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美术作品鉴赏分析论文2000字体大小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4-07-03 06:29:47

美术作品鉴赏分析论文2000字体大小怎么写

新课程改革下试谈高中美术鉴赏众所周知,审美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罗克韦尔 肯特曾说过:"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地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 马克思曾引用黑格尔设想的一个生动比喻,来说明人类在创造活动中实现其本质力量叫产生的愉悦:一个小男孩,将一块石子投入水中,他看到水的涟漪不断变大,他欣赏自己的创造,从中得到无比的欣喜……。而到了高中阶段,审美教育更显示出在素质教育方面的作用,这时的学生从原来的快乐、无拘无束、天真活泼变得沉默、羞涩和严肃,他们要寻找一种新的适合表现自我意识的方式,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如果灌输给他们一种起着心灵感应作用的思想教育---审美教育,就能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接受教育,不知不觉地受到高尚,健康的思想感情的熏陶。这种教育的特殊效果,是一般道德说教难以达到的。这个阶段学生在生理,心理上已接近成热,是准备走向独立生活的时刻,他们的自信、自尊都在增强,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而接触面也更加广泛,他们求知欲强烈,学校教师传授的知识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渴望从各种渠道接受新观念,接受新知识。在这时,审美教育更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其鲜明的形象性和强烈的情感性正是对感情真挚奔放,形象思维极强的青少年作用是最大的。 高中美术鉴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培养审美能力和理解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纵观当前的美术教学,已贯穿从小学至大学全过程中。而高中学美术鉴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素质,必须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结合,掌握学生鉴赏习惯和鉴赏特征。面对一幅绘画作品,该如何鉴赏?这是每一个人都会在心里问的一个问题。在美术界,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而且是一个未能形成共识的学术问题。美术鉴赏课中的常见误区:(一)“专业课”型的失误 在美术作品分析中,关于绘画作品中的构图、造型、色彩、笔触、肌理这些绘画专业语言。有些教师一讲到构图就必谈“三角形、S形”,一讲到色彩就必然分析“环境色、光源色”,这种“专业课”也许只有美术专业的学生才会听得懂。而面对着一群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即使教师分析得头头是道,学生也只会听得云里雾里,索然无味。 (二)“故事会”式的失误 与此相反,有的教师低估了高中生以自己的眼光分析、鉴赏甚至批评美术作品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对艺术家的生平津津乐道,甚至以一些秘闻轶事来招徕笑声,哗众取宠。分析作品却三言两语,一笔带过。这种主次不分,不求质量,只求热闹的“故事会”式教学只是让学生走近了作品,而并没有进行剖析,学生当然无法发表对作品的见解,也无从获得鉴赏作品的能力。 (三)“标准答案”型的失误 有些教师在作品分析中往往坚持课本或自己认同的一种观点,通过不断的暗示、诱导,使学生抛弃自己的观点,而步入教师铺设的标准轨道,这无疑是给作品贴上了标签,也影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发挥。 (四)“模糊区域”型的失误 与此同时,美术鉴赏课也有一片“模糊区域”,教师在分析诸如抽象作品、意象作品、印象派、后印象派等流派作品时往往束手无策。用什么方法来构建通向这些作品的桥梁呢?是美术史为这些风格流派所下的概念定义,还是课本上简单笼统的描述?是艺术家生平中的怪异举止,还是拍卖行中创下的惊人天价?这些都需要教师深入思考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也是常常思考着这些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这里谈一下自己的思考。 一、精心备课,教好“美术鉴赏” 教师不仅要备好课,写好教案,还要备好课前的材料,如恰当的实物、图片、音像资料、新闻、典故等等。这些应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增加鉴赏内容的趣味性,充实课堂内容。 同时,课堂指挥技巧、语言技巧和设计技巧都很重要。教师对教材作品还要事先分析:哪些做重点分析鉴赏、哪些点到为止,哪些干脆让学生阅读鉴赏或课后自查资料鉴赏,以此设计教学,美术鉴赏课教学就不会千篇一律。教师对于搜集到的美术鉴赏作品事先选好题材内容。鉴赏教学应当是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发掘每件作品的最突出、最本质、最感人的地方,并能对其做深刻分析,让学生在剖析中发挥创造和想象,逐渐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审美能力二、教师的授课方式应该灵活多样,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只有在主动参与了学习活动,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身的创造潜能。上课时,教师出示鉴赏作品后,教师不要立即讲解,可以让学生读画几分钟,也可以以讨论的形式,再请他们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然后抛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画面。另外,鉴赏与实践相结合,从中领悟作品内涵。再次,情景创设,从中品味艺术魅力。优秀的艺术作品,在形式结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感情,或思想,或意蕴,或某种意味等等精神内涵,即意蕴美。在审美直觉刺激了鉴赏者的感觉后,将不满足于停留在表面的连锁反应,这时教师应积极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激起他们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教师若能充分利用电化教育法、语言描述法、情景设置法等办法,往往事半功倍。 三、动眼观察,动口描述,动脑诠释,动心体验,动情甄别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如何逐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眼、动口、动脑、动心、动情的鉴赏习惯?下面结合十九世纪荷兰画家凡高《星空》具体阐述这一教学过程。 (一)动眼观察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在视觉能力的培养上,让学生动眼观察,从美术作品上猎取更多的信息。科学研究表明,在人获取的信息中,有80%以上是依靠眼睛观察所得的。如在鉴赏《星空》时,首先提示学生观察作品的内容,例如从作品中看到了什么?其次是让学生在作品的色彩、线条等美术语言上有目的地观察,如《星空》中的色彩是什么色调?反映怎样的环境?在构图的安排上什么特别?……通过教师的提示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动脑诠释 动脑诠释是要求学生把观察的现象进行客观分析,将各种现象综合起来,成为整体的感性的经验,大胆推测美术作品的含义,探究作品所表达的观念。教师可以提出的问题是:作者表达什么?他用什么手段、方法、形式来表现的?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同时也应提供作品的背景资料:1889年5月,凡•高在精神病院养病时夜晚作画,看到夜空中有一个奇特的月亮、许多星星和幻想的彗星。这些星星和幻想的彗星是黄色的旋涡,在天空中旋转着。它们变成为一束反复游荡的光的扩散,带动整个深蓝色的天。凡•高面对这一自然奥秘,不禁感到战战兢兢。他怀着绝望的恐怖,画下了这幕完全出于他个人幻觉的夜景。 (三)动心体验 动心体验是对作品造型、构图、色彩、质材、肌理、线条等画面形式和内容进行自我体验。那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仅凭教师口头传授,而没有学生亲自参与和体验,学生是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的。这些体验的感觉往往会加深学生发现、理解作品深邃而复杂的内蕴,有助进一步对作品做出判断和鉴别。 (四)动情甄别 动情甄别是要求学生判断作品的价值,根据自己的情绪体验,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甄别作品的优劣得失。视觉语言效果是否适当传达主题内容?作者的技巧是否成熟?能否发挥油画特性?等等。这一过程是要求学生经过理性分析后,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这一环节要尊重学生对作品的判断,让学生自己去鉴赏、诠释、体验和讨论。当然,教师在最后阶段做出综合讲评总结也是鉴赏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的讲评总结起着一定的导向性、权威性,既对作品做出恰当的评述,也对学生的鉴赏活动过程作一个综合的评述和肯定。 以上是我在中学美术教育中提出的一些看法。目的是让“美术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沟通,从而使学生在真正意义上获得对他们终身发展有益的美术能力,从而达到人格的完善。我们的美术教育,要使学生人人接受教育、个个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使美育真正成为义务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要注意克服在美术教育中专业化、成人化的倾向和以绘画、唱歌为中心的纯艺术教育模式,培养学生从各个方面发现美,创造美。

