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水土保持与治理1000字论文集第一版

发布时间:2024-07-07 10:32:14

水土保持与治理1000字论文集第一版

根据当地的水土保持实际,选一个你比较了解的如当地适合的水土保持先锋树种,或当地水土保持治理经验、成绩等,提出自己见解。

依据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及目前国家的经济状况,本文阐述了优先开展植物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及其在西部环境生态建设中的突出作用。 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而西部又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在西南,新构造强烈,断裂褶皱形成的破碎岩层多,地形起伏,山地丘陵区占地面积广,片蚀、沟蚀、崩塌、滑坡、泥石流大量存在。水土流失面积5万km2,占西南地区总面积的1%。河流泥沙输出量每年达3亿吨,土壤侵蚀按输移比25计可达2亿吨。土壤侵蚀模数按侵蚀面积计达6205t/a,个别地区所占的比重更大。由此已造成了土层减薄,能力降低,耕地被毁,土地石漠化,河流含沙量增大,航程缩短,水利工程淤积严重,效益降低等不良后果。特别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增强,引起地面涵养水分能力降低,气候恶化,植物群落发生逆行演替,干旱面积扩大,水源枯竭,旱洪灾害频繁 西部地区的气候及地质、地貌条件,近代变化并不明显,要想大幅度地改善当地的气候及地质条件,以适应植物的生长,在现有的科学水平及人力、财力条件下,是无能为力的;而西部地区的现有地形地貌如要彻底改观,目前的国力也是无法支撑的。只有利用有限的资金在局部地区,通过平整土地,修筑梯田,筑坝拦沙淤地等工程手段,达到有限的改造效果。 植物群体具有很好的水土保持功效,且具有活性。在现有的气候、地质、地貌条件下,能充分发挥其整体和立体效能,起到工程的作用。单株的或小范围地盲目种植植物,其水土保持功效甚微。应该将植物看成一项工程实体的一个个单元,只有合理地设计、规划和布设,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这是因为植物工程投资少,见效快,易于大面积推广和实施;另一方面,它具有活性,不怕埋压,能自动跟踪地表高程的变化,具有很强的跟随性和扩展能力;这是硬性工程无法比拟的。广泛繁殖及郁闭的大批植物群体,能有效的涵养水分,截留和散发部分雨水,减少雨蚀及地表径流,滞流削峰,增大土壤的抗冲性,大大减少当地的水土流失。因此,植物作为一项工程来实施,具有突出的发展优势,在所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中应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 在西南地区,空气潮湿,雨水丰沛,植物极易生长。由于沟道及支流坡陡流急,侵蚀泥沙主要来自坡面,因此,植物治理的关键是坡面。在>20°的坡地应合理构筑植物“立体”工程,乔、灌、草本套种,水土保持林和经济林种有机结合。这样,高大的乔木可形成上层拦截网,截留部分雨水,减少雨滴的动量;中高的灌木进一步拦截雨水和缓解下降雨滴的冲击,地表的草本则起到“后卫”的作用。在缓坡地带或适宜耕作的坡地,利用植物工程构筑条带状的篱或坝,利用密集植物枝茎缝隙过流,拦截输移的泥沙于坝前或篱前,自然加高局部地形,形成天然梯田或阶地。 在西北地区,干旱少雨,沟道侵蚀约占60%,但沟道土壤含水量相对较大,植物易于在沟底先成活。在干旱沙漠地区,沙棘柠条等耐旱植物的大面积成活及繁殖,已为该地区大面积恢复绿色青春带来了可盼的希望。凡是种植沙棘的地方,碧绿葱葱,与周围的光山秃岭形成了鲜明对比。不难看出,沙棘在如此恶劣的西北个别地区茂盛生长,那么,黄土高原的任何角落推广种植,已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以沙棘为骨架,并配合其它适生适地的植物群体,先在沟道以类似于土石坝拦水拦沙的概念,布置一道一道活性沙棘坝群,拦截沟道输移粗沙,已在黄河中游砒砂岩地区取得成功,并且起到了明显的工程效果。内蒙西召沟的植物坝,当年坝前拦沙厚度2~4 m,现已形成条带植物群落[3]。因此,在西北干旱地区,以抗旱植物在沟道或间歇性支流中布置活性坝,以此为突破口,淤沙造田,保水保土,发展沟道农业,进而扩充到两侧坡地,是快速治理该地区水土流失,加快生态环境恢复的有效途径。2 植物活性工程滞流拦沙作用 坡面植物工程的布设,其冠部能有效地减少雨蚀量,拦截部分雨水,加大地表水的下渗,明显影响土壤含水量消退系数K值,降低径流峰值,延长汇流时间,降低水流挟沙能力,减少输沙率。运动的泥沙颗粒会部分在行近植物群体时沉积,从而大大减少了坡面土壤侵蚀量。 汇入沟道的水流,因沟底高大的植物或低矮的灌木及草本的作用,粗糙度增大。据笔者的研究,较小的植物水力密度Fv,可以导致糙率n值增大几倍,甚至十几倍,水流对床面的切应力以及河道输沙率均明显减少。它们均为Fv的指数衰减函数[4]。 水库边坡或宽阔水域的堤岸,植物活性体能有效地削减波浪高度,减少风浪或其它原因形成的波浪侵蚀,防止土体崩塌或滑坡。据周跃等人的研究,有侧根作用的土体,抗张拉力明显提高,对于云南松等乔木,在有侧根作用的土体中,其抗张拉力提高7%,其它学者,对不同的水土保持林的观测结果,基本与周跃的试验结果一致[5]。因此,植物根部起到了“加筋”作用。 植物覆盖度与土壤侵蚀率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关系。覆盖度增加,土壤侵蚀量减少。据甘肃省的观测资料[6],当植物的覆盖度从90%减少到小于30%时,土壤侵蚀率从小于500t/a,增加到8000~13000t/a。反之,覆盖度增加,则侵蚀率减少。据蔡强国的研究,不高的植物覆盖度,已具有很好的水土保持功效

