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学术评论文的评论对象是()。A学术现象和理论

发布时间:2024-07-04 02:40:50

学术评论文的评论对象是()。A学术现象和理论

学术论文的写作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衡量一个人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志。在学术论文撰写中,选题与选材是头等重要的问题。一篇学术论文的价值关键并不只在写作的技巧,也要注意研究工作本身。在于你选择了什么课题,并在这个特定主题下选择了什么典型材料来表述研究成果。科学研究的实践证明,只有选择了有意义的课题,才有可能收到较好的研究成果,写出较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所以学术论文的选题和选材,是研究工作开展前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是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学术论文,就是用系统的、专门的知识来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或研究成果的学理性文章。具有学术性、科学性、创造性、学理性。基本类别按研究的学科,可将学术论文分为自然科学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每类又可按各自的门类分下去。如社会科学论文,又可细分为文学、历史、哲学、教育、政治等学科论文。按研究的内容,可将学术论文分为理论研究论文和应用研究论文。理论研究,重在对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研究;应用研究,侧重于如何将各学科的知识转化为专业技术和生产技术,直接服务于社会。按写作目的,可将学术论文分为交流性论文和考核性论文。交流性论文,目的只在于专业工作者进行学术探讨,发表各家之言,以显示各门学科发展的新态势;考核性论文,目的在于检验学术水平,成为有关专业人员升迁晋级的重要依据。国家标准技术报告科学技术报告是描述一项科学技术研究的结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制试验和评价的结果;或是论述某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状和发展的文件。科学技术报告是为了呈送科学技术工作主管机构或科学基金会等组织或主持研究的人等。科学技术报告中一般应该提供系统的或按工作进程的充分信息,可以包括正反两方面的结果和经验,以便有关人员和读者判断和评价,以及对报告中的结论和建议提出修正意见。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学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硕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博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学术论文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学术论文应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其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重复、模仿、抄袭前人的工作。主要特点科学性学术论文的科学性,要求作者在立论上不得带有个人好恶的偏见,不得主观臆造,必须切实地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在论据上,应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以最充分的、确凿有力的论据作为立论的依据。在论证时,必须经过周密的思考,进行严谨的论证。创造性科学研究是对新知识的探求。创造性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学术论文的创造性在于作者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提出新的观点、新的理论。这是因为科学的本性就是“革命的和非正统的”,“科学方法主要是发现新现象、制定新理论的一种手段,旧的科学理论就必然会不断地为新理论推翻。”(斯蒂芬·梅森)因此,没有创造性,学术论文就没有科学价值。理论性学术论文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文的,但它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它必须是有自己的理论系统的,不能只是材料的罗列,应对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一般来说,学术论文具有论证色彩,或具有论辩色彩。论文的内容必须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符合“实事求是”、“有的放矢”、“既分析又综合” 的科学研究方法。平易性指的是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科学道理,不仅要做到文从字顺,而且要准确、鲜明、和谐、力求生动。专业性是区别不同类型论文的主要标志,也是论文分类的主要依据。实践性是论文价值的具体体现。它还表现在内容上,旨在根据一定的岗位职责与目标要求培养能力。

论说文是以议论、述说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它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议论文和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说明文两类。但是,议论和说明这两种表达方式之间,虽有区别,也有联系,有时较难区别,所以也常常将议论文和说明文归为一大类,统称论说文。问题归纳若把问题归纳一下,大体可以分为三类:是什么?──类别和性质方面的问题;为什么?──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怎么办?──方法和途径方面的问题。但具体到某一篇文章,回答什么问题又是有特定针对性的,因而论说“友谊”的话题,可以从友谊的“类别和性质”去谈,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也可以从“原因和目的”的方面去谈,回答“为什么”需要友谊的问题;还可以从“方法和途径”的方面去谈,回答“怎么办”才能获得友谊的问题。虽然纵观历史,俯看全球,这三个方面的问题都会存在,但现实生活中很难见到这样的人:他既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也不懂得人为什么需要友谊,更不了解获得友谊的方法和途径。而我们要写一篇短文,不可能面对“全人类”,只能面对有限的读者对象。举例假如我们要写一篇《论“友谊”》的文章,就没有必要对三方面的问题逐一回答。如果你所针对的对象误以“酒肉之交”、“哥儿们义气”为友谊,你就来回答“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如果你所针对的对象性格孤僻、内向,喜欢独往独来,你就不妨谈谈友谊的价值;如果你所针对的对象渴望友谊而不得,为此伤心苦恼,你就来回答一个“怎么办”才能获得友谊的问题。事实上,大多数论说文(特别是千字文)都只回答(或主要回答)一两方面的问题。答疑解难要使人懂,使人信,必须讲究科学性,阐述的必须是真理。手里有了真理,也不见得就能“使人懂,使人信,使人行”,这里还需要学会论说的方法和技巧。论说的基本方法是“摆事实,讲道理”,但事实要“摆”得有力量,道理要“讲”得透彻,并不容易。就说“摆事实”吧,“摆”什么样的事实?这是“质”的问题,这得看你手里有多少事实供自己挑选,还得看你是不是能够选出最能说明问题的事实。“摆”多少事实?这是“量”的问题,当然并不是越多越好,但也不是越少越好。最恰当的“量”是要能“覆盖”住自己论题所涉及的范围。还有,事实怎么摆?这是“法”的问题,这里主要是要能使事实和自己的观点相吻合。同样一个事实,哪一点说,哪一点不说;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都要看观点的需要。否则,即使事实是真实的,也不会有说服力。再说“讲道理”,这是中学生论说文中最薄弱的环节。所谓“讲道理”,说到底是分析事物之间(或一个事物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诸如“物质和精神”、“现象和本质”、“局部和整体”、“偶然和必然”、“原因(条件)和结果”、“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等等。要从文章的需要出发,该分析哪一种关系就分析哪一种关系,只要这分析是科学的,就会被多数人接受。语言论说文的语言,也是为宣传科学和真理服务的,为“使人懂,使人信,使人行”服务的。因而每一个概念、每一个判断、每一个推理都要准确,都要合乎逻辑。准确了,才能“鲜明”,也才能做到“生动”。除了“摆事实,讲道理”之外,还有打比方、做比较、引言论等方法。除了论说的方法和技巧之外,还有章法结构问题。多种多样的论说方法,多种多样的章法结构,是保证科学和真理“使人懂,使人信,使人行”的重要条件。体式体式,是同一体裁文章的不同样式。就论说文而言,就有社论、宣言、声明、报告、演讲、评论、按语、杂感、学术论文、科普论文等等。它们都具有论说文的一般特点,但在内容章法、行款格式上又各有其特殊性。在中学阶段,要重点学习如下三类体式:阐释体、评论体、引申体。这三种体式。

