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大学生择业观调查报告论文2000字的意思

发布时间:2024-07-07 03:46:25

大学生择业观调查报告论文2000字的意思

就业关注:大学生应树立科学的择业观 2006年09月07日 08:58 来源:《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 聊城大学 乔丙武 曹晖 摘要:在高等教育走入大众化时代,大学生就业从“精英就业”逐步向“大众化就业”转变。面对新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该及时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择业观,以国家利益为重,努力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关键词:大学生;利益;科学;择业观 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国家人事制度的改革和人才供求关系的变化,大学生确立科学的择业观,对拓宽奋斗领域、实现自我价值、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有些大学生对自主择业一直难以适应。还有一些大学生由于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再加之不注重自身的修养,因而滋生出贪图享受、不愿吃苦的思想意识。表现在择业上则产生了一些不良倾向,如有的毕业生过分注重物质利益,功利色彩比较浓厚;还有些毕业生以自我为中心,个人主义倾向比较严重;特别是目前一些毕业生存有靠不正当的社会关系择业的心态。这些择业观、择业心态虽然有一定的市场,但不是科学的择业观。一、注重物质利益,更要做到实现人生价值。 有些大学生受经济利益驱使,人生价值发生了倾斜, 在选择上过分选择经济条件好、生活环境舒适、工资收入高的发达地区,而较少考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据调查发现,7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概括自己的职业选择是所谓的“新三到”——到国外、到沿海、到最赚钱的地方去,还有的选择到所谓的“三大一高”——大城市、大企业、大海边、高收入的地方去。他们对职业或岗位的选择首先考虑到的不是符合自己的专业,而感兴趣和关注的是职业或岗位的附属物诸如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由此可以看出,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由原来的社会价值转向经济价值,把追求经济物质利益放在了首位。应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的这种想法虽然不能算是错误,但不能说是科学。因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令人目不暇接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社会变迁,进一步导致了人才竞争的加剧,引起了人们行为方式的转变,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重塑。就大学生而言,有些人在选择职业或岗位时,将自己的兴趣、爱好放在首位,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甚至有的大学生以经济利益为导向,贪图生活享受,不愿到贫困地区去。这些选择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人才的过分集中和浪费,一些内陆省份以及广大的中小城市和农村,特别是内陆省份、地区那些相对艰苦的工矿企业和中小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量很大,而且为了解决人才断层现象,各级领导也都无不求贤若渴,这些情况既为毕业生择业提供了大量的岗位,也为毕业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就毕业生而言,从大局出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区和部门寻找自己的用武之地,通过自己的劳动和艰苦努力来改造生存环境,获得不断发展的机会,使自身所拥有的巨大潜力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来,在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人生的价值,体会到人生的幸福。 其实,大学生到落后地区、贫困地区在一定意义上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因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蕴藏了巨大的发展潜力,这就给人才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再则,落后地区及一些中小企业和单位缺乏人才,大学生去了之后更容易受到重视一展宏图。因此,毕业生在选择职业和岗位时应有一个科学的定位,把理想和实际结合起来。“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然而一时当不成元帅怎么办?俄国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的一段话是具有启发意义的“每个人不要做他想做的或应该做的,而是要做他可能做的。拿不到元帅杖,就拿枪,没有枪就拿铁铲。”这就说明,做事要从实际出发,决不能好高骛远。“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现在,有些大学生在这方面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已连续多年,聊城大学和山东省其他高校的应届毕业生积极要求到西部就业,他们意识到了西部地区发展在即,腾飞在即,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应该说,这是比较明智的选择。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把个人需要和自身价值实现同社会需要及“报国、奉献”联系起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崇高职业理想。二、以自我为中心,更要考虑国家的利益。 许多大学生在择业时不考虑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要求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他们把是否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发挥专长,实现自我,发展自我作为择业的唯一要求,不愿到不利自身发展的地方去。据有关部门统计,9%的毕业生表示,如果有的单位“条件好、待遇高、适合自身发展”,他们可以放弃户口;1%的毕业生表示,如果用人单位的条件适合,他们可以放弃自己所学的专业。这充分说明有些大学生在选择职业和岗位时,考虑更多的是个人的利益,以自我为中心,而对国家的利益考虑较少。这些现象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人才资源的配置不合理,加剧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利于国家的协调发展,不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要站在国家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认清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择业标准,据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预测,一些传统工业已经完成了数量扩张的发展阶段,走上了追求高质量、高效益的道路,对毕业生需求的数量减少,层次提高。一批高新技术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出一批新的就业岗位。今后,尤其是各种经济成份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将为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毕业生到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和农村就业,大显身手是大势所趋。现在,已有许多大学生从实际出发,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经过冷静的思考后毅然决定到边疆、到农村、到基层、到贫困地区。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异军突起,其发展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一些大学生把就业视点转向民营企业,以跻身于民营高科技企业而自豪。另外,当代大学生还应该根据自己的职业特长,或根据自身的能力,要有自主创业、开拓一片新天地的无畏精神。大学生要逐步适应社会,适应环境,加强自身的修养,想国家、人民之所想,急国家、人民之所急,逐步转变择业观念,将实现个人价值的追求体现在为社会服务的实践之中。三、靠社会关系,更要靠自己的实力。 由于大学生就业所需的公平竞争机制尚未形成,一些人把择业希望寄托在社会关系上。据有关部门调查,时至今日,仍有26%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认为,“拉关系、走后门”是找工作的最佳捷径。 “拉关系、走后门”说得比较直白,它实际上是利用一些社会关系,比如亲戚、朋友、同学、校友,利用这些关系寻找就业信息是捷径。但如果自己综合素质不强,最终还是会被淘汰,所以找工作最终靠的是实力而不是关系。大学生只有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走到哪里都会吃香!才能最终找到理想的岗位,或者说是有更多的机会找到理想的工作。作为毕业生目前能力基本定型,最重要的是寻找机会,或者说是寻找就业信息。目前,我国毕业生择业已经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办法,在这种形势下,毕业生要主动出击,靠自己的能力获取招聘单位的承认,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就业信息。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渠道:一是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是学校专门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常设机构,与上级主管部门、各级就业指导部门及用人单位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渠道。 二是各级政府就业指导机构。为适应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需要,我国各级政府都设有专门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例如在山东省,教育部门设有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专门负责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人事部门设有人才交流中心,专门负责非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这些就业指导机构可以为毕业生提供真实可靠的就业信息。三是师长和校友。学校的一些老师对外联系较多,毕业生可以通过他们了解有些单位的人才需求信息。高校的校友遍及全国各地,而且大都在专业对口的单位工作,毕业生也可通过他们了解就业信息。 四是家长和亲友。许多家长或亲友在多年的工作与社会交往中,与社会方方面面有着广泛的联系,由于家长、亲友与毕业生的特殊亲情关系,在帮助了解就业信息或推荐就业时会积极主动、不遗余力。毕业生可借助他们的力量主动出击,获取就业信息,但不能完全依赖他们而失去自我。五是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毕业生在参加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时,直接和用人单位建立了联系。毕业生可借此机会了解该单位的用人信息,甚至可以利用实习的机会推销自己。六是“双选”招聘活动。各地市和用人单位举办的各种“双选”招聘活动或招聘会,尤其是以学校为主体举办的招聘活动,时间集中、信息量大、针对性强、专业对口,是毕业生了解信息和择业的难得机会。七是有关新闻媒体。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各种新闻媒体如电视、报纸、杂志都为毕业生就业开辟了专题、专版、专刊,毕业生可以通过这些媒体了解有关的就业信息。八是网络系统。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上就业信息日渐丰富。教育部已经开通了“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毕业生可以通过任何一个终端查阅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四、寻找理想单位,而不错失良机 毕业生都想寻找理想的单位,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一味地为寻找理想单位,而作出一些不切实际的举动,从而影响自己的就业,白白错过择业的良机。一是忌好高骛远。有些毕业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和自身条件感觉良好,自认为在校经过多年的深造,十八般武艺精通,在与用人单位洽谈时,往往表现出一种“舍我其谁”的态度。这些毕业生为了能落实一个各方面条件都十分优越的单位,开始不急于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而是一拖再拖,有的毕业生被专业对口、工作条件不错的单位看中,却过高地估计自己,看不起这个单位,结果错过了择业机会。 二是忌缺乏自信。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小学毕业进中学,中学毕业进大学,“三点一线”,囿于校园,未经受过社会的实践锻炼。有些毕业生无法适应新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挑战,自始至终处在被动和盲从的地位。这些毕业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缺乏勇气与信心,害怕别人提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稍遇挫折便畏缩不前,甚至心灰意冷,听天由命,结果该说的不说,该做的不做,错过了择业的大好时机。 三是忌目光短浅。有些毕业生在择业时只看重用人单位的经济条件、住房待遇等,而对自己所学专业是否与所需对口,是否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考虑的少之又少。这些毕业生图的是生活安逸,工作没有压力,缺乏长远打算和艰苦奋斗的思想。须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行业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那种不思进取,只图安乐享受的人,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早晚会被社会淘汰。 四是忌冷落基层。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社会急需的建设人才,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随着我国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一些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已无法容纳更多的毕业生,大量急需人才的是基层单位。虽然许多毕业生已看到了这一变化,但由于缺乏基层意识,普遍存在着不了解基层,害怕下基层,不安心在基层工作的心态。其实虽然基层单位条件相对要差一点,苦一点,但是基层单位人才缺乏,大学生到基层单位后会有更大的发展余地和施展才能的空间。 五是忌虚荣侥幸。有些毕业生虚荣心极强,惟恐用人单位看不起自己,于是在面试时不切实际地抬高粉饰自己。还有的毕业生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认为供需见面时间较短,用人单位不可能做认真细致的调查,推荐材料采取“择业大包装”,把自己打扮成一个集多种能力于一身的全才,结果用人单位一考察,发现并非如此,最终达不成协议。 六是忌缺乏主见。由于学校近乎封闭式的教育模式,使得现在的一部分毕业生缺乏主见,有些毕业生见异思迁,今天签约明天毁,听了别人的宣传,又要恢复原协议,反复无常。有的毕业生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父母身上,依赖父母联系用人单位,凡事都听从父母的安排,根本不像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

业绩报告都是有些地方可以查询的,你可以注意一下,百度都可以多一些上

大学毕业生是社会人力资源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其就业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激烈的职场竞争所形成的就业难已成为大学毕业生的共识。如何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成为胜手呢?首先要破除旧的就业观念,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就业观念。只有这样,才能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在求职竞争中成为强者。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谈一下大学生怎样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一、从“精英”向“大众”的转变  随着90年代中后期全国高校扩招规模的逐年加大,全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居于高位,2005年高等教育入学总人数超过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1%以上,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推进,大学生就业模式必然由精英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毕业生就业模式向大众化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毕业生就业模式转变。  在精英教育阶段,由于高等教育是稀缺资源,受教育者的地位必然增高,被称为“天之骄子”,就业实行“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上大学不再需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学生也不再被称为“天之骄子”,大学生就是普通老百姓,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同老百姓找工作一样,“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是当前就业的主要形式。社会中的各行各业都需要大学生,既有大学生毕业去当工人,也有大学生毕业去做个体经营,只要是大学生通过诚实劳动来为社会创造价值,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就是现在社会所倡导的。劳动者的素质普遍提高了,社会才能更好地发展。  二、从“城市”向“基层”的转变  当前,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以及广大农村还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一些县市是能提供比城市好的多的工作和待遇,但很多大学生还是不愿意去,认为委屈了自己。实际上,基层的天地广阔,蕴藏着无数的机会,大学生完全可以把到基层就业视为创业的起步、成材的开始,通过了界国情民意,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大学生应该将就业的姿态放低,将人生的目标抬高,在城市就业已趋于饱和的情况下,选择到基层就业是理性的、现实的。从2004年开始,我们学校相继开展了服务西部、农村资教、选拔选调生等工作,出台了诸多优惠政策,既拓宽了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对毕业生就业观也是一种引导和教育。在服务西部计划和农村资教行动中,涌现了许多优秀的毕业生,得到了社会、单位的一致好评,我校也涌现了像梁华山、吴天亮等一批优秀的到基层服务的毕业生,他们在基层中展现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为自己、为母校争的了荣誉!  三、从“公有”单位向“非公有”单位转变  在传统的职业观念影响下,人们都希望能够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大企业谋职、发展,而不愿意到集体企业或民营企业求职发展。但是,政府机关、科教文卫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大型三资企业由于多种原因(如体制原因、产业结构原因、亏损等),吸纳大学毕业生的能力是有限的,很难大量接受大学毕业生就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民营、个体企业单位大量增加,随之带来的是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以前大学生担心民营企业规模小,经营管理水平低,个人没有发展前途;怀疑民营企业管理不规范,福利待遇没保障;还害怕民营企业工作不稳定,办公环境差。而现在的民营企业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的民营企业发展非常迅速,人才市场薪资调查表明,民营企业的收入水平甚至已和三资企业不相上下,民企灵活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手段为人才创造了比在其他单位更好的个人发展空间。随着社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民企工作也不用担心四金交纳等个人保障问题。  四、从“专业对口”向“通用人才”的转变  很多大学生就业时特别强调要专业对口,认为大学花费了几年时间所学的杂混业是自己生存之本,如果离开了自己所学的专业而选择其他行业,那就白白浪费了大学的时间,专业情节依然影响着求职的心理,实际上大多数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标准是:注重应聘者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至于专业是否完全对口,并不过分计较,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在校期间所学专业知识与现实需要难以吻合,求职过程中如果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则难以找到合适的职业,一个具有开拓精神的毕业生,应看重行业的发展前景,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择业方向,勇于进入与自己相近或相关的职业。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体制转轨时期,随着结构的调整,必然也会使某些行业迅速发展,如第三产业的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社会服务等,就业人数将会明显增加。由于我们的教育结构不能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必然会使某些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大学教育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大学生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会比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快更好地融入与适应。  五、从“打工”向“创业”的转变  打工是一种被动的就业行为,而自主创业是给自己“打工”,是一种主动的就业行为。新一代大学生精力旺盛,有着强烈的挑战自我,实现自我的激情,并且无负担,没有太多牵挂,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意识、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强,善于接受新知识。  从现阶段的就业形势看,国家宏观政策激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广大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创业——这包含机遇与挑战的字眼,已经成为无数大学生心中的梦想。中国也已经诞生了一大批大学生创业者,而且其中不乏许多非常成功的典范。

