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论文题目怎么写高中政治

发布时间:2024-07-07 05:32:57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论文题目怎么写高中政治

为了点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对总标题加以补充、解说,有的论文还可以加副标题。非凡是一些商榷性的论文,一般都有一个副标题,如在总标题下方,添上“与××商榷”之类的副标题。另外,为了强调论文所研究的某个侧重面,也可以加副标题。如《如何看待现阶段劳动报酬的差别——也谈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开发蛋白质资源,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探讨解决吃饭问题的一种发展战略》等。设置分标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楚地显示文章的层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层次的中心内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数码,仅标明“一、二、三”等的顺序,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注重的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紧扣所属层次的内容,以及上文与下文的联系紧密性。目录一般说来,篇幅较长的毕业论文,都没有分标题。设置分标题的论文,因其内容的层次较多,整个理论体系较庞大、复杂,故通常设目录。设置目录的目的主要是:1.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该论文之前对全文的内容、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读者决定是读还是不读,是精读还是略读等。2.为读者选读论文中的某个分论点时提供方便。长篇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有许多分论点。当读者需要进一步了解某个分论点时,就可以依靠目录而节省时间。目录一般放置在论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论文的导读图。要使目录真正起到导读图的作用,必须注重:1.准确。目录必须与全文的纲目相一致。也就是说,本文的标题、分标题与目录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2.清楚无误。目录应逐一标注该行目录在正文中的页码。标注页码必须清楚无误。3.完整。目录既然是论文的导读图,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项内容,都应在目录中反映出来,不得遗漏。

党的十八大曾首次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来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这是我党大力弘扬中国梦的时代契机下是最直接的助推力和精神动力,是与我国的发展紧紧相依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目标,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时代背景下实现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核心的体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继续迈大步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体现。我国的发展道路,历来都是建立在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上的,将全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作为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长期以来都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代接轨,与全球接轨,最终目的就是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宏伟中国梦付诸于实践中,落实在行动上。我党成立的出发点便是实现人民的利益,党和政府的一切行动和政策都是为了群众,让老百姓享有自由、民主和平等,享有法律和政策的保护,享有应该享有的福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适应当今我国发展趋势的又一次精神力量提升。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进程全面铺展开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我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形成的,是我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对我党长期奋斗以来形成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进一步认知,需要我们不断巩固和加强对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政策领悟和形势分析。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和贯彻我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前提,解放思想,杜绝固步自封,始终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紧紧依靠群众,发挥群众精神,不断推动改革创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我们的思想,不断形成精神共识。要坚持不懈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自己,大力弘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越性和领导性,狠狠把我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实质,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学习领悟,增强自身的精神力量。把“三个倡导”和实际相结合,做好本职工作,尽好本职力量,真正融入到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队伍当中去。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论文题目大全高中政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意义: 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从适应国内国际大局深刻变化看,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和开放进程中,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思想文化领域是他们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迫切需要我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看,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解决好价值体系问题,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整合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能力,掌握价值观念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引导人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 从提升民族和人民的精神境界看,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是行动向导,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一个人、一个民族能不能把握好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发展起来的当代中国,更加向往美好的精神生活,更加需要强大的价值支撑。要振奋起人们的精气神、增强全民族的精神纽带,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精神。 从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看,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有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这就要求我们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力量

