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气候资源与气象灾害论文题目大全及范围

发布时间:2024-07-06 21:24:40

气候资源与气象灾害论文题目大全及范围

河南省气候条件(1)气候概况河南省地跨北暖温带与北亚热带,属季风气候区。据河南省气象局1961~1990年30年的观测资料,年均总辐射量为4500~5200 MJ/m2,北高南低;年均日照为2000~2500小时,日照率为45%~55%,亦为北高南低;年均气温12~15℃(1月份均温-7~3℃,7月份均温24~28℃),气温分布特点为东、南高,西、北(山区)低;稳定通过10℃累积温度3700~4960℃,通过日数为196~230日,初日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终日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年均降水量为560~1300 mm,自南向北递减,干燥度 K值为7~5,属湿润—亚湿润区。(2)气候区划带划分选择热量与水分两大类指标进行区划。热量指标选取对作物积极生长有重要意义的日均温稳定通过10℃的累积温度和通过日数;水分指标选取较好反映水分收支的干燥度 K和年降雨量。依河南省1961~1990年气象资料,将我省气候区划指标选定如表1。气候区划依据上述指标与划分标准,将河南省区划分为2个气候带,10个气候区,24个气候小区(表3)。河南省气象灾害(1)热岛与冻害我省城市普遍存在“热岛”现象。如郑州市热岛强度平均9℃,冬春可达4℃;晴日夜间城、郊温差可达5~5℃,影响高度可达1200 m。工业与火电设施发达区可形成大范围的“热岛”,如在鹤壁、焦作、洛阳(巩义)、汝州、平顶山一带,与同纬度邻区相比,极端最高气温可高出1~2℃,元月份均温高出5~2℃,7月份均温高出2~5℃,≥10℃积温高出100~200℃,稳定通过10℃日数多2~7日。“热岛”效应对其他环境因子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如上述大型热岛区年均降水量比邻区偏少约30 mm。表1 河南省气候分区标准全省极端最低气温在-14~-24℃之间,多出现于元月份强寒潮期。对照元月份均温与年霜冷日数,我省极端低气温出现于林县太行山区、濮阳市—南乐、商丘—永城和伏牛山西段。这些地区年霜冻日超过80 d,元月份均温小于-1℃,或极端最低气温达-20~-24℃。(2)干旱灾害旱、涝是河南省最常发的自然灾害。依据我省气候特点确定的旱、涝指标计算(表2),近30年省内季节性干旱频率达80%~90%。黄河以南初夏旱与秋旱较重,黄河以北春旱与初夏旱较重。全省伏旱危害最重,初夏旱次之。豫北干旱最重,全年累计干旱频率大于70%;豫东平原与豫西浅山丘次之,干旱频率为60%~70%;伏牛山主脉属轻旱区,干旱频率<50%。表2 河南省旱、涝灾害标准表干旱给农业带来重大损失,并引起人畜饮水困难,1986、1988、1991年干旱成灾面积均超过400×104hm2,1997年秋旱67×104hm2以上的小麦未种上或未出苗。(3)洪涝灾害河南雨涝分春、初夏、夏和秋四期,全年雨涝率达50%~70%,以夏涝为主,初夏涝、春涝、秋涝频率以次降低。东部平原、南阳盆地以夏涝为主;淮南以春涝为主。1949~1990年间全省年均涝灾80万hm2,1980、1984、1989、1991、1992、1998年的涝灾面积均超133万hm2。1950~1999年间共发生较严重的洪涝灾害29次。河南的洪涝灾害按综合降水量、降水变率、暴雨日数和历史记录,有以下几个暴雨中心:豫北太行山东麓林县一带,年均降水量700~1000mm,较豫北平原多100~400 mm,平均年暴雨(≥50mm/d)多于2日,是太行山暴雨洪水形成的源地;表3 河南省气候分区表南召、鲁山一带,年均降雨量800~860 mm,降水变率大于邻区2%~4%,年均暴雨日多于3 d,是唐白河与沙河水系洪水源和伏牛山中段地质灾害的诱因;上蔡、驻马店一带,年均降水量900~1000 mm,较同纬度邻区多50~100 mm,年均暴雨日3~4 d,著名的洪汝河“8”暴雨洪水即发生于此区;永城一隅,年均降水大于800 mm,多于邻区100~200 mm,年暴雨日大于3 d;大别山北麓商城、新县一带,年降水1200~1500 mm,年暴雨日大于4 d。(4)雹灾豫西北、豫西山地为多雹区,年发生频率5~1次。个别地点如辉县沙窑沟,一年雹灾可达6~7次。(5)大风与沙尘暴大风指瞬时风速≥0 m/s(≥8级)的大风。全省平均大风日为5~15 d。鹤壁、郑州、平顶山一带(豫中)为多风区,年均大风日15~34 d,多于邻区7~27 d,极值出于鹤壁(34 d)。另渑池和永城一带年大风日也多于15 d。沙尘暴日是指强风扬尘造成空气污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 m的日数。省内沙尘暴集中发生于黄河冲积平原,尤以黄河故道多沙地区最多,年均沙尘暴日可大于3 d,开封、兰考一线和内黄、南乐一带可达4~7 d。我省每年沙尘暴造成减产达6×104~50×104 hm2。2000年4~5月份,大风尘暴日达12 d,严重影响我省黄河流域的城乡环境质量。(6)干热风干热风多发于5月中下旬,我省北、东部发生几率较大,南、西部发生几率较小,豫东北平原每10年可达2~8次,淮南与豫西山区每10年可出现1~2次。

