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论文带调查问卷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4-07-05 13:35:5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论文带调查问卷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教师问卷]调查报告2011年6月,我校设计的课题《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获得了市教育学会十二五课题立项。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课堂教学的情况,获取第一手资料,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我们设计了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调查问卷(教师卷),对参加课题研究的课题组成员做了问卷调查,现将相关问题报告如下:一、问卷制作与调查对象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调查问卷,由我校《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组制作。问卷共设12道选择题和两道问答题。2011年秋季学期伊始,我们对全校教师做了关于“有效课堂教学”的问卷调查。调查过程共发教师问卷65份,收回58份,占2%。二、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A.问卷调查结果1.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很深的占2%,知道一些的占8%,一点儿不了解的没有。2.认为提高课堂教学难度很大和没有难度的都没有,但觉得有一些难度。3.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教师具有专业技能的占100%。4.知道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很多的占3%,了解一些的占7%,不了解的没有。5.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知道得很全面占2%。6.96.6%的教师知道怎样衡量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否有效。7.认为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占100%。8.全面熟悉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的占5%。9.全面熟悉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的占3%。10.全面掌握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的占8%B.调查结果分析从调查问卷的答卷情况来看,全体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但,很了解的却并不多,这说明了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已经提出来好长时间了,而我们的教师没有做深层次的研究,只是听过一些名教师的次数有限的讲解,缺少理论学习与研究。大家都知道,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一些难度,但又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我们努力了,是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大家也都知道,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师需要具备一些专业的技能,比如信息技术,只有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才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它与传统教学相比,有着天壤之别,它可以把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的东西,用动画把它表达清楚;手工不能完成的东西,在它不是一件难事;情境的再现,是它最拿手的本领……它的直观,它的动态,它的过程的体现,它的时间跨越,空间的延伸,无不体现了它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上的魅力。从答卷中,可以发现,大家都知道创设情境,要遵循实用性原则,价值性原则以及趣味性原则,但从我们有些教师的课堂中发现,有些情境设计只有趣味,没有价值,这就失却了创设情境的意义了。因而,我们不但要了解它,更要用好它,使其产生比直接呈现给学生更大的效果,这才是情境设计的目的。大家都知道,要想上好一堂课,就必须要仔细研究学生、分析学情,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增强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有效。衡量一堂课是否有效,重要的一点,是你有没有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没有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有没有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有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你的教学手段是不是最优化的。而教学的宗旨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影响一堂课有效性的因素很多,有教师教的行为,有学生学的行为,有教学目标的因素,更有评价的因素在里面,教学反思不能影响这节课的教学的有效性,但,它可以影响今后的课堂教学,反思的成功与否,对一名教师的进步与否,有着很大的关系,成功的反思,会真正做到“失败是成功之母” ,成功是更成功的起点。从问答题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认识还是比较深刻的,有着比较新的教学理念。例如有教师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强化学生积极的学习体验,创设真实自然的教学情境。关注学生的体验是使课堂有效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有了积极的体验,才能够深入到问题的探究中去,只有探索,才有收获,有了成功的喜悦,才有进一步的探索与创新。大家有一个共识,就是,好的情境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很自然的把学生引进自主探索知识的空间,是使课堂有效的有效方法之一。老师们在答卷中也有一些好的建议,比如说请名师到校上示范课,请专家来校讲学,这些都说明了,老师们有着非常强烈的求知欲,大家都有一颗要搞好教学的心,都想使自己的课堂有效、高效。也有教师提出,要加强课改理论、课程理念的学习,不断更新教学思想。这个建议充分体现了,教师对有效课堂的重视度,说明了,我们的教师是想研究教学的,他们也深深知道要想搞好教学,光有实践不行,还要从理论入手,要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在实践去检验理论。同时要不断的更新理念,紧跟课程改革的形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不落伍。有的教师还提出:要重视课堂上学生生成的东西,因为那里闪烁着学生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不断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说明了我们的教师已经在课堂教学上进行思考了,进行研究了,并且提出的想法较有深度,很值得重视与研究。三、探讨与建议根据本次调查了解到的我校教师对课堂教学有效性了解和掌握的情况,我们认为,我校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中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近年来,我校教师通过外出学习和请专家讲学,在理论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进一步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改进了教法,课堂教学效率有所提高。不少教师还参加优质课比赛,在市级基本功竞赛中获奖。但是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由于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有效课堂教学研究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可以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所以,我们应当总结经验,扬长弃短,改革创新,通过深入探索与实践,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1. 认真学习相关理论,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的最佳途径,就是认真学习相关的教学理论。比如: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出版的《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会教学: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与实践》、[美]加里·鲍士奇所著的《有效教学方法》、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课堂教学艺术》、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课堂教学心理学》等等。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可以更好的转变我们的教学理念,通过学习我们要真正的弄清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很强的活动,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从教育学专业角度说,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发展就其层次而言,包括现有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发展就其形式而言,存在“内在发展”与“外在发展”;发展就其机制而言,有预设性发展和生成性发展;发展就其时间而言,有眼前发展和终身发展;发展就其主体而言,有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显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绝不仅仅限于教学的效率与效益,更不能把其窄化为“双基”和考试分数。一个人的发展与成才,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主要是靠自己学出来的。课堂教学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差异,当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教”的有效性和学生“学”的有效性的有机结合。发展也是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教师要对课堂教学有清晰的认识。这节课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掌握知识的程度如何,要养成哪些行为品质,要使学生在哪些方面得到什么样的发展,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等等。教师在上课前都要非常清楚。整节课中,师生活动都应围绕这些目标展开。这就要求我们要很好地去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这样才会使得所提出的问题有足够的针对性。才能真正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2.积极实践、探索、创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理论要联系实际,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因而,我们要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在探索中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在改进中,创新我们的教学方法。有效课堂教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的师生双边活动,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课堂教学是在校学生学习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高效,不是看教师是否教得认真,是否讲完了课时教学的内容,而是看学生是否真正学懂或者学得好不好,看学生是否体验到学习的兴趣。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检验课堂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有效教学关注的是:首先是“学生”,教师的心里要有学生。怎样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这是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更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只有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角,其创新思维的发展才能有一个比较大的空间。同时,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思考的多样性,要始终把学生放在心里,也就是说要读懂学生。 其次是“发展”,学生的发展,也包括教师自身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一方面是认知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情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在教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发展。第一个层次是新教师,他们的着眼点是完成教案。第二个层次是有经验的教师,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完成教学任务,并能处理一些突发性的问题。第三个层次是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研究表明,有很多教师直到退休还停留在第二个层次,仅仅是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其主要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关注自身的发展,没有进行研究。因此,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进行探索研究是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教师发展好了,学生才能更好地发展。第三是“过程”。