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会计问题研究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2024-07-13 00:31:50

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会计问题研究论文题目

记下脑海中涌现的点滴体会。当然、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加工。本科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长,选择适当的论文题目,但所写论文要与本专业所学课程有关,记下资料中对自己影响最深刻的观点、论据:

1、技术改造项目投资管理研究  2、汽车制造业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绩效相关性研究  3、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4、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修船项目内部控制研究  5、“营改增”对国有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6、某铁路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研究  7、TJ铁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债券融资研究  8、基于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项目成本管理体系研究  9、Y公司施工项目业绩考核优化研究  10、建筑业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应对措施  11、基于EPC模式的建筑供应链成本控制  12、医疗服务业并购的财务风险研究  13、我国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研究  14、基金会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对其捐赠收入的影响研究  15、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以上十五个会计论文题目由学术堂整理提供。

回答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可以从财务分析方面着手写。因为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实现如下企业管理的目的:1、可以对企业等经济组织过去和现在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分配活动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状况等进行分析与评价的经济管理活动;2、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关心企业的组织或个人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希望能帮助到你。祝你生活愉快! 提问 您好 想问一下写固定资产减值有没有比较冷门的上市公司推荐啊 回答 比较冷门的上市公司。我可以给你推荐一个。名字叫:希望教育集团 提问 还有其他的推荐吗 回答 吉峰科技 提问 吉峰科技写固定资产减值好写吗 回答 是比较好写的,因为他们刚上市的时候股值在158元。现在只有5元左右了,降得很厉害。 提问 华夏航空可以当做成本核算来写毕业论文吗 回答 是可以的哦 提问 可以再给我一些写固定资产减值的冷门上市企业吗,我选一下 回答 有这些的哦。赣锋锂业、上海瀚讯、永兴材料 提问 哪个最适合写固定资产减值 回答 永兴材料 更多11条 

1、企业管理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作用。2、企业会计信息与市场信息的关系。3、资本成本会计探讨内部控制的制度化与程序化。4、关于企业注册资本登记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5、流动资产投资总额和结构问题探讨我国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与分析。出于满足个个兴趣目的。即从自己的专长和兴趣入手确定选题。如果自己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问题比较有兴趣,或在实际工作中自己就从事假账甄别工作,就可以针对会计信息真实性问题,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标准、现实经济中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解决对策等全方位或就某一方面展开论述。热点问题追踪法。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也就是说,每一阶段都有该阶段的热点话题。选择热点问题的最大好处是比较容易取得相关的参考资料,而且选择途径较广。边缘学科交叉法。即将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与会计学科相结合,利用会计学科自身专门方式方法,为其他学科和会计学科自身发展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视角。比如环境会计是将环境问题现代财务会计理论方法有机结合,以货币单位、实物单位计量或用文字说明等方式反映、记录、报告、考核资源和环境成本与价值,评价企业环境经济活动以及取得的环境效益对企业财务成果和社会价值形态的近期、长远影响的一门新兴会计学科。在这样的一门新兴会计学科中有许多问题是值得探讨的。对比分析法。通过对几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的比较研究来认识事物。如我国借款费用准则与美国相关准则的比较研究、股份合作企业会计核算的差异、中美注册会计师管理制度的研究、企业合并的基本会计方法及其比较分析,等等。延伸法。进一步加深对某个课题的研究,该方法要较全面了解已有的相关论文,并在那些论文所阐述观点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深化,避免泛泛空谈。如预算会计体系进一步改革探索对会计委派制新认识,等等。新角度法。即对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论述或改变大家都采用的方法而寻求新的切入点。如模糊财务评价问题、财务工程学初探、从财政和契约关系的特征看审计的产生和发展、论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审计、信息不对称与审计,等等。