我觉得季风分布及特点,高地气候,台风都不错。

气候资源与气象灾害论文题目大全及范围解释

天气、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主要是气象灾害的影响  气象灾害,一般包括天气、气候灾害和气象次生、衍生灾害。�  天气、气候灾害,是指因台风(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暴雨(雪)、雷暴、冰雹、大风、沙尘、龙卷、大(浓)雾、高温、低温、连阴雨、冻雨、霜冻、结(积)冰、寒潮、干旱、干热风、热浪、洪涝、积涝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灾害。�  气象次生、衍生灾害,是指因气象因素引起的山体滑坡、泥石流、风暴潮、森林火灾、酸雨、空气污染等灾害。  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中最为频繁而又严重的灾害。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十分频繁、灾害种类甚多,造成损失十分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每年由于干旱、洪涝、台风、暴雨、冰雹等灾害危及到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国民经济也受到了极大的损失,而且,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亦呈上升发展趋势,直接影响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  ——干旱,是在足够长的时期内,降水量严重不足,致使土壤因蒸发而水分亏损,河川流量减少,破坏了正常的作物生长和人类活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其结果造成农作物、果树减产,人民、牲畜饮水困难,及工业用水缺乏等灾害。干旱是影响我国农业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据统计,我国农作物平均每年受旱面积达3亿多亩,成灾面积达2亿亩,每年因旱减产平均达100亿-150亿公斤,每年由于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000亿元。目前,全国420多个城市存在干旱缺水问题,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有110个。全国每年因城市缺水影响产值达2000亿至3000亿元。  ——暴雨,是短时内或连续的一次强降水过程,在地势低洼、地形闭塞的地区,雨水不能迅速排泄造成农田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度饱和给农业带来灾害;暴雨甚至会引起山洪暴发、江河泛滥、堤坝决口给人民和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我国气象部门规定,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长江流域是暴雨、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其中两湖盆地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受灾尤为频繁。1983、1988、1991、1998和1999年等都发生过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  ——热带气旋(台风),热带气旋是在热带海洋大气中形成的中心温度高、气压低的强烈涡旋的统称。造成狂风、暴雨、巨浪和风暴潮等恶劣天气,是破坏力很强的天气现象。近年来,因其造成的损失年平均在百亿元人民币以上,像2004年在浙江登陆的“云娜”,一次造成的损失就超过百亿元人民币。  ——风雹,风雹灾害是指在对流性天气控制下,积雨云中凝结生成的冰块从空中降落而造成的灾害。冰雹常常砸毁大片农作物、果园,损坏建筑物,威胁人类安全,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通常发生在夏、秋季节里。我国风雹灾害发生的地域很广,据统计,农业因风雹受灾面积的重灾年达9900多万亩(1993年),轻灾年也有5600多万亩(1994年)。  ——低温冷冻,低温冷冻灾害主要是冷空气及寒潮侵入造成的连续多日气温下降,致使作物损伤及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严重冻害年如1968、1975、1982年因冻害死苗毁种面积达20%以上。1977年10月25~29日强寒潮使内蒙古、新疆积雪深5米,草场被掩埋,牲畜大量死亡。  ——雪灾,长时间大量降雪造成大范围积雪成灾的自然现象。危害有:严重影响甚至破坏交通、通讯、输电线路等生命线工程,对人民生产、生活影响巨大。 2005年12月山东威海、烟台遭遇40年来最大暴风雪,此次暴风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7143亿元。  回顾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比较严重的气象灾害,干旱、暴雨洪涝以及热带气旋导致的台风是我国最为常见、危害程度最为严重的灾害种类。在气象灾害中,干旱也是我国影响面最大、最为严重的灾害。旱灾的特点是范围广、时间长、影响远。因此,旱灾也是我国气象灾害中损失最为严重的一类灾害。 在我国,暴雨洪涝灾害是仅次于旱灾的气象灾害。此外,雷击、沙尘暴、霜冻、冰雹、雾灾等在我国也是经常发生的危害较大的气象灾害。  城市生活气象(要点)  v 城市生活气象关注气象条件对城市居民生活的自然环境、生活方式、身体健康等方面的影响。  v 生活气象指数预报是以气象要素未来的短期变化为主线,综合分析气象条件变化对生活环境的影响,做出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且为群众乐于接受的生活环境气象预报。  v 以指数的形式进行发布预报,既能使老百姓理解,又做到了科学量化。  v 生活气象服务指数种类繁多,因气候、地域、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季节的差异,各地发布的生活气象指数预报不尽相同。  