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中国古代建筑史论文选题背景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4-07-08 09:51:41

中国古代建筑史论文选题背景怎么写

论文选题背景可以按照模板来写,包括这三大内容即可:论文研究背景,选题的意义与价值,课题的研究意义与目的。一、论文研究背景论文研究背景的写作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社会大环境如何【可利用国家数据网站发布的数据做支撑】行业环境如何【可以利用行业报告做支撑】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自己论述】二、选题的意义与价值选题的意义与价值写作要点在于论文为何写作本论文,告知写作的原因和意图。也就是论述论文的意义和价值,一般明确下面两个写作要点会使得写作难度降低,如下:理论方面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1)就哲学的高度而言,需要研究的价值意义(2)就专业或学科角度而言,需要研究的价值意义(3)就某个理论角度而言,需要研究的价值意义实践方面主要包括:(1)就实际的工作实践活动未来发展趋势、前景而言,需要研究的价值意义(2)就实际的现在工作的实践活动而言,需要研究的价值意义(3)就实际的现在工作的实践活动改进而言,需要研究的价值意义三、课题的研究意义与目的确定自己研究的逻辑起点,也就是要讲明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自己将要做的探讨是什么?即为什么写这篇论文以及要解决什么问题。

从哲学上讲是由内容决定的,即由建筑的体量、结构、材料决定的,这些东西变了是不能恢复的。从形式上寻求契合点显然是行不通的,那么要怎样才能创造既具有时代感又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新风格呢?可以看一看浦东的金贸大厦(如图一)。金贸大厦是一座超高层建筑,无论从外形,结构,功能都是现代的,然而它却是极具中国传统风格的。它的整个形体是来自中国塔式建筑形式的提炼,却丝毫看不出造作。这就是将时代与传统完美结合的典型。再来看合肥市新图书馆(如图二),我认为它也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用现代的功能要求、现代的观念手法、现代的技术材料来很好地展现或隐含了传统文脉的"形"与"意"。因为在本市,所以我对他做了详细的调查。合肥市新图书馆基地位于合肥市中心区北部,占地约8000平方米,地形呈不规则样梯形,基地西为琥珀山庄,南临黑池坝,北靠南淝河,自然环境十分优美。根据任务书要求,新馆拟藏书100万册,阅览席500座,总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建筑层数局部六层。建筑塔体为59m。在"现代"方面的表现,除了功能方面外,在建筑形式上:高耸的钟塔、圆顶的门棚、凸出的窗体、敞亮的中厅等都为现代建筑设计的常用手法和表现形式,而粉墙黛瓦、马头墙退台及牌坊阵列又都透出传统徽派建筑的精神。当然,对徽派要素的运用绝非为原形的照抄照搬,而是在原形基础上进行精炼、变形,形成一种新的形象而用之。设计者考虑到1。合肥为安徽省会城市,在这座文化底蕴常深厚的城市中,设计文化性建筑,自然使人联想到如何再现书"徽派"建筑风格的文脉延承问题2.基地西侧为知名的琉珀山庄居住小区,此小区以展现地方建筑风格而闻名,在这样的小区周边营建文化性建筑,当然也应探求地方性风格作为环境上的协调统一。3. 基地周边地段视野开敞空旷,前湖后河,直接的建筑参照物较少,因此在该基地上发挥"传统"与"现代"的建筑结合,其余地较大。从以上两个建筑中就不难总结出“时代”与“传统”的契合点应该在建筑的精神上。只有从根本上考虑“时代”与“传统”的契合,才能创造出“美”的建筑,"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一切成自然的流露,巧妙的结合,创造真实自然的建筑之美。将"传统"与"现代"生般硬套的撮合则应是力避的。在这个方面我认为日本建筑师的探索很值得研究,近年来人们对日本建筑刮目相看,这主要是他们推出了一批国际一流的建筑师如丹下健三、黑川纪章、矶琦新、安藤忠雄……等。他们的作品很有特色,既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又不失日本韵味,堪称为现代建筑的日本表现。此外,他们还很重视理论探索,提出一些既富有哲理又饱含日本文化传统的建筑理论。我们和日本同属东方型文化传统,我们有着无与伦比的五千年文化,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建筑师们一定会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而且只要是中国建筑师真正创新的作品,想让它不具有中国特色都是不可能的。

学位申请者为申请学位而提出撰写的学术论文叫学位论文。这种论文是考核申请者能否被授予学位的重要条件。  学位申请者如果能通过规定的课程考试,而论文的审查和答辩合格,那么就给予学位。如果说学位申请者的课程考试通过了,但论文在答辩时被评为不合格,那么就不会授予他学位。  有资格申请学位并为申请学位所写的那篇毕业论文就称为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既是学位论文又是毕业论文。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的知识和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在社会科学领域,人们通常把表达科研成果的论文称为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具有四大特点:①学术性 ②科学性 ③创造性 ④理论性一、学术性学术论文的科学性,要求作者在立论上不得带有个人好恶的偏见,不得主观臆造,必须切实地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在论据上,应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以最充分的、确凿有力的论据作为立论的依据。在论证时,必须经过周密的思考,进行严谨的论证。二、科学性科学研究是对新知识的探求。创造性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学术论文的创造性在于作者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提出新的观点、新的理论。这是因为科学的本性就是“革命的和非正统的”,“科学方法主要是发现新现象、制定新理论的一种手段,旧的科学理论就必然会不断地为新理论推翻。”(斯蒂芬·梅森)因此,没有创造性,学术论文就没有科学价值。三、创造性学术论文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文的,但它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它必须是有自己的理论系统的,不能只是材料的罗列,应对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一般来说,学术论文具有论证色彩,或具有论辩色彩。论文的内容必须符合历史 唯物主义和 唯物辩证法,符合“实事求是”、“有的放矢”、“既分析又综合” 的科学研究方法。四、理论性指的是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科学道理,不仅要做到文从字顺,而且要准确、鲜明、和谐、力求生动。表论文的过程   投稿-审稿-用稿通知-办理相关费用-出刊-邮递样刊  一般作者先了解期刊,选定期刊后,找到投稿方式,部分期刊要求书面形式投稿。大部分是采用电子稿件形式。   发表论文审核时间  一般普通刊物(省级、国家级)审核时间为一周,高质量的杂志,审核时间为14-20天。   核心期刊审核时间一般为4个月,须经过初审、复审、终审三道程序。   期刊的级别问题   国家没有对期刊进行级别划分。但各单位一般根据期刊的主管单位的级别来对期刊划为省级期刊和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主管单位是省级单位。国家级期刊主管单位是国家部门或直属部门。

前人研究的成果,所选题目到目前所研究到的状况,而你又对选题有何特别看法,为何会选此题,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看法有何异议或者是有何更深入的观点

中国古代建筑史论文选题背景