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会计问题研究论文摘要

提供一些会计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供参考。一、会计方面(含会计理论、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资产评估)1.金融衍生工具研究2.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防范3.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4.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5.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探讨6.论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7.论稳健原则对中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及其实际应用8.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9.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协调10.企业破产的若干财务问题11.财务会计的公允价值计量研究12.论财务报告的改进13.论企业分部的信息披露14.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15.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16.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17.关于企业合并报表会计问题研究18.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初探19.现金流量表及其分析20.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研究21.合并报表若干理论的探讨22.增值表在我国的应用初探23.上市公司中期报告研究24.现行财务报告模式面临的挑战及改革对策25.表外筹资会计问题研究26.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其改革27.关于资产减值会计的探讨28.盈余管理研究29.企业债务重组问题研究30.网络会计若干问题探讨31.论绿色会计32.环境会计若干问题研究33.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责任会计34.人本主义的管理学思考――人力资源会计若干问题35.试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会计36.全面收益模式若干问题研究37.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会计问题研究38.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39.战略成本管理若干问题研究40.内部结算价格的制定和应用41.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问题的探讨42.我国企业集团会计若干问题研究43.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与发展44.试论会计监管45.会计人员管理体制问题研究46.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评估47.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价值评估48.企业整体评估中若干问题的思考49.新会计制度对企业的影响50.《企业会计制度》的创新51.我国加入WTO后会计面临的挑战52.XX准则的国际比较(例如:中美无形资产准则的比较)53.新旧债务重组准则比较及对企业的影响54.无形资产会计问题研究55.萨宾纳斯――奥克斯莱法案对中国会计的影响56.对资产概念的回顾与思考57.规范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比较分析58.试论会计政策及其选择59.对虚拟企业几个财务会计问题的探讨60.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会计问题探讨61.两方实证会计理论及其在我国的运用二、财务管理方面(含财务管理、管理会计)1.管理层收购问题探讨2.MBO对财务的影响与信息披露3.论杠杆收购4.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5.投资组合理论与财务风险的防范6.代理人理论与财务监督7.金融市场与企业筹资8.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资渠道9.中西方企业融资结构比较10.论我国的融资租赁11.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12.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研究13.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研究14.负债经营的有关问题研究15.股利分配政策研究16.企业并购的财务效应分析17.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研究18.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企业财务管理19.现代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20.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1.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22.中国民营企业融资模式――上市公司并购23.债转股问题研究24.公司财务战略研究25.财务公司营运策略研究26.资本经营若干思考27.风险投资运作与管理28.论风险投资的运作机制29.企业资产重组中的财务问题研究30.资产重组的管理会计问题研究31.企业兼并中的财务决策32.企业并购的筹资与支付方式选择研究33.战略(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34.股票期权问题的研究35.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融资问题研究36.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37.国际税收筹划研究38.企业跨国经营的税收筹划问题39.税收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40.XXX税(例如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41.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42.入世对我国税务会计的影响及展望43.我国加入WTO后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44.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分析战略成本会计是指企业通过对投资决策和实施、研究开发与设计、原料采购、产品生产、销售与售后服务进行全面的监控,将这些监控贯穿于产品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的全过程,从战略的角度研究影响成本的各个环节,规划并控制成本使之保持在适度水平,以便在市场上取得持久的竞争优势,确保企业有效地完成既定的业绩要求,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现代企业管理是企业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和全方位管理。由于电子技术运用于产业形成了高度电脑化高度自动化的生产,形成了新的制造环境。在新的制造环境下,企业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成本会计技术。战略成本会计突破了传统成本会计把成本局限在微观层面上的研究,而把重点转向企业整体战略这一更为广阔的领域,从而有利于企业正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正确地选择经营战略,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一、在企业高层决策管理的应用战略成本会计为有效地服务于企业的战略管理,及时提供以外向型为主体的多样化信息和相应的分析研究资料,为企业高层领导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战略思考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从而使他们能据此高瞻远瞩地对企业内外的环境和条件进行综合透视,从中了解竞争对手的长处和短处及今后的战备趋向;并了解现有和潜在顾客目前的需求及其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而洞察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可能捕捉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战略成本会计管理在企业中获得领导者的支持,企业成功才会推广战略成本会计,进而开展战略管理。同时,战略成本会计系统是全员工程,其成本核算体系设计、基础数据收集以及改善行动都需要全员参与,实施战略成本会计不可避免会导致对个人和组织的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组织机构也要为适应系统的成功实施进行再造。二、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成本水平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质量体现,表明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不可或缺部分,如何将战略成本会计理论与方法正确引进和运用于战略成本会计管理是目前我国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的一步。战略成本会计认为采购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采购成本,而且包括与低质量、低可靠性和不理想的运输条件相联系的成本。因此在对成本的管理中不应仅仅考虑采购价格,同时还应考虑到采购的原材料的质量、可靠性和送货的及时性等多种因素,这样确定的成本涵盖的内容更全面,提供的数据更实际可靠。在进行了对采购成本的归集处理工作后,还应分析价值链中采购环节每一作业与成本的关系,以作业为基础,按照因果关系把采购成本分配到其应承担的产品成本中,这样使得产品成本相关性大为增强。企业不仅要设计出符合顾客需求并具良好品质及机能的产品,且同时必须达成其成本目标。至于中间过程是要透过降低多少材料费、加工费等来达成目标,则由各设计部门视其创意而定。要根据各个环境反馈的信息进行成本预估、确认设计部门目标达成的情况。三、在企业市场定位管理中的应用在战略成本会计系统中,首先考虑产品在市场的定位问题,一是考虑产品类型的定位;二是考虑产品在同行业中的定位。在生产阶段,成功实施战略成本会计系统需要以高质量的经济信息为基础,并且注意收集一些信息:如产品的数量、质量、消耗、成本和生产组织等信息,财务信息,销售信息。取得信息后,根据企业内部有限资源及外部市场环境,对不同条件下的决策目标求出备选方案。再结合具有丰富知识经验的管理者的定性分析,从各种备选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选择,从而确定最佳方案。同时战略成本会计系统的实施也推动了企业信息化进程。战略成本会计系统通过对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使整个企业各个部门之间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明确各部门的责任,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发生,避免不必要的生产环节。四、企业售后服务管理中的应用实施战略成本会计的目的即是降低总成本,对成本实行优化管理。主要应从适宜质量控制、网点布局控制、完善售后服务几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产品质量的适宜水平控制,主要是正确处理质量与成本的关系,力求实现适宜质量与较低成本的最佳结合。为此,应当注重对质量成本的控制;其次,要注重从战略成本会计角度强化质量经济分析。定期向户进行调查,然后将信息反馈给成本会计部门,进行分析,这样,可以使成本质量得到优化配置,有效的削减隐没成本。销售阶段的的成本会计系统可以通过网点配置与布局的合理化进一步得以实现;最后,完善售后服务产品的售后服务对于企业稳定和吸引顾客源、树立良好形象、促进销售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从成本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售后服务这一活动时,增加服务设施或人员,可降低由于等待服务而发生的等候费用,但却相应增加了服务机构的费用,如商品仓库的发料和领料就存在这一矛盾。

