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书法教育论文3000字范文怎么写的好看

发布时间:2024-07-04 18:58:48

书法教育论文3000字范文怎么写的好看

书法作为中华名族的传统艺术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以汉字为素材,以线条极其构成运动为形式,来表现性灵境界和体现审美理想的抽象艺术。通过书法课程的学习,我对书法的发展历程及历代的名家、代表作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对于书法的欣赏,我有了更深的体会。下面我将对书法的发展历程及规律、如何欣赏书法以及学习书法的体会作进一步的论述。 一、 书法的发展历程及规律 中国书法艺术肇始于汉字产生阶段,中华名族是最早使用线条表达文字意思的名族,文字的最初形态是图画文字而不是图画。 对于书法的发展,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商代大批甲骨文与金文出土,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建立,在这五百年里,艺术有了很大的进步;秦汉时期是中国文字文化最大的一个时期,相继出现了大篆、小篆、摹印、隶书等丰富的文字形式,商周至秦汉,书法完成了从汉字的产生与发展、书体的演变以及书法风格的变异。随之书法的繁荣是从东汉开始的,在这期间,纸的发明、佛教的传入等特殊现象为书法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到汉末魏晋是书法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三国时楷书出现,代表性的书家有钟繇,为楷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知名书家如林、群星璀璨的空前盛景,王氏家族、谢氏家族等的出现,使书法艺术的境界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尚“韵”书风形成,而且书家们在行书、草书的书写方面也达到了变幻无穷的境界,同时,王羲之的诞生使得书法的第一个高峰出现了,审美观点由古拙转变为妍美。到了隋代,楷书风行,留下了大量的造像记、墓志和塔铭,随之而来的唐代,揭开了中国古代最为光辉灿烂的篇章,代表性的书家有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等,其中颜真卿的楷书是以前年来影响华人大众生活最广大普遍的视觉艺术,颜体传达了大气、宽阔、厚重与包容的风格。接着是“宋四家”的出现,使书法成熟。后来的元、明、清时代,书法风格基本有了一定的趋向,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对于近现代的书法,具有代表性的书家有吴昌硕、林散之、高二适等人,以篆书、行书和草书为主。 二、 书法欣赏的内容与方法 书法欣赏的内容与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感知。即通过反复观察,透过作品形式,感受、领会作品的形象、气韵、风格、情趣等。 这一点我们基本都能做到。 第二、描述。即概括、归纳作品的艺术特征、艺术手法 、精神内涵及自己的感受等。 第三、解释。申明所以然,即说明、论证自己的所见所感。实即逐一分析作品在艺术特征、艺术手法、精神内涵等方面的成因。 第四、评价。 即审美判断,古人谓之“批评”。主要是针对作品的艺术价值、重要影响、历史意义、艺术上的得失、给人的启示等,予以评述,其中包括对已有批评的批评。我认为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们应该注意这一点,只有懂得如何评价一份作品,才能取其长处,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书法创作水平能力。 一般的直观性欣赏,大多止于第一步,因此专门的欣赏,一般含感知、描述、解释、评价四项完整的内容,需要调动书法创作、书法史论等多方面的综合修养,这四项内容相互渗透、彼此包涵,而不是各自独立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的书法学习中应该尽量学会用这种方式来欣赏书法,进一步认识到书法作品之美。 三、书法学习的心得 学习书法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这一学 期的书法学习,我对书法及书法欣赏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书法的欣赏与实践是相互联系的,“眼高手低”的书法家从没有过。历代的书法家大多是具有高度鉴赏能力的书法评论家。他们都十分重视“读帖”。所谓“读帖”,就是通过观摩书迹和碑刻去领悟书法家所采用或创造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手法,借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所以对于一个有志于学习书法的人来说,同样需要重视读帖,逐步学会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的能力,取其所长,拼其所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如果毫无区分地加以一概兼收,则往往进步不快,甚至会走弯路。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历来的说法各不相同,至今还没有一个共同的欣赏标准。

[内容摘要]:长期以来,书法的教学往往被等同于写字,而忽略了对书法艺术之美的把握。学习书法,应使学生了解书法的丰富内涵,比如汉字的形成演变与历史文化一脉相承,书法涵盖了文字在历史中的表现形式。无论是甲骨文、青铜铭文还是简犊、小篆,都是社会发展的再现,也是审美的演变史。[关键词]:兴趣临摹辅导修养创新循序渐进书法,是我国汉字书写的一种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件瑰宝。它不仅深得我国历代广大人民的喜爱和相传,而且早已远涉重洋、为世界人民所赞赏和相传。我们是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这是责无旁贷的。况且,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美化环境、装饰物品,还是欢庆节日、书写标语等等,都不难发现各种书法的神姿。所以让学生爱上书法,学习书法,让书法走进学生心里,是我们老师不可懈怠的责任。书法不同于文字,文字要求书写整齐看懂即成。而书法的观赏形式是属于绘画角度的,书法的外在气质是流动的线条,即美感神韵,内涵则更近于文学。因此从描红、仿影到临帖,逐步做到写得匀称,纸面要干净。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写字和爱惜写字用具的习惯,不断提高写字课的教学质量。一、学习书法的重要性。(一)、书法教育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观察力、模仿力。小学书法教育主要是毛笔书法教育,在教学形式上小学阶段应以摹写为主,书法理论为辅。在书法教学中摹写与识字有密切的联系。识字是写字的基础,而写字是巩固识字的手段,能促进辨认字形的记忆。识字教学中,有机结合毛笔书法教学对学生掌握字的基本知识帮助很大。书写毛笔字就是用眼观察、用脑思考、用手描画的过程。如:写“法”字,指导学生观察字形是左右结构,笔画有点、横竖等,而左边三点水的三个点也有不同变化;接着回忆所掌握的书写规则,在脑海中形成“法”字的轮廓。然后手在脑的指挥下书写。当写出来的字与理想化有差异时,便及时反馈到大脑,做好动笔方向、力度大小的监视调控。一连贯的动作,综合了视觉、动作、思维的协调反应。所以毛笔书法的书写可促进大脑发育,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模仿力。(二)、书法教育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俗话说“字如其人”,就是能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的学生都有认真的学习态度。相反字写的马虎、潦草,错别字多的学生,态度会散漫,纪律松懈。因此我们要通过毛笔书法教育来磨炼学生的意志,使之形成严谨、踏实、守纪、耐心的性格品质。通过长期毛笔书法训练,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改变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性格品质。如:一位思考能力强,但时时粗心大意的学生。教育指导他通过毛笔书法训练,认真观察、细心思考、用心描画。几个月后这位学生的老毛病改掉了,形成有恒心、有耐心的品性,树立了严谨的自学意识。(三)、书法教学是陶冶学生道德情操、益于身心的重要途径。我国汉字起源历史悠久,有书画同源的说法。它不仅具有主观形势的美,还具有客观的形象美。汉字的结构千姿百态,书法之美不可言状。或飘逸,或雄强,或沉厚,或精细。观之如山河之丽,令人心旷神怡。练字时对身体的积极影响,古人已有认识,如清代的周星莲说过:“作书能养气,也能助气,静坐做楷法数百字,便觉令躁俱平,若行草,意挥洒至痛快淋漓之时,又觉心灵焕发”。毛泽东说:“书法是很好的休息,是积极的消遣娱乐,也是养神健康健身之法”。写字使脑子得到休息,从而使工作学习时更有精神。同时,学习书法可以改造心理结构,启发智慧。有很多心理学家将注意力集中看着是“开启智慧的金钥匙”。许多人特别是青少年好动多于好静,做事往往不认真。坐下来一笔一画的写字,既锻炼人的耐性和定力,又可以培养人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四)、书法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中国书法艺术的萌芽与成长,是伴随着汉文字的产生、发展而发生的,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创新,中国独特的艺术形成了蔚为大观的景象:古趣盎然的篆书、宽博精深的隶书、法度森严的楷书、率真流畅的行书和恣情纵意的草书等交相辉映、异彩纷呈。那一幅幅成功的书法作品,艺术本身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同书写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人们带入诗、文的意境。书法艺术通过优美的形象形式,抒情达意,表达审美感情,能够激动人心,悦人心胸,陶冶性情。书法家挥毫运笔,通过点、线、形的组合变化,写成不同的字体,联成整幅,形成抒发感情的意境,创造出千姿百态的书法美。二、谈谈我在农村小学进行书法教学的实践。(一)激发兴趣,培养感情,端正认识,是上好书法的前提。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俄国教育教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如果教师在写字教学中,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授一些用笔、运笔、笔画的写法和字形结构等理论知识,空洞而枯燥,只能使学生望而生畏,不敢接近,自然就谈不上喜欢不喜欢了。学习书法是一件很枯燥但又必须持之以恒的事情,而由于小学生性格、心理特点,使他们容易在学习上变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毛病。这时教师就要发挥自己的学识与智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书法的情趣,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喜欢与爱好,端正对书法的认识态度,让学生从书法中吸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利用表扬鼓励机制。在教学中我注意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利用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多用鼓励性语言使学生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还注意在班级中表扬写字好的同学作为榜样,在班级中选出几名写字优秀的学生,授予“小书法家”称号,颁发证书和奖品。在校内定期举行书法竞赛活动,对获奖的同学颁发奖品和证书。榜样具有强化作用,有了榜样,班级里就出现了一股写好字的氛围。创设幽雅宜人的环境。在学生练习书法的过程中播放一些轻柔优美的歌曲让学生在轻松的音乐声中心情舒畅地练习,既可以给学生以美的享受,陶冶学生的情操,更能不断提高他们的兴趣。3.向学生讲古人习字学书的感人事迹是培养学生兴趣的良方。平时在书法教学过程中,可以经常给学生讲述一些通俗有趣的古今著名书法家勤学苦练,直至成名的故事。如: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三国时钟繇抱犊入山学书的故事,让他们学到了勤奋;岳飞在沙上练字的故事,使他们学到了自强不息,怀素用芭蕉叶练字的故事,文征明临摹《千字文》一天一遍的故事„„书法课上,我就有计划地讲给同学听,使学生在饶有兴趣的故事中,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受到教育,受到启发,从而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学习

