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2024-07-06 09:19:13

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2013年底财政部发布的《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和相关解读,这是比较新的资料

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1] 彭常青 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 , 2006 [2] 饶卫振 行业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 , 2006 [3] 熊晓元 企业信息化投资策略与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 2002 [4] 陶溪 我国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 , 2006 [5] 张俊山 企业信息化管理基础分析与评价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 , 2003 [6] 袁清文 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模式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 , 2004 [7] 史灵歌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D]郑州大学 , 2002 [1] 谢新洲 论我国企业信息化与信息环境优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05) [2] 马国芬 企业产业信息化及定位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 , 2001,(10) [3] 陈蔼莉 推进企业信息化工程进程的对策研究[J]情报杂志 , 2002,(02) [4] 弭元英,冯绍瑞 基于信息化的品牌国际化策略研究[J]情报科学 , 2006,(12) [5] 刘红雨 试论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J]现代情报 , 2000,(01) [1] 章吉林 有色金属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D]中南大学 , 2004 [2] 李六 企业信息化建设及测评问题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 , 2003 [3] 张勇刚 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 , 2004 [4] 臧毅 企业信息化指标评价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 , 2003 [1] 胡晶,刘芳 企业信息化的难点及对策[J]财贸研究 , 1999,(05) [2] 杨景旗,宋贵侠 企业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庆社会科学 , 1999,(04) [3] 候炳辉 刍议企业信息化[J]电子展望与决策 , 2000,(02) [4] 王国强 关于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2,(04) [5] 郭雨春 企业信息化与计量[J]工业计量 , 1999,(06) [6] 冯文龙 企业信息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01) [7] 李波 管理因素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 , 2001,(04) [8] 陈国权 我国企业在实施CIMS过程中的若干管理问题[J]管理工程学报 , 1999,(03) [9] 谢新洲 论我国企业信息化与信息环境优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05) [10] 葛中全,唐小我,李仕明 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03)

论电算化会计的风险及其防范摘要:会计软件购置、操作使用及会计电子信息存放中存在的风险是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中非常现实、必须正确面对的问题。文章就该问题作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范风险的措施。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改变了传统会计的手工记账、实现了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高效、快捷、便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会计工作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实时性。但是,伴随着电算化会计的飞速发展,会计界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产生了新的矛盾。其中会计电算化的安全问题最为焦点和核心。笔者拟就此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一、电算化会计中存在的风险 会计电算化软件购买中存在的风险。市场经济使会计软件市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目前市场上的会计软件如网络财务软件、会计信息化软件、在线财务软件、会计决策软件等多达十几种。许多单位在购买软件时,往往喜欢购买最新的、最先进的产品而忽视单位自身情况和需要,对软件的适用性、通用性缺乏必要的市场调查、试用及人员培训,结果带来软件适应性差、初始参数设置难度大、软件运行环境要求高、操作复杂、对会计人员技术要求高、运行成本昂贵等问题,软件配置不符合基本要求,缺乏最佳效益原则,导致资源浪费。使用单位稍有闪失,安全系数会大打折扣。不良软件配置使电算化工作一开始就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隐患。另一种情况则是单位为节约经费“舍贵求廉”,购买和使用盗版会计软件,致使非但不会使会计核算及时、快捷,反而问题频出,影响了会计工作质量,加大了会计电算化的风险。 实际使用软件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目前,市场上开发出售的会计软件都有一套相对完整的授权、审批、用户身份识别、操作权限控制等功能,以充分发挥电算化会计中岗位互相牵制、监督,有效保护会计系统的作用。但许多单位在实际使用软件的过程中,软件的这些保护功能却形同虚设,系统密码成为公开的秘密,这是非常危险的做法。一旦该单位会计信息网络化公开,不但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系统用户无限制地浏览会计信息、控制会计网络系统,更严重的会破坏账务参数设置及科目体系、修改数据库,使系统陷入瘫痪;另一种情况就是各终端用户为了便于工作,相互公开密码,导致会计信息丢失、信息被篡改等严重后果。更有甚者,某些单位违犯规定,或受人员限制,一人兼多个不相容岗位,既授权、作账,又复核、结账。当然,除了操作制度不完善、内部岗位分工不科学、管理权限不严格外,工作人员的不当操作和玩忽职守也是电算化会计实际使用中面临风险的重要原因。 数据共享和系统维护中存在的风险。 (1)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着越来越多企事业单位纷纷借助计算机网络来展示和推介自己,网络财务带来了会计系统的开放和数据共享。电算化会计信息资料也以其具有的辅助分析、预测等功能越来越多地为多方共享。有些单位不注意电算化会计信息共享中应注意的问题,没有合理界定共享信息范围,或根本就缺乏信息安全意识,共享信息不设数据加密等保护性限制措施(包括数据的加解密、认证信息的加解密、数据鉴定完整性)、访问控制技术、认证技术、网络防毒等,造成会计信息被盗用、信息被篡改、丢失,单位经济活动或商业秘密、理财秘密被公开、网络病毒入侵等后果,加大了会计资料共享的风险。 (2)硬件维护的风险。硬件维护主要指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硬件故障时及时进行故障分析、检查、修复,并由系统维护人员及时进行安装调试的活动。很多单位没有指定专门的系统维护人员,或系统维护人员缺乏最基本的电脑硬件维护常识;有些单位的财会人员用系统计算机从事与会计业务无关的工作,在财务专用机上使用、安装外来软盘、光盘甚至游戏软件,系统计算机没有安装高效实时监控的防毒、杀毒软件,增加了系统计算机感染病毒的机会。更有甚者,系统维护员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和措施,对利用计算机进行经济犯罪知之不多,控制措施不得力,将会计系统服务器或工作站连接Internet,更进一步增大了病毒通过互联网和电子邮件入侵的可能性。 (3)系统软件维护中存在风险。软件维护主要包括正确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等。