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两部作品的比较论文西游记和荷马史诗中天神形象比较

发布时间:2024-08-02 06:27:13

两部作品的比较论文西游记和荷马史诗中天神形象比较

相同点:1、都有神话人物和英雄人物组成。神主要涉及天地构成的那些神灵,人主要是远古的英雄传说。2、对神下和人的区别基本一致,前者永生,后者生命有限。至于轮回是以后才出现的事。3、都是人民长期的口头传颂,长期加工的产物。4、是古代对自然的探索。不同点:1、中国古代神都是,断绝七情六欲,不食人间烟火,充满神秘色彩。希腊神与人同形同性,既有人的体态神个性鲜明,没有禁欲主义因素,也很少有神秘主义色彩。美,也有人的七情六欲,懂得喜怒哀乐,参与人的活动。2、对神的评判标准不一样,中国尚德,希腊更侧重于智慧。3、中国的含有祖先、宗教崇拜成分,希腊的没有。

不同的原因主要就是形象的不同 所代表的意义是差不多的其实政治中有句话很使用 如果一头牛能产生思维那么多年后牛心中的神就是牛的样子绝对不是人的样子

中国神和希腊诸神在本质上就有区别:中国神是“神仙本是凡人做”,有很多原本是凡人甚至是凡兽经过修炼才得的道。而希腊神则是绝对的血缘关系:地母盖亚孕育天父乌拉诺斯,两人生下众泰坦神,克罗诺斯镰刀夺位开天辟地,之后宙斯反抗吞噬子嗣的父亲开始了诸神的时代。凡人最多也就是被升为星座,没听过凡人成神的事。别说成神了,就连能干大事的也多是半人半神:珀修斯、赫拉克勒斯、伊阿宋等等耳熟能详的英雄就不说了,连那些明君或者名人都多少有些天神的血缘比如死后成为冥界判官的拉达曼提斯、艾亚格斯和米诺斯(圣斗士里冥界三巨头的原型)。与希腊神完全相反,在《西游记》中提到就连玉皇大帝都是凡人经过多年(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因为不断的提升境界果位早已成神了)修炼才获得如今的地位的,这是大闹天宫时佛祖笑提出要将玉帝取而代之的孙悟空时提到的。 也就是说:虽然两个体系中人和神的能力上都有绝对的差距,但是在“品种上”中国的神和人没有绝对的间隔,而希腊神和人类的差距那么大是由于品种不同。 这种不同也导致了神的存在方式差别很大:希腊的正神非常少,就奥林匹斯山上的十来个,连统领冥界的哈迪斯都不是,其他的大多是泰坦和地位比较低的小神比如潘神和缪斯等。 而中国的神,且不提丰富的神话中的,就西游记中都提到了非常复杂的体系:地面上每片地域都有自己的山神土地负责,水域有龙王负责:大到四海龙王,小到井龙王、河龙王。(西游记中龙族的关系都非常有趣,仔细研究能出来一个复杂的家谱,而且每一个遭遇的事情都或多或少发生了影响,比如故事的开头泾河龙王赌气犯天条被斩了,他的妻子带着儿子小鼍龙投奔了哥哥西海龙王。后来小鼍龙强占了黑水河,西海龙王虽然知道但因为这是自己外甥又心疼他是个没爹的孩子就没管。之后鼍龙抓了唐僧,明明四海龙王都是他舅舅,但他却只邀请了西海龙王。跑题了)天庭上的品级职位也是非常复杂,上有三清,接着是五方五帝然后是各有职务的各路官员,排下来从一品官到不入流都有。管理也很细致,像孙悟空每次问是否有人下凡做乱,都是先查“签到簿”。此外,还提到过很多不受管理的存在,比如手下自有系统的真武大帝、海外三清等等。而五庄观的镇元大仙被称为“地仙之祖”说明还有另一个系统存在。 佛教的系统描述不多,我觉得应该是释迦摩尼佛以及大多数弟子在位于西牛贺洲的天竺国附近的雷音寺,菩萨们散落各地,比如灵吉菩萨在小须弥山;观音菩萨在南海普陀山;地藏王菩萨在地府等等。 地府也有一定的不同:希腊神话中,人到了死期,由死神达拿都斯接走(在一则神话中达拿都斯被希绪弗斯用计困住,结果在他被放走前,整个凡间无人死亡,引发了混乱),被卡戎渡过冥河后由之前提到的三位判官审核,好人进入爱丽舍园(极乐净土),恶人下地狱。中国则是黑白无常按照生死簿勾人,十殿阎罗和判官审判,进入轮回,恶人入三恶道,好人则进人道甚至天道或者荣登极乐。 这段似乎跑题了,抱歉。 在与人类的互动上,希腊神也是大大有别于《西游记》中的中国神。 希腊的神经常参与人类的活动,比如特洛伊战争,诸神是分成帮派直接参与的。甚至战神阿瑞斯直接降临参战助阵特洛伊,结果被有雅典娜帮助的希腊联军打伤了。最后希腊联军的木马计也是以雅典娜的名义实施的。甚至战争的导火索海伦事件,也是由于三位女神比美,贿赂裁判帕里斯导致的。战争结束后,大获全胜的希腊联军由于触怒阿波罗惨遭天罚。奥德修斯由于伤害了波塞冬的儿子而在归途中历经磨难。从这些故事中可以看出,希腊诸神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干预人间的事情的。 而西游记中,没有出现过神或菩萨直接干预人间的事过。就算干预,也是由部下或坐骑来完成,并且时要尽量避免对他人的影响。比如文殊菩萨在化作行脚僧向乌鸡国化斋结果被在水中浸了三天(注意!!文殊菩萨随时可以化为原型,或者立刻施法),之后他让自己的坐骑青毛狮子把国王扔在井中泡了三年,狮子自己化作国王治理国家。这看上去像是报复,但是在三年期满了之后,在孙悟空的帮助下,国王死而复生,重获王位。而青毛狮子在三年内不仅把国家管理的井井有条而且没有奸污嫔妃(它被阉了,想也没法)。换句话说,这段他在水里泡了三年的这只是他把菩萨在水里浸了三天的果报,因果了了之后,他该活着就还活着,该当国王就当国王。如果这是希腊神话,早给大怒的天神搞死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触怒了神而受到直接报复的例子:贤明的凤仙郡主在祭祀时,听到了不肖子做了坏事的消息,大怒之下推翻了供桌。结果这时候正准备享用贡品的玉帝觉得受到了侮辱,大怒之下凤仙郡从此大旱不雨。总结一下,《西游记》中的中国神有直接惩罚、影响凡人的能力和权力,但是大多数神和菩萨不会直接参与,而是按照因果报应行事。(因果报应!!!这个可是佛教的非常重要的概念!!! 这个是否是《西游记》中在表现佛教派和道教派的不同? 我不知道。) 希腊神话中,诸神,尤其是宙斯,很喜欢到凡间乱搞,有不少女子甚至是他的后代。