v 常见的城市生活气象指数涉及居民生活、市政保障、医疗保健、环境污染、商业活动、旅游服务、公共安全等。  v 居民生活气象指数,有紫外线指数、花粉浓度、人体舒适度、体感温度、穿衣指数、晨练指数、热浪指数、风寒指数、寒冷指数、炎热指数、晾晒指数、霉变指数等。  v 城市生活保障方面,有供水指数、空调开机指数(供电)、供暖指数等。  v 医疗气象指数,有中暑指数、感冒指数、冻伤指数、呼吸道疾病气象指数、脑血管疾病发病趋势、消化道疾病气象指数等。  v 环境污染气象指数,有空气质量等级、空气污染指数、污染扩散指数、大气清洁度、负离子气象指数等。  v 商业气象指数,有商场客流气象指数、空调销售指数、啤酒气象指数、冷饮气象指数、洗车气象指数、  v 旅游气象指数,有景区客流指数、登山气象指数、滑雪气象指数、游泳气象指数预报、钓鱼气象指数等。  v 公共安全气象指数,有防火气象指数、火险等级、干燥指数、交通安全、行车安全指数、公路通行气象条件等。  v 众多气象服务指数中以紫外线指数、人体舒适度指数、空气污染指数、呼吸道疾病指数等尤为重要。  v 紫外线辐射强度是指白天正午时间太阳光中的紫外辐射对人体的皮肤、眼睛等可能造成的损坏程度,过度的太阳照射可能损害皮肤和眼睛,严重可能导致皮肤癌和白内障。  v 既要注意适度照射阳光,又不宜过度;一般情况下,不宜超过30分钟;外出时要注意适当采取防晒措施。  v 人体舒适度主要是针对不同的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因子组合下人体的舒适感觉,一般认为以70%—80%的人感觉为判断标准。  v 天气气候的变化会引起人体生理机能的系列反应,一是气象条件会诱发或者使病状恶化,再者在不同季节、不同地区因特定的气候环境会使某种疾病多发,如伤寒、感冒、消化系统感染等。  v 气温在18度时,人脑思维最为敏捷;35度以上人脑会感到疲劳;温度低虽使人脑清醒,但用脑效率并不理想。  v 气压,气温,湿度上升或下降的幅度均不大的平稳气候有利于人的长寿。  v 在强冷空气影响前后,有高血压、心脏病、肺心病、哮喘病、气管炎、溃疡病类风湿病、脑血管异常的患者病征都容易有异常变化。  v 气象过敏症是不同季节、不良气象要素对人体产生影响而发生的某种病症,这些气象因素还会诱发或加重某些疾病。  v 当天气发生较剧烈变化时,冷暖干湿、风霜雨雪等气象因素产生刺激作用,当人体适应能力下降时,就会产生气象过敏症。  v 春季,气候变幻多端,今天风和日丽,明天阴雨连绵,常使人很难适应,容易出现春季气象过敏症。  v 气象条件对污染物扩散、稀释、聚积、清除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在逆温层、大雾天气等气象条件下大气污染状况严重,应避免室外活动。  v 人们常认为早晨的空气最新鲜是一种误解,其实早晨、傍晚和晚上空气污染最为严重,在一天当中,中午下午空气较新鲜清洁;在一年中,夏秋季空气最新鲜,春冬的头一两个月空气污染最重。  v 晨练要注意“四大忌”:晨练并非越早越好,日出之后是晨练的好时机;不宜在马路边晨练;清晨树荫绿叶下空气质量差;雾天晨练有损无益。  v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居住的房屋,以“坐北朝南”为最佳选择。这样的房屋既可以适当利用冬夏的阳光,又可“巧妙”适应冬夏的“季风”。  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P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P 气候的任何变化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产生影响。  P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多尺度的和多层次的,既包括正面影响,也包括负面效应。  P 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更受关注,因为不利影响可能会危及人类社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  P 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并将继续产生明显影响。  P 气候变化将改变植被的组成、结构及生物量,使森林分布格局发生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P 冰川、冻土和积雪可能因此减少。  P 气候变化可能是导致湖泊水位下降和面积萎缩的主要因素之一。  P 海平面升高将影响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系统。  P 一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可能因此增加。  P 目前,对气候变暖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可能出现的变化了解甚少。  P 已有研究指出,与全球变暖关系密切的一些极端事件,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水、热浪、雪崩和风暴、沙尘暴、森林火灾等,其发生频率和强度可能会增加,由这些极端事件引起的后果也会加剧。  P 全球变暖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多是不利的。  P 气候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可能以负面为主。  P 农业可能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部门之一。  P 气候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境,更是不可缺少的主要物质资源之一。  P 气候变暖将导致地表径流、旱涝灾害频率和一些地区的水质等发生变化,特别是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  P 对气候变化敏感的传染性疾病传播范围可能增加,危害人类健康。  P 气候变化将影响人类居住环境。