正确性维护是指诊断和改正错误的过程,适应性维护是指单位的会计工作发展变化时,为适应而进行的修改活动;完善性维护是为了改善软件已有功能的需求而进行的软件修改活动。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各种会计软件,其功能均处于不断的完善、开发、改造和升级之中。有些单位购买软件时不注重软件售后服务,软件性能缺乏稳定性,难以适应日新月异、新业务不断出现的会计工作需要。系统升级改造前缺乏必要的论证、考察,盲目改造或对软件做二次开发,造成新问题不断出现,给实际会计工作造成麻烦和风险。 电子信息档案管理存放中存在的风险。会计档案在收集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时间观念不强,没有及时或定期按规定把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会计资料备份到磁性介质或光盘上;没有脱离原计算机系统进行保存。一旦因意外或人为错误造成数据丢失或系统被破坏,就不能在最短时间、最小损失下恢复原有的会计资料,电算化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实际工作中许多单位的电子档案在保管过程中,操作员往往是单备份保存,且保存在电算化系统附近,一旦意外,后果不堪设想。有的档案保管人员缺乏必要的物理知识,不懂磁性介质的物理特性,将电子档案存放在磁场附近,造成备份资料瞬间消失。 此外,档案保管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不注意档案存放环境,使电子档案遭遇火灾、水浸、霉变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防范风险措施 硬件配置、软件购买环节。财政部《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中明确规定:具备一定硬件基础和技术力量的单位,都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机设备建立计算机网络,做到信息资源共享和会计数据实时处理。因此,优良的计算机硬件配置是实现会计软件高效运作、信息共享、数据交换、良性循环的必备物质条件。此外,各单位在购买财务软件推行会计电算化时,应该重点注意:所购软件必须通过财政部的评审,软件的技术指标应满足本单位需求,符合特殊核算的要求和行业特性以及发展的需要,软件功能具有前瞻性,且能保证会计数据安全可靠,不易被破坏和泄密,操作方便,通俗易懂,简单好学,售后服务好,能及时提供日常维护、版本升级和软件再开发。 拥有一批技术过硬素质优良的系统管理和软件操作人员。再先进的设备和系统软件归根到底是要靠人来使用和操作的,因此培养一批既懂电脑知识,又精通财会业务的复合型系统管理人才和软件使用、操作人员对推动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降低电算化会计的风险有着直接的作用。 加强系统维护,防范风险。保持计算机在符合温度、电压、卫生等要求的环境下正常工作,网络系统电算化的单位要使用防火墙软件。为防止社会不法分子对单位内联网的非法攻击,可以根据网络系统区域划分的不同,设置多级防火墙。一类是外层防火墙,用来限制外界对主机操作系统的访问;另一类是应用级防火墙,用来逻辑隔离会计应用系统与外部访问区域间的联系,限制外界穿透防火墙对会计数据库的非法访问。同时也要安装具有高效实时监控功能的防毒软件。 对于软件的升级改造,要充分考虑会计工作的延续性和升级软件的稳定性与会计信息资料的安全性,既要有工作的热情,又要本着谨慎的原则,避免盲目和冲动给会计工作带来的被动和风险。 制定切实可行的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岗位分工责任制,规范会计操作流程。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明确会计人员职责,采取相应措施保护计算机设备,确保会计信息资料的准确性。防止各种非指定人员操作计算机及财务软件,保证机内的程序和数据的安全。明确规定上机操作人员对会计软件的操作工作内容和权限。密码是限制操作权限、检查操作人员身份的一道防线,管理好每个人的密码,对整个系统的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对操作密码要严格管理、实行定期更换。杜绝未经授权人员操作会计软件,防止会计人员越权使用软件。操作人员离开机器时,应执行相应的命令退出会计软件。各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设专人保存上机操作记录,记录操作人、操作时间、操作内容等并与软件中的“日志管理”相比较,开展日志审计。 认真保管会计电子信息档案,规避和防范风险。按照财政部颁布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的规定,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只要发生新的经济业务,内容经过电算化财务处理后,就应坚持每天备份且要双重备份,即“AB备份法”进行资料的备份,并且要在备份盘上注明形成档案的时间与操作员姓名,同时要分处、分人保管,以防意外事件导致整体资料系统的毁灭与不可恢复。由于光盘的安全性强、容量大,故备份盘要尽量使用光盘。备份盘保存时应远离磁场,注意“七防”,还应定期进行检查、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的破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经领导同意借阅的会计档案,应严格履行相应的借阅手续,经手人必须签字记录。存放在磁性介质上的会计资料借阅归还时,要做杀毒处理,防止病毒感染。

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答辩

一、目前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企业管理层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层没有认识到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只是简单的认为会计信息化就是会计电算化,只是利用计算机对会计数据的简单处理,只是使会计人员减轻工作量,提高劳动效率和质量的工具,因此,虽然企业发展了,其管理水平仍然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管理手段和措施也没有多大的变化,有些领导甚至认为,企业己经实现会计电算化就够了,没必要再实现会计信息化,所以对企业的会计信息化不够重视,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进程。  2、企业缺乏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  会计信息化是现代会计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对相应的会计人员、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大大提高,不仅要求他们要具有较高的会计业务处理技能和管理能力,而且还要精通计算机网络知识、计算机的基本维护技能以及解决实际工作中各种问题的能力。从我国人才供给调查报告来看:我国中低层财会人才供给饱和,甚至过剩,而高尖端信息技术与会计相结合的专业人才却极度缺乏,供不应求。具体体现在会计领域,即能够完成手工记账式的人才比比皆是,而真正能够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会计界,能够满足会计信息化需要,推动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人才却十分欠缺。因此,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是制约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关键问题。  3、会计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未能有机结合  实现会计信息化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财务、业务、生产一体化,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统一性,这就要求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一体化,但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还有一部分企业由于管理意识不到位,资金短缺、人员缺乏、业务链脱节等原因使财务软件大多只在财务部门使用,致使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不能共享,不仅造成横向上不能与银行、税务等部门信息共享,纵向上不能与客户、供应商及时沟通,而且与企业内部业务部门也没有很好的连接,不能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从而影响企业会计信息化实现的进程。  4、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  (1)会计信息化数据安全控制存在问题  第一,保密性差。