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论文2000字

发布时间:2024-07-02 21:05:37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论文2000字

2010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十分突出,已成为目前最热的话题之一。很多以往十分热门的专业如计算机今年也成了老大难,那些中冷门专业招聘状况更可想而知。因此大学毕业生考碗的、读研的、筹备留学的。。。。。。纷纷想办法解决面临就业的问题,而大部分毕业生仍选择继续厮杀于无数招聘会里。到底中国的大学教育和就业发生了什么变化,下面我们将进行客观的探讨。 1、大学扩招导致大学生就业难,也有专家认为,就业和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周期、经济形势波动有关系。从总体上讲,经济危机导致劳动力需求减弱。而假如不扩招,要么是高中生失业,要么是农民工失业,扩招只是改变了劳动力的结构,没有改变劳动力的供给总量,不上大学的人还是要找工作,就业总数在增加,难度肯定也会相应加大。 2、“先就业后择业”还是“先择业后就业”,人们对这两种观点各执一词,其实这主要取决于每个人的自身环境形势,或者说看你选择的是什么,两种观点并没有什么是一不二的! 3、大学生喜欢“孔雀东南飞”,独独钟情于北京、上海、广东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所谓“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小地方一套房”,这种现象加剧了区域性人才供需矛盾,导致东部地区人力供给相对过剩;而广大中西部却人才缺乏。 4、大学生薪酬预期仍与企业有差距就业起点的平台最重要,就业起点的薪水不是最重要的! 5、大学生对国企、机关单位、外企的青睐形成新的“独木桥”现象。应届往届大学生都对这三类用人单位感兴趣,三者所占比例接近70%,大学生就业选择上“扎堆”现象突出。大学生创业遭遇冷落,是极少数大学生选择。 6.毕业生和企业认为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素质中,对“品德素质”认知差异最大。“品德”被大学生排在非常靠后的位置,而对企业来说对“品德”的重视仅次于“专业水平”及“沟通能力”。“德才兼备”是企业用人的恒久标准。企业对毕业生“品德”的重视程度远远比毕业生对自身“品德”的重视程度高的多。企业选人的标准其实很简单:德才兼备;而毕业生更倾向于表现“才”的方面,而对“德”的方面重视不足。深圳人才网 大学生就业的建议 1、树立自信,保持冷静,不要被就业难吓倒,积极充电,坚信自己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企业和岗位! 2、抛去自己身上天子骄子的光环,自己仅仅是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前面是一条不平的工作之路,”学为了用”,大学毕业仅仅是职业生涯开始,学习无止境,不要认为自己已经拥有的无数的知识,仅等着用就行,社会和市场在不断变化,知识需要不断的学习,更新,要适应市场和环境的变化! 3、重视品德素质,不要一天到晚想着耍小聪明,也许会给你带来一时的利益,但从长远来看,耍小聪明的才是真正的“愚人”!再说招聘方眼睛都很辣,你的小伎俩逃不过他们眼睛的! 4、多参与用人单位就业讲座或者其它就业讲座建立双方更流畅、有效的沟通交流渠道。大学生对用人单位不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不能畅通、有效的被大学生了解,这其中缺乏有效沟通的平台。大学生就业政策解读一、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的政策措施二、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政策三、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积极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四、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措施五、对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援助措施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作者:蔡文强(徐州师范大学高教)最后更新:2010-6-13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进行改革,高等教育加快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步伐,高校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现。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造成重大影响,我国经济也遭受其影响,就业市场更是雪上加霜,给09届毕业生就业带来巨大压力,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不容乐观。通过本次实践调查,我们进一步了解分析了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状况以及大学生为就业所需要提高的素质能力和就业工作指导,寻求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途径。 引 言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上国内本身的结构性问题,09年中国的就业形势将异常严峻。09年企业用人需求下降的趋势难有根本性转变;回流的农民工以及新增的需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将面临难以转移就业的问题,导致农村失业问题加重;城镇低学历青年以及规模不断增大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将更加困难。随着我国现阶段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社会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增长缓慢,因而造成就业矛盾十分严峻。同时,毕业生就业市场化与毕业生滞后的就业观之间的冲突显得十分突出,毕业生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就业的态势尚未形成,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这些都影响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时下又将是毕业生就业的高峰期,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和对目前就业形势的认识,我们组织了此项调查,由此进一步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以便为学校提供未来就业指导工作的资料与对策依据,也使在校大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进行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就业准备,培养大学生追求最优选择和最佳就业的精神与品质。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抽样调查,预计完成500份问卷,回收了488份,其中合格482份,合格率为4%。样本中男、女分别占38%和62%。文科生123人,理科生183人,工科生116人,其他音、体、美学生60人。对此次调查收集的数据,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一、就业形势分析1.金融危机下大学生认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但半数以上认为就业前景较为乐观对于当前的就业形势,37%的大学生认为形势严峻;而大学生在对自己发展前途的态度上,一半以上选择很乐观或比较乐观,占47%;在问及求职中最困扰的因素时,93%认为学校就业指导不够;76%认为信息量少;91%认为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30%认为能力不足;99%认为优势难以发挥;52%认为求职方法技巧欠缺;27%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2.大学生在提升自身素质上已从传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转向相关工作经验或实习大学生对于自身所欠缺的素质,75%选择基本解决问题的能力;07%选择沟通协调能力;28%选择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08%选择相关工作经验或实习经验;2%选择专业知识和技能。面对名牌高校的毕业生,很多普通院校的毕业生都会有些自卑心理,那么当大家同台竞技争夺工作岗位时又会如何?大多数大学生认为有压力,占2%。3.被调查的大学生认为自身周围的毕业生就业率普遍低于70%,大薪酬的期望也普遍降低在被调查者周围毕业的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平均就业率上,47%认为就业率在50%以下;9%认为就业率在50%-70%;22%认为就业率在70%-90%。大学生认为目前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偏低,形势不是很乐观,大部分人认为就业率在70%以下,而事实上据调查来看09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为68%,与去年同比基本持平。对于大学生毕业参加工作的初期月薪,43%选择800-1500元;03%选择1501-2000元;选择2000元以上的占13%。对求职薪酬(试用期后的工资)主要集中在1001-2500之间,39%认为求职薪酬在1001-1500之间;65%认为在1501-2000之间;90%认为在2001-2500之间;42%认为在2501-4000之间;认为求在4001以上的,占64%。二、就业倾向分析1.大学生今后就业的岗位大多集中在国企及政府部门,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或东南沿海城市,总体趋向稳定大学生毕业后的行业类型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占74%,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分别占39%、35%;96%的会自主创业。到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或东南沿海城市发展自己的事业仍然是大部分大学生的选择,占30%;03%选择中部大中城市来发展自己的事业。大学生选择上述地区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该地区有较大的发展机会或有良好的社会资源,占64%;62%选择该地区是因为生活条件好;而因看中创业环境的有29%;回报家乡有87%;因为家人安排或其他原因分别占30%、27%。2.大多数大学生想过自主创业,但资金和经验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瓶颈在自主创业这个问题上,12%表示想过自主创业,大学毕业生不应该仅是社会现有岗位的竞争者,挤占就业机会,而更应该是新岗位的开拓者,为社会带来就业的机会。但是资金和经验仍是制约大学生自主创新的主要瓶颈,占56%;认为自主创业最需要的是政策支持和技术的分别占17%、17%。3.半数以上的大学生愿意参加苏北志愿者服务计划及报考村官对于是否愿意投身苏北志愿者服务计划,6%的被调查者愿意投身苏北志愿者服务计划。在对于村官的选择上,5%的大学生已报名村官考试;57%有意向朝村官方向发展,但自身条件不够。这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在发生新的变化。4.大多数大学生的择业观是先就业后择业,超过半数的认为专业对口对未来选择工作比较重要关于择业观调查数据显示,25%的被调查者希望毕业后一步到位,有稳定的收入;83%希望先就业后择业;67%不打算直接就业而是继续深造;25%打算自主创业。一个人的职业发展应该是呈阶梯型的,根据自身发展的水平,抓住各种各样的机遇,通过一个又一个岗位不断成长。所以在当前获得一个理想职业的时机还不成熟时,可以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也就是说,在择业时不要期望太高,可以先选择一个职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增加工作经验,然后再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正当的职业流动,来逐步实现自我价值。超过半数的大学生选择工作首先考虑经济收入因素,达55%;考虑自身兴趣和工作环境的分别占35%、32%;43%考虑对事业发展是否有利。13%认为专业对口对未来选择工作比较重要;75%认为很重要。在所学专业前景的看法上,认为所学专业前景较有前途的占大多数,比例为15%;68%觉得自己所学的专业很有前途。三、就业工作指导1.在校期间对大学生工作影响最大的教学环节是社会实践78%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对工作影响最大,87%认为专业知识很重要,65%选择了职业资格认证,选择基础理论、毕业设计的分别占54%、43%,85%认为其他方面的教学环节。2.对今后就业最为重要的素质和能力培养还是社会交际能力,最需要的就业指导是就业面试的指导在选择哪些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对今后就业最为重要这个问题上,选择社会交际能力的占52%,其次是心理素质和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别占16%、75%,也有38%认为组织管理能力很重要,47%选择创新能力。这表明现在的大学生需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逐步向复合型人才发展。3%的大学生认为他们最需要的就业指导是就业面试的指导;4%最需要的是就业信息的获取;7%最需要的是推荐就业岗位;7%最需要的是国家就业政策;9%最需要的是关于创业教育方面;2%需要的是就业派遣的程序;还有17%最需要的是就业指导材料的制作。3.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01%的大学生觉得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而不太确定是否重要占了18%,有将近十分之一觉得职业生涯规划不重要,没有考虑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占5%。4.3%的大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持基本满意的态度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持基本满意态度的占3%;有相当一部分认为不太满意,占3%。这表明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提高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5.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还是人才招聘会2%的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学校或院系就业信息栏;1%认为是人才招聘会;6%认为是学校就业网;从班主任及任课老师或亲朋好友方面得到就业信息的,分别占3%、1%;也有少部分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或其他渠道获得。6.大学生希望企业人士、成功的校友来学校做就业报告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企业需要的人才类型和在校期间应为就业做何准备4%表示希望企业人士来学校做就业报告的主要内容是生涯规划;6%希望是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7%希望涉及该企业的发展前景和规划;4%希望应涉及市场经济基本规律;12%希望讲解关于员工的职业素质。62%的大学生希望其报告主要讲述在校期间应为就业做何准备,9%希望是关于如何处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22%认为就业报告的主要内容是“成功的因素”。四、对策与建议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加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近年来本就不大乐观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为了减少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扩大大学生就业,需要政府、社会、高校以及大学生等共同努力。1.政府: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首先,政府应加快经济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其次政府需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体制,始终坚持市场取向,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淡化户口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自主选择的约束,淡化单位的福利保障功能,在户口、档案管理和劳动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同时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通过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岗位补贴、助学贷款代偿、考研究生、考公务员加分,以及扩大“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苏北计划”、“大学生村官”等计划,多种手段鼓励毕业生去基层工作。第三,鼓励自主创业。大学毕业生不应该仅是社会现有岗位的竞争者,挤占就业机会,而更应该是新岗位的开拓者,为社会带来就业的机会。调查资料显示:182人认为自主创业最需要的是资金,占样本量的76%,资金不足仍然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主要瓶颈,政府应出台鼓励各种资本对毕业生新创高科技实体进行投资的倾斜政策;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审批手续、金融贷款、工商登记、税收等予以特殊优惠。第四,扩大毕业生入伍人数,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让部分优秀毕业加入人民解放军,既有利于提高军队素质,同时解决部分大学生就业对家庭困难的毕业生就业,可以指定出台一些帮扶政策。一是待业求职登记制度。准许待业毕业生进行求职登记,并享受失业人员就业优惠扶持政策。二是临时救助制度。对因短期无法就业或就业后生活仍有困难的,户籍迁入地民政部门要及时按照有关规定为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或临时救助。三是优先安排就业制度。对城镇特困职工家庭、低保家庭毕业生实行重点推荐、优先安置;对零就业家庭毕业生,采取政府安排岗位等多种方式实行保底就业。四是免费服务制度。对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实行免费培训、免费推荐、免收服务费用。五是就业见习制度。通过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为尚未就业的毕业生免费提供3至6个月的见习培训,见习单位和地方财政部门为其提供基本生活补助。2.社会:观念与时俱进,服务实在周到我国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必须彻底摆脱长期以来固存于人们头脑中的人分五等、官分九级等封建思想的束缚,真正认同劳动者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会意识。同时实实在在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服务。毕业生更应当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状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大学既培养社会精英,也培养普通的社会劳动者,“北大才子卖肉”很正常。经济发达地区和热门行业毕竟是少数,其吸纳毕业生的能力有限,而相当一部分不被大学生看好的地方和行业,却对大学生有着巨大的需求。同时,建议建立全国性的就业信息网络,加强社会需求预测研究和报告,真正为毕业生提供细致周到的就业服务。3.高校:教育改革刻不容缓(1)毕业生就业情况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志。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职业能力之缝谁来填?目前情况下高校得担此大任。高校应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应转变观念,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加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高校教学改革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需要紧密结合。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要满足市场所需;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反馈”、“高校生源报考录取比预警”等系统,根据不同专业科学地制定扩招规模;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专业要减少招生数量甚至停止招生。(2)发展职业培训机构,大胆尝试校企联姻。刚从学校里出来的学生除了动手能力弱外,表达沟通能力也普遍存在问题。学校应增设职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商务礼仪、心理健康、与人沟通、融入团队等内容。将职业素质培训与实习结合起来,真正使毕业实习起到缩小、弥合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缝的作用。(3)高校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人群中,有01%的人觉得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给就业指导工作重新定位,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作为对学生的人生指导,满足学生对于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需求,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既弥补以前就业指导的不足,又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强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2007年,教育部发文要求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逐步由选修课过渡到全校公共必修课,将其与传统公共必修课等置于同地位。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新时期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手段;系统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为学生找到适合个体发展的职业目标,而且通过细化过程分解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另外,良好的目标意识促使学生充分利用时间资源进行有益的活动,从而可以减少他们接触不良信息的机会,这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尤为重要。在高等院校中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就业指导体系,建立完整的就业指导目标、指导内容,形成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和手段,逐步推进在整个大学期间的就业指导,并且在就业指导的同时推进对学生的人生教育,提高学生对素质教育的认同度和参与的积极性。(4)自主创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的一个方向,也给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是创业能力。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并将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趋势。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创业教育应注重对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使学生由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自主创业是个体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形式。2003年江苏大学成立学生创业学校。武汉大学也宣布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基金,并组织专家教授编写创业课教材,在全体本科生中增设“创业课”,教有能力的学生“做老板”。对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自主创业的可能性和素质要求、实施途径及发展趋势等的研究,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引导等也是高校应加强研究的课题。4.大学生:自强自立,努力增强综合素质,树立科学就业观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5.用人单位:科学用人,善于成为伯乐首先,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竞相成才。其次,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第三,确定科学招聘程序。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内容,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总 结本次调查仅局限于徐州地区的高校,时间仓促,收集的数据虽不能全部体现中国当今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但是这些数据基本反映了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金融危机使得我国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这种情况下调查分析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中探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方法。缓解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不仅需要依赖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解决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学生自身和企业单位等各个方面,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社会、企业,包括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政府应重视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社会分工。继续推进就业体制改革,明确国家、高校和劳动人事等政府部门的职责和管理权限。确立学校在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地位及应承担的权利义务。加快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摆脱目前困境,走上正轨。

