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如何利用信息检索撰写综述和学术论文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4-07-06 10:20:12

如何利用信息检索撰写综述和学术论文的方法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 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发布时间:2014-11-18 来源:毕业论文网  一、科研论文及其特点  论文  论文是以事实和理论根据为基础,用无可辩驳的逻辑证明,议论说理的文章。论文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事情或问题所持的观点。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类。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论文必须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来阐明道理,必须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语言的准确性和概括性。  科研论文  科研论文(也称学术论文)是论文的一种。它是专门讨论和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问题和表述研究成果的理论文章。理解这个概念要注意把握两个方面:(1)学术论文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2)学术论文是表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科学研究是学术论文写作的基础,学术论文写作是该科学研究过程的继续,学术论文是科学研究的成果。  科研论文的特点  学术性。学术论文是科研成果的载体,是作者在某一科学领域中对某一课题进行潜心研究而获得的科研成果的认真表述,具有系统性和专门性。  所谓学术,是指专门的、系统的学问。学术论文与一般论文的主要区别在于它具有学术性。一般论文可以有感而发,不求系统,只在某一点上谈感想、讲心得、说体会;学术论文则不是一般的点滴体会,必须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因而要求作者在专业上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既了解它的历史,又掌握它的学术动态,把握好自己的主攻方向,解决学术上有价值的问题。  科学性。揭示所研究事物或问题的本质,阐述客观规律。一般论文只需要占有一部分材料,选取能够证明自己观点的论据,可以比较自由地展开议论;而学术论文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揭示事物的本质,反映客观规律。这就要求作者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详细地、大量地占有材料,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从中发现固有的本质和规律,并且准确地表述出来。  创造性。学术论文中的理论观点是作者独到的理论或见解。学术论文的创新性表现在:选取的课题新、研究方法新、展开的角度新、取得的成果新等。作者能够站在某一学科的前沿,以自己的远见卓识捕捉住合适的研究对象,灵敏地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深入研究并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提出富有创见的的理论或观点,在理论和实践上较之前人有创造性的进展。  科学研究的意义在于发现和创新。没有发现或创新的研究,或重复研究,必然造成时间、精力和财力的浪费。学术论文能够写出自己新的发现、新创造、新见解,能够在学术上有所突破,乃至填补一项空白,当然是非常理想的。但是,对于一般研究者来说,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中小学教师主要的任务是教书育人,我们不能用过高的标准要求他们论文的学术前沿水平。只要他们的论文有理论意义或实践意义,有新意,就应该予以肯定。所谓有新意,即能够对前人的研究成果,或对别人所作出的结论进行实事求是的补充和修订,加以捍卫或否定,而且有理有据,能够自圆其说,都可以算是一家之言;只要选题有新的角度、材料上有新的发现、论证上有新的进展、观点上有新的突破或者在认识上比前人有所提高,也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创造性。  二、科研论文的选题  选题的原则  价值性原则。也叫需要性原则,即选择具有应用价值或理论价值的课题,它是选题的主要依据。科研课题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应用价值,即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亟待解决的课题。也可以理解为所谓的“社会热点问题”。选择这类课题,社会需要,人们关心,研究目标明确,一旦突破,必然会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选择这类课题进行研究,要注意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例如,当前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就属于这一类课题。二是理论价值。有些研究项目,属于基础理论研究项目,虽然目前还不能应用于社会实践,但是它对于科学文化的发展,对于解决理论上的疑难问题具有重大价值,或者对于应用课题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例如,数学上的“歌德巴赫猜想”。研究这类课题,必须要掌握研究领域的学术动态。还有一些课题,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应用价值,当然是更好的选择对象了。例如,公有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实现形式问题,它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问题。  创新性原则。即选择的课题要有创见,有新意,有特色。在选题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两点,一是选题要防止雷同,防止步别人后尘;二是要考虑所选择的课题,能否研究出新的成果。创新性原则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别人未曾涉足的领域,填补学术上的一项空白。客观世界是多样化的、复杂的和不断发展的,不管科学怎样发达,总有尚待人们去研究、去认识的新课题。选择这样的课题进行研究,一旦有所突破,就能把科学推向前进。(2)对前人的研究成果有重要的补充或发展。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人类的实践也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们的认识也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前人的理论或学说总有需要补充或发展的地方。事实上,多数理论都是在后人的不断补充和完善中发展起来的。选择这类课题,也是很有意义的。例如,如何当好班主任,这可以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课题。但是,如果结合素质教育的实施,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研究,就具有创新性。(3)对通说中的某些错误进行纠正。有些理论,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对的,成了通说,看起来好象是对的,其实不对,或者在某些方面是错误的,应该有新的认识。如果我们通过研究,能够对其进行纠正,也是一种创见。  可行性原则。根据自己进行科研和写作的主观、客观条件进行选题。选择科研课题,既要考虑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又要考虑自己完成研究和写作的可能性。有些课题,虽然很有价值,但是,作者力不从心,无法完成或无法圆满完成,也是不适合的。因此,选择科研课题时,一定要考虑完成课题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包括:(1)专业特长与优势。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主观条件。所选择的课题,应该是自己经过认真学习、钻研的必然结果。自己对所研究的学科领域有比较多的积累,不但对前人取得的成果、达到的水平比较熟悉,而且对遗留的问题、争论的问题也比较清楚。在所研究的学科领域中,研究的薄弱环节是什么?在哪些方面仍有研究的必要和广阔前景?学科的发展趋势如何?对这些问题,应该心中有数。这样,才能避免盲目性,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专长和优势。搞学术研究,要扬长避短,扬长,即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优势;避短,即不要去搞自己不熟悉的课题。(2)自己的研究兴趣。研究兴趣是人们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达尔文曾经说过:“我记得从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喜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这就是达尔文研究和撰写《物种起源》等论著的动力之一。陈景润如果不是对“歌德巴赫猜想”有浓厚的兴趣,也不可能以那么坚强的毅力,进行成千上万次的演算。(3)自己的能力与水平。选题的大小、难易要根据自己的水平。一般说来,论题大,难度也大;论题小,难度也小。因此,对于初次搞科研的同志来说,选题宜小不宜大。先从较小的课题开始,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再研究较大的课题。有些较大的课题,一个人不可能完成,则需要集体合作。客观条件包括:(1)资料来源。科研资料的来源,一靠文献,二靠调查,三靠试验。因此,在选题时,要考虑课题所需的资料类型和来源。(2)时间。有无充足的时间进行研究。(3)经费。有无完成课题所需的最低限度的经费保证。(4)导师。有无导师的指导。  三、科研课题的论证  课题论证是对选定的科研课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目的在于避免选题过程中的盲目性。尤其是在申请科研经费时,更要进行认真的论证。我国目前国家资助的科研项目,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区县级和单位级。在申请科研经费时,首先要进行申请立项,申请被批准立项之后,还要进行开题论证。申请立项和开题论证,二者的内容基本相同,只不过后者比前者更详尽。进行课题论证,本身也是一种研究,确切地说,是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它必须依据翔实的资料,以齐全的参考文献和精细的分析来支持自己的课题主张。通过课题论证,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创设落实的条件。  课题论证的主要内容包括:  课题名称、类别、负责人(课题组成员)  本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  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状况  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完成本课题的研究条件  (1)课题负责人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  (2)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  (3)资料设备和研究手段  (4)课题组人员分工  本课题研究所采用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和研究计划  经费预算  专家评定意见