美在天地间美在心里 其实我很不喜欢说艺术,当然也包括书法。但我看到这里难得有一个这样的问问,我也想谈谈我对玩线条的一些有意思的感觉。 万物是本无所谓有和无所谓无的,就是因为人有了灵魂和身体他才会对那些东东有了反应,否则感知不到,也就。。。为什么有些东东觉得美有些感觉丑呢?众说纷纭。有些线条认识家喜欢说书法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它的美就定义在有起笔有收笔(楷书),书法的结构就一定要按书上的比如:“之”字有几种形状等,否则就不是书法。当然学习时的严谨也不可少。但一旦把一些事物定义了就不妙了,线条的美的显现和其它的美是一样的,也不是太刻板,就连我把书法的美称为线条的定义的时候都不是完全正确的,因为线条也可以用块体和小圆来显现。究根问底书法的美到底是什么,我隐约感觉她有几个领悟的很有意思的思想。 书法表现的要人的好的感觉(歌曲吗也一样)。当我人兴奋时跟不兴奋是所表现的书法线条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不是经常有书者说闲暇和有创作欲望时再来吗。首先你有好的精力,有积极向上的精神,一个有博大宏宽气质的人所写的字的线条气质也相对磅礴。一个浪漫清新的人写的就比较干净清透。总之要有一些特质的东西在身体里,所谓字如其人是有一点点道理的。 风格上自然不必说要统一,和谐产生美吗,动物天生就知道和谐的乐趣,就不必啰嗦。书法时首先一点是气韵感觉上的基调一致;一点是结构和线条要有共性的地方,是物以类聚产生和谐的美。自古以来万物的美无不如此。 当然这些也需要一些技巧的帮忙,如书法时线条不要懒散,一定要每条线力要及透这样线条才像人一样有力的精神。书写的连贯也是应用技巧之一,连贯才会有一股灵魂高度集中的酣畅。。。。。。 说道技巧我本来不该想到天生的事物对立性,但我要说其实技巧与非技巧之间最大的区别是约定俗成与非约定俗成,就拿事物的对立来说本来它是一种天生具有的本质,可是人们没有完全掌握和应用他。当你认识它并知道用事物对立的概念去定义地应用它时就变成一种技巧了,书法上也一样,也可以用对立产生辉煌的手法去创作,中国说对立的事物称阴阳,比如男人需要女人女人需要男人,就是一种互相弥补的融洽,字也一样要知道弥补融合线条与线条之间字构与字构之间的关系才能产生一种超吸引力的美。这里我不想清楚的举例,只要去名家书贴里深入观察一定会有所发现(观察时最好要有带有男女吸引概念)。 再一个就是谈谈狭隘的创作的观察能力,比如说你在一条小溪边看到一块鹅卵石,觉得圆润可爱,你就可以总结出圆润的东西视觉上很可爱有美感,创作时就可以把字的结构线条应用到像鹅卵石这类样子,应用的好结果必然看起来也很可爱。 总之美无处不在,要有一颗快乐的心向上的心。书法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都是人们通过某一种形式对美的表达,总有共同的地方,他也像其它艺术一样要有新颖性、创作性而不是拘泥的,这需要乐观者不断的进取。 (我本来都不想说这些废话,因为很少有人会认真去看,费了我一番苦心。但为了做任务没办法。如果可以我认为初者看上十遍,想上十遍才会有一点领悟的。)

