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论文8000

发布时间:2024-07-07 00:45:22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论文8000

论施工企业推动项目部成本管理工作的要点2009-04-16 22:36 摘要:本文认为项目部是企业成本管理的主体。围绕着建筑产品的直接成本的构成,从建立成本管理体系、完善成本管理办法和考核制度、建立成本管理保障措施和事先控制机制、合理确定成本管理目标、制定经济目标责任制和对项目部实行动态管理的奖惩机制、及时进行成本核算分析等方面介绍了作者近十年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项目成本管理 制造成本 管理体系 保障措施 内部招投标 动态管理 经济目标责任书 成本分析 奖惩兑现  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是管理理论界公认的最为复杂的管理难题之一。因为,建筑产品的“单件性”特点,使管理工作务必以“项目特点”为中心展开,所以,其管理的组织模式层出不穷,其管理方法、控制措施多种多样,但是,其管理的目标主要有四个:质量、成本、工期、安全。本文涉及的只是成本管理的一些行之有效的要点。  首先,我们要从“管理”概念的准确理解开始。传统的“管理”的概念是指一种自上而下的“权利”,这是一种“专制”的思维模式,如果,把这种概念不加思索的搬到建筑企业内部管理中,必然造成公司内部上下级的不信任和不团结,甚至造成对管理措施的抵触情绪,那么,不论多好的管理主张或措施,最终都只能以失败收场。那么,“管理”的准确定义应该是什么?管理是“负责的自治”组织机构对企业贡献的责任,明确的标志和组织的原则应该是职能而不是权利。故我们所探讨的项目部成本管理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企业对项目部实施“专制”管理,而是研究以项目部为成本管理的主体,企业如何推动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工作。下面我们将围绕建筑产品的直接成本枣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项目部的间接费,同时结合建筑产品的“单件性”特点展开讨论。  一、企业内部形成成本管理的体系,完善成本管理办法及考核制度,建立成本管理保障措施。  长期以来,部分施工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尽管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管理知识的匮乏,导致管理方法陈旧,很难达到成本管理的目标。一些高级管理人员采用了秋后算帐的管理方法,认为成本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情,有些项目经理将项目成本管理的责任归于项目成本管理主管或财务人员。其结果是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工程组织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材料管理人员只负责材料的采购、验收和发料。这样表面看来,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各司其职,但却没有了成本管理的责任。  成本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作,它贯穿于从工程前期的投标、合同签订、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成本预测、到工程实施中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控制、资金的回收、竣工结算的审核、保修期的结束等全过程,涉及到经营部门、财务部门、预结算部门、物质供应部门、质量部门、安全部门等企业的各职能部门。亦即成本管理是一项全员共同参与、各职能部门共同监督、管理完成的系统工程,企业内可形成以财务、预算部门为主,材料、质量、安全等其它各职能部门配合的成本管理体系,完成以项目部为责任主体,各职能部门、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的成本管理过程,最终形成企业内部的一个价值链,通过价值链的活动来创造效益,其中某个环节的受阻或不畅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价值链的正常运行,从而影响企业成本管理的效果。因此,建立成本管理的保障措施枣即成本管理工作应遵循的程序和规范,至关重要。首先,须理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理顺职能部门与项目部之间的关系,理顺项目部与专业单位之间的关系,明确职责,形成规范的、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流程及管理规定;其次,须结合项目特点,不断完善成本管理办法及考核制度,制定配套的激励机制和奖罚政策并予以及时兑现。这样,才能为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条件和保障。  各职能部门围绕成本管理这条主线,根据本部门的工作职责,结合项目部的实际情况,拟定切实可行的项目部管理办法及考核实施细则,在对项目部实行量化管理的同时,职能部门不能丧失服务的职能,包括对项目部提供技术服务、信息咨询、业务培训、对外协调、经营工作的支持等,为项目部创造一个良好的后方保障体系及工作环境。各职能部门通过过程中对项目部进行的量化考核、评分的累积,至工程完工,则完成了对各项目的量化考核和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的评定,提交预算、财务部门,作为对项目部是否实现各项经济目标,进行综合考核和经济兑现的依据。这样,各职能部门在完成各自对项目部垂直管理及服务的同时,又实现了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勾通联系。  二、建立事前控制机制,合理确定成本管理目标。  成本管理的事前控制最好的方法是:企业内部对各项目部实行招投标制。这样可以对成本管理的目标进行自下而上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就能充分明确成本控制的关键因数、成本管理目标技术上合理性、实现成本管理目标的具体措施、各管理人员的具体目标及职责。该工作完成后,与成本管理有关的职能部门就通过内部竞争机制自觉地制定了符合建筑产品“单件性”特点的成本管理目标和与之配套的工作方法、检查措施、考核制度,达到了管理“自治”的目的。对于因特殊情况或中、小型施工企业,无法采用内部招标的,也必须建立成本管理目标的合理性讨论制度。  1、企业内部对各项目部实行招投标制的必要性和优点如下:  引入内部竞争机制,可充分调动项目部成本管理的积极性,提高项目部成本管理的水平。  一些企业对项目部任务的分配,采取指定式或谁揽到任务给谁干的方式进行,二种分配机制均存在很多弊端。  按照指定式分配任务的方式,由于企业对外:面对的是激烈竞争的招投标市场,对内:是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内部分配工程任务的管理方式,不论项目部管理水平高低,均可分配到工程项目,这种分配任务的方式,必然导致成本管理目标采用下达任务的“专制”化方式,久而久之,企业将陷入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同时企业内项目部会出现对自上而下的成本管理目标的抵触情绪,严重的直接影响企业的工作作风,丧失自主进行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和动力,目标成本的确定难以真正体现项目部的成本管理水平,企业最终将承担因为项目管理水平低,而丧失整个企业的对外竞争力的风险。  按照谁揽到任务给谁干的分配机制,也有弊端。现代企业如同斜坡拉球,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两种力量,向上牵引的力是市场的开拓能力,球下方的支点是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提高的能力。  这两种能力同等重要,若一味强调牵引力,而忽视了支点的作用,球将下滑,严重时甚至丧失整个市场。如果按照谁揽到任务给谁干的分配机制分配工作任务,一方面,将导致企业内部只重视市场经营忽略内部管理的风气,其直接的表现形式是“以包代管”,其后果是公司承揽的任务多,工程干砸的也多,工程质量难以控制,工程成本管理一笔糊涂帐。这样会导致企业将不正常市场竞争手段视为主要手段并以此代替内部管理目标,最终将在市场上因为失去信誉而丧失竞争能力。而我们的建筑市场中,这种重经营、轻管理的企业,仍有很大一部分,这样,现有的施工企业将因为重视目前利益而丧失长远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会导致一些项目部没有任务而息工,另一些项目部因任务偏多而分包给外单位,企业额外增加了息工人员的工资或生活费,以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费用,同时项目部在息工期间还要开支间接费、固定资产折旧费等固定费用,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因此,施工企业急需要改革内部管理,在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间寻找平衡点:引入内部竞争机制搞好成本管理。  在企业内部引入竞争机制,可有效地调动各项目部成本管理的积极性,使企业内部人才资源得到优化的配置。对于以企业为主参与招投标中标的项目,应该按企业预算、财务部门为主测算的中标项目的成本管理目标以及对建设方的承诺作为内部招标的基本条件,让各项目部进行投标,对成本、质量、安全、工期等管理目标进行竞争和具体保证实施措施的比选。通过竞争,促使各项目部不断挖掘自身成本管理的潜力,测算具有竞争力的成本目标值,承诺施工合同中关于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条款,企业可根据项目部的竞争条件,实力,对比企业测算的成本目标,确定成本管理目标和与之配套的动态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选择管理水平高、满足企业管理目标要求的项目部来承担工程任务,最终达到保证质量、工期,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标。这样,在项目部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机制,管理水平高的项目部可得到长足发展,企业的高级管理层在这样的良性管理环境中适当引导,根据各项目部的特点,可以轻松地培养出高水平的精干的专业项目部。当然,管理水平低的项目部将在竞争中被逐渐淘汰,从而,实现了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  对于项目部对外自行承揽的项目,必须纳入企业内部管理体系,项目部拥有优先权承揽该工程的施工,但必须按企业内部管理规定进行内部竞争后,挖掘合理成本管理目标潜力后,在同等合理条件下方可确定优先权的使用。如果,遇到工程技术要求难度大、成本管理风险大的项目,企业须根据实际情况加强项目部管理班子,保证管理各项目标的实现。  