提供一些会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供参考。一、会计方面(含会计理论、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资产评估)1.金融衍生工具研究2.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防范3.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4.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5.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探讨6.论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7.论稳健原则对中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及其实际应用8.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9.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协调10.企业破产的若干财务问题11.财务会计的公允价值计量研究12.论财务报告的改进13.论企业分部的信息披露14.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15.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16.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17.关于企业合并报表会计问题研究18.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初探19.现金流量表及其分析20.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研究21.合并报表若干理论的探讨22.增值表在我国的应用初探23.上市公司中期报告研究24.现行财务报告模式面临的挑战及改革对策25.表外筹资会计问题研究26.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其改革27.关于资产减值会计的探讨28.盈余管理研究29.企业债务重组问题研究30.网络会计若干问题探讨31.论绿色会计32.环境会计若干问题研究33.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责任会计34.人本主义的管理学思考――人力资源会计若干问题35.试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会计36.全面收益模式若干问题研究37.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会计问题研究38.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39.战略成本管理若干问题研究40.内部结算价格的制定和应用41.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问题的探讨42.我国企业集团会计若干问题研究43.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与发展44.试论会计监管45.会计人员管理体制问题研究46.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评估47.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价值评估48.企业整体评估中若干问题的思考49.新会计制度对企业的影响50.《企业会计制度》的创新51.我国加入WTO后会计面临的挑战52.XX准则的国际比较(例如:中美无形资产准则的比较)53.新旧债务重组准则比较及对企业的影响54.无形资产会计问题研究55.萨宾纳斯――奥克斯莱法案对中国会计的影响56.对资产概念的回顾与思考57.规范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比较分析58.试论会计政策及其选择59.对虚拟企业几个财务会计问题的探讨60.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会计问题探讨61.两方实证会计理论及其在我国的运用二、财务管理方面(含财务管理、管理会计)1.管理层收购问题探讨2.MBO对财务的影响与信息披露3.论杠杆收购4.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5.投资组合理论与财务风险的防范6.代理人理论与财务监督7.金融市场与企业筹资8.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资渠道9.中西方企业融资结构比较10.论我国的融资租赁11.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12.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研究13.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研究14.负债经营的有关问题研究15.股利分配政策研究16.企业并购的财务效应分析17.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研究18.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企业财务管理19.现代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20.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1.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22.中国民营企业融资模式――上市公司并购23.债转股问题研究24.公司财务战略研究25.财务公司营运策略研究26.资本经营若干思考27.风险投资运作与管理28.论风险投资的运作机制29.企业资产重组中的财务问题研究30.资产重组的管理会计问题研究31.企业兼并中的财务决策32.企业并购的筹资与支付方式选择研究33.战略(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34.股票期权问题的研究35.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融资问题研究36.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37.国际税收筹划研究38.企业跨国经营的税收筹划问题39.税收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40.XXX税(例如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41.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42.入世对我国税务会计的影响及展望43.我国加入WTO后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44.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5.经济价值增加值(EVA)――企业业绩评价新指标三、审计方面1.关于CPA信任危机问题的思考2.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管理体系研究3.论会计师事务所的全面质量管理4.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控制研究5.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研究6.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研究7.审计质量控制8.论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审计9.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0.论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11.论审计风险防范12.论我国的绩效审计13.萨宾纳斯――奥克斯莱法案对中国审计的影响14.审计质量与审计责任之间的关系15.经济效益审计问题16.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17.我国电算化审计及对策分析18.浅议我国的民间审计责任19.试论审计抽样20.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21.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22.论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构建四、电算化会计类1.论电子计算机在审计中的应用2.电算化系统审计3.关于会计电算化在企业实施的经验总结4.计算机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5.试论会计软件的发展思路6.当前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7.会计电算化软件和数据库的接口研究8.我国会计电算化软件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9.中外会计电算化软件比较研究10.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的组织控制问题11.会计电算化系统下的内部控制问题新特点研究12.商用电算化软件开发与实施中的问题探讨13.会计软件开发中的标准化问题研究14.我国会计软件的现状与发展方向问题研究15.会计电算化实践对会计工作的影响与对策16.我国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中的问题与调查17.通用帐务处理系统中的会计科目的设计18.会计软件开发中如何防止科目串户的探讨19.关于建立管理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的构想20.会计电算化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的比较研究21.会计电算化后的会计岗位设计问题研究22.关于我国会计电算化理论体系的构想23.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的探讨24.计算机网络系统在管理中的应用25.会计电算化在我省开展的现状研究26.关于会计电算化审计中的若干问题的探讨27.会计电算化软件和数据库的结合应用28.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若干典型案例29.会计电算化理论和实际使用的几点看法30.会计电算化和手工系统并行运用的经验31.Foxpro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和体会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一)评估结果的会计处理  被兼并或被拍卖、出售的企业,经评估机构对其全部资产进行评估后,应根据核准确认的评估值进行账务处理。评估确认的资产价值与资产原账面价值之间有差额的,其差额应调整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和资本公积,评估增值部分未来应交所得税的,还应将未来应交的所得税记人“递延税款”科目的贷方。(二)企业兼并后办理财产移交的会计处理  企业被兼并或拍卖出售后,应及时结束旧账。企业被兼并或拍卖出售,通常有四种方式:⑴承担债务式,即在资产与债务等价的情况下,兼并企业以承担被兼并企业债务为条件接收其资产。⑵购买式,即兼并企业出资购买被兼并企业的资产。⑶吸收股份式,即被兼并企业的所有者将被兼并企业的净资产作为股份投入兼并方,成为兼并企业的一个股东。⑷控股式,即一个企业通过购买其他企业的股权达到控股实现兼并的目的。后两种方式的会计处理大多采用购买法和权益入股法,本文主要介绍前两种方式下的会计处理。  承担债务式的会计处理。在这种方式下,兼并企业一般不付给被兼并企业资金。此时,被兼并企业结束旧账,即借记所有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科目的余额,贷记所有资产科目的余额。兼并企业按各项产负债评估确认的价值,借记所有资产科目,贷记所有负债科目,两者之间如有差额,贷记“实收资本”科目(如为股份公司,则贷记“资本公积”科目)。  购买式的会计处理。在这种方式下,兼并企业一般是以现金作为购买条件,将被兼并企业的整体产权全部买下。此时,被兼并企业结束旧账,即借记所有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科目,贷记所有资产科目。兼并企业进行账务处理时,按照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所有资产科目,按成交价高于评估确认的净资产的差额,借记“无形资产一商誉”科目,按负债的账面价值,贷记所有负债科目,按确定的成交价,贷记“专项应付款一应付兼并企业款”科目。

