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音乐教育心理学论文3000字高考

发布时间:2024-07-12 08:09:18

音乐教育心理学论文3000字高考

摘要〕:本文基于对学习理论的研究,对行为主义重要代表人物桑代克、巴甫洛夫、斯金纳、班杜拉研究成果的梳理并列举笔者艺术实践中的真实案例加以阐述。 〔关键词〕:学习理论;行为主义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人的一生都在学习。它并不仅限学校里传授知识,凡涉及到动作、语言、技能、生活、记忆、认知、思考等都属于学习心理研究范围内。大学生接触得最多的毫无疑问的是学习,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学习效率和学习结果,相信大家在学习过程中也会经常出现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这个单词我总记不下来?为什么这个曲子我怎么练习也达不到老师的要求,反而越练越差?”等等。尤其是作为将来从事音乐教育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它关系到你将来是否能顺利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做一名合格的人民音乐教师。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同时也给教育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这些影响产生的原因是来自多方面的,如家庭因素、身心因素、学校因素等。在这些因素影响下,产生了一系列学习问题,这些问题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呈现出成倍增长的趋势。如厌学症、习得无助症、注意力障碍症、学习过度焦虑症、恐学症等等。 笔者在进行艺术实践的钢琴教学过程中曾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岩岩今年七岁了,他是个智商很高的小男孩,自尊心、自信心强,虽然年纪小,但却是整个小学二年级的佼佼者,曾获得全国儿童英语比赛一等奖。刚转到我这儿学琴时,他已经学了三个月钢琴了,第一节课时,我就发现了他过人的天赋,但有一点令我不满意的是在别的孩子上课时他经常会讥笑他人的缺点。第二次上课时,他有一个曲子速度太快,音符颗粒感不强,我示意让他放慢速度练习,但他不听,于是我示范了两种演奏效果,一种是速度很慢但音符非常清晰的片段,一种是速度很快但音符含糊不清的片段,接著问他喜欢那一种演奏效果,他沉默了一分钟,紧锁眉头,突然哇地一声哭了,这是我第一次碰到这样的情况,有点手足无策的感觉,他扑向妈妈的怀里,大声哭喊著:“妈妈,我再也不学钢琴了,学著没意思,老师说我弹得不好听……”学钢琴没意思,是我最怕听到学生说的话。我忙解释道:“老师没有说你弹得不好听,只要你慢弹就会更好听了,小男孩不应该哭鼻子的。”这下可好,他哭得更凶了,抱著妈妈要回家。于是我问了岩岩的妈妈他的情况,他妈妈说原来上课也哭过,但原来的老师从来都是夸奖他,因为他聪明,全家都宠著他。此时,我明白了原因,但已经迟了,他的问题就出在家庭和学校教育给了他太多的强化物,致使他缺乏战胜挫折的勇气。此后,他虽然经常来艺术班上音乐基础课,但再也没碰一下钢琴,他妈妈也没有办法。现在每当我看到这个孩子,心中就充满了愧疚,他是我手上第一个流失的学生,也将是最后一个。 针对上述种种学习问题,笔者归纳出三个学习流派,即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其中重点阐述行为主义。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借鉴和帮助。 学习理论是关于学习本质、学习过程、学习机制、学习条件及其影响方面的学说。但学习现象本身却是复杂的,特别是发生在学习者头脑里的变化过程并不能被直接观察,人们便从各自学派的观点立场出发,形成不同的学习理论流派。 学习理论是心理学中最古老、最发达的研究领域之一。早在冯特(WWundt,1832-1920)1879年建立科学心理学之前,古代中国与古希腊的教育家、思想家就对学习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尤其以我国古代的学习思想最为系统、丰富。在学习实质方面,他们提出学习是积累知识、技能与贯通运用相结合的过程的观点。所谓“积习既多”、“脱然有语”、“豁然贯通”(朱熹,《朱子四书或问》卷二,《大学或问》)便应证了上述观点。并将学习过程划分为七个阶段,即立志(形成学习动机)、博学(广泛获取知识)、审问(发现学习中的问题)、慎思(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层次加工)、明辨(思维活动中的分析过程,掌握知识)、时习(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笃行(付诸实践)。这七个阶段比较全面系统地概括了学习活动的完整过程,足以见得当时我国教育思想家的超前意识。 从西方学术史看,科学是哲学的衍生物。后来,科学独立为与哲学并行的学科。科学与哲学有互动关系。科学产生知识,哲学产生思想。所以在进行学习理论时,我们首先来探究一下它的思想根源。从哲学的视野讨论学习问题属于认识论(epistemology)的范畴。“我们是怎样认识世界的?”“我们怎样学习新知识?”“什么是知识的源泉?”等,一直是哲学家们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经验主义(empiricism)和理性主义(rationalism) 经验主义认为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源泉。他们虽然不否认有些知识可从各种经验之间的关系的理性思考中推衍中出来,但特别重视感觉经验。其思想根源可追溯到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他坚信理念不可能独立于外部世界而存在,人们感觉的外部世界是所有资源的源泉。主要代表人物有洛克、休谟等。其中洛克提出了两个对经验主义影响较大的观点,一是他认为构成知识的观念来源于两类经验,即外部经验(感觉)和内部经验(内省)。二是联想论,即人获取复杂的知识主要是通过联想,将零碎的观念汇集成系统的知识。这些观点都为联想心理学做了理论准备,到19世纪末,演变为联结主义,同时观念之间的联想转变为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由此产生了行为主义。 理性主义认为理性是知识的源泉,是自明之理的天赋直觉和演绎推理。知识、信仰、行为的唯一可靠基础是理性资料,而不是感觉资料、神灵的启示或直觉。其思想根源可追溯到柏拉图,他认为物质世界虽然是通过人的感觉反映出来的,但只有通过人的理性的思考才能真正知道物质世界。主要代表人物有康德、赫尔巴特、黑格尔等。其中康德是理性主义的集大成者。他认为外部世界实际上是无序的,之所以会被人们理解为有序,是由于理性认为它是有序的,理性在认识世界中有重要作用,理性给予经验的某些形式是天赋的。理性主义的先天结构思想对尔后欧洲的格式塔心理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ehavioral learning theory)其典型的、核心的观点是将学习看做是个体外显行为改变的历程,学习是被动的,对学习时个体内在的心理历程是否改变一般不予解释,而个体外显行为的改变主要显示在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上,主张人一切行为是由环境决定的,是历史上著名的极端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行为主义的旗帜是由华生(J B Watson 1878-1958)树立的。就此,他的最著名的、被引证得最多的一段话表明了这一点,他说:“给我一打健康而又没有缺陷的婴儿,把他们放在我所设计的特殊环境里培养,我可以担保,我能够把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类专家一一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甚至是乞丐或窃贼,而无论他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或他祖先的职业和种族是什么。”下面我将以行为主义重要代表人物为线索来对行为主义做进一步的探索。 桑代克(Edward L Thorndike 1874-1949)的试误学习理论(trial-and-error learning)对学习的实质、过程、规律、迁移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第一个用动物进行学习研究的人,建构了教育心理学上最早、比较系统的理论,并且确立了用实验法来研究现象,被后人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但他的理论最大的不足就是将学习看做一种盲目的行为,把动物的学习规律类推到人的学习,是一种机械学习观,忽略了人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在实验中,他制作了一个迷箱,观察猫是如何踏到机关,逃离迷箱并得到事物的。经过反复实验,他发现猫初进迷箱动作是紊乱的,只是偶然碰到开关,逃离迷箱的,但在以后的重复练习中,紊乱的动作随著练习的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最后学到一进迷箱就能开门取食。由此,产生了他著名的尝试与错误系统的学习理论,其主要内容如下: 学习的实质是形成联结,这种联结包括人为联结和非人为联结,而获得联结的方式即是试误学习,它虽然是从动物实验中得到的,但它是有一定的正确性的,试误学习的确是人类学习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尤其是当人们解决新问题时更是如此。人类文明史从某种程度讲,就是一部尝试错误的历史。爱迪生有段话是对试误学习最好的解释:“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项工作的方法是什么。”今天看来,它也是我们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最大的不同,西方主张让学生大胆自己去探索,而中国则迫不及待地把所谓的正确答案告诉学生,这便是中国孩子学习问题的根源,习惯了长期接受知识,使他们极度缺乏解决新问题的能力,面对新问题束手无策,只能选择逃避,依赖他人来解决,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前面提到的岩岩的案例即是这样的情况,这是我们值得深思的。 在试误学习过程中,他总结了三条重要的学习律: 1、准备律(law of readiness):准备状态主要指一种动机状态,但为涉及知识结构上的准备,这是他的不足之处,学习者是否对某种刺激做出反应,与学习者本身是否做好准备有紧密的关系,正如猫在实验前必须处于饥饿状态一样。 2、练习律(law of exercise):也称作进废退律。包括使用律(law of use)和失用律( law of disuse):一个已经形成的联结如果加以应用,那么此联结的力量就会得到强化,反之,则削弱。但他后来承认单纯的重复练习不会无条件的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力量,只有当学习者看到练习后满意的效果时,练习才有作用。所以当我们练琴时要多动脑筋想想是否正确,不能一味埋头苦练,否则错误的联结将会得到强化,影响效率,同时老师除了给学生提要求之外,还要对练习方法进行指导。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便是这个道理,这就解决了前面提到的为何反复练习也达不到老师要求,反而越练越差的问题。 3、效果律(law of effect):某一反应之所以与某一刺激发生联结,原因是该行为(碰触开关)能够获得满意的效果(出笼得食)。这是试误学习的基本原则。假想当猫好不容易逃出来看到的是大狼狗,猫还愿意想方设法跑出来吗?这一点也非常值得我们深思,若学生千辛万苦将一首难度系数大的曲子结结巴巴弹下来后,得到的却是老师的厉声责骂或满不在乎时,可想而知学生的积极性将大打折扣,但也要依据学生的个人情况而定。老师点评学生作业时,一定要注意,先说优点,肯定学生的劳动成果,然后再提不足之处。 桑代克的一个重要的学习迁移理论--相同要素说(theory of identical element)也是值得研究的。17世纪开始,欧洲教育界受形式训练说的影响,相信迁移是无限的,但他提出,只有当原先的学习情况和新的学习情况有相同要素时,原来的学习才有可能迁移到新的学习中去,相同要素的多少与迁移程度呈正比。正如小时候学会骑小自行车,有助于长大学习大自行车,但对学习开车却影响不大。 巴甫洛夫(Ivan Petrovich Pavlov 1849-1936)的经典条件学习是行为主义比较早的代表,属于最简单的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学习,他重视动物与人的行为和神经系统的关系,通过条件反射来研究大脑皮层的活动。他在对狗做条件反射的试验中,得到了几条对后世影响非常大的结论,但他把学习当做一种被动、机械的行为,这是不恰当的。下面是笔者对他研究成果的梳理。 无条件刺激(UCS):未经学习的反应动作中,引起反应的刺激因素。在巴氏试验中,引起狗分泌唾液的肉即为UCS 无条件反应(UCR):学习者本身具有的行为,即UCS引起的反应。在巴氏试验中,肉引起狗分泌的唾液即为UCR 条件刺激(CS):在学习过程中引起反应的刺激。如狗学会听到铃声就分泌唾液,其中的铃声就是CS 条件反应(CR):学习过程中,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在试验中,狗听到铃声后分泌的唾液即为CR 后人将他的试验概括为五个学习律: 1、 习得律(acquisition):在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称为条件反射的习得过程。 2、 消退律(extinction):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得不到强化,条件反应会逐渐削弱或消失。 3、 泛化律(generalization):条件反射形成后的初期,另一些相似的刺激也会引起条件反射。新刺激越接近原来的刺激,泛化现象越明显。 4、 分化律(discrimination):对事物差异的反应。实现分化的手段可以是选择性强化,也可以是消退。 5、 二级条件作用(secondary conditioning):把已经习得的条件反射当做无条件反射,加入另一个中性条件刺激,形成新的条件反射 虽然巴甫洛夫形成年代早但对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克服人的焦虑、恐惧情绪十分有效。我将以一个案例证明: 有些孩子进第一次幼儿园或上学(UCS)有恐惧情绪(UCR),教师就可以用系统脱敏法解决这种情绪障碍,不断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孩子尽快熟悉环境,喜欢新环境(US)排除焦虑,达到放松的目的。(CR) 如今有些失败的音乐课堂教学也可利用经典条件反射的理论来分析,如严厉的教师,枯燥的五线谱(UCS)将引起孩子的厌恶、恐惧情绪(UCR),而音乐课(CS)本身并不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情绪,但经过UCS和CS反复成对出现时,音乐课已成为与消极反应相联系的事物刺激。这是当今音乐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的问题。 20世纪30年代后期,斯金纳(Kenneth W Spence 1907-1967)改进了桑代克的迷箱实验,设计了“斯金纳箱”研究动物的学习,提出了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的理论,更好地解释了那些有机体自发发出行为的情况下产生的学习,避免了经典条件反射理论难以解决的学习现象;将原理、概念的解释置于操作条件作用之上,使人们能够较为有效的控制、预测行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是桑代克的效果律的延展;他提出的对直接经验的重视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就拿我们自己本身来说,学校一直很重视我们艺术实践的能力,因为在校期间,我们通过实践能获得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直接经验,有利于我们走出校园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但他的理论中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一是强调外显行为的塑造,难以解释复杂的学习,夸大强化的作用。二是过分强调直接学习,其实人的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后来提出的间接学习。三是过于强调环境在学习中的地位,忽视了学生主动性、兴趣等“内在因素”。比如他能很好地解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现象,但却不能解释出淤泥而不染的现象。 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operant conditioning)的主要内容有:他认为存在两类行为,即应答性行为(respondents)和操作性行为(operant)。巴甫洛夫研究的就是前者,而后者是由未知的刺激引起的,有机体自行发出的行为或反应。斯金纳不同于桑代克的地方也就在于桑代克认为强化的结果是加强了S与R的联结,而斯金纳认为刺激是未知的,并且与学习无关,联系是在反应和强化中形成的,发生在操作性学习的中的是一个反应被强化。使之被重复的可能性增加了。 在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中最值得学的便是强化原则:在条件作用中,凡能使个体操作性反应的频率增加,或维持的刺激,都称为强化(reinforcement),产生强化作用的刺激称为强化物(reinforcer)。强化物可分为一级强化物(primary reinforcer)和二级强化物(generalized reinforcer) ,一级强化物指有机体不必学习就具备的强化性,与先天的需求与或驱力有关,如食物、水等。二级强化物指任何一个中性刺激假若与一级强化物反复结合,它自身就能获得强化的性质,可以是物质的,但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像金钱对于婴儿来说,就不是强化物,但小孩知道金钱能买糖果、玩具时,金钱也就能对儿童的行为产生效果。所以教师选择强化物时,要十分注意,不要总依靠物质方面的强化物,学生会过分依赖强化物,就拿我们许多钢琴老师来说,学生作业完成好就奖励小贴画,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对贴画不再感兴趣,其实精神强化物更能促进学生学习,一个微笑、一句称赞、一个动作足矣,它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强化作用分为正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和负强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说到此处,不得不提到正惩罚(positive punishment)和负惩罚(negative punishment)。