列宾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赏析众所周知,美术的鉴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而获得审美享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本学期,我选择了“世界美术赏析”这门艺术学科进行了选修。原因其实很简单,我自小非常喜欢美术方面的东西,对这些看似神秘的艺术形态十分好奇,很想从这课程当中得到一些艺术的知识与熏陶。通过选修这门课程,我逐步了解了许多关于绘画的知识。学下来收获很大,我逐渐可以感受到了文艺复兴意大利艺坛三杰之一的拉斐尔那作品散发出一种令人愉快的笃定,那种归属感;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在他的作品中的寓意;了解了被可视为法兰德斯巴洛克风的具体象征的鲁本斯的作品;当然还有现在被我认为是世界上最美的油画之一的伦勃朗的“泰特斯”等等这些经典的西方美术艺术。通过不断的美术鉴赏活动,可以提高人的审美趣味、陶冶高尚情操,通过美术鉴赏,提高我的艺术品味,吸收前人优秀技法,在中国传统美术教育中是一种重要的方法。而且在我看来从实际情况作为起点,由于经济生活的变化,各种思潮的影响,社会活动空间的扩大,学生产生了一些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高分低能 ”是一种表现。学生有较多的知识和专业文化,并不一定代表他具有其他方面的素质和修养。所以要呼吁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而艺术教育恰恰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手段和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艺术教育不是培养专业的艺术家,不是单纯地训练吹笛子、弹钢琴、画画、书法和跳舞的技术,它是要通过这种技能、知识和修养,提高审美境界,从而促进德、智、体、美、劳、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心中具有崇高理想和大目标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代新人。所以要适当的培养自身的艺术修养。这也是我选择这一课程的原因之一。在为时一学期的课程即将结束时,我经过查阅资料将结合俄国伟大现实主义画家列宾的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按照一般鉴赏的程序对其进行简单的艺术鉴赏: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作者:列宾列宾(1844---1930)是十九世纪后期俄罗斯最伟大的艺术巨匠。这幅作品描绘的是伏尔加河上纤夫拉纤的情景。这幅作品创作于1873年,花了三年的功夫才完成。现收藏在彼得堡俄罗斯美术馆内。1、作品画面介绍:《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列宾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在这幅画的构图上,列宾利用了沙滩的地形和河湾的转折,使十一个纤夫犹如一组雕像,被塑造在一座黄色的、高起的底座上,使这幅画具有宏伟深远的张力,画中的背景运用的颜色昏暗迷蒙,空间空旷奇特,给人以惆怅、孤独、无助之感,切实深入到纤夫的心灵深处,亦是画家心境的真实写照,这对画旨的体现,情感的的烘托起了极大的作用。在画面上画家又对伏尔加河的景色进行了巧妙的布局,以狭长的横幅展现这群纤夫的行列。伏尔加河畔阳光酷烈,沙滩荒芜、近景只有埋在沙里的几只破筐作点缀。景色十分凄寂。一队穿着破烂的纤夫在拉着货船,步于是那样地沉重,似乎可以听到压抑低沉的“伏尔加船夫曲”的回声。因此本画的构图、线条、笔力等绘画技巧都是相当成功的。被烈日炙烤的焦黄的河岸上,一队蓬首垢面、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沉重的脚步拉着货船,在酷日下精疲力竭的向前挣扎。他们中有老有少,个个都衣着破烂、面容憔悴。领头的是一位胡须斑白的老者,眼睛深陷,坚毅的面孔透出饱经风霜的智慧,但愁苦的表情仍然显示了他对于艰苦生活的无奈。走在最后的纤夫低着头垂着手,麻木地随着队伍向前挪动,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日日苦役般的生活。队伍中还有一个较为突出的形象,是处在队伍中部的一位少年,可以看出他才开始这样的工作不久,皱着眉头还不太习惯,他直起腰想用手松一松肩头紧勒的纤绳,毕竟年轻,还不甘心忍受这样的苦楚。其余的纤夫都弯着腰低着头,似乎已没有多余的力气再来表现点什么,在他们身上剩下的,惟有贫苦、艰难与无奈。在这幅反映纤夫苦难生活的画里,与其说是人与自然在搏斗,不如说是人在与残酷无情的黑暗命运和社会搏斗。画中的纤夫共有11个人,约略分成三组。每一个形象都被列宾仔细推敲过,画过人物写生。他们的年龄、经历、性格、体力以及他们的精神气质各不相同。画家把这些性格作了高度的典型化,又都统一在主题之中。现据画家本人的记述,分别来详细介绍这里的每一个人物的情况:最前一组共四人,领头的名叫冈宁,他的表情温顺,然而性格坚韧,具有一种内在的意志力,此人约有四五十岁。他那双深陷的眼睛使他的前额更加突出,显出了他的智慧。列宾在他的头上添画上一块包头的破布,似乎要把他塑成古希腊哲学家的样子。他原是个神父,后来被教会革职,一度充任过教堂唱诗队的指挥。他身体结实,两手下垂。胸前那一条纤索绷得很紧,而身上的麻布衫却满是补钉。这是一个俄罗斯农民长者或智者的典型,他忍受着肉体与精神的痛苦,是这些纤夫形象中的悲剧性主角。在他右边的一个是身材魁梧的憨直的农民汉子,他赤着脚,头发蓬乱,满脸浓密的胡子,似乎在低低地向冈宁絮叨着什么。这个形象起着衬托冈宁的前倾的身子的作用。在他后面是一个细长的瘦子,年近40,身子大部分被挡住了。他头戴麦秆帽,叼着一只土烟斗,头显得尖小一些。他挺直着身子,这样可使纤索松弛,好像是想省点力气。这个瘦子的左侧,则是一个躬背弯腰的纤夫,他原来是个水手,叫伊卡尔。他的两手向下握拢,神色严厉,眼神凝注,直对着前方。显然,他的脾气一定很倔强,是个农村硬汉于。汗水已把他的上衣腐蚀得百孔干疮,结实的肩膀正从破洞处显露出来。中间一组也是四个人:穿一身粉红色破衫裤的少年名叫拉里卡。看来这个少年是初加入这支行列,他那还未晒黑的皮肤,紧蹙的眉头告诉观者,这种劳动对他来说是负荷过重了。他正用于在调节压在自己肩头那根据痛了皮肤的纤索。画家在这个新的受压迫者身上似乎要找到一种希望,那就是不甘心受剥削,要反抗。令人注目的是,在这个少年颈上还挂着一只十字架,这是父母给孩子的信物,祈求上帝能保佑他路上平安。列宾为画这个少年纤夫,曾从他熟悉的孩童形象中挑选了一个作模特儿。少年拉纤这种现象,也如资本家利用童工榨取劳力一样残酷,这是沙皇俄国的农奴制度的罪恶,也是画家所要抨击的主要目标。紧靠在拉里卡后面的,是一个受尽风霜之苦的秃顶老汉,他皮肤助黑,脸色阴沉,一边斜倚在纤索上,一边在打开自己的烟袋,想偷闲抽口烟来缓解一下自己的苦闷。他和前面的少年,在色彩上构成了强烈对比。两代人,不同的命运,却系在一根绳索上。 少年右边是个羸弱有病的纤夫,他步履艰难,全身虚弱,正在用袖口棕汗。头发露在无檐帽的外边,颧骨耸起,泪囊水肿,他未来的路程意味着更大的厄运,我们似乎可以听到他那急促的喘息。在拉里卡与老汉之间,露出了另一个纤夫的脑袋顶,此人的脸庞发黑,鼻孔朝外,嘴唇很厚,看样子是个鞑靼人。最后一组三人,走在前面的是个退役军人,白色的衬衫外面加了一件坎肩,帽子压得很低;背后一个皮肤黝黑,巡回展览画派评论家斯塔索夫说他是个流浪的希腊人。最后一个人只见到了他的低垂的头顶,此人似乎走得更加吃力,他正在往一个小坡上移动。全画以淡绿、淡紫、暗棕等色调来描绘上半部的空白,使这条伏尔加河流显得更为惨淡了。这是为了加强人物的悲剧性,烘托干燥炎热的天气 (列宾在冈宁和伊卡尔两个人物身上曾作过一些改动,尤以伊卡尔缠着白布的头改动得最多)。2、作品给读者的感觉?当我第一次面对俄罗斯画家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首先感知的是蓝蓝的天、辽阔的伏尔加河,十几个姿态各异的纤夫和他们艰难地拉着的船舶。但仔细体验画面中所产生的劳动者的力量却在视觉上似乎受到一种猛烈的撞击,产生一种说不清的瞬间直觉的审美愉悦。一般而言,感觉都是带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微妙性,感觉的最好的接受方法是体验,语言则往往难以传达某种感觉。因此,人们即使产生了某种感觉,也往往难以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对智力成熟、语言丰富的成年人来说即为如此。但是,感觉不管再微妙,总还存在大的趋向性,那么,具体联系到《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它给人的感觉应该是压抑、悲怆和深沉。画家列宾的这幅著名油画,是他经过十多年的构思、绘制和修改才完成的。这幅油画在反映列宾的思想感情方面很有代表性。通过仔细观察画面,我看出画家的思想感情渗透在每一笔、每个人物身上,也渗透在画面的色彩和景物的布局上。所以,只要我们细致观察,从画的整体上认真地体会,就会体会出画家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即对沙俄反动统治的不满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画的是人物群像,从画中人物的不同衣着、外貌、动作以及神态,我们可以深刻领会人物的内心情感。这幅油画是列宾到伏尔加河旅行时,仔细观察了纤夫的生活,经过反复的思索和修改才完成的。作者在描述这幅油画时,他的观察是从前到后依次进行的,描述时抓住了人物的衣着、外貌、神态的特点,并展开了适当的想象,把人物的外貌特点和他们的身份、地位、个性结合起来,使每个人物都有了鲜明的个性。11名纤夫,作者着重描写了4个,从年龄上说,有老年、中年、青年和少年,从职业上说,有破产的农民,有从事拉纤的工人,有退伍的士兵,他们代表着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承受着沙俄时代反动统治者的统治和压迫,都过着悲惨痛苦的生活。作者这样描述,有力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罪恶。3、作者如何使观众产生这样的感觉?这一过程主要探究作品产生某种气氛和感动力的原因。其途径一是社会角度,一是形式角度。从社会角度探寻,指的是将画面中的形象与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已有的认识与经验联系起来,以此解释画面形象之所以给我们造成某种感觉的原因。从形式角度探寻,则是注意研究作者通过对点、线、面、体、空间、光色、材质等造形元素的处理,以及对规格、比例、均衡、对称、反复、节奏、对比、协调、虚实等组织方法的运用,如何营造出我们所感受到的气氛和情绪。我第一次看到它,就因震动而再也忘不了它。我也曾经在不同的河流上背过纤。学会在河水不是太急,因而纤绳还不是过于沉重的时候,将纤板稍稍上移略略高出肩头,并将右胸尽量前挺以紧贴纤板,使纤绳不致于扣进肩头的肉里。但当流水很急船又满载时,就只有听任纤绳深深勒进皮肉,磨出血来也顾不上地身体前倾,几乎触及地面,靠肩胛骨拽着纤绳前进了。肩膀的骨头是否过硬,是一位纤夫合格与否的首要标准。对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但我并不能算是真正的纤夫,因为我并不专以背纤为生,只是偶尔背背纤而已。也正是偶尔背过纤,让我深知真正的纤夫有着怎样的体魄,承受的是怎样的艰辛,从而对真正的纤夫怀有一种含有敬意的复杂感情。这也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下子就打动我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曾经以为再也忘不了那幅油画的我,在不知不觉中却已将它遗忘多年!直到今夜的雨声和我幻觉中江水上涨的轰鸣声将它送回。自责之余,又联想起当初喜爱这幅画和被那纤夫形象打动的,并不仅仅是我或少数人。今天忘却这幅画乃至忘却纤夫的,哪里又仅仅只是我?忘记一幅画当然算不了什么,然而忘却纤夫呢?似乎并不仅仅是因为时代的进步,已使纤夫退出了现实生活。事实上,退不退出现实生活是无关紧要的,一曲《纤夫的爱》不是风行全国,让两位歌手唱红了?今天人们欣赏不已的,是《纤夫的爱》在卡拉OK中的悠闲缠绵画面,是“在纤绳上荡悠悠”的“纤夫”了。问题并不在于这支歌中纤夫形象的虚假,而在于人们欣赏虚假,欣赏缺钙的“美”。因此,忘却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实质是忘却那种有着阳刚之气的,能够承受一切苦难与重负的纤夫精神。

【摘要】普通高校加强美育,主旨是在“育人”,是要教育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审美观是关于美、审美、美的创造等问题的基本观点,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就是要以美引善,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的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学习 方法 美术鉴赏 必要性 美育 意义  引言  有生即有情,有情即有艺术。故艺术非专科,乃人所本能;艺术无专家,人人皆生知也。晚近世变多端,人事繁琐,逐末者忘本,循流者忘源,人各竭其力于生活之一隅,而丧生其人生之常情。于是世间创立“艺术”为专科,而称专长此道者为“艺术家”。盖“艺术”与“艺术家”兴而艺术始衰矣!出“艺术”之深宫,辞“艺术家”之尊位,对稚子而教之习艺,执途人而与之论美,谈言微中,亦足以启发其生知之本能,而归复其人生之常情。是则事事皆可成艺术,而人人也皆得为艺术家。{1}  著名艺术家丰子恺先生的这段话讲的非常深刻,艺术应该是属于全民的。而现今艺术的创造却被集中在艺术家身上,这并不利于大学生们艺术素质和审美观的提高。普通高校加强美育,主旨是在“育人”,是要教育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审美观是关于美、审美、美的创造等问题的基本观点,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就是要以美引善,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的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由此可知大学生学习美术鉴赏课程对于大学生素质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就更应该实现美术鉴赏课程在大学里的普及。这里的普及不能单单只是书本、字面上的普及,而是真正让大学生实现在精神上的普及,真正的了解学习美术鉴赏课程的意义,这就需要我们大学生能真正的看透一些问题。那么以下这些问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到学习美术鉴赏这门课程的必要性。  一 美术是一种文化,而我们大学生有发扬这种文化的义务。  大多人以为“美术”就是“画画”,这是一种误解。在“五四”运动前后,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的主张,他所说的“美育”,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举凡一切能引起人们审美活动的“术”,都属“美育”范畴,而“美育”中的“美术”还包括了文学、音乐、舞蹈在内。后来美术的概念开始具体而微,一般的研究者把“美术”理解为造型艺术的概括,它包含:绘画、雕刻、建筑、工艺美术,现代工业社会中把“工艺美术”和“设计美术”分列为两个不同社会范畴的同一个门类。在中国,又有书法篆刻,同时又把摄影归入“美术”的趋向。由此可见,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美术”概念的内涵也在逐步扩展。  蔡元培当年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的要求,首先也是因为“宗教”本身就是人类的文化表现形态之一,只是这个形态在蔡元培看来已经不合时宜了,况且,“宗教”中能够引起人们崇敬、畏惧的形式其实还是“美术”的创造,所以“宗教”的文化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美术”创造的,举凡宗教绘画、宗教雕刻、宗教建筑、宗教音乐、宗教文学、宗教舞蹈,莫不如此。由此可见,“美术”本身就是一种“文化”。{2}  更为严肃的说美术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它继承和发展着人类的文明成果,传播、保存、融合、发展着民族的文化,是民族形成、生存及发展的生命机制。美术教育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对人们的社会心理、风俗习惯、道德规范、文化传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成为整个文化建设的基础。  二 美术鉴赏课对大学生的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它表现在以美引善  蔡元培先生大力提倡“以美育代宗教”,就是因为作为“美育”的重要载体之一的美术有辅助道德进步的教育功能。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具有的,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社会、家庭,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美术鉴赏课就是学校的教育课程之一。  人的道德理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建立在审美的基础之上,并以美作为追求的价值取向。在思想道德素质养成过程中,美术鉴赏课把中外美术精品直接呈现给广大学生,使他们产生“直观”的美感。“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能使人的主体性得到美的提升,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人的道德财富的源泉。”高校的美术鉴赏课是普通美术教育工作在高校的一种延续,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这种审美教育是通过鉴赏美术作品的意境、线条、色彩、构图、肌理、空间及作者创作背景等完成的,它可以把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直观的、生动的感性形式,其中蕴含的政治思想内容、伦理道德内涵,均使受教育者在提高审美感受、表现能力的同时,心灵得到净化,道德情操得到升华,从而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生动的艺术形象和直观的构思,给青年学生以启迪、以感动,从美术作品中感受到美,精神上获得愉悦和满足,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获取了很多人文知识,接受了思想道德教育,人的身心得以全面和谐的发展。  其次就是就是表现在以美启真  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美术鉴赏课可以使学生以愉快的心理体验展开想象,现代心理学揭示,兴趣和愉快的心情可以为复杂繁重的智力活动提供最佳的情绪背景。好的美术作品,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美术鉴赏可以使学生感知、注意、记忆联想、幻想、创造等思维能力得到发展。通过作品的鉴赏,可以提高学生的视觉感知能力,对各种色彩的象征义和引申义的理解会更加敏锐、协调,可以这样认为,美术鉴赏具有启迪智慧的作用。  美术鉴赏的过程是一种视觉思维的过程,也是鉴赏者审美创造的过程。它是鉴赏者通过对艺术家创造的艺术品的感受、想象、体验、理解和鉴别等一系列视觉思维活动,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从而达到开阔视野、扩大认知领域,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目的。在美术鉴赏过程中,由于鉴赏者面对的是富于启发性的典型视觉形象,所以会自然地唤起种种有关的联想和想象。在联想和想象的作用下,通过特定艺术形象可以感知和认识更为丰富的内容。中国古代诗论中就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之说,宋代诗人梅尧臣要求“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中国画的留白处理,正是留给鉴赏者想象的空间,这是鉴赏者对艺术作品再创造的过程。艺术作品不管表现得多么完整、具体,都留有广大的想象空间,这些空间需要鉴赏者通过联想和想象去丰富和发展,使鉴赏者形象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提高。美术鉴赏与美术创作一样,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因此,鉴赏过程也是培养鉴赏者创造力的过程。  创造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美术鉴赏正适合这种创造心理的培养,尤其在美术鉴赏过程中对作品的色彩、比例、空间、节奏等视觉思维的训练,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空间想象力,开启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再次表现为以美怡情  美术鉴赏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如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就是力量与健美的和谐统一,这表明体质体能的发展过程就是按照美的原则、美的规律塑造美、追求美。在对《掷铁饼者》深入分析、鉴赏并进一步了解作品来龙去脉的同时,还能以健康的美感引发学生强健体魄的自觉性。如鉴赏古希腊雕塑《米洛斯的维纳斯》时,引导学生围绕人体美的标准进行讨论,通过美术鉴赏课帮助学生认识美的时代性、阶级性和多层次性,并转而欣赏“维纳斯”的古典、和谐、健康、自然之美。  美术鉴赏对学生健全心理素质也是至关重要的。美术鉴赏课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进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美心理,使他们对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概念,学会欣赏美、鉴赏美、表现美。优秀的美术作品都是作者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理解,是创作者心灵的表露,所以在美术鉴赏中,广大学生可以通过艺术作品这一媒介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使自己的心灵得到熏陶、感染、净化与提升,从而使学生的认知心理、情性心理、社会心理得到和谐发展。此外,美术鉴赏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宽容心理和创造心理等。  总之,美术鉴赏中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无一不关联着素质教育,关联着大学生自由和谐的发展。所以我们就要更加强调大学生学习美术鉴赏课程的必要性。主要是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审美观是关于美、审美、美的创造等问题的基本观点,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就是要以美引善,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的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艺术漫谈》序,见《丰子恺论艺术》,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6页  [2]张道一主编《美术鉴赏》,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美术作品鉴赏分析论文2000字体大小怎么写的