在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经济业务均记录在纸张上,所有的数据都以纸张为载体,纸质原件的数据若被修改,很容易辨认出修改线索和痕迹,从而使非法修改在一定程度上可被挽救,但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以磁性介质作为信息载体,存储在计算机磁盘上的数据容易被修改,甚至能不留下痕迹地被修改。另外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也使得对会计信息档案的复制窃取变得更加容易且不易发现,同时,大部分会计软件都没有对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加密,简单的复制数据库文件即可很轻易的获得会计信息化档案资料。  第二,安全稳定性差。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计算机病毒日益猖獗。会计信息化档案是以文件形式存储在计算机上的,当前的计算机病毒不仅可以破坏数据和网络通信功能,而且可以从被感染的计算机中获取系统控制权,直接将档案文件通过网络发送给病毒的支配者或监控计算机的硬件设备。不仅如此,随着计算机硬件和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病毒感染率正在日益提高,感染途径也从以前的存储介质传播发展到现在的在网络上传播,同时,大量的专用病毒和间谍软件的出现对会计信息化数据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  (2)企业授权方式的改变,会使得某些内控制度失效  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每一项会计业务的每个环节都由有相应管理权限的责任人的签名或者是盖章,这种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防止作弊。而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中,系统授权方式是主要是口令授权,通过绕过财务软件的关卡,可以打开计算机财务数据库进入财务报表等系统。同时,业务人员的口令不像印章那样由专人保管,一旦口令被人偷看或窃取,便会带来巨大的隐患。  (3)内容控制的程序化,增加了差错的反复性和严重性  手工会计系统中数据处理环节分散于多个部门、多个员工,一个部门或人员的差错往往可以在下个环节发现和纠正。所以,一般情况下一定时间内差错重复发生的可能性不大。会计信息化环境中,数据处理程序化、自动化、集中化,使得处理结果一旦发生错误,往往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造成多种数据文件、账薄及整个系统的会计数据失真,并且可能使系统出现反复性差错。  二、解决会计信息化问题的对策  1、建立会计信息化理念,提高管理层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加强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教育,进一步转变观念,建立会计信息化的理念,使他们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趋势,是企业管理的需要,也是企业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使他们成为会计信息化的倡导者。同时领导要重视会计信息化,提高认识,成立高效务实的会计信息化管理机构,由单位负责人挂帅,由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参加。会计信息化管理机构的主要任务和职责是:制定本单位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发展规划,组织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建立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组织有关人员参加会计信息化培训与学习,监督会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2、加快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人才是关键。针对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化人才供给现状,培养大量的信息化人才,需要从几方面入手,首先,国家从宏观的角度加大会计信息化方面的教育投资,加大会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力度,调动社会各种培训机构的力量,为企业为社会培养大批合格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其次,企业应从实际出发,增强企业员工对管理信息化的认识,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高、中级管理人员、IT 负责人,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业务素质,造就一支多门类、多层次、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建立一支精干的会计信息化管理队伍。  3、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  一些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后,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作就处于停顿状态,没有及时开展其他业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或者虽然已经开展了部分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但由于缺乏整体的规划,没有用信息化的理念来指导这项工作,导致会计信息化没有成为整个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会导致信息数据在内部外部之间不能共享,信息流通不畅通,既影响了财务管理功能的发挥,又不能满足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因此,企业信息化包含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是企业信息化在会计方面发展的体现,没有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就没有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我们要加快企业信息化速度,实现财务、业务、生产一体化,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有效连接,推进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4、加强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  在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中,企业加快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内部制度。完善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减轻由于内部人员道德风险、系统资源风险带来的危害。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安全保密制度、会计信息化岗位责任制度、日常操作管理制度、系统维护制度和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  (1)做好系统的安全保密控制  实现会计信息化后,必须要解决信息的安全问题。由于电子数据高度集中,高度依赖电脑,且受人为操作失误、机器故障、电脑病毒入侵及水灾、火灾等因素影响,数据容易被破坏,因此必须做好会计信息化的安全保密控制,主要控制措施应包括:订立内部操作制度、禁止非电脑操作人员操作财会用电脑、设置操作权限限制、操作人员身份的密码控制、数据存贮和处理相隔离、设置接触与操作的日志控制、机房环境保护、安全供电系统的安装等。另外针对网络黑客和计算机病毒等,企业应增强网络安全防范能力,采用防火墙技术,信息加密存储功能等为会计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  (2)建立会计信息岗位责任制,加强授权审批控制,强化内部牵制  建立会计信息系统岗位责任制,要明确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范围,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要求,工作有检查。会计信息化后的工作岗位可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基本会计岗位可包括: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岗位。