他虽然经常在追求的过程中变化(追欧罗巴是变成牛;追丽达是变成鹅,甚至追求姐姐赫拉时也是通过变成受伤的小动物来钻到赫拉怀里的,此外还变过金雨,女子的丈夫等),原因除了方便吸引人以及凡人见不得他的真身外,还有很大的一部分是躲赫拉。他的劣迹如此之多,以至于有明确职务(和平、婚姻、生育等)的天后赫拉,主要工作给很多人的印象就是捉奸。而大多数神也多数有自己的混血子嗣。换句话说,神和人的结合在希腊神话中在正常不过。 在这个方面,中国神要有节操的多,在中国神话里,思凡下界是重罪(宙斯在中国的话,头上的山该顶到广寒宫了),大多数提到子嗣的神,也大多数是成神前留下来的,比如托塔天王李靖和金吒木吒哪吒,不过他还有个还扎着丫鬟辫的小女儿,不知道什么时候来的。至于佛教人物,大乘佛教本就提倡禁欲,除了毗蓝菩萨有个儿子昴日星官外,完全没提到婚姻和子嗣。 神和人生的孩子,除了二郎神外没提到别人(他的妈妈,玉帝的亲妹妹都由于思凡下界被压在了桃山下,小杨戬劈山救母)。 别说神和人了,就连神和神的自由恋爱都很受限制。 黄袍怪事件中提到二十八宿之一的奎木狼和一位天宫侍女相爱,也没敢直接在一起。那个宫女先投胎下凡,奎木狼再下凡化作黄袍怪,才做了夫妻过了十几年日子。 缘分尽了,孩子死了,奎木狼受了轻罚(给太上老君看炉子,之后没多久就官复原职了,后来还帮了师徒四人好几次。此处有个疑点,这和思凡下界有区别吗?为何罚得这么轻?而且他被罚去看炉子后,师徒四人下一个遇上的对头就是原本负责看炉子的金角、银角,而且这两个不仅是拿着唐僧师徒的画像等着的,还把太上老君除了金刚琢外的宝贝都带来了,难道?),宫女的结果我不清楚。而猪八戒,堂堂的天蓬元帅,银河水军统领,调戏了霓裳仙子(西游记中,嫦娥是一类仙女的统称而不是指奔月的后羿之妻,注意)就被打出天庭,还投了野猪胎,比重头再来还要惨但是还让他保留了记忆和好的宝贝(钉耙可是好东西,五方五帝、三清、六丁六甲等合力铸造的),挺奇怪的。 可以看出,人神恋以及神在婚姻和爱情上,《西游记》中的中国神和古希腊诸神可以说是截然相反,这应该是中国的封建礼教和古希腊的自由之风导致的区别。 还有一点不同的是, 希腊的神都有明确的位置,你要有本事,想找就去找。比如赫拉克勒斯和厄尔普鲁斯(奥路菲)都活着到过冥界,一个为了抓三头犬 刻耳柏洛斯, 一个为了带回亡妻。 赫拉克勒斯还为了拿金苹果而找到过擎天泰坦阿特拉斯,想想,托天的人都能走着找到。正神们也明确的住在奥林匹斯山上。 而《西游记》中的神仙及菩萨们就算有道场在人间的都很难找,别提在天庭、地府的了。 美猴王为了找个神仙学艺,不仅漂洋过海还在期间学会了说人话——一只猴子都学会了整套人的语言和礼仪了,这得多长时间! 至于天庭,就算有了本事都没法随便上去,《西游记》提过的不是在编人员上过天庭的就一个九头狮子精“九灵元圣”,就连孙悟空也好歹当过弼马温和齐天大圣,没听过凡人进去过。 至于地府,凡人除非阳寿已尽或者阎王有事找(《西游记》里没这种例子),不可能过去。 这也引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西游记》中除了天竺和大唐外的凡人国度都是虚构的(各地都说中文,而且建筑格局、风俗等都和大唐差不多,写那个地方好就写:和长安差不多),四大部洲也不是真实的世界格局,中国和印度的距离也远没有十万八千里。 而希腊神话,都发生在真实的地点: 小宙斯在哪长大,阿芙洛狄特在那片海域登陆(塞浦路斯附近),冥界的入口,诸神与泰坦的战场等等都有据可查。这可能是由于希腊位于地中海,可以比较轻松的到达亚平宁半岛、北非和西亚,而且希腊神话的产生一定成都上是为了解释自然现象(如星座起源类)和来自历史的演变(特洛伊战争等);而中国东方、南方是海洋,北方是草原、冻原,西北是沙漠,西方是高原山脉,地理上比较封闭造成的。希腊神话可能也体现了古希腊人的活动半径,比如忒修斯杀了美杜莎后,从极远的地方返回,路上石化了海怪救了安德鲁美达,而安德鲁美达是埃塞俄比亚的公主。 与拥有之前提到的属性的《希腊神话》不同,吴承恩的《西游记》只是一个整合了前人作品及自己原创,添加了很多隐喻的故事。 ps《西游记》虽然是四大名著之一,但不能代表中国神话。里面有不少背景故事是受到篡改和附会的。比如哪吒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哪吒杀了龙王三太子,龙王为了报复,水淹陈塘关。哪吒为了保护百姓自尽,后来他的师父太乙真人救了他,使他成为莲花化身死而复生。 《西游记》中,在水淹陈塘关后就不一样了:总兵李靖为了百姓逼死了哪吒,是佛祖用莲花救了哪吒。哪吒想我的身子都不是李靖给我的了,他也不是我爹了。于是决定决定向李靖复仇,是佛给了李靖面面有佛像的琉璃塔让他拿着,哪吒见了佛像便不敢动手,在佛祖调解下二人才重新以父子相称。甚至在父子都成神后,李天王要在手里没拿着塔时见到哪吒心里都发虚。此段见八十二、三回,对付金鼻白毛老鼠精时的内容。 观音菩萨的鱼篮观音形象本是源于菩萨的一次化身,菩萨化作渔妇来点化东海人民的典故。西游记中则变成了菩萨没来得及梳妆,编了个竹篮降服了金鱼精”灵感大王“的形象被当地村民记录下来并传颂了。 至于斗战胜佛、旃檀功德佛都是佛教中原有的佛名,跟孙悟空和玄奘法师毫无关系。 佛菩萨在佛教中只有慈悲之心,在西游记中却多次出现“佛祖大怒”、“菩萨骂道”“菩萨怒道”等情景。佛菩萨没有性别,化身度人时才会以男女的形象出现,《西游记》中,观音菩萨却成了一个与寻常妇人一样需要化妆出门的女子,孙悟空还背地里骂过“该她一世无夫!” 道教的神仙在《西游记》中也有很多丑态:作为最高级人物,三清之一的太少老君十分小家子气,不仅报复过孙悟空,还一看到他就提醒小童“偷丹的贼又来了”等等。 西游记为了故事性和隐喻,对中国的佛教和道教体系做出了修改,仔细一推敲还能得出一些“神仙和菩萨会吃人”、“神仙、菩萨、妖怪就是个编制问题“等等有理有据的结论。 因此应该和中国的宗教体系区别开来。pps 忘了一点,两地的神都会传达一些信息给凡人,希腊神祇是通过灵媒之类的,中国神仙一般是托梦。还走在西游记描写中神仙们常在化身目的达成后显个圣,唬的一群凡人上至国主下至平民磕头祷告,这点上,和希腊的神祇还挺像的。罗里吧嗦了一大堆,还跑题跑了挺远,抱歉了。