列宾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赏析众所周知,美术的鉴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而获得审美享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本学期,我选择了“世界美术赏析”这门艺术学科进行了选修。原因其实很简单,我自小非常喜欢美术方面的东西,对这些看似神秘的艺术形态十分好奇,很想从这课程当中得到一些艺术的知识与熏陶。通过选修这门课程,我逐步了解了许多关于绘画的知识。学下来收获很大,我逐渐可以感受到了文艺复兴意大利艺坛三杰之一的拉斐尔那作品散发出一种令人愉快的笃定,那种归属感;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在他的作品中的寓意;了解了被可视为法兰德斯巴洛克风的具体象征的鲁本斯的作品;当然还有现在被我认为是世界上最美的油画之一的伦勃朗的“泰特斯”等等这些经典的西方美术艺术。通过不断的美术鉴赏活动,可以提高人的审美趣味、陶冶高尚情操,通过美术鉴赏,提高我的艺术品味,吸收前人优秀技法,在中国传统美术教育中是一种重要的方法。而且在我看来从实际情况作为起点,由于经济生活的变化,各种思潮的影响,社会活动空间的扩大,学生产生了一些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高分低能 ”是一种表现。学生有较多的知识和专业文化,并不一定代表他具有其他方面的素质和修养。所以要呼吁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而艺术教育恰恰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手段和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艺术教育不是培养专业的艺术家,不是单纯地训练吹笛子、弹钢琴、画画、书法和跳舞的技术,它是要通过这种技能、知识和修养,提高审美境界,从而促进德、智、体、美、劳、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心中具有崇高理想和大目标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代新人。所以要适当的培养自身的艺术修养。这也是我选择这一课程的原因之一。在为时一学期的课程即将结束时,我经过查阅资料将结合俄国伟大现实主义画家列宾的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按照一般鉴赏的程序对其进行简单的艺术鉴赏: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作者:列宾列宾(1844---1930)是十九世纪后期俄罗斯最伟大的艺术巨匠。这幅作品描绘的是伏尔加河上纤夫拉纤的情景。这幅作品创作于1873年,花了三年的功夫才完成。现收藏在彼得堡俄罗斯美术馆内。1、作品画面介绍:《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列宾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在这幅画的构图上,列宾利用了沙滩的地形和河湾的转折,使十一个纤夫犹如一组雕像,被塑造在一座黄色的、高起的底座上,使这幅画具有宏伟深远的张力,画中的背景运用的颜色昏暗迷蒙,空间空旷奇特,给人以惆怅、孤独、无助之感,切实深入到纤夫的心灵深处,亦是画家心境的真实写照,这对画旨的体现,情感的的烘托起了极大的作用。在画面上画家又对伏尔加河的景色进行了巧妙的布局,以狭长的横幅展现这群纤夫的行列。伏尔加河畔阳光酷烈,沙滩荒芜、近景只有埋在沙里的几只破筐作点缀。景色十分凄寂。一队穿着破烂的纤夫在拉着货船,步于是那样地沉重,似乎可以听到压抑低沉的“伏尔加船夫曲”的回声。因此本画的构图、线条、笔力等绘画技巧都是相当成功的。被烈日炙烤的焦黄的河岸上,一队蓬首垢面、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沉重的脚步拉着货船,在酷日下精疲力竭的向前挣扎。他们中有老有少,个个都衣着破烂、面容憔悴。领头的是一位胡须斑白的老者,眼睛深陷,坚毅的面孔透出饱经风霜的智慧,但愁苦的表情仍然显示了他对于艰苦生活的无奈。走在最后的纤夫低着头垂着手,麻木地随着队伍向前挪动,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日日苦役般的生活。队伍中还有一个较为突出的形象,是处在队伍中部的一位少年,可以看出他才开始这样的工作不久,皱着眉头还不太习惯,他直起腰想用手松一松肩头紧勒的纤绳,毕竟年轻,还不甘心忍受这样的苦楚。其余的纤夫都弯着腰低着头,似乎已没有多余的力气再来表现点什么,在他们身上剩下的,惟有贫苦、艰难与无奈。在这幅反映纤夫苦难生活的画里,与其说是人与自然在搏斗,不如说是人在与残酷无情的黑暗命运和社会搏斗。画中的纤夫共有11个人,约略分成三组。每一个形象都被列宾仔细推敲过,画过人物写生。他们的年龄、经历、性格、体力以及他们的精神气质各不相同。画家把这些性格作了高度的典型化,又都统一在主题之中。现据画家本人的记述,分别来详细介绍这里的每一个人物的情况:最前一组共四人,领头的名叫冈宁,他的表情温顺,然而性格坚韧,具有一种内在的意志力,此人约有四五十岁。他那双深陷的眼睛使他的前额更加突出,显出了他的智慧。列宾在他的头上添画上一块包头的破布,似乎要把他塑成古希腊哲学家的样子。他原是个神父,后来被教会革职,一度充任过教堂唱诗队的指挥。他身体结实,两手下垂。胸前那一条纤索绷得很紧,而身上的麻布衫却满是补钉。这是一个俄罗斯农民长者或智者的典型,他忍受着肉体与精神的痛苦,是这些纤夫形象中的悲剧性主角。在他右边的一个是身材魁梧的憨直的农民汉子,他赤着脚,头发蓬乱,满脸浓密的胡子,似乎在低低地向冈宁絮叨着什么。这个形象起着衬托冈宁的前倾的身子的作用。在他后面是一个细长的瘦子,年近40,身子大部分被挡住了。他头戴麦秆帽,叼着一只土烟斗,头显得尖小一些。他挺直着身子,这样可使纤索松弛,好像是想省点力气。这个瘦子的左侧,则是一个躬背弯腰的纤夫,他原来是个水手,叫伊卡尔。他的两手向下握拢,神色严厉,眼神凝注,直对着前方。显然,他的脾气一定很倔强,是个农村硬汉于。汗水已把他的上衣腐蚀得百孔干疮,结实的肩膀正从破洞处显露出来。中间一组也是四个人:穿一身粉红色破衫裤的少年名叫拉里卡。看来这个少年是初加入这支行列,他那还未晒黑的皮肤,紧蹙的眉头告诉观者,这种劳动对他来说是负荷过重了。他正用于在调节压在自己肩头那根据痛了皮肤的纤索。画家在这个新的受压迫者身上似乎要找到一种希望,那就是不甘心受剥削,要反抗。令人注目的是,在这个少年颈上还挂着一只十字架,这是父母给孩子的信物,祈求上帝能保佑他路上平安。列宾为画这个少年纤夫,曾从他熟悉的孩童形象中挑选了一个作模特儿。少年拉纤这种现象,也如资本家利用童工榨取劳力一样残酷,这是沙皇俄国的农奴制度的罪恶,也是画家所要抨击的主要目标。紧靠在拉里卡后面的,是一个受尽风霜之苦的秃顶老汉,他皮肤助黑,脸色阴沉,一边斜倚在纤索上,一边在打开自己的烟袋,想偷闲抽口烟来缓解一下自己的苦闷。他和前面的少年,在色彩上构成了强烈对比。两代人,不同的命运,却系在一根绳索上。 少年右边是个羸弱有病的纤夫,他步履艰难,全身虚弱,正在用袖口棕汗。头发露在无檐帽的外边,颧骨耸起,泪囊水肿,他未来的路程意味着更大的厄运,我们似乎可以听到他那急促的喘息。在拉里卡与老汉之间,露出了另一个纤夫的脑袋顶,此人的脸庞发黑,鼻孔朝外,嘴唇很厚,看样子是个鞑靼人。最后一组三人,走在前面的是个退役军人,白色的衬衫外面加了一件坎肩,帽子压得很低;背后一个皮肤黝黑,巡回展览画派评论家斯塔索夫说他是个流浪的希腊人。最后一个人只见到了他的低垂的头顶,此人似乎走得更加吃力,他正在往一个小坡上移动。全画以淡绿、淡紫、暗棕等色调来描绘上半部的空白,使这条伏尔加河流显得更为惨淡了。这是为了加强人物的悲剧性,烘托干燥炎热的天气 (列宾在冈宁和伊卡尔两个人物身上曾作过一些改动,尤以伊卡尔缠着白布的头改动得最多)。2、作品给读者的感觉?当我第一次面对俄罗斯画家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首先感知的是蓝蓝的天、辽阔的伏尔加河,十几个姿态各异的纤夫和他们艰难地拉着的船舶。但仔细体验画面中所产生的劳动者的力量却在视觉上似乎受到一种猛烈的撞击,产生一种说不清的瞬间直觉的审美愉悦。一般而言,感觉都是带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微妙性,感觉的最好的接受方法是体验,语言则往往难以传达某种感觉。因此,人们即使产生了某种感觉,也往往难以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对智力成熟、语言丰富的成年人来说即为如此。但是,感觉不管再微妙,总还存在大的趋向性,那么,具体联系到《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它给人的感觉应该是压抑、悲怆和深沉。画家列宾的这幅著名油画,是他经过十多年的构思、绘制和修改才完成的。这幅油画在反映列宾的思想感情方面很有代表性。通过仔细观察画面,我看出画家的思想感情渗透在每一笔、每个人物身上,也渗透在画面的色彩和景物的布局上。所以,只要我们细致观察,从画的整体上认真地体会,就会体会出画家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即对沙俄反动统治的不满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画的是人物群像,从画中人物的不同衣着、外貌、动作以及神态,我们可以深刻领会人物的内心情感。这幅油画是列宾到伏尔加河旅行时,仔细观察了纤夫的生活,经过反复的思索和修改才完成的。作者在描述这幅油画时,他的观察是从前到后依次进行的,描述时抓住了人物的衣着、外貌、神态的特点,并展开了适当的想象,把人物的外貌特点和他们的身份、地位、个性结合起来,使每个人物都有了鲜明的个性。11名纤夫,作者着重描写了4个,从年龄上说,有老年、中年、青年和少年,从职业上说,有破产的农民,有从事拉纤的工人,有退伍的士兵,他们代表着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承受着沙俄时代反动统治者的统治和压迫,都过着悲惨痛苦的生活。作者这样描述,有力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罪恶。3、作者如何使观众产生这样的感觉?这一过程主要探究作品产生某种气氛和感动力的原因。其途径一是社会角度,一是形式角度。从社会角度探寻,指的是将画面中的形象与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已有的认识与经验联系起来,以此解释画面形象之所以给我们造成某种感觉的原因。从形式角度探寻,则是注意研究作者通过对点、线、面、体、空间、光色、材质等造形元素的处理,以及对规格、比例、均衡、对称、反复、节奏、对比、协调、虚实等组织方法的运用,如何营造出我们所感受到的气氛和情绪。我第一次看到它,就因震动而再也忘不了它。我也曾经在不同的河流上背过纤。学会在河水不是太急,因而纤绳还不是过于沉重的时候,将纤板稍稍上移略略高出肩头,并将右胸尽量前挺以紧贴纤板,使纤绳不致于扣进肩头的肉里。但当流水很急船又满载时,就只有听任纤绳深深勒进皮肉,磨出血来也顾不上地身体前倾,几乎触及地面,靠肩胛骨拽着纤绳前进了。肩膀的骨头是否过硬,是一位纤夫合格与否的首要标准。对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但我并不能算是真正的纤夫,因为我并不专以背纤为生,只是偶尔背背纤而已。也正是偶尔背过纤,让我深知真正的纤夫有着怎样的体魄,承受的是怎样的艰辛,从而对真正的纤夫怀有一种含有敬意的复杂感情。这也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下子就打动我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曾经以为再也忘不了那幅油画的我,在不知不觉中却已将它遗忘多年!直到今夜的雨声和我幻觉中江水上涨的轰鸣声将它送回。自责之余,又联想起当初喜爱这幅画和被那纤夫形象打动的,并不仅仅是我或少数人。今天忘却这幅画乃至忘却纤夫的,哪里又仅仅只是我?忘记一幅画当然算不了什么,然而忘却纤夫呢?似乎并不仅仅是因为时代的进步,已使纤夫退出了现实生活。事实上,退不退出现实生活是无关紧要的,一曲《纤夫的爱》不是风行全国,让两位歌手唱红了?今天人们欣赏不已的,是《纤夫的爱》在卡拉OK中的悠闲缠绵画面,是“在纤绳上荡悠悠”的“纤夫”了。问题并不在于这支歌中纤夫形象的虚假,而在于人们欣赏虚假,欣赏缺钙的“美”。因此,忘却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实质是忘却那种有着阳刚之气的,能够承受一切苦难与重负的纤夫精神。