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被称为气象灾害。它是自然灾害中的原生灾害之一。气象灾害的特点是:  ①种类多。主要有暴雨洪涝、干旱、热带气旋、霜冻低温等冷冻害、风雹、连阴雨和浓雾及沙尘暴等其他灾害共7大类20余种,如果细分; 可达数十种甚至上百种。  ②范围广,一年四季都可出现气象灾害;无论在高山、平原、高原、海岛,还是在江、河、 湖、海以及空中,处处都有气象灾害。  ③频率高。我国从 1950-1988年的38年内每年都出现旱、涝和台风等多种灾 害,平均每年出现旱灾5次,涝灾8次,登陆我国的热 带气旋9个。  ④持续时间长。“同一种灾害常常连季、连年 出现。例如, 1951一1980年华北地区出现春夏连旱或伏秋 连旱的年份有14年。  ⑤群发性突出。某些灾害往往在同一时段内发生在许多地区如雷雨、冰雹、大风、龙卷风等强对 流性天气在每年35月常有群发现象。 1972年4月1522 日,从辽宁到广东共有16个省、自治区的350多县、市先 后出现冰雹,部分地区出现10级以上大风以及龙卷风等灾 害天气。  ⑥连锁反应显著。天气气候条件往往能形成或引发、加重洪水、泥石流和植物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产生连锁反应。  ⑦灾情重。联合国公布的1947一1980年全球因自然灾害造成人员死亡达3万人,其中61%是由气象灾害造成的。  ----------  气候作为一种资源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着的重要作用,但同时,大气也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损害,我们称之为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的基本定义: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层自燃、黄土湿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气候资源与气象灾害论文题目大全及范围详解

河南省气候条件(1)气候概况河南省地跨北暖温带与北亚热带,属季风气候区。据河南省气象局1961~1990年30年的观测资料,年均总辐射量为4500~5200 MJ/m2,北高南低;年均日照为2000~2500小时,日照率为45%~55%,亦为北高南低;年均气温12~15℃(1月份均温-7~3℃,7月份均温24~28℃),气温分布特点为东、南高,西、北(山区)低;稳定通过10℃累积温度3700~4960℃,通过日数为196~230日,初日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终日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年均降水量为560~1300 mm,自南向北递减,干燥度 K值为7~5,属湿润—亚湿润区。(2)气候区划带划分选择热量与水分两大类指标进行区划。热量指标选取对作物积极生长有重要意义的日均温稳定通过10℃的累积温度和通过日数;水分指标选取较好反映水分收支的干燥度 K和年降雨量。依河南省1961~1990年气象资料,将我省气候区划指标选定如表1。气候区划依据上述指标与划分标准,将河南省区划分为2个气候带,10个气候区,24个气候小区(表3)。河南省气象灾害(1)热岛与冻害我省城市普遍存在“热岛”现象。如郑州市热岛强度平均9℃,冬春可达4℃;晴日夜间城、郊温差可达5~5℃,影响高度可达1200 m。工业与火电设施发达区可形成大范围的“热岛”,如在鹤壁、焦作、洛阳(巩义)、汝州、平顶山一带,与同纬度邻区相比,极端最高气温可高出1~2℃,元月份均温高出5~2℃,7月份均温高出2~5℃,≥10℃积温高出100~200℃,稳定通过10℃日数多2~7日。“热岛”效应对其他环境因子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如上述大型热岛区年均降水量比邻区偏少约30 mm。表1 河南省气候分区标准全省极端最低气温在-14~-24℃之间,多出现于元月份强寒潮期。对照元月份均温与年霜冷日数,我省极端低气温出现于林县太行山区、濮阳市—南乐、商丘—永城和伏牛山西段。这些地区年霜冻日超过80 d,元月份均温小于-1℃,或极端最低气温达-20~-24℃。(2)干旱灾害旱、涝是河南省最常发的自然灾害。依据我省气候特点确定的旱、涝指标计算(表2),近30年省内季节性干旱频率达80%~90%。黄河以南初夏旱与秋旱较重,黄河以北春旱与初夏旱较重。全省伏旱危害最重,初夏旱次之。豫北干旱最重,全年累计干旱频率大于70%;豫东平原与豫西浅山丘次之,干旱频率为60%~70%;伏牛山主脉属轻旱区,干旱频率<50%。表2 河南省旱、涝灾害标准表干旱给农业带来重大损失,并引起人畜饮水困难,1986、1988、1991年干旱成灾面积均超过400×104hm2,1997年秋旱67×104hm2以上的小麦未种上或未出苗。(3)洪涝灾害河南雨涝分春、初夏、夏和秋四期,全年雨涝率达50%~70%,以夏涝为主,初夏涝、春涝、秋涝频率以次降低。东部平原、南阳盆地以夏涝为主;淮南以春涝为主。1949~1990年间全省年均涝灾80万hm2,1980、1984、1989、1991、1992、1998年的涝灾面积均超133万hm2。1950~1999年间共发生较严重的洪涝灾害29次。河南的洪涝灾害按综合降水量、降水变率、暴雨日数和历史记录,有以下几个暴雨中心:豫北太行山东麓林县一带,年均降水量700~1000mm,较豫北平原多100~400 mm,平均年暴雨(≥50mm/d)多于2日,是太行山暴雨洪水形成的源地;表3 河南省气候分区表南召、鲁山一带,年均降雨量800~860 mm,降水变率大于邻区2%~4%,年均暴雨日多于3 d,是唐白河与沙河水系洪水源和伏牛山中段地质灾害的诱因;上蔡、驻马店一带,年均降水量900~1000 mm,较同纬度邻区多50~100 mm,年均暴雨日3~4 d,著名的洪汝河“8”暴雨洪水即发生于此区;永城一隅,年均降水大于800 mm,多于邻区100~200 mm,年暴雨日大于3 d;大别山北麓商城、新县一带,年降水1200~1500 mm,年暴雨日大于4 d。(4)雹灾豫西北、豫西山地为多雹区,年发生频率5~1次。个别地点如辉县沙窑沟,一年雹灾可达6~7次。(5)大风与沙尘暴大风指瞬时风速≥0 m/s(≥8级)的大风。全省平均大风日为5~15 d。鹤壁、郑州、平顶山一带(豫中)为多风区,年均大风日15~34 d,多于邻区7~27 d,极值出于鹤壁(34 d)。另渑池和永城一带年大风日也多于15 d。沙尘暴日是指强风扬尘造成空气污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 m的日数。省内沙尘暴集中发生于黄河冲积平原,尤以黄河故道多沙地区最多,年均沙尘暴日可大于3 d,开封、兰考一线和内黄、南乐一带可达4~7 d。我省每年沙尘暴造成减产达6×104~50×104 hm2。2000年4~5月份,大风尘暴日达12 d,严重影响我省黄河流域的城乡环境质量。(6)干热风干热风多发于5月中下旬,我省北、东部发生几率较大,南、西部发生几率较小,豫东北平原每10年可达2~8次,淮南与豫西山区每10年可出现1~2次。