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八十年代以来,进入了一个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新阶段。 小流域是指以分水岭和出口断面为界形成的面积比较小的闭合集水区。流域面积最大一般不超过50平方公里。每个小流域既是一个独立的自然集水单元,又是一个发展农、林、牧生产的经济单元,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上游。一个小流域就是一个水土流失单元,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全过程都在小流域内产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务院国发[1993]5号文件"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通过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层层设防,节节拦蓄,增加地表植被,可以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减少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实践证明,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是山区生态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据统计,从《水土保持法》颁布后的1991年到2002年,全省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万平方公里,全省开展重点治理的903小流域,有426条达到了部颁标准,通过了验收,其中有5个示范县、91条示范小流域作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十、百、千"示范工程(1999年水利部、财政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个城市、100个县、1000条小流域作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工程,简称"十、百、千"工程),通过了水利部的验收,被水利部、财政部联合命名表彰。凡经过综合治理的小流域,林草覆盖率均达到宜林宜草面积的80%以上,植被覆盖率普遍提高20-40%,缓洪拦沙效益达60-80%,水土流失得到了基本控制治理区农民农民收入增加30%以上。全省通过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兴修的各类水利水保工程的总拦洪蓄水能力达6亿立方米,每年平均拦沙保土1亿吨以上。水土流失治理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水土保持与治理1000字论文集第一版封面

