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浅谈艺术欣赏与生活中的艺术论文600字

发布时间:2024-07-02 12:40:46

浅谈艺术欣赏与生活中的艺术论文600字

我的绘画之路 从小,我就对绘画有着特殊的情感。记得 在我读幼儿园的时候,妈妈问我想学点什么, 我毫不犹豫地说:“我想学画画。”于是,我与 绘画结下了不解之缘。 绘画不仅给我带来了乐趣,也给我带来了 好朋友似的安慰。在我开心的时候,用彩笔画 下自己的喜悦;在我不开心的时候,用颜料画 下自己的烦恼。绘画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 一部分。 绘画有着别具一格的魅力。无论是漫画、 水粉画都是我非常喜欢的。尤其是漫画人物, 是我一直以来酷爱的。虽然没有老师的指导, 但我一直自己在努力,自己在尝试怎样把漫画 人物画得更好。从开始画漫画到现在,我已经 用掉了不知多少本素描本,现在翻出来看,别 有一番风味,尽管以前画的不是很好,但每一 副画都凝聚了我对绘画的热爱。大家都知道, 日本的漫画水平是非常棒的,虽然我恨日本人 ,但他们的漫画水平,确实让我佩服。在家里 有了电脑之后,我便在网上找一些日本的漫画 ,然后自己临摹下来,久而久之,自己的水平 也提高了不少。不光是漫画,其他的我也非常 喜欢。在小学的时候,我一直利用双休日的时 间参加绘画班,还参加过好几次等级考试,一 本本证书我一直珍藏着。 我的一个姐姐也十分喜欢绘画。在她房间 里的白墙上,可以看到她的画——那是她在10 多岁的时候,不顾她妈妈的反对,执意要在自 己的墙上,画上最美的东西,她大胆、粗矿的 线条深深让我体会到她对绘画的热爱,于是, 我跟她有了共同话题。 此外,服装设计和家居装潢我也很喜欢。 它们都给我以美的享受。我有一本素描本特别 是设计服装的,有时候画了几副,就拿去给我 姐姐看,让她给我提点意见。 我觉得,绘画是一样很高雅的艺术,它可 以陶冶人的情操。它现在会伴随着我走下去, 我相信,以后也会,绘画会伴随着我的一生。 因为,我对它有独特的感情。以前,我学过电 子琴、古筝、书法等等,但都没有坚持下来, 惟独绘画,我坚持了将近有10年了,这份感情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我很开心,无论在什么时候,绘画都能陪 伴我。无论怎么样,我都不会放弃绘画。

谈生活中的艺术  一谈到艺术,大家就会感到高深莫测。实际上,生活中,艺术无处不在。也正如罗丹所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含义比艺术要广,美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我们都知道黄金分割率,又称黄金率,是指公元十九世纪德国美学家柴依辛(Zeising)所发现的矩形中短边和长边的比例为0.618。他认为这种比例具有“多样的统一”,轻重匀称,没有均等或悬殊的形势,最合乎美感的要求。现在许多门、窗、画框、国旗的宽与长大多接近这种比例。人身上很多部位的比例都接近0.618。画家陈醉写过一本《裸体艺术论》,他以人类的发展史为线索,以古希腊艺术、基督教艺术,以及印度、中国和非洲艺术为背景,从美学、文艺学、艺术史理论等多种角度入手,通过对大量裸体艺术作品的研究分析,系统地论述了从原始至现代的裸体艺术。没有那一个画家不研究人体,不画人体的。一幅好的人体写生,就是一幅艺术作品。  年轻人都喜欢穿着打扮,其实,穿着打扮就是一种艺术行为。穿衣服要考虑自己的体形、个性,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去选购衣服,有些衣服别人穿上很好看,你穿上不一定好看。过去,学生专门有学生装,现在中小学生有校服,大学生没有统一着装的规定,我们的着装要穿出身份,穿出品位,穿出气质,要让别人一看,你就是个大学生,是个有知识的文化人。穿衣服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我们大家可以看一看,你的左右前后,穿衣服是否体现了艺术修养。  这里讲的是生活中的艺术问题,旨在引导大家发现身边的艺术。我想循着宿舍、学校、社会、自然的思路来讲。  前些年,我们学校抓宿舍文化建设,我参观过大家精心布置的宿舍,给我的感觉特别好。有的宿舍布置得确实让人感到艺术、高雅,从整体看女生宿舍略胜于男生宿舍。其中一个宿舍的一幅水墨竹子和几根从“天兴洲”采回的雪白的芦花,让我感到赏心悦目。艺术就是这么奇特,并不需要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就是在简陋的茅舍,只要有一架书、几幅画就能蓬荜生辉。  在我们学校,也有许多美的地方,就在我们这阶梯教室与实验楼之间这块地方就很美。那座水池中的假山,只要我们用艺术的眼光去看它,它就是一座富有个性和艺术韵味的假山。学校的主楼、广场、体育馆等等,也都具有建筑美。只要我们心中有艺术,眼前就会有艺术。  当我们走出校门的时候有没有细心观察一下生活中的艺术呢?商店的门牌,橱窗的摆设,街道的灯光,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这里面都有艺术。  武汉市的文化氛围要差一点,我身居这个城市二十多年,一直没有感受到她的文化。今年十月份,我到了西安以后,才有了切身的体会。西安是一座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我在西安住了一个多星期,感觉时间太短。陕西历史博物馆简直就是一部中国古代史,最让我激动的是“书院门”至碑林博物馆那一条长长的街。那是一条艺术的街,文化的街,那里的书画店一家接着一家。在一家专卖书画方面书籍的书店,一天零售三百多份《美术报》。我在武汉市的任何一家书店、报刊零售店都看不到《美术报》。那里的书画很有市场,不少画店就是书画家本人开的,楼上作画,楼下卖画。主要是中国书画,油画少一点,还有一些木制的工艺品。我是一家一家地看,不厌其烦,每到一处都觉得赏心悦目,也都觉得有所收获。每走一店,老板不会主动与你打招呼,“你看看这个,这个比那个更好”,而是让你静静地品味,等你有意搭话的时候他才会主动和你讲。不像我们这里的营业员,热情过度,你想逛逛,不成,只要你眼睛看到哪里,她就会跟到那里,不厌其烦地给你介绍怎么怎么好,让人怕接近。上个星期,我在洪山礼堂听报告,实在是坐不住了,出门逛逛,偶尔看到一家画店,让我激动了一番。走进去一看,就不再激动了。因为那里的作品,都是画匠制造出来的,风景画是俗气的艳色堆砌,人物画像涂了脂粉的僵尸,没有一点灵气。唯有一幅俄罗斯街头雨景,让我感受到了艺术,上面没有标价。其它的画都有标价,一百、两百都有。我跟老板讲,这幅油画我出三百元拿走。老板告诉我,那幅画的进价是四佰五,说给我四佰,并希望我有书画作品给他代卖。听说这样的画店汉口有几家,大家有机会,有时间可以去逛逛,也看看你们能不能分出画家与画匠的作品。  黄秋耘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爱美的瑞士人”。他说瑞士人的客厅、卧室的墙上都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名画(大多是复制品),从现代派的水彩画,梵高和戈雅的名作,到中国的水墨画,应有尽有,随主人的兴趣而异。可以说,瑞士人的家庭几乎是一个小型的美术馆。而公园,则是一个小型的雕塑展览馆。有白石雕塑,大理石雕塑,青铜雕塑。题材也是多姿多彩的,有古希腊的神像,英雄和美人,也有近代的英雄人物(包括林肯和华盛顿)。  我也到过一些装潢华丽的家庭,在那里看不到一本书,没有一幅画,虽然华丽,可惜缺少了一点高雅。我们随便到一个家庭,不用介绍主人的身份、职业,只要看看他家里的陈设布置便知道一二。  大自然是一座丰富的艺术殿堂,她给艺术家们以无穷无尽的素材,有些艺术作品,基本上就是自然风光的再现。虽然我们不可能人人都去游历名山大川,但我们都有机会接触大自然,我们可以利用春天的时候出去踏踏青,三五个好朋友骑自行车,或搭乘公车去游一游春。96年春,我们几个好朋友一起去了蒲圻,蒲圻的陆水湖真是让人心醉。我们一早上8点多钟就到陆水湖边,那里有机动的游轮,感觉总不太好,于是,在附近找到一个划小木船的农民,让他划船带我们游一游湖。那天真是风和日丽,五月的太阳晒在身上暖暖的,几个人上船后都找好了自己的位置,那一湖碧水,你恨不得下去洗个澡,山青青,水碧碧。起初,我们是用手在船边划一划水,清凉清凉,喝一口,甜甜的。后来朔性把鞋袜脱了,坐在船边上,脚在水中与船同游。只是这时候再也没有人喝水了。  大概是在93年,我带着几个学生搭乘公车跑到东西湖,去感受五月的田园风光。我这人生性喜欢大自然,一见到麦田、水田、田埂、渠水就激动。那路边长满了各种颜色的野花,他们几个男士总要去采几朵向女士献殷勤,我告诉他们,路边的野花不要采!那天天热,带去的水不够喝,我们跑到农民家里讨水喝,又打着赤脚跑到稻田里玩。田里还没有插秧,那泥土软软的,凉凉的,当时的整个心情都融入了大地。空气也清新,夹杂着泥土的芳香,玩够了就坐在水沟边洗脚,到大树底下乘凉,看远处,蓝蓝的天,金黄的麦浪。那时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心旷神怡。  自然是美丽的,但是境由心造,如果你缺乏艺术修养,就不能做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歌德说,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在他每一页的字句里我们读得到最深奥的消息。徐志摩说:“只要你认识了这一部书,你在这世界上寂寞时便不寂寞,穷困时不穷困,苦恼时有欣慰、挫折时有鼓励,软弱时有督责,迷失时有南针。”  -----------------------------  今年夏天,我有幸到印度走了一遭,跑了几个大城市和旅游景点,对这个文明古国有了粗浅却是亲身的了解。一方面,我为这里大多数人民生活环境的恶劣程度所震惊 —— 贫困,污染,人口爆炸,交通无序随处可见 —— 并为我们中国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所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但是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了不少值得我们中国人借鉴的地方。当今的中国似乎一味地向西方看齐,但也许和我们一样急于发展的传统国家在某些方面更有让我们参照的价值。  作为一个艺术史学生,我尤其对印度的艺术感兴趣,不仅是陈列在博物馆里的艺术,更重要的是艺术在大众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她是如何构成他们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讲,我觉得印度人仍然保持着很强烈的审美意识。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这里大多数的妇女仍然穿印度的传统服装纱丽( saree) 。以前我觉得这是印度妇女受压抑的表现,但到了这里以后,我不禁为纱丽即使是穿在肥胖妇女身上也显出的优雅所深深打动。在印度三个月,看到的纱丽成千上万,也不记得两件完全相同的。其色彩和图案的千变万化令人目不暇接。在圣城威若那西( Varanasi ),我看到成群的妇女在恒河边上的白沙滩上晾纱丽。纱丽摊开来,其实只是一整匹没有任何剪裁的布或丝绸,两个妇女各执一端,它便迎风鼓动,远望去像是着了色的浪。我不禁想起我们中国的传统服饰也是千姿百态,而且每个朝代和地域都有不同的特色,绝不比纱丽来得单调。可惜,虽然现在国内的服装设计渐渐地吸收传统服饰的成分,但一般只是基于一种 “ 奇风异俗主义 ” ( exoticism) ,占主流的还是西方的服装风格。但西方服装的很多特点,比如标准化,简洁,以及在国内一年胜过一年的夏季服装的暴露,如果我们仔细反思一下,其实只是工业文明的象征符号,和人类天然的美感没有多大联系。我们觉得 “ 美 ” 的,其实是作为工业文明赖以生存的价值体系的载体而被灌输给我们的,是一种条件作用( conditioning) ,并不是发自内心被感觉到的。我们带着这种异化了的审美观去看待传统服装,自然觉得它 “ 不合时宜 ” 。殊不知传统服装才往往更与一个民族内在的审美情趣结合在一起,它的造型图案凝聚着这个民族的人民对其生活环境的观察和体验。现代西方服装摈斥传统服饰为 “ 繁琐 ” ,并不是因为它发现了一种新的 “ 美 ” ,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工业文明急功近利,一味追求生产效率的结果。

没有世界,什么都不必说。但有了世界,却什么都很难说――题记世上,有着数不清的人。一生中,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有人欢,有人悲。有人得,有人失。为什么,一样的开始,结局却不同,一生的际遇更是悬殊。其实,这都取决于你对人生的态度。是积极勇敢地去面对,还是颓废失落,自怨自艾地破罐子摔碎。真的,在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一辈子都一帆风顺,一生风平浪静。无论谁,都要有承受挫折的能力。在困难面前,要无畏地去努力,百折不挠,不要去逃避,逃避只会使你越来越弱,直至不堪一击。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经受不了一点挫折,一失败便万念俱灰,不想重来一次,也不敢再去奋斗,只因害怕再一次失败。大千世界,人生百态。如何面对人生,是快乐,是悲伤?不能让你的人生去决定,也不是任由命运摆布着你,应该自己把握!有人会在失败时念叨着:“命运,命运!既然早已注定,有何必去强求,随遇而安吧。”但是否但灾难降临时,也要死死坐着,说着:“一切皆是命……”不,决不是,这只是弱者的表现,我们,要把握着自己的态度,努力去进取!其实,是人生改变你,还是你改变人生,都有你自己决定。即使人生路上充满颠簸,忧伤与悲痛始终紧随着你。但只要你始终让笑容陪伴着你,无论多么困难,多么伤心的事也闯得过去,这就是人生的态度!本来,人的一生很美,也很甜。但往往,消极颓废的人生态度却会使你的本应精彩的一生过早落幕,或是让人生中充满苦涩,使本应五彩缤纷的人生黯淡无光。积极的人生不一定会使你成功,但消极的人生态度却一定会使不思进取,从而放弃一生!每个人都有选择人生之路的权利,开心也罢,悲伤也罢,带者认真对待人生的态度上路,慢慢开拓出自己的一片天吧!