会计信息化岗位包括直接管理、操作、维护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工作岗位。实行会计信息化的单位要根据计算机系统操作、维护和开发的特点,结合本单位的会计工作要求,对会计岗位的划分进行调整和设立必要的会计岗位。设置岗位时应根据职责分离的原则分配岗位,同时加强授权审批控制,强化内部牵制制度,通过人员分工、岗位责任制的建立、权限的划分等形式进行控制,防止错漏、舞弊和越权行为的发生。  (3)加强会计信息化档案的管理  良好的会计档案管理是在会计信息化后会计工作连续进行的保障,是保证系统内数据信息安全、完整的关键环节,也是会计信息得以充分利用,更好为管理服务的保证。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对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要做好防磁、防火、防潮、防尘、防盗、防虫蛀、防霉烂和防鼠咬等工作。重要会计档案应准备双份,存放在两个以上不同的地点,最好在两个不同建筑物内,采用磁性介质存贮会计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严格执行安全和保密制度,会计档案不得随意堆放,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各种会计资料包括打印出来的会计资料以及存储会计资料的软盘、硬盘、计算机设备、光盘、微缩胶片等,未经单位领导同意,不得外借和拿出单位,严格会计档案的借阅权限和借阅手续。存放在磁介质上的会计资料借阅归还时,还应该认真检查,防止感染病毒。

1、企业管理层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层没有认识到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只是简单的认为会计信息化就是会计电算化,只是利用计算机对会计数据的简单处理,只是使会计人员减轻工作量,提高劳动效率和质量的工具,因此,虽然企业发展了,其管理水平仍然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管理手段和措施也没有多大的变化,严重影响了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进程;2、企业缺乏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在会计领域,即能够完成手工记账式的人才比比皆是,而真正能够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会计界,能够满足会计信息化需要,推动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人才却十分欠缺。因此,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是制约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关键问题;3、会计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未能有机结合实现会计信息化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财务、业务、生产一体化,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统一性,这就要求财务信息和业务、生产形成一体。

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怎么写

一、目前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企业管理层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层没有认识到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只是简单的认为会计信息化就是会计电算化,只是利用计算机对会计数据的简单处理,只是使会计人员减轻工作量,提高劳动效率和质量的工具,因此,虽然企业发展了,其管理水平仍然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管理手段和措施也没有多大的变化,有些领导甚至认为,企业己经实现会计电算化就够了,没必要再实现会计信息化,所以对企业的会计信息化不够重视,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进程。  2、企业缺乏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  会计信息化是现代会计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对相应的会计人员、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大大提高,不仅要求他们要具有较高的会计业务处理技能和管理能力,而且还要精通计算机网络知识、计算机的基本维护技能以及解决实际工作中各种问题的能力。从我国人才供给调查报告来看:我国中低层财会人才供给饱和,甚至过剩,而高尖端信息技术与会计相结合的专业人才却极度缺乏,供不应求。具体体现在会计领域,即能够完成手工记账式的人才比比皆是,而真正能够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会计界,能够满足会计信息化需要,推动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人才却十分欠缺。因此,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是制约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关键问题。  3、会计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未能有机结合  实现会计信息化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财务、业务、生产一体化,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统一性,这就要求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一体化,但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还有一部分企业由于管理意识不到位,资金短缺、人员缺乏、业务链脱节等原因使财务软件大多只在财务部门使用,致使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不能共享,不仅造成横向上不能与银行、税务等部门信息共享,纵向上不能与客户、供应商及时沟通,而且与企业内部业务部门也没有很好的连接,不能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从而影响企业会计信息化实现的进程。  4、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  (1)会计信息化数据安全控制存在问题  第一,保密性差。在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经济业务均记录在纸张上,所有的数据都以纸张为载体,纸质原件的数据若被修改,很容易辨认出修改线索和痕迹,从而使非法修改在一定程度上可被挽救,但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以磁性介质作为信息载体,存储在计算机磁盘上的数据容易被修改,甚至能不留下痕迹地被修改。另外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也使得对会计信息档案的复制窃取变得更加容易且不易发现,同时,大部分会计软件都没有对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加密,简单的复制数据库文件即可很轻易的获得会计信息化档案资料。  第二,安全稳定性差。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计算机病毒日益猖獗。会计信息化档案是以文件形式存储在计算机上的,当前的计算机病毒不仅可以破坏数据和网络通信功能,而且可以从被感染的计算机中获取系统控制权,直接将档案文件通过网络发送给病毒的支配者或监控计算机的硬件设备。不仅如此,随着计算机硬件和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病毒感染率正在日益提高,感染途径也从以前的存储介质传播发展到现在的在网络上传播,同时,大量的专用病毒和间谍软件的出现对会计信息化数据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  (2)企业授权方式的改变,会使得某些内控制度失效  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每一项会计业务的每个环节都由有相应管理权限的责任人的签名或者是盖章,这种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防止作弊。而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中,系统授权方式是主要是口令授权,通过绕过财务软件的关卡,可以打开计算机财务数据库进入财务报表等系统。