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大学生调查报告论文3000字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4-07-04 17:01:51

大学生调查报告论文3000字怎么写

今社会就业的压力很大,毕业后找工作首先要求“有工作经验”,如果能提前在企业实习,正好为将来求职积累一些资本。在校大学生都愿意在寒假的时候深入社会去体验生活,从中获取一点工作经验,从而可以在以后的就业时有一定的基础,可以减少就业的压力,并且老师们也鼓励学生们深入到社会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记得老师曾说过学校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身份,而走进企业,接触各种各样的客户、同事、上司等等,关系复杂,但你得去面对你从没面对过的一切。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的走向社会,而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因此这个寒假我去了……实习。 实习让我觉得很新鲜,因为这毕竟是自己的第一个实习单位,也觉得自己应该会在那里过得很快乐的。 第一天去实习,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 只见几个陌生的脸孔。我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从那天起,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见到他们都要微笑的说声“早晨”或“早上好”,那是我心底真诚的问候。我总觉得,经常有一些细微的东西容易被我们忽略,比如轻轻的一声问 候,但它却表达了对同事对朋友的关怀,也让他人感觉到被重视与被关心。 仅仅几天的时间,我就和同事们打成一片,我想,应该是我的真诚,换取了同事的信任。他们把我当朋友,也愿意把工作分配给我。 只要你是真诚的,谁会在乎你资历小,又有谁会小看你呢? 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进实习单位的时候,都做类似复印打字的“杂活”。或许同事们认为你是小字辈,要从小事做起,但有些时候,是因为他们心中没底,不知道你能做什么。 一些调查表明,绝大部分的实习生从事的是日常性事务工作,例如电话接待、资料整理、文字处理、打印装订文件及其它初级工作;只有少数的同学,从事的是相对专业性的工作,比如项目设计、软件制作、文案起草、专项策划等。 我们大多对于实习效果并不满意。很多同学觉得做的都是很琐碎的事情,很难提高个人能力,认为得不到充分锻炼机会,认为企业把自己当成打杂的,接触不到实际工作。在1、2个月的实习中一直从事日常工作降低了实习意义,对能力提高起不到很好帮助。其实做“ 杂活”对我们是必需的。 不是每个实习生都能幸运地接触到具体工作实践,所以,首先需要把心态放平,调整自己对实习的想法。 我们经常说“后生可畏”和“实践才能检验真理”,在实习中能得到能力上的锻炼,包括电话接待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研究分析能力、整理归纳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外语水平等,其中提高最快的是沟通协调能力。参加工作后,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去处理,要在短短的1-2个月里面学会融入新的集体,熟悉工作,不像在学校里可以慢慢磨合。 有一个实习机会总比在家里待着好,起码对企业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企业文化都会有一定了解。 我对实习的总结又一下几点。 首先,份内的工作当然要认真完成,但勇敢的“主动请缨”却能为你赢得更多的机会。只要勤问、勤学、勤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在实习中逐渐变得“勇敢”。虽然开始也会有顾忌,怕“主动出击”会招惹“不知天高地厚”的蔑视。但事实告诉我,应该对自己有信心,应该有勇气去尝试。即便在尝试中失败,也能让自己成长,没有锻炼的机会,谈何积累和成长?而这一 切,只能靠自己去争取。等待,只能让你在沉默中消亡;只有主动,才能为自己创造良机。 其次,无论哪个职位,都要有激情和耐心。激情让我们对工作充满热情,愿意为目标奋斗;耐心又让我们细致的对待工作,力求做好每个细节,精益求精。激情与耐心互补促进,才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工作才一能做到最好。 实习还让我懂了一条道理--讲究条理。如果你不想让自己在紧急的时候手忙脚乱,就要养成讲究条理性的好习惯。 最后一点,实习中最大的收获可以说是对沟通技巧和能力的锻炼了。比如,认识一个人,首先要记住对方的名字。了解一个人,则需要深入的交流。而这些,都要自己主动去做。 实习生在面对陌生工作环境时常常比较被动,实习一定比正式工作要轻松很多,即使任务没有完成好也不会产生很大影响。公司对我们的态度一般也是允许犯错。所以我们要抱着学习的心态,避免紧张情绪,把前辈们都当成老师而非同事就可以了。 讲到这,我不禁想起,曾几何时,暑假也是大学生们的节日,除了面临毕业和就业的高年级学生为毕业论文、就业做准备,大一、大二的学生可以尽情度假。可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增大,不少大学生从入校开始就通过各种途径接触社会。于是,假期中越来越多的低年级大学生走进社会。相当数量的大学生从事着底层工作的实习,辛苦奔波之后得到的只是一纸如常的评价。也难怪很多学生不愿意从事基层的工作,有的做不了几天就走人,也有的把实习当作应付作业,敷衍了事。虽然真正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都是从基层开始锻炼的,只有真正了解基层才能合理有效地进行工作,可是大学生走出校门主要是为了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以及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的。 实习可能过得很忙碌,很累,但无论辛苦与否、薪酬多或少、理论的东西学到没有,表面上是否有大的收获,我都会很满足;因为我多了这一份经历,这会让我成长。