一、想好自己要写关于哪方面的综述二、找相关的期刊和书籍三、看书,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四、按照综述的格式写一般要是只是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的话,找十五到二十篇期刊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想要对自己的课题做一些学术性的研究什么的话最好是五十篇以上。书籍的话二十本为理想的。

如何利用信息检索撰写综述和学术论文范文

一、想好自己要写关于哪方面的综述二、找相关的期刊和书籍三、看书,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四、按照综述的格式写一般要是只是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的话,找十五到二十篇期刊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想要对自己的课题做一些学术性的研究什么的话最好是五十篇以上。书籍的话二十本为理想的。

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发布时间:2014-11-18 来源:毕业论文网  一、科研论文及其特点  论文  论文是以事实和理论根据为基础,用无可辩驳的逻辑证明,议论说理的文章。论文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事情或问题所持的观点。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类。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论文必须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来阐明道理,必须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语言的准确性和概括性。  科研论文  科研论文(也称学术论文)是论文的一种。它是专门讨论和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问题和表述研究成果的理论文章。理解这个概念要注意把握两个方面:(1)学术论文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2)学术论文是表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科学研究是学术论文写作的基础,学术论文写作是该科学研究过程的继续,学术论文是科学研究的成果。  科研论文的特点  学术性。学术论文是科研成果的载体,是作者在某一科学领域中对某一课题进行潜心研究而获得的科研成果的认真表述,具有系统性和专门性。  所谓学术,是指专门的、系统的学问。学术论文与一般论文的主要区别在于它具有学术性。一般论文可以有感而发,不求系统,只在某一点上谈感想、讲心得、说体会;学术论文则不是一般的点滴体会,必须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因而要求作者在专业上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既了解它的历史,又掌握它的学术动态,把握好自己的主攻方向,解决学术上有价值的问题。  科学性。揭示所研究事物或问题的本质,阐述客观规律。一般论文只需要占有一部分材料,选取能够证明自己观点的论据,可以比较自由地展开议论;而学术论文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揭示事物的本质,反映客观规律。这就要求作者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详细地、大量地占有材料,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从中发现固有的本质和规律,并且准确地表述出来。  创造性。学术论文中的理论观点是作者独到的理论或见解。学术论文的创新性表现在:选取的课题新、研究方法新、展开的角度新、取得的成果新等。作者能够站在某一学科的前沿,以自己的远见卓识捕捉住合适的研究对象,灵敏地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深入研究并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提出富有创见的的理论或观点,在理论和实践上较之前人有创造性的进展。  科学研究的意义在于发现和创新。没有发现或创新的研究,或重复研究,必然造成时间、精力和财力的浪费。学术论文能够写出自己新的发现、新创造、新见解,能够在学术上有所突破,乃至填补一项空白,当然是非常理想的。但是,对于一般研究者来说,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中小学教师主要的任务是教书育人,我们不能用过高的标准要求他们论文的学术前沿水平。只要他们的论文有理论意义或实践意义,有新意,就应该予以肯定。所谓有新意,即能够对前人的研究成果,或对别人所作出的结论进行实事求是的补充和修订,加以捍卫或否定,而且有理有据,能够自圆其说,都可以算是一家之言;只要选题有新的角度、材料上有新的发现、论证上有新的进展、观点上有新的突破或者在认识上比前人有所提高,也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创造性。  二、科研论文的选题  选题的原则  价值性原则。也叫需要性原则,即选择具有应用价值或理论价值的课题,它是选题的主要依据。科研课题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应用价值,即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亟待解决的课题。也可以理解为所谓的“社会热点问题”。选择这类课题,社会需要,人们关心,研究目标明确,一旦突破,必然会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选择这类课题进行研究,要注意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例如,当前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就属于这一类课题。二是理论价值。有些研究项目,属于基础理论研究项目,虽然目前还不能应用于社会实践,但是它对于科学文化的发展,对于解决理论上的疑难问题具有重大价值,或者对于应用课题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例如,数学上的“歌德巴赫猜想”。研究这类课题,必须要掌握研究领域的学术动态。还有一些课题,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应用价值,当然是更好的选择对象了。例如,公有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实现形式问题,它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问题。  创新性原则。即选择的课题要有创见,有新意,有特色。在选题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两点,一是选题要防止雷同,防止步别人后尘;二是要考虑所选择的课题,能否研究出新的成果。创新性原则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别人未曾涉足的领域,填补学术上的一项空白。客观世界是多样化的、复杂的和不断发展的,不管科学怎样发达,总有尚待人们去研究、去认识的新课题。选择这样的课题进行研究,一旦有所突破,就能把科学推向前进。(2)对前人的研究成果有重要的补充或发展。