两部作品的比较论文

我也很好奇你这个论文怎么写呢?能不能从身份这个角度写呢?最蓝的眼睛是彻底的知道自己的身份,并彻底的沦陷在身份的痛苦之中,最后迷失和毁灭俄狄浦斯神话是不知道自己的身世,而且努力的奋斗热爱生活,最后却又残忍的解开了所有之谜,所以毁灭了最蓝的眼睛是生活的背叛者,憎恶自己的身份并幻想解脱,一个逃避的人,最后迷失毁灭俄狄浦斯神话是被生活欺骗的人,一个积极向上奋斗的人从美好的生活中惊醒,背负了无常的命运,宿命式滴毁灭了!不知道,我瞎写的

??  摘要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1、研究背景和意义;2、全文的总体思路概括;3、主要研究成果(分条叙述,是重点,清晰告诉别人你都研究出什么来了);4、创新之处(也很重要,言简意赅,你与别人研究的不同之处,证明你不是抄袭);5、关键词如报考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论文对摘要有明确的要求:摘要应简明扼要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不超过500字。?  一篇学术论文的引言,大致包含如下几个部分:1、问题的提出;2、选题背景及意义;3、文献综述;4、研究方法;5、论文结构安排。问题的提出:讲清所研究的问题“是什么”。选题背景及意义:讲清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来研究,即阐述该研究对学科发展的贡献、对国计民生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等。文献综述:对本研究主题范围内的文献进行详尽的综合述评,“述”的同时一定要有“评”,指出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讲出自己的改进思路。研究方法:讲清论文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安排:介绍本论文的写作结构安排。??

许昌学院,老师要求三千字,这周三交

两部作品的比较论文可以比较异同点吗

这属于比较文学的论文吧?我曾经写过几篇,供参考。  比较文学论文写主题学的比较研究会比较容易些。  一、契诃夫《苦恼》和鲁迅的《祝福》  两个作者生活的年代都可算是动荡年代,这两部作品都是描述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他们的苦恼都是无人可诉说。由此可以延伸到当时的社会、文化。  二、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和曹雪芹的《红楼梦》  这两个作者没有什么可比性,但是这两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与爱情这一主题也是有一些东西可以写的。  三、段成式《酉阳杂徂》中叶限的故事和安徒生童话里的灰姑娘的故事  这二者同属一个母题,就是穷人家的女孩、水晶鞋和王子。不同国家能出现同一母题,这个也是一个研究方向。  四、巴尔扎克和莫泊桑  两人都是以现实主义小说著称。因为接触了社会的阴暗面,所以其作品深刻的反映了黑暗的社会现实。但是两人的生活背景不同,巴尔扎克家境一般,父亲是靠倒卖军火而发了横财,买了一个爵位,巴尔扎克对其不齿,自己靠写作挣钱,它的作品都是通过经济学角度来反映19世纪社会的阴暗、人性的恶劣。而莫泊桑出身于没落的贵族,母亲、舅舅都具有身后的文学修养,所以他的作品反应的层面不如巴尔扎克深远,而是从生活的角度反映人性。  参考文献:北师大版的《比较文学概论》 陈敦、刘象愚著  乐黛云主编 《中西比较文学教程》 高教出版社  朱维之主编 《中外比较文学》 南开大学出版社  乐黛云等著 《比较文学原理新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你觉得哪个更能撼动自己的内心,便是好作品。首先,要从创作背景比较,哪个是处于战争时期的、那个是处于封建社会的、哪个是处于爱情部分的·····从整体上了解读物的概要,分析他们的不同点,共同点。其次,要通过作者的性格,成长环境等。相信你一定能从你的角度评价他们的作品!