调研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经验或问题,经过在实践中对其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将调查了解到的全部情况和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这就是调研报告,是应用写作的重要文种。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二是研究。调查,应该深入实际,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不凭主观想象,按事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事物,详细地占有材料。研究,即在掌握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透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至于对策,调研报告中可以提出一些看法,但不是主要的。因为,对策的制定是一个深入的、复杂的、综合的研究过程,调研报告提出的对策是否被采纳,能否上升到政策,应该经过政策预评估。 调查报告是整个调查工作,包括计划、实施、收集、整理等一系列过程的总结,是调查研究人员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也是客户需要的最重要的书面结果之一。它是一种沟通、交流形式,其目的是将调查结果、战略性的建议以及其他结果传递给管理人员或其他担任专门职务的人员。 因此,认真撰写调查报告,准确分析调查结果,明确给出调查结论,是报告撰写者的责任。 [编辑本段]调研报告特点 1、针对性强 围绕一个时期的工作重心,根据实际情况有重点的写 2、凭借事实说话 以充分确凿的事实为根据 ,不允许夸张虚构 3、揭示事物的本质 对调研的事实进行总结分析,揭示其本质,阐明客观规律 [编辑本段]调研报告种类 1、按服务对象分,可分为市场需求者调研报告(消费者调研报告)、市场供应者调研报告(生产者调研报告)。 2、按调研范围分,可分为全国性市场调研报告、区域性市场调研报告、国际性市场调研报告。 3、按调研频率分,可分为经常性市场调研报告、定期性市场调研报告、临时性市场调研报告。 4、按调研对象分,可分为商品市场调研报告、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金融市场调研报告、投资市场调研报告等。 [编辑本段]调研报告格式 标题页: 1、 标题 2、 客户(委托人) 3、 调研公司 4、 日期 内容目录 1、 章节标题和副标题, 附页码 2、 图表目录 3、 附录目录 执行性摘要 1、 目标的简要陈述 2、 调研方法的简要陈述 3、 主要调研结果的简要陈述 4、 结论与建议的简要陈述 5、 其他相关信息(如特殊技术、局限、背景信息) 分析与结果(详细) 1、 调查基础信息 2、 一般性的介绍分析类型 3、 表格与图形 4、 解释性的正文 结论与建议 调查方法 1、 研究类型、研究意图、总体的界定 2、 样本设计与技术规定 a、 样本单位的界定 b、 设计类型(概率性与非概率性,特殊性) 3、 调查问卷 a、 一般性描述 b、 对使用特殊类型问题的讨论 4、 特殊性问题或考虑 5、 局限 a、 样本规模的局限 b、 样本选择的局限 c、 其他局限(抽样误差、时机、分析等) 附录 1、 调查问卷 2、 技术性附录(如统计工具、统计方法) 3、 其他必要的附录(如调查地点的地图等) [编辑本段]调研报告写作指导 1.题页 题页点明报告的主题。包括委托客户的单位名称、市场调查的单位名称和报告日期。调查报告的题目应尽可能贴切,而又概括地表明调查项目的性质。 2.目录表3.调查结果和有关建议的概要 这是整个报告的核心,匝简短,切中要害。使阅读者既可以从中大致了解调查的结果,又可从后面的本文中获取更多的信息。 有关建议的概要部分则包括必要的背景、信息、重要发现和结论,有时根据阅读者之需要,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4.本文主体部分 包括整个市场调查的详细内容,含调查使用方法,调查程序,调查结果。对调查方法的描述要尽量讲清是使用何种方法,并提供选择此种方法的原因。在本文中相当一部分内容应是数字、表格,以及对这些的解释、分析,要用最准确、恰当的语句对分析作出描述,结构要严谨,推理要有一定的逻辑性。在本文部分,一般必不可少地要对自己在调查中出现的不足之处,说明清楚,不能含糊其辞。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炎炎夏日,烈日当头。暑假刚刚开始,七月初我参与了这次“关于大学生暑期生活”调查,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当代大学生如何利用这短暂的时间去充实丰富自己。调查的方式为问卷调查及网上资料调查。 暑假,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放松身心,提高自身修养的大好时机。能够把握这短暂的两个月时间真正去学点什么,做点什么应该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考虑的。 跨进了21世纪,又是个新的开始,当代大学生是新一代的代表,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必须在它的指导下阔步前进。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就应当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充分发挥我们的才能,壮大我们的国家,使中国走进强国之列,这就是我们21世纪大学生的伟大使命。合理支配暑假时间,充分利用把握机遇,通过调查了解到当代大学生暑期生活分为四类:一参加社会实践兼职打工。二埋头苦学,参加各类培训班。三出行旅游度假观光。四在家“无聊”一族。 社会实践,兼职打工 : 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调查结果显示,现代大学生打工的主要目的是:有35%的大学生是为了增加收入;有36%的大学生是想自食其力;有29%的大学生认为要锻炼自己的能力,对报酬无所谓。。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大学生打工的形式开始变得异常丰富起来 22%的大学生选择网络公司;4%的大学生选择暑期教师;19%的大学生选择市场调研员;13%的大学生选择营销策划员;16%的大学生选择做志愿者;9%的大学生选择做促销;5%的大学生选择到快餐厅做钟点工;12%的大学生选择其它。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一条重要途径。 到企事业单位实习的大学生也为数不少,这样既可锻炼自己,提高专业水平,又可开阔视野,接触社会,为日后工作积累社会经验。 暑假兼职打工赚钱是许多学生的选择。“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多吃点苦,父母少花点钱。”这是时下不少大学生“打工族”秉承的至理名言。 传统的家教、推销翻译到现在的网吧管理员、市场调研员、快餐店钟点工、导游,甚至是一些大胆另类的选择,如替网络公司试玩游戏等都成为现在大学生打工时所选择的职业。有的大学生在暑假里建立起了自己的网上商店,或者是在自己学校附近建立起了自己的摊点,为自己打工。尽管大学生“打工族”具备“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和自信,但他们也同样有着缺乏经验和辨别能力有限的“先天不足”。正因为如此,大学生因打工而上当受骗的事件才层出不穷,有的甚至被骗入传销组织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不少专家也纷纷呼吁,大学生打工要谨防陷阱,社会也应该关注和加强对大学生打工的规范和管理。 埋头苦读,继续深造: 近年来,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加入WTO后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知识就是力量”越来越激励着那些有志学子,“专升本”、“出国”、“考研”成为很多大学生的选择,继续深造以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的更高要求,暑假则成为这些大学生备战的“黄金时期”。参加各类培训班早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各类形形色色的招生广告在校园内随处可见,暑假报名参加英语、电脑培训班的大学生,大都是为了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将来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掌握多种专业知识,取得多个文凭、证书更有利于找到理想的工作。此外,也有不少大学生趁暑假报名参加汽车培训,为了将来更方便找工作,即使找工作时用不上,也对自己有好处。此外,不少大学生到图书馆、书店“充电”,摄取精神食粮,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等。这些大学生如果能够劳逸结合,在用功学习的同时放松自己的心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经与时代不相吻合,暑假是一个充电的好机会,也是一个了解社会的良机。 外出旅游,饱览风光: 旅游,从个人活动、群体行为发展到当今的现代旅游业,已经成为涉及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活动等的社会生活方式大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接受美的熏陶,包揽祖国山河风光,使生活张弛相济、劳逸结合,使人脑得到精神保健、生命获得和谐运动,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潮流。部分大学生利用暑期欣赏名山大川,不仅丰富了阅历,增长了经验,从外出经历中体会人生,感触社会,同时也能体验到出门在外的不易出行旅游,度假观光,与同伴相互照顾,增进了解,培养提高了与人交流的能力。 “无聊”一族 : 在放假前早已经制定了周密的暑假计划,但是回到家后睡觉、看电视、上网、看小说成了部分大学生在假期的主要活动,没有暑假盼暑假,暑假到了又觉地无聊,短暂的两个月就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通过对暑假生活调查,我们不由得感到欣喜,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风貌,同时也感悟到大学生们独特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暑假成为很多大学生学习的新阵地,展现青春风采,施展一技之长的好机会。总之,大部分大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度过一个健康有意义的暑假。大学生兼职调查报告调查目的:时下,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有的却认为挣钱并不是大学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调查对象: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已成为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不能忽视或放弃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内容: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调查结果: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存在就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工作,就可以去试一试,品牌代理,促销等以前不会是大学生从事的工作,现在都成为了大学生们可以接受的工作。 有52%的同学认为如果要参加社会实践,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职占40%;而56%的同学有做过兼职,20%打过暑期工,14%参与过实习,表示从未做过的仅占10%;现在大学生兼职、打工,除了做家教(14%)、网络的实习实践(6%)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兼职或打工时从事派传单、商品促销(22%)、校园销售(14%)、当餐厅服务员(8%)等简单、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却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去甚远,76%学生认为所实习或兼职的工作与自己专业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仅24%的人认为完全或基本相符。能够使大学里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只占38%,在实习或工作中66%的人满意自己的课外实践能力;12%的学生认为兼职是为以后的求职做准备,在选择实习或打工目的是什么的时候,有32人选择“接触社会,积累工作经验”,占了总数的64%,选择“赚取生活费”,占了20%。从选项人数中显示,大学生兼职以赚钱和充实自己为主要目的。现在的大学生已经将打工看得很重了,钱虽然是一定因素,但是希望通过打工获取的经验对将来就业时有所帮助应该是更多学生考虑的问题。大学生在打工时间上的弹性还是很大的,这应该和他们宽松的学习环境有一定关系。56%的人会选择在假期实习或打工,30%会选择任何没有课的时间,12%会选择周末。有31人认为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赞成合理兼职或打工实习,19人很赞成兼职、打工,没有人反对。54%的人都提出学校除了提供就业指导以及专业课程外,还应该提供实习机会,22%觉得学校应该提供就业体验,至于选择素质拓展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各占12%。调查结果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没有人在参加社会实践上选择“参加‘三下乡’活动”一项,说明当代大学生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较,他们的求学经历、生活条件、所处社会大环境都相对优越,也没有经过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们意志往往比较脆弱,克服困难的能力也较差,常常是对社会的要求较高,对自我的要求较低。当前,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成为不少地方采用人才的两个新标准。参与“三下乡”实践,其目的是为了支援农村的教育事业,同时给农民带去相应的指导,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并从群众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于知道自己的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现在大学生,除了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来自城市的,往往这些学生家庭环境好,父母亲更是不允许或者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参加所谓的 “三下乡”实践活动,这样,学校所提倡的通过 “三下乡”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就未能够达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三观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主要是围绕自己出发,致使大学生自身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足,更不用说参与“三下乡”活动服务人民了。 另外,没有人选择反对大学生兼职、打暑期工或实习,大家都认为只要不影响学习能够积攒经验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应当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运用知识的技能。不能否认有过打工经历的同学,看起来要比其它同学更成熟、社会适应力更强,但对于学生,社会适应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标,大学期间主要的任务是学业结构的搭建,即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的搭建,为了打工影响甚至放弃了专业知识的学习,结果是得不偿失的。结论与建议: “三下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新时期的深化发展,是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有益补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作为一名大学生,如果能引导大学生将强烈的使命感转化为学习、服务、实践、奉献等实实在在行动,把行动变为责任,将会使大学生在人生轨迹上树立起更高的起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应该说不仅有助于他们较快适应、融入社会,同时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志愿者服务,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利用专长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这是一种贯穿于日常生活当中的社会实践形式,以小见大,以细微之处见长,是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长效机制。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形式。很多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各地和很多行业去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考察,回校后进行认真的讨论总结,用他们自己的视角来理解社会,思考未来的人生道路。

大学生调查报告论文3000字

2008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其内涵是通过宣传绿色奥运和生态文明理念,倡导人人参与环境保护,促进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为成功举办绿色奥运、共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而我们21世纪的大学生将接手中国可持续发展发的第一棒!作为一名大学生,更做为这社会的一员,为了纪念和宣传世界环境日,更深的了解和研究掌握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我们做了这次关于大学生环保意识的调查。   这次我们向芜湖市高教园区的大学生发出去调查问卷60份,收回59份,有效问卷59份。所调查的59名在校大学生中,大一学生24名,占总人数的41%,大二、大三学生35名,占总人数的59%。   具体反映与分析如下:    您认为环保工作是谁的事?   A 每一个人(95%)   B 政府(2%)   C 环保人员(3% )   D 不知道(0%)   第一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本次的调查的大学生中,决大多数大学生认为环保是每一个人的事。    您的环保知识主要来源是什么?   A 学校课程(3%)   B 报刊杂志(8%)   C 网络(7%)   D 环保意识(75%)   E 其他(7%)   通过这题的调查结果显示,我们感到欣慰,大多大学生本身就有环保意识。而反之25%的大学生是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到的,因此我们的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力度做环保意识和知识的宣传!    购买家用电器时您和家人会选购节能电器吗?   A 没有(3%)   B 一直有(31%)   C 视情况而定(47%)   D有时会(19%)   通过这题的调查结果显示,我们似乎感到了一些担忧。大多数大学生及家人在购买家用电器时对节能这点还不是将其摆在第一位。其他各因素的影响让我们看到了很多浪费掉的能源!    您在消费时考虑的第一点是哪项?   A便利性(10%)   B 健康度(68%)   C 环保度(8%)   D廉价性(14%)   通过这题的调查结果显示,不禁令我们感到寒蝉。我们的决大多数大学生在消费时考虑的第一点都不是环保度,而是健康。若我们的环境都很糟糕了,我们的产品会是健康的吗?    您支持自2008年6月1日 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将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的制度吗?   A 支持(64%)   B 不支持(12%)   C不关我的事(0%)   D无所谓(24%)   通过这题的调查结果显示,支持率也是过半不多,也变向的说明了当环保牵扯到经济时,我们部分的大学生就开始有所动摇了!!!    如果市场上禁止使用方便饭盒、一次性筷子,您的反应如何?   A 十分赞同,积极配合(61%)   B 无所谓, 让用则用, 不让用则不用(29%)   C 不该禁用(8%)   D其他(2%)   这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及格比例的大学生还是赞同禁止使用方便饭盒、一次性筷子的,而29%的大学生是无所谓的态度,这点告诉我们的相关学校要加强环保教育,让这29%的人培育成十分赞同的人!同时也给不赞成的10%的人以教育。    您外出或朋友用餐时对吃剩下的食物通常如何处理?   A 丢弃(20%)   B 若剩的多则带走 (69%)   C 不管剩多少都打包带走(10%)   通过这题的调查结果显示,仅仅有10%的人会真正做到节约。69%的人会在剩多的情况下打包带走,而这个多的衡量标准又是什么呢?20%的人选择丢弃,将是个什么数的浪费?对此点我们要引起重视。    发现您所在学校存在哪些环境问题?( 多选 )   A随手扔垃圾现象严重(41%)   B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使用过度(63%)   C破坏花草树木(20%)   D浪费水电资源(34%)   这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学校内存在的总的环境问题较严重,大学生是学校内的最主要组成成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行动是导致以上现象的直接因素。而我们学校的监督人员和部门又在哪里?    若发现有污染现象您会?   A 找有关部门反映(17%)   B 组织有关行动来制止(20%)   C 想参与但由于单身力薄而放弃(56%)   D 视而不见一走了之(7%)   通过这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发现污染现象时,大多数大学生表现出的都是“力不从心”这点我们的相关部门也要考虑原因了!同时我们也要对大学生是否真正具有环保意识表示出怀疑。保护环境不是嘴上说说就行的,它是需要我们的行动的。我们不仅自己要行动起来,平时还应该阻止他人破坏环境的行为。有20%的人是阻止, 17%找有关部门反映,环境是需要每一个人来保护的,而人是要监督的,所以这道题明显说明了我们参与环保行动的人数还不够。    在您生活的地方是否有废电池回收箱?   A 有,而且很普遍(10%)   B 有,但很少(63%)   C 没有(17%)   D 不清楚(10%)   通过这题的调查结果显示,我们的大学生生活的周边环境和相关部门所做的环保项目不是很到位。    您是否担心后代人的生活环境会越来越差?   A 非常担心,并且想为环保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53%)   B 担心,但没有办法(42%)   C 不担心 (2%)   D 无所谓(3%)   通过这题的调查结果显示,不禁让我们感到了一些的担忧,只有一半人感到担忧,另外将近一半的人再次的表现出了“力不从心”。光靠想是没用的,环保是在于行动上!    在日常生活中,您做过哪些关于环保的举动?   从问卷中看出大部分同学所能做到的环保举动都是不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节约水电资源、不破环花草树木。也有部分人会少用一次性筷子和饭盒,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会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扔进垃圾桶内。。。。。。   通过最后一个开发放题显示,大多数大学生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比较注意环保的,但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应做的不止这些,我们自己要注意环保,同时我们还应该带动身边的人,影响社会上的人。让更多的人参与环保行动中来!   总体调查统计显示见下图:   通过此次调查与统计,我们发现了在校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强的。但其中也有部分学生对于环保的知识了解的不是很透彻。由于我们的能力有限。我们的调查问卷可能不是很全面,不可能完全客观的反应出在校大学生的环保意识的强弱。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在校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概况。   从调查问卷反应出来的问题来看,造成部分大学生对环保知识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大学生自身的环保素养不够,很多环保知识非常缺乏。二、尽管我们学校绿树成荫,但在对大学生环保意识的教育方面力度还是不够。组织大学生环保的活动缺乏。三、社会媒体对环保的宣传不够透彻。   通过调查反应出来的问题我们总结了几个提高大学生环保意识的建议:一、提高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学校要大力支持,高度重视,做宣传教育活动。并增加相关关于环保的选修课程等手段来增加大学生的环保知识。为提高大学生环保意识打下坚实基础。二、大学生应该注意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环保素养,提高对保护环境的热情。多参加一些环保义务活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三、大学生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着高涨的活力和贡献精神。所以要宣传和开展环保志愿者等活动,到环保最需要的地方去。   环境保护,成为了每一个地球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我们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今,新闻媒体对环境保护的问题也日益重视,这也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热门话题,可光是喊着:“节约,绿色”的口号是没有用的,因为环保是一个需要付诸于行动的问题,改善人与自然的处境,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环境保护,还需要你、我与大家共同的努力。决大多数大学生都有环保的意识,但光有意识是远远不够的,世界要的不是有浅层意识的人,中国要的不仅是有环保理论知识的大学生,要的是能够承担义务的人,要的是能担起责任的大学生!   希望我们的大学生在拥有环保意识的基础上,附注行动,接好21世纪的第一棒,也将这一棒永远的传下去!让大自然永远的微笑下去,从此不会再愤怒。。。。。。