气候资源与气象灾害论文题目大全及范围解析

我觉得季风分布及特点,高地气候,台风都不错。

全球气候变化是由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大量温室气体而造成的,各种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极端气候影响在世界各地频频上演,暴雪、飓风、洪水、干旱……全球气候变暖还引起冰川崩塌消融、海平面上升、粮食减产、物种灭绝……在不可逆转的全球变暖大灾难到来之前,我们唯有节能减排,放弃化石燃料,改用可再生能源、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排温室气体,同时保护森林,多管齐下,才能有效遏制全球气候变暖趋势。 气候变化的影响范围极广,其中涉及了国防、人体健康、国际金融等领域。 据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亚洲大部分地区包括中亚、南亚和东亚、东南亚,淡水供应趋于紧张,这种紧张状况在一些大河流域会特别明显;在沿海地区特别是南亚、东亚和东南亚人口密集地区,洪涝风险将显著增加;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伴随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快速发展,亚洲地区自然资源和环境压力将进一步增加。此外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可能表现为由洪涝、干旱引发的腹泻,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将明显增加。 就中国而言,气候变暖是导致异常气象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例如上海:位于长江的入海口,平均海拔仅4米,因此很容易受到海潮的侵袭。按货物吨位计算,上海属于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2006年,海平面上升、暴风雨和咸水入侵,曾导致上海附近的农田、房屋和湿地受到破坏。WWF报告预测,到2050年海平面将上升30--50厘米,将导致上海地区大约4万平方公里(超过该地区一半面积)被淹。香港、新加坡、吉隆坡、曼谷和胡志明市,这些城市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同样面临很大风险。 全球气候变化严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到21世纪后半期,小麦、水稻、玉米几种主要农作物的产量将可能下降37%%,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气候变化将严重影响我国长期的粮食安全。

