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水土保持与治理1000字论文摘要及答案大全

发布时间:2024-07-07 20:07:25

水土保持与治理1000字论文摘要及答案大全

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八十年代以来,进入了一个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新阶段。 小流域是指以分水岭和出口断面为界形成的面积比较小的闭合集水区。流域面积最大一般不超过50平方公里。每个小流域既是一个独立的自然集水单元,又是一个发展农、林、牧生产的经济单元,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上游。一个小流域就是一个水土流失单元,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全过程都在小流域内产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务院国发[1993]5号文件"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通过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层层设防,节节拦蓄,增加地表植被,可以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减少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实践证明,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是山区生态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据统计,从《水土保持法》颁布后的1991年到2002年,全省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万平方公里,全省开展重点治理的903小流域,有426条达到了部颁标准,通过了验收,其中有5个示范县、91条示范小流域作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十、百、千"示范工程(1999年水利部、财政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个城市、100个县、1000条小流域作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工程,简称"十、百、千"工程),通过了水利部的验收,被水利部、财政部联合命名表彰。凡经过综合治理的小流域,林草覆盖率均达到宜林宜草面积的80%以上,植被覆盖率普遍提高20-40%,缓洪拦沙效益达60-80%,水土流失得到了基本控制治理区农民农民收入增加30%以上。全省通过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兴修的各类水利水保工程的总拦洪蓄水能力达6亿立方米,每年平均拦沙保土1亿吨以上。水土流失治理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及特点:  我国是个多山国家,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3;我国又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国家。山地丘陵和黄土地区地形起伏。黄土或松散的风化壳在缺乏植被保护情况下极易发生侵蚀。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量集中,雨季降水量常达 年降水量的60%~80%,且多暴雨。易于发生水土流失的地质地貌条件和气候条件是造成 我国发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我国人口多,粮食、民用燃料需求等压力大,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对土地实行掠夺性开垦,片面强调粮食产量,忽视因地制宜的农林牧综合发展,把只适合林,牧业利用的土地也辟为农田。大量开垦陡坡,以至陡坡越开越贫,越贫越垦,生态系统恶性循环;滥砍滥伐森林,甚至乱挖树根、草坪,树木锐减,使地表裸露,这些都加重了水土流失。另外,某些基本建设不符合水土保持要求,例如,不合理修筑公路、建厂、挖煤、采石等,破坏了植被,使边坡稳定性降低,引起滑坡、塌方、泥石流等更严重的地质灾害。 ⑴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四个方面。 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 ②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 ③地面物质组成。 ④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林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越强。 ⑵人为因素。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以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①植被的破坏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③开矿 黄土高原与南方低山丘陵水土流失的原因: 黄土高原: 自然原因:土质疏松,降水集中 人为原因:人类的过度开发(过度放牧和砍伐) 南方丘陵: 自然原因:地表的起伏有利于流水冲刷,降水量大且时间长 人为原因:人类的过度开发(过度砍伐利用) 。 南方: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量集中,雨季降水量常达 年降水量的60%~80%,且多暴雨。易于发生水土流失的地质地貌条件和气候条件是造成 我国发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北方:对土地实行掠夺性开垦,片面强调粮食产量,忽视因地制宜的农林牧综合发展,把只适合林,牧业利用的土地也辟为农田。大量开垦陡坡,以至陡坡越开越贫,越贫越垦,生态系统恶性循环;滥砍滥伐森林,甚至乱挖树根、草坪,树木锐减,使地表裸露,这些都加重了水土流失。另外,某些基本建设不符合水土保持要求,例如,不合理修筑公路、建厂、挖煤、采石等,破坏了植被,使边坡稳定性降低,引起滑坡、塌方、泥石流等更严重的地质灾害。  分部最广泛的水土流失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和风力侵蚀  水力侵蚀分布最广泛,在山区、丘陵区和一切有坡度的地面,暴雨时都会产生水力侵蚀。它的特点是以地面的水为动力冲走土壤。  重力侵蚀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区的沟壑和陡坡上,在陡坡和沟的两岸沟壁,其中一部分下部被水流淘空,由于土壤及其成土母质自身的重力作用,不能继续保留在原来的位置,分散地或成片地塌落。  风力侵蚀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的沙漠、沙地和丘陵盖沙地区,其次是东南沿海沙地,再次是河南、安徽、江苏几省的“黄泛区”(历史上由于黄河决口改道带出泥沙形成)。它的特点是由于风力扬起沙粒,离开原来的位置,随风飘浮到另外的地方降落  我国水土流失治理锁定五大焦点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治理正面临着五大焦点问题,即七大江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治理、坡耕地改造、东北黑土地保护、西南石漠化地区土地资源抢救以及南方崩岗的防治。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负责人介绍,我国水土流失治理的第一个焦点是黄河、长江等七大江河中上游水土流失的治理。据了解,对七大江河中上游的大规模水土流失治理,最早是从黄河开始,始于上世纪50年代。张学俭表示,目前,七大江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治理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以黄河为例,黄河目前大约有43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它造成了平均每年13亿吨泥沙下泻,仍然是我国水土流失一个最大的难点。水土流失治理的第二个焦点是坡耕地的改造。目前我国共有59亿亩坡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7%。坡耕地是我国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坡耕地的水土流失不仅造成年均14亿吨土壤侵蚀量,而且使大量耕地资源遭到破坏。近50年来,我国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耕地达5000多万亩,平均每年损失100万亩,其中很大一部分属于坡耕地。黑土地的水土流失是从2000年才开始认识到的一个焦点问题。经测定,东北黑土区平均流失表土4~7厘米,按此速度推算,东北黑土区1400万亩耕地的黑土层50年后将全部流失掉。目前,黑土地水土流失的治理已经提上国家议事日程,有关部门正对黑土区进行试点治理。石漠化是当前我国西南岩溶地区最为突出又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西南石漠化地区人口多、土地少、环境脆弱,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非常尖锐。西南岩溶地区土层极其脆弱,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35年后石漠化面积将翻一番,届时将有近1亿人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第五个焦点是南方崩岗的治理。崩岗是风化的花岗岩地区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水土流失现象,主要发生在福建、江西、湖北、广东等地。近年来,因为雨水的冲刷,风化的花岗岩石大片崩塌,湮没农田,淤积水库,造成了很大危害。目前,崩岗的治理问题得到广泛重视。张学俭提出,南方崩岗的治理应该与开发相结合。南方可用土地资源比较少,尤其是福建、广东等地,结合崩岗的开发,可以使治理和开发相结合,形成大量后备土地资源。以福建省安溪县为例,在其30万亩乌龙茶茶园中,有一些茶园就是对崩岗被推平后形成的丘陵加以开发。因此,南方崩岗开发和治理相结合的前景较好。