起因:近几年来,全球水土流失的问题很严重,已经威胁到我们人类的生存了。一次自然课后,我们班成立了环保小组,对水土流失进行了调查和探究。查找结果:主要是因为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量集中,而且多暴雨。易于发生水土流失的地质地貌条件和气候条件是造成 我国发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还有大量开垦陡坡,以至陡坡越开越贫,越贫越垦,生态系统恶性循环;滥砍滥伐 森林,甚至乱挖树根、草坪,树木锐减,使地表裸露,使江河边的泥土都流进了江河里,是河床上升,使 洪水泛滥成灾,而且土地裸露,造成了沙尘暴,淹没了土地,使原来的绿洲都沙漠化了。另外,某些基本建设不符合水土保持要求,例如,不合理修筑公路、建楼等,破坏了植物,使边坡稳定性降低,引起滑坡、塌方、泥石流等更严重的地质灾害。 防治:应该减少坡面径流量,减缓径流速度,提高土壤吸水能力和坡面抗冲能力,并尽可能抬高侵蚀基准面。在采取防治措施时,应从地表径流形成地段开始,沿径流运动路线,因地制宜,步步设防治理,实行预防和治理相结合,以预防为主;治坡与治沟相结合,以治坡为主;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只有采取各种措施综合治理和集中治理, 持续治理,才能奏效。还要多植树,使土地不容易水土流失。不能让人乱砍伐树木。不合适的地方你改一下,在添点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损失严重。我国最常发生的灾害有洪涝、干旱、地震、台风和滑坡泥石流等5种,所造成的损失占损失总量的80%至90%。1949年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农作物受害面积年均超过4000万公顷,受灾人口年均超过2亿。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不断加强应急体制、机制建设。>> 2007年中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经济损失2300多亿元 我国遭受6年来最严重自然灾害损失 近15年来我国因自然灾害造成年均直接损失近2000亿 我国每年因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上千亿元 我国因气象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占GDP1%-3% 2008年全国因气象灾害死亡人数较上年减少783人 自然灾害知识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正确认识自然 科学应对灾害——访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 洪水灾害:由于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变,中国可发生多种类型的洪水灾害,如:暴雨洪水、融雪洪水、雨雪混合洪水、冰凌洪水、溃坝洪水、山洪灾害、风暴潮灾害等。就全国而言,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影响最频繁、范围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是暴雨洪水。 洪灾与涝灾的区别 2005年全国洪涝灾情 干旱灾害:中国水资源短缺,总体上严重缺水。全国60%的城市缺水,其中有110座城市严重缺水。 2005年全国旱灾及抗旱行动 气象灾害是发生频率较高、影响较大、危害较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灾害性天气发生时,如能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减轻气象灾害。人类在长期的生存与发展中,逐步形成了适应当地气候常态的社会生产系统以及生活方式。这样的系统对于气候的正常变化是能够应付的,并作为资源加以利用。但当气候变化超出它的正常变化范围时,人类原来形成的社会生产系统,便不能适应,发生灾害。 气象与自然灾害 灾害性天气:台风 热带风暴 酸雨 沙尘暴 雪崩 泥石流与暴雨 龙卷风 雷灾 地震灾害: 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很多,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几种: 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塌陷地震: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 诱发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 人工地震: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地震活动的特征 地震观测 地震预报 地震在何种条件下可能引发海啸 近几年全球发生的强烈地震 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截至2005年底,中国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92万处,威胁人口3500多万,威胁财产超过万亿元。受2006年几次强台风影响,2006年1-9月份我国发生地质灾害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共发生地质灾害95454起,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449%。 我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10年避灾4千余起 海洋灾害: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害称为海洋灾害。海洋灾害主要指风暴潮灾害、海浪灾害,海冰灾害、海雾灾害、飓风灾害、地震海啸灾害及赤潮、海水入侵、溢油灾害等突发性的自然灾害。 热带气旋 风暴潮和潮灾 海洋灾害知多少 2005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遇到灾情如何自救 避灾自救常识图解 面对危机的五个怎么办 海啸来临时如何逃生 都市中遇到洪水怎么办 预防雹灾的办法 遇到泥石流如何脱险 地震后如何避灾自救 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室内怎样避震 户外怎样避震 野外怎样避震 如果被压怎么办 震时遇到特殊危险怎么办 在灾后特殊环境下怎样生活 震后施救和护理办法 如何识别地震谣言 怎样救助被埋压人员 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有哪些重要措施 遭遇森林火灾的自救技巧 学生应学会的防火安全自救知识与技能 城市当心雷电灾害 户外避雷 防雷要诀 有人遭雷击怎么办 怎样防御雷击灾害 滑坡、崩塌对人类的危害有多大 遇到滑坡灾害正在发生时该怎么办 如何应对雨雪冻冰天气