大学毕业生是社会人力资源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其就业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激烈的职场竞争所形成的就业难已成为大学毕业生的共识。如何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成为胜手呢?首先要破除旧的就业观念,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就业观念。只有这样,才能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在求职竞争中成为强者。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谈一下大学生怎样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一、从“精英”向“大众”的转变  随着90年代中后期全国高校扩招规模的逐年加大,全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居于高位,2005年高等教育入学总人数超过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1%以上,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推进,大学生就业模式必然由精英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毕业生就业模式向大众化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毕业生就业模式转变。  在精英教育阶段,由于高等教育是稀缺资源,受教育者的地位必然增高,被称为“天之骄子”,就业实行“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上大学不再需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学生也不再被称为“天之骄子”,大学生就是普通老百姓,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同老百姓找工作一样,“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是当前就业的主要形式。社会中的各行各业都需要大学生,既有大学生毕业去当工人,也有大学生毕业去做个体经营,只要是大学生通过诚实劳动来为社会创造价值,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就是现在社会所倡导的。劳动者的素质普遍提高了,社会才能更好地发展。  二、从“城市”向“基层”的转变  当前,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以及广大农村还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一些县市是能提供比城市好的多的工作和待遇,但很多大学生还是不愿意去,认为委屈了自己。实际上,基层的天地广阔,蕴藏着无数的机会,大学生完全可以把到基层就业视为创业的起步、成材的开始,通过了界国情民意,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大学生应该将就业的姿态放低,将人生的目标抬高,在城市就业已趋于饱和的情况下,选择到基层就业是理性的、现实的。从2004年开始,我们学校相继开展了服务西部、农村资教、选拔选调生等工作,出台了诸多优惠政策,既拓宽了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对毕业生就业观也是一种引导和教育。在服务西部计划和农村资教行动中,涌现了许多优秀的毕业生,得到了社会、单位的一致好评,我校也涌现了像梁华山、吴天亮等一批优秀的到基层服务的毕业生,他们在基层中展现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为自己、为母校争的了荣誉!  三、从“公有”单位向“非公有”单位转变  在传统的职业观念影响下,人们都希望能够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大企业谋职、发展,而不愿意到集体企业或民营企业求职发展。但是,政府机关、科教文卫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大型三资企业由于多种原因(如体制原因、产业结构原因、亏损等),吸纳大学毕业生的能力是有限的,很难大量接受大学毕业生就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民营、个体企业单位大量增加,随之带来的是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以前大学生担心民营企业规模小,经营管理水平低,个人没有发展前途;怀疑民营企业管理不规范,福利待遇没保障;还害怕民营企业工作不稳定,办公环境差。而现在的民营企业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的民营企业发展非常迅速,人才市场薪资调查表明,民营企业的收入水平甚至已和三资企业不相上下,民企灵活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手段为人才创造了比在其他单位更好的个人发展空间。随着社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民企工作也不用担心四金交纳等个人保障问题。  四、从“专业对口”向“通用人才”的转变  很多大学生就业时特别强调要专业对口,认为大学花费了几年时间所学的杂混业是自己生存之本,如果离开了自己所学的专业而选择其他行业,那就白白浪费了大学的时间,专业情节依然影响着求职的心理,实际上大多数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标准是:注重应聘者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至于专业是否完全对口,并不过分计较,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在校期间所学专业知识与现实需要难以吻合,求职过程中如果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则难以找到合适的职业,一个具有开拓精神的毕业生,应看重行业的发展前景,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择业方向,勇于进入与自己相近或相关的职业。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体制转轨时期,随着结构的调整,必然也会使某些行业迅速发展,如第三产业的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社会服务等,就业人数将会明显增加。由于我们的教育结构不能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必然会使某些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大学教育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大学生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会比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快更好地融入与适应。  五、从“打工”向“创业”的转变  打工是一种被动的就业行为,而自主创业是给自己“打工”,是一种主动的就业行为。新一代大学生精力旺盛,有着强烈的挑战自我,实现自我的激情,并且无负担,没有太多牵挂,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意识、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强,善于接受新知识。  从现阶段的就业形势看,国家宏观政策激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广大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创业——这包含机遇与挑战的字眼,已经成为无数大学生心中的梦想。中国也已经诞生了一大批大学生创业者,而且其中不乏许多非常成功的典范。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哪些? 毫无疑问,这些事件不仅影响到总体就业状况,也必然会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然而,对于大学生就业而言,最关键的影响因素还是“结构性的”。这些因素包括短期供给超量、区域选择偏好、就业能力不足等方面,其中解决就业能力不足问题将是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根本所在。 在时间结构上,大学毕业生供给超量增长在短期内超出了需求的增长,劳动力市场还需要时间逐步调整。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快速增长,特别是经济结构的升级速度加快,带动了对高人力资本存量的高校毕业生的强劲需求,从而促动了高等教育迅速发展。我国从业人口中具有各类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仅占5%,而工业发达国家则为25%-30%,因此,加快提升国民素质的需要也极大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问题是,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寻找工作。劳动力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逐步消化大学毕业生在短期内的超量供给。 但是,必须说明的是,不能仅仅以大学生暂时的就业困难就去否定高等教育政策,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严格地说,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为更多的青年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仅促进了教育公平,改进了个人职业发展潜力,还从整体上促进了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提升。 在区域结构上,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偏好差异与政府政策激励上的错位导致实际有效需求不足。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与城乡间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求,而且在较长的时期内,地区性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都将难以改变,从而对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市场需求是一个不利因素。 虽然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计划而产生大量需求,但由于欠发达地区所能支付的价格(工资收入、发展机会、流动性等)不足以补偿大学生的人力资本投资,因此,按照劳动力市场机制,无法实现供求结合。在我国,由于人才流动的单向性特点导致的流动成本过高进一步恶化了欠发达地区的有效需求不足。尽管国家也采取了“西部志愿者计划”等政策措施,但是无论从需求量扩大还是人力资本补偿来说,都难以有效改变这种状况。 与此相反,由于大城市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对大学生就业的吸引力很大,而且这些中心大都居于高端的产业结构而对大学生有着强劲的需求,但是一些地方性的需求抑制(显性的指标限制与隐性的行政限制)与对中小企业或非正规部门的需求抑制(户口、社会保障、流动等),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人为分割,其结果要么是直接人为地降低了用人单位的有效需求,要么是“促进”灵活就业,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成本与风险。 在能力结构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不是基于职业路径的需要进行建构与培养,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用人单位的劳动力需求行为基于“职位分析下的任职资格模型”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价格机制选用合适的人才。例如,IBM中国区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有:第一个方面是服务意识,能不能从客户的角度去出发,去想问题;第二个方面是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个方面是沟通的能力;第四个方面是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职业操守和商业道德。 然而,大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任职资格模型”。对个人而言,就业能力取决于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等资产,他们使用和配置这些资产的方式与向用人单位展示这些资产的方式以及他们寻找工作的特定环境(个人环境与劳动力市场环境)。由于大学生是作为一个“产品”在一个高等教育系统中被制造出来的,因此就业能力不足主要是与大学联系在一起的。这既与传统上相对集中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有关,也与高校本身的教育能力不足相联系。 长期以来,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持续的扩招可能进一步稀释了大学既有的教育资源。此外,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专业能力,但是缺乏“市场能力”——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等等。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论文2000字怎么写

