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中国石油化工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题目大全初中生物

发布时间:2024-07-05 15:33:29

中国石油化工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题目大全初中生物

大家快来回答!答得好再给100分!0

化工企业管理发展现状详情

(1)油气资源丰富,发展潜力较大。国际上通常用“资源量”、“储量”、“可采储量”和“剩余探明储量”等概念来描述和界定油气资源的多少。油气资源量是指聚集在地下岩层中的油气总量,它会因发现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储量是指经过勘探证实了的并在现有条件下有经济价值的资源。可采储量则是指在现代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从地下储层中开采出来的储量。剩余探明储量是总储量减去已开采出石油后的剩余量,通常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潜力。根据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我国石油可采资源总量为150亿~200亿吨。其中2020年以前可供勘探利用的资源总量为150亿吨,2020—2050年随着技术进步和领域拓展,可供勘探利用的资源总量有望再增加50亿吨,达到200亿吨。石油资源总量列世界第六位、亚洲第一位。我国天然气可采资源总量为14万亿~22万亿立方米,其中2020年前可勘探利用的资源总量为14万亿立方米,2020—2050年可勘探利用的资源总量再增加8万亿立方米,达到22万亿立方米。天然气资源总量列世界第五位。截至2005年底,我国已探明石油可采储量69亿吨,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1万亿立方米,油气资源探明率(已经勘探证明可采的储量占总储量的比率)分别为35%和14%。总体上看,我国油气资源的探明程度都不高。至2005年底,全国石油和天然气的累计采出产量为7亿吨和4324亿立方米。尽管我国油气资源比较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偏低。我国石油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为5~4吨,仅为世界平均水平73吨的1/6~1/5;天然气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为0万~7万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7万立方米的1/7~1/5,与耕地和淡水资源相比,我国人均占有油气资源的情形更差些。在我国,油气资源已经成为一种十分紧缺的战略资源。我国油气资源总量比较丰富,目前石油勘探程度尚处于中期阶段,天然气勘探尚处于早期阶段。通过加大勘探投入和依靠技术创新,还可以获得新发现、增加新储量,油气工业的发展仍具有比较雄厚的资源基础。(2)油气资源分布不均衡。全国含油气区主要分布情况是:东部,主要包括东北和华北地区;中部,主要包括陕西、甘肃、宁夏和四川地区;西部,主要包括新疆、青海和甘肃西部地区;西藏区,包括昆仑山脉以南,横断山脉以西的地区;海上含油气区,包括东南沿海大陆架及南海海域。根据目前油气资源探明程度,从东西方向看,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西部和中部,从南北方向上看绝大部分油气资源在北方,这种油气资源分布不均衡的格局,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油气供求关系的协调带来重大影响。从松辽到江汉和苏北等盆地的东部老油区占石油储量的74%,以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为主体的中部区占77%,西北区占3%,南方区占09%,海域占63%。而海域中渤海占全国储量的4%,2000年随着更多的渤海大中型油田被探明,海上也表现出石油储量北部多于南部的特点。目前,我国陆上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占陆上资源量的2%和0%。天然气探明储量集中在10个大型盆地,依次为:渤海湾、四川、松辽、准噶尔、莺歌海—琼东南、柴达木、吐哈、塔里木、渤海、鄂尔多斯。资源量大于1万亿立方米的有塔里木、鄂尔多斯、四川、珠江口、东海、渤海湾、莺歌海、琼东南、准噶尔9个盆地,共拥有资源量7万亿立方米。近海天然气总资源量为1万亿立方米,海上天然气储量为4211亿立方米,占近海天然气资源量的9%。10个海上盆地大多集中在南海和东海,占总量的4%。(3)石油生产处于稳定增长阶段,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新中国成立之初,石油工业十分落后,石油年产量仅12万吨,主要靠进口“洋油”维持国民经济发展。1959年发现大庆油田后,从根本上改变了石油工业的落后面貌,1965年实现石油自给。20世纪60—70年代,又相继发现胜利、大港、辽河、华北和长庆等油田,石油产量迅速增长。2005年,我国石油产量 81亿吨,天然气产量500亿立方米,分别列世界第五位和第十二位。经过50多年的勘探,一些整体性较好、易发现的大型和特大型油气田多数已经被找到,今后勘探发现新油田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但从我国油气资源赋存的地质特点和剩余油气资源潜力来看,2020年以前,我国石油探明储量可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大体每年增加地质储量8亿~10亿吨,相当于增加可采储量6亿~0亿吨左右。天然气年增探明可采储量的规模大体在1800亿~2500亿立方米。我国以大庆油田和胜利油田为代表的老油田,总体上已进入高含水和高采出程度的“双高”阶段,产量递减在所难免。我国老油田现阶段石油产量的综合递减率大体为5%。如果没有新储量投入生产的话,我国每年都将会有一个近千万吨规模的大油田消失。要保持我国石油产量稳定增长,每年发现的新储量首先要弥补老油田的产量递减之后,石油产量才能“爬坡”。实现这一目标是可能的,但并不容易。综合各方面因素,预计今后15年内,我国石油产量可以实现稳中有升。如果石油产量大体以每年250万吨左右规模增长,到2020年,我国石油产量可保持在0亿吨以上。我国天然气工业是新兴产业,发展比石油约晚30年。21世纪前30年是我国天然气工业大发展时期,储量和产量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全国天然气管网建设、市场完善和拓展,天然气产量也将快速增长。预计2010年我国天然气产量在1000亿立方米左右,2020年产量达到1200亿立方米以上。届时,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①一次能源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各种能量和资源。它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油页岩、核能、太阳能、水力、风力、波浪能、潮汐能、地热、生物质能和海洋温差能等等。一次能源可以进一步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两大类。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力、风力、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温差能等,它们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再生。而非可再生能源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油页岩、核能等,它们是不能再生的,用掉一点,便少一点。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将由目前的3%增至8%~10%。(4)石油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时期,供需差额逐渐加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我国石油需求迅速走过了由平缓增长到快速增长的过程。2000年我国石油消费量达到24亿吨,比改革开放前大体增长了一倍,平均增长速度为4%左右,以石油消费增长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最近五年,石油消费明显加快。2005年全国石油消费量达到2亿吨,比2000年净增94亿吨,年均增长1880万吨,平均增长速度达3%。从现在到2020年还有14年时间。这期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较高速度,工业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特别是交通运输和石油化工等高耗油工业的发展将明显加快。此外,城镇人口将大幅上升,农村用油的比重也将增加。多种因素将使我国石油需求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在全社会大力节油的前提下,如果以平均每年的石油需求量大体增加1000万吨的规模估计,到2020年,我国石油需求量仍将接近5亿吨,进口量0亿吨左右,对外依存度(进口量占总消费量的比率)约60%,超过国际上公认的50%的石油安全警戒线。我国石油安全风险将进一步加大。年份19901995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产量(万吨)3进口量(万吨)0对外依存度(%)09近年来我国原油产量、进口量及对外依存度资料来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5》,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司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6月。(5)石油利用效率总体不高,节约潜力很大。我国既是一个石油生产大国又是一个石油消费大国,同时也是一个石油利用效率不高的国家。以2004年为例,我国GDP总量为9万亿美元,万美元GDP消耗石油6吨。这个数字是当年美国万美元石油消费量的2倍,日本的3倍,英国的4倍。目前,国内生产的汽车发动机,百千米油耗设计值比发达国家同类车要高10%~15%。我国现阶段单车平均年耗油量为28吨,比美国高21%,比德国高89%,比日本高115%。要把我国2020年的石油总消费量控制在0亿吨以内,就要求在过去15年石油消费的平均增长水平上,每年降低 25%以上。上述状况,一方面说明我国节约用油的潜力很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节约、控制石油消费过快增长的难度相当大。