艺术与生活:多远?多近?——审美 — 艺术观念流变考察[日期:2008-08-24] 来源: 作者:张婷婷 [字体:大 中 小] 【 内容 提要】一般地说,古典审美— 艺术 观念(包括 现代 之“古典”审美—艺术观念)多强调艺术与生活的距离,看重艺术与生活的区别,认为艺术之所以是艺术,就在于它的不平常性;古典美学批评,总是千方百计寻找艺术之巧夺天工的特异、艺术家之非同寻常的“绝活”。而大约从20世纪开始,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种观念发生了变化,在整个世界范围里出现了所谓“审美生活化”(艺术生活化)和“生活审美化”(生活艺术化)的趋向,对此,不但有美学 理论 家和艺术批评家在鼓吹,且有创作家在实践。艺术与生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不清。 一艺术与生活,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被说烂了、提起来便令人兴味索然的话题。今天又来说它,不是为了自找没趣,而是想借此审视一下审美—艺术观念的流变,特别是近年来审美—艺术观念的新动向。宏观地看,古往今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大略经过了三个阶段:口传文化时期艺术与生活直接合一;印刷文化时期艺术与生活疏离对立; 电子 文化时期艺术与生活再次走向融合。口传文化时期或再加上手写文化的前期(特别是纸张发明之前),艺术与生活曾经是混沌一体、不分彼此的。那时艺术是生活的一部分,譬如渔猎 时代 人们的弓箭既是工具也是心爱的“艺术”品(如果当时有所谓“艺术”观念的话),“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是模糊的,或者说当时艺术还没有从生活中分娩,人们的审美意识还萌动在生活实践的母胎中,譬如 中国 古代的玉璧、玉璜、玉琮……以及佩带的各种美玉,既是艺术品,同时也是祭祀用品和某种观念的象征物,具有原始宗教的、伦理道德的、 政治 活动的实用意义。即使到了孔子那个时代,艺术仍然很难同生活分得那么清,诗、乐、舞(如孔子说到的“八佾”舞)并不是后来人们观念中的纯粹艺术。甚至中古时期(例如魏晋)的佛教石窟壁画雕像,很难说当初有多少人是把它们当作“艺术”品去塑造的。西方亦如是。连古希腊戏剧,当初也是酒神节祭祀仪式性活动的一部分。后来,艺术逐渐“独立”了,艺术与生活疏离开来。手抄文化后期纸张出现了,这对审美—艺术的独立 发展 是一个重大促进;特别是到了印刷文化时期,艺术更是以它的“精英化”、“贵族化”甚至“神圣化”姿态去与“生活”拉开距离,艺术被供奉在高高的奥林匹亚山顶上。当时的人们认为,正因为艺术与生活不同,它才是艺术,而且,似乎离普通老百姓生活越远、越是高高在上,就越是好的艺术。这个时期可称为审美—艺术的古典时期。高雅的古典艺术,崇奉艺术为生活之精华的古典美学观念,是印刷文化时期审美—艺术现象的典型形态。与那时的 社会 状况和精神理念相应,艺术活动被认为是高于生活的创造,艺术产品被认为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产物,是超越凡俗的圣果。印刷文化所处的那个 历史 时代,是人类不平等的时代,是“劳心”者役使“劳力”者的时代,艺术创造似乎只能是“劳心”者的专利,而“劳力”者则被驱逐出审美—艺术的大雅之堂。就连那位号称诗风平易通俗、追求妇孺皆懂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无法掩饰其骨子里审美观念的贵族心态,“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琵琶行》),自觉或不自觉流露出对下等民众文艺活动的鄙视。审美—艺术活动因为是精英者的活动,是人上人的活动,是高雅人的高雅活动,艺术作品也就被看成与凡俗生活不同的高雅、特殊、精贵之物。中国古典艺术家和艺术评论家就特别强调艺术与生活的距离与差异。在他们看来,艺术几成神物,或具有几分魔力。传说顾恺之“常悦一邻女,乃画女於壁,当心钉之,女患心痛,告於长康,拔去钉,乃愈” ① 。又传说南朝梁代画家张僧繇画“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② 。这两则故事当然不可信。但它们表露出当时人们的一种观念,即艺术是不同于生活的神异奇妙的东西;至少它们渲染了艺术的神异与奇妙。中国古代艺术批评家也常常以艺术如何不同于生活、如何超越凡世来品评其高低优劣。魏晋以来“九品论人、七略裁士”之风甚浓,亦波及美学,无论书画诗文,大多要分三六九等。例如南齐谢赫就说:“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 ③ 他的《古画品录》把画家分为六品。梁朝钟嵘则把诗分为上中下三品。之后的许多艺术评论家据此加以演绎,区分各种不同标准的艺术和艺术家。唐·张怀较画家优劣为神、妙、能三品,朱景玄又将神、妙、能各别上、中、下三等,此外又加逸品,依次为:神(上中下)、妙(上中下)、能(上中下)、逸共十等。张彦远不同,最高等的艺术品格是 自然 ,置于神之上,分为自然、神、妙、精、谨细。他说:“夫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妙,失于妙而后精,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自然者,为上品之上; 神者,为上品之中;妙者,为上品之下;精者,为中品之上;谨而细者,为中品之中。余今立此五等,以包六法。” ④ 虽然后来的艺术批评家各有自己的说法,有的以逸品为先,神、妙、能次之(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有的主张取消张彦远所说的自然,而逸品也应置三品之外(明·王世贞《艺苑卮言》)。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坚持艺术具有不同于寻常生活的特殊品格;越是优秀的艺术,越是与寻常生活不同。绘画中的“写真”,照理最应贴近原物。但事实上画家的高明之处恰恰在于其所“写”与原“真”不一样,一定要高于、精于原“真”。这是古典美学的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晚唐画论家张彦远曾说了这样一个故事:晋代画家顾恺之“尝欲写殷仲堪真,仲堪素有目疾,固辞。长康(顾恺之字)曰,明府当缘隐眼也,若明点瞳子,飞白拂上,使如轻云蔽月。” ⑤ 在这里,艺术改变了生活原貌,它不但能避短扬长,而且能使缺点变成优点,使丑变为美。不过这样一来,画出来的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的原“真”,就相差甚远了。艺术要超脱凡俗,成为具有奇异魔力的“神物”,那么,创造艺术的人(艺术家)也必然要是能力超凡的神奇人物。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说顾恺之“传写形势,莫不妙绝。刘义庆世说云,谢安谓长康曰,卿画自生人以来未有也” ⑥ ;说吴道子“古今独步,前不见顾陆,后无来者。……神假天造,英灵不穷。……弯弧挺刀,植柱构梁,不假界笔直尺,虬须云鬓,数尺飞动,毛根出肉,力健有余” ⑦ 。朱景玄《唐朝名画录》把吴道子说得更“神”:“明皇天宝中忽思蜀道嘉陵江水,遂假吴生驿驷,令往写貌。及回日,帝问其状,奏曰:‘臣无粉本,并记在心。’后宣令于大同殿图之,嘉陵江三百余里山水,一日而毕。” ⑧ 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也说:“吴道子画,今古一人而已。” ⑨文学家亦如此。唐代大诗人李白向被称为“诗仙”,“仙”者,非人可企及也。“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这些形象,这种构思,这般情愫,只有李白才能想得出,写得出。还有那个悲悯众生的杜甫、那个诡异冷怪的李贺,不是也被冠以“诗圣”和“诗鬼”,而超离凡界并为众人尊崇膜拜吗?康定斯基在描述艺术家与大众关系的时候,谈到了贝多芬的“精英”品格:“精神生活可以用一个巨大的锐角三角形来表示,并将它用水平线分割成不等的若干部分。顶上为最窄小部分,越低的部分越宽,面积越大。……三角形的顶端上经常站立着一个人。他欢快的目光是他内心的标记。甚至那些在感情上和他最接近的人也不能理解他。人们愤怒地骂他是骗子、疯子。贝多芬生前就是这么一个挺立着受尽辱骂的孤独者。” ⑩ 艺术家是孤独的,他们于不胜寒的“高处”去追寻“天堂的和声”。通过上面的例子,我想说的是:以往人们总是视艺术家作家为“天才”,称他们的作品是“奇迹”,强调艺术与生活相区别的不同寻常之处。而且 哲学 家还给以坚实的理论支持。最有势力的是康德的理论,至今人们还不断引述它。康德给天才下的定义是:“天才就是给艺术提供规则的才能(禀赋)。由于这种才能作为艺术家天生的创造性能力本身是属于自然的,所以我们也可以这样来表达:天才就是天生的内心素质(ingenium拉丁文:天赋),通过它自然给艺术提供规则”11 。康德强调:天才是天生的,它直接授之于天,不能传授,不能 学习 ,不能模仿,不能继承,不能替代;天才具有无意识性,“不是他(艺术家)所能控制的”;天才是独创的,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独创性必须是它的第一特征”,“同时又必须是典范”;而且天才只属于艺术不属于 科学 ,“天才不是为科学、而是为艺术颁布规则”12 。谢林也有类似的说法,“天才只有在艺术中才可能”13 。叔本华也强调天才所标志的是一种“超人的东西”,天才人物“是普照世界的太阳”14 。尤其要指出的是,在他们、特别是康德看来,艺术家(天才)与普通人之间是“种类上的区别”15 ,这就在天才与普通人之间划上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总之,古典艺术、古典美学,总是要把艺术家与普通人隔离开来,给艺术家戴上天才的桂冠;总是企图把艺术与生活区别开来,强调艺术与生活的“距离”(布洛的“距离”说虽说是心 理学 问题 ,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审美—艺术要同尘世生活拉开“距离”)。一些艺术派别还要故意制造“间离”效果,让读者和观众时时意识到自己是在欣赏“艺术”、 看“戏”,而不是生活;让读者和观众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划清艺术与生活的界限。西方的布莱希特派如此,中国的梅兰芳派也如此。二大约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情况逐渐发生变化,而最近20—30年来变化尤为剧烈。这种变化的总趋向就是审美—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审美—艺术化,或者说审美—艺术与生活趋于同一。这种变化比较明显的苗头是从电影艺术对视觉文化的张扬开始。视觉,相对而言,是人类与自然世界、与社会生活接触最广泛、联系最紧密的一种感觉。无论是一个民族、国家,还是一个城市、 企业 ,它的文化首先是由其视觉形象上的特征得以展现的。与文学、戏剧、绘画、雕塑、舞蹈、 音乐 等等相比,电影无疑是更大众化、更生活化、同时也更加图示化的艺术,它以生活的影像为材料、手段,在强化艺术的图示,激活观众的视觉的同时,在形式上逼近生活本身的“样儿”。当观众进入电影的时候,身临其境,就如同进入生活。电影出现,预示着一个“读图”时代的临近,一个艺术的大众化和生活化时代的开始。丹尼尔·贝尔把他的目光伸向了电影、电视之前,认为视觉文化导源于一种“新美学”的诞生。他说:“我相信,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这一变革的起源与其说是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影和电视,不如说是人们19世纪中叶开始经历的那种地理和社会流动以及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美学。”16丹尼尔·贝尔说得不是没有道理。那种与古典美学不同的“新美学”以及与此相应的文化变革,是随“社会流动”“应运而生”的,溯其根源,最早是“19世纪中叶开始经历的”那个大变动的时代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形容那个时代的变化时这样说:“一切固定的古老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17 如果19世纪如此,那么,20世纪、21世纪就加倍如此。既然这种审美—艺术的新趋向是时代变动的产物,那么它 影响 所及就不限乎电影,还会表现在其他方面,而且还会有它的理论形态。首先涉及到“艺术边界”问题。美学家克罗齐说:“每一个真正的艺术作品都破坏了某一种已成的种类,推翻了批评家们的观念,批评家们于是不得不把那些种类加以扩充,以致到最后连那扩充的种类还是太窄,由于新的艺术作品出现,不免又有新的笑话,新的推翻和新的扩充跟着来。”18 原有的艺术种类不断被突破,原有的艺术边界守不住了。而且,究竟怎样来定义艺术,也越来越把握不准、甚至无法把握了。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认为古典的艺术定义已经失去效力,提出了“家族相似”说,认为美、艺术、游戏等等,没有统一的本质,只有家族相似性的关系:“我想不出比‘家族相似’更好的说法来表达这些相似性的特征;因为家族成员之间的各式各样的相似性就是这样盘根错节的:身材、面相、眼睛的颜色、步态、脾性,等等,等等。——我要说,各种‘游戏’构成了一个家族。”19 在这场审美观念的时代变动中,艺术似乎没有了边界,那些低俗的、过去认为不可能与艺术沾边儿的“现成物品”,成为了艺术。20世纪最具有反叛精神的艺术家之一法国画家杜尚在《关于“现成物品”》一文中说:“在1913年我就起了一个怪念头:去把一个自行车轮固定在一只厨房用的长脚凳上,并看它如何转动。……当‘现成物品’一词出现在我心中的那时刻,也就指明了这种表现形式。我渴望去建立的论点是:这种现成物品的选择并非由审美享受来支配的。它是建立在冷漠的视觉反应上的,同时,无论好的趣味或坏的趣味都无从谈起,……事实上整个感觉是麻木的,其重要特征是短暂的裁决;我偶然地把标题刻在这些‘现成物品’上。这种裁决替代了一件标题作品那样去描绘事物,它意味着把另一个比言语更丰富的领域传达给了观众。”20 杜尚从1913年开始,采取 工业 设计图的几何 方法 ,用所谓“现成取材法”制作《自行车轮胎》,即取一个普通的自行车轮子固定在一只厨房用的长脚凳上。1917年,他在美国把一个小便器题上名字《泉》送美术馆展览——他要求人们用新的角度去看它,抛开原来实用的意义,于是小便器获得一个新的内容,成了艺术品。1919年,他在巴黎创作最著名的现成画《带胡须的蒙娜丽莎》,即在《蒙娜丽莎》的画像上加上胡须。这些惊世骇俗的行为使得具有传统美学观念的人目瞪口呆。但某些具有超前观念的理论家作出了解释。布洛克说:“那些把种种‘现成物’当做艺术品的人,实 际上是在从事一种非常严肃的事业。他们实际上是在扩大或重新创造人们的艺术概念。而那些不认为上述物品是艺术的人,则是在保卫已有的艺术边界,对于改变它的种种企图进行抗击。”21现成物品转换为艺术品的奥秘在于“审美态度”。在这些理论家那里,任何对象,无论它是人工制品还是自然对象,只要对它采取一种审美态度,它就能变成为一个审美对象。然而,当什么东西都可以成为艺术的时候,艺术也就成为任何什么东西了,艺术消失于生活之中,或者说与生活融为一体了。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说:“过去,艺术是一种经验,现在,所有的经验都要成为艺术。”2220世纪70年代偷渡到美国的 台湾 行为艺术家谢德庆有四件“行为艺术”作品:(1)1978年9月30日至1979年9月30日,把自己关在纽约寓所内一个自制的木笼中一年,不读、不写、不看,不听任何东西,只是单纯地吃喝,让自己活下来。(2)1980—1981有一整年,也是把自己关在一个笼子里,但得每隔一个小时打一次卡,一年365天,共打8760次。(3)1981—1982有一整年,他让自己完全在室外度过,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进入任何有遮顶的去处。(4)1983—1984有一整年,他与一个美国女艺术家林达·蒙塔娜(Linda Montano)拴在一根八英尺长的绳子两头一起生活,其间互相绝不能触碰23 。不管读者是否承认上述行为是不是艺术,但至少当今有一部分人高度评价这种“艺术”的水平和价值:它们“得以让我们接近一个人,看到他的‘煎熬’和忍耐,看到他对生命极限的突破和挑战。看到他真的是全身心投入,而且是艰苦卓绝地体验这一种和那一种活着的状态,他的体验和参与是如此精粹,如此专注,只在这种情况下,生命终于能够被作为一个对象意识了,体验了,关照了,这对我们真的是太重要了。……西方艺术发展到现代突然开启出一个新的方向:艺术不再只服务于视网膜,而要成为观念或者思想的表达。……因此,行为艺术的对象是人生,材料也是人生,目的也是为了人生。艺术家拿自己做‘工具’,把人生当成一个客观对象展示出来”24 。如果谢德庆那四件作品是高超的艺术品,那么,“2003年站在世界第三极”登珠穆朗玛,环法自行车赛,张健游渡渤海湾、英吉利海峡、长白山天池、青海湖,“柯大胆”(柯受良)飞车越黄河壶口瀑布,蜘蛛人徒手爬摩天楼,新疆杂技演员钢丝走长江、走天坑……当然都是当今最时髦的艺术。艺术从古典时期的圣坛上被拉了下来。过去,只有少数“精英”才能“做”艺术,“玩”艺术,现在,人人都是艺术家,都可以成为艺术家,而且人人都可以“玩”艺术。美国学者詹明信描述说:“在后现代的世界里,似乎有这种情况:成千上万的主体性突然都说起话来,他们都要求平等。在这样的世界里,个体艺术家的个体创作就不再那么重要了。艺术成为众人参与的过程,不只是一个毕加索。”25 大地艺术、观念艺术、广告艺术、行为艺术、波普艺术……,卡拉0K、群众演唱会、各种群众文艺晚会……,观众与演员常常合二而一。互联网文学,众人参与创作。电子文化媒介几乎把现实物像与视觉图像直接重叠起来。虚拟与实在难以区分。创作与欣赏的界限消失了,作者与读者的界限消失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消失了,审美活动与现实活动的距离也消解了。于是生活就是审美,审美就是生活。

