高跷、旱船、舞龙、耍狮、耍猴、杂技、武术、跳绳、打秋千、放焰火、走灯阵、讲故事、说书等,这些多姿多彩的活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春节的文化内容和品位,而且使春节的喜庆氛围高潮迭起,使每个人都能尽享这份愉悦身心的欢乐,并得到精神上极大地放松。恰如有的学者所说:“普天同庆的春节的确是日常平淡生活的一种超越,是中华民族集体的生日,也是最具东方色彩的狂欢节。”此外,围绕年节文化而产生的那些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历代文人墨客创作的诗文佳句,以及流传于民间的有关年节的歌谣和俗语等,也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民族精神。3、物质文化层面在传统节日文化系统中,外显的、有形的物质文化也十分丰富,既有四季飘香的节令佳肴,更有纷繁多样的装饰品、吉祥物,还有大自然赐予的植物、花卉等,这些物质载体,通常具有多种功能,不仅能满足佳节中民众的某种生理需求、社交需求、审美需求、点缀需求等,而且以其特有的象征性和富含的文化蕴意,满足人们避瘟驱邪、祈福纳祥、生活圆满、健康平安等各种美好的心理企盼和精神欲求。传统节日中的许多美食佳肴,都有着一定的象征寓意:除夕子夜与新年交替之时吃饺子,又称“更岁交子”,饺子取“交子”的谐音,有“辞旧迎新”与“喜庆团圆”之意;饺子又形似元宝,故又有“招财进宝”之意。春节吃年糕,由于年糕与“年高”谐音,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年节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也多有讲究,炒青菜是家家必备的盘中餐,表示“亲亲热热”;吃豆芽菜,因豆芽形同“如意”,意味着“如意吉祥”;餐桌上必有鱼,但切忌一次吃光,表示“富贵有余”,等等。此外,元宵节吃元宵、汤圆,象征家人团圆,和睦幸福;端午节吃粽子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中秋节赏月、吃月饼,取“天上月圆,人间团圆”、共享天伦之意;重阳节吃重阳糕,有百事俱高的含义。美味的节庆食品饱含着美好的寓意,体现着华夏子孙朴素且高尚的精神追求。在传统节庆用品诸如字画饰物、植物花卉中,大多也是物与情脉脉相通,人们以物寄情,巧妙地利用各种物质符号,传递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复杂的心理情感。如新春佳节,民间有在门窗上贴“福”字的习俗,“福”字含有“幸福”、“福气”、“福运”等寓意,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追求,许多地方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借“福”字倒了的谐音表示“福气到了”的寓意。由桃符发展而来的春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以汉字和中国书法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表达着人们对生活、对生命的所有赞美和祝愿。由门神画演化而来的年画,含有历史故事、神话小说、民间故事、民俗生活等多方面题材,可谓“画中有戏,百看不腻”,在《鲤鱼跳龙门》、《六合同春》、《五福临门》、《五谷丰登》等年画中,蕴涵着对人生的种种美好企望。即使是自然界中的一些植物、花卉,在传统节日特定的情境中,也有着品不尽的精神内涵和文化韵味。春节,人们以高洁脱俗的水仙花,象征新一年的福运;以迎风绽放的梅花,象征新春的吉祥,旧时曾有“梅花开五福,竹声报三多”的春联。清明节,人们插柳戴柳;端午节,人们悬挂艾蒿、菖蒲,这些特定的植物成了为民避瘟驱邪、保佑平安的使者。重阳节,纷繁盛开的菊花令人陶醉,并以其傲霜斗寒的品格抒情言志。三、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精神的写照,蕴涵着中华传统美德伴随着农业文明产生、演进的中国传统节日,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同时,传统节日在长期的流行和发展中,由于内涵着历代民众共同的理想和精神追求,又不断吸收和融入儒、释、道等多种有益的文化元素。所以,在中国传统节庆中,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思想精华,蕴含着值得弘扬的中华传统美德,主要有以下几点:1、热爱生命、追求健康的人本精神天地之间人为贵,以人为中心,人是主导,人追求与万物的和谐,这是我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精神和基调。在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代代相传的传统节日之中,人始终是节日的主体。节庆活动的内容主要是以满足人的需要、和谐天人关系、展示人的才艺、进行人际交往为主。人们在节日中,或阖家团聚、欢庆交流,或探亲访友、男女相会,或祭祀祖先、追念先贤,或结伴出游、踏青赏月,或尊老爱幼、扶贫济困……,在普天同庆、融融之乐中,追求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人最可贵的是生命,中国每一个传统节日都体现了对生命的热爱,对健康的追求。几乎每个节日都有群众性的文体活动:春节,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清明节,踏青赏春、荡秋千放风筝;端午节,龙舟竞渡、户外秋游;重阳节,登高啸咏,骑射竞射,等等。许多节日还有避邪驱瘟、追求健康的内容,如除夕前的除尘送灶,清明节的插柳戴柳,端午节的悬艾蒲、饮雄黄酒,重阳节佩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人们在尽情享受节日的欢娱中,在“平安吉祥”、“健康快乐”的美好祝福中,谱写着一曲曲对生命的颂歌。2、敬祖孝先、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对自己的祖先历来有着异常浓厚的感情,《礼记》称:“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仁义”与“孝悌”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孝悌的基本内容则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并由此推及到尊老爱幼等。