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术界加强了对大学生择业观的研究。我们通常所说的大学生择业观,主要是指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的期望或选择职业的标准,是大学生关于职业的发展可能性、职业的声望、职业的报酬和求职应付出的代价等方面的比较稳定的根本观点与看法,是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择业问题上的集中表现,也是大学生处理择业问题的总的态度和指导思想。大学生群体的择业观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择业时,其对单位性质和职业类型的要求与就业机会获得和地位获得后月收入水平呈负相关关系,求职主动性与就业机会呈正相关关系,工资水平期望与地位获得后月收人呈正相关关系,职业苦乐意识与职业满意度呈负相关关系。[1]  本文主要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来大学生择业观方面文献的分析和解读,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并分析这种择业观的嬗变背后的社会因素以及由此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的影响。  一、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  从择业方式来看,呈现从“统包统分”到“自主择业”,并开始出现“自主创业”的嬗变特点  我国大学生就业经历了一个由国家“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嬗变过程。1950年代初到1980年代末,大学生择业实行的基本上是国家“统包统分”的模式,对于大学生来说,毕业分配无须自己多操心。这种体制使大学生对自身的价值实现充满自信,如做一名受人尊敬的工程师、科学家、作家、记者或干部等。九成以上的大学生愿意选择大城市全民所有制单位,因为这是“铁饭碗”,没有“风险”。  1980年代末,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动和社会利益群体的重新分化,大学生那种安稳守成的择业观正在被挑战的、自我创新的风险择业观所取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人们开始在市场大潮中追求自我价值,社会观念逐渐商品化和个体化,大学生择业开始结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兴趣,原有的“统包统分”观念逐渐淡化。有调查表明70%以上的大学生愿意选择“收入高,但有失业危险的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育、完善,到了1990年代,大学生自主选择职业的意识已逐步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  进入21世纪,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明显加大,部分学生的择业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由一次就业转变为多次就业,自主择业转变为自主创业。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先就业再择业”的比例为2%,选择“在国内报考研究生”的比例为5%,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为6%。[2]关于“自主创业”,认为“可以尝试”的比例达到了1%,认为“可行”的占2%。[3]大学生创业观念得到加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21世纪出现的就业高峰导致大学生择业越来越困难,许多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创业来解决工作问题,这种转变与其说是一种择业观的转变,还不如说是被“逼上梁山”后的无奈之举。当然,社会环境的转变和个体的这种行动趋向极大相关,这种“权宜之计”逐渐使社会大环境提高了对创业的认同度,促进了创业的升温。  从择业首选标准看,呈现从“看重社会价值”到“看重经济价值”再到“看重未来前景”的嬗变特点  1980年代初,大学生择业首先考虑的两大因素是“职业的社会地位与声望”和“专业对口”。198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学习条件好”和“有社会地位”排在择业考虑的前两位,“经济收人高”被排在了第4位,[4]这反映了当时大学生更看重知识的渴求和职业的声望。因此,1980年代初,大学生大多选择全民所有制企业、大专院校、政府机关等单位。因为在这一时期,市场化改革刚刚起步,私营企业、外资企业都还是襁褓中的婴儿,生命力还很弱小,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都未能很好地体现,而全民所有制企业、大专院校和政府机关呈现出来的社会价值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于是,虽然已经处在市场化改革的浪潮中,但是大学生择业的价值观还停留在改革前。  到了1980年代末,大学生择业观由“社会价值型”转变为“经济价值型”,把经济利益、物质待遇放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收入高低”作为自己择业的重要标准,而将“专业是否对口”、“职业地位与声望”等都放到了较为次要的位置,至于“职业风险性”等问题,多数大学生能够承受。北京大学近几年来的连续调查中,“经济收入高”一直居大学生职业选择标准的重要位置。以1996年为例,把“经济收入高”作为影响择业重要因素的学生比例为7%,远高于其他选项的比率。[5]择业中把经济收人作为重要影响因素反映了大学生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实际上,市场化改革对人们包括广大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到这个时候才真正开始凸现出来。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的择业观由更看重经济收入开始转变为更看重未来的发展前景。大部分学生认为,一个单位的发展前景决定了它能给员工提供的发展空间和学习机会,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能给人信任感和拼搏的动力。调查显示,关于“你选择职业首要考虑的问题”,有5%的大学生选择“发展空间”作为他们择业时首要考虑的问题,有5%的大学生选择首要考虑薪金与福利。[6]这种转变并不是偶然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社会,要求社会成员不断学习以提升自己来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大学生择业时更看重“未来发展空间”也就不难理解了。  从职业的选择来看,呈现从首选全民所有制单位向首选“三资企业”到理性看待单位性质的嬗变特点  1980年代,大学生首选的行业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企业,这主要基于对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的考虑。因为这种单位没有风险,是大家都认可的“金饭碗”和“铁饭碗”。这时中国虽然已经启动市场化改革,但是各种体制和1980年代以前的计划体制几无二致,平均主义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于是大家纷纷迫求稳定的职业,而不是有挑战性的职业。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定,私营经济和外资企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三资企业”开始成为一些大学生毕业后的首选工作单位。调查显示,2005年,浙江省大学生就业中,有53%选择的是中外合资企业及政府部门。[7]据上海市的一项调查显示,希望自己的单位性质为机关、事业、企业、其他的比例依次为0%、9%、l%、1%;希望单位性质为国营、集体、三资、私营、其他的比例依次为2%、8%、2%、7%、2%。可见,“三资”和“企业”成为许多大学生的首选。[8]加人wto后,不同类型的企业在我国相互竞争的局面日趋凸显。此时,大学生择业的首选单位为:国家机关(13%)、国有企业(20%)、私人企业(14%)、合资企业(19%)、外资企业(23%)、其他(12%)。国有企业、国家机关共同占了三分之一的份额,这说明随着竟争的加剧和职业风险的增加,部分大学生的择业意向开始转向国有企业、国家机关,希望有稳定的工作环境与收入。  从对薪金的期望来看,呈现由“不看重薪酬”到“过分追求高薪”再到“注重个人发展”的嬗变特点  1980年代,大学生择业首先看重的是职业的社会地位和专业对口,对薪资没有过多的考虑。1990年代初以来,多数大学生择业的首选标准是经济待遇,薪资期望最高达到六七千,一般也在四五千左右。但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大学生对薪资期望也发生了一些改变。21世纪初、大学生择业的薪资期望一般集中在1000一2000元/月,就业心态趋向理性化。深圳市的调查显示,毕业生对自己的预期工资水平比较符合市场的实际水平,60%的大学毕业生所要求的月薪酬标准在3000元以下,与特区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2552元/月基本一致。[9]这说明,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已趋向理性化,对于能发挥自己才能、适合自己个性、有发展前景的就业岗位,基本上都能接受,并且很多学生开始接受“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反映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比较健康。对于月收人达不到期望值的岗位,为了能锻炼自己,积累工作经验,部分学生愿意把月薪酬期望值降低到1000元以下。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日渐趋向成熟。  从地域选择的去向来看,呈现从“服从祖国需要”到“首选东南沿海”再到选择更趋理性的嬗变特点  20世纪五六十代,大学生择业观的典型表现为:“我是一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一颗红心、两种准备”。20世纪70年代一80年代初,大学生择业时充满了“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主义激情。1990年代,大学生择业时首选地域一般都是东南沿海发达城市。1997年上海市5万名大学毕业生,其中有1万名学生在上海就业,有2500名学生在江苏就业,有1700多名学生在山东就业,有1600多名学生在广东就业,有近700名学生在福建就业,有近1000名学生在北京就业,在这些地区就业的学生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67%。[10]对杭州大学生的调查也显示,关于“您期望选择的工作地域”,“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分别以91%、6%及7%居于前三位。[11]因为在此时,东南沿海城市经济发展因为有了更多的政策支持,经济的竞争力和活力不断加强,与此相随的就业机会和职业收入也水涨船高。另外,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人才自由流动的空间开始增加,于是,大学生择业“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在改革开放10年后达到了高峰。  但是进人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大学生择业的首选区域不再集中于东南沿海,开始呈现出多元性的特点。一项对武汉市大学生择业期望的调查显示,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61%的大学生希望在沿海发达地区工作,5%的大学生希望在中西部地区大中城市工作[12]这说明,虽然沿海发达地区生活、工作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越,但随着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中西部也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的理想地区。一些大学生偏向于去中小城市工作,机会多,生活成本低,且压力也不大,大学生择业呈现出更加理性化的趋势。随着这一趋势的增强,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到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和基层就业。  二、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分析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过程,以市场化改革为核心的时代变迁和以教育大众化为基础的社会变迁始终是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主要因素。另外,大学毕业生分配制度的变化、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也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  以市场化改革为核心的时代变迁是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基础  1980年代,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大家对利益讳莫若深。而到了19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言利已不再“内向化”,而是趋向“外向、公开化”,甚至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利益观念逐渐深人人心,社会上甚至出现了“拜金主义”的不良倾向。大最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以及政府机关的职工纷纷下海淘金。表现在大学生择业观念上的功利趋动也在不断强化。大学生开始以经济收入的高低来决定职业的选择。正如世界银行公布的《1995年世界发展报告》在篇首就指出:“对绝大多数家庭而言,不论是穷还是富,工作收人是他们生活条件的主要决定因素。”[13]  另外,市场化改革不仅使物质资源配置趋于优化,也使人才资源的配置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社会对人才资源的配置不再是被动地接受高等院校供给的人才,而是根据社会组织自身的客观需要向社会吸收人才。不论是个人还是单位都不再是被动地适应环境和时代,而是开始主动地适应环境和时代。这无论对社会来说,还是对个人来说,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大学生不再接受“统包统分”这种被动的择业方式,开始选择“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等更为主动的择业方式。  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是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现实选择  我国自1999年开始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了一定规模的扩招,大学招生人数从1998年的108万人发展到2007年的56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3%,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实现了“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的转换,竞争观念已经超越了,双向选择”的规范,在更大程度上向市场机制靠拢。  随着高等教育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大学生“天之骄子”的“精英”优越感逐渐消失,学校和社会舆论也积极引导大学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到基层去,到西部去”。随着大学生数量的持续增加,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甚至产生了无助的感觉,伴随着这种就业困难局面的出现,大学生择业的途径、方式网络化、中介化、市场化等特征开始出现,大学生择业观念和择业行为都更趋现实和理性。  大学毕业分配和就业制度的变化是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重要推手  1980年代中期开始的大学毕业分配制度改革对大学生择业观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85年以后,我国根据经济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扩大了办学部门、地方和学校分配毕业生的自主权,缩小了国家计划分配的范围,尝试多渠道的分配方法,实行“供需见面”和计划分配相结合,这种办法首先在北京、上海等几所大学试点。1989年,国家对高校毕业分配又进行了改革,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1994年以后,大学生就读和择业已基本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读大学需要自己分担教育成本,国家不再包分配,大学毕业自谋职业。  这项制度的改革是大学生择业观念嬗变的重要推手。一方面,打破了大学生原来统包统分的依赖观念,让大学生走向竞争的市场经济大潮,在竞争中去检验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因此,从这方面来看,大学生择业观念的转变更像是市场的“逼迫”。在这种“逼迫”下,大学生开始积极转变自己的择业观念和行为。另一方面,这种制度的变化也同时打破了扼杀人才自由选择和创造的空间“樊篱”,使大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和理想选择职业和工作所在地,这也符合市场经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  当代社会转型是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重要条件  当代中国正处在激烈的社会转型中,随着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知识经济社会转变,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社会转型是大学生择业观念嬗变的重要条件。进入21世纪,大学生开始更加注意个人发展,注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技能,以此适应发展越来越快、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比如,大学生择业更注重“未来发展空间”,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具备较强的时代感,能够积极转变自己的择业观念来适应时代的变化。  知识经济时代是人们的职业和岗位变更更加频繁的时代,择业模式也因此改变。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人们能够一辈子做同样的工作,而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必须不断学习以适应新的工作或新的需求,一次就业定终身的现象将日益稀少。有些高校进行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显示,毕业生工作几年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再在原专业的岗位上工作或调换了工作单位。[14]这些情况表明,以往那种人们梦寐以求的“终身职业”已成明日黄花,一次性学校“充电”、一辈子工作中“放电”的时代已成为历史。这些都促使着大学生择业观念的转变,先就业、后择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新观念。同时,随着人才培养的宽口径和更加注重综合素质,“用非所学,专业不对口”的提法将被淡化。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的追求未知科学的素养和分析事物变化规律的思维能力,将在开拓新的知识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他们的适应能力将更强,就业领域将更加宽广。