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将主要面临以下挑战: 当前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亟待改变。中国在保持适度稳定、高质量的增长过程中,对资源、能源、化工产品的消耗增长会相对有所减少。 资源约束持续加大。自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石油对外依存度已提高到2012年的1%,预计2020年将接近70%,石油化学工业抵抗油价剧烈波动的能力较为脆弱。此外,由于轻烃资源短缺,乙烯工业的发展缺乏原料低成本优势。 石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国内市场上面临产能过剩和海外低价原料制品竞争的双重压力。在国际市场,面临发达经济体经济低迷影响石化产品出口、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石化及其下游产业的贸易摩擦日益频繁和激烈等挑战。与此同时,替代燃料、新能源、生物化工、煤化工等非石油基产品的竞争日趋增强。 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将成为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中国正向着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迈进。一方面,中国石化企业将面临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增产绿色产品新要求的挑战。另一方面,石化企业运营也需要与社会和环境实现和谐共赢。希望能帮到你,请采纳。

中国石油化工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题目大全初中物理

毕业论文的论文题目,一般都是学校规定好了的吧!

大家快来回答!答得好再给100分!0

我国化工行业现状分析(1)化工行业总体发展状况和趋势  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工业行业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2004年全行业累计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这4个指标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例分别为2%、14%、9%和6%。中国工业利润的1/4来源于石油和化学工业,其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  我国化工行业中的企业整体规模还很小。大中型企业数量很少,规模也有限,与国外许多跨国公司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据统计,2004年化工500强销售收入超过200亿的企业8家,100亿元~200亿元之间的有17家,50亿元~100亿元之间的有31家,10亿元~50亿元的有181家,5亿元~10亿元之间的有208家,5亿元以下的有55家。其中销售收入10亿元~50亿元的企业数占500强企业总数的2%,5亿元~10亿元的企业数占500强企业总数的6%,5亿元以下的企业数占500强企业总数的11%。总体上500强企业中8%的企业销售收入低于50亿元,8%的企业销售收入在5亿元~50亿元之间。  我国各种化工产品产量都有了较大提高,许多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其中化肥、合成氨、纯碱、硫酸、染料、磷矿、合成纤维、胶鞋等产量居第一位;农药、烧碱、轮胎等产量居世界第二位;原油加工、乙烯、涂料等居世界第三位;原油、合纤单体、合成橡胶、合成树脂等生产能力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2)化工行业的国际地位  目前,世界化学工业的地区分布主要是在发达国家,我国化学工业占世界化学工业的比重还比较小。但是我国化学工业发展比较迅猛,正逐步改变世界化学工业目前的格局。北美(主要是美国)约占1/4,西欧(主要是德国、法国、英国、瑞士、意大利)占1/4强,日本占10%以上,即发达国家的化学工业占世界化学工业的60%以上,但其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12%,而发展中国家的化学工业占世界化学工业的比重合计尚不足40%,目前大量的化工产品从发达国家出口到发展中国家,而大部分起始原料则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近十几年,发达国家加大了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力度,加快了向亚太地区市场和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的渗透和生产能力的转移。从新建的大型化工项目来看有两种趋势:一是转向具有原料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墨西哥等;二是由于亚洲经济的崛起,新加坡、印度、韩国及中国等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正在逐步改变化学工业过去高度集中在发达国家的格局,特别是亚洲及中东的比例有所增加。从1998年~2005年新增乙烯生产能力约2500万吨,其中50%以上集中在亚洲和中东。(3)化工产品进出口状况  2004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进出口贸易保持快速增长势头,进出口贸易额和贸易逆差均创历史纪录,尤其是原油的进口屡创历史纪录,成为造成行业逆差扩大的主要因素。2004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58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0%,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7%,其中,进口2亿美元,增长5%,占全国进口贸易总额的21%;出口2亿美元,增长4%,占全国出口贸易总额的9%。贸易逆差达768亿美元,比上年扩大8%。  我国化工产品出口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出口产品品种比较单一,多为资源和劳动密集性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进口产品多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造成化工贸易逆差加大。我国化工行业污染状况(1)化学行业污染严重,污染危害大  尽管20多年来我国在化工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巨大的努力,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得化工污染物排放总量受到控制,甚至某些污染物排放量还有所降低,但化工行业所面临的环境形势仍然严峻。化工行业依然是污染大户,治理污染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2003年,我国化工行业排放工业废水35亿吨、工业废气12000亿立方米,产生工业固体废弃物6800万吨。其废水排放量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l6%,居第一位;废气排放量占全国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的5%,居第四位;固体废物排放量占全国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的5%,居第五位。化工行业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在全国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2003年排放COD50万吨、氰化物350吨、氨氮20万吨、石油类5200吨、二氧化硫75万吨、烟(粉)尘62万吨。尽管化学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较2002年有所减少,但在全国工业行业中仍名列前茅。(2)化学行业存在污染转移  从上世纪90年代,世界化工产业结构开始调整,西方发达国家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化工,传统化工则转向发展中国家、东欧等地。能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大宗化工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的生产,由西欧、北美向亚太、拉美、中东和东欧等地区转移。发展中的新兴工业国家或地区如韩国、台湾等,也开始致力于发展技术密集型化工产品,而将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品逐步向中国大陆、印度等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转移。中国已成为目前国外化工企业转移传统生产能力的重要地区。近年来,发达国家的许多大型化工企业都在向中国大陆转移生产能力,其主要驱动因素就是为了避开发达国家严格的环保排污标准。  国(境)外化工企业加速向我国转移传统生产能力,这些化工巨头的进入对我国化工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大量的中小型合资项目更多的是给中国带来了污染,这种情况越到地方表现得越突出。由于各级政府短期难以从“以环境换效益”的短期思维中走出来和缺乏对国外化工企业“污染性转移”的防范,所以许多地方政府还是把经济发展当作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为了急于发展经济,饥不择食,把污染严重的项目引进来。这些引进的项目会给本来就严峻的环境形势增添极大的压力。与化工行业相关的政策国际公约  国际公约中与化学品管理相关的条约有鹿特丹公约和斯德哥尔摩公约,它们是对人体和环境有重大危害的化学品的流通和使用进行限制 的国际性条约。(1)鹿特丹公约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联合国环境署(UNEP)共同倡议的《鹿特丹公约》(以下简称为“公约”)在荷兰鹿特  丹召开的代表会议上获得通过。“公约”要求出口禁用或严格限用危险化学品和农药的国家,必须事前通知进口国家,并取得其同意后才能出口,即所谓的“事先知情同意程序”(PriorI nformed Con-sent,以下简称PIC程序)。  