工写妙合画心境,融会贯通求变革 -----著名花鸟画家赵清国的作品赏析 夫从艺者,托其根于心智也,发其花、笔端墨彩于萱桑也。人之神不能无为,思虑易迁,哀乐相变,感生于志,赋形凝萃于画间。庚寅(2010)年春(5月15日),在首都的一场拍卖会中,著名花鸟画家赵清国先生的多幅花鸟和国画人物作品赢得来自全国各地和场外的网络参拍者竞相投购,其中一幅斗方葡萄创下25万元的拍卖纪录。五月的北京春寒料峭,不畏风寒的人们带着极大的热情前来参观竞拍。展厅四壁挂满了国内外中国画大师们的作品,清国先生参拍十幅中国画作。这幅以葡萄为主题的《春华秋实》展拍,气势恢弘、枝藤遒劲而又笔墨浓重!赵清国,河南郑州须水镇人,1954年生于普通农民家庭。兄妹五人排行老末,儿时受大哥和父辈的蒙学影响,喜欢读书、写字、画画。他最大的理想将来当一名画家。中学读书时,他的文化课和美术课成绩都非常优秀。然而“文革”却断送了绘画的梦想。1970年,刚满十六岁的他不得不携笔从戎,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区工程兵某部。白天在坑道里从事繁重的体力施工,晚上回兵营挑灯夜战,读书写字。艰苦的生活环境磨练了清国的意志,坚定了他学画、当画家的决心。从那时起,他养成了画速写的习惯。他说,他至今不抽烟、不打牌,和年轻时画画的理想追求是有直接关系的。庄子《外篇》曰:“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青年时代的清国,奋发上进,施工工程,文化宣传,样样都抢在前头,干的出色。他说,人活着,不管做什么,都应该有种向上精神追求,越是环境艰苦,越要有独立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上经》)他常以古人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从普通施工员,到书记员,再到司务长,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清国在部队的时候喜欢读书,兴趣广泛,吹拉弹唱样样都行。但他最钟情的还是画画。他不但喜欢画花鸟鱼虫工笔小品,更热心于描写全景式的大幅巨制。他有时也画油画、搞书法,涉猎极广,没有定式。他最终走上绘画道路正轨,拜潘天寿的入室弟子,浙江美院(现中国美院)的朱颖人教授为师,却来自一次偶然的机会。70年代末,已转业到地方的物资系统清国,在洛阳接待了朱颖人、陈永康等先生一行的艺术家,并观看了他们合作的一幅丈二巨作《洛阳花似锦图》,那绚丽的墨彩、挺立的奇石,虬曲的松柏、华丽的牡丹、萱草以及气势逼人构图,让清国良久驻足,竟然看呆了,原来中国画还可以这样画。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拜朱教授为师,学画国画。说来也巧,刚好朱颖人先生与河南知名花鸟画家李自强先生熟捻。他家中收藏有朱先生十数张从20世纪60年代延至新近的大幅花鸟画作品,清国如视珍宝,借来系统地仔细临摹。他深感自己原有的绘画功底不足,先后在天津大学进修MBA期间到天津美院和贾宝珉、姬俊尧、王之江、李学瑛等先生系统地学习传统绘画理论。1992年4月,经李自强先生推荐,清国带上了数十幅作品驱车千里至杭州西子湖畔朱先生府上求教。朱先生在一一看过作品,夸清国画画有灵气,并在其作品上题字:“精神可嘉,当需努力”。兴致之余,朱先生信手边画边讲,口传身授。那年,朱先生71岁,清国43岁,当为先生的晚年弟子之一。“朱颖人先对生活和艺术的理解表现在他的三个基本观点之中,艺术风格要与个性相和谐、生活的感受是创作的源泉、中国画笔墨是能不断传承发展的艺术。他身上充分表现了一位当代中国画人精审敦厚、充满自信的品质。”朱颖人先生的师承十分丰富,他既受过颜文梁、林风眠、孙文林、关良、倪贻德、黎冰鸿等人学院式的西洋画教育,也受过蔡卓群、吴茀之、潘天寿等人师徒式的训练,他善于吸收中、西绘画两方面的营养,把学院式的教学和传统师徒传承式的训练结合起来学习,并贯彻到他以门生代行老先生的教学中去。朱先生常说:“光学古人的笔墨是远远不够的,要做到师迹又师心,注意学习古人的意境和构思”。朱先生重视课徒与古代名画临摹、写生、创作三个环节的关联互动,主张借“临摹与读画”以学古(即因),承“写生与创作”(即创)以开今。通过学古达于开今的目的。写生是师古人师造化的实践,是通向创作的必由之路。创作是写生的提炼和升华,同时,又是师古人,师造化的试金石,通过实践寻找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实际上在整个学画的过程中,临摹、写生、创作三者是循环往复不断交替进行的。在老师的引领和启发下,清国逐渐明白了这些道理,并且重新注意临摹、写生、创作三者的关系。大体来说,清国的创作九十年代前以临摹为主,兼及写生创作;后期以写生、创作为主。纵观清国的绘画是临摹、写生和创作交叉进行的。经过近三十年的不懈努力,清国逐渐走出一条自悟的学画之路。清国追随朱颖人教授以及诸多先生学画,虔诚,有颗执著之心。先生们亦都倾其所长,无论从题材画意,还是笔墨题款,都毫无保留的传授。清国学得刻苦,也学得灵活。既从宏观着眼,注意把握大局。又从微观入手,一笔一画,精微描摹。他学习有心,不但揣摩老师们的传授要点,而且重视研究老师各自的画路、画材,并结合自己的特点,有针对地借鉴。2005年以来,清国进入创作盛期,完成了一批以葡萄,牡丹、荷花和各种农作物为主题的大型画作,像《风雨荷塘图》、《南风吹来望丰年》、《山中惟有茶烟》(2006年),《春雨》、《清溪品茗图》、《石榴韵赋》、《秋馨图》、《云岭寄情》(2007年),水彩画《雪域佛光》、《缤纷净界》、《嵩山雪景》(2008年)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通观清国以花鸟为主景的作品,早期的作品比较写实,“物之华,取其华,物之实,取其实”,追求朴实的自然美。近期的作品渐趋夸张,带有一定的象征性,透露出较多的理性精神。从上述作品可以明显看出,画家渐由“客观”描摹进入一个主观“臆造”的全新阶段。在创作构图上,清国着意追求雄浑博大的意境,大视角、特写式镜头强化、夸张花木的奇绝,枝藤的伟岸,从而拉近与观众的距离,造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人随作品迸发出心底的崇高感。我国著名花鸟画家,美术评论家,人民艺术家鲁慕迅先生在其《梅花》作品上题款“漫天飞雪压重峦,独立冰崖展笑颜;根有丹砂花似火,化将光热暖人间”。为更好的表现和适应大幅画创作的需要,清国运用粗放的大笔,以浓墨、焦墨和重彩,泼洒胸中浩然之气,从而追求朴厚凝重的艺术效果。这种壮美的审美取向预示着清国艺术创作孕育着一场突变。为迎接这场孕育已久的艺术创作变革,清国先后接受《世界知识画报》、《科技人》和国家机关的邀请,赴京创作巨幅葡萄题材的《珠玑图》、《紫气东来》、《寻诗觅句涉秋园》等画作。他告诉我,近期要重新有选择的读些理论书籍和诗集,拓展意境,滋养笔墨,六十岁以后再进行风格变化,以期探索花鸟人文画的表现方式,展现由修养与能力交融起来的思维,达到直取水墨写意作品的神意格调和主题思想品质。

新课程改革下试谈高中美术鉴赏众所周知,审美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罗克韦尔 肯特曾说过:"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地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 马克思曾引用黑格尔设想的一个生动比喻,来说明人类在创造活动中实现其本质力量叫产生的愉悦:一个小男孩,将一块石子投入水中,他看到水的涟漪不断变大,他欣赏自己的创造,从中得到无比的欣喜……。而到了高中阶段,审美教育更显示出在素质教育方面的作用,这时的学生从原来的快乐、无拘无束、天真活泼变得沉默、羞涩和严肃,他们要寻找一种新的适合表现自我意识的方式,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如果灌输给他们一种起着心灵感应作用的思想教育---审美教育,就能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接受教育,不知不觉地受到高尚,健康的思想感情的熏陶。这种教育的特殊效果,是一般道德说教难以达到的。这个阶段学生在生理,心理上已接近成热,是准备走向独立生活的时刻,他们的自信、自尊都在增强,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而接触面也更加广泛,他们求知欲强烈,学校教师传授的知识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渴望从各种渠道接受新观念,接受新知识。在这时,审美教育更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其鲜明的形象性和强烈的情感性正是对感情真挚奔放,形象思维极强的青少年作用是最大的。 高中美术鉴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培养审美能力和理解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纵观当前的美术教学,已贯穿从小学至大学全过程中。而高中学美术鉴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素质,必须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结合,掌握学生鉴赏习惯和鉴赏特征。面对一幅绘画作品,该如何鉴赏?这是每一个人都会在心里问的一个问题。在美术界,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而且是一个未能形成共识的学术问题。美术鉴赏课中的常见误区:(一)“专业课”型的失误 在美术作品分析中,关于绘画作品中的构图、造型、色彩、笔触、肌理这些绘画专业语言。有些教师一讲到构图就必谈“三角形、S形”,一讲到色彩就必然分析“环境色、光源色”,这种“专业课”也许只有美术专业的学生才会听得懂。而面对着一群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即使教师分析得头头是道,学生也只会听得云里雾里,索然无味。 (二)“故事会”式的失误 与此相反,有的教师低估了高中生以自己的眼光分析、鉴赏甚至批评美术作品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对艺术家的生平津津乐道,甚至以一些秘闻轶事来招徕笑声,哗众取宠。分析作品却三言两语,一笔带过。这种主次不分,不求质量,只求热闹的“故事会”式教学只是让学生走近了作品,而并没有进行剖析,学生当然无法发表对作品的见解,也无从获得鉴赏作品的能力。 (三)“标准答案”型的失误 有些教师在作品分析中往往坚持课本或自己认同的一种观点,通过不断的暗示、诱导,使学生抛弃自己的观点,而步入教师铺设的标准轨道,这无疑是给作品贴上了标签,也影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发挥。 (四)“模糊区域”型的失误 与此同时,美术鉴赏课也有一片“模糊区域”,教师在分析诸如抽象作品、意象作品、印象派、后印象派等流派作品时往往束手无策。用什么方法来构建通向这些作品的桥梁呢?是美术史为这些风格流派所下的概念定义,还是课本上简单笼统的描述?是艺术家生平中的怪异举止,还是拍卖行中创下的惊人天价?这些都需要教师深入思考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也是常常思考着这些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这里谈一下自己的思考。 一、精心备课,教好“美术鉴赏” 教师不仅要备好课,写好教案,还要备好课前的材料,如恰当的实物、图片、音像资料、新闻、典故等等。这些应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增加鉴赏内容的趣味性,充实课堂内容。 同时,课堂指挥技巧、语言技巧和设计技巧都很重要。教师对教材作品还要事先分析:哪些做重点分析鉴赏、哪些点到为止,哪些干脆让学生阅读鉴赏或课后自查资料鉴赏,以此设计教学,美术鉴赏课教学就不会千篇一律。教师对于搜集到的美术鉴赏作品事先选好题材内容。鉴赏教学应当是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发掘每件作品的最突出、最本质、最感人的地方,并能对其做深刻分析,让学生在剖析中发挥创造和想象,逐渐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审美能力二、教师的授课方式应该灵活多样,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只有在主动参与了学习活动,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身的创造潜能。上课时,教师出示鉴赏作品后,教师不要立即讲解,可以让学生读画几分钟,也可以以讨论的形式,再请他们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然后抛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画面。另外,鉴赏与实践相结合,从中领悟作品内涵。再次,情景创设,从中品味艺术魅力。优秀的艺术作品,在形式结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感情,或思想,或意蕴,或某种意味等等精神内涵,即意蕴美。在审美直觉刺激了鉴赏者的感觉后,将不满足于停留在表面的连锁反应,这时教师应积极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激起他们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教师若能充分利用电化教育法、语言描述法、情景设置法等办法,往往事半功倍。 三、动眼观察,动口描述,动脑诠释,动心体验,动情甄别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如何逐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眼、动口、动脑、动心、动情的鉴赏习惯?下面结合十九世纪荷兰画家凡高《星空》具体阐述这一教学过程。 (一)动眼观察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在视觉能力的培养上,让学生动眼观察,从美术作品上猎取更多的信息。科学研究表明,在人获取的信息中,有80%以上是依靠眼睛观察所得的。如在鉴赏《星空》时,首先提示学生观察作品的内容,例如从作品中看到了什么?其次是让学生在作品的色彩、线条等美术语言上有目的地观察,如《星空》中的色彩是什么色调?反映怎样的环境?在构图的安排上什么特别?……通过教师的提示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动脑诠释 动脑诠释是要求学生把观察的现象进行客观分析,将各种现象综合起来,成为整体的感性的经验,大胆推测美术作品的含义,探究作品所表达的观念。教师可以提出的问题是:作者表达什么?他用什么手段、方法、形式来表现的?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同时也应提供作品的背景资料:1889年5月,凡•高在精神病院养病时夜晚作画,看到夜空中有一个奇特的月亮、许多星星和幻想的彗星。这些星星和幻想的彗星是黄色的旋涡,在天空中旋转着。它们变成为一束反复游荡的光的扩散,带动整个深蓝色的天。凡•高面对这一自然奥秘,不禁感到战战兢兢。他怀着绝望的恐怖,画下了这幕完全出于他个人幻觉的夜景。 (三)动心体验 动心体验是对作品造型、构图、色彩、质材、肌理、线条等画面形式和内容进行自我体验。那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仅凭教师口头传授,而没有学生亲自参与和体验,学生是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的。这些体验的感觉往往会加深学生发现、理解作品深邃而复杂的内蕴,有助进一步对作品做出判断和鉴别。 (四)动情甄别 动情甄别是要求学生判断作品的价值,根据自己的情绪体验,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甄别作品的优劣得失。视觉语言效果是否适当传达主题内容?作者的技巧是否成熟?能否发挥油画特性?等等。这一过程是要求学生经过理性分析后,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这一环节要尊重学生对作品的判断,让学生自己去鉴赏、诠释、体验和讨论。当然,教师在最后阶段做出综合讲评总结也是鉴赏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的讲评总结起着一定的导向性、权威性,既对作品做出恰当的评述,也对学生的鉴赏活动过程作一个综合的评述和肯定。 以上是我在中学美术教育中提出的一些看法。目的是让“美术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沟通,从而使学生在真正意义上获得对他们终身发展有益的美术能力,从而达到人格的完善。我们的美术教育,要使学生人人接受教育、个个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使美育真正成为义务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要注意克服在美术教育中专业化、成人化的倾向和以绘画、唱歌为中心的纯艺术教育模式,培养学生从各个方面发现美,创造美。