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八十年代以来,进入了一个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新阶段。 小流域是指以分水岭和出口断面为界形成的面积比较小的闭合集水区。流域面积最大一般不超过50平方公里。每个小流域既是一个独立的自然集水单元,又是一个发展农、林、牧生产的经济单元,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上游。一个小流域就是一个水土流失单元,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全过程都在小流域内产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务院国发[1993]5号文件"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通过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层层设防,节节拦蓄,增加地表植被,可以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减少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实践证明,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是山区生态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据统计,从《水土保持法》颁布后的1991年到2002年,全省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万平方公里,全省开展重点治理的903小流域,有426条达到了部颁标准,通过了验收,其中有5个示范县、91条示范小流域作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十、百、千"示范工程(1999年水利部、财政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个城市、100个县、1000条小流域作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工程,简称"十、百、千"工程),通过了水利部的验收,被水利部、财政部联合命名表彰。凡经过综合治理的小流域,林草覆盖率均达到宜林宜草面积的80%以上,植被覆盖率普遍提高20-40%,缓洪拦沙效益达60-80%,水土流失得到了基本控制治理区农民农民收入增加30%以上。全省通过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兴修的各类水利水保工程的总拦洪蓄水能力达6亿立方米,每年平均拦沙保土1亿吨以上。水土流失治理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我认为这想法很对!恩!

水土保持与治理1000字论文集第一版多少页

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八十年代以来,进入了一个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新阶段。 小流域是指以分水岭和出口断面为界形成的面积比较小的闭合集水区。流域面积最大一般不超过50平方公里。每个小流域既是一个独立的自然集水单元,又是一个发展农、林、牧生产的经济单元,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上游。一个小流域就是一个水土流失单元,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全过程都在小流域内产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务院国发[1993]5号文件"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通过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层层设防,节节拦蓄,增加地表植被,可以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减少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实践证明,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是山区生态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据统计,从《水土保持法》颁布后的1991年到2002年,全省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万平方公里,全省开展重点治理的903小流域,有426条达到了部颁标准,通过了验收,其中有5个示范县、91条示范小流域作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十、百、千"示范工程(1999年水利部、财政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个城市、100个县、1000条小流域作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工程,简称"十、百、千"工程),通过了水利部的验收,被水利部、财政部联合命名表彰。凡经过综合治理的小流域,林草覆盖率均达到宜林宜草面积的80%以上,植被覆盖率普遍提高20-40%,缓洪拦沙效益达60-80%,水土流失得到了基本控制治理区农民农民收入增加30%以上。全省通过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兴修的各类水利水保工程的总拦洪蓄水能力达6亿立方米,每年平均拦沙保土1亿吨以上。水土流失治理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应对的标准不一样,根据国标GB50433要求,项目征战地面积大于1公顷或开挖土石方量大于1万的工程需要做报告书,其他的制作报告表。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损失严重。我国最常发生的灾害有洪涝、干旱、地震、台风和滑坡泥石流等5种,所造成的损失占损失总量的80%至90%。1949年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农作物受害面积年均超过4000万公顷,受灾人口年均超过2亿。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不断加强应急体制、机制建设。>> 2007年中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经济损失2300多亿元 我国遭受6年来最严重自然灾害损失 近15年来我国因自然灾害造成年均直接损失近2000亿 我国每年因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上千亿元 我国因气象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占GDP1%-3% 2008年全国因气象灾害死亡人数较上年减少783人 自然灾害知识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正确认识自然 科学应对灾害——访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 洪水灾害:由于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变,中国可发生多种类型的洪水灾害,如:暴雨洪水、融雪洪水、雨雪混合洪水、冰凌洪水、溃坝洪水、山洪灾害、风暴潮灾害等。就全国而言,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影响最频繁、范围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是暴雨洪水。 洪灾与涝灾的区别 2005年全国洪涝灾情 干旱灾害:中国水资源短缺,总体上严重缺水。全国60%的城市缺水,其中有110座城市严重缺水。 2005年全国旱灾及抗旱行动 气象灾害是发生频率较高、影响较大、危害较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灾害性天气发生时,如能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减轻气象灾害。人类在长期的生存与发展中,逐步形成了适应当地气候常态的社会生产系统以及生活方式。这样的系统对于气候的正常变化是能够应付的,并作为资源加以利用。但当气候变化超出它的正常变化范围时,人类原来形成的社会生产系统,便不能适应,发生灾害。 气象与自然灾害 灾害性天气:台风 热带风暴 酸雨 沙尘暴 雪崩 泥石流与暴雨 龙卷风 雷灾 地震灾害: 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很多,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几种: 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塌陷地震: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 诱发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 人工地震: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地震活动的特征 地震观测 地震预报 地震在何种条件下可能引发海啸 近几年全球发生的强烈地震 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截至2005年底,中国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92万处,威胁人口3500多万,威胁财产超过万亿元。受2006年几次强台风影响,2006年1-9月份我国发生地质灾害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共发生地质灾害95454起,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449%。 我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10年避灾4千余起 海洋灾害: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害称为海洋灾害。海洋灾害主要指风暴潮灾害、海浪灾害,海冰灾害、海雾灾害、飓风灾害、地震海啸灾害及赤潮、海水入侵、溢油灾害等突发性的自然灾害。 热带气旋 风暴潮和潮灾 海洋灾害知多少 2005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遇到灾情如何自救 避灾自救常识图解 面对危机的五个怎么办 海啸来临时如何逃生 都市中遇到洪水怎么办 预防雹灾的办法 遇到泥石流如何脱险 地震后如何避灾自救 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室内怎样避震 户外怎样避震 野外怎样避震 如果被压怎么办 震时遇到特殊危险怎么办 在灾后特殊环境下怎样生活 震后施救和护理办法 如何识别地震谣言 怎样救助被埋压人员 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有哪些重要措施 遭遇森林火灾的自救技巧 学生应学会的防火安全自救知识与技能 城市当心雷电灾害 户外避雷 防雷要诀 有人遭雷击怎么办 怎样防御雷击灾害 滑坡、崩塌对人类的危害有多大 遇到滑坡灾害正在发生时该怎么办 如何应对雨雪冻冰天气