2008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不仅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管制逐渐强化的一年,也是雪灾、地震、奥运会、全球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交织发生的一年。这些重大事件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并构成了当前就业面临的基本形势。 当前就业面临怎样的形势 首先,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会影响就业的增长空间。今年第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9%,这是中国经济增速自2006年以来首次降至个位数,并有可能全年的GDP增长不超过10%,这必然会不利于就业需求的增长。尽管如此,由于我国仍然保持着GDP的高增长水平,就业需求增长的基本环境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关键问题在于经济增长的结构变化对就业需求的结构有很大影响。 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会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就中国而言,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尽管由于资本市场“防火墙”的存在而在程度上有所减缓。此外,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会受到最为明显的冲击。如果这个过程继续影响到经济增长,这对就业增长将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息。 劳动力市场管制增加了劳动力成本,短期内会减少劳动力需求。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权益没有得到较好的保护,并引发了诸多影响社会稳定的劳动事件。自2008年起,我国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劳动法律法规相继实施,为劳动就业权利保护提供了更好的法律环境。与此同时,作为劳动力市场管制措施的就业保护法规的集中出台,必然会导致劳动力成本在短期内迅速增加。不管增加的是合法的管理成本,还是劳动法专家所说的“主要是违法成本”,其结果都会带来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由于我国的就业立法并没有雇员规模的限定,特别是中小企业与个体经济组织受到立法的影响最大,导致了国际通行的中小企业“管制豁免”优势的丧失,不利于创业激励。 国内重大自然与社会事件对就业的影响是喜忧参半。年初的雪灾与年中的地震在短期内对就业是不利的,但是国家与地方对灾后重建的投入必然会导致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特别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会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与此相反,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开幕之前由于场馆建设等方面的原因,对就业实际上是利好的。奥运会之后,与奥运相关的领域就业自然会下降。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哪些 毫无疑问,这些事件不仅影响到总体就业状况,也必然会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然而,对于大学生就业而言,最关键的影响因素还是“结构性的”。这些因素包括短期供给超量、区域选择偏好、就业能力不足等方面,其中解决就业能力不足问题将是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根本所在。 在时间结构上,大学毕业生供给超量增长在短期内超出了需求的增长,劳动力市场还需要时间逐步调整。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快速增长,特别是经济结构的升级速度加快,带动了对高人力资本存量的高校毕业生的强劲需求,从而促动了高等教育迅速发展。我国从业人口中具有各类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仅占5%,而工业发达国家则为25%-30%,因此,加快提升国民素质的需要也极大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问题是,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寻找工作。劳动力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逐步消化大学毕业生在短期内的超量供给。 但是,必须说明的是,不能仅仅以大学生暂时的就业困难就去否定高等教育政策,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严格地说,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为更多的青年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仅促进了教育公平,改进了个人职业发展潜力,还从整体上促进了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提升。 在区域结构上,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偏好差异与政府政策激励上的错位导致实际有效需求不足。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与城乡间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求,而且在较长的时期内,地区性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都将难以改变,从而对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市场需求是一个不利因素。 虽然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计划而产生大量需求,但由于欠发达地区所能支付的价格(工资收入、发展机会、流动性等)不足以补偿大学生的人力资本投资,因此,按照劳动力市场机制,无法实现供求结合。在我国,由于人才流动的单向性特点导致的流动成本过高进一步恶化了欠发达地区的有效需求不足。尽管国家也采取了“西部志愿者计划”等政策措施,但是无论从需求量扩大还是人力资本补偿来说,都难以有效改变这种状况。 与此相反,由于大城市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对大学生就业的吸引力很大,而且这些中心大都居于高端的产业结构而对大学生有着强劲的需求,但是一些地方性的需求抑制(显性的指标限制与隐性的行政限制)与对中小企业或非正规部门的需求抑制(户口、社会保障、流动等),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人为分割,其结果要么是直接人为地降低了用人单位的有效需求,要么是“促进”灵活就业,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成本与风险。 在能力结构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不是基于职业路径的需要进行建构与培养,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用人单位的劳动力需求行为基于“职位分析下的任职资格模型”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价格机制选用合适的人才。例如,IBM中国区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有:第一个方面是服务意识,能不能从客户的角度去出发,去想问题;第二个方面是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个方面是沟通的能力;第四个方面是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职业操守和商业道德。 然而,大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任职资格模型”。对个人而言,就业能力取决于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等资产,他们使用和配置这些资产的方式与向用人单位展示这些资产的方式以及他们寻找工作的特定环境(个人环境与劳动力市场环境)。由于大学生是作为一个“产品”在一个高等教育系统中被制造出来的,因此就业能力不足主要是与大学联系在一起的。这既与传统上相对集中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有关,也与高校本身的教育能力不足相联系。 长期以来,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持续的扩招可能进一步稀释了大学既有的教育资源。此外,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专业能力,但是缺乏“市场能力”——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等等。 大学生就业的前景如何 尽管大学生就业当前还面临着不少困难,有些困难可能还需要较长时间的调整,但是,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来看,大学生就业的前景总体上是非常乐观的,虽然我们不能指望大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过程总是一帆风顺的。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将为大学生就业创造广阔的空间。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其潜在的经济需求是极大的。更关键的是,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这些需求已经被成功启动,首先在大中城市,然后是沿海的小城市与农村地区,随之而来的将是广阔的中西部地区。中国同时兼具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工业基础设施与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最为关键的经济发展平台。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都将是吸引就业需求的一个重要渠道。 特别重要的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对大学生的需求将会更大。全球竞争以及中国总体生活水平的提升导致中国不能永远享受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产业结构升级是必然趋势,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员的需求应该有比较大的空间。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国家创新战略,这将使得我国21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有赖于基于长期人力资本投资而形成的高端劳动力群体。可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初步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这为大学生就业需求的增长准备了广阔的空间。 政府就业政策的持续优化将会为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政府消除对高校毕业生供给与需求的政策抑制,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实施大学生自由就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对大学毕业生(含高职毕业生)的一切户口指标限制和人事指标限制以及各种各样显性或隐性的行政限制,打破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行政分割,促进大学毕业生无障碍就业和自由流动,优化我国高素质人才的配置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维护就业市场稳定,促进经济增长。 此外,为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特定的地区就业或从事特定的职业,实施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补偿机制是国际惯例。美国的补偿措施就包括联邦政府贷款减免政策、各州贷款减免计划、军队贷款偿还计划(激励毕业生到军队服役)、美国护理教育贷款偿还计划(受益的护士在护士短缺地区合格的机构提供服务)等。我国自2003年起开始实施就业激励政策,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些政策在2004年以后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国务院规定,政府支持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等重大项目,要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加大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力度,扩大由中央财政支持的西部志愿者规模。国家就业激励政策的实施将会更有效地支持国家整体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支持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要求,最终实现个人、用人单位和国家“三赢”结果。 高等教育的持续改革将会逐步改进大学生更好地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就业能力。第一,高等教育改革使得大学更加关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市场内涵。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知识化与全球化使得就业政策与教育政策正在围绕“职业路径”进行重组,整合教育与工作的联结机制,提升就业能力,实现充分就业与满意就业的目标。大学已经开始强化对外部市场的反应速度和能力,增强大学的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竞争能力,增强大学的投入和产出的效率,极大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以消除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上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为此,我国的大学可能需要创新教学,创新课程,创新专业乃至于创新大学,创新高等教育。 第二,大学正在将就业能力的市场内涵转化为教学创新行动。在教学模式创新行动方面,以强化通识教育为目的的通识型教学、以需求驱动的实践基地建设为标志的实践型教学、以强调研究方法为内容的研究型教学、以拓宽国际视野为目标的国际型教学、以培养就业能力与学习能力为内容的能力型教学、以强化学生的参与和投入为目标的参与型教学等都在不断尝试,试图通过教学创新,培养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大学毕业生。 第三,在职业指导服务方面,大学充分利用学校就业中心的信息网络,充分利用校友的人脉资源,能够及时有效地将社会招聘信息传递给毕业生,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环境;借助讲座、座谈、模拟、案例、演示等手段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市场要求,改进他们展示专业水平的能力;大学正在寻求建立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伙伴关系,理解社会需求,并将其转换传递给各个具体的教学和研究部门,然后这些部门再基于社会的需求创新课程,创新专业甚至于创新大学。通过全方位的职业指导与服务,增强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市场能力”。 记得加分

2010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十分突出,已成为目前最热的话题之一。很多以往十分热门的专业如计算机今年也成了老大难,那些中冷门专业招聘状况更可想而知。因此大学毕业生考碗的、读研的、筹备留学的。。。。。。纷纷想办法解决面临就业的问题,而大部分毕业生仍选择继续厮杀于无数招聘会里。到底中国的大学教育和就业发生了什么变化,下面我们将进行客观的探讨。 1、大学扩招导致大学生就业难,也有专家认为,就业和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周期、经济形势波动有关系。从总体上讲,经济危机导致劳动力需求减弱。而假如不扩招,要么是高中生失业,要么是农民工失业,扩招只是改变了劳动力的结构,没有改变劳动力的供给总量,不上大学的人还是要找工作,就业总数在增加,难度肯定也会相应加大。 2、“先就业后择业”还是“先择业后就业”,人们对这两种观点各执一词,其实这主要取决于每个人的自身环境形势,或者说看你选择的是什么,两种观点并没有什么是一不二的! 3、大学生喜欢“孔雀东南飞”,独独钟情于北京、上海、广东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所谓“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小地方一套房”,这种现象加剧了区域性人才供需矛盾,导致东部地区人力供给相对过剩;而广大中西部却人才缺乏。 4、大学生薪酬预期仍与企业有差距就业起点的平台最重要,就业起点的薪水不是最重要的! 5、大学生对国企、机关单位、外企的青睐形成新的“独木桥”现象。应届往届大学生都对这三类用人单位感兴趣,三者所占比例接近70%,大学生就业选择上“扎堆”现象突出。大学生创业遭遇冷落,是极少数大学生选择。 6.毕业生和企业认为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素质中,对“品德素质”认知差异最大。“品德”被大学生排在非常靠后的位置,而对企业来说对“品德”的重视仅次于“专业水平”及“沟通能力”。“德才兼备”是企业用人的恒久标准。企业对毕业生“品德”的重视程度远远比毕业生对自身“品德”的重视程度高的多。企业选人的标准其实很简单:德才兼备;而毕业生更倾向于表现“才”的方面,而对“德”的方面重视不足。深圳人才网 大学生就业的建议 1、树立自信,保持冷静,不要被就业难吓倒,积极充电,坚信自己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企业和岗位! 2、抛去自己身上天子骄子的光环,自己仅仅是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前面是一条不平的工作之路,”学为了用”,大学毕业仅仅是职业生涯开始,学习无止境,不要认为自己已经拥有的无数的知识,仅等着用就行,社会和市场在不断变化,知识需要不断的学习,更新,要适应市场和环境的变化! 3、重视品德素质,不要一天到晚想着耍小聪明,也许会给你带来一时的利益,但从长远来看,耍小聪明的才是真正的“愚人”!再说招聘方眼睛都很辣,你的小伎俩逃不过他们眼睛的! 4、多参与用人单位就业讲座或者其它就业讲座建立双方更流畅、有效的沟通交流渠道。大学生对用人单位不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不能畅通、有效的被大学生了解,这其中缺乏有效沟通的平台。大学生就业政策解读一、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的政策措施二、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政策三、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积极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四、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措施五、对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援助措施