大学生择业观调查报告论文2000字

业绩报告都是有些地方可以查询的,你可以注意一下,百度都可以多一些上

树立正确就业观的方法:1、以理性心态对待就业形势。不怨天尤人,重要的是我们如何从自身学会看待社会,看待别人,又如何从社会正确对待自己。不要过分的强调自我,调整好就业心态,就能在社会上找到合适的定位。不要将自己找到的首份工作定性为一生的职业,而是将其定性为事业的起点,发展的开端,不要过分计较。2、用现实眼光选择单位。找到各方面都理想的单位当然好,但这种单位毕竟凤毛麟角,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在某些条件相对艰苦的基层单位,实际上更容易发挥出自己的能力,更有利于长远发展。同时也要对自己有合适的定位,不要盲目投递 简历 ,要找合适自己的工作岗位,再投递 简历 。3、树立自主、自立、自强的观念。有一部分毕业生对父母言听计从,由父母说了算。而有些父母对子女的求职愿望过分理想化,不切实际,干涉甚至控制了子女的选择,造成我们的毕业生择业思想模糊,挑三拣四,举棋不定,一些同学因此丧失了许多好的机会,造成到头来选择余地越来越小。这种做法也扼杀了一些毕业生的自主性,对受过高等教育多年的毕业生来说,应在征求亲属意见的基础上,保留自己自主选择职业的权利。扩展资料:正确就业观的重要性:正确的价值观实际上是生活和工作中要做的事情,是非常合理的优先顺序。实际上,这是人们的欲望和满足他们的相应匹配能力的逐步提高。在满足了自己的生存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和尊重需求之后,自我实现的需求就不会太遥远,因为自身的能力足以实现理想。因此,无论处于需求的哪个阶段,都不要试图获取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需求。例如,如果自己仍在为生存而挣扎,并且想要获得自我实现的需求,那将是非常不切实际的,甚至更不可能成功。言归正传,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是对自己欲望以及自身的理性追求。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我认为最好也是理性地面对我们的职业,才能过上我们理想中有趣的生活。

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术界加强了对大学生择业观的研究。我们通常所说的大学生择业观,主要是指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的期望或选择职业的标准,是大学生关于职业的发展可能性、职业的声望、职业的报酬和求职应付出的代价等方面的比较稳定的根本观点与看法,是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择业问题上的集中表现,也是大学生处理择业问题的总的态度和指导思想。大学生群体的择业观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择业时,其对单位性质和职业类型的要求与就业机会获得和地位获得后月收入水平呈负相关关系,求职主动性与就业机会呈正相关关系,工资水平期望与地位获得后月收人呈正相关关系,职业苦乐意识与职业满意度呈负相关关系。[1]  本文主要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来大学生择业观方面文献的分析和解读,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并分析这种择业观的嬗变背后的社会因素以及由此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的影响。  一、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  从择业方式来看,呈现从“统包统分”到“自主择业”,并开始出现“自主创业”的嬗变特点  我国大学生就业经历了一个由国家“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嬗变过程。1950年代初到1980年代末,大学生择业实行的基本上是国家“统包统分”的模式,对于大学生来说,毕业分配无须自己多操心。这种体制使大学生对自身的价值实现充满自信,如做一名受人尊敬的工程师、科学家、作家、记者或干部等。九成以上的大学生愿意选择大城市全民所有制单位,因为这是“铁饭碗”,没有“风险”。  1980年代末,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动和社会利益群体的重新分化,大学生那种安稳守成的择业观正在被挑战的、自我创新的风险择业观所取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人们开始在市场大潮中追求自我价值,社会观念逐渐商品化和个体化,大学生择业开始结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兴趣,原有的“统包统分”观念逐渐淡化。有调查表明70%以上的大学生愿意选择“收入高,但有失业危险的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育、完善,到了1990年代,大学生自主选择职业的意识已逐步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  进入21世纪,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明显加大,部分学生的择业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由一次就业转变为多次就业,自主择业转变为自主创业。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先就业再择业”的比例为2%,选择“在国内报考研究生”的比例为5%,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为6%。[2]关于“自主创业”,认为“可以尝试”的比例达到了1%,认为“可行”的占2%。[3]大学生创业观念得到加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21世纪出现的就业高峰导致大学生择业越来越困难,许多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创业来解决工作问题,这种转变与其说是一种择业观的转变,还不如说是被“逼上梁山”后的无奈之举。当然,社会环境的转变和个体的这种行动趋向极大相关,这种“权宜之计”逐渐使社会大环境提高了对创业的认同度,促进了创业的升温。  从择业首选标准看,呈现从“看重社会价值”到“看重经济价值”再到“看重未来前景”的嬗变特点  1980年代初,大学生择业首先考虑的两大因素是“职业的社会地位与声望”和“专业对口”。198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学习条件好”和“有社会地位”排在择业考虑的前两位,“经济收人高”被排在了第4位,[4]这反映了当时大学生更看重知识的渴求和职业的声望。因此,1980年代初,大学生大多选择全民所有制企业、大专院校、政府机关等单位。因为在这一时期,市场化改革刚刚起步,私营企业、外资企业都还是襁褓中的婴儿,生命力还很弱小,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都未能很好地体现,而全民所有制企业、大专院校和政府机关呈现出来的社会价值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于是,虽然已经处在市场化改革的浪潮中,但是大学生择业的价值观还停留在改革前。  到了1980年代末,大学生择业观由“社会价值型”转变为“经济价值型”,把经济利益、物质待遇放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收入高低”作为自己择业的重要标准,而将“专业是否对口”、“职业地位与声望”等都放到了较为次要的位置,至于“职业风险性”等问题,多数大学生能够承受。北京大学近几年来的连续调查中,“经济收入高”一直居大学生职业选择标准的重要位置。以1996年为例,把“经济收入高”作为影响择业重要因素的学生比例为7%,远高于其他选项的比率。[5]择业中把经济收人作为重要影响因素反映了大学生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实际上,市场化改革对人们包括广大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到这个时候才真正开始凸现出来。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的择业观由更看重经济收入开始转变为更看重未来的发展前景。大部分学生认为,一个单位的发展前景决定了它能给员工提供的发展空间和学习机会,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能给人信任感和拼搏的动力。调查显示,关于“你选择职业首要考虑的问题”,有5%的大学生选择“发展空间”作为他们择业时首要考虑的问题,有5%的大学生选择首要考虑薪金与福利。[6]这种转变并不是偶然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社会,要求社会成员不断学习以提升自己来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大学生择业时更看重“未来发展空间”也就不难理解了。  从职业的选择来看,呈现从首选全民所有制单位向首选“三资企业”到理性看待单位性质的嬗变特点  1980年代,大学生首选的行业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企业,这主要基于对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的考虑。因为这种单位没有风险,是大家都认可的“金饭碗”和“铁饭碗”。这时中国虽然已经启动市场化改革,但是各种体制和1980年代以前的计划体制几无二致,平均主义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于是大家纷纷迫求稳定的职业,而不是有挑战性的职业。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定,私营经济和外资企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三资企业”开始成为一些大学生毕业后的首选工作单位。调查显示,2005年,浙江省大学生就业中,有53%选择的是中外合资企业及政府部门。[7]据上海市的一项调查显示,希望自己的单位性质为机关、事业、企业、其他的比例依次为0%、9%、l%、1%;希望单位性质为国营、集体、三资、私营、其他的比例依次为2%、8%、2%、7%、2%。可见,“三资”和“企业”成为许多大学生的首选。[8]加人wto后,不同类型的企业在我国相互竞争的局面日趋凸显。此时,大学生择业的首选单位为:国家机关(13%)、国有企业(20%)、私人企业(14%)、合资企业(19%)、外资企业(23%)、其他(12%)。国有企业、国家机关共同占了三分之一的份额,这说明随着竟争的加剧和职业风险的增加,部分大学生的择业意向开始转向国有企业、国家机关,希望有稳定的工作环境与收入。  从对薪金的期望来看,呈现由“不看重薪酬”到“过分追求高薪”再到“注重个人发展”的嬗变特点  1980年代,大学生择业首先看重的是职业的社会地位和专业对口,对薪资没有过多的考虑。1990年代初以来,多数大学生择业的首选标准是经济待遇,薪资期望最高达到六七千,一般也在四五千左右。但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大学生对薪资期望也发生了一些改变。21世纪初、大学生择业的薪资期望一般集中在1000一2000元/月,就业心态趋向理性化。深圳市的调查显示,毕业生对自己的预期工资水平比较符合市场的实际水平,60%的大学毕业生所要求的月薪酬标准在3000元以下,与特区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2552元/月基本一致。[9]这说明,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已趋向理性化,对于能发挥自己才能、适合自己个性、有发展前景的就业岗位,基本上都能接受,并且很多学生开始接受“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反映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比较健康。对于月收人达不到期望值的岗位,为了能锻炼自己,积累工作经验,部分学生愿意把月薪酬期望值降低到1000元以下。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日渐趋向成熟。  从地域选择的去向来看,呈现从“服从祖国需要”到“首选东南沿海”再到选择更趋理性的嬗变特点  20世纪五六十代,大学生择业观的典型表现为:“我是一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一颗红心、两种准备”。20世纪70年代一80年代初,大学生择业时充满了“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主义激情。1990年代,大学生择业时首选地域一般都是东南沿海发达城市。1997年上海市5万名大学毕业生,其中有1万名学生在上海就业,有2500名学生在江苏就业,有1700多名学生在山东就业,有1600多名学生在广东就业,有近700名学生在福建就业,有近1000名学生在北京就业,在这些地区就业的学生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67%。[10]对杭州大学生的调查也显示,关于“您期望选择的工作地域”,“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分别以91%、6%及7%居于前三位。[11]因为在此时,东南沿海城市经济发展因为有了更多的政策支持,经济的竞争力和活力不断加强,与此相随的就业机会和职业收入也水涨船高。另外,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人才自由流动的空间开始增加,于是,大学生择业“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在改革开放10年后达到了高峰。  但是进人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大学生择业的首选区域不再集中于东南沿海,开始呈现出多元性的特点。一项对武汉市大学生择业期望的调查显示,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61%的大学生希望在沿海发达地区工作,5%的大学生希望在中西部地区大中城市工作[12]这说明,虽然沿海发达地区生活、工作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越,但随着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中西部也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的理想地区。一些大学生偏向于去中小城市工作,机会多,生活成本低,且压力也不大,大学生择业呈现出更加理性化的趋势。随着这一趋势的增强,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到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和基层就业。  二、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分析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过程,以市场化改革为核心的时代变迁和以教育大众化为基础的社会变迁始终是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主要因素。另外,大学毕业生分配制度的变化、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也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  以市场化改革为核心的时代变迁是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基础  1980年代,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大家对利益讳莫若深。而到了19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言利已不再“内向化”,而是趋向“外向、公开化”,甚至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利益观念逐渐深人人心,社会上甚至出现了“拜金主义”的不良倾向。大最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以及政府机关的职工纷纷下海淘金。表现在大学生择业观念上的功利趋动也在不断强化。大学生开始以经济收入的高低来决定职业的选择。正如世界银行公布的《1995年世界发展报告》在篇首就指出:“对绝大多数家庭而言,不论是穷还是富,工作收人是他们生活条件的主要决定因素。”[13]  另外,市场化改革不仅使物质资源配置趋于优化,也使人才资源的配置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社会对人才资源的配置不再是被动地接受高等院校供给的人才,而是根据社会组织自身的客观需要向社会吸收人才。不论是个人还是单位都不再是被动地适应环境和时代,而是开始主动地适应环境和时代。这无论对社会来说,还是对个人来说,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大学生不再接受“统包统分”这种被动的择业方式,开始选择“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等更为主动的择业方式。  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是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现实选择  我国自1999年开始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了一定规模的扩招,大学招生人数从1998年的108万人发展到2007年的56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3%,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实现了“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的转换,竞争观念已经超越了,双向选择”的规范,在更大程度上向市场机制靠拢。  随着高等教育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大学生“天之骄子”的“精英”优越感逐渐消失,学校和社会舆论也积极引导大学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到基层去,到西部去”。随着大学生数量的持续增加,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甚至产生了无助的感觉,伴随着这种就业困难局面的出现,大学生择业的途径、方式网络化、中介化、市场化等特征开始出现,大学生择业观念和择业行为都更趋现实和理性。  大学毕业分配和就业制度的变化是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重要推手  1980年代中期开始的大学毕业分配制度改革对大学生择业观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85年以后,我国根据经济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扩大了办学部门、地方和学校分配毕业生的自主权,缩小了国家计划分配的范围,尝试多渠道的分配方法,实行“供需见面”和计划分配相结合,这种办法首先在北京、上海等几所大学试点。1989年,国家对高校毕业分配又进行了改革,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1994年以后,大学生就读和择业已基本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读大学需要自己分担教育成本,国家不再包分配,大学毕业自谋职业。  这项制度的改革是大学生择业观念嬗变的重要推手。一方面,打破了大学生原来统包统分的依赖观念,让大学生走向竞争的市场经济大潮,在竞争中去检验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因此,从这方面来看,大学生择业观念的转变更像是市场的“逼迫”。在这种“逼迫”下,大学生开始积极转变自己的择业观念和行为。另一方面,这种制度的变化也同时打破了扼杀人才自由选择和创造的空间“樊篱”,使大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和理想选择职业和工作所在地,这也符合市场经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  当代社会转型是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重要条件  当代中国正处在激烈的社会转型中,随着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知识经济社会转变,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社会转型是大学生择业观念嬗变的重要条件。进入21世纪,大学生开始更加注意个人发展,注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技能,以此适应发展越来越快、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比如,大学生择业更注重“未来发展空间”,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具备较强的时代感,能够积极转变自己的择业观念来适应时代的变化。  知识经济时代是人们的职业和岗位变更更加频繁的时代,择业模式也因此改变。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人们能够一辈子做同样的工作,而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必须不断学习以适应新的工作或新的需求,一次就业定终身的现象将日益稀少。有些高校进行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显示,毕业生工作几年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再在原专业的岗位上工作或调换了工作单位。[14]这些情况表明,以往那种人们梦寐以求的“终身职业”已成明日黄花,一次性学校“充电”、一辈子工作中“放电”的时代已成为历史。这些都促使着大学生择业观念的转变,先就业、后择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新观念。同时,随着人才培养的宽口径和更加注重综合素质,“用非所学,专业不对口”的提法将被淡化。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的追求未知科学的素养和分析事物变化规律的思维能力,将在开拓新的知识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他们的适应能力将更强,就业领域将更加宽广。

