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论文题目大全及答案详解图

发布时间:2024-07-02 13:22:38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论文题目大全及答案详解图

提高双低菜籽皮对反自动物营养价值的研摘要本研究以双低菜籽皮的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DetergentFiber,NDF)含量为评定指标。采用混合嵌套设计从干式NaOH法(处理时间分别为d1、d2、3d)、尿素氨化法(处理时间分别为1d0、1d5、ZOd)、碱化一氨化复合处理(处理时间分别为15d、ZOd、25d)筛选出最佳处理组及其处理时间;采用L(3‘)正交设计筛选出最佳配比的纤维素酶、B一葡聚糖酶、木聚糖酶和a一淀粉酶处理组;从而得到最佳化学处理组和最佳复合酶制剂处理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acunnigEleetrnoMcriosocpe,SEM)技术分析上述最佳处理组处理的双低菜籽皮的结构;并分别以稻草、未处理双低菜籽皮、经最佳化学组处理的双低菜籽皮、经最佳复合酶制剂组处理的双低菜籽皮为粗料配制不同日粮,研究其对湖北麻城黑山羊的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与对照组(未处理组)相比,双低菜籽皮经干式Na0H法、尿素氨化法、碱化-氨化复合法处理后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降低,中性洗涤纤维2h4降解率升高。双低菜籽皮经不同化学方法处理后,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组间差异极显著P(<01),中性洗涤纤维2h4降解率组间差异极显著P(<01);双低菜籽皮经同种方法不同时间处理后,时间对NDF含量及中性洗涤纤维24h降解率的影响是极显著(P<01)。就中性洗涤纤维2h4降解率而言,干式NaOH处理组比对照组的分别提高了22%、16%、58,64%,尿素氨化处理组比对照组的分别提高了81%、()7%、巧64%,碱化一氨化复合处理组比对照组的分别提高了88%、04%、79%。双低菜籽皮经不同配比的复合酶制剂处理后NDF含量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中性洗涤纤维2h4降解率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NDF含量均下降,分别降低了15%、59%、56%、81%、42%、57%、%、62%、05%;中性洗涤纤维24h降解率均有所提高,分别提高了07%、89,05%、75%、42%、29%、77%、72%、96%、74%。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处理前后双低菜籽皮的物理结构变化显著。未处理的双低菜籽皮结构紧密,细胞器清晰可见;经过碱化一氨化复合处理之后,薄壁组织膨胀,形成一些“孔穴”结构,并且大部分的细胞器解体脱落:经过复合酶制剂处理后双低菜籽皮表面光滑,“孔穴”结构更加规则,并且细胞器基本完全解体脱落。表明双低菜籽皮经过处理后细胞壁疏松,为瘤胃液的渗透提供有利的条件,从而提高双低当动物营养价值的研究菜籽皮的利用效率。两种处理方法处理的双低菜籽皮组与稻草组相比,山羊的采食量、日增重、料肉比差异显著(P<005);与未处理的双低菜籽皮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山羊的采食量和日增重有所提高,料肉比下降。结果表明,双低菜籽皮经碱化一氨化复合法在常温下处理20d后效果最佳;双低菜籽皮的最佳复合酶制剂的配比为纤维素酶38469、B一葡聚糖酶16679、木聚糖酶20009和a一淀粉酶01259(添加比例为在5009双低菜籽皮中的含量)。碱化一氨化复合处理和复合酶制剂处理能够提高双低菜籽皮的营养价值,并且饲喂经最佳处理组处理的双低菜籽皮可以提高山羊的生长性能。关键词:双低菜籽皮;氨化;复合酶制剂;扫描电镜;瘤胃尼龙袋法目录中文摘要···············,····································,·················,·······································……I英文摘要······················································································,····················,··……1111,前言·······························,··················································································……1开发双低菜籽皮饲料的重要性·················,··············································……2双低菜籽皮的特点和营养价值·······························································……3低质粗饲料的处理方法·····,·,··,······,··················,······································……4低质粗饲料在反当动物饲料利用中存在的问题························,··········……5本试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材料与方法······································,·······························································……1样品的采集·································,·····························································……2处理双低菜籽皮的化学方法·····,·····························································……3处理双低菜籽皮的酶制剂方法,·········,·············································,······……4双低菜籽皮营养成分瘤胃降解率的测定···············································……5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26山羊饲养试验···························································································……7检测指标···································································································……132,8一计算公式与数据处理·······················································,·····················……‘’结果与分析··,·····,·······,··,,,···,····,,······································································……143,1双低菜籽皮的主要成分含量········,··························································一2化学处理双低菜籽皮的成分分析···············································,···········……3复合酶制剂处理双低菜籽皮的成分分析···············································……4扫描电镜分析处理前后双低菜籽皮结构的变化···································……5不同处理饲粮对山羊生长性能的影响···················································……讨论······,···················,···,·····,,,·····················,,····················································……1双低菜籽皮经不同方法处理效果的比较···············································……2不同处理对双低菜籽皮物理结构的影响········,······································……3不同处理饲粮对山羊生长性能的影响··················································,……26结论···,···········,······································································································……28参考文献·······,··················································································,···················……29致谢··········,·····,···,·············,·····,·············································································……35附录······················································································································……36005届硕士学位论文

建议使用CNKI系列数据库那里有非常详细的资料。  本体理论在动物学知识组织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好倩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7  新课程内容标准对生物教师动物学知识结构要求的研究  作者:李红梅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6  替硝唑缓释剂的体外药物释放及其治疗牙周炎效果的动物学研究  作者:刘娟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5  内蒙古大青山南部湿地鸟类生态学及民族动物学初步研究  作者:格日乐图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3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师生物专业《动物学》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马纲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2  德日进与中国古脊椎动物学  作者:舒群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1990  本体理论在动物学知识组织中的应用研究:以鸟类本体模型为例  作者:王好倩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  冶炼厂周围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指示研究  作者:王雪峰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8  关键词:土壤动物学  含动物形象的俄语谚语、俗语分析  作者:吴丹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外国语学院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7  关键词:动物学 语言世界图景 人类中心论 对比性 语义分析  长白山北坡访花昆虫群落动态初步研究  作者:杜秀娟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6  关键词:动物学  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的生殖系统发育及其繁殖行为研究  作者:赵晓勤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博士 学位年度:2006  关键词:动物学  肌肉废用对黄鼠(Citellus dauricus)和大鼠比目鱼肌形态结构与肌纤维类型影响的比较研究  作者:王琦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6  关键词:动物学  剑角蝗科8种蝗虫触角显微结构研究  作者:刘淼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6  利用ISSR和COI序列标记分析不同地理仿刺参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作者:闫晗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6  关键词:海洋动物学  山地次生林中大山雀窝卵数与繁殖成功的关系  作者:苏循瑞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6  关键词:动物学  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对盐度的适应性及其脂肪营养需求研究  作者:侯俊利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博士 学位年度:2006  关键词:动物学  现生介形类动物系统发生及太湖介形类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作者:禹娜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博士 学位年度:2006  关键词:动物学  中华鳖对饲料蛋白质水平适应性研究  作者:齐占会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6  关键词:动物学  薄荷饮治疗温病卫分证的实验研究  作者:赖鹏华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中医学院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动物学  广西淡水鱼类物种多样性及动物地理学分析  作者:王丹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动物学  几株芽孢杆菌肉鸡代谢研究  作者:韩秋霞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动物学  两种幽灵蛛的行为学研究  作者:陈海峰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动物学  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的建立及可视化胚胎工程的研究  作者:徐艺玫 学位授予单位:第一军医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实验动物学  三氯杀螨醇对中华大蟾蜍的毒性和雌激素效应  作者:唐超智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动物学  塔里木兔的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作者:李增超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动物学  蚜科Aphididae及扁蚜亚科Hormaphidinae的分子系统学和进化研究  作者:任珊珊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动物学  中国尺蛾亚科系统分类学研究(鳞翅目:尺蛾科)  作者:韩红香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学位名称:博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动物学  中国皿蛛科蜘蛛分类学研究  作者:图立红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学位名称:博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动物学