中国近代建筑: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 提到中国古代建筑,你可能马上会想到北京的故宫、颐和园,或者是苏州的园林、安徽的民居;提到中国现代建筑,你可能马上会想到深圳、上海这几年拔地而起的豪华宾馆、高级写字楼。可是,关于中国近代建筑,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许多人可能对“近代建筑”这个名词感到陌生——“中国还有什么……近代建筑?”当我告诉你:上海外滩的建筑,就是中国近代建筑的一种典型的代表时,你会恍然大悟——“不就是那些‘洋楼’吗!” 一般人所说的“洋楼”,泛指解放前外国人居住的“小洋楼”、使用的“大洋楼”,多见于上海、天津等大城市;但如果从专业研究的角度来看,“洋楼”的内涵要丰富得多,中国近代建筑也不是上海外滩的那种“洋楼”就能代表得了的。 中国近代建筑基本上是指在中国国土上于近代社会发展历史时期(1840——1949年)所建造的建筑。 从样式研究的角度来看 中国近代建筑主要有三大类型在中国几千年的古代封建社会里,虽然政治上有二十余朝皇帝的更替,文化上有多次的对外交流,但是,中国文化基本上是连续的一元文化。中国的建筑,在中国整个环境总影响之下,虽各个时代有时代的特征,其基本的方法及原则却始终一贯。 历史进入十九世纪后,封建主义的清王朝经历“康乾盛世”而日趋衰落;欧美资本主义各国却因工业革命而迅猛发展。中西文化交流从明末清初开始,就不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鸦片战争以后,则完全以侵略和被侵略的方式进行了。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步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近代社会,以此为开端的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进程,也由此被动地在西方建筑文化的冲击、激发与推动之下展开了。其间,一方面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续,一方面是西方外来建筑文化的传播,这两种建筑活动的互相作用(碰撞、交叉和融合),就构成了中国近代建筑史的主线。 至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外国文化的大规模侵入,在中国国土上除了传统的古代建筑仍在延续、演变之外,外来的欧洲建筑样式逐渐多起来,在中国近代的建筑历史上形成以模仿或照搬西洋建筑为特征的一股潮流;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后,则又出现了以模仿中国古代建筑或对之改造为特征的另一股潮流。这两股潮流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中时隐时现,此起彼伏。加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欧美“国际式”新建筑潮流的冲击,使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呈现出中与西、古与今、新与旧多种体系并存、碰撞与交融的错综复杂状态。中国近代建筑正是这种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 1、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洋式建筑: 以模仿或照搬西洋建筑为特征的中国近代建筑由于中国国土幅员广阔,各地发展很不平衡。中国沿海地区、长江沿岸地区的一些城市,由于轮船航运业的兴起、外国的入侵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较早作为商埠开放,因此较多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在这些城市出现的某些洋式建筑。而大部分内陆地区的城市由于交通不便,仍处于与外部世界较为隔绝的状态,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表现为强;只有个别城市或临近边界、或因铁路建设的发展等原因,也有洋式建筑兴建。 沿海城市的洋式建筑以上海外滩(Bund of Shanghai,又称“黄浦滩”)和南京路、天津九国租界、广州“十三行”和沙面、厦门鼓浪屿、青岛胶澳租界“青岛区”的建筑为代表。 长江沿岸城市的洋式建筑以南京下关、武汉汉口租界的建筑为代表。 内陆地区沿边城市哈尔滨早期的建筑主要通过中东铁路的修建和开通,受俄罗斯传统建筑和十九世纪末欧洲流行的“新艺术运动”样式影响,在中东铁路系统的建筑和东正教堂中表现为多。滇越铁路(1903——1910年)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第一条铁路,它的建成加速了云南的近代化。越南人在参与了滇越铁路的修建和昆明商埠的开发过程中,间接地把其所受法国建筑文化的影响带到滇越铁路沿线的城市和昆明。 北京的洋式建筑则以东交民巷使馆区建筑为滥觞,以资政院、大理院为代表。 洋式建筑的设计者基本为外国来华的建筑事务所或建筑师。 2、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传统式建筑: 以模仿中国古代建筑或对之改造为特征的中国近代建筑本世纪的第二个二十年,中国建筑的历史中反映出了世界上现代建筑思潮的影响,同时也反映出了中国建筑师面对列强的入侵而激发的民族意识,这两种因素有剧烈的碰撞、交叉和融和。 传统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可以说是在中国近代建筑历史中具有传奇色彩的第一代建筑师吕彦直(1893?929年)设计的南京中山陵(1925-929年)。中山陵陵园总体平面呈钟形,引人发“木铎警世”之想,寓意深远;墓在祭堂后合乎中国观念,式样采古制,建筑朴实坚固,形势及气魄极似中山先生之气概及精神。 吕彦直生年仅36岁,但他以设计并主持建造南京中山陵而确立了自己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地位。1926年他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中国近代跨度最大的会堂建筑。 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定都南京后于1929年所作“首都计划”,则是中国进行的较早、规模较大的城市规划设计。“首都计划”的详细方案中,全部政府办公建筑均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造型,极力提倡采用“中国固有之形式”,意为发扬光大本国传统的文化。这在二十年代是一种开创性的设想。 在北京,传统式建筑以二十年代所建北京协和医学院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简称 PUMC)新校舍建筑群体、燕京大学校园建筑、辅仁大学、国立北平图书馆为典型。 令人深思的是,较早出现的传统式建筑的设计者主要是外国来华的建筑事务所或建筑师。反映出外国建筑师处在中国近代社会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吸收和追求。3、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式建筑: 欧美“国际式”新建筑潮流冲击下的中国近代建筑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进入重要的发展时期。其标志是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兴办,并日益完备;中国建筑事务所陆续开业,中国人建筑师成长起来;中国建筑团体先后成立,学术活动得以开展。 杨廷宝(1901-1983)是中国第一代建筑师中出类拔萃的人物。他的设计作品运用中西建筑处理手法,不墨守陈规,刻意创新,在三十年代初期就已弛誉南北。他所在的基泰工程司(Kwan,Chu and Yang)是中国近代建立较早、规模较大的建筑事务所,中国有相当影响,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的许多重要工程均出自基泰之手。 此外,“华盖建筑事务所”(The Allied Architects Shangai)、“庄俊建筑事务所”、“范文照建筑事务所”、“董大酉建筑事务所”、“兴业建筑事务所”等都是中国近代极为重要的建筑设计力量,在上海、天津、北平、南京、重庆、成都、无锡、桂林、贵阳、昆明等地主持设计了许多建筑项目。 梁思成(1901—1972年)是中国近代建筑教育事业的开拓者,是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研究工作的创始人。建筑设计创作不是他一生建筑活动中的主要部分,但他对建筑设计创作问题多有著述,为数不多的作品表现了世界现代建筑潮流的影响,这以他1932年所作北京仁立公司铺面改造设计为代表。 