一,调查目的:时下,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挣钱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却认为挣钱并不是大学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学生生活实践情况,从而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见真知。在往后实践中能更好地接触社会、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寻找发展的机会。 二, 调查对象: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已成为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不能忽视或放弃大学生社会实践。因此这次调查就选择了在读大学生50名,其中广州大学20名,中山大学10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0名,华南理工大学5名,广东工业大学5名。年级分别为大一学生5名,大二学生30名,大三学生15名。 三,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 四, 调查方法: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详见附录) 五,调查结果: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存在就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工作,就可以去试一试,品牌代理,促销等以前不会是大学生从事的工作,现在都成为了大学生们可以接受的工作。 有52%的同学认为如果要参加社会实践,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职占40%;而56%的同学有做过兼职,20%打过暑期工,14%参与过实习,表示从未做过的仅占10%;现在大学生兼职、打工,除了做家教(14%)、网络的实习实践(6%)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兼职或打工时从事派传单、商品促销(22%)、校园销售(14%)、当餐厅服务员(8%)等简单、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却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去甚远,76%学生认为所实习或兼职的工作与自己专业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仅24%的人认为完全或基本相符。能够使大学里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只占38%,在实习或工作中66%的人满意自己的课外实践能力;12% 的学生认为兼职是为以后的求职做准备,在选择实习或打工目的是什么的时候,有32人选择“接触社会,积累工作经验”,占了总数的64%,选择“赚取生活费”,占了20%。从选项人数中显示,大学生兼职以赚钱和充实自己为主要目的。现在的大学生已经将打工看得很重了,钱虽然是一定因素,但是希望通过打工获取的经验对将来就业时有所帮助应该是更多学生考虑的问题。大学生在打工时间上的弹性还是很大的,这应该和他们宽松的学习环境有一定关系。56%的人会选择在假期实习或打工,30%会选择任何没有课的时间,12%会选择周末。有31人认为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赞成合理兼职或打工实习,19人很赞成兼职、打工,没有人反对。54%的人都提出学校除了提供就业指导以及专业课程外,还应该提供实习机会,22%觉得学校应该提供就业体验,至于选择素质拓展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各占12%。 六, 调查结果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没有人在参加社会实践上选择“参加‘三下乡’活动”一项,说明当代大学生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较,他们的求学经历、生活条件、所处社会大环境都相对优越,也没有经过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们意志往往比较脆弱,克服困难的能力也较差,常常是对社会的要求较高,对自我的要求较低。当前,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成为不少地方采用人才的两个新标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参与“三下乡”实践,其目的是为了支援农村的教育事业,同时给农民带去相应的指导,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并从群众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于知道自己的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现在大学生,除了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来自城市的,往往这些学生家庭环境好,父母亲更是不允许或者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参加所谓的 “三下乡”实践活动,这样,学校所提倡的通过 “三下乡”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就未能够达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三观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个体价值观体系中,人生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总的价值取向,对价值观系统中其它价值观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由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主要是围绕自己出发,致使大学生自身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足,更不用说参与“三下乡”活动服务人民了。 另外,没有人选择反对大学生兼职、打暑期工或实习,大家都认为只要不影响学习能够积攒经验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应当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运用知识的技能。从大学生活的开始到走进社会的大圈子中,就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谁不想在将来的社会中能有一席之地呢?所以大家认为大学生必须投身校园内外的各类实践活动,有助于锻炼品质,提高能力。可见其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不可抵触的重要性。不能否认有过打工经历的同学,看起来要比其它同学更成熟、社会适应力更强,但对于学生,社会适应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标,大学期间主要的任务是学业结构的搭建,即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的搭建,为了打工影响甚至放弃了专业知识的学习,结果是得不偿失的。 结论与建议: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自觉改造客观世界,使外部对象发生某种改变的现实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人的活动,而人是社会的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因此,实践不是单个人孤立的行为,而是社会的活动。所以,实践作为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在社会历史中不断发展演变的。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三下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新时期的深化发展,是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有益补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的标准,社会实践不但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自我才能,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也是培养和锻炼同学们综合能力的一个阶梯,更是一个大学生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演练场地。了解国情是年轻人的首要任务,这就需要放眼9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对占人口80%以上的农民有所了解才行。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可以使同学在实践中更好的认识国情,贴近社会,从而确定比较正确的人生前进方向。作为高校教育者,如果能引导大学生将强烈的使命感转化为学习、服务、实践、奉献等实实在在行动,把行动变为责任,将会使大学生在人生轨迹上树立起更高的起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应该说不仅有助于他们较快适应、融入社会,同时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 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实践的不断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解决这些问题。而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此同步,人的认识能力也就不断地改善和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但是认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对实践进行指导。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活动,即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如政治活动、社会改革实践、阶级斗争等。因此,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实践,使实践与认识相结合。大学生可以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结合所学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既提高能力又服务社会,这是一种双赢的选择;二是志愿者服务,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利用专长服务社会,回报社会。三是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这是一种贯穿于日常生活当中的社会实践形式,以小见大,以细微之处见长,是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长效机制。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形式。很多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各地和很多行业去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考察,回校后进行认真的讨论总结,用他们自己的视角来理解社会,思考未来的人生道路。

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3000字论文怎么写

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财商”,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新概念 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2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我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2.追求时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话题 即使在取消高考年龄限制之后,20岁左右的青年仍是大学校园的绝对多数,我们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我们的共同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本次调查中发现学生手机拥有率已达到每班不低于60%。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我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用计算机系同学的话来形容,我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1.储蓄观念淡薄,财商需培养和加强 “财商”一词的提出者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财商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调查中,当问及对“财商”概念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2.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 在关于月平均消费一栏的调查中,有2%的同学在400元以下“有点痛苦”的生活线上坚持学业;有3%的同学在400-550元之间“勉强过得去”,有4%的同学在550-900元之间“稍为有点爽”,有6%的同学在900-1400元之间“比较自由”;有5%的同学月消费1400元以上可以说是“跟着感觉走”——无忧无虑。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为突出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青岛地区的物价水平,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十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300元左右。 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被调查的197名女生中,7%饮食费用在30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而192名男生中也只有4%达到标准。当问及他们是否研究过自己的营养结构问题时,比如对“一杯奶养起一个民族”说法的认同时,90%的同学表示认可,但不怎么在意。当我们把饮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调查中指出的时候,他们当中,尤其是女同学很多都承认自己对健康饮食知识了解不够。 4.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调查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5.恋爱支出过度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1000元(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完全被打破,而出现三种情况,即男方全部承担、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主动全部承担,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有超过男方的情况。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被充分演绎。