水土保持与治理1000字论文摘要及答案

我们倡导:转变观念和思路,加强引导,树立绿色低碳发展观。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政府部门要从政策层面上支持和引导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引导、支持社会树立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理念。以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实践和探索为起点,寻求适合国情的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为遏止气候变化不断恶化的势头,积极采取自主行动,从多种环节入手,节能减排降耗,减轻环境灾害,切实履行量化减排义务我们希望:加强科技创新,提倡低碳生活,建设生态环境。世界各国、全球企业应负担起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应对资源环境压力。以已开展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为榜样,寻求经济发展新模式,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加大节能减排和低碳技术的研发,加快节能环保和装备的推广应用,推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发展低碳能源技术,推行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绿色GDP核算等研究,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社会生活消费模式我们期待:开展低碳技术国际交流,发展碳排放权交易国际合作。加强政府间国际合作,进而推动企业合作,有序推进低碳生态产业转移,促进低碳和生态经济在全球的合理分布和共同发展。积极建立环境权益交易市场,探索清洁发展机制,推动全球统一碳交易市场形成,改善发展中国家的碳定价权我们努力:推广发展低碳绿色金融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投融资途径,不断探索创新投融资机制,将减排降碳纳入金融体系的服务范畴,制定和完善符合国情的促进低碳产业发展的经济激励措施,利用碳金融体系的支撑使碳减排获得持续不断的融资,从碳减排权中提高能效及可持续发展的收益,努力争取全球低碳经济竞争的主动权