论文浅谈艺术欣赏与生活中的艺术欣赏

谈生活中的艺术  一谈到艺术,大家就会感到高深莫测。实际上,生活中,艺术无处不在。也正如罗丹所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含义比艺术要广,美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我们都知道黄金分割率,又称黄金率,是指公元十九世纪德国美学家柴依辛(Zeising)所发现的矩形中短边和长边的比例为0.618。他认为这种比例具有“多样的统一”,轻重匀称,没有均等或悬殊的形势,最合乎美感的要求。现在许多门、窗、画框、国旗的宽与长大多接近这种比例。人身上很多部位的比例都接近0.618。画家陈醉写过一本《裸体艺术论》,他以人类的发展史为线索,以古希腊艺术、基督教艺术,以及印度、中国和非洲艺术为背景,从美学、文艺学、艺术史理论等多种角度入手,通过对大量裸体艺术作品的研究分析,系统地论述了从原始至现代的裸体艺术。没有那一个画家不研究人体,不画人体的。一幅好的人体写生,就是一幅艺术作品。  年轻人都喜欢穿着打扮,其实,穿着打扮就是一种艺术行为。穿衣服要考虑自己的体形、个性,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去选购衣服,有些衣服别人穿上很好看,你穿上不一定好看。过去,学生专门有学生装,现在中小学生有校服,大学生没有统一着装的规定,我们的着装要穿出身份,穿出品位,穿出气质,要让别人一看,你就是个大学生,是个有知识的文化人。穿衣服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我们大家可以看一看,你的左右前后,穿衣服是否体现了艺术修养。  这里讲的是生活中的艺术问题,旨在引导大家发现身边的艺术。我想循着宿舍、学校、社会、自然的思路来讲。  前些年,我们学校抓宿舍文化建设,我参观过大家精心布置的宿舍,给我的感觉特别好。有的宿舍布置得确实让人感到艺术、高雅,从整体看女生宿舍略胜于男生宿舍。其中一个宿舍的一幅水墨竹子和几根从“天兴洲”采回的雪白的芦花,让我感到赏心悦目。艺术就是这么奇特,并不需要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就是在简陋的茅舍,只要有一架书、几幅画就能蓬荜生辉。  在我们学校,也有许多美的地方,就在我们这阶梯教室与实验楼之间这块地方就很美。那座水池中的假山,只要我们用艺术的眼光去看它,它就是一座富有个性和艺术韵味的假山。学校的主楼、广场、体育馆等等,也都具有建筑美。只要我们心中有艺术,眼前就会有艺术。  当我们走出校门的时候有没有细心观察一下生活中的艺术呢?商店的门牌,橱窗的摆设,街道的灯光,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这里面都有艺术。  武汉市的文化氛围要差一点,我身居这个城市二十多年,一直没有感受到她的文化。今年十月份,我到了西安以后,才有了切身的体会。西安是一座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我在西安住了一个多星期,感觉时间太短。陕西历史博物馆简直就是一部中国古代史,最让我激动的是“书院门”至碑林博物馆那一条长长的街。那是一条艺术的街,文化的街,那里的书画店一家接着一家。在一家专卖书画方面书籍的书店,一天零售三百多份《美术报》。我在武汉市的任何一家书店、报刊零售店都看不到《美术报》。那里的书画很有市场,不少画店就是书画家本人开的,楼上作画,楼下卖画。主要是中国书画,油画少一点,还有一些木制的工艺品。我是一家一家地看,不厌其烦,每到一处都觉得赏心悦目,也都觉得有所收获。每走一店,老板不会主动与你打招呼,“你看看这个,这个比那个更好”,而是让你静静地品味,等你有意搭话的时候他才会主动和你讲。不像我们这里的营业员,热情过度,你想逛逛,不成,只要你眼睛看到哪里,她就会跟到那里,不厌其烦地给你介绍怎么怎么好,让人怕接近。上个星期,我在洪山礼堂听报告,实在是坐不住了,出门逛逛,偶尔看到一家画店,让我激动了一番。走进去一看,就不再激动了。因为那里的作品,都是画匠制造出来的,风景画是俗气的艳色堆砌,人物画像涂了脂粉的僵尸,没有一点灵气。唯有一幅俄罗斯街头雨景,让我感受到了艺术,上面没有标价。其它的画都有标价,一百、两百都有。我跟老板讲,这幅油画我出三百元拿走。老板告诉我,那幅画的进价是四佰五,说给我四佰,并希望我有书画作品给他代卖。听说这样的画店汉口有几家,大家有机会,有时间可以去逛逛,也看看你们能不能分出画家与画匠的作品。  黄秋耘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爱美的瑞士人”。他说瑞士人的客厅、卧室的墙上都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名画(大多是复制品),从现代派的水彩画,梵高和戈雅的名作,到中国的水墨画,应有尽有,随主人的兴趣而异。可以说,瑞士人的家庭几乎是一个小型的美术馆。而公园,则是一个小型的雕塑展览馆。有白石雕塑,大理石雕塑,青铜雕塑。题材也是多姿多彩的,有古希腊的神像,英雄和美人,也有近代的英雄人物(包括林肯和华盛顿)。  我也到过一些装潢华丽的家庭,在那里看不到一本书,没有一幅画,虽然华丽,可惜缺少了一点高雅。我们随便到一个家庭,不用介绍主人的身份、职业,只要看看他家里的陈设布置便知道一二。  大自然是一座丰富的艺术殿堂,她给艺术家们以无穷无尽的素材,有些艺术作品,基本上就是自然风光的再现。虽然我们不可能人人都去游历名山大川,但我们都有机会接触大自然,我们可以利用春天的时候出去踏踏青,三五个好朋友骑自行车,或搭乘公车去游一游春。96年春,我们几个好朋友一起去了蒲圻,蒲圻的陆水湖真是让人心醉。我们一早上8点多钟就到陆水湖边,那里有机动的游轮,感觉总不太好,于是,在附近找到一个划小木船的农民,让他划船带我们游一游湖。那天真是风和日丽,五月的太阳晒在身上暖暖的,几个人上船后都找好了自己的位置,那一湖碧水,你恨不得下去洗个澡,山青青,水碧碧。起初,我们是用手在船边划一划水,清凉清凉,喝一口,甜甜的。后来朔性把鞋袜脱了,坐在船边上,脚在水中与船同游。只是这时候再也没有人喝水了。  大概是在93年,我带着几个学生搭乘公车跑到东西湖,去感受五月的田园风光。我这人生性喜欢大自然,一见到麦田、水田、田埂、渠水就激动。那路边长满了各种颜色的野花,他们几个男士总要去采几朵向女士献殷勤,我告诉他们,路边的野花不要采!那天天热,带去的水不够喝,我们跑到农民家里讨水喝,又打着赤脚跑到稻田里玩。田里还没有插秧,那泥土软软的,凉凉的,当时的整个心情都融入了大地。空气也清新,夹杂着泥土的芳香,玩够了就坐在水沟边洗脚,到大树底下乘凉,看远处,蓝蓝的天,金黄的麦浪。那时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心旷神怡。  自然是美丽的,但是境由心造,如果你缺乏艺术修养,就不能做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歌德说,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在他每一页的字句里我们读得到最深奥的消息。徐志摩说:“只要你认识了这一部书,你在这世界上寂寞时便不寂寞,穷困时不穷困,苦恼时有欣慰、挫折时有鼓励,软弱时有督责,迷失时有南针。”  -----------------------------  今年夏天,我有幸到印度走了一遭,跑了几个大城市和旅游景点,对这个文明古国有了粗浅却是亲身的了解。一方面,我为这里大多数人民生活环境的恶劣程度所震惊 —— 贫困,污染,人口爆炸,交通无序随处可见 —— 并为我们中国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所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但是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了不少值得我们中国人借鉴的地方。当今的中国似乎一味地向西方看齐,但也许和我们一样急于发展的传统国家在某些方面更有让我们参照的价值。  作为一个艺术史学生,我尤其对印度的艺术感兴趣,不仅是陈列在博物馆里的艺术,更重要的是艺术在大众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她是如何构成他们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讲,我觉得印度人仍然保持着很强烈的审美意识。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这里大多数的妇女仍然穿印度的传统服装纱丽( saree) 。以前我觉得这是印度妇女受压抑的表现,但到了这里以后,我不禁为纱丽即使是穿在肥胖妇女身上也显出的优雅所深深打动。在印度三个月,看到的纱丽成千上万,也不记得两件完全相同的。其色彩和图案的千变万化令人目不暇接。在圣城威若那西( Varanasi ),我看到成群的妇女在恒河边上的白沙滩上晾纱丽。纱丽摊开来,其实只是一整匹没有任何剪裁的布或丝绸,两个妇女各执一端,它便迎风鼓动,远望去像是着了色的浪。我不禁想起我们中国的传统服饰也是千姿百态,而且每个朝代和地域都有不同的特色,绝不比纱丽来得单调。可惜,虽然现在国内的服装设计渐渐地吸收传统服饰的成分,但一般只是基于一种 “ 奇风异俗主义 ” ( exoticism) ,占主流的还是西方的服装风格。但西方服装的很多特点,比如标准化,简洁,以及在国内一年胜过一年的夏季服装的暴露,如果我们仔细反思一下,其实只是工业文明的象征符号,和人类天然的美感没有多大联系。我们觉得 “ 美 ” 的,其实是作为工业文明赖以生存的价值体系的载体而被灌输给我们的,是一种条件作用( conditioning) ,并不是发自内心被感觉到的。我们带着这种异化了的审美观去看待传统服装,自然觉得它 “ 不合时宜 ” 。殊不知传统服装才往往更与一个民族内在的审美情趣结合在一起,它的造型图案凝聚着这个民族的人民对其生活环境的观察和体验。现代西方服装摈斥传统服饰为 “ 繁琐 ” ,并不是因为它发现了一种新的 “ 美 ” ,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工业文明急功近利,一味追求生产效率的结果。