美术作品鉴赏分析论文2000字体怎么写的

列宾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赏析众所周知,美术的鉴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而获得审美享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本学期,我选择了“世界美术赏析”这门艺术学科进行了选修。原因其实很简单,我自小非常喜欢美术方面的东西,对这些看似神秘的艺术形态十分好奇,很想从这课程当中得到一些艺术的知识与熏陶。通过选修这门课程,我逐步了解了许多关于绘画的知识。学下来收获很大,我逐渐可以感受到了文艺复兴意大利艺坛三杰之一的拉斐尔那作品散发出一种令人愉快的笃定,那种归属感;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在他的作品中的寓意;了解了被可视为法兰德斯巴洛克风的具体象征的鲁本斯的作品;当然还有现在被我认为是世界上最美的油画之一的伦勃朗的“泰特斯”等等这些经典的西方美术艺术。通过不断的美术鉴赏活动,可以提高人的审美趣味、陶冶高尚情操,通过美术鉴赏,提高我的艺术品味,吸收前人优秀技法,在中国传统美术教育中是一种重要的方法。而且在我看来从实际情况作为起点,由于经济生活的变化,各种思潮的影响,社会活动空间的扩大,学生产生了一些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高分低能 ”是一种表现。学生有较多的知识和专业文化,并不一定代表他具有其他方面的素质和修养。所以要呼吁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而艺术教育恰恰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手段和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艺术教育不是培养专业的艺术家,不是单纯地训练吹笛子、弹钢琴、画画、书法和跳舞的技术,它是要通过这种技能、知识和修养,提高审美境界,从而促进德、智、体、美、劳、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心中具有崇高理想和大目标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代新人。所以要适当的培养自身的艺术修养。这也是我选择这一课程的原因之一。在为时一学期的课程即将结束时,我经过查阅资料将结合俄国伟大现实主义画家列宾的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按照一般鉴赏的程序对其进行简单的艺术鉴赏: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作者:列宾列宾(1844---1930)是十九世纪后期俄罗斯最伟大的艺术巨匠。这幅作品描绘的是伏尔加河上纤夫拉纤的情景。这幅作品创作于1873年,花了三年的功夫才完成。现收藏在彼得堡俄罗斯美术馆内。1、作品画面介绍:《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列宾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在这幅画的构图上,列宾利用了沙滩的地形和河湾的转折,使十一个纤夫犹如一组雕像,被塑造在一座黄色的、高起的底座上,使这幅画具有宏伟深远的张力,画中的背景运用的颜色昏暗迷蒙,空间空旷奇特,给人以惆怅、孤独、无助之感,切实深入到纤夫的心灵深处,亦是画家心境的真实写照,这对画旨的体现,情感的的烘托起了极大的作用。在画面上画家又对伏尔加河的景色进行了巧妙的布局,以狭长的横幅展现这群纤夫的行列。伏尔加河畔阳光酷烈,沙滩荒芜、近景只有埋在沙里的几只破筐作点缀。景色十分凄寂。一队穿着破烂的纤夫在拉着货船,步于是那样地沉重,似乎可以听到压抑低沉的“伏尔加船夫曲”的回声。因此本画的构图、线条、笔力等绘画技巧都是相当成功的。被烈日炙烤的焦黄的河岸上,一队蓬首垢面、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沉重的脚步拉着货船,在酷日下精疲力竭的向前挣扎。他们中有老有少,个个都衣着破烂、面容憔悴。领头的是一位胡须斑白的老者,眼睛深陷,坚毅的面孔透出饱经风霜的智慧,但愁苦的表情仍然显示了他对于艰苦生活的无奈。走在最后的纤夫低着头垂着手,麻木地随着队伍向前挪动,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日日苦役般的生活。队伍中还有一个较为突出的形象,是处在队伍中部的一位少年,可以看出他才开始这样的工作不久,皱着眉头还不太习惯,他直起腰想用手松一松肩头紧勒的纤绳,毕竟年轻,还不甘心忍受这样的苦楚。其余的纤夫都弯着腰低着头,似乎已没有多余的力气再来表现点什么,在他们身上剩下的,惟有贫苦、艰难与无奈。在这幅反映纤夫苦难生活的画里,与其说是人与自然在搏斗,不如说是人在与残酷无情的黑暗命运和社会搏斗。画中的纤夫共有11个人,约略分成三组。每一个形象都被列宾仔细推敲过,画过人物写生。他们的年龄、经历、性格、体力以及他们的精神气质各不相同。画家把这些性格作了高度的典型化,又都统一在主题之中。现据画家本人的记述,分别来详细介绍这里的每一个人物的情况:最前一组共四人,领头的名叫冈宁,他的表情温顺,然而性格坚韧,具有一种内在的意志力,此人约有四五十岁。他那双深陷的眼睛使他的前额更加突出,显出了他的智慧。列宾在他的头上添画上一块包头的破布,似乎要把他塑成古希腊哲学家的样子。他原是个神父,后来被教会革职,一度充任过教堂唱诗队的指挥。他身体结实,两手下垂。胸前那一条纤索绷得很紧,而身上的麻布衫却满是补钉。这是一个俄罗斯农民长者或智者的典型,他忍受着肉体与精神的痛苦,是这些纤夫形象中的悲剧性主角。在他右边的一个是身材魁梧的憨直的农民汉子,他赤着脚,头发蓬乱,满脸浓密的胡子,似乎在低低地向冈宁絮叨着什么。这个形象起着衬托冈宁的前倾的身子的作用。在他后面是一个细长的瘦子,年近40,身子大部分被挡住了。他头戴麦秆帽,叼着一只土烟斗,头显得尖小一些。他挺直着身子,这样可使纤索松弛,好像是想省点力气。这个瘦子的左侧,则是一个躬背弯腰的纤夫,他原来是个水手,叫伊卡尔。他的两手向下握拢,神色严厉,眼神凝注,直对着前方。显然,他的脾气一定很倔强,是个农村硬汉于。汗水已把他的上衣腐蚀得百孔干疮,结实的肩膀正从破洞处显露出来。中间一组也是四个人:穿一身粉红色破衫裤的少年名叫拉里卡。看来这个少年是初加入这支行列,他那还未晒黑的皮肤,紧蹙的眉头告诉观者,这种劳动对他来说是负荷过重了。他正用于在调节压在自己肩头那根据痛了皮肤的纤索。画家在这个新的受压迫者身上似乎要找到一种希望,那就是不甘心受剥削,要反抗。令人注目的是,在这个少年颈上还挂着一只十字架,这是父母给孩子的信物,祈求上帝能保佑他路上平安。列宾为画这个少年纤夫,曾从他熟悉的孩童形象中挑选了一个作模特儿。少年拉纤这种现象,也如资本家利用童工榨取劳力一样残酷,这是沙皇俄国的农奴制度的罪恶,也是画家所要抨击的主要目标。紧靠在拉里卡后面的,是一个受尽风霜之苦的秃顶老汉,他皮肤助黑,脸色阴沉,一边斜倚在纤索上,一边在打开自己的烟袋,想偷闲抽口烟来缓解一下自己的苦闷。他和前面的少年,在色彩上构成了强烈对比。两代人,不同的命运,却系在一根绳索上。 少年右边是个羸弱有病的纤夫,他步履艰难,全身虚弱,正在用袖口棕汗。头发露在无檐帽的外边,颧骨耸起,泪囊水肿,他未来的路程意味着更大的厄运,我们似乎可以听到他那急促的喘息。在拉里卡与老汉之间,露出了另一个纤夫的脑袋顶,此人的脸庞发黑,鼻孔朝外,嘴唇很厚,看样子是个鞑靼人。最后一组三人,走在前面的是个退役军人,白色的衬衫外面加了一件坎肩,帽子压得很低;背后一个皮肤黝黑,巡回展览画派评论家斯塔索夫说他是个流浪的希腊人。最后一个人只见到了他的低垂的头顶,此人似乎走得更加吃力,他正在往一个小坡上移动。全画以淡绿、淡紫、暗棕等色调来描绘上半部的空白,使这条伏尔加河流显得更为惨淡了。这是为了加强人物的悲剧性,烘托干燥炎热的天气 (列宾在冈宁和伊卡尔两个人物身上曾作过一些改动,尤以伊卡尔缠着白布的头改动得最多)。2、作品给读者的感觉?当我第一次面对俄罗斯画家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首先感知的是蓝蓝的天、辽阔的伏尔加河,十几个姿态各异的纤夫和他们艰难地拉着的船舶。但仔细体验画面中所产生的劳动者的力量却在视觉上似乎受到一种猛烈的撞击,产生一种说不清的瞬间直觉的审美愉悦。一般而言,感觉都是带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微妙性,感觉的最好的接受方法是体验,语言则往往难以传达某种感觉。因此,人们即使产生了某种感觉,也往往难以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对智力成熟、语言丰富的成年人来说即为如此。但是,感觉不管再微妙,总还存在大的趋向性,那么,具体联系到《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它给人的感觉应该是压抑、悲怆和深沉。画家列宾的这幅著名油画,是他经过十多年的构思、绘制和修改才完成的。这幅油画在反映列宾的思想感情方面很有代表性。通过仔细观察画面,我看出画家的思想感情渗透在每一笔、每个人物身上,也渗透在画面的色彩和景物的布局上。所以,只要我们细致观察,从画的整体上认真地体会,就会体会出画家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即对沙俄反动统治的不满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画的是人物群像,从画中人物的不同衣着、外貌、动作以及神态,我们可以深刻领会人物的内心情感。这幅油画是列宾到伏尔加河旅行时,仔细观察了纤夫的生活,经过反复的思索和修改才完成的。作者在描述这幅油画时,他的观察是从前到后依次进行的,描述时抓住了人物的衣着、外貌、神态的特点,并展开了适当的想象,把人物的外貌特点和他们的身份、地位、个性结合起来,使每个人物都有了鲜明的个性。11名纤夫,作者着重描写了4个,从年龄上说,有老年、中年、青年和少年,从职业上说,有破产的农民,有从事拉纤的工人,有退伍的士兵,他们代表着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承受着沙俄时代反动统治者的统治和压迫,都过着悲惨痛苦的生活。作者这样描述,有力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罪恶。3、作者如何使观众产生这样的感觉?这一过程主要探究作品产生某种气氛和感动力的原因。其途径一是社会角度,一是形式角度。从社会角度探寻,指的是将画面中的形象与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已有的认识与经验联系起来,以此解释画面形象之所以给我们造成某种感觉的原因。从形式角度探寻,则是注意研究作者通过对点、线、面、体、空间、光色、材质等造形元素的处理,以及对规格、比例、均衡、对称、反复、节奏、对比、协调、虚实等组织方法的运用,如何营造出我们所感受到的气氛和情绪。我第一次看到它,就因震动而再也忘不了它。我也曾经在不同的河流上背过纤。学会在河水不是太急,因而纤绳还不是过于沉重的时候,将纤板稍稍上移略略高出肩头,并将右胸尽量前挺以紧贴纤板,使纤绳不致于扣进肩头的肉里。但当流水很急船又满载时,就只有听任纤绳深深勒进皮肉,磨出血来也顾不上地身体前倾,几乎触及地面,靠肩胛骨拽着纤绳前进了。肩膀的骨头是否过硬,是一位纤夫合格与否的首要标准。对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但我并不能算是真正的纤夫,因为我并不专以背纤为生,只是偶尔背背纤而已。也正是偶尔背过纤,让我深知真正的纤夫有着怎样的体魄,承受的是怎样的艰辛,从而对真正的纤夫怀有一种含有敬意的复杂感情。这也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下子就打动我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曾经以为再也忘不了那幅油画的我,在不知不觉中却已将它遗忘多年!直到今夜的雨声和我幻觉中江水上涨的轰鸣声将它送回。自责之余,又联想起当初喜爱这幅画和被那纤夫形象打动的,并不仅仅是我或少数人。今天忘却这幅画乃至忘却纤夫的,哪里又仅仅只是我?忘记一幅画当然算不了什么,然而忘却纤夫呢?似乎并不仅仅是因为时代的进步,已使纤夫退出了现实生活。事实上,退不退出现实生活是无关紧要的,一曲《纤夫的爱》不是风行全国,让两位歌手唱红了?今天人们欣赏不已的,是《纤夫的爱》在卡拉OK中的悠闲缠绵画面,是“在纤绳上荡悠悠”的“纤夫”了。问题并不在于这支歌中纤夫形象的虚假,而在于人们欣赏虚假,欣赏缺钙的“美”。因此,忘却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实质是忘却那种有着阳刚之气的,能够承受一切苦难与重负的纤夫精神。