论述题,首先有一个中心围绕论点。你可以展开各种分析,进行分支解释探讨,但核心一定要是这个论点。,。不能脱离主题,不然就跑题咯!!*^o^*

《批评与学术的乖谬》 朱寿桐新时期以来,中国的文学研究,逐步脱离了意识形态的规约与限制,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学术队伍,积累了丰硕辉煌的学术成果。在巨大成就的背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乃至于文学理论研究领域,还是存在相当多的理论问题需要反思,其中包括如何界定和区分文学批评与文学的学术研究这样的问题。文学批评也是一种文学研究,但与文学史的研究、文学规律的探询和文学理论的探讨等等并不是一回事,后者一般属于学术研究的范畴,而前者则属于文学评论。也许有人会说,有必要做这样的区分吗?能分得那么清楚吗?后一个疑问恰恰切中问题的要害:文学的学术研究与文学批评(文学评论)的区别,确实很难截然区分清楚,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区分的必要。对于现当代文学研究者来说,在理论上明确文学的学术研究与文学批评之间的分别,哪怕有这样的意识,无论对于建构学术研究的某种规范,还是对于增强文学批评的活力,都具有积极意义。一到目前为止,就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和文学理论研究而言,学术的规范性建设似乎还欠火候,这不仅影响了相关研究成果水平的提高,而且也部分地造成了这类研究门槛较低、学风粗糙的状况。造成这样的状况固然有许多原因,但未能从理论上和学术上区分文学批评和文学的学术研究,应该是其中一个较为深层的原因。从学术评价、学术推介到学术管理、学术生产等各个环节普遍忽略这样的区分,导致文学的学术研究失去了相对于文学批评的规范性,文学的学术研究成果呈现出批评化、评论化的趋向,同时也导致文学批评和文学评论在学术化、经院化的做作处理中失去自身的活力和灵性。这是文学研究体例上型类的混杂,有必要加以克服,以促进文学研究有序、健康地发展。诚然,在实际的学术操作中明确区分文学批评与文学的学术研究并不容易,但中国文学研究界面临的情境恰恰是,人们从来没有试图做这样的区分,反而通过学术权力主导着这两种型类的混杂。中国文学研究的最高学术刊物叫做《文学评论》,其命名尽管体现着某种历史的、政治的无奈,但却在权威性的暗示中模糊甚至抹煞了文学的学术研究与一般文学批评的界限,同时也有力地阻止了区分两者的努力。这样的定位使得该刊发表的文章——尤其在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也常常是型类混杂:文本论析的评论文章可以与文学史论述的学术论文同时出现,并且在各类学术评价中取得同样的份额,全然不顾两种类型的文章从学术定位到投入的工作量的巨大差异。国内各个大学或者研究机构的学术成果统计,理所当然地对这两种类别的文章不加区分、一视同仁,长此以往,必然导致文学研究类学术评价的严重失衡,既不利于文学的学术研究的规范化发展,也不利于文学批评的健康发展。文学的学术研究成果需要具有一定内涵的学术传统,具有相当实力的学术习惯,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文本体式。这些方面都会与文学批评的自由和个性化的鼓励拉开相当的距离。文学的学术研究和文学批评的区分当然不仅仅体现在微观的基点上,其实从研究者的学术构思,治学理路,包括材料的准备,资料的厚实度、可信度,理论的厚重度,论证方式的严密度等等各方面来看,文学的学术研究都远远高过文学批评。由于文学的学术研究需要尽可能多的迫近对象的本真与本质,其学术结论的严肃性甚至学术表述过程与方法的严整、严密,都成为必须加以考量的重要因素,一般文学批评可以含糊其辞的史料史实,在学术表述中则必须言之凿凿,一般文学批评可以概略表述的内容,在学术表述中必须精确无误。当然,一般文学批评中充满感性甚至情绪色彩的词语,在学术表述中则应三缄其口。这就是说,文学批评可以任凭批评家的聪明才智尽情地发挥,而文学的学术研究则须在一定的学术规范制约下谨慎从事;前者像文学创作一样需要足够的天才与悟性,而且也往往只需要这样的天才与悟性,后者作为学术操作的内容,则需要充分的学术训练和理论功底,还需要对于文学史料和文学规律的熟悉以及游刃有余的驾驭能力。于是,文学批评家可以凭借天分和漂亮的表述能力进入角色,而可能不必经过严格的学术训练;但文学的学术研究者则必须经过足够的学术训练和充分的学术规范培养,对于他们来说,在学术认知和学术传统上的训练有素远远比个人的聪明才智以及灵性感悟重要得多。对于文学批评、文学评论和文学的学术研究文本的型类混杂现象不试图加以克服,放任自流,乃是文学研究界对于上述辨别的必要性认识不清的缘故。人们习惯于模糊两者之间的差异,这样的模糊非常吻合于社会的世故,同时也非常投合于学术投机者的心理。文学研究界的事实情形是,常常有一些毫无学术训练的人凭借着文学评论的“写文章功夫”, 登堂入室,俨然跻身于文学的学术研究者之列,然后以那种连三脚猫都不如的“学术”, 培养文学硕士和文学博士,指导学术论文,甚至还参与掌管国家级文学博士评估之类的权力。这样的情形怎可能指望严格尊崇学术规范?从个人来说,这固然属于缺少自知之明,而就文学研究界而言,则是放弃了区分文学的学术研究与文学批评的理论环境造成的怪胎。这样的怪胎继续存在甚至大行其道,则文学的学术研究势必沿着低水平低层次的评论化甚至是读后感式的文章路数走下去,至少在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其恶劣的风气难受遏制。当然,文学批评和文学评论本身从来就不应是低水平低档次的,出色的文学批评充满着批评家的聪明和感悟,充满着富于激情的笔墨并给人以灵性的享乐或精神的愉悦。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批评所需要的天才和悟性超过文学的学术研究,对于普通读者的重要性也大大超过后者。文学批评更富有创造力,更需要才力和悟性,它应能引领读者的灵魂,向一个更加美好、完善的方位进行文学伸展运动。甚至,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大可以成为读者欣赏的对象,让人从中感到一种美、一种抒情。丹麦批评家勃兰兑斯的《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就是这样一种广受欢迎的文学批评专著,文笔非常优美,加上中文翻译的精彩表达,使它成为一种完美的批评文本。洋洋六巨册,它几乎就不是在批评,而是作者自我灵魂的一种自语和对话,使批评家借助于10世纪文学现象在做审美的深呼吸运动,充满了文学的情感。如在谈到英国感伤主义作家缪塞的时候,他几乎是流着眼泪在诉说:“那时候的天才,他被由来自他自己内心的苦闷压扁了,我们就再也找不到苦闷的灵魂,因为他们脸上都擦了玫瑰制的胭脂。”评论家这时已经进入了角色,他是在和作家对话,他自己也在对话中坦露自己的心灵,在塑造自己的形象与灵魂,评论者实际上已经成了名符其实的创作者。鲁迅先生很推崇勃兰兑斯,他在写《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时就常常采用这种笔法。他对于沉钟社用诗歌表达他们内心难以名状的隐曲之歌的描述,都充满着感性和灵异的悟解,读来如同朗诵一段优美精致的散文。李健吾先生的批评经常令作家不服,卞之琳等都对这位批评家提出过质疑乃至抗议,但他们哪里知道,李健吾在进入某些作品的批评之际,完全进入了自我表现的精神境界,与其说是批评作品,还不如说是在披露自己的心灵隐曲。在这种情形下,人们只应该为批评家的自我表述所迷惑,而不应去指责他是否“忠实地”解释或理解了作品。批评家富有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灵性和感悟,在文学批评的文本中是不应受到指责的。这些文学批评都是理想的境界,成功的范例,这样的成功往往是一般的学术研究所难以企及的境界。只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层次与这样的理想状态相差甚远。这种不理想的情形一方面由批评家自身的素质所决定;另一方面,也与文学研究界对文学批评本质属性的认知不够清晰有关。当人们没有打起足够的精神从文体特征和学术品质上厘清学术研究与文学批评之间的关系,人们就不可能对文学的学术研究及其规范性有足够的重视,同样,也不可能对文学批评的应有素质和特征作出清晰的认知与准确的把握。批评家的才力、悟性跟不上,是影响精彩的文学批评产生和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更重要的因素则是,批评家根本不清楚什么是理想的文学批评,根本不知道文学批评是可以而且应该和文学的学术研究完全分开的。其实,只有当文学评论和学术研究分开后,才可以获得独立的地位,而只有获得独立的地位后,才可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文学研究现实中,大部分批评家、研究家没有进行这种区分的意识,当然更没有区分的努力,长期造成型类的混杂。