选择其中一点,比如两人为了爱情最后双双殉情,其中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但这个角度恐怕别人也能想到,选择一个自己最熟悉,最有写头的地方下笔,会比较顺手且比较容易出彩。但现在才开始准备论文,时间好像不是太充分了。

首先比较文体,是议论文呀散文呀或者是其他的文体然后比较文章的结构,比如说总分,分总,总分总,或者还是其他的最后比较思想,看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是咏物,还是表示什么思想的情感呀,或者是其他的基本上就是从这几大方面来比较文章的异同了

比较两部文学作品的论文

《巴黎圣母院》最集中最典型地反映了雨果的浪漫主义文艺观。其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表现:1.离奇的情节 这部小说情节曲折离奇,富有戏剧性,充满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的巧合,夸张和怪诞。如:"奇迹王朝"对诗人奇特的审判;加西莫多的劫法场,抵御千军万马的进攻;母女重逢;加西莫多的尸骨一被分开就化为灰尘等。 这些曲折多变,但在本质上又是真实的情节,大大加强了小说的戏剧性,从而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 2.非凡的人物 小说的人物是浪漫主义的典型人物:爱斯梅哈尔达的美貌和人格力量是非凡的:加西莫多的非凡则表现在他可怕的外貌,奇特的举动,巨人般的体力,以及对爱斯梅哈尔达高尚而充满自我牺牲的爱情及表达方式;克罗德的禁欲和纵欲的矛盾等。这些人物的特点,表现了雨果独具的浪漫主义特征,即追求夸张,想象而不求细节的真实,不求酷似现实。 3.强烈的对比 作为一种美学理想,对比原则是雨果浪漫主义最重要的特征,贯穿着小说的始终。 首先是巴黎城市和圣母院和谐美丽的自然环境与人民阴暗不幸的生活构成鲜明对比,这样更突出暴露了封建暴政的黑暗。 其次是草菅人命,任意诬陷的封建王朝与尊重人权,公正廉明的"奇迹王朝"的对比; 最主要的是人物形象的对比: 正面与反面人物的对比--爱斯梅哈尔达和加西莫多是善良,真诚和美好的人性的代表,克罗德、法比则是自私、冷酷和丑恶的人性的代表、善与恶十分鲜明地分别体现在这两组人物身上,产生强烈的对照。 还有正面与正面,反面与反面人物之间的对比以及人物自身对比,如加西莫多外貌与心灵的对比等。对比原则的运用 使得小说的情节和人物显得更奇特,主题更鲜明,突出。 此外,作者以浓烈的色彩描绘了中世纪特征鲜明而绚丽的城市图景,给读者展现了一个充满绚烂和奇特声响的世界。 这些描写都极强地增加了小说的浪漫主义色彩。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主要是现实主义为主。 首先,《高老头》着重揭露批判的是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高老头一生的经历就体现了这点,自从妻子死后,他对两个女儿疼爱有佳,然而他的两个女儿却因为他的财产开始明争暗斗。最终把他榨干,在自己租来的简陋公寓里悲惨死去。高老头之死是这幕家庭丑剧的高潮。高老头临死前想见女儿一面,尽管他哭天喊地,可是谁也没来,死前的高老头才悟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真理:“钱可以买到一切,买到女儿。”当拉斯蒂涅为筹款治丧在“纽沁根夫妇与雷斯多夫妇两处奔走”时,他们以“父亲死了,都悲痛得了不得”而拒绝会客。在送葬的行列里,出现的是这两家“有爵徽的空车”。巴尔扎克的揭露与批判真可谓入木三分,力透纸背。 其次,《高老头》对封建贵族权势的得而复失,盛而复衰的历史趋势,作了细致而深入的描写。王政复辟时期,爵位重新成为地位的标志,鲍赛昂夫人是“贵族社会的一个领袖”,其府邸是贵族住区“最有意思的地方”,能在这“金碧辉煌的客厅里露面,就等于一纸阀阅世家的证书”,拉斯蒂涅初到巴黎就凭着“鲍赛昂太太表弟”这一称呼在社交界通行无阻。圣日尔曼的沙龙是暴发的资产阶级梦寐以求的“圣地”,为了能够踏进“这个比任何社会都门禁森严的场所”,“一个银行家的太太作什么牺牲都肯”。资产阶级拼命想挤进贵族行列,但贵族社会却十分鄙薄满身铜臭的资产者,已经得到封爵的许多新贵族仍旧被拒于他们的大门之外。 但是贵族社会的表面繁华后面却潜藏着危机,隐伏着灾难。傲慢的贵族领袖最终却惨败在她所鄙夷不屑的资产阶级小姐面前。鲍赛昂夫人的情夫“葡萄牙一个最有名最有钱的贵族”竟为了20万法郎利息的陪嫁,抛弃了她而娶了资产阶级小姐洛希斐特。这沉重的打击,迫使鲍赛昂夫人流着眼泪,焚毁情书,退出社交界,隐居乡下。在告别舞会上,鲍赛昂夫人的强颜欢笑掩饰不住内心的悲怆,而先前被她奚落的但斐那却得意非凡。