工写妙合画心境,融会贯通求变革 -----著名花鸟画家赵清国的作品赏析 夫从艺者,托其根于心智也,发其花、笔端墨彩于萱桑也。人之神不能无为,思虑易迁,哀乐相变,感生于志,赋形凝萃于画间。庚寅(2010)年春(5月15日),在首都的一场拍卖会中,著名花鸟画家赵清国先生的多幅花鸟和国画人物作品赢得来自全国各地和场外的网络参拍者竞相投购,其中一幅斗方葡萄创下25万元的拍卖纪录。五月的北京春寒料峭,不畏风寒的人们带着极大的热情前来参观竞拍。展厅四壁挂满了国内外中国画大师们的作品,清国先生参拍十幅中国画作。这幅以葡萄为主题的《春华秋实》展拍,气势恢弘、枝藤遒劲而又笔墨浓重!赵清国,河南郑州须水镇人,1954年生于普通农民家庭。兄妹五人排行老末,儿时受大哥和父辈的蒙学影响,喜欢读书、写字、画画。他最大的理想将来当一名画家。中学读书时,他的文化课和美术课成绩都非常优秀。然而“文革”却断送了绘画的梦想。1970年,刚满十六岁的他不得不携笔从戎,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区工程兵某部。白天在坑道里从事繁重的体力施工,晚上回兵营挑灯夜战,读书写字。艰苦的生活环境磨练了清国的意志,坚定了他学画、当画家的决心。从那时起,他养成了画速写的习惯。他说,他至今不抽烟、不打牌,和年轻时画画的理想追求是有直接关系的。庄子《外篇》曰:“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青年时代的清国,奋发上进,施工工程,文化宣传,样样都抢在前头,干的出色。他说,人活着,不管做什么,都应该有种向上精神追求,越是环境艰苦,越要有独立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上经》)他常以古人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从普通施工员,到书记员,再到司务长,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清国在部队的时候喜欢读书,兴趣广泛,吹拉弹唱样样都行。但他最钟情的还是画画。他不但喜欢画花鸟鱼虫工笔小品,更热心于描写全景式的大幅巨制。他有时也画油画、搞书法,涉猎极广,没有定式。他最终走上绘画道路正轨,拜潘天寿的入室弟子,浙江美院(现中国美院)的朱颖人教授为师,却来自一次偶然的机会。70年代末,已转业到地方的物资系统清国,在洛阳接待了朱颖人、陈永康等先生一行的艺术家,并观看了他们合作的一幅丈二巨作《洛阳花似锦图》,那绚丽的墨彩、挺立的奇石,虬曲的松柏、华丽的牡丹、萱草以及气势逼人构图,让清国良久驻足,竟然看呆了,原来中国画还可以这样画。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拜朱教授为师,学画国画。说来也巧,刚好朱颖人先生与河南知名花鸟画家李自强先生熟捻。他家中收藏有朱先生十数张从20世纪60年代延至新近的大幅花鸟画作品,清国如视珍宝,借来系统地仔细临摹。他深感自己原有的绘画功底不足,先后在天津大学进修MBA期间到天津美院和贾宝珉、姬俊尧、王之江、李学瑛等先生系统地学习传统绘画理论。1992年4月,经李自强先生推荐,清国带上了数十幅作品驱车千里至杭州西子湖畔朱先生府上求教。朱先生在一一看过作品,夸清国画画有灵气,并在其作品上题字:“精神可嘉,当需努力”。兴致之余,朱先生信手边画边讲,口传身授。那年,朱先生71岁,清国43岁,当为先生的晚年弟子之一。“朱颖人先对生活和艺术的理解表现在他的三个基本观点之中,艺术风格要与个性相和谐、生活的感受是创作的源泉、中国画笔墨是能不断传承发展的艺术。他身上充分表现了一位当代中国画人精审敦厚、充满自信的品质。”朱颖人先生的师承十分丰富,他既受过颜文梁、林风眠、孙文林、关良、倪贻德、黎冰鸿等人学院式的西洋画教育,也受过蔡卓群、吴茀之、潘天寿等人师徒式的训练,他善于吸收中、西绘画两方面的营养,把学院式的教学和传统师徒传承式的训练结合起来学习,并贯彻到他以门生代行老先生的教学中去。朱先生常说:“光学古人的笔墨是远远不够的,要做到师迹又师心,注意学习古人的意境和构思”。朱先生重视课徒与古代名画临摹、写生、创作三个环节的关联互动,主张借“临摹与读画”以学古(即因),承“写生与创作”(即创)以开今。通过学古达于开今的目的。写生是师古人师造化的实践,是通向创作的必由之路。创作是写生的提炼和升华,同时,又是师古人,师造化的试金石,通过实践寻找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实际上在整个学画的过程中,临摹、写生、创作三者是循环往复不断交替进行的。在老师的引领和启发下,清国逐渐明白了这些道理,并且重新注意临摹、写生、创作三者的关系。大体来说,清国的创作九十年代前以临摹为主,兼及写生创作;后期以写生、创作为主。纵观清国的绘画是临摹、写生和创作交叉进行的。经过近三十年的不懈努力,清国逐渐走出一条自悟的学画之路。清国追随朱颖人教授以及诸多先生学画,虔诚,有颗执著之心。先生们亦都倾其所长,无论从题材画意,还是笔墨题款,都毫无保留的传授。清国学得刻苦,也学得灵活。既从宏观着眼,注意把握大局。又从微观入手,一笔一画,精微描摹。他学习有心,不但揣摩老师们的传授要点,而且重视研究老师各自的画路、画材,并结合自己的特点,有针对地借鉴。2005年以来,清国进入创作盛期,完成了一批以葡萄,牡丹、荷花和各种农作物为主题的大型画作,像《风雨荷塘图》、《南风吹来望丰年》、《山中惟有茶烟》(2006年),《春雨》、《清溪品茗图》、《石榴韵赋》、《秋馨图》、《云岭寄情》(2007年),水彩画《雪域佛光》、《缤纷净界》、《嵩山雪景》(2008年)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通观清国以花鸟为主景的作品,早期的作品比较写实,“物之华,取其华,物之实,取其实”,追求朴实的自然美。近期的作品渐趋夸张,带有一定的象征性,透露出较多的理性精神。从上述作品可以明显看出,画家渐由“客观”描摹进入一个主观“臆造”的全新阶段。在创作构图上,清国着意追求雄浑博大的意境,大视角、特写式镜头强化、夸张花木的奇绝,枝藤的伟岸,从而拉近与观众的距离,造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人随作品迸发出心底的崇高感。我国著名花鸟画家,美术评论家,人民艺术家鲁慕迅先生在其《梅花》作品上题款“漫天飞雪压重峦,独立冰崖展笑颜;根有丹砂花似火,化将光热暖人间”。为更好的表现和适应大幅画创作的需要,清国运用粗放的大笔,以浓墨、焦墨和重彩,泼洒胸中浩然之气,从而追求朴厚凝重的艺术效果。这种壮美的审美取向预示着清国艺术创作孕育着一场突变。为迎接这场孕育已久的艺术创作变革,清国先后接受《世界知识画报》、《科技人》和国家机关的邀请,赴京创作巨幅葡萄题材的《珠玑图》、《紫气东来》、《寻诗觅句涉秋园》等画作。他告诉我,近期要重新有选择的读些理论书籍和诗集,拓展意境,滋养笔墨,六十岁以后再进行风格变化,以期探索花鸟人文画的表现方式,展现由修养与能力交融起来的思维,达到直取水墨写意作品的神意格调和主题思想品质。

美术作品鉴赏分析论文2000字体怎样写好看

新课程改革下试谈高中美术鉴赏众所周知,审美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罗克韦尔 肯特曾说过:"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地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 马克思曾引用黑格尔设想的一个生动比喻,来说明人类在创造活动中实现其本质力量叫产生的愉悦:一个小男孩,将一块石子投入水中,他看到水的涟漪不断变大,他欣赏自己的创造,从中得到无比的欣喜……。而到了高中阶段,审美教育更显示出在素质教育方面的作用,这时的学生从原来的快乐、无拘无束、天真活泼变得沉默、羞涩和严肃,他们要寻找一种新的适合表现自我意识的方式,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如果灌输给他们一种起着心灵感应作用的思想教育---审美教育,就能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接受教育,不知不觉地受到高尚,健康的思想感情的熏陶。这种教育的特殊效果,是一般道德说教难以达到的。这个阶段学生在生理,心理上已接近成热,是准备走向独立生活的时刻,他们的自信、自尊都在增强,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而接触面也更加广泛,他们求知欲强烈,学校教师传授的知识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渴望从各种渠道接受新观念,接受新知识。在这时,审美教育更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其鲜明的形象性和强烈的情感性正是对感情真挚奔放,形象思维极强的青少年作用是最大的。 高中美术鉴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培养审美能力和理解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纵观当前的美术教学,已贯穿从小学至大学全过程中。而高中学美术鉴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素质,必须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结合,掌握学生鉴赏习惯和鉴赏特征。面对一幅绘画作品,该如何鉴赏?这是每一个人都会在心里问的一个问题。在美术界,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而且是一个未能形成共识的学术问题。美术鉴赏课中的常见误区:(一)“专业课”型的失误 在美术作品分析中,关于绘画作品中的构图、造型、色彩、笔触、肌理这些绘画专业语言。有些教师一讲到构图就必谈“三角形、S形”,一讲到色彩就必然分析“环境色、光源色”,这种“专业课”也许只有美术专业的学生才会听得懂。而面对着一群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即使教师分析得头头是道,学生也只会听得云里雾里,索然无味。 (二)“故事会”式的失误 与此相反,有的教师低估了高中生以自己的眼光分析、鉴赏甚至批评美术作品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对艺术家的生平津津乐道,甚至以一些秘闻轶事来招徕笑声,哗众取宠。分析作品却三言两语,一笔带过。这种主次不分,不求质量,只求热闹的“故事会”式教学只是让学生走近了作品,而并没有进行剖析,学生当然无法发表对作品的见解,也无从获得鉴赏作品的能力。 (三)“标准答案”型的失误 有些教师在作品分析中往往坚持课本或自己认同的一种观点,通过不断的暗示、诱导,使学生抛弃自己的观点,而步入教师铺设的标准轨道,这无疑是给作品贴上了标签,也影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发挥。 (四)“模糊区域”型的失误 与此同时,美术鉴赏课也有一片“模糊区域”,教师在分析诸如抽象作品、意象作品、印象派、后印象派等流派作品时往往束手无策。用什么方法来构建通向这些作品的桥梁呢?是美术史为这些风格流派所下的概念定义,还是课本上简单笼统的描述?是艺术家生平中的怪异举止,还是拍卖行中创下的惊人天价?这些都需要教师深入思考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也是常常思考着这些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这里谈一下自己的思考。 一、精心备课,教好“美术鉴赏” 教师不仅要备好课,写好教案,还要备好课前的材料,如恰当的实物、图片、音像资料、新闻、典故等等。这些应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增加鉴赏内容的趣味性,充实课堂内容。 同时,课堂指挥技巧、语言技巧和设计技巧都很重要。教师对教材作品还要事先分析:哪些做重点分析鉴赏、哪些点到为止,哪些干脆让学生阅读鉴赏或课后自查资料鉴赏,以此设计教学,美术鉴赏课教学就不会千篇一律。教师对于搜集到的美术鉴赏作品事先选好题材内容。鉴赏教学应当是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发掘每件作品的最突出、最本质、最感人的地方,并能对其做深刻分析,让学生在剖析中发挥创造和想象,逐渐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审美能力二、教师的授课方式应该灵活多样,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只有在主动参与了学习活动,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身的创造潜能。上课时,教师出示鉴赏作品后,教师不要立即讲解,可以让学生读画几分钟,也可以以讨论的形式,再请他们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然后抛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画面。另外,鉴赏与实践相结合,从中领悟作品内涵。再次,情景创设,从中品味艺术魅力。优秀的艺术作品,在形式结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感情,或思想,或意蕴,或某种意味等等精神内涵,即意蕴美。在审美直觉刺激了鉴赏者的感觉后,将不满足于停留在表面的连锁反应,这时教师应积极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激起他们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教师若能充分利用电化教育法、语言描述法、情景设置法等办法,往往事半功倍。 三、动眼观察,动口描述,动脑诠释,动心体验,动情甄别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如何逐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眼、动口、动脑、动心、动情的鉴赏习惯?下面结合十九世纪荷兰画家凡高《星空》具体阐述这一教学过程。 (一)动眼观察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在视觉能力的培养上,让学生动眼观察,从美术作品上猎取更多的信息。科学研究表明,在人获取的信息中,有80%以上是依靠眼睛观察所得的。如在鉴赏《星空》时,首先提示学生观察作品的内容,例如从作品中看到了什么?其次是让学生在作品的色彩、线条等美术语言上有目的地观察,如《星空》中的色彩是什么色调?反映怎样的环境?在构图的安排上什么特别?……通过教师的提示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动脑诠释 动脑诠释是要求学生把观察的现象进行客观分析,将各种现象综合起来,成为整体的感性的经验,大胆推测美术作品的含义,探究作品所表达的观念。教师可以提出的问题是:作者表达什么?他用什么手段、方法、形式来表现的?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同时也应提供作品的背景资料:1889年5月,凡•高在精神病院养病时夜晚作画,看到夜空中有一个奇特的月亮、许多星星和幻想的彗星。这些星星和幻想的彗星是黄色的旋涡,在天空中旋转着。它们变成为一束反复游荡的光的扩散,带动整个深蓝色的天。凡•高面对这一自然奥秘,不禁感到战战兢兢。他怀着绝望的恐怖,画下了这幕完全出于他个人幻觉的夜景。 (三)动心体验 动心体验是对作品造型、构图、色彩、质材、肌理、线条等画面形式和内容进行自我体验。那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仅凭教师口头传授,而没有学生亲自参与和体验,学生是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的。这些体验的感觉往往会加深学生发现、理解作品深邃而复杂的内蕴,有助进一步对作品做出判断和鉴别。 (四)动情甄别 动情甄别是要求学生判断作品的价值,根据自己的情绪体验,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甄别作品的优劣得失。视觉语言效果是否适当传达主题内容?作者的技巧是否成熟?能否发挥油画特性?等等。这一过程是要求学生经过理性分析后,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这一环节要尊重学生对作品的判断,让学生自己去鉴赏、诠释、体验和讨论。当然,教师在最后阶段做出综合讲评总结也是鉴赏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的讲评总结起着一定的导向性、权威性,既对作品做出恰当的评述,也对学生的鉴赏活动过程作一个综合的评述和肯定。 以上是我在中学美术教育中提出的一些看法。目的是让“美术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沟通,从而使学生在真正意义上获得对他们终身发展有益的美术能力,从而达到人格的完善。我们的美术教育,要使学生人人接受教育、个个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使美育真正成为义务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要注意克服在美术教育中专业化、成人化的倾向和以绘画、唱歌为中心的纯艺术教育模式,培养学生从各个方面发现美,创造美。