鬼知道啊,都是学校要求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理论要想进入实践领域就必须要有实践的形态。当代中国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追求,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下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一些理论梳理,并且尝试提炼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很有意义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定位是原则与灵魂,而不是具体内涵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四个方面的内容很系统、很全面、很丰富,但没有论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其实,我们要认识到价值体系与价值观的区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主要在于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原则与依据。这四方面内容并不直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符合这四条要求。这四方面内容的阐述让我们明确了在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必须坚持的几个原则。  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要能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表达出社会主义的精髓。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发展形态,必然要有与封建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其他社会形态不同的内容。比如说,资本主义社会是建立在个体主义的哲学基础上的,出发点是孤立的个人,个体性特征的价值观贯穿始终;而社会主义社会则是建立在“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语)的基础上,更多地把个体作为一个整体中的有机组成,在这样的价值思维下实现个体的发展,具有鲜明的集体主义趋向。这些不同中最关键的、最根本的、最核心的东西,我们可以视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它提升为价值层面的内容,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  着眼于中国发展主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大背景下展开的,当然要有中国特色,有中国意识,要反映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要能解决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促进中国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  反映中华文化的传承。文化的发展是不能割断,也割不断的。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是这个社会、这个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这个民族、这个社会能自立于其他民族、其他社会之间的“基因身份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当然要烙上中华文化的精神印记,从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藏中汲取精华。  具有广泛的实践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精英价值观,而是大众价值观;不是价值乌托邦,而是生存意义的支撑,是全体人民的价值导引。因而要有广泛的认同性与实践性。不能被社会大众实践的价值观不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脱离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的价值观即使理论上行得通,实际中也做不到,勉强而为只会名存实亡。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正因为价值观与价值体系的功能定位不同,进入实践领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一定应该是简单、清晰、明了的,最好是“语录”,几句话、几个词。“语录”恰是理论生命力最强盛的标志,最有作为的标志,最发挥作用的标志。  基于这样的判断,我们认为,有四个价值范畴应该能、也确实能进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野:和谐、公正、仁爱、共享。  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状态。  和谐,这一范畴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但其价值内蕴具有鲜明的现代色彩,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谐,“和而不同”,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内容:首先是承认“不同”,充分肯定、尊重、保障社会主体的多样性、差异性、独立性,包含了“自由”、“平等”所应有的内容;但这不同又没有导致根本性的冲突与斗争,而是“和谐相处”,是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在更高层面上达到一种融洽、协调、有序的状态。因此,我们可以讲,“和谐”,是对自由与平等的超越,既包含了自由与平等的精神,又避免了抽象谈自由与平等而可能导致的社会失序。  公正: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指向。  建立在集体主义基石上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承认并倡导共同的标准、共同的价值。这一标准是超越所有社会主体自发利益而又普照所有社会主体根本利益的价值评判,这就是公平正义,简称公正。公,一个社会大家庭的理想状态;正,一个社会大家庭的共同信念。而且,公正作为核心价值观,既有厚重的理想导引性,又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可以在全社会引起共鸣。  仁爱:社会主义社会的伦理诉求。  爱是人类社会的最高情感,也是人类社会最可宝贵的情感。没有爱的社会是不可忍受的,任何社会都应该把爱作为核心的价值观。但是爱不是抽象的情感,爱中凝结着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因而不同社会形态中的爱的形式与爱的内涵是不一样的。资本主义个体主义基石的价值观决定了它的爱是“博爱”,而社会主义社会,更加注重个体与社会及社会中相关群体的关系,是一种“关系之爱”。爱有差等,向上爱父向下爱子,同样是爱,形式内涵截然不同。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进行创造性转换,用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合适的。更何况“仁者爱人”,社会主义的“仁爱”还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上的爱。  共享: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追求。  胡 锦 涛同志指出,“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无论物质成果,还是精神成果,都应该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所共享,都应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更进一步看,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主人对国家改革发展成果共享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也是社会主义的逻辑必然。