书法教育论文3000字范文怎么写好看

[内容摘要]:长期以来,书法的教学往往被等同于写字,而忽略了对书法艺术之美的把握。学习书法,应使学生了解书法的丰富内涵,比如汉字的形成演变与历史文化一脉相承,书法涵盖了文字在历史中的表现形式。无论是甲骨文、青铜铭文还是简犊、小篆,都是社会发展的再现,也是审美的演变史。[关键词]:兴趣临摹辅导修养创新循序渐进书法,是我国汉字书写的一种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件瑰宝。它不仅深得我国历代广大人民的喜爱和相传,而且早已远涉重洋、为世界人民所赞赏和相传。我们是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这是责无旁贷的。况且,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美化环境、装饰物品,还是欢庆节日、书写标语等等,都不难发现各种书法的神姿。所以让学生爱上书法,学习书法,让书法走进学生心里,是我们老师不可懈怠的责任。书法不同于文字,文字要求书写整齐看懂即成。而书法的观赏形式是属于绘画角度的,书法的外在气质是流动的线条,即美感神韵,内涵则更近于文学。因此从描红、仿影到临帖,逐步做到写得匀称,纸面要干净。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写字和爱惜写字用具的习惯,不断提高写字课的教学质量。一、学习书法的重要性。(一)、书法教育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观察力、模仿力。小学书法教育主要是毛笔书法教育,在教学形式上小学阶段应以摹写为主,书法理论为辅。在书法教学中摹写与识字有密切的联系。识字是写字的基础,而写字是巩固识字的手段,能促进辨认字形的记忆。识字教学中,有机结合毛笔书法教学对学生掌握字的基本知识帮助很大。书写毛笔字就是用眼观察、用脑思考、用手描画的过程。如:写“法”字,指导学生观察字形是左右结构,笔画有点、横竖等,而左边三点水的三个点也有不同变化;接着回忆所掌握的书写规则,在脑海中形成“法”字的轮廓。然后手在脑的指挥下书写。当写出来的字与理想化有差异时,便及时反馈到大脑,做好动笔方向、力度大小的监视调控。一连贯的动作,综合了视觉、动作、思维的协调反应。所以毛笔书法的书写可促进大脑发育,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模仿力。(二)、书法教育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俗话说“字如其人”,就是能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的学生都有认真的学习态度。相反字写的马虎、潦草,错别字多的学生,态度会散漫,纪律松懈。因此我们要通过毛笔书法教育来磨炼学生的意志,使之形成严谨、踏实、守纪、耐心的性格品质。通过长期毛笔书法训练,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改变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性格品质。如:一位思考能力强,但时时粗心大意的学生。教育指导他通过毛笔书法训练,认真观察、细心思考、用心描画。几个月后这位学生的老毛病改掉了,形成有恒心、有耐心的品性,树立了严谨的自学意识。(三)、书法教学是陶冶学生道德情操、益于身心的重要途径。我国汉字起源历史悠久,有书画同源的说法。它不仅具有主观形势的美,还具有客观的形象美。汉字的结构千姿百态,书法之美不可言状。或飘逸,或雄强,或沉厚,或精细。观之如山河之丽,令人心旷神怡。练字时对身体的积极影响,古人已有认识,如清代的周星莲说过:“作书能养气,也能助气,静坐做楷法数百字,便觉令躁俱平,若行草,意挥洒至痛快淋漓之时,又觉心灵焕发”。毛泽东说:“书法是很好的休息,是积极的消遣娱乐,也是养神健康健身之法”。写字使脑子得到休息,从而使工作学习时更有精神。同时,学习书法可以改造心理结构,启发智慧。有很多心理学家将注意力集中看着是“开启智慧的金钥匙”。许多人特别是青少年好动多于好静,做事往往不认真。坐下来一笔一画的写字,既锻炼人的耐性和定力,又可以培养人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四)、书法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中国书法艺术的萌芽与成长,是伴随着汉文字的产生、发展而发生的,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创新,中国独特的艺术形成了蔚为大观的景象:古趣盎然的篆书、宽博精深的隶书、法度森严的楷书、率真流畅的行书和恣情纵意的草书等交相辉映、异彩纷呈。那一幅幅成功的书法作品,艺术本身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同书写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人们带入诗、文的意境。书法艺术通过优美的形象形式,抒情达意,表达审美感情,能够激动人心,悦人心胸,陶冶性情。书法家挥毫运笔,通过点、线、形的组合变化,写成不同的字体,联成整幅,形成抒发感情的意境,创造出千姿百态的书法美。二、谈谈我在农村小学进行书法教学的实践。(一)激发兴趣,培养感情,端正认识,是上好书法的前提。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俄国教育教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如果教师在写字教学中,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授一些用笔、运笔、笔画的写法和字形结构等理论知识,空洞而枯燥,只能使学生望而生畏,不敢接近,自然就谈不上喜欢不喜欢了。学习书法是一件很枯燥但又必须持之以恒的事情,而由于小学生性格、心理特点,使他们容易在学习上变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毛病。这时教师就要发挥自己的学识与智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书法的情趣,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喜欢与爱好,端正对书法的认识态度,让学生从书法中吸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利用表扬鼓励机制。在教学中我注意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利用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多用鼓励性语言使学生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还注意在班级中表扬写字好的同学作为榜样,在班级中选出几名写字优秀的学生,授予“小书法家”称号,颁发证书和奖品。在校内定期举行书法竞赛活动,对获奖的同学颁发奖品和证书。榜样具有强化作用,有了榜样,班级里就出现了一股写好字的氛围。创设幽雅宜人的环境。在学生练习书法的过程中播放一些轻柔优美的歌曲让学生在轻松的音乐声中心情舒畅地练习,既可以给学生以美的享受,陶冶学生的情操,更能不断提高他们的兴趣。3.向学生讲古人习字学书的感人事迹是培养学生兴趣的良方。平时在书法教学过程中,可以经常给学生讲述一些通俗有趣的古今著名书法家勤学苦练,直至成名的故事。如: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三国时钟繇抱犊入山学书的故事,让他们学到了勤奋;岳飞在沙上练字的故事,使他们学到了自强不息,怀素用芭蕉叶练字的故事,文征明临摹《千字文》一天一遍的故事„„书法课上,我就有计划地讲给同学听,使学生在饶有兴趣的故事中,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受到教育,受到启发,从而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学习

这种论文最好还是自己写下,需要什么材料可以网上搜索

书法教育论文3000字范文怎么写好看一点

写字的应该看【书谱】咯!