饲料安全与畜产品质量研究饲用抗生素的替代技术(如药用植物及提取物、抗菌肽等),在保证动物高效生产的前提下,采用无抗生素的绿色饲料,生产安全的畜产品。研究影响猪、鸡肉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代谢途径、影响因素,通过有效的营养调控,生产优质的畜产品。单胃动物营养与饲料在重点掌握本领域及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热点、研究进展及行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本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猪、鸡等单胃动物营养需要以及与单胃动物相关的营养与饲料、营养生理、营养调控、营养与免疫、营养与环境的研究和新型饲料与饲料添加剂的开发与安全性评价。通过相关专题理论的学习和学位论文试验设计、课题实施、论文撰写等环节,培养从事单胃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和生产的高级专业人才。反刍动物营养与饲料结合我国奶牛饲养的条件,通过奶牛营养参数和饲料营养价值评定、优质粗饲料生产和科学利用技术、日粮营养平衡技术,奶牛高效、精细化饲养管理和营养检测技术,同时开展奶牛营养与代谢调控等前瞻性研究,应用系统整体营养调控指导思想来解决当前我国奶牛生产存在的奶牛单产低,奶质差和营养代谢病多的问题。通过本方向的研究最终形成适合不同区域或不同养殖模式的标准化奶牛饲养技术规范。动物行为福利与环境本方向主要研究集约化生产条件下畜禽异常行为产生的机制、影响动物福利的因素,以及有利于机体健康、生产性能提高的畜禽养殖新工艺的探索。动物分子营养与饲料生物技术本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营养素与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营养与营养素之间、营养素与基因之间、基因与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机体健康影响的规律和机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新的饲料资源,提高饲料的利用营养价值及转化率,降低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和毒素及生产成本,节省饲料等方面的研究。饲料与畜产品IT技术研究饲料配制与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数据电脑管理和安全质量的数字化监控体系。通过对饲料—养殖—畜产品—消费者流程中的每个环节、每项措施、每个成分进行危害评估及关键控制点的分析检验,对整个生产链全过程制定可操作规范体系,使原料供应、加工生产、包装运输、销售消费都能在统一的操作规范下进行,从而保证畜产品的安全性。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论文题目大全及答案详解