非艺术在读大学接受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摘要:通过对时下最新美术教育新闻及专家对其问题的看法得出美术鉴赏的教育对非艺术在读大学生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包括审美教育,学生身心健康及德育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和文化的紧密关联。正确认识专家的建议,充分认识到艺术教育及艺术创造的重要性。关键字:艺术教育,德育,审美,艺术创造,文化(一)时下有关新闻 新华社杭州1月23日专电(张冬素)今后,浙江省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选修一门艺术类课程,并且要通过考核取得2个学分才能毕业。这是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的消息。日前,浙江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意见》,出台这一规定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各种形式的艺术教育,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从而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近几年来,浙江省有关部门一直努力全面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2006年4月,该省启动以“走近大师、聆听经典、陶冶情操、提高素养”为主题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送进校园的高雅艺术从开始时的交响乐、京剧、越剧,扩展到去年送话剧、绍剧等,让近46万人次学生接触到传统艺术。据了解,今后浙江省将继续以优秀经典剧目为主要演出内容,把交响乐、京剧、昆曲、越剧、绍剧、婺剧等高雅艺术送进大学校园,并在大学生中开展艺术专家学术讲座,普及高雅艺术知识。据介绍,本次浙江省有关部门规定的高校艺术选修类课,分限定性和任意性两类,限定性选修课程包括《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和《戏曲鉴赏》,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选修其中1门,并通过考核取得2个学分才能毕业。浙江省要求高校要努力创造条件开齐艺术类选修课程并计入学分。(二)专家看法 著名教育家这样谈论了自己的感受。我老是引用美国的第二轮总统亚当斯的话,他说我们这代不得不在马背上打仗搞政治,是为了让我们的儿子一代搞数学,让我的孙子一代搞音乐和舞蹈。他不是真的讲自己的孙子,自己的儿子,不完全是这样,他就觉得一个人类的目的性的过程,我们这代不得不骑在马背上搞军事搞政治,军事、政治不是人类的终极目标是过程。为了搞科学,为了搞哲学,最美好的人类还不完全是如此。在这个意义上,艺术的地位不可小看。(三)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 美术教学在现代教育中的现实意义和美术在艺术世界的特殊地位不容忽视的,它是人类的亲密伴侣,它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马克思历来就十分重视审美教育,要求不但要掌握科学,而且要懂得艺术,认为艺术不仅能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而且能鼓舞人们改造世界,去创造美好生活,他曾说过,社会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美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有其独特的魅力,而美术教育更是一门教育的艺术,在当今素质教育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1美术教学的德育作用 五育之中“德育”首位,美术教育融“德育”于一体,美术教学通过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欣常优秀的美术作品,使人精神振奋与之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教育效果,例如欣赏董希文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可感受到作者通过构图、色彩、形式表现出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信心和气魄,自觉产生强烈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高涨的爱国热情。欣赏白石老人的国画作品《却教蜂蝶为花忙》透过蜜蜂在凤仙花中飞舞采蜜的忙碌的情景,颂扬了勤奋劳动的精神,歌颂了普通劳动者的勤劳品质,让同学们不仅体会了生活小景中的高雅景致,也激发了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和敬慕。2艺术教育的美育作用 审美教育对人们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历来被许多人士所认可。我国早在西周和春秋时期,在教育内容上就有德、行、艺的内容,实际上包含了德、智、体、美几方面的内容。封建社会晚期,艺术虽未被列为必修课,但“琴、棋、书、画”却一直作为士大夫阶层文化素养方面自我完善的内容之一,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这样说过:“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的最大效用,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和欣赏的。只有通学习、培养、训练才能使人的审美意识不断提高。3素质方面的作用 (1)有助于发展人的全面思维一个人必须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高质量、高素质的健全的思维。小时候有想象力,思维得到了健全的发展,以后才能有更好的创作。玩沙子、捏泥人、看蚂蚁搬家,对孩子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必要的营养素。离开了这些,没有童心,没有童趣,缺乏想象力,就很难培养出健全的人格。(2)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感情世界 教育不能够离开感情,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必须以感情作为桥梁,作为纽带,才能产生教育的效果。教育离不开感情,感情最能教育人,最能打动人,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艺术教育的特点不仅仅是以理服人,更重要的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四) 与文化的重要关联 艺术课程关注文化,其实并不是现在的事情,因为艺术课程始终就没有脱离文化,也不可能脱离文化。区别在于,过去的艺术教育与文化之间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关系意识,也没有如此理直气壮地高呼着走向文化的口号。现在的则以自觉的态度,高唱着走向文化的进行曲,态度张扬地浩浩荡荡地走进了文化。且让我们倾听那震耳欲聋走向文化的进行曲:“艺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艺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通过对 艺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艺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艺术学习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应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艺术的特征、艺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艺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我国的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与其它国家和民族的艺术共同构成世界艺术的多元文化。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教育的功能推荐书籍:《美术鉴赏》陈洛家主编;《美术鉴赏:造型艺术美学分析》作者樊林;《中国民间美术鉴赏》孙建君主编;《中外美术鉴赏》朱旗;戴云亮主编:《中外美术鉴赏十六讲》杨淇主编;

这个是一个学生的论文,交的时候把文中提到的几幅画打印出来了线,或称线条,是一种存在于现实生活或者美术作品中的视觉形态要素,由于它们往往是和形、体、色、光等视觉翌累同时并存的,所以,造型观念中的线,往往和视觉上的概括提炼与抽象相联系,然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又必须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造的实践去训练。如何加深对“线”的概念的认识并在实践中艺术地去运用,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一、欣赏以线造型的中外美术作品,提高学生对“线”这一艺术形式的审美能力。线条是美术最基本的造型手段,是构成视觉艺术形象的一种基本因素,无论平面的还是立体的作品;不论是写实,还是装饰;不论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在长期的美术发展过程中.“线”作为美术家创造形象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艺术语言,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越来越显示出丰富的表现力及艺术美感。中国著名绘画大师吴冠中的《山水》一画,皴染不多,主要以毛笔线条勾勒,但其中线条流畅自由,轻重虚实的变化,随意性较强,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和鲜明的时代感。法国后期野兽派大师匀蒂斯的《红沙发上的注女》(油画)以简洁概括、富子感情色而又极富装饰件的线,极为和谐、简练地勾画出一个呼之欲出的少女形象。二、重点强调中国传统美术中线的作用。中国画的线,可以追溯到仰韶时代的彩绘画,晚周帛画,楚器漆画和汉唐壁画。仰韶文化的彩陶纹样。是中国最早用线的作品,鲜明、生动、挺拔的线条,描绘了漩蜗纹、弦纹以及人的面形、虫鱼、鸟兽等形象,体现了原始艺术朴素、稚拙的美。唐宋以来,随着人物画创作的兴盛,线描艺术发展到厂一个高潮。吴道子是唐代的线描大师,人们称吴氏的线条为“吴带当风”,他画中的人物,衣袖飘动,生动异常,体现了高度的“运动感”和“节奏感”,充分发挥了线描艺术的效果。南宋画家梁楷的《元祖斫竹图》是一幅“写意”线描的人物画,画中人物元祖为佛教禅宗六世祖慧能.画家用寥寥数笔,把一个正在劳动中的老翁刻画得十分生动,中国画家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从“文人画”“院体画”到民间画,对线的运用各具风采(在表现物象的同时,还传达出入的情绪),传统技法——十八描,即是各种线的生动画法。三、东西方绘画用线的异同。由于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东西方绘画的线在形式美感上各不相同:东方绘画中的线注重表现情感,富于韵律感和装饰美;西方绘画中的线具有较强的理性特征,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应该指出线造型在东西方美术作品中是相通的,同样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多彩的艺术美盛,只是由于欣赏习惯,绘画造型的传统观念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表现方法和民族风格。从具体的作品来分析,东西方绘画线的表现特点又往往交织在一起,如二十世纪初法国的马蒂斯的作品就证明了这一点。他的作品既有西方绘画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东方艺术的特点,给人一种新的美感享受。在我国,随着中西文化的不断融合,中国传统美术有厂新的发展和变化,特别是近十几年来,这一点更加突出,如:吴谥械淖髌吩谙叩运用上有新意,线的节奏和韵律美十分强烈和鲜明。对中外美术作品的优良传统,都应认真研究继承,在学好我国传统绘画课的基础上,还需了解西方美术。“西为中用用”,使我们民族的绘画艺术具有当代性和世界性。%C9%BD%CB%AE+%CE%E2%B9%DA%D6%D0&in=29557&cl=2&cm=1&sc=0&lm=-1&pn=1&rn=1&di=2064591440&ln=20%C1%F9%D7%E6%ED%BD%D6%F1%CD%BC&in=24752&cl=2&cm=1&sc=0&lm=-1&pn=3&rn=1&di=685881681&ln=16

美术作品鉴赏分析论文2000字体怎么写才好看

这个是一个学生的论文,交的时候把文中提到的几幅画打印出来了线,或称线条,是一种存在于现实生活或者美术作品中的视觉形态要素,由于它们往往是和形、体、色、光等视觉翌累同时并存的,所以,造型观念中的线,往往和视觉上的概括提炼与抽象相联系,然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又必须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造的实践去训练。如何加深对“线”的概念的认识并在实践中艺术地去运用,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一、欣赏以线造型的中外美术作品,提高学生对“线”这一艺术形式的审美能力。线条是美术最基本的造型手段,是构成视觉艺术形象的一种基本因素,无论平面的还是立体的作品;不论是写实,还是装饰;不论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在长期的美术发展过程中.“线”作为美术家创造形象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艺术语言,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越来越显示出丰富的表现力及艺术美感。中国著名绘画大师吴冠中的《山水》一画,皴染不多,主要以毛笔线条勾勒,但其中线条流畅自由,轻重虚实的变化,随意性较强,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和鲜明的时代感。法国后期野兽派大师匀蒂斯的《红沙发上的注女》(油画)以简洁概括、富子感情色而又极富装饰件的线,极为和谐、简练地勾画出一个呼之欲出的少女形象。二、重点强调中国传统美术中线的作用。中国画的线,可以追溯到仰韶时代的彩绘画,晚周帛画,楚器漆画和汉唐壁画。仰韶文化的彩陶纹样。是中国最早用线的作品,鲜明、生动、挺拔的线条,描绘了漩蜗纹、弦纹以及人的面形、虫鱼、鸟兽等形象,体现了原始艺术朴素、稚拙的美。唐宋以来,随着人物画创作的兴盛,线描艺术发展到厂一个高潮。吴道子是唐代的线描大师,人们称吴氏的线条为“吴带当风”,他画中的人物,衣袖飘动,生动异常,体现了高度的“运动感”和“节奏感”,充分发挥了线描艺术的效果。南宋画家梁楷的《元祖斫竹图》是一幅“写意”线描的人物画,画中人物元祖为佛教禅宗六世祖慧能.画家用寥寥数笔,把一个正在劳动中的老翁刻画得十分生动,中国画家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从“文人画”“院体画”到民间画,对线的运用各具风采(在表现物象的同时,还传达出入的情绪),传统技法——十八描,即是各种线的生动画法。三、东西方绘画用线的异同。由于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东西方绘画的线在形式美感上各不相同:东方绘画中的线注重表现情感,富于韵律感和装饰美;西方绘画中的线具有较强的理性特征,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应该指出线造型在东西方美术作品中是相通的,同样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多彩的艺术美盛,只是由于欣赏习惯,绘画造型的传统观念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表现方法和民族风格。从具体的作品来分析,东西方绘画线的表现特点又往往交织在一起,如二十世纪初法国的马蒂斯的作品就证明了这一点。他的作品既有西方绘画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东方艺术的特点,给人一种新的美感享受。在我国,随着中西文化的不断融合,中国传统美术有厂新的发展和变化,特别是近十几年来,这一点更加突出,如:吴谥械淖髌吩谙叩运用上有新意,线的节奏和韵律美十分强烈和鲜明。对中外美术作品的优良传统,都应认真研究继承,在学好我国传统绘画课的基础上,还需了解西方美术。“西为中用用”,使我们民族的绘画艺术具有当代性和世界性。%C9%BD%CB%AE+%CE%E2%B9%DA%D6%D0&in=29557&cl=2&cm=1&sc=0&lm=-1&pn=1&rn=1&di=2064591440&ln=20%C1%F9%D7%E6%ED%BD%D6%F1%CD%BC&in=24752&cl=2&cm=1&sc=0&lm=-1&pn=3&rn=1&di=685881681&ln=16