同时,业务人员的口令不像印章那样由专人保管,一旦口令被人偷看或窃取,便会带来巨大的隐患。  (3)内容控制的程序化,增加了差错的反复性和严重性  手工会计系统中数据处理环节分散于多个部门、多个员工,一个部门或人员的差错往往可以在下个环节发现和纠正。所以,一般情况下一定时间内差错重复发生的可能性不大。会计信息化环境中,数据处理程序化、自动化、集中化,使得处理结果一旦发生错误,往往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造成多种数据文件、账薄及整个系统的会计数据失真,并且可能使系统出现反复性差错。  二、解决会计信息化问题的对策  1、建立会计信息化理念,提高管理层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加强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教育,进一步转变观念,建立会计信息化的理念,使他们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趋势,是企业管理的需要,也是企业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使他们成为会计信息化的倡导者。同时领导要重视会计信息化,提高认识,成立高效务实的会计信息化管理机构,由单位负责人挂帅,由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参加。会计信息化管理机构的主要任务和职责是:制定本单位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发展规划,组织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建立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组织有关人员参加会计信息化培训与学习,监督会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2、加快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人才是关键。针对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化人才供给现状,培养大量的信息化人才,需要从几方面入手,首先,国家从宏观的角度加大会计信息化方面的教育投资,加大会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力度,调动社会各种培训机构的力量,为企业为社会培养大批合格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其次,企业应从实际出发,增强企业员工对管理信息化的认识,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高、中级管理人员、IT 负责人,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业务素质,造就一支多门类、多层次、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建立一支精干的会计信息化管理队伍。  3、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  一些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后,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作就处于停顿状态,没有及时开展其他业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或者虽然已经开展了部分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但由于缺乏整体的规划,没有用信息化的理念来指导这项工作,导致会计信息化没有成为整个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会导致信息数据在内部外部之间不能共享,信息流通不畅通,既影响了财务管理功能的发挥,又不能满足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因此,企业信息化包含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是企业信息化在会计方面发展的体现,没有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就没有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我们要加快企业信息化速度,实现财务、业务、生产一体化,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有效连接,推进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4、加强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  在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中,企业加快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内部制度。完善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减轻由于内部人员道德风险、系统资源风险带来的危害。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安全保密制度、会计信息化岗位责任制度、日常操作管理制度、系统维护制度和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  (1)做好系统的安全保密控制  实现会计信息化后,必须要解决信息的安全问题。由于电子数据高度集中,高度依赖电脑,且受人为操作失误、机器故障、电脑病毒入侵及水灾、火灾等因素影响,数据容易被破坏,因此必须做好会计信息化的安全保密控制,主要控制措施应包括:订立内部操作制度、禁止非电脑操作人员操作财会用电脑、设置操作权限限制、操作人员身份的密码控制、数据存贮和处理相隔离、设置接触与操作的日志控制、机房环境保护、安全供电系统的安装等。另外针对网络黑客和计算机病毒等,企业应增强网络安全防范能力,采用防火墙技术,信息加密存储功能等为会计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  (2)建立会计信息岗位责任制,加强授权审批控制,强化内部牵制  建立会计信息系统岗位责任制,要明确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范围,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要求,工作有检查。会计信息化后的工作岗位可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基本会计岗位可包括: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岗位。会计信息化岗位包括直接管理、操作、维护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工作岗位。实行会计信息化的单位要根据计算机系统操作、维护和开发的特点,结合本单位的会计工作要求,对会计岗位的划分进行调整和设立必要的会计岗位。设置岗位时应根据职责分离的原则分配岗位,同时加强授权审批控制,强化内部牵制制度,通过人员分工、岗位责任制的建立、权限的划分等形式进行控制,防止错漏、舞弊和越权行为的发生。  (3)加强会计信息化档案的管理  良好的会计档案管理是在会计信息化后会计工作连续进行的保障,是保证系统内数据信息安全、完整的关键环节,也是会计信息得以充分利用,更好为管理服务的保证。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对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要做好防磁、防火、防潮、防尘、防盗、防虫蛀、防霉烂和防鼠咬等工作。重要会计档案应准备双份,存放在两个以上不同的地点,最好在两个不同建筑物内,采用磁性介质存贮会计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严格执行安全和保密制度,会计档案不得随意堆放,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各种会计资料包括打印出来的会计资料以及存储会计资料的软盘、硬盘、计算机设备、光盘、微缩胶片等,未经单位领导同意,不得外借和拿出单位,严格会计档案的借阅权限和借阅手续。存放在磁介质上的会计资料借阅归还时,还应该认真检查,防止感染病毒。

1绪论(二级标题可以写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2会计信息化管理概述(相关概念、理论铺垫)3会计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二级标题就是具体问题一一列示就可以了)4会计信息化管理存在问题的改进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有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5结论思路仅供参考!