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代中国建筑师设计创作的许多重要建筑物,都是今日中国的宝贵财富,成为当地城市的重要景观,给中华大地增添风采。 中国近代建筑是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 但不能成为当代中国建筑师创作的样板早在本世纪之初,两位中国人建筑师就分别在北京和南京作过不同的尝试:供职于陆军部军需司营造科的沈琪,于1906年为陆军部衙署设计了一栋以西洋样式为主、但颇多中国装饰的主楼;受命于两江总督的通州师范学校工科毕业生孙支厦(1882-1975),在1909年主持设计了一栋基本为西洋样式的江苏省谘议局建筑。此后近九十年间,中国近代和现代建筑师有无数设计作品问世,样式繁杂。但是,虽然经过了几代人的艰难摸索,时至今日,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的结合问题,仍然是困扰着每一个中国建筑师的难题。 虽然今天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不再是伴随着侵略而来,但中国建筑师仍始终跳不出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几千年历史文明所造成的耀眼光环。虽然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代建筑师设计创作的许多重要建筑物,都成为今日中国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珍惜和保护,但他们的作品似乎也不能成为当代中国建筑师创作的样板。我想,这当是我们对中国近代建筑认识的一个方面。 对作为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的中国近代建筑应予以积极的保护我们对中国近代建筑认识的另一个方面是:中国近代建筑作为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历史时期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保护巍然屹立的历史建筑,作为先辈辛苦耕耘的历史见证,是我辈的光荣,也是对后代所应尽的责任。只要我们努力,前景也不一定完全灰暗;问题是我们一定要正视这个课题,仔细想想我们是否能付出失去所有宝贵历史文物的代价。”《活的历史枣保护香港的历史建筑》(1982年)一书中的这一段话,写得是何等地好啊! 关于近代建筑的保护,有两方面的工作: 1、对具体建筑物调查、实测,进行建筑历史研究。 这项工作主要由民间学术团体开展。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第一时期,有部分初步成果问世。但在六、七十年代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和干扰,除偶有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外,大陆上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实际上是处于停顿状态。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建筑历史学界,随着对涌进国门的五彩纷呈的众多国外建筑流派的介绍、评论,进而变为对其发生、发展之渊源的关心,并引发了如何认识建筑传统与现代风格关系的讨论。这样一来,中国建筑历史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中介环节和中西交叉的汇合状态的近代一段再次引起了注意。1985年8月,由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汪坦发起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揭开了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进入第二时期的序幕。 第二时期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建设部城乡建设科学技术基金会的联合资助,从1985年到1995年的十年间,举行了五次全国性会议,提出论文 179篇,出版四本论文集(收入论文92篇)。同时,通过中日合作,至1995年底共进行了哈尔滨、青岛、烟台、南京、武汉、广州、北京、厦门、重庆、昆明以及庐山16个城市(地区)的近代建筑调查,填制调查表2612份,出版《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十六个分册。上述工作对于推动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开展和深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第二时期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正处在深入发展的阶段。定于1996年9月在江西庐山举行的“第五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将是一次承上启下的盛会。 2、对有价值的近代建筑保护、再利用。这项工作主要由政府机构推进。 1988年11月10日,建设部、文化部联合发出《关于重点调查、保护优秀近代建筑物的通知》,体现了在新的形势下,国家主管部门对近代建筑价值的认识和评价,并开始重视其保存与再利用问题。《通知》发出后,在各地主管部门的主持下,同中日合作进行的中国近代建筑调查互相配合,经过多年努力,提出了一批推荐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近代优秀建筑名单和资料。 1995年9月,北京市政府批准公布了“北京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共56项。其中27项为近代建筑。 同时,各地对有价值的近代建筑保护、再利用的具体工作也逐步进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近年来亦做了部分工作:1993年7月,在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和北京市规划局支持下,受北京铁路分局文化宫委托对1906年建成的原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建筑进行复原改建设计,以保护北京的历史风貌;1993年10月,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对三峡工程淹没区四川境内的近代建筑进行考察,对有重要价值的进行论证,提出保护与再利用方案,以保护长江沿岸景观;1994年6月,受西城区文化局文物管理所委托对西城区北京水准原点、陆徵祥家族墓庐等近代建筑进行实测,以建档定级保护;1995年6月,受宣武区建设委员会委托对宣武区大栅栏、天桥、白纸坊地区14栋近代建筑进行实测,以提出保护与再利用方案。 随着中国国内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近代建筑的保护日益受到重视,逐步付诸实践。作为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的中国近代建筑,对其进行保护的现实意义正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其历史文化价值也正在逐渐体现出来。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第一节 原始社会建筑一旧石器时期 文化背景: 上古传说—有巢氏 、燧人氏 、伏羲 、神农逐鹿之战——迁徙、战争、聚合中 产生 具有多根系、多元性 “中国”、“华夏”、“朝代”2.穴居、巢居  二新石器时期的建筑遗存   仰韶文化 ——仰韶村、半坡村   龙山文化 :面积变小、出现套间式半穴居   河姆渡文化 :干阑式建筑 、榫卯构造   细石器文化 :神庙与祭坛  第二节 奴隶社会建筑  一、 夏(前21世纪——前16世纪)  1、 文化背景  禅让----传子不传贤  图腾崇拜—祖先崇拜  夏铸九鼎——青铜时代  2、 科学技术  有规则的使用土地、天文历法  整理河道、防洪、挖沟溉渠  3、 建筑状况  国家机器、修筑宫室台榭  二、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  历史背景   建筑状况:  • 宫殿—居住、厚葬—等级制  例:河南偃师二里头、河南安阳小屯村  • 技术发展——永定柱、夯土技术  茅茨土阶  • 艺术特征——线的艺术  整齐方正、院落式布局  二、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历史文化背景:  • 世代重农—走向封建制  • 重礼,分封诸侯——宗法秩序,等级制  2.