水土保持登记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的适用对象  占地面积在1万m2以下并且开挖或填筑土石方总量在1万m3以下的开发建设项目,可以填报水土保持登记表。   工程占地面积10万m2(含)以上的开发建设项目;开挖或填筑土石方量在5万m3(含)以上的开发建设项目;地处国家级、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及其外围保护区域、饮用水源保护区、地质灾害中低易发区等生态环境敏感区域,且占地面积5万m2(含)以上或者开挖(填筑)土石方量2万m3(含)以上的开发建设项目,都应当依法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占地面积1万m2(含)以上或者开挖(填筑)土石方量1万m3(含)以上的开发建设项目,应当依法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

水土保持与治理1000字论文集是什么

我认为这想法很对!恩!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损失严重。我国最常发生的灾害有洪涝、干旱、地震、台风和滑坡泥石流等5种,所造成的损失占损失总量的80%至90%。1949年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农作物受害面积年均超过4000万公顷,受灾人口年均超过2亿。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不断加强应急体制、机制建设。>> 2007年中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经济损失2300多亿元 我国遭受6年来最严重自然灾害损失 近15年来我国因自然灾害造成年均直接损失近2000亿 我国每年因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上千亿元 我国因气象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占GDP1%-3% 2008年全国因气象灾害死亡人数较上年减少783人 自然灾害知识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正确认识自然 科学应对灾害——访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 洪水灾害:由于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变,中国可发生多种类型的洪水灾害,如:暴雨洪水、融雪洪水、雨雪混合洪水、冰凌洪水、溃坝洪水、山洪灾害、风暴潮灾害等。就全国而言,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影响最频繁、范围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是暴雨洪水。 洪灾与涝灾的区别 2005年全国洪涝灾情 干旱灾害:中国水资源短缺,总体上严重缺水。全国60%的城市缺水,其中有110座城市严重缺水。 2005年全国旱灾及抗旱行动 气象灾害是发生频率较高、影响较大、危害较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灾害性天气发生时,如能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减轻气象灾害。人类在长期的生存与发展中,逐步形成了适应当地气候常态的社会生产系统以及生活方式。这样的系统对于气候的正常变化是能够应付的,并作为资源加以利用。但当气候变化超出它的正常变化范围时,人类原来形成的社会生产系统,便不能适应,发生灾害。 气象与自然灾害 灾害性天气:台风 热带风暴 酸雨 沙尘暴 雪崩 泥石流与暴雨 龙卷风 雷灾 地震灾害: 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很多,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几种: 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塌陷地震: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 诱发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 人工地震: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地震活动的特征 地震观测 地震预报 地震在何种条件下可能引发海啸 近几年全球发生的强烈地震 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截至2005年底,中国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92万处,威胁人口3500多万,威胁财产超过万亿元。受2006年几次强台风影响,2006年1-9月份我国发生地质灾害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共发生地质灾害95454起,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449%。 我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10年避灾4千余起 海洋灾害: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害称为海洋灾害。海洋灾害主要指风暴潮灾害、海浪灾害,海冰灾害、海雾灾害、飓风灾害、地震海啸灾害及赤潮、海水入侵、溢油灾害等突发性的自然灾害。 热带气旋 风暴潮和潮灾 海洋灾害知多少 2005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遇到灾情如何自救 避灾自救常识图解 面对危机的五个怎么办 海啸来临时如何逃生 都市中遇到洪水怎么办 预防雹灾的办法 遇到泥石流如何脱险 地震后如何避灾自救 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室内怎样避震 户外怎样避震 野外怎样避震 如果被压怎么办 震时遇到特殊危险怎么办 在灾后特殊环境下怎样生活 震后施救和护理办法 如何识别地震谣言 怎样救助被埋压人员 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有哪些重要措施 遭遇森林火灾的自救技巧 学生应学会的防火安全自救知识与技能 城市当心雷电灾害 户外避雷 防雷要诀 有人遭雷击怎么办 怎样防御雷击灾害 滑坡、崩塌对人类的危害有多大 遇到滑坡灾害正在发生时该怎么办 如何应对雨雪冻冰天气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任重道远我国严峻的水资源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任重道远。我国是一个洪涝灾害频繁、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环境脆弱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水利事业发展迅速,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治理的同时,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工作,基本形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与保护体系。