我在此,将对这四个概念做比较全面的分析。 所谓强化的目的是强化某种行为。 正强化指某行为出现后增加的一种刺激来强化此行为,比如说奖励就是最常见的例子,如学校一年一度的奖学金、三好生评定。 负强化目的同样是增强某种行为,但它采用此行为出现之后,解除不愉快的刺激。如一位学生临考前,还在看电视,不复习功课,而母亲就一直在他身边唠叨,直到他去书房看书,母亲才停止唠叨。 所谓惩罚,目的都是要使某种行为弱化。 正惩罚指行为出现后增加一种弱化某行为的刺激,批评、处罚就是惩罚中常见的手段。如一学生上课说小话,被老师批评,并罚抄课文。 负惩罚同负强化一样,都属于撤消性的,不同的是,负惩罚是通过撤消令学习者喜欢、愉快的刺激来达到弱化原来某行为的目的。这一点其实就是皮墨克原则。如只要不认真上钢琴课,父母就不带孩子去游乐园。 在强化过程中,斯金纳得到了两种强化程式类型:连续强化(每次正确反应都给予强化)和间歇强化,其中间歇强化分为比率强化(据正确率来说)和间隔强化(据时间间隔来说)。经实验证明,间接强化中的比率强化是最有效果的。正确掌握强化程序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岩岩这个案例就是最好的证明,滥用强化程序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它有可能将学生推上绝路。 最后,斯金纳对自己操作条件作用的形成过程做了详细的阐述。 其中最重要的是小步子塑造(shaping),后来用在心理治疗上就是著名的系统脱敏法,他先把一种要求习得的复杂的行为反应分解为若干比较简单的反应,先对动物容易做到的动作进行强化,然后逐渐加大动作的难度,逐个强化,达到掌握复杂动作技能的目的。马戏团都是用这种方式训练动物的。有个小故事能充分说明这个道理,有个放牛娃,放牧一头刚出生的小牛犊,因为放牧要过河,但河太深,小牛过不去,牛娃只能抱著小牛过河,年复一年,牛娃长成少年时,牛已经又高又壮,但牛娃依然抱牛过河,大家都赞叹牛娃的神力。这种方法对智障儿童的教育非常有效。 现在,我将以我的一个学生为例来实证小步子塑造理论。她叫婷婷,今年六岁,平时非常文静,特别喜欢学琴,每次最早来,上完课都不愿回家,要再玩会儿,照正常的孩子来说,这么喜欢练琴、学琴的孩子,应该是最优秀的,但她却是所有孩子中进度最慢的,三个月后,仍然不认识五线谱,一秒钟刚讲完音符宝宝的名字,接著问就忘了,这可急坏了我,于是我问了她的姥姥学其它东西的情况如何,她姥姥支支吾吾的,大概意思就是非常慢,我判断她肯定是智力发展滞后的孩子,于是我改变了教学策略,每节课用各种方法认识一个音(先从高音谱号开始)包括五指线谱口诀游戏、用彩笔画音符、找琴上相对应的音,等等,每认识三个音为一个阶段,我就将这三个音编成儿歌,我帮她伴奏,她一边唱,一边在五线谱上指这几个音符。然后逐渐增加难度,学会的音符越来越多了,高音谱号的七个音认识后,我让她自己找规律,她很快知道音符宝宝都是一个一个排排坐的。之后进行低音谱号的学习,为了不让她混淆,每节课我同样只教一个音,但增加的难度是让她自己找音符,并和高音谱号的音对比,找到琴键上的音。现在听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非常困难,老师需要极度的爱心与耐心,在这个过程中,我充分体会到了做一名好老师的不容易,每个孩子我基本上都上满了一个小时(正常课时量为45分钟)。但令我欣慰的是,六个月后,这个孩子能完全认识高音谱号的七个基本音级了,虽然低音谱号还不太好,但我相信,在她姥姥的积极配合下,我的悉心培养下,她一定会学得很好! 之后的消退、泛化、分化理论大致和把普洛夫的相同,在此,我将不再重复。行为主义发展到斯金纳相对来说已经相当完善了,但行为主义只解释外显行为,而很少涉及学习历程的内在变化,较好地解释简单行为,而不涉及复杂行为的弊病人没有得到解决,班杜拉、托尔曼等对行为主义提出了质疑,其观点介于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之间。 班杜拉(ABandura 1925---?)就行为主义的弊端提出了自己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在其观察学习研究中,注重社会因素的影响,吸纳认知心理学派的研究成果,把强化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有机的结合起来,改变行为主义重刺激轻中枢过程的思想倾向。改变了行为主义以动物为实验对象得出的结论直接推广到人的错误倾向。使观察学习模式、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一起被称为解释学习的三大工具。充分强调观察学习的重要性,强调老师、父母的榜样作用,父母是孩子出世后接触的第一类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次是老师,是传授知识,教会学生生存技能的人,为人师表是做老师非常重要的素质。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一是始终没有脱离行为主义环境论的观点,忽视儿童自身的认知结构,低估发展变量的重要性,二是实验室中的榜样包含了认为的遵从、压力,影响了实验的可信度,使榜样效果比实际生活中要高,三是过于强调间接学习,轻视了直接学习的重要性。下面是笔者对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总结: 班杜拉主张行为、个人、环境的三元素取向理论。 这三个因素是相互影响的,于是他指出学习的产生来自于观察和模仿,由此他认为观察学习不一定具有外显的行为反应,通过观察他人的示范行为,就能习得此行为,这样能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如学游泳、学开车等技能方面的学习。这一点是非常适合我们学艺的人的,中国艺术的学习从来都是口传心授,完全凭借对师傅的模仿,程式化强。如清朝乾隆年间形成的京剧,流传至今,也没有丧失它的本质,但西方的艺术则大不相同了,从巴洛克到古典到浪漫到民族乐派到印象派再到后现代音乐,变化是多么巨大啊!同时,观察学习就不一定依靠直接经验强化,它也就不是一种机械的反应了,而是带有主体色彩的主观性的反应。 基于上述理论的基奠他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self-efficacy)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也就是个体在面临某一任务活动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自我效能也可称作“自我效能感”、“自我信念”、“自我效能期待”等。 班杜拉指出:“效能预期不只影响活动和场合的选择,也对努力程度产生影响。被知觉到的效能预期是人们遇到应激情况时选择什么活动、花费多大力气、支持多长时间的努力的主要决定者”。班杜拉对自我效能的形成条件及其对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的形成主要受五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的唤起以及情境条件。只要音乐教师能理解此原理,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到班杜拉,行为主义已经发展至向认知主义过渡时期,教育心理学家们,已经不满足对外显学习的研究,转向人内部学习的研究,相继出现了认知主义、人本主义,使人类学习理论逐渐的完善起来。 行为主义虽然是最早的学习理论流派,但一些学习问题已经得到很好地解决,包括上面所提到的案例基本上都能用行为主义观点解决(如强化程序等)。相信对大家日后的教学有所帮助。但毕竟人是复杂的生物个体,每个人除了有共同的社会性外,还有个人的特性。笔者认为没有一个学派能完整概括人类学习的,都存在自身的局限,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我们正确判断学生存在的问题类型后,因材施教,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这三大流派有机结合起来,就能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也是教育心理学有待解决的难题和前进方向。 参考文献: [1] 汪凤炎《教育心理学新编》[M] 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2] Guy R Lefrancois著,佐斌译《美国教学的艺术》[M] 华夏出版社,2004 [3] 彭珃龄《普通心理学》[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吴增强《学习心理辅导》[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 卢家楣《学习心理与教学》[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6]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7] B R 赫根汉著,郭本禹等译《心理学史导论》[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 霍德杰斯著,刘沛、任恺译《音乐心理学手册》[M] 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通过每一首乐曲的创作背景,以及他们在创作中的心灵震憾。通过设身处地的体验,就可以引起大家对他们特定的心理体会,也更能引起大家的心理共鸣。这就是音乐教育的最好体现。

音乐教育把培养学生兴趣作为基础,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即是音乐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也是音乐课程的目标之一。因此,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于音乐课程教学来说,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 中国论文网 -htm  中学音乐教学给人的印象就是——“困”、“不感兴趣”,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教学方法不得当,教学设计不新颖,师生关系不好、教师音乐素质差等都会对教学带来很大的影响。那么教师要改变音乐教学的现状,就要从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在教学上,创设情境对学生而言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最有效手段。如在欣赏《嘎达梅林》这一课中,学生对这个人物和这首歌曲并不感兴趣,从他们喜欢的音乐逐渐过渡到这首歌曲中,作到从生活中感受——聆听——欣赏,有计划、有目和的引导学生融入歌曲意境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了课堂效率。结合中学生所喜欢的人、物、作品来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知以引起学习兴趣是每一位音乐教师所关心的核心话题。通过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分析学生特点,合理化教学   初中阶段的学生要求主要是情感层面,即能够有意识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并能运用音乐术语进行描述并把他表现出来。7年级的学生好说好动,比较活跃,根据这个心理特点要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8年级学生属于变声期,逆反期,不喜欢表现,在这个阶段教师一定要关注每个学生,要不断变换教学形式,调动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9年级学生普遍不爱唱,可以加强欣赏教学,用他们喜欢的音乐来开展教学。   二、结合教材教学,从实际出发   老师首先要吃透教材,认真备课,要正确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紧密结合实际进行教学。一般来说,学生喜欢唱、喜欢跳,但他们对乐理、视唱、练耳不感兴趣,感到很乏味甚至会害怕。比如教学视唱《我的祖家是歌乡》一课,如果仅仅教师弹学生唱,学生就不会积极的演唱了。相反,我们先来介绍这首高山族民歌特点,再演唱时学生也可用自已喜欢的方式来打节奏,可以根据音乐特点加些舞蹈动作,这样学生有了兴趣学起来就轻松多了。   三、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的个性,给他们想象的空间,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使学生成为音乐学习的真正主人。学生才会真正体会到音乐所带来的快乐。   四、师生互尊互爱,创造和谐音乐课堂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间互尊互爱是营造和谐音乐课的前提。要让学生喜欢你,尊重你,教师首先要做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学孩子所学,想孩子所想,要面向全体学生。   五、音乐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在更新教育理念的前提下要不断充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我坚持让每一位学生能带着浓厚的兴趣走进音乐教室,使音乐课堂成为学生精神上的家园,真正走进学生心理去挖掘心灵中美好的东西。通过努力,学生对音乐课有了较大兴趣,思想上也比从前重视了,喜欢上音乐课。   总之,对于学习音乐来说,知识也好,技能也好,整体音乐素质也好,都离不开音乐兴趣与爱好这个根本源泉。让我们记住这样一句名言:“兴趣是生长中能力的信号和象征,兴趣显示着最初出现的能力”。因此,经常细心地观察孩子的兴趣,对于教育者是最重要的。

音乐教育心理学论文3000字

流行音乐即通俗音乐,比起莫扎特、贝多芬的音乐,它更加融入大众生活中。可以说它是像我们这样的学生生活中的主流音乐。流行音乐是指一部分流行歌曲、影视歌曲、通俗器乐曲、爵士音乐和布鲁斯音乐等。通俗音乐的内容贴近生活实际,歌词简单,语言生动形象,直白表达情感,容易理解,容易接受。例如Westlife的《you raise me up》,首先从歌词入手,简单的语句,通俗易懂,稍微懂英文的人都可以看懂。它所抒发的感情也是很真挚很动人的,这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从来都是在我们思想中最主流的。尽管中西方文化差异很大,但是看待“孝”都是一样的。我想这应该也是这首歌在全世界颇受欢迎的原因吧。Westlife其他的专辑《coast to coast》、《back to home》等,这些思想和感情都是教人正确对待love、home、life 等等。然后歌曲的节奏轻快自然、旋律简单,特别适合学生传唱。在流行音乐市场上,这些都是上佳之作,可是也有不少低劣的作品。在课上老师举过一些例子,这些低劣性主要表现:曲调过于简单,甚至是长时间不断地重复,不仅枯燥无味而且毫无意义;歌词大意曲解正确的社会观、道德观,或者违背常理等。不过这些都是其次,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可以分辨这些作品,吸收流行音乐中的菁华。 我们欣赏流行音乐,除了它朗朗上口、节奏轻快、亲切自然以外,还有它的表现形式。那些制作精良的MV,让你随着音乐融入它的风格之中,有时它强烈的节奏让我们身体跟着起舞,有时它的轻柔让我们感觉有人在耳边轻轻细语。在紧张繁忙的学习工作之余,这是最好不过的放松方式了。因为应试教育带来的压力,我们这些学生们总是试图寻找心灵上的解脱。特别在中学时的我们,总是在排名和分数中挣扎,我们幼小的心灵被烙下无数个痛苦创伤,幸好那时开始接触流行音乐的我们都在音乐找到了宣泄。流行音乐伴随着我们长大,特别是在那时出道的歌手们,他们的音乐和我们的想法真正的无代沟。真该好好感谢流行音乐,陪我走过了这么多个困难。或许是寂静的夜里,或许是无人的教室,在音乐中聆听我们自己的内心,品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他们就像老朋友一样,总能抓住你的心。等我们都长大了,我们也不会忘记老朋友的。就像父辈们一直喜欢如李宗盛、罗大佑、邓丽君等歌星,却总也无法理解周杰伦的歌曲好在哪里。不同年代的音乐应该也有代沟。这就是音乐,抓住了感情,音乐就有了灵魂。我们熟知美国流行音乐中的布鲁斯、爵士乐,布鲁斯俗称蓝调,蓝色在美国文化代表着忧郁、忧伤。早年大部分移民从世界各地来到美国,一般地说是出自于自愿,他们基本上是愿意把自己的文化同美国文化融合在一起。但只有黑人例外。他们是作为奴隶被迫来到这个国家的。他们身上“除了锁链以外,一无所有,但他们的头脑中却牢记着非洲舞蹈和音乐的丰富传统。”黑人奴隶们在农场劳动时,不允许说话,但可以唱歌。他们依靠自人听不懂的劳动号子和歌曲相互传递信息,交流感情,通过这种表达方式,把他们郁积在心里的痛苦与不平宣泄出来,从而逐渐形成了具有黑人特点的黑人音乐。黑人音乐在形成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包括汲取白人音乐成分,产生了布鲁斯、爵士乐等形式。而最初的摇滚乐就是黑人音乐“节奏布鲁斯”,西方也有人把摇滚乐称作为“下层阶级反抗当局的一种形式”。关于节奏布鲁斯,在网上搜到得答案:这是一种由布鲁斯演变而来的音乐风格。在上个世纪初,随意走进美国的一家小酒馆,就能看到小舞台上一个拿着一把破吉他的黑人弹着扭曲的音符,用他那没调的嗓子和听起来十分肤浅的歌词诉说着黑人在美国的遭遇。这就是布鲁斯。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音乐也变得更具有音乐性了。曾经没调的音乐变得富有节奏,进而也更加旋律化。于是早期的R&B﹙Rhythm and Blues﹚就这样形成了。真正将R&B引入中国的是陶喆,也有人称他“中国的R&B之父”。虽然说不清他的歌曲里的R&B风格,但是我们去KTV唱他的歌总是找不对感觉,而且也很难唱,对歌手要求很高,据我所知R&B是目前最难唱的音乐,歌手必须很有技巧地运用喉咙与声带来推、挤,要能够既暧昧又准确。尽管陶喆的歌非常受欢迎,可传唱他的歌人确实不多。因为文化和生理上的差异,美国的R&B并不是很容易被中国人接受。直到周杰伦出了第一张专辑,开始我们一下子不明白这是什么音乐,但是唱起来很顺。这是周杰伦的带有本土特色的节奏布鲁斯,他摒弃R&B中一些美国元素,用本土的唱法,更轻松的诠释了布鲁斯。所以也有人说,不管陶喆先前的个人专辑有多么的出色,周杰伦的出现绝对给他很大的压力。

在网站搜一个,不过,你的有积分才行,下载了之后,有些你还要修改一下