假如你想来这里找生活与艺术的论文的话。这里是没有人帮你的

可以去汉斯的官网上下载吧~他们有(设计)这本oa期刊

艺术与生活:多远?多近?——审美 — 艺术观念流变考察[日期:2008-08-24] 来源: 作者:张婷婷 [字体:大 中 小] 【 内容 提要】一般地说,古典审美— 艺术 观念(包括 现代 之“古典”审美—艺术观念)多强调艺术与生活的距离,看重艺术与生活的区别,认为艺术之所以是艺术,就在于它的不平常性;古典美学批评,总是千方百计寻找艺术之巧夺天工的特异、艺术家之非同寻常的“绝活”。而大约从20世纪开始,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种观念发生了变化,在整个世界范围里出现了所谓“审美生活化”(艺术生活化)和“生活审美化”(生活艺术化)的趋向,对此,不但有美学 理论 家和艺术批评家在鼓吹,且有创作家在实践。艺术与生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不清。 一艺术与生活,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被说烂了、提起来便令人兴味索然的话题。今天又来说它,不是为了自找没趣,而是想借此审视一下审美—艺术观念的流变,特别是近年来审美—艺术观念的新动向。宏观地看,古往今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大略经过了三个阶段:口传文化时期艺术与生活直接合一;印刷文化时期艺术与生活疏离对立; 电子 文化时期艺术与生活再次走向融合。口传文化时期或再加上手写文化的前期(特别是纸张发明之前),艺术与生活曾经是混沌一体、不分彼此的。那时艺术是生活的一部分,譬如渔猎 时代 人们的弓箭既是工具也是心爱的“艺术”品(如果当时有所谓“艺术”观念的话),“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是模糊的,或者说当时艺术还没有从生活中分娩,人们的审美意识还萌动在生活实践的母胎中,譬如 中国 古代的玉璧、玉璜、玉琮……以及佩带的各种美玉,既是艺术品,同时也是祭祀用品和某种观念的象征物,具有原始宗教的、伦理道德的、 政治 活动的实用意义。即使到了孔子那个时代,艺术仍然很难同生活分得那么清,诗、乐、舞(如孔子说到的“八佾”舞)并不是后来人们观念中的纯粹艺术。甚至中古时期(例如魏晋)的佛教石窟壁画雕像,很难说当初有多少人是把它们当作“艺术”品去塑造的。西方亦如是。连古希腊戏剧,当初也是酒神节祭祀仪式性活动的一部分。后来,艺术逐渐“独立”了,艺术与生活疏离开来。手抄文化后期纸张出现了,这对审美—艺术的独立 发展 是一个重大促进;特别是到了印刷文化时期,艺术更是以它的“精英化”、“贵族化”甚至“神圣化”姿态去与“生活”拉开距离,艺术被供奉在高高的奥林匹亚山顶上。当时的人们认为,正因为艺术与生活不同,它才是艺术,而且,似乎离普通老百姓生活越远、越是高高在上,就越是好的艺术。这个时期可称为审美—艺术的古典时期。高雅的古典艺术,崇奉艺术为生活之精华的古典美学观念,是印刷文化时期审美—艺术现象的典型形态。与那时的 社会 状况和精神理念相应,艺术活动被认为是高于生活的创造,艺术产品被认为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产物,是超越凡俗的圣果。印刷文化所处的那个 历史 时代,是人类不平等的时代,是“劳心”者役使“劳力”者的时代,艺术创造似乎只能是“劳心”者的专利,而“劳力”者则被驱逐出审美—艺术的大雅之堂。就连那位号称诗风平易通俗、追求妇孺皆懂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无法掩饰其骨子里审美观念的贵族心态,“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琵琶行》),自觉或不自觉流露出对下等民众文艺活动的鄙视。审美—艺术活动因为是精英者的活动,是人上人的活动,是高雅人的高雅活动,艺术作品也就被看成与凡俗生活不同的高雅、特殊、精贵之物。中国古典艺术家和艺术评论家就特别强调艺术与生活的距离与差异。在他们看来,艺术几成神物,或具有几分魔力。传说顾恺之“常悦一邻女,乃画女於壁,当心钉之,女患心痛,告於长康,拔去钉,乃愈” ① 。又传说南朝梁代画家张僧繇画“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② 。这两则故事当然不可信。但它们表露出当时人们的一种观念,即艺术是不同于生活的神异奇妙的东西;至少它们渲染了艺术的神异与奇妙。中国古代艺术批评家也常常以艺术如何不同于生活、如何超越凡世来品评其高低优劣。魏晋以来“九品论人、七略裁士”之风甚浓,亦波及美学,无论书画诗文,大多要分三六九等。例如南齐谢赫就说:“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 ③ 他的《古画品录》把画家分为六品。梁朝钟嵘则把诗分为上中下三品。之后的许多艺术评论家据此加以演绎,区分各种不同标准的艺术和艺术家。唐·张怀较画家优劣为神、妙、能三品,朱景玄又将神、妙、能各别上、中、下三等,此外又加逸品,依次为:神(上中下)、妙(上中下)、能(上中下)、逸共十等。张彦远不同,最高等的艺术品格是 自然 ,置于神之上,分为自然、神、妙、精、谨细。他说:“夫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妙,失于妙而后精,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自然者,为上品之上; 神者,为上品之中;妙者,为上品之下;精者,为中品之上;谨而细者,为中品之中。余今立此五等,以包六法。” ④ 虽然后来的艺术批评家各有自己的说法,有的以逸品为先,神、妙、能次之(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有的主张取消张彦远所说的自然,而逸品也应置三品之外(明·王世贞《艺苑卮言》)。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坚持艺术具有不同于寻常生活的特殊品格;越是优秀的艺术,越是与寻常生活不同。绘画中的“写真”,照理最应贴近原物。但事实上画家的高明之处恰恰在于其所“写”与原“真”不一样,一定要高于、精于原“真”。这是古典美学的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晚唐画论家张彦远曾说了这样一个故事:晋代画家顾恺之“尝欲写殷仲堪真,仲堪素有目疾,固辞。长康(顾恺之字)曰,明府当缘隐眼也,若明点瞳子,飞白拂上,使如轻云蔽月。” ⑤ 在这里,艺术改变了生活原貌,它不但能避短扬长,而且能使缺点变成优点,使丑变为美。不过这样一来,画出来的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的原“真”,就相差甚远了。艺术要超脱凡俗,成为具有奇异魔力的“神物”,那么,创造艺术的人(艺术家)也必然要是能力超凡的神奇人物。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说顾恺之“传写形势,莫不妙绝。刘义庆世说云,谢安谓长康曰,卿画自生人以来未有也” ⑥ ;说吴道子“古今独步,前不见顾陆,后无来者。……神假天造,英灵不穷。……弯弧挺刀,植柱构梁,不假界笔直尺,虬须云鬓,数尺飞动,毛根出肉,力健有余” ⑦ 。朱景玄《唐朝名画录》把吴道子说得更“神”:“明皇天宝中忽思蜀道嘉陵江水,遂假吴生驿驷,令往写貌。及回日,帝问其状,奏曰:‘臣无粉本,并记在心。’后宣令于大同殿图之,嘉陵江三百余里山水,一日而毕。” ⑧ 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也说:“吴道子画,今古一人而已。” ⑨文学家亦如此。唐代大诗人李白向被称为“诗仙”,“仙”者,非人可企及也。“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这些形象,这种构思,这般情愫,只有李白才能想得出,写得出。还有那个悲悯众生的杜甫、那个诡异冷怪的李贺,不是也被冠以“诗圣”和“诗鬼”,而超离凡界并为众人尊崇膜拜吗?康定斯基在描述艺术家与大众关系的时候,谈到了贝多芬的“精英”品格:“精神生活可以用一个巨大的锐角三角形来表示,并将它用水平线分割成不等的若干部分。顶上为最窄小部分,越低的部分越宽,面积越大。……三角形的顶端上经常站立着一个人。他欢快的目光是他内心的标记。甚至那些在感情上和他最接近的人也不能理解他。人们愤怒地骂他是骗子、疯子。贝多芬生前就是这么一个挺立着受尽辱骂的孤独者。” ⑩ 艺术家是孤独的,他们于不胜寒的“高处”去追寻“天堂的和声”。通过上面的例子,我想说的是:以往人们总是视艺术家作家为“天才”,称他们的作品是“奇迹”,强调艺术与生活相区别的不同寻常之处。而且 哲学 家还给以坚实的理论支持。最有势力的是康德的理论,至今人们还不断引述它。康德给天才下的定义是:“天才就是给艺术提供规则的才能(禀赋)。由于这种才能作为艺术家天生的创造性能力本身是属于自然的,所以我们也可以这样来表达:天才就是天生的内心素质(ingenium拉丁文:天赋),通过它自然给艺术提供规则”11 。康德强调:天才是天生的,它直接授之于天,不能传授,不能 学习 ,不能模仿,不能继承,不能替代;天才具有无意识性,“不是他(艺术家)所能控制的”;天才是独创的,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独创性必须是它的第一特征”,“同时又必须是典范”;而且天才只属于艺术不属于 科学 ,“天才不是为科学、而是为艺术颁布规则”12 。谢林也有类似的说法,“天才只有在艺术中才可能”13 。叔本华也强调天才所标志的是一种“超人的东西”,天才人物“是普照世界的太阳”14 。尤其要指出的是,在他们、特别是康德看来,艺术家(天才)与普通人之间是“种类上的区别”15 ,这就在天才与普通人之间划上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总之,古典艺术、古典美学,总是要把艺术家与普通人隔离开来,给艺术家戴上天才的桂冠;总是企图把艺术与生活区别开来,强调艺术与生活的“距离”(布洛的“距离”说虽说是心 理学 问题 ,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审美—艺术要同尘世生活拉开“距离”)。一些艺术派别还要故意制造“间离”效果,让读者和观众时时意识到自己是在欣赏“艺术”、 看“戏”,而不是生活;让读者和观众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划清艺术与生活的界限。西方的布莱希特派如此,中国的梅兰芳派也如此。二大约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情况逐渐发生变化,而最近20—30年来变化尤为剧烈。这种变化的总趋向就是审美—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审美—艺术化,或者说审美—艺术与生活趋于同一。这种变化比较明显的苗头是从电影艺术对视觉文化的张扬开始。视觉,相对而言,是人类与自然世界、与社会生活接触最广泛、联系最紧密的一种感觉。无论是一个民族、国家,还是一个城市、 企业 ,它的文化首先是由其视觉形象上的特征得以展现的。与文学、戏剧、绘画、雕塑、舞蹈、 音乐 等等相比,电影无疑是更大众化、更生活化、同时也更加图示化的艺术,它以生活的影像为材料、手段,在强化艺术的图示,激活观众的视觉的同时,在形式上逼近生活本身的“样儿”。当观众进入电影的时候,身临其境,就如同进入生活。电影出现,预示着一个“读图”时代的临近,一个艺术的大众化和生活化时代的开始。丹尼尔·贝尔把他的目光伸向了电影、电视之前,认为视觉文化导源于一种“新美学”的诞生。他说:“我相信,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这一变革的起源与其说是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影和电视,不如说是人们19世纪中叶开始经历的那种地理和社会流动以及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美学。”16丹尼尔·贝尔说得不是没有道理。那种与古典美学不同的“新美学”以及与此相应的文化变革,是随“社会流动”“应运而生”的,溯其根源,最早是“19世纪中叶开始经历的”那个大变动的时代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形容那个时代的变化时这样说:“一切固定的古老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17 如果19世纪如此,那么,20世纪、21世纪就加倍如此。既然这种审美—艺术的新趋向是时代变动的产物,那么它 影响 所及就不限乎电影,还会表现在其他方面,而且还会有它的理论形态。首先涉及到“艺术边界”问题。美学家克罗齐说:“每一个真正的艺术作品都破坏了某一种已成的种类,推翻了批评家们的观念,批评家们于是不得不把那些种类加以扩充,以致到最后连那扩充的种类还是太窄,由于新的艺术作品出现,不免又有新的笑话,新的推翻和新的扩充跟着来。”18 原有的艺术种类不断被突破,原有的艺术边界守不住了。而且,究竟怎样来定义艺术,也越来越把握不准、甚至无法把握了。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认为古典的艺术定义已经失去效力,提出了“家族相似”说,认为美、艺术、游戏等等,没有统一的本质,只有家族相似性的关系:“我想不出比‘家族相似’更好的说法来表达这些相似性的特征;因为家族成员之间的各式各样的相似性就是这样盘根错节的:身材、面相、眼睛的颜色、步态、脾性,等等,等等。——我要说,各种‘游戏’构成了一个家族。”19 在这场审美观念的时代变动中,艺术似乎没有了边界,那些低俗的、过去认为不可能与艺术沾边儿的“现成物品”,成为了艺术。20世纪最具有反叛精神的艺术家之一法国画家杜尚在《关于“现成物品”》一文中说:“在1913年我就起了一个怪念头:去把一个自行车轮固定在一只厨房用的长脚凳上,并看它如何转动。……当‘现成物品’一词出现在我心中的那时刻,也就指明了这种表现形式。我渴望去建立的论点是:这种现成物品的选择并非由审美享受来支配的。它是建立在冷漠的视觉反应上的,同时,无论好的趣味或坏的趣味都无从谈起,……事实上整个感觉是麻木的,其重要特征是短暂的裁决;我偶然地把标题刻在这些‘现成物品’上。这种裁决替代了一件标题作品那样去描绘事物,它意味着把另一个比言语更丰富的领域传达给了观众。”20 杜尚从1913年开始,采取 工业 设计图的几何 方法 ,用所谓“现成取材法”制作《自行车轮胎》,即取一个普通的自行车轮子固定在一只厨房用的长脚凳上。1917年,他在美国把一个小便器题上名字《泉》送美术馆展览——他要求人们用新的角度去看它,抛开原来实用的意义,于是小便器获得一个新的内容,成了艺术品。1919年,他在巴黎创作最著名的现成画《带胡须的蒙娜丽莎》,即在《蒙娜丽莎》的画像上加上胡须。这些惊世骇俗的行为使得具有传统美学观念的人目瞪口呆。但某些具有超前观念的理论家作出了解释。布洛克说:“那些把种种‘现成物’当做艺术品的人,实 际上是在从事一种非常严肃的事业。他们实际上是在扩大或重新创造人们的艺术概念。而那些不认为上述物品是艺术的人,则是在保卫已有的艺术边界,对于改变它的种种企图进行抗击。”21现成物品转换为艺术品的奥秘在于“审美态度”。在这些理论家那里,任何对象,无论它是人工制品还是自然对象,只要对它采取一种审美态度,它就能变成为一个审美对象。然而,当什么东西都可以成为艺术的时候,艺术也就成为任何什么东西了,艺术消失于生活之中,或者说与生活融为一体了。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说:“过去,艺术是一种经验,现在,所有的经验都要成为艺术。”2220世纪70年代偷渡到美国的 台湾 行为艺术家谢德庆有四件“行为艺术”作品:(1)1978年9月30日至1979年9月30日,把自己关在纽约寓所内一个自制的木笼中一年,不读、不写、不看,不听任何东西,只是单纯地吃喝,让自己活下来。(2)1980—1981有一整年,也是把自己关在一个笼子里,但得每隔一个小时打一次卡,一年365天,共打8760次。(3)1981—1982有一整年,他让自己完全在室外度过,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进入任何有遮顶的去处。(4)1983—1984有一整年,他与一个美国女艺术家林达·蒙塔娜(Linda Montano)拴在一根八英尺长的绳子两头一起生活,其间互相绝不能触碰23 。不管读者是否承认上述行为是不是艺术,但至少当今有一部分人高度评价这种“艺术”的水平和价值:它们“得以让我们接近一个人,看到他的‘煎熬’和忍耐,看到他对生命极限的突破和挑战。看到他真的是全身心投入,而且是艰苦卓绝地体验这一种和那一种活着的状态,他的体验和参与是如此精粹,如此专注,只在这种情况下,生命终于能够被作为一个对象意识了,体验了,关照了,这对我们真的是太重要了。……西方艺术发展到现代突然开启出一个新的方向:艺术不再只服务于视网膜,而要成为观念或者思想的表达。……因此,行为艺术的对象是人生,材料也是人生,目的也是为了人生。艺术家拿自己做‘工具’,把人生当成一个客观对象展示出来”24 。如果谢德庆那四件作品是高超的艺术品,那么,“2003年站在世界第三极”登珠穆朗玛,环法自行车赛,张健游渡渤海湾、英吉利海峡、长白山天池、青海湖,“柯大胆”(柯受良)飞车越黄河壶口瀑布,蜘蛛人徒手爬摩天楼,新疆杂技演员钢丝走长江、走天坑……当然都是当今最时髦的艺术。艺术从古典时期的圣坛上被拉了下来。过去,只有少数“精英”才能“做”艺术,“玩”艺术,现在,人人都是艺术家,都可以成为艺术家,而且人人都可以“玩”艺术。美国学者詹明信描述说:“在后现代的世界里,似乎有这种情况:成千上万的主体性突然都说起话来,他们都要求平等。在这样的世界里,个体艺术家的个体创作就不再那么重要了。艺术成为众人参与的过程,不只是一个毕加索。”25 大地艺术、观念艺术、广告艺术、行为艺术、波普艺术……,卡拉0K、群众演唱会、各种群众文艺晚会……,观众与演员常常合二而一。互联网文学,众人参与创作。电子文化媒介几乎把现实物像与视觉图像直接重叠起来。虚拟与实在难以区分。创作与欣赏的界限消失了,作者与读者的界限消失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消失了,审美活动与现实活动的距离也消解了。于是生活就是审美,审美就是生活。