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问题,尤其是水资源短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已经充分暴露出来。全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面积约4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在缺水的同时,还存在着严重的用水浪费,全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大多只有4,而很多国家已达到7~8;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03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10~20倍,水的重复利用率我国为50%左右,而发达国家为85%以上。水污染严重,全国年排放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水污染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使水资源短缺问题更为严重。有关专家指出,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从人口增长看,2030年左右,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将减少1/5,降至1700立方米左右。从经济增长看,今后几十年,我国经济仍将处于快速增长期,到本世纪中叶,国内生产总值要增长10倍以上,城市和工业用水将有较大幅度增长,废污水排放量也将相应增加。从城市发展看,21世纪中叶我国城市化率可能达到70%,城市水供求矛盾必将更加尖锐。从粮食生产看,我国北方产粮区水资源条件并不富余,2050年前国家需要增加4亿吨粮食的要求,将导致水资源短缺的形势更加严峻。因此,开源节流和保护水资源的任务十分艰巨。水资源善也是制约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因素。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地广水稀,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是该地区最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水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利用、有效保护是实施西部开发的重要内容。为了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矛盾,遏止水环境恶化的趋势,有关部门正在加大节约和保护工作的力度。在最近召开的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水利部部长汪恕诚提出,要转变以往比较注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对水资源的配置、节约、保护重视不够的局面,要把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作为一项重大国策,实现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水利的转变。据了解,国家将在统筹规划、综合治理的基础上,采取实际步骤加强水资源节约和保护工作。在计划上,改变以往单纯的工程计划方式,将节水、水资源优化调度、水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项目摆到重要位置,加快建设和发展。在体制上,切实加强流域管理职能,积极推进城市水务局管理体制的建立,为水资源的科学配置提供体制保障。在管理上,制订和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充分利用水价、水资源费等经济杠杆,采用有效的科技和经济手段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发挥综合效益。在法治上,坚决执行《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做好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配套建设,特别是《水法》的修改工作,加大执法力度,坚持依法管理水资源。在科研上,突破以往水利工程科学的科研模式,不仅要加强水利基础科学,而且要发展综合学科、交叉学科,不仅要研究水利工程特别是枢组工程问题,而且要紧紧围绕我国水利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研究各种治理措施的相互关系,科学配置,促进水资源管理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紧密结合,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水是生命之源,生命之本,人类的健康离不开水。人可以几天不进食,但不可以几天不喝水。而现在,全球有20亿人口正处于严重缺水状况!!水的危机,已经向人类敲响了警钟! 中国的水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是大部分水都是海水,而海水是咸的,是不能直接饮用的;再加上大部分淡水都分布在寒冷的南、北两极和终年积雪的高山上,这样淡水资源就所剩无几了。而且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缺水的地方很多。 小时候我想,自来水龙头里的水不是一直流个不停吗?爸爸妈妈常常给我讲哪些地方最近又闹干旱了,不要说种庄稼,就是人喝的水都难以保证。我总觉得不可想象,水不是地球上最多的东西吗?大江、大河、大湖、大海不是有那么多吗?怎么会缺水呢! 后来,我慢慢长大,也慢慢弄明白:水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源泉。地球上的总水量为18万亿亿升。这个数量似乎能满足全球人口对水资源的需求,但实际情况并不令人乐观。现存水储备的99%是不宜人类利用的海水和极地冰,其余1%还大都在800米以下的地层,人们生存所依赖的河流湖泊的水仅占总量的 01%。世界上已有18个国家的人均可再生水资源拥有量不到1000立方米。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一项报告表明,世界上有34亿人口平均每年只能得到 50升水,这标志着人类正面临着淡水短缺的危机。 这一严峻形势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人们赖以生存的河流、湖泊正面临着越来越多污染的威胁。只有杜绝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或者减少其数量,河流湖泊中原有的污染物才会随水流走、稀释,逐渐减少。因此,防治河流湖泊污染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控制污染源。我们知道,河流湖泊污染来源是工业废水和城乡生活污水。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水资源的法律法规,对废水排放等各方面,都作了严格的限制和规定。 如果我们不珍惜水资源的话,将来地球上流下的最后一滴水是自己的眼泪。