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八十年代以来,进入了一个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新阶段。 小流域是指以分水岭和出口断面为界形成的面积比较小的闭合集水区。流域面积最大一般不超过50平方公里。每个小流域既是一个独立的自然集水单元,又是一个发展农、林、牧生产的经济单元,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上游。一个小流域就是一个水土流失单元,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全过程都在小流域内产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务院国发[1993]5号文件"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通过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层层设防,节节拦蓄,增加地表植被,可以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减少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实践证明,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是山区生态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据统计,从《水土保持法》颁布后的1991年到2002年,全省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万平方公里,全省开展重点治理的903小流域,有426条达到了部颁标准,通过了验收,其中有5个示范县、91条示范小流域作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十、百、千"示范工程(1999年水利部、财政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个城市、100个县、1000条小流域作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工程,简称"十、百、千"工程),通过了水利部的验收,被水利部、财政部联合命名表彰。凡经过综合治理的小流域,林草覆盖率均达到宜林宜草面积的80%以上,植被覆盖率普遍提高20-40%,缓洪拦沙效益达60-80%,水土流失得到了基本控制治理区农民农民收入增加30%以上。全省通过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兴修的各类水利水保工程的总拦洪蓄水能力达6亿立方米,每年平均拦沙保土1亿吨以上。水土流失治理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及特点:  我国是个多山国家,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3;我国又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国家。山地丘陵和黄土地区地形起伏。黄土或松散的风化壳在缺乏植被保护情况下极易发生侵蚀。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量集中,雨季降水量常达 年降水量的60%~80%,且多暴雨。易于发生水土流失的地质地貌条件和气候条件是造成 我国发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我国人口多,粮食、民用燃料需求等压力大,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对土地实行掠夺性开垦,片面强调粮食产量,忽视因地制宜的农林牧综合发展,把只适合林,牧业利用的土地也辟为农田。大量开垦陡坡,以至陡坡越开越贫,越贫越垦,生态系统恶性循环;滥砍滥伐森林,甚至乱挖树根、草坪,树木锐减,使地表裸露,这些都加重了水土流失。另外,某些基本建设不符合水土保持要求,例如,不合理修筑公路、建厂、挖煤、采石等,破坏了植被,使边坡稳定性降低,引起滑坡、塌方、泥石流等更严重的地质灾害。 ⑴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四个方面。 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 ②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 ③地面物质组成。 ④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林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越强。 ⑵人为因素。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以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①植被的破坏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③开矿 黄土高原与南方低山丘陵水土流失的原因: 黄土高原: 自然原因:土质疏松,降水集中 人为原因:人类的过度开发(过度放牧和砍伐) 南方丘陵: 自然原因:地表的起伏有利于流水冲刷,降水量大且时间长 人为原因:人类的过度开发(过度砍伐利用) 。 南方: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量集中,雨季降水量常达 年降水量的60%~80%,且多暴雨。易于发生水土流失的地质地貌条件和气候条件是造成 我国发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北方:对土地实行掠夺性开垦,片面强调粮食产量,忽视因地制宜的农林牧综合发展,把只适合林,牧业利用的土地也辟为农田。大量开垦陡坡,以至陡坡越开越贫,越贫越垦,生态系统恶性循环;滥砍滥伐森林,甚至乱挖树根、草坪,树木锐减,使地表裸露,这些都加重了水土流失。另外,某些基本建设不符合水土保持要求,例如,不合理修筑公路、建厂、挖煤、采石等,破坏了植被,使边坡稳定性降低,引起滑坡、塌方、泥石流等更严重的地质灾害。  分部最广泛的水土流失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和风力侵蚀  水力侵蚀分布最广泛,在山区、丘陵区和一切有坡度的地面,暴雨时都会产生水力侵蚀。它的特点是以地面的水为动力冲走土壤。  重力侵蚀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区的沟壑和陡坡上,在陡坡和沟的两岸沟壁,其中一部分下部被水流淘空,由于土壤及其成土母质自身的重力作用,不能继续保留在原来的位置,分散地或成片地塌落。  风力侵蚀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的沙漠、沙地和丘陵盖沙地区,其次是东南沿海沙地,再次是河南、安徽、江苏几省的“黄泛区”(历史上由于黄河决口改道带出泥沙形成)。它的特点是由于风力扬起沙粒,离开原来的位置,随风飘浮到另外的地方降落  我国水土流失治理锁定五大焦点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治理正面临着五大焦点问题,即七大江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治理、坡耕地改造、东北黑土地保护、西南石漠化地区土地资源抢救以及南方崩岗的防治。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负责人介绍,我国水土流失治理的第一个焦点是黄河、长江等七大江河中上游水土流失的治理。据了解,对七大江河中上游的大规模水土流失治理,最早是从黄河开始,始于上世纪50年代。张学俭表示,目前,七大江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治理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以黄河为例,黄河目前大约有43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它造成了平均每年13亿吨泥沙下泻,仍然是我国水土流失一个最大的难点。水土流失治理的第二个焦点是坡耕地的改造。目前我国共有59亿亩坡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7%。坡耕地是我国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坡耕地的水土流失不仅造成年均14亿吨土壤侵蚀量,而且使大量耕地资源遭到破坏。近50年来,我国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耕地达5000多万亩,平均每年损失100万亩,其中很大一部分属于坡耕地。黑土地的水土流失是从2000年才开始认识到的一个焦点问题。经测定,东北黑土区平均流失表土4~7厘米,按此速度推算,东北黑土区1400万亩耕地的黑土层50年后将全部流失掉。目前,黑土地水土流失的治理已经提上国家议事日程,有关部门正对黑土区进行试点治理。石漠化是当前我国西南岩溶地区最为突出又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西南石漠化地区人口多、土地少、环境脆弱,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非常尖锐。西南岩溶地区土层极其脆弱,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35年后石漠化面积将翻一番,届时将有近1亿人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第五个焦点是南方崩岗的治理。崩岗是风化的花岗岩地区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水土流失现象,主要发生在福建、江西、湖北、广东等地。近年来,因为雨水的冲刷,风化的花岗岩石大片崩塌,湮没农田,淤积水库,造成了很大危害。目前,崩岗的治理问题得到广泛重视。张学俭提出,南方崩岗的治理应该与开发相结合。南方可用土地资源比较少,尤其是福建、广东等地,结合崩岗的开发,可以使治理和开发相结合,形成大量后备土地资源。以福建省安溪县为例,在其30万亩乌龙茶茶园中,有一些茶园就是对崩岗被推平后形成的丘陵加以开发。因此,南方崩岗开发和治理相结合的前景较好。