2、测算成本管理目标的具体方法  进行成本管理,必须确定客观合理的目标成本,我们可以制造成本包干价作为目标成本进行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制造成本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直接发生在项目部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它直接费、间接费等费用。制造成本的预测是以施工图预算为基础进行,采取量价分离、以收定支的原则进行测算,即制造成本的预测不以对建设方的优惠下浮比例相关,原则上不突破中标预算费用。制造成本是在分析、测算预算直接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基础上,进行相互补充、比较后确定,具体如下:  预算直接成本是对施工图预算所列造价组成、按照制造成本的核算内容进行分析归类而得的,其中直接成本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根据分部分项工程量和预算单价计算求得,直接成本的其他直接费、现场管理费,按工程类别、计费基础和取费系数计算求得。  对于预算造价中的其它费用,如企业管理费、利润、税金、规费(含劳动保险费、定额编制费、费)等,不包括在预算直接成本内,作为工程完工后成本核算、效益分析的指标。  预算直接成本中的直接人工费往往低于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费,在进行可能支出的计划成本人工费的测算时,是按照各分部分项工程预算工程量与分项工程量人工工资单价的乘积核定,实行平米包干;现场管理人员的工资则根据不同类型工程核定平米包干指标;项目部后勤管理人员工资包干基数,按每年承担工程规模大小核定。  材料费支出计划成本,可根据预算材料费减去材料计划降低额求得。材料计划降低额的计算,分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价差,即对于用量大的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根据材料预算价和市场采购价的差额计算材料价差的计划降低额;二是量差,即根据以往的经验、采用的工艺、方法先推算出可节约的主要材料用量比例,再乘以主要材料的用量,便可计算出主要材料量差的计划降低额。  周转材料支出计划成本,根据周转材料使用计划量、租赁时间及租赁单价进行计算。  机械使用费支出计划成本的测算,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使用自有机械的折旧大修费、经常修理费、操作人员的工资及奖金、燃油及电费等,根据使用台数、有关资料及经验测算;另一部分是使用租赁机械,根据需要租赁台数、租赁时间及租赁单价分类计算。  成本管理目标的测算重要的参考因数还有企业已有的内部成本管理历史数据。历史数据的收集、总结工作非常重要,其成果是企业的关键性技术秘密。  成本管理目标的测算难度最大的是动态测算工作,其工作内容函盖工期成本测算、质量成本测算、风险因数测算。对于成本管理风险大的工程项目必须进行风险测算,寻找降低或规避风险的途径。  按预算直接成本和按可能支出的计划成本及历史数据对照比较,互相修正,充分考虑动态成本管理因数后确定制造成本包干价。  三、签订经济目标责任书,建立项目部的责、权、利挂勾的奖惩机制,该机制必须能对项目部实施动态管理。  项目部是工程实施的主体,是成本管理的直接责任人,项目部成本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不仅是专业成本人员的责任,也是项目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部经理的责任,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形成责、权、利相结合的奖惩机制。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就是要求项目经理对施工进度、质量、成本、安全和现场管理标准化全面负责,特别要把成本控制放在重要位置。而有些企业因各部门、每个其岗位责权利不相对应,以至于无法考核其优劣,以致于出现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即使兑现了也是受奖的不公,受罚的不服。因此,企业在确定实施工程任务的项目部后,应及时与项目部签定经济目标责任书,明确项目部的责、权、利,奖罚分明,是促进项目部成本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的动力。  在经济目标责任书中,明确项目的成本目标、质量目标、资金回收目标、进度目标及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动态控制的程序和方法,明确奖惩兑现的办法、时间、兑现的额度。其中实现成本目标是项目部奖惩兑现的前提,未实现成本目标的节约,则不予以项目部的奖励兑现;其它各项目标按重要程度,确定所占比重,由各职能部门对项目部进行单项考核评分,按单项目标所占权重进行加权综合评分,使项目部的奖金与综合评分值挂勾,实现质量与成本管理并重,且成本管理一票否决制的综合考核经济目标责任制,极大地提高了项目部成本管理的主观能动性。  项目部根据经济目标责任书中的各项指标,进行目标分解,使项目部的每个管理人员都承担相应的指标,并与奖罚挂钩。同时项目部应成立由核算员、材料员、财务人员、技术员等共同参与的成本核算小组,接受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垂直管理,同时接受项目经理的直接管理,成本核算组按照项目经理的要求,完成经济目标责任书各项指标的分解、实施、监督、考核以及对企业核算部门的工作对接。企业各职能部门将加强对项目部的检查、监督、指导和服务,使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工作在企业的监控下有效进行。  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质量、成本、安全、文明施工、进度等各项指标之间的辩证关系。“企业是利润中心,项目是成本中心”。施工企业要想从工程项目的建设中获得利润,必须在保证安全、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严格实行成本控制。“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基,但当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再要求提高时,由此发生的费用就会呈几何级上升。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管理者要找到质量成本最低的理想点,在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又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达不到质量要求带来的返修,甚至质量事故的发生,将加大企业成本,影响企业的信誉;但也不能为了片面追求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的信誉度,出现“质量过剩”现象,这将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安全是职工的生命,项目的生产,首先要加强防患意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保证参加工程建设的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安全伤亡事故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工期管理也是合同管理的环节之一,寻求最佳工期点成本,如何处理工期与成本的关系,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中的又一重要课题,为了保证工期而采取技术措施,必然增加工期成本,但由于延误工期而导致违约,必然被索赔。一般来说,工期短,成本小,但当工期缩短到一定限度时,再要缩短工期,所采取措施的成本则会急剧上升。因此,在确保工期达到合同要求时,尽可能降低工期成本。切不可为了追求市场竞争力而盲目赶抢工期,否则,不但增加技术措施费用,导致工期成本超支,还会出现质量、安全事故,直接影响经济效益。  总之,对项目部考核的指标必须尽可能简单化,又必须直接与业绩挂钩,不能参杂业绩以外的任何因数。  四、及时进行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效益分析、奖惩兑现工作。  加强项目成本核算是建筑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要求,也是建筑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重视项目成本核算、分析,并进行数据的收集、积累,建立企业成本数据库,为成本控制提供数据和依据,为成本预测和计划提供信息,为对外工程招投标工作提供重要参考。通过对工程项目成本构成和影响成本因素的分析,进而对项目的赢亏进行分析,找出项目的赢亏点,指导今后的项目管理,考核项目部的成本管理水平,弄清未来成本管理工作的方向,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只有推进成本战略,逐步建立信息资源优势,才能对项目管理具有指导意义,才能适应战略发展的需要。  工程竣工后,根据项目成本分析、效益分析数据,及时进行奖惩兑现,对责任部门、相关人员地进行考核,实行奖优罚劣的原则,对成本管理水平高的项目部的成本管理经验进行推广,对项目经理则在工程任务安排时予以优先考虑,以提高成本的节约意识,提高项目部成本管理的积极性?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是全方位的、动态的,要求项目经营者对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文明施工等,都要纳入正规化、标准化管理,这样才能使施工项目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地进行。加强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既是企业积极适应WTO的规则要求,又是向科学管理要效益的具体举措,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地自我完善,增强企业的生命力,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持续发展。施工项目的成功管理不仅对项目、对企业有良好经济效益,对国家也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成功的管理,必须建立在科学的管理理念上,在企业的总体目标下,谁能调动企业内所有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谁就能取得成功,只有成功的管理才能能促进项目和企业的发展,能推动建筑市场不断前进,只有开拓创新,总结经验,在项目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才能最终创造出一条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成功之路。