所有制形态上的“公有”体现在分配形态上必然是“共享”。而且,“共享”作为核心价值,在当代中国有着鲜明的针对性,也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核心价值观应处于价值的层面,是价值性的不是工具性的,因而,一些反映奋斗目标、发展主题、政治文明建设任务等要求的具体内容不应该进入价值观层面。比如,“民主、法治、权利”等等内容,固然很重要,也是当代中国社会迫切需要加强的内容,但它们是价值观的实践展开,是次生内容,我们完全可以从核心价值观中把他们推导出来。把它们列入核心价值观,会发生价值观层次紊乱问题。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它们也是属于资本主义社会价值观的实践层面展开,在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如此。 对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挑战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至少面临着来自内外两个方面的挑战。  第一,从中国社会内部看,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不确定性导致价值观塑造的复杂性。  价值观不是空穴来风,不是纸上谈兵。价值观来源于社会形态的深层结构与运行关系。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有什么样的社会才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我们回顾价值观塑造的历史,就会发现有个规律。  一个社会价值观的形成一般在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新社会形成前夕,这时由于大家共有一种理想,因而可以提出一种激发、鼓舞、理想色彩比较浓厚的价值观。这一阶段的价值观更多的是一种应然的价值观,应该如何如何。像资本主义“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就是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提出的。另一个阶段就是一个社会已经完全成熟定型后,可以提出与这一定型社会完全吻合的价值观。像中国的忠孝价值观(忠于君主,重视家庭)就是一个成熟的农业封建帝国所需要的价值观,它适应并维护了那个社会。  当代中国从社会发展阶段上来看,恰好不属于这两个时间段。而更像是一个过渡阶段。在过渡阶段,我们有很多问题没有阐述清楚,我们的社会状态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像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核心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形态?关于这些问题我们仍然在不断探索中。这也在客观上导致了价值观困惑这一现象。  因此,这一阶段中国社会的价值观,既不是价值反叛,也不是价值虚无,而是价值迷茫。而这一点更加危险。价值反叛不可怕,只要有明确的反对内容,就肯定会有潜台词的拥护内容,内容就在它的对立面或者至少离之不远;价值虚无也问题不大,不承认一切价值本身也就是一种价值的选择。而价值迷茫则不然,又希望有明确的价值规范,又不知道价值规范在哪里。纵使头脑中有些价值观的希冀(或者说叫理论上的主流价值观),又因为这些希望的价值观不会真正在实践中行得通而不敢当真。面对在社会实践中大行其道的价值观(庸俗价值观)却又有些不甘心、不接受。  这种困境就表明,我们要搞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问题,必须首先搞清楚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的明确内涵及其社会性质明确归属等等这些问题。但这一工作尚任重道远。  第二,从外部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竞争看,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形成了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直接而强有力的挑战。  西方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是简明、清晰的。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深层理念是“自由、平等、博爱”,价值观的实践展开是“民主、法治、权利”。至少从形式上就给我们以直接的挑战。不管我们是否公开承认,当我们准备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就客观上把我们推向唯一的境地:必须面对资本主义价值观这一对手。  更严峻的是,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理论形态上的抽象性和资本主义社会在当今世界事实上的主导地位,使得西方价值观有成为普适价值的冲动,西方社会在推波助澜,我们社会也有些同志随波逐流。  其实,对于把西方价值观当作普适价值,我们的态度必须很明确。一方面,中国与西方社会是不同的,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乃至不同的地位实力,导致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是深刻的,这是客观的事实,一目了然;另一方面,中国与西方毕竟同处于人类社会,不会没有共同的东西、共同的要求。但中西方社会之间的共同究竟是什么,尚需要进一步研究认识。简单地把在西方社会大行其道的东西当作“普适价值”强加于中国社会,既是一种无知的独断,也是一种狂妄的臆想。  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关起门来说凡是资本主义拥护的就是我们反对的,恐怕是不行的。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社会主义社会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超越,价值观当然也应该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价值观的超越。这种超越里,既包括反对,也包括汲取,用哲学的话讲,就是扬弃。但是,这种超越、这种扬弃从理论上认识到变为在实践中做得到,仍然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需要我们努力去探索。

我来回答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3000字,由于这里的字数有限,不可能给你写3000字了,很抱歉,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好写的,你可以参照其他的文献去写。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论文题目大全及答案高中政治

价值观是历史维物主义的分支 你的问题应该在做大题方面吧 原理 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客观规律和人民根本利益 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事物发展 结合材料所反应的人物谈他坚持的价值观 是否符合原理 另外认识类 体现类酌情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精神文明建设 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在横线上) 1、“人的________”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述的首要命题。 2、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_________________。”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分方向,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_________。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根本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坚持_______________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核心价值。 