水土保持与治理1000字论文集是什么专著

国演义》读后感  在短短的寒假中,我读了好多书,其中,我觉得最有意义的是《三国演义》。  这部书内容主要讲的是蜀、魏、吴三国纷争的故事。它叙述了从汉灵帝中平元年黄巾起义到西晋太康元年三国统一为止。描写了近百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活动,展示了三国兴亡的历史画卷。在书中,我知道了有像诸葛亮一样足智多谋的人,也有像董卓一样恶贯满盈的人,更有像周瑜一样小心眼的人。在《三国演义》的人物中我最欣赏的要数诸葛亮了,他通天文、知地理,不管别人有什么计谋都瞒不了他。他能利用自然环境及气候变化来完成用兵之计。而且,他还是一个大度惜才的人,曾经七次生擒孟获,而每次都因孟获不服而放走他,直到第七次才使孟获心服口服而最终投靠了诸葛亮  在书中,我觉得最精彩的故事是《草船借箭》。由于诸葛亮聪明博学,用兵如神,这便使周瑜非常的嫉妒,心怀诡计,他把诸葛亮看作是东吴一患,要找借口害他,于是对诸葛亮说在水上打仗最好的兵器是箭,这当时没有造箭的条件下却要他在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支弓箭,如果完不成就要严惩。但诸葛亮却胸有成竹凭他的智慧和学识,在三天内向曹操“借”了十万余支箭¬¬,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读完《三国演义》之后,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成为一个能像诸葛亮一样博学多才、聪明能干将来对社会有用的人。

