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文艺理论与批评方向论文题目怎么写的好看

发布时间:2024-07-07 08:47:44

文艺理论与批评方向论文题目怎么写的好看

《文学理论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21世纪教材) 童庆炳 《艺术理论教程》 北师大出版社版 张同道 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教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影视文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黄会林 周星 影视艺术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周星 王宜文 这些书应该都是需要看的其他的则看你个人的兴趣了,去找导师问一下

1、《眼的历史性》,4000字,《文艺研究》2003年3期,独立完成,二类核心期刊,CSSCI。2、《“细读”:当代意义与方法》,10000字,《江海学刊》2011年第3期,独立完成,二类核心期刊,CSSCI。3、《试析〈邪不压正〉的叙事时间》,7000字,《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年第2期,独立完成,三类核心期刊,CSSCI。4、《试析赵树理〈登记〉的叙述方式》,7000字,《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年第2期,独立完成,三类核心期刊,CSSCI。5、《“现代评书体”对“拟书场格局”的超越》,2200字,《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年2期,独立完成,三类核心期刊,CSSCI。6、《“后现代主义”:概念的辨析与清理》,9800字,《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独立完成,三类核心期刊,CSSCI。7、《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3500字,《中国宗教》2010年第4期,独立完成,三类核心期刊,CSSCI。8、《不落言筌》,11000字,《文艺评论》2011年第1期,独立完成,四类核心期刊,CSSCI。9、《文学批评主体性的张扬》,9600字,《理论学刊》2010年第6期,独立完成,四类核心期刊,CSSCI。10、《试析〈喧哗与骚动〉的多角度叙述方式》,4000字,《名作欣赏》2001年第1期,独立完成,四类核心期刊,CSSCI。11、《试析燕卜荪“双重情节分析法”》,9000字,《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独立完成,四类核心期刊。12、《试析索绪尔语言学对结构主义文论的影响》,8000字,《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独立完成,四类核心期刊。13、《当前文艺学中的“文化研究”》,2200字,《文艺报》,2006年10月12日,独立完成。14、《“国民性批判”:论争与重思》,3500字,《文艺报》,2008年3月1日,独立完成。15、《同样失重的生存状态》,3000字,《作品与争鸣》2003年第6期,独立完成。16、《面向当代审美实践》,3000字,《中国文化报》2003年2月25日,独立完成。17、《鲍德里亚:一个新麦克卢汉?》,16000字,《问题》第2辑,独立完成。18、《生命:往返于两种失落之间》,3000字,《嘉兴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独立完成。19、《“现代”、“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10000字,《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第3期,独立完成。20、《文化研究与文本细读——兼谈“新批评”在当前的借鉴意义》,9000字,《燕赵学术》2007年秋之卷,第一作者。21、《“文学性”:建构、解构与重构》,8000字,《燕赵学术》2011年春之卷,独立完成。22、《“文学,就是一种意识形态”》,10000字,《石家庄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独立完成。。23、《“文学性”:应当解构还是建构?》,10000字,《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独立完成。24、《阅读:作为一次重新写作——罗兰·巴特的文学阅读理论》,8000字,《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独立完成。25、《“文学性”:从“唯一特性”到“家庭相似性”》,8000字,《文艺理论前沿问题研究》(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独立完成。26、《艺术美:真善美的辩证统一》,3000字,《河北政法报》2000年3月28日,第一作者。27、《试论新时期文学的人性走向》,4000字,《世纪写作论坛》2000年8月,第一作者。28、《人性与神性的抗争》,5000字,《写作新探》2001年12月,第一作者。29、《语言学与文学研究结合的范例》,5000字,《军队院校英语教学研究》2000年12月,第一作者。30、《浅谈〈雅歌〉的浪漫主义特色》,4000字,《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1998年12月,第一作者。31、《〈儿子与情人〉的艺术特色》,5000字,《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1998年12月,第二作者。

文艺理论与批评方向论文题目怎么写的啊

学院现下设中国文学系、中国语言学系、新闻学系、广告与传播学系、影视艺术系、艺术理论与文化产业系等6个教学系,另设汉语言文学研究所、汉语史研究所、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新闻传播研究所、广播电视研究所、符号与传媒研究所、新媒体研究所、西部广播电视研究中心、文学艺术研究中心等13个科研机构;现有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汉语言文字学、少数民族文学与文学人类学、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戏剧与影视学、艺术理论与文化产业14个教研室。 学院拥有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三大学科群,有1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为目前四川大学文科唯一的国家重点一级学科);2个四川省重点学科;1个“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2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个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1个文科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华文教育基地;1个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学院共创办学术刊物10种,其中《中外文化与文论》为CSSCI集刊;Comparative Literature: East and West为全英文集刊。 学院以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学院、培养高层次人才为目标,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各种层次的办学体系。学院现有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设有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戏剧影视文学、汉语言等8个本科专业;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出版硕士3个专业学位点。学院现有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28名,在读博士生320人、硕士生1296人(其中专业学位研究生约占三分之一),本科生1718人,留学生53名。