中国书法艺术是汉字的艺术造型。中国书法艺术是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民族传统艺术。有人说它是和绘画相通的,因为“书画同源”;有人说它和建筑相通,因为都要强调平衡和稳定;也有人说它和舞蹈相通,因为一个个字就像舞蹈家的舞姿那么优美;还有人说它具有诗美,因为它像诗歌一样很能够启发人的联想和想像;也有人说它具有音乐美,因为它和音乐一样,具有内在的节奏和韵律。更加有意思的一种说法,说书法它具有人体结构和人体的仪态之美。中国书法之美是他国文字所不及的,而鉴赏书法,也是一门学问!包括了解书法史及中国历史(书法家的创作背景),文字学知识、书写技巧、鉴别碑帖的能力及艺术涵养等等。它们都是密不可分的,共同作用与鉴赏能力的提高。 纵观古今中外文字语言和概念的出现,意味着人类社会文化的产生,而汉字的诞生便是人类思想感情的代表符号。汉字开始并无艺术性,只有实用价值。随着历史社会文化的变迁,经过三次划时代的鼎盛时期的发展,最终完结了自己实用性的历史使命,并升华为书法艺术。纵观古今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从宏观角度来分析,书法艺术的发展都受他律性与自律性的制约和支配。中国汉字在书法艺术性上经过了三次划时代的飞跃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而中国汉字在书法实用性上也经过了三次划时代的飞跃发展,从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艺术性的三次鼎盛时期为,首先,汉字在书法艺术性上的第一次划时代鼎盛时期的飞跃发展是从西周历王—奴隶社会中后期(公元前1100—公元前700年左右)金文的出现为标志。其次是汉字在书法艺术性上的第二次划时代鼎盛时期的飞跃发展。从封建社会中期(600-900年左右)唐朝的狂草书法艺术的出现为标志。再其次是汉字在书法艺术上的第三次划时代鼎盛时期的飞跃发展。从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以现代派、学院派和禅书派的出现为标志。实用性的三次鼎盛时期为,首先,汉字在实用性上的第一次划时代鼎盛时期的飞跃发展是从汉代——封建社会初期(公元前200—300年左右)汉隶的出现为标志。其次是汉字在实用性上的第二次划时代鼎盛时期的飞跃发展。是从东汉、东晋——封建社会时期(100—400年左右)行草书的出现为标志。再次是汉字在实用性的第三次划时代鼎盛时期的飞跃发展。是从唐朝封建社会中期(600—900年左右)颜、欧、柳诸楷书的出现为标志。艺术是生命和真理的化身;书法艺术是表现纯真思想感情和宇宙精神的手段。谁能够借助书法艺术的形式,从而达到表现出宇宙人生真谛的目的,谁才有资格称为书法大师或书法家。从而提供鉴赏作品与方法。 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楷书,又称正楷、楷体、正书或真书,是汉字书法中常见的一种字体。其字形较为正方,不像隶书写成扁形。楷书仍是现代汉字手写体的参考标准,也发展出另一种手写体——钢笔字。草书是汉字的一种书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中国书法史上很有名的故事,王羲之看鹅在水里游、在岸上走。他看鹅的形体姿态跟书法有关系,他把鹅的线条吸取到在书法里。唐代大书法家张旭,他看当时的最有名的舞蹈家公孙大娘舞剑器魂托舞,他有悟于书法。大书法家怀素在旅途中听到嘉陵江水的水声,有悟于书法,对书法有感悟。著名的篆书家李阳冰,他甚至声称他对天地间万事万物都有所得,这就叫放射式感悟。然后你把这些感悟,都作为奇妙的添加剂,统统用到书法创作与鉴赏的化合过程中,也就是想像过程当中来,你把它都用到书法创作和鉴赏中来,使得他创作出来的书法形象,成为更加高级的、更加精密的化合物,鉴赏更加精确到位,这就叫聚焦式想像。我们可能会说,别人把书法家的想像说得这么神,我在王羲之书法里我也没看到鹅的形象,张旭的书法我也没看到公孙大娘跳舞,怀素书法我更加听不见嘉陵江水的水声。你要知道这个书法家的想像他并不是把万事万物的形象生硬地、简单地搬到书法创作中来。这种简单、生硬地照搬,它只能造成艺术的分裂。他是通过精深的形象思维,把各种事物具有美的特征的线条、结构、姿致、风度、神情、韵律等等因素经过提炼,转化、熔铸到书法艺术当中。它和简单地拼凑、堆积、杂糅大不相同。从这些故事中学习有助于我们了解和鉴赏书法,关注生活中的书法现象。往往关于书法的故事就会成为我们津津乐道的典故。像智永和尚,隋末唐初人,书圣王羲之的第64代孙。其练字非常刻苦。据说他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小阁楼上30年不下来。干什么?写字!笔一支接着一支的用完,一筐接着一筐地把用坏的笔装起来。最后,装了满满四大筐之多。于是,他把这些坏笔埋到后院,而成一土丘。这就是,“智永练字,退笔成冢”典故的由来。这样,他终于成为著名的书法家。于是,向他求字的人络绎不绝。由于求字的人太多了,他家的门槛都要被踩坏了。故而,他就用铁皮把门槛包起来。这就是,“铁门槛”典故的由来。常听人说,你的“墨水”太少了,要喝点“墨水”啊!大家知道,这里的“墨水”是借代,指的是“文化水平”。一个有趣的故事便是历史上有人喝墨水。他就是书圣王羲之。他在练习写毛笔字时,常常入迷。他写啊,写啊,一天又一天,坚持不懈,忘了疲劳,忘了饥渴。有一次,他照例一拿起笔来,就忘了周围的一切,兴致越写越高。从早上写到晚上,又从晚上写到深夜,夫人端来了饭食,凉了又热,热了又凉、他也顾不上吃。有一个字,他写了不知多少遍了,始终不满意.于是再写。他就这么个脾气,。任何一个字,甚至一笔一画,不练到自己满意的地步是不会罢休的。这样,不知不觉,迎来了雄鸡的第一声啼鸣,他这才感到,是该歇歇了,肚子的确饿了。他随手抓起一个馒头,蘸着一碟豆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因为这种吃法简便,可节省不少时间。吃着吃着,他忽然皱起了眉头。原来,他对刚才落笔的一个字不满意,觉得需要改一改,于是一边用馒头蘸着“豆酱”咀嚼着,一边继续练字。这时,夫人又走进来劝他休息,一看,先是大吃一惊,接着“格格”地笑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王羲之聚精会神地练习毛笔字,一只手抓着馒头不知不觉伸到了砚池里,沾着墨汁吃起来,显然,他是错把墨汁当成豆酱了。历史上关于书法的故事很多,细细品味总是有益处的,就现在来说也可以提高我们对书法的认识和鉴赏水平。