此公约旨在对某些特定危险工业化学品和农药实施出口限制,以防止发达国家将本国禁止使用或严格限用的某些化学品,特别是化学品和农药,输入到一些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的发展中国家。  “公约”以附件三的形式公布了第一批27种工业化学品和农药清单,包括22种农药以及5种工业化学品,2004年9月20日~24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公约”缔约国第一次代表大会决定再将14种新的工业化学品和农药列入限制清单,至此,“公约”中限制清单上的工业化学品和农药达到41种。(2)斯德哥尔摩公约  斯德哥尔摩公约全称《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这一公约旨在减少或消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排放,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免受其危害。这是继《保护臭氧层公约》和《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之后,为保护全球环境而签订的第三个具有强制性减排要求的国际公约。  以上两个公约主要是通过限制化学品的进口,来限制该危险化学品和农药的使用和流通,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该化学品使用带来的危害。出口退税率调整  出口退税政策是指各国政府给予消费地征税原则,为保持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把出口商品在国内生产经营各个环节所缴纳的间接税退还给出口厂商的一种政策。  最近几年,我国把调整出口退税作为近年来我国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政策采取的综合措施之一。利用调整出口退税率达到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抑制高污染、高能耗、资源型产品的出口,调整出口产品的结构等目的。  自2004年5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了财税明电〔2004〕3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停止煤炭和炼焦煤出口退税的紧急通知》到2005年3月颁布的财税〔2005〕57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钢坯等钢铁初级产品停止执行出口退税的通知》,期间颁布的降低或是取消出口退税的产品主要是资源型和高能耗的产品,如一些金属、稀土盐类、矿物类和钢铁等。  2005年12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发了财税〔2005〕184号文件,其中首次提出将列入《关于在国际贸易中对某些危险化学品和农药采用预先知情同意的鹿特丹公约》(“PIC公约”)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POPS公约”)中的25种农药、分散染料、汞,钨、锌、锡、锑及其制品,金属镁及其初级产品,硫酸二钠、石蜡的出口退税率下调为5%。这是国家首次提出对化学品的出口税率进行调整。  2006年9月,财税〔2006〕139号文件中涉及的调整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取消和降低的也主要是关于资源型和高能耗的产品,如非金属矿产品、煤炭石油和木材等初级品等。还包括对25种农药及中间体出口退税率的取消。  综合以上的对于出口退税率的调整政策,可以发现其涉及的产品中主要是资源型、高能耗的产品,而高污染的产品却很少列入名单。针对化学品的只是局限于公约规定的对人体和环境有重大危害的化学品。“高污染高风险化工产品目录”的制定考虑因素和标准  主要关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排污情况,如特征污染物、废水、废渣等污染物排放及其治理达标情况;同时还考虑生产这些产品的原料、过程中间体的毒性和危险性。因此,制定高污染化工产品目录时,主要从产品出口情况、毒性和危险性、污染排放强度、环境管理需求、国家已经出台的相关政策等方面综合考虑。(1)国家有关产业政策  要与目前国家出台的有关产业政策和出口退税政策相协调。如发改委等颁布的通过降低和取消其出口退税率,以起到限制其发展、加速其淘汰的目的。(2)地方环境管理需要  制定“双高”化工产品名录要与地方环境管理需要相结合。通过向地方环保部门、化工协会及企业、化工或环保专家了解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情况,以及哪些产品需要优先控制。把调研情况和专家意见作为提出“双高”产品初步名单的依据。(3)毒性或危险性  化工行业中一些化工产品,如果单从污染物排放考虑,它们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少,但是由于使用的化学品原料本身固有的有毒、有害特性,如出现意外,对环境和人民健康将造成极大的危害;此外还存在这样的化学原料,自身就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性等特点,容易引发事故,造成突发性、严重的环境污染。应以《剧毒化学品目录》、《美国环保局综合危险信息系统》和《危险化学品目录》为参考,根据化学品本身(或化学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排放物)的毒性和危险性,遴选一些高污染化学品并追溯到最终产品。(4)生产过程中的排污情况  产品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是定量确定高污染化工产品的关键。主要根据企业污染物排放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获得化工产品的排放情况。由于目前我国排污申报和环境统计并没有全部统计企业生产的每一种产品的排污情况,因此还不能拿出一个与产品一一对应的排污情况数据。(5)化工产品出口情况  考虑化工产品的进出口情况及其占国内生产产量的比例。如果出口较大,而且出口量占国内生产产量的比例高,说明这种产品属外向型产品,如果其生产过程产生严重的污染,就有点像“产品大量出口,污染却留在国内”,需要严格控制。化工行业作为一个污染情况较严重的行业,还存在着国际间的污染性转移现象。  由于化工产品种类多,统计基础较差,高污染、高风险化工产品的定量标准比较难,我们综合如上考虑因素,提出“双高”化工产品的定性标准如下:  采用落后的生产工艺;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的风险比较高;有关国际公约明令禁止而我国还有生产的化工产品;出口占国内产量的份额较大或者有上升趋势;地方环境投诉中反映比较多的污染问题。 石油化工行业在我国有很高的地位,1-8月份,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8亿元,同比增长3%,增幅比去年同期(88%)回落58个百分点。全国石油化工行业经济形势总体趋好,但投资继续下降。  从石油化工行业的三大子行业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金额来看,1-8月,天然原油和天然气开采投资继续下降,累计完成1159亿元,同比减少3%,比1-7月下降9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增速下降41个百分点,降幅较深;精炼石油产品的制造投资实际完成9亿元,同比减少4%,比1-7月降幅收缩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增速下降2个百分点;1-8月份,全国石油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下降,但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增势仍很强,与去年同期的3亿元相比增长了4%,达到7亿元。  虽然整个石油化工行业仍在低位运行,但资本对石油化工行业的投资冲动却依然不减。虽然我国化肥、农药、基础化工原料、橡胶制品等多数大宗石油化工产品产能存在相对过剩,需要依靠国际市场平衡需求,但石油化工投资增长仍然较快。其中,1-8月无机酸、化肥、农药、橡胶制品等石油化工产品投资增速仍分别达到3%、8%、7%和3%,磷肥行业增速更是达到7%,为6亿元,在整体石油化工行业中增速最快。  从投资结构来看,1-8月,石油化工行业三大子行业投资额之和在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例为3%,基本与1-7月所占比重持平。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业以及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这三个石油化工子行业的投资额在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例分别为2%、0%和2%。与1-7月基本相同。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经济形势总体趋好,但投资在下降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论文题目: 中国的石油中化工产业现状与竞争力分析 中国的石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我国合成氨工业现状及节能技术 当前我国能源消费形势分析 21世纪涂料工业发展及对策 聚乙烯纳米材料发展现状及前景 纳米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世界聚乙烯烃工业的发展前景 氯碱工业的发展及应用 聚氯化-2-羟丙基-1,1-N-二甲胺的合成及性质测定 矿渣MTC固井技术的应用研究 板式精馏塔的设计 21世纪中国炼油工业发展问题探讨 氯乙烯的合成与制备 中国石油化工产业 乙炳橡胶生产工艺及其经济分析 我国氯碱工业现状及发展研究 丁苯橡胶的技术发展及市场前景 面向21世纪的炼油工业 原油常减压蒸馏工艺流程研究 催化裂化化学反应原理及催化剂的选用 润滑油添加剂的分类与选用 大庆与胜利油田原油的特点并设计适合的加工方案 纳米材料在生产中的应用 永磁材料的发展 炼油用泵的现状研究 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 二组分系统相图的绘制 浅析燃料电池技术 21世纪涂料工业的现状和前景 石化企业废水处理研究 大王热电厂煤渣综合处理研究 大王镇橡塑企业发展现状及远景 化工企业持续发展应重点研究的几个问题 我国聚酯工业的发展