水土保持与治理1000字论文摘要及答案解析

我们倡导:转变观念和思路,加强引导,树立绿色低碳发展观。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政府部门要从政策层面上支持和引导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引导、支持社会树立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理念。以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实践和探索为起点,寻求适合国情的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为遏止气候变化不断恶化的势头,积极采取自主行动,从多种环节入手,节能减排降耗,减轻环境灾害,切实履行量化减排义务我们希望:加强科技创新,提倡低碳生活,建设生态环境。世界各国、全球企业应负担起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应对资源环境压力。以已开展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为榜样,寻求经济发展新模式,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加大节能减排和低碳技术的研发,加快节能环保和装备的推广应用,推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发展低碳能源技术,推行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绿色GDP核算等研究,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社会生活消费模式我们期待:开展低碳技术国际交流,发展碳排放权交易国际合作。加强政府间国际合作,进而推动企业合作,有序推进低碳生态产业转移,促进低碳和生态经济在全球的合理分布和共同发展。积极建立环境权益交易市场,探索清洁发展机制,推动全球统一碳交易市场形成,改善发展中国家的碳定价权我们努力:推广发展低碳绿色金融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投融资途径,不断探索创新投融资机制,将减排降碳纳入金融体系的服务范畴,制定和完善符合国情的促进低碳产业发展的经济激励措施,利用碳金融体系的支撑使碳减排获得持续不断的融资,从碳减排权中提高能效及可持续发展的收益,努力争取全球低碳经济竞争的主动权