看你写哪一个方向的了,如果你是偏于理论的话。这个是比较难写的。还是比较建议写一些实际的例子比如说基于某个公司会计信息化的。一些研究等等的,然后从开题到,哦,中文,你就写一写就行了对他们信息化一些研究到最后总结一下结论来。

会计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  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现状与完善对策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会计电算化在具体应用中存在着认识不足、人才短缺、信息安全风险、没有统一规范的数据接口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针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加强认识、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健全保密措施、规范各软件数据接口技术等完善对策。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现状;对策  一、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起步较晚,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经历了尝试阶段、自发发展阶段、有组织有计划地稳步发展阶段和具有人工智能的管理型会计软件发展阶段。财政部从1988年开始,规划我国会计电算化的中长期目标、组织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建立会计电算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开展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指导基层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等,从而推动了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健康发展。经过20多年的实践,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势头较好,目前国内90%的单位使用的会计软件都是我国自行设计生产的,可以说会计软件已成为我国软件行业的一面旗帜。我国会计电算化高等教育创建于1984年,明确提出会计电算化专业要培养一批既熟悉会计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会计电算化理论上的发展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涌现了大批会计电算化的优秀教师和实际工作者。  二、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信息系统是财务、业务和人事等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一个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施过程,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业务流程等方面改造的过程。由于企业自身原因与外部环境的影响和财会工作自身的特点,现阶段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现分析如下:  (一)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许多企业还未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首先,许多企业领导者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片面认识,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会计核算工具的改变,看不到其对会计职能、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流程的深刻影响,有的领导甚至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用计算机代替账册,仅把会计电算化当作树立企业形象的一种手段。其次,在会计电算化的具体应用中,多数单位缺乏对手工系统进行充分分析的意识,没有针对本企业自身的管理要求和运行模式,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相应的设置和调整。在不少财务人员看来,电算化仅仅是代替了手工核算,提高了核算效率,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  (二)缺乏复合型的会计电算化人才  缺乏会计电算化方面的专业人才成为企业快速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障碍,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财会专业人才,需要具备计算机、会计、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实现从满足手工会计的需要到适应会计电算化普及的过渡。目前,许多单位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手工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他们在使用微机处理业务的过程中大多数是除了开机使用财务软件之外,对微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不多,不能灵活运用软件处理的会计数据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处理。当计算机运行出现问题时,计算机维护人员又大多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对财务知识又不甚了解,所以不能够把计算机知识和会计等财务知识融合在一起。  (三)会计电算化下的财务信息存在安全问题  财务数据是企业的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电子符号代替了会计数据,磁介质代替了纸介质,财务信息面临安全风险。目前,我国的财务软件生产还处于模仿和加工阶段,没有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多数财务软件的开发都是把重点放在理财和提供多功能管理和决策上,很少放在数据的安全保密上。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在给企业带来无限商机的同时,网络财务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就是安全问题。网络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很有可能遭受黑客或病毒的侵扰,很多企业没有针对网络环境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会计电算化安全防范措施,一旦发生问题将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中国会计网  (四)会计电算化下的统一数据接口问题  由于我国目前的财务软件都是各软件公司自行开发的,各自使用不同的操作平台和支持软件,数据结构不同,编程风格各异,为技术保密,相互没有交流和沟通,没有业界的协议,自然也没有统一的数据接口,在系统与系统之间很难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  (五)会计电算化的基础管理工作存在漏洞  许多会计电算化单位没有严密的基础管理工作制度。首先,在人员分工上,企业对会计电算化操作人员与系统维护人员等岗位没有严格权限限制措施,操作员密码公开或不设密码,为越权使用和篡改数据留下隐患。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十分不完善,使得会计电算化不能正常健康运转。其次,从档案资料管理上,许多单位对存储会计档案的磁盘和会计资料未能及时归档,已经归档的内容不完整,导致不少的会计档案被人为破坏和自然损坏,以至于造成企业财务信息泄密。  (六)会计电算化重视账务处理却忽视管理应用  会计电算化的运用可以极大地发挥电子计算机的计算与分析功能,但是,由于受我国传统的手工会计工作主要是事后核算的影响,我国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大多存在着重视报账功能忽视管理功能的现象。就目前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现状来看,会计电算化的使用还停留在记账、算账水平上,并没有应用到企业全面管理活动中,也可以说会计软件只是实现了它的会计功能,并没有实现它的管理预测和分析功能。  三、会计电算化应用的完善对策  会计电算化是一个企业走向成熟的标志,在我国,会计电算化尚未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为了促使会计电算化处理的信息更系统化、智能化,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针对以上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完善的对策:  (一)强化会计电算化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应强化企业领导支持会计电算化的自觉认识。