某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工艺与技术交底 看看这些施工组织设计,看看对你有没有帮助,这里挺多,自己找找哦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论文5000

建筑工程中深基坑降水技术的研究摘 要:介绍了井管井点降水的施工特点,结合实际工程,阐述了井管井点降水技术在建筑工程深基坑中的应用,阐述了基坑降水的设计、施工流程。关键词:建筑、深基坑、井管井点降水这个就是属于建筑技术的论文,不知LZ觉得怎么样,如果行的话就支持 鲁文建筑论文 吧,我是在那里找到的,呵呵还有很多关于建筑技术的论文谈梁高空膺架制梁工法 探讨预应力CFRP加固钢结构技 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处理方法研究 论雷电防护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与 论钢结构在民用建筑的应用 建筑工程中深基坑降水技术的研究 论钢筋混凝土裂缝的形态及补救措 关于工民建中防渗漏技术的研究 浅析钢结构住宅的设计原则及发展 不规则建筑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性 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与防治处理 探讨农村建房的抗震措施 一种建筑施工技术知识表示方式的 浅谈我国高层钢结构建筑的发展及 关于建筑施工技术控制的问题探讨 地震中建筑工程质量缺陷的民事责 逆作法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的应用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探讨 谈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梁的施工技

没事的,我就要这篇了。谢谢你给我找这篇!大家都是鹿山大王!