慎终追远的情怀成为中华文明的一条重要根脉,每逢佳节都要虔诚地祭祀祖先,以表达对祖先的孝思和怀念。春节、清明节、中元节等,都有祭祖的仪式和内容,在祭奠与追思中,孕育着后人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意识。节庆活动中还处处体现着对长者的尊敬和对幼儿的宠爱,春节给长者拜年,为长辈们送上可心的礼物,节日宴席上对长者座次的优先考虑,为长辈们敬酒祝福;以祈福求寿为重要内容的重阳节,自1989年便成为国家法定的“老人节”,尊老爱老已成为节日的新主题。孩童幼儿更是节日的宠儿,春节长辈要给“压岁钱”,屠苏酒要从年幼者喝起;端午节要给儿童涂雄黄、佩香囊、带艾虎;中秋节有儿童喜爱的“兔儿爷”、“流星香球”等,这些习俗寄托着人们对后代的祝福与期望。3、勤劳勇敢、刚健有为的自强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具有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种民族特性和民族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它体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节庆文化中也有突出的显现。中国传统节日是人们展示勤劳智慧、聪明才艺的最佳时机。“元宵节的灯会展示着各种奇思妙想和精湛的手艺。庙会上百戏杂陈、百艺斗胜,使人目不暇接。文人可以联句咏诗,村女也可以当场对歌,刘三姐不输于酸秀才。灯谜竞猜,让人绞尽脑汁。窗花剪纸,生动传神。小女儿斗草,比的是植物知识。秋千起伏,风筝入云,孔明灯升天,荷花灯入水,各有胜场。七夕的乞巧,更是以成为巧手姑娘为美。”这些多姿多彩的节庆民俗事象,充分反映了华夏子孙刚健有为、自尊自强的进取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开拓进取、勇往直前。4、弘扬正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中华民族是个重理智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坚持正义的民族气节和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中国传统节日中,有不少节日是与民族气节和爱国传统相关联的,尤以清明节和端午节为代表。清明节中融入的寒食节,其起源是为了纪念传说中的晋国忠臣介子推。介子推居功不取,隐居绵山,宁被烧死,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为民请命,谏言君王自修自省,勤政清明。人们把介子推蒙难的日子定为寒食节,每年此日禁忌烟火,只吃寒食,以示纪念。过寒食节的同时,人们也世世代代赞美与弘扬着介子推的刚正气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上下求索,为的是精忠报国。他屡遭陷害,含冤而死。民间为了凭吊屈原,于是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节俗。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通过端午节这一载体,在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节庆活动中,不断地得以发扬光大。5、贵和尚美、团结和睦及平安吉祥的心理追求“和”即和谐、统一,“美”即美好、团圆,贵和尚美、团结和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和谐理念,节日的源起便是先人将自然时间进程与社会生活节律有机结合的产物,体现着“天人合一”的理念;节日中的各项娱乐活动、人际交往、饮食安排等都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除夕之夜,阖家团圆,一家人聚在一起和面包饺子,和面的“和”与“合”谐音,而圆圆的饺子皮则象征着团圆。春节里的“拜年”活动,使亲朋邻里之间,消除了隔阂,增进了团结,可谓“一声恭喜,互泯恩仇”。元宵节,全家围坐在一起吃汤圆,又表达了人们希望生活团团圆圆、和谐美满的愿望。七夕节,牛郎织女的凄美传说,将中国人天长地久的爱情演绎得如此唯美和浪漫。中秋节,团圆团聚、家国和谐,是中华民族永恒的憧憬与追求。九九重阳,登高吃糕,寄托着人们健康长寿、实现人生境界步步高的美好愿望。四、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情感的凝结,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中国传统节日不仅蕴含着优秀的民族精神,而且凝结着丰富的民族感情,是民众精神情感的重要寄托方式。广大民众有着追求丰收富裕、平安和顺、生活美满、欢乐吉祥、健康长寿等共同的理想和愿望,这些心理诉求,不断通过欢度传统节日的方式,通过节庆的礼仪习俗得以表达和释放。民众最美好的向往是人间的亲近与和谐,最希望享受到的是和睦亲情的温暖,而传统节日作为文化生活的节点,是民众表达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最佳时机。节庆活动中蕴含的情感极为丰富,既有对自然万物的感恩,也有对祖先的答谢;既有对先烈圣贤的缅怀,也有对故土家乡的依恋;既有对父母与长者的敬爱之情,也有兄妹手足的牵连之情;既有街坊邻里的互助之情,也有朋友同事的友爱之情。通过祭祖、拜年、访亲、联欢等多种节日仪式,传递着这些人间美好的情愫,使传统节日超越时空界限,始终发挥着凝聚民族情感、融洽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由于传统节日具有周期性、民族性、群众性、综合性等特点,又使这种功能不断地得以强化。中国传统节日是对民族文化和民族记忆的一种全民性强化,是延续民族品性、增强民族认同的链条。传统节日的风俗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传承、发展、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性。这些节日超越了地域、阶级、种族乃至时代的界限,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庶民百姓,无不同日而庆,同日而乐。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每逢春节前,中国人返乡的景象如同候鸟回迁,大多数人不论身在何处,都要踏上归乡之路,回家团聚,共度除夕。