音乐教育把培养学生兴趣作为基础,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即是音乐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也是音乐课程的目标之一。因此,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于音乐课程教学来说,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 中国论文网 -htm  中学音乐教学给人的印象就是——“困”、“不感兴趣”,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教学方法不得当,教学设计不新颖,师生关系不好、教师音乐素质差等都会对教学带来很大的影响。那么教师要改变音乐教学的现状,就要从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在教学上,创设情境对学生而言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最有效手段。如在欣赏《嘎达梅林》这一课中,学生对这个人物和这首歌曲并不感兴趣,从他们喜欢的音乐逐渐过渡到这首歌曲中,作到从生活中感受——聆听——欣赏,有计划、有目和的引导学生融入歌曲意境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了课堂效率。结合中学生所喜欢的人、物、作品来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知以引起学习兴趣是每一位音乐教师所关心的核心话题。通过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分析学生特点,合理化教学   初中阶段的学生要求主要是情感层面,即能够有意识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并能运用音乐术语进行描述并把他表现出来。7年级的学生好说好动,比较活跃,根据这个心理特点要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8年级学生属于变声期,逆反期,不喜欢表现,在这个阶段教师一定要关注每个学生,要不断变换教学形式,调动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9年级学生普遍不爱唱,可以加强欣赏教学,用他们喜欢的音乐来开展教学。   二、结合教材教学,从实际出发   老师首先要吃透教材,认真备课,要正确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紧密结合实际进行教学。一般来说,学生喜欢唱、喜欢跳,但他们对乐理、视唱、练耳不感兴趣,感到很乏味甚至会害怕。比如教学视唱《我的祖家是歌乡》一课,如果仅仅教师弹学生唱,学生就不会积极的演唱了。相反,我们先来介绍这首高山族民歌特点,再演唱时学生也可用自已喜欢的方式来打节奏,可以根据音乐特点加些舞蹈动作,这样学生有了兴趣学起来就轻松多了。   三、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的个性,给他们想象的空间,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使学生成为音乐学习的真正主人。学生才会真正体会到音乐所带来的快乐。   四、师生互尊互爱,创造和谐音乐课堂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间互尊互爱是营造和谐音乐课的前提。要让学生喜欢你,尊重你,教师首先要做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学孩子所学,想孩子所想,要面向全体学生。   五、音乐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在更新教育理念的前提下要不断充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我坚持让每一位学生能带着浓厚的兴趣走进音乐教室,使音乐课堂成为学生精神上的家园,真正走进学生心理去挖掘心灵中美好的东西。通过努力,学生对音乐课有了较大兴趣,思想上也比从前重视了,喜欢上音乐课。   总之,对于学习音乐来说,知识也好,技能也好,整体音乐素质也好,都离不开音乐兴趣与爱好这个根本源泉。让我们记住这样一句名言:“兴趣是生长中能力的信号和象征,兴趣显示着最初出现的能力”。因此,经常细心地观察孩子的兴趣,对于教育者是最重要的。

音乐教育心理学论文3000字怎么写

摘要〕:本文基于对学习理论的研究,对行为主义重要代表人物桑代克、巴甫洛夫、斯金纳、班杜拉研究成果的梳理并列举笔者艺术实践中的真实案例加以阐述。 〔关键词〕:学习理论;行为主义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人的一生都在学习。它并不仅限学校里传授知识,凡涉及到动作、语言、技能、生活、记忆、认知、思考等都属于学习心理研究范围内。大学生接触得最多的毫无疑问的是学习,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学习效率和学习结果,相信大家在学习过程中也会经常出现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这个单词我总记不下来?为什么这个曲子我怎么练习也达不到老师的要求,反而越练越差?”等等。尤其是作为将来从事音乐教育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它关系到你将来是否能顺利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做一名合格的人民音乐教师。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同时也给教育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这些影响产生的原因是来自多方面的,如家庭因素、身心因素、学校因素等。在这些因素影响下,产生了一系列学习问题,这些问题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呈现出成倍增长的趋势。如厌学症、习得无助症、注意力障碍症、学习过度焦虑症、恐学症等等。 笔者在进行艺术实践的钢琴教学过程中曾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岩岩今年七岁了,他是个智商很高的小男孩,自尊心、自信心强,虽然年纪小,但却是整个小学二年级的佼佼者,曾获得全国儿童英语比赛一等奖。刚转到我这儿学琴时,他已经学了三个月钢琴了,第一节课时,我就发现了他过人的天赋,但有一点令我不满意的是在别的孩子上课时他经常会讥笑他人的缺点。第二次上课时,他有一个曲子速度太快,音符颗粒感不强,我示意让他放慢速度练习,但他不听,于是我示范了两种演奏效果,一种是速度很慢但音符非常清晰的片段,一种是速度很快但音符含糊不清的片段,接著问他喜欢那一种演奏效果,他沉默了一分钟,紧锁眉头,突然哇地一声哭了,这是我第一次碰到这样的情况,有点手足无策的感觉,他扑向妈妈的怀里,大声哭喊著:“妈妈,我再也不学钢琴了,学著没意思,老师说我弹得不好听……”学钢琴没意思,是我最怕听到学生说的话。我忙解释道:“老师没有说你弹得不好听,只要你慢弹就会更好听了,小男孩不应该哭鼻子的。”这下可好,他哭得更凶了,抱著妈妈要回家。于是我问了岩岩的妈妈他的情况,他妈妈说原来上课也哭过,但原来的老师从来都是夸奖他,因为他聪明,全家都宠著他。此时,我明白了原因,但已经迟了,他的问题就出在家庭和学校教育给了他太多的强化物,致使他缺乏战胜挫折的勇气。此后,他虽然经常来艺术班上音乐基础课,但再也没碰一下钢琴,他妈妈也没有办法。现在每当我看到这个孩子,心中就充满了愧疚,他是我手上第一个流失的学生,也将是最后一个。 针对上述种种学习问题,笔者归纳出三个学习流派,即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其中重点阐述行为主义。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借鉴和帮助。 学习理论是关于学习本质、学习过程、学习机制、学习条件及其影响方面的学说。但学习现象本身却是复杂的,特别是发生在学习者头脑里的变化过程并不能被直接观察,人们便从各自学派的观点立场出发,形成不同的学习理论流派。 学习理论是心理学中最古老、最发达的研究领域之一。早在冯特(WWundt,1832-1920)1879年建立科学心理学之前,古代中国与古希腊的教育家、思想家就对学习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尤其以我国古代的学习思想最为系统、丰富。在学习实质方面,他们提出学习是积累知识、技能与贯通运用相结合的过程的观点。所谓“积习既多”、“脱然有语”、“豁然贯通”(朱熹,《朱子四书或问》卷二,《大学或问》)便应证了上述观点。并将学习过程划分为七个阶段,即立志(形成学习动机)、博学(广泛获取知识)、审问(发现学习中的问题)、慎思(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层次加工)、明辨(思维活动中的分析过程,掌握知识)、时习(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笃行(付诸实践)。这七个阶段比较全面系统地概括了学习活动的完整过程,足以见得当时我国教育思想家的超前意识。 从西方学术史看,科学是哲学的衍生物。后来,科学独立为与哲学并行的学科。科学与哲学有互动关系。科学产生知识,哲学产生思想。所以在进行学习理论时,我们首先来探究一下它的思想根源。从哲学的视野讨论学习问题属于认识论(epistemology)的范畴。“我们是怎样认识世界的?”“我们怎样学习新知识?”“什么是知识的源泉?”等,一直是哲学家们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经验主义(empiricism)和理性主义(rationalism) 经验主义认为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源泉。他们虽然不否认有些知识可从各种经验之间的关系的理性思考中推衍中出来,但特别重视感觉经验。其思想根源可追溯到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他坚信理念不可能独立于外部世界而存在,人们感觉的外部世界是所有资源的源泉。主要代表人物有洛克、休谟等。其中洛克提出了两个对经验主义影响较大的观点,一是他认为构成知识的观念来源于两类经验,即外部经验(感觉)和内部经验(内省)。二是联想论,即人获取复杂的知识主要是通过联想,将零碎的观念汇集成系统的知识。这些观点都为联想心理学做了理论准备,到19世纪末,演变为联结主义,同时观念之间的联想转变为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由此产生了行为主义。 理性主义认为理性是知识的源泉,是自明之理的天赋直觉和演绎推理。知识、信仰、行为的唯一可靠基础是理性资料,而不是感觉资料、神灵的启示或直觉。其思想根源可追溯到柏拉图,他认为物质世界虽然是通过人的感觉反映出来的,但只有通过人的理性的思考才能真正知道物质世界。主要代表人物有康德、赫尔巴特、黑格尔等。其中康德是理性主义的集大成者。他认为外部世界实际上是无序的,之所以会被人们理解为有序,是由于理性认为它是有序的,理性在认识世界中有重要作用,理性给予经验的某些形式是天赋的。理性主义的先天结构思想对尔后欧洲的格式塔心理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ehavioral learning theory)其典型的、核心的观点是将学习看做是个体外显行为改变的历程,学习是被动的,对学习时个体内在的心理历程是否改变一般不予解释,而个体外显行为的改变主要显示在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上,主张人一切行为是由环境决定的,是历史上著名的极端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行为主义的旗帜是由华生(J B Watson 1878-1958)树立的。就此,他的最著名的、被引证得最多的一段话表明了这一点,他说:“给我一打健康而又没有缺陷的婴儿,把他们放在我所设计的特殊环境里培养,我可以担保,我能够把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类专家一一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甚至是乞丐或窃贼,而无论他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或他祖先的职业和种族是什么。”下面我将以行为主义重要代表人物为线索来对行为主义做进一步的探索。 桑代克(Edward L Thorndike 1874-1949)的试误学习理论(trial-and-error learning)对学习的实质、过程、规律、迁移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第一个用动物进行学习研究的人,建构了教育心理学上最早、比较系统的理论,并且确立了用实验法来研究现象,被后人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但他的理论最大的不足就是将学习看做一种盲目的行为,把动物的学习规律类推到人的学习,是一种机械学习观,忽略了人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在实验中,他制作了一个迷箱,观察猫是如何踏到机关,逃离迷箱并得到事物的。经过反复实验,他发现猫初进迷箱动作是紊乱的,只是偶然碰到开关,逃离迷箱的,但在以后的重复练习中,紊乱的动作随著练习的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最后学到一进迷箱就能开门取食。由此,产生了他著名的尝试与错误系统的学习理论,其主要内容如下: 学习的实质是形成联结,这种联结包括人为联结和非人为联结,而获得联结的方式即是试误学习,它虽然是从动物实验中得到的,但它是有一定的正确性的,试误学习的确是人类学习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尤其是当人们解决新问题时更是如此。人类文明史从某种程度讲,就是一部尝试错误的历史。爱迪生有段话是对试误学习最好的解释:“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项工作的方法是什么。”今天看来,它也是我们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最大的不同,西方主张让学生大胆自己去探索,而中国则迫不及待地把所谓的正确答案告诉学生,这便是中国孩子学习问题的根源,习惯了长期接受知识,使他们极度缺乏解决新问题的能力,面对新问题束手无策,只能选择逃避,依赖他人来解决,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前面提到的岩岩的案例即是这样的情况,这是我们值得深思的。 在试误学习过程中,他总结了三条重要的学习律: 1、准备律(law of readiness):准备状态主要指一种动机状态,但为涉及知识结构上的准备,这是他的不足之处,学习者是否对某种刺激做出反应,与学习者本身是否做好准备有紧密的关系,正如猫在实验前必须处于饥饿状态一样。 2、练习律(law of exercise):也称作进废退律。包括使用律(law of use)和失用律( law of disuse):一个已经形成的联结如果加以应用,那么此联结的力量就会得到强化,反之,则削弱。但他后来承认单纯的重复练习不会无条件的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力量,只有当学习者看到练习后满意的效果时,练习才有作用。所以当我们练琴时要多动脑筋想想是否正确,不能一味埋头苦练,否则错误的联结将会得到强化,影响效率,同时老师除了给学生提要求之外,还要对练习方法进行指导。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便是这个道理,这就解决了前面提到的为何反复练习也达不到老师要求,反而越练越差的问题。 3、效果律(law of effect):某一反应之所以与某一刺激发生联结,原因是该行为(碰触开关)能够获得满意的效果(出笼得食)。这是试误学习的基本原则。假想当猫好不容易逃出来看到的是大狼狗,猫还愿意想方设法跑出来吗?这一点也非常值得我们深思,若学生千辛万苦将一首难度系数大的曲子结结巴巴弹下来后,得到的却是老师的厉声责骂或满不在乎时,可想而知学生的积极性将大打折扣,但也要依据学生的个人情况而定。老师点评学生作业时,一定要注意,先说优点,肯定学生的劳动成果,然后再提不足之处。 桑代克的一个重要的学习迁移理论--相同要素说(theory of identical element)也是值得研究的。17世纪开始,欧洲教育界受形式训练说的影响,相信迁移是无限的,但他提出,只有当原先的学习情况和新的学习情况有相同要素时,原来的学习才有可能迁移到新的学习中去,相同要素的多少与迁移程度呈正比。正如小时候学会骑小自行车,有助于长大学习大自行车,但对学习开车却影响不大。 巴甫洛夫(Ivan Petrovich Pavlov 1849-1936)的经典条件学习是行为主义比较早的代表,属于最简单的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学习,他重视动物与人的行为和神经系统的关系,通过条件反射来研究大脑皮层的活动。他在对狗做条件反射的试验中,得到了几条对后世影响非常大的结论,但他把学习当做一种被动、机械的行为,这是不恰当的。下面是笔者对他研究成果的梳理。 无条件刺激(UCS):未经学习的反应动作中,引起反应的刺激因素。在巴氏试验中,引起狗分泌唾液的肉即为UCS 无条件反应(UCR):学习者本身具有的行为,即UCS引起的反应。在巴氏试验中,肉引起狗分泌的唾液即为UCR 条件刺激(CS):在学习过程中引起反应的刺激。如狗学会听到铃声就分泌唾液,其中的铃声就是CS 条件反应(CR):学习过程中,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在试验中,狗听到铃声后分泌的唾液即为CR 后人将他的试验概括为五个学习律: 1、 习得律(acquisition):在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称为条件反射的习得过程。 2、 消退律(extinction):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得不到强化,条件反应会逐渐削弱或消失。 3、 泛化律(generalization):条件反射形成后的初期,另一些相似的刺激也会引起条件反射。新刺激越接近原来的刺激,泛化现象越明显。 4、 分化律(discrimination):对事物差异的反应。实现分化的手段可以是选择性强化,也可以是消退。 5、 二级条件作用(secondary conditioning):把已经习得的条件反射当做无条件反射,加入另一个中性条件刺激,形成新的条件反射 虽然巴甫洛夫形成年代早但对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克服人的焦虑、恐惧情绪十分有效。我将以一个案例证明: 有些孩子进第一次幼儿园或上学(UCS)有恐惧情绪(UCR),教师就可以用系统脱敏法解决这种情绪障碍,不断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孩子尽快熟悉环境,喜欢新环境(US)排除焦虑,达到放松的目的。(CR) 如今有些失败的音乐课堂教学也可利用经典条件反射的理论来分析,如严厉的教师,枯燥的五线谱(UCS)将引起孩子的厌恶、恐惧情绪(UCR),而音乐课(CS)本身并不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情绪,但经过UCS和CS反复成对出现时,音乐课已成为与消极反应相联系的事物刺激。这是当今音乐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的问题。 