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教育的影响论文摘要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4-07-07 05:36:15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教育的影响论文摘要怎么写

如何发挥教育保护和发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作用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传统文化是给人一个基本的行为准则。现代教育是在这个基础上,增加大家的专业知识。传统文化是根,它在我们心里,现代教育属于花花叶叶,大家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

传统文化对中国教育的影响论文摘要怎么写

如何发挥教育保护和发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作用

孔孟之道是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一套重要的思想。他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的代表。儒家思想是我国古代的一中经典的思想,一直对现在的社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提出了“三纲五常”说。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而后,孟子又在孔子的基础上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在这一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注重家庭,君臣之间的关系。-Q6vP0Uyglwo34Xnd56swWQHFIXz5io--fYCR9NGh6V1VpW4j44noboYofNbBDUCaaQIYoPWV_a0vrnCzeySapWReC6qGgxlj8ysBpgJBF_

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影响论文摘要怎么写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令亿万中华儿女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是,中华文明历经数千载,经历多次朝代更迭和外族入侵,却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国的传统文化也饱经沧桑,虽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地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下面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论文3篇,供大家借鉴参考。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第一篇:新媒体环境下汉中传统文化遗产的现代转化探析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探索新媒体技术支持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当下研究热点。本文以汉中地区为切入点,借助新媒体技术,探讨汉中历史文化遗产的现代转化与传承的问题。分析汉中地区的经典成语故事、古代文学作品、传统戏剧、以及传统手工艺的数字化创新与传播,探索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与传承,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公众的民族情怀与人文素养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 中国传统文化; 汉中历史文化遗产; 现代化转化与传承;  1 研究背景  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其意义就在于对传统文化进行新时期背景下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证明:人们只有在已有的传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传统和传统文化才能承承相因、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发扬光大。”[1]“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传统文化是人民辛勤工作和智慧的结晶。我们必须从历史的延续和文化发展的继承出发,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进行创新。”[2]因此,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转化,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担当,同时也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一种使命。  新媒体是一种新生的媒体形式,它是继传统的报刊、广播、户外、电视后出现的“第五媒体”。其功能强大,主要借助于当今发达且成熟的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移动网络、区域无线网等技术渠道以及互联网、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的终端,实现海量信息资讯和娱乐体系的在线共享。新媒体技术使得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和接收者实现了平等和对等,人们既可以发布和传播信息,也可以接收和享用信息,并与周围的人和事物以及世界实现互动。“新媒体的特征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3]新时期,保护和传承好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历史文化遗产,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历史性任务。