(12-) 江苏省启东市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国语言文学专业。历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丛刊编辑、《文讯》副主编,中国驻坦赞铁路专家组翻译,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文化处负责人、二等秘书。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外国文艺理论研究室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副所长、代所长,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社主编、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副会长。 从1980’年代初开始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翻译和编辑工作,曾参与过陆梅林先生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艺术》一书的注释索引工作,参加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丛刊的创刊工作,并做了10期的编辑工作。后来又参加陆梅林、程代熙先生申报的国家重点课题“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发展”。这期间,我曾系统地钻研过马克思、恩格斯论异化问题、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问题、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哲学基础问题、文艺与政治等课题,并发表过系列文章。1995年,被评为副研究员,开始系统地研究毛泽东文艺思想,发表了《毛泽东论殖民主义文化》、《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多篇论文,并对人民文艺的历程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党的十五以后,1997年文化部在我院成立邓小平文艺理论基地。我积极地参加了研究工作,并系统地研究邓小平文艺理论长达7年之久,先后参加《邓小平文艺理论学习纲要》(文化部课题)、《邓小平文艺理论研究概况》(院课题)、《邓小平理论与艺术科学》等课题的写作任务。1999年,申报了《邓小平文艺理论研究》(国家一般课题),2000年立项,该课题已于2003年完成。从2003年开始,研究中国先进文化,参加过《中国先进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先进文化》课题的撰写任务。 主要成果:著有《道德文明》(和平出版社1998年版)、《人民文艺的历程》(天津出版社1998年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先进文化》(辽宁出版社2002年版)、《邓小平文艺理论科学体系》(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等10部独著、合著。发表论文50余万字,发表译文100多万字。

文艺理论与批评方向论文选题题目怎么写的

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专业二概述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业二在考试时,是第二天下午的时候考察,考试时间为14:00-17:00,考试分值150分。通过分析近年来研究院的题目,研究院对专业二的考察主要集中于:文艺理论、文艺批评、美学以及文艺研究分析这几个部分。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专业二参考书(必备参考书)虽然中国艺术研究院没有指定的参考书目,但根据近年来的考题,以及考上的同学的复习情况,同时也有高分大神的整理,我们归纳总结出来了下面的参考书。《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王朝闻这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总结了20世纪50-60年代美学大讨论和80年代初“美学热”的理论成果,初步建立了以社会实践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观。这本书有一定的阅读难度,可以先从上一本参考书先入手。《艺术概论》 文化艺术出版社 王宏建这本《艺术概论》是王宏建老师编写的经典本科教材,文艺理论可以从这本书里找到相关表述。这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所以阅读的时候有一定的难度。全书共有六章,它们是:第一章 艺术本质论 、第二章 艺术门类论 、第三章 艺术发展论 、第四章 艺术创作论 、第五章 艺术作品论 、第六章 艺术接受论 。而这里面的 艺术本质论、艺术发展论、艺术创作论、艺术接收论 都是专业一艺术概论的考察重点,反复阅读十分必要。《艺术学概论》彭吉象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彭吉象的《艺术学概论》在篇幅上虽然要比王宏建的《艺术概论》看上去要多,但难度而言要简单很多。这本书包含了三编十二章节,上编为【艺术总论】,包含了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文化系统中的艺术四个部分。中编为【艺术种类】包含了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五个部分。下编为【艺术系统】包含了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三个部分。这些部分我们不难从王宏建的版本上找到对应的章节,当然,要是两本能结合起来来看,就更好了。《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叶朗这本参考书是对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概论里的美学部分最好的补充。这是一本全面、系统地讲述美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教科书,同时也是一本研究美学理论核心区的前沿课题的学术著作。这本书除绪论外,共4编15章,第一编为审美活动,讲的美是什么,美感的分析,美和美感的社会性;第二编为审美领域,介绍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及技术美的范畴;第三编为审美范畴,介绍了优美与崇高、悲剧与喜剧、丑与荒诞、沉郁与飘逸及空灵;第四编为审美人生,介绍美育与人生境界等内容 。《中国文学史》(4册) 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费振刚 人民文学出版社这套书的内容很完整,共有四册,对于我国每个时期的文学发展有很深刻的解读。对考试的帮助很大。这套书共有9编 。其中, 第一编上古至战国的文学;第二编秦汉文学;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五编宋代文学;第六编元代文学;第七编明代文学;第八编清初至清中叶的文学;第九编近代文学——晚清至“五四”的文学。这本书可以结合前面的书籍一起学习,将知识点都串在一起。《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这套书是研究中国文学的经典教材,一定要入手。全本分为四卷。本书倡导文学本位,并将文学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中,翔实地描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作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考证和论述。各章均有详细的附注,以介绍各家之说,各卷之后附有研修书目,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前瞻性以及较大的信息量。《学术思想与人物》刘梦溪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本书主要收集了近现代著名人物的学术著作以及学术思想,是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专业的必读书籍。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专业二参考书(补充参考书)《中国文化史》中华书局2015年版 柳诒徵《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张岱年 / 方克立《文学理论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童庆炳《西方美学史》 朱光潜《西方文论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马新国《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备考策略及指导关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文艺学考研专业二801文艺理论与批评 的备考策略,同学们最希望的还是能把上面的几本书汇总起来,尤其是文学史与文学理论的结合,虽然很难做到完美的融合这些书的内容,但仍然希望至少包含是最好的了。上面我们提到了童庆炳的《文学理论教程》,这本书是文学理论的基础教科书,关于文学理论有详细的介绍,因此,这本书的很多部分可以当做同学们在答题时用作提高分值的重要作用。所以,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仅仅看一本书是不够的,一定要将几本书结合起来看才可以,不然的话,可能复习起来的全面性会有偏差,答题的时候自然就缺少相关的知识点。此外,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学801文艺理论与批评资料已经上线,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咨询【才思考研】。专业二资料与专业一610文学基础一起使用最为合适!