【论文摘要】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是通过管理使项目的目标得以实现。一个建设项目参建方涉及勘探、设计、监理、施工等诸多企业,项目实施流程从设计,到施工,到竣工,到保修等阶段,文章仅从施工方的项目管理角度,结合一些在实践中的经验谈谈的看法。  【论文关键词】建筑质量;投资成本;施工组织;提高效益;团队合作  0前言  建设项目管理是为实现项目投资、进度、质量目标而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和协调工作,内容是研究如何高效益地实现项目目标。南于建设项目是一次性的,故项目工程需要用系统的观点、理念和方法进行管理,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和程序性的特点。建设项目的生产要素有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技术和资金,这些要素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是一种相互结合的立体多维的关系,这就说明项目是具有系统性的施工,具有系统管理的特点。加强项目管理,必须对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详细分析,认真研究并强化其管理。对项目生产要素进行管理主要体现在4方面:(1)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即对生产要素适时、适量、比例适当、位置适宜地配备或投入以满足施工需要;(2)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即对投入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在施工中进行适当搭配以协调地发挥作用;(3)对生产要素进行动态管理。动态管理是优化配置和优化组合的手段与保证,动态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按照项目的内在规律,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各生产要素,使之在项目中合理流动,并在动态中寻求平衡;(4)合理、高效地利用资源,从而实现提高项目管理综合效益,促进整体优化的目的。  l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  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包括成本、进度和质量控制,三个控制没有轻重之分,同等重要并有机结合。  1.1成本控制  项目施工的成功与否。利润率是一个重要指标。利润=收入-成本。可知利润的增长,就要增加收入、减少成本。收入在施工单位竞标以后是相对固定的.而成本在施工中则可以通过组织管理进行控制.因此成本控制是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关键工作。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1)成本最低化原则。施工单位应根据市场价格编制施工定额。施工定额要求成本最低化,同时还应注意成本降低的合理性。施工定额还应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经常地进行调整。  2)全面成本控制原则。成本控制是”三全”控制,即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控制。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有一个系统的实质性内容,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等,应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但又人人不管现象。  3)动态控制原则。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应从项目施工的开始一直到结束。在施工前.应确定成本控制目标;在施工中,应对成本进行实时控制,及时校正偏差;在施工结束后,对成本控制的情况进行总结。  4)目标管理原则。项目施工开始前,应对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确立目标。目标的确定应注意其合理性,目标太高则易造成浪费。太低又难以保证质量。如果目标成本确定合理,项目施工的实际成本就应该与目标成本相差不多。相差太多。不是目标成本确定有问题。就是项目施工有不善的地方(譬如有偷工减料或者出现材料质量不合格的情况)。  5)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各部门在肩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力,同时项目经理要对各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评,实行有奖有罚。只有真正做好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1.2进度控制  首先,编制进度计划应在充分掌握工程量及工序的基础上进行。其次,确定计划工期。一般情况下,建设单位在招标时会提供标底工期。施工单位应参照该工期,同时结合自己所能调配的最大且合适的资源,最终确定计划工期。再次,实时监控进度计划的完成情况。编制完进度计划不是将它束之高阁,不按计划进行施工,而应按照所编制的进度计划对实际施工进行适时监控。正确做法是,每周总结工程进度,监控其是否与计划有偏差,若工期滞后,寻找原因,落实赶工计划。在每周监控的基础上。每月、每季或者每年进行一次工程进度总结。最后,应尽量减少赶工期现象。进度计划一经确定。应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施工,原则上不提倡赶工期。进度计划是在施工单位所能获取的最大且合适的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的,赶工期无疑将增大资源的投入。而投标报价是在施工成本的基础上形成的,增大资源投入将提高施工成本、减少利润。  1.3质量控制  项目施工的质量控制主要应从人、材、机3个方面着手控制。由于任何项目都是由人来完成的,所以人的控制是质量控制中最为关键的工作,是其他控制的基础。  1.3.1人的控制  项目管理中最难最基本的管理就是人的管理。人的控制首先是要选好人、用好人。人的能力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是有所不同的,但它的变化应该是围绕一个基点变动的,这个基点每个人是不同的,选择人才时应该挑选基点比较高的。不同的工作对基点的高低要求是不同的,要人尽其才,用好人。另外,应尽量做到一人多能,这样就能精简人员,事半功倍。其次,应充分调动人的能动性。人的能动性说穿了就是人能够主动地去工作。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不同的能力,不同的爱好,不同的风格,就算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都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将这些充满不同点的人组合在一起,共同去完成同一个工作,其管理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在这样的集体里充分调动人的能动性,譬如企业对员工的认同和支持,让员工有归属感等,这样员工就能尽心尽力为企业谋取利益。再次。绩效评估是调动主观能动性的有效方法。调动能动性和绩效评估就像罗卜和大棒一样,是做一项工作的两个手段。大棒的威力相比萝卜是很大的,绩效评估所产生的效果比调动能动性是显著的,且绩效评估是索取,调动能动性是付出,这就是为什么每个企业、每个项目都重视进行绩效评估而忽略调动能动性的原因。但绩效评估不是万能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作评估的也是人,这样就难以保证他评估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另外,绩效评估对简单的工作相对容易一些,像一个工人砌砖的质量、钢筋绑扎的速度是很容易进行衡量和比较的。而对复杂的工作绩效评估就显得作用不大,比如解决一个工程难题,就很难用时间、质量等指标进行评估。综上所述。人的控制不能生搬硬套,应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方法 1.3.2材料的控制  材料的控制是全过程的控制,从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和使用等过程进行控制。材料控制的目的是使在施工项目上所使用的材料尽可能经济合理。并减少损耗。材料的采购应根据施工合同的要求,采购最经济合理的材料,也就是说采购的材料不是昂贵的好或便宜的好。也不是质高的好或质次的好。而应以满足合同条件且低价为宜。材料的采购应坚持”货比三家”的买卖原则。  1.3.3机械使用的控制  施工机械的使用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施工机械的程序化操作。对施工质量有保证。建筑工程是一个劳动力非常密集的行业,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施工的机械化是趋势,在工程上的大量采用机械化施工。有助于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节省施工成本,降低人员的安全风险。  施工机械是一次性投资,使用期较长,属于较大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施工机械管理的关键是在开工前对机械是购买、租赁或者继续使用原有机械进行评估。评估主要是经济指标,在评估时应充分核算各个方案在工程存续期所消耗的经济资源,从中选择较经济的方案。  施工机械管理的另一个关键是保养。良好的保养是保证机械正常工作的必要手段.同时还可以有效延长机械的使用期。制定保养计划时,应根据每部机械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养护方案。并规定专人负责。  2施工项目的验收  施工项目在竣工验收合格后才开始工程结算。因此验收工作应在施工工作结束后尽快完成。有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验收过程相当缓慢,其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施工资料不齐全,到施工工作结束后才开始后补资料。对工程资料的整理,尤其是现场施工工序资料(含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管理技术类资料、材料质保资料。必须要在平时的施工过程中进行整理归档,并随时接受工程监管单位的检查,也就是说,施工验收工作应从工程项目开工就开始着手进行。另外。尤其关键的是施工单位应与施工各建设主体单位、兄弟单位以及工程监督主管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是一个程序化的过程,最终将是通过验收,才能交付使用。施工单位作为一个建设工程核心单位.处理好这种相互结合的立体多维关系,离不开沟通.这样才能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施工和验收。  3建设工程项目的保修  施工验收结束后,施工单位并不是就此结束对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还应按合同要求继续履行工程的保修义务,负责保修期内的工程维修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合同中的保修范围.实施保修工作,保修完成后组织建设方验收;第二.对保修范围外的项目,对于紧急抢修事故,应立即组织抢修,抢修完成后组织建设方验收;第三,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施工方应组织相关建设单位进行现场会诊,提出保修方案后再实施保修工作,保修完成后组织建设方验收。看来,工程项目后期的管理工作丝毫没有因为工程的完工而懈怠.一个企业必须要做到这一点,善始善终,千万不能虎头蛇尾,这关系到企业的声誉和社会竞争力。  4结语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可谓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复杂管理过程,其有严格的工作范围、时间进度、成本预算、质量性能等方面的要求,单纯依靠个人英雄式的单打独斗或者孤军奋战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而必须借助团队合作的力量,项目管理的过程,也是团队合作的过程。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与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质量及安全生产管理浅论  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可加快施工速度、保证工程质量;反过来,工程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因此,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的卫士,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  1安全管理与建筑质量互为前提  对于建筑行业来说,质量和安全是紧密相关的,安全是质量的主要内容,是质量的前提和保障,没有安全就没有质量。首先,工程建设质量以满足建筑物的结构安全为首要条件,在此基础上追求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美观外形。其次,只有在施工中有完善的安全保障,才能顺利完成各项施工操作,保证建筑物的质量。  2安全管理可有效强化质量意识  提高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意识,是促进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工作的先决条件。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安全观念,就会加大安全方面的投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强、安全操作水平高,会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杜绝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3安全管理是施工质量的保障条件  工程项目由各级管理人员组成安全生产小组,安全员负责安全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但在实际工作中,技术负责人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重视。技术工作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这其中的每一项工作都和质量、安全有着重要关系。当安全管理不到位时,建筑工程的质量就会出现问题,或表现为质量缺陷,或造成质量隐患甚至酿成重大安全事故。  二、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与质量的因素  在建筑施工中,影响施工安全与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  1监管体系存在一定的漏洞,法制建设跟不上时代要求,工程建设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及责任心不强。  2施工人员安全与质量意识淡薄,不按规程要求施工,对存在的质量隐患或  可能造成的质量事故抱有侥幸心理。  3材料质量不合格,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不合格,安全难以保证,对建筑质量构成重大影响。  4施工机械设备不合格,由于对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不到位,致使机械设备带病作业,加上安装人员没有按规定程序进行安装,安装质量不高,从而留下了安全隐患。  5没有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能严格执行安全施工方案,忽视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安全预防措施不到位,出了问题才去处理,影响了工程的施工安全。  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1健全安全组织机构  落实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重点是要明确责任。确定安全生产目标,对参与安全管理的各方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从公司总经理到全体职工层层分解落实,并和经济利益挂钩。实行单位领导对整个施工现场负责,专职安全员对部位负责,班组长和施工技术员对各自的施工区域负责,操作者对自己的工作范围负责的“四负责”制度。  2提高人员素质和安全意识  首先要提高管理人员素质,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对安全施工起决定性作用,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百年大计,安全第一”的思想,狠抓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其次要加强现场施工人员施工技术、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克服建筑施工队伍人员胆大、蛮干、冒险的心理特点,坚持持证上岗,杜绝违章操作,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项工程应制定安全施工方案,实行分级审批。  3注重施工安全设计  施工单位在编制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同时,要编制完成施工安全设计,这两者要同步实施。在一般情况下,施工设计中对安全施工考虑较少,从而埋下了事故隐患,在施工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来,在此时要采取补救措施往往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也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财力。因此,在编制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时,要完善安全施工安排,做出整体统一部署,要有安全管理人员的直接参与。  4改善施工环境条件  提高采购人员的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确保建筑材料的安全性能;对进场的施工设备加强安全检测,强化日常维护保养,消除安全隐患;在硬件建设方面,要加大安全管理投入,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更新安全设施,比如:逐步淘汰有轨吊、竹跳板等设备材料,以安全性能、工作效率更高的自升式吊车、铁木跳板代替,可有效防预起重事故和高处坠落事故。  四、加强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1实施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施工准备工作直接影响项目安全、质量、工期,施工准备阶段要做好以下工作:工程勘察、设计的质量审查控制管理;参建方主体质量行为的控制管理;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管理;施工机械设备的审查控制;施工方法、方案和工艺进行审查;施工环境与条件的审查与控制等。  2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  要强化对工序活动效果的控制,每道工序完成的工艺产品应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以此来达到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具体到工序交接、质量预控、技术措施、图纸会审等都有完备的制度保障,奖优罚劣,将质量目标分解落实,在工序配合上环环相扣。  3项目竣工验收的质量控制  必须达到竣工合格标准,才能申报竣工质量核定和竣工验收;做好竣工预检,建立自检机制,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制定整改措施并由专人负责整改;由上级单位进行复检,在全部遗留问题解决后,由各单位共同签署质量合格文件,向建设单位发送竣工验收报告;整理所有工程竣工验收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建档,移交给建设单位。