长此以往,自会导致文学评论没有批评的灵性和创造力、冲击力,倒是染上了学术研究常有的经院式习气,这样的习气如果不充实以可靠的学术内涵,则会迅速酸腐化,本应精彩的评论让人读来味同嚼蜡;文学的学术研究也向批评和评论方面趋近,从学术缺少规范到严重失范,学术最终成为不学无术者上下其手的工具与器械,既掉了学术的分量也失去了批评的灵性与冲击力。型类的混杂最后导致型类的破产,学术研究既受到严重干扰,合格的精彩的文学批评也同样难以产生。二虽然从实际操作层面硬性将文学的学术研究与文学批评区分开来往往吃力不讨好,但从学术建设的必要性以及为文学批评发展的前景计,至少必须在理论上体现出这样一种区分的学术努力,甚至哪怕仅仅体现这样的一种区分的意识,也对现当代文学学术研究规范的建立以及文学批评本质特性的把握较为有利。其实,从理论上作这样的区分并非没有可能,关键是要解决人们的学术认知和学术自觉问题。从文学事业的整体上考虑,文学批评和文学的学术研究显然都属于合理的价值构成,各自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因而彼此之间的区分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如果循着德里达的思路把文学的社会运作称为“文学行动”,则这个“文学行动”中所包含的文学写作,至少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和文学的学术研究,分别构成文学行动的创作本体、批评本体和学术本体。文学批评与文学的学术研究虽然都可以笼统地称为文学研究,但其实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文学本体,因而可以加以区分。文学的学术研究与文学批评之所以可以区分,是因为两者的研究旨归有着明显的差异。文学的学术研究同其他各个领域的学术研究一样,以揭示对象的本真,解释对象所显示的内在运行规律和现象本质为价值旨归,这与文学批评不一样;文学批评是批评家就文学文本或一定的文学现象提出自己的判断、评论意见,其以表述批评家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灵性感悟为价值旨归。简明一点说,文学的学术研究是以客观的学术阐述,尽可能接近对象的本真与本质,其可能的学术结论往往通向事实的唯一性(尽管我们也许永远抵达不了这种唯一性),文学批评和文学评论则是以批评家的自我感悟及其表述,通向新异和别出心裁的理念丰富性。文学的学术研究的目标是从一个学问的继承出发,按照一定的学理,顺从一定的规范,谨慎客观地抵达某一种学术结论。它也跟文学批评一样要得出一个学术结论,但是这个学术结论并不是随便得出的,它必须从学问出发,按照一定的学理,在一定的规范的方法的导引下去抵达这个学术结论。如果这个学术结论是目标的话,要求这个结论尽量是客观的,是符合文学史最基本史实的,是符合文学规律最一般的实质的,是符合文学理论最普遍的真理的。虽然实际情况下,大部分的学术研究往往最后都达不到这个目标,但依然是所有的文学的学术研究者都矢志追求的理想。为什么文学的学术研究往往很难企及学术结论唯一性的目标?第一,由于文学史实自身的复杂性以及经年日久的遮蔽,使得文学史研究很难抵达历史的本真。很多文学史的史实被历史的烟尘所覆盖,学术研究如何去拂拭干净这样的历史烟尘,回归史实的本真,这就是一个特别的难题,而且很多情形将会是,即使回归到了历史的本真也很难做出肯定的判断和恰如其分的评价。但这样的难题哪怕注定千古难克,也不应成为阻止文学的学术研究努力迫近唯一性结论和目标的理由。事实上,这样的努力与追求应该被理解为文学的学术研究的内在动力。第二,文学理论的普遍真理也很难抵达。理论的特性就是要在不断的言说中产生和发展,而这样的特性也就决定了很难产生出足以被奉为“真理”的理论。苛刻一点或者绝对一点说,任何关于文学的理论都难以抵达真理的境界,因为所有的理论都余留下巨大的空隙供人们去反复盘诘,供文学实践去不断开拓;哪怕是可被视为公理的关于文学的定义,几乎每一个关键词都似乎有商榷的余地。所有的这些反诘和质疑之论都可能有些偏激,但又都可以消解文学定义的权威性和真理性。不过文学理论真理性的消解并不能成为文学的学术研究放弃追求真理性结论的口实,学术研究所运用的理论,以及学术研究所论证的理论,都应该尽可能稳妥、精当,并努力接近真理性。与文学的学术研究相异其趣,文学批评所通向的结论,包括所运用的理论,都无需而且也不应迫近学术研究所要求的唯一性或真理性,相反,它鼓励多样化和新异感。在文学批评和文学评论的意义上,分明验证着俗语所说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文学批评家理应以一个单个的当然有些独特的读者的身份发表自己富有创见的意见。一篇好的评论应该是通过评论者跟评论对象之间的对话和相互间的否定,然后擦出思想和情感上的火花,照亮蒙昧中的读者,让他们的灵魂不仅在作品当中找到对应,而且在批评当中得到伸展。作为文学的学术研究者,则就不应属于这样一种读者,他应该以历史真相的揭示者,文学规律的客观总结者出现,他的学术结论理论上不属于他自己,而应该属于公理甚至真理。这就是说,由于学术旨归的差异性,文学批评和文学的学术研究即使在行文风格上也应有不同的规范。文学批评可以以第一人称的句式出现,而文学的学术研究则不应该经常以第一人称表述论证语言。第一人称的理论表述本质上不应属于学术研究。文学的学术研究的态度应该尽可能是客观的,而文学评论的态度则可以是主观的,而且鼓励主观:既然文学批评的目标是多样化的,当然鼓励主观性强的观点。文学的学术研究的目标是通向唯一的真实,所以研究者的态度就必然要克服自己的主观,要使自己的主观服从于学理,服从于资料,服从于大家普遍认同的史实和理论,因此,文学的学术研究的论文必须要以事实形态,以共有的立场,以通行语气说话。既然学术研究的论文是以客观的态度,公理的形态,公共的形态,以普遍的原理的姿态出现的,所以它必须尽量回避第一人称,如“我以为”、“我认为”、“笔者以为”等等。学术研究论文的观点应是以综合的研究推导出来的,要求以尽可能客观的态度,代表着史实、公理和普遍的姿态说话,而不应该以主观的态度出现,因为它已经不再属于个人,只有属于史实,属于普遍的原理,这样才更有说服力,更有分量。学术研究的“我”应该湮灭在普遍真理的探寻中,消溶在普遍的历史史实的寻觅之中,融入于文学发展规律的总结之中。同样的道理,文学批评在行文之中可以不带任何的引文和参考资料,而文学的学术研究则不可以如此。文学的学术研究对注释有严格的要求,因为作为一种综合的研究,需要调动各种相关的材料,调动各方面的观点,所以引用是必不可少的。撇开研究的指向和归宿,单从研究者的构思特征、学术准备而言,文学批评和文学的学术研究也应具有明显的区别性。文学批评倚重于批评者自身的颖悟与聪明才智,倚重于对文学作品的独特而新异的了解与阐发,而文学的学术研究倚重于对文学史实和文学规律的熟练而准确的把握,倚重于对文学理论以及其他各科理论娴熟而精切的运用。不同的研究思维路数和不同的学术准备所产生的成果样态自然会有所不同。固然,这两者所需要的学术资源绝不可能彼此绝缘,但由于研究指归和研究对象的不同,侧重点显然并不一样。文学批评重要的是包括审美判断在内的各种判断,依据的甚至可能是批评家自己的好恶,当然也需要学理,但在有的文学批评中,学理不是必须的;然而在多数文学的学术研究之中,学理的缺席则不被允许。总之,文学评论的理论目标应是在于鼓励人们的思想、判断的多样化。文学批评更多地倚重于批评家才气、灵性、感悟力以及相应的表达能力。文学的学术研究倚重的是学问、学理和学术训练。文学批评与文学的学术研究之间最大的区别是,文学批评不一定要求受过什么学术训练,可以依靠天才;而文学的学术研究则一定要求进行系统的学术训练。从文学的研究方式来说,文学的学术研究最常用的是综合式的方式,综合各种学术、学问,然后进行富有逻辑性的推导。文学批评和文学评论一般来说不需要综合,而且越是综合的批评或者评论往往越会显得平庸。人们阅读文学批评就是为了欣赏文章中的闪光点,而综合性的学术研究,却往往是要去磨平这样的闪光点。文学批评的论点常常越新异越好,观点常常是越鲜明越好——当然要言之成理;但学术论文则不一样,一篇学术论文的观点如果过于新异,跟公认的论点和常识距离拉得过大,则会显得稚嫩、摇晃,缺少综合力度。文学的学术研究和文学评论从学术目标到研究方式,再到文体形态等等,都存在着不可抹杀的差异。当然,对于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不宜看得过于简单,这只是理论上的一种可能性,在实际的学术操作中要想截然分开这两种文体相当麻烦和复杂。套用鲁迅当年在文学的阶级性与人性论论辩中的言语,人们所看到的批评文章可能“都带”评论的性质但不是“只有”评论的品性,或者,人们所看到的学术研究论文也常常是“都带”学术研究的性质,但又不是“只有”学术研究成分。绝大多数的文章都是如此。这是型类混杂时代的特产,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时常出现的怪胎。由于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从事学术研究和文学批评的研究者都同时倾向于模糊两种研究的不同界限,所以人们在写文章时就没有明确的意识给自己的文章进行定位,从不试图明确自己写的是学术论文,跟写作批评文章应有不同的心态和姿态,甚至拥有不同的格式与语汇。这样的后果不仅是学术研究的有失规范,趋向平庸,同时也使得文学批评同样趋于平庸并且安于平庸。这种平庸是因为研究者的学问、悟性、天才、功夫不够的缘故,但是更重要的是没有建立学术研究和文学评论的区分意识。