许昌学院,老师要求三千字,这周三交

同学 找到组织了啊 我们一定是一个学校 一个老师 一堂课的 希望不会找到一样的

利用两部或多部文学作品之间的比较研究,例如人物形象,写作手法等都可以 给个例子你看: 《红楼梦》与《百年孤独》之比较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百年孤独》是拉美文坛的杰作。它们都以描写了一个大家族数代人从发迹、鼎盛到衰败的百余年漫长的过程,表达出整个社会的滞重。在创作手法上也各具特色:《红楼梦》是一个由社会——贾府——大观园——怡红院组成的空间向心环状结构,《百年孤独》则是从第一代的霍塞?阿卡迪奥?布恩地亚分成阿卡迪奥与奥协良诺两个系统直至第七代长猪尾巴的奥雷良诺,是一个按时间顺序的链状结构。 由于长篇小说本质上不受任何既定的形式所限,因此无论在中国在外国它都能自如发展,常具规模。而小说家仿佛要用大量精密的细节来替代那些较难把握的思想和知识上的集成。中西传统对结构概念的不同,但在努力将大堆材料作系统的组织时,却都找出相似的方法来。即以几代人为基础建立循环式的小说结构,极力把各种纵横交错的母题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 长篇小说的主要成就就在于它能以批评的态度来重建一个新的世界观。它根基于现实,却要越进一个假想的“非现实”层次里去。小说家(至少是其中最伟大者)在力求忠实地表现一个满布可信的细节深具说服力的完整世界时,必然要面临现实世界一些比较深入的本质上的难题。小说家一开始去追求客观现实的世界,则早晚上要陷入自相矛盾的局面。他会发现,客观事物之存在实际已假定了有一双外在格物的眼睛,因而也早不确定了一个主观而相对的视点。“长篇小说不若史诗般拥有一颗天真灿烂的童心,它乃一门雄浑老成的艺术。“(卢卡契) 《红楼梦》与《百年孤独》的作者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们创造了一个发自内心的世界,它不是确实世界的重复,而是要谴责它的丑恶和虚假,因此他们探求,他们重建,他们发明。对这个世和这个时代,他们既不进行复制又不使其理想化,也不简单地加以歪曲。他们从中截取的不是偶然性,而是深刻的规律。他们还证明了按其它规律创造另一个世界的可能性,他们使现实之树长出了新枝。他们创造了一些种类陌生的事物,也有一些魔鬼,但是他们都具有有机的统一性,这些生机勃勃的生物是由一种巨大的发问和挑战和赋予活力的。可能的和幻想的绘画是现实和日常的绘画的延续。 “真正的艺术就是使人想起它的一种方式”。艺术作品的使命不再是再现世界,而是表达人的愿望。“作家的使命是把孤独的和必死的一切引向无限的生活,把偶然的东西变成符合法的东西。他的使命是带有预言性的。”(雅奴赫《卡夫卡谈话录》P162) 《红楼梦》并卷就勾勒了一个女娲补天的创世神话,因而引出了“无材可去补苍天”的宝玉,以及灵河岸边的绛珠仙子。加以“还泪说”,真是神而又奇。这个“朱兰白石绿树清溪、人迹罕逢飞尘不至”的理想世界就是与《红楼梦》中描写的丑恶肮脏的现实世界形成鲜明对比的“太虚幻境”。它是全书的基石,给整部红楼罩上了梦幻飘渺的气氛。 《红楼梦》中的现实世界是龌龊不堪之至了,如柳湘莲的名言:“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让我们先从贾赦说起。贾赦在《红楼梦》里可算是最肮脏的人物这一。《红楼梦》中有条无形的章法,即凡是比宝玉长一辈的人,对其不堪之处,描写都多少有相当保留,这也可以说是“为尊者讳”吧。尽管如此,作者对贾赦仍不肯轻易放过。所以第四十六回专章声讨,详写强纳鸳鸯为妾的丑事。曹雪芹借袭人之口写出他的史家定评:“真真——这话论理不该我们说——这个大老爷太好色了。略平头正脸的他就不放手了。”《红楼梦》中对贾琏淫行最多特写镜头,恐怕是表达“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名古谚吧。东府自然更为肮脏: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贾珍诸人整日聚赌玩娈童,以致曾跟老太爷打天下的焦大痛骂:“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鸡戏狗,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当然如鲁迅指出:“焦大的骂,并非要打倒贾府,倒是为贾府好,不过是主奴如此,贾府就要弄不下去罢了。”(《伪自由书?言论自由的界限》) 应当指出的是大观园的归属问题。大观园是曹雪芹着力最深的地方,是作者的希望所在。在庚辰本脂批有这样一条: 大观园系玉史与十二钗之太虚玄(幻)境,岂可草率? 根据脂砚斋的看法,所谓“天上人间诸景备,未许凡人到此来”的大观园便是理想世界太虚幻境的人间投影。这两个世界是融合的。我们虽然不能过于相信指批,可是在内证充分的情况下脂批却是最有力的旁证。让我们看看《红楼梦》中的直接证据,第五回宝玉随秦可卿游太虚幻境: ......至一所在。但是朱栏白石绿树清溪,真是人迹罕逢飞尘不到。宝玉在梦中欢喜,相到:“这个去处有趣。我就在这里过一生,纵然失了家,也愿意。” 第十七回宝玉随贾政入大观园,行至沁芳亭一带,书中所描写的正是“朱栏白石绿树清溪”这八个字的充实和放大。就心情而言,宝玉初进大观园时(第二十三回)作家写道:“且说宝玉自进园来,心满意足,再无别项可生贪求之心。”岂是偶然?更为明显的是宝玉和贾政一行人离了蘅芜院,来到一座玉石牌坊之前: 宝玉见了这个所在,心中忽有所动,寻思起来倒是哪里见过一般,却一时想不起来哪年月日的事了。 宝玉自己也许忘了,可是读者一定还记得第五回宝玉梦游至一所在,有一石碑坊上书有“太虚幻境“,所以脂批于此点明:“仍归于葫芦一梦之太虚幻境。”贾政说:“这是要紧之处”,是的,《红楼梦》中还有比太虚幻境更要紧的所在吗?作者一再再而三地点明:大观园不在人间,而在天上;不是现实,而是理想。更准确地说,大观园就是太虚幻境。