浅谈混凝土多孔砖使用与施工质量管理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推进新型墙体材料,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已经成为我国建材生产与发展的主旋律,许许多多的环保型、节能型墙体材料应运而生。但它的使用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多孔砖 墙体 管理  近两年来,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日益增多。其中,混凝土多孔砖在我县已广泛推广使用,但它的不合理使用或者说不习惯使用给工程质量管理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墙体裂缝、渗潮、等现象较为突出。针对上述情况,为了确保工程质量稳步提高,极大限度地减少质量通病。现就混凝土多孔砖使用,结合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供施工技术人员借鉴。  一、混凝土多孔砖的简介  1、以水泥为胶结材料,以砂、石等为主要集料,加水搅拌成型,并按规定养护成的一种多排小孔的混凝土砖,主规格尺寸为(240mm×115mm×90mm)。配砖主规格尺寸为:半砖(120mm×115mm×90mm),七分砖(180mm×115mm×90mm)。  2、混凝土多孔砖的强度等级为:MU30、MU25、MU15、MU10;龄期为28d,施工时所用的混凝土多孔砖的龄期不应小于28d。  二、常见质量通病的技术解决措施  1、混凝土多孔砖所用砂浆最低强度等级的规定  砌体的强度偏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砌筑砂浆的强度过低,因此结合规范《混凝土多孔砖建筑技术规程 》(DB36/J003-2005),我们在工程中常对砂浆强度约定为:  ①地面以下的墙体和基础砌体采用混凝土多孔砖时,其孔洞应用砂浆灌实,砌筑用水泥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10。  ②地面以上的承重砌体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10,砌筑用混合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5。  ③顶层墙体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10。  2、预防和减轻墙体裂缝的措施  ①混凝土多孔砖房屋的屋盖上应设置有效的保温层或隔热层。  ②屋面的女儿墙应加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及压顶梁,亦可采用其它钢筋混凝土结构。  ③顶层墙体内宜设置通长双向水平钢筋网片Φ4@60,竖向间距500mm;墙体转角处及内外墙接槎处应沿墙高每500mm设置两根Φ6拉结钢筋,且伸入每侧墙内不小于600mm。拉结钢筋末端做90°弯钩。  ④在底层窗台下墙体的灰缝内,可设置3道焊接钢筋网片或3Φ6钢筋,且伸入两边窗间墙的长度不小于600mm。  ⑤门窗洞口两侧的墙体至少一砖长应用同强度的水泥砂浆填实孔洞的多孔砖砌筑。窗台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板宽同墙厚,板厚90mm,两端伸入墙体各500mm,内配纵向钢筋不小于3Φ8,横向钢筋不小于Φ6@250的钢筋网片。  ⑥墙体与构造柱拉结筋处的多孔砖应坐浆面朝上砌筑,长度为1m,其余为铺浆面朝上砌筑。  ⑦多孔砖与不同材质的结构交接处,满挂 1@10×10镀锌钢丝网,沿缝居中300~400mm宽。为了防止墙面抹灰干缩过快导致裂缝,须用喷雾器喷水养护。  镀锌 钢丝网片做法如下:粘钉竖向间距120mm,水平间距250mm:  3、施工技术要求  ①混凝土多孔砖不应当场浇水砌筑,当砖在干燥状态下,应提前1--2d浇水湿润。  ②砌筑时,应将混凝土多孔砖铺浆面向上砌筑。  ③砌体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应采用一顺一丁或梅花丁的砌筑形式。  ④砌体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水平灰缝厚度和竖直灰缝厚度宜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  ⑤砌体灰缝应饱满。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竖向灰缝宜采用加浆填灌的方法,使其砂浆饱满,严禁水冲灌浆。  ⑥除设置构造柱的部位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长度不宜小于其高度的2/3。  ⑦砌体接槎时,必须将接槎处的表面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并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  ⑧设置构造柱的墙体应先砌墙,后浇混凝土,连接处的砌体应砌成马牙槎,模板必须紧贴砌体,严禁板缝漏浆。  ⑨浇灌混凝土构造柱前,必须将砖砌体和模板浇水湿润,并将模板内的落地灰、砖渣等清除干净。  ⑩施工中需要在混凝土多孔砖砌体中预留临时洞口时,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5m;洞口顶部应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洞口两边应按规定设拉结筋。  三、混凝土多孔砖的优势  1、节约能源,降低能耗  混凝土多孔砖节约能源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节约烧砖煤耗,二是节约建筑采暖和温能耗。①节约烧砖能耗  传统的粘土砖生产大量耗煤,每生产1万块砖平均耗标准煤3吨,每年烧砖耗标准煤达6000万吨左右,约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5%,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用混凝土多孔砖取代粘土砖,可为国家节约大量煤炭。  ②节约取暖降温能耗  我国北方地区年采暖能耗约2亿吨标准煤,南方及其他干热地区,夏季降温能耗约采暖能耗的3倍,能耗约3—4亿吨标准煤。而采用混凝土多孔砖建造房屋,可以达到节约30%的要求,年将节能5亿吨标准煤,节能效果是十分可观的。  2、功能多,性能好  和实心粘土砖相比,混凝土多孔砖具有保温、隔音、防火、质轻、美观等优点,用其建造的房屋抗地震能力强,有利于实现建筑的轻型化、舒服化、美观化,让老百姓住上高性能的住宅。  3、强度高、刚度、稳定性好  混凝土多孔砖强度高,稳定性好,由于其的开孔设计倒梯形,内切圆过度,多排孔布置,倒砌施工保证砂浆满铺,并在座浆面与铺浆面双向孔洞作用下形成灰键,大大提高了砌体的整体刚度和抗剪度。  4、经济性和施工可操作性  使用混凝土多孔砖建造房屋,可比粘土砖节省造价15%,缩短工期25%,节省钢材20%,节省砌筑砂浆30%,节省抹面砂浆25%,节省人工25%,采暖耗能降低30%。同时减少部分模板和脚手架,大幅度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施工作业的安全性和科学性。另外,由于混凝土多孔砖宽度同于墙体厚度,且重量轻,因此,砌筑方便,砌墙时只控制墙体一面的平面误差,厚度控制在6—8mm左右,大大提高抹灰工效(1—2倍)。因此,混凝土多孔砖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易于施工操作。  参考文献:[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科学研究设计院,江西省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  《混凝土多孔砖建筑技术规程 》(DB36/J003-2005)。