中国石油化工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题目大全高中生物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论文题目: 中国的石油中化工产业现状与竞争力分析 中国的石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我国合成氨工业现状及节能技术 当前我国能源消费形势分析 21世纪涂料工业发展及对策 聚乙烯纳米材料发展现状及前景 纳米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世界聚乙烯烃工业的发展前景 氯碱工业的发展及应用 聚氯化-2-羟丙基-1,1-N-二甲胺的合成及性质测定 矿渣MTC固井技术的应用研究 板式精馏塔的设计 21世纪中国炼油工业发展问题探讨 氯乙烯的合成与制备 中国石油化工产业 乙炳橡胶生产工艺及其经济分析 我国氯碱工业现状及发展研究 丁苯橡胶的技术发展及市场前景 面向21世纪的炼油工业 原油常减压蒸馏工艺流程研究 催化裂化化学反应原理及催化剂的选用 润滑油添加剂的分类与选用 大庆与胜利油田原油的特点并设计适合的加工方案 纳米材料在生产中的应用 永磁材料的发展 炼油用泵的现状研究 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 二组分系统相图的绘制 浅析燃料电池技术 21世纪涂料工业的现状和前景 石化企业废水处理研究 大王热电厂煤渣综合处理研究 大王镇橡塑企业发展现状及远景 化工企业持续发展应重点研究的几个问题 我国聚酯工业的发展