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与解析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消费 调查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生活方式和消费文化观念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新时期对大学生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确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序言  构建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是解读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用节约型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树立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大力倡导节约风尚。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他们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了了解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消费文化现状,引导大学生消费文化的健康发展,本人于2009年5月,做了一次“高校大学生消费文化现状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可喜亦可忧。如何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引导大学生确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新热点和新问题。 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现代化进程,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并且伴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跨国公司的登陆和国外媒体(如电影、电视)的进人,西方的实用主义观念和享乐主义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冲击和影响,处于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消费文化生活也发生了急剧变化与转型。 大学这几年,大学生需求不断扩张的发展时期,因而特别想以新异的消费形象,向社会展示自身成长成熟。他们希望通过消费上的新潮、时尚、前卫来展示青春的活力,显现自我的能力与价值,以便在注重经济价值的现代化社会中引起公众的刮目相看,获得更多脱颖而出的发展机会。在调查中,有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在发展,消费是动力,追求前卫和引领社会消费潮流也是大学生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不仅是学校和家长的愿望,同时也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发展大学生消费文化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生活,还可以以消费促生产,带动经济的持续增长。但在充分肯定大学生消费积极因素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大学生在消费中的一些偏差,如:不善于理财的赤字消费,靠借贷维持而不计偿还能力的超前消费,高于家庭或负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的早熟消费,偏信广告的盲目消费,追求虚荣的炫耀消费,不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只求和别人一样的攀比消费,暴殄天物的奢侈消费等。 因此,对大学生的消费文化需求,既要适当满足,又要积极引导。不满足大学生的消费文化需求,可能会使市场经济由于少了这支旺盛的消费力量而失去活力,甚至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健康。而不作引导,又容易使一些涉世不深的青年学生滑入消费误区,同样影响他们学习和健康成长,影响他们科学、文明的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形成,甚至会使他们的人生观和人格发生扭曲。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要做好大学生的消费文化引导工作。  一.大学生消费结构调查数据  调查目的:通过分析大学生消费结构,对商家的细分市场定位提供参考   调查采样地点: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周边地区  调查时间:2009年5月1日——2009年5月3日   调查问卷:共发问卷250份,收回216份,回收率达4%   根据调查结果,生成以下报告: 下面是通过本次调查得出的一些详细数据。  家庭平均月收入。经调查,家庭平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学生占18%,1000元~5000元占66%,5000元~10000元占12%,10000元以上4%。其中家庭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学生来自城市的占2%,来自农村的占98%。家庭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学生来自城市的占96%来自农村的占4%。可见,大部分贫困学生来自于农村,我国的城乡差别仍然巨大。而生活奢侈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于城市。该数据与中国人目前的收入水平基本吻合:绝大部分中国人家庭夫妇月收入为2千元~5千元,贫困家庭与特别富裕家庭都是少数。一般来讲,贫困家庭大学生的每月消费支出较少,而特别富裕家庭大学生的生活可能较奢侈,比如有的学生在校期间购买了20多万元的轿车。  月平均消费金额。月平均消费金额500元以下的占5%,500元~1000元占5%,1000元~2000元占13%,2000元以上占5%。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的月平均消费金额为500元~1000元,每月消费金额超过2000元的只占5%,社会上一些舆论认为大学生代表着高消费,代表着奢侈浪费的看法是片面的。  每月的生活费。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来自于家庭,也有一部分学生通过打工赚取生活费甚至学费。感觉生活费月月有余的学生占6%,感觉刚好够花的占5%,感觉不够花的占5%。可见接近一半的当代大学生用钱缺乏计划性,缺乏理财能力。感觉月月有余的学生中,大一学生占69%,由此可见大一新生刚进校门时消费项目较少。而感觉钱不够花的学生中,大一至大四学生分别占16%,6%,44%,34%,可见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消费项目逐渐增多,大三时恋爱的学生多,感觉钱不够用的学生比例最高。  消费方式。大学生在消费时选择能省则省的占5%,有计划消费的占5%,想花就花的占36%,选择其他的占46%。可见许多大学生的消费方式比较随意,缺乏计划性,所以导致钱不够花。  每月的饮食开支。每月饮食开支在200元以下的学生占8%,200元~400元占5%,400元~600元占5%,600元以上占13%。每月饮食开支在200元以下意味着每天的饮食开支只有6元多一点,在目前学校食堂一个炒肉3元钱左右的条件下,意味着这样的学生每顿饭只能打一个菜,每天只能吃一顿肉。而每月饮食开支在600元以上的学生,除了正常的就餐外,几乎天天买饮料喝。  平常购买学习资料的钱。大学生每学期购买学习资料的钱,10元以下的占5%,10元~50元占5%,50元~100元占6%,100元以上占3%。可见大学生平时买书的并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种资格证的学生外,一般不买教科书以外的书。  每月与恋爱相关的开支。在每月与恋爱相关的开支中,选择50元以下的占12%,50元~100元占5%,100元~200元占5%,200元以上占22%,另外46%的学生回答没有恋爱。由此可见谈恋爱的学生,每月在恋爱方面要比其他学生平均多支出100元以上。  平均每月电话费。平均每月电话费支出在30元以下的大学生占1%,30元~50元占5%,50元~80元占5%,80元~100元占32%,100元~150元占10%,150元以上占6%。大多数大学生的电话费支出在50元~100元之间。少数学生远程恋爱,煲电话粥,导致每月话费在150元以上。转贴于 每月用于上网的平均消费金额。大学生每月用于上网的平均消费金额在10元以下的占38%,10元~30元的占5%,30元~50元的占29%,50元以上的占5%。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都只是适当的上网,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并不多。  当手中有余钱时最愿意选择的消费项目。5%的大学生选择吃喝,24%选择旅游,5%选择穿着打扮,16%选择上网吧,7%选择储蓄,5%选择买书,1%选择其他。可见民以食为天,吃喝还是主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学生们也重视自己的穿着打扮,追求时尚成为部分学生的副业。外出观光旅行,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大学生中才开始流行,但发展的势头强劲,大学生已经成为青年旅游者中的主体。迪厅,KTV等新兴的娱乐方式也正日渐受到大学生们的宠爱。  想买东西钱不够时怎么办。5%的大学生选择先向别人借了再说,5%选择向父母要钱,13%选择用自己平时存的钱,8%选择其他(放弃购买等)。可见大学生平时存钱的较少,花钱时向父母要,向同学借的较多。