孙过庭写过书谱,那本身就是一篇书法论文,或者研究书谱也可以写出论文

书法教育论文3000字范文怎么写好看一些

孙过庭写过书谱,那本身就是一篇书法论文,或者研究书谱也可以写出论文

“哟,这是崔昊岚的字啊,写得还真不赖!”“和一年级比,进步很大啊!”这是我班的任课老师见了崔昊岚同学写的字后发出的赞叹声。想起半年前,我刚刚接手一年级这个新班时,见到他的字是又气又恨,想尽了一切办法才慢慢有所好转。直到现在,他上二年级了,我也跟着他进入了二年级。听着老师们的赞叹,我心中不由得美滋滋的,想着:这里面我的功劳可不少。而像他这样字写得大有进步的孩子,在我们班不止一个。现在我想结合我们班孩子的变化来谈谈有关写字教学方面的看法。 一、 端正态度是“根本” 我一直是高年级教师,由于一些特殊原因,我要在学期中途接手一年级的教学工作,这对于我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每天,我忙碌于语、数的教学工作中,忙碌于课堂作业的批改中,忙碌于班主任工作的琐碎中,根本无法顾及他们的写字教学。渐渐地,孩子们摸清了我的脾气,课堂作业写得端端正正,但是家庭作业却极其潦草。而当时因为包班的原因,我从来没有花过多的时间去检查他们的家庭作业,即使检查了,因为我的不重视,让很多孩子轻而易举的过关了。这样,孩子慢慢滋生了“马虎”的环习惯。我想除了崔昊岚同学外,还有很多同学是在我这种不顾作业态度,只看完成情况的教学态度下,字才慢慢地松懈下来的。现在想来真的很惭愧,觉得很对不起他们。 二年级,我不再包班了。静下心来,我把自己班的孩子的作业和平行班的孩子的作业做了比较,发现了一个令我很难过的事实:无论是书面作业、家庭作业还是单元自测卷,我们班的孩子对写字抱着一种“完成即大功告成”的态度,从不把作业当作练字来写,作业本上常常见到的是龙飞凤舞。而翻开平行班孩子的作业,每一页是工工整整,干干净净,笔迹所到之处轻重分明,有棱有角。这根本是无法比的啊!心痛啊!特别是当听到“崔昊岚的字怎么会变得这样了,以前写的字可好了。”“王晨阳的字怎么这样潦草。”我内心的难受是无法形容的。于是,我对平行班的老师、学生做了一番跟踪调查、比较,发现了问题的根本原因:“写字态度的不同。” 既知道了原因,那亡羊补牢也为时不晚。首先,我在班队课上开了一个“关于写字态度”会议,组织孩子们参观了平行班孩子的作业,引导他们说说观看后的感受,并和他们自己的作业比较一下,寻找一下原因。最后,我和孩子们一起作出了我们班的第一条写字班规:“提起笔来即练字,如果写得不认真那就重写,一直写到好为止。”接下来的日子,我减轻了孩子们作业负担,有时一天的作业只要抄写好十个词语,但这十个词语必须要像练字般完成。我和孩子们一起认真对待每一份作业,每一份作业的评价先看作业的主人态度是否认真出发。态度认真的得到表扬,态度不认真的一定按照班规重写,直到同学们认可为止。 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的态度端正了,他们不再着急完成作业了。在教室里常常见到的情景是:写完一个字,看了看,不好,擦掉,再写。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月下来,孩子们的字有了明显的进步。因为写字态度的转变、因为我们的共同努力才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真为自己感到高兴,真为孩子们的进步感到骄傲。 “态度决定一切!”写字亦是如此。 二、 写字教学“趣味化”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写字教学首先要指导学生观察字形,弄清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指导观察进,如果引导学生对抽象的汉字加以联想,活化汉字字形,汉字字形就会深深扎根学生的心中。这一点我也是在碰壁之后才领悟的。对于一直执教高年级的我来说,对低年级小朋友说话要具有“趣味性”是让我觉得很困难的事。开始写字教学时,我总是按照田字格的位置分布给孩子们讲解每个字的笔画该如何写,不同结构的字该如何摆放,然后让孩子们比较、临摹。这种方法对于自制律强高年级同学来说效果还不错,但对于好动的一年级小朋友来说不免显得机械、枯燥,时间一长,孩子就走神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汉字由抽象的笔画组成。如何让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字形产生兴趣,如何让学生对写字感兴趣呢?除了故事、儿歌以外,我在写字教学时采用最多的是比喻法。如“撇“像扫把,“捺”像剑。“点”像小雨点。“横“像小扁担……在教学“伞”字时,我引导孩子们观察“伞”像什么呢?有的说像大蘑菇,有的说像大树……想象生动的比喻,再加上形象的电脑画面的显示,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汉字的形体美,而且让学生对抽象的汉字字形顿生兴趣,产生了写字的欲望。又如“林”字,二木手拉手,肩并肩,为了后一个“木”字的舒展,前面一个“木”字捺变成点,整个字看起来多么和谐。“扇”字,为了让字站得更稳,“羽”字甘愿让自己一半身子露在外面做支撑,给人一种平衡之美…… 补充: 方方正正的汉字,不正在告诉我们,要堂堂正正做人吗?在让孩子感受到汉字形体美的同时,收获的还有伴随着汉字与生俱来的育人魅力。 三、写字作业“认真评” 写字教学中,作业是学生写字练习、掌握写字技能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作业的练习,才能在练中悟其理、得其法,从而提高写字技。对教师来说,作业是发现问题得重要手段,只有通过作业的批改,才能了解学生的书写水平,掌握症结所在,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由于以前包班的缘由,对于孩子们的写字作业我批改的不够认真,甚至存在着简单了事的现象:只看学生写得对不对,写得端正不端正,而忽略了字的间架结构,笔画神韵等。这种批改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写字水平的提高。 到了二年级,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我认真听了一段时间的书法课,认真观察了书法老师对学生的写字指导,琢磨着他的批改、评价方法。再根据我们班的实际情况,慢慢琢磨出了以下批改、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1、及时改。当学生把作业交来时,教师要及时修改。这样不仅有利于激起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利于掌握书写水平的变化。 2、准确改。对作业的批改,不仅仅以画圈圈来给予肯定,对每篇作业都应有准确而富有鼓励性的批语。如“你的字有了很大的进步了!”“你的这个‘反’字写得真漂亮,如果捺笔写得更有力些就更好了。”“你的字端正而有力,如果多注意些笔画的轻重之分,你的字就和大书法家写出来的一个样。”……每次当学生一拿到作业本,最兴奋的事就是迫不及待地读老师今天给他写了什么,他们期待着我给他们的批语,因此他们更喜欢写字了。 3、当面改。学生在课堂练习时,教师通过面改,从运笔、结体布局的角度,当场示范,系统地纠正学生练习中地诸多病笔。这种批改方法,不仅效果好,学生也欢迎。面批课用于个别辅导,也可用于集体讲评。个别辅导用于少数书写弊病比较突出的学生,帮助他们找出病因,指出改正方法。集中讲评是把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包括缺点也包括优点,集中起来,在课堂上加以评述,使好的方面继续保持和发扬,不足的地方加以改正或引起注意。 补充: 4、作业展评。表现欲是小学生的特点。我们教师应该让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成功,为孩子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课堂上,我们采用板演、用实物投影仪等手段展示学生习作。课后,我们在教室办学生作业专栏,将他们的作品上墙“公开发表”,比比谁上榜次数多。这样学生就可以经常了解自己的进步情况,了解自己在班中的位置,而且时常能听听同学生的建议。