动物营养与饲料的成本分析

饲料:动物为了生存,生长,繁衍后代和生产,必须从外界摄取食物,动物的食物称为饲料。养分: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简称养分。ADF:酸性洗涤纤维,评定饲草中纤维类物质的指标之一。NDF:中性洗涤纤维,将饲料进行中性洗涤剂处理,得到中性洗涤纤维,同样是评定饲草中纤维类物质的指标之一。概略养分分析法: 常规饲料分析方案,即概略养分分析方案,将饲料中的养分分为六大类。分别为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无N浸出物和粗灰分。纯养分:饲料中最基础的、不可再分的营养物质叫纯养分,包括蛋白质中的AA,脂肪中的脂肪酸,CH2O中的各种糖、各种矿物元素、维生素等。粗蛋白质(CP):饲料中一切含N物质的总称,包括饲料非蛋白质含N物,如AA、酶、某些V、尿素、氨、无机含N盐。数值上,CP等于N×25。消化实验:以测定动物对饲料养分的消化能力或饲料养分的可消化性为目的的实验。代谢能(ME):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及消化道可燃气体的能量后剩余的能量。维持:是指动物生存过程中的一种基本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成年动物或非生产动物保持体重不变,体内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保持恒定,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处于动态平衡。饲养标准:根据大量饲养实验结果和动物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作出的规定,这种系统的营养定额及有关资料统称为饲养标准,简称“标准”。必需脂肪酸:凡是体内不能合成,必需由饲料供给,或能通过体内特定先体物形成对机体正常机能和健康具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通常将亚油酸,亚麻油酸,花生四烯酸称为必需脂肪酸。常量元素: 动物机体内含量大于或等于01%的元素缩合反应(美拉德反应): 还原性糖的羟基与蛋白质或游离碳的氨基之间的缩合反应产生褐色的反应短期优饲: 生产上常常为配种前的母猪提供较高的能量水平的饲粮以及促进排卵的方法热增耗(HI):绝食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短时间内,体内产热高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热能。碳水化合物:多羟基的醛、酮或其简单衍生物以及能水解产生上述产物的化合物的总称。粗纤维(CF): 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角质等成分 粗灰分:饲料完全燃烧后的残渣,主要是矿物元素及其盐类,有时有少量泥砂。粗脂肪(EE):所有脂溶性物质叫粗脂肪,用乙醚浸提,又叫醚浸出物,包括真脂肪及其他脂溶性物质。纯和日粮: 指配制饲料时不用天然饲料,所有成分都是由纯的营养素组成抗营养物质:指饲料本身含有,或从外界进入饲料中的阻碍养分消化的微量成分。代谢水:代谢水是动物体细胞中有机物质氧化分解或合成过程中所产生的水,又称氧化水;其量在大多数动物中约占总摄水量的5%~10%。蛋白质:氨基酸的聚合物。由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数量、种类和排列顺序不用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蛋白质。蛋白质的周转代谢:动物体内,老组织不断更新,被更新的组织蛋白降解为氨基酸,而又重新用于合成组织蛋白质的过程称为蛋白质的周转代谢。必需氨基酸:指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必须由饲粮提供的氨基酸。氨基酸缺乏:一般在低蛋白质饲粮情况下,可能有一种或者几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的情况,称之为氨基酸缺乏。氨基酸中毒:饲料中某一种氨基酸的含量超过需要量以后会引起动物的毒性反应,这种现象称为氨基酸中毒。氨基酸拮抗:当饲料中的某一种氨基酸远远地超过需要量会引起另一种氨基酸吸收下降或排出增加,这种现象称为氨基酸的拮抗。RDP:瘤胃降解蛋白,为瘤胃微生物所降解的蛋白质,80-100%可合成菌体蛋白。UDP:瘤胃未降解蛋白,又称过瘤胃蛋白。有效氨基酸:针对可消化、可利用氨基酸的总称,有时也特指用化学方法测定的氨基酸,或者用生物法测定的饲料中的可利用氨基酸。真可利用氨基酸:在回肠末端测得的可以被动物消化吸收并利用的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指在一定条件下能代替或节省部分必需氨基酸的氨基酸。条件性必需氨基酸: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则是指在特定的情况下,必须由饲粮提供的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是指可不由饲粮提供,动物体内的合成完全可以满足需要的氨基酸,并不是指动物在生长和维持生命的过程中不需要这些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指一定饲料或饲粮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与动物所需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的量相比,比值偏低的氨基酸。BV: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指动物利用的氮占吸收的氮的百分比。BV值愈高说明蛋白质的质量愈好。净蛋白利用率:指动物体内沉积的蛋白质或氮占食入的蛋白质或氮的百分比。可消化氨基酸:指食入的饲料蛋白质经消化后被吸收的氨基酸。可利用氨基酸:指食入蛋白质中能够被动物消化吸收并可用于蛋白质合成的氨基酸。理想蛋白质:指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在组成和比例上与动物所需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一致,包括必需氨基酸之间以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之间的组成和比例,动物对该种蛋白质的利用率应100%。碳水化合物:多羟基的醛、酮或其简单衍生物以及能水解产生上述产物的化合物的总称。半纤维素:是木糖、阿拉伯糖、半乳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的聚合物,含有大量的β-糖苷键。与木质素以共价键结合后就很难溶于水。非淀粉多糖(NSP):主要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抗性淀粉组成。可分为不溶性NSP和可溶性NSP。其中可溶性NSP具有较大的抗营养作用。脂类的额外能量效应:禽饲料添加一定水平的油脂替代等能值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能提高饲料代谢能,使消化过程中能量消耗减少,热增耗减少,是饲料的净能增加,当植物油和动物脂肪同时添加时效果更明显,这种效应称为 脂类的额外能量效应。必需脂肪酸:凡是体内不能合成,必需由饲料供给,或能通过体内特定先体物形成对机体正常机能和健康具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通常将亚油酸,亚麻油酸,花生四烯酸称为必需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通常将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双键的脂肪酸称为高度不饱和或多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氢化:在催化剂或酶的作用下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可以得到氢而变成饱和脂肪酸,使脂肪硬度增加,不易氧化酸败,有利于贮存,但也损失了必需脂肪酸。有效能:饲料中的能量不能完全被动物利用,其中,可被动物利用的能量称为有效能。能值:饲料中的有效能含量 即反映了饲料能量的营养价值。总能(GE):饲料中有机物质完全氧化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氧化物时释放的全部量,主要为碳水化合物,粗脂肪和粗蛋白质能量的总和。消化能(DE):饲料可消化养分所含的能量,即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与粪能之差。即:DE=GE-FE表观消化能(ADE):粪能中未扣除代谢粪能计算的消化能。真消化能(TDE):粪能中扣除代谢粪能后计算的消化能。TDE=GE-(FE-FmE)代谢粪能(FmE):消化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消化道分泌物和经消化道排泄的代谢产物和消化道粘膜脱落细胞之和。代谢能(ME):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及消化道可燃气体的能量后剩余的能量。尿能(UE):是尿中有机物所含的总能,主要来自于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如尿素尿酸等。内源尿能(UeE):尿中能量除来自饲料养分吸收后在体内代谢分解的产物外,还有部分来自于体内蛋白质动员分解的产物,后者称为内源氮,其所含能量称为内源尿能。氮校正代谢能(MEn):是根据体内氮沉积进行校正后的代谢能,主要用于家禽。净能(NE):饲料中用于动物维持生命和生产产品的能量,即饲料的代谢能扣去饲料在体内的热增耗。热增耗(HI):绝食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短时间内,体内产热高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热能。维持净能(NEm):饲料能量用于维持生命活动,适度随意运动和维持体温恒定部分。这部分能量最终以热的形式散失掉。生长净能(NEp):饲料能量用于沉积到产品中的部分,也包括用于劳役做功的能量。能量总效率:指动物产品中所含的能量与摄入饲料的有效能之比。基础代谢:指健康正常的动物在适温环境条件下、处于空腹、绝对安静及放松状态时,维持自身生存所必要的最低限度的能量代谢。绝食代谢:指动物绝食到一定时间,达到空腹条件时所测得的能量代谢叫绝食代谢。内源尿氮(EUN):动物在维持生存过程中,必要的最低限度体蛋白质净分解代谢经尿中排出的氮。代谢粪氮(MFN):采食无氮日粮后,从粪中排出的数量稳定的氮。体表氮损失:是指动物在基础氮代谢下,经皮肤表面损失的氮。NPN,即非蛋白氮,动植物体内的NPN包括游离氨基酸、酰胺类、含氮的糖苷和脂肪、铵盐等。脂类在动物营养生理中的其他作用。答:①作为脂溶性营养素的溶剂;②脂类的防护作用,例如:皮下脂肪的抗微生物侵袭,保暖作用,水禽尾脂腺的抗湿作用;③脂类是代谢水的重要来源;④磷脂的乳化特性,有利于提高饲料中脂肪和脂溶性营养物质的消化率;⑤胆固醇,有助于甲壳动物转化合成维生素D,性激素,胆酸,蜕皮素和维持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⑥脂类也是动物体必需脂肪酸的来源。什么是寡糖? 寡糖的生理机制?寡糖:又称低聚糖,是由2至10个塘单位构成的糖类物质寡糖的主要作用:促进动物肠道内健康微生物菌相的形成;可结合,吸收外源性病原菌和调节物体内的免疫系统简述如何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效率。答:1)配制饲料时,应注意日粮的组成,如猪、禽等应控制粗纤维的含量;2)配制饲粮时,应注意能氮平衡,高能低氮,高氮低能都会影响蛋白质的利用率;3)配制饲料时,应注意蛋白质的种类数量及蛋白质中各种氨基酸的配比;4)对饲料进行碾碎、发酵、青贮等调制与加工,增加饲料的适口性,提高消化率,从而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5)某些饲料应经过特殊处理以消除其中的抗营养因子;6)可在日粮中补充少量合成氨基酸,以使日粮全价性和氨基酸平衡。猪、禽饲料最常见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各是什么?答:猪饲料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禽饲料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单胃动物的理想蛋白原理是什么?答:理想蛋白:指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在组成和比例上与动物所需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一致,包括必需氨基酸之间以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之间的组成和比例,动物对该种蛋白质的利用率应100%。单胃动物的理想蛋白的实质是什么?答:理想蛋白实质是将动物所需蛋白质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作为评定蛋白质质量的标准,并将其用于评定动物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要。单胃动物的理想蛋白的意义。答:理想蛋白质的意义:a 确定动物的氨基酸需要量 b 指导饲料配制,合理利用饲料资源 c 可用于评定饲料的营养价值 d 实现饲粮低蛋白,降低成本,减少氮排泄。NPN的合理利用措施有哪些?答:合理利用措施:1) 延缓NPN的分解速度 包括a 采用包被技术 b 使用脲酶抑制剂抑制活性 2)增加微生物的合成能力,提供充足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提供足够的矿物元素3)正确的使用技术:a 用量不超过总氮的1/3,b 不超过饲粮干物质的1%,不超过精料补充料的3% 4)避免水中饲喂,不能同时使用含脲酶活性高的饲料,制成添砖,尿素青贮。什么叫限制性氨基酸?答:限制性氨基酸:指一定饲料或饲粮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与动物所需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的量相比,比值偏低的氨基酸。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在蛋白质营养中有何意义? 答:由于这些限制性氨基酸的不足,限制了动物对其他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利用。生产实践中,饲料或饲粮限制性氨基酸的顺序可指导饲粮氨基酸和合成氨基酸的添加。简述瘤胃内环境稳定的含义。 答:瘤胃内环境的稳定包括以下几点,瘤胃的营养环境稳定,瘤胃的水代谢稳定,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含量,瘤胃pH较稳定,变动在5-5间,瘤胃温度稳定,一般维持在5-40℃间,瘤胃的厌氧环境稳定。简述瘤胃内环境稳定的营养生理意义。答:瘤胃的营养环境稳定,日粮中的营养物质连续稳定地进入瘤胃,为微生物活动建立了合适的营养环境;瘤胃内相对稳定的含水量,是微生物活动所必需的条件;瘤胃pH对微生物活动的影响较大,不同微生物各有其适宜的pH,瘤胃PH通过大量分泌唾液来调节,而唾液分泌量取决于反刍的持续时间,影响反刍的主要因素是日粮中粗料的比例。因此日粮组成对瘤胃pH的影响最为突出;瘤胃的厌氧环境和相对稳定的温度对维持瘤胃微生物区系的稳定和功能极为重要。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特点。答: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1、是以粗纤维形成的挥发性脂肪酸为主,以淀粉形成的葡萄糖为辅,主要消化部位在瘤胃,小肠、盲肠、结肠为辅。2、碳水化合物在前胃的消化过程是微生物不断分解纤维分解酶分解纤维的一个连续循环的过程;碳水化合物水解产生的单糖经主动转运吸收入细胞;它在瘤胃中降解为挥发性脂肪酸即丁酸、丙酸和乙酸,通过扩散进入体内。丁酸和乙酸发酵产生的氢,用于合成甲烷,通过嗳气排出体外,其能量损失较大。猪对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特点。答:猪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1、是以淀粉形成的葡萄糖为主,以粗纤维形成的挥发性脂肪酸为辅,主要消化部位在小肠。2、营养性的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是在消化道的前端即口腔到回肠末端;结构性的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是在消化道的后端即回肠末端以后。3、进入肠后段的碳水化合物以结构多糖为主,也包括未消化完的营养性碳水化合物,由微生物发酵分解,主要产物是挥发性脂肪酸、甲烷、二氧化碳。部分挥发性脂肪酸由肠壁进入体内,而气体则由肛门排出。NPN的利用原理是什么?答:利用原理:反刍动物:尿素→ NH3+CO2 CH2O →VFA+酮酸 NH3+酮酸 →AA →菌体蛋白简述影响蛋白质消化、吸收、沉积的因素。答:影响蛋白质消化吸收沉积的因素包括动物的种类和年龄,饲料组成及抗营养因子,饲料加工贮存中的热损害等。1)动物因素:A 动物种类 对同一种饲料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沉积,不同的动物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是由于动物各自消化生理特点的不同所致。B 年龄 随着动物年龄的增加,其消化道功能不断完善,对石如蛋白的消化率也得到相应提高。2)饲粮因素:A 纤维水平 纤维物质对饲粮蛋白质的消化、吸收都有阻碍作用,随着纤维水平的增加,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排空速度也增加,这无疑降低了其被酶作用的时间及被肠道吸收的几率。B 蛋白酶抑制因子 一些饲料中含有多种蛋白酶抑制因子,其中主要是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能降低胰蛋白酶的活性,从而降低蛋白质的消化率。3) 热损害:对大豆等饲料进行适当的热处理,能消除其中的抗营养因子,也能使蛋白质初步变性,有利于消化吸收。但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则有损蛋白质的营养价值。4)日粮蛋白质种类与水平(底物诱导效应)。5)日粮矿物元素水平(酶激活剂)。简述纤维的营养生理作用。答:优点1、填充消化道,产生饱食感。2、解毒作用。3、刺激胃肠道发育,维持正常的蠕动。4、提供一定的能量。5、改善胴体品质,提高瘦肉率。缺点1、适口性差,减少动物的采食量。2、影响能量的利用率。3、消化率低,并影响其他养分的消化。简述NSP的营养特性。答:可分为不溶性NSP即纤维素等和可溶性NSP即β-葡聚糖等。纤维素其具有填充消化道,产生饱食感;激胃肠道发育,维持正常的蠕动等营养生理特性,能够被反刍动物所利用,单胃动物利用较少。β-葡聚糖其具有较大的负面营养特性,其利用率很低。简述NSP的负面营养特性及克服措施。答:可溶性NSP即β-葡聚糖,同时含有阿拉伯木聚糖。它们与水分子直接作用增加溶液的粘度,且随着多糖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动物的消化道内使食糜变黏,进而阻止养分接近肠黏膜表面,最终降低养分的利用率。动物又缺乏该种对应的内源酶对其进行降解。克服方法是加入特异的对应的酶类。何谓脂类的额外能量效应?答:禽饲料添加一定水平的油脂替代等能值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能提高饲料代谢能,使消化过程中能量消耗减少,热增耗减少,是饲料的净能增加,当植物油和动物脂肪同时添加时效果更明显,这种效应称为 脂类的额外能量效应。额外能量效应可能的机制是什么?答:其可能的机制是:①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协同作用;②脂肪能适当延长食糜在消化道的停留时间;③脂肪酸可直接沉积在体脂内,减少由饲粮碳水化合物合成体脂的能量消耗;④脂肪的抗饥饿作用使动物用于活动的维持需要减少,用于生产的净能增加;⑤添加脂肪能增加日粮适口性,因此有更高的能量进食量,能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NSP的概念。答:非淀粉多糖(NSP):主要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抗性淀粉组成。可分为不溶性NSP和可溶性NSP。其中可溶性NSP具有较大的抗营养作用。必需脂肪酸的生物作用是什么?答:①必需脂肪酸是细胞膜,线粒体膜和质膜等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在绝大多数膜的特性中起关键作用,也参与磷脂的合成;②必需脂肪酸是合成二十烷的前体物质;③必需脂肪酸能维持皮肤和其他组织对水分的不通透性;④必需脂肪酸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脂类在动物营养生理中的其他作用。答:①作为脂溶性营养素的溶剂;②脂类的防护作用,例如:皮下脂肪的抗微生物侵袭,保暖作用,水禽尾脂腺的抗湿作用;③脂类是代谢水的重要来源;④磷脂的乳化特性,有利于提高饲料中脂肪和脂溶性营养物质的消化率;⑤胆固醇,有助于甲壳动物转化合成维生素D,性激素,胆酸,蜕皮素和维持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⑥脂类也是动物体必需脂肪酸的来源。比较反刍动物和非反刍动物脂肪类消化,吸收和代谢的异同答:非反刍动物和反刍动物脂肪类消化、吸收的差异主要在反刍动物的瘤胃消化和吸收上。在反刍动物瘤胃中大部分不饱和脂肪酸经微生物作用变成饱和脂肪酸,必需脂肪减少。部分氢化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异构变化。脂类中的甘油被大量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瘤胃微生物可利用丙酸、戊酸等合成奇数碳原子链,因此其支链脂肪酸和奇数碳原子脂肪酸增加。在小肠中消化的不同点:由于脂类中的甘油在瘤胃中被大量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反刍动物十二指肠中缺乏甘油一酯,并且其小肠中不吸收甘油一酯,其粘膜细胞中甘油三酯通过磷酸甘油途径重新合成。反刍动物的脂肪吸收量可能大于其摄入量。反刍动物脂类的吸收:瘤胃中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只有通过瘤胃壁吸收。热增耗(HI)、TMEn的概念?答:热增耗(HI):绝食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短时间内,体内产热高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热能。TMEn的概念?答:TMEn:根据体内氮沉积进行校正后的真代谢能。描述能量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答:动物采食饲料后,三大养分经消化吸收进入体内,在糖酵解,三羧酸循环或氧化磷酸化过程可释放能量,最终以ATP的形式满足机体的需要。简述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的措施。答:(1)根据动物种类,性别,及年龄来配制日粮配方 (2)对于不同动物的不同生产目的,改变日粮中能量含量。一般来说维持>产奶>生长,育肥>妊娠和产毛 (3)在适宜的饲养水平范围内,随着饲喂水品的提高,饲料有效能量用于维持部分相对减少,用于生产的净能效率增加。(4)饲料中的营养促进剂,如抗菌素,激素等也影响动物对饲料有效能的利用。简述能量的作用及来源。答:能量可定义为做功的能力。动物的所有活动,如呼吸,心跳,血液循环,肌肉活动,神经活动,生长,生产产品和使役等都需要能量。动物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饲料三大养分中的化学能。饲粮氨基酸的平衡?体内蛋白质合成时,要求所有的必须氨基酸都存在,并保持一定的相互比例若目中饲料的EAA的相互比例与动物的需要相比最接近,说明该饲料的氨基端是平衡的,反之,则为不平衡粗纤维的生理作用:反刍动物:维持瘤胃的正常功能和动物的健康维持动物正常的生产性能为动物提供大量能源非反刍动物:维持肠胃正常蠕动提供能量饲粮纤维的代谢效应解毒作用改善胴体品质刺激肠胃道发育脂肪的营养生理作用:脂类的供能贮能作用(脂类是动物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脂类的野外能量效应脂肪是动物体内主要的能量贮备形式)脂类在体内物质合成中的作用脂类在动物营养中的其他的作用(作为脂溶性营养素的溶剂脂类的防护作用脂类是代谢水的重要来源磷脂肪的乳化特性胆固醇的生理作用脂类也是动物必需脂肪酸的来源动能物质的组成成分)简述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对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异同。 答:一单胃动物:1.消化酶,单胃动物的蛋白质消化在胃和小肠上部进行,主要靠酶消化。消化酶有三个来源:胃粘膜、肠粘膜和胰腺。2.消化过程,从胃中开始消化,天然蛋白不能被消化酶消化,因其特异有序的立体结构可阻止消化酶的作用,蛋白质变性后可使有顺变无序,增加对酶的敏感性。HCl和加热可使蛋白质变性,HCl处理变性后对胃蛋白酶更敏感。未消化蛋白质进入大肠,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AA,N及其他含N物质,大部分不能被利用。3.吸收,AA的吸收主要在小肠上部完成,为主动吸收,VB6可提高正常AA的转运,有三个转运系统分别转运碱性、酸性和中性AA,三个系统各有不同载体:同一类AA之间有竞争作用,但不影响另一类AA吸收。各AA吸收速度顺序为:L-AA高于D-AA。二反刍动物:反刍动物对饲料蛋白质的消化约70%在瘤胃受微生物作用而分解,30%在肠道分解。反刍动物小肠消化与单胃动物不同之处。(1)代谢N相对于饲料N的比例高于单胃动物,特别是日粮蛋白质缺乏时。(2)食物流入十二指肠的中和率慢于单胃动物。(3)胰蛋白酶的激活和活性高峰在空肠中段才能达到(单胃动物在十二指肠)。(4)胰液中核酸酶活性高,可能与微生物中核酸含量高有关,进入十二指肠食糜的微生物蛋白和未解日粮蛋白的比例与蛋白质种类有关,约蛋白质和非蛋白质氮,构成微生物蛋白质,然后又被消化分解为氨基酸,供动物肌体吸收利用。缺钙磷:食欲降低,异食癖;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下降;佝偻病,骨质疏松,产后贪婪缺镁:厌食,生长受阻,过度兴奋,痉挛和肌肉抽搐缺钠钾氯:食欲差,生长慢,失重,生产力下降,饲料利用率低。缺硫:消瘦,脚、蹄、爪、羽毛生长慢,反刍动物利用纤维素的能量力降低,采食量下降。缺铁:贫血,生长慢,昏睡,可视粘膜变白,呼吸频率增加。缺锌:食欲低,采食量和生产性能下降,皮肤和皮毛损害,雄性生殖器发育不良,牧畜繁殖性能降低和骨骼异常。缺铜:贫血缺锰:采食量下降,生长减慢,饲料利用率下降,骨骼异常。共济失调和繁殖功能异常。缺硒:繁殖性能低,猪,鼠出现肝坏死,鸡出现渗出性素质和胰腺纤维变性,牛羊出现白肌病或肌肉营养不良。缺碘:甲状腺肿大,生长受阻,繁殖力下降。碳水化合物的营养生理作用:碳水化合物的供能和贮能作用,碳水化合物在动物产品形成中的作用有些寡糖的生理作用,动物体内糖苷的作用,,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营养生理作用,糖蛋白质,糖脂的生理作用碳水化合物的代谢:非反刍动物的碳水化合物代谢单糖互变葡萄糖分解代谢,葡萄糖参与的合成代谢,反刍动物的碳水化合物代谢,糖原异生挥发性脂肪酸代谢