文艺理论与批评方向论文目录怎么写的啊

1、《我看这“Q”》,《语文知识》1999年第4期。2、《走出形式主义的牢笼》,《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3、《当代美学应该处理的几种关系》,《焦作工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4、《从情感到艺术的直觉状态——古代文学创作中的情感因素》,《美与时代·学术专刊》2001年总第4期。5、《什克洛夫斯基后期思想研究》,《研究生时代》2001年第4期。6、《“奇异化”与“时间”——什克洛夫斯基后期思想的两个重要概念》,《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7、《HBO的生存之道》,《新娱乐》2003年第6期。8、《走近林语堂》,《吉首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9、《民族文化的超越与文化的先进性》,《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10、《什克洛夫斯基后期思想探源》,《石河子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11、《艺术自律与艺术革命——马尔库塞的艺术观》,《郑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12、《审美教育对于文化危机的救治——论马尔库塞的教育观》,《明日教育论坛》2004年第2期。13、《自然主义同现代主义的不解之缘》,《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14、《这是金庸研究中最有价值的发现》,《南方都市报》2004年12月27日。15、《感受铁凝的文字温暖》,《南方都市报》2004年12月27日。(《新京报》2005年1月7日)16、《〈金庸评传〉文之大者》,《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12月30日。17、《文化危机与美学还原——一种对马尔库塞思想的读解》,《福建论坛》2005年第1期。18、《“知人论世”的金庸研究》,《新京报》2005年1月7日。19、《形式主义的转变及其转变的人文启示》,《新疆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20、《美国电影业及其意识形态批判》,《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05年第11期全文转载。21、《“审美救治”与艺术教育——对马尔库塞教育思想的一种解读》,《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教育学》2006年第9期引文索引。22、《乔治·桑永远爱得全心全意》,上海《新闻午报》2006年12月31日。23、《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美育”功能》,《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24、《形式主义的转变及其转变的人文启示》,《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党政干部理论学习文选》(先进科学文化卷),红旗出版社,2007年1月。25、《毕加索的情色之恋》,《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07年第4期。26、《艺术对幸福与解放的承诺——马尔库塞的“艺术形式”思想论》,《问道》第一辑,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27、《消费语境中的文学问题——“消费社会与文学理论的新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文艺报》,2007年10月27日。28、《文学在消费时代的突围》,《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11月8日。29、《从孟母教子谈“生命化”的教育》,《福建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30、《审美教育对于文化危机的救治——论马尔库塞的教育观》,《语文知识》2007年第4期。31、《艺术对真理与幸福的承诺——马尔库塞艺术观初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年第1期。32、《“消费社会与文学理论的新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文学评论》2008年第1期。33、《对网络文学的传播学思考》,《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收入《网络文学研究论文集》,团结出版社2011年11月版。34、《人的“新感性”与“新感性”的人——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探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3期。35、《马克思的“自由”观与文艺对“解放”的祈望》,《人文杂志》2008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文学理论》卷2008年第8期全文转载。36、《生态问题与“审美介入”》,《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3期。37、《<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马尔库塞学术思想的形成》,《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4期。38、《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的一点思考》,《当代文坛》2008年第6期。39、《论马尔库塞学术研究的价值诉求》,《问道》第二辑,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9月。40、《新时期我国文艺理论的重要收获》,《文艺报》2008年7月5日。41、《学术创获源于“对着说”》,《社会科学报》2008年9月11日。42、《走向开放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文艺报》2008年11月6日。43、《<钱中文文集>发行仪式述要》,《文学评论》2008年第6期。44、《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国化的理论思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时代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45、《网络传播与文学的解放》,《中国文化报》2009年1月2日。46、《当代艺术:尴尬的处境与暧昧的反抗》,《文艺报》2009年1月10日。47、《文化自觉与学术原创——读<感悟通论>》,《文学评论》2009年第1期。48、《论马尔库塞与弗洛伊德的学术缘分》,《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11辑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美学》2009年第6期全文转载。50、《“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当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文学评论》2009年第2期。51、《2007年文艺理论研究综述》,《中国文学年鉴》(2008年卷)。52、《一个有意味的预示——马尔库塞的<德国艺术家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学刊》2008年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53、《“让哲学关注人的生存”——论马尔库塞与海德格尔的学术缘分》,《外国美学》第19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4月。54、《美作为一种“更高”的法则》,《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7月版。55、《论文学史写作的“生命化”》,《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56、《回顾过去建构未来——2008年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文艺报》2009年5月16日。57、《论马尔库塞文艺思想的基本观点》,《中外文化与文论》第12辑。