一、 当代大学生消费的基本状况 大学生的消费,主要分为基本生活消费(衣、食、住、行)、学习消费(学费、书杂费、考证、电脑等)、休闲及娱乐消费(休闲、旅游、娱乐)人际交往消费(人情、恋爱)等几个方面。有关调查表明,平均每增加一个高校学生,将增加7300元左右的消费。其中,学费约2000元左右,平均占30%;伙食费约3000元左右,占40%;住宿在500元左右,占6%;交通、通讯约550元左右,占7%;文化娱乐700元左右,约占9%;其他消费约占10%。1、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 由于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大学生的生活费需要也不一样,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在100-300元的占87%,300-500元的占41%,在500-700元的占17%。在700元以上的占33%。可以说,大学生消费在静态上可以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而在动态上呈逐年递增趋势。2、大学生的学习消费 学习消费主要包括学费、书杂费、考证消费和电脑消费等。大学生除了购买基本的专业教材外,其学习消费主要集中在购买教学参考书、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等书目上。他们每个月够买参考书或休闲刊物在50元以下的占9%,51元至100元的占8%,101元以上的占9%。考证消费--近年流行"考证热" 。大学生参加各种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出国考试和国家公务员考试等等,名目繁多。不少学生甘心对考证进行高额投资,以增加职场竞争中的筹码。据对广东高校的调查,在校期间大学生投资的考证费用在300元以下的占一半左右,在300-500元之间的占15%,而有的则超过了1500元。电脑消费--在高校,计算机网络已覆盖了许多大学的宿舍,在宿舍上网业已成为时尚,大学生的上网费亦成为大学生日常消费开支的一部分,有些大学生平均每月的上网费达50-60元,最高的达200元以上。3、大学生休闲及娱乐消费休闲消费--大学生闲暇生活中,最经常做的事情是上网、自习自修、读消遣杂志、读文学作品、书法音乐绘画等,这些活动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而诸如参加课题,集体活动、打牌下棋、与人聊天等需要集体参与的交往性活动,却较少参加。旅游消费--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公共假期的增多。大学生纷纷热热衷于出外旅游。广东的调查显示,有4%的大学生在假期参加过旅游。有4%的被访学生平均每次旅游花费在800元以上,其中花费在1500元以上的占了9%。娱乐消费--大学生的娱乐消费数额相当可观。进迪厅,打台球,遛旱冰,去练歌房,开PARTY……另外,大学生不同程度的追星热潮影响着他们的娱乐消费。一部《泰坦尼克号》就足以让大学生体会到偶像崇拜所迸发的力量。这部电影的门票,最低点10元,最高80元,很多大学生看了不止一遍。4、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消费人情消费--现在,学生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学生干部,入了党,评上奖学金,比赛获奖都要请客,否则便被视为不够交情,不上路。请客者档次越高,赴请者的随礼也就越高。人情风的蔓延,给一些并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经济负担,也给大学生带来了精神压力。恋爱消费--而恋爱费用有的是由"家里特别提供"的;有的是"从生活费中支付"的;有的是来自"勤工俭学"的;有的是来自"奖学金"的,这与大学生的社会角色有关,更与家庭对大学生恋爱的看法有关。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的特点 大学生消费状况表明,大学生正朝着追求现实、重视自我、要求个人和社会并重、以自我为中心的大道迈进,并呈现出如下特点:1、实用:当代大学生消费的基本特点 在"大学生价值取向"中,列出了11种大学生生活中最主要内容:知识、地位、友谊、爱情、名誉、金钱、权力、健康、家庭、事业、理想等,其中知识(65%)、事业(27%)和健康(65%),其次是友谊(58%)、爱情(43%)、家庭(99%)和金钱(63%),而后才是理想(67%)、权力(30%)、地位(33%)和名誉(17%)。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实用化。从大学生的消费的状况分析,大学生的各项消费都带有浓厚的实用色彩。实用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消费特点。2、多样:当代大学生消费的重要特征 大众文化消费市场,是影响大学生消费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 大学生多样化消费的特点根源于大学生多元化价值目标的存在。这种多元化的价值目标,一方面使大学生的思想活跃,有益于大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善于理财,理性消费,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大学生受不良倾向的影响,出现一些消极的消费类型来。3、个性:新观念的表达 多元化发展源于个性化的彰显。大学生消费个性化可以理解为时尚化和风格化,而不仅仅是传统的青年文化对个性和自我的刻意追求和表现。新知识的爆炸式增长、新技术的迅速推广应运和新的信息传播媒介对日常生活的深入影响,使时尚的形成和流行更快捷。反映的是青年大学生的这样一种观念: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改变的,没有什么系统是完全封闭的,没有什么事物或道理是不能用形象来表达的。4、差异:庞大的贫困生群体 调查显示,大学生年消费平均高于96元(包括学费、住宿费),最高的达到18500元,最低的只有2100元,差异巨大。这种差异的形成主要来自于家庭收入差异。我国贫富分化加剧的现实决定了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差异很大,在校园内产生了一个庞大的贫困生群体。他们的消费水平较低,有些人甚至连基本生活费都难以保障。5、前卫:时尚的选择 大学生消费"前卫"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追求品牌,崇尚权威;追求新颖、时尚,体现个性以及理性、成熟三个方面。 品牌代表的"质量"的权威性,"价格"权威性,以及品牌的"文化"权威--体现消费者的身份、地位、增强消费者的自信心。 大学生正处于追求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增强,面对五彩缤纷的消费市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更趋理性化转变、行为较为成熟的价值取向。大部分大学生是在购买前查阅有关资料,比如价格、性能、品牌后再决定是否购买。同时大学生的消费权益保护意识随着我国法制的建立健全而日趋成熟,他们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 三、当代大学生消费趋势的基本预测1、基本生活消费向营养型、质量型方向发展 从90年代开始,我国的消费水平逐渐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是硬性消费比值下降,软性消费比值上升,恩格尔系数降至9%。预计未来几年消费结构必将更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 从消费的内容上看,一方面,大学生用于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费比重大大降低,而用于改善学习条件的消费比重提高,用于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消费开始上升;另一方面,大学生日益重视健康消费,健康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将成为主要的消费内容,而传统的物质消费(吃穿住行)或生存型消费将会变得更有营养和质量。2、学习消费的比值将大幅度上升 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学习观念的变化,使广大大学生认识到学习不再是一件阶段性的事,而将伴随人的终身。另外,一个新型的教育方式--网络教育将会越来越成熟。许多大学已经开始这种现代远程教育的试点工作。网络教育在未来将可能成为"继续教育"的主流方式。3、休闲及娱乐消费呈现多样 在休闲及娱乐消费方面,大学生群体有着比其他年龄群体更为旺盛的需求,这在90年代已经开始显现。进入新世纪,大学生的这种需求必将愈加强烈,并将在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体育健身等领域,显现出新的发展势头。 大学生越来越不满足于看电视、进影剧院这样一些静止的休闲方式,而是追求新颖、出奇、刺激和有品位的活动:迪厅、游戏机,台球和保龄球将更为普及;蹦极、攀岩、速降、滑翔、漂流、潜水、探险、探幽这类刺激的活动。 旅游观光消费,90年代在我国大学生中才开始流行,但发展的势头强劲。大学生是青年旅游者中的主体。未来大学生的旅游有两个趋势会更加凸显:一是首选自然风光;二是游出文化品位。体育健身消费 随着校园体育场馆建设的增加,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也将由单纯的室外场地转到室内室外并重。同时,健康消费还向保健器械、保健衣物、营养品等领域扩展,进入更高层次。4、人际交往消费成本昂贵 在我国步入信息时代的进程中,信息消费的发展迅如潮涌,据调查数据显示,33%大学生拥有手机,有37%的大学生希望购买电脑。随着手机、电脑等产品由商务消费转向生活消费,大学生上网率的增长,个人电脑的畅销,使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由实用至上转向感受为本。5、模仿性的消费情结日趋明显 今天的大学生消费有着强烈的模仿性特征,有着很深的"白领情结":名牌服装着身,手提电脑随身,信息把握在手,创造未来人生。发达快捷的消费信息、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使大学生对时尚的领略和把握更为及时准确。一方面希望拥有舒适的物质生活,一方面希望拥有高雅的精神享受。他们更有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对消费的选择,他们注重讲求生活的品味和质量,宁缺勿滥,宁高勿低。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既有物质享受,又讲求精神生活的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四、自我评价及更进一步思考调查结果显示有四分之三的同学认为花消是比较大的,与自己的预期不符。可是大家又保持着这一花费势头,这也算是大学生消费心理脆弱的一定表现。综合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真的是已经过去了。中国当代的大学生正受到市场经济的强力冲击。在同一屋檐下的大学学子,包容着具有多种经济情况和消费能力的个体,他们就像是鸡尾酒一般拉开了层次。这中经济上的差异和分层不仅取决于他们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而且也是地域的经济差异性的反映。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在这一消费方面是有一些共性的特征的。

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的探析  【摘 要】由于连年的持续扩招,大学生消费在社会总消费中的比重已越来越大,其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合理的消费结构将有利于大学生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不合理的消费结构则会给大学生的家庭、心理等各方面带来负面影响。客观分析大学生当前的消费结构,探讨其合理与不合理之处,进而找到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习惯的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 消费结构 消费水平 消费观念      一、大学生消费结构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大体由五个方面构成,按照消费的“重要性”和“必须性”由强到弱分别是“学费和住宿费”、“除住宿费以外的基本生活消费”、“除学费外的学习及素质拓展消费”、“通讯消费”、“休闲娱乐消费和社会交往消消费”。   学费和住宿费   学费为大学生消费支出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因学校类别、所处的地域、专业性质等的差异也有所不同。一般可分为以下三个档次: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院校和农林等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院校学费一般在每年2500至3500元,一般院校收费集中在3500至7000元之间,一些二级学院或是艺术类院校以及热门专业的学费则往往高达每年7000元到15000元。   在住宿费方面,进入2000年以来,受“教育产业化”和“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影响,学校的集体宿舍出现了“高中低档”之分,人数少、设施好的宿舍收费较高,而传统的“八人间”等宿舍收费较低。但因国家有指导性规定,宿舍费一般都在每年300元至1200元之间。近年来,大学生校外租房的现象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根据笔者的调研结果,大概有17%的大学生有过在校外租房或找人合租的经历,而房租一般在每月每人100元到500之间。由于大部分高校有关于禁止学生校外租房的规定,因此有80%校外租房的大学生并没有在学校办理退宿手续,校外租房的房租成了一笔不小的额外开支。   除住宿费以外的基本生活消费   该项消费主要包括衣、食、用、行四个方面,由于家庭收入差异及大学生消费习惯的不同,这部分消费的差异显著。调研结果表明,“除住宿费以外的基本生活消费”每年在1000元以下的大学生占99%,且全部为一年级学生;1000元至2000元之间的大学生占8%,2000元至4000元的占9%,4000元至5000元的大学生占6%,5000元以上的占6%。并且,这部分消费中,水平最高的被调查者的消费水平是最低的被调查者的22倍。可见,家庭收入差距及其派生的消费差距在大学生中体现的非常明显。   除学费外的学习及素质拓展消费   主要包括书费、培训考试费、电脑及上网费三大类。书费包括学校正常教学活动所需的教材及参考书、学生为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的课外参考书以及一些课外读物,如文学作品等。培训考试费是近年来在大学生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的一项内容。由于大学生近年来的考研、考证、外语学习等各类课外学习活动越来越多,该项支出呈连年显著上升的趋势。大学生在“培训考试费”一项每年要花费200元至2000元左右。电脑及上网费也随着网络的普及而逐渐成为“必须开支”,三分之一左右学生配备了个人电脑,而购买电脑、上网的费用也不少。   通讯消费   随着通讯器材的广泛普及,手机等通讯产品已不再是奢侈品而成为生活及社会交往的必备品。学生的通讯消费还是比较理性的。手机一般选用较为便宜的机型,手机费也低于平均水平;短信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短信费占手机费的比例高于一般水平。值得注意的是,通讯消费随着学生年级的提高而逐渐提高。   休闲娱乐消费和社会交往消费   休闲娱乐消费和社会交往消费是两个密不可分的部分,当代大学生社会关系搭建和维系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休闲娱乐;而大学生的休闲娱乐往往是群体性的,由此而来的消费支出随着大学生年级的提高而不断上升。这部分消费常见的项目有“请客聚餐消费”、“歌厅台球厅消费”、“旅游消费”、“购买礼物消费”等。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社会交往等活动属于人类的第三个需求层次,大学生在这方面适当的消费无可厚非,但过度的娱乐支出加大了学生的经济负担,这种经济负担部分转移到了父母和家庭,部分转化成了“负债”,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精神负担。  二、大学生消费结构分析      总体而言,大学生消费总额呈逐年上升的态势,这说明了大学生的消费水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不断提高,这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结果。尽管从绝对值上来讲各项消费均在不断上升,但各项消费上升的速度不同。在上述的五大类消费中,“学费和住宿费”保持了稳中略有上涨的水平,但在大学生消费总水平中所占的比重连年下降,说明大学生其他方面的消费越来越高。这其中,部分学生的“休闲娱乐消费和社会交往消费”增长速度过快,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消费的不理性,也反映了“消费主义”确实在一部分大学生身上存在。消费主义的实质是一种不适合我国当前国情的消费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念把消费数量和种类日益增长的物品和服务看作是至高无上的,并将其作为最普遍的文化倾向和最确切的通向个人幸福、社会地位和国家发展的道路,作为较高生活质量的标志,甚至是公民对经济繁荣的贡献和对国家或社会的道德责任,从而使高消费成为正当的、道德的和合法的。消费主义导致了部分大学生的“超前消费”甚至是“负债消费”,也导致了在消费时的“攀比心理”、“炫耀心理”,给大学生本人和家庭都带了了一定的经济压力,部分大学生的心理也受到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在消费方面,家长、老师、学校和社会的合理引导是必不可少的。      三、合理消费结构的引导      首先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和健康的消费意识,强调“绿色消费”和“自我发展消费”;反对“过度消费”、“享乐消费”和过份的“时尚消费”。其次要注重消费与市场基本理论的教育。主要为消费观、消费计划、消费结构、消费方式、和消费营销等知识,让大学生做有经济头脑的消费者。最后是要培养大学生的理财理念,培养其正确运用金钱的能力。此外,全社会,特别是相关商家,要努力优化大学生的消费环境,在产品营销过程中要体现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倡文明消费、反对铺张浪费,讲究消费效率。   参考文献:   [1]刘鑫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分析及对策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论文   注:本文为河北大学青年发展研究中心课题《当代大学生消费研究》(课题编号:2006021)研究成果。