(1)油气资源丰富,发展潜力较大。国际上通常用“资源量”、“储量”、“可采储量”和“剩余探明储量”等概念来描述和界定油气资源的多少。油气资源量是指聚集在地下岩层中的油气总量,它会因发现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储量是指经过勘探证实了的并在现有条件下有经济价值的资源。可采储量则是指在现代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从地下储层中开采出来的储量。剩余探明储量是总储量减去已开采出石油后的剩余量,通常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潜力。根据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我国石油可采资源总量为150亿~200亿吨。其中2020年以前可供勘探利用的资源总量为150亿吨,2020—2050年随着技术进步和领域拓展,可供勘探利用的资源总量有望再增加50亿吨,达到200亿吨。石油资源总量列世界第六位、亚洲第一位。我国天然气可采资源总量为14万亿~22万亿立方米,其中2020年前可勘探利用的资源总量为14万亿立方米,2020—2050年可勘探利用的资源总量再增加8万亿立方米,达到22万亿立方米。天然气资源总量列世界第五位。截至2005年底,我国已探明石油可采储量69亿吨,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1万亿立方米,油气资源探明率(已经勘探证明可采的储量占总储量的比率)分别为35%和14%。总体上看,我国油气资源的探明程度都不高。至2005年底,全国石油和天然气的累计采出产量为7亿吨和4324亿立方米。尽管我国油气资源比较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偏低。我国石油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为5~4吨,仅为世界平均水平73吨的1/6~1/5;天然气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为0万~7万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7万立方米的1/7~1/5,与耕地和淡水资源相比,我国人均占有油气资源的情形更差些。在我国,油气资源已经成为一种十分紧缺的战略资源。我国油气资源总量比较丰富,目前石油勘探程度尚处于中期阶段,天然气勘探尚处于早期阶段。通过加大勘探投入和依靠技术创新,还可以获得新发现、增加新储量,油气工业的发展仍具有比较雄厚的资源基础。(2)油气资源分布不均衡。全国含油气区主要分布情况是:东部,主要包括东北和华北地区;中部,主要包括陕西、甘肃、宁夏和四川地区;西部,主要包括新疆、青海和甘肃西部地区;西藏区,包括昆仑山脉以南,横断山脉以西的地区;海上含油气区,包括东南沿海大陆架及南海海域。根据目前油气资源探明程度,从东西方向看,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西部和中部,从南北方向上看绝大部分油气资源在北方,这种油气资源分布不均衡的格局,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油气供求关系的协调带来重大影响。从松辽到江汉和苏北等盆地的东部老油区占石油储量的74%,以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为主体的中部区占77%,西北区占3%,南方区占09%,海域占63%。而海域中渤海占全国储量的4%,2000年随着更多的渤海大中型油田被探明,海上也表现出石油储量北部多于南部的特点。目前,我国陆上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占陆上资源量的2%和0%。天然气探明储量集中在10个大型盆地,依次为:渤海湾、四川、松辽、准噶尔、莺歌海—琼东南、柴达木、吐哈、塔里木、渤海、鄂尔多斯。资源量大于1万亿立方米的有塔里木、鄂尔多斯、四川、珠江口、东海、渤海湾、莺歌海、琼东南、准噶尔9个盆地,共拥有资源量7万亿立方米。近海天然气总资源量为1万亿立方米,海上天然气储量为4211亿立方米,占近海天然气资源量的9%。10个海上盆地大多集中在南海和东海,占总量的4%。(3)石油生产处于稳定增长阶段,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新中国成立之初,石油工业十分落后,石油年产量仅12万吨,主要靠进口“洋油”维持国民经济发展。1959年发现大庆油田后,从根本上改变了石油工业的落后面貌,1965年实现石油自给。20世纪60—70年代,又相继发现胜利、大港、辽河、华北和长庆等油田,石油产量迅速增长。2005年,我国石油产量 81亿吨,天然气产量500亿立方米,分别列世界第五位和第十二位。经过50多年的勘探,一些整体性较好、易发现的大型和特大型油气田多数已经被找到,今后勘探发现新油田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但从我国油气资源赋存的地质特点和剩余油气资源潜力来看,2020年以前,我国石油探明储量可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大体每年增加地质储量8亿~10亿吨,相当于增加可采储量6亿~0亿吨左右。天然气年增探明可采储量的规模大体在1800亿~2500亿立方米。我国以大庆油田和胜利油田为代表的老油田,总体上已进入高含水和高采出程度的“双高”阶段,产量递减在所难免。我国老油田现阶段石油产量的综合递减率大体为5%。如果没有新储量投入生产的话,我国每年都将会有一个近千万吨规模的大油田消失。要保持我国石油产量稳定增长,每年发现的新储量首先要弥补老油田的产量递减之后,石油产量才能“爬坡”。实现这一目标是可能的,但并不容易。综合各方面因素,预计今后15年内,我国石油产量可以实现稳中有升。如果石油产量大体以每年250万吨左右规模增长,到2020年,我国石油产量可保持在0亿吨以上。我国天然气工业是新兴产业,发展比石油约晚30年。21世纪前30年是我国天然气工业大发展时期,储量和产量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全国天然气管网建设、市场完善和拓展,天然气产量也将快速增长。预计2010年我国天然气产量在1000亿立方米左右,2020年产量达到1200亿立方米以上。届时,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各种能量和资源。它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油页岩、核能、太阳能、水力、风力、波浪能、潮汐能、地热、生物质能和海洋温差能等等。一次能源可以进一步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两大类。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力、风力、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温差能等,它们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再生。而非可再生能源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油页岩、核能等,它们是不能再生的,用掉一点,便少一点。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将由目前的3%增至8%~10%。(4)石油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时期,供需差额逐渐加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我国石油需求迅速走过了由平缓增长到快速增长的过程。2000年我国石油消费量达到24亿吨,比改革开放前大体增长了一倍,平均增长速度为4%左右,以石油消费增长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最近五年,石油消费明显加快。2005年全国石油消费量达到2亿吨,比2000年净增94亿吨,年均增长1880万吨,平均增长速度达3%。从现在到2020年还有14年时间。这期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较高速度,工业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特别是交通运输和石油化工等高耗油工业的发展将明显加快。此外,城镇人口将大幅上升,农村用油的比重也将增加。多种因素将使我国石油需求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在全社会大力节油的前提下,如果以平均每年的石油需求量大体增加1000万吨的规模估计,到2020年,我国石油需求量仍将接近5亿吨,进口量0亿吨左右,对外依存度(进口量占总消费量的比率)约60%,超过国际上公认的50%的石油安全警戒线。我国石油安全风险将进一步加大。近年来我国原油产量、进口量及对外依存度资料来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5》,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司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6月。(5)石油利用效率总体不高,节约潜力很大。我国既是一个石油生产大国又是一个石油消费大国,同时也是一个石油利用效率不高的国家。以2004年为例,我国GDP总量为9万亿美元,万美元GDP消耗石油6吨。这个数字是当年美国万美元石油消费量的2倍,日本的3倍,英国的4倍。目前,国内生产的汽车发动机,百千米油耗设计值比发达国家同类车要高10%~15%。我国现阶段单车平均年耗油量为28吨,比美国高21%,比德国高89%,比日本高115%。要把我国2020年的石油总消费量控制在0亿吨以内,就要求在过去15年石油消费的平均增长水平上,每年降低 25%以上。上述状况,一方面说明我国节约用油的潜力很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节约、控制石油消费过快增长的难度相当大。