将新媒体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结合起来,使得两者相辅相成,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2 汉中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简介  “截止到2011年6月,汉中已经拥有国家级名录6项,省级名录39项,市级名录59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广泛,种类多样,既有体现历史文化的故事传说及民间戏曲,又有贴近百姓生活的各种民俗活动。”[4]其中比较知名的有蔡伦造纸传说、洋县佛教音乐、镇巴民歌、汉调桄桄、洋县架花焰火技艺、洋县悬台社火等,两汉三国时期遗存下来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俗丰富了汉中的地方传统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急需借助新媒体传播平台进行现代转换与传承。  3 汉中地方传统文化新媒体形式的现代转化与传承  (1)汉中经典成语故事及传说新媒体形式的转化与传承。成语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璀璨一页。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包含着一段令人回味的历史烟云,其中蕴含着很丰富的人文哲理与生活经验。汉中历史悠久,两汉三国历史文化比较丰富,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流传下了许多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成语故事及历史传说,比如,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萧何月下追韩信、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张骞故事传说、廉泉让水、褒姒传说等。对经典成语故事及传说进行整理和编排,标注拼音,制作成为电子书样式,并配上真人语音以及名家讲读的音频;还可制作成幻灯片PPT的形式,配上相应的图片,如果条件允许则可使用GIF动态图片,这样更具吸引力。此外,将文化典故以动画的方式进行呈现,或制作音频节目,将文本转化为音视频以满足受众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借助手机APP在线功能推广和宣传,实现文化的活态传承。  (2)汉中地区传统手工技艺新媒体形式的转化与传承。千百年来,中国的传统工艺与人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工具与材料,人们将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经验和认识,以相对稳定的造型、图式、技艺和文化等要素凝结在器物之中。[5]中国传统工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由于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氛围,汉中本地保留下来了一些传统的手工技艺,例如,汉中面皮的制作技艺、蔡伦造纸工艺、汉中张氏摩崖石刻拓印技艺、洋县蓑衣编制技艺、城固泥塑、洋县架火烟花、谢村黄酒酿造技艺、西乡松花蛋制作技艺等。这些丰富多彩的地方手工技艺急需得到关注和保护。在今天这个网络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大众传媒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可以借助网络媒体的传播方式来进行宣传与推广,使传统技艺能够被广大的人们所认知和了解。  因此,对汉中本土传统手工技艺进行视频加工,将诸如蔡伦造纸技艺、汉中面皮、谢村黄酒的制作过程完整的拍摄记录下来,对其中的加工环节进行细致和完美的展现,能够引发受众的感知欲和好奇心。通过拍摄纪录片或微电影形式,配以优美动听的背景音乐,让观众在观赏这些传统手工技艺的同时,还能感受到一种心灵的愉悦与放松,体味传统文化的魅力。  (3)汉中传统民俗文化和民俗活动新媒体形式的转化与传承。历经千秋的历史典故,家喻户晓的民俗活动,见证了汉中地区历史的进步和人们思想意识的开放,相比陕南地区其他区域所特有的自然风光,汉中地区的民俗文化更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是汉中的民俗文化,即在汉中境内的民间地区所形成和保留下来的民间艺术,例如汉调桄桄、镇巴民歌、洋县佛教音乐、端公戏等。进行新媒体形式的转化,可以请一些老艺人和技术成熟、经验丰富的民间艺术家进行现场演绎,通过现场录制和后期制作的方式形成音视频作品,通过各大视频媒体以及网络平台进行投送,也可以由当地政府着手操作,在地方台以及各大公共场所的LED屏幕上进行滚动循环播放。  其次是汉中的民俗活动,汉中的民俗活动多种多样、种类丰富,如南郑协税社火高跷、南郑新集采莲船表演、略阳羌族羊皮鼓舞、洋县杖头木偶戏、洋县悬台社火、老君庙会、春官说春发放春贴、勉县武侯墓清明祭祀活动等。这些精彩纷呈的传统民俗活动展示了汉中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要对其进行新媒体形式的转化与传播,可以借助一些官方和非官方网络进行传播,充分挖掘民间传播的力度。例如,可以邀请知名视频网站的主播,比如哔哩哔哩、Ac Fun、斗鱼、抖音等,现场参与活动并进行实时直播与互动,借助主播个人的影响力和自媒体视频平台的强大扩散力,可以吸引更多的关注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汉中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此外,借助微信,建立汉中民俗活动的公益性宣传公众号,向广大的在线用户进行推送,有一定的宣传与展示效果。  (4)VR技术与汉中文化旅游景点的线上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能使用户沉浸到环境中。  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汉中还拥有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即各种文化旅游景点。其中,两汉三国时期的石门栈道、古汉台、拜将坛、饮马池、武侯墓、张良庙等。