一、资产重组的含义  (一)概念  资产重组是指通过不同法人主体的法人财产权、出资人所有权及债权人债权进行符合资本最大增值目的的相互调整与改变,对实业资本、金融资本、产权资本和无形资本的重新组合。重组是企业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即获取利润及股东投资回报率最大化,充分使用管理和资源以及对付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重组会引起资产或资本以及管理策略的改变。  (二)分类  资产重组通常涉及:资产注入,资产或业务的出售,资产重新的整合,债务、资本比率的改变,新形式的资本、债务形式,借款期的改变等。  重组可以以多种形式进行,包括:资产注入、兼并、股份化、破产、出售、建立核心子公司等。既然资产重组可以为不同企业提供较多可选择模式,也就是我们在采用重组形式中有了更多的回旋余地。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模式:  所有权换位的资产重组,即资产的所有权在不同的的产权主体之间发生转换或实现重新组合。如注入新资产、兼并、合并、收购。许多西方国家的公司就是通过收购取得对企业的所有权来扩大实力。这种重组方式也越来越多地被我国的上市公司所采用。  非所有权换位的资产重组,即资产的最终所有权不变,仅仅是资产的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让渡权在不同的资产主体之间发生转换或实现重新组合。  根据市场法则进行的资产重组,即遵循市场经济法则,通过市场的公平交易将资产的所有权在不同的产权主体之间实现重新组合,如资产拍卖、证券市场的合法收购等。  非市场型资产重组,即利用行政及法律等超经济力,可不按市场经济法则,通过强制力将资产的所有权在不同的产权主体之间实现转化或重新组合。  综上所述,我国现在所要进行的资产重组属于非所有权、非市场型资产重组。也就是说这种资产重组是通过国家强制力量实现的,而非市场运作,带有很浓重的行政色彩。  (三)原则  根据国有企业的具体情况,在企业资产重组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规范国家与企业的关系。  合理经营资产,健全生产经营体系。首先是要通过必要的企业资产重组,使经营资产重新组合,集中原企业或企业集团中最有竞争力的主要业务,体现专业化经营水平。  其次,要通过资产重组使公司自身形成健全的生产经营体系。  剥离非经营性资产,解决不合理的“企业办社会”负担。  合理划分资产债务,保障资产重组公司的正当权益。  合法原则。企业资产重组工作要符合我国《公司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对资产重组的有关规定。  二、我们所要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次资产重组是一次大范围、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整合行动,涉及到大量资产的拆分与组合。最终要通过重组,实现企业的优化组合,进而实现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这一轮国有企业资产重组不再局限于国有经济范围之内,而是要在全社会范围内,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实现资源的重新整合,包括非国有经济、非公有制经济,也包括外资经济介入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因此,在资产重组中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就是产权一定要清晰,这样才能实施兼并、收购、整合等一系列资本运作手段,才有可能建立起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集团。具体说来,要涉及到国有企业的改制,也就是将国有独资企业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有条件的要实现在资本市场上或证券市场上流通,国家可以有条件的将部分或全部国有股份出让,将其股权分散化。这样就从根本上激活了企业内部机制,盘活了企业资产。当然,要最终迈出这一步还有待于国家颁布相关政策予以支持,否则很容易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与浪费。  其次,财务人员所要面临的问题是在资产重组中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一)评估结果的会计处理  被兼并或被拍卖、出售的企业,经评估机构对其全部资产进行评估后,应根据核准确认的评估值进行账务处理。评估确认的资产价值与资产原账面价值之间有差额的,其差额应调整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和资本公积,评估增值部分未来应交所得税的,还应将未来应交的所得税记人“递延税款”科目的贷方。  (二)企业兼并后办理财产移交的会计处理  企业被兼并或拍卖出售后,应及时结束旧账。企业被兼并或拍卖出售,通常有四种方式:⑴承担债务式,即在资产与债务等价的情况下,兼并企业以承担被兼并企业债务为条件接收其资产。⑵购买式,即兼并企业出资购买被兼并企业的资产。⑶吸收股份式,即被兼并企业的所有者将被兼并企业的净资产作为股份投入兼并方,成为兼并企业的一个股东。⑷控股式,即一个企业通过购买其他企业的股权达到控股实现兼并的目的。后两种方式的会计处理大多采用购买法和权益入股法,本文主要介绍前两种方式下的会计处理。  承担债务式的会计处理。在这种方式下,兼并企业一般不付给被兼并企业资金。此时,被兼并企业结束旧账,即借记所有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科目的余额,贷记所有资产科目的余额。兼并企业按各项产负债评估确认的价值,借记所有资产科目,贷记所有负债科目,两者之间如有差额,贷记“实收资本”科目(如为股份公司,则贷记“资本公积”科目)。  购买式的会计处理。在这种方式下,兼并企业一般是以现金作为购买条件,将被兼并企业的整体产权全部买下。此时,被兼并企业结束旧账,即借记所有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科目,贷记所有资产科目。兼并企业进行账务处理时,按照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所有资产科目,按成交价高于评估确认的净资产的差额,借记“无形资产一商誉”科目,按负债的账面价值,贷记所有负债科目,按确定的成交价,贷记“专项应付款一应付兼并企业款”科目。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企业将面临新的国际竞争环境,能否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并形成自己的优势?关键取决于如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国外大的跨国公司相比,中国的企业在规模上不相当,竞争上处在弱势地位。在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方面,我国面临双重路径选择:一是由大到强;二是由强到大。过去,比较多地注意了“大”的问题,过于追求企业的规模增长,由此构造起来的“大集团”,规模虽然形成了,但竞争力却远远没有增强,而且在组织结构上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过于求“大”,这就不可避免地把政府意志强加进来,形成所谓“拉郎配”现象,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现实的选择应当着眼于由强做大, 以强势企业为核心,促进各种资源要素向强势企业集中,推动资源的从优配置和体制资源的重组,在强的基础上实现做大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何志勇。资产重组[M]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邵宁。国有企业主辅分离改制分流操作指南[M]北京:国务院国资局,