学术评论文的评论对象有哪些

这是对特定事物特定言行进行评价的文章。一般人写评论,是有感而发;中学生作文训练或检测则是限定材料,即时生意。评价的目的在于分清是非善恶、功过美丑,褒功扬善,贬过弃丑;或者总结经验教训,揭示事物的客观规律,从而指导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上述两种情况的共同点就是都紧密地为现实服务。一篇评论体论说文必须具备以下的条件:评论对象交代得清楚(当然不必嗦,而是根据评论的需要突出重点和要点),自己观点正确、态度鲜明,对事物的分析入情入理,不牵强附会。至于文章的具体组织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或先叙后议,或夹叙夹议,都可以。因为对象的不同,评论又分出了种种名目:思想评论、文学评论、体育评论等等。根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中学生重点要掌握思想评论和文学评论的写法。评价一种言行思想或一篇(部)文艺作品,如果赞成,说它好,怎么把这“好”说出来?如果不赞成,说它不好,又怎么把这“不好”说出来?除了认真审题,理清思路外,在论证方法上也要注意灵活变化。思想评论,常用释义正名法(把有关名词、概念的外延、内涵解释清楚)、揭示实质法(直截了当、一针见血地把问题的实质揭示出来)、立标衡定法(拿出公认的标准来衡量所评价对象,合则好,不合则不好,属理证一类)、推因论果法(说明或推断评论对象产生、存在、发展的原因,已经产生或将会产生的影响、结果,也属理证一类)、比较异同法(即类比法、对比法,有比较才有鉴别)等等。如果是反驳错误的言论,还常用引申归谬法(按照对方的说法推导出显然荒谬的结论,以此证明它的错误)。文学评论,也常用立标衡定、推因论果、比较异同等方法,此外还有读者印证法(以读者的感受证明作品的优劣得失,属例证法一类)、述评合一法(寓评价于复述作品内容之中,也是例证法一类)、剖析内涵法(把作品的底蕴挖掘出来,阐释清楚,也属例证法一类)、带入意境法(用描绘的方法把作品中的意境展现出来,把其他读者带进意境中去。这是文学鉴赏的常用方法,一般评论偶尔也用,也属例证法一类)等。