从国际经验看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发展战略和政策转型工业化以来,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引致的气候变暖,已成为国际社会中的一个热点话题。世界各国依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避免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本文主要从法规、规划计划、经济手段、技术开发和创新、管理机构设置等方面,总结国外应对气候变化的做法和经验,以便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参考。 旱、涝、风暴成为贫困和不平等加剧的因素 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经验包括:(一)为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国际公约是世界各国采取联合行动、共同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主要依据。1992年巴西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签署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和1997年第三次缔约方大会(COP3)通过的《京都议定书》,成为国际社会联合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框架。欧盟在应对气候变化立法上走在了前头。为降低温室气体减排成本,确立排放权交易的合法性,2003年6月,欧盟立法委员会通过排污交易计划指令,规定从2005年1月起,包括电力、炼油、冶金、水泥、陶瓷、玻璃与造纸等行业的12000个设施,须获得许可才能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此后,还出台了许多相关法规,为国际排放权交易和制度建设积累了经验。2009年6月26日,美国众议院以219:212票的微弱优势通过《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表明美国的气候政策迈出了积极的一步。法案内容主要有:确立“总量控制与交易”制度、清洁能源条款、能效标准、建设碳捕集与封存设施以及其他条款等。总量控制从2012年开始实施,涵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约85%(其余15%来自农、林业);到2020年,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和提高能源效率满足20%的电力需求;颁布新的建筑、家用电器和工业节能标准;确立碳减排目标,相对于2005年的排放水平,到2020年削减17%,到2050年减83%。法案中的其他减排措施,还包括防止热带雨林砍伐的投资计划,实现重要的额外减排等。事实上,美国的一些地方政府已经提出并制定了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如2006年加州通过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不少州参加了区域减排协议或自愿减排计划。(二)利用市场机制推进温室气体减排目前,世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依据配额的交易。在“限量与贸易(Cap&trade)”体制下,购买那些由管理者制定、分配(或拍卖)的减排配额,如《议定书》下的分配数量单位(AAUs),或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下的欧盟单位(EUAs)。另一类是基于项目的交易。发达国家通过联合实施项目向其他国家购买减排单位(ERUs)、经认证的减排单位(CERs)或碳汇产生的减排单位(RMUs)。其中,CERs是经过认证的减排额度,由发展中国家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产生。发达国家参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主要是出于成本的考虑。一般地,发达国家减排一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成本至少在购买CDM指标的四倍以上。发达国家通过CDM项目还可以向发展中国家出口设备,提高产品市场份额。发展中国家企业卖出的减排指标,经世界银行等机构参与的国际碳基金或相关公司,进入发达国家市场。(三)研究、技术开发与创新国际组织关注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及人类发展的影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7/2008人类发展报告》的主题是“应对气候变化:分化世界中的人类团结”。该报告认为,气候变化可能给人类造成的损失被大大低估了,旱涝风暴等气候灾害已成为贫困和世界不平等加剧的因素。因此,各国应联合起来控制碳排放量;富裕国家应将适应气候变化作为减贫议题上国际合作的核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一旦失败,后代子孙将遭受生态灾难。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了气候变化影响人类健康的五大优先领域:(1)气候变化、健康影响因素及其趋势的相互作用研究,以了解气候变化及其对健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如经济发展、全球化、城市化、健康风险及医疗不公平等)间的相互作用。(2)气候变化对健康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研究,了解日益增多的干旱、水资源减少、人口迁移等对健康的长期影响,特别关注对儿童及弱势群体健康的影响。(3)对气候变化影响短期干预效果的比较研究。(4)对非卫生部门的健康影响政策评估,如发展生物燃料带来的食品安全与营养不良的潜在负面影响、可持续能源与交通政策对健康的正面影响等。(5)加强公共卫生系统能力建设,减少环境健康风险。碳捕获和储存、脱碳成为能源技术研发的两个重要方向CCS(碳捕获和储存)成为电力减排的研发重点。气候变化政府间专门委员会的有关报告认为,CCS对削减温室气体的作用,可能大于提高能源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或核电厂等。世界资源研究所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发展CCS技术面临一系列的技术难题:(1)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每一环节都有技术要求,必须大规模协同推进。大量CO2经过捕获、压缩再用船舶或铁路运输注到地下,将完全改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能源基础设施。(2)CO2地下储存有管理上的风险,可能会泄漏,这就要求建设CCS设施时万无一失。(3)一国或一地在建设CCS设施时,不仅面临财政和投资的挑战,也应关注承建公司因投资巨大而不愿采用CCS技术的问题。因此,要使碳捕获与存储技术具有竞争力,必须由政府支持建设大型示范厂。只有示范厂运行成功了,社会投资才会跟进,CCS才会发展。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利用中的脱碳和提高效率是另一个方向。据美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估计,将大气中CO2的浓度控制在450ppm(PartsPerMillion-百万分率),目前全球每年需要的脱碳研发投资约100亿美元,2020年前将增加到200亿,2050年前达到800亿美元。当前的重点是开发新一代成熟技术并使之规模化和商业化,降低高技术的应用成本。(四)成立专门机构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后,许多国家成立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管理机构或类似的组织。例如,2001年日本环境厅升格为环境省,增加了一个地球环境司,负责气候变化适应、减缓及相关的国际合作。澳大利亚、法国等也成立专门机构,与相关的节能、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管理设置在一个部门。美国成立跨部门的内阁机构“气候变化科技整合内阁委员会”,由商务部长和能源部长担任共同主席,负责协调并理顺联邦机构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和先进能源技术的研究工作。建议提高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实现低碳发展转型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经验的启示和相关的建议包括:(一)应对气候变化应摆到国内战略转型的重要位置发达国家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作为抢占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制高点、作为转变生产方式的“标杆”。我国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仍是国际谈判,以此为契机推动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转变,尚没有摆到应有的位置。这种做法不利于改变我国对国外资源、技术和制度的“路径依赖”,也难以避免长期被动的局面。因此,开展广泛的宣传和普及活动,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降低气候变化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十分迫切。应尽早将气候问题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从法律、政策、规划、技术研发和应用、提高意识等方面,提高气候变化的减缓和应对能力,实现低碳发展转型。(二)采取综合措施,降低温室气体减排成本国外既有限量-交易和征税措施,目的是通过改变价格构成来推进企业的投资决策;又有政府出台技术标准、促进研发的激励政策,从而对长期目标的实现起导向作用。就限量-交易制度而言,排放权免费分配可使项目参与者节省大量成本,而拍卖则可使政府产生收益,用于降低低收入人群的税负、支持低碳技术研发、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等目的。这些政策措施各有利弊,除碳税外我国均有试点。我国应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降低减排温室气体的成本。国内已经成立了10多家交易所,但开展的实质性交易不多。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制定并实施相关的激励政策,研究排放权交易制度,并完善法规和相关的制度。选择二氧化硫等有总量控制要求的污染物,进行排放权交易试点,积累经验,降低环境保护成本。(三)开展国际合作,依靠科技进步应对气候变化在借鉴国际经验,将低碳经济、低碳消费方式纳入政策措施的同时,应研究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路线图,特别是我国长期减排的方向和潜力。加强以气候变化为主题的国际合作,在继续开展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合作的同时,可选择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城市,开展低碳城市试点,探索低碳发展的新路子;通过参与制定重点行业能效与碳排放强度国际标准,开展自愿或强制性标杆管理,使我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低碳技术、设备和产品达到国际先进乃至领先水平。