58、《对电视文化的批判性思考》,《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59、《“大众”再诠释》,《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6月9日。60、《“世界文学”的民族指向》,《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7月21日。61、《论马尔库塞的“理性”观》,《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62、《2008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综述》,《中国文学年鉴》(2009年卷)。63、《走近经典——寻找精神的家园》,《文艺报》2010年1月22日。64、《马尔库塞艺术形式思想的理论渊源》,《创新与对话——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当代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4月版。65、《2009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状况》),《文艺报》2010年6月9日。66、《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30年》,《新中国文论60年》,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4月。67、《作为一种对抗的艺术——论马尔库塞的“反艺术”观》,《马列文论研究》(第15辑),湘潭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68、《祈向“本原”——对歌德“世界文学”的一种解读》,《文学评论》2010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12期全文转载。69、《论马尔库塞的艺术政治观》,《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70、《“全球化”语境中的“世界文学”探讨》,《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10年第10期全文转载。71、《透视“底层文学”的表述冲动》(合著),《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6月8日。72、《2009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新进展》,《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10年第11期全文转载。73、《对中国文艺理论60年的总结与回顾——<新中国文论60年>出版》,《学术动态》2010年第31期。74、《从学术评奖看学风:浮躁和不正之风侵蚀“净土”》(访谈),《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7月29日。74、《文学写作不可或缺理想之维》,《文艺报》2010年11月15日。75、《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综述》(合著),《中国文学年鉴》2010年12月。76、《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要重视“民族的”标准》,《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月4日。77、《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新收获——<创新与对话——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当代社会>出版》,《学术动态》2011年第1期。78、《对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历史考察》,《湖北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11年第7期全文转载。79、《新媒介下的文学处境——米勒“文学终结论”再探》,《艺术百家》2011年第4期。《“文学终结”的逻辑悖论》,《中国文化报》(论文摘录)2011年8月24日。80、《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百年回眸》,《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13卷第2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美学》卷2011年第7期全文转载。81、《回归作为艺术教育的文学教育》,《文艺报》2011年6月13日。82、《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英文),《世界美学大会论文集》2010年8月13日。83、《论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民族”标准》,《华中学术》第三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版。84、《寻找“新感性”——马尔库塞“新感性”的诸种形式》,《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版。85、《“全球交往”中我国文论的生存之路》,《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8月2日。86、《探索中西文化交往之路》,《人民政协报》2011年10月24日。87、《深情的诉说与理性的思考——读<合作化小说中的乡村故事和国家历史>》,《文艺报》2011年11月16日。88、《“中荷文化交流:文学、美学与历史”论坛会议综述》,《文学评论》2011年第6期。89、《2010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综述》,《中国文学年鉴》2011年11月。90、《寻找“民族文学”发展的新机遇——<全球化与复数的“世界文学”>简介》,《学术动态》2011年第28期。91、《文学理论研究热点回顾》,《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2月27日。92、《一个有“精神”的人》,《新湘评论》2012年第3期。93、《我们的时代及其文学表现——与著名作家座谈》,《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年第1期。94、《开启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新维度——对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的解读与评价》《湖北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12年第5期全文转载。95、《我们的文化自信从何而来?》,《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96、《马尔库塞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见《精神分析视野下的意识形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版。97、《对建国初期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考察与分析》(合著),《中外文化与文论》第21辑。98、《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新进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前沿研究报告(201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3月版。99、《怎样看待延安<讲话>的理论遗产?》,《湖北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100、《弘扬讲话精神建设文化强国——“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学术研讨会”述要》,《人民日报》2012年5月23日。101、《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论”之争》,《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7月版。102《“五个一”20年:优秀文化作品与其代表的时代》,《央视网评》第387期,2012年10月2日103、《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研讨会》,《文学评论》2012年第4期。