建筑施工安全论文8000

GOOLE搜索引擎里面有

来范文之家看看,有一个你可以参考的,你看看

造成建筑行业事故频发的原因十分复杂,主要有:建筑安全管理机制与安全生产的现状不相适应;建筑安全交叉管理突出;建筑企业粗放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施工工序及安全技术复杂,不稳定因素较多;建筑队伍整体素质较低;建筑安全研究滞后等等。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实际,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和安全技术作了深入研究,以期降低建筑安全事故率,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建筑安全分析论文的切入点 安全需要投入,安全也带来效益。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不仅带来含价值因素的经济效益,还带来非价值因素(健康、安定、幸福等)的社会效益。安全具有两大基本功能:第一,直接减轻或免除事故或危害事件给人、社会和自然造成的损伤,实现保护人类财富、减少无益损耗和损失的功能;第二,保障劳动条件和维护经济增值过程,实现间接为社会增值的功能。 第一种功能称为“拾遗补缺”,第二种功能称为“本质增益”,无论是“本质增益”(安全创造正效益)还是“拾遗补缺”(安全减少负效益),都表明安全创造了价值。这也说明建筑安全维护了系统的创值功能,从而也体现了其自身价值。通过以上切入点而成文的建筑论文通常就可以达到有建筑安全的基本强制要求,再行建筑论文发表时,就不至于造成严重失误而被全篇否定。

摘 要:结合广州地铁四号线琶—仑盾构区间土建工程始发站的施工,为确保大体积现浇砼的施工安全,通过论证采用钢管脚手架搭设满堂红支撑排架平台,供现浇砼施工铺设模板,保证现浇砼施工过程的安全,由此说明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重视技术措施为安全生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施工;高支模;混凝土;钢管脚手架 1 概述 建筑工程施工中,大体积现浇砼构件的施工经常见到,其特点是浇筑块体积大、底部空间较高,对模板体系的安全稳定要求高,在建设管理中要求有专项设计方案。高支模大体积砼施工一旦发生坍塌事故,必将造成重特大安全伤亡事故,应当引起施工人员的高度重视。为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认真做好安全生产1 纵向方木截面强度核算 方木按照均布荷载下三跨连续梁计算。1 荷载的计算 按《钢筋砼工程施工规范》规定计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q11=5kN/m; (2)模板、方木的自重线荷载:q12=105kN/m; (3)活荷载:q22=9kN/m; 最后组合得:静荷载q1=126kN/m,活荷载q2=26kN/m,q=386kN/m。2 方木的截面强度核算: 查《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计算如下: 最大弯矩M=1q12=509kN·m; 最大剪力Q=6q1=362kN; 最大支座力N=1q1=997kN;2 横向方木截面强度核算 方木按照均布荷载下三跨连续梁计算。1 荷载的计算 按《钢筋砼工程施工规范》规定计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q11=5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q12=245kN/m; (3)活荷载:q22=1kN/m 最后组合得:静荷载q1=29kN/m,活荷载q2=94kN/m,q=23kN/m。2 方木的截面强度核算 查《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计算如下: 最大弯矩M=1q21=187kN·m 最大剪力Q=6q1=18kN 最大支座力N=1q1=657kN 方木的截面力学参数:W=33cm3;I=33cm4 最大变形f=13mm<[f]=8mm,符合要求。3 钢管支撑立杆的稳定性核算 立杆采用 48×5脚手管:A=89cm2;W=08cm3;i=58cm,选用水平投影面积7×7m2计算得: (1)静荷载: ①自重:NG1=088kN; ②模板的自重:NG2=368kN; ③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NG3=25kN 合计:NG=706kN (2)活荷载按《钢筋砼工程施工规范》要求计得:NQ=47kN; (3)立杆的轴向压力按式N=2NG+4NQ计算得N=505kN; (4)立杆的稳定性在同时考虑垂直荷载和风荷载作用时,按下式:4 立杆地基承载力的核算 因为立杆是支承在已经浇筑的砼地板上,所以立杆地基承载力能满足要求。4 钢管扣件式支撑排架的搭设1 支撑排架搭设流程 立杆定位放线→铺设底座(垫板)→放置立杆→放置扫地杆→第一步纵向水平杆→第一步横向水平杆→如此重复往上→设置剪刀撑→放置顶插、方木和模板→检查、验收。2 支撑排架搭设的构造要求 (1)支撑排架的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剪刀撑、扣件、立杆底部垫板和立杆顶托等均必须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要求; (2)钢管:采用 48×5脚手管,弯曲变形、锈蚀钢管不得使用; (3)扣件:可锻铸件制作,材质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分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 (4)方木:10cm×10cm×300cm;14cm×14cm×400cm,有腐烂或变形弯曲的,不得使用。5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论文1000字

施工现场露天高空作业多,多工种联合作业,人员流动大,是事故隐患多发地段,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加强工程操作的系统性推行。建筑企业必须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加强施工现场管理,遵循《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必须认真细致地做好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把因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确立企业信誉,保证企业的效益,为建造和谐社会做贡献。   一、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应该遵循的原则   1、标准规范原则   标准规范原则是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所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遵循这项原则就是使施工阶段的每一项工程步骤都可以按照规定程序有序进行,克服工程中存在的施工随意性,培养在工程施工的服从意识,有效提高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效率和效益,使现场的施工质秩序更加标准规范。   2、科学合理原则   建筑工程的施工需要很多步骤配合进行,必须要保证每个工程步骤的科学合理进行,符合一定的科学合理的原则,施工的技术要求既要符合时代的特点,又要遵循一定的科学合理的规范作业流程和操作方法。保证现场施工的安全性、有序性,将新技术、新设备以及技术人员的内在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3、利益最大化原则   合理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技术,就要求摆脱传统观念地束缚,摆脱原有的只对工程进度重视的旧想法,更加注重先进施工技术的应用,在技术的选择上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例如,施工难度以及工程耗材等问题,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的成本,将以前在施工过程中过度浪费资源的现象彻底根除掉,严格控制在施工过程中的不合理支出,杜绝浪费。   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   在管理工作中,施工现场在安全生产上责任不明确,不能很好的将施工管理人员安排到位; 检查不认真,处罚不得当,而且有些企业的领导过于忙自己的事务,出现了对施工安全生产的规定、标准、安全生产文件没有时间传达并让施工人员明确,只是一味的在口头上讲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应付走过场,严重影响到了施工安全生产。   2、安全经费不到位   由于建设资金不足或不能够到位出现垫资,不正当分包或转包等因素,以及为了减少开支,降低成本所导致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应付,有名无实; 在安全设施用品上也出现了没有任何脚手架或者是安全网等设施,安全管理混乱,不符合规范随意性很大,管理水平很低。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3、安全教育不能够落实到人   在安全教育上落实不及时,施工人员的素质有的较低并不能够满足安全施工的需要。他们大部分没有进行过安全教育培训,技能差,自我保护意识差,应付情况严重,没有意识到其危害性。   4、监理公司履职不到位   工程监理不及时查找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对明显的违章操作不加制止,甚至不到岗,隔三差五地去看一下,跑马观花。不管他们是“有意放纵”还是“无意疏忽”,造成的直接后果都是使施工现场危机四伏,威胁现场人员安危。   三、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措施   1、对施工队伍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   (1)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予以高度重视   有针对性的对员工实行培训教育,从而使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素质得以有效提高。加强对骨干的安全培训,对生产运行岗位安全工作加强技术培训,促进常规培训的顺利进行,可以在工作人员间就安全技术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进行开展,使员工的技术操作水平得以逐步提高。   (2)对特殊工种和临时工加强其安全教育   在特殊工种和临时工进入施工现场之前,都必须对其实行严格的培训,并加以认真的考核,对临时工要加强其安全教育,让他们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注重自我保护,使临时工的安全素质得以提高。   (3)对员工的专业技术素质予以培养和提高   针对员工的专业技术素质,必须通过多种有效途径来使其得到提高,让施工生产朝着规范和科学的方向发展,对施工工序加强管理,在事前就要做好一些防范措施,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对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文化加强宣传,让文化活动的形式得以有效扩展,从而让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得以增强。   2、建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目前许多建筑施工单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没有树立明确的安全管理目标,更没有建立一套健全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这样就导致施工管理人员在工作时没有目标,盲目管理,并没有将危险因素及时排查出来,这样不仅不能够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而且会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施工单位要能够建立一套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将每个施工环节的安全生产目标都明确标示出来,将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并且要能够安排管理人员对每个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进行监督、考核。施工单位在制定安全生产目标要确保内容明确、易操作。施工单位在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安全生产目标后,有利于强化施工安全管理,有利于提高员工安全生产的意识。   3、对建筑施工的危险源进行有效的控制   所谓危险源,指的就是能够引发建筑施工事故的源头。因此,建筑施工单位一定要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进行之前,根据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仔细认真的检查。要充分的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考虑,并且还要对建筑工程施工所用到的设备进行科学的检查和测验。只有都合格之后,才能够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在对建筑工程施工前进行检查的过程中,要对引起建筑施工事故的危险源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考虑,并且应该针对危险源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应对方案的设计。其中,主要包括对危险源的检测、对危险源进行的控制以及应急的策略等内容。除此之外,建筑施工单位还应该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同时对危险源进行实时的监控。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危险源进行控制。   4、强化安全设备设施检查,切实落实设备设施的验收   施工现场脚手架、模板、临时用电、施工电梯、基坑防护与降水、土方开挖、拆除与爆破工程,“四口”、“五临边”防护设施等设备设施必须符合相关要求,强化对其的管理,禁止使用淘汰的机械设备。重视安全机械设备的送检工作,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对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的分部分项工程必须进行专家论证,施工现场各种设备设施一定要按照相关制度进行验收, 对需要第三方检测检验的必须检测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近年来,因设备设施问题产生的安全事故数量逐渐加大,加强施工现场的设备设施检查验收和日常保养维修工作,特别是班前检查,对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具有重要作用。   总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是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安全管理是责任更是荣誉,需要加强事先控制和重视事中控制、事后检查控制;需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从抓重点环节入手,把安全生产工作抓实、抓深、抓细,从而确保生产安全。