即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是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体验“数学化”的过程 。读懂学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 ;读懂教材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读懂课堂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保证 。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把不聪明的学生变聪明,让聪明的学生更加聪明——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本质之一,也是课堂有效教学的根本要求。因此,我们一定要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扎扎实实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把方法教给学生。学生课堂自学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学习,同时指导学习方法,或者引导学生回顾用过的学习方法。例如:怎样看书,怎样抓重点,怎样用好例题,怎样勾画圈点,怎样筛选信息,怎样质疑解难,怎样梳理答案,怎样联系实际,怎样迁移应用等等,实践活动课还要讲清应注意什么事项。第二,把课堂还给学生。当代教育理论认为,一节课应该把2/3的时间交给学生,教师的讲解累计不要超过1/3的时间。第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从中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的教学方式要适应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的需要,要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外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从听觉方式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方式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而同时运用听觉和视觉可接受知识的65%。如果把所有感觉器官都充分的调动起来,学生可以接受的知识将达到90%左右。再通过系统复习和记忆,学生就能够全面掌握学过的知识。因此,课堂教学一定要坚持听、说、读、写、思、算相结合。3.优化课堂教学,注重激励评价,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时间、结果和体验是考量课堂有效教学的三个指标。学习时间是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时间用在学习上,千方百计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质量,争取在相对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学习结果是关键:学习结果是指学生经过学习所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感觉得到有具体的学习收获。学习体验是灵魂:教师通过组织课堂教学,要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想学、会学、乐学,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表扬激励,激发兴趣,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表扬激励能够唤起学生的好心情,好心情容易唤醒学生的上进心,上进心容易诱发学生的学习内动力,内动力的发挥能使学生不断进步。特别说明一点,潜能生尤其需要鼓励和表扬,对待潜能生,我们要用放大镜去看他们的优点和成绩,要利用一切机会对他们进行表扬,以使他们对学习提高信心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让所有的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而就得乐学。教学是艺术,艺术是无止境的,要使课堂教学成为艺术创造的精品,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必须做到有意识地长期追求、探索、创新和超越。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看得更高才能做得更佳。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更新的挑战,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有效,高效而高质。附:《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调查问卷[教师]任教年级 任教学科 年龄   教龄   一、选择题1.您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 )A很了解   B知道一些   C一点儿也不了解  2、在平时的教学中,你觉得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A难度很大   B有一些难度   C没有难度  3、您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 )A需要教师具有专业技能 B一般教师都能实现C不需要技能 4、您对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A知道很多方法  B了解一些   C了解甚少5、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有( )A 优化教学目标 B 增加课堂教学容量C 优化教学结构D 优化课堂教学的思路E 优化教师的个人素质和修养F 优化使用多种教学手段6、面对新课程改革,上好一堂课,需做好( )A 仔细研究学生、搞好学情分析B 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 C 增强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D 强化学习过程的有效性7、从哪些方面衡量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否有效? ( )A 是否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B 是否是关注所有学生发展的教学C 是否是增强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D是否是能够很好的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教学8、利用信息技术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系( )A 只有利用信息技术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B 只要利用信息技术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C 利用信息技术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没多大关系D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9、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有( )的有效性A教师教学行为 B学生学习行为C教学目标D教学内容E教学方法F教学评价G教学反思10、课堂教学有效性应以学生的( )为目的。A个性发展   B全面发展   C终身发展 11、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应从( )出发A 课程需求   B 学生的兴趣爱好   C 学生的需要12、设计有效的教学情境应遵循的原则是( )A 实用性原则  B价值性原则 C 趣味性原则二、问答题1.对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您有哪些认识?2.您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题目: 浅谈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及其发展 小学地方性课程中加入方言文化课的构想 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 某市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新课程背景下的文本解读 浅谈小学“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美国小学教师教育的基本特点及启示 小学习作评改的策略研究 研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现状的分析及其启示 中美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及启示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教师的审美素质 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和的问题与对策 某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 试论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发展特点及其培养 当前语文课堂评价的误区与矫正 不同家庭结构对儿童个性的影响 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及其培养策略研究 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网络成瘾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小学习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初探 试论家庭教育在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作用 关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 当前家庭教育的不足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新课改背景下的阅读教学误区初探 浅析中国现代母亲教育 关于课堂提问以学生为主体问题的思考 传统个别化教学与网络个别化教学之比较 某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班学生职业意识初探 市小学生课余培训调查研究 研究型教师的成长策略 浅谈小学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策略 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台湾“感恩教育”教学范例阐析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探究 浅析当前教师评价体制 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情感教学的策略 重塑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浅谈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论推广少儿经典教育的必要性和成败关键 放飞语文课堂 开辟求知天地 “任务驱动型”口语交际教学模式的构建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造型之比较 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中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比较分析与启示 小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新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误区初探 市民办小学现状调查与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讨论法的探索 关于小学生视野中优秀教师的调查研究 小学教师“随班就读”教育教学能力的研究 感悟:词义教学的新策略 中日生存教育的比较及思考 小学科学教学中“有结构材料”的研究 大学生团体心理咨询内容分类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的应用与设计 农村小学开设科技活动课的初步研究 21世纪中小学健康教育新思考 新时期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初探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古诗教学要加强审美教育 信息时代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 浅谈小学科学课科学探究活动的现状和策略 关于小学口算教学的几点思考 小学教师教育的优势及其启示 小学数学生成性课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小学生家庭作业布置的误区及改进策略的研究 信息技术条件下小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 试论当前小学的科普教育 小学生课外阅读策略探究 试论小学古诗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试论金庸武侠小说对小学生的影响 浅谈互联网对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 高等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和发展及其教育功能——高等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小学教师素质之见 “概率统计思想”教育对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影响 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探讨 生命教育呼唤对话教育 市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调查研究 电子档案袋在小学评价中的应用 浅析小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培养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研究 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比较研究 浅谈档案袋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高等教育质量观述评 学校管理中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研究 初探新课改下的家庭教育与小学生厌学的关系 小学语文教师“口语交际”课专业素养问题初探 关于师范生教育观现状的调查研究 学校情景下儿童肥胖症的综合防治模式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角色转变的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良好班集体形成的策略研究 “先行组织者”与古诗教学词句疏通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的整合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的识字教学 学习风格的差异与教学研究 浅析另类儿歌的思想倾向及形成原因 浅析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英语快乐教学的误区及其原因探讨 晏阳初的平民教学观及其当代价值 中美两国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教学方法之比较与思考 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 美国小学教育专业硕士课程方案的分析与思考 从《卖火柴的小女孩》看小学童话教学的审美教育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校长的用人艺术研究 中小学科学教育人文化的思考 小学教师指导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研究 现代小学青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行文格式:论因材施教与应试教育 2010-4-25 14:37:05 作者:zf9828 宁夏省中卫市沙坡头区永康镇永康小学/赵娟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潜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怎样才能充分挖掘和培养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怎样才能处理好个体发展与群体教育、因材施教与应试教育的关系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我国近年来虽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强调因材施教,但大多数学校又都过分重视升学率,惟成绩是瞻,成绩就是法宝,教师的业绩、教学的评估都以成绩高低来衡量,在如此重视成绩的情况下,教师们的精力都集中在了书本、成绩,厚此薄彼,抓群体而忽视个体,犹如一辆割草机,齐刷刷的过去,枝条没有了,个性没有了,只有方方正正、千篇一律的规格。