需要政府投入一定的资金,聘请专业的技术团队,对这些文化旅游景点进行精准的测绘,然后通过计算机进行3D立体建模,建立线上文化博物馆。还可在城市内的各大公共场所建立市文化旅游景点的VR体验馆,广大市民和外地游客不用亲临景区,借助VR设备,进行在线漫游,体验立体沉浸式虚拟游览,并能与景点内的物体进行互动,从而获得立体式全感官的综合性体验。这种新的游览方式与以往的游客进入景区实地游玩体验相比,在保持景点全部区域各种参数与信息完整收录与提供的同时,还降低了参与体验的门槛,能够让游客获得多倍的感受与身心的全面满足,充分体现人性化的思维与设计理念。  4 结束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汉中历史文化遗产的转化与传承的可行性策略,提出借助在线网络媒体技术和各种视频平台,以及VR技术,对各种类型的文化遗产进行视频化和立体化的制作的发展路径。此设想的实现需要政府的帮助与支持,加大新媒体传播的力度,使汉中的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得到普及并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 吴增礼,王梦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维度和限度[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4(01):1-  [2] 侍舒玮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化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J]戏剧之家,2019(12):219+  [3] 张婕,苗思雨,逯鹏祥,等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特征与对策研究[J]城市党报研究,2020(03):90-  [4] 潘秀梅,张慨浅析陕西汉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保护现状[J]美与时代(上),2013(07):43-  [5] 贺超海中国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

随着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深入发展,一股国学热席卷整个文化领域,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中以道德伦理价值为取向的思想,再次受到热切关注。而以道德伦理为取向的国学,为小学生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则从国学经典所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国学经典中有哪些道德意义以及如何运用国学经典进行道德教育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如何在小学道德教育中实施国学经典的教育。小学生道德教育在小学教学中占重要的地位,主要以五爱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思想内容比较陈旧,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之情。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蕴含着优秀的传统美德,在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将这些经典积淀在脑海里,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日后的人生态度和方向。因此,运用国学经典进行道德教育,是小学生道德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一、国学经典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孕育了中华民族诚信友爱、温文有礼的优雅人格。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如《论语》是我国古代一部十分重要的经典,它包含了立身、处事、为学、从政等丰富的人生经验和人生智慧。它融政治、伦理、道德与教育为一体,其核心是做人,是伦理道德修养。它提出的许多做人的原则和格言,如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等等,具有普遍的意义。又如《弟子规》,虽然总共仅有1080个字,360句,但却把一个人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等的态度和礼仪概括的淋漓尽致。《弟子规》所阐述的道理,譬如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泛爱众,而亲仁等教诲,适用于不同宗教、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以及各行各业,男女老少。《弟子规》的编写次序也是中国古人教育经验的总结,符合教育的规律。其他的如《童蒙须知》、《孝经》、《礼记》、《颜氏家训》等一系列经典蕴含着优秀的传统美德,学习国学经典,可以让小学生系统地直面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接受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二、国学经典的道德意义分析(一)国学经典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特点。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13岁以前的少年儿童,他们的记忆能力较强,而其逻辑思维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及早让儿童学习中国文化经典,接受传统优秀文化的熏习,即是在他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佳的黄金时期,接触最具有智能和价值的经典。将这些经典积淀在脑海里,虽然他们这时还不完全理解,但会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日后的人生态度和方向。以文而化,逐渐培植其福德、开启其智慧,从而奠定他一生的高远见识和优美人格。