形势与政策作业:  【摘要】:近几年,中西部应届毕业生洪流,正在以越来越庞大的规模涌向北京和东南沿海大城市。这一涌流与大学扩招直接相关。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14万,2003年,第一批扩招本科生进入就业市场后毕业生成倍增长,逾212万。2005年和2006年的高校毕业生各增长到330万与413万,分别是2001年的近3倍、近4倍……今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630万应届生创新高,而去年大学生就业率87%。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状;压力与机遇;对策思考  【正文】:  如果说以前我们对就业情况只有一点模糊的概念,那么,听了讲座后我们应该意识到如今想要找到一个好工作是多么困难了。回到寝室后浏览下网页,发现近年来,在中国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大背景之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中国社会问题中排序在前几位的重要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因此,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也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就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1、目前大学生就业现状的总体形势相当严峻。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今年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  2、就业的供求不平衡。虽然2010届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不如2009届大学生那么严峻,但是他们的境况也不好过。虽然招聘大学生的企业的数量有所增多,质量也提高了,但是他们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尽管毕业在即,仍有不少企业要求通过面试的学生先实习后签约,而且实习的人数远比最终签约的名额多。  3、高校毕业生就业意愿过于集中。调查数据显示,有9%的被调查者就业意愿集中到政府机关和外资企业,其中把外企当作理想工作单位的占8%,把政府机关当作理想工作单位的占1%;以下依次是合资企业2%,国企5%,科研机构8%,自主创业0%,学校和军队各为3%,而民营企业为零。就业意愿集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高校毕业生择业意愿集中在北京市,毕业后愿意到外地工作的比例较低。调查中发现,无论其生源地是哪里,高校毕业生都不愿离开北京就业,如前所述,甚至有高达62.2%的被调查对象即便在本市找不到工作也不愿意到基层、偏远地区及中小城市去就业。(2)对职业发展前景和薪水的注重,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意愿主要集中在政府机关和外资企业。当前北京市提供就业岗位的主体——中小企业,尽管人才缺口比较大,但大学生只有在迫不得已时才会将其作为就业对象。  4、政府引导学生到基层和偏远地区就业力度不够,未能有效分流城市就业。尽管中央于2005年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相关部门也出台了引导学生就业的政策方针,但总体来说政府引导众多大学生到最需要人才的基层、西部偏远地区就业的效果并不理想。据有关部门反映,从2004年以来,尽管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西部就业的学生逐年增加,但总体来说,其所占比例依然偏低。2004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仅有3%的人员到西部地区就业,有8%的人员到基层就业,2005年分别为1%和7%,2006年分别为1%和0%。  二、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特点是:压力与机遇共存  1、中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将会导致对就业的有力拉动。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约为7.5%,其中一半以上的增长将来自政府主导性支出。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9.9%。按照目前的就业弹性系数计算,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提供70—80万个就业岗位,换言之,至2010年可以新增加700—800万个就业岗位。就是说,尽管面临种种不利因素,但如果中国经济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就会为新增就业岗位、吸纳劳动力奠定坚实的基础。比较而言,高学历求职者的就业形势将会更为有利一些。  2、中国加入WTO之后的积极效应正在逐渐显现出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进程进一步加快,而国外的资本、技术的介入无疑将会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其结果将会是有利于吸纳一大批训练有素的专业人才就业。  3、政府和全社会正在努力增加就业机会和控制失业率。为了增加就业机会和控制失业率,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有关方面正在采取多种措施:比如增加就业的可能性;完善就业服务,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发挥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落实和完善再就业优惠政策等。  三、促进并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对策思考  1、加大力度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和偏远地区就业。目前基层和偏远地区经济落后,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匮乏,亟需吸纳大量大学毕业生就业。因此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和偏远地区就业,是解决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有效途径。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偏远地区工作的政策力度,扩大大学生输送人数,从而既支援基层和偏远地区的发展,又减轻北京就业压力。基层或偏远地区也应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颁布一些有利于吸引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为大学生就业和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吸引更多的人才到本地支援经济建设。  2、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加社会就业岗位。服务业是吸引专业人才、吸纳劳动者就业的主要渠道。“十五”期间,服务业从业人员持续增加,应该合理升级服务业结构,快速发展科技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在扩大吸收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同时,优化经济结构,丰富和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使各城市进入稳定增长的内涵式发展阶段。  3、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大学生就业薪资期望偏高,就业意愿过于集中,不愿意离开大城市就业,既有客观原因,也有大学生就业心态没有调整好的主观原因。  【参考文献】:  ①袁贵仁:《2010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河南日报农村版,2009年12月7日。  ②北京市统计局网站:《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工作圆满结束》,首都之窗网,2006年12月21日。③《82:7录取·8招提高成功率下》,世纪考试网。  ④《南方周末》,新浪新闻网,2006年。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下降。据教育部统计,2001年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15万,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70%。从2002年开始,高校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当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145万人,较上年增加了1万人,增幅达1%。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7%,比上年下降约5个百分点。到2002年底,又有约22万人实现就业,就业人数达到116万人,就业率上升到80%。2002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从地区看,北京、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需求较旺,需求总量大于当地的生源数。中西部不少省区虽然有较大的用人需求,面临的问题是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往往招不到合格的人才,出现了“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在一些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当前就业岗位相当有限,难以吸纳本地毕业生。从院校类别看,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初次就业率为85%,部门高校次之,地方院校较差。从学历看,用人单位对学历高的毕业生需求高于对学历低的毕业生需求。研究生供需比约为1:6,本科生约为1:3,专科(高职)生约为1:4。从专业看,一些紧缺专业如计算机、通讯、电子、土建、自动化、机械、医药和师范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旺盛,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一些长线专业如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较少。今后几年大学毕业生数量增长快,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根据前几年招生数据推算,今后几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将保持大幅度的增长。2003年为212万人,较上年增加了67万,增幅达到2%的高峰。2004年毕业生为280万人,较上年增加68万人,增幅达到1%;2005年为340万人,较上年增加60万人,增幅达到4%。届时,毕业生总量为扩招前的9倍。由于今后几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大的变化,可以预计,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有就业意愿但未能就业的大学生群体最值得关注。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社会上称之为“毕业漂族”。其具体情况有以下三类:一类是复习考研者。为提高自身的就业条件,获得更好的工作职位,毕业后没有找到合适工作而选择考研的毕业生迅速增多,这部分人约占“毕业漂族”的30%左右。他们中的不少人集聚在大中城市的大学附近租房住,以便及时获得考试信息,参加学校组织的考研培训。这批人如能考上研究生,则在三年后进入就业市场;若考不上,当年就会加入失业行列。  二类是边看边干者。有些是毕业后到处打短工,频繁变换工作岗位;有些是因用人单位或个人原因,时而应聘,时而解约。这些人约占“毕业漂族”的20%。三类是就业困难的大学生。他们没有考研的打算,仍将户口、档案放在学校里,虽然有就业的意愿但难以就业,他们约占“毕业漂族”的50%。其中不少人通过各种方式多次求职,但仍找不到工作,心理受到较大的打击。在上述三类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中,第一类人有明确的目标,他们一般集聚在一起,互相鼓励,如无大的变故,属于相对稳定的群体。第二类人虽然边看边干,但能逐步融入市场,适应市场就业。但第三类人市场就业能力相对不强,心理较脆弱,而其数量在今后还会成倍增加,需要特别关注。