20世纪30年代后期,斯金纳(Kenneth W Spence 1907-1967)改进了桑代克的迷箱实验,设计了“斯金纳箱”研究动物的学习,提出了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的理论,更好地解释了那些有机体自发发出行为的情况下产生的学习,避免了经典条件反射理论难以解决的学习现象;将原理、概念的解释置于操作条件作用之上,使人们能够较为有效的控制、预测行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是桑代克的效果律的延展;他提出的对直接经验的重视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就拿我们自己本身来说,学校一直很重视我们艺术实践的能力,因为在校期间,我们通过实践能获得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直接经验,有利于我们走出校园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但他的理论中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一是强调外显行为的塑造,难以解释复杂的学习,夸大强化的作用。二是过分强调直接学习,其实人的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后来提出的间接学习。三是过于强调环境在学习中的地位,忽视了学生主动性、兴趣等“内在因素”。比如他能很好地解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现象,但却不能解释出淤泥而不染的现象。 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operant conditioning)的主要内容有:他认为存在两类行为,即应答性行为(respondents)和操作性行为(operant)。巴甫洛夫研究的就是前者,而后者是由未知的刺激引起的,有机体自行发出的行为或反应。斯金纳不同于桑代克的地方也就在于桑代克认为强化的结果是加强了S与R的联结,而斯金纳认为刺激是未知的,并且与学习无关,联系是在反应和强化中形成的,发生在操作性学习的中的是一个反应被强化。使之被重复的可能性增加了。 在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中最值得学的便是强化原则:在条件作用中,凡能使个体操作性反应的频率增加,或维持的刺激,都称为强化(reinforcement),产生强化作用的刺激称为强化物(reinforcer)。强化物可分为一级强化物(primary reinforcer)和二级强化物(generalized reinforcer) ,一级强化物指有机体不必学习就具备的强化性,与先天的需求与或驱力有关,如食物、水等。二级强化物指任何一个中性刺激假若与一级强化物反复结合,它自身就能获得强化的性质,可以是物质的,但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像金钱对于婴儿来说,就不是强化物,但小孩知道金钱能买糖果、玩具时,金钱也就能对儿童的行为产生效果。所以教师选择强化物时,要十分注意,不要总依靠物质方面的强化物,学生会过分依赖强化物,就拿我们许多钢琴老师来说,学生作业完成好就奖励小贴画,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对贴画不再感兴趣,其实精神强化物更能促进学生学习,一个微笑、一句称赞、一个动作足矣,它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强化作用分为正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和负强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说到此处,不得不提到正惩罚(positive punishment)和负惩罚(negative punishment)。我在此,将对这四个概念做比较全面的分析。 所谓强化的目的是强化某种行为。 正强化指某行为出现后增加的一种刺激来强化此行为,比如说奖励就是最常见的例子,如学校一年一度的奖学金、三好生评定。 负强化目的同样是增强某种行为,但它采用此行为出现之后,解除不愉快的刺激。如一位学生临考前,还在看电视,不复习功课,而母亲就一直在他身边唠叨,直到他去书房看书,母亲才停止唠叨。 所谓惩罚,目的都是要使某种行为弱化。 正惩罚指行为出现后增加一种弱化某行为的刺激,批评、处罚就是惩罚中常见的手段。如一学生上课说小话,被老师批评,并罚抄课文。 负惩罚同负强化一样,都属于撤消性的,不同的是,负惩罚是通过撤消令学习者喜欢、愉快的刺激来达到弱化原来某行为的目的。这一点其实就是皮墨克原则。如只要不认真上钢琴课,父母就不带孩子去游乐园。 在强化过程中,斯金纳得到了两种强化程式类型:连续强化(每次正确反应都给予强化)和间歇强化,其中间歇强化分为比率强化(据正确率来说)和间隔强化(据时间间隔来说)。经实验证明,间接强化中的比率强化是最有效果的。正确掌握强化程序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岩岩这个案例就是最好的证明,滥用强化程序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它有可能将学生推上绝路。 最后,斯金纳对自己操作条件作用的形成过程做了详细的阐述。 其中最重要的是小步子塑造(shaping),后来用在心理治疗上就是著名的系统脱敏法,他先把一种要求习得的复杂的行为反应分解为若干比较简单的反应,先对动物容易做到的动作进行强化,然后逐渐加大动作的难度,逐个强化,达到掌握复杂动作技能的目的。马戏团都是用这种方式训练动物的。有个小故事能充分说明这个道理,有个放牛娃,放牧一头刚出生的小牛犊,因为放牧要过河,但河太深,小牛过不去,牛娃只能抱著小牛过河,年复一年,牛娃长成少年时,牛已经又高又壮,但牛娃依然抱牛过河,大家都赞叹牛娃的神力。这种方法对智障儿童的教育非常有效。 现在,我将以我的一个学生为例来实证小步子塑造理论。她叫婷婷,今年六岁,平时非常文静,特别喜欢学琴,每次最早来,上完课都不愿回家,要再玩会儿,照正常的孩子来说,这么喜欢练琴、学琴的孩子,应该是最优秀的,但她却是所有孩子中进度最慢的,三个月后,仍然不认识五线谱,一秒钟刚讲完音符宝宝的名字,接著问就忘了,这可急坏了我,于是我问了她的姥姥学其它东西的情况如何,她姥姥支支吾吾的,大概意思就是非常慢,我判断她肯定是智力发展滞后的孩子,于是我改变了教学策略,每节课用各种方法认识一个音(先从高音谱号开始)包括五指线谱口诀游戏、用彩笔画音符、找琴上相对应的音,等等,每认识三个音为一个阶段,我就将这三个音编成儿歌,我帮她伴奏,她一边唱,一边在五线谱上指这几个音符。然后逐渐增加难度,学会的音符越来越多了,高音谱号的七个音认识后,我让她自己找规律,她很快知道音符宝宝都是一个一个排排坐的。之后进行低音谱号的学习,为了不让她混淆,每节课我同样只教一个音,但增加的难度是让她自己找音符,并和高音谱号的音对比,找到琴键上的音。现在听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非常困难,老师需要极度的爱心与耐心,在这个过程中,我充分体会到了做一名好老师的不容易,每个孩子我基本上都上满了一个小时(正常课时量为45分钟)。但令我欣慰的是,六个月后,这个孩子能完全认识高音谱号的七个基本音级了,虽然低音谱号还不太好,但我相信,在她姥姥的积极配合下,我的悉心培养下,她一定会学得很好! 之后的消退、泛化、分化理论大致和把普洛夫的相同,在此,我将不再重复。行为主义发展到斯金纳相对来说已经相当完善了,但行为主义只解释外显行为,而很少涉及学习历程的内在变化,较好地解释简单行为,而不涉及复杂行为的弊病人没有得到解决,班杜拉、托尔曼等对行为主义提出了质疑,其观点介于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之间。 班杜拉(ABandura 1925---?)就行为主义的弊端提出了自己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在其观察学习研究中,注重社会因素的影响,吸纳认知心理学派的研究成果,把强化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有机的结合起来,改变行为主义重刺激轻中枢过程的思想倾向。改变了行为主义以动物为实验对象得出的结论直接推广到人的错误倾向。使观察学习模式、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一起被称为解释学习的三大工具。充分强调观察学习的重要性,强调老师、父母的榜样作用,父母是孩子出世后接触的第一类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次是老师,是传授知识,教会学生生存技能的人,为人师表是做老师非常重要的素质。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一是始终没有脱离行为主义环境论的观点,忽视儿童自身的认知结构,低估发展变量的重要性,二是实验室中的榜样包含了认为的遵从、压力,影响了实验的可信度,使榜样效果比实际生活中要高,三是过于强调间接学习,轻视了直接学习的重要性。下面是笔者对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总结: 班杜拉主张行为、个人、环境的三元素取向理论。 这三个因素是相互影响的,于是他指出学习的产生来自于观察和模仿,由此他认为观察学习不一定具有外显的行为反应,通过观察他人的示范行为,就能习得此行为,这样能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如学游泳、学开车等技能方面的学习。这一点是非常适合我们学艺的人的,中国艺术的学习从来都是口传心授,完全凭借对师傅的模仿,程式化强。如清朝乾隆年间形成的京剧,流传至今,也没有丧失它的本质,但西方的艺术则大不相同了,从巴洛克到古典到浪漫到民族乐派到印象派再到后现代音乐,变化是多么巨大啊!同时,观察学习就不一定依靠直接经验强化,它也就不是一种机械的反应了,而是带有主体色彩的主观性的反应。 基于上述理论的基奠他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self-efficacy)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也就是个体在面临某一任务活动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自我效能也可称作“自我效能感”、“自我信念”、“自我效能期待”等。 班杜拉指出:“效能预期不只影响活动和场合的选择,也对努力程度产生影响。被知觉到的效能预期是人们遇到应激情况时选择什么活动、花费多大力气、支持多长时间的努力的主要决定者”。班杜拉对自我效能的形成条件及其对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的形成主要受五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的唤起以及情境条件。只要音乐教师能理解此原理,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到班杜拉,行为主义已经发展至向认知主义过渡时期,教育心理学家们,已经不满足对外显学习的研究,转向人内部学习的研究,相继出现了认知主义、人本主义,使人类学习理论逐渐的完善起来。 行为主义虽然是最早的学习理论流派,但一些学习问题已经得到很好地解决,包括上面所提到的案例基本上都能用行为主义观点解决(如强化程序等)。相信对大家日后的教学有所帮助。但毕竟人是复杂的生物个体,每个人除了有共同的社会性外,还有个人的特性。笔者认为没有一个学派能完整概括人类学习的,都存在自身的局限,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我们正确判断学生存在的问题类型后,因材施教,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这三大流派有机结合起来,就能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也是教育心理学有待解决的难题和前进方向。 参考文献: [1] 汪凤炎《教育心理学新编》[M] 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2] Guy R Lefrancois著,佐斌译《美国教学的艺术》[M] 华夏出版社,2004 [3] 彭珃龄《普通心理学》[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吴增强《学习心理辅导》[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 卢家楣《学习心理与教学》[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6]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7] B R 赫根汉著,郭本禹等译《心理学史导论》[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 霍德杰斯著,刘沛、任恺译《音乐心理学手册》[M] 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音乐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多方面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因此,要把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纳入到音乐教学之中。《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在音乐教学中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突出情感体验。”可见,音乐是最善于表现人们的情感,并能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在新一轮音乐课程改革中,作为音乐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革,通过新的设计思路,全程渗透“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才能真正寓美育于音乐教学中。 一、审美感知,体验情感 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音乐艺术不是像文学作品那样直接叙述事件,也不是像美术那样直接描绘生活,它是用悦耳动听的音响以及精致巧妙的音乐形式即特有的声音语言叙说并作用于人的情感,所运用的声音是有组织的乐音系列,必须依靠听觉来感知。它通过作品的艺术形象及学生的审美活动来感染与教育学生,只有在丰富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以情带声,以声传情,才能声情并茂,以情感人。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情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学生是审美的主体,教师的音乐活动是学生的审美对象。音乐活动的审美过程,正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优秀的音乐作品是作者凝情于笔,注情于音的结晶,经过专业人员的二度创作,较好地诠释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学生的听赏及领悟是三度创作,在从“二度创作”到“三度创作”的审美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即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理性分析为引导的多种心理因素,由导入情感到体验情感,产生美的联想与想象。教师要抓住音乐的特点,善于从心理学和教育学提供的规律中发现、寻找和研究音乐教育的特殊原理和规律,通过体验感受、直观感知、兴趣诱发、自然渗透、启发讨论听唱比较等方法,形成艺术审美施教力。同时,教师应把握好“情”,以自己的情去牵动和激发学生的情。神态、语言、动作、指挥、范唱等都要传达情感的信息,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和启发。当教师走下讲台,穿行于学生之间,并随着歌曲情感的表达,辅之以得体的动作与学生交流互动,学生会感到特别亲切。教师的表现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歌曲中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作出准确的心理反应,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更能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这实际就是老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活动。因此,教师首先要有饱满的热情,按乐曲所要求表达的感情和风格特点准确地范唱,力足于以情感人,使学生在学习时对乐曲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艺术形象,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只有老师动之以情,才能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 当然,音乐美感的获得和强化还需反复听赏,更需动画结合,利用视听媒体最为直观形象,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感是听觉、视觉不可分离地结合在一起的,离开听觉、视觉是不能设想的。”对音乐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到体验和参与,用心感受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全身心地融入音乐,在反复听唱、观赏画面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从整体感受歌曲的情绪。如欣赏乐曲《春江花月夜》,通过画面,配以生动的语言,每当听到它那优美的旋律时,就仿佛有一幅气韵生动、笔触秀丽的山水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把学生的思绪带到一个依山傍水、风景秀美的迷人意境中,使学生从视觉上和听觉上产生美感,情不自禁地领略祖国大自然的美好河山,并在这融视、听艺术于一体的情景中获得美的陶冶,而且诗、词、画、音乐在这里完美地融为一体。动静结合视听相辅,综合的美感,有声有色的教学使学生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从而产生了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感情。二、审美表现,深化情感。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而音乐教育则以审美对象来激发人的审美情感,而审美与情感又是那样地密不可分。歌德说:“成功的艺术处理的最高成就就是美。”