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和阅历的增加,他们会逐渐加强对经典的理解,经典遂成为他一生开智、受益、励志、成长的源泉。(二)国学经典教育的精髓在于潜移默化而非灌输。现阶段我国的小学教育片面灌输知识技能,急功近利,让儿童身心疲惫,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的核心价值被忽略,教育的科学规律被漠视。当下,一些机构利用社会、家长的认识误区,打着培养小神童、小天才的旗号引人眼球,实则为赚取千金万金的学费。这种拔苗助长、把教育当成商业、产业来做的结果,误导了儿童发展。学习国学经典不仅可以让孩子多认识字词,奠定大语文之根基,培养文化气质,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感悟圣贤文明,通晓启迪心智,陶冶品行,提高修养,培养儒雅风范,明白做人的道理,归根到底就是提高人的根本素质。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却是文明传承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孩子们从小接受这样的熏陶,国学经典将在他们心里埋下种子,随着他们慢慢长大,会与他们形影相随,对他们的一生都将产生积极影响。让国学经典点点滴滴融入孩子们的生活当中,让孩子们得到一种民族情感性格的熏陶,使孩子们养成孔孟所提倡的至大至刚的人格,至关重要。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道互补为内核[1]  ,还有墨家、法家、名家、释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近代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文化的全称大概是传统的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落脚在文化,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谓。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例如说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之类;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对中国教育的影响论文摘要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教育的积极影响1、传统文化下的教育注重自身修养与提高;2、传统文化教育注重因材施教;3、学思结合的教育方法;4、传统教育下培养的爱国情怀。二、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教育的消极影响1、科举制度对现今考试制度的影响;2、尊师重教的思想抑制了学生的思维;3、封建思想抑制了科学技术发展;4、传统文化下的思想上的禁锢。

如何发挥教育保护和发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作用

孔孟之道是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一套重要的思想。他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的代表。儒家思想是我国古代的一中经典的思想,一直对现在的社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提出了“三纲五常”说。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而后,孟子又在孔子的基础上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在这一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注重家庭,君臣之间的关系。-Q6vP0Uyglwo34Xnd56swWQHFIXz5io--fYCR9NGh6V1VpW4j44noboYofNbBDUCaaQIYoPWV_a0vrnCzeySapWReC6qGgxlj8ysBpgJBF_

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影响论文摘要

1、 传统文化注重自身修养与提高,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特别强调自律,自我修养,从心性上陶冶情操。2、 传统文化教育注重因材施教,因材施教作为传统教育的原则,一直被人们所重视。最早实施因材施教的是孔子 他对自己的学生很了解,能够说出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智力水平,并且针对不同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各种不同的人才历代进步教育家都重视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浅谈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对当代教育的影响摘要:有人说,中国当代的教育问题归根结底是中国五千年的文化问题。从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对一个国家、民族的教育的影响是很深远的,而一个民族文化传统的核心是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价值观。中国教育根植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是什么样的?它究竟怎样影响着当代中国的教育?对这样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是该怎样做?本文就一些文化现象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关键词:传统文化、价值观、当代教育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传统文化价值观  中国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著名的文明古国,它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全世界、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中与文化发展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和不可估量的独特作用。