即使身处海外的华人华侨,每逢传统节日,也都会想到自己是炎黄子孙,在庆贺佳节之时,无限向往祖国。遍布世界五大洲的数千万华人,以及越来越多走出国门的实业家和留学生,他们落居在哪里就把“过大年”的习俗带到哪里,并在“过大年”时,将思乡、思亲、思归、祈盼团圆之情,以及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亲善之情抒发到了极致。在浓郁的传统节庆文化的氛围里,民族认同感自会不期而至、不约而同。海外侨胞对清明祭祀也十分重视,每逢清明节都有大批海外华侨归国祭祀祖先,也祭祀本民族的始祖。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海外华侨来到陕西桥山黄帝陵、轩辕庙,祭祀华夏始祖轩辕黄帝。他们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在追忆先祖的仪式中,接受着民族文化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陶冶,保持着炎黄子孙血脉相连、心心相印。传统节日使民族传统文化的因子渗透到每个人的心灵,彰显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整个民族在周而复始的中华节庆文化的洗礼中,凝聚和维系着民族情感,锤炼和固化着民族个性,培育和弘扬着民族精神,壮大和张扬着民族形象。中国传统节日又是维系国家统一、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精神纽带。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但汉族的一些较大的传统节日,也是许多少数民族共同享有的节日。如满族、朝鲜族、黎族、纳西族、侗族、毛南族、达翰尔族、拉祜族、锡伯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大都与汉族一样,将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列为自己民族的节日。尤其是春节,如今已差不多成为我国各个民族的共同节日。各少数民族都以自己的庆贺方式欢度传统佳节,这也恰好反映了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优良传统。各民族人民在共同欢度传统节日中,有力地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巩固了民族的大团结,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论文题目

中国传统节日内涵  文化学认为,文化的结构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然也不例外。  (1)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物质层面  ①传统节日中的饮食文化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节日里蕴藏着丰厚的“吃”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节日就是一路“吃”过来的。如:春节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而且,绝大多数传统节日都是在古老祭祀仪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伴随着祭神、祭祖以及节日饮食而逐渐形成一种习俗的食物,都负载着一种深厚的民俗情感。它们不仅为后来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节日食品的献祭、馈赠与集体分享,构成了中国节日物质生活的重要传统,体现着中国人处理天人关系与社会关系的表达方式。  ②传统节日中的服饰文化  每逢节日来临,人们都会穿上节日的盛装,这在春节时候体现得尤为明显。可以说,节日是一个民族的特色盛装的展示舞台。与便装相比,盛装雍容、典雅、庄重、讲究、繁琐,它更注重节日文化内涵的表达与展示,是我们研究一个民族历史、文化、艺术、工艺的重要参照,具有更为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比如唐装的演变和发展就是很好的例证。  ③传统节日中的节日仪式文化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最早起源于祭祀。发展到今天的节日庆典活动大多都与古老的祭祀仪式、迎神赛会、驱邪免灾等活动有密切关系。保留到现在的民俗活动,如安塞腰鼓、端午龙舟、上元花灯等,不仅增添了中华民众的节日乐趣,也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独特的一部分。  另外,作为与节日仪式相关的民间文艺,如祭神神词、神话、传说、故事等民间文学样式,祭神歌舞、戏剧等表演艺术以及搭建神棚、扎纸结彩等民间工艺,也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宝库。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精神层面  ①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谐、美满:贵和尚美  贵和尚美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在传统节日中常有流露,传统节日是人们期盼和谐思想的具体体现。如:通过团拜、探亲等仪式活动密切了与周围人的关系;通过节日化装的巡游、节日锣鼓的敲打、节日竞赛的开展,释放内心的情感、期望,加强村落社区成员之间的情感依赖和精神交流,从而使这里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秩序更加安定。  节日也调节了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一方面,通过节日,一个民族可以用和平的方式向其他民族展示自己的强大,弘扬本民族精神;另一方面,不同民族的人聚在一起庆祝节日,能增进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此外,元宵吃汤圆,中秋吃月饼等,这些都表达了人们希望生活团团圆圆、和谐美好的愿望。清明折柳,端午采艾叶,重阳遍插茱萸,这些驱恶辟邪的习俗也显露出尚美的意愿。  ②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节日根植于中国古代的农业社会文明。几乎每个节日都是一个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大自然的运行规律而逐渐产生的。在节日的选择上体现了人顺应自然的理念,让民众依照自然节奏、适应气候周期的规律进行农业生产,而对节日的庆祝体现了人们祈盼农业生产的风调雨顺。这一点很好地阐释了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另外,在节日中,人们非常注重人与自然的亲近。如:在春天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清明踏青娱乐,端午节划船竞赛,中秋节仰望天空中的明月等等。这些节日活动都可以让人们亲近大自然,感觉到“天人合一”的氛围,使人们更加注重自身与大自然的和谐。  ③人与自己内心的和谐:贵人伦  “伦理本位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中国传统节日都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显著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伦理和礼俗,成为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比如合家团聚是春节和中秋节最显著的特点。另外,贵人伦还体现在对孝道的重视。每个节日几乎都有对祖先的祭祀仪式,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孝思之情。重阳节注重敬老孝亲;端午节又称“女儿节”,妇女回娘家,女婿看望岳父母等。这些都体现了对长辈的关心和孝道。  还有不可不提的是,中国传统节日还具有协调人际、增强成员凝聚力的道德功能。传统节日中包含着各种礼仪、仪式,这些礼仪、仪式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约束。而这些约束又会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生活中伦理道德的一部分。所有的人都要遵循此种伦理关系,遵守其内含的道德要求

说这话真是侮辱了这么好的题目。

浅谈如何利用传统节日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所谓传统节日是指由历史沿传下来的流传于民间的约定俗成的节日,如:喜气洋洋的春节、张灯结彩的元宵节、怀乡祭祖的清明节、团团圆圆的中秋节、纪念屈原的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所承载的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有着一份独特的价值。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并存,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环境下,我们利用好传统节日揭示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弘扬民族精神,对加强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但是,近年来西风东逝,像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洋节日越来越受到青睐,以致于现在的小学生过圣诞节比过中秋节还要隆重,还要开心。甚至前一段时间出现了韩国和我国争抢“端午节”的事情。部分商家也推波助澜,小学生对洋节情有独钟,这是社会开放带来的,原本不值得大惊小怪,可是我们自己的节日呢?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还有几个人能知道它们的来历?我们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怎么了?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怎么了?学校里对于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假日也只是一放了之,根本没有深入开展传统节日的主题活动。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一大缺失。因此我想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谈谈对如何利用好传统节日加强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几点认识。 一、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内涵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很多学生不喜欢过传统节日是因为不知道传统节日的内涵,因此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内涵非常重要,如何开发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需要教师探索研究,对传统节日进行界定,如端午节,除了引导学生了解端午习俗,参与包粽子、缝香袋的实践活动之外,重点还应开展“走进屈原”活动。通过屈原故事知多少、屈原诗词朗诵等活动,重现屈原的故事: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为他的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泪,纵身跳进波涛滚滚的汨罗江。屈原报国无门而以身殉国,坚守了他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从他上下求索、宁愿去死也不愿离开故国半步中体味他那痛苦执著的伟大情感,体验他那崇高忠贞的伟大人格。在重塑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的今天,过端午节,学习和传承屈原的高尚人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把传统节日教育情注课堂教学之中。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