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人类的实践也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们的认识也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前人的理论或学说总有需要补充或发展的地方。事实上,多数理论都是在后人的不断补充和完善中发展起来的。选择这类课题,也是很有意义的。例如,如何当好班主任,这可以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课题。但是,如果结合素质教育的实施,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研究,就具有创新性。(3)对通说中的某些错误进行纠正。有些理论,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对的,成了通说,看起来好象是对的,其实不对,或者在某些方面是错误的,应该有新的认识。如果我们通过研究,能够对其进行纠正,也是一种创见。  可行性原则。根据自己进行科研和写作的主观、客观条件进行选题。选择科研课题,既要考虑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又要考虑自己完成研究和写作的可能性。有些课题,虽然很有价值,但是,作者力不从心,无法完成或无法圆满完成,也是不适合的。因此,选择科研课题时,一定要考虑完成课题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包括:(1)专业特长与优势。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主观条件。所选择的课题,应该是自己经过认真学习、钻研的必然结果。自己对所研究的学科领域有比较多的积累,不但对前人取得的成果、达到的水平比较熟悉,而且对遗留的问题、争论的问题也比较清楚。在所研究的学科领域中,研究的薄弱环节是什么?在哪些方面仍有研究的必要和广阔前景?学科的发展趋势如何?对这些问题,应该心中有数。这样,才能避免盲目性,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专长和优势。搞学术研究,要扬长避短,扬长,即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优势;避短,即不要去搞自己不熟悉的课题。(2)自己的研究兴趣。研究兴趣是人们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达尔文曾经说过:“我记得从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喜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这就是达尔文研究和撰写《物种起源》等论著的动力之一。陈景润如果不是对“歌德巴赫猜想”有浓厚的兴趣,也不可能以那么坚强的毅力,进行成千上万次的演算。(3)自己的能力与水平。选题的大小、难易要根据自己的水平。一般说来,论题大,难度也大;论题小,难度也小。因此,对于初次搞科研的同志来说,选题宜小不宜大。先从较小的课题开始,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再研究较大的课题。有些较大的课题,一个人不可能完成,则需要集体合作。客观条件包括:(1)资料来源。科研资料的来源,一靠文献,二靠调查,三靠试验。因此,在选题时,要考虑课题所需的资料类型和来源。(2)时间。有无充足的时间进行研究。(3)经费。有无完成课题所需的最低限度的经费保证。(4)导师。有无导师的指导。  三、科研课题的论证  课题论证是对选定的科研课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目的在于避免选题过程中的盲目性。尤其是在申请科研经费时,更要进行认真的论证。我国目前国家资助的科研项目,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区县级和单位级。在申请科研经费时,首先要进行申请立项,申请被批准立项之后,还要进行开题论证。申请立项和开题论证,二者的内容基本相同,只不过后者比前者更详尽。进行课题论证,本身也是一种研究,确切地说,是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它必须依据翔实的资料,以齐全的参考文献和精细的分析来支持自己的课题主张。通过课题论证,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创设落实的条件。  课题论证的主要内容包括:  课题名称、类别、负责人(课题组成员)  本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  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状况  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完成本课题的研究条件  (1)课题负责人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  (2)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  (3)资料设备和研究手段  (4)课题组人员分工  本课题研究所采用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和研究计划  经费预算  专家评定意见

二、课程简介本课程围绕科学技术活动中所涉及的各种写作方法进行系统、全面的讲授。课程共分5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介绍课程基本情况和科技人才道德建设;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至第五章,介绍信息获取、科研选题和立项申请;第三部分,包括第六章和第七章,介绍科研设计、试验实施和数据分析;第四部分,包括第八章至第十章,介绍学位论文与科技论文的写作、以及论文投稿和修稿;第五部分:包括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介绍成果申报、知识产权与专利申请。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学科是方法论,课程目的主要是阐明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介绍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重点讲授信息获取与科技综述写作、学位论文实验与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学术资料的能力、把握科研选题的能力、实施科研试验的能力、分析实验与调查资料的能力、撰写科技文章的能力和开展科研创新的基本能力。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 绪论(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科技研究方法与写作的发展历史与学习的目的意义,科学研究方法的特性和功能; 掌握自然科学方法与社会科学方法、科学方法与技术方法的异同; 熟练掌握科技研究方法、科技写作方法的分类与特点。(二)教学内容 主要内容科学技术研究方法的概述;自然与社会科学方法的关系;科学研究方法的特性和功能;科学技术写作的概述;学习科技方法与写作的意义。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基本概念:科学方法;科技写作。(2)知识点:论文的要素与功能、科技写作人称的选择与运用。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1)科技写作的特点。(2)科技写作的作用。(三)课后练习(1)科学技术研究经历哪些发展阶段?各有何特点?(2)当代大学生如何提高科技写作能力?(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与提问相结合。