企业资产重组中的财务问题研究论文

1.出于满足个人兴趣目的。即从自己的专长和兴趣人手确定选题。如果自己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问题比较有兴趣,或在实际工作中自己就从事假账甄别工作,就可以针对会计信息真实性问题,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标准、现实经济中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解决对策等全方位或就某一方面展开论述。 ’ 2。热点问题追踪法。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也就是说,每一阶段都有该阶段的热点话题。如前一阶段的会计委派制问题、2001年上半年的会计准则制订权问题、现阶段的会计师诚信,等等。选择热点问题的最大好处是比较容易取得相关的参考资料,而且选择途径较广,既可以是新闻媒体,也可以是报刊杂志,还可以是专家研讨等。 3.边缘学科交叉法。即将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与会计学科相结合,利用会计学科自身专门方式方法,为其他学科和会计学科自身发展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视角。比如环境会计是将环境问题与现代财务会计理论方法有机结合,以货币单位、实物单位计量或用文字说明等方式反映、记录、报告、考核资源和环境成本与价值,评价企业环境经济活动以及取得的环境效益对企业财务成果和社会价值形态的近期、长远影响的一门新兴会计学科。在这样的一门新兴会计学科中有许多问题是值得探讨的。 4、对比分析法。通过对几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的比较研究来认识事物。如我国借款费用准则与美国相关准则的比较研究、股份合作企业与合伙企业会计核算的差异、中美注册会计师管理制度的研究、企业合并的基本会计方法及其比较分析,等等。 5、延伸法。进一步加深对某个课题的研究,该方法要较全面了解已有的相关论文,并在那些论文所阐述观点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深化,避免泛泛空谈。如预算会计体系进一步改革探索、对会计委派制新认识,等等。 6、补差法。对所研究的领域中尚未研究或研究不充分的问题研究。这些问题难度较大但学术价值也较大。 7、新角度法。即对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论述或改变大家都采用的方法而寻求新的切入点。如模糊财务评价问题、财务工程学初探、从财政和契约关系的特征看审计的产生和发展、论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审计、信息不对称与审计,等等。

提供一些会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供参考。一、会计方面(含会计理论、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资产评估)1.金融衍生工具研究2.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防范3.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4.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5.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探讨6.论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7.论稳健原则对中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及其实际应用8.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9.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协调10.企业破产的若干财务问题11.财务会计的公允价值计量研究12.论财务报告的改进13.论企业分部的信息披露14.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15.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16.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17.关于企业合并报表会计问题研究18.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初探19.现金流量表及其分析20.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研究21.合并报表若干理论的探讨22.增值表在我国的应用初探23.上市公司中期报告研究24.现行财务报告模式面临的挑战及改革对策25.表外筹资会计问题研究26.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其改革27.关于资产减值会计的探讨28.盈余管理研究29.企业债务重组问题研究30.网络会计若干问题探讨31.论绿色会计32.环境会计若干问题研究33.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责任会计34.人本主义的管理学思考――人力资源会计若干问题35.试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会计36.全面收益模式若干问题研究37.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会计问题研究38.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39.战略成本管理若干问题研究40.内部结算价格的制定和应用41.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问题的探讨42.我国企业集团会计若干问题研究43.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与发展44.试论会计监管45.会计人员管理体制问题研究46.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评估47.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价值评估48.企业整体评估中若干问题的思考49.新会计制度对企业的影响50.《企业会计制度》的创新51.我国加入WTO后会计面临的挑战52.XX准则的国际比较(例如:中美无形资产准则的比较)53.新旧债务重组准则比较及对企业的影响54.无形资产会计问题研究55.萨宾纳斯――奥克斯莱法案对中国会计的影响56.对资产概念的回顾与思考57.规范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比较分析58.试论会计政策及其选择59.对虚拟企业几个财务会计问题的探讨60.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会计问题探讨61.两方实证会计理论及其在我国的运用二、财务管理方面(含财务管理、管理会计)1.管理层收购问题探讨2.MBO对财务的影响与信息披露3.论杠杆收购4.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5.投资组合理论与财务风险的防范6.代理人理论与财务监督7.金融市场与企业筹资8.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资渠道9.中西方企业融资结构比较10.论我国的融资租赁11.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12.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研究13.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研究14.负债经营的有关问题研究15.股利分配政策研究16.企业并购的财务效应分析17.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研究18.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企业财务管理19.现代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20.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1.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22.中国民营企业融资模式――上市公司并购23.债转股问题研究24.公司财务战略研究25.财务公司营运策略研究26.资本经营若干思考27.风险投资运作与管理28.论风险投资的运作机制29.企业资产重组中的财务问题研究30.资产重组的管理会计问题研究31.企业兼并中的财务决策32.企业并购的筹资与支付方式选择研究33.战略(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34.股票期权问题的研究35.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融资问题研究36.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37.国际税收筹划研究38.企业跨国经营的税收筹划问题39.税收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40.XXX税(例如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41.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42.入世对我国税务会计的影响及展望43.我国加入WTO后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44.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5.经济价值增加值(EVA)――企业业绩评价新指标三、审计方面1.关于CPA信任危机问题的思考2.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管理体系研究3.论会计师事务所的全面质量管理4.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控制研究5.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研究6.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研究7.审计质量控制8.论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审计9.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0.论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11.论审计风险防范12.论我国的绩效审计13.萨宾纳斯――奥克斯莱法案对中国审计的影响14.审计质量与审计责任之间的关系15.经济效益审计问题16.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17.我国电算化审计及对策分析18.浅议我国的民间审计责任19.试论审计抽样20.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21.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22.论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构建四、电算化会计类1.论电子计算机在审计中的应用2.电算化系统审计3.关于会计电算化在企业实施的经验总结4.计算机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5.试论会计软件的发展思路6.当前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7.会计电算化软件和数据库的接口研究8.我国会计电算化软件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9.中外会计电算化软件比较研究10.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的组织控制问题11.会计电算化系统下的内部控制问题新特点研究12.商用电算化软件开发与实施中的问题探讨13.会计软件开发中的标准化问题研究14.我国会计软件的现状与发展方向问题研究15.会计电算化实践对会计工作的影响与对策16.我国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中的问题与调查17.通用帐务处理系统中的会计科目的设计18.会计软件开发中如何防止科目串户的探讨19.关于建立管理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的构想20.会计电算化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的比较研究21.会计电算化后的会计岗位设计问题研究22.关于我国会计电算化理论体系的构想23.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的探讨24.计算机网络系统在管理中的应用25.会计电算化在我省开展的现状研究26.关于会计电算化审计中的若干问题的探讨27.会计电算化软件和数据库的结合应用28.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若干典型案例29.会计电算化理论和实际使用的几点看法30.会计电算化和手工系统并行运用的经验31.Foxpro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和体会