因材施教与应试教育已形成矛盾。做为一名有责任的教育工作者,我们绝不能人云亦云、明哲保身,我们必须大声疾呼、合理建议。 古人韩愈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难道现代社会就没有这样的现象?有一些同学,学习成绩不理想,但在其他方面却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例如唱歌、跳舞、体育、绘画、动手能力、组织能力等等,但因为缺少真正的伯乐来发现、鼓励、培养,在成绩大于天、“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学生的命根。”的思想支配下,特长爱好得不到发挥、得不到锻炼,逐渐沦落为班上的差等生。国家推行基础教育旨在推进素质教育克服应试教育弊端的教育改革成效不够明显:应试教育批而不倒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素质教育倡而不立未能取得重大突破。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素质教育举步维艰,而素质教育搞不好,因材施教就是一句空话。在现阶段,人的成长与谋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人们总是根据谋生利益最大化来规划其受教育过程的。既然社会上越来越多被看好的职业岗位设置了学历高门槛,那么必将引导人们选择上大学上好大学来圆自己的人生梦,引导人们在高考前的十余年间,争取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并力争成为一次次考试成绩的领跑者,如此一来就是片面发展的应试教育而不是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更适合普遍的需要了。基础教育多年来大都是为构建教育“金字塔”服务的,单纯追求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只要统考分数和升学率上去了,就“一俊遮百丑”,“哼一声都是经验”。这种以应试为主导的教育目标必须改变,而应培养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出发点和归宿,树立以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以充分发展个性特长为宗旨的素质教育目标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参加教育的工作者扪心自问一下,在以成绩、升学率为准绳的时势下,你们敢逆流而上的去实施素质教育、去因材施教吗?你的成绩上不去怎么办?因此,我们必须孜孜不倦的去探索,找到一条既能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又能提高全体学生成绩及升学率的契合点。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说:“……需要因材施教。正如松树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施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它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我们这里所强调的“材”就包含着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因此,作为教师,应通过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的观察,并结合兴趣爱好的把握来确定一个学生所具有的气质特征,进而才有可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材施教对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同时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使“不同的人在教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但当前小学教学因材施教中普遍明显存在着几个误区:把因材施教和班级授课对立起来;把因材施教定位于少数学生身上,和大多数学生对立起来;认为因材施教难度大,难以实施;这些误区的产生以致在教学中不能有意识地、自觉地、积极地把握因材施教对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制导性、支配性和潜移默化作用,影响着因材施教作用的有效发挥。基于这些误区在基本的对策上教师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主动的学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热爱每一个学生。总之,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展开教育活动,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既面向全体又注重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中国教育的传统,也是教育事业客观规律的反映。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发展上有一定的共同特征,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也大体相同,这是学生的共性。但由于不同学生的生理条件、环境影响和受教育的具体情况不同以及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即他们在知识、能力、性格、兴趣、爱好、意志力、习惯、品格和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展开教育活动,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叶子,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这是不容忽视的现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不应该忽视,为了激发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兴趣,教师应因材施教来吸引绝大多数的学生的注意力。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使用不同方法,及时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来因势利导。实施因材施教应是一个教师追求的境界。具体说,因材施教的境界是教师实现其存在的状态。因为只有你热爱每一个学生,才会将你的期待心理与每一个学生的渴盼心理对接,这时,也只有这时,因材施教才会具有全部的意义。学生发展的每一步都是教师实现人生境界的阶梯。坚持正面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正面鼓励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形成正确的信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产生与教师合作的愿望,使学生真正能放开手脚,生动活泼有效的进行学习。笔者认为以下几点能巧妙地将因材施教思想穿插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1)以“表扬”为主的教育方法。每个学生都非常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赞许、家长的鼓励,特别是对于差生我们更不该吝啬我们的赞美。对于差生的点滴进步,如果及时给予表扬,将会诱发他们潜在的积极性,萌发上进的生机。这种表扬将起到批评起不到的作用,收到逆向激进的效果。 (2)以“闪光”为主的正面引导。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即使是萌芽状态的、不稳定、不突出的苗头,也要从鼓励角度出发,正面引导,大力宣扬,这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也是一种教育机智。 (3)以“成功”为主的激励机制。差生少有成功的机会,更难得到教师的正面肯定与激励。利用差生成功的契机来激励差生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 (4)以“创新”为主的开拓机制。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严格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仅以作业为例,内容适度,形式灵活,不仅重视巩固性的书面作业,还要设计富于个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作业、口头作业、行为作业,并把课外阅读纳入培养健康的个性之中,以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笔者认为在目前高度重视统考分数和升学率的形式下,教育工作者必须提高自己的学识能力,才能更多的、巧妙的将因材施教、素质教育融入应试教育中,推陈出新,不落俗套,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希望教育工作者能本着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的精神,认认真真的总结出一些经验来,丰富、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为期几周的实习终于结束了,这些在中学的日子让我感受到了作为教师的荣耀,同时也体会到作为一个园丁的辛劳,发现自身的一些不足之处要,做好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过去三年数学教育的学习过程中比较强调的是对高等数学和一些初等数学知识的学习,以及对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掌握新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能使自身的知识结构得到不断完善、更新和发展,这样才能居高临下,透彻地理解教材,在教学上运用自如,作为将要肩负起教书育人这一神圣职责的我们来说这当然是必须的,却不是充分的。现代教育要求教师除了精通某一学科的专门知识,懂得教育理论,掌握教育方法以外,还要求教师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有较为广博的知识面,有较好的沟通人际关系的能力,有扎实的基本功和一定的教学艺术。同时要求教师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需要具备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把自己已有的知识尽可能多的、高效的传授给学生。教师是书本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联系纽带、运输通道。古代文学家韩愈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无论是传道、授业还是解惑,都要通过语言尤其是口头语言来完成,但是在这方面目前为止还没有相应的课程。在中学实习的过程中,听老教师教导在文理课程上有偏科的学生常常会说,语文如果学不好,理解能力差,会对数学等理科学习造成影响。对学生是这样,对教师,其实也是这样,表达能力和方式有欠缺的话,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样一个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师讲出来的效果可能完全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能完全不同。这种情况下教师口语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及整个教育质量的好坏。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素质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 所以作为虽然一名理科学生,我认为我们师范专业的学生仍然有必要进行语文方面课程的学习,尤其是口语表达方面的能力训练,如何使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富于激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育理论方面的课程中对教学过程中表达方面的重要性也略有提及,但主要是一些较为理论和提纲性的内容,实践表达的训练很少,还远远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此外,虽然当今多媒体教学已相当发达,但最常用、最方便的教学媒体仍然是黑板和粉笔,板书字迹工整甚至美观与否也都将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好的板书被学生抄作笔记后,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忆起课堂内容;而字迹潦草、难认、不规范的板书让学生作笔记时无所适从,无法达到板书的效果。教师的板书是否严谨、规范,能给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板书中不规范的汉字、标点及格式,常会被学生模仿进了作业本甚至是考卷中。所以在我们学习作为教师各方面的技能的现阶段希望能开设一些书法、粉笔字方面的相应课程或多开展一些此类活动,培养作为教师应有的基本技能。另外,一个多月前,我上了讲台上了第一堂课,课程进行到半个小时以后,我开始感觉到喉咙干涩,疼痛,当时最担心的莫过于怕自己坚持不了这一节课,好在并没有这样,只是喉咙哑了几天。后来我发现许多中学老师都有慢性的咽喉炎。而我周围,我的带教老师,自从走上教师岗位几年来一直都声带过渡疲劳,声音嘶哑;办公室里另一位新来的处于见习期的新老师也在只上了不到一个月的课时失声。咽喉炎已经成为许多来教师的职业病。所以我想师范专业的课程中能不能给予我们一些如何发声,如何保护自己的指导,以便我们在走上三尺讲台后能更好的完成工作。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书”,还必须“育人”。因此,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必须是全面的。教师为了获得向学生施加全面影响的手段和才能,就应该在通晓一定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拥有比较广泛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即使是数学教师除了数学专业知识和相关理科知识外,也应该具有一定的人文历史方面的知识。理论的说服力需要有丰富生动的知识来体现,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背景,才能在教学中,从多角度、多侧面去启发学生和论证问题以广博的知识提高理论的说服力,增强自己的教学魅力。 “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所以学校能不能给师范生多安排一些选修科学,人文课程的机会,提高我们的知识水平,优化知识结构。以上只是我在实习过程的一些所见所想,有些是从我的不足之处引发的一些思考,在论文中讨论,自己觉得有班门弄斧的嫌疑,确是我的真实想法。也在这次实习中学到许多东西,希望将来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不是亲笔。随便追问。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论文带调查问卷怎么写