8、_______________,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9、依法治国的主体是_______________,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10、_______________,为依法治国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 11、_______________,为依法治国夯实社会基础。 12、增强__________________,为依法治国提供动力保障。 13、依法治国的核心是确立_______________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权威。 14、中华民族形成了以____________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15、爱国主义教育要抓住_______________这个重点。 16、倡导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 17、讲友善当然要建立在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 18、近年来各地纷纷结合当地情况提出各自城市的核心价值观,像北京提出“爱国、创新、包容、_____________”的北京精神,上海提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上海精神等。 19、中国对外的文化传播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_______________来审视近现代以来世界和中国走过的道路,充分发挥中国在文化方面对世界的重大作用。 20、近年来,西方霸权主义文化表现越来越强烈,甚至掌握和垄断着国际话语权。他们一直以“自由、民主、人权”等标榜自己,宣传所谓的“_______________”,侵略他国文化。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2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____________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24、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____________、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 2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体现____________的本质。 2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 27、__________________,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及其遵循的根本原则,是这个体系的精髓。 28、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____________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29、大力整治交通秩序。全面开展“____________行动计划”,大力倡导六大文明交通行为,自觉摒弃六大交通陋习。 30、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宣传“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____________、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31、志愿服务以自愿、__________为前提,以弘扬志愿精神为核心。 32、志愿服务活动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始终把____________放在首位,充分体现无偿、利他的基本要求。 33、我国的传统节日很多,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主要有___________、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34、重阳节的登高习俗具有敬老、祝福老人长寿的意蕴。自1989年开始,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____________” 。 35、要大力弘扬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弘扬雷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奉献精神。 二、单项选择题(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______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______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 ) A 、社会主义、与时俱进 B、 爱国主义、改革创新 C、 爱国主义、团结奋斗 D、艰苦奋斗、与时俱进 2、“_______”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述的基本原则( ) A、人的解放 B、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C、公平正义 D、自由博爱 3、先秦时期就提出了“和而不同”、“和合中庸”、“政通人和”、“天人合一”、“协和万邦”等丰富多彩、意蕴深远的______理念( ) A、重和谐 B、重伦理 C、重民本 D、重爱国 4、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5、______________,是我们党面对多样化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一个基本原则。( ) A、听任多样化的无序发展 B、允许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泛滥 C、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D、兼收并蓄 6、_________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 A、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B、和平统一 C、人民当家作主 D、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7、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 A、人民当家作主 B、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C、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坚持政治协商制度 8、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________文明的重要标志。( ) A、 物质 B、 精神 C、 政治 D、生态 9、________是人类发展的终极诉求( ) 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 C、诚信友爱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0、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 A、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B、文化建设 C、发展生产力 D、制度创新 11、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深层条件是( ) A、文化建设 B、发展生产力 C、素质教育 D、制度创新 12、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指出:既然人民和政府都不是天使,那么人民就需要政府管束,政府就需要人民监督。