建筑状况:  • 城市——“镐京”  • 最早的四合院——山西岐山凤雏村遗址  3.建筑技术:  • 湖北圻春干阑式建筑  • 斗的形象出现  • 瓦、排水管道的出现  第二节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一、 东周(前770——前476为春秋,475——前280为战国)  秦、楚、齐、燕、赵、魏、韩  1.历史文化背景:  田地私有制、诸侯国争战  天子失学、百家争鸣  先秦理性精神——伦理理性的社会  色彩寓意:  “礼楹,天子丹,诸侯黑,大夫苍  建筑状况:  • 城市建设高潮:齐临淄、楚鄢郢  赵邯郸、魏大梁  • 高台建筑、大型工程:七国竞筑长城  西门豹引漳水溉邺  李冰父子都江堰  • 木构技术:榫卯构造,墓棺  《考工记》西周齐国官书  公输班——鲁班  建筑特征:  防御性、礼制、线的艺术:(北)理性对称  (南)楚汉浪漫主义,绚烂、神仙世界  二、秦(前221——前207)   阿房宫:上压天宫,下压黎庶   修长城、驰道  临潼秦始皇陵:气势庞大、  平面舒展、轴线对称  三、汉(前206——公元220年)  艺术风格:  交融——开阔而奔放、自然拙朴、圆润、气魄恢弘  建筑状况:  • <1>长安城(相当于公元前4世纪罗马城2、5倍)  • <2>单体建筑:  • 明堂辟雍、洛阳白马寺  • 园林——蓬莱三岛模式  • 阙——“观”。   技术成熟:  <1>木构形式:穿斗式、抬梁式  <2>屋顶丰富,出现歇山  <3>拱券式、叠涩式艺术风格:  三、三国、晋、南北朝(公元220—589   历史文化背景:  战争、迁徙、分裂、割据——“魏晋玄学”  人的自觉——艺术形式表现人本身   对建筑的影响:  • 薄葬、园林  • 佛教建筑盛行——塔,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石窟,新疆克孜尔——最早的石窟  甘肃麦积山  敦煌莫高窟  大同云岗  洛阳龙门  太原天龙山  第三节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一、隋、唐、五代  文化背景:儒的理性 + 道的内在精神  文士风度 + 佛教释的影响  互存互补——开朗、生机勃勃  文化的交流:鉴真东渡、引进胡床  形式、结构、材料充分结合  建筑群的发展:夯土台——以山为陵  加强总体规划——“三朝五门”  唐长安——严整、有序“万国和 ”  寺庙——佛光寺大殿、南禅寺大殿、小雁塔  建筑技术:  <1> 河北赵县安济桥  • 四个敞肩券,减少1/5自重,减少水压  • 铁件加固——连接28道拱、加契子  • 28道并列券—券上加伏石、两边大中间小  • 造型:平缓舒展,轻盈流畅  <2>木构——大面积、大体量  <3>都料匠 宇文恺  五代:完美——停滞——定型  <4>砖木混合结构——灵隐寺双石塔、虎丘塔  栖霞山舍利塔、广东光孝寺铁塔  二、宋、辽、金  历史背景:10世纪(北宋+辽)12世纪(金+南宋)  赵匡胤——“艺祖” 、赵佶  建筑理论:李诫《营造法式》  模数化、定型化、等级制、成就和局限  群体结合:城市,东京汴梁—《清明上河图》  水城苏州 ——“平江图”  宋三大名楼  河北正定隆兴寺  建筑艺术趣味:  • 隽永、秀丽、优雅 1、园林 2、装饰  • 辽代承唐风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北京天宁寺塔  河北蓟县独乐寺  • 金代为辽宋之结合,秀美纤细、色彩华丽  山西县崇福寺弥陀殿  山西佛光寺文殊殿  大同上下华严寺、大同善化寺、净土寺小木作  第五节 封建社会晚期建筑  一、元代  历史背景:  蒙古帝国——游猎生活——圈地  农业、工商业停滞  木构架:大胆、草率、简约  • 减柱法、移柱法  • 外檐大额作,内檐去斗拱,柱梁直接交接  • 采用天然大弯木  二、明代  历史背景:  朱元璋国策——恢复唐宋风格  建筑技术:  <1> 木构——注重整体性和规范性:  • 沿用元代柱梁交接,建筑结构整体性加强  • 官方建筑中看不到减柱造,平面布局整齐  <2>民间建筑水平提高——延续南宋建筑风格  《鲁班营造正式》——总结江浙一带经验  <3>砖普遍运用于地面建筑  长城、北京故宫史皇城(现档案馆)  明洪武年间南京灵谷寺无梁殿(砖拱)  琉璃:大同九龙壁、南京报恩寺琉璃塔  山西洪洞县广胜寺飞虹塔  空斗砖墙  建筑群的成熟:  园林——《园冶》  十三陵、南京明孝陵  建筑艺术风格:  平直,无侧脚——比较呆板。  唐:8/1000升起 10/1000侧脚——舒展、稳重  商品发展——“通俗小说”  艺术“世俗化”——苏式彩画  三、清代  文化背景:怀柔政策——对外宽容:联姻  对内高压,“文治武功”  建筑群:  • 住宅类型丰富  • 皇家园林:颐和园、避暑山庄、圆明园  • 藏传佛教建筑发展——拉萨布达拉宫  承德外八庙  • 各地建文庙、贡院、学院  建筑技术:  <1>雍正年间官书《工部工程做法》  以斗口为基础单位  强调等级制走向极端  <2>算房、样房:专门从事设计、施工、预算的人  雷发达“样式雷”:开始用模型“烫样”  <3>斗拱退化成为装饰  小结:   中国古代建筑的各时代特质  原始社会 浪漫时期  夏商周 理性时期  秦汉 浪漫时期 高潮  三国、两晋南北朝理性时期  隋唐、五代、宋 浪漫时期 高潮  元明清 理性时期 高潮  <1>浪漫—理性—浪漫—理性…看似一种循环,又并非一种简单的循环——循环上升的过程  <2>三个高潮,文化成果的量大、规模大。其前都是一段多元化时期,但发展脉络始终一元化  <3>渐变、互补——在动态中发展   中国古代建筑的地区差异   纯金文化与合金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论文选题背景

内容摘要:农耕生活特有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建筑方式的选择。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亲和融洽的关系上,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方向。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和优越之处,同它很早就认同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关 键 词:古代建筑 亲和 木构架 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溯其源流,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从现有的考古材料来看,古代中国在新石器时期已经有了维持生存的农耕技术。农耕技术的出现意味着古代先民已经脱离了居无定所的原始居住状态,开始有意识地构筑与生相随的居住场所。伴随着周而复始的耕种劳作与不断变化的周遭环境,唯一不变的就是躲避风雨的安身之处。不难看出,建筑便成为古代先民生存自由的自觉选择,有意识地构筑安身之屋与本能寻求栖身之处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国古代建筑自此便开始了它的历史进程。  农耕生活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建筑方式的选择。古代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寒来暑往,一枯一荣的自然现象;播种、收获,收获、播种的互动过程;与自然和周遭环境紧密相连的命运联系,构成了当时人们生存状态的全景图画。正因为处在为生存而忙碌的自然环境下,天时变化,节气交替,仰仗春夏秋冬耕种的古代先民,在得到自然的恩惠时,俯仰天地之间体察到宇宙万物循环往复、彼此联系的生命秩序,从而也认识到宇宙自然的不可抗拒,也确认了人与自然亲和融洽的相互关系。经年累月的观察和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反映在中国古代知识系统里便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基于这样的认识,天与人的关系便建立在一个互动合理的范围内,绝不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尽管这一思想的历史背景,与当时人们自身的认识水平和有限的生存力量有关,但只有顺应自然,人的生存才得以发展,形而下之器的创造与形而上之道的自然规律才能和谐统一,天人合一才能获得生命存在的确认。“在世界古代各文化系统中,没有任何系统的文化,人与自然曾发生过像中国古代样亲和关系。”①所以,亲和之道在早先的境况下一方面是环境的驱使,另一方面又是文化价值上的取向。从此,中国古代建筑始终依恋在自然的怀抱里。  由于有了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中国古代建筑无论从形态上还是材料上都极力从宇宙自然中寻找创造的来源。