我也不清楚你熟悉那些方面的,或者你想写那些方面的都不太清楚。给你些选题你自己参考参考下。影响毕节地区饲料质量安全的因素及对策的研究 香鱼幼鱼饲料蛋白需要及膨化加工的研究 陕西省饲料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刺参幼参饲料原料选择与蛋白质营养需求的研究 饲料蛋白质、脂肪水平与投喂频率对大黄鱼幼鱼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 中国饲料安全现状分析及监督管理策略 C饲料公司进入油脂业的模式及运作研究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饲料品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大黄鱼膨化饲料溶失率及对水环境中氮、磷含量的影响 荆州地区猪场饲料真菌的调查 中华鳖对低蛋白和红鱼粉饲料利用的研究 影响我国饲料质量安全的因素及对策的研究 斑节对虾饲料鱼粉替代研究及商品饲料环境安全性评价 基于作业与标准的饲料行业成本管理 山羊饲料养分瘤胃降解规律的研究 中国奶牛饲料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饲料企业产品质量控制 不同能量饲料的组成差异及瘤胃降解特性的比较研究 饲料中脂肪与蛋白质水平对大口黑鲈生长、体组成、非特异性免疫和血液学的影响 山羊常用饲料瘤胃降解率的研究 黄颡鱼幼鱼对饲料中蛋白、能量、钙、磷和脂肪酸需要量 家蚕颗粒人工饲料育的研究 我国饲料粮消耗现状分析与猪、鸡饲料粮需求预测 小鼠不同发育阶段饲喂高能饲料对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 半滑舌鳎和漠斑牙鲆饲料性能的研究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论文题目大全及答案详解图片