提供一些会计学年论文的参考题目,供参考。 一、会计方面(含会计理论、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资产评估) 1.金融衍生工具研究 2.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防范 3.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4.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 5.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探讨 6.论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 7.论稳健原则对中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及其实际应用 8.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 9.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协调 10.企业破产的若干财务问题 11.财务会计的公允价值计量研究 12.论财务报告的改进 13.论企业分部的信息披露 14.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15.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 16.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 17.关于企业合并报表会计问题研究 18.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初探 19.现金流量表及其分析 20.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研究 21.合并报表若干理论的探讨 22.增值表在我国的应用初探 23.上市公司中期报告研究 24.现行财务报告模式面临的挑战及改革对策 25.表外筹资会计问题研究 26.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其改革 27.关于资产减值会计的探讨 28.盈余管理研究 29.企业债务重组问题研究 30.网络会计若干问题探讨 31.论绿色会计 32.环境会计若干问题研究 33.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责任会计 34.人本主义的管理学思考――人力资源会计若干问题 35.试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会计 36.全面收益模式若干问题研究 37.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会计问题研究 38.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 39.战略成本管理若干问题研究 40.内部结算价格的制定和应用 41.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问题的探讨 42.我国企业集团会计若干问题研究 43.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与发展 44.试论会计监管 45.会计人员管理体制问题研究 46.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评估 47.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价值评估 48.企业整体评估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49.新会计制度对企业的影响 50.《企业会计制度》的创新 51.我国加入WTO后会计面临的挑战 52.XX准则的国际比较(例如:中美无形资产准则的比较) 53.新旧债务重组准则比较及对企业的影响 54.无形资产会计问题研究 55.萨宾纳斯――奥克斯莱法案对中国会计的影响 56.对资产概念的回顾与思考 57.规范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比较分析 58.试论会计政策及其选择 59.对虚拟企业几个财务会计问题的探讨 60.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会计问题探讨 61.两方实证会计理论及其在我国的运用 二、财务管理方面(含财务管理、管理会计) 1.管理层收购问题探讨 2.MBO对财务的影响与信息披露 3.论杠杆收购 4.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5.投资组合理论与财务风险的防范 6.代理人理论与财务监督 7.金融市场与企业筹资 8.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资渠道 9.中西方企业融资结构比较 10.论我国的融资租赁 11.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 12.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研究 13.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研究 14.负债经营的有关问题研究 15.股利分配政策研究 16.企业并购的财务效应分析 17.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研究 18.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企业财务管理 19.现代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 20.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22.中国民营企业融资模式――上市公司并购 23.债转股问题研究 24.公司财务战略研究 25.财务公司营运策略研究 26.资本经营若干思考 27.风险投资运作与管理 28.论风险投资的运作机制 29.企业资产重组中的财务问题研究 30.资产重组的管理会计问题研究 31.企业兼并中的财务决策 32.企业并购的筹资与支付方式选择研究 33.战略(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 34.股票期权问题的研究 35.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融资问题研究 36.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37.国际税收筹划研究 38.企业跨国经营的税收筹划问题 39.税收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 40.XXX税(例如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 41.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 42.入世对我国税务会计的影响及展望 43.我国加入WTO后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 44.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其他题目请参考下面的的网址:

(一)评估结果的会计处理  被兼并或被拍卖、出售的企业,经评估机构对其全部资产进行评估后,应根据核准确认的评估值进行账务处理。评估确认的资产价值与资产原账面价值之间有差额的,其差额应调整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和资本公积,评估增值部分未来应交所得税的,还应将未来应交的所得税记人“递延税款”科目的贷方。(二)企业兼并后办理财产移交的会计处理  企业被兼并或拍卖出售后,应及时结束旧账。企业被兼并或拍卖出售,通常有四种方式:⑴承担债务式,即在资产与债务等价的情况下,兼并企业以承担被兼并企业债务为条件接收其资产。⑵购买式,即兼并企业出资购买被兼并企业的资产。⑶吸收股份式,即被兼并企业的所有者将被兼并企业的净资产作为股份投入兼并方,成为兼并企业的一个股东。⑷控股式,即一个企业通过购买其他企业的股权达到控股实现兼并的目的。后两种方式的会计处理大多采用购买法和权益入股法,本文主要介绍前两种方式下的会计处理。  承担债务式的会计处理。在这种方式下,兼并企业一般不付给被兼并企业资金。此时,被兼并企业结束旧账,即借记所有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科目的余额,贷记所有资产科目的余额。兼并企业按各项产负债评估确认的价值,借记所有资产科目,贷记所有负债科目,两者之间如有差额,贷记“实收资本”科目(如为股份公司,则贷记“资本公积”科目)。  购买式的会计处理。在这种方式下,兼并企业一般是以现金作为购买条件,将被兼并企业的整体产权全部买下。此时,被兼并企业结束旧账,即借记所有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科目,贷记所有资产科目。兼并企业进行账务处理时,按照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所有资产科目,按成交价高于评估确认的净资产的差额,借记“无形资产一商誉”科目,按负债的账面价值,贷记所有负债科目,按确定的成交价,贷记“专项应付款一应付兼并企业款”科目。