104、《莫言获奖:中国很高兴 世界也很高兴》,《央视网评》第401期,2012年10月11日。105、《文艺理论要为文学创造思想——文艺理论家钱中文访谈》,《文艺报》2012年10月26日。106、《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本质“审美”建构》,《当代文艺学的变革与走向》,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11月版。107、《2011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综述》,《中国文学年鉴》(2012卷);108、《手机媒体带来的问题与挑战》,《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12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13年第2期全文转载。109、《80年代<手稿>讨论述议》,《中国文学研究》2013年第1期。110、《译介与反思——“西马”研究在中国的命运》,《文艺理论与批评》2013年第1期。111、《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前沿报告》,载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前沿研究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4月版。112、Marxist Aesthetics in China,Diversities in Aesthetics:Selected Papers of The 18th Congress of International Aesthetics,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7月版。113、《建国后俄苏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基本走向》,《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10期。114、《现实与对话: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文艺报》2013年11月4日。

核心学术期刊1、《关注新时期文学与道德,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学评论》2000年第3期)2、《现代传媒对文学艺术的影响》(《甘肃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3、《赛伯空间中的当代文学艺术的命运》(《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第3期)4、《王朔现象及其理论意义》(《河南师大学报》2000年第5期)5、《艺术消费与广告的文化意味》(《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6、《论科技意识形态及其对艺术生产的影响》(《社会科学研究》2001第1期)7、《作为文学阵地的文学期刊》(《新疆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8、《市场语境下艺术的雅俗分化与融合》(《厦门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9、《面向文化:文艺理论的新转变》(《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10、《期刊的危机与突围》(《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12期)11、《意味深长的“沉默”》(《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年第2期)12、《消费时代的文艺精神状况》(《人文杂志》2001年第3期)13、《中国稿酬制度的变迁》(《江汉论坛》2001年第4期)14、《大雅大俗的大众之歌》(《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15、《公案文学艺术魅力剪话》(河南师大学报》2001年第4期)16、《惊鸿一瞥:2000年中国文艺理论研究》《湖北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17、《“树上的果子”与“自然的鲜活气息”》(《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18、《把理论还给历史》(《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19、《文学史理论反思:重写论、先验论与更替论》(《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第5期)20、《市场语境下工具理性的审美意义》(《文史哲》2002年第1期)21、《作为艺术的生产》(《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1期)22、《艺术生产论的当代意义》(《甘肃社会科学》2002,6)23、《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的研讨与探索》(《西南民族学院》2002,11)25《“中国学者对世界学术的贡献”》(《江西社会科学》2002,12)《2002年中国文艺理论研究综述》(《中国文学年鉴》2003卷)26、《一部值得珍视的著作》(《当代文坛》2003、1)27、《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的当代意义论略》(《马列文论研究》第13辑)28、《瑞恰兹与〈文学批评原理〉》(《江汉论坛》2002,4)29、《从“客观快乐说”到“直观本质论”》(《江苏社会科学》2003,1)30、《关于文艺美学学科定位论争的回顾与反思》(《文艺争鸣》2002,6)31、《“火焰战争”与“文化垃圾” ——关于“网络文学”的几点不合时宜的想法》(《社会科学战线》2002,4)32、《市场经济下的文艺新观念漫议》(《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33、《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艺术生产》(《广西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34、《对“创造论”的彻底清算》(《广西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35、《电脑艺术的兴起和古典艺术的终结》(《右江民族师专学报》1998年第3期)36、《期刊的转向与文学的命运》(《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1期)37、《论“缺陷”在文艺创作中审美意义》(《南宁师专学报》1999年第2期)38、《论艺术消费》(《宜州师专学报》1998年第3期)39、《郭宏安等著〈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研究〉评介》,(《中国文学年鉴》1997-1998年卷)40、《金元浦著〈文学解释学〉评介》,(《中国文学年鉴》1997-1998年卷)?? 41、《夏中义著〈新潮学案〉评介》,(《中国文学年鉴》1997-1998年卷)42、《评周宪〈超越文学——文学的文化哲学思考〉评介》,(《中国文学年鉴》1997-1998年卷)43、《论科技意识形态及其对艺术生产的意义》(《广西师大学报》2000年第2期)44、《“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的回顾与反思》(《求索》2001第4期)45、《作为产业的文学期刊》(《岱宗学刊》2000年第4期)46、《审美意识形态与艺术交往精神》(《河海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47、《精神生产者的市场境遇》(《荆州师院学报》2000年第4期)48、《艺术生产论的发展及其当代意义》(《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年第3期)49、《1996-1997年中国文艺理论研究》(《中国文学年鉴》1998-1998卷)50、《1999-2000年中国文艺理论研究综述》(《中国文学年鉴》2000-2001卷)51、《市场经济与艺术生产》《河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52、《张健著〈清代诗学研究〉评介》,(《中国文学年鉴》1999-2000年卷)53、《包忠文著〈当代中国文艺理论史〉评介》,(《中国文学年鉴》1999-2000年卷)54、《钱中文著〈