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思考论文1000字

发布时间:2024-07-04 09:55:58

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思考论文1000字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有第二重身份:网民。现在的大学生几乎都拥有网民这一身份,网络交友、网络购物、网络游戏进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伴随而来的,是大学生网民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缺乏道德伦理的现状。譬如,网络谩骂、网络乱伦、网络人肉搜索、网络犯罪等不道德的行为,当前对于这些行为还没形成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来约束控制,而且法律法规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成为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目前网络秩序的管理很大程度上要依靠道德这种具有自律性的行为来约束大学生在网络空间的言行。本文试图从内因外因两个层面,即大学生群体的道德观与整体社会的道德氛围两个角度出发,探索大学生树立正确网络道德观的内外措施。

[摘要]网络在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成员互动的主要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道德行为失范和社会伦理问题。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根源极为复杂,涉及到网络自身、行为主体、教育环境等诸多方面。网络行为失范给社会和个人造成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探讨有效的对策刻不容缓。   [关键词]大学生;行为失范;网络道德      网络道德是适应调节当今网络社会里作为“网民”的人类个体之人际关系,规范其网上行为,以维持网络社会的良序运行之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是维持网络秩序、保障网络社会有序运行的必要文化条件和行为规范。网络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改变着社会、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类道德进步提供历史的机遇,同时也给人们带来许多道德伦理问题,对大学生道德观念和行为也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研究探讨网络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问题及其对策,有利于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伦理观念及行为。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表现      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并随着物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21世纪人们物质生活条件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应的网络社会的出现,网络道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形成的一种新的道德形式。网络社会交往的超时空性、虚拟性和数字化等特点,使得人类有了逾越现实社会规范和松弛禁忌压力的机会空间,“自我”有了更多伸缩自如地表达意见的空间,使得原本在现实社会中行之有效的包括伦理道德在内的诸多规范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从而出现了网络道德缺失的新问题。      1、道德意识弱化。本我意识张扬   互联网给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虚拟存在。一旦进入由光纤、电缆和调制解调器构成的网络世界,人就变成了电子化的飞速运动的“符号”存在。在从人到机器再到人的转换过程中,交往者的真实身份被掩盖,身份虚拟化成为网络交往的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而且这种虚拟身份可以随时创设或终止,网民不必承担任何社会责任。同时,互联网作为一个自发的信息网络,它没有所有者,不从属于任何人或机构,因而也就没有谁可以左右它、操纵它、控制它。这样,互联网就成了一个“自由、平等”的世界,在这里没有政府、没有警察、没有等级、没有贵贱,是一个彻底“民主”的地方、一个可以滥用自由权利的地方,这就导致了道德虚无主义在网络社会的泛滥。在网络社会中,人人都把自己作为中心,反对任何约束,以满足自己的生理和心理欲求而不择手段。所以缺乏“熟人在场”的虚拟网络为人们的“本我”提供了一个暴露的舞台,使“本我”意识得以充分张扬,为所欲为、无法无天,这就加剧了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的出现。      2、道德人格扭曲,伦理情感冷漠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都存在着“社交的需要”。在交往中,人际情感得以维持。而在网络虚拟社会里,网络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直接的社会交往关系逐步被人对网络的依赖关系所取代。一些大学生终日沉溺于网络世界中,逃避现实世界,使得家人之间、邻里之间、同事、同学师生之间的感情联系日渐淡薄,伦理情感日渐冷漠。在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久而久之会导致道德心理的弱化、道德人格的扭曲。因为道德心理、道德人格的形成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是环境和个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沉溺于网上交际使得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交往的机会大大减少,从而导致个体对现实社会中他人与社会的幸福漠不关心,造成道德人格的缺失或扭曲。      3、传统道德规范受挫,道德行为失范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伦理关系大多为面对面的直接关系。道德规范因而也主要借助于社会舆论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然而,在网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间接化使得直接的道德舆论抨击难以进行,从而使社会舆论作用下降。这样,道德对人的约束越来越依赖于内心的道德信念。网络行为主体的匿名匿形而导致的模糊使规范所体现的伦理道德观念已难以再放到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关系、社会实践中加以认识、检验和适用。一方面,建立在现实社会基础之上的传统道德规范由于不适应网络运行的新环境而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使其约束力明显下降而形同虚设;另一方面,面对全新的网络领域,又一时没有形成新的统一的道德规范,因此大量的网上行为处于既不受既有道德规范的制约又无新道德规范可依的状态,从而造成了规范内容的冲突和衔接的脱节,并引发大量的失范行为。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根源      任何社会道德包括网络道德都是一定社会群体的共同利益、要求和意志的价值凝结物,总是作为具有普遍性的社会指令而存在的。