石化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中国石化(600028)、中国石油(601857)、东华能源(002221)、华锦股份(000059)、恒逸石化(000703)、荣盛石化(002493)、上海石化(600688)、华鲁恒升(600426)、康普顿(603798)、桐昆股份(601233)、万华化学(600309)、卫星石化(002648)、恒力股份(600346)、中化国际(600500)、海利得(002206)等。本文核心数据:石化规上企业数量、规上企业收入、规上企业净利润1、石化行业规上企业数量继续下滑近年来,石化行业监管力度加大,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我国石化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继续降低。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2021年3月发布的《2020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末,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6039家,比2019年减少232家,跌幅为9%。2、规上企业营收下滑受疫情影响,行业规上企业营收下滑。根据《2020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报告》,2020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营业收入08万亿元,同比下降7%,占全国规模工业营业收入的4%。3、利润总额连续两年下滑2020年上半年石化企业大多处于停工停产状态,对行业利润造成较大影响。2020年全年石化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5亿元,同比下降5%,连续两年下滑。4、规上企业资产增速放缓虽然行业受宏观经济下滑和疫情影响较大,但行业依旧盈利,因此资产规模也在增加。2020年石化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资产总计82万亿元,同比增长0%,增速同比有所放缓。5、行业规上企业负债规模增加中国石化行业规上企业资产负债率维持在54%-56%的区间,处于较为合理的范围。资产负债率1%,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行业负债61万亿元,负债规模同比有所增加。6、行业规上企业总利润率下降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规上企业经营成本上升,总利润率有所下跌。中国石化行业规上企业利润率连续两年下滑。2020年,全行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5%,同比下降26%。综合来看,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全球经济急剧恶化,产业链供应链遭受重挫。2020年后半年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终止了下滑局面,呈现稳定恢复态势。国内市场逐步回暖,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向好。2021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行业发展迎来契机。预计未来行业将呈现稳中有进的局面。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石油化工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题目大全初中

大家快来回答!答得好再给100分!0

加我 原创 质量保证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论文题目: 中国的石油中化工产业现状与竞争力分析 中国的石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我国合成氨工业现状及节能技术 当前我国能源消费形势分析 21世纪涂料工业发展及对策 聚乙烯纳米材料发展现状及前景 纳米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世界聚乙烯烃工业的发展前景 氯碱工业的发展及应用 聚氯化-2-羟丙基-1,1-N-二甲胺的合成及性质测定 矿渣MTC固井技术的应用研究 板式精馏塔的设计 21世纪中国炼油工业发展问题探讨 氯乙烯的合成与制备 中国石油化工产业 乙炳橡胶生产工艺及其经济分析 我国氯碱工业现状及发展研究 丁苯橡胶的技术发展及市场前景 面向21世纪的炼油工业 原油常减压蒸馏工艺流程研究 催化裂化化学反应原理及催化剂的选用 润滑油添加剂的分类与选用 大庆与胜利油田原油的特点并设计适合的加工方案 纳米材料在生产中的应用 永磁材料的发展 炼油用泵的现状研究 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 二组分系统相图的绘制 浅析燃料电池技术 21世纪涂料工业的现状和前景 石化企业废水处理研究 大王热电厂煤渣综合处理研究 大王镇橡塑企业发展现状及远景 化工企业持续发展应重点研究的几个问题 我国聚酯工业的发展