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评介》,(《中国文学年鉴》1999-2000年卷)55、《何西来、杜书瀛主编〈新时期文学与道德〉评介》,(《中国文学年鉴》1999-2000年卷)56、《陈良运著〈周易与中国文学〉评介》,(《中国文学年鉴》1999-2000年卷)57、《王立著〈中国文学主题学研究〉丛书三种评介,(《中国文学年鉴》1999-2000年卷)58、《薛永武著〈西方美学论稿〉评介》,(《中国文学年鉴》2001年卷)59、《黄鸣奋著〈比特挑战缪斯:网络与艺术〉评介》,(《中国文学年鉴》2001年卷)60、《周宪著〈崎岖的思路〉评介》,(《中国文学年鉴》2001年卷)61、《张荣冀著〈流行艺术研究〉评介》,(《中国文学年鉴》2001年卷)62、《走向艺术生产论》(《三峡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63、《现代传媒与艺术研究论纲》(《许昌师专学报》2000年第5期)64、《走向新世纪的文艺之思》(《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65、《现代传媒带来的审美观念的转型》(《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66、《文艺理论: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反思》(《滨州师专学报》2001年第3期)67、《略论意识形态与艺术生产》(《殷都学刊》2001年第1期)68、《对缺陷美的几点思考》(《成都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69、《数码时代艺术剪话》(《走向新世纪的影视艺术》,文集,华艺出版社2001年版)70、《现代传媒与文学艺术》(《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71、《“审美之维”与“单向度的人”》(《荆州师院学报》2001年第3期)72、《“寄言出意”与“得意忘言”》(《中南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73、《中国期刊百年回顾》(《曲靖师院学报》2001年第4期)74、《“审美之维”与“单向度的人”》(《荆州师院学报》2000年第4期)75、《十七世纪英国的幽默故事书》(《岱宗学刊》2001年第3期)76、《从头细品百年文论,长卷精绘理论风云》(《文学前沿》2001年第3期)77、《数字化生存状况下的艺术生产》(《阴山学刊》2001年第6期)78、《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山东农管干部学院学报》2001第4期)79、《“文学现代性”研究述评》(《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80、《网络时代的文学艺术》(《三峡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81、《简评〈文艺活动的审美维度〉评介》,(《中国文学年鉴》2002年卷)82、《简评〈艺术的哲学思考〉》,(《中国文学年鉴》2002年卷)83、《简评〈胡经之文丛〉》,(《中国文学年鉴》2002年卷)84、《简评〈明永乐至嘉靖初诗文观研究〉》,(《中国文学年鉴》2002年卷)85、《“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讨论会》,(《中国文学年鉴》2002年卷)86、《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文学与人研讨会》,(《中国文学年鉴》2002年卷)87、《2001年中国文艺理论研究综述》(《中国文学年鉴》2002卷)88、《文艺学术史:一项相当于金字塔的学术工程》(《南方文坛》2002年第1期)89、《论科技意识形态的文化意义》(《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90、《中心的边缘与边缘的中心》(《云梦学刊》2002年第5期)91、《以文本为中心的合理性及其局限》(《宝鸡文理学院》2002年第1期)92、《百年文艺学的“两次转型”》(《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2,3)93、《“请客赴宴”与“开店卖饭”:关于艺术生产与消费的思考》(《吉首大学》2002,2)94、《危机与出路:关于期刊市场命运的思考》(《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2,5)95 《绽放在悬崖上的花朵:人文社科学报的学术特色之我见》(《三峡大学学报》2002,6)96、《“审美泡沫”:文化消费意识与广告》(《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2,3)97、《珠积玉累成学问披沙拣金铸文章》(《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2,4)98、《对“诗与画”的审美复合的追求》(《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2002,11,29)99《中国当代文论: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编《文艺美学研究丛刊》第2辑)100《王文宏著〈厨川白村文艺思想研究〉评介》,(《中国文学年鉴》2003年卷)101《冯毓云著〈文艺学与方法论〉评介》,(《中国文学年鉴》2003年卷)102《童庆炳等著〈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评介》,(《中国文学年鉴》2003年卷)103《汪正龙著〈文学意义研究〉评介》,(《中国文学年鉴》2003年卷)104《刘俐俐著〈隐秘的历史河流〉评介》,(《中国文学年鉴》2003年卷)105《姚文放著〈美学文艺学本体论〉评介》,(《中国文学年鉴》2003年卷)106《王杰著〈审美幻象与审美人类学〉评介》,(《中国文学年鉴》2003年卷)107《文学研究种的跨学科发展研讨会》,(《中国文学年鉴》2003年卷)108《“中国古代文体与文学理论”研讨会》,(《中国文学年鉴》2003年卷)109《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座谈会》,(《中国文学年鉴》2003年卷)110《“全球化语境与民族文化、文学的前景”国际学术讨论会》,(《中国文学年鉴》2003年卷)111、《文学批评“情采论”》(《东方丛刊》2003,1)112、《理论自觉的历史意义》(北师大编《文学理论学刊》第2辑)113、《2003年中国文艺理论研究综述》(《中国文学年鉴》2004卷)114、《文艺美学研究的进展》,(《中国美学年鉴》,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版)115、《全国“文论何为”学术研讨会》,(《中国文学年鉴》2004年卷)116、《汤学智著〈生命的环链〉简评》,(《中国文学年鉴》2003年卷)117、《林保全著〈马克思主义文艺审美论〉简评》,(《中国文学年鉴》2003年卷)118、《〈比较与超越——世纪之交中西文论比较研究〉简评》,(《中国文学年鉴》2004年卷)119、《〈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观照〉简评》,(《中国文学年鉴》2004年卷)120、《〈中国商贾小说史〉简评》,(《中国文学年鉴》2004年卷)121、《〈文学理论:文化阐释与学科形态〉简评》,(《中国文学年鉴》2004年卷)122、《〈消费社会的文学文本〉简评》,(《中国文学年鉴》2004年卷)123、《“文论何为”学术研讨会综述》《文学评论》2004年第6期124、《克罗齐和直觉美学研究》(译文)《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7期125、《直逼中心的“边缘表达”》,《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126、《人本文学之中西比较》《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27、《身体缺席的精神盛宴?——关于网络文学的反思》,《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128、《努力开掘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意义——评邓新华著〈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观照〉》《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29、《从“生产论”视角看“审美意识形态”说《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130、《现代传媒革新与当代文艺命运》,《紫观阁》2006年第5期。