建议使用CNKI系列数据库那里有非常详细的资料。  本体理论在动物学知识组织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好倩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7  新课程内容标准对生物教师动物学知识结构要求的研究  作者:李红梅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6  替硝唑缓释剂的体外药物释放及其治疗牙周炎效果的动物学研究  作者:刘娟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5  内蒙古大青山南部湿地鸟类生态学及民族动物学初步研究  作者:格日乐图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3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师生物专业《动物学》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马纲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2  德日进与中国古脊椎动物学  作者:舒群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1990  本体理论在动物学知识组织中的应用研究:以鸟类本体模型为例  作者:王好倩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  冶炼厂周围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指示研究  作者:王雪峰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8  关键词:土壤动物学  含动物形象的俄语谚语、俗语分析  作者:吴丹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外国语学院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7  关键词:动物学 语言世界图景 人类中心论 对比性 语义分析  长白山北坡访花昆虫群落动态初步研究  作者:杜秀娟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6  关键词:动物学  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的生殖系统发育及其繁殖行为研究  作者:赵晓勤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博士 学位年度:2006  关键词:动物学  肌肉废用对黄鼠(Citellus dauricus)和大鼠比目鱼肌形态结构与肌纤维类型影响的比较研究  作者:王琦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6  关键词:动物学  剑角蝗科8种蝗虫触角显微结构研究  作者:刘淼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6  利用ISSR和COI序列标记分析不同地理仿刺参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作者:闫晗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6  关键词:海洋动物学  山地次生林中大山雀窝卵数与繁殖成功的关系  作者:苏循瑞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6  关键词:动物学  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对盐度的适应性及其脂肪营养需求研究  作者:侯俊利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博士 学位年度:2006  关键词:动物学  现生介形类动物系统发生及太湖介形类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作者:禹娜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博士 学位年度:2006  关键词:动物学  中华鳖对饲料蛋白质水平适应性研究  作者:齐占会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6  关键词:动物学  薄荷饮治疗温病卫分证的实验研究  作者:赖鹏华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中医学院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动物学  广西淡水鱼类物种多样性及动物地理学分析  作者:王丹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动物学  几株芽孢杆菌肉鸡代谢研究  作者:韩秋霞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动物学  两种幽灵蛛的行为学研究  作者:陈海峰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动物学  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的建立及可视化胚胎工程的研究  作者:徐艺玫 学位授予单位:第一军医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实验动物学  三氯杀螨醇对中华大蟾蜍的毒性和雌激素效应  作者:唐超智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动物学  塔里木兔的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作者:李增超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动物学  蚜科Aphididae及扁蚜亚科Hormaphidinae的分子系统学和进化研究  作者:任珊珊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动物学  中国尺蛾亚科系统分类学研究(鳞翅目:尺蛾科)  作者:韩红香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学位名称:博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动物学  中国皿蛛科蜘蛛分类学研究  作者:图立红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学位名称:博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动物学