根据这节课的上课情况来写 ,主要看学生的课堂氛围 ,学习兴趣 ,学生的互动情况等等 教师主要看教师是不是真正做到了这堂课的组织者,真正的让学生融入到这堂课中。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教师问卷]调查报告2011年6月,我校设计的课题《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获得了市教育学会十二五课题立项。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课堂教学的情况,获取第一手资料,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我们设计了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调查问卷(教师卷),对参加课题研究的课题组成员做了问卷调查,现将相关问题报告如下:一、问卷制作与调查对象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调查问卷,由我校《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组制作。问卷共设12道选择题和两道问答题。2011年秋季学期伊始,我们对全校教师做了关于“有效课堂教学”的问卷调查。调查过程共发教师问卷65份,收回58份,占2%。二、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A.问卷调查结果1.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很深的占2%,知道一些的占8%,一点儿不了解的没有。2.认为提高课堂教学难度很大和没有难度的都没有,但觉得有一些难度。3.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教师具有专业技能的占100%。4.知道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很多的占3%,了解一些的占7%,不了解的没有。5.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知道得很全面占2%。6.96.6%的教师知道怎样衡量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否有效。7.认为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占100%。8.全面熟悉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的占5%。9.全面熟悉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的占3%。10.全面掌握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的占8%B.调查结果分析从调查问卷的答卷情况来看,全体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但,很了解的却并不多,这说明了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已经提出来好长时间了,而我们的教师没有做深层次的研究,只是听过一些名教师的次数有限的讲解,缺少理论学习与研究。大家都知道,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一些难度,但又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我们努力了,是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大家也都知道,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师需要具备一些专业的技能,比如信息技术,只有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才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它与传统教学相比,有着天壤之别,它可以把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的东西,用动画把它表达清楚;手工不能完成的东西,在它不是一件难事;情境的再现,是它最拿手的本领……它的直观,它的动态,它的过程的体现,它的时间跨越,空间的延伸,无不体现了它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上的魅力。从答卷中,可以发现,大家都知道创设情境,要遵循实用性原则,价值性原则以及趣味性原则,但从我们有些教师的课堂中发现,有些情境设计只有趣味,没有价值,这就失却了创设情境的意义了。因而,我们不但要了解它,更要用好它,使其产生比直接呈现给学生更大的效果,这才是情境设计的目的。大家都知道,要想上好一堂课,就必须要仔细研究学生、分析学情,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增强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有效。衡量一堂课是否有效,重要的一点,是你有没有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没有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有没有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有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你的教学手段是不是最优化的。而教学的宗旨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影响一堂课有效性的因素很多,有教师教的行为,有学生学的行为,有教学目标的因素,更有评价的因素在里面,教学反思不能影响这节课的教学的有效性,但,它可以影响今后的课堂教学,反思的成功与否,对一名教师的进步与否,有着很大的关系,成功的反思,会真正做到“失败是成功之母” ,成功是更成功的起点。从问答题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认识还是比较深刻的,有着比较新的教学理念。例如有教师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强化学生积极的学习体验,创设真实自然的教学情境。关注学生的体验是使课堂有效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有了积极的体验,才能够深入到问题的探究中去,只有探索,才有收获,有了成功的喜悦,才有进一步的探索与创新。大家有一个共识,就是,好的情境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很自然的把学生引进自主探索知识的空间,是使课堂有效的有效方法之一。老师们在答卷中也有一些好的建议,比如说请名师到校上示范课,请专家来校讲学,这些都说明了,老师们有着非常强烈的求知欲,大家都有一颗要搞好教学的心,都想使自己的课堂有效、高效。也有教师提出,要加强课改理论、课程理念的学习,不断更新教学思想。这个建议充分体现了,教师对有效课堂的重视度,说明了,我们的教师是想研究教学的,他们也深深知道要想搞好教学,光有实践不行,还要从理论入手,要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在实践去检验理论。同时要不断的更新理念,紧跟课程改革的形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不落伍。有的教师还提出:要重视课堂上学生生成的东西,因为那里闪烁着学生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不断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说明了我们的教师已经在课堂教学上进行思考了,进行研究了,并且提出的想法较有深度,很值得重视与研究。三、探讨与建议根据本次调查了解到的我校教师对课堂教学有效性了解和掌握的情况,我们认为,我校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中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近年来,我校教师通过外出学习和请专家讲学,在理论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进一步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改进了教法,课堂教学效率有所提高。不少教师还参加优质课比赛,在市级基本功竞赛中获奖。但是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由于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有效课堂教学研究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可以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所以,我们应当总结经验,扬长弃短,改革创新,通过深入探索与实践,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1. 认真学习相关理论,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的最佳途径,就是认真学习相关的教学理论。比如: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出版的《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会教学: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与实践》、[美]加里·鲍士奇所著的《有效教学方法》、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课堂教学艺术》、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课堂教学心理学》等等。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可以更好的转变我们的教学理念,通过学习我们要真正的弄清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很强的活动,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从教育学专业角度说,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发展就其层次而言,包括现有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发展就其形式而言,存在“内在发展”与“外在发展”;发展就其机制而言,有预设性发展和生成性发展;发展就其时间而言,有眼前发展和终身发展;发展就其主体而言,有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显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绝不仅仅限于教学的效率与效益,更不能把其窄化为“双基”和考试分数。一个人的发展与成才,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主要是靠自己学出来的。课堂教学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差异,当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教”的有效性和学生“学”的有效性的有机结合。发展也是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教师要对课堂教学有清晰的认识。这节课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掌握知识的程度如何,要养成哪些行为品质,要使学生在哪些方面得到什么样的发展,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等等。教师在上课前都要非常清楚。整节课中,师生活动都应围绕这些目标展开。这就要求我们要很好地去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这样才会使得所提出的问题有足够的针对性。才能真正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2.积极实践、探索、创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理论要联系实际,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因而,我们要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在探索中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在改进中,创新我们的教学方法。有效课堂教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的师生双边活动,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课堂教学是在校学生学习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高效,不是看教师是否教得认真,是否讲完了课时教学的内容,而是看学生是否真正学懂或者学得好不好,看学生是否体验到学习的兴趣。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检验课堂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有效教学关注的是:首先是“学生”,教师的心里要有学生。怎样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这是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更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只有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角,其创新思维的发展才能有一个比较大的空间。同时,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思考的多样性,要始终把学生放在心里,也就是说要读懂学生。 其次是“发展”,学生的发展,也包括教师自身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一方面是认知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情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在教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发展。