大学生调查报告论文3000字体

(一)前言:作为一名大一新生,对缤纷多彩的大学生活充满了好奇。在大学的第一个寒假里,我希望能与以往有所不同。在这个时候团支布提供了参加实践活动的建议。这是一种磨练,对于学生来讲,实践的机会真的是很难得。在中国的教育里,我们学的都是理论知识,真正用到的却不多。理论加实践才是最科学的学习方法。感谢学校给我们学生提供一个社会实践的平台。本次到酒店参加社会实践的总共有三位同学,所学专业为会计。实践的时间是从01月20日到02月10号3为期一个月,实践的主题是进行相关的专业实践学习,主要内容有刷盘子、擦酒杯、上菜、收拾餐具等等。现将本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二)基本情况以及工作体会:我是通过熟人的介绍才找到的打工的机会。第一天进去做事觉得感觉很奇怪,因为以前一直都是以消费者的身份进的酒店,这次的身份却是一个服务生。呵呵,第一个感觉就是首先要把心态调整好。酒店的老板娘我认识,平常都叫她阿姨。人很和善,第一天来什么也不懂,她就叫了一个老生来教我们。平常在酒店吃的时候不觉得,来工作的才知道酒店的工作还真不是盖的,每个细节都要弄好。我们第一天是试工,大家都在努力的学习,虽然说有点累,但我们每个同学都很积极、很投入,都感到很乐意,因为这毕竟是我们本次社会实践的第一步嘛。所以在那一天的时间里,虽然说有一点点累,但我们却都觉得挺充实的 先说说我在那里的工作情况吧:我们每天8点半上班一直到晚上9点半。我们没天的工作就是在客人来之前把房间弄干净,客人吃饭的时候,男生负责端菜而我们女生就负责上菜报菜名,帮客人倒酒、换餐盘之类的杂活。在我看来最辛苦的,就是每次客人吃饭的时候你必须站在外面等候,一天下来腿跟腰都很痛,刚开始的时候真的有点受不了。虽然说顾客就是上帝,但有的时候难免会遇到些难缠的客人。要么是过于挑剔,要么就是素质不是很高。记得有一次,老板娘说那天下午的一桌客人看起来都挺乡下的,叫我们看着别让他们把毛巾给带走了。我刚开始一挺就觉得挺别扭的,乡下人又怎么了,怎么可以这样瞧不起人家呢?但是我到了那个房间,我刚给他们倒好茶,就那么一转身的功夫,桌上所有的毛巾都不见了,都到他们的口袋里去了。做为酒店也不好说什么。所以服务生的工作看似简单,但操作起来还是挺麻烦的。因为这个原因,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感到有一点紧张,但越是紧张我就越必须鼓起勇气,因此慢慢的我就习惯了。后来证明,我还是很幸运的,因为这给了我一个独立锻炼、独立挑战的机会。(三)实践感悟以及心得体会我以“善用专业知识,增加社会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丰富暑假生活”为宗旨,利用假期参加这次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社会实践中检验自我。这次的社会实践收获不少。现在举例如下:一.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工作让我认识很多的人。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的。以前实践的机会不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更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二. 在社会实践中以及以后的工作中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就像刚开始时我到饭店那样有一点胆怯,但后来是自信给了我勇气。有自信使你更有活力更有精神。三. 在社会中要克服自己胆怯的心态。自己觉得困难挺多的、缺乏社会经验等种种原因往往使自己觉得自己很渺小,自己懦弱就这样表露出来。所以应该尝试着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如有人所说的“在社会中你要学会厚脸皮,不怕别人的态度如何的恶劣,也要轻松应付,大胆与人对话,工作时间长了你自然就不怕了。”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小时候天不怕地不怕,尝试过吃了亏就害怕,当你克服心理的障碍,那一切都变得容易解决了。战胜自我,只有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有勇气面对是关键,如某个名人所说:“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四. 在工作中要不断地丰富知识。知识犹如人体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此次社会实践,真正地填补了我在课堂上所没能学到的空白,真正增长了我的社会交际经验。一个人可以没有渊博的知识,但绝对不能没有社会交际的经验和能力,这也是我此次实践体会最深的一份心得。(四)本人存在的问题以及几点思考:在实践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一,本人的人际交往的能力还欠佳,这还应在日后的日常生活、交际中有待加强和学习。第二,缺乏社会经验,在为人处事方面尚还不太成熟,处理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往往有时不得当。虽然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我觉得仍有一些值得骄傲的闪光点的。本人参加社会实践有着不畏困难的精神,敢于实践,对工作充满热情,细心真诚。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我认识到,在生活中吸取周围人的经验和阅历,掌握一些社会礼仪的技巧是极为必要的。充分发扬本人自身的优点,取长补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使自己对将来充满信心,也为以后真正融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五)本次社会实践的问题和建议:一.在同一个地方的时间有点太长,社会实践不完全等于上班工作,所以不应该总在一个地方,时间长了会让人有一种厌倦的感觉。所以建议应该在适当的时候调换一下实践岗位。二 因为我的专业是经济方面的,虽然不知道自己的建议到底对不对。但还是觉得如果想要建立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一定是双方面的。商家和消费者都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努力达到“双赢”。最后,很高兴能有这个实践的机会,虽然只是短短的一个月,但我觉得挺充实的,至少让我的寒假过得有意义。在今后我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磨练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认识得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会就已体会社会更多方面,不要以单纯的想法去理解和认识社会。而是要深入地探索,为自己的未来打好基础,在学校学会更多的书面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好好利用知识进行运作。真希望以后能再有这样的机会,也希望我们学校以后能有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去参加这样的社会实践吧。在这次社会实践中,系领导和老师对我们的支持是不可忽视的。正是系领导和老师的支持,才使我们多了一次与社会充分接触,增强了社交能力及实践能力的机会。实践活动的成功,为我们下一次实践做了较好的铺垫,也为我系以后的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打下了坚定的基础。我们说过,我们也努力过,因此在那段烈日与汗水的日子里,我们感到无悔,更感到骄傲……

今社会就业的压力很大,毕业后找工作首先要求“有工作经验”,如果能提前在企业实习,正好为将来求职积累一些资本。在校大学生都愿意在寒假的时候深入社会去体验生活,从中获取一点工作经验,从而可以在以后的就业时有一定的基础,可以减少就业的压力,并且老师们也鼓励学生们深入到社会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记得老师曾说过学校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身份,而走进企业,接触各种各样的客户、同事、上司等等,关系复杂,但你得去面对你从没面对过的一切。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的走向社会,而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因此这个寒假我去了……实习。 实习让我觉得很新鲜,因为这毕竟是自己的第一个实习单位,也觉得自己应该会在那里过得很快乐的。 第一天去实习,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 只见几个陌生的脸孔。我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从那天起,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见到他们都要微笑的说声“早晨”或“早上好”,那是我心底真诚的问候。我总觉得,经常有一些细微的东西容易被我们忽略,比如轻轻的一声问 候,但它却表达了对同事对朋友的关怀,也让他人感觉到被重视与被关心。 仅仅几天的时间,我就和同事们打成一片,我想,应该是我的真诚,换取了同事的信任。他们把我当朋友,也愿意把工作分配给我。 只要你是真诚的,谁会在乎你资历小,又有谁会小看你呢? 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进实习单位的时候,都做类似复印打字的“杂活”。或许同事们认为你是小字辈,要从小事做起,但有些时候,是因为他们心中没底,不知道你能做什么。 一些调查表明,绝大部分的实习生从事的是日常性事务工作,例如电话接待、资料整理、文字处理、打印装订文件及其它初级工作;只有少数的同学,从事的是相对专业性的工作,比如项目设计、软件制作、文案起草、专项策划等。 我们大多对于实习效果并不满意。很多同学觉得做的都是很琐碎的事情,很难提高个人能力,认为得不到充分锻炼机会,认为企业把自己当成打杂的,接触不到实际工作。在1、2个月的实习中一直从事日常工作降低了实习意义,对能力提高起不到很好帮助。其实做“ 杂活”对我们是必需的。 不是每个实习生都能幸运地接触到具体工作实践,所以,首先需要把心态放平,调整自己对实习的想法。 我们经常说“后生可畏”和“实践才能检验真理”,在实习中能得到能力上的锻炼,包括电话接待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研究分析能力、整理归纳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外语水平等,其中提高最快的是沟通协调能力。参加工作后,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去处理,要在短短的1-2个月里面学会融入新的集体,熟悉工作,不像在学校里可以慢慢磨合。 有一个实习机会总比在家里待着好,起码对企业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企业文化都会有一定了解。 我对实习的总结又一下几点。 首先,份内的工作当然要认真完成,但勇敢的“主动请缨”却能为你赢得更多的机会。只要勤问、勤学、勤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在实习中逐渐变得“勇敢”。虽然开始也会有顾忌,怕“主动出击”会招惹“不知天高地厚”的蔑视。但事实告诉我,应该对自己有信心,应该有勇气去尝试。即便在尝试中失败,也能让自己成长,没有锻炼的机会,谈何积累和成长?而这一 切,只能靠自己去争取。等待,只能让你在沉默中消亡;只有主动,才能为自己创造良机。 其次,无论哪个职位,都要有激情和耐心。激情让我们对工作充满热情,愿意为目标奋斗;耐心又让我们细致的对待工作,力求做好每个细节,精益求精。激情与耐心互补促进,才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工作才一能做到最好。 实习还让我懂了一条道理--讲究条理。如果你不想让自己在紧急的时候手忙脚乱,就要养成讲究条理性的好习惯。 最后一点,实习中最大的收获可以说是对沟通技巧和能力的锻炼了。比如,认识一个人,首先要记住对方的名字。了解一个人,则需要深入的交流。而这些,都要自己主动去做。 实习生在面对陌生工作环境时常常比较被动,实习一定比正式工作要轻松很多,即使任务没有完成好也不会产生很大影响。公司对我们的态度一般也是允许犯错。所以我们要抱着学习的心态,避免紧张情绪,把前辈们都当成老师而非同事就可以了。 讲到这,我不禁想起,曾几何时,暑假也是大学生们的节日,除了面临毕业和就业的高年级学生为毕业论文、就业做准备,大一、大二的学生可以尽情度假。可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增大,不少大学生从入校开始就通过各种途径接触社会。于是,假期中越来越多的低年级大学生走进社会。相当数量的大学生从事着底层工作的实习,辛苦奔波之后得到的只是一纸如常的评价。也难怪很多学生不愿意从事基层的工作,有的做不了几天就走人,也有的把实习当作应付作业,敷衍了事。虽然真正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都是从基层开始锻炼的,只有真正了解基层才能合理有效地进行工作,可是大学生走出校门主要是为了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以及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的。 实习可能过得很忙碌,很累,但无论辛苦与否、薪酬多或少、理论的东西学到没有,表面上是否有大的收获,我都会很满足;因为我多了这一份经历,这会让我成长。