陈铭龙《探究大学生就业瓶颈及应对策略》郎咸平《中国为什么这么困难》

大学生择业观调查报告论文2000字内容

大学毕业生是社会人力资源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其就业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激烈的职场竞争所形成的就业难已成为大学毕业生的共识。如何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成为胜手呢?首先要破除旧的就业观念,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就业观念。只有这样,才能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在求职竞争中成为强者。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谈一下大学生怎样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一、从“精英”向“大众”的转变  随着90年代中后期全国高校扩招规模的逐年加大,全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居于高位,2005年高等教育入学总人数超过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1%以上,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推进,大学生就业模式必然由精英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毕业生就业模式向大众化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毕业生就业模式转变。  在精英教育阶段,由于高等教育是稀缺资源,受教育者的地位必然增高,被称为“天之骄子”,就业实行“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上大学不再需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学生也不再被称为“天之骄子”,大学生就是普通老百姓,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同老百姓找工作一样,“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是当前就业的主要形式。社会中的各行各业都需要大学生,既有大学生毕业去当工人,也有大学生毕业去做个体经营,只要是大学生通过诚实劳动来为社会创造价值,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就是现在社会所倡导的。劳动者的素质普遍提高了,社会才能更好地发展。  二、从“城市”向“基层”的转变  当前,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以及广大农村还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一些县市是能提供比城市好的多的工作和待遇,但很多大学生还是不愿意去,认为委屈了自己。实际上,基层的天地广阔,蕴藏着无数的机会,大学生完全可以把到基层就业视为创业的起步、成材的开始,通过了界国情民意,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大学生应该将就业的姿态放低,将人生的目标抬高,在城市就业已趋于饱和的情况下,选择到基层就业是理性的、现实的。从2004年开始,我们学校相继开展了服务西部、农村资教、选拔选调生等工作,出台了诸多优惠政策,既拓宽了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对毕业生就业观也是一种引导和教育。在服务西部计划和农村资教行动中,涌现了许多优秀的毕业生,得到了社会、单位的一致好评,我校也涌现了像梁华山、吴天亮等一批优秀的到基层服务的毕业生,他们在基层中展现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为自己、为母校争的了荣誉!  三、从“公有”单位向“非公有”单位转变  在传统的职业观念影响下,人们都希望能够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大企业谋职、发展,而不愿意到集体企业或民营企业求职发展。但是,政府机关、科教文卫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大型三资企业由于多种原因(如体制原因、产业结构原因、亏损等),吸纳大学毕业生的能力是有限的,很难大量接受大学毕业生就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民营、个体企业单位大量增加,随之带来的是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以前大学生担心民营企业规模小,经营管理水平低,个人没有发展前途;怀疑民营企业管理不规范,福利待遇没保障;还害怕民营企业工作不稳定,办公环境差。而现在的民营企业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的民营企业发展非常迅速,人才市场薪资调查表明,民营企业的收入水平甚至已和三资企业不相上下,民企灵活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手段为人才创造了比在其他单位更好的个人发展空间。随着社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民企工作也不用担心四金交纳等个人保障问题。  四、从“专业对口”向“通用人才”的转变  很多大学生就业时特别强调要专业对口,认为大学花费了几年时间所学的杂混业是自己生存之本,如果离开了自己所学的专业而选择其他行业,那就白白浪费了大学的时间,专业情节依然影响着求职的心理,实际上大多数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标准是:注重应聘者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至于专业是否完全对口,并不过分计较,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在校期间所学专业知识与现实需要难以吻合,求职过程中如果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则难以找到合适的职业,一个具有开拓精神的毕业生,应看重行业的发展前景,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择业方向,勇于进入与自己相近或相关的职业。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体制转轨时期,随着结构的调整,必然也会使某些行业迅速发展,如第三产业的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社会服务等,就业人数将会明显增加。由于我们的教育结构不能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必然会使某些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大学教育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大学生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会比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快更好地融入与适应。  五、从“打工”向“创业”的转变  打工是一种被动的就业行为,而自主创业是给自己“打工”,是一种主动的就业行为。新一代大学生精力旺盛,有着强烈的挑战自我,实现自我的激情,并且无负担,没有太多牵挂,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意识、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强,善于接受新知识。  从现阶段的就业形势看,国家宏观政策激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广大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创业——这包含机遇与挑战的字眼,已经成为无数大学生心中的梦想。中国也已经诞生了一大批大学生创业者,而且其中不乏许多非常成功的典范。

认清就业形势,把握个人追求,结合社会需求。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知识水平,注重能力培养。敢于推销自己,成功就业扎实工作,勇于创新与时俱进。论面对当今的就业形势,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就业是一个敏感的社会性问题,是民生之本。大学生的就业牵涉大学生本人和千家万户的利益,牵涉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每个大学生都面临就业的现实,而且就业的形势又十分复杂。因此一个尖锐的问题就摆到我们面前,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设计。首先要比较充分的了解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我们的择业和创业应该适应时代的需求。既要追求自己的职业理想,更要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因此充分了解和把握我们当前的就业形势是理想就业、奋发创业的重要条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就业在就业的形势依然较为严峻,就业压力较大。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国的人口基数大,需要就业的人数多,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最近几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大学生的就业高峰与社会的就业高峰重叠,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开始凸显。就业的机制有待完善,一方面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依然存在并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作用。用人机制还不健全仍然存在很大程度上的计划安置,人才流动机制有待改善,另一方面劳动市场发育不完善,劳动力要素配置还未达到完全优化,三就业观念有待更新,当前就业问题上,许多人就业观念滞后,缺乏主要择业创业的积极性,且不从自身条件和实际出发,就业期望过高。通过对当今就业情况的了解,让我们感受到就业形势的严峻。本着良好的结合自身职业追求件与社会需求宗旨,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学习,做好职业规划。想想当今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虽然要求各种各样,但是最基本仍然是专业职业技能,可以说这是对每一个求职者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各种工作的最基本需要。试想一个人连自己领域的基本知识都一窍不通,那么还怎么去开展工作?因此,我们首要的任务仍然是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不能被所谓的“大学学习的很多东西以后基本用不到”所迷惑。现在我们所学的可能以后不能直接用到,但是大部分工作时的后续课程都需要现在的知识,想一想有多少我们熟悉的人,在走向社会进入工作以后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学好基础东西。小涛马上就大四的毕业了,课程已经都结束了,出去找工作了,开始他来到一家合资建筑公司,来应聘的人很多。他凭借自己非凡的口才,灵活的交际能力,经过层层筛选最终成为公司的一员。上司看他办事能力很强,半年之后,让他管理一项小工程。小涛欣喜万分,一切好像和预期的一样,工程顺利竣工。几天之后他接到通知去上司办公室,他以为这次会得到奖励。可结果出人意料,他被停职了,原因是施工工人偷工减料,而他自己因为专业知识不足,未能察觉。因此造成事故。思考之下不难发现,他失败就失败在忽略了基础专业知识的学习。毕竟那时工作的基本筹码,发展的前提。众所周知的,现在的用人单位除了看基本知识水平的同时,对综合能力的注意有很大倾向。也就是说他们不再单单看文凭,很多时候要考虑应聘人的行政办事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以及是否取得其他职业资格证书等等。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就不能单一的学习基本专业知识。要比较广泛的涉猎其他知识,例如,取得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努力拓展自己的见识和人际关系网。通过参加学生会和社团活动,培养一个良好的处理问题方式以及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为以后的就业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张某,毕业也一所很不错的学校。凭借优异的学习成绩被推荐到一家国营企业工作。在工作中他勤劳认干,每次工作都完成的很出色。因此深受老板赏识,2年后被升为部门经理。这无疑是个好的事情。谁知再新的职位工作一段时间感到力不从心,究其原因是因为现在的工作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不在是自己一个人的工作,而是要管理大家充分的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面见各种各样的客户。在这方面他显得很困难。我们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在他的大学生涯中,一味的追求学习,忽略的能力的培养。才会在工作中面对各种情况不知所措。因此我们要注知识与能力的统一。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信息时代。各行各业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时代带给我们各种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也导致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的更高要求。创新的思维被引进各行各业,成为企业最顽强的生命力。也成为高级人才的一项新的指标。可想而知,如果一个行业一直是一个陈旧的路线,那么他就无法适应时代的潮流。该将如何发展如何生存?鉴于这样形势,我们在现在的学习生活中就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更多了解吸取先进的思想先进的经营理念。并且勇于把自己推销出去。总之,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首先,我们要刻苦学习专业文化知识,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广泛的涉猎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同时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培养认真积极的工作态度,为以后的工作提前积累各种经验。为以后的升职或者跨专业就业奠定基本。再次,培养一种勇于创新的办事理念,以便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敢于推销自己,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最后,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并处理好与学习关系。相互促进。为以后把握好家庭与事业的关系打下良好的开端。