论施工企业推动项目部成本管理工作的要点2009-04-16 22:36 摘要:本文认为项目部是企业成本管理的主体。围绕着建筑产品的直接成本的构成,从建立成本管理体系、完善成本管理办法和考核制度、建立成本管理保障措施和事先控制机制、合理确定成本管理目标、制定经济目标责任制和对项目部实行动态管理的奖惩机制、及时进行成本核算分析等方面介绍了作者近十年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项目成本管理 制造成本 管理体系 保障措施 内部招投标 动态管理 经济目标责任书 成本分析 奖惩兑现  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是管理理论界公认的最为复杂的管理难题之一。因为,建筑产品的“单件性”特点,使管理工作务必以“项目特点”为中心展开,所以,其管理的组织模式层出不穷,其管理方法、控制措施多种多样,但是,其管理的目标主要有四个:质量、成本、工期、安全。本文涉及的只是成本管理的一些行之有效的要点。  首先,我们要从“管理”概念的准确理解开始。传统的“管理”的概念是指一种自上而下的“权利”,这是一种“专制”的思维模式,如果,把这种概念不加思索的搬到建筑企业内部管理中,必然造成公司内部上下级的不信任和不团结,甚至造成对管理措施的抵触情绪,那么,不论多好的管理主张或措施,最终都只能以失败收场。那么,“管理”的准确定义应该是什么?管理是“负责的自治”组织机构对企业贡献的责任,明确的标志和组织的原则应该是职能而不是权利。故我们所探讨的项目部成本管理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企业对项目部实施“专制”管理,而是研究以项目部为成本管理的主体,企业如何推动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工作。下面我们将围绕建筑产品的直接成本枣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项目部的间接费,同时结合建筑产品的“单件性”特点展开讨论。  一、企业内部形成成本管理的体系,完善成本管理办法及考核制度,建立成本管理保障措施。  长期以来,部分施工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尽管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管理知识的匮乏,导致管理方法陈旧,很难达到成本管理的目标。一些高级管理人员采用了秋后算帐的管理方法,认为成本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情,有些项目经理将项目成本管理的责任归于项目成本管理主管或财务人员。其结果是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工程组织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材料管理人员只负责材料的采购、验收和发料。这样表面看来,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各司其职,但却没有了成本管理的责任。  成本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作,它贯穿于从工程前期的投标、合同签订、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成本预测、到工程实施中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控制、资金的回收、竣工结算的审核、保修期的结束等全过程,涉及到经营部门、财务部门、预结算部门、物质供应部门、质量部门、安全部门等企业的各职能部门。亦即成本管理是一项全员共同参与、各职能部门共同监督、管理完成的系统工程,企业内可形成以财务、预算部门为主,材料、质量、安全等其它各职能部门配合的成本管理体系,完成以项目部为责任主体,各职能部门、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的成本管理过程,最终形成企业内部的一个价值链,通过价值链的活动来创造效益,其中某个环节的受阻或不畅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价值链的正常运行,从而影响企业成本管理的效果。因此,建立成本管理的保障措施枣即成本管理工作应遵循的程序和规范,至关重要。首先,须理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理顺职能部门与项目部之间的关系,理顺项目部与专业单位之间的关系,明确职责,形成规范的、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流程及管理规定;其次,须结合项目特点,不断完善成本管理办法及考核制度,制定配套的激励机制和奖罚政策并予以及时兑现。这样,才能为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条件和保障。  各职能部门围绕成本管理这条主线,根据本部门的工作职责,结合项目部的实际情况,拟定切实可行的项目部管理办法及考核实施细则,在对项目部实行量化管理的同时,职能部门不能丧失服务的职能,包括对项目部提供技术服务、信息咨询、业务培训、对外协调、经营工作的支持等,为项目部创造一个良好的后方保障体系及工作环境。各职能部门通过过程中对项目部进行的量化考核、评分的累积,至工程完工,则完成了对各项目的量化考核和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的评定,提交预算、财务部门,作为对项目部是否实现各项经济目标,进行综合考核和经济兑现的依据。这样,各职能部门在完成各自对项目部垂直管理及服务的同时,又实现了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勾通联系。  二、建立事前控制机制,合理确定成本管理目标。  成本管理的事前控制最好的方法是:企业内部对各项目部实行招投标制。这样可以对成本管理的目标进行自下而上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就能充分明确成本控制的关键因数、成本管理目标技术上合理性、实现成本管理目标的具体措施、各管理人员的具体目标及职责。该工作完成后,与成本管理有关的职能部门就通过内部竞争机制自觉地制定了符合建筑产品“单件性”特点的成本管理目标和与之配套的工作方法、检查措施、考核制度,达到了管理“自治”的目的。对于因特殊情况或中、小型施工企业,无法采用内部招标的,也必须建立成本管理目标的合理性讨论制度。  1、企业内部对各项目部实行招投标制的必要性和优点如下:  引入内部竞争机制,可充分调动项目部成本管理的积极性,提高项目部成本管理的水平。  一些企业对项目部任务的分配,采取指定式或谁揽到任务给谁干的方式进行,二种分配机制均存在很多弊端。  按照指定式分配任务的方式,由于企业对外:面对的是激烈竞争的招投标市场,对内:是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内部分配工程任务的管理方式,不论项目部管理水平高低,均可分配到工程项目,这种分配任务的方式,必然导致成本管理目标采用下达任务的“专制”化方式,久而久之,企业将陷入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同时企业内项目部会出现对自上而下的成本管理目标的抵触情绪,严重的直接影响企业的工作作风,丧失自主进行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和动力,目标成本的确定难以真正体现项目部的成本管理水平,企业最终将承担因为项目管理水平低,而丧失整个企业的对外竞争力的风险。  按照谁揽到任务给谁干的分配机制,也有弊端。现代企业如同斜坡拉球,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两种力量,向上牵引的力是市场的开拓能力,球下方的支点是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提高的能力。  这两种能力同等重要,若一味强调牵引力,而忽视了支点的作用,球将下滑,严重时甚至丧失整个市场。如果按照谁揽到任务给谁干的分配机制分配工作任务,一方面,将导致企业内部只重视市场经营忽略内部管理的风气,其直接的表现形式是“以包代管”,其后果是公司承揽的任务多,工程干砸的也多,工程质量难以控制,工程成本管理一笔糊涂帐。这样会导致企业将不正常市场竞争手段视为主要手段并以此代替内部管理目标,最终将在市场上因为失去信誉而丧失竞争能力。而我们的建筑市场中,这种重经营、轻管理的企业,仍有很大一部分,这样,现有的施工企业将因为重视目前利益而丧失长远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会导致一些项目部没有任务而息工,另一些项目部因任务偏多而分包给外单位,企业额外增加了息工人员的工资或生活费,以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费用,同时项目部在息工期间还要开支间接费、固定资产折旧费等固定费用,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因此,施工企业急需要改革内部管理,在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间寻找平衡点:引入内部竞争机制搞好成本管理。  在企业内部引入竞争机制,可有效地调动各项目部成本管理的积极性,使企业内部人才资源得到优化的配置。对于以企业为主参与招投标中标的项目,应该按企业预算、财务部门为主测算的中标项目的成本管理目标以及对建设方的承诺作为内部招标的基本条件,让各项目部进行投标,对成本、质量、安全、工期等管理目标进行竞争和具体保证实施措施的比选。通过竞争,促使各项目部不断挖掘自身成本管理的潜力,测算具有竞争力的成本目标值,承诺施工合同中关于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条款,企业可根据项目部的竞争条件,实力,对比企业测算的成本目标,确定成本管理目标和与之配套的动态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选择管理水平高、满足企业管理目标要求的项目部来承担工程任务,最终达到保证质量、工期,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标。这样,在项目部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机制,管理水平高的项目部可得到长足发展,企业的高级管理层在这样的良性管理环境中适当引导,根据各项目部的特点,可以轻松地培养出高水平的精干的专业项目部。当然,管理水平低的项目部将在竞争中被逐渐淘汰,从而,实现了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  对于项目部对外自行承揽的项目,必须纳入企业内部管理体系,项目部拥有优先权承揽该工程的施工,但必须按企业内部管理规定进行内部竞争后,挖掘合理成本管理目标潜力后,在同等合理条件下方可确定优先权的使用。如果,遇到工程技术要求难度大、成本管理风险大的项目,企业须根据实际情况加强项目部管理班子,保证管理各项目标的实现。  2、测算成本管理目标的具体方法  进行成本管理,必须确定客观合理的目标成本,我们可以制造成本包干价作为目标成本进行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制造成本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直接发生在项目部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它直接费、间接费等费用。制造成本的预测是以施工图预算为基础进行,采取量价分离、以收定支的原则进行测算,即制造成本的预测不以对建设方的优惠下浮比例相关,原则上不突破中标预算费用。制造成本是在分析、测算预算直接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基础上,进行相互补充、比较后确定,具体如下:  预算直接成本是对施工图预算所列造价组成、按照制造成本的核算内容进行分析归类而得的,其中直接成本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根据分部分项工程量和预算单价计算求得,直接成本的其他直接费、现场管理费,按工程类别、计费基础和取费系数计算求得。  对于预算造价中的其它费用,如企业管理费、利润、税金、规费(含劳动保险费、定额编制费、费)等,不包括在预算直接成本内,作为工程完工后成本核算、效益分析的指标。  预算直接成本中的直接人工费往往低于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费,在进行可能支出的计划成本人工费的测算时,是按照各分部分项工程预算工程量与分项工程量人工工资单价的乘积核定,实行平米包干;现场管理人员的工资则根据不同类型工程核定平米包干指标;项目部后勤管理人员工资包干基数,按每年承担工程规模大小核定。  材料费支出计划成本,可根据预算材料费减去材料计划降低额求得。材料计划降低额的计算,分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价差,即对于用量大的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根据材料预算价和市场采购价的差额计算材料价差的计划降低额;二是量差,即根据以往的经验、采用的工艺、方法先推算出可节约的主要材料用量比例,再乘以主要材料的用量,便可计算出主要材料量差的计划降低额。  周转材料支出计划成本,根据周转材料使用计划量、租赁时间及租赁单价进行计算。  机械使用费支出计划成本的测算,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使用自有机械的折旧大修费、经常修理费、操作人员的工资及奖金、燃油及电费等,根据使用台数、有关资料及经验测算;另一部分是使用租赁机械,根据需要租赁台数、租赁时间及租赁单价分类计算。  成本管理目标的测算重要的参考因数还有企业已有的内部成本管理历史数据。历史数据的收集、总结工作非常重要,其成果是企业的关键性技术秘密。  成本管理目标的测算难度最大的是动态测算工作,其工作内容函盖工期成本测算、质量成本测算、风险因数测算。对于成本管理风险大的工程项目必须进行风险测算,寻找降低或规避风险的途径。  按预算直接成本和按可能支出的计划成本及历史数据对照比较,互相修正,充分考虑动态成本管理因数后确定制造成本包干价。  三、签订经济目标责任书,建立项目部的责、权、利挂勾的奖惩机制,该机制必须能对项目部实施动态管理。  项目部是工程实施的主体,是成本管理的直接责任人,项目部成本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不仅是专业成本人员的责任,也是项目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部经理的责任,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形成责、权、利相结合的奖惩机制。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就是要求项目经理对施工进度、质量、成本、安全和现场管理标准化全面负责,特别要把成本控制放在重要位置。而有些企业因各部门、每个其岗位责权利不相对应,以至于无法考核其优劣,以致于出现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即使兑现了也是受奖的不公,受罚的不服。因此,企业在确定实施工程任务的项目部后,应及时与项目部签定经济目标责任书,明确项目部的责、权、利,奖罚分明,是促进项目部成本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的动力。  在经济目标责任书中,明确项目的成本目标、质量目标、资金回收目标、进度目标及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动态控制的程序和方法,明确奖惩兑现的办法、时间、兑现的额度。其中实现成本目标是项目部奖惩兑现的前提,未实现成本目标的节约,则不予以项目部的奖励兑现;其它各项目标按重要程度,确定所占比重,由各职能部门对项目部进行单项考核评分,按单项目标所占权重进行加权综合评分,使项目部的奖金与综合评分值挂勾,实现质量与成本管理并重,且成本管理一票否决制的综合考核经济目标责任制,极大地提高了项目部成本管理的主观能动性。  项目部根据经济目标责任书中的各项指标,进行目标分解,使项目部的每个管理人员都承担相应的指标,并与奖罚挂钩。同时项目部应成立由核算员、材料员、财务人员、技术员等共同参与的成本核算小组,接受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垂直管理,同时接受项目经理的直接管理,成本核算组按照项目经理的要求,完成经济目标责任书各项指标的分解、实施、监督、考核以及对企业核算部门的工作对接。企业各职能部门将加强对项目部的检查、监督、指导和服务,使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工作在企业的监控下有效进行。  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质量、成本、安全、文明施工、进度等各项指标之间的辩证关系。“企业是利润中心,项目是成本中心”。施工企业要想从工程项目的建设中获得利润,必须在保证安全、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严格实行成本控制。“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基,但当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再要求提高时,由此发生的费用就会呈几何级上升。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管理者要找到质量成本最低的理想点,在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又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达不到质量要求带来的返修,甚至质量事故的发生,将加大企业成本,影响企业的信誉;但也不能为了片面追求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的信誉度,出现“质量过剩”现象,这将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安全是职工的生命,项目的生产,首先要加强防患意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保证参加工程建设的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安全伤亡事故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工期管理也是合同管理的环节之一,寻求最佳工期点成本,如何处理工期与成本的关系,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中的又一重要课题,为了保证工期而采取技术措施,必然增加工期成本,但由于延误工期而导致违约,必然被索赔。一般来说,工期短,成本小,但当工期缩短到一定限度时,再要缩短工期,所采取措施的成本则会急剧上升。因此,在确保工期达到合同要求时,尽可能降低工期成本。切不可为了追求市场竞争力而盲目赶抢工期,否则,不但增加技术措施费用,导致工期成本超支,还会出现质量、安全事故,直接影响经济效益。  总之,对项目部考核的指标必须尽可能简单化,又必须直接与业绩挂钩,不能参杂业绩以外的任何因数。  四、及时进行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效益分析、奖惩兑现工作。  加强项目成本核算是建筑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要求,也是建筑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重视项目成本核算、分析,并进行数据的收集、积累,建立企业成本数据库,为成本控制提供数据和依据,为成本预测和计划提供信息,为对外工程招投标工作提供重要参考。通过对工程项目成本构成和影响成本因素的分析,进而对项目的赢亏进行分析,找出项目的赢亏点,指导今后的项目管理,考核项目部的成本管理水平,弄清未来成本管理工作的方向,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只有推进成本战略,逐步建立信息资源优势,才能对项目管理具有指导意义,才能适应战略发展的需要。  工程竣工后,根据项目成本分析、效益分析数据,及时进行奖惩兑现,对责任部门、相关人员地进行考核,实行奖优罚劣的原则,对成本管理水平高的项目部的成本管理经验进行推广,对项目经理则在工程任务安排时予以优先考虑,以提高成本的节约意识,提高项目部成本管理的积极性?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是全方位的、动态的,要求项目经营者对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文明施工等,都要纳入正规化、标准化管理,这样才能使施工项目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地进行。加强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既是企业积极适应WTO的规则要求,又是向科学管理要效益的具体举措,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地自我完善,增强企业的生命力,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持续发展。施工项目的成功管理不仅对项目、对企业有良好经济效益,对国家也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成功的管理,必须建立在科学的管理理念上,在企业的总体目标下,谁能调动企业内所有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谁就能取得成功,只有成功的管理才能能促进项目和企业的发展,能推动建筑市场不断前进,只有开拓创新,总结经验,在项目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才能最终创造出一条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成功之路。