第一个层次是新教师,他们的着眼点是完成教案。第二个层次是有经验的教师,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完成教学任务,并能处理一些突发性的问题。第三个层次是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研究表明,有很多教师直到退休还停留在第二个层次,仅仅是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其主要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关注自身的发展,没有进行研究。因此,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进行探索研究是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教师发展好了,学生才能更好地发展。第三是“过程”。即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是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体验“数学化”的过程 。读懂学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 ;读懂教材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读懂课堂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保证 。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把不聪明的学生变聪明,让聪明的学生更加聪明——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本质之一,也是课堂有效教学的根本要求。因此,我们一定要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扎扎实实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把方法教给学生。学生课堂自学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学习,同时指导学习方法,或者引导学生回顾用过的学习方法。例如:怎样看书,怎样抓重点,怎样用好例题,怎样勾画圈点,怎样筛选信息,怎样质疑解难,怎样梳理答案,怎样联系实际,怎样迁移应用等等,实践活动课还要讲清应注意什么事项。第二,把课堂还给学生。当代教育理论认为,一节课应该把2/3的时间交给学生,教师的讲解累计不要超过1/3的时间。第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从中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的教学方式要适应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的需要,要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外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从听觉方式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方式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而同时运用听觉和视觉可接受知识的65%。如果把所有感觉器官都充分的调动起来,学生可以接受的知识将达到90%左右。再通过系统复习和记忆,学生就能够全面掌握学过的知识。因此,课堂教学一定要坚持听、说、读、写、思、算相结合。3.优化课堂教学,注重激励评价,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时间、结果和体验是考量课堂有效教学的三个指标。学习时间是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时间用在学习上,千方百计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质量,争取在相对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学习结果是关键:学习结果是指学生经过学习所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感觉得到有具体的学习收获。学习体验是灵魂:教师通过组织课堂教学,要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想学、会学、乐学,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表扬激励,激发兴趣,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表扬激励能够唤起学生的好心情,好心情容易唤醒学生的上进心,上进心容易诱发学生的学习内动力,内动力的发挥能使学生不断进步。特别说明一点,潜能生尤其需要鼓励和表扬,对待潜能生,我们要用放大镜去看他们的优点和成绩,要利用一切机会对他们进行表扬,以使他们对学习提高信心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让所有的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而就得乐学。教学是艺术,艺术是无止境的,要使课堂教学成为艺术创造的精品,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必须做到有意识地长期追求、探索、创新和超越。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看得更高才能做得更佳。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更新的挑战,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有效,高效而高质。附:《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调查问卷[教师]任教年级 任教学科 年龄   教龄   一、选择题1.您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 )A很了解   B知道一些   C一点儿也不了解  2、在平时的教学中,你觉得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A难度很大   B有一些难度   C没有难度  3、您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 )A需要教师具有专业技能 B一般教师都能实现C不需要技能 4、您对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A知道很多方法  B了解一些   C了解甚少5、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有( )A 优化教学目标 B 增加课堂教学容量C 优化教学结构D 优化课堂教学的思路E 优化教师的个人素质和修养F 优化使用多种教学手段6、面对新课程改革,上好一堂课,需做好( )A 仔细研究学生、搞好学情分析B 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 C 增强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D 强化学习过程的有效性7、从哪些方面衡量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否有效? ( )A 是否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B 是否是关注所有学生发展的教学C 是否是增强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D是否是能够很好的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教学8、利用信息技术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系( )A 只有利用信息技术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B 只要利用信息技术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C 利用信息技术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没多大关系D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9、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有( )的有效性A教师教学行为 B学生学习行为C教学目标D教学内容E教学方法F教学评价G教学反思10、课堂教学有效性应以学生的( )为目的。A个性发展   B全面发展   C终身发展 11、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应从( )出发A 课程需求   B 学生的兴趣爱好   C 学生的需要12、设计有效的教学情境应遵循的原则是( )A 实用性原则  B价值性原则 C 趣味性原则二、问答题1.对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您有哪些认识?2.您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一、调研背景及目的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市的凌河、古塔、高新三个区和实验小学已于2003年秋季进入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实验。根据市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的部署,为了解实验区课改情况及教师落实新的课程理念、实施新课标、使用新教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帮助研究解决,为召开科学课程改革研讨会做准备,特进行此次调研。二、调研时间及对象根据市教育局的指示和部署,我们于2003年10月17~27日,对凌河、古塔、高新三个实验区的部分学校及实验小学进行科学课程实施情况调查研究。三、调研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师、生)及观看课堂教学等形式进行调研。(一)、召开座谈会我们每到一个实验区都要分别组织全区任课教师和一部分学生进行座谈,了解课程改革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师生们畅所欲言,谈自己的认识和建议。(二)观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材及环境等组成,通过课堂教学能够充分反映教师的课程理念、角色地位、教学目标、教材把握、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兴趣、学习方式、同教师的关系等方面的情况。我们共看了10节课,发现教师的观念在悄悄地转变,体现新理念的课堂教学正在产生。高高在上,权威式的教师正逐渐远离而去,看到的是能够蹲下来参与孩子们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三)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编制内容包括教师情况调查表和教材实验情况调查问卷,它包括教师反馈情况、学生反馈情况及对新课程的认识等三方面的内容,共18道题。其中学生反馈题(5道)和教师反馈题(7道)均以选择形式呈现,教师对课程认识部分以简答或填表形式呈现。在完成前两项活动以后,将此问卷下发到每位科学教师手中,(共发放40份,收回35份)。这样能更全面反映课改情况,以便我们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问题。四、结果与分析(一)科学课堂教学现状1.科学课程开设情况。在我们调查的实验区中,每所学校都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实施,每周2课时。统一使用教育科学出版社的《科学》教科书。2.科学课程任课教师情况。经调查得知,我市现进入小学科学课程实验的教师中,专职教师占65%,兼职教师占35%;拥有大专学历的占82%,本科学历的占18%;原任自然学科的教师占82%,其他学科转过来的占18%;小学高级占71%,小学一级占29%。其中20~30岁的占35%,30~40岁的占59%,50岁以上的占6%.调查结果表明,95%的教师都很喜欢科学课程,他们说,开设科学课程以来,自己比以前更加努力工作了,因为它对教师要求更高了,这是对我们一次有意义的挑战。老师们能够这样地看待自己,认识新课程,这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内在动力。3.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反映。调查了解到,95%以上的学生喜欢科学课程,70%的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和活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愿意和其他同学合作探究问题,有时能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在家遇到科学方面的问题,到校后就能与同学、老师交流探讨,40%学生在课余时间也渐渐喜欢阅读一些科普读物了,把看到的科学故事说给同学们听,这是与自然课程所不同的,学生们说:“我非常喜欢科学课。因为教师能带我们到室外观察事物,能学会观察、解决问题的方法,能亲手捉蜗牛、蚂蚁。谈到这里,有个孩子说:“我发现蝗虫雄性的小,雌性的大”。我问他,你是怎么知道的?他说:“我发现大的背着小的”。另一个学生又说:“我还看见一个绿色的长着六条腿,还有触角的小动物,我不认识就把它画下来了。”还有的孩子说:“科学课老师像亲人一样带领我们动手做”……可见,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逐渐形成,这都是实施新课程以来所取得的成果。4.科学课程教学实施情况。(1)对教材的认识。我们选用的是教科版的《科学》教科书,教师们对其满意程度还是比较高的,他们一致认为,新教材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教材能充分体现新的课程理念,促进教师的观念转变,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注重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2)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科学课程教学中,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看”的灌输式的教学已悄然离去,呈现的是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观察、探究、研讨、交流、合作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3)教学的时空开放了。实验教师们对课程开放性的意识初步形成。在时间上,不限定40分钟,如果对孩子感兴趣的有研究意义的问题,一节课研究不完,下节课可以接着研究;在空间上,不限定在教室内,根据需要,可以到教室外上课,这是自然课所没有的;在课程开发上也体现了一定的开放性,利用网上资源、图书馆、家庭资源、社会资源等。(四)存在的问题与困惑1.科学教师工作量大,不能专心研究教学。2.学校有活动就占用科学课。3.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一节课研究不完。4.教具学具短缺,有的教学内容与季节不符。5.教材中涉及到的科学概念不敢教给学生。6.合作式教学走过场、形式化。7.面对学生提出泛泛的问题不能加以筛选。8.重过程,轻结果现象普遍。9.科学探究的泛化。五、思考与建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明确界定了“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可见,这门课程的地位是何等重要。