大学生调查报告论文3000字数

炎炎夏日,烈日当头。暑假刚刚开始,七月初我参与了这次“关于大学生暑期生活”调查,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当代大学生如何利用这短暂的时间去充实丰富自己。调查的方式为问卷调查及网上资料调查。 暑假,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放松身心,提高自身修养的大好时机。能够把握这短暂的两个月时间真正去学点什么,做点什么应该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考虑的。 跨进了21世纪,又是个新的开始,当代大学生是新一代的代表,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必须在它的指导下阔步前进。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就应当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充分发挥我们的才能,壮大我们的国家,使中国走进强国之列,这就是我们21世纪大学生的伟大使命。合理支配暑假时间,充分利用把握机遇,通过调查了解到当代大学生暑期生活分为四类:一参加社会实践兼职打工。二埋头苦学,参加各类培训班。三出行旅游度假观光。四在家“无聊”一族。 社会实践,兼职打工 : 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调查结果显示,现代大学生打工的主要目的是:有35%的大学生是为了增加收入;有36%的大学生是想自食其力;有29%的大学生认为要锻炼自己的能力,对报酬无所谓。。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大学生打工的形式开始变得异常丰富起来 22%的大学生选择网络公司;4%的大学生选择暑期教师;19%的大学生选择市场调研员;13%的大学生选择营销策划员;16%的大学生选择做志愿者;9%的大学生选择做促销;5%的大学生选择到快餐厅做钟点工;12%的大学生选择其它。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一条重要途径。 到企事业单位实习的大学生也为数不少,这样既可锻炼自己,提高专业水平,又可开阔视野,接触社会,为日后工作积累社会经验。 暑假兼职打工赚钱是许多学生的选择。“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多吃点苦,父母少花点钱。”这是时下不少大学生“打工族”秉承的至理名言。 传统的家教、推销翻译到现在的网吧管理员、市场调研员、快餐店钟点工、导游,甚至是一些大胆另类的选择,如替网络公司试玩游戏等都成为现在大学生打工时所选择的职业。有的大学生在暑假里建立起了自己的网上商店,或者是在自己学校附近建立起了自己的摊点,为自己打工。尽管大学生“打工族”具备“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和自信,但他们也同样有着缺乏经验和辨别能力有限的“先天不足”。正因为如此,大学生因打工而上当受骗的事件才层出不穷,有的甚至被骗入传销组织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不少专家也纷纷呼吁,大学生打工要谨防陷阱,社会也应该关注和加强对大学生打工的规范和管理。 埋头苦读,继续深造: 近年来,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加入WTO后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知识就是力量”越来越激励着那些有志学子,“专升本”、“出国”、“考研”成为很多大学生的选择,继续深造以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的更高要求,暑假则成为这些大学生备战的“黄金时期”。参加各类培训班早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各类形形色色的招生广告在校园内随处可见,暑假报名参加英语、电脑培训班的大学生,大都是为了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将来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掌握多种专业知识,取得多个文凭、证书更有利于找到理想的工作。此外,也有不少大学生趁暑假报名参加汽车培训,为了将来更方便找工作,即使找工作时用不上,也对自己有好处。此外,不少大学生到图书馆、书店“充电”,摄取精神食粮,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等。这些大学生如果能够劳逸结合,在用功学习的同时放松自己的心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经与时代不相吻合,暑假是一个充电的好机会,也是一个了解社会的良机。 外出旅游,饱览风光: 旅游,从个人活动、群体行为发展到当今的现代旅游业,已经成为涉及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活动等的社会生活方式大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接受美的熏陶,包揽祖国山河风光,使生活张弛相济、劳逸结合,使人脑得到精神保健、生命获得和谐运动,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潮流。部分大学生利用暑期欣赏名山大川,不仅丰富了阅历,增长了经验,从外出经历中体会人生,感触社会,同时也能体验到出门在外的不易出行旅游,度假观光,与同伴相互照顾,增进了解,培养提高了与人交流的能力。 “无聊”一族 : 在放假前早已经制定了周密的暑假计划,但是回到家后睡觉、看电视、上网、看小说成了部分大学生在假期的主要活动,没有暑假盼暑假,暑假到了又觉地无聊,短暂的两个月就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通过对暑假生活调查,我们不由得感到欣喜,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风貌,同时也感悟到大学生们独特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暑假成为很多大学生学习的新阵地,展现青春风采,施展一技之长的好机会。总之,大部分大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度过一个健康有意义的暑假。大学生兼职调查报告调查目的:时下,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有的却认为挣钱并不是大学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调查对象: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已成为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不能忽视或放弃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内容: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调查结果: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存在就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工作,就可以去试一试,品牌代理,促销等以前不会是大学生从事的工作,现在都成为了大学生们可以接受的工作。 有52%的同学认为如果要参加社会实践,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职占40%;而56%的同学有做过兼职,20%打过暑期工,14%参与过实习,表示从未做过的仅占10%;现在大学生兼职、打工,除了做家教(14%)、网络的实习实践(6%)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兼职或打工时从事派传单、商品促销(22%)、校园销售(14%)、当餐厅服务员(8%)等简单、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却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去甚远,76%学生认为所实习或兼职的工作与自己专业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仅24%的人认为完全或基本相符。能够使大学里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只占38%,在实习或工作中66%的人满意自己的课外实践能力;12%的学生认为兼职是为以后的求职做准备,在选择实习或打工目的是什么的时候,有32人选择“接触社会,积累工作经验”,占了总数的64%,选择“赚取生活费”,占了20%。从选项人数中显示,大学生兼职以赚钱和充实自己为主要目的。现在的大学生已经将打工看得很重了,钱虽然是一定因素,但是希望通过打工获取的经验对将来就业时有所帮助应该是更多学生考虑的问题。大学生在打工时间上的弹性还是很大的,这应该和他们宽松的学习环境有一定关系。56%的人会选择在假期实习或打工,30%会选择任何没有课的时间,12%会选择周末。有31人认为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赞成合理兼职或打工实习,19人很赞成兼职、打工,没有人反对。54%的人都提出学校除了提供就业指导以及专业课程外,还应该提供实习机会,22%觉得学校应该提供就业体验,至于选择素质拓展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各占12%。调查结果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没有人在参加社会实践上选择“参加‘三下乡’活动”一项,说明当代大学生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较,他们的求学经历、生活条件、所处社会大环境都相对优越,也没有经过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们意志往往比较脆弱,克服困难的能力也较差,常常是对社会的要求较高,对自我的要求较低。当前,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成为不少地方采用人才的两个新标准。参与“三下乡”实践,其目的是为了支援农村的教育事业,同时给农民带去相应的指导,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并从群众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于知道自己的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现在大学生,除了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来自城市的,往往这些学生家庭环境好,父母亲更是不允许或者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参加所谓的 “三下乡”实践活动,这样,学校所提倡的通过 “三下乡”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就未能够达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三观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主要是围绕自己出发,致使大学生自身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足,更不用说参与“三下乡”活动服务人民了。 另外,没有人选择反对大学生兼职、打暑期工或实习,大家都认为只要不影响学习能够积攒经验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应当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运用知识的技能。不能否认有过打工经历的同学,看起来要比其它同学更成熟、社会适应力更强,但对于学生,社会适应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标,大学期间主要的任务是学业结构的搭建,即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的搭建,为了打工影响甚至放弃了专业知识的学习,结果是得不偿失的。结论与建议: “三下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新时期的深化发展,是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有益补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作为一名大学生,如果能引导大学生将强烈的使命感转化为学习、服务、实践、奉献等实实在在行动,把行动变为责任,将会使大学生在人生轨迹上树立起更高的起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应该说不仅有助于他们较快适应、融入社会,同时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志愿者服务,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利用专长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这是一种贯穿于日常生活当中的社会实践形式,以小见大,以细微之处见长,是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长效机制。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形式。很多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各地和很多行业去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考察,回校后进行认真的讨论总结,用他们自己的视角来理解社会,思考未来的人生道路。