我也不清楚你熟悉那些方面的,或者你想写那些方面的都不太清楚。给你些选题你自己参考参考下。影响毕节地区饲料质量安全的因素及对策的研究 香鱼幼鱼饲料蛋白需要及膨化加工的研究 陕西省饲料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刺参幼参饲料原料选择与蛋白质营养需求的研究 饲料蛋白质、脂肪水平与投喂频率对大黄鱼幼鱼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 中国饲料安全现状分析及监督管理策略 C饲料公司进入油脂业的模式及运作研究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饲料品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大黄鱼膨化饲料溶失率及对水环境中氮、磷含量的影响 荆州地区猪场饲料真菌的调查 中华鳖对低蛋白和红鱼粉饲料利用的研究 影响我国饲料质量安全的因素及对策的研究 斑节对虾饲料鱼粉替代研究及商品饲料环境安全性评价 基于作业与标准的饲料行业成本管理 山羊饲料养分瘤胃降解规律的研究 中国奶牛饲料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饲料企业产品质量控制 不同能量饲料的组成差异及瘤胃降解特性的比较研究 饲料中脂肪与蛋白质水平对大口黑鲈生长、体组成、非特异性免疫和血液学的影响 山羊常用饲料瘤胃降解率的研究 黄颡鱼幼鱼对饲料中蛋白、能量、钙、磷和脂肪酸需要量 家蚕颗粒人工饲料育的研究 我国饲料粮消耗现状分析与猪、鸡饲料粮需求预测 小鼠不同发育阶段饲喂高能饲料对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 半滑舌鳎和漠斑牙鲆饲料性能的研究

1.影响饲料消化率的因素有哪些08220103-1凡影响动物消化生理、消化道结构及机能和饲料性质的因素,都会影响消化率。影响消化率的因素很多,主要是动物、饲料、饲料的加工调制、饲养水平等几个方面。动物(1)动物种类 不同种类的动物,由于消化道的结构、功能、长度和容积不同,因而消化力也不一样。一般来说,不同种类动物对粗饲料的消化率,差异较大。牛对粗饲料的消化率最高,羊稍次,猪较低,家禽几乎不能消化粗饲料中的粗纤维。精料、块根茎类饲料的消化率,动物种类间差异较小。(2)年龄及个体差异 动物从幼年到成年,消化器官和机能发育的完善程度不同,则消化力强弱不同,对饲料养分的消化率也不一样。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的消化率有随动物年龄的增加而呈上升的趋势,尤以粗纤维最明显,无氮浸出物和有机物质的消化率变化不大。老年动物因牙齿衰残,不能很好磨碎食物,消化率又逐渐降低。同年龄、同品种的不同个体,因培育条件、体况、神经类型等的不同,对同一种饲料养分的消化率仍有差异。一般对混合料差异可达6%,谷实类差异可达4%,粗饲料差异可达12-14%。饲料(1)种类 不同种类和来源的饲料因养分含量及性质的不同,可消化性也不同。一般幼嫩青绿饲料的可消化性较高,干粗饲料的可消化性较低;作物籽实的可消化性较高,而茎杆的可消化性较低。(2)化学成分 饲料的化学成分以粗蛋白质和粗纤维对消化率影响最大。饲料中粗蛋白质愈多,消化率愈高;粗纤维愈多,则消化率愈低。(3) 蛋白质含量 饲料或饲粮中粗蛋白质含量高,碳水化合物含量则相对较低,有利于动物消化液的分泌和养分的充分消化。就反刍动物而言,各种养分的消化率随饲料或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而有机物质和粗蛋白质本身消化率的变化最明显。猪和家禽的饲料或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养分消化率的影响也存在同样趋势,但没有反刍动物明显。(4)粗纤维 实验证明,随饲料中粗纤维含量增加,有机物质的消化率下降,这在非反刍动物中反应十分明显。 饲料中的抗营养物质 饲料中的抗营养物质是指饲料本身含有,或从外界进入饲料中的阻碍养分消化的微量成分。抗营养物质有:影响蛋白质消化的抗营养物质或营养抑制因子有蛋白质酶抑制剂、凝结素、皂素(皂苷)、单宁、胀气因子等;影响矿物质消化利用的有植酸、草酸、葡萄糖硫苷、棉酚等;影响维生素消化利用的抗营养物质有存在于大豆中的脂氧化酶,能破坏维生素A.胡萝卜素,双香豆素能影响维生素K的利用,甲基芥子盐吡嘧胺等影响维生素B1的利用,异咯嗪等影响维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考研考试科目,不同的院校设置是不一样的,中国农大: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1 数学(农),④802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东北农大: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③610农科数学或611农科化学,④842动物生理学。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论文题目大全及答案详解视频

学校的这个专业还可以,工大的粮油方面很不错,你报的哪个专业毕业后的待遇不错,像工大这几天搞的很出色,在河南院校中排名靠前了很多,尤其是去年有了三个一本专业,学校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相信在过几年,工大的学生就业将有进一步的提高!我作为工大的一名学生,深感自豪,当然还得靠自己扎实的基本功,和平时锻炼的基本素质!作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我们在学校的磨练很重要,工大的学习气氛很融洽,校风纯正,学生进取心比较强! 作为粮油专业的分支专业,该专业实力雄厚,你通过进一步的深造,相信拉近与成功的距离! 在这祝你学业有成,让我们以工大为骄傲! 另外,你要想进一步了解学校的其他专业及综合情况,可以上“工大小窝”吧,问一下,进一步了解工大的现状及未来!

1.影响饲料消化率的因素有哪些08220103-1凡影响动物消化生理、消化道结构及机能和饲料性质的因素,都会影响消化率。影响消化率的因素很多,主要是动物、饲料、饲料的加工调制、饲养水平等几个方面。动物(1)动物种类 不同种类的动物,由于消化道的结构、功能、长度和容积不同,因而消化力也不一样。一般来说,不同种类动物对粗饲料的消化率,差异较大。牛对粗饲料的消化率最高,羊稍次,猪较低,家禽几乎不能消化粗饲料中的粗纤维。精料、块根茎类饲料的消化率,动物种类间差异较小。(2)年龄及个体差异 动物从幼年到成年,消化器官和机能发育的完善程度不同,则消化力强弱不同,对饲料养分的消化率也不一样。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的消化率有随动物年龄的增加而呈上升的趋势,尤以粗纤维最明显,无氮浸出物和有机物质的消化率变化不大。老年动物因牙齿衰残,不能很好磨碎食物,消化率又逐渐降低。同年龄、同品种的不同个体,因培育条件、体况、神经类型等的不同,对同一种饲料养分的消化率仍有差异。一般对混合料差异可达6%,谷实类差异可达4%,粗饲料差异可达12-14%。饲料(1)种类 不同种类和来源的饲料因养分含量及性质的不同,可消化性也不同。一般幼嫩青绿饲料的可消化性较高,干粗饲料的可消化性较低;作物籽实的可消化性较高,而茎杆的可消化性较低。(2)化学成分 饲料的化学成分以粗蛋白质和粗纤维对消化率影响最大。饲料中粗蛋白质愈多,消化率愈高;粗纤维愈多,则消化率愈低。(3) 蛋白质含量 饲料或饲粮中粗蛋白质含量高,碳水化合物含量则相对较低,有利于动物消化液的分泌和养分的充分消化。就反刍动物而言,各种养分的消化率随饲料或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而有机物质和粗蛋白质本身消化率的变化最明显。猪和家禽的饲料或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养分消化率的影响也存在同样趋势,但没有反刍动物明显。(4)粗纤维 实验证明,随饲料中粗纤维含量增加,有机物质的消化率下降,这在非反刍动物中反应十分明显。 饲料中的抗营养物质 饲料中的抗营养物质是指饲料本身含有,或从外界进入饲料中的阻碍养分消化的微量成分。抗营养物质有:影响蛋白质消化的抗营养物质或营养抑制因子有蛋白质酶抑制剂、凝结素、皂素(皂苷)、单宁、胀气因子等;影响矿物质消化利用的有植酸、草酸、葡萄糖硫苷、棉酚等;影响维生素消化利用的抗营养物质有存在于大豆中的脂氧化酶,能破坏维生素A.胡萝卜素,双香豆素能影响维生素K的利用,甲基芥子盐吡嘧胺等影响维生素B1的利用,异咯嗪等影响维