企业资产重组论文

浅论我国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方法及其弊端摘 要:我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运作成果对加速商业银行改革,支持国有企业脱困,乃 至协助整个中国的金融深化都有着重要意义。 我国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方法主要有诉 讼追偿、资产重组、债权转股权、多样化出售、资产置换、租赁、破产清偿等,由于种种原 因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并面临市场问题和道德风险等问题。关键词:资产管理公司;不 良资产;处置方法?? 1 我国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方法? (1) 诉讼追偿。? 司法诉讼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维护国家金融债权的最后屏障, 也是经济活动中追索债务 最常用的手段。有些企业经营困难,但并不表明丧失完全的还款能力,有的依靠其自身的经 营收入还有一定的偿债来源,但一些企业无视信用,利用各种借口拖延归还,利用各种手段 逃债务。通过起诉追索债务,能加大对债务人履约的力度,同时也可以避开国有机构处置不 良资产需要履行的烦琐的报批手续。? (2) 资产重组。? 资产的重组包括债务重组, 企业重组, 资产转换和并购等, 其中债务重组包括以资抵债、 债务更新、资产置换、商业性债转股、折扣变现及协议转让等方式。其实质是对债务企业做 出债务重新安排,有的在还款期限上延长,有的在利率上做出新的安排,有的可能在应收利 息上做出折让,有的也可以在本金上做出适当折让。对债务人进行资产和债务重组,是资产 管理公司在不良资产处置中大量使用的一种方式。? (3) 债权转股权。? 债权转股权, 指经过资产管理公司的独立评审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 将银行转让给资 产管理公司的对企业的债权转为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 由资产管理公司进行阶段性持 股,并对所持股权进行经营管理。? (4) 多样化出售。? ①公开拍卖。? 公开拍卖又称公开竞买, 是一种通过特殊中介机构以公开竞价的形式, 将特定物品或财 产权利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和交易活动。 不良资产采用公开拍卖处置方式, 具有较 高的市场透明度,符合公开、公正、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市场交易规则,能体现市场化原则, 是当前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处置抵押资产中使用较多的方式。 该处置方式主要适用于标的价 值高、市场需求量大、通用性强的不良资产,如土地、房产、机械设备、车辆和材料物资等。 ? ②协议转让。? 协议转让是指在通过市场公开询价,经多渠道寻找买家,在无法找到两个以上竞买人, 特别是在只有一个买主地情况下, 通过双方协商谈判方式, 确定不良资产转让价格进行转让 地方式。它主要适用于:标的市场需求严重不足,合适地买主极少,没有竞争对手,无法进 行比较选择地情况。? ③招标转让。? 招标转让是指通过向社会公示转让信息和竞投规则, 投资者以密封投标方式, 通过评标 委员会在约定时间进行开标、评标,选择出价最高、现金回收风险小的受让者的处置方式。 具体有公开招标转让和邀请招标转让两种。该处置方式适用于标的价值大,通用性差,市场 上具有竞买实力的潜在客户有限,但经一定渠道公开询价后,至少找到三家以上的投资者。 ? ④竞价转让。? 竞价转让是指通过一定渠道公开发布转让信息, 根据竞买人意向报价确定底价, 在交付 一定数量保证金后, 在约定时间和地点向转让人提交出价标书和银行汇票, 由转让人当众拆 封,按价高者得的原则确定受让人的处置方式。该处置方式适用于处置资产市场需求差,竞 买人很少, 拍卖效果不佳或依法不能拍卖, 又不适合招标转让的各类资产, 包括债权、 股权、 抵债实物资产的转让出售。? ⑤打包处置。? 打包处置是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按照特定的标准(如地域、行业、集团等) ,将一定 数量的债权、股权和实物等资产进行组合,形成具有某一特性的资产包,再将该资产包通过 债务重组、转让、招标、拍卖、置换等手段进行处置的方式。它适用于难度大、处置周期长 的资产。打包处置分为两大类:一是债务重组类打包处置。二是公开市场类打包处置。? ⑥分包。? 分包是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将其所拥有的部分资产, 以签订分包合同的形式委托给承包 人, 由承包人负责经营或代为追偿债务的一种行为。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接收不良资产的数额 巨大, 不良贷款客户又分散在全国各地, 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有限的人力难以对所有不良资 产进行及时地处置。 为了减少处置成本, 加快对不良资产进行处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需借助 社会的力量,采取分包手段来实施对不良资产快速有效的处置。? (5) 资产置换。? 资产置换是指两个市场主体之间为了各自的经营需要, 在通过合法的评估程序对资产进 行评估的基础上, 签订置换协议, 从而实现双方无形或有形资产的互换或以债权换取实物资 产及股权的行为。 目前资产置换大都发生在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之间, 非上市公司通过与 上市公司之间的资产置换, 实现间接上市的目的, 并通过上市公司所具有的连续融资的渠道 来实现自身的发展。?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6) 租赁。? 租赁是指在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 出租者通过采取契约的形式所出租的财产按照一定的 条件、期限交给承租者占有、支配和使用承租者向出租者交纳租金。租赁终止时,承租者将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最终目的是收回现金, 但在实 财产完整地返还给出租者。 际处置过程中,经常会收回一些非现金资产,其中包括机器设备等生产要素,也会出现取得 企业所有权的情况。? (7) 破产清偿。? 破产清偿是指债务人依法破产, 将债务人的资产进行清算变卖后按照偿付顺序, 金融资 产管理公司所得到的偿付。 企业破产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一些企业由于经营不善或不能 适应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的需要,造成资不抵债,不能偿付到期的债务,企业继续经营 无望, 对这样的企业进行破产有利于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然而对于金融资产管理 公司来说,采取破产清偿的办法是不得已的办法。? 2 我国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方法的弊端? (1) 诉讼追偿。? 依法起诉的债务追偿, 自始至终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重要手段。 但在实 际操作中,由于不良贷款自身的特性、企业恶意逃废债、地方保护主义等原因的影响,诉讼 项目的执行效果差强人意。? (2) 资产重组。? 优质企业对劣质企业进行收购兼并等多种形式的资产重组也可以化解部分不良资产。 但 在现实中,国有企业重组大多是政府撮合,政府作为资产所有者,指定买卖双方,并倾向于 把亏损严重, 改造前景不好的企业推向市场, 但又不愿“低价甩卖”, 使得产权交易市场冷清。 ? (3) 债权转股权。? 债转股方式理论上可以实现国企业脱困和迅速处置不良资产的“双赢” 效果,但是在实 践中却存在一定的局限和障碍。债转股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首先,对象要求苛刻。其次, 实际效果并不显著。一方面,许多企业为了卸包袱,往往竭力想挤进债转股的行列,一旦进 入“债转股名单”,就迫不急待地按有关文件停止支付贷款利息,却迟迟不办理新公司注册手 续, 或未转变成为新股权结构的规范公司制。 另一方面, 债转股要照顾国有企业的实际困难, 影响了资产管理公司实现其既定目标。 再有, 资产管理公司在债转股企业中难以行使其股东 权力。? (4)多样化出售。? 这类方式的最大的缺陷在于不良资产的估价。 按照国际惯例, 不良债权资产的定价方式 无非有三种:按市价、按面值、按固定折扣率。国外在划转不良资产时通常以市价或固定折 扣率进行, 这两种方法在操作时注重的是不良资产的实际状况, 这必然意味着被剥离银行要 承担部分损失。我国资产管理公司是以不良资产的账面价值收购的。? 3 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处置方法面临的共同问题? (1) 市场问题。? 我国市场体系不发达, 难以配合资产管理公司的运作, 这是许多处置方式难以高效运作 的共同障碍。我国的市场体系虽然经过改革开放 20 年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市场体系相比 仍然存在不发达、不规范、市场规模小、市场容量小、信息面窄、流动性差、金融手段创新 受限制等问题, 这些将会阻碍资产管理公司债转股、 资产证券化、 重组、 出售等手段的实施。 ? (2) 道德风险问题。? 引起道德风险的原因有: 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不一致和经济环境 的不确定性。从国有商业银行来看,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其剥离的不良资产,被商业 银行看作是彻底免除自己贷款责任的良机。银行从过去的责任中“解脱”出来后,由此也放弃 了资产剥离之后应承担的管理和配合责任。 而且, 我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按账面价值收 购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 而不论其本身的市场价值。 这将使国有商业银行出于自身利益 的考虑,尽可能多地将不良资产剥离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从债务企业来看,当前债务负担重,内部运行机制不力,极有可能将不良资产的处置当 作是最后一顿免费的晚餐,失去还款的积极性。而企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又往往站在企业 的角度。这有可能会使整个社会的信用观念进一步恶化,有钱也不还,千方百计逃废债务和 转移资产的现象更为加剧。 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自身来看也存在道德风险, 不良资产处置中 的道德风险对金融风险的影响很大。 如果不能有效地防范道德风险, 反而会导致国有资产的 流失。? 参考文献? 〔1〕?陈素,孙建东 不良资产处置中的道德风险问题探讨〔J〕 西南金融,2007, (2)? 2006, 〔2〕 ?漆腊应, 李威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的国际比较与创新 〔J〕 江汉论坛,