(一)前言:作为一名大一新生,对缤纷多彩的大学生活充满了好奇。在大学的第一个寒假里,我希望能与以往有所不同。在这个时候团支布提供了参加实践活动的建议。这是一种磨练,对于学生来讲,实践的机会真的是很难得。在中国的教育里,我们学的都是理论知识,真正用到的却不多。理论加实践才是最科学的学习方法。感谢学校给我们学生提供一个社会实践的平台。本次到酒店参加社会实践的总共有三位同学,所学专业为会计。实践的时间是从01月20日到02月10号3为期一个月,实践的主题是进行相关的专业实践学习,主要内容有刷盘子、擦酒杯、上菜、收拾餐具等等。现将本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二)基本情况以及工作体会:我是通过熟人的介绍才找到的打工的机会。第一天进去做事觉得感觉很奇怪,因为以前一直都是以消费者的身份进的酒店,这次的身份却是一个服务生。呵呵,第一个感觉就是首先要把心态调整好。酒店的老板娘我认识,平常都叫她阿姨。人很和善,第一天来什么也不懂,她就叫了一个老生来教我们。平常在酒店吃的时候不觉得,来工作的才知道酒店的工作还真不是盖的,每个细节都要弄好。我们第一天是试工,大家都在努力的学习,虽然说有点累,但我们每个同学都很积极、很投入,都感到很乐意,因为这毕竟是我们本次社会实践的第一步嘛。所以在那一天的时间里,虽然说有一点点累,但我们却都觉得挺充实的 先说说我在那里的工作情况吧:我们每天8点半上班一直到晚上9点半。我们没天的工作就是在客人来之前把房间弄干净,客人吃饭的时候,男生负责端菜而我们女生就负责上菜报菜名,帮客人倒酒、换餐盘之类的杂活。在我看来最辛苦的,就是每次客人吃饭的时候你必须站在外面等候,一天下来腿跟腰都很痛,刚开始的时候真的有点受不了。虽然说顾客就是上帝,但有的时候难免会遇到些难缠的客人。要么是过于挑剔,要么就是素质不是很高。记得有一次,老板娘说那天下午的一桌客人看起来都挺乡下的,叫我们看着别让他们把毛巾给带走了。我刚开始一挺就觉得挺别扭的,乡下人又怎么了,怎么可以这样瞧不起人家呢?但是我到了那个房间,我刚给他们倒好茶,就那么一转身的功夫,桌上所有的毛巾都不见了,都到他们的口袋里去了。做为酒店也不好说什么。所以服务生的工作看似简单,但操作起来还是挺麻烦的。因为这个原因,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感到有一点紧张,但越是紧张我就越必须鼓起勇气,因此慢慢的我就习惯了。后来证明,我还是很幸运的,因为这给了我一个独立锻炼、独立挑战的机会。(三)实践感悟以及心得体会我以“善用专业知识,增加社会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丰富暑假生活”为宗旨,利用假期参加这次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社会实践中检验自我。这次的社会实践收获不少。现在举例如下:一.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工作让我认识很多的人。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的。以前实践的机会不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更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二. 在社会实践中以及以后的工作中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就像刚开始时我到饭店那样有一点胆怯,但后来是自信给了我勇气。有自信使你更有活力更有精神。三. 在社会中要克服自己胆怯的心态。自己觉得困难挺多的、缺乏社会经验等种种原因往往使自己觉得自己很渺小,自己懦弱就这样表露出来。所以应该尝试着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如有人所说的“在社会中你要学会厚脸皮,不怕别人的态度如何的恶劣,也要轻松应付,大胆与人对话,工作时间长了你自然就不怕了。”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小时候天不怕地不怕,尝试过吃了亏就害怕,当你克服心理的障碍,那一切都变得容易解决了。战胜自我,只有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有勇气面对是关键,如某个名人所说:“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四. 在工作中要不断地丰富知识。知识犹如人体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此次社会实践,真正地填补了我在课堂上所没能学到的空白,真正增长了我的社会交际经验。一个人可以没有渊博的知识,但绝对不能没有社会交际的经验和能力,这也是我此次实践体会最深的一份心得。(四)本人存在的问题以及几点思考:在实践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一,本人的人际交往的能力还欠佳,这还应在日后的日常生活、交际中有待加强和学习。第二,缺乏社会经验,在为人处事方面尚还不太成熟,处理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往往有时不得当。虽然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我觉得仍有一些值得骄傲的闪光点的。本人参加社会实践有着不畏困难的精神,敢于实践,对工作充满热情,细心真诚。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我认识到,在生活中吸取周围人的经验和阅历,掌握一些社会礼仪的技巧是极为必要的。充分发扬本人自身的优点,取长补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使自己对将来充满信心,也为以后真正融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五)本次社会实践的问题和建议:一.在同一个地方的时间有点太长,社会实践不完全等于上班工作,所以不应该总在一个地方,时间长了会让人有一种厌倦的感觉。所以建议应该在适当的时候调换一下实践岗位。二 因为我的专业是经济方面的,虽然不知道自己的建议到底对不对。但还是觉得如果想要建立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一定是双方面的。商家和消费者都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努力达到“双赢”。最后,很高兴能有这个实践的机会,虽然只是短短的一个月,但我觉得挺充实的,至少让我的寒假过得有意义。在今后我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磨练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认识得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会就已体会社会更多方面,不要以单纯的想法去理解和认识社会。而是要深入地探索,为自己的未来打好基础,在学校学会更多的书面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好好利用知识进行运作。真希望以后能再有这样的机会,也希望我们学校以后能有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去参加这样的社会实践吧。在这次社会实践中,系领导和老师对我们的支持是不可忽视的。正是系领导和老师的支持,才使我们多了一次与社会充分接触,增强了社交能力及实践能力的机会。实践活动的成功,为我们下一次实践做了较好的铺垫,也为我系以后的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打下了坚定的基础。我们说过,我们也努力过,因此在那段烈日与汗水的日子里,我们感到无悔,更感到骄傲……

一,调查目的:时下,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挣钱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却认为挣钱并不是大学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学生生活实践情况,从而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见真知。在往后实践中能更好地接触社会、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寻找发展的机会。 二, 调查对象: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已成为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不能忽视或放弃大学生社会实践。因此这次调查就选择了在读大学生50名,其中广州大学20名,中山大学10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0名,华南理工大学5名,广东工业大学5名。年级分别为大一学生5名,大二学生30名,大三学生15名。 三,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 四, 调查方法: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详见附录) 五,调查结果: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存在就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工作,就可以去试一试,品牌代理,促销等以前不会是大学生从事的工作,现在都成为了大学生们可以接受的工作。 有52%的同学认为如果要参加社会实践,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职占40%;而56%的同学有做过兼职,20%打过暑期工,14%参与过实习,表示从未做过的仅占10%;现在大学生兼职、打工,除了做家教(14%)、网络的实习实践(6%)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兼职或打工时从事派传单、商品促销(22%)、校园销售(14%)、当餐厅服务员(8%)等简单、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却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去甚远,76%学生认为所实习或兼职的工作与自己专业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仅24%的人认为完全或基本相符。能够使大学里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只占38%,在实习或工作中66%的人满意自己的课外实践能力;12% 的学生认为兼职是为以后的求职做准备,在选择实习或打工目的是什么的时候,有32人选择“接触社会,积累工作经验”,占了总数的64%,选择“赚取生活费”,占了20%。从选项人数中显示,大学生兼职以赚钱和充实自己为主要目的。现在的大学生已经将打工看得很重了,钱虽然是一定因素,但是希望通过打工获取的经验对将来就业时有所帮助应该是更多学生考虑的问题。大学生在打工时间上的弹性还是很大的,这应该和他们宽松的学习环境有一定关系。56%的人会选择在假期实习或打工,30%会选择任何没有课的时间,12%会选择周末。有31人认为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赞成合理兼职或打工实习,19人很赞成兼职、打工,没有人反对。54%的人都提出学校除了提供就业指导以及专业课程外,还应该提供实习机会,22%觉得学校应该提供就业体验,至于选择素质拓展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各占12%。 六, 调查结果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没有人在参加社会实践上选择“参加‘三下乡’活动”一项,说明当代大学生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较,他们的求学经历、生活条件、所处社会大环境都相对优越,也没有经过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们意志往往比较脆弱,克服困难的能力也较差,常常是对社会的要求较高,对自我的要求较低。当前,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成为不少地方采用人才的两个新标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参与“三下乡”实践,其目的是为了支援农村的教育事业,同时给农民带去相应的指导,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并从群众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于知道自己的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现在大学生,除了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来自城市的,往往这些学生家庭环境好,父母亲更是不允许或者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参加所谓的 “三下乡”实践活动,这样,学校所提倡的通过 “三下乡”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就未能够达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三观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个体价值观体系中,人生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总的价值取向,对价值观系统中其它价值观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由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主要是围绕自己出发,致使大学生自身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足,更不用说参与“三下乡”活动服务人民了。 另外,没有人选择反对大学生兼职、打暑期工或实习,大家都认为只要不影响学习能够积攒经验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应当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运用知识的技能。从大学生活的开始到走进社会的大圈子中,就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谁不想在将来的社会中能有一席之地呢?所以大家认为大学生必须投身校园内外的各类实践活动,有助于锻炼品质,提高能力。可见其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不可抵触的重要性。不能否认有过打工经历的同学,看起来要比其它同学更成熟、社会适应力更强,但对于学生,社会适应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标,大学期间主要的任务是学业结构的搭建,即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的搭建,为了打工影响甚至放弃了专业知识的学习,结果是得不偿失的。 结论与建议: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自觉改造客观世界,使外部对象发生某种改变的现实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人的活动,而人是社会的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因此,实践不是单个人孤立的行为,而是社会的活动。所以,实践作为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在社会历史中不断发展演变的。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三下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新时期的深化发展,是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有益补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的标准,社会实践不但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自我才能,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也是培养和锻炼同学们综合能力的一个阶梯,更是一个大学生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演练场地。了解国情是年轻人的首要任务,这就需要放眼9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对占人口80%以上的农民有所了解才行。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可以使同学在实践中更好的认识国情,贴近社会,从而确定比较正确的人生前进方向。作为高校教育者,如果能引导大学生将强烈的使命感转化为学习、服务、实践、奉献等实实在在行动,把行动变为责任,将会使大学生在人生轨迹上树立起更高的起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应该说不仅有助于他们较快适应、融入社会,同时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 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实践的不断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解决这些问题。而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此同步,人的认识能力也就不断地改善和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但是认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对实践进行指导。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活动,即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如政治活动、社会改革实践、阶级斗争等。因此,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实践,使实践与认识相结合。大学生可以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结合所学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既提高能力又服务社会,这是一种双赢的选择;二是志愿者服务,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利用专长服务社会,回报社会。三是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这是一种贯穿于日常生活当中的社会实践形式,以小见大,以细微之处见长,是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长效机制。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形式。很多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各地和很多行业去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考察,回校后进行认真的讨论总结,用他们自己的视角来理解社会,思考未来的人生道路。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