大学生当前就业形势分析论文

大学生是我国现代社会的宝贵人才资源,并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落实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方针,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合理配置、充分利用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才资源,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同时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伟大事业提供人才保证,就需要构建一个合理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这对学生、社会、高校以及企事业用人单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本文通过简述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和现有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高校、企业、社会组织四个方面着重提出了关于构建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举措和建议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供求;构建1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目前,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我国高等教育已从过去精英化阶段步入大众化,大学生就业形势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特点1就业市场供求失衡根据表1统计资料显示,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呈现井喷态势,2001年为114万人,2005年达到338万人,2010年631万人,2015年毕业生就已达到749万人,再加上往年没有实现就业的大学生,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庞大的毕业生数量导致了就业市场供应远大于需求,就业机会按照GDP增长率测算也无法比肩毕业生数量的涨幅在当前和未来几年内,就业机会没有大幅增加的前提下,大量毕业生待业将会成为常见的社会现象和重要的社会难题2就业观念多元发展伴随时代的变迁,大学生就业从过去的以等待分配为主的单一观念,发展到今天主动选择为主的多元化观念当今的大学生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意识,其就业观念多元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就业类型上,大学生择业范围增加从过去稳定无风险的国企、公务员事业单位发展到现在中小型企业、外企、私企、甚至参军入伍等第二,在地理位置上,大学生从过去的趋向于选择家乡或大城市,发展到现在的大城市、沿海城市、山区城镇以及西部边远地区等第三,在就业方式上,大学生打破了过去单一的唯岗位就业方式,开辟了诸如自主创业、自由职业、三扶一支、出国深造等多样化的新型就业方式3就业不公现象严重社会大力提倡公平正义,但在大学生就业领域,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充斥着人情招聘、忽视能力、性别歧视、学历歧视等不公现象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很容易打消学生的积极性,甚至有可能让学生们变得愤世嫉俗,从而形成错误的就业价值观念,对人才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2现有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并轨制的实施、高等院校大规模的扩招、教育机构的改革进展缓慢、国企改制等多重因素叠加作用,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国家随之建立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但该体系起步较晚,运行缓慢,体系结构相对不完善,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国务院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经过努力,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超过4%”,教育经费中用于帮助大学生就业比例仍然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严格来说属于公共服务体系范畴,经费投入直接影响着公共服务体系的质量,因此政府在促进就业方面的财政投入还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国家近几年所出台的一系列推进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社会化的规定,其绝大多数仍停留在胡锦涛主席相关指示精神在现有实际政策和法律法规中,仍然缺乏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社会化的基本法规,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在“就业服务和管理”一章中还没有就有关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社会化的行为规范设置必要的法律条款同时,在就业政策上,片面追求就业率的达标,缺乏以人为本、更加细化的就业政策扶持2高校教学改革滞后,就业服务水平不高培养学生的教学研究能力,将课程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形成系统化、层次化、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1]目前,高校高等教学改革滞后,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应用、忽视社会需求、专业设置不合理、忽视职业教育等严重问题,阻碍了毕业生就业技能的培养,加重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问题,造成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的双重浪费兼之国内各高校的就业服务方式过于单一,就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较低,水平较差,在就业指导过程中缺乏人性关怀和理性支持3用人单位要求荷刻,人才观念不够长远当前,许多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储备的长远观念,目光短浅,偏好招来就用的招聘模式不但不愿为新员工做职业培训,还对大学生提出了众多过分苛刻的要求,比如以貌取人、要求工作经验、歧视女性、盲目追求高学历等这不仅造成了人才浪费,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成本,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3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1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加强就业政策扶持力度4%的GDP教育经费投入,看似天文数字,但中国太大,对于中国的教育现状来说还很不够,更不用说大学生就业服务经费的投入了同就业问题一样,教育领域还存在着其他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加大就业服务财政投入,不是底线,更非上限;不是终点,而是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构建和完善的新起点在就业政策扶持方面,应加大对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扶持力度采取诸如税收优惠、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职业介绍及培训补贴、鼓励基层就业、破除行业地域壁垒、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鼓励和扶持自主创业、鼓励孵化器项目发展等利好政策来提升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质量2加快高校职业教育改革进程、提高就业指导水平1强化素质教育,增强就业实践高校教育改革应抛弃过去的侧重学术研究和理论知识的单一学术导向教育模式,通过增加侧重知识应用和技能培养等多种就业导向的教育模式来强化和拓展大学生的就业兴趣和爱好,使有志于继续深造和擅长实践的学生们都能实现良好的个人生涯发展,最大限度避免人才资源的浪费2强化多方协作,提高就业指导水平高校应与企业加强协作,通过多种渠道,采取灵活机动的办法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高校要主动向企业敞开大门,通过联合成立就业数据库、举办产学研探讨会、加强就业指导人员与企业人员沟通交流、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观念、联合开设企业实践课程等方式来不断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和水平3规范就业市场、建立完备的企业见习制度1建立完善的企业就业见习制度目前,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建立和规范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文件,规定了见习期限、工龄计算以及毕业生所享受的保险和生活补助标准企业应在保障实习学生的合法就业权益的前提下,认真进行见习人员工作技能和职业技能的培训,将人才招聘和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为挖掘人才和储备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实现人力资源长期化和持续化,保证自身经济效益2规范就业市场,促进就业公平用人单位应强化责任意识,在招聘工作中做到公平正义、合理规划,摒弃性别歧视、人情招聘、学历歧视等不公现象,并科学地分析岗位职责、工作环境等因素,从而客观地对任职者的能力、素质、性格以及其他方面提出正确的合理的要求同时,用人单位需要规范自己的招聘行为,遵守市场经济的诚信原则,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及时、全面、客观的招聘信息,特别是在薪酬福利、职业发展等方面,要杜绝夸大其辞、空头承诺的招聘行为4加强社会职业就业中介组织监管1优化中介组织队伍建设目前,大部分社会就业中介组织工作人员在专业知识、职业技能方面表现较为劣势因此,优化社会就业中介组织的人员队伍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规范从业人员的任职资格资质的同时,提高队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水平通过加强培训管理,鼓励从业人员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做到持证上岗,切实提高和充实职业就业中介组织的队伍建设2加强对职业中介组织监管力度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快制定针相关管理办法和法律法规,明确各类就业中介服务机构的服务范围、程序、收费标准,并对服务水平的真实性、合法性、时效性的提出要求通过对非法就业中介活动制定处罚办法,规范中介机构的经营行为,积极创造中介服务有法可依的法律环境另外,要对乱收费、无证经营、虚假招聘、无诚信服务的非法中介组织进行坚决取缔、严厉惩处,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确保中介行业的健康发展,树立中介行业良好的服务形象

一分析当今就业形势: 在当今追求个人价值的市场经济时代,人的商品属性越来越凸显,个人流向位高价厚的地方也是无可非议的人往高处走,古今同理但如今大学生跳槽频率直线上扬的现象还是影起了我们的关注和思考——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普遍大学生都认为就业很难,找到一份让自己满意的工作不容易而大部分企业认为中国大学生对社会需求而言,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就业难的问题,只是难在心上,难在观念上,难在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就业意识上那么,难道就业不难?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以填写问卷和结构式访谈两种形式对东莞的人才市场求职者和一些企业领导进行了走访通过整理分析和思考,发现之所以大学生觉得就业难是因为陷入了以下三个误区之中: 误区之一:“学历越高越好找工作” 大学生认为就业难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学历太低。“学历越高越好找工作”抱着这样的想法,“先考研后就业”就成了许多大学生的理想选择。 我院很多同学都把考研学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期待今后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这是一种选择,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总有人因考不上还要去重新就业,即使考上了将来还要面临就业的压力和竞争。企业也许不会高薪招聘一个硕士、博士去做文员,可能录取中专生就够了。企业也要赢利,要开源节流 “企业不会选最优秀的职员,但一定会选最合适的”这是在我们去广东东莞做调查时,所有被采访过的领导都说过的一句话。 误区之二:“技能越多,证书越多越好找工作” 许多大学生认为学习的技能越多、证书越多越好找工作,于是盲目地参加各种培训班。如驾驶培训、英语等级培训、电脑技术培训、各种认证培训等。 如今工作不好找,多学一门技能会增加自己的求职分量是许多学生的心态。参加这些培训固然没有坏处,但这些都是培训基本技能,没有针对性、实用性,对企业来说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企业更看中的是学生的知识结构、思想观念、思维习惯、基本素质修养、个人品质、吃苦精神和敬业能力,包括工作经验和技巧等。因此,盲目参加各类培训班有的时候非但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而且可能对学习造成不好的影响。 误区之三:“市场供大于求” 大学生就业难的首要原因是就业市场供大于求。 “学校扩招”成为大学教育质量下降、就业难的“罪魁祸首”。许多大学生脑海里存在着这些想法,认为人才市场存在严重供过于求的现象,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就像一块上好的奶油蛋糕,发达城市和地区就像蛋糕上的花,谁都想吃那朵花很多大学生找工作,不看自己的实力和需求,盲目地往人才济济的好单位跑结果没有应聘上造成有的市场人才严重饱和,而有的市场急需人才其实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仍然十分强烈,很多企业喊“渴”。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普遍存在人才素质偏低、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急需大批大学生人才加盟 所以现在的问题就是:很多毕业生的愿望和社会需求呈错位状态。一方面,很多中小型企事业单位,很多基层第一线单位,有很多岗位应该由大学毕业生来充实,但大学生期望值过高,不愿意去;另一方面,一些毕业生的素质、能力跟社会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有些单位想找到理想的毕业生,事实上也很困难。 应该肯定地讲,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绝不是供大于求,而是“供求两旺”应该承认,如果毕业生愿意根据社会需要择业,大学生就业状况就不会是现在我们所感到的这样难我想,除了身体条件不行外,每个毕业生事实上都应该能找到自己的岗位,这才是最符合大学生就业市场客观实际的。在我们到了东莞的第三天,大雁电子有限公司的凡总就给我们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他说:“许多大学生小公司不去、没有底薪需要靠业绩提成的工作不做;自己创业吧,所需要的企业家精神在中国学生身上又是一种罕见的品质,私营企业被很多人鄙夷;国营企业又失去了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吸收力;外企——许多人虽然向往外企但自身却没有获得外企所需要的那种素质和文化,因此也是欲进无门” 凡总还说:“对于每一位求职者来说,他们都希望自己能找到一个能发挥自己特长、待遇又很高的工作。然而在实际择业的过程中,这样两全其美的好事确实很难如愿。这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学生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从学校走入社会后,要重新洗脑,一切从基层做起”凡总还说:“现在大学生择业还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志大才疏,眼高手低,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大学生在择业时挑肥拣瘦,这山望着那山高。到头来却两手空空,一事无成。因此,求职者在择业前,应把自己的专业特长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实际结合起来,对照衡量后再去择业。” 二 深刻全面剖析大学生跳槽的原因: 大学生为什么要跳槽 在大学生没有摆正心态之前,在没有获得太多的证书之前,在坚持认为就业难的情况下,却仍然频频跳槽或正在为跳槽做准备这又是为什么呢?导致员工跳槽的原因有哪些呢?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跳槽者的动机很简单,不外乎是为了奔向更好的职位、待遇,追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或专业不对口等原因而另投新主。具体比例如左图:这些都是跳槽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对薪资不满意”和“发展空间不够”,这是历年来一直存在的问题。而在这次调查中,发现东莞的企业最看中的是就职者有没有工作经验。一方面,企业用工大都要求大学毕业生有工作经验(至少要有实习经历)。而另一方面,企业又不给大学毕业生提供实习的机会。 “没有工作经验是就业的最大障碍。”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为增加工作经验,不惜抛弃在学校的学习时间,来保证校外打工实践。学生一族成了假期廉价劳动力。许多企业在招聘时都特别强调工作经验,学生被拒之门外。大学生刚毕业哪来工作经验?谁又能为在校学生提供积累工作经验的机会?显然这是一个矛盾。于是大学生便利用假期到企业打工甚至免费实习,以积累工作经验,有的还耽误了学习的时间。 然而这里有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很多大学生把工作经验当成了工作经历。认为多进几家企业多做几份工作,那么再找工作时就可以说曾经在哪些公司任过职,希望给企业的感觉就是你工作经验很丰富。殊不知企业不需要这样频频跳槽的人才,因为你有的只是工作经历而非工作经验,因为你频频跳槽学到的只是表面的不实用的东西。这就像挖井一样,挖一会换一个地方,永远也挖不到水。频繁盲目的跳槽对自己和企业的发展都没有什么帮助。 有些用人单位设限制条件完全是为了减少招聘的工作量,节约成本,要求英语六级、要求有工作经验,甚至要求有驾照。也许这些在实际工作中根本就用不着。单位的目的很简单:递简历的人太多,通过提高限制条件,直接挤掉一部分人,减少工作量。就是这样对整个社会来说就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就算很多工作,很多普通人都是可以胜任的。而且不一定比有经验的人或是大学生干得差,但招聘单位怎么能够知道某个人干某工作将会非常出色,不试是不知道的。但显然招聘单位不能让每个人都去干干试试。没有更好的办法来鉴别人才,那么通过学历、地域、工作经验等等歧视性的限制条件的设置来筛选就能有效地降低单位的选择成本。就这一部分事实而言,招聘单位选出人就是目的。这对社会的整体利益是有益的。 跳槽的弊端 不可能说跳槽的原因都是个人因素引起的,企业因素和社会因素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但是只能是个人因素去适应社会的需求,再就业前先慎重择业,通过网络浏览一下对方公司的网站,大致了解一下对方公司的一些信息。同时再熟悉一次自己应聘的职位及对这个职位的要求。对于大学生来说,过多的跳槽,不仅会浪费了自己积累起来的人脉和资源,而且会使用人单位因为害怕而选择了不使用。频繁跳槽使得大学生在用人单位眼里的形象变差,甚至波及以后大学生的求职。所以,好不容易有了工作的大学生,应当慎重地使用跳槽这个动作。 员工的流动,对企业来讲既有积极影响也有不利影响。虽然老员工跳槽后,新员工加入,新鲜血液给企业带来新的活力;但导致的消极影响却是显然易见的,尤其是管理人员的流动弊大于利。主要表现在:员工心理不稳,对企业信心不足,破坏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服务质量下降,生产效率低;客源流失,商业机密泄露;替换与培训成本加大等。 选择怎样的企业可以降低跳槽 在发展好的企业,企业会尽量挽留自己的员工,减少员工的流动。比如;广东东莞的品翔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品翔)的宗旨是:选才、用才、育才和留才。人才是企业的生存之本,是企业的最大价值所在,有的企业能在进程上突飞猛进,常盛不衰。就是他的人事阶梯建设完善,有充足的后备人才库。并且此公司有完善的薪资制度、福利待遇、发展空间等。以精神激励和经济激励相结合,实行制度管理和感情管理相配套,让员工有强烈的归属感。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不妨可以考虑一下这样的企业。 三.个人看法和建议: 本次的社会实践,通过对企业领导和人才市场求职者面对面的交流,感受颇多。我认为要降低跳槽率,让更多的大学生找到更合适的工作,除了自身要努力外,学校也可以针对性的给予我们一些帮助,如: 提高大学生的工作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学校和一些企业达成一定的协议,同学们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利用周末和寒暑假的时间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单位进行学习和实践。在锻炼自己的同时,还可以勤工俭学。 多开设一些心理辅导课程: 现在的大学生普遍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学校领导可以根据同学们反映的情况和需求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一些心理辅导课程,帮助同学们树立良好的心态、正确的道德观和自信心。 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 很多人和书都强调大学生要找准自己的定位。那么,什么是定位,应该怎样定位呢?教育的本质,在于观念的更新。有了正确的理念,专业其实只是一个技术问题。反之,如果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错误,譬如让一个天生五音不全的人去追求成为音乐家,那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成功的。当然这个例子有点绝对,事实上许多人学习的时候浑然不觉,等到发现错误的时候,为时已晚。所以有必要在高校中真正地开展针对学生的职业人生规划设计的课程。帮助学生们选择适合自己的事业,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因为一个人只是社会的一个个体,是有局限性的。只有找准了适合自己的事业和位置,才能有所成就。 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奋起改变自己的命运。君不见,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即使是在大学生就业难的说法甚嚣尘上的今天,有多少优秀的青年,抛弃了昨日的烦恼,把握了明日的先机,找到了自己一生发展的通道,获得了自己全力搏击的位置。 在品翔我们听到了“一个蜗牛”的故事。有一天小蜗牛看见蝴蝶在天上飞来飞去,很羡慕,就问妈妈:“妈妈,蝴蝶没有背着重重的壳,为什么可以飞呀?”妈妈说;“因为他们有蓝天保护啊。”又有一次,小蜗牛又看见蚯蚓在地里面随心所欲的钻来钻去,有问妈妈:“妈妈,蚯蚓也不用背着重重的壳,却可以在地里面钻来钻去,为什么呀?”妈妈说:“因为他们有地的保护呀。小蜗牛啊,我们不靠天,不靠地,我们靠我们自己!”是的,我们不靠天,不靠地,我们靠我们自己!