这个题目好做,,交给我

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研究的论文

回答 您好~很高兴为您回答~根据您的描述,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难点 (一)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的规定难以把握 例如资产减值准则有规定:当资产的市价当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时,就说明资产可能发生减值。但是何谓“大幅度”,何谓“明显高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判断标准。如果完全凭借会计人员个人的主观臆断来决定,那么将会有很多种处理方法。 (二)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不好取值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也就是说,可收回金额=MAX (公允价值-处置费用,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0) 。可是在实务中,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首先要考虑公允价值的确定,我们可以参照以下先后顺序考虑:如合同价格、市场价格、同类价格、估值技术计算的价格。此外,处置费用是指可以直接归属于资产处置的增量成本,财务费用和所得税费用等间接费用不包含在内。最后,要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资产的使用寿命和折现率。而折现率是一个很不稳定的因素,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折现率,那么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会有很大差别。 (三)资产减值不可转回可能导致会计信息失去客观性 为了避免资产重估增值和操纵利润,新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非流动资产发生减值后,减值损失一经计提,在以后期间不得转回。虽然该规定符合稳健性的会计要求,但是如果资产的市场价值恢复或增值了,仍然不能调整账面价值,这样处理显得不真实,不满足会计信息“可靠性”要求。 对策:应该进一步完善资产减值会计规范。在新准则的基础上细化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性标准,有效控制会计人员的主观估计和判断范围。比如,可将“大幅度”、“明显高于”、“远远低于”等措辞,换成一个具体比率或金额标准,从而减少主观随意性。 提问 不是的,我想问的是 (浅谈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这个论文题目,在答辩的时候老师会问那些问题 不是的,我想问的是 (浅谈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这个论文题目,在答辩的时候老师会问那些问题 回答 哦哦~好的 稍等哈 您好,您这个题目已经比较高度概括文章内容了,一般老师看过你的论文以后可能会首先询问之前的答辩意见你是否都已经按照发表意见修改了,修改情况如何,会给你指出你在文中的具体的规范问题,询问的问题可能涉及你觉得以后面对资产减值主要存在的问题,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的具体方法是什么呢?你仅对会计人员提出了具体的方案,那你觉得企业应该如何面对这种情况呢?当前的制度是否需要变革呢~ 提问 你刚刚说的那些问题都怎么回答啊 回答 您好~可以这么回答呢~新会计准则要求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信息和价格市场使得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市场价值得到合理的确定和公开,因此健全的资产信息和价格市场是资产减值会计准则顺利实施的保证。我国目前资产信息及价格市场不健全,不能及时准确地公开各种资产的价格,降低了资产减值会计的实际可操作性。我们国家及相关部门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发展证券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公布有关资产的价格和信息资料。尽快建立全国性的资产评估体系,通过网络公开公布各种商品的动态信息,为公司披露公允价值创造一个透明的环境,使企业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得到公正合理的确定,使资产减值的确认与计量有客观的依据。通过信息与价格市场和资产评估体系的完善,使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有章可循,真正体现会计核算的公正性原则,同时加强了客观、公允和可操作性。 (二)完善相关的会计准则规定,明确合理的评价标准 首先,要使资产组的划分更具有可操作性。资产组的划分是大势所趋,但是要使资产组能够有效的运用就需要相关部门颁布详细的指南,同时为中小企业提供培训支持服务。而且,监管部门和注册会计师也要擦亮眼睛发现和制止利用资产组的划分问题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将这种企图扼杀在摇篮中~ 提问 (浅谈固定资产折旧管理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这个论文题目答辩老师会问哪些问题呢 回答 你好,这种情况会问你你觉得固定资产折旧管理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呢?对策建议是什么呢? 提问 怎么回答 更多9条 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