对音乐的处理,就是对音乐情感和演唱(奏)技巧的处理,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歌曲,各有不同的体裁、不同的调式和不同的曲式风格,各类歌曲都蕴含着特有的激情。可见,歌曲的体裁总是与某种情感相联系的;歌曲的结构,大至整个歌曲,小到短句,都蕴涵着音乐`的内容与美感,歌曲的调式、凋性在色彩上给人以明暗不同的感觉,给人的情绪的影响也就不同;和声具有渲染色彩的作用,能形成明暗、疏密、浓淡不同的音响效果,进而表现其特有的音乐情绪。在表现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共同任务,就是要对作品作仔细的琢磨与研究,以尽可能完满的歌声展现出它的全貌。这就需要教师认真探究音乐作品所表现的真情,悉心指导,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使情感得到深化,才能达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不仅如此,审美能力的培养又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从中感知音乐所表现的情绪,并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以欲立刻体验为快,产生愉悦情感。要通过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及识读乐谱的教学,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和创造性潜能。培养学生以准确的音高和节奏、恰当的速度和力度、自然而美好、真切而饱满的感情把乐曲的艺术形象再现出来并与他人沟通进行艺术评价。要根据乐曲的内容和曲调表现等特点,在学生感受力、理解力和技能水平的范围内,适时地向学生揭示歌曲的艺术形象。因此,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培养这三种能力,就是培养良好的乐感;有了良好的乐感就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经过长期的音乐艺术的熏陶培养自己高尚的艺术情操,促进正确人生观的形成。 三、审美创造,升华情感。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存在于生活之中;而对于美的发现,则要靠人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高尔基也说:“美,是人自己从它的灵魂深处创造出来的。”强烈的审美情感,使学生的感知过程和体验过程紧密结合,水乳交融,加深了他们对美的形象的认识和理解,这种审美认识、审美愉悦使学生的身心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学生的精神得到充实事业得到拓展、情感得到升华。创造性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发掘创造性思维潜能,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升华情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在理解音乐内涵的基础上进入到角色意境中通过自制节奏乐器,探索、发现、体验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段落情绪等;通过即兴动作表现歌、乐曲,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其内容,表现其感情;通过即兴表演,或对主题哼唱,发展旋律、或为作品创编伴奏或即兴演奏,引导学生在音响流动的同时,在自己创造的音响中亲身体验与感受其形式美、内容美,进而在知识的应用、拓宽和延伸过程中延伸情感,达到创造美,最终让学生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进入审美想象的圣境 总之,音乐审美能力与情感的培养应在寓教于乐中得到切实体现,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发展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想象力。坚持音乐审美教育在形态特征上的情感体验,使音乐审美教育始终具有独特的情感色彩。要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激发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抓住重点,使学生的审美情感不断深化,提高学生情感外化的表现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教育心理学论文3000字高考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摘要]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整体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们在追求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关注着心理健康,作为天子骄子的大学生也不例外。现今的大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充满着色彩浪漫的情感,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心理问题和冲突。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对作为天子娇子的大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  心理健康是由心理卫生的概念延伸过来的。心理健康通常是指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心理卫生则是指一切维护心理健康的活动及研究心理健康的学问。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二、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  2、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  心理健康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学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对自身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也影响着主体人格的发展,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极地附属于这种转化,而是在转化过程中能动地引导受教育者调整方向,使个体把握自我,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认识评价,从而达到心理优化、健全人格的目的。  3、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可靠途径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潜能开发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帮助主体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发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一项关于当代人主要素质的调查表明,当代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究其原因,与教育不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有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每年有大量大学生心理素质不良,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土木水利学院 2002级学生入学第一年便因心理问题休学4人,他们四人分别因为:1、追求女生遭到拒绝而情绪不稳定;2、长时间怀疑同学背后议论自己、鄙视自己,因而不敢面对别人;3、对生活目标丧失信心,低糜消沉,抑郁;4、狂躁不安,行为异常。最终都不能继续学业。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还表现为环境应激问题、自我认识失调、人际关系障碍、情绪情感不稳、感情适应不良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四、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竟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从环境因素看,竟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1、客观方面  与中学比,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目的是为今后继续深造或就业做准备;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目的是把学生塑造成建设祖国的高级专门人才。中学课程几年一贯学习仅有的几门高考课程,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新大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部分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多数新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大部分新生在中学时期居住的比较集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这对年龄仅有十七八岁的新生来说,是极不习惯的,因此,每逢节假日就会想家、想同学,会产生孤独感。  4)对待社会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中学的工作和活动多是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由少数同学承担的。大学强凋学生的自我管理,班里事情多,社团活动多,学生除了要搞好自身的学习外,还要担负一定的社会工作,关心班集体建设。新生往往不大适应这种较大工作量的生活,缺乏工作主动性,在其位又不知如何谋其政,感到压力大。  2、主观方面  新生物质生活的依赖性与精神生活的独立意识发生着矛盾;日益增强的自主自立意识以及主观愿望上的自主自立与客观条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间发生着矛盾。这两方面的原因使那些适应新环境能力不强的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如下心理问题:  一是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因为考取了大学,老师表扬,同学羡慕,亲友夸奖,父母庆贺,部分学生在这种自我陶醉中渐渐松懈了斗志,终日悠哉游哉,认为自己是中学的尖子,大学里成绩也不会差,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满。  二是失望与失宠感。有的学生入学前把大学生活过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学后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产生失望感,有的学生曾是中学的尖子,是家庭与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进入大学一下子不受重视了,就会产生失宠感。  三是松气情绪与歇脚心理。有的同学认为考上大学就是端上了铁饭碗,长期拼搏的目标已经达到,心理上得到了满足,生理上希望得到休整。加上进入大学后奋斗目标不明,适应能力不强,竞争的气势也有所减弱,便产生了“松口气,歇歇脚”的心理,再也鼓不起前进的勇气了。  四是畏首畏尾。因为环境变化而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社会活动不参加,运动场不光顾。整日除了学习之外,无所事事,生活单一,有碍个性发展。  五、如何正确地认识自我  我们时常在各种报刊杂志上看到目前大学生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病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大学生是从为数众多的中学生中选拔出来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强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但是与此同时,大学生则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大学生往往自视甚高,很容易受挫折,并随之发生一系列心理卫生问题。从外部环境看,当前不断变化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环境等都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学生必须快速适应紧张的社会生活节奏;就业竞争的加剧所带来职业选择的提前以及与之相关的高强度的心智付出等也使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进一步加大。从大学生自身看,大学正是人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化的协调发展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冲突,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往往会发生矛盾。面对这些问题,如果大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解决问题,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疾病。  因此,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  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亿能力减退。  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青年期的突出特点是人的性生理在经历了从萌发到成熟的过渡之后,逐渐进入活跃状态。从心理发展的意义上说,这个阶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这是因为,经验的缺乏和知识的幼稚决定了这个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正在发生复杂和深刻的变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科学技术急剧发展。这种情况也会在早晚要进入社会的青年学生中引发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例如父母下岗、家庭生活发生变故、学习成绩不佳、交友失败、失恋等。这些心理问题如果总是挥之不去,日积月累,就有可能成为心理障碍而影响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六、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措施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尝试,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同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有待改进。以下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2、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每年约有 10%的新生被约请面谈,根据面谈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3、 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  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学过程都包括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为教学过程是经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主导的。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即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他们身上持久扎根。  4、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上大学前,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都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因而,面对新形势大学生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培养自立、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使自己在变幻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作出选择适宜自己角色的正确抉择,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为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未来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时刻出现心理危机。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为此,就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参考文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编 吕建国 四川大学出版社  《大学生心理辅导》主编 苏巧荣 苏林雁 浙江大学出版社  《心理学教程》主编 王贵林 陈洵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当前在全国乃至全省、我们中山市各级中小学都积极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各种形式、各种渠道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在全市中小学普遍生根开花。