1972年宋淇发表《论大观园》提出: 大观园是一个女儿们和外面世界隔绝的一所园子,希望女儿在里面,过无忧无虑的逍遥日子,以免染上男子的龌龊气味。最好女儿们永远保持她的青春,不要嫁出去。大观园在这个意义上说来,可以说是保护女儿们的保垒,只存在于理想之中,并没有现实的依据。 这段话说得既平实又中肯。大观园是一片理想的净土,它与外面的现实世界是“清与浊”、“情与淫”、“假与真”风月宝鉴的反面与正面。这两个世界是贯穿全书的一条最主要线索。清道光年间王香雪评曰: 《石头记》一书,全部最要关键是真假二字。读者须知真即是假,假即是真,真中有假,假在有真,假不是假,真不是真。明此数意,则甄宝玉贾宝玉是一是二便心目了然,不为作者冷齿,亦知作者匠心。 可是令我们痛心更令曹雪芹痛心的是大观园这个理想世界是建筑在最肮脏的现实世界基础上,第十六回对大观园建造有很清楚的叙述: 从东府一带借着东府花园起,转至北起,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先后令人拆宁府含芳园墙垣楼阁,直接入荣府东大院中。......会芳园本是从北拐角墙下引来的一段活水,今也无须再引。其山石树木虽不敷用,贾赦住的乃是荣府旧园,其中竹树山石以及亭榭栏 杆等物,皆可挪就前来。 我们知道东府诸公及荣府的贾赦是最为淫滥之人。它让我们不能忘记最干净的其实也是从最肮脏的里面出来的。最干净的最后仍旧要回到最肮脏中去的。“欲洁保曾洁,云空未必空”这两句诗不但是妙玉的归宿,同时也是大观园的归宿。曹雪芹一方面全力创造了一个理想世界,在主观企求上他又无情地写出了一个与此对比的现实世界。而现实世界的一切力量则不断地在摧残理想世界,直到完全毁灭为止。“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也构建了一片神奇的土地,那就是马孔多。由于两位作者文化传统与历史的背景不同。《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是曹雪芹根据中国传统佛道思想虚构的,其在人间的投影大观园则是建立在旧势力的阴影里,是人为的退缩,是有院墙的具体的封闭。《百年孤独》中的马孔多虽然在人间,但又是无处寻觅的。马尔克斯对其环境的描写也似伊甸园般美好。 马孔多是一个只有二十户人家的村庄,座落在水流清彻的河边;这些水流沿着洁白而巨大的像史前时期的化石蛋一样的光滑的石床向下流。这块天地是如此之新,许多东西都尚未有名字,提起来还得用手指指点点。 在许多村庄中,马孔多是最有秩序最勤劳的一个。那是一个幸福的村庄,那里没有一个人超过三十岁,也从未死过人。 但“因为这个村子隐没在辽阔的沼泽地里”。环境险恶闭塞,它是布恩地亚第一代及二十多户亲友怀着冒险精神背井离乡开拓创建的,是人们的逃避,是无形的空间的隔绝。 马尔克斯曾有段文字描述一艘搁浅的西班牙大帆船: 整个船身处于孤寂的地方,被子人忘却了,没有遭到时光的侵蚀,也没有受到飞到飞禽的骚扰。......里面除了一大簇花卉,没有任何东西。 这充满象征性的语言就是马孔多初期的写照。在没被殖民者发现之前,它闭塞、贫困、没有任何嵌有物质文明的东西,它有的仅是一簇花卉,它代表着和平、宁静、纯洁、美好,是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世外桃源般的理想世界。 如果说曹雪芹是极力想保护大观园这块理想之地不受外界侵袭,结果“历史的必然与现实世界的不可能实现之间的冲突”导致大观园的破产;那么马尔克斯则是有意安排一个世外桃园马孔多,把这个“有价值的东西当面摔给人看。” 悲剧同工,却有异曲。前面我们说过大观园是建立在旧的园子基础上,虽然它处处小心严加防范,不惜以封闭来求得保护自己,但毕竟它的“干净”是建立在包围之中。大观园里的人物对这两个世界的看法是清醒的。我们不妨检讨一下“黛玉葬花”的意义。“黛玉葬花”发生在第二十三回,宝玉和诸钗刚刚在大观园里开始他们的理想生活,所以这个故事的安排富有深意。 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上挂着纱囊,手中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业,撂在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哪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她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黛玉葬花一节正是作者开宗明义地点明《红楼梦》中两个世界的她。黛玉的意思很明显,大观园里面是干净的,但是出了大观园就是脏的臭的了。把花葬在园子里让她们日久随土而化,这才能永远保持清洁。花在这里自然是园中女孩子的象征。她们若想保持干净纯洁,唯一的途径便是永驻理想之城而不到外面的现实世界去。从主观愿望上说,宝玉和大观园中的女孩子们所企求的是理想世界的永恒,是精神生命的清澈;但在客观认识上,他们对外在世界不是茫无所知,他们虽然天真烂漫,却并非幼稚糊涂。事实上她们一方面把两个世界区别得泾渭分明,而另一方面又深刻地意识到现实世界对理想世界的高度危害性。“黛玉葬花”这正是通过形象化的方式把这两层意思巧妙地表达了出来。 曹雪芹有时也用明确而尖锐的语言点出外面世界的险恶。第四十九回史湘云警告宝琴道:“你除了在老太太跟前,就在园子里,来这两处,只管玩笑吃喝。到了太太屋里,若太太在屋里只管和太太说笑,多坐一会无防。老太太不在屋里你别进去,那屋里的人多心坏,都是要害咱们的。”到底湘云是直率人。 绣香囊出现于大观园里中是一个信号(七十三回)被夏志清比之于伊甸园中蛇的出现,因为蛇一出现,亚当和夏娃就从天堂坠落到人间。黛玉一句“冷月葬花魂”标志大观园的气数是真的要尽了。抄检大观园,晴雯被逐,迎春误嫁,通灵走失,黛玉夭亡,探春远嫁,妙玉遭动,巧姐被卖,惜春独守青灯,真是“大故迭起,破败死亡相继”,正应了“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红楼梦》作者就是这样将两个世界于强烈的对比中写出,以显示肮脏丑恶的现实世界(淫)无时无刻不在对理想世界(情)进行围困侵害。 