131、“杜书瀛美学研究暨《价值美学》座谈会”召开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9-05-10 期刊 0 0132、从头细品百年文论 长卷精绘学术风云——《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讨论会纪要 陈定家 文学前沿 2001-06-15 133 文艺批评风格论 文学前沿 2002-11-15 期刊 0 5134 公民、数字媒介与全球化 马克·波斯特; 陈定家译 江西社会科学 2008-01-25 期刊 0 54135寻找网络时代的艺术“灵光” 陈定家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8-03-10 期刊 0 43136 市场与网络语境中的文学经典问题 陈定家 文学评论 2008-02-15 期刊 0 158137、超文本与互文性 陈定家等 社会科学辑刊 2008-05-15 期刊 0 89138 网络时代的文学“奇迹”——以《姑妄言》的“重现江湖”为例 陈定家 学习与探索 2008-11-15 期刊 0 16139市场与网络语境下的文学祛魅问题——以《浮士德》的改编与戏仿为例 陈定家 江西社会科学 2009-02-25 期刊 0140 努力开掘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意义——评邓新华著《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观照》 樊宝英; 陈定家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1-25 期刊 0 18141 从“生产论”视角看“审美意识形态”说 陈定家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6-01-26 期刊 2 72142 书籍的终结 罗伯特·库弗; 陈定家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02-26 期刊 0 15143“超文本”的兴起与网络时代的文学 陈定家 中国社会科学 2007-05-10 期刊 5 422144 推动美学从实践研究向关系研究的当代转型 陈定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2009-05-26 报纸 0 0145 加强网络文学研究和引导 陈定家 文艺报 2007-10-30 报纸 0 8146 把网络文学推向学术前沿 陈定家 文艺报 2008-05-06 报纸 0 6147 价值美学的新开拓 陈定家 人民日报 2008-10-16 报纸 0 13148 走向移动阅读的手机小说 陈定家 中国文化报 2009-01-02 报纸 0 3149 审美现象与美学价值 陈定家 人民日报 2009-04-14 报纸 0 12150虚构与人类生存 汪正龙 (南京大学) 陈定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图书商报 2003-11-28 报纸 0 6151中国近现代美学研究的可喜收获 陈定家 文艺报 2005-11-10 报纸152热点聚焦 文艺理论研究综述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2/01/01 年鉴 0 2153 论著评介 《文艺活动的审美维度》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2/01/01 年鉴 0 0154学术会议 《中国20世纪文学学术史》讨论会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2/01/01 年鉴 0 0155 学术会议 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文学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 陈定家; 付小悦 中国文学年鉴 2002/01/01 年鉴 0 3156 研究综述 文艺理论研究综述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1/01/01 年鉴 0 7157 专题研究 文艺美学研究概况 陈定家 中国美学年鉴 2002/01/01 年鉴 0 0158 探讨与争鸣 关于文艺美学学科定位的争论 陈定家 中国美学年鉴 2001/01/01 年鉴 0 2159 美学态势 文艺美学研究概观 陈定家 中国美学年鉴 2001/01/01 年鉴 0 1160 现状考察 关于“全球化与中国人文建设”的调查报告 高建平; 严平; 陈定家; 师亚惠; 张媛 中国文学年鉴 2004/01/01 年鉴 0 0161研究综述 文学理论研究综述 陈定家; 高建平 中国文学年鉴 2004/01/01 年鉴 0 4162 学术会议 全国报告文学理论研讨会暨全国报告文学理论家联谊会第二届年会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4/01/01 年鉴 0 0163 学术会议 全国“文论何为”学术研讨会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4/01/01 年鉴 0 0164 研究综述 文艺理论研究综述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3165 论著评介 《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0166 论著评介 《文学意义研究》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0167 论著评介 《美学文艺学本体论》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0168 论著评介 《多维视野中的文学与美学》 钱中文;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0168论著评介 《审美幻象与审美人类学》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0170 论著评介 《文艺学与方法论》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0171 论著评介 《厨川白村文艺思想研究》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172 学术会议 文学研究中的跨学科发展研讨会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0173 学术会议 “中国古代文体与文学理论”研讨会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0174 学术会议 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座谈会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0175 学术会议 毛泽东文艺思想与中国现当代文艺家学术研讨会 文小平;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0176学术会议 全国戏剧期刊与戏剧理论批评研讨会 文小平;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0177 学术会议 “全球化语境与民族文化、文学的前景”国际学术讨论会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3178 学术会议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苏比;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0179 学术会议 审美与艺术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 鲁文美;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0180学术会议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与创新”学术讨论会 鲁文美;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3181 学术会议 “人民美学与现代性问题”研讨会 文小平;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0182 学术会议 “美学、艺术与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 鲁文美;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1183 概况 文艺理论研究综述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0/01/01 年鉴 0 5184 新书评介 《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0/01/01 