中国石油化工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题目大全初中化学

大家快来回答!答得好再给100分!0

化工企业管理发展现状详情

我国化工行业现状分析(1)化工行业总体发展状况和趋势  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工业行业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2004年全行业累计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这4个指标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例分别为2%、14%、9%和6%。中国工业利润的1/4来源于石油和化学工业,其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  我国化工行业中的企业整体规模还很小。大中型企业数量很少,规模也有限,与国外许多跨国公司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据统计,2004年化工500强销售收入超过200亿的企业8家,100亿元~200亿元之间的有17家,50亿元~100亿元之间的有31家,10亿元~50亿元的有181家,5亿元~10亿元之间的有208家,5亿元以下的有55家。其中销售收入10亿元~50亿元的企业数占500强企业总数的2%,5亿元~10亿元的企业数占500强企业总数的6%,5亿元以下的企业数占500强企业总数的11%。总体上500强企业中8%的企业销售收入低于50亿元,8%的企业销售收入在5亿元~50亿元之间。  我国各种化工产品产量都有了较大提高,许多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其中化肥、合成氨、纯碱、硫酸、染料、磷矿、合成纤维、胶鞋等产量居第一位;农药、烧碱、轮胎等产量居世界第二位;原油加工、乙烯、涂料等居世界第三位;原油、合纤单体、合成橡胶、合成树脂等生产能力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2)化工行业的国际地位  目前,世界化学工业的地区分布主要是在发达国家,我国化学工业占世界化学工业的比重还比较小。但是我国化学工业发展比较迅猛,正逐步改变世界化学工业目前的格局。北美(主要是美国)约占1/4,西欧(主要是德国、法国、英国、瑞士、意大利)占1/4强,日本占10%以上,即发达国家的化学工业占世界化学工业的60%以上,但其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12%,而发展中国家的化学工业占世界化学工业的比重合计尚不足40%,目前大量的化工产品从发达国家出口到发展中国家,而大部分起始原料则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近十几年,发达国家加大了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力度,加快了向亚太地区市场和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的渗透和生产能力的转移。从新建的大型化工项目来看有两种趋势:一是转向具有原料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墨西哥等;二是由于亚洲经济的崛起,新加坡、印度、韩国及中国等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正在逐步改变化学工业过去高度集中在发达国家的格局,特别是亚洲及中东的比例有所增加。从1998年~2005年新增乙烯生产能力约2500万吨,其中50%以上集中在亚洲和中东。(3)化工产品进出口状况  2004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进出口贸易保持快速增长势头,进出口贸易额和贸易逆差均创历史纪录,尤其是原油的进口屡创历史纪录,成为造成行业逆差扩大的主要因素。2004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58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0%,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7%,其中,进口2亿美元,增长5%,占全国进口贸易总额的21%;出口2亿美元,增长4%,占全国出口贸易总额的9%。贸易逆差达768亿美元,比上年扩大8%。  我国化工产品出口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出口产品品种比较单一,多为资源和劳动密集性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进口产品多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造成化工贸易逆差加大。我国化工行业污染状况(1)化学行业污染严重,污染危害大  尽管20多年来我国在化工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巨大的努力,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得化工污染物排放总量受到控制,甚至某些污染物排放量还有所降低,但化工行业所面临的环境形势仍然严峻。化工行业依然是污染大户,治理污染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2003年,我国化工行业排放工业废水35亿吨、工业废气12000亿立方米,产生工业固体废弃物6800万吨。其废水排放量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l6%,居第一位;废气排放量占全国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的5%,居第四位;固体废物排放量占全国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的5%,居第五位。化工行业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在全国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2003年排放COD50万吨、氰化物350吨、氨氮20万吨、石油类5200吨、二氧化硫75万吨、烟(粉)尘62万吨。尽管化学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较2002年有所减少,但在全国工业行业中仍名列前茅。(2)化学行业存在污染转移  从上世纪90年代,世界化工产业结构开始调整,西方发达国家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化工,传统化工则转向发展中国家、东欧等地。能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大宗化工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的生产,由西欧、北美向亚太、拉美、中东和东欧等地区转移。发展中的新兴工业国家或地区如韩国、台湾等,也开始致力于发展技术密集型化工产品,而将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品逐步向中国大陆、印度等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转移。中国已成为目前国外化工企业转移传统生产能力的重要地区。近年来,发达国家的许多大型化工企业都在向中国大陆转移生产能力,其主要驱动因素就是为了避开发达国家严格的环保排污标准。  国(境)外化工企业加速向我国转移传统生产能力,这些化工巨头的进入对我国化工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大量的中小型合资项目更多的是给中国带来了污染,这种情况越到地方表现得越突出。由于各级政府短期难以从“以环境换效益”的短期思维中走出来和缺乏对国外化工企业“污染性转移”的防范,所以许多地方政府还是把经济发展当作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为了急于发展经济,饥不择食,把污染严重的项目引进来。这些引进的项目会给本来就严峻的环境形势增添极大的压力。与化工行业相关的政策国际公约  国际公约中与化学品管理相关的条约有鹿特丹公约和斯德哥尔摩公约,它们是对人体和环境有重大危害的化学品的流通和使用进行限制 的国际性条约。(1)鹿特丹公约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联合国环境署(UNEP)共同倡议的《鹿特丹公约》(以下简称为“公约”)在荷兰鹿特  丹召开的代表会议上获得通过。“公约”要求出口禁用或严格限用危险化学品和农药的国家,必须事前通知进口国家,并取得其同意后才能出口,即所谓的“事先知情同意程序”(PriorI nformed Con-sent,以下简称PIC程序)。  此公约旨在对某些特定危险工业化学品和农药实施出口限制,以防止发达国家将本国禁止使用或严格限用的某些化学品,特别是化学品和农药,输入到一些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的发展中国家。  “公约”以附件三的形式公布了第一批27种工业化学品和农药清单,包括22种农药以及5种工业化学品,2004年9月20日~24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公约”缔约国第一次代表大会决定再将14种新的工业化学品和农药列入限制清单,至此,“公约”中限制清单上的工业化学品和农药达到41种。(2)斯德哥尔摩公约  斯德哥尔摩公约全称《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这一公约旨在减少或消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排放,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免受其危害。