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术界加强了对大学生择业观的研究。我们通常所说的大学生择业观,主要是指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的期望或选择职业的标准,是大学生关于职业的发展可能性、职业的声望、职业的报酬和求职应付出的代价等方面的比较稳定的根本观点与看法,是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择业问题上的集中表现,也是大学生处理择业问题的总的态度和指导思想。大学生群体的择业观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择业时,其对单位性质和职业类型的要求与就业机会获得和地位获得后月收入水平呈负相关关系,求职主动性与就业机会呈正相关关系,工资水平期望与地位获得后月收人呈正相关关系,职业苦乐意识与职业满意度呈负相关关系。[1]  本文主要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来大学生择业观方面文献的分析和解读,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并分析这种择业观的嬗变背后的社会因素以及由此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的影响。  一、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  从择业方式来看,呈现从“统包统分”到“自主择业”,并开始出现“自主创业”的嬗变特点  我国大学生就业经历了一个由国家“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嬗变过程。1950年代初到1980年代末,大学生择业实行的基本上是国家“统包统分”的模式,对于大学生来说,毕业分配无须自己多操心。这种体制使大学生对自身的价值实现充满自信,如做一名受人尊敬的工程师、科学家、作家、记者或干部等。九成以上的大学生愿意选择大城市全民所有制单位,因为这是“铁饭碗”,没有“风险”。  1980年代末,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动和社会利益群体的重新分化,大学生那种安稳守成的择业观正在被挑战的、自我创新的风险择业观所取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人们开始在市场大潮中追求自我价值,社会观念逐渐商品化和个体化,大学生择业开始结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兴趣,原有的“统包统分”观念逐渐淡化。有调查表明70%以上的大学生愿意选择“收入高,但有失业危险的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育、完善,到了1990年代,大学生自主选择职业的意识已逐步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  进入21世纪,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明显加大,部分学生的择业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由一次就业转变为多次就业,自主择业转变为自主创业。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先就业再择业”的比例为2%,选择“在国内报考研究生”的比例为5%,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为6%。[2]关于“自主创业”,认为“可以尝试”的比例达到了1%,认为“可行”的占2%。[3]大学生创业观念得到加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21世纪出现的就业高峰导致大学生择业越来越困难,许多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创业来解决工作问题,这种转变与其说是一种择业观的转变,还不如说是被“逼上梁山”后的无奈之举。当然,社会环境的转变和个体的这种行动趋向极大相关,这种“权宜之计”逐渐使社会大环境提高了对创业的认同度,促进了创业的升温。  从择业首选标准看,呈现从“看重社会价值”到“看重经济价值”再到“看重未来前景”的嬗变特点  1980年代初,大学生择业首先考虑的两大因素是“职业的社会地位与声望”和“专业对口”。198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学习条件好”和“有社会地位”排在择业考虑的前两位,“经济收人高”被排在了第4位,[4]这反映了当时大学生更看重知识的渴求和职业的声望。因此,1980年代初,大学生大多选择全民所有制企业、大专院校、政府机关等单位。因为在这一时期,市场化改革刚刚起步,私营企业、外资企业都还是襁褓中的婴儿,生命力还很弱小,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都未能很好地体现,而全民所有制企业、大专院校和政府机关呈现出来的社会价值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于是,虽然已经处在市场化改革的浪潮中,但是大学生择业的价值观还停留在改革前。  到了1980年代末,大学生择业观由“社会价值型”转变为“经济价值型”,把经济利益、物质待遇放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收入高低”作为自己择业的重要标准,而将“专业是否对口”、“职业地位与声望”等都放到了较为次要的位置,至于“职业风险性”等问题,多数大学生能够承受。北京大学近几年来的连续调查中,“经济收入高”一直居大学生职业选择标准的重要位置。以1996年为例,把“经济收入高”作为影响择业重要因素的学生比例为7%,远高于其他选项的比率。[5]择业中把经济收人作为重要影响因素反映了大学生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实际上,市场化改革对人们包括广大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到这个时候才真正开始凸现出来。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的择业观由更看重经济收入开始转变为更看重未来的发展前景。大部分学生认为,一个单位的发展前景决定了它能给员工提供的发展空间和学习机会,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能给人信任感和拼搏的动力。调查显示,关于“你选择职业首要考虑的问题”,有5%的大学生选择“发展空间”作为他们择业时首要考虑的问题,有5%的大学生选择首要考虑薪金与福利。[6]这种转变并不是偶然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社会,要求社会成员不断学习以提升自己来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大学生择业时更看重“未来发展空间”也就不难理解了。  从职业的选择来看,呈现从首选全民所有制单位向首选“三资企业”到理性看待单位性质的嬗变特点  1980年代,大学生首选的行业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企业,这主要基于对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的考虑。因为这种单位没有风险,是大家都认可的“金饭碗”和“铁饭碗”。这时中国虽然已经启动市场化改革,但是各种体制和1980年代以前的计划体制几无二致,平均主义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于是大家纷纷迫求稳定的职业,而不是有挑战性的职业。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定,私营经济和外资企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三资企业”开始成为一些大学生毕业后的首选工作单位。调查显示,2005年,浙江省大学生就业中,有53%选择的是中外合资企业及政府部门。[7]据上海市的一项调查显示,希望自己的单位性质为机关、事业、企业、其他的比例依次为0%、9%、l%、1%;希望单位性质为国营、集体、三资、私营、其他的比例依次为2%、8%、2%、7%、2%。可见,“三资”和“企业”成为许多大学生的首选。[8]加人wto后,不同类型的企业在我国相互竞争的局面日趋凸显。此时,大学生择业的首选单位为:国家机关(13%)、国有企业(20%)、私人企业(14%)、合资企业(19%)、外资企业(23%)、其他(12%)。国有企业、国家机关共同占了三分之一的份额,这说明随着竟争的加剧和职业风险的增加,部分大学生的择业意向开始转向国有企业、国家机关,希望有稳定的工作环境与收入。  从对薪金的期望来看,呈现由“不看重薪酬”到“过分追求高薪”再到“注重个人发展”的嬗变特点  1980年代,大学生择业首先看重的是职业的社会地位和专业对口,对薪资没有过多的考虑。1990年代初以来,多数大学生择业的首选标准是经济待遇,薪资期望最高达到六七千,一般也在四五千左右。但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大学生对薪资期望也发生了一些改变。21世纪初、大学生择业的薪资期望一般集中在1000一2000元/月,就业心态趋向理性化。深圳市的调查显示,毕业生对自己的预期工资水平比较符合市场的实际水平,60%的大学毕业生所要求的月薪酬标准在3000元以下,与特区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2552元/月基本一致。[9]这说明,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已趋向理性化,对于能发挥自己才能、适合自己个性、有发展前景的就业岗位,基本上都能接受,并且很多学生开始接受“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反映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比较健康。对于月收人达不到期望值的岗位,为了能锻炼自己,积累工作经验,部分学生愿意把月薪酬期望值降低到1000元以下。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日渐趋向成熟。  从地域选择的去向来看,呈现从“服从祖国需要”到“首选东南沿海”再到选择更趋理性的嬗变特点  20世纪五六十代,大学生择业观的典型表现为:“我是一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一颗红心、两种准备”。20世纪70年代一80年代初,大学生择业时充满了“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主义激情。1990年代,大学生择业时首选地域一般都是东南沿海发达城市。1997年上海市5万名大学毕业生,其中有1万名学生在上海就业,有2500名学生在江苏就业,有1700多名学生在山东就业,有1600多名学生在广东就业,有近700名学生在福建就业,有近1000名学生在北京就业,在这些地区就业的学生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67%。[10]对杭州大学生的调查也显示,关于“您期望选择的工作地域”,“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分别以91%、6%及7%居于前三位。[11]因为在此时,东南沿海城市经济发展因为有了更多的政策支持,经济的竞争力和活力不断加强,与此相随的就业机会和职业收入也水涨船高。另外,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人才自由流动的空间开始增加,于是,大学生择业“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在改革开放10年后达到了高峰。  但是进人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大学生择业的首选区域不再集中于东南沿海,开始呈现出多元性的特点。一项对武汉市大学生择业期望的调查显示,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61%的大学生希望在沿海发达地区工作,5%的大学生希望在中西部地区大中城市工作[12]这说明,虽然沿海发达地区生活、工作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越,但随着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中西部也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的理想地区。一些大学生偏向于去中小城市工作,机会多,生活成本低,且压力也不大,大学生择业呈现出更加理性化的趋势。随着这一趋势的增强,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到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和基层就业。  二、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分析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过程,以市场化改革为核心的时代变迁和以教育大众化为基础的社会变迁始终是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主要因素。另外,大学毕业生分配制度的变化、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也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  以市场化改革为核心的时代变迁是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基础  1980年代,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大家对利益讳莫若深。而到了19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言利已不再“内向化”,而是趋向“外向、公开化”,甚至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利益观念逐渐深人人心,社会上甚至出现了“拜金主义”的不良倾向。大最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以及政府机关的职工纷纷下海淘金。表现在大学生择业观念上的功利趋动也在不断强化。大学生开始以经济收入的高低来决定职业的选择。正如世界银行公布的《1995年世界发展报告》在篇首就指出:“对绝大多数家庭而言,不论是穷还是富,工作收人是他们生活条件的主要决定因素。”[13]  另外,市场化改革不仅使物质资源配置趋于优化,也使人才资源的配置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社会对人才资源的配置不再是被动地接受高等院校供给的人才,而是根据社会组织自身的客观需要向社会吸收人才。不论是个人还是单位都不再是被动地适应环境和时代,而是开始主动地适应环境和时代。这无论对社会来说,还是对个人来说,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大学生不再接受“统包统分”这种被动的择业方式,开始选择“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等更为主动的择业方式。  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是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现实选择  我国自1999年开始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了一定规模的扩招,大学招生人数从1998年的108万人发展到2007年的56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3%,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实现了“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的转换,竞争观念已经超越了,双向选择”的规范,在更大程度上向市场机制靠拢。  随着高等教育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大学生“天之骄子”的“精英”优越感逐渐消失,学校和社会舆论也积极引导大学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到基层去,到西部去”。随着大学生数量的持续增加,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甚至产生了无助的感觉,伴随着这种就业困难局面的出现,大学生择业的途径、方式网络化、中介化、市场化等特征开始出现,大学生择业观念和择业行为都更趋现实和理性。  大学毕业分配和就业制度的变化是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重要推手  1980年代中期开始的大学毕业分配制度改革对大学生择业观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85年以后,我国根据经济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扩大了办学部门、地方和学校分配毕业生的自主权,缩小了国家计划分配的范围,尝试多渠道的分配方法,实行“供需见面”和计划分配相结合,这种办法首先在北京、上海等几所大学试点。1989年,国家对高校毕业分配又进行了改革,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1994年以后,大学生就读和择业已基本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读大学需要自己分担教育成本,国家不再包分配,大学毕业自谋职业。  这项制度的改革是大学生择业观念嬗变的重要推手。一方面,打破了大学生原来统包统分的依赖观念,让大学生走向竞争的市场经济大潮,在竞争中去检验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因此,从这方面来看,大学生择业观念的转变更像是市场的“逼迫”。在这种“逼迫”下,大学生开始积极转变自己的择业观念和行为。另一方面,这种制度的变化也同时打破了扼杀人才自由选择和创造的空间“樊篱”,使大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和理想选择职业和工作所在地,这也符合市场经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  当代社会转型是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重要条件  当代中国正处在激烈的社会转型中,随着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知识经济社会转变,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社会转型是大学生择业观念嬗变的重要条件。进入21世纪,大学生开始更加注意个人发展,注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技能,以此适应发展越来越快、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比如,大学生择业更注重“未来发展空间”,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具备较强的时代感,能够积极转变自己的择业观念来适应时代的变化。  知识经济时代是人们的职业和岗位变更更加频繁的时代,择业模式也因此改变。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人们能够一辈子做同样的工作,而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必须不断学习以适应新的工作或新的需求,一次就业定终身的现象将日益稀少。有些高校进行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显示,毕业生工作几年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再在原专业的岗位上工作或调换了工作单位。[14]这些情况表明,以往那种人们梦寐以求的“终身职业”已成明日黄花,一次性学校“充电”、一辈子工作中“放电”的时代已成为历史。这些都促使着大学生择业观念的转变,先就业、后择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新观念。同时,随着人才培养的宽口径和更加注重综合素质,“用非所学,专业不对口”的提法将被淡化。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的追求未知科学的素养和分析事物变化规律的思维能力,将在开拓新的知识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他们的适应能力将更强,就业领域将更加宽广。

�6�1 我的就业观论文 毕业生要正确认识自己,主动适应社会。在择业过程中,每一位毕业生都希望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这是人之常情的事。但是怎样才能实现这种愿望,这就需要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不少毕业生更多地考虑“我想从事什么职业”、“我愿意干什么工作”,而很少了解社会需求,很少能用“我能干什么”的眼光全面地审视一下自己,因而使自己陷入择业期望值过高的误区。毕业生应当给自己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自我评价要全面、客观,既要看到长处的一面,又要看到短处的一面;既要对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质进行具体的评价,又要对其他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既要考虑全面的整体因素,又要考虑到其中占主导地位的重点因素。 每个毕业生都应该全面回顾自己在德、智、体各个方面的表现情况,并与本班同学做一个比较,了解自己在本班同学中所占的位置,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信心是成功的第一要诀。信心是成功的第一要诀。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信心不仅给毕业生带来勇气和力量,也会使用人单位,首先从气势上产生认同感。要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保持坚定的信心,首先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工作。其次,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要抓住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尽量避开自己的不足,这样,就有可能使你在择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其三是要有一腔打动用人单位的热情。要给人感觉到,我是热爱生活、热爱事业的。 3. 消除依赖心理。 有些人在生活中依赖性很强,无论做什么事情总要请一个参谋,一旦没了参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于是这些人在择业中往往表现出很没主见,人云亦云,别人觉得这个单位很好,他亦认为不错,别人说那个单位很差,他亦认为不行,患得患失,手忙脚乱,心里一片茫然,不知何去何从。其原因在于他们不能深刻认识自己的人,一个掌握好自己的人,他就能把握好自己的人,他就能把握好自己择业的方向,明确自己适合从事什么性质的工作,因此他们在择业中,就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方向性,机会虽然很少,但他却能抓得很准很稳。一个深入了解社会的人,信息畅通,思维开阔,他就能很清楚各个单位的经济构架及其发展状况,能对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作出可靠的分析和有效的判断。这样他们就能很顺利地找到自己想去的单位,并能很快适应单位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 4 良好的心理素质。 有些人心理素质较差,到单位致意参加面试,原本准备充分,有条不紊,可是一见单位领导,就惊慌失措,手忙脚乱,顿时心理一片空白,不知所措,好端端的一个机会就这样给泡汤了。 总之 ,大学生择业成功的关键还要从本身的实际出发,灵活选择。但不管怎样,绝不能一味高挑,慢等。因为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家庭、对社会,毕业的大学生早日就业是硬