气候资源与气象灾害论文题目大全高中

全球气候变化是由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大量温室气体而造成的,各种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极端气候影响在世界各地频频上演,暴雪、飓风、洪水、干旱……全球气候变暖还引起冰川崩塌消融、海平面上升、粮食减产、物种灭绝……在不可逆转的全球变暖大灾难到来之前,我们唯有节能减排,放弃化石燃料,改用可再生能源、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排温室气体,同时保护森林,多管齐下,才能有效遏制全球气候变暖趋势。 气候变化的影响范围极广,其中涉及了国防、人体健康、国际金融等领域。 据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亚洲大部分地区包括中亚、南亚和东亚、东南亚,淡水供应趋于紧张,这种紧张状况在一些大河流域会特别明显;在沿海地区特别是南亚、东亚和东南亚人口密集地区,洪涝风险将显著增加;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伴随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快速发展,亚洲地区自然资源和环境压力将进一步增加。此外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可能表现为由洪涝、干旱引发的腹泻,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将明显增加。 就中国而言,气候变暖是导致异常气象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例如上海:位于长江的入海口,平均海拔仅4米,因此很容易受到海潮的侵袭。按货物吨位计算,上海属于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2006年,海平面上升、暴风雨和咸水入侵,曾导致上海附近的农田、房屋和湿地受到破坏。WWF报告预测,到2050年海平面将上升30--50厘米,将导致上海地区大约4万平方公里(超过该地区一半面积)被淹。香港、新加坡、吉隆坡、曼谷和胡志明市,这些城市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同样面临很大风险。 全球气候变化严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到21世纪后半期,小麦、水稻、玉米几种主要农作物的产量将可能下降37%%,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气候变化将严重影响我国长期的粮食安全。