这说明我们要树立的新的法制观念是( ) A、权利义务观念 B、自由平等的观念 C、监督制约的观念 D、法律至上的观念 13、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 A、爱岗 B、敬业 C、奉献社会 D、孝敬父母 14、_________反映了“中国梦”的实现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 ) A、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倡导“富强、和谐、自由、敬业” 15、“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反映了“中国梦”的实现主体(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 B、社会主义性质 C、公民的德性和品格 D、人民群众 16、近年来,我国加大在海外举办__________学院、文化交流中心和文艺演出、艺术活动等有效地在对外文化交往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 A、马列 B、孔子 C、英语 D、汉语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 ) A、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18、__________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 A、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B、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 C、全面提高公民的身体素质 D、全面提高人民的综合素质 19、_________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社会主义荣辱观 20、_________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社会主义荣辱观 21、___________,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定位,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 )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富强、和谐、自由、敬业” 22、_________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 ) 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家庭美德 D、个人品德 23、__________是公民个体道德化的摇篮。( ) 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家庭美德 D、个人品德 24、社会公德的内容不包括( ) A、文明礼貌 B、助人为乐 C、邻里团结 D、遵纪守法 25、职业道德的内容不包括( ) A、爱岗敬业 B、服务群众 C、奉献社会 D、保护环境 26、志愿服务,原指恭敬德交付、呈现,即不求回报地付出。___________是高尚的,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 ) A、奉献精神 B、友爱精神 C、互助精神 D、进步精神 27、________是志愿服务的生力军,学校是开展志愿服务教育的主阵地。( ) A、广大党员干部 B、青年 C、共青团员 D、社会知名人士 28、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项目之一是,每年的_____月____日,围绕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在全社会集中组织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 ) A、3月15日 B、4月8日 C、3月5日 D、4月5日 29、、推动“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深入开展,________节期间,要突出团结、团圆、庆丰收的主题,努力营造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的节日氛围。( ) A、清明 B、端午 C、中秋 D、重阳 30、推动“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深入开展,________节期间,要突出纪念先人、缅怀先烈的主题,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慎终追远,珍惜幸福生活。( ) A、清明 B、端午 C、中秋 D、重阳 四、判断题 (在题后括号内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西汉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提出了“三纲五常”,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大力倡导。这说明价值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 2、“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述的首要命题。( ) 3、“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的是重伦理的中国传统文化理念。( ) 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勤俭廉政”、“克己奉公”、“仁爱孝悌”、“仁义礼智信”等精华,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民富国强”、“民主法治”、“精神文明”、“和谐社会”等目标。( ) 6、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资本主义性质和方向。( ) 7、十八大报告强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化,是对效率与公平的最新诠释。( ) 8、改革开放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 9、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反思的必然要求。( ) 10、贫穷是产生社会矛盾的重要根源,而发展则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 ) 1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诚信友爱的动力之源( ) 12、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确保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前提( ) 13、依法治国的前提是人民当家作主( ) 14、维护社会公正是形成橄榄型社会的主要途径。( ) 1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说明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的。( ) 16、“诚”与“信”有着密切的联系。诚是人内在的德性,信则是诚的外在表现。诚于中,必信于外。( ) 17、一个人八面玲珑、四处讨好、不讲原则,常常会起到助恶的作用。因此,我们不应反对不讲原则的友善。( ) 18、只有建立起道德回报机制和扬善耻恶的舆论生态,我们的社会才能形成善善相生的良性循环。( ) 19、“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反映了“中国梦”的社会属性:社会主义性质( ) 20、孔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熟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中华民族历来很重视领导者的榜样作用。( ) 21、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广泛借鉴世界文明成果,符合人类最美好的价值追求。( ) 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其精神内核和根本原则。( ) 24、法律是硬约束、道德是软约束,要做到“法以诛恶,德以劝善”,二者功能互补、相辅相成。( ) 25、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 ) 26、中国有句古话,“求忠臣于孝子门”。即只有在孝敬父母的儿女们中间,才能找到忠于国家的人。这就是说只要孝敬父母了,就一定能够忠于国家。( ) 27、见义勇为是社会风气的晴雨表,是社会道德的风向标。( ) 28、所谓“民无信不立”,“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千金一诺”等,无不强调宽容品德的高尚。( ) 29、培育务实进取的国民心态,需要着力克服急功近利、贪大求全、炫富斗富、小富即安等不健康心态。( ) 30、创建文明和谐的社会生活,需要我们“知礼”、“明礼”、“习礼”、进而“达礼”。( ) 31、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士有百行,以德为首”。