企业领导要充分认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大力支持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和运作。具体可采取的措施有:在本企业内部要设有专门负责会计电算化实施的主管领导,并对实施效果负责;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本地区的整体发展状况,制订本企业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工作规划等。其次,企业财务人员在具体实施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在确定系统目标与规模的基础上,要加强对手工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应编制实施计划和方案,对各个处理环节的权限和职责做出明确规划,以最小的成本,实现实施会计电算化的最大效益。  (二)重视复合型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  为了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要求,企业要重视复合型的电算化会计人才的培养,造就一大批既精通计算机信息技术,又熟悉财务知识,能够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和分析,满足各方对财务信息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要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首先,要对高等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和与财务相关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结构进行调整,对该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要在计算机与财务两个方面并重,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其次,在会计电算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注重对财会人员计算机的技能培训,注重对计算机维护人员的财务知识培训,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一线应用与系统维护及能够进行二次开发应用的会计电算化人才。  (三)加强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财务信息的安全防范  为了加强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财务信息的安全防范,首先,要加强数据处理的控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从软件开发和维护控制、硬件管理和维护控制、组织机构和人员的管理和控制、系统操作的管理和控制、文档资料的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消除等各个方面建立一整套制度,并保证措施能落到实处。其次,在国家制定并实施了计算机安全法律,全社会加强对计算机安全宏观控制的同时,企业应安装正版查杀毒软件,采用防火墙技术、信息加密存储技术、身份识别技术等安全措施来保证财务信息的安全;再次,应加强对计算机机房设施的管理,制定防火、防水、防盗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的管理办法。  (四)建立通用、统一的财务软件协议  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是实现对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一体化、集成化的管理。财务软件日益成为企业全面管理软件中的财务管理模块组成部分,所以,要求现有的财务软件应有很好的融合理论与开发技术,能够实现不同系统层次的数据转换。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建立一个通用、统一的财务软件协议。在该协议中应明确规定相同的数据接口或者规定公共的转换接口,提高数据的标准接口技术,比如输入、输出数据库名称、格式、类型、字段名称等,从而实现不同的数据可以相互转换,进而被识别和接受,能够在不同软件系统下直接使用。其次,应由相关的上级组织部门协调各单位情况,提供一个适应大多数单位情况的会计电算化协议,各单位遵照执行,使各单位有共同的工作方式。  (五)做好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基础管理工作  会计电算化基础工作主要指会计核算规程是否规范,基础数据是否准确、保存是否完整等。为了做好会计电算化的基础工作,首先,实施会计电算化的企业必须建立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制定岗位责任管理制度、操作管理制度、维护管理制度、机房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等制度;其次,要做好财务信息档案管理工作,包括数据输入输出的管理、备份数据的管理、存档数据的管理和保密规程等方面。也就是要求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应及时做好备份硬盘数据,并且每次备份至少两套,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清除过期数据等工作。  答案补充  (六)改善和提高会计软件功能  目前许多企业采用的会计软件虽然已开始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过渡,但总体上讲,模块不能适应管理需要,缺乏高质量的会计软件。要真正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势,为单位管理服务,必须将其纳入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会计软件功能,向企业全面管理方向过渡。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要加强软件自身的更新和完善,使得我国会计软件能够满足现代跨国企业经营和企业集团化发展的需要,开发出适应跨国企业集团需要的会计软件。  四、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国际互联网、企业内部网技术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使企业走出封闭的局域系统,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对外实时开放。会计电算化在网络环境下也发生了变化,在实现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的同时,会计电算化系统正在向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在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日益一体化的今天,要实现对整个企业资源的规划(ERP),也就要求实现财务业务信息一体化。  答案补充  总而言之,随着企业之间更为激烈的竞争,谁能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并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谁就能在竞争中拥有核心竞争力,所以信息流成为了企业的生命线。这就要求企业注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信息技术方法来完善会计电算化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白红莲。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4)。  〔2〕朱晓峰。网络会计电算化的信息安全风险及防范〔J〕。福建电脑,2005,(8)。  〔3〕刘志。会计电算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论电算化会计的风险及其防范摘要:会计软件购置、操作使用及会计电子信息存放中存在的风险是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中非常现实、必须正确面对的问题。文章就该问题作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范风险的措施。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改变了传统会计的手工记账、实现了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高效、快捷、便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会计工作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实时性。但是,伴随着电算化会计的飞速发展,会计界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产生了新的矛盾。