中国书法艺术是汉字的艺术造型。中国书法艺术是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民族传统艺术。有人说它是和绘画相通的,因为“书画同源”;有人说它和建筑相通,因为都要强调平衡和稳定;也有人说它和舞蹈相通,因为一个个字就像舞蹈家的舞姿那么优美;还有人说它具有诗美,因为它像诗歌一样很能够启发人的联想和想像;也有人说它具有音乐美,因为它和音乐一样,具有内在的节奏和韵律。更加有意思的一种说法,说书法它具有人体结构和人体的仪态之美。中国书法之美是他国文字所不及的,而鉴赏书法,也是一门学问!包括了解书法史及中国历史(书法家的创作背景),文字学知识、书写技巧、鉴别碑帖的能力及艺术涵养等等。它们都是密不可分的,共同作用与鉴赏能力的提高。 纵观古今中外文字语言和概念的出现,意味着人类社会文化的产生,而汉字的诞生便是人类思想感情的代表符号。汉字开始并无艺术性,只有实用价值。随着历史社会文化的变迁,经过三次划时代的鼎盛时期的发展,最终完结了自己实用性的历史使命,并升华为书法艺术。纵观古今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从宏观角度来分析,书法艺术的发展都受他律性与自律性的制约和支配。中国汉字在书法艺术性上经过了三次划时代的飞跃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而中国汉字在书法实用性上也经过了三次划时代的飞跃发展,从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艺术性的三次鼎盛时期为,首先,汉字在书法艺术性上的第一次划时代鼎盛时期的飞跃发展是从西周历王—奴隶社会中后期(公元前1100—公元前700年左右)金文的出现为标志。其次是汉字在书法艺术性上的第二次划时代鼎盛时期的飞跃发展。从封建社会中期(600-900年左右)唐朝的狂草书法艺术的出现为标志。再其次是汉字在书法艺术上的第三次划时代鼎盛时期的飞跃发展。从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以现代派、学院派和禅书派的出现为标志。实用性的三次鼎盛时期为,首先,汉字在实用性上的第一次划时代鼎盛时期的飞跃发展是从汉代——封建社会初期(公元前200—300年左右)汉隶的出现为标志。其次是汉字在实用性上的第二次划时代鼎盛时期的飞跃发展。是从东汉、东晋——封建社会时期(100—400年左右)行草书的出现为标志。再次是汉字在实用性的第三次划时代鼎盛时期的飞跃发展。是从唐朝封建社会中期(600—900年左右)颜、欧、柳诸楷书的出现为标志。艺术是生命和真理的化身;书法艺术是表现纯真思想感情和宇宙精神的手段。谁能够借助书法艺术的形式,从而达到表现出宇宙人生真谛的目的,谁才有资格称为书法大师或书法家。从而提供鉴赏作品与方法。 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楷书,又称正楷、楷体、正书或真书,是汉字书法中常见的一种字体。其字形较为正方,不像隶书写成扁形。楷书仍是现代汉字手写体的参考标准,也发展出另一种手写体——钢笔字。草书是汉字的一种书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中国书法史上很有名的故事,王羲之看鹅在水里游、在岸上走。他看鹅的形体姿态跟书法有关系,他把鹅的线条吸取到在书法里。唐代大书法家张旭,他看当时的最有名的舞蹈家公孙大娘舞剑器魂托舞,他有悟于书法。大书法家怀素在旅途中听到嘉陵江水的水声,有悟于书法,对书法有感悟。著名的篆书家李阳冰,他甚至声称他对天地间万事万物都有所得,这就叫放射式感悟。然后你把这些感悟,都作为奇妙的添加剂,统统用到书法创作与鉴赏的化合过程中,也就是想像过程当中来,你把它都用到书法创作和鉴赏中来,使得他创作出来的书法形象,成为更加高级的、更加精密的化合物,鉴赏更加精确到位,这就叫聚焦式想像。我们可能会说,别人把书法家的想像说得这么神,我在王羲之书法里我也没看到鹅的形象,张旭的书法我也没看到公孙大娘跳舞,怀素书法我更加听不见嘉陵江水的水声。你要知道这个书法家的想像他并不是把万事万物的形象生硬地、简单地搬到书法创作中来。这种简单、生硬地照搬,它只能造成艺术的分裂。他是通过精深的形象思维,把各种事物具有美的特征的线条、结构、姿致、风度、神情、韵律等等因素经过提炼,转化、熔铸到书法艺术当中。它和简单地拼凑、堆积、杂糅大不相同。从这些故事中学习有助于我们了解和鉴赏书法,关注生活中的书法现象。往往关于书法的故事就会成为我们津津乐道的典故。像智永和尚,隋末唐初人,书圣王羲之的第64代孙。其练字非常刻苦。据说他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小阁楼上30年不下来。干什么?写字!笔一支接着一支的用完,一筐接着一筐地把用坏的笔装起来。最后,装了满满四大筐之多。于是,他把这些坏笔埋到后院,而成一土丘。这就是,“智永练字,退笔成冢”典故的由来。这样,他终于成为著名的书法家。于是,向他求字的人络绎不绝。由于求字的人太多了,他家的门槛都要被踩坏了。故而,他就用铁皮把门槛包起来。这就是,“铁门槛”典故的由来。常听人说,你的“墨水”太少了,要喝点“墨水”啊!大家知道,这里的“墨水”是借代,指的是“文化水平”。一个有趣的故事便是历史上有人喝墨水。他就是书圣王羲之。他在练习写毛笔字时,常常入迷。他写啊,写啊,一天又一天,坚持不懈,忘了疲劳,忘了饥渴。有一次,他照例一拿起笔来,就忘了周围的一切,兴致越写越高。从早上写到晚上,又从晚上写到深夜,夫人端来了饭食,凉了又热,热了又凉、他也顾不上吃。有一个字,他写了不知多少遍了,始终不满意.于是再写。他就这么个脾气,。任何一个字,甚至一笔一画,不练到自己满意的地步是不会罢休的。这样,不知不觉,迎来了雄鸡的第一声啼鸣,他这才感到,是该歇歇了,肚子的确饿了。他随手抓起一个馒头,蘸着一碟豆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因为这种吃法简便,可节省不少时间。吃着吃着,他忽然皱起了眉头。原来,他对刚才落笔的一个字不满意,觉得需要改一改,于是一边用馒头蘸着“豆酱”咀嚼着,一边继续练字。这时,夫人又走进来劝他休息,一看,先是大吃一惊,接着“格格”地笑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王羲之聚精会神地练习毛笔字,一只手抓着馒头不知不觉伸到了砚池里,沾着墨汁吃起来,显然,他是错把墨汁当成豆酱了。历史上关于书法的故事很多,细细品味总是有益处的,就现在来说也可以提高我们对书法的认识和鉴赏水平。

书法教育论文3000字开头怎么写的好看

书法作为中华名族的传统艺术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以汉字为素材,以线条极其构成运动为形式,来表现性灵境界和体现审美理想的抽象艺术。通过书法课程的学习,我对书法的发展历程及历代的名家、代表作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对于书法的欣赏,我有了更深的体会。下面我将对书法的发展历程及规律、如何欣赏书法以及学习书法的体会作进一步的论述。 一、 书法的发展历程及规律 中国书法艺术肇始于汉字产生阶段,中华名族是最早使用线条表达文字意思的名族,文字的最初形态是图画文字而不是图画。 对于书法的发展,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商代大批甲骨文与金文出土,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建立,在这五百年里,艺术有了很大的进步;秦汉时期是中国文字文化最大的一个时期,相继出现了大篆、小篆、摹印、隶书等丰富的文字形式,商周至秦汉,书法完成了从汉字的产生与发展、书体的演变以及书法风格的变异。随之书法的繁荣是从东汉开始的,在这期间,纸的发明、佛教的传入等特殊现象为书法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到汉末魏晋是书法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三国时楷书出现,代表性的书家有钟繇,为楷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知名书家如林、群星璀璨的空前盛景,王氏家族、谢氏家族等的出现,使书法艺术的境界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尚“韵”书风形成,而且书家们在行书、草书的书写方面也达到了变幻无穷的境界,同时,王羲之的诞生使得书法的第一个高峰出现了,审美观点由古拙转变为妍美。到了隋代,楷书风行,留下了大量的造像记、墓志和塔铭,随之而来的唐代,揭开了中国古代最为光辉灿烂的篇章,代表性的书家有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等,其中颜真卿的楷书是以前年来影响华人大众生活最广大普遍的视觉艺术,颜体传达了大气、宽阔、厚重与包容的风格。接着是“宋四家”的出现,使书法成熟。后来的元、明、清时代,书法风格基本有了一定的趋向,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对于近现代的书法,具有代表性的书家有吴昌硕、林散之、高二适等人,以篆书、行书和草书为主。 二、 书法欣赏的内容与方法 书法欣赏的内容与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感知。即通过反复观察,透过作品形式,感受、领会作品的形象、气韵、风格、情趣等。 这一点我们基本都能做到。 第二、描述。即概括、归纳作品的艺术特征、艺术手法 、精神内涵及自己的感受等。 第三、解释。申明所以然,即说明、论证自己的所见所感。实即逐一分析作品在艺术特征、艺术手法、精神内涵等方面的成因。 第四、评价。 即审美判断,古人谓之“批评”。主要是针对作品的艺术价值、重要影响、历史意义、艺术上的得失、给人的启示等,予以评述,其中包括对已有批评的批评。我认为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们应该注意这一点,只有懂得如何评价一份作品,才能取其长处,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书法创作水平能力。 一般的直观性欣赏,大多止于第一步,因此专门的欣赏,一般含感知、描述、解释、评价四项完整的内容,需要调动书法创作、书法史论等多方面的综合修养,这四项内容相互渗透、彼此包涵,而不是各自独立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的书法学习中应该尽量学会用这种方式来欣赏书法,进一步认识到书法作品之美。 三、书法学习的心得 学习书法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这一学 期的书法学习,我对书法及书法欣赏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书法的欣赏与实践是相互联系的,“眼高手低”的书法家从没有过。历代的书法家大多是具有高度鉴赏能力的书法评论家。他们都十分重视“读帖”。所谓“读帖”,就是通过观摩书迹和碑刻去领悟书法家所采用或创造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手法,借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所以对于一个有志于学习书法的人来说,同样需要重视读帖,逐步学会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的能力,取其所长,拼其所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如果毫无区分地加以一概兼收,则往往进步不快,甚至会走弯路。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历来的说法各不相同,至今还没有一个共同的欣赏标准。