承载者历代先贤门睿智思想火花的中国优秀文化典籍,不仅记载并世代传诵着这一在世界各文明古国中唯一自成体系的且一脉相承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且也成为不断兼容并序的吸收不同类型的文化,并使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的物质载体。 一直以来,我们所提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许多要求和规范,都可以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他们的历史渊源。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造就了无数的道德楷模和典范事例,有着极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财富。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可以概括为探讨“天道(天地的来源及其法则) 与人道(人自身和人类社会和其他动物是否有人性)的关系,创造了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它体现的是中华民族 “天人合一”的核心价值观。注重天人关系,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也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道德价值的最终归宿;“和”是中国传统人生理想的最高价值,落实到教育上则是将“中庸之道”作为人生道德价值的分寸把握。二、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教育的积极影响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我国的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教育的积极影响更是可以肯定的。 以前,我们的前辈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并在他们自身的丰富与发展过程中影响和丰富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即而有许多千古传诵的英雄事迹和文学作品影响着一代代的炎黄子孙。古代私塾教育推崇熟记《四书五经》。孩子从小便知孝顺父母,尊敬师长,报效国家成为栋梁之才。胜不骄,再接再厉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败不馁,卧薪尝胆,终成大器。在自古流传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影响下,不断的开拓创新,推动历史车轮的前进,碾出一朵朵文明中外的奇葩:四大发明的创造,英雄人物的产生,优秀诗歌的流传等等。 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美德尊老爱幼, 勤俭节约, 诚实守信等。还有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小学教科书中的《孔融让梨》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用文。孔融年纪虽小,但是懂得把大的梨分给自己的长辈,而把小的留给自己。小学生学完这篇课文后,当自己遇到类似的事情时,会下意识的去模仿,养成尊老爱幼的好习惯。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豪感、民族文化素质的力量源泉之一。因此加强从传统文化的特点来看,传统文化对于培养人青少年的人文素质教育,继承中华民族的瑰宝,以及自身的审美观念,都有极为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很有帮助的。 我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平主义传统和人道主义精神将成为润养未来教育的营养素之一。中国古代昭君出塞与文成公主和亲等典故, 正是国家和平主义的表现。而“和为贵”, “仁政” 等提法, 以及老子关于“老吾老及人之老, 幼吾幼及人之幼”等论述, 都代表着中国几千年一贯的人道主义精神。此外, 从《礼记》里的“大同世界”, 到康有为的《大同书》, 再到孙中山的“天下为公”口号, 都代表着中国和平、有为的精神。上述这些, 对培养未来学生的理性思维与合作意识和平精神都是有益的。 此外,中国古代矛盾辨证思维对提高未来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也是大有助益的。这种矛盾辨证思维在老子的名著《老子》中有大量的论述,阐明了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孔子也有辨证明法思想,讲究形式“叩其两端”,讲究“过犹不及”的“中庸之道”。这种矛盾辨证思维认可“一分为二”和“合二为一”的观点。对未来受教育者更为深刻的认识社会和自然界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而成功的解决问题无疑也是颇重要的。未来的教育强调大量开设文化选修课程与活动课程,让受教育者大量参与文化鉴赏、审美。为此,学校要为受教育者创造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这是因为未来社会更强调人作为社会的主体,要消解未来社会的巨大压力,提升人类生活质量,优秀高雅的生活则离不开较高的文化鉴赏力与审美能力,也离不开很重要的人际协调能力与活动能力。正如约翰奈斯比特所说的: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的富裕将使人们需要借助艺术来重新审视生活的意义,而着一步将从学校开始。未来的教育者将在改革中培养受教育者的文化审美素质,提升其精神生活层次,同时也给受教育者缓解巨大社会压力,调整好个人心态的技术手段。三、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对当代教育的其他影响 (一) 传统文化中重视道德、强调群体意识对教育主体价值观的影响 中国具有悠久的重视道德的教育传统。