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1.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下降。据教育部统计,2001年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15万,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70%。从2002年开始,高校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当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145万人,较上年增加了1万人,增幅达1%。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7%,比上年下降约5个百分点。到2002年底,又有约22万人实现就业,就业人数达到116万人,就业率上升到80%。2002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从地区看,北京、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需求较旺,需求总量大于当地的生源数。中西部不少省区虽然有较大的用人需求,面临的问题是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往往招不到合格的人才,出现了“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在一些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当前就业岗位相当有限,难以吸纳本地毕业生。从院校类别看,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初次就业率为85%,部门高校次之,地方院校较差。从学历看,用人单位对学历高的毕业生需求高于对学历低的毕业生需求。研究生供需比约为1:6,本科生约为1:3,专科(高职)生约为1:4。从专业看,一些紧缺专业如计算机、通讯、电子、土建、自动化、机械、医药和师范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旺盛,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一些长线专业如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较少。2.今后几年大学毕业生数量增长快,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根据前几年招生数据推算,今后几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将保持大幅度的增长。2003年为212万人,较上年增加了67万,增幅达到2%的高峰。2004年毕业生为280万人,较上年增加68万人,增幅达到1%;2005年为340万人,较上年增加60万人,增幅达到4%。届时,毕业生总量为扩招前的9倍。由于今后几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大的变化,可以预计,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3.有就业意愿但未能就业的大学生群体最值得关注。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社会上称之为“毕业漂族”。其具体情况有以下三类:一类是复习考研者。为提高自身的就业条件,获得更好的工作职位,毕业后没有找到合适工作而选择考研的毕业生迅速增多,这部分人约占“毕业漂族”的30%左右。他们中的不少人集聚在大中城市的大学附近租房住,以便及时获得考试信息,参加学校组织的考研培训。这批人如能考上研究生,则在三年后进入就业市场;若考不上,当年就会加入失业行列。 二类是边看边干者。有些是毕业后到处打短工,频繁变换工作岗位;有些是因用人单位或个人原因,时而应聘,时而解约。这些人约占“毕业漂族”的20%。三类是就业困难的大学生。他们没有考研的打算,仍将户口、档案放在学校里,虽然有就业的意愿但难以就业,他们约占“毕业漂族”的50%。其中不少人通过各种方式多次求职,但仍找不到工作,心理受到较大的打击。在上述三类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中,第一类人有明确的目标,他们一般集聚在一起,互相鼓励,如无大的变故,属于相对稳定的群体。第二类人虽然边看边干,但能逐步融入市场,适应市场就业。但第三类人市场就业能力相对不强,心理较脆弱,而其数量在今后还会成倍增加,需要特别关注。

大学生就业浅谈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生毕业的第一年,毕业生人数比上一年增加了6%,2004年毕业28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1%,2005年毕业达到了338万人。而市场需求没有明显的增加,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就业压力大。这两年毕业生人数仍有较大增长,面对工作岗位没有明显增加的现实,毕业生们要同富有工作经验的下岗工人、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农村富余人口进行竞争,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对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表明,有几个很明显的特点:一、供需差: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来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从2001年至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338万,是扩招前的3倍;然而,用人岗位增加的比例却远远小于此。二、选材难:应届生就业不吃香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全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 三、专业同:热门专业人才过剩近年来,一些工科院校和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校追求综合发展,纷纷上马热门专业,致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四、薪酬低:关于大学生薪酬期望值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4%的本科毕业生希望自己的月薪在2000元以上,但据有关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月薪的市场值平均为1600~1700元/月,毕业生的期望值显然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也导致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 五、假招聘:有效招聘信息数量减少。一些企业利用当前大学生供过于求的形势,推出假招聘,先给出诱人的待遇条件,然后以培训等名义收取费用,再以试用不合格等理由辞退学生。大学生就业的招聘信息表面看渠道多,但有效的、实用的信息并不多,大学生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少,导致就业难。 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 首先是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有所减弱。各级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改革、减员增效,国有单位这些传统的就业领域对毕业生的需求没有明显增加,而且还相对萎缩;其次是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06年是扩招后第一个就业高峰,毕业生的数量比往年明显增加,造成社会对毕业生的整体社会需求量与实际毕业人数之间的矛盾突出,毕业生求职择业的竞争加剧。再过两、三年,我们的毕业生人数将成倍地增加,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毕业生的就业,将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再次是结构性就业不足,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起推波助澜的作用。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存在很大的差距;毕业生向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集中的趋势相当明显;,我们相当部分高校毕业生仍抱着进国家大学读书,要解决户口和干部身份问题,进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最有保障的观念。最后,来自农村的学生、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根据有关调查显示,来自农村的毕业生的就业率比来自城市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低09%,女性毕业生的就业率比男性毕业生低4%。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自我角色转换不够及时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都较有规律,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离。在大学生活结束之际,踏上岗位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转换,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在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有8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够及时完成角色转换。 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不够准确就业前如何选择职业,要根据自身的个性特征来决定。气质和性格往往对人选择职业和事业成功有很大影响。全面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是选择职业的重要前提;兴趣是爱好的推动者,爱好是兴趣的实行者。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往往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这就更需要认真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对自己充分的了解,是每一个求职者进行职场定位的依据与前提,而大学生在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时,往往很少能真正做到全面了解自己。大学生应如何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一、树立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人生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职业理想是校对大学生职业教育的切入点和核心内容。大学生的职业理想是他们人生职业实现的精神支柱,它对促进大学生在学业上奋发进取,顽强拼搏,弃而不舍地按照自己的职业需要充实完善自我,实现未来人生的职业目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正确的职业理想还有助于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正确处理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和合理地确立求职的期望值,自觉将国家需要与个人利益相结合。要使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必须用现代的科学理论来指导就业、择业和创业,使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与职业观辩证统一起来,让正确的职业理想成为大学生成人、成才、成业人生风范的不竭动力。作为一名高职学生,我们要找准自己的职业位置,立足根本,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二、了解职业个性 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个性是职业素质教育的关键点。社会人力资源的研究成果表明,职业个性对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有密切的联系。因此,职业素质培养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大学生的兴趣、能力与工作机会相匹配的问题,帮助大学生寻找与其特性相一致的职业。例如,他喜欢什么样的同事,喜欢怎样的活动,对什么问题感兴趣,这些问题都会与他们未来的工作状态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学生了解这一点,在确定自己的工作时,会多一层理性的思考,择业的针对性就会增强一些。如个性偏内向的学生要知道自己的个性如何更好地发挥优势;个性外向类型的学生在做研究工作时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好的职业性格有助于个体在相应职业中更良好地完成工作。 三、提升职业品质 大学生职业品质是指大学生在职业行为、工作作风方面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态度和品质等。提升学生职业品质的过程,也是帮助他们逐步实现社会化的过程,这是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关键所在。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成功因素中的85%取决于积极的职业态度,15%才是本人的职业技能。从这个角度看问题,我们已认识到社会人力资源的开发已为就业者的职业品质注入了新的内涵。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职业品质需求从某种角度讲,对学生发展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诸如积极的人生态度、开拓创新精神、沉着应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敬业精神等,许多职业已向就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培养职业技能 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职业技能是职业素质培养的落脚点。大学生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技能,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非常有好处。提高技能,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组织进步的需要;另一方面,为自己今后更进一步,取得更好的职位做准备。相应的技能是大学生进入职业领域的资本,不同的职业会对人们有不同的技能要求。大学生对技能的理解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认为经过了专业学习,就有了相应的技能。要让大学生了解知识教育是学习技能的基础。要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一定要经过反复实践或者体验。大学生要学会整理自己的技能清单,了解这些技能与自己的职业目标之间的差距,以及职业技能培养的途径和认识的方法,这都是职业素质教育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五、制定职业计划大学生应该通过制定自己的职业计划来了解自己,也包括了解他人和了解社会。在制定计划中大学生需要经历几个实践环节;一是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一些相关的信息来补充、完善自己制定的职业培养计划;二是在做计划时要评估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兼顾自己的能力,环境条件的限制,周围人对自己的期望;三是要预测在现实目标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阻碍和如何逾越障碍特别是应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一些临时性的工作,以获取更多的经验和社会信息。通过实践,让学生对自我有更全面的了解 我们要通过三年的勤奋学习刻苦努力,使自己塑造成一位掌握专业,能说会写,品德高尚,善与社会沟通的应用性人才切实认识到从学校人,单位人,社会人,职业人的角色的转变,把社会的职业需求和个人的职业理想,职业素质很好的结合起来。