浅谈艺术欣赏与生活中的艺术论文

上个世纪初,在西欧流行一部卷幅浩瀚的长篇小说《芳托马斯》。32卷由两个作家合作完成,每月创作一卷。合作延续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来,路易•菲伊雷德把小说改编成电影,放映后在欧洲引起轰动。    《芳托马斯》的主角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蛋,叫芳托马斯。他入室盗窃,诱奸妇女,抢劫银行,无恶不作。警察全力追捕,街上贴满缉拿文告。但是芳托马斯狡诈异常。警察根本不是他的对手。他有高超的易容术,从不露出真容;他身手敏捷,能飞檐走壁;他精通缩骨术,能从极小的缝隙中飞身而过。他经常与警察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他化装成绅士出入于酒店、旅馆与赌场,时而与政要侃侃而谈,时而与贵妇逢场作戏。总之,这是一个半魔幻半真实的风流大盗。他有智取法律的力量,敢于向愚蠢的官僚机构挑战,具有超现实的魔力。    《受威胁的凶手》就是芳托马斯的崇拜者之一,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利特的作品。关于马格利特的介绍网上可查,不在此赘述。接着返回原画上,整张画面,二名手持简单工具的侦探,一具赤裸女尸,一名穿着讲究不明身份的人,三名围观者。最初看到这幅画时,脑中便充满各种诡异的问号:谁杀了那名女子?留声机旁边的男子到底是谁?那两名侦探为何手持如此简单的抓捕工具?三名围观者到底看到了什么?    找到了上面的背景,心中稍微宽松,若马格利特真的是在画芳托马斯的话,留声机旁边的男子就应该是那位风流大盗了。刚刚做完案的他正在准备易容逃跑,地上的旅行箱,凳子上的大衣和帽子是他的作案工具。门口的两名侦探正在等待时机,或许是在等候支援的同伴,面对名声大作的芳托马斯不敢轻举妄动,面部表情极其凝重。三名围观者目睹一切后,惊愕、忧郁尽显脸上,一切一触即发。而画家更是将看画人的视角至于这一切发生的最近处,整个场面令人紧张不已。    可是画家在这里开了个小小的玩笑,在已经发明了留声机的年代,两名侦探还手持木棒、绳网,意图逮捕芳托马斯如此这般的江洋大盗,画家拿我们顽固。愚蠢的官僚机构开了一把涮。    老师也讲到过,整幅画人物的面孔全是马格利特,听到时很是迷惑。为何要将自己画成所有人?是技术,用以构成魔幻感么?以哲学绘画著名的画家应该不止有这点想法吧?我这样猜度着。受害者是我,施暴者是我,围观者是我,执法者也是我。画家这么画到底是为什么?    画家画这幅画的时候,立体主义,野兽主义已经在欧洲普遍流行,达达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正在蓬勃发展。随着照相机的发明,画家的绘画对象,表现手法都发生了重大改变,艺术观念经受着暴风骤雨般的洗礼,画家本人也从一只烟斗开始,去探索相似和近似的概念,,把观念和形象分离开来,挑战了大众的常识,发人深省。用绘画把“是”与“不是”这个哲学问题表达出来。而以上各种主义发展到达达主义反传统,反艺术之后,不论是艺术,还是道德都需要一种颠覆,杜尚用他的作画颠覆了艺术形式,那马格利特这幅画就是对道德的一种颠覆。画家崇拜芳托马斯,崇拜他能玩弄政府机构于股掌,完全自由;在作画职业上,画家却扮演着那两名侦探式的人物,理性,专业;在现实生活中,画家扮演着别人生活的围观者,或许自己也是受害者。一个人身上有多种身份,不同以往,受害者是值得同情的,施暴者是必须谴责的,围观者是完全无辜的。道德不如以前一样代表着绝对的善恶,而是随着人性的胶合越来越暧昧不清。我们的自私,冷漠不再是无事者的无关紧要。因为一切都与自己有关。这也正是体现了现代艺术的本质,对观念的改变和诠释。改变和诠释建立在艺术家大量的思考上。马格利特受不了巴黎的艺术氛围回到了比利时,自己一个人思考,用画笔去诠释,虽然在美术史上不如其他一些大家那般早年得志,却也画出了自己的一副天地。他的画总以哲思出名,比例的夸大,主题的诡异,思想的深奥,挡住了大部分人的脚步,被印在钞票上的《天降》,我倒觉得远不如他《窗》系列那组画来的动人,画布遮挡住窗户,画上户外的景象,真实是什么?画家用这组画来拷问我们。与其说马格利特是魔幻现实主义画家,我到是偏向于把他归为现实派的思想,魔幻的表达手法。他和达利不同,达利执迷于如何表达潜意识,但是马格利特却表达着现实,用魔幻拷问着现实。对于常规,大多数人选择默认,而马格利特却用自己的画笔拷问着这些大家默认的东西。以哲人的身份画画,这就是我想说的马格利特。【参考书目】: 《马格利特:图像的哲学》 刘云卿 广西大学出版社 《现代主义绘画解读》 孙家祥 上海教育出版社 《剑桥艺术史-20世纪艺术》 罗斯玛丽•兰伯特(英) 译林出版社 《世界著名图像的秘密》 张延风 百花文艺出版社 《奢华的冒险-现代艺术的消解与重建》 张彬 北京大学出版社 《二十世纪视觉艺术》 爱德华•路希•史密斯(英)

没有世界,什么都不必说。但有了世界,却什么都很难说――题记世上,有着数不清的人。一生中,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有人欢,有人悲。有人得,有人失。为什么,一样的开始,结局却不同,一生的际遇更是悬殊。其实,这都取决于你对人生的态度。是积极勇敢地去面对,还是颓废失落,自怨自艾地破罐子摔碎。真的,在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一辈子都一帆风顺,一生风平浪静。无论谁,都要有承受挫折的能力。在困难面前,要无畏地去努力,百折不挠,不要去逃避,逃避只会使你越来越弱,直至不堪一击。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经受不了一点挫折,一失败便万念俱灰,不想重来一次,也不敢再去奋斗,只因害怕再一次失败。大千世界,人生百态。如何面对人生,是快乐,是悲伤?不能让你的人生去决定,也不是任由命运摆布着你,应该自己把握!有人会在失败时念叨着:“命运,命运!既然早已注定,有何必去强求,随遇而安吧。”但是否但灾难降临时,也要死死坐着,说着:“一切皆是命……”不,决不是,这只是弱者的表现,我们,要把握着自己的态度,努力去进取!其实,是人生改变你,还是你改变人生,都有你自己决定。即使人生路上充满颠簸,忧伤与悲痛始终紧随着你。但只要你始终让笑容陪伴着你,无论多么困难,多么伤心的事也闯得过去,这就是人生的态度!本来,人的一生很美,也很甜。但往往,消极颓废的人生态度却会使你的本应精彩的一生过早落幕,或是让人生中充满苦涩,使本应五彩缤纷的人生黯淡无光。积极的人生不一定会使你成功,但消极的人生态度却一定会使不思进取,从而放弃一生!每个人都有选择人生之路的权利,开心也罢,悲伤也罢,带者认真对待人生的态度上路,慢慢开拓出自己的一片天吧!