【论文摘要】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是通过管理使项目的目标得以实现。一个建设项目参建方涉及勘探、设计、监理、施工等诸多企业,项目实施流程从设计,到施工,到竣工,到保修等阶段,文章仅从施工方的项目管理角度,结合一些在实践中的经验谈谈的看法。  【论文关键词】建筑质量;投资成本;施工组织;提高效益;团队合作  0前言  建设项目管理是为实现项目投资、进度、质量目标而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和协调工作,内容是研究如何高效益地实现项目目标。南于建设项目是一次性的,故项目工程需要用系统的观点、理念和方法进行管理,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和程序性的特点。建设项目的生产要素有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技术和资金,这些要素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是一种相互结合的立体多维的关系,这就说明项目是具有系统性的施工,具有系统管理的特点。加强项目管理,必须对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详细分析,认真研究并强化其管理。对项目生产要素进行管理主要体现在4方面:(1)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即对生产要素适时、适量、比例适当、位置适宜地配备或投入以满足施工需要;(2)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即对投入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在施工中进行适当搭配以协调地发挥作用;(3)对生产要素进行动态管理。动态管理是优化配置和优化组合的手段与保证,动态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按照项目的内在规律,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各生产要素,使之在项目中合理流动,并在动态中寻求平衡;(4)合理、高效地利用资源,从而实现提高项目管理综合效益,促进整体优化的目的。  l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  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包括成本、进度和质量控制,三个控制没有轻重之分,同等重要并有机结合。  1.1成本控制  项目施工的成功与否。利润率是一个重要指标。利润=收入-成本。可知利润的增长,就要增加收入、减少成本。收入在施工单位竞标以后是相对固定的.而成本在施工中则可以通过组织管理进行控制.因此成本控制是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关键工作。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1)成本最低化原则。施工单位应根据市场价格编制施工定额。施工定额要求成本最低化,同时还应注意成本降低的合理性。施工定额还应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经常地进行调整。  2)全面成本控制原则。成本控制是”三全”控制,即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控制。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有一个系统的实质性内容,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等,应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但又人人不管现象。  3)动态控制原则。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应从项目施工的开始一直到结束。在施工前.应确定成本控制目标;在施工中,应对成本进行实时控制,及时校正偏差;在施工结束后,对成本控制的情况进行总结。  4)目标管理原则。项目施工开始前,应对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确立目标。目标的确定应注意其合理性,目标太高则易造成浪费。太低又难以保证质量。如果目标成本确定合理,项目施工的实际成本就应该与目标成本相差不多。相差太多。不是目标成本确定有问题。就是项目施工有不善的地方(譬如有偷工减料或者出现材料质量不合格的情况)。  5)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各部门在肩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力,同时项目经理要对各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评,实行有奖有罚。只有真正做好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1.2进度控制  首先,编制进度计划应在充分掌握工程量及工序的基础上进行。其次,确定计划工期。一般情况下,建设单位在招标时会提供标底工期。施工单位应参照该工期,同时结合自己所能调配的最大且合适的资源,最终确定计划工期。再次,实时监控进度计划的完成情况。编制完进度计划不是将它束之高阁,不按计划进行施工,而应按照所编制的进度计划对实际施工进行适时监控。正确做法是,每周总结工程进度,监控其是否与计划有偏差,若工期滞后,寻找原因,落实赶工计划。在每周监控的基础上。每月、每季或者每年进行一次工程进度总结。最后,应尽量减少赶工期现象。进度计划一经确定。应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施工,原则上不提倡赶工期。进度计划是在施工单位所能获取的最大且合适的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的,赶工期无疑将增大资源的投入。而投标报价是在施工成本的基础上形成的,增大资源投入将提高施工成本、减少利润。  1.3质量控制  项目施工的质量控制主要应从人、材、机3个方面着手控制。由于任何项目都是由人来完成的,所以人的控制是质量控制中最为关键的工作,是其他控制的基础。  1.3.1人的控制  项目管理中最难最基本的管理就是人的管理。人的控制首先是要选好人、用好人。人的能力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是有所不同的,但它的变化应该是围绕一个基点变动的,这个基点每个人是不同的,选择人才时应该挑选基点比较高的。不同的工作对基点的高低要求是不同的,要人尽其才,用好人。另外,应尽量做到一人多能,这样就能精简人员,事半功倍。其次,应充分调动人的能动性。人的能动性说穿了就是人能够主动地去工作。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不同的能力,不同的爱好,不同的风格,就算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都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将这些充满不同点的人组合在一起,共同去完成同一个工作,其管理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在这样的集体里充分调动人的能动性,譬如企业对员工的认同和支持,让员工有归属感等,这样员工就能尽心尽力为企业谋取利益。再次。绩效评估是调动主观能动性的有效方法。调动能动性和绩效评估就像罗卜和大棒一样,是做一项工作的两个手段。大棒的威力相比萝卜是很大的,绩效评估所产生的效果比调动能动性是显著的,且绩效评估是索取,调动能动性是付出,这就是为什么每个企业、每个项目都重视进行绩效评估而忽略调动能动性的原因。但绩效评估不是万能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作评估的也是人,这样就难以保证他评估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另外,绩效评估对简单的工作相对容易一些,像一个工人砌砖的质量、钢筋绑扎的速度是很容易进行衡量和比较的。而对复杂的工作绩效评估就显得作用不大,比如解决一个工程难题,就很难用时间、质量等指标进行评估。综上所述。人的控制不能生搬硬套,应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方法 1.3.2材料的控制  材料的控制是全过程的控制,从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和使用等过程进行控制。材料控制的目的是使在施工项目上所使用的材料尽可能经济合理。并减少损耗。材料的采购应根据施工合同的要求,采购最经济合理的材料,也就是说采购的材料不是昂贵的好或便宜的好。也不是质高的好或质次的好。而应以满足合同条件且低价为宜。材料的采购应坚持”货比三家”的买卖原则。  1.3.3机械使用的控制  施工机械的使用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施工机械的程序化操作。对施工质量有保证。建筑工程是一个劳动力非常密集的行业,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施工的机械化是趋势,在工程上的大量采用机械化施工。有助于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节省施工成本,降低人员的安全风险。  施工机械是一次性投资,使用期较长,属于较大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施工机械管理的关键是在开工前对机械是购买、租赁或者继续使用原有机械进行评估。评估主要是经济指标,在评估时应充分核算各个方案在工程存续期所消耗的经济资源,从中选择较经济的方案。  施工机械管理的另一个关键是保养。良好的保养是保证机械正常工作的必要手段.同时还可以有效延长机械的使用期。制定保养计划时,应根据每部机械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养护方案。并规定专人负责。  2施工项目的验收  施工项目在竣工验收合格后才开始工程结算。因此验收工作应在施工工作结束后尽快完成。有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验收过程相当缓慢,其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施工资料不齐全,到施工工作结束后才开始后补资料。对工程资料的整理,尤其是现场施工工序资料(含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管理技术类资料、材料质保资料。必须要在平时的施工过程中进行整理归档,并随时接受工程监管单位的检查,也就是说,施工验收工作应从工程项目开工就开始着手进行。另外。尤其关键的是施工单位应与施工各建设主体单位、兄弟单位以及工程监督主管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是一个程序化的过程,最终将是通过验收,才能交付使用。施工单位作为一个建设工程核心单位.处理好这种相互结合的立体多维关系,离不开沟通.这样才能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施工和验收。  3建设工程项目的保修  施工验收结束后,施工单位并不是就此结束对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还应按合同要求继续履行工程的保修义务,负责保修期内的工程维修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合同中的保修范围.实施保修工作,保修完成后组织建设方验收;第二.对保修范围外的项目,对于紧急抢修事故,应立即组织抢修,抢修完成后组织建设方验收;第三,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施工方应组织相关建设单位进行现场会诊,提出保修方案后再实施保修工作,保修完成后组织建设方验收。看来,工程项目后期的管理工作丝毫没有因为工程的完工而懈怠.一个企业必须要做到这一点,善始善终,千万不能虎头蛇尾,这关系到企业的声誉和社会竞争力。  4结语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可谓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复杂管理过程,其有严格的工作范围、时间进度、成本预算、质量性能等方面的要求,单纯依靠个人英雄式的单打独斗或者孤军奋战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而必须借助团队合作的力量,项目管理的过程,也是团队合作的过程。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