如何利用信息检索撰写综述和学术论文的方法进行论证

文献综述的引言:包括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文献的范围、正文的标题及基本内容提要;文献综述的正文:是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包括某一课题研究的历史 (寻求研究问题的发展历程)、现状、基本内容 (寻求认识的进步), 研究方法的分析(寻求研究方法的借鉴),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重点、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而且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文献综述的结论:文献研究的结论,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文献综述的附录:列出参考文献,说明文献综述所依据的资料,增加综述的可信度,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一、文献综述不应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因此,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文献综述范文1:“问题——探索——交流”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 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文献综述的写作、步骤和方法 文献综述在硕士,博士论文写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论文中的一个重要章节。文献综述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论文的成功与否。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指在全面搜集,阅读大量的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所研究的问题(学科,专题)在一定时期内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综"即收集"百家"之言,综合分析整理;"述"即结合作者的观点和实践经验对文献的观点,结论进行叙述和评论其目的并不是将可能找到的文章列出,而是要在辨别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论文来综合与评估这些资料一个成功的文献综述,能够以其系统的分析评价和有根据的趋势预测,为新课题的确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论证。 《怎样做文献综述——六步走向成功》一书中劳伦斯·马奇和布伦达·麦克伊沃提出了文献综述的六步模型,将文献综述的过程分为六步:选择主题、文献搜索、展开论证、文献研究、文献批评和综述撰写,将文献综述归纳为六个推进性的步骤,其中每一次的工作都为下一步打下基础。第一步:选择主题——从日常兴趣到研究主题 在开始检索文章和书籍之前,你要确定自己的研究范围,确保只获取这一范围里的文章和书籍,即便你碰到了其他领域里出色的文献。研究兴趣大多来自人们对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一些矛盾、争端、焦点问题和信念的好奇。兴趣成为驱动研究者展开研究的动因,之后,研究者必须对有关兴趣的阿述进行合适的改写,将其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转化为专业的学术语言。 这个研究主题必须是一个明确的问题,并与其具体的学术领域相联系。使用学科语言、提炼研究兴趣、选择学术观点,这是建立研究主题的必经之路。第一步也是写作过程的开始,你从这里开始写研究日志,它可以使你的想法和计划更清晰明确。这些任务完成之后就可以得出一个确定的研究主题,从而为第二步指出方向。第二步:文献检索——检索任务和方式 收集文献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各种检索工具,如文献索引,文摘杂志检索,也可利用光盘或网络进行检索;二是从综述性文章,专著,教科书等的参考文献中,摘录出有关的文献目录。各种检索工具文献索引、文摘杂志检索、光盘、网络参考文献综述性文章,专著,教科书等摘录文献目录 选择文献时,应由近及远,因为最新研究常常包括以前研究的参考资料,并且可以使人更快地了解知识和认识的现状首先要阅读文献资料的摘要和总结,以确定它与要做的研究有没有关系,决定是否需要将它包括在文献综述中其次要根据有关的科学理论和研究的需要,对已经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做进一步的筛选,详细,系统地记下所评论的各个文献中研究的问题,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及其存在的问题,观点的不足与尚未提出的问题将相关的,类似的内容,分别归类;对结论不一致的文献,要对比分析,按一定的评价原则,做出是非的判断同时,对每一项资料的来源要注明完整的出处,不要忽略记录参考文献的次要信息,如出版时间,页码和出版单位所在城市等。 对要评论的文献先进行概括(不是重复),然后进行分析,比较和对照,目的不是为了对以前的研究进行详细解释,而是确保读者能够领会与本研究相关的以前研究的主要方面个别地和集中地对以前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进行分析和评论,这在文献综述中是非常重要的第三步:展开论证——为文献综述建立论证方案 浏览每本书和每篇文章,找到这5点内容:与你研究课题相关的主张、结论以及发现术语的定义对相关后续研究的建议现有文献的不足与你研究观点上的分歧开始撰写高质量的文献综述前,要进行论证的工作。按照种类和主题将资料分类,发现论点;然后分析资料,了解与主题相关的研究已取得了哪些成绩。要成功地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建立一个针对研究对象的论证方案,分析相关研究已取得的进展,分析这些研究是如何帮助我们认识研究对象的,它们又是否回答了我们提出的研究问题。 成功的文献综述通过有逻辑的论证建立一个论点。论断、语气和推理构成了逻辑性的论证。一个好的论证可以证明论断。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每一个论断必须建立在可信的证据基础之上,这些证据可以证实你的观点。强有力的证据是从相关的、令人信服的资料中来的。 如果不能胸有成竹地阐明研究课题的论点,就不要开始撰写正式的初稿。第四步:文献研究——进行发现式论证 文献研究的目的是发现关于研究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些什么”。文献研究收集关于研究课题的已有知识。在文献研究的初始阶段,我们需要对通过文献检索所获得的资料中的发现进行审查;其后,再按照一定的逻辑将这些发现组织起来,最终形成结论。05第五步:文献批评——对研究进行阐释 文献批评回答的问题是:就文献研究的结果,“我们能够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文献批评要对有关研究课题的已有知识加以阐释,并探究这些知识是如何回答研究问题的。当你构思文献批评时,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基于已有的知识,我提出的研究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如果 这个答案是清晰的,并且经过了发现式论证的界定,那么你就找到了文献综述的主题,达到了文献综述的目的,即对有关主题的已有知识进行综合并总结出一个论点。无论是阐释已有知识还是探究新的研究问题,都必须以切实可信的论证来证实主题。第六步:综述撰写——撰写、审核、修改 撰写文献综述成功的关键在于审慎的态度。建构一个明晰有力的大纲,作为整个工作的基础;确保这一大纲对文章的结构设计进行了合理安排,并包含足够的细节,从而能够有效地引导写作。分两个阶段完成写作,首先“通过写作增进自身理解”,然后再“通过写作促进他人理解自己”。 写作应从一份尝试性的草稿开始,把研究材料转化为自己的视角。把尝试性写作的草稿与研究大纲相结合,为初稿的写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然后,通过审核与校对工作,进行必要的修改,创造一份高质量的初稿。 完成这六步,你就完成了文献综述的初稿。这一过程的妙处在于,它将“文献综述”这个看上去让人望而却步的庞大工程分解为了简单易行的具体步骤。