在努力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风气方面,我市教育局、中山师范学校与市关工委、市妇联、团市委、市科委、市科协及市中山日报社等部门紧密配合,采用多种形式向社会扩大影响。经过各级新闻媒体的宣传,对于我市社会各界和广大家长来说,“心理健康教育”或“学校心理辅导”已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现在,不少中小学已把举办“家长学校”或定期举行“家庭教育”讲座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市教育局和市妇联、关工委等部门一起成立了专门的机构,以便更好地协调家长学校的工作。华南师范大学、市教育局、中山师范学校和教科部门还组织各学校心理辅导的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对于形成一种“全社会都来关心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风气,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体说来,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的现实意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需要,是避免各种突发事件,维护社会团结稳定,学校正常运作,学生家庭幸福的预防针。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就明确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明确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人们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三种情况或状态;正常状态(常态)、不平衡状态(偏态)与不健康状态或病态(变态)。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维护正常心理,纠正偏态心理,治疗变态心理,有着现实的意义。① 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中学生正处在心理机能迅速发育成熟的时期,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就是及时地针对性地施以教育,对症下药。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健康和不健康的心理学保持心理健康就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② 有利于学习、工作效率的提高。健康的心理对于学习、工作的效率起重要的作用,对竞赛技能的发挥更为重要。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朝气蓬勃,开朗乐观,学习和工作就有劲,效率就高。而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常常心神不定,思虑过多,不能集中精力于学习和工作上,既影响生活效率,也大大妨碍创造才能的发挥。③ 有利于智力与个性的和谐发展。心理健康对于促进人的智力与个性和谐发展,发挥人类最大的聪明才智,对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处在智力发展成熟和个性形成时期的中学生尤为重要。一个人重视心理健康,可使大脑处于最佳状态,更好地发挥大脑功能,有利于开发智力,充分发挥各种能力,有利于个性的和谐发展。④ 有利于心理疾病的防治。心理疾病的发生,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就会注意防止和消除产生心理疾病的各种因素,以防止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人的心理疾病,大多数是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而积累逐渐形成的。如果发现学生有了心理病变的苗头,就及时采取适当措施,使它在量变过程中得到以终止和消失;如果确实患了心理疾病,应及早给予积极的治疗,使之尽快恢复健康。 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正常健康、全面发展的保证。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说,注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个体的发展有三方面意义。① 促进学生学业事业成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发展性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些心理素质是他们学业成功、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②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思想品德,一般由道德品质、政治倾向和行为规范等要素构成。青少年时期,思想品德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发展自己的共产主义理想、政治观点和道德品质;二是培养自己正确的道德评价和自我教育能力。心理健康在某些方面可以说是优良思想和品德的基础;而在另一方面则是它们的直接组成部分。所以说,心理健康有利于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发展。心理健康的人,必然具有健全的性格,必然会正确地对待周围环境,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热爱社会主义,艰苦奋斗,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心理健康的人,他们善于处理人与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所有这些都是共产主义思想品德发展的基础和组成部分。心理健康还有利于人积极、乐观地认识环境、改造环境。心理健康的人常表现出思想开阔,能在任何环境下乐观地对待现实,以进取精神面对现实、正视自己、适应社会,努力创新。许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凡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他们在集体中都不善于处理各种关系,都可能成为集体的嫌弃儿;他们更多地表现出冲动、急躁、孤僻、任性和不听话;他们时而表现出自卑、厌世,时而表现出高傲、狂妄;他们缺乏活动愿望和兴趣,不善交际,经不起挫折,狭隘猜疑,胆小怕事。这样的人很难形成良好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③ 保证学生正常健康地生活与发展成人。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心理处于健康状态,是其正常生活、正常地发展的前提与保证。中小学生能否健康地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需要。青少年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个体从儿童进入青少年阶段,其身心发展起了重大的变化。首先是出现了对其心理与行为有着重要影响的两方面需要,一是性的成熟,使青少年性意识与冲动出现;二是由于身体的全面发展与性的需要的形成,使青少年产生了成人感,出现了强烈的独立性需要。这就是青少年时期的新需要与其心理成熟水平及社会地位水平的矛盾,具体为四个方面:① 新的性需要与社会地位的矛盾。② 性成熟性意识增强与心理上道德上准备不足的矛盾。③ 新的独立性需要与社会地位的矛盾。④ 新的独立性需要与心理成熟水平的矛盾。青少年时期这些特定的矛盾,导致了他们在各方面表现出既不同于儿童,又有许多成人的心理特点,使他们最容易进入心理不平衡状态而又最不容易通过自我调节或寻求成人疏导以得到解脱。同时,青少年接近于成人的活动能量,对以上的矛盾系统又起着激发作用,容易使矛盾爆发,因此,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迫切。 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社会变动时期的需要。近几十年的发展,随着社会变革而产生的一些变化或暂时不可避免地滋生的一些因素,都将对青少年心理状态产生消极影响。从家庭方面来看,离婚率不断增高,家庭气氛温馨减少,家庭对独生子女教育不当的管教方式,都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因素。从学校方面来看,高考升学压力,频繁的测验考试,学生分数排位等等,导致竞争激烈,压力增大,使青少年学生无止休地陷入紧张、焦虑、担忧、挫折等等不平衡状态中。从社会角度来看,一些黄色、淫秽东西的出现,信息渠道的畅通,政府部门一些不正之风,观念的多元化,也将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非常重要而且非常迫切,现实意义重大。

我有一篇你看看能用的到吗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揭示在教育、教学影响下,受教育者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个性的心理规律;研究形成道德品质的心理特点,以及教育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等。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和教育学都有密切关系,因而对於它的研究对象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见解:以教育学的体系为依据,研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方法。认为教育心理学必须研究人的心理结构,并根据教育过程中心理活动的规律来确定它的理论体系,探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乃至终身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认为没有必要把教育心理学从普通心理学中区分出来,完全可以应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於教育工作,探讨在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原理,说明加速人的培养的途径。认为教育心理学主要任务是研究课堂学习的性质、条件、效果和评价问题,应当著重研究学习理论,尤其是学生接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理论。至於儿童心理发展、成人心理、心理卫生、个性等,除非与教育和教学直接有关者外,不应归入教育心理学,而应当归入普通心理学或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去。认为教育心理学应著重研究在教育和教学影响下出现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发展的规律,并结合实际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直接促进教育和教学的改革,提高质量,以最好的效果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综合上述意见,教育心理学虽与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有密切关系,但是它主要是研究在教育和教学条件下,学生的心理现象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因此具有自己的特点。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因为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培养人的工作,要切实有效而又迅速地实现教育目的,使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还需要藉助於教育心理学的指导,以深入发现和掌握学生的生理、心理的变化和发展的规律;并为明确某一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选取教育内容和方法,提供心理学的依据。所以,教育心理学既不是简单地应用普通心理学的知识解释或说明教育和教学的现象,也不是把教育和教学过程当作心理活动的一般过程,而是要揭示在教育和教学的影响下,学生的外部信息与内部信息的交换过程和交互作用中所引起的机能系统的变化与控制的规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在教育和教学影响下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规律。如学生掌握知识技能、道德规范及其个性形成等心理规律。学生本身的体质和心理发展的关系,以及学生和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的心理因素,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教育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这是同教育实践密切联系著的。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家、思想家孔丘、荀况等人,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总结出一套教育理论和方法,其中包含有至今还值得重视的教育心理方面的思想和观点。如“因材施教”、“个别差异”、“个性特徵”等。此后,中国历代的教育思想家在他们的教育实践中,运用并发展了孔子和荀子的一些有关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在欧洲,希腊的哲学家主张通过教育追求心灵的坦率和正直,发展人的理性。苏格拉底、柏拉图都十分强调心理功能统一论,叫作理性主义。他们认为人的认识是来自理性的,教育的目的是陶冶人的乐观和美的态度。之后,亚里士多德深信理性能指导人的行为,理性观念能使人有较高的善行。他搜集并观察了许多生物的生理结构及其特性,认为心理学必须基於生物学的研究,提出从普遍到特殊、由具体到一般的科学方法。著名神学家北非希波城主教圣奥古斯丁提出人有几种心理能力(mentalfacultes),每一种心理能力都能独立发展。这些观点,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起著一定的启蒙作用。欧洲文艺复兴后,有许多教育家非常重视教育和教学中的心理问题。如捷克教育家JA夸美纽斯认为,儿童的发展经常涉及到教育目的,知识是通过感官接触实际而获得的;教材必须适合儿童发展的水平,心理能力因学习而增强,教师应当使学生记忆那些真有价值而又能清楚理解的东西;对於事物的教学应先分析后综合,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瑞士教育改革家JH裴斯泰洛齐认为,人所有能力的匀称与和谐的发展是自然的。他的理论在发展中经历三个阶段:通过心灵的官感和经验发展头脑;通过运动发展以满足需要;通过宗教道德的经验以发展心灵。他认为,教育的意义在於帮助儿童合理地正常化地发展;要做到这一步,教育者就必须懂得儿童心理。儿童能力的发展是通过经验的逐步分级而来的,因而他曾设想建立一门教育心理学。19世纪德国教育家JF赫尔巴特极力倡导教学方法应以心理学为基础,并以此设计了五段教学方法。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形成是同实验心理学的发展密切相关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德国的W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心理实验室,对於感觉开展了广泛的大量的实验研究。他虽然没有直接研究教育心理学,但在他的门徒中却有几人为创立教育心理学作出了贡献,如德国的E梅伊曼、瑞士的E克拉帕雷德、美国的GS霍尔、JM卡特尔等。特别是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入门讲义》(1907~1908)一书,几乎囊括了今日教育心理学的全部课题。他认为一切教育都应根据儿童的发展阶段来实施。待至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EL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后又扩充为《人类的本性》、《学习心理学》、《工作、疲劳和个性差异》三大卷(1913~1914),1914年又简编成为《教育心理学概论》,教育心理学便开始成为一门公认的独立学科。1920年以后,在欧洲大陆的儿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领域中,一些学者相继获得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如德国的W施特恩、FE克鲁格、K比勒、K科夫卡、D卡茨、H韦尔纳、瑞士的J皮亚杰、苏联的维果茨基等。同时在美国又推行法国心理学家A比内所创的智力测验。这样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日渐扩大,内容日益丰富。当代,由於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需要迅速地提高,而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的基础则在於教育,因而各工业发达国家,都积极地在发展教育事业,开发智力资源,力求迅速地培养出一定数量的具有高度科学技术水平的各种专门人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因此更受到重视。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对於人的学习心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从各方面开展了研究,并出现了许多学派。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创始者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尝试错误说,在30年代曾名灶一时。