论文研究对象是什么问题一:什么是论文的研究对象?10分论文需要有一个主体,也就是说你研究的论文是针对哪个群体或人或物来研究的,这就是研究对象问题二:论文的研究对象怎么确立?占有的资料越多越好,更重要的是要典型。即占有面要广,更重要的要典型。问题三:求助,论文研究对象是什么比如你的论文主题是教师自我评价研究,那研究对象就是教师,你的论文题目是学生的学习态度研究,那研究对象就是学生问题四:如何界定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参加了两篇博士论文的预答辩,一个是关于行政问责制度的研究,一个是关于乡镇领导人责任的研究。两篇都做了大量的数据分析或者长期的田野调查,让人惊喜,也有很多启发。但是,他们的论文是否还有点问题。于是,答辩以后接到另一位同学的来信:今天下午旁听了博士论文的答辩,也听到了您的点评,你在点评中提到研究问题与研究对象的区别,但是我不明白研究问题与研究对象的区别到底在哪?什么是研究问题?怎样找到研究问题?在第一个博士论文答辩的时候,您说行政问责制只是研究的对象,而委托-代理关系的制度设计、制度实践成果才是研究的问题,那么是不是就是行政学当中某一个理论就是研究问题,在这个研究问题的指导下(某个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一个理论的解释框架),选择一个研究对象就行了。我的回答是:基本上你的理解是对的。在很大程度上,研究问题可以将论证的层次提升。第一个同学,只有研究的对象(问责制度),但没有可以在学科发展中找到对话的问题。他的选择有两种:一是简单点,最后将问题提升到委托代理关系层面。因为其论文最重要发现是:在中国的问责制度框架下,委托者与代理者实际上处于同一科层体系内,因此,代理权实际上被内化而变得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二是直接将这一研究问题贯穿全文始终,而问责制度只是他需要论证的问题的承载工具而已。后者更难把握。第二个同学:实际上是有研究问题的,只是他没有厘清到底论证权责结构、还是责任机构、还是权力结构,还是国家与社会关系。这个不清楚,因此论文看起来讨论非常集中,但实际上比较分散,而且前后表述也很难统一。研究问题实际上是一种问题意识,其提出有赖于理论的积累。当然,在很多时候,我们的研究问题可能是“内隐的”而不是“外显的”。问题五:论文开题报告中的研究对象怎么写如题谢谢了写1些研究内容、研究的方向、研究渊源、研究的目的、研究现状查看更多答案>>问题六:毕业论文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怎么写研究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研究对象你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以及人口学变量。二、研究工具调查采用的问卷、实验使用仪器工具等。三、研究程序研究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何调查、如何实验等。四、研究假设你所研究的题目所要得到的结果,预期结果就是你所要的假设。问题七: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的区别是什么?3、进行学术交流和科研成果推广的重要形式。(跨越时空)4、深化原有研究成果、提高自己研究水平、发展自己的研究能力的又一次重要实践活动。二、研究报告的类型和结构(一)类型1、实证性研究报告2、文献性研究报告3、理论性研究报告(二)结构题目、署名、内容提要和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论、注释和参考文献、附录1、实证性研究报告:如教育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报告等。主要是用事实说明问题,材料力求具体典型,翔实可靠、格式规范。这类报告要求通过有关资料、数据及典型事例的介绍和分析,总结经验,找出规律,指出问题,提出建议。这种研究报告既注重理论,又重视实践,往往跟接触性的研究方法有关。2、文献性研究报告:主要以文献情报资料作为研究材料,以非接触性研究方法为主,以文献的考证、分析、比较、综合为主要内容,着重研究教育领域某一方面的信息、进展、动态,以述评、综述类文章为主要表达形式。一般在教育史学、文献评论研究中用得较多。3、理论性研究报告:狭义上的论文。以阐述对某一事物、某一问题的理论认识为主要内容,重在研究对象本质及规律性认识的研究。独特的看法、创新的见解、深刻的哲理、严密的逻辑和个性化的语言风格是其内在特点。理论性研究报告没有实证研究过程,因此对研究者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思维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素养。论文有三个最基本的要素:一为论题,即真实性将被验证(论证)的命题、观点。论题的主要来源就是研究课题提出的假设及研究对假设验证的结果。论文最终是要论证论题的真实性而提出明确的论点。二为论据,即证明论题真实性的依据。论据的来源应该是研究过程所获得的信度、效度高的事实材料包括定性和定量的材料。三为论证,即以论据证明论题的论述过程。论证是文章的结构层次、材料组织的逻辑性和严密性、文章思想观点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与深刻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有效性和技巧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现。论文与实证性研究报告有区别,它一般将科研工作中最主要,最精彩和具有创造性的内容和结果加以提炼,用较简明精炼的语言加以表达,论文不包括过多的具体研究方法和过程,而更强调内容的创新和学术价值。任何研究课题的成果都可以用论文来表达。三、写作内容和要求(一)题目1、题目的内容类型、定位、作用2、写作要求标题要准确标题要新颖题式可多样标题要简洁(二)署名1、署名的方式集体署名个人署名2、署名的规则贡献大小:提出研究设想、承担研究工作、解决关键问题。惯例(三)内容提要和关键词(四)前言(三)内容提要关键词1、内容摘要:中心内容、结构及主要论点和评述;要求重点突出,内容精练,观点明确、一般不用第一人称,以200---300字为宜。学术论文也不宜超过1000字,有关刊物要有中英文摘要。2、关键词:必须是规范科学的名词术语,一般每篇文章有3~5个关键词(主题词)。属于支柱性概念。(四)前言1、内容:问题的由来;文献综述:课题的界定(概念术语的解释)及问题的陈述;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2、写作要求:课题阐述要清楚准确,中心突出;客观公正、科学准确评价他人的研究成果;简明扼要介绍课题研究的动机和意义。(五)正文1、内容:它必须对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通过图表、统计结果及文献资料,或以纵向的发展过程,或横向类别分析提出论点、分析论据,进行论证。研究报告又分:1、研究的对象和方法2、研究的内容和假设3、研究的步骤及过程4、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研究报告的重点部分。A结果的定性定量分析,B研究结果的讨论。结果余下全文>>问题八:科研论文研究对象与方法的内容包括可以去搜下国淘论文写作,希望能帮到你!驳论文是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文体,在对一些社会丑陋现象的批判与揭露上价值尤为突出,但学生在写作中往往感到不知从何驳起,无从下笔。其实,这类文章写作有一个思路,那就是:1、列现象,2、示弊端,3、探根源,4、指出路。本文适宜高中课文,鲁迅先生的名篇《拿来主义》为例,对驳论文的这一特征予以探析。列现象对现实中不合道德、有碍社会健康发展的现象进行列举。事例选取的典型性,以求警醒人们;罗列的丰富性,以求引起读者共鸣;修辞的多样性,以求彰显行文文采,增强气势。问题九:论文研究对象所属领域,范围,性质是什么意思就是您写的论文是什么专业的,再围绕您本专业所属类型来进行论文的写作