( ) 32、只有把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持续化,才能不断提升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切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 ) 33、清明节据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的爱国忠臣屈原。( )五、简答题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科学内涵包括哪些方面? 3、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的重要途径有哪些? 4、全国文明单位的评选标准是什么? 5、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包括哪三个方面?答案 一、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在横线上) 1、发展 2、共同富裕。 3、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发展。 5、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6、灵魂和精髓。 7、共同富裕 8、依法治国 9、广大人民群众 10、增强法制观念 11、培育公民社会 12、政府与公民的联动 13、宪法和法律 14、爱国主义 15、广大青少年 16、爱岗敬业、奉献社会 17、坚持原则 18、厚德 19、文化自信 20、普世价值 2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3、改革创新 24、政治理想 25、社会主义 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2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8、教育 29、文明交通 30明礼诚信 31、无偿 32、公益性 33、春节 34、老人节 35、服务人民、助人为乐 二、单项选择题(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B C D A C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28 29 20 答案 A C B A C B D B C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A C C D A B C C A 三、多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BC ABCDE AB BC AB BCD ABC ABC ABCD AB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BCD ABC ABCD ABD ABC ABCD BCD AB ABCD ABC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BCD ABD ABCD ABC ABC ABCD AC ABC ABD ACD 题号31 32 33 34 35答案 CD ABCD ACD ABC ABCD 四、判断题 (在题后括号内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 × × √ √ × √ × √ √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 × × √ √ √ × √ √ √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 √ × √ √ × √ × √ √ 题号 31 32 33 答案 √ √ × 五、简答题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2)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根本要求 (3)新形势下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必然要求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最新发展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科学内涵包括哪些方面? 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的重要途径有哪些? 推动宣传活动常态化; 推动教育活动常态化; 推动研究活动常态化; 推动载体建设常态化; 推动时间活动常态化; 4、全国文明单位的评选标准是什么? (1)、组织领导有力,创建工作扎实; (2)、思想教育深入,道德风尚良好; (3)、学习风气浓厚,文体卫生先进; (4)、加强民主管理,严格遵纪守法; (5)、内外环境优美,环保工作达标; (6)、业务水平领先,工作实际显著。 5、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包括哪三个方面? (1)、公民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2)、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地受到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追究; (3)、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你好,我是价值判断价值选择是属于社会意识的内容,也是属于价值观的内容。1、如果涉及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冲突,要注意冲突形成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是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也即时间、地点、条件等的变化导致冲突。主观原因是立场、阶级、需要、角度不同。2、如果出现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冲突,怎么办?客观要求:坚持真理,遵 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主观要求: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价值判断与选择的最高标准。3、如果涉及人生价值观,注意:人生价值观包括:个人对社会、他人的尊重和满足(社会价值),又叫做奉献,与社会他人对自己的尊重满足(个人价值),又叫做索取。奉献是主要的,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意义: 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从适应国内国际大局深刻变化看,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和开放进程中,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思想文化领域是他们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迫切需要我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看,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解决好价值体系问题,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整合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能力,掌握价值观念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引导人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 从提升民族和人民的精神境界看,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是行动向导,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一个人、一个民族能不能把握好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发展起来的当代中国,更加向往美好的精神生活,更加需要强大的价值支撑。要振奋起人们的精气神、增强全民族的精神纽带,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精神。 从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看,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有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这就要求我们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力量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论文题目怎么写的高中