其中会计电算化的安全问题最为焦点和核心。笔者拟就此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一、电算化会计中存在的风险 会计电算化软件购买中存在的风险。市场经济使会计软件市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目前市场上的会计软件如网络财务软件、会计信息化软件、在线财务软件、会计决策软件等多达十几种。许多单位在购买软件时,往往喜欢购买最新的、最先进的产品而忽视单位自身情况和需要,对软件的适用性、通用性缺乏必要的市场调查、试用及人员培训,结果带来软件适应性差、初始参数设置难度大、软件运行环境要求高、操作复杂、对会计人员技术要求高、运行成本昂贵等问题,软件配置不符合基本要求,缺乏最佳效益原则,导致资源浪费。使用单位稍有闪失,安全系数会大打折扣。不良软件配置使电算化工作一开始就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隐患。另一种情况则是单位为节约经费“舍贵求廉”,购买和使用盗版会计软件,致使非但不会使会计核算及时、快捷,反而问题频出,影响了会计工作质量,加大了会计电算化的风险。 实际使用软件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目前,市场上开发出售的会计软件都有一套相对完整的授权、审批、用户身份识别、操作权限控制等功能,以充分发挥电算化会计中岗位互相牵制、监督,有效保护会计系统的作用。但许多单位在实际使用软件的过程中,软件的这些保护功能却形同虚设,系统密码成为公开的秘密,这是非常危险的做法。一旦该单位会计信息网络化公开,不但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系统用户无限制地浏览会计信息、控制会计网络系统,更严重的会破坏账务参数设置及科目体系、修改数据库,使系统陷入瘫痪;另一种情况就是各终端用户为了便于工作,相互公开密码,导致会计信息丢失、信息被篡改等严重后果。更有甚者,某些单位违犯规定,或受人员限制,一人兼多个不相容岗位,既授权、作账,又复核、结账。当然,除了操作制度不完善、内部岗位分工不科学、管理权限不严格外,工作人员的不当操作和玩忽职守也是电算化会计实际使用中面临风险的重要原因。 数据共享和系统维护中存在的风险。 (1)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着越来越多企事业单位纷纷借助计算机网络来展示和推介自己,网络财务带来了会计系统的开放和数据共享。电算化会计信息资料也以其具有的辅助分析、预测等功能越来越多地为多方共享。有些单位不注意电算化会计信息共享中应注意的问题,没有合理界定共享信息范围,或根本就缺乏信息安全意识,共享信息不设数据加密等保护性限制措施(包括数据的加解密、认证信息的加解密、数据鉴定完整性)、访问控制技术、认证技术、网络防毒等,造成会计信息被盗用、信息被篡改、丢失,单位经济活动或商业秘密、理财秘密被公开、网络病毒入侵等后果,加大了会计资料共享的风险。 (2)硬件维护的风险。硬件维护主要指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硬件故障时及时进行故障分析、检查、修复,并由系统维护人员及时进行安装调试的活动。很多单位没有指定专门的系统维护人员,或系统维护人员缺乏最基本的电脑硬件维护常识;有些单位的财会人员用系统计算机从事与会计业务无关的工作,在财务专用机上使用、安装外来软盘、光盘甚至游戏软件,系统计算机没有安装高效实时监控的防毒、杀毒软件,增加了系统计算机感染病毒的机会。更有甚者,系统维护员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和措施,对利用计算机进行经济犯罪知之不多,控制措施不得力,将会计系统服务器或工作站连接Internet,更进一步增大了病毒通过互联网和电子邮件入侵的可能性。 (3)系统软件维护中存在风险。软件维护主要包括正确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等。正确性维护是指诊断和改正错误的过程,适应性维护是指单位的会计工作发展变化时,为适应而进行的修改活动;完善性维护是为了改善软件已有功能的需求而进行的软件修改活动。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各种会计软件,其功能均处于不断的完善、开发、改造和升级之中。有些单位购买软件时不注重软件售后服务,软件性能缺乏稳定性,难以适应日新月异、新业务不断出现的会计工作需要。系统升级改造前缺乏必要的论证、考察,盲目改造或对软件做二次开发,造成新问题不断出现,给实际会计工作造成麻烦和风险。 电子信息档案管理存放中存在的风险。会计档案在收集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时间观念不强,没有及时或定期按规定把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会计资料备份到磁性介质或光盘上;没有脱离原计算机系统进行保存。一旦因意外或人为错误造成数据丢失或系统被破坏,就不能在最短时间、最小损失下恢复原有的会计资料,电算化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实际工作中许多单位的电子档案在保管过程中,操作员往往是单备份保存,且保存在电算化系统附近,一旦意外,后果不堪设想。有的档案保管人员缺乏必要的物理知识,不懂磁性介质的物理特性,将电子档案存放在磁场附近,造成备份资料瞬间消失。 此外,档案保管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不注意档案存放环境,使电子档案遭遇火灾、水浸、霉变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防范风险措施 硬件配置、软件购买环节。财政部《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中明确规定:具备一定硬件基础和技术力量的单位,都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机设备建立计算机网络,做到信息资源共享和会计数据实时处理。因此,优良的计算机硬件配置是实现会计软件高效运作、信息共享、数据交换、良性循环的必备物质条件。此外,各单位在购买财务软件推行会计电算化时,应该重点注意:所购软件必须通过财政部的评审,软件的技术指标应满足本单位需求,符合特殊核算的要求和行业特性以及发展的需要,软件功能具有前瞻性,且能保证会计数据安全可靠,不易被破坏和泄密,操作方便,通俗易懂,简单好学,售后服务好,能及时提供日常维护、版本升级和软件再开发。 拥有一批技术过硬素质优良的系统管理和软件操作人员。再先进的设备和系统软件归根到底是要靠人来使用和操作的,因此培养一批既懂电脑知识,又精通财会业务的复合型系统管理人才和软件使用、操作人员对推动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降低电算化会计的风险有着直接的作用。 加强系统维护,防范风险。保持计算机在符合温度、电压、卫生等要求的环境下正常工作,网络系统电算化的单位要使用防火墙软件。为防止社会不法分子对单位内联网的非法攻击,可以根据网络系统区域划分的不同,设置多级防火墙。一类是外层防火墙,用来限制外界对主机操作系统的访问;另一类是应用级防火墙,用来逻辑隔离会计应用系统与外部访问区域间的联系,限制外界穿透防火墙对会计数据库的非法访问。同时也要安装具有高效实时监控功能的防毒软件。 对于软件的升级改造,要充分考虑会计工作的延续性和升级软件的稳定性与会计信息资料的安全性,既要有工作的热情,又要本着谨慎的原则,避免盲目和冲动给会计工作带来的被动和风险。 制定切实可行的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岗位分工责任制,规范会计操作流程。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明确会计人员职责,采取相应措施保护计算机设备,确保会计信息资料的准确性。防止各种非指定人员操作计算机及财务软件,保证机内的程序和数据的安全。明确规定上机操作人员对会计软件的操作工作内容和权限。密码是限制操作权限、检查操作人员身份的一道防线,管理好每个人的密码,对整个系统的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对操作密码要严格管理、实行定期更换。杜绝未经授权人员操作会计软件,防止会计人员越权使用软件。操作人员离开机器时,应执行相应的命令退出会计软件。各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设专人保存上机操作记录,记录操作人、操作时间、操作内容等并与软件中的“日志管理”相比较,开展日志审计。 认真保管会计电子信息档案,规避和防范风险。按照财政部颁布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的规定,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只要发生新的经济业务,内容经过电算化财务处理后,就应坚持每天备份且要双重备份,即“AB备份法”进行资料的备份,并且要在备份盘上注明形成档案的时间与操作员姓名,同时要分处、分人保管,以防意外事件导致整体资料系统的毁灭与不可恢复。由于光盘的安全性强、容量大,故备份盘要尽量使用光盘。备份盘保存时应远离磁场,注意“七防”,还应定期进行检查、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的破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经领导同意借阅的会计档案,应严格履行相应的借阅手续,经手人必须签字记录。存放在磁性介质上的会计资料借阅归还时,要做杀毒处理,防止病毒感染。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