大学生择业观调查报告论文2000字怎么写

就业关注:大学生应树立科学的择业观 2006年09月07日 08:58 来源:《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 聊城大学 乔丙武 曹晖 摘要:在高等教育走入大众化时代,大学生就业从“精英就业”逐步向“大众化就业”转变。面对新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该及时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择业观,以国家利益为重,努力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关键词:大学生;利益;科学;择业观 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国家人事制度的改革和人才供求关系的变化,大学生确立科学的择业观,对拓宽奋斗领域、实现自我价值、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有些大学生对自主择业一直难以适应。还有一些大学生由于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再加之不注重自身的修养,因而滋生出贪图享受、不愿吃苦的思想意识。表现在择业上则产生了一些不良倾向,如有的毕业生过分注重物质利益,功利色彩比较浓厚;还有些毕业生以自我为中心,个人主义倾向比较严重;特别是目前一些毕业生存有靠不正当的社会关系择业的心态。这些择业观、择业心态虽然有一定的市场,但不是科学的择业观。一、注重物质利益,更要做到实现人生价值。 有些大学生受经济利益驱使,人生价值发生了倾斜, 在选择上过分选择经济条件好、生活环境舒适、工资收入高的发达地区,而较少考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据调查发现,7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概括自己的职业选择是所谓的“新三到”——到国外、到沿海、到最赚钱的地方去,还有的选择到所谓的“三大一高”——大城市、大企业、大海边、高收入的地方去。他们对职业或岗位的选择首先考虑到的不是符合自己的专业,而感兴趣和关注的是职业或岗位的附属物诸如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由此可以看出,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由原来的社会价值转向经济价值,把追求经济物质利益放在了首位。应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的这种想法虽然不能算是错误,但不能说是科学。因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令人目不暇接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社会变迁,进一步导致了人才竞争的加剧,引起了人们行为方式的转变,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重塑。就大学生而言,有些人在选择职业或岗位时,将自己的兴趣、爱好放在首位,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甚至有的大学生以经济利益为导向,贪图生活享受,不愿到贫困地区去。这些选择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人才的过分集中和浪费,一些内陆省份以及广大的中小城市和农村,特别是内陆省份、地区那些相对艰苦的工矿企业和中小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量很大,而且为了解决人才断层现象,各级领导也都无不求贤若渴,这些情况既为毕业生择业提供了大量的岗位,也为毕业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就毕业生而言,从大局出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区和部门寻找自己的用武之地,通过自己的劳动和艰苦努力来改造生存环境,获得不断发展的机会,使自身所拥有的巨大潜力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来,在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人生的价值,体会到人生的幸福。 其实,大学生到落后地区、贫困地区在一定意义上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因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蕴藏了巨大的发展潜力,这就给人才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再则,落后地区及一些中小企业和单位缺乏人才,大学生去了之后更容易受到重视一展宏图。因此,毕业生在选择职业和岗位时应有一个科学的定位,把理想和实际结合起来。“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然而一时当不成元帅怎么办?俄国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的一段话是具有启发意义的“每个人不要做他想做的或应该做的,而是要做他可能做的。拿不到元帅杖,就拿枪,没有枪就拿铁铲。”这就说明,做事要从实际出发,决不能好高骛远。“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现在,有些大学生在这方面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已连续多年,聊城大学和山东省其他高校的应届毕业生积极要求到西部就业,他们意识到了西部地区发展在即,腾飞在即,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应该说,这是比较明智的选择。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把个人需要和自身价值实现同社会需要及“报国、奉献”联系起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崇高职业理想。二、以自我为中心,更要考虑国家的利益。 许多大学生在择业时不考虑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要求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他们把是否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发挥专长,实现自我,发展自我作为择业的唯一要求,不愿到不利自身发展的地方去。据有关部门统计,9%的毕业生表示,如果有的单位“条件好、待遇高、适合自身发展”,他们可以放弃户口;1%的毕业生表示,如果用人单位的条件适合,他们可以放弃自己所学的专业。这充分说明有些大学生在选择职业和岗位时,考虑更多的是个人的利益,以自我为中心,而对国家的利益考虑较少。这些现象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人才资源的配置不合理,加剧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利于国家的协调发展,不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要站在国家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认清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择业标准,据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预测,一些传统工业已经完成了数量扩张的发展阶段,走上了追求高质量、高效益的道路,对毕业生需求的数量减少,层次提高。一批高新技术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出一批新的就业岗位。今后,尤其是各种经济成份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将为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毕业生到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和农村就业,大显身手是大势所趋。现在,已有许多大学生从实际出发,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经过冷静的思考后毅然决定到边疆、到农村、到基层、到贫困地区。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异军突起,其发展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一些大学生把就业视点转向民营企业,以跻身于民营高科技企业而自豪。另外,当代大学生还应该根据自己的职业特长,或根据自身的能力,要有自主创业、开拓一片新天地的无畏精神。大学生要逐步适应社会,适应环境,加强自身的修养,想国家、人民之所想,急国家、人民之所急,逐步转变择业观念,将实现个人价值的追求体现在为社会服务的实践之中。三、靠社会关系,更要靠自己的实力。 由于大学生就业所需的公平竞争机制尚未形成,一些人把择业希望寄托在社会关系上。据有关部门调查,时至今日,仍有26%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认为,“拉关系、走后门”是找工作的最佳捷径。 “拉关系、走后门”说得比较直白,它实际上是利用一些社会关系,比如亲戚、朋友、同学、校友,利用这些关系寻找就业信息是捷径。但如果自己综合素质不强,最终还是会被淘汰,所以找工作最终靠的是实力而不是关系。大学生只有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走到哪里都会吃香!才能最终找到理想的岗位,或者说是有更多的机会找到理想的工作。作为毕业生目前能力基本定型,最重要的是寻找机会,或者说是寻找就业信息。目前,我国毕业生择业已经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办法,在这种形势下,毕业生要主动出击,靠自己的能力获取招聘单位的承认,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就业信息。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渠道:一是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是学校专门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常设机构,与上级主管部门、各级就业指导部门及用人单位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渠道。 二是各级政府就业指导机构。为适应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需要,我国各级政府都设有专门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例如在山东省,教育部门设有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专门负责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人事部门设有人才交流中心,专门负责非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这些就业指导机构可以为毕业生提供真实可靠的就业信息。三是师长和校友。学校的一些老师对外联系较多,毕业生可以通过他们了解有些单位的人才需求信息。高校的校友遍及全国各地,而且大都在专业对口的单位工作,毕业生也可通过他们了解就业信息。 四是家长和亲友。许多家长或亲友在多年的工作与社会交往中,与社会方方面面有着广泛的联系,由于家长、亲友与毕业生的特殊亲情关系,在帮助了解就业信息或推荐就业时会积极主动、不遗余力。毕业生可借助他们的力量主动出击,获取就业信息,但不能完全依赖他们而失去自我。五是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毕业生在参加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时,直接和用人单位建立了联系。毕业生可借此机会了解该单位的用人信息,甚至可以利用实习的机会推销自己。六是“双选”招聘活动。各地市和用人单位举办的各种“双选”招聘活动或招聘会,尤其是以学校为主体举办的招聘活动,时间集中、信息量大、针对性强、专业对口,是毕业生了解信息和择业的难得机会。七是有关新闻媒体。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各种新闻媒体如电视、报纸、杂志都为毕业生就业开辟了专题、专版、专刊,毕业生可以通过这些媒体了解有关的就业信息。八是网络系统。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上就业信息日渐丰富。教育部已经开通了“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毕业生可以通过任何一个终端查阅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四、寻找理想单位,而不错失良机 毕业生都想寻找理想的单位,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一味地为寻找理想单位,而作出一些不切实际的举动,从而影响自己的就业,白白错过择业的良机。一是忌好高骛远。有些毕业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和自身条件感觉良好,自认为在校经过多年的深造,十八般武艺精通,在与用人单位洽谈时,往往表现出一种“舍我其谁”的态度。这些毕业生为了能落实一个各方面条件都十分优越的单位,开始不急于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而是一拖再拖,有的毕业生被专业对口、工作条件不错的单位看中,却过高地估计自己,看不起这个单位,结果错过了择业机会。 二是忌缺乏自信。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小学毕业进中学,中学毕业进大学,“三点一线”,囿于校园,未经受过社会的实践锻炼。有些毕业生无法适应新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挑战,自始至终处在被动和盲从的地位。这些毕业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缺乏勇气与信心,害怕别人提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稍遇挫折便畏缩不前,甚至心灰意冷,听天由命,结果该说的不说,该做的不做,错过了择业的大好时机。 三是忌目光短浅。有些毕业生在择业时只看重用人单位的经济条件、住房待遇等,而对自己所学专业是否与所需对口,是否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考虑的少之又少。这些毕业生图的是生活安逸,工作没有压力,缺乏长远打算和艰苦奋斗的思想。须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行业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那种不思进取,只图安乐享受的人,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早晚会被社会淘汰。 四是忌冷落基层。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社会急需的建设人才,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随着我国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一些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已无法容纳更多的毕业生,大量急需人才的是基层单位。虽然许多毕业生已看到了这一变化,但由于缺乏基层意识,普遍存在着不了解基层,害怕下基层,不安心在基层工作的心态。其实虽然基层单位条件相对要差一点,苦一点,但是基层单位人才缺乏,大学生到基层单位后会有更大的发展余地和施展才能的空间。 五是忌虚荣侥幸。有些毕业生虚荣心极强,惟恐用人单位看不起自己,于是在面试时不切实际地抬高粉饰自己。还有的毕业生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认为供需见面时间较短,用人单位不可能做认真细致的调查,推荐材料采取“择业大包装”,把自己打扮成一个集多种能力于一身的全才,结果用人单位一考察,发现并非如此,最终达不成协议。 六是忌缺乏主见。由于学校近乎封闭式的教育模式,使得现在的一部分毕业生缺乏主见,有些毕业生见异思迁,今天签约明天毁,听了别人的宣传,又要恢复原协议,反复无常。有的毕业生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父母身上,依赖父母联系用人单位,凡事都听从父母的安排,根本不像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

�6�1 我的就业观论文 毕业生要正确认识自己,主动适应社会。在择业过程中,每一位毕业生都希望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这是人之常情的事。但是怎样才能实现这种愿望,这就需要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不少毕业生更多地考虑“我想从事什么职业”、“我愿意干什么工作”,而很少了解社会需求,很少能用“我能干什么”的眼光全面地审视一下自己,因而使自己陷入择业期望值过高的误区。毕业生应当给自己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自我评价要全面、客观,既要看到长处的一面,又要看到短处的一面;既要对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质进行具体的评价,又要对其他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既要考虑全面的整体因素,又要考虑到其中占主导地位的重点因素。 每个毕业生都应该全面回顾自己在德、智、体各个方面的表现情况,并与本班同学做一个比较,了解自己在本班同学中所占的位置,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信心是成功的第一要诀。信心是成功的第一要诀。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信心不仅给毕业生带来勇气和力量,也会使用人单位,首先从气势上产生认同感。要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保持坚定的信心,首先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工作。其次,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要抓住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尽量避开自己的不足,这样,就有可能使你在择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其三是要有一腔打动用人单位的热情。要给人感觉到,我是热爱生活、热爱事业的。 3. 消除依赖心理。 有些人在生活中依赖性很强,无论做什么事情总要请一个参谋,一旦没了参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于是这些人在择业中往往表现出很没主见,人云亦云,别人觉得这个单位很好,他亦认为不错,别人说那个单位很差,他亦认为不行,患得患失,手忙脚乱,心里一片茫然,不知何去何从。其原因在于他们不能深刻认识自己的人,一个掌握好自己的人,他就能把握好自己的人,他就能把握好自己择业的方向,明确自己适合从事什么性质的工作,因此他们在择业中,就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方向性,机会虽然很少,但他却能抓得很准很稳。一个深入了解社会的人,信息畅通,思维开阔,他就能很清楚各个单位的经济构架及其发展状况,能对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作出可靠的分析和有效的判断。这样他们就能很顺利地找到自己想去的单位,并能很快适应单位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 4 良好的心理素质。 有些人心理素质较差,到单位致意参加面试,原本准备充分,有条不紊,可是一见单位领导,就惊慌失措,手忙脚乱,顿时心理一片空白,不知所措,好端端的一个机会就这样给泡汤了。 总之 ,大学生择业成功的关键还要从本身的实际出发,灵活选择。但不管怎样,绝不能一味高挑,慢等。因为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家庭、对社会,毕业的大学生早日就业是硬