学术评论文的评论对象是什么意思啊

论文研究对象是什么问题一:什么是论文的研究对象?10分论文需要有一个主体,也就是说你研究的论文是针对哪个群体或人或物来研究的,这就是研究对象问题二:论文的研究对象怎么确立?占有的资料越多越好,更重要的是要典型。即占有面要广,更重要的要典型。问题三:求助,论文研究对象是什么比如你的论文主题是教师自我评价研究,那研究对象就是教师,你的论文题目是学生的学习态度研究,那研究对象就是学生问题四:如何界定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参加了两篇博士论文的预答辩,一个是关于行政问责制度的研究,一个是关于乡镇领导人责任的研究。两篇都做了大量的数据分析或者长期的田野调查,让人惊喜,也有很多启发。但是,他们的论文是否还有点问题。于是,答辩以后接到另一位同学的来信:今天下午旁听了博士论文的答辩,也听到了您的点评,你在点评中提到研究问题与研究对象的区别,但是我不明白研究问题与研究对象的区别到底在哪?什么是研究问题?怎样找到研究问题?在第一个博士论文答辩的时候,您说行政问责制只是研究的对象,而委托-代理关系的制度设计、制度实践成果才是研究的问题,那么是不是就是行政学当中某一个理论就是研究问题,在这个研究问题的指导下(某个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一个理论的解释框架),选择一个研究对象就行了。我的回答是:基本上你的理解是对的。在很大程度上,研究问题可以将论证的层次提升。第一个同学,只有研究的对象(问责制度),但没有可以在学科发展中找到对话的问题。他的选择有两种:一是简单点,最后将问题提升到委托代理关系层面。因为其论文最重要发现是:在中国的问责制度框架下,委托者与代理者实际上处于同一科层体系内,因此,代理权实际上被内化而变得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二是直接将这一研究问题贯穿全文始终,而问责制度只是他需要论证的问题的承载工具而已。后者更难把握。第二个同学:实际上是有研究问题的,只是他没有厘清到底论证权责结构、还是责任机构、还是权力结构,还是国家与社会关系。这个不清楚,因此论文看起来讨论非常集中,但实际上比较分散,而且前后表述也很难统一。研究问题实际上是一种问题意识,其提出有赖于理论的积累。当然,在很多时候,我们的研究问题可能是“内隐的”而不是“外显的”。问题五:论文开题报告中的研究对象怎么写如题谢谢了写1些研究内容、研究的方向、研究渊源、研究的目的、研究现状查看更多答案>>问题六:毕业论文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怎么写研究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研究对象你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以及人口学变量。二、研究工具调查采用的问卷、实验使用仪器工具等。三、研究程序研究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何调查、如何实验等。四、研究假设你所研究的题目所要得到的结果,预期结果就是你所要的假设。问题七: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的区别是什么?3、进行学术交流和科研成果推广的重要形式。(跨越时空)4、深化原有研究成果、提高自己研究水平、发展自己的研究能力的又一次重要实践活动。二、研究报告的类型和结构(一)类型1、实证性研究报告2、文献性研究报告3、理论性研究报告(二)结构题目、署名、内容提要和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论、注释和参考文献、附录1、实证性研究报告:如教育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报告等。主要是用事实说明问题,材料力求具体典型,翔实可靠、格式规范。这类报告要求通过有关资料、数据及典型事例的介绍和分析,总结经验,找出规律,指出问题,提出建议。这种研究报告既注重理论,又重视实践,往往跟接触性的研究方法有关。2、文献性研究报告:主要以文献情报资料作为研究材料,以非接触性研究方法为主,以文献的考证、分析、比较、综合为主要内容,着重研究教育领域某一方面的信息、进展、动态,以述评、综述类文章为主要表达形式。一般在教育史学、文献评论研究中用得较多。3、理论性研究报告:狭义上的论文。以阐述对某一事物、某一问题的理论认识为主要内容,重在研究对象本质及规律性认识的研究。独特的看法、创新的见解、深刻的哲理、严密的逻辑和个性化的语言风格是其内在特点。理论性研究报告没有实证研究过程,因此对研究者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思维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素养。论文有三个最基本的要素:一为论题,即真实性将被验证(论证)的命题、观点。论题的主要来源就是研究课题提出的假设及研究对假设验证的结果。论文最终是要论证论题的真实性而提出明确的论点。二为论据,即证明论题真实性的依据。论据的来源应该是研究过程所获得的信度、效度高的事实材料包括定性和定量的材料。三为论证,即以论据证明论题的论述过程。论证是文章的结构层次、材料组织的逻辑性和严密性、文章思想观点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与深刻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有效性和技巧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现。论文与实证性研究报告有区别,它一般将科研工作中最主要,最精彩和具有创造性的内容和结果加以提炼,用较简明精炼的语言加以表达,论文不包括过多的具体研究方法和过程,而更强调内容的创新和学术价值。任何研究课题的成果都可以用论文来表达。三、写作内容和要求(一)题目1、题目的内容类型、定位、作用2、写作要求标题要准确标题要新颖题式可多样标题要简洁(二)署名1、署名的方式集体署名个人署名2、署名的规则贡献大小:提出研究设想、承担研究工作、解决关键问题。惯例(三)内容提要和关键词(四)前言(三)内容提要关键词1、内容摘要:中心内容、结构及主要论点和评述;要求重点突出,内容精练,观点明确、一般不用第一人称,以200---300字为宜。学术论文也不宜超过1000字,有关刊物要有中英文摘要。2、关键词:必须是规范科学的名词术语,一般每篇文章有3~5个关键词(主题词)。属于支柱性概念。(四)前言1、内容:问题的由来;文献综述:课题的界定(概念术语的解释)及问题的陈述;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2、写作要求:课题阐述要清楚准确,中心突出;客观公正、科学准确评价他人的研究成果;简明扼要介绍课题研究的动机和意义。(五)正文1、内容:它必须对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通过图表、统计结果及文献资料,或以纵向的发展过程,或横向类别分析提出论点、分析论据,进行论证。研究报告又分:1、研究的对象和方法2、研究的内容和假设3、研究的步骤及过程4、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研究报告的重点部分。A结果的定性定量分析,B研究结果的讨论。结果余下全文>>问题八:科研论文研究对象与方法的内容包括可以去搜下国淘论文写作,希望能帮到你!驳论文是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文体,在对一些社会丑陋现象的批判与揭露上价值尤为突出,但学生在写作中往往感到不知从何驳起,无从下笔。其实,这类文章写作有一个思路,那就是:1、列现象,2、示弊端,3、探根源,4、指出路。本文适宜高中课文,鲁迅先生的名篇《拿来主义》为例,对驳论文的这一特征予以探析。列现象对现实中不合道德、有碍社会健康发展的现象进行列举。事例选取的典型性,以求警醒人们;罗列的丰富性,以求引起读者共鸣;修辞的多样性,以求彰显行文文采,增强气势。问题九:论文研究对象所属领域,范围,性质是什么意思就是您写的论文是什么专业的,再围绕您本专业所属类型来进行论文的写作