宝玉是一个有情有欲的人,所不同是他的欲永远是为情服务的,是结果而不是原因。第六回作者安排宝玉与袭人偷演警幻所训之事是有深意的,表明此后宝玉在大观园中和那些清静的女孩各不相扰,乃由于不为而非不能。可见宝玉情淫具备,清浊兼资,他属于“泥做的骨肉”,却终日混在“水做的骨肉”中。只有这样宝玉才构成了大观园与外面世界之间的接榫。 我们知道宝玉出生时嘴里含着通灵宝玉,也就是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粗通红楼的人也会知道贾宝玉与那块“顽石”是一而二,二而一,即假作真时真亦假,它的具体而统一的表现形式就是作为护身符的通灵宝玉。 清同治年间人解庵居士,《石头臆说》云:“通灵宝玉兼体用论,论体为作者之心,论用为作者之文。夫从胎里带来,口中吐出,非即作者之心与文乎!何以言石上所记即通灵所说?观夫青埂峰下鲜莹明洁之石倏尔缩如扇坠,幻形入世,迨取本还原,将一生所历情事尽记在石,意欲问世传奇,非即以通灵之心作此通灵之文乎!” 此言得之。通灵宝玉作为现实与虚幻想的融合点在全书中如草蛇灰线,经历了几番大纠葛。 首先通灵宝玉就被外部势力利用,以金玉良缘为借口,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拿联姻作交易,把魔爪伸进在观园,强行拆散了宝黛以纯洁爱情为基础并且是在太虚幻境灵河岸边就已命定的“木石前缘。”通灵宝玉成为宝黛有情的主要障碍,也是他们经常呕气的肇因。 在第二十五回,通灵宝玉第一次显示作为希世奇珍能除邪崇的功能。宝玉因受贾环充满妒意的母亲赵姨娘的巫法而身染重疾里来了一个癞头和尚与一个跛足道人,把玉擎在掌上,长叹一声道:“青埂峰一别,展眼已过十三载矣!”然后借助于恢复玉石因与尘世声色相刃相靡而被玷污的奇迹力量,治愈了宝玉。这里已再明白不过指出能灵宝玉就是青埂峰下自怨自叹日夜悲号的顽石。 通灵宝玉是贾宝玉的化身,贾宝玉则是它在尘世的幻形。正如袭人说道:“进业的谁不知道这玉是性命似的东西呢,真要丢了这个,比丢了宝二爷还利害呢。”(第九十四回) 通灵宝玉的丢失实际上就是宝玉自我的迷失,是他耽地尘世声色犬马,在日常生活的表面布景里上演了一场本体论的悲剧。失却了理想世界理性之物的宝石陷入了痴呆状态,这恰恰相反恰恰给金玉良缘的实现以可乘之机,苦降珠也终于魂归离恨天了。 还玉一场(第一百零六回)是两个世界对通灵宝玉同时也是对贾宝玉拯救与毁灭展开的 最为激烈的正面冲突: “......弟子请问,师父可是从太虚幻境地而来?”那和尚道:“什么幻境,不过是业处来去处去罢了!我是送还你的玉来的,我且问你,那玉是从哪里来的?”宝玉本来颖悟,又经点化,早把红尘看破,只是自己的底里未知;一闻那僧问起玉来,好像当头一棒,便说道:“你也不用银子了,我把那玉还你罢。”那僧笑道:“也该还我了。” 袭人闻知,“两只手绕着宝玉的带子不放松,”紫鹃也“抱住宝玉”,宝玉难以脱身,叹道:“为一块玉这样死命不放,若是我一个人走了,又待怎样呢?”结果却是令人失望的。当宝玉答应不还玉了,只要见见和尚,宝钗明快地说:“放了手由他去就是了。” 宝玉怎不顿悟!笑道:“你们这些人原来得重玉不重人哪。你们即放了我,我便跟着他走了,看你们就守着那块玉怎么样!” 那块玉米面被尘世玷污的“假”宝玉留了下来,而由此顿悟的“真”宝玉则决计抛弃红尘,由肮脏邪恶的此岸奔向干净纯情的彼岸。这个没有流放的流放者,这个到处都是异乡的人,这样的抉择对于他将是一种奇妙的解脱和真正的生活。 通灵宝玉,作为仙境中的一块石头,它的存在具有本体意义上的先行统一。而在红尘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被虚伪玄学所理解的青春韶华。他体验着主体与客体的分化,自我与他人的对峙,实际情况与沉沦的冲突。王夫人道: “古往今来,你们听见过这么第二个么。......病也是这块玉,好也是这块玉,生也是这块玉,......”(第一百零六回) 宝玉生命的给定部分乃是他自身与石头关系的辨认。他的存在虚空既不能以黛玉的存在关系来充填,也不可能以他的这种尘世的自我来充填。 以上我们谈了《红楼梦》中现中现实与理想的鲜明对比、冲突及作为交叉点通灵宝玉的作用。下面我们再来探讨《百年孤独》中的两个世界。 与《红楼梦》不同的是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只明确描述出了马孔多这个理想世界。而那丑恶的外部世界隐藏在幕后,虽然看不见,却时刻能感受到其对马孔多的压榨、操纵和侵蚀,仿佛“全世界的蚂蚁一起出动,正沿着花园的石子小路费力地把他拖到蚁穴中去。“ 最早敲开马孔多这个世个桃源和平与幸福的是以黑尔基阿德斯为首的吉卜赛人,马尔克斯以形象神奇的笔触描写殖民者的掠夺: 吉卜赛人拖着两块磁铁挨家挨户地走着......铁锅、铁盆、铁钳、小铁炉纷纷从原地倒下,木板因铁钉和螺丝没命地挣脱出来而嘎嘎作响......跟在那两块魔铁后面乱滚。就是这两块小小的磁铁,霍·阿·布恩地亚用一头大骡子和一群山羊换了下来,后来两块磁铁再加上三枚金币成为换取放大镜的代价为了看一下马孔多从未见过的冰块,他们每个需付给吉卜赛人五个里亚尔,摸一下价钱还要加倍!这里殖民者贪得无厌的嘴脸不是活灵活现地勾勒出来了吗?马孔多作为一个乌托邦式的村庄,其初期是“但有父子无君臣”,在此桃花源中无政治秩序,只有伦理秩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马孔多居民以为翻过几座山梁就可以逃避殖民者的魔爪是多么幼稚。贪婪是他们的动机,残忍是他们的本性。党派纷争,内战频仍,接着被称为绿色地狱的美国香蕉公司登陆了。火车的出现则完全摧毁了空是上隔绝的这个小镇。“这列样子好看的黄色的火车注定要给马孔多带来那么多的变化、灾难和忧愁。“美国人的到来更使这儿闹得天翻地覆。“他们造成的乱混大大超过从前吉卜塞人造成的混乱,而且这种混乱根本不是短时间的,容易理解 。”