谈生活中的艺术  一谈到艺术,大家就会感到高深莫测。实际上,生活中,艺术无处不在。也正如罗丹所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含义比艺术要广,美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我们都知道黄金分割率,又称黄金率,是指公元十九世纪德国美学家柴依辛(Zeising)所发现的矩形中短边和长边的比例为0.618。他认为这种比例具有“多样的统一”,轻重匀称,没有均等或悬殊的形势,最合乎美感的要求。现在许多门、窗、画框、国旗的宽与长大多接近这种比例。人身上很多部位的比例都接近0.618。画家陈醉写过一本《裸体艺术论》,他以人类的发展史为线索,以古希腊艺术、基督教艺术,以及印度、中国和非洲艺术为背景,从美学、文艺学、艺术史理论等多种角度入手,通过对大量裸体艺术作品的研究分析,系统地论述了从原始至现代的裸体艺术。没有那一个画家不研究人体,不画人体的。一幅好的人体写生,就是一幅艺术作品。  年轻人都喜欢穿着打扮,其实,穿着打扮就是一种艺术行为。穿衣服要考虑自己的体形、个性,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去选购衣服,有些衣服别人穿上很好看,你穿上不一定好看。过去,学生专门有学生装,现在中小学生有校服,大学生没有统一着装的规定,我们的着装要穿出身份,穿出品位,穿出气质,要让别人一看,你就是个大学生,是个有知识的文化人。穿衣服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我们大家可以看一看,你的左右前后,穿衣服是否体现了艺术修养。  这里讲的是生活中的艺术问题,旨在引导大家发现身边的艺术。我想循着宿舍、学校、社会、自然的思路来讲。  前些年,我们学校抓宿舍文化建设,我参观过大家精心布置的宿舍,给我的感觉特别好。有的宿舍布置得确实让人感到艺术、高雅,从整体看女生宿舍略胜于男生宿舍。其中一个宿舍的一幅水墨竹子和几根从“天兴洲”采回的雪白的芦花,让我感到赏心悦目。艺术就是这么奇特,并不需要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就是在简陋的茅舍,只要有一架书、几幅画就能蓬荜生辉。  在我们学校,也有许多美的地方,就在我们这阶梯教室与实验楼之间这块地方就很美。那座水池中的假山,只要我们用艺术的眼光去看它,它就是一座富有个性和艺术韵味的假山。学校的主楼、广场、体育馆等等,也都具有建筑美。只要我们心中有艺术,眼前就会有艺术。  当我们走出校门的时候有没有细心观察一下生活中的艺术呢?商店的门牌,橱窗的摆设,街道的灯光,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这里面都有艺术。  武汉市的文化氛围要差一点,我身居这个城市二十多年,一直没有感受到她的文化。今年十月份,我到了西安以后,才有了切身的体会。西安是一座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我在西安住了一个多星期,感觉时间太短。陕西历史博物馆简直就是一部中国古代史,最让我激动的是“书院门”至碑林博物馆那一条长长的街。那是一条艺术的街,文化的街,那里的书画店一家接着一家。在一家专卖书画方面书籍的书店,一天零售三百多份《美术报》。我在武汉市的任何一家书店、报刊零售店都看不到《美术报》。那里的书画很有市场,不少画店就是书画家本人开的,楼上作画,楼下卖画。主要是中国书画,油画少一点,还有一些木制的工艺品。我是一家一家地看,不厌其烦,每到一处都觉得赏心悦目,也都觉得有所收获。每走一店,老板不会主动与你打招呼,“你看看这个,这个比那个更好”,而是让你静静地品味,等你有意搭话的时候他才会主动和你讲。不像我们这里的营业员,热情过度,你想逛逛,不成,只要你眼睛看到哪里,她就会跟到那里,不厌其烦地给你介绍怎么怎么好,让人怕接近。上个星期,我在洪山礼堂听报告,实在是坐不住了,出门逛逛,偶尔看到一家画店,让我激动了一番。走进去一看,就不再激动了。因为那里的作品,都是画匠制造出来的,风景画是俗气的艳色堆砌,人物画像涂了脂粉的僵尸,没有一点灵气。唯有一幅俄罗斯街头雨景,让我感受到了艺术,上面没有标价。其它的画都有标价,一百、两百都有。我跟老板讲,这幅油画我出三百元拿走。老板告诉我,那幅画的进价是四佰五,说给我四佰,并希望我有书画作品给他代卖。听说这样的画店汉口有几家,大家有机会,有时间可以去逛逛,也看看你们能不能分出画家与画匠的作品。  黄秋耘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爱美的瑞士人”。他说瑞士人的客厅、卧室的墙上都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名画(大多是复制品),从现代派的水彩画,梵高和戈雅的名作,到中国的水墨画,应有尽有,随主人的兴趣而异。可以说,瑞士人的家庭几乎是一个小型的美术馆。而公园,则是一个小型的雕塑展览馆。有白石雕塑,大理石雕塑,青铜雕塑。题材也是多姿多彩的,有古希腊的神像,英雄和美人,也有近代的英雄人物(包括林肯和华盛顿)。  我也到过一些装潢华丽的家庭,在那里看不到一本书,没有一幅画,虽然华丽,可惜缺少了一点高雅。我们随便到一个家庭,不用介绍主人的身份、职业,只要看看他家里的陈设布置便知道一二。  大自然是一座丰富的艺术殿堂,她给艺术家们以无穷无尽的素材,有些艺术作品,基本上就是自然风光的再现。虽然我们不可能人人都去游历名山大川,但我们都有机会接触大自然,我们可以利用春天的时候出去踏踏青,三五个好朋友骑自行车,或搭乘公车去游一游春。96年春,我们几个好朋友一起去了蒲圻,蒲圻的陆水湖真是让人心醉。我们一早上8点多钟就到陆水湖边,那里有机动的游轮,感觉总不太好,于是,在附近找到一个划小木船的农民,让他划船带我们游一游湖。那天真是风和日丽,五月的太阳晒在身上暖暖的,几个人上船后都找好了自己的位置,那一湖碧水,你恨不得下去洗个澡,山青青,水碧碧。起初,我们是用手在船边划一划水,清凉清凉,喝一口,甜甜的。后来朔性把鞋袜脱了,坐在船边上,脚在水中与船同游。只是这时候再也没有人喝水了。  大概是在93年,我带着几个学生搭乘公车跑到东西湖,去感受五月的田园风光。我这人生性喜欢大自然,一见到麦田、水田、田埂、渠水就激动。那路边长满了各种颜色的野花,他们几个男士总要去采几朵向女士献殷勤,我告诉他们,路边的野花不要采!那天天热,带去的水不够喝,我们跑到农民家里讨水喝,又打着赤脚跑到稻田里玩。田里还没有插秧,那泥土软软的,凉凉的,当时的整个心情都融入了大地。空气也清新,夹杂着泥土的芳香,玩够了就坐在水沟边洗脚,到大树底下乘凉,看远处,蓝蓝的天,金黄的麦浪。那时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心旷神怡。  自然是美丽的,但是境由心造,如果你缺乏艺术修养,就不能做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歌德说,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在他每一页的字句里我们读得到最深奥的消息。徐志摩说:“只要你认识了这一部书,你在这世界上寂寞时便不寂寞,穷困时不穷困,苦恼时有欣慰、挫折时有鼓励,软弱时有督责,迷失时有南针。”  -----------------------------  今年夏天,我有幸到印度走了一遭,跑了几个大城市和旅游景点,对这个文明古国有了粗浅却是亲身的了解。一方面,我为这里大多数人民生活环境的恶劣程度所震惊 —— 贫困,污染,人口爆炸,交通无序随处可见 —— 并为我们中国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所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但是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了不少值得我们中国人借鉴的地方。当今的中国似乎一味地向西方看齐,但也许和我们一样急于发展的传统国家在某些方面更有让我们参照的价值。  作为一个艺术史学生,我尤其对印度的艺术感兴趣,不仅是陈列在博物馆里的艺术,更重要的是艺术在大众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她是如何构成他们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讲,我觉得印度人仍然保持着很强烈的审美意识。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这里大多数的妇女仍然穿印度的传统服装纱丽( saree) 。以前我觉得这是印度妇女受压抑的表现,但到了这里以后,我不禁为纱丽即使是穿在肥胖妇女身上也显出的优雅所深深打动。在印度三个月,看到的纱丽成千上万,也不记得两件完全相同的。其色彩和图案的千变万化令人目不暇接。在圣城威若那西( Varanasi ),我看到成群的妇女在恒河边上的白沙滩上晾纱丽。纱丽摊开来,其实只是一整匹没有任何剪裁的布或丝绸,两个妇女各执一端,它便迎风鼓动,远望去像是着了色的浪。我不禁想起我们中国的传统服饰也是千姿百态,而且每个朝代和地域都有不同的特色,绝不比纱丽来得单调。可惜,虽然现在国内的服装设计渐渐地吸收传统服饰的成分,但一般只是基于一种 “ 奇风异俗主义 ” ( exoticism) ,占主流的还是西方的服装风格。但西方服装的很多特点,比如标准化,简洁,以及在国内一年胜过一年的夏季服装的暴露,如果我们仔细反思一下,其实只是工业文明的象征符号,和人类天然的美感没有多大联系。我们觉得 “ 美 ” 的,其实是作为工业文明赖以生存的价值体系的载体而被灌输给我们的,是一种条件作用( conditioning) ,并不是发自内心被感觉到的。我们带着这种异化了的审美观去看待传统服装,自然觉得它 “ 不合时宜 ” 。殊不知传统服装才往往更与一个民族内在的审美情趣结合在一起,它的造型图案凝聚着这个民族的人民对其生活环境的观察和体验。现代西方服装摈斥传统服饰为 “ 繁琐 ” ,并不是因为它发现了一种新的 “ 美 ” ,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工业文明急功近利,一味追求生产效率的结果。