研究综述介绍案例 《衍生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文献综述》:本文是一篇关于文献综述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一、我国国内的衍生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金融工具确认和会计计量属性研究起步较晚,前期研究主要集中在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的冲击以及对会计披露的影响,后期有关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系统论著相继出现 (一)金融工具确认方面,葛家澎教授首开我国金融工具研究先河,其和陈箭深合著的《略论金融工具创新及其对财务会计的影响》(1995)提出,随着金融工具的出现,传统的会计确认标准必然发生改变,可能的做法是保留权责发生制,但必须对“实现原则”加以修订,同时对会计确认的标准也会有相应修改或补充葛家澎(2000)认为要求在表内确认衍生工具之类的资产和负债的呼声甚高,而现行资产定义似乎己不能覆盖人们期望确认的新的资产和负债既然定义是人给出的,人当然可以根据新的情况对过去的要素进行必要的修改卿松、李新(2008)在《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之国际比较》中从金融工具的分类和终止确认方面进行了比较把金融工具的分类,分为初次分类和重分类 (二)金融工具计量方面,黄世忠(1997)明确提出了公允价值会计是面向世纪的会计模式他指出,公允价值会计既对会计界提出了严峻挑战,同时,也为计量模式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契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极有可能在下一个世纪的上半叶成为主流,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将逐步退出会计的历史舞台葛家澎(2000)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多样性和计量的复杂性,试图用一种计量属性来解决财务报表中的计量恐怕是不可能的多种计量属性仍将同时并用,至少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两种计量属性同时并用仍然是符合财务会计的计量实际谢诗芬(2004)提出公允价值有十大理论基础—经济收益概念、全面收益概念、 流量制和市场价格会计假设、现代会计目标、相关性和可靠性质量特征、会计要素的本质特征、未来会计确认的基础、价值和现值计量理念、计量观和净盈余理论以及财务报表的本原逻辑从理论上肯定了公允价值应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但是并未对公允价值具体应该如何在我国进行应用展开具体讨论,这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陈小悦(2001)认为由于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在报表中的比例有限,公允价值信息和历史成本信息共存,可能会破坏报表总体的相关性等信息质量特征李荣林(2003)认为对于金融工具,最相关的属性是公允价值,而非历史成本或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兼有的混合计量属性常勋(2006)明确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信息比历史成本信息对财务信息使用者更具相关性但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问题,必将制约公允价值的推广应用金融上具的计量还会经历一个以历史摊余成本为主过渡到以公允价值为主的阶段,单一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也不是一蹦而就的陈梅(2012)主要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信息披露等方面介绍 FASB和IASC 这两个会计组织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研究成果,并进行比较和评价,以此作为我国制定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借鉴根据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一些设想张杰(2009)在《中外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比较》中从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和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 我国新会计则在借鉴国际通行做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规定:企业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核算并按公允价值计量,相关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所有者权益,改变长期以来衍生工具仅笼统地在表外披露的做法金融资产减值损失采用未来 流量折现法金融资产和其他资产的区别在于承受着较大的金融风险,因此,对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和计量,国际通行的做法是未来 流量折现法同时,在“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上确认和计量准则也和国际会计准则保持高度一致,当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且客观上和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只有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混合计量模式的运用在计量方面,我国跟IASC的规定基本上一样,都是混合计量模式,即公允价值计量跟其他一些计量方式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二、国外的衍生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研究文献综述 如何对金融工具进行披露,特别是如何确认和计量衍生工具,是一些发达国家以及组织重点关注的问题Ahned et (2006)选取在颁布之前同时持有已经确认和披露的衍生金融工具的银行作为样本,他发现对于已经确认的衍生金融工具而言,具有显著的价值相关性,而对于已经披露的衍生工具而言,价值相关性则并不显著Walter(1995)认为“那些具有合约性质的安排,如果它们的存在会比假如没有它们时对企业在未来提供服务的义务有所增加的话,应该理所当然的被认为是资产负债表的一个组成部分Carrollet (2002)研究了一年期间的143个美国封闭式基金公司,发现股价和公允价值正相关 Eccheret (1996)和B(1996)验证了银行按照FAS107披露的1992年1993年的数据样本,分别对1992年至1993年间美国银行持有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价值相关性进行研究,以考察作为资产和负债持有的金融工具价值相关性他们的研究都表明,贷款净额和长期债务的公允价值和账目价值之间的差额和股价是相关的,但银行存款和表外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和股价之间则没有任何相关性对于为何不存在相关性,研究者们也给出了他们的理由:主要是第一,按照美国当时的GAAP,对于活期存款的公允价值估计已经等于其账目价值第二,1992至1993年期间,表外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披露并不是非常清楚,甚至于都不能表明净头寸到底是资产还是负债Venkatachalam(1996)对1994年大型银行价值相关性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在控制了所有表内确认金融工具,用于资产负债管理的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和股价显著相关,但其他表外披露的金融工具如不用于资产管理或者仅用于经营目的的金融工具等,如贷款承诺和股价之间则不存在相关性,作者认为这些其他表外金融工具相关的披露并不是规定的非常清楚,仍然令人难以理解,甚至感到困惑Wong(2000)对《财富》500强中145家制造型企业进行了研究,他发现按照SFAS119《关于衍生金融工具和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披露》披露的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信息,无论采取的是合计的形式,还是分项披露的形式,均没有提供有关外汇风险敞口的增量信息作者认为,对公司公允价值的估计过程作补充披露可能提供增量信息,进而有助于投资者对此类估计的可靠性进行研究。