随这而来的是所谓的外部世界的物质文明:妓女、赌博、醉汉、斗殴和死亡,以及大白天就在吊床上当众乱搞的丑恶现象。“在短时间里发生了那么多的变化,以致......马尔多的居民已经认不得自己的市镇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工人们自发走向了破坏工厂反对工贼的斗争,大罢工则把它推向了顶点。这是不可调和的斗争,剥削阶级是不可能善心的,他们的回答只能是屠杀。结果是倒下了三千多工人、妇女和儿童,他们不得不用“有两节车厢,前中后各有三个车头牵引”的火车装运这些尸体给扔进海里。 不错,马孔多曾经拥有过幸福,是一座用“晶莹夺目的材料砌成”的纯洁的冰城。但从吉卜赛人带来了望远镜,“科学缩短了距离,”马孔多就已经进入了殖民者掠夺的视野,再也别想有安静的生活。 当霍·阿·布恩地亚第一次看见吉卜赛人的冰块并认为“这是世界上最老的钻石,”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表明马孔我居民是把他们的家园(冰城)看得象钻石般美好。冰块总归是冰块,虽然象钻石但毕竟脆弱多了。当能够借太阳光使干草燃着的放大镜出现,冰块就要融化了,用冰块砌成的冰城也将要慢慢解体了。马孔多在世纪末的恐惧中颤栗了。一场下了四年十一个月两天暴雨“掀开了屋顶,刮倒了墙垣,连根拔起种植园最后剩下的几棵香蕉树,紧接着一场飓风将弱小的马孔多人从地面上一扫而光。”这个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忍受了百年孤独的世外桃源马孔多,“将从人们的记忆中彻底抹掉,”“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 墨尔基阿德斯是一个重要人物,他是吉卜赛人,来自充满疾病灾难的丑恶外部现实世界。他在波斯患过癞病,在马来亚群岛患过坏血病,在亚历山大患过麻疯病,在日本患过脚气病,在马达加斯加患过淋巴腺鼠疫,在西西里岛碰到过地震,在麦哲伦海峡遭到过牺牲惨重的轮船失事。 就是这个“坎肩布满了多年绿霉”的老头率先踏上了马孔多这块没有疾病没死亡的净土。虽然非墨氏初衷所愿,但事实却是现代文明带来了现代罪恶,羊皮书以预言般的力量将现代文明的罪恶深深地烙进了马孔多古老的土壤中。 羊皮书出于墨尔基阿德斯之手绝非偶然,表明脆弱的马孔多一经被现实发现注定要走向崩溃,理想的破灭史是由现实来撰写的。 因为理想的破灭是像冰一样逐渐融化的,现实的渗透也如阳光一样是悄没声息的。尽管黑氏的幽灵时常出现在布恩地亚家族后代面前提醒他们外界文明的危害性,但在短期内殖民者以“科学进步”为幌子进行掠夺所造成的后果是看不见的,因此在良诺上校等人眼里羊皮书不过是一堆垃圾,发出难以忍受的腐烂的气味。直到第四代孪生兄弟看出了马孔多正在逐渐走向世界末日,为了摆脱恐惧拯救马孔多的未来,他们开始钻研羊皮书,懂得“必须解开预言之谜,这样他们就不会完蛋。”经过几代人前赴后继的努力,终于明白了马孔多的历史悲剧,但为时已晚。世外桃源马孔多已经走到历史的尽头,被现实世界的文明罪恶无情的击碎了。 现实世界满布疑惑,而小说即拴于现实的模拟世界,故此人类的本质根本不容有一种最终解决问题的可能存在。伟大的艺术家不是模仿现实的形象,而是模仿它的能动性;不是提供事物人物的仿制品和复制品,而是参加一个正在形成的世界的行动,发现它们内在节奏。他不仅担负着报道战斗的任务,而且也是一个战士,有他的历史主动性和责任。对他和对任何所有人一样,问题不在于说明世界,而在于参于对世界的改造。以现实主义的名义要求一个时代或一个民族的历史进程,表现其基本的运动和未来的前景。这是一种哲学的而且是美学的要求。对一个既定时代里的人和世界的关系,一部作品也许是很不完整甚至极为主观的见证,而这个见证却可能是真实而伟大的。艺术特有的道德不在于训诫人,而在于提醒人。 曹雪芹不是一个绝望者,而是一个见证者。 马尔克斯不是一个革命者,而是一个启发者。 它暗示世界的缺陷并呼吁超越这个世界。] 因为“有”的世界拒绝度量,“存在”的世界不用度量。 因为人不能自己拯救。 艺术是把目前现实变成神话,变成尚未存在的东西的“密码”的艺术。像一切神话的伟大创造者一样,曹雪芹与马尔克斯在作品中创造了形象和象征的世界,察觉并暗示事物之间的联系,把经历、梦想、虚构、甚至巫术合成一个看不见的整体,而且在感觉的重复印象或重叠中,使我们每个人感到日常事物的轮廓,隐瞒的梦想、哲学或宗教的概念,以及超越它们的愿望。人们不会听任自己对作品中比喻的细节作一种犹太教法典的注释。在象征的具体发挥和它抽象的意义之间没有一种从字眼到字眼的对应是可以理解的。在象征总范围里活动的是活生生的人,有个怀的人,细节的现实主义并不与象征主义背道而驰,而是给了它生命力。 《红楼梦》和《百年孤独》并不是一种被隐喻弄得怪里怪气的抽象观念。它们是一种揭示性的神话,一幅使天上人间成为一统世界的生活景象。对它们的作者来说,现存的一切只是习惯,伟大就在于拒绝社会。 他们的世界和我们的世界是统一的。 他们生活过的世界和他们创造的世界是统一的。

两部作品的比较论文题目

《觉醒》没看过诶。一定要比较吗?其实包法利夫人的形象还蛮好谈的。包法利夫人一般形象比较负面,被认为是虚荣心很强的女子。其实不一定的,她也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你可以讨论这一点。一个受过教育的女子,有自己的精神。福楼拜说:“每个人都是包法利夫人”。。。。。

同学 找到组织了啊 我们一定是一个学校 一个老师 一堂课的 希望不会找到一样的

个人感觉可以比较可以由情节,用语,人物性格等内容方面来比较撒

王安忆可以和池莉的前期作品比较,像《太阳出世》、《烦恼人生》、《不谈爱情》这一类关于小市民生活状态的。我建议你对比《藏獒》和《狼图腾》中的狼的精神与藏獒精神。这两部作品比较新,观点容易写,而且两部作品都很火评论不会少到让你没得写。我去年毕业时想写这个呢,给分到古文学组去了。写论文最好找论点新的,教授们研究的少,容易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