后来BF斯金纳竭力以操作主义更新桑代克的学习学说。但同联结说对立的认知派的理论却为更多的人所接受。认知说否认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是直接的、机械的。他们认为人的行为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受意识支配的。人的学习不在於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也不是尝试错误,而是由於主观的组织作用、形成“认知结构”。人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在研究外在条件的同时,应注重内部过程和内在条件的研究。继认知说而出现的是“自我实现说”。它认为人的学习主要的是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心理学应当从人的整体出发研究个性。教育心理学应著重研究个性自我实现。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在於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师生的相互关系,并启发他们真实地进行自我评价。因而教师是促进学生自我学习的引导者,而非是信息的传授者。自我实现说,仅仅是从个人自身潜能的实现出发来理解人的学习及其各种关系,这是不正确的;因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所制约的现实,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心理学发展的趋势,首先是把人的学习活动放在现实社会和历史发展及个人三方面的相互作用中进行考察,逐步全面地完整地研究人的学习自觉积极性、主动性与自我评价。研究怎样才能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几方面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科学知识与技术,能为人类谋幸福的人才。中国的教育心理学家们正在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深入地研究古今中外教育心理学的先进思想和成就,从实际出发,开展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的实验研究,建立自己的教育心理学科学体系,以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范围由於世界各个国家的性质和社会制度不同,对於教育实施的观点和方法不完全一样,因而在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和范围上,也就各有其特点,欧美国家的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和范围,一般的是研究儿童发展的特点、特殊儿童的心理活动、学习心理、学习方法、学习辅导与心理卫生、学习心理结构与模式、教育的评价和心理测量以及教师心理等。中国则根据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要求,著重研究学生的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过程及其规律;学习的性质、结构、模式及学习能力的培养;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的心理过程;各门学科的特殊心理现象和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心理问题;学生的体质与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个别差异、个性发展、超常、低常及特殊才能的儿童心理特点;测量与评定的心理分析;教师心理等问题。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和其他科学一样,坚持在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指导下,采用观察法、调查访问法、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等。比较切合实际的研究方法是开展实验研究,经常观察、访问、记载出现的心理现象、心理动态并进行分析,以加速认识学生在教育和教学影响下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

音乐教育心理学1000字论文

摘要〕:本文基于对学习理论的研究,对行为主义重要代表人物桑代克、巴甫洛夫、斯金纳、班杜拉研究成果的梳理并列举笔者艺术实践中的真实案例加以阐述。 〔关键词〕:学习理论;行为主义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人的一生都在学习。它并不仅限学校里传授知识,凡涉及到动作、语言、技能、生活、记忆、认知、思考等都属于学习心理研究范围内。大学生接触得最多的毫无疑问的是学习,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学习效率和学习结果,相信大家在学习过程中也会经常出现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这个单词我总记不下来?为什么这个曲子我怎么练习也达不到老师的要求,反而越练越差?”等等。尤其是作为将来从事音乐教育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它关系到你将来是否能顺利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做一名合格的人民音乐教师。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同时也给教育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这些影响产生的原因是来自多方面的,如家庭因素、身心因素、学校因素等。在这些因素影响下,产生了一系列学习问题,这些问题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呈现出成倍增长的趋势。如厌学症、习得无助症、注意力障碍症、学习过度焦虑症、恐学症等等。 笔者在进行艺术实践的钢琴教学过程中曾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岩岩今年七岁了,他是个智商很高的小男孩,自尊心、自信心强,虽然年纪小,但却是整个小学二年级的佼佼者,曾获得全国儿童英语比赛一等奖。刚转到我这儿学琴时,他已经学了三个月钢琴了,第一节课时,我就发现了他过人的天赋,但有一点令我不满意的是在别的孩子上课时他经常会讥笑他人的缺点。第二次上课时,他有一个曲子速度太快,音符颗粒感不强,我示意让他放慢速度练习,但他不听,于是我示范了两种演奏效果,一种是速度很慢但音符非常清晰的片段,一种是速度很快但音符含糊不清的片段,接著问他喜欢那一种演奏效果,他沉默了一分钟,紧锁眉头,突然哇地一声哭了,这是我第一次碰到这样的情况,有点手足无策的感觉,他扑向妈妈的怀里,大声哭喊著:“妈妈,我再也不学钢琴了,学著没意思,老师说我弹得不好听……”学钢琴没意思,是我最怕听到学生说的话。我忙解释道:“老师没有说你弹得不好听,只要你慢弹就会更好听了,小男孩不应该哭鼻子的。”这下可好,他哭得更凶了,抱著妈妈要回家。于是我问了岩岩的妈妈他的情况,他妈妈说原来上课也哭过,但原来的老师从来都是夸奖他,因为他聪明,全家都宠著他。此时,我明白了原因,但已经迟了,他的问题就出在家庭和学校教育给了他太多的强化物,致使他缺乏战胜挫折的勇气。此后,他虽然经常来艺术班上音乐基础课,但再也没碰一下钢琴,他妈妈也没有办法。现在每当我看到这个孩子,心中就充满了愧疚,他是我手上第一个流失的学生,也将是最后一个。 针对上述种种学习问题,笔者归纳出三个学习流派,即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其中重点阐述行为主义。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借鉴和帮助。 学习理论是关于学习本质、学习过程、学习机制、学习条件及其影响方面的学说。但学习现象本身却是复杂的,特别是发生在学习者头脑里的变化过程并不能被直接观察,人们便从各自学派的观点立场出发,形成不同的学习理论流派。 学习理论是心理学中最古老、最发达的研究领域之一。早在冯特(WWundt,1832-1920)1879年建立科学心理学之前,古代中国与古希腊的教育家、思想家就对学习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尤其以我国古代的学习思想最为系统、丰富。在学习实质方面,他们提出学习是积累知识、技能与贯通运用相结合的过程的观点。所谓“积习既多”、“脱然有语”、“豁然贯通”(朱熹,《朱子四书或问》卷二,《大学或问》)便应证了上述观点。并将学习过程划分为七个阶段,即立志(形成学习动机)、博学(广泛获取知识)、审问(发现学习中的问题)、慎思(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层次加工)、明辨(思维活动中的分析过程,掌握知识)、时习(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笃行(付诸实践)。这七个阶段比较全面系统地概括了学习活动的完整过程,足以见得当时我国教育思想家的超前意识。 从西方学术史看,科学是哲学的衍生物。后来,科学独立为与哲学并行的学科。科学与哲学有互动关系。科学产生知识,哲学产生思想。所以在进行学习理论时,我们首先来探究一下它的思想根源。从哲学的视野讨论学习问题属于认识论(epistemology)的范畴。“我们是怎样认识世界的?”“我们怎样学习新知识?”“什么是知识的源泉?”等,一直是哲学家们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经验主义(empiricism)和理性主义(rationalism) 经验主义认为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源泉。他们虽然不否认有些知识可从各种经验之间的关系的理性思考中推衍中出来,但特别重视感觉经验。其思想根源可追溯到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他坚信理念不可能独立于外部世界而存在,人们感觉的外部世界是所有资源的源泉。主要代表人物有洛克、休谟等。其中洛克提出了两个对经验主义影响较大的观点,一是他认为构成知识的观念来源于两类经验,即外部经验(感觉)和内部经验(内省)。二是联想论,即人获取复杂的知识主要是通过联想,将零碎的观念汇集成系统的知识。这些观点都为联想心理学做了理论准备,到19世纪末,演变为联结主义,同时观念之间的联想转变为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由此产生了行为主义。 理性主义认为理性是知识的源泉,是自明之理的天赋直觉和演绎推理。知识、信仰、行为的唯一可靠基础是理性资料,而不是感觉资料、神灵的启示或直觉。其思想根源可追溯到柏拉图,他认为物质世界虽然是通过人的感觉反映出来的,但只有通过人的理性的思考才能真正知道物质世界。主要代表人物有康德、赫尔巴特、黑格尔等。其中康德是理性主义的集大成者。他认为外部世界实际上是无序的,之所以会被人们理解为有序,是由于理性认为它是有序的,理性在认识世界中有重要作用,理性给予经验的某些形式是天赋的。理性主义的先天结构思想对尔后欧洲的格式塔心理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ehavioral learning theory)其典型的、核心的观点是将学习看做是个体外显行为改变的历程,学习是被动的,对学习时个体内在的心理历程是否改变一般不予解释,而个体外显行为的改变主要显示在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上,主张人一切行为是由环境决定的,是历史上著名的极端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行为主义的旗帜是由华生(J B Watson 1878-1958)树立的。就此,他的最著名的、被引证得最多的一段话表明了这一点,他说:“给我一打健康而又没有缺陷的婴儿,把他们放在我所设计的特殊环境里培养,我可以担保,我能够把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类专家一一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甚至是乞丐或窃贼,而无论他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或他祖先的职业和种族是什么。”下面我将以行为主义重要代表人物为线索来对行为主义做进一步的探索。 桑代克(Edward L Thorndike 1874-1949)的试误学习理论(trial-and-error learning)对学习的实质、过程、规律、迁移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第一个用动物进行学习研究的人,建构了教育心理学上最早、比较系统的理论,并且确立了用实验法来研究现象,被后人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但他的理论最大的不足就是将学习看做一种盲目的行为,把动物的学习规律类推到人的学习,是一种机械学习观,忽略了人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在实验中,他制作了一个迷箱,观察猫是如何踏到机关,逃离迷箱并得到事物的。经过反复实验,他发现猫初进迷箱动作是紊乱的,只是偶然碰到开关,逃离迷箱的,但在以后的重复练习中,紊乱的动作随著练习的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最后学到一进迷箱就能开门取食。由此,产生了他著名的尝试与错误系统的学习理论,其主要内容如下: 学习的实质是形成联结,这种联结包括人为联结和非人为联结,而获得联结的方式即是试误学习,它虽然是从动物实验中得到的,但它是有一定的正确性的,试误学习的确是人类学习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尤其是当人们解决新问题时更是如此。人类文明史从某种程度讲,就是一部尝试错误的历史。爱迪生有段话是对试误学习最好的解释:“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项工作的方法是什么。”今天看来,它也是我们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最大的不同,西方主张让学生大胆自己去探索,而中国则迫不及待地把所谓的正确答案告诉学生,这便是中国孩子学习问题的根源,习惯了长期接受知识,使他们极度缺乏解决新问题的能力,面对新问题束手无策,只能选择逃避,依赖他人来解决,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前面提到的岩岩的案例即是这样的情况,这是我们值得深思的。 在试误学习过程中,他总结了三条重要的学习律: 1、准备律(law of readiness):准备状态主要指一种动机状态,但为涉及知识结构上的准备,这是他的不足之处,学习者是否对某种刺激做出反应,与学习者本身是否做好准备有紧密的关系,正如猫在实验前必须处于饥饿状态一样。 2、练习律(law of exercise):也称作进废退律。包括使用律(law of use)和失用律( law of disuse):一个已经形成的联结如果加以应用,那么此联结的力量就会得到强化,反之,则削弱。但他后来承认单纯的重复练习不会无条件的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力量,只有当学习者看到练习后满意的效果时,练习才有作用。所以当我们练琴时要多动脑筋想想是否正确,不能一味埋头苦练,否则错误的联结将会得到强化,影响效率,同时老师除了给学生提要求之外,还要对练习方法进行指导。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便是这个道理,这就解决了前面提到的为何反复练习也达不到老师要求,反而越练越差的问题。 3、效果律(law of effect):某一反应之所以与某一刺激发生联结,原因是该行为(碰触开关)能够获得满意的效果(出笼得食)。这是试误学习的基本原则。假想当猫好不容易逃出来看到的是大狼狗,猫还愿意想方设法跑出来吗?这一点也非常值得我们深思,若学生千辛万苦将一首难度系数大的曲子结结巴巴弹下来后,得到的却是老师的厉声责骂或满不在乎时,可想而知学生的积极性将大打折扣,但也要依据学生的个人情况而定。老师点评学生作业时,一定要注意,先说优点,肯定学生的劳动成果,然后再提不足之处。 桑代克的一个重要的学习迁移理论--相同要素说(theory of identical element)也是值得研究的。17世纪开始,欧洲教育界受形式训练说的影响,相信迁移是无限的,但他提出,只有当原先的学习情况和新的学习情况有相同要素时,原来的学习才有可能迁移到新的学习中去,相同要素的多少与迁移程度呈正比。正如小时候学会骑小自行车,有助于长大学习大自行车,但对学习开车却影响不大。 巴甫洛夫(Ivan Petrovich Pavlov 1849-1936)的经典条件学习是行为主义比较早的代表,属于最简单的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学习,他重视动物与人的行为和神经系统的关系,通过条件反射来研究大脑皮层的活动。他在对狗做条件反射的试验中,得到了几条对后世影响非常大的结论,但他把学习当做一种被动、机械的行为,这是不恰当的。下面是笔者对他研究成果的梳理。 无条件刺激(UCS):未经学习的反应动作中,引起反应的刺激因素。在巴氏试验中,引起狗分泌唾液的肉即为UCS 无条件反应(UCR):学习者本身具有的行为,即UCS引起的反应。在巴氏试验中,肉引起狗分泌的唾液即为UCR 条件刺激(CS):在学习过程中引起反应的刺激。如狗学会听到铃声就分泌唾液,其中的铃声就是CS 条件反应(CR):学习过程中,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在试验中,狗听到铃声后分泌的唾液即为CR 后人将他的试验概括为五个学习律: 1、 习得律(acquisition):在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称为条件反射的习得过程。 2、 消退律(extinction):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得不到强化,条件反应会逐渐削弱或消失。 3、 泛化律(generalization):条件反射形成后的初期,另一些相似的刺激也会引起条件反射。新刺激越接近原来的刺激,泛化现象越明显。 4、 分化律(discrimination):对事物差异的反应。实现分化的手段可以是选择性强化,也可以是消退。 5、 二级条件作用(secondary conditioning):把已经习得的条件反射当做无条件反射,加入另一个中性条件刺激,形成新的条件反射 虽然巴甫洛夫形成年代早但对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克服人的焦虑、恐惧情绪十分有效。