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发布时间:2014-11-18 来源:毕业论文网  一、科研论文及其特点  论文  论文是以事实和理论根据为基础,用无可辩驳的逻辑证明,议论说理的文章。论文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事情或问题所持的观点。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类。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论文必须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来阐明道理,必须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语言的准确性和概括性。  科研论文  科研论文(也称学术论文)是论文的一种。它是专门讨论和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问题和表述研究成果的理论文章。理解这个概念要注意把握两个方面:(1)学术论文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2)学术论文是表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科学研究是学术论文写作的基础,学术论文写作是该科学研究过程的继续,学术论文是科学研究的成果。  科研论文的特点  学术性。学术论文是科研成果的载体,是作者在某一科学领域中对某一课题进行潜心研究而获得的科研成果的认真表述,具有系统性和专门性。  所谓学术,是指专门的、系统的学问。学术论文与一般论文的主要区别在于它具有学术性。一般论文可以有感而发,不求系统,只在某一点上谈感想、讲心得、说体会;学术论文则不是一般的点滴体会,必须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因而要求作者在专业上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既了解它的历史,又掌握它的学术动态,把握好自己的主攻方向,解决学术上有价值的问题。  科学性。揭示所研究事物或问题的本质,阐述客观规律。一般论文只需要占有一部分材料,选取能够证明自己观点的论据,可以比较自由地展开议论;而学术论文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揭示事物的本质,反映客观规律。这就要求作者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详细地、大量地占有材料,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从中发现固有的本质和规律,并且准确地表述出来。  创造性。学术论文中的理论观点是作者独到的理论或见解。学术论文的创新性表现在:选取的课题新、研究方法新、展开的角度新、取得的成果新等。作者能够站在某一学科的前沿,以自己的远见卓识捕捉住合适的研究对象,灵敏地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深入研究并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提出富有创见的的理论或观点,在理论和实践上较之前人有创造性的进展。  科学研究的意义在于发现和创新。没有发现或创新的研究,或重复研究,必然造成时间、精力和财力的浪费。学术论文能够写出自己新的发现、新创造、新见解,能够在学术上有所突破,乃至填补一项空白,当然是非常理想的。但是,对于一般研究者来说,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中小学教师主要的任务是教书育人,我们不能用过高的标准要求他们论文的学术前沿水平。只要他们的论文有理论意义或实践意义,有新意,就应该予以肯定。所谓有新意,即能够对前人的研究成果,或对别人所作出的结论进行实事求是的补充和修订,加以捍卫或否定,而且有理有据,能够自圆其说,都可以算是一家之言;只要选题有新的角度、材料上有新的发现、论证上有新的进展、观点上有新的突破或者在认识上比前人有所提高,也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创造性。  二、科研论文的选题  选题的原则  价值性原则。也叫需要性原则,即选择具有应用价值或理论价值的课题,它是选题的主要依据。科研课题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应用价值,即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亟待解决的课题。也可以理解为所谓的“社会热点问题”。选择这类课题,社会需要,人们关心,研究目标明确,一旦突破,必然会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选择这类课题进行研究,要注意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例如,当前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就属于这一类课题。二是理论价值。有些研究项目,属于基础理论研究项目,虽然目前还不能应用于社会实践,但是它对于科学文化的发展,对于解决理论上的疑难问题具有重大价值,或者对于应用课题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例如,数学上的“歌德巴赫猜想”。研究这类课题,必须要掌握研究领域的学术动态。还有一些课题,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应用价值,当然是更好的选择对象了。例如,公有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实现形式问题,它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问题。  创新性原则。即选择的课题要有创见,有新意,有特色。在选题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两点,一是选题要防止雷同,防止步别人后尘;二是要考虑所选择的课题,能否研究出新的成果。创新性原则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别人未曾涉足的领域,填补学术上的一项空白。客观世界是多样化的、复杂的和不断发展的,不管科学怎样发达,总有尚待人们去研究、去认识的新课题。选择这样的课题进行研究,一旦有所突破,就能把科学推向前进。(2)对前人的研究成果有重要的补充或发展。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人类的实践也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们的认识也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前人的理论或学说总有需要补充或发展的地方。事实上,多数理论都是在后人的不断补充和完善中发展起来的。选择这类课题,也是很有意义的。例如,如何当好班主任,这可以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课题。但是,如果结合素质教育的实施,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研究,就具有创新性。(3)对通说中的某些错误进行纠正。有些理论,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对的,成了通说,看起来好象是对的,其实不对,或者在某些方面是错误的,应该有新的认识。如果我们通过研究,能够对其进行纠正,也是一种创见。  可行性原则。根据自己进行科研和写作的主观、客观条件进行选题。选择科研课题,既要考虑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又要考虑自己完成研究和写作的可能性。有些课题,虽然很有价值,但是,作者力不从心,无法完成或无法圆满完成,也是不适合的。因此,选择科研课题时,一定要考虑完成课题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包括:(1)专业特长与优势。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主观条件。所选择的课题,应该是自己经过认真学习、钻研的必然结果。自己对所研究的学科领域有比较多的积累,不但对前人取得的成果、达到的水平比较熟悉,而且对遗留的问题、争论的问题也比较清楚。在所研究的学科领域中,研究的薄弱环节是什么?在哪些方面仍有研究的必要和广阔前景?学科的发展趋势如何?对这些问题,应该心中有数。这样,才能避免盲目性,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专长和优势。搞学术研究,要扬长避短,扬长,即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优势;避短,即不要去搞自己不熟悉的课题。(2)自己的研究兴趣。研究兴趣是人们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达尔文曾经说过:“我记得从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喜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这就是达尔文研究和撰写《物种起源》等论著的动力之一。陈景润如果不是对“歌德巴赫猜想”有浓厚的兴趣,也不可能以那么坚强的毅力,进行成千上万次的演算。(3)自己的能力与水平。选题的大小、难易要根据自己的水平。一般说来,论题大,难度也大;论题小,难度也小。因此,对于初次搞科研的同志来说,选题宜小不宜大。先从较小的课题开始,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再研究较大的课题。有些较大的课题,一个人不可能完成,则需要集体合作。客观条件包括:(1)资料来源。科研资料的来源,一靠文献,二靠调查,三靠试验。因此,在选题时,要考虑课题所需的资料类型和来源。(2)时间。有无充足的时间进行研究。(3)经费。有无完成课题所需的最低限度的经费保证。(4)导师。有无导师的指导。  三、科研课题的论证  课题论证是对选定的科研课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目的在于避免选题过程中的盲目性。尤其是在申请科研经费时,更要进行认真的论证。我国目前国家资助的科研项目,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区县级和单位级。在申请科研经费时,首先要进行申请立项,申请被批准立项之后,还要进行开题论证。申请立项和开题论证,二者的内容基本相同,只不过后者比前者更详尽。进行课题论证,本身也是一种研究,确切地说,是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它必须依据翔实的资料,以齐全的参考文献和精细的分析来支持自己的课题主张。通过课题论证,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创设落实的条件。  课题论证的主要内容包括:  课题名称、类别、负责人(课题组成员)  本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  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状况  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完成本课题的研究条件  (1)课题负责人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  (2)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  (3)资料设备和研究手段  (4)课题组人员分工  本课题研究所采用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和研究计划  经费预算  专家评定意见