多种树就能有利于水土保持,减缓水土流失。

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及特点:  我国是个多山国家,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3;我国又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国家。山地丘陵和黄土地区地形起伏。黄土或松散的风化壳在缺乏植被保护情况下极易发生侵蚀。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量集中,雨季降水量常达 年降水量的60%~80%,且多暴雨。易于发生水土流失的地质地貌条件和气候条件是造成 我国发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我国人口多,粮食、民用燃料需求等压力大,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对土地实行掠夺性开垦,片面强调粮食产量,忽视因地制宜的农林牧综合发展,把只适合林,牧业利用的土地也辟为农田。大量开垦陡坡,以至陡坡越开越贫,越贫越垦,生态系统恶性循环;滥砍滥伐森林,甚至乱挖树根、草坪,树木锐减,使地表裸露,这些都加重了水土流失。另外,某些基本建设不符合水土保持要求,例如,不合理修筑公路、建厂、挖煤、采石等,破坏了植被,使边坡稳定性降低,引起滑坡、塌方、泥石流等更严重的地质灾害。 ⑴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四个方面。 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 ②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 ③地面物质组成。 ④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林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越强。 ⑵人为因素。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以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①植被的破坏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③开矿 黄土高原与南方低山丘陵水土流失的原因: 黄土高原: 自然原因:土质疏松,降水集中 人为原因:人类的过度开发(过度放牧和砍伐) 南方丘陵: 自然原因:地表的起伏有利于流水冲刷,降水量大且时间长 人为原因:人类的过度开发(过度砍伐利用) 。 南方: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量集中,雨季降水量常达 年降水量的60%~80%,且多暴雨。易于发生水土流失的地质地貌条件和气候条件是造成 我国发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北方:对土地实行掠夺性开垦,片面强调粮食产量,忽视因地制宜的农林牧综合发展,把只适合林,牧业利用的土地也辟为农田。大量开垦陡坡,以至陡坡越开越贫,越贫越垦,生态系统恶性循环;滥砍滥伐森林,甚至乱挖树根、草坪,树木锐减,使地表裸露,这些都加重了水土流失。另外,某些基本建设不符合水土保持要求,例如,不合理修筑公路、建厂、挖煤、采石等,破坏了植被,使边坡稳定性降低,引起滑坡、塌方、泥石流等更严重的地质灾害。  分部最广泛的水土流失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和风力侵蚀  水力侵蚀分布最广泛,在山区、丘陵区和一切有坡度的地面,暴雨时都会产生水力侵蚀。它的特点是以地面的水为动力冲走土壤。  重力侵蚀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区的沟壑和陡坡上,在陡坡和沟的两岸沟壁,其中一部分下部被水流淘空,由于土壤及其成土母质自身的重力作用,不能继续保留在原来的位置,分散地或成片地塌落。  风力侵蚀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的沙漠、沙地和丘陵盖沙地区,其次是东南沿海沙地,再次是河南、安徽、江苏几省的“黄泛区”(历史上由于黄河决口改道带出泥沙形成)。它的特点是由于风力扬起沙粒,离开原来的位置,随风飘浮到另外的地方降落  我国水土流失治理锁定五大焦点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治理正面临着五大焦点问题,即七大江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治理、坡耕地改造、东北黑土地保护、西南石漠化地区土地资源抢救以及南方崩岗的防治。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负责人介绍,我国水土流失治理的第一个焦点是黄河、长江等七大江河中上游水土流失的治理。据了解,对七大江河中上游的大规模水土流失治理,最早是从黄河开始,始于上世纪50年代。张学俭表示,目前,七大江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治理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以黄河为例,黄河目前大约有43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它造成了平均每年13亿吨泥沙下泻,仍然是我国水土流失一个最大的难点。水土流失治理的第二个焦点是坡耕地的改造。目前我国共有59亿亩坡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7%。坡耕地是我国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坡耕地的水土流失不仅造成年均14亿吨土壤侵蚀量,而且使大量耕地资源遭到破坏。近50年来,我国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耕地达5000多万亩,平均每年损失100万亩,其中很大一部分属于坡耕地。黑土地的水土流失是从2000年才开始认识到的一个焦点问题。经测定,东北黑土区平均流失表土4~7厘米,按此速度推算,东北黑土区1400万亩耕地的黑土层50年后将全部流失掉。目前,黑土地水土流失的治理已经提上国家议事日程,有关部门正对黑土区进行试点治理。石漠化是当前我国西南岩溶地区最为突出又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西南石漠化地区人口多、土地少、环境脆弱,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非常尖锐。西南岩溶地区土层极其脆弱,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35年后石漠化面积将翻一番,届时将有近1亿人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第五个焦点是南方崩岗的治理。崩岗是风化的花岗岩地区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水土流失现象,主要发生在福建、江西、湖北、广东等地。近年来,因为雨水的冲刷,风化的花岗岩石大片崩塌,湮没农田,淤积水库,造成了很大危害。目前,崩岗的治理问题得到广泛重视。张学俭提出,南方崩岗的治理应该与开发相结合。南方可用土地资源比较少,尤其是福建、广东等地,结合崩岗的开发,可以使治理和开发相结合,形成大量后备土地资源。以福建省安溪县为例,在其30万亩乌龙茶茶园中,有一些茶园就是对崩岗被推平后形成的丘陵加以开发。因此,南方崩岗开发和治理相结合的前景较好。