研究对象,,,,,,,,,,,,,,,,,,,,,,,,,,,,,,多少字呢 ? 我还是可以给 您的,

论文需要有一个主体 ,也就是说你研究的论文是针对哪个群体或人或物来研究的,这就是研究对象

学术评论文的评论对象有哪些要求

学术批评的原则包括哪些?1、实事求是,以理服人 2、激浊扬清,推介精品 3、鼓励争鸣,促进繁荣

在各种基于内容的学术评价方法中,最典型的评价模式是学术综述,这是学术评价的最好方法。某一学科里的专家将近期这个领域里的研究情况作一总结,分析出某一时期本学科的重要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显而易见,这本身也是一种学术研究。学术综述之所以是最好的评价方法,其原因有两条:一是,写综述的学者本身就是这个领域的研究者,甚至是领先的研究者,他们对所讨论的研究课题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具有比较敏锐的学术洞察力。二是,学术综述是基于研究内容的评估,遵循的是学科本身的内在逻辑和研究范式,可以比较准确地描述出该学科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由此可以比较准确地对学术研究成果作出评价。另外,学术综述的目的是回顾学术研究本身的发展历程,描述学术研究的现状和预期未来的发展方向,从目的上讲,学术综述的评价目的比较学术化,比较单纯,这样就使得学术综述更加客观,并确保综述的价值中立。所以,学术综述是一种比较好的学术评价方式。 相关关系是指学术研究成果与其他研究成果的相关关系, 这个参数描述了该项研究成果对其他研究成果的影响,即描述了这项成果的影响力。我们知道,学术研究不是闭门造车,也不是脑袋一拍的事情,而是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地延伸发展起来的,正如牛顿所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任何学术研究都离不开别人的研究成果,但是,一个学术研究成果却不一定能够成为别人进一步探索的基础。其原因主要是:1) 该项研究成果缺乏新颖性,不是一个前沿性的研究成果,自然不能成为进一步探索的出发点。2) 该项成果缺乏启发性,不能引起其他学者的关注和进一步研究的兴趣。3) 该项成果有游离于学术界的研究兴趣之外,或者说,该项成果不被学术界认为是值得研究的。4) 该项研究成果游离于学术界的研究范式之外,比如很多民间科学家的研究。5) 该项研究成果是无意义的和无价值的。反过来说,如果一个学术研究成果和其他研究成果有密切的相关关系,那么至少可以说,这样成果是为学术界认可的。研究成果的相关性指标主要是通过研究论文的引文特征表征出来的。我们知道,一个符合学术规范的研究论文总有引文部分来指示该论文和其他论文的逻辑关系,这是现代学术研究的基本范式。通过引文关系我们可以清楚地描绘出一个研究成果的相关性脉络:两个基本面和两个维度。两个基本面第一,该研究成果与以前的研究成果的相关性,表现为该成果引证先前的相关研究成果,即引用率指标。一个研究成果如果没有引文,其学术性会引起非常大的争议,进一步而言,如果一个研究成果引证的是相关研究非主流的研究成果,而没有印证主流研究成果,那么这个研究成果的价值也是可疑惑的。所以,我看论文首先看引文,如果该论文的引文的质量不高,我自然会怀疑该作者是否认真研读过相关领域里的重要论文,进而怀疑该论文的质量。第二,该研究成果与以后的研究成果的相关性,表现为该成果被别的成果引证的情况, 即为被引率指标。一般说来,被别的成果引用得越多,说明这个成果可能具有越强的新颖性,启发性,越能说明该项成果能够成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一个学者,如果其研究成果被别人广泛引用,那么可以认为这个学者对学术的发展有比较大的贡献。当然如果一个研究成果完全是错的,其被引率也会很高,比如时下一本《道德经浅释》被广泛批评,并不说明该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是说明该成果具有很高的荒谬性。所以,被引率往往要和内容评价结合在一起,才能客观地描述出研究成果的价值。两个维度第一是历时性维度。历时性维度有两个时间方向:前向性和后向性。前向性是指该项成果和以前已完成的研究成果的相关性。任何学术研究都如牛顿所说的,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都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所以,一个学术成果和前人的研究成果的相关关系,显然可以作为判断该成果价值的依据。我们可以通过该成果的前向时间维度,来评估该项研究是不是建立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进一步探索,还是重复别人已有的成果。研究成果的前向历时性可以通过该成果的论文中的引文表现出来,我们可以通过这项成果引证他人的研究成果的情况来判断这项成果的新颖性,可以判断这项成果是否站在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上继续探索,可以判断该作者是否做了全面的文献综述。后向性是指该成果对以后的研究是否具有参考价值。 我们知道,学术成果是有生命周期的,学术生命周期主要是指该项研究成果对以后学术研究成果具有参考价值的时间长度,也就是说,该成果发表后多少时间内,能够持续地对后续的研究产生影响。一些成果的生命周期长些,甚至长至百年;一些的短些,可能发表出来就结束了。学术成果的生命周期造就了学术相关性评价的理论基础之一。学术成果生命的最好度量是通过引文实现的,举例说来,一篇论文发表后的5年内被其他论文持续大量引证,以后逐渐减少,直到没有,这一个时间周期就表征了该学术成果的生命周期,也时描述该成果语其他成果相关性历时性特征的重要依据。学术成果的生命周期是非常容易定量估算的,但是怎样估算,据我了解目前还没有很好的估算公式,我们图书馆界研究这个问题具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不妨试着研究一下。特别是叶鹰教授搞的抽象图书馆学是不是能在这方面找到应用价值?猜想一下。第二是共时性纬度,这个维度表征了该成果和同时期的研究成果的相关性,这个维度同样由来个时间方向,前向性和后向性。共时性可以通过该研究成果最近的引证别人的论文和别人引用该成果的引文来表征出来,例如,该成果最新的一篇引文是半年前的成果,发表后第一篇被引的论文发表于半年后,那么其共时性特征前向性是半年,后向性也是半年。显然,共时性维度是表征研究成果新颖性和重要性的重要描述指标。

写好评论型议论文,我们要注意四个方面:一、选好论题。写评论首先要确立评论的对象和目标。在现实生活中,问题和矛盾很多,在纷繁的表象中,通过自己敏锐的感觉以及对新事物、新问题的感受力和思考力,来选取有价值的论题,引起人们的重视。二、以小见大。在写评论时,要学会选材,要能从生活中的大事中选取一个小的突破口,经过分析、开掘,揭示其普遍的、深刻的含义,从而达到“小中见大”的效果。角度越小,评论起来越集中,力度和深度就越好,就越能进行深入细致地观察体验和高屋建瓴地思考分析,从而写出新意迭出的评论来。三、要有剖析和概括。评论的主要手段是议论,议论则应以剖析和概括为重点。只有剖析才能揭示事物、问题的内部与外部的联系;而概括则是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通过个别显示一般。这两者在文章中是相辅相成的。在剖析的过程中,根据对象或问题的实质,要中肯,还要一针见血,毫不留情,也要有推心置腹、设身处地的谈心,将议论深入到灵魂的深处。概括则要简洁明快。针对公共汽车上的“老弱病残孕专座”问题,对爱抢占的青年人所做的评论,大声棒喝的评论,则不如推心置腹的谈心来得有效果。四、短小精悍、活泼隽永。评论要写得短小精悍才容易阅读,也便于扩大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要更加用心地提炼思想,锤炼语言。在内容上和篇幅上都要精练。形式以灵活多样为主,不要有八股的老面孔,给人一种说教的姿态,这很容易让人产生反感的情绪,在轻松幽默中,通过生动活泼的语言,隽永的文字,从而打动读者才好。

学术评论文的评论对象有哪些特点

二、学术批评有哪几种类型?各种类型的特点是什么?(50分)得分点:回答对类型得一半分,正确分析类型特点的得满分。 学术批评是指:遵循一定学术规范,以学术问题为对象,不同观点的讨论、商榷、评析赞同、反对、批评与反批评。主要有书评式批评、切磋争鸣式批评、打假式批评等。 书评式批评:它是常见的一种学术批评形式,许多专业期刊都设有书评专栏。高质量的书评,不仅要求具备丰富的知识,并对所评书籍的内容有透彻的了解,而且对所评书籍的优点、缺点都要说得清清楚楚,不能作模棱两可之言,此外,书评不应仅仅局限于原书的具体内容,有时应就原书所涉及的重要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把问题引向深处。 切磋争鸣式批评:是指通过对学术流派、作品和观点的批评、讨论、商榷、回应、争鸣,在学者之间互相砥砺,共同撞击中拼发思想火花,点燃智慧之光,提炼思想精品,推动学术发展。切磋争鸣式批评是学术批评的主流,是学术批评的重心所在。 打假式批评:通过揭露典型的粗制滥造、抄袭剽窃、假冒伪劣之作,警示学术腐败的危害性,呼吁学人守住底线,阻止道德的进一步滑坡。其侧重点是揭示科学研究中的故意越轨行