如何利用信息检索撰写综述学术论文范文

文献综述的引言:包括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文献的范围、正文的标题及基本内容提要;文献综述的正文:是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包括某一课题研究的历史 (寻求研究问题的发展历程)、现状、基本内容 (寻求认识的进步), 研究方法的分析(寻求研究方法的借鉴),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重点、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而且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文献综述的结论:文献研究的结论,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文献综述的附录:列出参考文献,说明文献综述所依据的资料,增加综述的可信度,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一、文献综述不应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因此,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文献综述范文1:“问题——探索——交流”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这个不难,可以给你发一个模板,留下你的邮箱

论文综述范文写法如下:1、标题文献综述的标题一般多是在设计(论文)选题的标题后加“文献综述”字样。2、提要或前言此部分一般不用专设标题,而是直接作为整个文献综述的开篇部分。内容是简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果本课题涉及到较前沿的理论,还应对该理论进行简要介绍;最后要介绍研究者搜集的资料范围及资料来源。3、正文这是论文文献综述的核心部分。应在归类整理的基础上,对自己搜集到的有用资料进行系统介绍。撰写此部分时还应注意以下两点:其一、对已有成果要分类介绍,各类之间用小标题区分。其二、既要有概括的介绍,又要有重点介绍。根据自己的分类,对各类研究先做概括介绍,然后对此类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果进行重点介绍。4、总结对上述研究成果的主要特点、研究趋势及价值进行概括与评价。此部分应着重点明本课题已有的研究基础(已有成果为自己的研究奠定了怎样的基础或从中受到怎样的启发)与尚存的研究空间(本课题已有研究中存在的空白或薄弱环节)。5、参考文献要求列出的参考文献不少于15篇,且外文文献不少于3篇,并按论文中的参考文献的格式将作者名、文献名、文献出处、时间等信息全面标示出来。

一、想好自己要写关于哪方面的综述二、找相关的期刊和书籍三、看书,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四、按照综述的格式写一般要是只是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的话,找十五到二十篇期刊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想要对自己的课题做一些学术性的研究什么的话最好是五十篇以上。书籍的话二十本为理想的。

如何利用信息检索撰写综述学术论文题目

文献综述的引言:包括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文献的范围、正文的标题及基本内容提要;文献综述的正文:是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包括某一课题研究的历史 (寻求研究问题的发展历程)、现状、基本内容 (寻求认识的进步), 研究方法的分析(寻求研究方法的借鉴),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重点、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而且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文献综述的结论:文献研究的结论,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文献综述的附录:列出参考文献,说明文献综述所依据的资料,增加综述的可信度,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一、文献综述不应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因此,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文献综述范文1:“问题——探索——交流”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这个不难,可以给你发一个模板,留下你的邮箱