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

大学生就业浅谈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生毕业的第一年,毕业生人数比上一年增加了6%,2004年毕业28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1%,2005年毕业达到了338万人。而市场需求没有明显的增加,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就业压力大。这两年毕业生人数仍有较大增长,面对工作岗位没有明显增加的现实,毕业生们要同富有工作经验的下岗工人、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农村富余人口进行竞争,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对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表明,有几个很明显的特点:一、供需差: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来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从2001年至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338万,是扩招前的3倍;然而,用人岗位增加的比例却远远小于此。二、选材难:应届生就业不吃香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全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 三、专业同:热门专业人才过剩近年来,一些工科院校和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校追求综合发展,纷纷上马热门专业,致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四、薪酬低:关于大学生薪酬期望值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4%的本科毕业生希望自己的月薪在2000元以上,但据有关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月薪的市场值平均为1600~1700元/月,毕业生的期望值显然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也导致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 五、假招聘:有效招聘信息数量减少。一些企业利用当前大学生供过于求的形势,推出假招聘,先给出诱人的待遇条件,然后以培训等名义收取费用,再以试用不合格等理由辞退学生。大学生就业的招聘信息表面看渠道多,但有效的、实用的信息并不多,大学生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少,导致就业难。 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 首先是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有所减弱。各级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改革、减员增效,国有单位这些传统的就业领域对毕业生的需求没有明显增加,而且还相对萎缩;其次是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06年是扩招后第一个就业高峰,毕业生的数量比往年明显增加,造成社会对毕业生的整体社会需求量与实际毕业人数之间的矛盾突出,毕业生求职择业的竞争加剧。再过两、三年,我们的毕业生人数将成倍地增加,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毕业生的就业,将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再次是结构性就业不足,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起推波助澜的作用。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存在很大的差距;毕业生向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集中的趋势相当明显;,我们相当部分高校毕业生仍抱着进国家大学读书,要解决户口和干部身份问题,进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最有保障的观念。最后,来自农村的学生、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根据有关调查显示,来自农村的毕业生的就业率比来自城市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低09%,女性毕业生的就业率比男性毕业生低4%。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自我角色转换不够及时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都较有规律,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离。在大学生活结束之际,踏上岗位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转换,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在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有8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够及时完成角色转换。 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不够准确就业前如何选择职业,要根据自身的个性特征来决定。气质和性格往往对人选择职业和事业成功有很大影响。全面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是选择职业的重要前提;兴趣是爱好的推动者,爱好是兴趣的实行者。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往往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这就更需要认真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对自己充分的了解,是每一个求职者进行职场定位的依据与前提,而大学生在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时,往往很少能真正做到全面了解自己。大学生应如何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一、树立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人生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职业理想是校对大学生职业教育的切入点和核心内容。大学生的职业理想是他们人生职业实现的精神支柱,它对促进大学生在学业上奋发进取,顽强拼搏,弃而不舍地按照自己的职业需要充实完善自我,实现未来人生的职业目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正确的职业理想还有助于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正确处理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和合理地确立求职的期望值,自觉将国家需要与个人利益相结合。要使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必须用现代的科学理论来指导就业、择业和创业,使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与职业观辩证统一起来,让正确的职业理想成为大学生成人、成才、成业人生风范的不竭动力。作为一名高职学生,我们要找准自己的职业位置,立足根本,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二、了解职业个性 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个性是职业素质教育的关键点。社会人力资源的研究成果表明,职业个性对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有密切的联系。因此,职业素质培养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大学生的兴趣、能力与工作机会相匹配的问题,帮助大学生寻找与其特性相一致的职业。例如,他喜欢什么样的同事,喜欢怎样的活动,对什么问题感兴趣,这些问题都会与他们未来的工作状态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学生了解这一点,在确定自己的工作时,会多一层理性的思考,择业的针对性就会增强一些。如个性偏内向的学生要知道自己的个性如何更好地发挥优势;个性外向类型的学生在做研究工作时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好的职业性格有助于个体在相应职业中更良好地完成工作。 三、提升职业品质 大学生职业品质是指大学生在职业行为、工作作风方面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态度和品质等。提升学生职业品质的过程,也是帮助他们逐步实现社会化的过程,这是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关键所在。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成功因素中的85%取决于积极的职业态度,15%才是本人的职业技能。从这个角度看问题,我们已认识到社会人力资源的开发已为就业者的职业品质注入了新的内涵。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职业品质需求从某种角度讲,对学生发展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诸如积极的人生态度、开拓创新精神、沉着应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敬业精神等,许多职业已向就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培养职业技能 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职业技能是职业素质培养的落脚点。大学生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技能,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非常有好处。提高技能,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组织进步的需要;另一方面,为自己今后更进一步,取得更好的职位做准备。相应的技能是大学生进入职业领域的资本,不同的职业会对人们有不同的技能要求。大学生对技能的理解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认为经过了专业学习,就有了相应的技能。要让大学生了解知识教育是学习技能的基础。要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一定要经过反复实践或者体验。大学生要学会整理自己的技能清单,了解这些技能与自己的职业目标之间的差距,以及职业技能培养的途径和认识的方法,这都是职业素质教育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五、制定职业计划大学生应该通过制定自己的职业计划来了解自己,也包括了解他人和了解社会。在制定计划中大学生需要经历几个实践环节;一是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一些相关的信息来补充、完善自己制定的职业培养计划;二是在做计划时要评估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兼顾自己的能力,环境条件的限制,周围人对自己的期望;三是要预测在现实目标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阻碍和如何逾越障碍特别是应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一些临时性的工作,以获取更多的经验和社会信息。通过实践,让学生对自我有更全面的了解 我们要通过三年的勤奋学习刻苦努力,使自己塑造成一位掌握专业,能说会写,品德高尚,善与社会沟通的应用性人才切实认识到从学校人,单位人,社会人,职业人的角色的转变,把社会的职业需求和个人的职业理想,职业素质很好的结合起来。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哪些? 毫无疑问,这些事件不仅影响到总体就业状况,也必然会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然而,对于大学生就业而言,最关键的影响因素还是“结构性的”。这些因素包括短期供给超量、区域选择偏好、就业能力不足等方面,其中解决就业能力不足问题将是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根本所在。 在时间结构上,大学毕业生供给超量增长在短期内超出了需求的增长,劳动力市场还需要时间逐步调整。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快速增长,特别是经济结构的升级速度加快,带动了对高人力资本存量的高校毕业生的强劲需求,从而促动了高等教育迅速发展。我国从业人口中具有各类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仅占5%,而工业发达国家则为25%-30%,因此,加快提升国民素质的需要也极大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问题是,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寻找工作。劳动力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逐步消化大学毕业生在短期内的超量供给。 但是,必须说明的是,不能仅仅以大学生暂时的就业困难就去否定高等教育政策,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严格地说,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为更多的青年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仅促进了教育公平,改进了个人职业发展潜力,还从整体上促进了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提升。 在区域结构上,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偏好差异与政府政策激励上的错位导致实际有效需求不足。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与城乡间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求,而且在较长的时期内,地区性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都将难以改变,从而对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市场需求是一个不利因素。 虽然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计划而产生大量需求,但由于欠发达地区所能支付的价格(工资收入、发展机会、流动性等)不足以补偿大学生的人力资本投资,因此,按照劳动力市场机制,无法实现供求结合。在我国,由于人才流动的单向性特点导致的流动成本过高进一步恶化了欠发达地区的有效需求不足。尽管国家也采取了“西部志愿者计划”等政策措施,但是无论从需求量扩大还是人力资本补偿来说,都难以有效改变这种状况。 与此相反,由于大城市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对大学生就业的吸引力很大,而且这些中心大都居于高端的产业结构而对大学生有着强劲的需求,但是一些地方性的需求抑制(显性的指标限制与隐性的行政限制)与对中小企业或非正规部门的需求抑制(户口、社会保障、流动等),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人为分割,其结果要么是直接人为地降低了用人单位的有效需求,要么是“促进”灵活就业,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成本与风险。 在能力结构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不是基于职业路径的需要进行建构与培养,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用人单位的劳动力需求行为基于“职位分析下的任职资格模型”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价格机制选用合适的人才。例如,IBM中国区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有:第一个方面是服务意识,能不能从客户的角度去出发,去想问题;第二个方面是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个方面是沟通的能力;第四个方面是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职业操守和商业道德。 然而,大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任职资格模型”。对个人而言,就业能力取决于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等资产,他们使用和配置这些资产的方式与向用人单位展示这些资产的方式以及他们寻找工作的特定环境(个人环境与劳动力市场环境)。由于大学生是作为一个“产品”在一个高等教育系统中被制造出来的,因此就业能力不足主要是与大学联系在一起的。这既与传统上相对集中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有关,也与高校本身的教育能力不足相联系。 长期以来,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持续的扩招可能进一步稀释了大学既有的教育资源。此外,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专业能力,但是缺乏“市场能力”——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等等。

2010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十分突出,已成为目前最热的话题之一。很多以往十分热门的专业如计算机今年也成了老大难,那些中冷门专业招聘状况更可想而知。因此大学毕业生考碗的、读研的、筹备留学的。。。。。。纷纷想办法解决面临就业的问题,而大部分毕业生仍选择继续厮杀于无数招聘会里。到底中国的大学教育和就业发生了什么变化,下面我们将进行客观的探讨。 1、大学扩招导致大学生就业难,也有专家认为,就业和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周期、经济形势波动有关系。从总体上讲,经济危机导致劳动力需求减弱。而假如不扩招,要么是高中生失业,要么是农民工失业,扩招只是改变了劳动力的结构,没有改变劳动力的供给总量,不上大学的人还是要找工作,就业总数在增加,难度肯定也会相应加大。 2、“先就业后择业”还是“先择业后就业”,人们对这两种观点各执一词,其实这主要取决于每个人的自身环境形势,或者说看你选择的是什么,两种观点并没有什么是一不二的! 3、大学生喜欢“孔雀东南飞”,独独钟情于北京、上海、广东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所谓“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小地方一套房”,这种现象加剧了区域性人才供需矛盾,导致东部地区人力供给相对过剩;而广大中西部却人才缺乏。 4、大学生薪酬预期仍与企业有差距就业起点的平台最重要,就业起点的薪水不是最重要的! 5、大学生对国企、机关单位、外企的青睐形成新的“独木桥”现象。应届往届大学生都对这三类用人单位感兴趣,三者所占比例接近70%,大学生就业选择上“扎堆”现象突出。大学生创业遭遇冷落,是极少数大学生选择。 6.毕业生和企业认为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素质中,对“品德素质”认知差异最大。“品德”被大学生排在非常靠后的位置,而对企业来说对“品德”的重视仅次于“专业水平”及“沟通能力”。“德才兼备”是企业用人的恒久标准。企业对毕业生“品德”的重视程度远远比毕业生对自身“品德”的重视程度高的多。企业选人的标准其实很简单:德才兼备;而毕业生更倾向于表现“才”的方面,而对“德”的方面重视不足。深圳人才网 大学生就业的建议 1、树立自信,保持冷静,不要被就业难吓倒,积极充电,坚信自己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企业和岗位! 2、抛去自己身上天子骄子的光环,自己仅仅是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前面是一条不平的工作之路,”学为了用”,大学毕业仅仅是职业生涯开始,学习无止境,不要认为自己已经拥有的无数的知识,仅等着用就行,社会和市场在不断变化,知识需要不断的学习,更新,要适应市场和环境的变化! 3、重视品德素质,不要一天到晚想着耍小聪明,也许会给你带来一时的利益,但从长远来看,耍小聪明的才是真正的“愚人”!再说招聘方眼睛都很辣,你的小伎俩逃不过他们眼睛的! 4、多参与用人单位就业讲座或者其它就业讲座建立双方更流畅、有效的沟通交流渠道。大学生对用人单位不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不能畅通、有效的被大学生了解,这其中缺乏有效沟通的平台。大学生就业政策解读一、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的政策措施二、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政策三、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积极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四、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措施五、对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援助措施