年鉴 0 0185 新书评介 《新时期文学与道德》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0/01/01 年鉴 0 0186 研究概况 文艺理论研究综述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1998/01/01 年鉴 0 3187美学态势 文艺美学研究的进展 陈定家 中国美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0188 美学论文摘要 从“客观化快感”说到“直观本质”论——桑塔亚那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一瞥 陈定家 中国美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1189 论文摘要 从形象到拟像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6-01-01 年鉴 0 0190 论文摘要 论全球化语境下报告文学的文学性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8-01-01 年鉴 0 0191 学术会议 庆祝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创立20周年暨《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创刊20周年纪念研讨会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7-01-diansnam 01 年鉴

文艺理论与批评方向论文选题题目怎么选的

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专业二概述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业二在考试时,是第二天下午的时候考察,考试时间为14:00-17:00,考试分值150分。通过分析近年来研究院的题目,研究院对专业二的考察主要集中于:文艺理论、文艺批评、美学以及文艺研究分析这几个部分。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专业二参考书(必备参考书)虽然中国艺术研究院没有指定的参考书目,但根据近年来的考题,以及考上的同学的复习情况,同时也有高分大神的整理,我们归纳总结出来了下面的参考书。《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王朝闻这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总结了20世纪50-60年代美学大讨论和80年代初“美学热”的理论成果,初步建立了以社会实践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观。这本书有一定的阅读难度,可以先从上一本参考书先入手。《艺术概论》 文化艺术出版社 王宏建这本《艺术概论》是王宏建老师编写的经典本科教材,文艺理论可以从这本书里找到相关表述。这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所以阅读的时候有一定的难度。全书共有六章,它们是:第一章 艺术本质论 、第二章 艺术门类论 、第三章 艺术发展论 、第四章 艺术创作论 、第五章 艺术作品论 、第六章 艺术接受论 。而这里面的 艺术本质论、艺术发展论、艺术创作论、艺术接收论 都是专业一艺术概论的考察重点,反复阅读十分必要。《艺术学概论》彭吉象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彭吉象的《艺术学概论》在篇幅上虽然要比王宏建的《艺术概论》看上去要多,但难度而言要简单很多。这本书包含了三编十二章节,上编为【艺术总论】,包含了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文化系统中的艺术四个部分。中编为【艺术种类】包含了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五个部分。下编为【艺术系统】包含了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三个部分。这些部分我们不难从王宏建的版本上找到对应的章节,当然,要是两本能结合起来来看,就更好了。《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叶朗这本参考书是对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概论里的美学部分最好的补充。这是一本全面、系统地讲述美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教科书,同时也是一本研究美学理论核心区的前沿课题的学术著作。这本书除绪论外,共4编15章,第一编为审美活动,讲的美是什么,美感的分析,美和美感的社会性;第二编为审美领域,介绍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及技术美的范畴;第三编为审美范畴,介绍了优美与崇高、悲剧与喜剧、丑与荒诞、沉郁与飘逸及空灵;第四编为审美人生,介绍美育与人生境界等内容 。《中国文学史》(4册) 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费振刚 人民文学出版社这套书的内容很完整,共有四册,对于我国每个时期的文学发展有很深刻的解读。对考试的帮助很大。这套书共有9编 。其中, 第一编上古至战国的文学;第二编秦汉文学;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五编宋代文学;第六编元代文学;第七编明代文学;第八编清初至清中叶的文学;第九编近代文学——晚清至“五四”的文学。这本书可以结合前面的书籍一起学习,将知识点都串在一起。《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这套书是研究中国文学的经典教材,一定要入手。全本分为四卷。本书倡导文学本位,并将文学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中,翔实地描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作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考证和论述。各章均有详细的附注,以介绍各家之说,各卷之后附有研修书目,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前瞻性以及较大的信息量。《学术思想与人物》刘梦溪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本书主要收集了近现代著名人物的学术著作以及学术思想,是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专业的必读书籍。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专业二参考书(补充参考书)《中国文化史》中华书局2015年版 柳诒徵《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张岱年 / 方克立《文学理论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童庆炳《西方美学史》 朱光潜《西方文论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马新国《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备考策略及指导关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文艺学考研专业二801文艺理论与批评 的备考策略,同学们最希望的还是能把上面的几本书汇总起来,尤其是文学史与文学理论的结合,虽然很难做到完美的融合这些书的内容,但仍然希望至少包含是最好的了。上面我们提到了童庆炳的《文学理论教程》,这本书是文学理论的基础教科书,关于文学理论有详细的介绍,因此,这本书的很多部分可以当做同学们在答题时用作提高分值的重要作用。所以,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仅仅看一本书是不够的,一定要将几本书结合起来看才可以,不然的话,可能复习起来的全面性会有偏差,答题的时候自然就缺少相关的知识点。此外,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学801文艺理论与批评资料已经上线,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咨询【才思考研】。专业二资料与专业一610文学基础一起使用最为合适!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