学术论文的写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涉及到学术论文的写作领域,那么怎样写学术论文、学术论文写作是怎样要求的、格式如何,下面就介绍一下学术论文的写作,希望能对您论文写作有所帮助。学术论文的写作(一)题名(Title, Topic)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不达意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论文题目十分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话:"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 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对这四方面的要求分述如下。 1.准确得体 要求论文题目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 常见毛病是:过于笼统,题不扣文。关键问题在于题目要紧扣论文内容,或论文内容民论文题目要互相匹配、紧扣,即题要扣文,文也要扣题。这是撰写论文的基本准则。 2.简短精炼 力求题目的字数要少,用词需要精选。至于多少字算是合乎要求,并无统一的"硬性"规定,一般希望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不过,不能由于一味追求字数少而影响题目对内容的恰当反映,在遇到两者确有矛时,宁可多用几个字也要力求表达明确。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则可利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以加副标题来补充说明特定的实验材料,方法及内容等信息使标题成为既充实准确又不流于笼统和一般化。3.外延和内涵要恰如其分 "外延"和"内涵"属于形式逻辑中的概念。所谓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每一个对象;而所谓内涵,则是指对每一个概念对象特有属性的反映。 命题时,若不考虑逻辑上有关外延和内涵的恰当运用,则有可能出现谬误,至少是不当。4.醒目 论文题目虽然居于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醒目位置,但仍然存在题目是否醒目的问题,因为题目所用字句及其所表现的内容是否醒目,其产生的效果是相距甚远的。 有人对36种公开发行的医学科持期刊1987年发表的论文的部分标题,作过统计分析,从中筛选100条有错误的标题。在100条有错误的标题中,属于"省略不当"错误的占20%;属于"介词使用不当"错误的占12%)。在使用介词时产生的错误主要有:①省略主语——第一人称代词不达意后,没有使用介词结构,使辅助成分误为主语;②需要使用介词时又没有使用;③不需要使用介词结构时使用。属于"主事的错误"的占11%;属于"并列关系使用不当"错误的占9%;属于"用词不当"、"句子混乱"错误的各占9%,其它类型的错误,如标题冗长、文题不符、重复、歧意等亦时有发生。 (二)作者姓名和单位(Author and department) 这一项属于论文署名问题。署名一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二是记录作用的劳动成果,三是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及文献检索(作者索引)。大致分为二种情形,即:单个作者论文和多作者论文。后者按署名顺序列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工作与论文撰写实际贡献最大的列为第一作者,贡献次之的,列为第二作者,余类推。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同样是为了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 (三)摘要(Abstract) 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他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论文摘要虽然要反映以上内容,但文字必须十分简炼,内容亦需充分概括,篇幅大小一般限制其字数不超过论文字数的5%。例如,对于6000字的一篇论文,其摘要一般不超出300字。 论文摘要不要列举例证,不讲研究过程,不用图表,不给化学结构式,也不要作自我评价。 撰写论文摘要的常见毛病,一是照搬论文正文中的小标题(目录)或论文结论部分的文字;二是内容不浓缩、不概括,文字篇幅过长。 (四)关键词(Key words) 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的叙词。 主题词是用来描述文献资料主题和给出检索文献资料的一种新型的情报检索语言词汇,正是由于它的出现和发展,才使得情报检索计算机化(计算机检索)成为可能。主题词是指以概念的特性关系来区分事物,用自然语言来表达,并且具有组配功能,用以准确显示词与词之间的语义概念关系的动态性的词或词组。 关键词是标示文献关建主题内容,但未经规范处理的主题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篇论文可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 关键词或主题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纵观全文,先出能表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或词汇,这些住处或词江,可以从论文标题中去找和选,也可以从论文内容中去找和选。例如上例,关键词选用了6个,其中前三个就是从论文标题中选出的,而后三个却是从论文内容中选取出来的。后三个关键词的选取,补充了论文标题所未能表示出的主要内容信息,也提高了所涉及的概念深度。需要选出,与从标题中选出的关键词一道,组成该论文的关键词组。 关键词与主题词的运用,主要是为了适应计算机检索的需要,以及适应国际计算机联机检索的需要。一个刊物增加"关键词"这一项,就为该刊物提高"引用率"、增加"知名度"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五)引言(Introduction) 引言又称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其写作内容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引言的文字不可冗长,内容选择不必过于分散、琐碎,措词要精炼,要吸引读者读下去。引言的篇幅大小,并无硬性的统一规定,需视整篇论文篇幅的大小及论文内容的需要来确定,长的可达700~800字或1000字左右,短的可不到100字。 (六)正文(Main body) 正文是一篇论文的本论,属于论文的主体,它占据论文的最大篇幅。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要求这一部分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为了满足这一系列要求,同时也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人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自然段。每一逻辑段落可冠以适当标题(分标题或小标题)。 段落和划分,应视论文性质与内容而定。一般常见的划分方式有:①实验原材料和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和分析。②理论分析/实验装置和方法/实验结果比较与分析。 根据论文内容的需要,还可以灵活地采用其它的段落划分方案,但就一般性情况而言,大体上应包含实验部分和理论分析部分的内容。"实验结果和分析"这一部分是论文的关键部分。有人曾说:"实验的结果是论文的必脏",这并不为过,论文的新意主要在这里体现。 不少学科的论文,还可再简化一点,例如,医学论文,常将正文部分分成两个大段落,即:"材料和方法"(或"对象和方法"),"结果和讨论"(工"结果和分析")。 要写好"材料和方法"这一节,应给出诸如实验所用原料或材料的技术要求、数量、来源以及制备方法等诸方面的信息,有时甚至要列出所用试剂的有关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要避免使用商业名称,通常应使用通用化学名称。实验方法应介绍主要的实验过程,但不要机械地按通常以年、月的次序进行描述,而应该将各有关的方法结合起来描述。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使有能力的科技工作者按论文这一部分提供的信息,可以生复文中的试验及其结果,并即达到"再现性"或"可重复性"、"确证性"的要求。缺少论文写作经验与素养的人,容易将这一部分写成实验报告

文献综述是对论文选题研究现状的梳理,但并不仅仅是把文献进行简单的堆砌与罗列,而是需要在总结梳理别人研究的同时,对已有的研究做出评价,也就是说有述有评,这也是为什么文献综述也叫做文献述评的原因。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