一、选择题(15分,每空1分) 1.动物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方式不同,下列哪一种消化属于化学性消化( )。 A牙齿咀嚼 B胃蛋白酶的消化 C肌胃收缩 D微生物发酵 2.必需脂肪酸为( )脂肪酸。 A短链脂肪酸 B长链饱和脂肪酸 C长链单不饱和脂肪酸 D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 3.碘作为必需微量元素,最主要的功能是参与( )组成,调节体内代谢平衡。 A甲状腺 B肾上腺 C胰腺 D皮脂腺 4.营养物质代谢后产生代谢水最多的是( )。 A粗蛋白质 B粗脂肪 C粗纤维 D无氮浸出物 5.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减去粪能的差值称为( )。 A消化能 B代谢能 C气体能 D生产净能 6.反刍动物如奶牛饲粮中粗纤维严重不足或粉碎过细时,会产生( )。 A蹄叶炎 B乳酸中毒 C瘤胃不完全角化 D皱胃位移 E乳蛋白率降低 7.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减去粪能的差值称为( )。 A消化能 B代谢能 C气体能 D生产净能 8.使用禾谷类及其它植物性饲料配制家禽饲料时,( )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A蛋氨酸 B赖氨酸 C色氨酸 D苏氨酸 9.维生素B1又叫硫胺素,对于禽类的典型缺乏症表现为( )。 A脚气病 B多发性神经炎 C麻痹症 D佝偻病 10.以下( )的吸收主要是以被动吸收的方式进行吸收。 A电解质 B短链脂肪酸 C水 D氨基酸 11.反刍动物比单胃动物能更好的利用( )。 A蛋白质 B脂肪 C无氮浸出物 D粗纤维 12.反刍动物使用高精料饲粮时,容易出现酸中毒,饲粮中添加缓冲剂,可以提高瘤胃的消化功能,防止酸中毒,生产中常用的缓冲剂为( )。 A碳酸氢钠 B氢氧化钠 C硫酸铜 D氯化钠 13.鸡体内缺硒的主要表现为( )。 A贫血 B佝偻病 C夜盲症 D渗出性素质 14.寡肽是含有( )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 A10个以上 B2个以上 C50个以下 D2-10个 15.动物体内缺锌的典型症状为( )。 A贫血 B佝偻病 C夜盲症 D皮肤角质化不全 答: 1、B 2、D 3、A 4、B 5、A 6、A,B,C,D 7、A 8、A 9、B 10、D 11、D 12、A 13、D 14、D 15、D 二、填空题(30分,每空2分) 1.钙和磷的典型缺乏症有( )( )( )。 2.反刍动物日粮中使用非蛋白氮作为氮源时,氮硫比例大于( )可能引起硫缺乏。 3.引起动物白肌病是因为动物缺乏微量元素( )或维生素( )。 4.与家禽产软壳蛋有关的维生素是( ),鸡发生渗出性素质症,是因为缺乏维生素( )或微量元素( );禽类的硫胺素的典型缺乏症( )。 5.寡糖的营养和益生作用表现为( )、结合并排出外源性病原菌、( )和寡聚糖的能量效应等四个方面。 6.水中有毒的物质包括( )、( )、( )等。 答: 1、佝偻病 骨质软化症 软骨症 产褥热任意填三个 2、10-12:1 3、硒 E 4、维生素D E 硒 多发性神经炎 5、促进机体肠道内微升态平衡 调节体内的免疫系统 6、硝酸盐 重金属盐 亚硝酸盐或氟化物 三、名词解释(15分,每题3分) 1.动物营养 答: 动物营养指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利用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全过程,是一系列物理、化学及生理变化过程的总称。 2.瘤胃降解蛋白质(RDP) 答: RDP瘤胃内被微生物降解饲料蛋白质称为瘤胃降解蛋白。 3.理想蛋白 答: 理想蛋白是指氨基酸组成和比例与畜禽氨基酸需要完全一致的蛋白质。 4.美拉德反应 答: 饲料热处理温度过高或者时间过长,对氨基酸的消化有不利影响,在干燥的条件下,使得蛋白质肽链上的游离氨基酸与还原糖中的醛基形成一种氨糖复合物,不能为蛋白酶消化称为美拉德反应。 5.随意采食量 答: 随意采食量指动物在充分接触饲料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才是饲料的数量。 四、简答题(30分,每题10分) 1.不同种类动物的消化道有何特点,对饲料利用有何影响? 答: 口腔:猪口腔内牙齿比较发达,可对食物进行充分而细致的咀嚼。家禽的喙代替的家畜的唇、颊口腔中没有牙齿,食物不经咀嚼直接进嗉囊。马口腔内的牙齿比猪发达,对饲料咀嚼时间长、更细致。反刍动物没有牙齿,具有独特的反刍现象。胃:猪又一个相对大的胃,结构上属于单室胃。家禽具有两个胃和一个嗉囊,一个是腺胃,分泌消化液,另一个是肌胃,家禽吞食沙砾可在肌胃研磨食物。马尾比较小,胃中只消化少量食物,主要作用是推动食物进入小肠。反刍动物的特点是有四个胃,前三个称为前胃,后一个真胃。肠道:各种动物的小肠结构和作用相似,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大肠,大肠由盲肠、结肠和直肠组成。住具有长而简单的小肠,相对较大的盲肠和一个囊状的结肠,主队纤维的消化能力有限。家禽有两根盲肠,大肠较短,泄殖腔有三个开口分别是消化泌尿和生殖孔的共同通道。禽的微生物消化主要在盲肠内进行可消化粗纤维、产生VFA,总的来说消化粗纤维比猪弱。马具有较短的小肠,大肠发达,盲肠很大,属于结肠发酵者。反刍动物的大肠对食物进行第二次微生物发酵,与瘤胃相似,反刍动物的瘤胃和大肠有很强的消化粗纤维的能力,同时提高的能量的利用效率。 2.碳水化合物有什么营养功能? 答: 碳水化合物总营养性多糖的生理作用有:动物体内的能量源物质动物体内的能源储备物质动物产品合成原料营养性多糖的其他作用还有减少动物体内蛋白质的的分解功能,同时ATP的大量合成有利于氨基酸的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等;结构性多糖的作用对于反刍动物来说有提供能量,一种必须的营养素、促进消化道的正常发育,影响产奶等生产性能。单胃动物来说,提供能量,促进消化道发育,有时也会降低有机化合物的消化率。 3.简述必需脂肪酸的概念、分类及营养生理功能。 答: 必需脂肪酸是指体内不能合成或者合成量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饲粮供给,在体内有明确生理功能,是对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不可缺少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分为亚油酸,α-亚麻油酸,花生四烯酸。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生物膜的构成物质合成前列腺素调节胆固醇代谢。 五、论述题(10分) 三聚氰胺能否被动物利用?畜禽采食含有三聚氰胺的饲料后,对肉蛋奶等产品的安全有何影响? 答: 三聚氰胺(英文名:Melamine),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简称三胺,俗称蜜胺、蛋白精,又叫2 ,4 ,6- 三氨基-1,3,5-三嗪、1,3,5-三嗪-2,4,6-三胺、2,4,6-三氨基脲、三聚氰酰胺、氰脲三酰胺。三聚氰胺含氮量为6%,是鲜牛奶的151倍,是奶粉的23倍。每100g牛奶中添加1克三聚氰胺,理论上就能提高625%蛋白质。 三聚氰胺不被代谢,很快即通过尿液排出,在血浆中的半衰期约为3小时。该化合物具有急性毒性。动物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大鼠的经口半数致死量为每公斤体重3161毫克。食用含有三聚氰胺的食品造成的主要中毒症状是大、小鼠的结石、炎症反应、膀胱增生、膀胱结石和血尿症等;狗的三聚氰胺晶尿症。在为期103周的试验中,向雄性大鼠喂食三聚氰胺含量为4500 ppm(相当于225毫克/每日每公斤体重)的食物,结果发现大鼠患有膀胱癌,但雌性大鼠及雄性或雌性小鼠则未患膀胱癌。世卫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得出的结论是,有足够的动物试验证据显示,在造成膀胱结石的情况下,三聚氰胺具有致癌性。 2009年先后发生了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三聚氰胺鸡蛋事件等。不法分子在奶粉中违法添加三聚氰胺,直接导致以奶粉为主要食物的婴幼儿广泛发生肾脏结石。不法分子在饲料中违法添加三聚氰胺,不仅造成动物代谢负担,可能影响危害动物健康和降低生产性能,而且造成肉蛋奶及其加工制品中三聚氰胺残留,危害消费者健康,尤其是婴幼儿的健康。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论文题目有哪些及答案详解图