[内容摘要]:长期以来,书法的教学往往被等同于写字,而忽略了对书法艺术之美的把握。学习书法,应使学生了解书法的丰富内涵,比如汉字的形成演变与历史文化一脉相承,书法涵盖了文字在历史中的表现形式。无论是甲骨文、青铜铭文还是简犊、小篆,都是社会发展的再现,也是审美的演变史。[关键词]:兴趣临摹辅导修养创新循序渐进书法,是我国汉字书写的一种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件瑰宝。它不仅深得我国历代广大人民的喜爱和相传,而且早已远涉重洋、为世界人民所赞赏和相传。我们是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这是责无旁贷的。况且,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美化环境、装饰物品,还是欢庆节日、书写标语等等,都不难发现各种书法的神姿。所以让学生爱上书法,学习书法,让书法走进学生心里,是我们老师不可懈怠的责任。书法不同于文字,文字要求书写整齐看懂即成。而书法的观赏形式是属于绘画角度的,书法的外在气质是流动的线条,即美感神韵,内涵则更近于文学。因此从描红、仿影到临帖,逐步做到写得匀称,纸面要干净。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写字和爱惜写字用具的习惯,不断提高写字课的教学质量。一、学习书法的重要性。(一)、书法教育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观察力、模仿力。小学书法教育主要是毛笔书法教育,在教学形式上小学阶段应以摹写为主,书法理论为辅。在书法教学中摹写与识字有密切的联系。识字是写字的基础,而写字是巩固识字的手段,能促进辨认字形的记忆。识字教学中,有机结合毛笔书法教学对学生掌握字的基本知识帮助很大。书写毛笔字就是用眼观察、用脑思考、用手描画的过程。如:写“法”字,指导学生观察字形是左右结构,笔画有点、横竖等,而左边三点水的三个点也有不同变化;接着回忆所掌握的书写规则,在脑海中形成“法”字的轮廓。然后手在脑的指挥下书写。当写出来的字与理想化有差异时,便及时反馈到大脑,做好动笔方向、力度大小的监视调控。一连贯的动作,综合了视觉、动作、思维的协调反应。所以毛笔书法的书写可促进大脑发育,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模仿力。(二)、书法教育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俗话说“字如其人”,就是能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的学生都有认真的学习态度。相反字写的马虎、潦草,错别字多的学生,态度会散漫,纪律松懈。因此我们要通过毛笔书法教育来磨炼学生的意志,使之形成严谨、踏实、守纪、耐心的性格品质。通过长期毛笔书法训练,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改变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性格品质。如:一位思考能力强,但时时粗心大意的学生。教育指导他通过毛笔书法训练,认真观察、细心思考、用心描画。几个月后这位学生的老毛病改掉了,形成有恒心、有耐心的品性,树立了严谨的自学意识。(三)、书法教学是陶冶学生道德情操、益于身心的重要途径。我国汉字起源历史悠久,有书画同源的说法。它不仅具有主观形势的美,还具有客观的形象美。汉字的结构千姿百态,书法之美不可言状。或飘逸,或雄强,或沉厚,或精细。观之如山河之丽,令人心旷神怡。练字时对身体的积极影响,古人已有认识,如清代的周星莲说过:“作书能养气,也能助气,静坐做楷法数百字,便觉令躁俱平,若行草,意挥洒至痛快淋漓之时,又觉心灵焕发”。毛泽东说:“书法是很好的休息,是积极的消遣娱乐,也是养神健康健身之法”。写字使脑子得到休息,从而使工作学习时更有精神。同时,学习书法可以改造心理结构,启发智慧。有很多心理学家将注意力集中看着是“开启智慧的金钥匙”。许多人特别是青少年好动多于好静,做事往往不认真。坐下来一笔一画的写字,既锻炼人的耐性和定力,又可以培养人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四)、书法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中国书法艺术的萌芽与成长,是伴随着汉文字的产生、发展而发生的,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创新,中国独特的艺术形成了蔚为大观的景象:古趣盎然的篆书、宽博精深的隶书、法度森严的楷书、率真流畅的行书和恣情纵意的草书等交相辉映、异彩纷呈。那一幅幅成功的书法作品,艺术本身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同书写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人们带入诗、文的意境。书法艺术通过优美的形象形式,抒情达意,表达审美感情,能够激动人心,悦人心胸,陶冶性情。书法家挥毫运笔,通过点、线、形的组合变化,写成不同的字体,联成整幅,形成抒发感情的意境,创造出千姿百态的书法美。二、谈谈我在农村小学进行书法教学的实践。(一)激发兴趣,培养感情,端正认识,是上好书法的前提。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俄国教育教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如果教师在写字教学中,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授一些用笔、运笔、笔画的写法和字形结构等理论知识,空洞而枯燥,只能使学生望而生畏,不敢接近,自然就谈不上喜欢不喜欢了。学习书法是一件很枯燥但又必须持之以恒的事情,而由于小学生性格、心理特点,使他们容易在学习上变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毛病。这时教师就要发挥自己的学识与智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书法的情趣,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喜欢与爱好,端正对书法的认识态度,让学生从书法中吸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利用表扬鼓励机制。在教学中我注意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利用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多用鼓励性语言使学生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还注意在班级中表扬写字好的同学作为榜样,在班级中选出几名写字优秀的学生,授予“小书法家”称号,颁发证书和奖品。在校内定期举行书法竞赛活动,对获奖的同学颁发奖品和证书。榜样具有强化作用,有了榜样,班级里就出现了一股写好字的氛围。创设幽雅宜人的环境。在学生练习书法的过程中播放一些轻柔优美的歌曲让学生在轻松的音乐声中心情舒畅地练习,既可以给学生以美的享受,陶冶学生的情操,更能不断提高他们的兴趣。3.向学生讲古人习字学书的感人事迹是培养学生兴趣的良方。平时在书法教学过程中,可以经常给学生讲述一些通俗有趣的古今著名书法家勤学苦练,直至成名的故事。如: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三国时钟繇抱犊入山学书的故事,让他们学到了勤奋;岳飞在沙上练字的故事,使他们学到了自强不息,怀素用芭蕉叶练字的故事,文征明临摹《千字文》一天一遍的故事„„书法课上,我就有计划地讲给同学听,使学生在饶有兴趣的故事中,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受到教育,受到启发,从而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学习