01准确性学术论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是以客观性和真实性为基础的。从狭义来讲 ,是指用字用词、计量单位、公式等语言符号的准确、客观、真实。从广义上来说 ,则是指文本语言在整体上力求概念 明晰、判断准确、逻辑推理严密、语法合乎规范、结论鲜明 ,是对审美对象真实、客观的表达。所以就要求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抑或是作为审美客体的语言,能够正确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本质。语言用语具有独特性和主观性 ,其语言对象的选择也是复杂的艰巨的,审美主体既 能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又能见微知著 ,明察秋毫 ,把握住最能反映事物和现象的真谛和精髓的“那一个”,抓住最能刻画逼真的“那一个”,能够善于透过现象去抓住本质。这不仅是对审美主体思维品质的考量,而且是对审美主体文字功底的验证。遣词造句的本领,既来自丰富的语言积淀,也来自推敲雕琢的能力,每一个审美主体应倾心追求“增一字太长,删一字太短”的境界。学术论文包括自然科学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自然科学论文主要采用逻辑思维和逻辑推理的手段来分析、表达自然科学领域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以揭示客观真理和规律为己任 ,在文本中展示科学的力量和科学的美。在语言表达上严谨而周密,它“反对条件交代的似是而非 ,反对结论上的夸张 ,反对前后概念不一、符号不一、图文不一,反对个人偏见,反对主观臆测。”社会科学论文是以社会领域的学术现象和学术问题为研究对象 ,用于认知和反映社会的一般原理和客观真理。和自然科学论文相比,它虽具有科学美的一般属性,但在语言美的表达上,感情色彩更浓 ,用多一些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和修辞格,在文本语言的叙述和论说中,数理逻辑推理相对较少,在下结论上不要求像数字一样精确, 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两者相比,自然科学论文的表达具有客观性、精确性;社会科学论文表达更具有人文色彩,如同后现代主义的表达 ,注重模糊性和不可确定性。02抽象性学术论文语言的抽象性是相对于文艺作品语言的形象性而言的。学术论文的特点,决定了其在语言的选择上,主要运用抽象思维进行抽象语言的表达。其选择标准是一种理性的尺度,这种选择语言的过程也是判断、推理、归纳和演绎的过程。学术论文的抽象性语言个性在于它是学术的语言,专业化的语言,小众化的语言。大家知道,真正原创性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学术论文, 必定是“阳春白雪”,具有很高的理论建树和学术前沿水平。它的语言符号也是很专业化的,唯有底蕴深厚的专业人士才能领悟其中的奥秘,才能进行准确的解码。就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到现在也没有多少人真正明白其内涵和外延,但这磨灭不了他的伟大和他对人类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学术论文承载的成果,也是科学珍品,科学美的珍品,科学语言美的珍品。爱因斯坦曾高度赞赏玻尔所提出的原子中的电子壳层模型及其定律是“思想领域中最高 的音乐神韵”,玻尔兹曼曾经把麦克斯韦关于气 体动力学的论文当作神奇壮美的交响乐来欣赏,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则被不少科学家誉为物理学中最美的一个理论 ,玻恩说它“像一个被人远远观赏的艺术作品”。03简洁性简洁是一种美。语言的简洁性是指用语经济,言简意赅,它是以语言运用准确性为前提的。语言的简洁一是指用词精练。语言的简洁体现在用字用词上,不在于文章篇幅的简短。学术论文和一般的议论文相比,字数都是稍长的,如果是社会科学博士论文,字数要求恐怕在5万字以上。长没有什么不好,只要说理透彻,论证严密,层次清晰 ,言之有物就可以。当然文约而意丰更好,更值得提倡 ,所以一些刊物已作出明确的规定 ,如《编辑学报》要求: 学术论文、综述一般不超过 6000字,其他文章 4000字以内。二是指行文自然,不粉饰,不做作,不望文生义 ,不信口开河。构思要思如泉涌,下笔如行云流水,行文自然流畅 ,虽有斧削之功 ,却又不留痕迹。X+ Y = Z看似简单,但却表达了 N 个数字的函数关系 ,是一种高度抽象化的简洁 ,是对现实逻辑关 系最完美的概括。在这里,公式用文字去表达反而很蹩脚 ,因为他无法用最简洁的语言去涵盖这样丰富的含义。简洁而不简单,这是语言的美,更是学术论文语言符号的魅力。04层次性语言具有结构层次性。不仅体现在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上下文之间,整体与部分之间, 语体和语言风格之间 ,就是汉字结构的书写也要求呈现出层次性。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指出: 作为语言基本结构单位的句子,都具有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 ,表层结构是由深层结构转换而成的。深层结构说明作为表层结构基础的语法关系,一个句子的表层结构可以表达不同的深层结构 ,一个深层结构可以由不同的表层结构表达出来,语言的深层结构可以使句子的意义更加明确。而语言的一切结构层次 ,是人按照美的规律和意图建造而成的。或者说,人总是从美的意图出发并选择美的框架形式将它们构造。1915年11月下旬 ,爱因斯坦把自己撰写的《万有引力方程》的学术论文提交到柏林普鲁士科学院,真正完整地论述了广义相对论。在这篇论文中,爱因斯坦不仅解释了天文观测中发现的水星轨道近日点移动之谜,并且预言:星光经过太阳会发生偏折 ,偏折角度相当于牛顿理论所预言的数值的两倍。爱因斯坦引入了一个等效原理,认为我们不可能区分引力效应和非匀速运动,即非匀速运动和引力是等效的……基于这些讨论,爱因斯坦导出了一组方程,可以确定由物质的存在而产生的弯曲空间几何。利用此方程, 爱因斯坦计算了水星近日点的位移量,与实验观测值等同,解决了科学界一个长期困绕的难题,这令爱因斯坦兴奋不已。从万有引力方程的推导,可看出论文结构层次的严密,也反衬出语言结构层次的完整和清晰。爱因斯坦自觉不自觉地按美的规律构造了美,创造了美,而这种科学的美,科学语言的美,科学语言的结构层次美,又激发了爱因斯坦的审美情趣,产生了审美体验和愉悦。05规范性学术论文属于议论文范围,它要求主题、材料、题材、布局、表现形式、语言都要符合议论文的文本格式和逻辑框架,这是写作规则的使然,具有强制性。虽然学术论文一直强调内容和形式 的创新,强调唯一不变的就是要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学术论文的文体结构目前已基本形成一个固定化、规范化的模式,在语言表达的层次结构上呈现出公式化和模式化的倾向。学术论文典型的文体结构是三段式: 引言、正文和结论。也代表了论文的开头、主体和结尾,其中主体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学术论文的形式要素包括:标题、作者与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目前,我国的学术论文的结构和编排规则主要以《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为依据,《规范》的制订同时参考了《中国高等学 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中国高等学校社会 科学学报编排规范》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 刊编排规范》等内容,就连《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2005年也发布了国家标准。可以说,我国学术论文的文体结构和编排规范性是很强的,其语言表达的结构层次,规范性要求也很高。这种标准的文本结构形式和语言层次表达方式也绽放出工整的美,严谨的美。

社会评论,顾名思义,评就是评判是非、真伪、美丑;论就是议论、说理;评论就是以议论、说理为手段,对社会生活中的现象、问题进行评判和议论。一、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基本写法: 先叙材料,后发感想,这是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基本写法,由“引”、“证”、“联”、“结”四步构成。 步 骤 :A)引 :引材料、亮观点 B)议 :发议论 C)联 :联现实 D)结 :做结论变式写法有两种,每一步的内容与要求与常式写法相同,只是步骤有变化: l、“联”-“引”一“议”一“结”: 2、“引”-“联”一“议”一“结”。 二、内容要求: 社会评论的特点概括起来大致有四点: 针对性。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将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事物作为评述对象的社会评论,针对性表现得尤为明显。它往往是针对某一现象、某一问题或某种思想倾向,有的放矢的发议论、谈看法。 时效性。社会评论是要通过对社会现象和思想动态的分析解剖,帮助人们明辨是非。因此,及时地发现有代表性的社会动向和思想苗头,抓住时机,并给与正确的引导,就显得十分重要。当然,在考试时,考生只需根据所给材料找到材料所隐含的社会现象,并进行分析解剖,给出正确是非判断,就可以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