从国际经验看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发展战略和政策转型工业化以来,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引致的气候变暖,已成为国际社会中的一个热点话题。世界各国依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避免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本文主要从法规、规划计划、经济手段、技术开发和创新、管理机构设置等方面,总结国外应对气候变化的做法和经验,以便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参考。 旱、涝、风暴成为贫困和不平等加剧的因素 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经验包括:(一)为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国际公约是世界各国采取联合行动、共同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主要依据。1992年巴西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签署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和1997年第三次缔约方大会(COP3)通过的《京都议定书》,成为国际社会联合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框架。欧盟在应对气候变化立法上走在了前头。为降低温室气体减排成本,确立排放权交易的合法性,2003年6月,欧盟立法委员会通过排污交易计划指令,规定从2005年1月起,包括电力、炼油、冶金、水泥、陶瓷、玻璃与造纸等行业的12000个设施,须获得许可才能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此后,还出台了许多相关法规,为国际排放权交易和制度建设积累了经验。2009年6月26日,美国众议院以219:212票的微弱优势通过《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表明美国的气候政策迈出了积极的一步。法案内容主要有:确立“总量控制与交易”制度、清洁能源条款、能效标准、建设碳捕集与封存设施以及其他条款等。总量控制从2012年开始实施,涵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约85%(其余15%来自农、林业);到2020年,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和提高能源效率满足20%的电力需求;颁布新的建筑、家用电器和工业节能标准;确立碳减排目标,相对于2005年的排放水平,到2020年削减17%,到2050年减83%。法案中的其他减排措施,还包括防止热带雨林砍伐的投资计划,实现重要的额外减排等。事实上,美国的一些地方政府已经提出并制定了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如2006年加州通过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不少州参加了区域减排协议或自愿减排计划。(二)利用市场机制推进温室气体减排目前,世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依据配额的交易。在“限量与贸易(Cap&trade)”体制下,购买那些由管理者制定、分配(或拍卖)的减排配额,如《议定书》下的分配数量单位(AAUs),或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下的欧盟单位(EUAs)。另一类是基于项目的交易。发达国家通过联合实施项目向其他国家购买减排单位(ERUs)、经认证的减排单位(CERs)或碳汇产生的减排单位(RMUs)。其中,CERs是经过认证的减排额度,由发展中国家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产生。发达国家参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主要是出于成本的考虑。一般地,发达国家减排一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成本至少在购买CDM指标的四倍以上。发达国家通过CDM项目还可以向发展中国家出口设备,提高产品市场份额。发展中国家企业卖出的减排指标,经世界银行等机构参与的国际碳基金或相关公司,进入发达国家市场。(三)研究、技术开发与创新国际组织关注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及人类发展的影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7/2008人类发展报告》的主题是“应对气候变化:分化世界中的人类团结”。该报告认为,气候变化可能给人类造成的损失被大大低估了,旱涝风暴等气候灾害已成为贫困和世界不平等加剧的因素。因此,各国应联合起来控制碳排放量;富裕国家应将适应气候变化作为减贫议题上国际合作的核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一旦失败,后代子孙将遭受生态灾难。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了气候变化影响人类健康的五大优先领域:(1)气候变化、健康影响因素及其趋势的相互作用研究,以了解气候变化及其对健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如经济发展、全球化、城市化、健康风险及医疗不公平等)间的相互作用。(2)气候变化对健康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研究,了解日益增多的干旱、水资源减少、人口迁移等对健康的长期影响,特别关注对儿童及弱势群体健康的影响。(3)对气候变化影响短期干预效果的比较研究。(4)对非卫生部门的健康影响政策评估,如发展生物燃料带来的食品安全与营养不良的潜在负面影响、可持续能源与交通政策对健康的正面影响等。(5)加强公共卫生系统能力建设,减少环境健康风险。碳捕获和储存、脱碳成为能源技术研发的两个重要方向CCS(碳捕获和储存)成为电力减排的研发重点。气候变化政府间专门委员会的有关报告认为,CCS对削减温室气体的作用,可能大于提高能源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或核电厂等。世界资源研究所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发展CCS技术面临一系列的技术难题:(1)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每一环节都有技术要求,必须大规模协同推进。大量CO2经过捕获、压缩再用船舶或铁路运输注到地下,将完全改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能源基础设施。(2)CO2地下储存有管理上的风险,可能会泄漏,这就要求建设CCS设施时万无一失。(3)一国或一地在建设CCS设施时,不仅面临财政和投资的挑战,也应关注承建公司因投资巨大而不愿采用CCS技术的问题。因此,要使碳捕获与存储技术具有竞争力,必须由政府支持建设大型示范厂。只有示范厂运行成功了,社会投资才会跟进,CCS才会发展。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利用中的脱碳和提高效率是另一个方向。据美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估计,将大气中CO2的浓度控制在450ppm(PartsPerMillion-百万分率),目前全球每年需要的脱碳研发投资约100亿美元,2020年前将增加到200亿,2050年前达到800亿美元。当前的重点是开发新一代成熟技术并使之规模化和商业化,降低高技术的应用成本。(四)成立专门机构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后,许多国家成立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管理机构或类似的组织。例如,2001年日本环境厅升格为环境省,增加了一个地球环境司,负责气候变化适应、减缓及相关的国际合作。澳大利亚、法国等也成立专门机构,与相关的节能、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管理设置在一个部门。美国成立跨部门的内阁机构“气候变化科技整合内阁委员会”,由商务部长和能源部长担任共同主席,负责协调并理顺联邦机构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和先进能源技术的研究工作。建议提高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实现低碳发展转型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经验的启示和相关的建议包括:(一)应对气候变化应摆到国内战略转型的重要位置发达国家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作为抢占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制高点、作为转变生产方式的“标杆”。我国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仍是国际谈判,以此为契机推动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转变,尚没有摆到应有的位置。这种做法不利于改变我国对国外资源、技术和制度的“路径依赖”,也难以避免长期被动的局面。因此,开展广泛的宣传和普及活动,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降低气候变化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十分迫切。应尽早将气候问题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从法律、政策、规划、技术研发和应用、提高意识等方面,提高气候变化的减缓和应对能力,实现低碳发展转型。(二)采取综合措施,降低温室气体减排成本国外既有限量-交易和征税措施,目的是通过改变价格构成来推进企业的投资决策;又有政府出台技术标准、促进研发的激励政策,从而对长期目标的实现起导向作用。就限量-交易制度而言,排放权免费分配可使项目参与者节省大量成本,而拍卖则可使政府产生收益,用于降低低收入人群的税负、支持低碳技术研发、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等目的。这些政策措施各有利弊,除碳税外我国均有试点。我国应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降低减排温室气体的成本。国内已经成立了10多家交易所,但开展的实质性交易不多。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制定并实施相关的激励政策,研究排放权交易制度,并完善法规和相关的制度。选择二氧化硫等有总量控制要求的污染物,进行排放权交易试点,积累经验,降低环境保护成本。(三)开展国际合作,依靠科技进步应对气候变化在借鉴国际经验,将低碳经济、低碳消费方式纳入政策措施的同时,应研究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路线图,特别是我国长期减排的方向和潜力。加强以气候变化为主题的国际合作,在继续开展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合作的同时,可选择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城市,开展低碳城市试点,探索低碳发展的新路子;通过参与制定重点行业能效与碳排放强度国际标准,开展自愿或强制性标杆管理,使我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低碳技术、设备和产品达到国际先进乃至领先水平。

我觉得季风分布及特点,高地气候,台风都不错。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