中国精神的论文来帮你解决,专业,包满意 。

题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补充: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写一遍关于中国精神论文题目。这些论文都是大学生写的。让那些大学毕业的人必须要写。

· 题名(Title,Topic)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不达意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论文题目十分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话:“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 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 作者姓名和单位(Author and department)这一项属于论文署名问题。署名一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二是记录作用的劳动成果,三是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及文献检索(作者索引)。大致分为二种情形,即:单个作者论文和多作者论文。后者按署名顺序列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工作与论文撰写实际贡献最大的列为第一作者,贡献次之的,列为第二作者,余类推。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同样是为了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 (三)摘要(Abstract) 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他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  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关键词(Key words)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的叙词。 主题词是用来描述文献资料主题和给出检索文献资料的一种新型的情报检索语言词汇,正是由于它的出现和发展,才使得情报检索计算机化(计算机检索)成为可能。 主题词是指以概念的特性关系来区分事物,用自然语言来表达,并且具有组配功能,用以准确显示词与词之间的语义概念关系的动态性的词或词组。 关键词是标示文献关建主题内容,但未经规范处理的主题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篇论文可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或主题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纵观全文,先出能表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或词汇,这些住处或词江,可以从论文标题中去找和选,也可以从论文内容中去找和选。例如上例,关键词选用了6个,其中前三个就是从论文标题中选出的,而后三个却是从论文内容中选取出来的。后三个关键词的选取,补充了论文标题所未能表示出的主要内容信息,也提高了所涉及的概念深度。需要选出,与从标题中选出的关键词一道,组成该论文的关键词组。关键词与主题词的运用,主要是为了适应计算机检索的需要,以及适应国际计算机联机检索的需要。一个刊物增加“关键词”这一项,就为该刊物提高“引用率”、增加“知名度”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五)引言(Introduction)引言又称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其写作内容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引言的文字不可冗长,内容选择不必过于分散、琐碎,措词要精炼,要吸引读者读下去。引言的篇幅大小,并无硬性的统一规定,需视整篇论文篇幅的大小及论文内容的需要来确定,长的可达700~800字或1000字左右,短的可不到100字。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论文题目怎么写高中生

(1)联系工作实际选题要结合我国行政管理实践(特别是自身工作实际),提倡选择应用性较强的课题,特别鼓励结合当前社会实践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建议立足于本地甚至是本单位的工作进行选题。选题时可以考虑选些与自己工作有关的论题,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上升为理论,或者以自己通过大学学习所掌握到的理论去分析和解决一些引起实际工作问题。(2)选题适当所谓选题要适当,就是指如何掌握好论题的广度与深度。选题要适当包括有两层意思:一是题目的大小要适当。题目的大小,也就是论题涉及内容的广度。确定题目的大小,要根据自己的写作能力而定。如果题目过大,为了论证好选题,需要组织的内容多,重点不易把握,论述难以深入,加上写作时间有限,最后会因力不胜任,难以完成,导致中途流产或者失败。相反,题目太小了,轻而易举,不费功夫,这样又往往反映不出学员通过几年大学阶段学习所掌握的知识水平,也失去从中锻炼和提高写作能力的机会,同时由于题目较小,难以展开论述,在字数上很难达到规定字数要求。此外,论文题目过小也不利于论文写作,结果为了凑字数,结尾部分东拼西凑,结构十分混乱。二题目的难易程度要适当。题目的难易程度,也就是论题涉及的深度。确定题目的难易,也要根据自己的写作能力而定,量力而为。题目难度过大,学员除了知识结构、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外,资料搜集方面也有局限。这样,就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致使论文写了一半就写不下去了,中途要求另选题目。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不要脱离实际,好高骛远,去选一些自己不可能写好的论题;又不能贪图轻便,降低要求,去写一些随手可得的论题。(3)选题要新意所谓要有新意,就是要从自己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出发,在研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善于发现新问题,敢于提出前人没有提出过的,或者虽已提出来,但尚未得到定论或者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只要自己的论文观点正确鲜明,材料真实充分,论证深刻有力,也可能填补我国理论界对某些方面研究的空白,或者对以前有关学说的不足进行补充、深化和修正。这样,也就使论文具有新意,具有独创性。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报告摘选国家层面: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要求。  在当代中国,实现国家昌盛、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符合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寻求民族复兴的共同愿景,是一个能够凝聚起亿万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的宏伟目标。社会层面: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规定,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始终是党和国家奉行的核心价值理念。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党从成立之初就将其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为之做出不懈奋斗,在实践上极大发展了人民的自由和平等,极大发展了社会的公正和法治。公民层面: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公民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

不一定要特别高大上的,主要是开头和结尾一定要精辟简洁,千万不要写金钱啊权利至上什么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