孔子是儒家教育之父,其教育思想就是道德伦理教育,把道德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中心,主张“克己”、“内省”,极为重视个人的道德培养。《大学》里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内圣外王”作为培养目标和理想人格,道德教育成为中国教育的本质。这在今天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但道德滑坡、吸毒和暴力增多、拜金主义思潮泛滥、生态环境恶化的条件下, 仍不乏时代的意义。但同时,在这种传统的伦理型的教育价值取向的涵摄下,整个教育活动都被纳入了道德规范的模式中,使人们坚信,复杂的思想行为都必须符合伦理道德标准,用伦理道德原则去包容一切,解释一切。在实际生活中,以伦理原则为绝对尺度的评价模式,把人的多元化的行为仅仅归结为一种简单的直线型评价,人的丰富多彩的价值活动统被纳入不变的道德评价框架中,人的生命创造力受到严重的阻碍,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了传统文化对主体价值活力的限制,束缚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探求,对主体的全面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强调主体意识,从孔子起,儒家文化就一直把教育同社会、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教育成为连接社会个体、家庭和国家的纽带,把一切社会成员连接到一个统一的道德规范之中,将个体塑造成为群体中的和谐因子,使个体与社会保持为一个统一体,以实现统治者的政治理想。很显然,强调群体意识,对于激发个体的社会责任感,形成民族凝聚力,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感有积极的作用。但儒家伦理道德对整体关系的过分注重,压抑了个性的自由发展,其人格是外控的,服从的,接受主体是被动的,它并不重视主体的自我能动性和潜力的发挥,教育中的主体价值只是作为实现社会价值的途径和手段被承认。这种压抑人的独立意志和锐意进取的价值取向,正是与我们今天所要培养的创新人才的特点背道而驰的。(二) 家族化的价值取向对当代学生观和尊师观的影响 从周代开始,“孝”成为调节家庭和家族内部关系的基本道德原则,而孝”和“忠”都表现出了一种建立在血缘和等级基础上的后背对前辈,下级对上级的绝对崇尚和服从的倾向。 这样的价值取向影响到教育,使得顺从、听话被看成是一个好的学生的主要标志。但是,“一般而言,中国学生是比较尊重教师的,但其中又带有明显的血缘和等级色彩,个人的尊师观是有条件的,狭隘的。如一般人只尊重亲自教过自己的教师,不太尊重别人的敬老师,尊重观带有狭隘的感恩报德的色彩,这也是形成中国教师在学生面前地位较高,而在整个社会中地位较低的状况的重要社会根源。” “在现实社会中,尊师的等级色彩比较中,以半人对教师的尊重程度与教师的所在岗位和学校有关。如“尊重大学教师,优待中学教师,轻视小学教师,漠视幼儿园教师”这样等级化的尊师现象。”(三) 功名化的价值取向与当代教育价值观和教育质量观。 功名化的教育观指示我国当代教育出现诸多不好的现象,如“片面追求升学率”和“读书无用论”、 “学而优则仕”等。我国传统社会,官为本位,崇官求官的文化价值取向至今仍有着广阔的群众基础。中国人的成就标准通常是按照官制大小排定的。 这种对教师极高地“官”的价值取向对中国教育考试制度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把教育作为人、社会、国家一体化的统构力量,这种统构力量能把个人的利益和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就是通过受教育入仕为官,于国家是“治国平天下”,于个人是光宗耀祖。因此,读书做官的传统构成了社会关于成就价值的主要取向。当时的科举制度从体制上为人们通过接受教育改变地位提供了可能。通过考试为国家选拔了大批有真才实学的官员(如文天祥、史可法、林则徐等),对管理国家有积极的作用。同时,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选拔人才,对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不足在于它走向了极端,“科举、作官、发财”变成人们上进的三部曲和不可动摇的公式,多少迂腐的儒生,将一生投入了无止境的考试准备中,索然无味的经书,机械的八股文,耗完了青春、心血乃至整个生命。十年寒窗,一举成名,入仕为官者毕竟少,它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中国今天的教育(尤其是考试制度) 来说,也是深刻的。 仍然有很多人把能否培养“官”和“名人”“尖子人才”作为判断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准。而与科举制度神似的高考制度就是“继承传统文化”的体现。而现在的高考制度,虽较科举制度有很多先进之处,但在人们的心目中,高考仍旧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这种片面的选材制度也造成实际工作中教育质量观的偏差。 中学时代是人生的一个黄金时代,然而,由于生理发育原因,朝气蓬勃的中学生正处于有强烈逆反心理的青春期。然而,由于我们的教育体制不完善等原因,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强调的永远是知识,知识永远是第一位的。学习成绩是衡量一个人的主要标准,而忽略了其他的方面。忽略了作为一个人应懂得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如何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样就违背了我们教育的初衷。有很多问题少年,心理压力过大,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一旦与人发生矛盾,不能很好的冷静思考,往往冲动的依靠暴力解决,有很多校园暴力事件,都发生在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身上。(四) 权威化价值趋向对当代教学思想和师生关系的影响 传统文化中崇尚权威的价值取向对中国教育中的师生观的影响重权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崇尚权威的价值取向在我国具有久远的历史,我们几千年的皇权专政,见了主子上级领导要三叩九拜,皇上赐了死罪还要谢主龙恩,令加上人治而非法制,等级制度森严,使百姓都养成了一种臣民心理。 