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树木是自然万物中的有机生命,不同的季节以不同的生命形态与人发生密切的关系。因此,中国古代建筑在材料的应用上特别钟情于木材。面对随处可见的石料而选择木料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这是建筑观念和文化信念的使然。不仅如此,选择木材还在于木材优越的物理特性和易于加工的材料性能,透过所加工的形态从中体现出柔韧、温和的品质,柱、梁、门、窗所散发的木质气息,以及那记录生长历程的纹理,都处处体现了与人的亲和关系,用木材营造的建筑自然会弥漫着家园的温暖。中国古代建筑之所以选择木材,无论是自然之木,还是心性之木,都反映出古代中国人心性对木性的认同,然而木性也适应心性的要求。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把木材作为主要建材,木材良好的物性特质以及易于安装拼接的物理属性,为中国古代建筑构架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中国古代建筑这种构架体系,柱、梁之间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相互联结、互相共存的结构关系,以相对稳定的构架秩序来应对多变的建筑需求。同样的柱、梁构架可以在往复延伸上构成宽大开敞的空间场所,可以在纵深的推进里形成重重庭院。显然,柱、梁相互共存的结构关系与农耕社会特有的认知方式一脉相承,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无疑建立在统一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上,植根在有无相生的变化里,融汇在循环往复的发展认识上。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构筑方式从一开始就从天人合一的理念出发,并始终认为人不能从宇宙自然中抽离出来,建筑不应该游离于自然之外。所以,中国古代建筑不刻意追逐房屋的高度,任何脱离地球引力的尝试,均归依到重重的院落里与树木为伴,与山水为邻。在建造房屋时其营造法式规定了“上分”“中分”“下分”,也就是屋顶、屋身、台基,与之相对应的便是天、人、地,天人合一的观念已经渗透到建筑的营造之中。“当西方建筑因应功能而改变时,传统中国建筑却以因应维持一种文化的价值或理想而保存,中国文化有多悠长,这三个部分的组合便多悠长。所以,当我们开始去看这几个看来只是基本部分时,其实我们也是在端详着整个中国文化的面目。”②中国古代建筑在木构架的体系里以“三分”的法式,不断满足并组合为各种功能要求的建筑。由此可见,古代中国的建筑从来以亲和的姿态回应自然,并从中寻找创造的灵感,从剖析具体的建筑营造中更能体会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别之处。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采用木柱、木梁组成房屋的基本框架,木梁和木柱承受来自屋顶和楼面的重量,建筑的墙壁实际上并不承重,这就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它可以做成四面毫无遮挡,有顶无墙的亭榭。也可以做成四壁严实、空间封闭的仓房。由于木构架的原因,对于室内空间的划分同样也十分自由,为了在室内获得大面积空间,无须任何隔断,仅剩柱子的排列。与此相反,可以在柱子之间进行围隔,从而获得较小空间。特别是采用半通透的落地罩等隔断样式,既划定了空间范围,又不阻挡视线,做到隔而不断,虚实相间。木构架结构能灵活地适应各种地形,既能把单体建筑聚合成重重院落,形成庞大的建筑组群,又能依山傍水建构楼阁亭榭,不受高低不同的限制,这就为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带来极大的可能性。以木构架为主体的中国古代建筑,从单体建筑来看,一般都是矩形的平面空间,房屋的几何形体不会有很大的变化,要想获得建筑空间的丰富性,解决的办法是通过单体建筑的排列组合形成院落,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空间的多重要求。如果一座座单体建筑通过平面纵深推进,就会产生迥然相异的空间聚合,如果作横向推移时会形成宽广的空间场所,沿四周修筑房屋和墙体就变成相对封闭的庭院。由此看来,中国古代建筑并不寻求突破自然的高度来体现征服自然的人工伟力,任何寻求建筑高度及征服自然的尝试都消解在平面的展开上,与自然相拥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所遵循的不二法则。中国古代建筑平面布局的规划既有中轴对称形式,又有依环境而顺势的自由展开方式,从而达到了既有理性的规范又有自然的巧妙。在借用自然的问题上不露痕迹、巧用天工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理想追求。  如果单从外部观看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好似一组封闭而没有生命活力的房屋,但走进中国古代建筑的庭院内,明显感到人与自然密切相处而生机勃勃。庭院空间作为各个单体建筑的联结纽带,促使每一单体建筑的使用功能、交通联系归于一统,形成了一个共享的空间单元。特别是在民居建筑的庭院里房间的通风采光、人流、物流的交通联系、种树养花、儿童游戏、休闲聊天均在这个共享空间里进行。“从庭中阳光的移动,可以感觉‘天时’的变化。从庭中阴雨风雪的来临,可以知道‘节气’的变化。从空气的新鲜、阳光的温暖,可以感到人的生命与大自然的活力息息相关。”③人与人、人与自然在庭院里和谐相处,人们在这一方庭院里呼吸到生命自由的气息,一种与自然密切交流的回应。  庭院的建筑功能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成为人与自然对话的场所,而中轴对称则是获得整体空间布局的有序方式。中国古代建筑其布局采用对称形式,一方面满足功能上、技术上的要求,这是“天道”。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宗法礼仪、人际规范的要求,这是“人道”。基于以上原因,无论是宫殿、衙署、寺观,还是南北地方的民宅院落,都毫无例外地采取对称方式,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里以宫殿、坛庙为代表的正式建筑都严格地按照以纵轴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空间格局。由单体建筑排列组合而形成的对称布局,呈现出一种方正、规整、井然有序的空间美感,营造出庄严平静、肃穆平和的环境氛围。一般而言,中轴对称的空间格局,其表现为主要建筑在中轴线上,次要建筑随横轴左右展开,其他的房屋则以主要建筑为中心沿周边布置,共同形成相对封闭的庭院。重点建筑被周遭的房屋和围墙所围系,在围合的环境下具有压倒一切的中心地位,也形成了通盘布局里的视觉焦点。在对称轴线下的建筑组群还可以沿着纵轴串连成若干院落,每组称一“进”,所谓庭院深深便是这层含义。然而更为宏大的建筑群落还可在主院落的侧边营建次要的庭院和多进院落,形成多条纵轴并列,主轴线称“中路”,两侧为“东路”和“西路”。有鉴于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上纵深发展而取得建筑组群与庭院空间的多重变化,才使人们在穿行重重院落的进程中,把人的兴奋情绪调适到恰如其分的程度,起到起承转合、一收一放的心理调节作用。  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的尊重,还体现在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的态度上,从建筑非对称的自由布局方式里可以看出践行这一建筑理念的积极表现。中国古代的大多数园林和一些民居建筑,因不规则地形和高低起伏的地势,而采取不对称的组群方式。由若干单体建筑沿着地势轴线作纵向移动,单体建筑之间的距离可长可短,在为数不多的建筑物之间便形成了纵深的空间序列,各座建筑之间的联系主要靠人流动线而串联。体察建筑空间的转换则以人流动线的时间过程来完成,形成了步移景移的动态变化。虽然单体建筑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然而采用流观的方法就很容易产生空间的节奏感,细微体察与瞬间把握在静止和流动中完成,不难看出,这是轴线距离的长短变化所带来的空间感受。在中国古典园林平面布局里,其轴线往往偏离直线的规定,根据起伏错落的自然景观,而采取灵活多变的应对方略,单体建筑可大可小、能方能圆;联通路线能曲可直;空间转换更显得曲折有致。所有建筑在起伏交错中进入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境界,把人工的迹象隐于自然境地里而不露声色,这是自由布局的基本手法。