这要看你是本科论文还是研究生论文了。如果是本科论文主要的是格式,而研究生论文才是内容。本科论文可以多找一些材料,把大量的材料用自己的逻辑和语言罗列起来就可以了研究生论文就要求有你的想法了

树立正确就业观的方法:1、以理性心态对待就业形势。不怨天尤人,重要的是我们如何从自身学会看待社会,看待别人,又如何从社会正确对待自己。不要过分的强调自我,调整好就业心态,就能在社会上找到合适的定位。不要将自己找到的首份工作定性为一生的职业,而是将其定性为事业的起点,发展的开端,不要过分计较。2、用现实眼光选择单位。找到各方面都理想的单位当然好,但这种单位毕竟凤毛麟角,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在某些条件相对艰苦的基层单位,实际上更容易发挥出自己的能力,更有利于长远发展。同时也要对自己有合适的定位,不要盲目投递 简历 ,要找合适自己的工作岗位,再投递 简历 。3、树立自主、自立、自强的观念。有一部分毕业生对父母言听计从,由父母说了算。而有些父母对子女的求职愿望过分理想化,不切实际,干涉甚至控制了子女的选择,造成我们的毕业生择业思想模糊,挑三拣四,举棋不定,一些同学因此丧失了许多好的机会,造成到头来选择余地越来越小。这种做法也扼杀了一些毕业生的自主性,对受过高等教育多年的毕业生来说,应在征求亲属意见的基础上,保留自己自主选择职业的权利。扩展资料:正确就业观的重要性:正确的价值观实际上是生活和工作中要做的事情,是非常合理的优先顺序。实际上,这是人们的欲望和满足他们的相应匹配能力的逐步提高。在满足了自己的生存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和尊重需求之后,自我实现的需求就不会太遥远,因为自身的能力足以实现理想。因此,无论处于需求的哪个阶段,都不要试图获取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需求。例如,如果自己仍在为生存而挣扎,并且想要获得自我实现的需求,那将是非常不切实际的,甚至更不可能成功。言归正传,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是对自己欲望以及自身的理性追求。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我认为最好也是理性地面对我们的职业,才能过上我们理想中有趣的生活。

大学生择业观调查报告论文

毕业后是否马上参加工作,已经成为毕业生开始考虑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就业时并不急于“落实就业计划”,而是根据本人情况另有打算,出现了“毕业不就业”的新趋势。有人选择在国内国外考研继续深造,另有5%左右的毕业生考虑成为自由职业者和自己开公司-“自己给自己打工,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这样的工作。不就业并非是找不到工作单位,而是部分毕业生想通过进一步深造或自主择业,更大限度地掌握就业主动权,以谋求更大的发展。重实惠,更重发展 据调查,毕业生择业中考虑最重要的因素依次是:能否发挥自身专长、经济收入、单位前景、工作环境;希望就业单位提供的最重要条件:发展机会、深造机会、工资待遇。“发挥自身才能”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这说明大学生求职观念更加灵活,择业不再一味追求金钱和物质利益,而是更注重个人兴趣爱好、能力的发挥和事业的发展。大学生择业最注重发展前景。发展前景好的职业最易博得青睐。在跳槽的人员中有半数以上的人跳槽首要原因是寻求自身更大的发展。据调查,专业是否对口已不再是毕业生择业的唯一标准。这说明如今的高校毕业生在择业观念上已将企业的发展前景和自身的发展机会结合起来,更加注重事业发展的长期性以及自身价值的实现,追求长远的人生发展目标。择业地点多元化。

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术界加强了对大学生择业观的研究。我们通常所说的大学生择业观,主要是指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的期望或选择职业的标准,是大学生关于职业的发展可能性、职业的声望、职业的报酬和求职应付出的代价等方面的比较稳定的根本观点与看法,是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择业问题上的集中表现,也是大学生处理择业问题的总的态度和指导思想。大学生群体的择业观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择业时,其对单位性质和职业类型的要求与就业机会获得和地位获得后月收入水平呈负相关关系,求职主动性与就业机会呈正相关关系,工资水平期望与地位获得后月收人呈正相关关系,职业苦乐意识与职业满意度呈负相关关系。[1]  本文主要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来大学生择业观方面文献的分析和解读,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并分析这种择业观的嬗变背后的社会因素以及由此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的影响。  一、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  从择业方式来看,呈现从“统包统分”到“自主择业”,并开始出现“自主创业”的嬗变特点  我国大学生就业经历了一个由国家“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嬗变过程。1950年代初到1980年代末,大学生择业实行的基本上是国家“统包统分”的模式,对于大学生来说,毕业分配无须自己多操心。这种体制使大学生对自身的价值实现充满自信,如做一名受人尊敬的工程师、科学家、作家、记者或干部等。九成以上的大学生愿意选择大城市全民所有制单位,因为这是“铁饭碗”,没有“风险”。  1980年代末,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动和社会利益群体的重新分化,大学生那种安稳守成的择业观正在被挑战的、自我创新的风险择业观所取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人们开始在市场大潮中追求自我价值,社会观念逐渐商品化和个体化,大学生择业开始结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兴趣,原有的“统包统分”观念逐渐淡化。有调查表明70%以上的大学生愿意选择“收入高,但有失业危险的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育、完善,到了1990年代,大学生自主选择职业的意识已逐步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  进入21世纪,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明显加大,部分学生的择业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由一次就业转变为多次就业,自主择业转变为自主创业。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先就业再择业”的比例为2%,选择“在国内报考研究生”的比例为5%,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为6%。[2]关于“自主创业”,认为“可以尝试”的比例达到了1%,认为“可行”的占2%。[3]大学生创业观念得到加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21世纪出现的就业高峰导致大学生择业越来越困难,许多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创业来解决工作问题,这种转变与其说是一种择业观的转变,还不如说是被“逼上梁山”后的无奈之举。当然,社会环境的转变和个体的这种行动趋向极大相关,这种“权宜之计”逐渐使社会大环境提高了对创业的认同度,促进了创业的升温。  从择业首选标准看,呈现从“看重社会价值”到“看重经济价值”再到“看重未来前景”的嬗变特点  1980年代初,大学生择业首先考虑的两大因素是“职业的社会地位与声望”和“专业对口”。198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学习条件好”和“有社会地位”排在择业考虑的前两位,“经济收人高”被排在了第4位,[4]这反映了当时大学生更看重知识的渴求和职业的声望。因此,1980年代初,大学生大多选择全民所有制企业、大专院校、政府机关等单位。因为在这一时期,市场化改革刚刚起步,私营企业、外资企业都还是襁褓中的婴儿,生命力还很弱小,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都未能很好地体现,而全民所有制企业、大专院校和政府机关呈现出来的社会价值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于是,虽然已经处在市场化改革的浪潮中,但是大学生择业的价值观还停留在改革前。  到了1980年代末,大学生择业观由“社会价值型”转变为“经济价值型”,把经济利益、物质待遇放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收入高低”作为自己择业的重要标准,而将“专业是否对口”、“职业地位与声望”等都放到了较为次要的位置,至于“职业风险性”等问题,多数大学生能够承受。北京大学近几年来的连续调查中,“经济收入高”一直居大学生职业选择标准的重要位置。以1996年为例,把“经济收入高”作为影响择业重要因素的学生比例为7%,远高于其他选项的比率。[5]择业中把经济收人作为重要影响因素反映了大学生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实际上,市场化改革对人们包括广大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到这个时候才真正开始凸现出来。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的择业观由更看重经济收入开始转变为更看重未来的发展前景。大部分学生认为,一个单位的发展前景决定了它能给员工提供的发展空间和学习机会,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能给人信任感和拼搏的动力。调查显示,关于“你选择职业首要考虑的问题”,有5%的大学生选择“发展空间”作为他们择业时首要考虑的问题,有5%的大学生选择首要考虑薪金与福利。[6]这种转变并不是偶然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社会,要求社会成员不断学习以提升自己来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大学生择业时更看重“未来发展空间”也就不难理解了。  从职业的选择来看,呈现从首选全民所有制单位向首选“三资企业”到理性看待单位性质的嬗变特点  1980年代,大学生首选的行业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企业,这主要基于对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的考虑。因为这种单位没有风险,是大家都认可的“金饭碗”和“铁饭碗”。这时中国虽然已经启动市场化改革,但是各种体制和1980年代以前的计划体制几无二致,平均主义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于是大家纷纷迫求稳定的职业,而不是有挑战性的职业。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定,私营经济和外资企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三资企业”开始成为一些大学生毕业后的首选工作单位。调查显示,2005年,浙江省大学生就业中,有53%选择的是中外合资企业及政府部门。[7]据上海市的一项调查显示,希望自己的单位性质为机关、事业、企业、其他的比例依次为0%、9%、l%、1%;希望单位性质为国营、集体、三资、私营、其他的比例依次为2%、8%、2%、7%、2%。可见,“三资”和“企业”成为许多大学生的首选。[8]加人wto后,不同类型的企业在我国相互竞争的局面日趋凸显。此时,大学生择业的首选单位为:国家机关(13%)、国有企业(20%)、私人企业(14%)、合资企业(19%)、外资企业(23%)、其他(12%)。国有企业、国家机关共同占了三分之一的份额,这说明随着竟争的加剧和职业风险的增加,部分大学生的择业意向开始转向国有企业、国家机关,希望有稳定的工作环境与收入。  从对薪金的期望来看,呈现由“不看重薪酬”到“过分追求高薪”再到“注重个人发展”的嬗变特点  1980年代,大学生择业首先看重的是职业的社会地位和专业对口,对薪资没有过多的考虑。1990年代初以来,多数大学生择业的首选标准是经济待遇,薪资期望最高达到六七千,一般也在四五千左右。但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大学生对薪资期望也发生了一些改变。21世纪初、大学生择业的薪资期望一般集中在1000一2000元/月,就业心态趋向理性化。深圳市的调查显示,毕业生对自己的预期工资水平比较符合市场的实际水平,60%的大学毕业生所要求的月薪酬标准在3000元以下,与特区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2552元/月基本一致。[9]这说明,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已趋向理性化,对于能发挥自己才能、适合自己个性、有发展前景的就业岗位,基本上都能接受,并且很多学生开始接受“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反映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比较健康。对于月收人达不到期望值的岗位,为了能锻炼自己,积累工作经验,部分学生愿意把月薪酬期望值降低到1000元以下。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日渐趋向成熟。  从地域选择的去向来看,呈现从“服从祖国需要”到“首选东南沿海”再到选择更趋理性的嬗变特点  20世纪五六十代,大学生择业观的典型表现为:“我是一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一颗红心、两种准备”。20世纪70年代一80年代初,大学生择业时充满了“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主义激情。1990年代,大学生择业时首选地域一般都是东南沿海发达城市。1997年上海市5万名大学毕业生,其中有1万名学生在上海就业,有2500名学生在江苏就业,有1700多名学生在山东就业,有1600多名学生在广东就业,有近700名学生在福建就业,有近1000名学生在北京就业,在这些地区就业的学生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67%。[10]对杭州大学生的调查也显示,关于“您期望选择的工作地域”,“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分别以91%、6%及7%居于前三位。[11]因为在此时,东南沿海城市经济发展因为有了更多的政策支持,经济的竞争力和活力不断加强,与此相随的就业机会和职业收入也水涨船高。另外,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人才自由流动的空间开始增加,于是,大学生择业“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在改革开放10年后达到了高峰。  但是进人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大学生择业的首选区域不再集中于东南沿海,开始呈现出多元性的特点。一项对武汉市大学生择业期望的调查显示,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61%的大学生希望在沿海发达地区工作,5%的大学生希望在中西部地区大中城市工作[12]这说明,虽然沿海发达地区生活、工作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越,但随着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中西部也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的理想地区。一些大学生偏向于去中小城市工作,机会多,生活成本低,且压力也不大,大学生择业呈现出更加理性化的趋势。随着这一趋势的增强,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到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和基层就业。  二、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分析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过程,以市场化改革为核心的时代变迁和以教育大众化为基础的社会变迁始终是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主要因素。另外,大学毕业生分配制度的变化、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也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  以市场化改革为核心的时代变迁是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基础  1980年代,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大家对利益讳莫若深。而到了19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言利已不再“内向化”,而是趋向“外向、公开化”,甚至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利益观念逐渐深人人心,社会上甚至出现了“拜金主义”的不良倾向。大最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以及政府机关的职工纷纷下海淘金。表现在大学生择业观念上的功利趋动也在不断强化。大学生开始以经济收入的高低来决定职业的选择。正如世界银行公布的《1995年世界发展报告》在篇首就指出:“对绝大多数家庭而言,不论是穷还是富,工作收人是他们生活条件的主要决定因素。”[13]  另外,市场化改革不仅使物质资源配置趋于优化,也使人才资源的配置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社会对人才资源的配置不再是被动地接受高等院校供给的人才,而是根据社会组织自身的客观需要向社会吸收人才。不论是个人还是单位都不再是被动地适应环境和时代,而是开始主动地适应环境和时代。这无论对社会来说,还是对个人来说,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大学生不再接受“统包统分”这种被动的择业方式,开始选择“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等更为主动的择业方式。  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是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现实选择  我国自1999年开始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了一定规模的扩招,大学招生人数从1998年的108万人发展到2007年的56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3%,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实现了“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的转换,竞争观念已经超越了,双向选择”的规范,在更大程度上向市场机制靠拢。  随着高等教育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大学生“天之骄子”的“精英”优越感逐渐消失,学校和社会舆论也积极引导大学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到基层去,到西部去”。随着大学生数量的持续增加,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甚至产生了无助的感觉,伴随着这种就业困难局面的出现,大学生择业的途径、方式网络化、中介化、市场化等特征开始出现,大学生择业观念和择业行为都更趋现实和理性。  大学毕业分配和就业制度的变化是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重要推手  1980年代中期开始的大学毕业分配制度改革对大学生择业观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85年以后,我国根据经济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扩大了办学部门、地方和学校分配毕业生的自主权,缩小了国家计划分配的范围,尝试多渠道的分配方法,实行“供需见面”和计划分配相结合,这种办法首先在北京、上海等几所大学试点。1989年,国家对高校毕业分配又进行了改革,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1994年以后,大学生就读和择业已基本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读大学需要自己分担教育成本,国家不再包分配,大学毕业自谋职业。  这项制度的改革是大学生择业观念嬗变的重要推手。一方面,打破了大学生原来统包统分的依赖观念,让大学生走向竞争的市场经济大潮,在竞争中去检验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因此,从这方面来看,大学生择业观念的转变更像是市场的“逼迫”。在这种“逼迫”下,大学生开始积极转变自己的择业观念和行为。另一方面,这种制度的变化也同时打破了扼杀人才自由选择和创造的空间“樊篱”,使大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和理想选择职业和工作所在地,这也符合市场经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  当代社会转型是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重要条件  当代中国正处在激烈的社会转型中,随着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知识经济社会转变,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社会转型是大学生择业观念嬗变的重要条件。进入21世纪,大学生开始更加注意个人发展,注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技能,以此适应发展越来越快、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比如,大学生择业更注重“未来发展空间”,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具备较强的时代感,能够积极转变自己的择业观念来适应时代的变化。  知识经济时代是人们的职业和岗位变更更加频繁的时代,择业模式也因此改变。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人们能够一辈子做同样的工作,而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必须不断学习以适应新的工作或新的需求,一次就业定终身的现象将日益稀少。有些高校进行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显示,毕业生工作几年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再在原专业的岗位上工作或调换了工作单位。[14]这些情况表明,以往那种人们梦寐以求的“终身职业”已成明日黄花,一次性学校“充电”、一辈子工作中“放电”的时代已成为历史。这些都促使着大学生择业观念的转变,先就业、后择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新观念。同时,随着人才培养的宽口径和更加注重综合素质,“用非所学,专业不对口”的提法将被淡化。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的追求未知科学的素养和分析事物变化规律的思维能力,将在开拓新的知识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他们的适应能力将更强,就业领域将更加宽广。