应引起学校的重视。不能一有什么活动就占用科学课,把它当成副课对待。承担这门课程的教师任重而道远。要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尽快提高专业水平。为课程改革服务。1.科学教师工作量大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因为,他们要准备大量的活动器材和实物材料;自制教具、学具;现场考察、参观访问等,要事先踏勘路线、场地;他们还要负责管理实验室、教学仪器库等,这都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校应适当给予考虑。2.40分钟内教学活动进行不完也是科学课普遍存在的问题,为防止课时间隔过长,学生兴趣消失,将每周的二课时连上,这样,一节课研究不完的问题下节课可以接着研究。3.我们使用的科学教科书都配有相应的供教师使用的工具箱、图片库(具有可重复性)和学生的学具袋,建议政府部门给政策订购,以解决教师们的急需。当然,我们提倡教师发挥自己的的创造性,开发资源,艰苦奋斗,克服困难,取得成效。对于教材内容不符合当地季节这个问题,我建议老师们多看看《课标》中是怎样论述的。要深刻理解“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含义,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4.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新的课程改革强调自主探究,有的老师把自主理解为自流,认为控制学生的活动就是不尊重学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不给予筛选,学生愿意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想怎样研究就怎样研究,该讲的也不敢讲了。进行放羊式的教学。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课堂上教师不说话怎能体现教师的作用?该讲的必讲,该交待的概念必须交待。对学生提出的不切实际没有研究意义的问题有必要进行筛选,达到师生共同发展的目的。合作学习形式化的问题,也许是课改初期必须经历的过程,因为老师们对理论理解的不深刻又没有更多的实践经验。调查发现,有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安排学生讨论不到30秒,就让学生交流,目的是为了追求教学活动多样化而搞的;有的老师又把不该讨论的问题让学生讨论5~6分钟,费时费力,影响教学效果。这里建议教师们要跟据实际需要设计应该讨论的问题,恰到好处,注重实效,切不要走过场。追求表面热闹。5.处理好科学探究和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课标》中指出,“科学课程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调查发现,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不该探究的问题进行探究,该探究的不探究,探究出的结果也不敢表达,认为这样做显得过程的重要。我们说重视过程,是针对过去过于重视知识结论忽视过程而言的。探究出的结论该表达的就应表达,过程是为结果服务的。正因为有了过程,科学原理和概念才变得生动起来,就不是几个字(符号);因为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科学技能的掌握就在过程中体现。这个能力是不能教的,只有与一个科学概念结合设计一个探究主题,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和提高。所以说过程和结果同等重要。就像一个人的两条腿一样,能说哪条腿重要吗?教学中要尽量使结果和过程有机融合起来,知识与能力和谐发展。6.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方法要系统。科学课程要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实现科学三个领域的目标整体化。让学生动手实践,注重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7.大力加强师资培训。针对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定期对教师进行课程理念、专业知识、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岗前培训和岗后终身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专业水平。更好地为实施新课程服务。 你自己找找重点就可以了

一、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通过监控与评价的实施,系统、科学、有效地评价各个学段的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为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标准,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而服务;为教育行政部门作出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决策提供依据,实现我校整体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教学质量评价的意义:通过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增强学校自我发展的动力,促进教学研究工作的开拓创新。 二、教学质量评价的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以学生各学段综合素质发展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为主要评价目标,组织实施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 (二)导向性原则 着眼于人才的培养,着眼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着眼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为指导,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通过评价指导实践,实践完善评价,促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三)实效性原则 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实际效果,作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一切行为的准则,客观准确地对教学质量现状做出科学评价,制定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监控与评价方案。通过有效的反馈监控机制,促进教学质量不断发展和提高。 (四)激励性原则 通过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与评价,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奖励先进,激励薄弱学校,促进全区小学整体提升教学质量。 (五)综合性原则 教学质量评价要坚持“全面评价、全程监控、全员参与”的综合性原则。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注重学生、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状况,关注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相关因素和环节。通过多因素、多方位、多指标的综合评价,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要关注教学质量结果的评价,更要注重过程的监控,要抓源头、抓过程、抓动态监测、抓及时调控,把教学中的问题矫正于始发时期,坚持横向与纵向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使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全面、有效。 要充分开发学生和教师主体作用和潜在能力,使每个人、每个学科组,都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积极促进学生、教师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三、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 以学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立足点,以发展性评价为主线,关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关注发展的成果。评价分类、权重 评价重点 评价方法 评价方式发展性评 价(30%) 学校自主发展的主动性、创造性。 依据学校的建设,学校的影响力评定。 自 评他 评教师专业化水平发展的积极性、成果性。 依据教师的培养,从校本教研、培训的效果、教学视导、个人的专业发展情况评定。学生全面发展的自主性、个性特长的凸显性。 依据开设的不同学科的学生学业评价评定。 以非纸笔性为主水平性评 价(40%) 依据学校建立的教学质量机制,注重过程性的管理水平为主。 以学校参与区域性教学活动的实效和教学视导工作为标准。 他评以教师专业素质测试及学生区域性学科质量抽测、专项测试为主。 教师每学年由学校或中心校组织一次专业素质测试;学生每学年第二学期结合期末考试、小学毕业考试、量监测进行评定。 纸笔和非纸笔结合选拔性评 价(30%) 以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师生学科竞赛。 以每学年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师生竞赛成绩。 按照一定比例评定四、教学质量评价的方式方法 (一)主要方式 1.教学信息监控——通过日常的教学检查,教学过程的常态监测,期初、期中和期末的定期检查,教师教学信息反馈和学生学习信息反馈等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学中的动态问题,并及时进行反馈、矫正和调控。 2.教学督导评价——对所有教学活动、各个教学环节、各种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改革方案等进行随机性的督导评价。 3.专项监控评价——对课堂教学、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研开展、教学常规管理、德育工作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校内文体活动、教学质量评价、综合素质评定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专项目标评价。 (二)具体方法 1.实地观察 通过实地考查,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与评价,并就影响教学质量的原因进行深入地分析。以听课、参观、情境测试、常态下随机测试等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思想和学业发展水平,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成长状况,以及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进行评价。 2.访谈 访问者根据设计好的访谈问题或提纲,通过与受访者的交流互动、专题研讨,集体座谈、个别谈活等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学业发展水平,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成长状况,以及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非文字表述性的内容。 3.问卷调查 通过书面的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了解学的生思想和学业发展水平,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成长状况,以及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相关内容。 4.文献分析 文献分析是通过系统收集、分析学校以及教师中与教学质量相关的各种文件、论文、研究成果、学校教学管理、学生学业成绩记录、教学数据统计报表、质量分析报告、专著、经验材料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并将其作为分析研究教学质量的辅助材料,以求更准确地把握教学质量的发展趋势。 5.学生学业成绩测评 每学年对几个年级的学生,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分学科进行测试。这种测试以纸笔测验为主,适当采用其他方式,如情景测试、实际操作等。 6.个案研究 针对学生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及其影响因素,采取目的性取样的方式,在群体测验与调查中找到最有代表性的样本,结合校本教研,对某个专题进行深入研究。 五、教学质量评价的组织体系和制度保障 (一) 组织体系 建立学校、学科组二级评价体系,把影响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分解和细化为评价目标,学校、学科组二级监控评价组织,根据管理职能,在不同层面上实施分层监控、分项监控。对各相关因素作出及时的监测、准确的诊断、科学客观的评价和有效的反馈矫正。 1.校级评价组织主要负责学校的教学质量的评价,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关的评价领导机构,制定相关的实施方案和操作办法,对评价工作进行组织协调。负责教学质量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反馈等具体工作。 2.学校是教学质量评价的实体,是实施教学质量动态监控、常态监控的最有效、最关键的环节。根据中心校的评价标准的要求,在学校各层面上实施教学质量评价,形成一个完善、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网络。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操作办法,明确不同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职责,并将其落实到每一个学科、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对各学科、各年级、各教学环节进展情况实施动态监控、常态监控,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关键因素,及时地分析反馈,并提出改进意见,尽量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在始发时期。 (二)制度保障 1.教学质量专项督导制度——建立学校(中心校)教学质量二级评价专项督导制度。根据管理的职能和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在不同层面上,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方式对小学教学质量以及评价体系的运行进行督导。 2.教学质量反馈调控制度——学校要建立教学质量反馈调控制度,对日常监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调控。 3.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制度——按照县、中心校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建立对小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制度。 4.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制度——按照县、中心校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办法的要求,建立对小学生进行学业水平抽样测评的制度。 5.教学质量分析评价报告制度——建立起自下而上的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以年度分析评价报告为成果呈现形式的教学质量分析评价报告制度。学校每学期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对教学质量作出全面、客观、科学地分析,总结经验、找准问题、提出今后改进教学工作的思路和措施。 6、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和奖励制度——建立起自下而上的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和奖励制度,根据综合评价的结果进行奖励。 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运行实施 教学质量的评价,是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课题。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研究和探索以及分阶段分步骤实施,才能得以不断的完善。根据实施的情况、学科课程标准的变化和每学年工作特点不断修改和完善。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重积累有关资料,对照本方案认真实施。每学年采取撰写自评总结,自评打分,由教导处组织进行评定。 七、奖励办法 1.按照学校原有基础和办学条件分组评价,实行质量等级奖励制。 2.在中心校制订《考核细则》基础上完善。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论文带调查问卷吗