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里,还有一种更为开放自由的散点式平面布局,以大隐于山、于水的手法,仰卧山水之间尽显自然亲情。由此可以看到:建筑房屋以点状的方式自由地散布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散点布置的建筑房屋,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苦心经营,它没有沿轴线布局的霸气,也不看重曲折的线性串联。建筑组群的空间聚合、开放,以点的情状围绕在特定的自然区域里,依形就势,顺应构成。有的就山势而高低错落,起伏进退。有的依水流沿岸散布,没有明显的人流动线。散点式布局,不以方位朝向、规则定式为准绳,而是无拘无束、融洽地投入到自然环境之中,借景筑屋、自由空灵。因此,宁静致远、自然淳朴是散点式布局所祈望的空间境界。  我们考察了在“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下,中国古代建筑的构筑方式和空间布局,置身于自然之中的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的回应方式,从来都是建立在天人互动的合理关系上,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核心价值所在。  注释: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P  ②赵广超不只中国木建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P  ③王镇华华夏意象——中国建筑的具体手法与内涵中国文化新论·艺术篇·美感与造型,三联书店1992,P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第一节 原始社会建筑一旧石器时期 文化背景: 上古传说—有巢氏 、燧人氏 、伏羲 、神农逐鹿之战——迁徙、战争、聚合中 产生 具有多根系、多元性 “中国”、“华夏”、“朝代”2.穴居、巢居  二新石器时期的建筑遗存   仰韶文化 ——仰韶村、半坡村   龙山文化 :面积变小、出现套间式半穴居   河姆渡文化 :干阑式建筑 、榫卯构造   细石器文化 :神庙与祭坛  第二节 奴隶社会建筑  一、 夏(前21世纪——前16世纪)  1、 文化背景  禅让----传子不传贤  图腾崇拜—祖先崇拜  夏铸九鼎——青铜时代  2、 科学技术  有规则的使用土地、天文历法  整理河道、防洪、挖沟溉渠  3、 建筑状况  国家机器、修筑宫室台榭  二、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  历史背景   建筑状况:  • 宫殿—居住、厚葬—等级制  例:河南偃师二里头、河南安阳小屯村  • 技术发展——永定柱、夯土技术  茅茨土阶  • 艺术特征——线的艺术  整齐方正、院落式布局  二、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历史文化背景:  • 世代重农—走向封建制  • 重礼,分封诸侯——宗法秩序,等级制  2.建筑状况:  • 城市——“镐京”  • 最早的四合院——山西岐山凤雏村遗址  3.建筑技术:  • 湖北圻春干阑式建筑  • 斗的形象出现  • 瓦、排水管道的出现  第二节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一、 东周(前770——前476为春秋,475——前280为战国)  秦、楚、齐、燕、赵、魏、韩  1.历史文化背景:  田地私有制、诸侯国争战  天子失学、百家争鸣  先秦理性精神——伦理理性的社会  色彩寓意:  “礼楹,天子丹,诸侯黑,大夫苍  建筑状况:  • 城市建设高潮:齐临淄、楚鄢郢  赵邯郸、魏大梁  • 高台建筑、大型工程:七国竞筑长城  西门豹引漳水溉邺  李冰父子都江堰  • 木构技术:榫卯构造,墓棺  《考工记》西周齐国官书  公输班——鲁班  建筑特征:  防御性、礼制、线的艺术:(北)理性对称  (南)楚汉浪漫主义,绚烂、神仙世界  二、秦(前221——前207)   阿房宫:上压天宫,下压黎庶   修长城、驰道  临潼秦始皇陵:气势庞大、  平面舒展、轴线对称  三、汉(前206——公元220年)  艺术风格:  交融——开阔而奔放、自然拙朴、圆润、气魄恢弘  建筑状况:  • <1>长安城(相当于公元前4世纪罗马城2、5倍)  • <2>单体建筑:  • 明堂辟雍、洛阳白马寺  • 园林——蓬莱三岛模式  • 阙——“观”。   技术成熟:  <1>木构形式:穿斗式、抬梁式  <2>屋顶丰富,出现歇山  <3>拱券式、叠涩式艺术风格:  三、三国、晋、南北朝(公元220—589   历史文化背景:  战争、迁徙、分裂、割据——“魏晋玄学”  人的自觉——艺术形式表现人本身   对建筑的影响:  • 薄葬、园林  • 佛教建筑盛行——塔,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石窟,新疆克孜尔——最早的石窟  甘肃麦积山  敦煌莫高窟  大同云岗  洛阳龙门  太原天龙山  第三节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一、隋、唐、五代  文化背景:儒的理性 + 道的内在精神  文士风度 + 佛教释的影响  互存互补——开朗、生机勃勃  文化的交流:鉴真东渡、引进胡床  形式、结构、材料充分结合  建筑群的发展:夯土台——以山为陵  加强总体规划——“三朝五门”  唐长安——严整、有序“万国和 ”  寺庙——佛光寺大殿、南禅寺大殿、小雁塔  建筑技术:  <1> 河北赵县安济桥  • 四个敞肩券,减少1/5自重,减少水压  • 铁件加固——连接28道拱、加契子  • 28道并列券—券上加伏石、两边大中间小  • 造型:平缓舒展,轻盈流畅  <2>木构——大面积、大体量  <3>都料匠 宇文恺  五代:完美——停滞——定型  <4>砖木混合结构——灵隐寺双石塔、虎丘塔  栖霞山舍利塔、广东光孝寺铁塔  二、宋、辽、金  历史背景:10世纪(北宋+辽)12世纪(金+南宋)  赵匡胤——“艺祖” 、赵佶  建筑理论:李诫《营造法式》  模数化、定型化、等级制、成就和局限  群体结合:城市,东京汴梁—《清明上河图》  水城苏州 ——“平江图”  宋三大名楼  河北正定隆兴寺  建筑艺术趣味:  • 隽永、秀丽、优雅 1、园林 2、装饰  • 辽代承唐风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北京天宁寺塔  河北蓟县独乐寺  • 金代为辽宋之结合,秀美纤细、色彩华丽  山西县崇福寺弥陀殿  山西佛光寺文殊殿  大同上下华严寺、大同善化寺、净土寺小木作  第五节 封建社会晚期建筑  一、元代  历史背景:  蒙古帝国——游猎生活——圈地  农业、工商业停滞  木构架:大胆、草率、简约  • 减柱法、移柱法  • 外檐大额作,内檐去斗拱,柱梁直接交接  • 采用天然大弯木  二、明代  历史背景:  朱元璋国策——恢复唐宋风格  建筑技术:  <1> 木构——注重整体性和规范性:  • 沿用元代柱梁交接,建筑结构整体性加强  • 官方建筑中看不到减柱造,平面布局整齐  <2>民间建筑水平提高——延续南宋建筑风格  《鲁班营造正式》——总结江浙一带经验  <3>砖普遍运用于地面建筑  长城、北京故宫史皇城(现档案馆)  明洪武年间南京灵谷寺无梁殿(砖拱)  琉璃:大同九龙壁、南京报恩寺琉璃塔  山西洪洞县广胜寺飞虹塔  空斗砖墙  建筑群的成熟:  园林——《园冶》  十三陵、南京明孝陵  建筑艺术风格:  平直,无侧脚——比较呆板。  唐:8/1000升起 10/1000侧脚——舒展、稳重  商品发展——“通俗小说”  艺术“世俗化”——苏式彩画  三、清代  文化背景:怀柔政策——对外宽容:联姻  对内高压,“文治武功”  建筑群:  • 住宅类型丰富  • 皇家园林:颐和园、避暑山庄、圆明园  • 藏传佛教建筑发展——拉萨布达拉宫  承德外八庙  • 各地建文庙、贡院、学院  建筑技术:  <1>雍正年间官书《工部工程做法》  以斗口为基础单位  强调等级制走向极端  <2>算房、样房:专门从事设计、施工、预算的人  雷发达“样式雷”:开始用模型“烫样”  <3>斗拱退化成为装饰  小结:   中国古代建筑的各时代特质  原始社会 浪漫时期  夏商周 理性时期  秦汉 浪漫时期 高潮  三国、两晋南北朝理性时期  隋唐、五代、宋 浪漫时期 高潮  元明清 理性时期 高潮  <1>浪漫—理性—浪漫—理性…看似一种循环,又并非一种简单的循环——循环上升的过程  <2>三个高潮,文化成果的量大、规模大。其前都是一段多元化时期,但发展脉络始终一元化  <3>渐变、互补——在动态中发展   中国古代建筑的地区差异   纯金文化与合金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史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从根本上说,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首先来自于材料的不同: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的。