就业关注:大学生应树立科学的择业观 2006年09月07日 08:58 来源:《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 聊城大学 乔丙武 曹晖 摘要:在高等教育走入大众化时代,大学生就业从“精英就业”逐步向“大众化就业”转变。面对新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该及时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择业观,以国家利益为重,努力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关键词:大学生;利益;科学;择业观 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国家人事制度的改革和人才供求关系的变化,大学生确立科学的择业观,对拓宽奋斗领域、实现自我价值、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有些大学生对自主择业一直难以适应。还有一些大学生由于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再加之不注重自身的修养,因而滋生出贪图享受、不愿吃苦的思想意识。表现在择业上则产生了一些不良倾向,如有的毕业生过分注重物质利益,功利色彩比较浓厚;还有些毕业生以自我为中心,个人主义倾向比较严重;特别是目前一些毕业生存有靠不正当的社会关系择业的心态。这些择业观、择业心态虽然有一定的市场,但不是科学的择业观。一、注重物质利益,更要做到实现人生价值。 有些大学生受经济利益驱使,人生价值发生了倾斜, 在选择上过分选择经济条件好、生活环境舒适、工资收入高的发达地区,而较少考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据调查发现,7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概括自己的职业选择是所谓的“新三到”——到国外、到沿海、到最赚钱的地方去,还有的选择到所谓的“三大一高”——大城市、大企业、大海边、高收入的地方去。他们对职业或岗位的选择首先考虑到的不是符合自己的专业,而感兴趣和关注的是职业或岗位的附属物诸如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由此可以看出,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由原来的社会价值转向经济价值,把追求经济物质利益放在了首位。应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的这种想法虽然不能算是错误,但不能说是科学。因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令人目不暇接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社会变迁,进一步导致了人才竞争的加剧,引起了人们行为方式的转变,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重塑。就大学生而言,有些人在选择职业或岗位时,将自己的兴趣、爱好放在首位,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甚至有的大学生以经济利益为导向,贪图生活享受,不愿到贫困地区去。这些选择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人才的过分集中和浪费,一些内陆省份以及广大的中小城市和农村,特别是内陆省份、地区那些相对艰苦的工矿企业和中小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量很大,而且为了解决人才断层现象,各级领导也都无不求贤若渴,这些情况既为毕业生择业提供了大量的岗位,也为毕业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就毕业生而言,从大局出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区和部门寻找自己的用武之地,通过自己的劳动和艰苦努力来改造生存环境,获得不断发展的机会,使自身所拥有的巨大潜力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来,在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人生的价值,体会到人生的幸福。 其实,大学生到落后地区、贫困地区在一定意义上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因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蕴藏了巨大的发展潜力,这就给人才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再则,落后地区及一些中小企业和单位缺乏人才,大学生去了之后更容易受到重视一展宏图。因此,毕业生在选择职业和岗位时应有一个科学的定位,把理想和实际结合起来。“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然而一时当不成元帅怎么办?俄国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的一段话是具有启发意义的“每个人不要做他想做的或应该做的,而是要做他可能做的。拿不到元帅杖,就拿枪,没有枪就拿铁铲。”这就说明,做事要从实际出发,决不能好高骛远。“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现在,有些大学生在这方面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已连续多年,聊城大学和山东省其他高校的应届毕业生积极要求到西部就业,他们意识到了西部地区发展在即,腾飞在即,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应该说,这是比较明智的选择。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把个人需要和自身价值实现同社会需要及“报国、奉献”联系起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崇高职业理想。二、以自我为中心,更要考虑国家的利益。 许多大学生在择业时不考虑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要求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他们把是否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发挥专长,实现自我,发展自我作为择业的唯一要求,不愿到不利自身发展的地方去。据有关部门统计,9%的毕业生表示,如果有的单位“条件好、待遇高、适合自身发展”,他们可以放弃户口;1%的毕业生表示,如果用人单位的条件适合,他们可以放弃自己所学的专业。这充分说明有些大学生在选择职业和岗位时,考虑更多的是个人的利益,以自我为中心,而对国家的利益考虑较少。这些现象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人才资源的配置不合理,加剧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利于国家的协调发展,不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要站在国家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认清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择业标准,据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预测,一些传统工业已经完成了数量扩张的发展阶段,走上了追求高质量、高效益的道路,对毕业生需求的数量减少,层次提高。一批高新技术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出一批新的就业岗位。今后,尤其是各种经济成份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将为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毕业生到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和农村就业,大显身手是大势所趋。现在,已有许多大学生从实际出发,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经过冷静的思考后毅然决定到边疆、到农村、到基层、到贫困地区。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异军突起,其发展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一些大学生把就业视点转向民营企业,以跻身于民营高科技企业而自豪。另外,当代大学生还应该根据自己的职业特长,或根据自身的能力,要有自主创业、开拓一片新天地的无畏精神。大学生要逐步适应社会,适应环境,加强自身的修养,想国家、人民之所想,急国家、人民之所急,逐步转变择业观念,将实现个人价值的追求体现在为社会服务的实践之中。三、靠社会关系,更要靠自己的实力。 由于大学生就业所需的公平竞争机制尚未形成,一些人把择业希望寄托在社会关系上。据有关部门调查,时至今日,仍有26%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认为,“拉关系、走后门”是找工作的最佳捷径。 “拉关系、走后门”说得比较直白,它实际上是利用一些社会关系,比如亲戚、朋友、同学、校友,利用这些关系寻找就业信息是捷径。但如果自己综合素质不强,最终还是会被淘汰,所以找工作最终靠的是实力而不是关系。大学生只有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走到哪里都会吃香!才能最终找到理想的岗位,或者说是有更多的机会找到理想的工作。作为毕业生目前能力基本定型,最重要的是寻找机会,或者说是寻找就业信息。目前,我国毕业生择业已经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办法,在这种形势下,毕业生要主动出击,靠自己的能力获取招聘单位的承认,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就业信息。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渠道:一是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是学校专门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常设机构,与上级主管部门、各级就业指导部门及用人单位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渠道。 二是各级政府就业指导机构。为适应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需要,我国各级政府都设有专门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例如在山东省,教育部门设有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专门负责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人事部门设有人才交流中心,专门负责非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这些就业指导机构可以为毕业生提供真实可靠的就业信息。三是师长和校友。学校的一些老师对外联系较多,毕业生可以通过他们了解有些单位的人才需求信息。高校的校友遍及全国各地,而且大都在专业对口的单位工作,毕业生也可通过他们了解就业信息。 四是家长和亲友。许多家长或亲友在多年的工作与社会交往中,与社会方方面面有着广泛的联系,由于家长、亲友与毕业生的特殊亲情关系,在帮助了解就业信息或推荐就业时会积极主动、不遗余力。毕业生可借助他们的力量主动出击,获取就业信息,但不能完全依赖他们而失去自我。五是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毕业生在参加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时,直接和用人单位建立了联系。毕业生可借此机会了解该单位的用人信息,甚至可以利用实习的机会推销自己。六是“双选”招聘活动。各地市和用人单位举办的各种“双选”招聘活动或招聘会,尤其是以学校为主体举办的招聘活动,时间集中、信息量大、针对性强、专业对口,是毕业生了解信息和择业的难得机会。七是有关新闻媒体。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各种新闻媒体如电视、报纸、杂志都为毕业生就业开辟了专题、专版、专刊,毕业生可以通过这些媒体了解有关的就业信息。八是网络系统。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上就业信息日渐丰富。教育部已经开通了“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毕业生可以通过任何一个终端查阅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四、寻找理想单位,而不错失良机 毕业生都想寻找理想的单位,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一味地为寻找理想单位,而作出一些不切实际的举动,从而影响自己的就业,白白错过择业的良机。一是忌好高骛远。有些毕业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和自身条件感觉良好,自认为在校经过多年的深造,十八般武艺精通,在与用人单位洽谈时,往往表现出一种“舍我其谁”的态度。这些毕业生为了能落实一个各方面条件都十分优越的单位,开始不急于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而是一拖再拖,有的毕业生被专业对口、工作条件不错的单位看中,却过高地估计自己,看不起这个单位,结果错过了择业机会。 二是忌缺乏自信。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小学毕业进中学,中学毕业进大学,“三点一线”,囿于校园,未经受过社会的实践锻炼。有些毕业生无法适应新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挑战,自始至终处在被动和盲从的地位。这些毕业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缺乏勇气与信心,害怕别人提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稍遇挫折便畏缩不前,甚至心灰意冷,听天由命,结果该说的不说,该做的不做,错过了择业的大好时机。 三是忌目光短浅。有些毕业生在择业时只看重用人单位的经济条件、住房待遇等,而对自己所学专业是否与所需对口,是否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考虑的少之又少。这些毕业生图的是生活安逸,工作没有压力,缺乏长远打算和艰苦奋斗的思想。须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行业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那种不思进取,只图安乐享受的人,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早晚会被社会淘汰。 四是忌冷落基层。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社会急需的建设人才,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随着我国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一些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已无法容纳更多的毕业生,大量急需人才的是基层单位。虽然许多毕业生已看到了这一变化,但由于缺乏基层意识,普遍存在着不了解基层,害怕下基层,不安心在基层工作的心态。其实虽然基层单位条件相对要差一点,苦一点,但是基层单位人才缺乏,大学生到基层单位后会有更大的发展余地和施展才能的空间。 五是忌虚荣侥幸。有些毕业生虚荣心极强,惟恐用人单位看不起自己,于是在面试时不切实际地抬高粉饰自己。还有的毕业生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认为供需见面时间较短,用人单位不可能做认真细致的调查,推荐材料采取“择业大包装”,把自己打扮成一个集多种能力于一身的全才,结果用人单位一考察,发现并非如此,最终达不成协议。 六是忌缺乏主见。由于学校近乎封闭式的教育模式,使得现在的一部分毕业生缺乏主见,有些毕业生见异思迁,今天签约明天毁,听了别人的宣传,又要恢复原协议,反复无常。有的毕业生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父母身上,依赖父母联系用人单位,凡事都听从父母的安排,根本不像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