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八十年代以来,进入了一个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新阶段。 小流域是指以分水岭和出口断面为界形成的面积比较小的闭合集水区。流域面积最大一般不超过50平方公里。每个小流域既是一个独立的自然集水单元,又是一个发展农、林、牧生产的经济单元,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上游。一个小流域就是一个水土流失单元,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全过程都在小流域内产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务院国发[1993]5号文件"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通过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层层设防,节节拦蓄,增加地表植被,可以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减少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实践证明,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是山区生态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据统计,从《水土保持法》颁布后的1991年到2002年,全省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万平方公里,全省开展重点治理的903小流域,有426条达到了部颁标准,通过了验收,其中有5个示范县、91条示范小流域作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十、百、千"示范工程(1999年水利部、财政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个城市、100个县、1000条小流域作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工程,简称"十、百、千"工程),通过了水利部的验收,被水利部、财政部联合命名表彰。凡经过综合治理的小流域,林草覆盖率均达到宜林宜草面积的80%以上,植被覆盖率普遍提高20-40%,缓洪拦沙效益达60-80%,水土流失得到了基本控制治理区农民农民收入增加30%以上。全省通过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兴修的各类水利水保工程的总拦洪蓄水能力达6亿立方米,每年平均拦沙保土1亿吨以上。水土流失治理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1 王礼先流域管理信息系统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 王礼先水土保持工程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3 王礼先水土保持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4 王礼先,Brooks K N主编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5 王礼先林业文献检索与利用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8,6 王礼先Combating Desertification in C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7 王礼先森林影响山地环境论文集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4,16(增3)8 Чергаф王礼先译山地造林技术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9 Kirkby E王礼先,吴斌,洪惜英译土壤侵蚀北京:水电出版社,10 Riedel M,Zarcar D王礼先,洪惜英,陈利华译森林改良土壤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1 Mayev H(德)肖承刚,王礼先译造林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2 王礼先,洪惜英,孙立达回归分析方法在土壤侵蚀预报中的应用北京林学院学报,1980,(2):36~13 王礼先关于荒溪分类北京林学院学报,1982,(3):94~14 王礼先,关君蔚,洪惜英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因子调查方法北京林学院学报,1982,(3):179~15 王礼先关于土壤侵蚀的分类与分级中国水土保持,1984,(6):18~16 王礼先,洪惜英,谢宝元小流域土地资源信息库在水土保持规划中的应用北京林学院学报,1985,(2):11~17 王礼先,洪惜英,张忠系统工程原理在流域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水土保持通报,1987,(3):37~18 王礼先农地林业与水土保持战略世界林业研究,1989,(2):36~19 王礼先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与防护林体系结构系统分析见:中国林学会主编长江中下游防护林体系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 王礼先我国水土保持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中国水土保持,1989,(10):21~21 王礼先土地资源信息库与水土保持规划中国水土保持,1986,(1):17~22 王礼先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效益评价方法与指标人民黄河,1987,(4):31~23 王礼先流域治理与林业科学世界林业研究,1991,(4):38~24 王礼先,洪惜英,张忠流域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水土保持学报,1992,(2):26~25 王礼先全球荒漠化的防治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研究世界林业研究,1994,(1):8~26 王礼先,于志民,洪惜英北京山区森林调洪作用研究见:首都灾害与减灾对策文集北京:气象出版社,1992,166~27 王礼先林业与山区流域治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142~28 王礼先可持续流域管理的理论基础与指标体系见:水土保持持续发展论文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26~29 王礼先北京山区荒溪分类与危险区制图山地研究学报,1996,(1):17~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