饲料安全与畜产品质量研究饲用抗生素的替代技术(如药用植物及提取物、抗菌肽等),在保证动物高效生产的前提下,采用无抗生素的绿色饲料,生产安全的畜产品。研究影响猪、鸡肉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代谢途径、影响因素,通过有效的营养调控,生产优质的畜产品。单胃动物营养与饲料在重点掌握本领域及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热点、研究进展及行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本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猪、鸡等单胃动物营养需要以及与单胃动物相关的营养与饲料、营养生理、营养调控、营养与免疫、营养与环境的研究和新型饲料与饲料添加剂的开发与安全性评价。通过相关专题理论的学习和学位论文试验设计、课题实施、论文撰写等环节,培养从事单胃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和生产的高级专业人才。反刍动物营养与饲料结合我国奶牛饲养的条件,通过奶牛营养参数和饲料营养价值评定、优质粗饲料生产和科学利用技术、日粮营养平衡技术,奶牛高效、精细化饲养管理和营养检测技术,同时开展奶牛营养与代谢调控等前瞻性研究,应用系统整体营养调控指导思想来解决当前我国奶牛生产存在的奶牛单产低,奶质差和营养代谢病多的问题。通过本方向的研究最终形成适合不同区域或不同养殖模式的标准化奶牛饲养技术规范。动物行为福利与环境本方向主要研究集约化生产条件下畜禽异常行为产生的机制、影响动物福利的因素,以及有利于机体健康、生产性能提高的畜禽养殖新工艺的探索。动物分子营养与饲料生物技术本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营养素与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营养与营养素之间、营养素与基因之间、基因与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机体健康影响的规律和机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新的饲料资源,提高饲料的利用营养价值及转化率,降低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和毒素及生产成本,节省饲料等方面的研究。饲料与畜产品IT技术研究饲料配制与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数据电脑管理和安全质量的数字化监控体系。通过对饲料—养殖—畜产品—消费者流程中的每个环节、每项措施、每个成分进行危害评估及关键控制点的分析检验,对整个生产链全过程制定可操作规范体系,使原料供应、加工生产、包装运输、销售消费都能在统一的操作规范下进行,从而保证畜产品的安全性。

这要根据你报考的学校选择 政治英语必考 专业课你要去查看你报考学校的招考专业目录 不同学校是不一样的~~~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考研考试科目,不同的院校设置是不一样的,中国农大: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1 数学(农),④802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东北农大: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③610农科数学或611农科化学,④842动物生理学。

1.影响饲料消化率的因素有哪些08220103-1凡影响动物消化生理、消化道结构及机能和饲料性质的因素,都会影响消化率。影响消化率的因素很多,主要是动物、饲料、饲料的加工调制、饲养水平等几个方面。动物(1)动物种类 不同种类的动物,由于消化道的结构、功能、长度和容积不同,因而消化力也不一样。一般来说,不同种类动物对粗饲料的消化率,差异较大。牛对粗饲料的消化率最高,羊稍次,猪较低,家禽几乎不能消化粗饲料中的粗纤维。精料、块根茎类饲料的消化率,动物种类间差异较小。(2)年龄及个体差异 动物从幼年到成年,消化器官和机能发育的完善程度不同,则消化力强弱不同,对饲料养分的消化率也不一样。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的消化率有随动物年龄的增加而呈上升的趋势,尤以粗纤维最明显,无氮浸出物和有机物质的消化率变化不大。老年动物因牙齿衰残,不能很好磨碎食物,消化率又逐渐降低。同年龄、同品种的不同个体,因培育条件、体况、神经类型等的不同,对同一种饲料养分的消化率仍有差异。一般对混合料差异可达6%,谷实类差异可达4%,粗饲料差异可达12-14%。饲料(1)种类 不同种类和来源的饲料因养分含量及性质的不同,可消化性也不同。一般幼嫩青绿饲料的可消化性较高,干粗饲料的可消化性较低;作物籽实的可消化性较高,而茎杆的可消化性较低。(2)化学成分 饲料的化学成分以粗蛋白质和粗纤维对消化率影响最大。饲料中粗蛋白质愈多,消化率愈高;粗纤维愈多,则消化率愈低。(3) 蛋白质含量 饲料或饲粮中粗蛋白质含量高,碳水化合物含量则相对较低,有利于动物消化液的分泌和养分的充分消化。就反刍动物而言,各种养分的消化率随饲料或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而有机物质和粗蛋白质本身消化率的变化最明显。猪和家禽的饲料或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养分消化率的影响也存在同样趋势,但没有反刍动物明显。(4)粗纤维 实验证明,随饲料中粗纤维含量增加,有机物质的消化率下降,这在非反刍动物中反应十分明显。 饲料中的抗营养物质 饲料中的抗营养物质是指饲料本身含有,或从外界进入饲料中的阻碍养分消化的微量成分。抗营养物质有:影响蛋白质消化的抗营养物质或营养抑制因子有蛋白质酶抑制剂、凝结素、皂素(皂苷)、单宁、胀气因子等;影响矿物质消化利用的有植酸、草酸、葡萄糖硫苷、棉酚等;影响维生素消化利用的抗营养物质有存在于大豆中的脂氧化酶,能破坏维生素A.胡萝卜素,双香豆素能影响维生素K的利用,甲基芥子盐吡嘧胺等影响维生素B1的利用,异咯嗪等影响维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