[论文摘要] 由于近几年高等教育的改革,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就业竞争压力大。就业难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文章主要根据当前石河子大学大学生应对就业难问题的调查。就其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应对就业难的相关措施,为大学生认真对待就业难问题提供有益参考。 “民以生为本,以业为基,有业为乐,无业为祸”。大学生就业是人生一次重要的选择,每个大学生都希望自己在社会上能有一个合适的位置,为社会做贡献,实现自身价值。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国的大学生人数都呈上升趋势,大学生就业成为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大学生应对就业难问题显得尤其重要。 一、大学生应对就业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对就业形势和政策及就业过程不了解。存在信息不对称 大学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来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速度赶不上大学毕业生的增加速度。从2003年至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213万增加到495万,是扩招前的2倍多,而工作岗位的增加却是有限的,每年岗位增长率在36%,而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长率保持在120%左右。 调查结果显示,63%的学生对2008年的就业形势和政策及就业过程不了解,信息不对称严重影响毕业生的择业与就业。大部分在校学生没有意识到就业人数的递增速度已远远超过工作岗位的增加速度,忽略了解就业形势和政策及就业过程的重要性,只顾埋头苦读、热衷考证或忙于各类社团活动,充实了自己的头脑和经验,而在实际就业供需矛盾面前束手无策,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前夕由于这些方面的忽略使择业、就业时走很多弯路。 (二)就业信息获取不及时 另外一个问题是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的发布缺乏时效性、大学生没能及时获取相应的信息及大学生发布了应聘信息但由于种种原因用人单位没有获取。这两种情况造成了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用人单位招不到人的局面,延长了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相互搜寻的过程。 调查显示,73%的同学找工作的主要渠道是人才交流市场,这在渠道上就有局限性,因为人才交流市场开放的时间和地点有限,不能充分满足大学生择业信息的筛选。因此,信息渠道的局限导致了信息获取不及时。 (三)自我能力认识不足,所学知识与现实要求不匹配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我国的教育体制多年来按照一种模式培养人才,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但缺乏良好心理的素质、礼仪和法律观念。 接受调查的同学中有8%的同学并不是很了解自己的能力,且缺乏自身能力与实际就业形势相联系。盲目就业是人力资源的错误使用,造成人才的浪费。一个人只有通过自我评估,正确深刻地认识和了解自己,才能对就业做出最佳抉择,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才是大学生就业的最终目标。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论文3000字

三成未找到工作、五成缺社会经验、七成期望值过高 >> (转载《科技日报》)大学生就业难是近年来困扰我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特别是2006年,我国应届毕业生人数激增至413万,就业形势更显严峻。近日,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了“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该报告对今年大学生就业状况作了详实分析,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此次问卷调查以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人员共向全国近百所高校大学本科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4000份,回收率为88%%。该调查对44位服务于不同类型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以及具体部门的负责人所进行的访谈结果,与大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基本吻合。缺乏社会经验制约就业  调查结果显示:高达52.14%的大学生将“缺乏社会经验”视为最困扰就业的主要因素。另有24.14%的学生表示个人能力不足成为制约成功择业的首要问题,有19.86%的学生认为求职技巧的缺失是求职过程中最为头痛的问题。   而从用人单位对各种能力的要求来看,要求最多的是环境适应能力,高达9%%,其次是人际交往能力(8%%),然后依次是自我表达能力、专业能力和外语能力。用人单位表示,大学生与其他的就业群体相比,缺乏工作经验是其明显的劣势。   此外在接受访谈的单位中,有59.1%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大学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其中50%的用人单位明确提出,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制约因素。近三成单位有性别倾向  据调查显示,男性毕业生的“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未签约”的比例为71%%,而女性毕业生该比例则为08%%。可见,求职者的性别对于求职成功与否还是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而且也有3%%用人单位也表示进行人员招聘时有性别倾向,有7%%的单位认为在招聘时没有性别倾向,但会考虑到工作性质、岗位要求来招收不同的性别。   除性别因素外,地区差异是影响就业水平的另一重要因素。数据显示,东部地区高校“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学生比例为43%,中部地区高校“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学生比例为88%,西部地区高校这类学生比例为73%,东北地区比例为39%。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个地区的就业状况呈梯状分布,表明大学生总体就业水平与大学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可能存在某种相关性。 薪酬要求日趋理性  薪酬一直被比喻为大学生就业理性程度的“风向标”。而这次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大多已走出开价虚高的误区,有6成以上(1%%)的学生将月收入定位于1000—2000元之间。在大学生对收入要求日趋合理的同时,有58%%的大学生提出了“零工资”,这折射出大学生对个人发展机会的极度渴望、对自己能力和职业前景的复杂心态以及面对就业窘境的无奈。   报告中显示,有3%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存在期望值过高的情形,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其中,在就业地区的选择方面,大学生“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的想法仍没有得到明显改观。 “托熟人”成求职主要途径   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影响整个用人环境的公正、公平,但就个体而言,它仍不失为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本次调查结果就显示,有61%%的学生认为通过家庭和个人关系、托熟人是求职最有效的求职途径;来自大城市的学生中,比例更高达29%%。   对于此次调查,出席报告会的有关专家给予了充分肯定。民盟中央秘书长高拴平认为,该调查报告系统、深入、详实、可信,是他近几年看到的较好的一篇研究报告。    同时,他就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了三点意见:第一,政府要提高政策有效性,完善调控体系。另外,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的就业信息网络和检测、预警系 统,制定鼓励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政策,引导大学生合理流动。第二,大学生自身要转变观念,全面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第三,要面向市场,深化教育改革。教育主 管部门要加大和促进高校的教育改革,进行高校学科建设及专业结构的合理调整。高校应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作为转变办学理念的长期工作,树立新的质量观,以市 场为导向,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灵活专业方向的要求,不断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学生。

现在大学生的数量要增加很多,而且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找不到工作或者理想理想工作与现实工作之间的差别很大的问题。而且随着科技水平发展的提高,大学生的数量增多。但是企业招聘需求的水平也在增高会因为大学生数量增多,就会降低招聘的门槛大家都会提高门槛来说,这对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在之前国家还没有发展完全的时候,大部分大学生都会直接有毕业。分配工作的待遇,俞敏洪提到加发展初期的时候,大学生的数量很少,但是当时大学生质量很高。他们都保持着先进性,积极性随着国家发展水平的提高,正常情况下嵌入金我们大学生的数量应该是几十万,但是目前我们国家大学生的数量是几千万正常增比数量的几百倍。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质量也在下降。      在就是大学生满大街都是,甚至研究生,博士生都已经不再像之前那么罕见,甚至现在有些博士生都很难合适的工作。现在有很多企业招聘,看的不仅仅是学历,甚至更重要的是你的能力问题。  社会对于毕业生学历层次的需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社会中高层次的'人才严重短缺,对高层次的复合型、外向型和开拓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近些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总体需求信息量呈逐年递减趋势。同时,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也存在较大的差距。现在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思想道德觉悟和能力素质水平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重在人品和能力,对专业反而相对看得淡一些。且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的问题,仍然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主要难题。有些毕业生感到“找不到理想的单位”,但同时又有许多基层一线的用人单位急需人才但又招聘不到毕业生,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难以对应届大学毕业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客观上反映了毕业生求高薪、求舒适、求名气的心态较为普遍。

700万大学生就业困难,企业却发愁:我们真的很缺人!这是为何

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1.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下降。据教育部统计,2001年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15万,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70%。从2002年开始,高校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当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145万人,较上年增加了1万人,增幅达1%。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7%,比上年下降约5个百分点。到2002年底,又有约22万人实现就业,就业人数达到116万人,就业率上升到80%。2002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从地区看,北京、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需求较旺,需求总量大于当地的生源数。中西部不少省区虽然有较大的用人需求,面临的问题是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往往招不到合格的人才,出现了“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在一些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当前就业岗位相当有限,难以吸纳本地毕业生。从院校类别看,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初次就业率为85%,部门高校次之,地方院校较差。从学历看,用人单位对学历高的毕业生需求高于对学历低的毕业生需求。研究生供需比约为1:6,本科生约为1:3,专科(高职)生约为1:4。从专业看,一些紧缺专业如计算机、通讯、电子、土建、自动化、机械、医药和师范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旺盛,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一些长线专业如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较少。2.今后几年大学毕业生数量增长快,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根据前几年招生数据推算,今后几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将保持大幅度的增长。2003年为212万人,较上年增加了67万,增幅达到2%的高峰。2004年毕业生为280万人,较上年增加68万人,增幅达到1%;2005年为340万人,较上年增加60万人,增幅达到4%。届时,毕业生总量为扩招前的9倍。由于今后几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大的变化,可以预计,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3.有就业意愿但未能就业的大学生群体最值得关注。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社会上称之为“毕业漂族”。其具体情况有以下三类:一类是复习考研者。为提高自身的就业条件,获得更好的工作职位,毕业后没有找到合适工作而选择考研的毕业生迅速增多,这部分人约占“毕业漂族”的30%左右。他们中的不少人集聚在大中城市的大学附近租房住,以便及时获得考试信息,参加学校组织的考研培训。这批人如能考上研究生,则在三年后进入就业市场;若考不上,当年就会加入失业行列。 二类是边看边干者。有些是毕业后到处打短工,频繁变换工作岗位;有些是因用人单位或个人原因,时而应聘,时而解约。这些人约占“毕业漂族”的20%。三类是就业困难的大学生。他们没有考研的打算,仍将户口、档案放在学校里,虽然有就业的意愿但难以就业,他们约占“毕业漂族”的50%。其中不少人通过各种方式多次求职,但仍找不到工作,心理受到较大的打击。在上述三类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中,第一类人有明确的目标,他们一般集聚在一起,互相鼓励,如无大的变故,属于相对稳定的群体。第二类人虽然边看边干,但能逐步融入市场,适应市场就业。但第三类人市场就业能力相对不强,心理较脆弱,而其数量在今后还会成倍增加,需要特别关注。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