中国书法艺术是汉字的艺术造型。中国书法艺术是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民族传统艺术。有人说它是和绘画相通的,因为“书画同源”;有人说它和建筑相通,因为都要强调平衡和稳定;也有人说它和舞蹈相通,因为一个个字就像舞蹈家的舞姿那么优美;还有人说它具有诗美,因为它像诗歌一样很能够启发人的联想和想像;也有人说它具有音乐美,因为它和音乐一样,具有内在的节奏和韵律。更加有意思的一种说法,说书法它具有人体结构和人体的仪态之美。中国书法之美是他国文字所不及的,而鉴赏书法,也是一门学问!包括了解书法史及中国历史(书法家的创作背景),文字学知识、书写技巧、鉴别碑帖的能力及艺术涵养等等。它们都是密不可分的,共同作用与鉴赏能力的提高。 纵观古今中外文字语言和概念的出现,意味着人类社会文化的产生,而汉字的诞生便是人类思想感情的代表符号。汉字开始并无艺术性,只有实用价值。随着历史社会文化的变迁,经过三次划时代的鼎盛时期的发展,最终完结了自己实用性的历史使命,并升华为书法艺术。纵观古今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从宏观角度来分析,书法艺术的发展都受他律性与自律性的制约和支配。中国汉字在书法艺术性上经过了三次划时代的飞跃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而中国汉字在书法实用性上也经过了三次划时代的飞跃发展,从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艺术性的三次鼎盛时期为,首先,汉字在书法艺术性上的第一次划时代鼎盛时期的飞跃发展是从西周历王—奴隶社会中后期(公元前1100—公元前700年左右)金文的出现为标志。其次是汉字在书法艺术性上的第二次划时代鼎盛时期的飞跃发展。从封建社会中期(600-900年左右)唐朝的狂草书法艺术的出现为标志。再其次是汉字在书法艺术上的第三次划时代鼎盛时期的飞跃发展。从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以现代派、学院派和禅书派的出现为标志。实用性的三次鼎盛时期为,首先,汉字在实用性上的第一次划时代鼎盛时期的飞跃发展是从汉代——封建社会初期(公元前200—300年左右)汉隶的出现为标志。其次是汉字在实用性上的第二次划时代鼎盛时期的飞跃发展。是从东汉、东晋——封建社会时期(100—400年左右)行草书的出现为标志。再次是汉字在实用性的第三次划时代鼎盛时期的飞跃发展。是从唐朝封建社会中期(600—900年左右)颜、欧、柳诸楷书的出现为标志。艺术是生命和真理的化身;书法艺术是表现纯真思想感情和宇宙精神的手段。谁能够借助书法艺术的形式,从而达到表现出宇宙人生真谛的目的,谁才有资格称为书法大师或书法家。从而提供鉴赏作品与方法。 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楷书,又称正楷、楷体、正书或真书,是汉字书法中常见的一种字体。其字形较为正方,不像隶书写成扁形。楷书仍是现代汉字手写体的参考标准,也发展出另一种手写体——钢笔字。草书是汉字的一种书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中国书法史上很有名的故事,王羲之看鹅在水里游、在岸上走。他看鹅的形体姿态跟书法有关系,他把鹅的线条吸取到在书法里。唐代大书法家张旭,他看当时的最有名的舞蹈家公孙大娘舞剑器魂托舞,他有悟于书法。大书法家怀素在旅途中听到嘉陵江水的水声,有悟于书法,对书法有感悟。著名的篆书家李阳冰,他甚至声称他对天地间万事万物都有所得,这就叫放射式感悟。然后你把这些感悟,都作为奇妙的添加剂,统统用到书法创作与鉴赏的化合过程中,也就是想像过程当中来,你把它都用到书法创作和鉴赏中来,使得他创作出来的书法形象,成为更加高级的、更加精密的化合物,鉴赏更加精确到位,这就叫聚焦式想像。我们可能会说,别人把书法家的想像说得这么神,我在王羲之书法里我也没看到鹅的形象,张旭的书法我也没看到公孙大娘跳舞,怀素书法我更加听不见嘉陵江水的水声。你要知道这个书法家的想像他并不是把万事万物的形象生硬地、简单地搬到书法创作中来。这种简单、生硬地照搬,它只能造成艺术的分裂。他是通过精深的形象思维,把各种事物具有美的特征的线条、结构、姿致、风度、神情、韵律等等因素经过提炼,转化、熔铸到书法艺术当中。它和简单地拼凑、堆积、杂糅大不相同。从这些故事中学习有助于我们了解和鉴赏书法,关注生活中的书法现象。往往关于书法的故事就会成为我们津津乐道的典故。像智永和尚,隋末唐初人,书圣王羲之的第64代孙。其练字非常刻苦。据说他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小阁楼上30年不下来。干什么?写字!笔一支接着一支的用完,一筐接着一筐地把用坏的笔装起来。最后,装了满满四大筐之多。于是,他把这些坏笔埋到后院,而成一土丘。这就是,“智永练字,退笔成冢”典故的由来。这样,他终于成为著名的书法家。于是,向他求字的人络绎不绝。由于求字的人太多了,他家的门槛都要被踩坏了。故而,他就用铁皮把门槛包起来。这就是,“铁门槛”典故的由来。常听人说,你的“墨水”太少了,要喝点“墨水”啊!大家知道,这里的“墨水”是借代,指的是“文化水平”。一个有趣的故事便是历史上有人喝墨水。他就是书圣王羲之。他在练习写毛笔字时,常常入迷。他写啊,写啊,一天又一天,坚持不懈,忘了疲劳,忘了饥渴。有一次,他照例一拿起笔来,就忘了周围的一切,兴致越写越高。从早上写到晚上,又从晚上写到深夜,夫人端来了饭食,凉了又热,热了又凉、他也顾不上吃。有一个字,他写了不知多少遍了,始终不满意.于是再写。他就这么个脾气,。任何一个字,甚至一笔一画,不练到自己满意的地步是不会罢休的。这样,不知不觉,迎来了雄鸡的第一声啼鸣,他这才感到,是该歇歇了,肚子的确饿了。他随手抓起一个馒头,蘸着一碟豆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因为这种吃法简便,可节省不少时间。吃着吃着,他忽然皱起了眉头。原来,他对刚才落笔的一个字不满意,觉得需要改一改,于是一边用馒头蘸着“豆酱”咀嚼着,一边继续练字。这时,夫人又走进来劝他休息,一看,先是大吃一惊,接着“格格”地笑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王羲之聚精会神地练习毛笔字,一只手抓着馒头不知不觉伸到了砚池里,沾着墨汁吃起来,显然,他是错把墨汁当成豆酱了。历史上关于书法的故事很多,细细品味总是有益处的,就现在来说也可以提高我们对书法的认识和鉴赏水平。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