可以去汉斯的官网上下载吧~他们有(设计)这本oa期刊

论文浅谈艺术欣赏与生活中的艺术

艺术与生活:多远?多近?——审美 — 艺术观念流变考察[日期:2008-08-24] 来源: 作者:张婷婷 [字体:大 中 小] 【 内容 提要】一般地说,古典审美— 艺术 观念(包括 现代 之“古典”审美—艺术观念)多强调艺术与生活的距离,看重艺术与生活的区别,认为艺术之所以是艺术,就在于它的不平常性;古典美学批评,总是千方百计寻找艺术之巧夺天工的特异、艺术家之非同寻常的“绝活”。而大约从20世纪开始,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种观念发生了变化,在整个世界范围里出现了所谓“审美生活化”(艺术生活化)和“生活审美化”(生活艺术化)的趋向,对此,不但有美学 理论 家和艺术批评家在鼓吹,且有创作家在实践。艺术与生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不清。 一艺术与生活,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被说烂了、提起来便令人兴味索然的话题。今天又来说它,不是为了自找没趣,而是想借此审视一下审美—艺术观念的流变,特别是近年来审美—艺术观念的新动向。宏观地看,古往今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大略经过了三个阶段:口传文化时期艺术与生活直接合一;印刷文化时期艺术与生活疏离对立; 电子 文化时期艺术与生活再次走向融合。口传文化时期或再加上手写文化的前期(特别是纸张发明之前),艺术与生活曾经是混沌一体、不分彼此的。那时艺术是生活的一部分,譬如渔猎 时代 人们的弓箭既是工具也是心爱的“艺术”品(如果当时有所谓“艺术”观念的话),“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是模糊的,或者说当时艺术还没有从生活中分娩,人们的审美意识还萌动在生活实践的母胎中,譬如 中国 古代的玉璧、玉璜、玉琮……以及佩带的各种美玉,既是艺术品,同时也是祭祀用品和某种观念的象征物,具有原始宗教的、伦理道德的、 政治 活动的实用意义。即使到了孔子那个时代,艺术仍然很难同生活分得那么清,诗、乐、舞(如孔子说到的“八佾”舞)并不是后来人们观念中的纯粹艺术。甚至中古时期(例如魏晋)的佛教石窟壁画雕像,很难说当初有多少人是把它们当作“艺术”品去塑造的。西方亦如是。连古希腊戏剧,当初也是酒神节祭祀仪式性活动的一部分。后来,艺术逐渐“独立”了,艺术与生活疏离开来。手抄文化后期纸张出现了,这对审美—艺术的独立 发展 是一个重大促进;特别是到了印刷文化时期,艺术更是以它的“精英化”、“贵族化”甚至“神圣化”姿态去与“生活”拉开距离,艺术被供奉在高高的奥林匹亚山顶上。当时的人们认为,正因为艺术与生活不同,它才是艺术,而且,似乎离普通老百姓生活越远、越是高高在上,就越是好的艺术。这个时期可称为审美—艺术的古典时期。高雅的古典艺术,崇奉艺术为生活之精华的古典美学观念,是印刷文化时期审美—艺术现象的典型形态。与那时的 社会 状况和精神理念相应,艺术活动被认为是高于生活的创造,艺术产品被认为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产物,是超越凡俗的圣果。印刷文化所处的那个 历史 时代,是人类不平等的时代,是“劳心”者役使“劳力”者的时代,艺术创造似乎只能是“劳心”者的专利,而“劳力”者则被驱逐出审美—艺术的大雅之堂。就连那位号称诗风平易通俗、追求妇孺皆懂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无法掩饰其骨子里审美观念的贵族心态,“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琵琶行》),自觉或不自觉流露出对下等民众文艺活动的鄙视。审美—艺术活动因为是精英者的活动,是人上人的活动,是高雅人的高雅活动,艺术作品也就被看成与凡俗生活不同的高雅、特殊、精贵之物。中国古典艺术家和艺术评论家就特别强调艺术与生活的距离与差异。在他们看来,艺术几成神物,或具有几分魔力。传说顾恺之“常悦一邻女,乃画女於壁,当心钉之,女患心痛,告於长康,拔去钉,乃愈” ① 。又传说南朝梁代画家张僧繇画“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② 。这两则故事当然不可信。但它们表露出当时人们的一种观念,即艺术是不同于生活的神异奇妙的东西;至少它们渲染了艺术的神异与奇妙。中国古代艺术批评家也常常以艺术如何不同于生活、如何超越凡世来品评其高低优劣。魏晋以来“九品论人、七略裁士”之风甚浓,亦波及美学,无论书画诗文,大多要分三六九等。例如南齐谢赫就说:“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 ③ 他的《古画品录》把画家分为六品。梁朝钟嵘则把诗分为上中下三品。之后的许多艺术评论家据此加以演绎,区分各种不同标准的艺术和艺术家。唐·张怀较画家优劣为神、妙、能三品,朱景玄又将神、妙、能各别上、中、下三等,此外又加逸品,依次为:神(上中下)、妙(上中下)、能(上中下)、逸共十等。张彦远不同,最高等的艺术品格是 自然 ,置于神之上,分为自然、神、妙、精、谨细。他说:“夫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妙,失于妙而后精,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自然者,为上品之上; 神者,为上品之中;妙者,为上品之下;精者,为中品之上;谨而细者,为中品之中。余今立此五等,以包六法。” ④ 虽然后来的艺术批评家各有自己的说法,有的以逸品为先,神、妙、能次之(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有的主张取消张彦远所说的自然,而逸品也应置三品之外(明·王世贞《艺苑卮言》)。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坚持艺术具有不同于寻常生活的特殊品格;越是优秀的艺术,越是与寻常生活不同。绘画中的“写真”,照理最应贴近原物。但事实上画家的高明之处恰恰在于其所“写”与原“真”不一样,一定要高于、精于原“真”。这是古典美学的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晚唐画论家张彦远曾说了这样一个故事:晋代画家顾恺之“尝欲写殷仲堪真,仲堪素有目疾,固辞。长康(顾恺之字)曰,明府当缘隐眼也,若明点瞳子,飞白拂上,使如轻云蔽月。” ⑤ 在这里,艺术改变了生活原貌,它不但能避短扬长,而且能使缺点变成优点,使丑变为美。不过这样一来,画出来的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的原“真”,就相差甚远了。艺术要超脱凡俗,成为具有奇异魔力的“神物”,那么,创造艺术的人(艺术家)也必然要是能力超凡的神奇人物。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说顾恺之“传写形势,莫不妙绝。刘义庆世说云,谢安谓长康曰,卿画自生人以来未有也” ⑥ ;说吴道子“古今独步,前不见顾陆,后无来者。……神假天造,英灵不穷。……弯弧挺刀,植柱构梁,不假界笔直尺,虬须云鬓,数尺飞动,毛根出肉,力健有余” ⑦ 。朱景玄《唐朝名画录》把吴道子说得更“神”:“明皇天宝中忽思蜀道嘉陵江水,遂假吴生驿驷,令往写貌。及回日,帝问其状,奏曰:‘臣无粉本,并记在心。’后宣令于大同殿图之,嘉陵江三百余里山水,一日而毕。” ⑧ 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也说:“吴道子画,今古一人而已。” ⑨文学家亦如此。唐代大诗人李白向被称为“诗仙”,“仙”者,非人可企及也。“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这些形象,这种构思,这般情愫,只有李白才能想得出,写得出。还有那个悲悯众生的杜甫、那个诡异冷怪的李贺,不是也被冠以“诗圣”和“诗鬼”,而超离凡界并为众人尊崇膜拜吗?康定斯基在描述艺术家与大众关系的时候,谈到了贝多芬的“精英”品格:“精神生活可以用一个巨大的锐角三角形来表示,并将它用水平线分割成不等的若干部分。顶上为最窄小部分,越低的部分越宽,面积越大。……三角形的顶端上经常站立着一个人。他欢快的目光是他内心的标记。甚至那些在感情上和他最接近的人也不能理解他。人们愤怒地骂他是骗子、疯子。贝多芬生前就是这么一个挺立着受尽辱骂的孤独者。” ⑩ 艺术家是孤独的,他们于不胜寒的“高处”去追寻“天堂的和声”。通过上面的例子,我想说的是:以往人们总是视艺术家作家为“天才”,称他们的作品是“奇迹”,强调艺术与生活相区别的不同寻常之处。而且 哲学 家还给以坚实的理论支持。最有势力的是康德的理论,至今人们还不断引述它。康德给天才下的定义是:“天才就是给艺术提供规则的才能(禀赋)。由于这种才能作为艺术家天生的创造性能力本身是属于自然的,所以我们也可以这样来表达:天才就是天生的内心素质(ingenium拉丁文:天赋),通过它自然给艺术提供规则”11 。康德强调:天才是天生的,它直接授之于天,不能传授,不能 学习 ,不能模仿,不能继承,不能替代;天才具有无意识性,“不是他(艺术家)所能控制的”;天才是独创的,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独创性必须是它的第一特征”,“同时又必须是典范”;而且天才只属于艺术不属于 科学 ,“天才不是为科学、而是为艺术颁布规则”12 。谢林也有类似的说法,“天才只有在艺术中才可能”13 。叔本华也强调天才所标志的是一种“超人的东西”,天才人物“是普照世界的太阳”14 。尤其要指出的是,在他们、特别是康德看来,艺术家(天才)与普通人之间是“种类上的区别”15 ,这就在天才与普通人之间划上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总之,古典艺术、古典美学,总是要把艺术家与普通人隔离开来,给艺术家戴上天才的桂冠;总是企图把艺术与生活区别开来,强调艺术与生活的“距离”(布洛的“距离”说虽说是心 理学 问题 ,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审美—艺术要同尘世生活拉开“距离”)。一些艺术派别还要故意制造“间离”效果,让读者和观众时时意识到自己是在欣赏“艺术”、 看“戏”,而不是生活;让读者和观众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划清艺术与生活的界限。西方的布莱希特派如此,中国的梅兰芳派也如此。二大约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情况逐渐发生变化,而最近20—30年来变化尤为剧烈。这种变化的总趋向就是审美—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审美—艺术化,或者说审美—艺术与生活趋于同一。这种变化比较明显的苗头是从电影艺术对视觉文化的张扬开始。视觉,相对而言,是人类与自然世界、与社会生活接触最广泛、联系最紧密的一种感觉。无论是一个民族、国家,还是一个城市、 企业 ,它的文化首先是由其视觉形象上的特征得以展现的。与文学、戏剧、绘画、雕塑、舞蹈、 音乐 等等相比,电影无疑是更大众化、更生活化、同时也更加图示化的艺术,它以生活的影像为材料、手段,在强化艺术的图示,激活观众的视觉的同时,在形式上逼近生活本身的“样儿”。当观众进入电影的时候,身临其境,就如同进入生活。电影出现,预示着一个“读图”时代的临近,一个艺术的大众化和生活化时代的开始。丹尼尔·贝尔把他的目光伸向了电影、电视之前,认为视觉文化导源于一种“新美学”的诞生。他说:“我相信,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这一变革的起源与其说是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影和电视,不如说是人们19世纪中叶开始经历的那种地理和社会流动以及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美学。”16丹尼尔·贝尔说得不是没有道理。那种与古典美学不同的“新美学”以及与此相应的文化变革,是随“社会流动”“应运而生”的,溯其根源,最早是“19世纪中叶开始经历的”那个大变动的时代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形容那个时代的变化时这样说:“一切固定的古老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17 如果19世纪如此,那么,20世纪、21世纪就加倍如此。既然这种审美—艺术的新趋向是时代变动的产物,那么它 影响 所及就不限乎电影,还会表现在其他方面,而且还会有它的理论形态。首先涉及到“艺术边界”问题。美学家克罗齐说:“每一个真正的艺术作品都破坏了某一种已成的种类,推翻了批评家们的观念,批评家们于是不得不把那些种类加以扩充,以致到最后连那扩充的种类还是太窄,由于新的艺术作品出现,不免又有新的笑话,新的推翻和新的扩充跟着来。”18 原有的艺术种类不断被突破,原有的艺术边界守不住了。而且,究竟怎样来定义艺术,也越来越把握不准、甚至无法把握了。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认为古典的艺术定义已经失去效力,提出了“家族相似”说,认为美、艺术、游戏等等,没有统一的本质,只有家族相似性的关系:“我想不出比‘家族相似’更好的说法来表达这些相似性的特征;因为家族成员之间的各式各样的相似性就是这样盘根错节的:身材、面相、眼睛的颜色、步态、脾性,等等,等等。——我要说,各种‘游戏’构成了一个家族。”19 在这场审美观念的时代变动中,艺术似乎没有了边界,那些低俗的、过去认为不可能与艺术沾边儿的“现成物品”,成为了艺术。20世纪最具有反叛精神的艺术家之一法国画家杜尚在《关于“现成物品”》一文中说:“在1913年我就起了一个怪念头:去把一个自行车轮固定在一只厨房用的长脚凳上,并看它如何转动。……当‘现成物品’一词出现在我心中的那时刻,也就指明了这种表现形式。我渴望去建立的论点是:这种现成物品的选择并非由审美享受来支配的。它是建立在冷漠的视觉反应上的,同时,无论好的趣味或坏的趣味都无从谈起,……事实上整个感觉是麻木的,其重要特征是短暂的裁决;我偶然地把标题刻在这些‘现成物品’上。这种裁决替代了一件标题作品那样去描绘事物,它意味着把另一个比言语更丰富的领域传达给了观众。”20 杜尚从1913年开始,采取 工业 设计图的几何 方法 ,用所谓“现成取材法”制作《自行车轮胎》,即取一个普通的自行车轮子固定在一只厨房用的长脚凳上。1917年,他在美国把一个小便器题上名字《泉》送美术馆展览——他要求人们用新的角度去看它,抛开原来实用的意义,于是小便器获得一个新的内容,成了艺术品。1919年,他在巴黎创作最著名的现成画《带胡须的蒙娜丽莎》,即在《蒙娜丽莎》的画像上加上胡须。这些惊世骇俗的行为使得具有传统美学观念的人目瞪口呆。但某些具有超前观念的理论家作出了解释。布洛克说:“那些把种种‘现成物’当做艺术品的人,实 际上是在从事一种非常严肃的事业。他们实际上是在扩大或重新创造人们的艺术概念。而那些不认为上述物品是艺术的人,则是在保卫已有的艺术边界,对于改变它的种种企图进行抗击。”21现成物品转换为艺术品的奥秘在于“审美态度”。在这些理论家那里,任何对象,无论它是人工制品还是自然对象,只要对它采取一种审美态度,它就能变成为一个审美对象。然而,当什么东西都可以成为艺术的时候,艺术也就成为任何什么东西了,艺术消失于生活之中,或者说与生活融为一体了。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说:“过去,艺术是一种经验,现在,所有的经验都要成为艺术。”2220世纪70年代偷渡到美国的 台湾 行为艺术家谢德庆有四件“行为艺术”作品:(1)1978年9月30日至1979年9月30日,把自己关在纽约寓所内一个自制的木笼中一年,不读、不写、不看,不听任何东西,只是单纯地吃喝,让自己活下来。(2)1980—1981有一整年,也是把自己关在一个笼子里,但得每隔一个小时打一次卡,一年365天,共打8760次。(3)1981—1982有一整年,他让自己完全在室外度过,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进入任何有遮顶的去处。(4)1983—1984有一整年,他与一个美国女艺术家林达·蒙塔娜(Linda Montano)拴在一根八英尺长的绳子两头一起生活,其间互相绝不能触碰23 。不管读者是否承认上述行为是不是艺术,但至少当今有一部分人高度评价这种“艺术”的水平和价值:它们“得以让我们接近一个人,看到他的‘煎熬’和忍耐,看到他对生命极限的突破和挑战。看到他真的是全身心投入,而且是艰苦卓绝地体验这一种和那一种活着的状态,他的体验和参与是如此精粹,如此专注,只在这种情况下,生命终于能够被作为一个对象意识了,体验了,关照了,这对我们真的是太重要了。……西方艺术发展到现代突然开启出一个新的方向:艺术不再只服务于视网膜,而要成为观念或者思想的表达。……因此,行为艺术的对象是人生,材料也是人生,目的也是为了人生。艺术家拿自己做‘工具’,把人生当成一个客观对象展示出来”24 。如果谢德庆那四件作品是高超的艺术品,那么,“2003年站在世界第三极”登珠穆朗玛,环法自行车赛,张健游渡渤海湾、英吉利海峡、长白山天池、青海湖,“柯大胆”(柯受良)飞车越黄河壶口瀑布,蜘蛛人徒手爬摩天楼,新疆杂技演员钢丝走长江、走天坑……当然都是当今最时髦的艺术。艺术从古典时期的圣坛上被拉了下来。过去,只有少数“精英”才能“做”艺术,“玩”艺术,现在,人人都是艺术家,都可以成为艺术家,而且人人都可以“玩”艺术。美国学者詹明信描述说:“在后现代的世界里,似乎有这种情况:成千上万的主体性突然都说起话来,他们都要求平等。在这样的世界里,个体艺术家的个体创作就不再那么重要了。艺术成为众人参与的过程,不只是一个毕加索。”25 大地艺术、观念艺术、广告艺术、行为艺术、波普艺术……,卡拉0K、群众演唱会、各种群众文艺晚会……,观众与演员常常合二而一。互联网文学,众人参与创作。电子文化媒介几乎把现实物像与视觉图像直接重叠起来。虚拟与实在难以区分。创作与欣赏的界限消失了,作者与读者的界限消失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消失了,审美活动与现实活动的距离也消解了。于是生活就是审美,审美就是生活。