当时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正礼”,出于对礼和道的尊崇,推崇教师的绝对权威,并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师者,人之模范也”、“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等。传统文化中“一以贯之”的整体思维模式对中国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人才规格的影响,思维模式是人们在思维中把握世界的整体联系的定格,特别是对于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之关系的稳定的看法。以其表现形式位和极大作用的承认及对教师率先垂范的严格要求,对今天的影响是积极的。但由于当时对权威的绝对的崇尚,人们把名人的重要著作绝对地经典化,一家之说具有崇高而神圣的地位,变成了绝对的真理,而引经据典因此也成为做学问的必由之路。虽然强调在对“礼”和“道”的认识上有“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但一般来说,教师的权威是不容挑战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从属于教师,学生不敢反对教师,教师不轻易接受学生的新异观点,即所谓“师道尊严”。在这种重权威的价值取向下的教育缺乏科学和民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只能囿于引经据典的狭窄范围内,不能体现其主体性和创造性,唯书、唯师遏制了人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同时,受其思维模式的影响,忽视对事物作分门别类、精细具体的分析。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内容单一、狭窄的知识结构缺乏宽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严重分离;教学方法单一、灌输、填鸭、答案惟一、重演绎、推理、按部就班、少思辨、重直觉; 在教育目的上,不能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培养规格,所有的人都“千人一面”。 在当今,尽管有些老师已经接受了新的民主的教育思想观,但是特别是在中小学,中国的师生关系仍竭力推行教师的权威,无论是在组织教学,评价教学,思想教育,还是班级管理上,教师都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而缺少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坦诚讨论。 又如教材,教学形式,教学大纲,考试,答案的统一,无不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四、 对我的启示 我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简直数不胜数,是一笔值得未来充分加以发掘的巨大遗产。祖先遗留下来的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学艺术包括朴实的诗经、瑰丽的楚辞、壮伟的汉赋、优美的搪诗、铿锵的宋词、厚实的明清小说、幽雅的古琴、清亮的琵琶、浑厚的二胡、魅力无穷的围棋与中国象棋、变化多端的书法、多姿多彩的国画。每一样都韵味无穷,都是未来受教育者进行文化鉴赏,审美的重要内容与对象,确实可成为未来受教育者的宝贵财富。将上述那些文化财富连同西方古典文化财富,现代当代世界文化财富加在一起,才能构成未来教育乃至整个未来社会的文化审美对象体系。 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话题历来是文人的关注的焦点,但是,对于如此优秀的文化传统,在同一文化圈内,我们对于自己的文化传统早已被我们的年轻人抛弃,在日本韩国却完整的保存着。 中国经过20世纪初的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再加上解放后的批林批孔运动,有人指出,我国实际上出现了文化断层的现象,这与日韩保存儒家文化形成明显的反差。对于中韩文化的异同在此不深究,我想说的是,人们看到日韩有很多生活方式,如跪拜,还有举行的活动,如韩国的端午节是对儒家传统文化的保存,而在中国这样形势的活动越来越少。我认为,中韩对传统文化的不同在于形式上,中国抛弃了形式,但是在心理上,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这么多年所谓的断层是指对于传统文化,我们把好的批成坏的,而那些坏的还在我们身上留着。[7] 对这样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是该怎样做?我想首先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对教育的重要作用,认识到继承的重要性;同时,也应该看到传统文化对当代教育的局限性,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传统文化价值观不良影响。其次,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化做教育的力量,须体现在情境性、主体性、针对性的原则。情境性就是摒弃直截了当的生硬灌输,利用文字与教学设施,创设能吸引受教育者的特定情境地,如奇峰突起的故事等,是他们的注意力乃至兴趣调动起来,再良好的心理状态中进入学习过程。主体性就是只受教育者主动参与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中,让他们有体验,讨论乃至提高的大量机会,再实际感受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中优化自身的素质。如果又是应试教育的那一套“教、背、考”,背离受教育者的心理需要,也就很容易造成失败。针对性,是说内容要有取舍,不是多多益善,应依据现实未来教育目标的需要而选取适当的内容。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优秀的宝贵财富,我们应当充分地加以利用,使传统文化有所继承,有所延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并取其精华融入我们的教育过程的始终,发挥其巨大的影响力。

影响不大。也可以说,影响极小。远远不如“普及英语”对教育的影响。

没有传统文化就没有教育,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