我将以一个案例证明: 有些孩子进第一次幼儿园或上学(UCS)有恐惧情绪(UCR),教师就可以用系统脱敏法解决这种情绪障碍,不断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孩子尽快熟悉环境,喜欢新环境(US)排除焦虑,达到放松的目的。(CR) 如今有些失败的音乐课堂教学也可利用经典条件反射的理论来分析,如严厉的教师,枯燥的五线谱(UCS)将引起孩子的厌恶、恐惧情绪(UCR),而音乐课(CS)本身并不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情绪,但经过UCS和CS反复成对出现时,音乐课已成为与消极反应相联系的事物刺激。这是当今音乐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的问题。 20世纪30年代后期,斯金纳(Kenneth W Spence 1907-1967)改进了桑代克的迷箱实验,设计了“斯金纳箱”研究动物的学习,提出了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的理论,更好地解释了那些有机体自发发出行为的情况下产生的学习,避免了经典条件反射理论难以解决的学习现象;将原理、概念的解释置于操作条件作用之上,使人们能够较为有效的控制、预测行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是桑代克的效果律的延展;他提出的对直接经验的重视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就拿我们自己本身来说,学校一直很重视我们艺术实践的能力,因为在校期间,我们通过实践能获得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直接经验,有利于我们走出校园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但他的理论中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一是强调外显行为的塑造,难以解释复杂的学习,夸大强化的作用。二是过分强调直接学习,其实人的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后来提出的间接学习。三是过于强调环境在学习中的地位,忽视了学生主动性、兴趣等“内在因素”。比如他能很好地解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现象,但却不能解释出淤泥而不染的现象。 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operant conditioning)的主要内容有:他认为存在两类行为,即应答性行为(respondents)和操作性行为(operant)。巴甫洛夫研究的就是前者,而后者是由未知的刺激引起的,有机体自行发出的行为或反应。斯金纳不同于桑代克的地方也就在于桑代克认为强化的结果是加强了S与R的联结,而斯金纳认为刺激是未知的,并且与学习无关,联系是在反应和强化中形成的,发生在操作性学习的中的是一个反应被强化。使之被重复的可能性增加了。 在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中最值得学的便是强化原则:在条件作用中,凡能使个体操作性反应的频率增加,或维持的刺激,都称为强化(reinforcement),产生强化作用的刺激称为强化物(reinforcer)。强化物可分为一级强化物(primary reinforcer)和二级强化物(generalized reinforcer) ,一级强化物指有机体不必学习就具备的强化性,与先天的需求与或驱力有关,如食物、水等。二级强化物指任何一个中性刺激假若与一级强化物反复结合,它自身就能获得强化的性质,可以是物质的,但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像金钱对于婴儿来说,就不是强化物,但小孩知道金钱能买糖果、玩具时,金钱也就能对儿童的行为产生效果。所以教师选择强化物时,要十分注意,不要总依靠物质方面的强化物,学生会过分依赖强化物,就拿我们许多钢琴老师来说,学生作业完成好就奖励小贴画,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对贴画不再感兴趣,其实精神强化物更能促进学生学习,一个微笑、一句称赞、一个动作足矣,它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强化作用分为正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和负强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说到此处,不得不提到正惩罚(positive punishment)和负惩罚(negative punishment)。我在此,将对这四个概念做比较全面的分析。 所谓强化的目的是强化某种行为。 正强化指某行为出现后增加的一种刺激来强化此行为,比如说奖励就是最常见的例子,如学校一年一度的奖学金、三好生评定。 负强化目的同样是增强某种行为,但它采用此行为出现之后,解除不愉快的刺激。如一位学生临考前,还在看电视,不复习功课,而母亲就一直在他身边唠叨,直到他去书房看书,母亲才停止唠叨。 所谓惩罚,目的都是要使某种行为弱化。 正惩罚指行为出现后增加一种弱化某行为的刺激,批评、处罚就是惩罚中常见的手段。如一学生上课说小话,被老师批评,并罚抄课文。 负惩罚同负强化一样,都属于撤消性的,不同的是,负惩罚是通过撤消令学习者喜欢、愉快的刺激来达到弱化原来某行为的目的。这一点其实就是皮墨克原则。如只要不认真上钢琴课,父母就不带孩子去游乐园。 在强化过程中,斯金纳得到了两种强化程式类型:连续强化(每次正确反应都给予强化)和间歇强化,其中间歇强化分为比率强化(据正确率来说)和间隔强化(据时间间隔来说)。经实验证明,间接强化中的比率强化是最有效果的。正确掌握强化程序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岩岩这个案例就是最好的证明,滥用强化程序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它有可能将学生推上绝路。 最后,斯金纳对自己操作条件作用的形成过程做了详细的阐述。 其中最重要的是小步子塑造(shaping),后来用在心理治疗上就是著名的系统脱敏法,他先把一种要求习得的复杂的行为反应分解为若干比较简单的反应,先对动物容易做到的动作进行强化,然后逐渐加大动作的难度,逐个强化,达到掌握复杂动作技能的目的。马戏团都是用这种方式训练动物的。有个小故事能充分说明这个道理,有个放牛娃,放牧一头刚出生的小牛犊,因为放牧要过河,但河太深,小牛过不去,牛娃只能抱著小牛过河,年复一年,牛娃长成少年时,牛已经又高又壮,但牛娃依然抱牛过河,大家都赞叹牛娃的神力。这种方法对智障儿童的教育非常有效。 现在,我将以我的一个学生为例来实证小步子塑造理论。她叫婷婷,今年六岁,平时非常文静,特别喜欢学琴,每次最早来,上完课都不愿回家,要再玩会儿,照正常的孩子来说,这么喜欢练琴、学琴的孩子,应该是最优秀的,但她却是所有孩子中进度最慢的,三个月后,仍然不认识五线谱,一秒钟刚讲完音符宝宝的名字,接著问就忘了,这可急坏了我,于是我问了她的姥姥学其它东西的情况如何,她姥姥支支吾吾的,大概意思就是非常慢,我判断她肯定是智力发展滞后的孩子,于是我改变了教学策略,每节课用各种方法认识一个音(先从高音谱号开始)包括五指线谱口诀游戏、用彩笔画音符、找琴上相对应的音,等等,每认识三个音为一个阶段,我就将这三个音编成儿歌,我帮她伴奏,她一边唱,一边在五线谱上指这几个音符。然后逐渐增加难度,学会的音符越来越多了,高音谱号的七个音认识后,我让她自己找规律,她很快知道音符宝宝都是一个一个排排坐的。之后进行低音谱号的学习,为了不让她混淆,每节课我同样只教一个音,但增加的难度是让她自己找音符,并和高音谱号的音对比,找到琴键上的音。现在听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非常困难,老师需要极度的爱心与耐心,在这个过程中,我充分体会到了做一名好老师的不容易,每个孩子我基本上都上满了一个小时(正常课时量为45分钟)。但令我欣慰的是,六个月后,这个孩子能完全认识高音谱号的七个基本音级了,虽然低音谱号还不太好,但我相信,在她姥姥的积极配合下,我的悉心培养下,她一定会学得很好! 之后的消退、泛化、分化理论大致和把普洛夫的相同,在此,我将不再重复。行为主义发展到斯金纳相对来说已经相当完善了,但行为主义只解释外显行为,而很少涉及学习历程的内在变化,较好地解释简单行为,而不涉及复杂行为的弊病人没有得到解决,班杜拉、托尔曼等对行为主义提出了质疑,其观点介于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之间。 班杜拉(ABandura 1925---?)就行为主义的弊端提出了自己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在其观察学习研究中,注重社会因素的影响,吸纳认知心理学派的研究成果,把强化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有机的结合起来,改变行为主义重刺激轻中枢过程的思想倾向。改变了行为主义以动物为实验对象得出的结论直接推广到人的错误倾向。使观察学习模式、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一起被称为解释学习的三大工具。充分强调观察学习的重要性,强调老师、父母的榜样作用,父母是孩子出世后接触的第一类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次是老师,是传授知识,教会学生生存技能的人,为人师表是做老师非常重要的素质。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一是始终没有脱离行为主义环境论的观点,忽视儿童自身的认知结构,低估发展变量的重要性,二是实验室中的榜样包含了认为的遵从、压力,影响了实验的可信度,使榜样效果比实际生活中要高,三是过于强调间接学习,轻视了直接学习的重要性。下面是笔者对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总结: 班杜拉主张行为、个人、环境的三元素取向理论。 这三个因素是相互影响的,于是他指出学习的产生来自于观察和模仿,由此他认为观察学习不一定具有外显的行为反应,通过观察他人的示范行为,就能习得此行为,这样能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如学游泳、学开车等技能方面的学习。这一点是非常适合我们学艺的人的,中国艺术的学习从来都是口传心授,完全凭借对师傅的模仿,程式化强。如清朝乾隆年间形成的京剧,流传至今,也没有丧失它的本质,但西方的艺术则大不相同了,从巴洛克到古典到浪漫到民族乐派到印象派再到后现代音乐,变化是多么巨大啊!同时,观察学习就不一定依靠直接经验强化,它也就不是一种机械的反应了,而是带有主体色彩的主观性的反应。 基于上述理论的基奠他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self-efficacy)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也就是个体在面临某一任务活动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自我效能也可称作“自我效能感”、“自我信念”、“自我效能期待”等。 班杜拉指出:“效能预期不只影响活动和场合的选择,也对努力程度产生影响。被知觉到的效能预期是人们遇到应激情况时选择什么活动、花费多大力气、支持多长时间的努力的主要决定者”。班杜拉对自我效能的形成条件及其对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的形成主要受五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的唤起以及情境条件。只要音乐教师能理解此原理,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到班杜拉,行为主义已经发展至向认知主义过渡时期,教育心理学家们,已经不满足对外显学习的研究,转向人内部学习的研究,相继出现了认知主义、人本主义,使人类学习理论逐渐的完善起来。 行为主义虽然是最早的学习理论流派,但一些学习问题已经得到很好地解决,包括上面所提到的案例基本上都能用行为主义观点解决(如强化程序等)。相信对大家日后的教学有所帮助。但毕竟人是复杂的生物个体,每个人除了有共同的社会性外,还有个人的特性。笔者认为没有一个学派能完整概括人类学习的,都存在自身的局限,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我们正确判断学生存在的问题类型后,因材施教,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这三大流派有机结合起来,就能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也是教育心理学有待解决的难题和前进方向。 参考文献: [1] 汪凤炎《教育心理学新编》[M] 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2] Guy R Lefrancois著,佐斌译《美国教学的艺术》[M] 华夏出版社,2004 [3] 彭珃龄《普通心理学》[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吴增强《学习心理辅导》[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 卢家楣《学习心理与教学》[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6]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7] B R 赫根汉著,郭本禹等译《心理学史导论》[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 霍德杰斯著,刘沛、任恺译《音乐心理学手册》[M] 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通过每一首乐曲的创作背景,以及他们在创作中的心灵震憾。通过设身处地的体验,就可以引起大家对他们特定的心理体会,也更能引起大家的心理共鸣。这就是音乐教育的最好体现。

音乐教育发展至今,它的教育功能日趋完善,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点:一、陶冶情操音乐是滋润心灵的雨露,是哺育感情的乳汁,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感及审美趣味方面自然起着别的艺术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音乐教育应抓住音乐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三大基本特征,让学生充分享受一切美的音乐,多多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作品,老师不时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进一步去体会理解音乐的内涵。如欣赏名曲《二泉映月》,学生会产生痛苦、哀伤、渴望等不同的情绪变化,体会到作者阿炳在黑暗的旧社会追求光明、乐观向上的可贵精神。又如欣赏我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民间传说《梁祝》时,同学们会被这优美的旋律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所深深的吸引、打动。这些健康的音乐作品能够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更全面的提高。二、寓教于乐任何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情感的基础,只能成为空洞的说教,音乐在实现思想教育作用时,并不是靠强制的方式,它依靠音乐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色来表情达意,因而能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震撼学生的心灵,对学生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的渗透和影响是很大的。所以,学校音乐教育能以乐辅德。例如,教唱歌曲《一分钱》,使学生通过那天真活泼、充满稚气的旋律,让学生体现拾金不昧的美德。教唱革命歌曲《义勇军进行曲》、《保卫黄河》能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强学生学习斗习,唤起学生对敌人的仇恨和对祖国人民的热爱之情。三、启迪智慧有人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音乐可有可无,学它会浪费时间。这种观点是不对的,恰恰相反,音乐是启迪智慧的钥匙,能促进智育的发展。大量事实说明,正确的音乐教育对儿童智力的发展确实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古今中外许多高智能的名人,如孔子、爱因斯坦、列宁都酷爱音乐,可以说音乐对他们的事业成就具有一定的影响。爱因斯坦说过“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如果我在早期没有接受音乐教育,那么无论什么事业都将一事无成”。现代越来越多的家庭为了孩子的发展,不惜重金投资音乐教育,这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例如,初生婴儿在哺乳 活动或睡眠时听一些优美、愉快的音乐,可以使婴儿提前讲话。学校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客观世界,扩大知识面。音乐课让学生欣赏和唱歌时,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都会得到发展,思维会变得活跃起来。让学生弹奏乐器,使学生手、脑、眼、耳并用,锻炼他们的创造能力。以上这些事实说明,正确的音乐教育对学生智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四、强健体质优美的音乐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还可以医治疾病。我国古代名医朱震亨说:“乐者,亦为药也”。马克思也说过:“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一些歌唱家、指挥家比其他职业的同龄人显得更年轻一些,这是因为音乐对他们有一种怡情健身的作用,学校的音乐教育与学生的身体运动结合起来,如自由体操、广播操,不仅发展学生音乐感受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体质,使沉重表力充沛。舞蹈表演能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把抽象的音乐通过形体来表现,促使学生头脑变的灵活,身体协调。总之,学校音乐教育应该与德、智、体、美、劳的发展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愿广大教育工作者挖掘音乐学科的素质教育的资源,发挥音乐学科素质教育的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