《受难像大师》  圣方济各接受圣痕(供奉神龛画)佛罗伦萨,1245-1250年  木板蛋彩画 81×51厘米  这幅画表现的是阿西西的圣方济各(1182-1226年),他是所谓“行乞者”修会中最重要的修会之一方济各修会的创始人。方济各虽是富商的儿子,但他放弃了父辈的财富,全身心地同穷困的人在一起,过着绝对穷困的生活。这位身穿棕色僧袍的修士以行乞为生,其身上的粗绳束身带有三个结,这是贫穷、贞洁和服从的标记。方济各跪在岩石上接受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手上、脚上和肋骨上的圣痕。画面的右上方是被钉上十字架的耶稣,两旁有蓝色和红色的六翼天使。为了象征性地表现这一圣迹,耶稣身上发出一些光束照射到这位圣人身上。这幅画描绘了方济各传的一个片段。1224年这位圣人在托斯卡纳大区韦尔纳山上过着简朴的修身隐居生活。画中陡峭的山壁、稀少的树木和高入云霄的隐居地几乎是一个仿古风格的三角楣饰的古老壁龛。不仅在宗教上、而且在生活上模仿基督使方济各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另一位基督”。  提到受难大师,如卡夫卡辈,则是一些人世的异类,在一个时代缤纷张扬的热闹场之外,他们往往是一些脾气怪僻者、悲观主义者、消极避世者、穷愁潦倒者。但这样的人能见常人所不能见,会有些他人意想不到的怪想。他们敏感、冷峻、孤独、痛苦,不善安排自己的生活,也不善与他人交往,因此常遭人白眼,受人冷落,被视为疯子、不识时务甚至道德沦丧。但因此他们对于人类的痛苦和荒诞感受异常深刻,他们揭示了发掘了生活的另一面,是人类自省能力反思能力的象征,代表了人类所能达到的深刻和清醒。由于他们的工作,人类才得以深入了解自己。但是这些东西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太沉重太枯燥,既换不来一丝实惠,也带不来半点轻松愉悦。所以,受难大师的声誉是以牺牲世俗的幸福为巨大代价的。石遗老人评《沈园》诗语曰:“就百年论,谁愿有此事;就千秋论,不可无此诗。”也可移论这些受难大师们:从人生命运看,谁愿自己的一生被上帝如此安排作弄?从人类文化史看,则他们注定了无可逃避。他们生前发出的不谐之音、不祥之音,仅赖少数知音的揭示和发掘,才得以放出大师的光彩。即使身后已被公认为大师了,实际上仍只有很少数人在精神上真的了解、认可、亲近他们。无论当年的漠视还是后来的崇拜,其实多出于势利、无知、随波逐流而已。对许多人而言,他们永远是遥远的、怪异的,不讨欢喜的存在。他们的精神世界最终也逃避不了被浅化被歪曲被指责的命运。这些苦难的大师用他们的逆耳之言触动了人类心灵的伤口,它可能有益于长时段,近距离的感觉,只是疼痛。  受难大师们,他们的世俗身份往往卑微:一个小小办事员,一位手艺匠人,一名流浪者……但在精神世界里,用荣格的话说,他们是一个民族一个文化的自我表达。表面上的异类,其实倒是其中的精华和代言人。由于他们的使命过于庄严沉重,作为肉身凡胎,他们常常只能过早崩溃、疯狂或者反常。他们与享乐大师的命运,恐怕都无法选择,其间的高低也难以评定。我们这些天赋平平的芸芸众生,当然都愿意选择做后者了——其实也只能是痴心妄想。但在二者的张力场中,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全部图像,也许可以尝试去寻找自己的实际定位、生命意义,以及诸如此类的人生谜底。  这幅精致的绘画保存得十分完好,它框在一个裂片边饰内,蔚蓝的底色用细腻的白色点缀,其它部分也是变化无穷,表现了这位佚名大师“富有创造性和手艺人的技巧”(塔尔图费里,2004年)。这是一位佚名画家的作品,只能以他的另一幅画《耶稣受难像》称他为“受难像大师”,此画现藏于乌斐济美术馆,画的收藏史不明。作者是一位在卢卡地区成长的画家,更确切地说,他是在博纳文图拉·贝林吉耶里的画店工作,在卢卡郊区泰雷利奥,他们合作绘制了圣玛丽亚教堂的绘画《十字架》。他的许多作品后来在佛罗伦萨地区得到了证实。“受难像大师”的活动对十三世纪中叶佛罗伦萨的绘画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年轻的科波·迪马尔科瓦尔多(佛罗伦萨,约1225-1280年)仿效的榜样,他在佛罗伦萨圣十字教堂内巴尔迪小堂的绘画《圣方济各和他一生中的二十个故事》就是例证。此画后来由乔托绘制成壁画。

【摘要】普通高校加强美育,主旨是在“育人”,是要教育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审美观是关于美、审美、美的创造等问题的基本观点,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就是要以美引善,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的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学习 方法 美术鉴赏 必要性 美育 意义  引言  有生即有情,有情即有艺术。故艺术非专科,乃人所本能;艺术无专家,人人皆生知也。晚近世变多端,人事繁琐,逐末者忘本,循流者忘源,人各竭其力于生活之一隅,而丧生其人生之常情。于是世间创立“艺术”为专科,而称专长此道者为“艺术家”。盖“艺术”与“艺术家”兴而艺术始衰矣!出“艺术”之深宫,辞“艺术家”之尊位,对稚子而教之习艺,执途人而与之论美,谈言微中,亦足以启发其生知之本能,而归复其人生之常情。是则事事皆可成艺术,而人人也皆得为艺术家。{1}  著名艺术家丰子恺先生的这段话讲的非常深刻,艺术应该是属于全民的。而现今艺术的创造却被集中在艺术家身上,这并不利于大学生们艺术素质和审美观的提高。普通高校加强美育,主旨是在“育人”,是要教育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审美观是关于美、审美、美的创造等问题的基本观点,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就是要以美引善,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的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由此可知大学生学习美术鉴赏课程对于大学生素质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就更应该实现美术鉴赏课程在大学里的普及。这里的普及不能单单只是书本、字面上的普及,而是真正让大学生实现在精神上的普及,真正的了解学习美术鉴赏课程的意义,这就需要我们大学生能真正的看透一些问题。那么以下这些问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到学习美术鉴赏这门课程的必要性。  一 美术是一种文化,而我们大学生有发扬这种文化的义务。  大多人以为“美术”就是“画画”,这是一种误解。在“五四”运动前后,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的主张,他所说的“美育”,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举凡一切能引起人们审美活动的“术”,都属“美育”范畴,而“美育”中的“美术”还包括了文学、音乐、舞蹈在内。后来美术的概念开始具体而微,一般的研究者把“美术”理解为造型艺术的概括,它包含:绘画、雕刻、建筑、工艺美术,现代工业社会中把“工艺美术”和“设计美术”分列为两个不同社会范畴的同一个门类。在中国,又有书法篆刻,同时又把摄影归入“美术”的趋向。由此可见,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美术”概念的内涵也在逐步扩展。  蔡元培当年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的要求,首先也是因为“宗教”本身就是人类的文化表现形态之一,只是这个形态在蔡元培看来已经不合时宜了,况且,“宗教”中能够引起人们崇敬、畏惧的形式其实还是“美术”的创造,所以“宗教”的文化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美术”创造的,举凡宗教绘画、宗教雕刻、宗教建筑、宗教音乐、宗教文学、宗教舞蹈,莫不如此。由此可见,“美术”本身就是一种“文化”。{2}  更为严肃的说美术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它继承和发展着人类的文明成果,传播、保存、融合、发展着民族的文化,是民族形成、生存及发展的生命机制。美术教育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对人们的社会心理、风俗习惯、道德规范、文化传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成为整个文化建设的基础。  二 美术鉴赏课对大学生的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它表现在以美引善  蔡元培先生大力提倡“以美育代宗教”,就是因为作为“美育”的重要载体之一的美术有辅助道德进步的教育功能。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具有的,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社会、家庭,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美术鉴赏课就是学校的教育课程之一。  人的道德理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建立在审美的基础之上,并以美作为追求的价值取向。在思想道德素质养成过程中,美术鉴赏课把中外美术精品直接呈现给广大学生,使他们产生“直观”的美感。“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能使人的主体性得到美的提升,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人的道德财富的源泉。”高校的美术鉴赏课是普通美术教育工作在高校的一种延续,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这种审美教育是通过鉴赏美术作品的意境、线条、色彩、构图、肌理、空间及作者创作背景等完成的,它可以把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直观的、生动的感性形式,其中蕴含的政治思想内容、伦理道德内涵,均使受教育者在提高审美感受、表现能力的同时,心灵得到净化,道德情操得到升华,从而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生动的艺术形象和直观的构思,给青年学生以启迪、以感动,从美术作品中感受到美,精神上获得愉悦和满足,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获取了很多人文知识,接受了思想道德教育,人的身心得以全面和谐的发展。  其次就是就是表现在以美启真  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美术鉴赏课可以使学生以愉快的心理体验展开想象,现代心理学揭示,兴趣和愉快的心情可以为复杂繁重的智力活动提供最佳的情绪背景。好的美术作品,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美术鉴赏可以使学生感知、注意、记忆联想、幻想、创造等思维能力得到发展。通过作品的鉴赏,可以提高学生的视觉感知能力,对各种色彩的象征义和引申义的理解会更加敏锐、协调,可以这样认为,美术鉴赏具有启迪智慧的作用。  美术鉴赏的过程是一种视觉思维的过程,也是鉴赏者审美创造的过程。它是鉴赏者通过对艺术家创造的艺术品的感受、想象、体验、理解和鉴别等一系列视觉思维活动,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从而达到开阔视野、扩大认知领域,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目的。在美术鉴赏过程中,由于鉴赏者面对的是富于启发性的典型视觉形象,所以会自然地唤起种种有关的联想和想象。在联想和想象的作用下,通过特定艺术形象可以感知和认识更为丰富的内容。中国古代诗论中就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之说,宋代诗人梅尧臣要求“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中国画的留白处理,正是留给鉴赏者想象的空间,这是鉴赏者对艺术作品再创造的过程。艺术作品不管表现得多么完整、具体,都留有广大的想象空间,这些空间需要鉴赏者通过联想和想象去丰富和发展,使鉴赏者形象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提高。美术鉴赏与美术创作一样,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因此,鉴赏过程也是培养鉴赏者创造力的过程。  创造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美术鉴赏正适合这种创造心理的培养,尤其在美术鉴赏过程中对作品的色彩、比例、空间、节奏等视觉思维的训练,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空间想象力,开启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再次表现为以美怡情  美术鉴赏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如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就是力量与健美的和谐统一,这表明体质体能的发展过程就是按照美的原则、美的规律塑造美、追求美。在对《掷铁饼者》深入分析、鉴赏并进一步了解作品来龙去脉的同时,还能以健康的美感引发学生强健体魄的自觉性。如鉴赏古希腊雕塑《米洛斯的维纳斯》时,引导学生围绕人体美的标准进行讨论,通过美术鉴赏课帮助学生认识美的时代性、阶级性和多层次性,并转而欣赏“维纳斯”的古典、和谐、健康、自然之美。  美术鉴赏对学生健全心理素质也是至关重要的。美术鉴赏课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进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美心理,使他们对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概念,学会欣赏美、鉴赏美、表现美。优秀的美术作品都是作者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理解,是创作者心灵的表露,所以在美术鉴赏中,广大学生可以通过艺术作品这一媒介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使自己的心灵得到熏陶、感染、净化与提升,从而使学生的认知心理、情性心理、社会心理得到和谐发展。此外,美术鉴赏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宽容心理和创造心理等。  总之,美术鉴赏中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无一不关联着素质教育,关联着大学生自由和谐的发展。所以我们就要更加强调大学生学习美术鉴赏课程的必要性。主要是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审美观是关于美、审美、美的创造等问题的基本观点,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就是要以美引善,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的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艺术漫谈》序,见《丰子恺论艺术》,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6页  [2]张道一主编《美术鉴赏》,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