水土保持与治理1000字论文大全汇总

根据当地的水土保持实际,选一个你比较了解的如当地适合的水土保持先锋树种,或当地水土保持治理经验、成绩等,提出自己见解。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任重道远我国严峻的水资源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任重道远。我国是一个洪涝灾害频繁、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环境脆弱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水利事业发展迅速,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治理的同时,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工作,基本形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与保护体系。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问题,尤其是水资源短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已经充分暴露出来。全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面积约4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在缺水的同时,还存在着严重的用水浪费,全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大多只有4,而很多国家已达到7~8;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03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10~20倍,水的重复利用率我国为50%左右,而发达国家为85%以上。水污染严重,全国年排放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水污染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使水资源短缺问题更为严重。有关专家指出,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从人口增长看,2030年左右,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将减少1/5,降至1700立方米左右。从经济增长看,今后几十年,我国经济仍将处于快速增长期,到本世纪中叶,国内生产总值要增长10倍以上,城市和工业用水将有较大幅度增长,废污水排放量也将相应增加。从城市发展看,21世纪中叶我国城市化率可能达到70%,城市水供求矛盾必将更加尖锐。从粮食生产看,我国北方产粮区水资源条件并不富余,2050年前国家需要增加4亿吨粮食的要求,将导致水资源短缺的形势更加严峻。因此,开源节流和保护水资源的任务十分艰巨。水资源善也是制约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因素。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地广水稀,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是该地区最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水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利用、有效保护是实施西部开发的重要内容。为了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矛盾,遏止水环境恶化的趋势,有关部门正在加大节约和保护工作的力度。在最近召开的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水利部部长汪恕诚提出,要转变以往比较注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对水资源的配置、节约、保护重视不够的局面,要把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作为一项重大国策,实现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水利的转变。据了解,国家将在统筹规划、综合治理的基础上,采取实际步骤加强水资源节约和保护工作。在计划上,改变以往单纯的工程计划方式,将节水、水资源优化调度、水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项目摆到重要位置,加快建设和发展。在体制上,切实加强流域管理职能,积极推进城市水务局管理体制的建立,为水资源的科学配置提供体制保障。在管理上,制订和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充分利用水价、水资源费等经济杠杆,采用有效的科技和经济手段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发挥综合效益。在法治上,坚决执行《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做好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配套建设,特别是《水法》的修改工作,加大执法力度,坚持依法管理水资源。在科研上,突破以往水利工程科学的科研模式,不仅要加强水利基础科学,而且要发展综合学科、交叉学科,不仅要研究水利工程特别是枢组工程问题,而且要紧紧围绕我国水利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研究各种治理措施的相互关系,科学配置,促进水资源管理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紧密结合,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八十年代以来,进入了一个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新阶段。 小流域是指以分水岭和出口断面为界形成的面积比较小的闭合集水区。流域面积最大一般不超过50平方公里。每个小流域既是一个独立的自然集水单元,又是一个发展农、林、牧生产的经济单元,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上游。一个小流域就是一个水土流失单元,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全过程都在小流域内产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务院国发[1993]5号文件"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通过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层层设防,节节拦蓄,增加地表植被,可以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减少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实践证明,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是山区生态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据统计,从《水土保持法》颁布后的1991年到2002年,全省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万平方公里,全省开展重点治理的903小流域,有426条达到了部颁标准,通过了验收,其中有5个示范县、91条示范小流域作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十、百、千"示范工程(1999年水利部、财政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个城市、100个县、1000条小流域作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工程,简称"十、百、千"工程),通过了水利部的验收,被水利部、财政部联合命名表彰。