我也是教育管理专业的,当时工作忙没时间写,那个急啊,还是学长给介绍的莫文网,非常专业的说,从开题到论文,都帮忙搞定了,呵呵  这里还有些题目,也是莫文网的老师给的,参考下吧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小学美术教育中传承的探究  农村小学隐性课程开发研究  重庆市城口县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小学教师课程领导力研究  藏族小学英语教育的个案研究  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研究  芬兰中小学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教师课程意识研究  小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机制研究  民国时期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变革研究  贫困地区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土家族地区小学教育现状及思考  建国初17年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综合融通,即瞬喷涌  近代直隶(河北)天主教会教育研究  关怀教育理论视角下弱势群体子女学校教育现状探析  功能视角下小学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的研制  南京市行知小学教育品牌形成的个案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设计研究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对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研究  广西高校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创新性培养研究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生命教育探析  小学教师工资、福利与教育质量关联性研究  浅析我国小学阶段教育戏剧现状  区域内整体推进学校特色教育的实践研究  五年制小教大专升六年制小教本科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乌海市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现状与问题对策  乌海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以人为本视角下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乌海市农村小学生自我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价值的研究  乌海市和平街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现阶段唐山市区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  近十五年来妇女教育地位的实证研究

需要对于很多的课题来说,都要做问卷调查,做问卷调查的主要目的就是了解某个领域的现状,而且相对来说,样本量越大,数据稍微全面一点,而且数据的随机性更少一点,使整个毕业论文的可靠性程度增加。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论文带调查问卷分析

从教学目标,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写。

通过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细微之处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同伴心诚意切、实事求是的评价,激励学生积极思维,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使课堂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关键词】科学 平等 评价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具体到课堂教学的细节中,既有针对学习内容的评价,也有针对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评价。在课堂评价中,要注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感受,以激励为主,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通过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细微之处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同伴心诚意切、实事求是的评价,激励学生积极思维,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使课堂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下面结合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来谈一谈自己在评价方式方面的探索与体会。在《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实施多元化评价,这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多方位、多角度的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有利于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因材施教,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主要采用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的多向交流、互动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师评生。在学生的心

一、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通过监控与评价的实施,系统、科学、有效地评价各个学段的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为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标准,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而服务;为教育行政部门作出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决策提供依据,实现我校整体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教学质量评价的意义:通过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增强学校自我发展的动力,促进教学研究工作的开拓创新。 二、教学质量评价的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以学生各学段综合素质发展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为主要评价目标,组织实施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 (二)导向性原则 着眼于人才的培养,着眼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着眼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为指导,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通过评价指导实践,实践完善评价,促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三)实效性原则 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实际效果,作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一切行为的准则,客观准确地对教学质量现状做出科学评价,制定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监控与评价方案。通过有效的反馈监控机制,促进教学质量不断发展和提高。 (四)激励性原则 通过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与评价,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奖励先进,激励薄弱学校,促进全区小学整体提升教学质量。 (五)综合性原则 教学质量评价要坚持“全面评价、全程监控、全员参与”的综合性原则。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注重学生、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状况,关注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相关因素和环节。通过多因素、多方位、多指标的综合评价,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要关注教学质量结果的评价,更要注重过程的监控,要抓源头、抓过程、抓动态监测、抓及时调控,把教学中的问题矫正于始发时期,坚持横向与纵向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使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全面、有效。 要充分开发学生和教师主体作用和潜在能力,使每个人、每个学科组,都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积极促进学生、教师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三、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 以学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立足点,以发展性评价为主线,关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关注发展的成果。评价分类、权重 评价重点 评价方法 评价方式发展性评 价(30%) 学校自主发展的主动性、创造性。 依据学校的建设,学校的影响力评定。 自 评他 评教师专业化水平发展的积极性、成果性。 依据教师的培养,从校本教研、培训的效果、教学视导、个人的专业发展情况评定。学生全面发展的自主性、个性特长的凸显性。 依据开设的不同学科的学生学业评价评定。 以非纸笔性为主水平性评 价(40%) 依据学校建立的教学质量机制,注重过程性的管理水平为主。 以学校参与区域性教学活动的实效和教学视导工作为标准。 他评以教师专业素质测试及学生区域性学科质量抽测、专项测试为主。 教师每学年由学校或中心校组织一次专业素质测试;学生每学年第二学期结合期末考试、小学毕业考试、量监测进行评定。 纸笔和非纸笔结合选拔性评 价(30%) 以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师生学科竞赛。 以每学年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师生竞赛成绩。 按照一定比例评定四、教学质量评价的方式方法 (一)主要方式 1.教学信息监控——通过日常的教学检查,教学过程的常态监测,期初、期中和期末的定期检查,教师教学信息反馈和学生学习信息反馈等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学中的动态问题,并及时进行反馈、矫正和调控。 2.教学督导评价——对所有教学活动、各个教学环节、各种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改革方案等进行随机性的督导评价。 3.专项监控评价——对课堂教学、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研开展、教学常规管理、德育工作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校内文体活动、教学质量评价、综合素质评定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专项目标评价。 (二)具体方法 1.实地观察 通过实地考查,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与评价,并就影响教学质量的原因进行深入地分析。以听课、参观、情境测试、常态下随机测试等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思想和学业发展水平,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成长状况,以及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进行评价。 2.访谈 访问者根据设计好的访谈问题或提纲,通过与受访者的交流互动、专题研讨,集体座谈、个别谈活等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学业发展水平,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成长状况,以及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非文字表述性的内容。 3.问卷调查 通过书面的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了解学的生思想和学业发展水平,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成长状况,以及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相关内容。 4.