谈生活中的艺术  一谈到艺术,大家就会感到高深莫测。实际上,生活中,艺术无处不在。也正如罗丹所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含义比艺术要广,美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我们都知道黄金分割率,又称黄金率,是指公元十九世纪德国美学家柴依辛(Zeising)所发现的矩形中短边和长边的比例为0.618。他认为这种比例具有“多样的统一”,轻重匀称,没有均等或悬殊的形势,最合乎美感的要求。现在许多门、窗、画框、国旗的宽与长大多接近这种比例。人身上很多部位的比例都接近0.618。画家陈醉写过一本《裸体艺术论》,他以人类的发展史为线索,以古希腊艺术、基督教艺术,以及印度、中国和非洲艺术为背景,从美学、文艺学、艺术史理论等多种角度入手,通过对大量裸体艺术作品的研究分析,系统地论述了从原始至现代的裸体艺术。没有那一个画家不研究人体,不画人体的。一幅好的人体写生,就是一幅艺术作品。  年轻人都喜欢穿着打扮,其实,穿着打扮就是一种艺术行为。穿衣服要考虑自己的体形、个性,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去选购衣服,有些衣服别人穿上很好看,你穿上不一定好看。过去,学生专门有学生装,现在中小学生有校服,大学生没有统一着装的规定,我们的着装要穿出身份,穿出品位,穿出气质,要让别人一看,你就是个大学生,是个有知识的文化人。穿衣服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我们大家可以看一看,你的左右前后,穿衣服是否体现了艺术修养。  这里讲的是生活中的艺术问题,旨在引导大家发现身边的艺术。我想循着宿舍、学校、社会、自然的思路来讲。  前些年,我们学校抓宿舍文化建设,我参观过大家精心布置的宿舍,给我的感觉特别好。有的宿舍布置得确实让人感到艺术、高雅,从整体看女生宿舍略胜于男生宿舍。其中一个宿舍的一幅水墨竹子和几根从“天兴洲”采回的雪白的芦花,让我感到赏心悦目。艺术就是这么奇特,并不需要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就是在简陋的茅舍,只要有一架书、几幅画就能蓬荜生辉。  在我们学校,也有许多美的地方,就在我们这阶梯教室与实验楼之间这块地方就很美。那座水池中的假山,只要我们用艺术的眼光去看它,它就是一座富有个性和艺术韵味的假山。学校的主楼、广场、体育馆等等,也都具有建筑美。只要我们心中有艺术,眼前就会有艺术。  当我们走出校门的时候有没有细心观察一下生活中的艺术呢?商店的门牌,橱窗的摆设,街道的灯光,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这里面都有艺术。  武汉市的文化氛围要差一点,我身居这个城市二十多年,一直没有感受到她的文化。今年十月份,我到了西安以后,才有了切身的体会。西安是一座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我在西安住了一个多星期,感觉时间太短。陕西历史博物馆简直就是一部中国古代史,最让我激动的是“书院门”至碑林博物馆那一条长长的街。那是一条艺术的街,文化的街,那里的书画店一家接着一家。在一家专卖书画方面书籍的书店,一天零售三百多份《美术报》。我在武汉市的任何一家书店、报刊零售店都看不到《美术报》。那里的书画很有市场,不少画店就是书画家本人开的,楼上作画,楼下卖画。主要是中国书画,油画少一点,还有一些木制的工艺品。我是一家一家地看,不厌其烦,每到一处都觉得赏心悦目,也都觉得有所收获。每走一店,老板不会主动与你打招呼,“你看看这个,这个比那个更好”,而是让你静静地品味,等你有意搭话的时候他才会主动和你讲。不像我们这里的营业员,热情过度,你想逛逛,不成,只要你眼睛看到哪里,她就会跟到那里,不厌其烦地给你介绍怎么怎么好,让人怕接近。上个星期,我在洪山礼堂听报告,实在是坐不住了,出门逛逛,偶尔看到一家画店,让我激动了一番。走进去一看,就不再激动了。因为那里的作品,都是画匠制造出来的,风景画是俗气的艳色堆砌,人物画像涂了脂粉的僵尸,没有一点灵气。唯有一幅俄罗斯街头雨景,让我感受到了艺术,上面没有标价。其它的画都有标价,一百、两百都有。我跟老板讲,这幅油画我出三百元拿走。老板告诉我,那幅画的进价是四佰五,说给我四佰,并希望我有书画作品给他代卖。听说这样的画店汉口有几家,大家有机会,有时间可以去逛逛,也看看你们能不能分出画家与画匠的作品。  黄秋耘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爱美的瑞士人”。他说瑞士人的客厅、卧室的墙上都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名画(大多是复制品),从现代派的水彩画,梵高和戈雅的名作,到中国的水墨画,应有尽有,随主人的兴趣而异。可以说,瑞士人的家庭几乎是一个小型的美术馆。而公园,则是一个小型的雕塑展览馆。有白石雕塑,大理石雕塑,青铜雕塑。题材也是多姿多彩的,有古希腊的神像,英雄和美人,也有近代的英雄人物(包括林肯和华盛顿)。  我也到过一些装潢华丽的家庭,在那里看不到一本书,没有一幅画,虽然华丽,可惜缺少了一点高雅。我们随便到一个家庭,不用介绍主人的身份、职业,只要看看他家里的陈设布置便知道一二。  大自然是一座丰富的艺术殿堂,她给艺术家们以无穷无尽的素材,有些艺术作品,基本上就是自然风光的再现。虽然我们不可能人人都去游历名山大川,但我们都有机会接触大自然,我们可以利用春天的时候出去踏踏青,三五个好朋友骑自行车,或搭乘公车去游一游春。96年春,我们几个好朋友一起去了蒲圻,蒲圻的陆水湖真是让人心醉。我们一早上8点多钟就到陆水湖边,那里有机动的游轮,感觉总不太好,于是,在附近找到一个划小木船的农民,让他划船带我们游一游湖。那天真是风和日丽,五月的太阳晒在身上暖暖的,几个人上船后都找好了自己的位置,那一湖碧水,你恨不得下去洗个澡,山青青,水碧碧。起初,我们是用手在船边划一划水,清凉清凉,喝一口,甜甜的。后来朔性把鞋袜脱了,坐在船边上,脚在水中与船同游。只是这时候再也没有人喝水了。  大概是在93年,我带着几个学生搭乘公车跑到东西湖,去感受五月的田园风光。我这人生性喜欢大自然,一见到麦田、水田、田埂、渠水就激动。那路边长满了各种颜色的野花,他们几个男士总要去采几朵向女士献殷勤,我告诉他们,路边的野花不要采!那天天热,带去的水不够喝,我们跑到农民家里讨水喝,又打着赤脚跑到稻田里玩。田里还没有插秧,那泥土软软的,凉凉的,当时的整个心情都融入了大地。空气也清新,夹杂着泥土的芳香,玩够了就坐在水沟边洗脚,到大树底下乘凉,看远处,蓝蓝的天,金黄的麦浪。那时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心旷神怡。  自然是美丽的,但是境由心造,如果你缺乏艺术修养,就不能做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歌德说,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在他每一页的字句里我们读得到最深奥的消息。徐志摩说:“只要你认识了这一部书,你在这世界上寂寞时便不寂寞,穷困时不穷困,苦恼时有欣慰、挫折时有鼓励,软弱时有督责,迷失时有南针。”  -----------------------------  今年夏天,我有幸到印度走了一遭,跑了几个大城市和旅游景点,对这个文明古国有了粗浅却是亲身的了解。一方面,我为这里大多数人民生活环境的恶劣程度所震惊 —— 贫困,污染,人口爆炸,交通无序随处可见 —— 并为我们中国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所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但是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了不少值得我们中国人借鉴的地方。当今的中国似乎一味地向西方看齐,但也许和我们一样急于发展的传统国家在某些方面更有让我们参照的价值。  作为一个艺术史学生,我尤其对印度的艺术感兴趣,不仅是陈列在博物馆里的艺术,更重要的是艺术在大众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她是如何构成他们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讲,我觉得印度人仍然保持着很强烈的审美意识。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这里大多数的妇女仍然穿印度的传统服装纱丽( saree) 。以前我觉得这是印度妇女受压抑的表现,但到了这里以后,我不禁为纱丽即使是穿在肥胖妇女身上也显出的优雅所深深打动。在印度三个月,看到的纱丽成千上万,也不记得两件完全相同的。其色彩和图案的千变万化令人目不暇接。在圣城威若那西( Varanasi ),我看到成群的妇女在恒河边上的白沙滩上晾纱丽。纱丽摊开来,其实只是一整匹没有任何剪裁的布或丝绸,两个妇女各执一端,它便迎风鼓动,远望去像是着了色的浪。我不禁想起我们中国的传统服饰也是千姿百态,而且每个朝代和地域都有不同的特色,绝不比纱丽来得单调。可惜,虽然现在国内的服装设计渐渐地吸收传统服饰的成分,但一般只是基于一种 “ 奇风异俗主义 ” ( exoticism) ,占主流的还是西方的服装风格。但西方服装的很多特点,比如标准化,简洁,以及在国内一年胜过一年的夏季服装的暴露,如果我们仔细反思一下,其实只是工业文明的象征符号,和人类天然的美感没有多大联系。我们觉得 “ 美 ” 的,其实是作为工业文明赖以生存的价值体系的载体而被灌输给我们的,是一种条件作用( conditioning) ,并不是发自内心被感觉到的。我们带着这种异化了的审美观去看待传统服装,自然觉得它 “ 不合时宜 ” 。殊不知传统服装才往往更与一个民族内在的审美情趣结合在一起,它的造型图案凝聚着这个民族的人民对其生活环境的观察和体验。现代西方服装摈斥传统服饰为 “ 繁琐 ” ,并不是因为它发现了一种新的 “ 美 ” ,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工业文明急功近利,一味追求生产效率的结果。

可以到谷歌上去搜索 应该会有你想要的

浅谈艺术欣赏与生活中的艺术论文800字

毕业论文的撰写及答辩考核是顺利毕业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衡量毕业生是否达到要求重要依据之一。但是,由于许多应考者缺少系统的课堂授课和平时训练,往往对毕业论文的独立写作感到压力很大,心中无数,难以下笔。因此,就毕业论文的撰写进行必要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毕业论文是应考者的总结性独立作业,目的在于总结学习专业的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说文。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二)、选好课题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研究课题,研究课题一般程序是:搜集资料、研究资料,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最后是执笔撰写、修改定稿。

可以到谷歌上去搜索 应该会有你想要的

假如你想来这里找生活与艺术的论文的话。这里是没有人帮你的

艺术人生“科学和艺术是相互补充的但是,有些人生的体验只有借助于艺术才能表达出来”因为艺术,使爱因斯坦渐渐打开了光量子假说和广义相对论的大门;因为艺术,使爱因斯坦对他的工作充满乐趣,让他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大放异彩从苏东坡到毛泽东,从歌德到霍金,无论是小说中的福尔摩斯,还是生活中的迈克耳孙,哪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是不懂艺术,不欣赏艺术的?因此,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就必须学会欣赏艺术并将艺术融入自己的生命中去艺术是美妙的它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将自己的浮躁与愤怒平息下来,像一针镇定剂,使自己更平静地去处理一切工作和生活上的种种麻烦换一种心态也就是换一个角度去看待问题,从而可以得到事半功倍地效果艺术是奇异的它可以改变自己的性格如果你是个轻率的人而且由于这个原因而处处碰壁,那么我想你应该去练书法,培养自己琳京城桌的思维方式和一丝不苟的处事态度,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如果你是个内向的人而且因为这个原因而使许多人不愿靠近你,那么我想你应该去学习戏剧表演,用语言,用动作,用眼神去和每一个演员、每一个观众进行交流久而久之,朋友们就会接近你,喜欢你的艺术可以帮助你改变自己,让你变得更加完美,这难道不神奇吗?艺术是高尚的它可以陶冶情操它是你和古人交流的桥梁,是你和同仁一起探讨的方式,是你提高自己价值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艺术中,你可以感受到英雄们的豪情壮志,枭雄们的虽败犹荣的高贵气质;你可以感受到爱国者的一片赤诚之心,那些怀才不遇的诗人和政认的心境;你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也可以加强自我的是非观念艺术和一个人的一生是紧紧地连在一起的,一个没有艺术的人生是空虚的、毫无意义的并非每一个人都像爱因斯坦那样的聪明,但只要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一颗像爱因斯坦那样热爱艺术的心,并将其融入生活和工作中,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