这种建筑材料的不同,为其各自的建筑艺术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 不同的建筑材料、不同的社会功用,使得中国与西方的古典建筑有了不同的“艺术语言”。 不同的语言,表达着不同的思想,流露出不同的情感;不同的建筑,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体现着不同的信念。西方的石制建筑一般是纵向发展,直指上苍的。这样一来,能否将高密度的石制屋顶擎入云霄,便成为建筑艺术的关键所在,而执行这一任务的柱子也便成了关键中的关键。所以,西方建筑的“基本词汇”是柱子,即那些垂直向上、顶天立地的石头。如果说柱子是西方建筑艺术的“基本词汇”,那么屋顶则是其“主要句式”。屋顶的不同,导致了其风格类型上的差异,如希腊式、罗马式、拜占廷式、格特式、巴洛克式等等。 与西方的石制建筑不同,中国古代的木制建筑以斗拱为“基本词汇”。所谓斗拱,是将屋檐托起的交叠的曲木,它可以将纵向的力量向横向拓展,从而构造出多种多样的飞檐。同西方建筑的屋顶一样,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句式”,飞檐也有许多类型,或低垂,或平直,或上挑。其不同的形式制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或轻灵,或朴实,或威严。不仅亭、台、楼、阁都要用飞檐来标明自己的身份,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飞檐的高低、长短往往会成为建筑设计的难点和要点。正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飞檐的设计必须恰到好处才能显得轻灵而不轻佻,朴实而不机械,威严而不呆板。 还有就是中国人对建筑的态度是以新为贵,而外国人则对古老建筑充满尊崇与敬意 还有就是西方建筑充满着宗教神秘主义的情绪,而中国的建筑则是儒家文化的反映。。

中国建筑中具有审美价值的特征形式和风格。自先秦至19世纪中叶以前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独立的体系,2000多年间风格变化不大,通称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社会性质的改变,外国建筑,特别是西方建筑的大量输入,中国建筑与世界建筑有了较多的接触和交流,建筑风格发生了急剧变化,通称为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在封建社会中发展成熟,它以汉族木结构建筑为主体,也包括各少数民族的优秀建筑,是世界上延续历史最长、分布地域最广、风格非常显明的一个独特的艺术体系。中国古代建筑对于日本、朝鲜和越南的古代建筑有直接影响,17世纪以后,也对欧洲产生过影响。 艺术特征 和欧洲古代建筑艺术比较,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有3个最基本的特征: ①审美价值与政治伦理价值的统一。艺术价值高的建筑,也同时发挥着维系、加强社会政治伦理制度和思想意识的作用。 ②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表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建筑艺术的一切构成因素,如尺度、节奏、构图、形式、性格、风格等,都是从当代人的审美心理出发,为人所能欣赏和理解,没有大起大落、怪异诡谲、不可理解的形象。 ③总体性、综合性很强。古代优秀的建筑作品,几乎都是动员了当时可能构成建筑艺术的一切因素和手法综合而成的一个整体形象,从总体环境到单座房屋,从外部序列到内部空间,从色彩装饰到附属艺术,每一个部分都不是可有可无的,抽掉了其中一项,也就损害了整体效果。 这些基本特征具体表现为: 重视环境整体经营 从春秋战国开始,中国就有了建筑环境整体经营的观念。《周礼》中关于野、都、鄙、乡、闾、里、邑、丘、甸等的规划制度,虽然未必全都成为事实,但至少说明当时已有了系统规划的大区域规划构思。《管子·乘马》主张,“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说明城市选址必须考虑环境关系。中国的堪舆学说起源很早,除去迷信的外衣,绝大多数是讲求环境与建筑的关系。古代城市都注重将城市本体与周围环境统一经营。秦咸阳北包北坂,中贯渭水,南抵南山,最盛时东西达到二三百里,是一个超级尺度的城市环境。长安(今陕西西安)、洛阳(北魏)、建康(今江苏南京)、北京(明清)等著名都城,其经营范围也都远远超过城墙以内;即使一般的府、州、县城,也将郊区包容在城市的整体环境中统一布局。重要的风景名胜,如五岳五镇、佛道名山、邑郊园林等,也都把 环境经营放在首位;帝王陵区,更是着重风水地理,这些地方的建筑大多是靠环境来显示其艺术的魅力。 单体形象融于群体序列 中国古代的单体建筑形式比较简单,大部分是定型化的式样,孤立的单体建筑不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建筑的艺术效果主要依靠群体序列来取得。一座殿宇,在序列中作为陪衬时,形体不会太大,形象也可能比较平淡,但若作为主体,则可能很高大。例如明清北京宫殿中单体建筑的式样并不多,但通过不同的空间序列转换,各个单体建筑才显示了自身在整体中的独立性格。 构造技术与艺术形象统一 中国古代建筑的木结构体系适应性很强。这个体系以四柱二梁二枋构成一个称为间的基本框架,间可以左右相连,也可以前后相接,又可以上下相叠,还可以错落组合,或加以变通而成八角、六角、圆形、扇形或其他形状。屋顶构架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无论哪一种,都可以不改变构架体系而将屋 面作出曲线,并在屋角作出翘角飞檐,还可以作出重檐、勾连、穿插、披搭等式样。单体建筑的艺术造型,主要依靠间的灵活搭配和式样众多的曲线屋顶表现出来。此外,木结构的构件便于雕刻彩绘,以增强建筑的艺术表现力。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造型美,很大程度上也表现为结构美。 adf

中国古代建筑史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第一节 原始社会建筑一旧石器时期 文化背景: 上古传说—有巢氏 、燧人氏 、伏羲 、神农逐鹿之战——迁徙、战争、聚合中 产生 具有多根系、多元性 “中国”、“华夏”、“朝代”2.穴居、巢居  二新石器时期的建筑遗存   仰韶文化 ——仰韶村、半坡村   龙山文化 :面积变小、出现套间式半穴居   河姆渡文化 :干阑式建筑 、榫卯构造   细石器文化 :神庙与祭坛  第二节 奴隶社会建筑  一、 夏(前21世纪——前16世纪)  1、 文化背景  禅让----传子不传贤  图腾崇拜—祖先崇拜  夏铸九鼎——青铜时代  2、 科学技术  有规则的使用土地、天文历法  整理河道、防洪、挖沟溉渠  3、 建筑状况  国家机器、修筑宫室台榭  二、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  历史背景   建筑状况:  • 宫殿—居住、厚葬—等级制  例:河南偃师二里头、河南安阳小屯村  • 技术发展——永定柱、夯土技术  茅茨土阶  • 艺术特征——线的艺术  整齐方正、院落式布局  二、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历史文化背景:  • 世代重农—走向封建制  • 重礼,分封诸侯——宗法秩序,等级制  2.建筑状况:  • 城市——“镐京”  • 最早的四合院——山西岐山凤雏村遗址  3.建筑技术:  • 湖北圻春干阑式建筑  • 斗的形象出现  • 瓦、排水管道的出现  第二节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一、 东周(前770——前476为春秋,475——前280为战国)  秦、楚、齐、燕、赵、魏、韩  1.历史文化背景:  田地私有制、诸侯国争战  天子失学、百家争鸣  先秦理性精神——伦理理性的社会  色彩寓意:  “礼楹,天子丹,诸侯黑,大夫苍  建筑状况:  • 城市建设高潮:齐临淄、楚鄢郢  赵邯郸、魏大梁  • 高台建筑、大型工程:七国竞筑长城  西门豹引漳水溉邺  李冰父子都江堰  • 木构技术:榫卯构造,墓棺  《考工记》西周齐国官书  公输班——鲁班  建筑特征:  防御性、礼制、线的艺术:(北)理性对称  (南)楚汉浪漫主义,绚烂、神仙世界  二、秦(前221——前207)   阿房宫:上压天宫,下压黎庶   修长城、驰道  临潼秦始皇陵:气势庞大、  平面舒展、轴线对称  三、汉(前206——公元220年)  艺术风格:  交融——开阔而奔放、自然拙朴、圆润、气魄恢弘  建筑状况:  • <1>长安城(相当于公元前4世纪罗马城2、5倍)  • <2>单体建筑:  • 明堂辟雍、洛阳白马寺  • 园林——蓬莱三岛模式  • 阙——“观”。   