凡经过综合治理的小流域,林草覆盖率均达到宜林宜草面积的80%以上,植被覆盖率普遍提高20-40%,缓洪拦沙效益达60-80%,水土流失得到了基本控制治理区农民农民收入增加30%以上。全省通过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兴修的各类水利水保工程的总拦洪蓄水能力达6亿立方米,每年平均拦沙保土1亿吨以上。水土流失治理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我国是世界上用水最多的国度,同时也是水资源浪费最严重的国度之一。出产同样的粮食,咱们比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多用一倍的水。据水利部副部长张春园先容,农业用水是我国用水的大头,约占总用水量的72%,但真正被有效利用的水占农业灌溉用水总量的1/3左右,多半损失在送水过程以及漫灌之中。工业上,我国万元产值的耗水量是225立方米,发达国度却仅有100多立方米。另外,城市生活用水的数量虽远远低于农业用水以及工业用水量,但生活用水中间人们对于水资源的绝不惜惜以及毫无所惧的浪费却与前两者相差半大。据统计,北京市仅一年的洗车耗水量,就相当于一个多昆明湖或六个北海的蓄水量。可见我国的用水效率低下,比发达国度底15%——20%。人们不仅浪费着正在用的水,还在资源税无形中粉碎着那些尚未用的水资源。目前,全国约有1/3以上的工业废水以及9/1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置惩罚就排入河湖,使患上全国90%的城市水环境恶化,加重了可利用水资源的不足。80年代末年,昆明的一个农平易近往盘龙江里全部倒出一小板车废旧染料,把整个江染成红色,使自来水厂停产一天,“一小我私家就污染一条江”。粉碎水、污染水容易,而要治理污水却很不容易。全国水污染最严重的淮河地域每年有180万吨严重污染物COD步入淮河,1998年实行“零点步履”后,COD量降至90万吨,而要真正到达治污标准,则需将COD量降到30万吨,这至少还需要投入1万亿元。除了浪费水以及污染水外,因为不明水规律,对于水资源的开发缺少统一规划以及科学办理,也倒霉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例如,城市规划与工业结构未能充实考虑水资源条件,造成局部地域地下水企业人力资源超量开采,水的源头枯竭。在河西走廊的甘肃省石羊河上,位于下流的平易近勤盆地80年代尚有6亿立方米水资源,90年代猛降至8亿立方米,缺水危机笼罩着平易近勤人,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缺少统一规划,相距仅百千米的上游武威盆地占据了16亿立方米的水资源。朋友们,有什么办法吗?看着这活命的水,我的心在流泪。环境是人的总称生存的根蒂根基,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环境的恶化给人的总称的生活带来严重的灾难。如何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地球上每一小我私家都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作为2l世纪的地球公平易近,咱们有责任共同努力,为咱们的子孙儿女留下一个美好的世界。神州的环境保护目前不是很好。有的人会说:用水用电以及咱们弄环保有什么关系呢?其实,节水、节电,就是在保护咱们的环境。因为电是动力矿产资源分布图,是二次能源,它是从一次能源转化过来的。现在,用水力、用太阳能等都可以发电,但那只占人用电量的一少部分,大部分电照旧由火力发电厂出产的。火电厂不是烧油就是烧煤,而且大多数是烧煤。全世界每年要耗损几十亿吨煤,可能是用于发电。而且,煤是混淆物,此中主成分是碳。煤燃烧现象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众多污染物。这此中,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而二氧化硫则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所以说,少用些电,就可能少很多污染。再来说说水,屯子里自家基本都是打井取水或者引山泉,城镇多用自来水,自来水其实不是天然来的,那是将天然水沉淀、过淋消毒后用泵击倒咱们房间中的水管子里出来的。要有自来水,就患上用电。再说,水资源也是十分宝贵而且日益严重的资源,节能用水,就人力资源管理通用工具是节能资源,就是节能用电,也是保护环境。这个道理很容易懂。咱们要以自己的现实步履保护环境,最简单易行的,应该从节电、节水做起。环境的污染以及粉碎,治理起来患上费很大力气。咱们青少年是将来的主人,必患上保护环境。咱们可以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只要大家都能为保护环境做一些有益的事,相信咱们明天的环境会更美好同学们,你们一建都看过这样一则公益广告:电视银幕上有一个水龙头,正在艰难地往外滴着水,滴水的速度越来越慢,最后水就枯竭了。之后银幕上浮现了一双眼睛,从眼中流出了一滴泪水。随之浮现的是这样一句话:“要是人的总称不爱护保重水,那末咱们能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咱们自己的泪水。”水是生命之源。倘使地球上没有水,那末地球母亲就不会孕育出咱们人的总称的子孙万代。因为最国家人力资源先的原始生命首先是在海洋中孕育形成,逐渐扩展到陆地上。所以说,水是生命的摇篮。人的总称的生存以及发展也离不开水。因为咱们天天要口杯,粮食的生长离不开水,工业出产离不开水。水照旧大天然的“空调器”,炎热的炎天,正当人们感到酷暑难耐时,来一场雨该有多痛快呀!走在海边,海风习习,一扫酷热烦躁的情绪;当寒冷的冬天到来时,海水把储存的热量源源不断地送给它四周的陆地……这些个都是水的效用。咱们国度的水资源虽然储量富厚,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并且跟着工业的发展,水污染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很多工业废水都排到了江河湖海中,清澈见底的河流被废水污染患上臭不可闻,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啊!此外,浪费水的现象也十分严重,据统计,一个中常城市每年浪费的水相当于一个洞庭湖的水量!3月资源整合22日是世界水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列国都会宣传:大家要爱惜水资源,保护生命之水。其实,不光在这一天,在咱们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应该爱护保重每一滴水,用现实步履珍爱生命之水!我国是世界上用水最多的国度,同时也是水资源浪费最严重的国度之一。出产同样的粮食,咱们比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多用一倍的水。据水利部副部长张春园先容,农业用水是我国用水的大头,约占总用水量的72%,但真正被有效利用的水占农业灌溉用水总量的1/3左右,多半损失在送水过程以及漫灌之中。 不想写了