文献分析 文献分析是通过系统收集、分析学校以及教师中与教学质量相关的各种文件、论文、研究成果、学校教学管理、学生学业成绩记录、教学数据统计报表、质量分析报告、专著、经验材料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并将其作为分析研究教学质量的辅助材料,以求更准确地把握教学质量的发展趋势。 5.学生学业成绩测评 每学年对几个年级的学生,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分学科进行测试。这种测试以纸笔测验为主,适当采用其他方式,如情景测试、实际操作等。 6.个案研究 针对学生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及其影响因素,采取目的性取样的方式,在群体测验与调查中找到最有代表性的样本,结合校本教研,对某个专题进行深入研究。 五、教学质量评价的组织体系和制度保障 (一) 组织体系 建立学校、学科组二级评价体系,把影响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分解和细化为评价目标,学校、学科组二级监控评价组织,根据管理职能,在不同层面上实施分层监控、分项监控。对各相关因素作出及时的监测、准确的诊断、科学客观的评价和有效的反馈矫正。 1.校级评价组织主要负责学校的教学质量的评价,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关的评价领导机构,制定相关的实施方案和操作办法,对评价工作进行组织协调。负责教学质量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反馈等具体工作。 2.学校是教学质量评价的实体,是实施教学质量动态监控、常态监控的最有效、最关键的环节。根据中心校的评价标准的要求,在学校各层面上实施教学质量评价,形成一个完善、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网络。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操作办法,明确不同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职责,并将其落实到每一个学科、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对各学科、各年级、各教学环节进展情况实施动态监控、常态监控,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关键因素,及时地分析反馈,并提出改进意见,尽量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在始发时期。 (二)制度保障 1.教学质量专项督导制度——建立学校(中心校)教学质量二级评价专项督导制度。根据管理的职能和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在不同层面上,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方式对小学教学质量以及评价体系的运行进行督导。 2.教学质量反馈调控制度——学校要建立教学质量反馈调控制度,对日常监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调控。 3.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制度——按照县、中心校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建立对小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制度。 4.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制度——按照县、中心校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办法的要求,建立对小学生进行学业水平抽样测评的制度。 5.教学质量分析评价报告制度——建立起自下而上的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以年度分析评价报告为成果呈现形式的教学质量分析评价报告制度。学校每学期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对教学质量作出全面、客观、科学地分析,总结经验、找准问题、提出今后改进教学工作的思路和措施。 6、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和奖励制度——建立起自下而上的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和奖励制度,根据综合评价的结果进行奖励。 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运行实施 教学质量的评价,是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课题。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研究和探索以及分阶段分步骤实施,才能得以不断的完善。根据实施的情况、学科课程标准的变化和每学年工作特点不断修改和完善。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重积累有关资料,对照本方案认真实施。每学年采取撰写自评总结,自评打分,由教导处组织进行评定。 七、奖励办法 1.按照学校原有基础和办学条件分组评价,实行质量等级奖励制。 2.在中心校制订《考核细则》基础上完善。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应体现多元化,即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又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具体到课堂教学的细节中,既有针对学习内容的评价,又有针对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评价。在课堂评价中,要注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感受,以激励为主,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使课堂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注重教师评价的激励性    《语文课程标准》表明:教学评价语言应该具有激励性,应充满爱心、智慧的牵引,充满人文关怀。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执教的《做一片美的叶子》一课至今使我难以忘怀,在进行新课时,当学生们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自由读完课文时,孙老师说:“什么是最美妙的音乐——你们的读书声。”评价时神情是那么专注、那么投入,丝毫没有矫揉造作之感。在齐读课文时时,孙老师赞许地评价:“你们读得真好。我真惊讶!不过你们一口气读完了,没有一丝喘气,好像挺累的。”在孙老师的指点下,有位同学自告奋勇地要求读,他读完后,孙老师摸摸他的头说:“你读得很认真,而且用手指指着书上的每个字,这种态度真值得我们学习。”孙老师说完后,几乎全班都举起了手。子是,又有一位学生很幸运地层示了他的朗读,接着,孙老师进行了第三次评价:“我听着你读,我仿佛自己也飘飘忽忽……”  三次朗读,三次评价,句句扣人心弦。第一次,既有对学生整体朗读水平的肯定,又委婉地对学生提出新的要求。第二次,孙老师的评价“很认真,真值得我们学习”,也总是能设法找到学生的过人之处,给予激励。促进其产生更高的需求。第三次评价更是满足了孩子的内心需要:自己的读能把老师打动,那是何等自豪!内心获得成功感。孙老师看似不经意的话语中,却向我们传递了这样的理念: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促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产生乐于求知、积极向上的情感,形成主动、健康的学习心理。    二、注重自我评价的自主性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实施教学评价,需要学生的自我评价。自评就是让学生自己评自己,学生想像丰富,有很大的创意性,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对他们的行为或作业做出自我评价。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判断中,发现自己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鼓励他们客观地评价自己,有针对性地做出自我改进,进一步完善自己,养成自我检查、自我调控的意识,因此,我们要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评价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参与评价中学会发现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完成自我激励与超越。如在上作文《我喜爱的水果》一课时,我让学生将水果带到课堂,以小组的形式观察水果的外形,井要求做好记录。在活动中,我发现了一个小组活动开展得特别顺利,观察记录很快就完成了。我就请这个小组的组长向大家介绍一下经验,他想了一想,说:“我们小组,有的负责说,有的负责写,分工合作,很快完成了任务。我们都觉得这样的方法特别好。”另一个组员补充道:“你看我们组的同学。现在都在欣赏我们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很高兴!可是其他小组的同学都自己顾自己,谁也不听谁的。这样根本就不好合作。”听了他们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评价,我及时地给予了鼓励,并号召其他组的同学向他们学习。学会自评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这也是最难以培养的一种能力。    三、注重相互评价的真实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这种需要正是学生在精神上特别强烈需求的。引导学生相互评价的过程,正是为他们提供了发现、研究、探索的空间。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倾听别人发言,进行评价交流,深入学习,最终获得知识,这也正是布鲁纳所说的“知识的学习”的一种手段。因此,开展互评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最好表现。小学生喜欢模仿老师去评价别人,教师就是要充分给予学生自主的权利,让他们充分开展互评。在互评中,学生不仅学会了评价。同时还养成了聚精会神倾听的习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四、注重师生评价的平等性    平等是增进情感、融洽关系的柔和剂。小学生渴望同学之间的平等。也希望师生之间的平等。老师与学生互换角色,教师处在学生的地位上听学生评价,学生在欣喜、“受宠若惊”之余,更多的是快乐。他们一定会抓住机会。好好地表现一番。如在教新课《槐乡五月》时,教师在范读课文时,用征求的目光巡视了一下全班同学,诚恳地说:“老师要读课文了,你们对老师有什么建议和要求吗?”学生们稍加思索,就会大胆地说道:“我希望老师的声音要响亮。”“老师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槐乡的美、槐乡人民的热情……”当读完后,学生也会纷纷举起手对老师作出评价,“老师读得很好,很有感情。”“老师把衣襟的,读成后鼻音了……”我对学生点点头。微笑着说:“谢谢同学们,你们听得真仔细,这些细微的地方都注意到了,我再次读时一定接受你们的意见。”接着,我又充满感情地读了一遍,学生高兴极了,他们有的露出了会心的笑容,有的竖起了大拇指!因为老师真的听从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和自己一起读书、一起学习。  新课程理念下的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总而言之,课堂评价是一门艺术,艺术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在评价中全面发展,享受成长。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论文怎么写

组织学生探究知识形成新的知识。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案例等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也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因此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

课堂教学即时评价课堂教学即时评价对于每位教师来说好比是家常便饭,我觉得在课堂上除了讲课的教学语言外,教师说的最多的就“你真棒、你真聪明、好、不错……等等这些常用的评价语言。的确,这些评价语言对学生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很大程度上激励了学生的信心。但是随着课改的需求我逐渐认识到:评价不仅要具有激励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面对一个个不同特点的孩子,面对每一个孩子在成长中每一天的新变化,我们的评价不应该只是单一的形式。于是,这几天我对自己以往的教学评价进行了梳理反思,通过反思我总结了以下几点:1、情感评价教师的每一句话,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要满怀着对学生的爱,从对学生的尊重的角度出发,用饱含情感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有着浓浓人情味的课堂评价语言,能使学生以更强的自信心投入学习,也让课堂气氛变得更加和谐。2、差异评价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先天素质和生活环境,都有自己的爱好、长处和不足,我们教师面对的每一个学生他们处于不同的生活环境,世界在他们的眼中也呈现了不同模样,所以他们对同样的事物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看法。所以我们老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一定要因人而异,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差异,适时适度的给予评价。3、多样化评价我们的课堂即时评价语言一定要有针对性,防止笼统模糊。应该灵活运用多样化的语言给予学生及时、恰当的评价,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使他们自觉地参与学习过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你真棒、你真聪明”像听到这样的评价语言学生已经有些麻木了。其实学生希望得到的不是简单的赞美,而是对自己的回答做出具体的分析,做出必要的解释。因此,我们有必要让学生明白他们为什么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赏识,还有就是当学生的发言中出现显而易见的知识性错误时,我们更不能不加辨析地盲目鼓励,使学生看不清努力的方向,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因此,我觉得我们教师应该针对每个孩子的学习潜能进行富有激励性、个性化的评价,努力创造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评价语言。既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潜在问题,也要寻找他们的闪光点;既要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和期望,体会成功的喜悦,也要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获取成功的愉悦感,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快乐享受。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