技术成熟:  <1>木构形式:穿斗式、抬梁式  <2>屋顶丰富,出现歇山  <3>拱券式、叠涩式艺术风格:  三、三国、晋、南北朝(公元220—589   历史文化背景:  战争、迁徙、分裂、割据——“魏晋玄学”  人的自觉——艺术形式表现人本身   对建筑的影响:  • 薄葬、园林  • 佛教建筑盛行——塔,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石窟,新疆克孜尔——最早的石窟  甘肃麦积山  敦煌莫高窟  大同云岗  洛阳龙门  太原天龙山  第三节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一、隋、唐、五代  文化背景:儒的理性 + 道的内在精神  文士风度 + 佛教释的影响  互存互补——开朗、生机勃勃  文化的交流:鉴真东渡、引进胡床  形式、结构、材料充分结合  建筑群的发展:夯土台——以山为陵  加强总体规划——“三朝五门”  唐长安——严整、有序“万国和 ”  寺庙——佛光寺大殿、南禅寺大殿、小雁塔  建筑技术:  <1> 河北赵县安济桥  • 四个敞肩券,减少1/5自重,减少水压  • 铁件加固——连接28道拱、加契子  • 28道并列券—券上加伏石、两边大中间小  • 造型:平缓舒展,轻盈流畅  <2>木构——大面积、大体量  <3>都料匠 宇文恺  五代:完美——停滞——定型  <4>砖木混合结构——灵隐寺双石塔、虎丘塔  栖霞山舍利塔、广东光孝寺铁塔  二、宋、辽、金  历史背景:10世纪(北宋+辽)12世纪(金+南宋)  赵匡胤——“艺祖” 、赵佶  建筑理论:李诫《营造法式》  模数化、定型化、等级制、成就和局限  群体结合:城市,东京汴梁—《清明上河图》  水城苏州 ——“平江图”  宋三大名楼  河北正定隆兴寺  建筑艺术趣味:  • 隽永、秀丽、优雅 1、园林 2、装饰  • 辽代承唐风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北京天宁寺塔  河北蓟县独乐寺  • 金代为辽宋之结合,秀美纤细、色彩华丽  山西县崇福寺弥陀殿  山西佛光寺文殊殿  大同上下华严寺、大同善化寺、净土寺小木作  第五节 封建社会晚期建筑  一、元代  历史背景:  蒙古帝国——游猎生活——圈地  农业、工商业停滞  木构架:大胆、草率、简约  • 减柱法、移柱法  • 外檐大额作,内檐去斗拱,柱梁直接交接  • 采用天然大弯木  二、明代  历史背景:  朱元璋国策——恢复唐宋风格  建筑技术:  <1> 木构——注重整体性和规范性:  • 沿用元代柱梁交接,建筑结构整体性加强  • 官方建筑中看不到减柱造,平面布局整齐  <2>民间建筑水平提高——延续南宋建筑风格  《鲁班营造正式》——总结江浙一带经验  <3>砖普遍运用于地面建筑  长城、北京故宫史皇城(现档案馆)  明洪武年间南京灵谷寺无梁殿(砖拱)  琉璃:大同九龙壁、南京报恩寺琉璃塔  山西洪洞县广胜寺飞虹塔  空斗砖墙  建筑群的成熟:  园林——《园冶》  十三陵、南京明孝陵  建筑艺术风格:  平直,无侧脚——比较呆板。  唐:8/1000升起 10/1000侧脚——舒展、稳重  商品发展——“通俗小说”  艺术“世俗化”——苏式彩画  三、清代  文化背景:怀柔政策——对外宽容:联姻  对内高压,“文治武功”  建筑群:  • 住宅类型丰富  • 皇家园林:颐和园、避暑山庄、圆明园  • 藏传佛教建筑发展——拉萨布达拉宫  承德外八庙  • 各地建文庙、贡院、学院  建筑技术:  <1>雍正年间官书《工部工程做法》  以斗口为基础单位  强调等级制走向极端  <2>算房、样房:专门从事设计、施工、预算的人  雷发达“样式雷”:开始用模型“烫样”  <3>斗拱退化成为装饰  小结:   中国古代建筑的各时代特质  原始社会 浪漫时期  夏商周 理性时期  秦汉 浪漫时期 高潮  三国、两晋南北朝理性时期  隋唐、五代、宋 浪漫时期 高潮  元明清 理性时期 高潮  <1>浪漫—理性—浪漫—理性…看似一种循环,又并非一种简单的循环——循环上升的过程  <2>三个高潮,文化成果的量大、规模大。其前都是一段多元化时期,但发展脉络始终一元化  <3>渐变、互补——在动态中发展   中国古代建筑的地区差异   纯金文化与合金文化

中国建筑中具有审美价值的特征形式和风格。自先秦至19世纪中叶以前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独立的体系,2000多年间风格变化不大,通称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社会性质的改变,外国建筑,特别是西方建筑的大量输入,中国建筑与世界建筑有了较多的接触和交流,建筑风格发生了急剧变化,通称为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在封建社会中发展成熟,它以汉族木结构建筑为主体,也包括各少数民族的优秀建筑,是世界上延续历史最长、分布地域最广、风格非常显明的一个独特的艺术体系。中国古代建筑对于日本、朝鲜和越南的古代建筑有直接影响,17世纪以后,也对欧洲产生过影响。 艺术特征 和欧洲古代建筑艺术比较,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有3个最基本的特征: ①审美价值与政治伦理价值的统一。艺术价值高的建筑,也同时发挥着维系、加强社会政治伦理制度和思想意识的作用。 ②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表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建筑艺术的一切构成因素,如尺度、节奏、构图、形式、性格、风格等,都是从当代人的审美心理出发,为人所能欣赏和理解,没有大起大落、怪异诡谲、不可理解的形象。 ③总体性、综合性很强。古代优秀的建筑作品,几乎都是动员了当时可能构成建筑艺术的一切因素和手法综合而成的一个整体形象,从总体环境到单座房屋,从外部序列到内部空间,从色彩装饰到附属艺术,每一个部分都不是可有可无的,抽掉了其中一项,也就损害了整体效果。 这些基本特征具体表现为: 重视环境整体经营 从春秋战国开始,中国就有了建筑环境整体经营的观念。《周礼》中关于野、都、鄙、乡、闾、里、邑、丘、甸等的规划制度,虽然未必全都成为事实,但至少说明当时已有了系统规划的大区域规划构思。《管子·乘马》主张,“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说明城市选址必须考虑环境关系。中国的堪舆学说起源很早,除去迷信的外衣,绝大多数是讲求环境与建筑的关系。古代城市都注重将城市本体与周围环境统一经营。秦咸阳北包北坂,中贯渭水,南抵南山,最盛时东西达到二三百里,是一个超级尺度的城市环境。长安(今陕西西安)、洛阳(北魏)、建康(今江苏南京)、北京(明清)等著名都城,其经营范围也都远远超过城墙以内;即使一般的府、州、县城,也将郊区包容在城市的整体环境中统一布局。重要的风景名胜,如五岳五镇、佛道名山、邑郊园林等,也都把 环境经营放在首位;帝王陵区,更是着重风水地理,这些地方的建筑大多是靠环境来显示其艺术的魅力。 单体形象融于群体序列 中国古代的单体建筑形式比较简单,大部分是定型化的式样,孤立的单体建筑不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建筑的艺术效果主要依靠群体序列来取得。一座殿宇,在序列中作为陪衬时,形体不会太大,形象也可能比较平淡,但若作为主体,则可能很高大。例如明清北京宫殿中单体建筑的式样并不多,但通过不同的空间序列转换,各个单体建筑才显示了自身在整体中的独立性格。 构造技术与艺术形象统一 中国古代建筑的木结构体系适应性很强。这个体系以四柱二梁二枋构成一个称为间的基本框架,间可以左右相连,也可以前后相接,又可以上下相叠,还可以错落组合,或加以变通而成八角、六角、圆形、扇形或其他形状。屋顶构架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无论哪一种,都可以不改变构架体系而将屋 面作出曲线,并在屋角作出翘角飞檐,还可以作出重檐、勾连、穿插、披搭等式样。单体建筑的艺术造型,主要依靠间的灵活搭配和式样众多的曲线屋顶表现出来。此外,木结构的构件便于雕刻彩绘,以增强建筑的艺术表现力。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造型美,很大程度上也表现为结构美。 adf

中国古代建筑它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象一部部石刻的史书,让我们重温着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同时它也是一种可供人观赏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