水土保持与治理1000字论文摘要怎样写

你是一个傻子吗?这都不会!

我也在写呢,纳闷~~!

前些日子,我同妈妈一起回故乡。在颠簸的车上,一想到又能和小伙伴一起到竹林里烤红薯、捉迷藏、爬山,我心中倍感兴奋。  随着汽车的一声急刹,我们到达了目的地。顿时,我愣住了!这是以往的竹林吗?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片光秃秃的山,往日生机盎然、鸟语花香的竹林荡然无存。脚下,踩着的不是柔软、肥沃的土地,而是四分五裂的,像是被雷劈开似的土地。奶奶叹着气说:“别看了,两年前就变成这样了。我看过了,从这里到后山一整片,都是这样的土疙瘩。”  我失望极了。再也不能在竹林里烤红薯、捉迷藏、爬山了,我一整天都待在奶奶家,哪儿也没去。故乡的山没有了昔日的欢声笑语。  听了我的故事,你们也知道水土流失的可怕了吧!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很多,水土侵蚀、重力侵蚀、风力侵蚀等。我在网上查找了一些治理水土流失的好方法:在水土流失区种些紫花苜蓿、沙打旺、香根草这些灌木植物,它们的固土作用非常好;过一段时间,也可以再种上马尾松、毛竹、柑橘、茶树。这样既能治理水土流失,同时还可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一举两得,何乐不为呢?  只要坚持植树造林,我们就可以发现山变绿了,水变清了。我们小学生可能没有时间来种植这么多的树木,但是,我们所能做到的是:节约每一滴水、爱护每一棵树、呵护每一块草坪、保护每一块土地。我们从小就应成为美好家园的建设者。  我们所企盼的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生机勃勃的神州大地,而不是成片同一色调的沙漠。世界上有许多缺水的国家,而我们能有这么丰富的水资源,应该感到幸福,懂得珍惜,不要只知道一味地去索取。  请将“保持水土,爱护家园”这八个字牢记在心。此时此刻,我将虔诚地诵读这句话。这声音将被你们倾听,这声音将被你们重复,这声音将被你们化为行动!  我相信,只要大家携起手来,美好家园就一定能重现。  水土保持,从我做起。

-=909000000`-`-`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