这是继《保护臭氧层公约》和《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之后,为保护全球环境而签订的第三个具有强制性减排要求的国际公约。  以上两个公约主要是通过限制化学品的进口,来限制该危险化学品和农药的使用和流通,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该化学品使用带来的危害。出口退税率调整  出口退税政策是指各国政府给予消费地征税原则,为保持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把出口商品在国内生产经营各个环节所缴纳的间接税退还给出口厂商的一种政策。  最近几年,我国把调整出口退税作为近年来我国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政策采取的综合措施之一。利用调整出口退税率达到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抑制高污染、高能耗、资源型产品的出口,调整出口产品的结构等目的。  自2004年5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了财税明电〔2004〕3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停止煤炭和炼焦煤出口退税的紧急通知》到2005年3月颁布的财税〔2005〕57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钢坯等钢铁初级产品停止执行出口退税的通知》,期间颁布的降低或是取消出口退税的产品主要是资源型和高能耗的产品,如一些金属、稀土盐类、矿物类和钢铁等。  2005年12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发了财税〔2005〕184号文件,其中首次提出将列入《关于在国际贸易中对某些危险化学品和农药采用预先知情同意的鹿特丹公约》(“PIC公约”)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POPS公约”)中的25种农药、分散染料、汞,钨、锌、锡、锑及其制品,金属镁及其初级产品,硫酸二钠、石蜡的出口退税率下调为5%。这是国家首次提出对化学品的出口税率进行调整。  2006年9月,财税〔2006〕139号文件中涉及的调整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取消和降低的也主要是关于资源型和高能耗的产品,如非金属矿产品、煤炭石油和木材等初级品等。还包括对25种农药及中间体出口退税率的取消。  综合以上的对于出口退税率的调整政策,可以发现其涉及的产品中主要是资源型、高能耗的产品,而高污染的产品却很少列入名单。针对化学品的只是局限于公约规定的对人体和环境有重大危害的化学品。“高污染高风险化工产品目录”的制定考虑因素和标准  主要关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排污情况,如特征污染物、废水、废渣等污染物排放及其治理达标情况;同时还考虑生产这些产品的原料、过程中间体的毒性和危险性。因此,制定高污染化工产品目录时,主要从产品出口情况、毒性和危险性、污染排放强度、环境管理需求、国家已经出台的相关政策等方面综合考虑。(1)国家有关产业政策  要与目前国家出台的有关产业政策和出口退税政策相协调。如发改委等颁布的通过降低和取消其出口退税率,以起到限制其发展、加速其淘汰的目的。(2)地方环境管理需要  制定“双高”化工产品名录要与地方环境管理需要相结合。通过向地方环保部门、化工协会及企业、化工或环保专家了解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情况,以及哪些产品需要优先控制。把调研情况和专家意见作为提出“双高”产品初步名单的依据。(3)毒性或危险性  化工行业中一些化工产品,如果单从污染物排放考虑,它们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少,但是由于使用的化学品原料本身固有的有毒、有害特性,如出现意外,对环境和人民健康将造成极大的危害;此外还存在这样的化学原料,自身就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性等特点,容易引发事故,造成突发性、严重的环境污染。应以《剧毒化学品目录》、《美国环保局综合危险信息系统》和《危险化学品目录》为参考,根据化学品本身(或化学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排放物)的毒性和危险性,遴选一些高污染化学品并追溯到最终产品。(4)生产过程中的排污情况  产品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是定量确定高污染化工产品的关键。主要根据企业污染物排放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获得化工产品的排放情况。由于目前我国排污申报和环境统计并没有全部统计企业生产的每一种产品的排污情况,因此还不能拿出一个与产品一一对应的排污情况数据。(5)化工产品出口情况  考虑化工产品的进出口情况及其占国内生产产量的比例。如果出口较大,而且出口量占国内生产产量的比例高,说明这种产品属外向型产品,如果其生产过程产生严重的污染,就有点像“产品大量出口,污染却留在国内”,需要严格控制。化工行业作为一个污染情况较严重的行业,还存在着国际间的污染性转移现象。  由于化工产品种类多,统计基础较差,高污染、高风险化工产品的定量标准比较难,我们综合如上考虑因素,提出“双高”化工产品的定性标准如下:  采用落后的生产工艺;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的风险比较高;有关国际公约明令禁止而我国还有生产的化工产品;出口占国内产量的份额较大或者有上升趋势;地方环境投诉中反映比较多的污染问题。 石油化工行业在我国有很高的地位,1-8月份,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8亿元,同比增长3%,增幅比去年同期(88%)回落58个百分点。全国石油化工行业经济形势总体趋好,但投资继续下降。  从石油化工行业的三大子行业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金额来看,1-8月,天然原油和天然气开采投资继续下降,累计完成1159亿元,同比减少3%,比1-7月下降9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增速下降41个百分点,降幅较深;精炼石油产品的制造投资实际完成9亿元,同比减少4%,比1-7月降幅收缩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增速下降2个百分点;1-8月份,全国石油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下降,但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增势仍很强,与去年同期的3亿元相比增长了4%,达到7亿元。  虽然整个石油化工行业仍在低位运行,但资本对石油化工行业的投资冲动却依然不减。虽然我国化肥、农药、基础化工原料、橡胶制品等多数大宗石油化工产品产能存在相对过剩,需要依靠国际市场平衡需求,但石油化工投资增长仍然较快。其中,1-8月无机酸、化肥、农药、橡胶制品等石油化工产品投资增速仍分别达到3%、8%、7%和3%,磷肥行业增速更是达到7%,为6亿元,在整体石油化工行业中增速最快。  从投资结构来看,1-8月,石油化工行业三大子行业投资额之和在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例为3%,基本与1-7月所占比重持平。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业以及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这三个石油化工子行业的投资额在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例分别为2%、0%和2%。与1-7月基本相同。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经济形势总体趋好,但投资在下降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论文题目: 中国的石油中化工产业现状与竞争力分析 中国的石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我国合成氨工业现状及节能技术 当前我国能源消费形势分析 21世纪涂料工业发展及对策 聚乙烯纳米材料发展现状及前景 纳米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世界聚乙烯烃工业的发展前景 氯碱工业的发展及应用 聚氯化-2-羟丙基-1,1-N-二甲胺的合成及性质测定 矿渣MTC固井技术的应用研究 板式精馏塔的设计 21世纪中国炼油工业发展问题探讨 氯乙烯的合成与制备 中国石油化工产业 乙炳橡胶生产工艺及其经济分析 我国氯碱工业现状及发展研究 丁苯橡胶的技术发展及市场前景 面向21世纪的炼油工业 原油常减压蒸馏工艺流程研究 催化裂化化学反应原理及催化剂的选用 润滑油添加剂的分类与选用 大庆与胜利油田原油的特点并设计适合的加工方案 纳米材料在生产中的应用 永磁材料的发展 炼油用泵的现状研究 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 二组分系统相图的绘制 浅析燃料电池技术 21世纪涂料工业的现状和前景 石化企业废水处理研究 大王热电厂煤渣综合处理研究 大王镇橡塑企业发展现状及远景 化工企业持续发展应重点研究的几个问题 我国聚酯工业的发展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