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规范和要求只有转化为公民个体自身内在的道德品质,成为公民个体置身于网络虚拟世界时所具有的特殊道德素质和道德应付能力,网络道德才能发挥其调控或规范的功能。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问题,必须首先从根本上弄清其根源。当代社会网络道德缺失的根源较为复杂,涉及网络自身、网络行为主体自身及其外部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网络系统的先天不足及发展中的弊端   作为近几十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新兴事物,现有的网络系统自产生以来一直就处在逐步完善之中,当前网络技术的不完善是网络道德缺失的技术性根源。如前所述,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隐蔽性等特征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网络道德的缺失。另外,在网络迅速发展的状况下,对于网络社会中各类行为的约束机制尚未完善。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制定了部分相应的网络法律法规,但是由于受到网络技术的限制,在实际的实施和执行方面并没有做到对网络道德行为失范形成有效的监督,也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预防机制和惩罚措施,致使网络失信行为并没有受到相应的制裁,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此类行为的泛滥。      2、大学生自身及其外部教育环境的影响   目前,青少年是上网的最大群体,而大学生又是这一群体的主力军。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普遍偏重于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他们为网上所传递的丰富多彩的信息和自由交往的形式所吸引,充分地享受网络带来的各种便利。对于网络对自身素质发展的影响、网络道德规范的真空、网络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等深层次问题缺乏思考,对在网络社会生活中应持有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难以把握。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由于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能力不足,大学生的社会交往一般都处于学校以及家庭等相关群体的监督之下,社会规范对其行为也有着明确的约束。而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由于相关的监督和约束机制的缺位,使得这些特殊的网民在网络中的行为得不到相应的控制和约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网络失信行为的出现。网络创设的虚拟自由的时空是实体社会的延伸,具有虚拟性、交互性、开放性等特点。它不但打破了实体社会中各种制度、机构、权威对大学生的约束,而且极大地超越了传统物理空间的种种规限,在时空上延展了大学生活动的范围。因此,教育视野已不再局限在传统的物理意义上的班级、学校,教育时间也不再受限于学生的在校时间。这种教育对象活动时空的拓展,使网络道德教育环境的不可控性因素增加,也使教育成效面临着不确定性。在网络技术的冲击下,知识的迅速可得性使得通过控制知识来确立权威的传统不复存在,以往凭借制度所赋予的权利也在无形中消解。这样,学校和教师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权威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下日渐弱化,传统的“封闭式”的学校教育模式面临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双重现实日益呈现出滞后的一面。三、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对策思考      网络道德缺失不仅影响网络社会的正常交往和进一步发展,同时也会对大学生的社会化以及当前和谐社会建设造成极为消极的影响,其危害不可小视。因此,必须在深入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缓解网络道德缺失现象。      1、完善技术环境,发展相关的网络技术。从技术层面控制网络失范行为   尽管人们已经认识到依赖纯粹的技术手段并不能解决当前网络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但对网络相关技术的完善仍是当前缓解网络道德缺失的一种重要手段。这主要包括网络社会交往中的登录、交往行为以及信息发布等方面。如通过推广网络实名制和建立与IP地址的关联等手段防止网络身份欺诈;利用网络防火墙等技术对黑客等攻击性行为进行严格控制,防止盗取信息现象的发生;在信息的发布与传播方面,则可以通过加强内容审查或安装过滤软件等方式加以控制。      2、建立完善的网络道德规范体系和法律法规制度   网络道德规范的建设是网络道德建设的基础。在建设有效的网络道德规范过程中,必须结合网络社会的本质特征,从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在网络中的延伸这一观点出发,遵循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原则,立足于现实社会道德,运用既有道德的一般原则培养起来并在网络活动实践中形成现实合理的网络道德规范,如诚信规范、公平规范、平等规范等都可以经过修改后成为网络社会重要的道德规范,形成统一的信息社会的道德体系。加大网络道德的宣传力度,在大学生中明确现实道德规范在网络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并引进现实社会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指导大学生在多元道德体系中遵守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规范,发展和弘扬既有道德的优势。   法律是最低的道德规范。在当前人们的网络规范意识还普遍比较缺乏的情况下,可以借助适当的道德立法来提高人们遵循道德规范的自觉性,达到网络道德建设的目的。在网络道德建设中,应当把那些重要的、基本的网络道德规范尽量地纳入到法律中,融入到管理制度中,融入到公众的各种守则、公约中,对那些严重违背网络道德的行为和现象,应制定出相应的惩罚措施,这对于促使社会成员养成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有着积极的意义。目前我国有关部门已经颁布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和《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等网络法规,对网民的行为作出了严格的规定,这对网络环境的净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性,现有的法律、法规还难以对众多的网络违规行为进行比较全面的约束。因此,当前依然要将网络法律、法规的建设尤其是与网络道德相关的法律制度的完善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尽快制定出更加细致与更具操作性的相应法规,以防止和打击相应的网络违规行为。      3、引导大学生加强道德修养,强化道德自律意识   网络道德要求最终只能通过个人的自律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所有的网络道德规范要实现其价值性,成为有实效的东西,变为实际的道德风尚,只有通过广大“网民”的思想和行为转化为道德的自律,即道德主体借助于对自然和社会规律以及现实生活条件的认知,自愿地认同网络道德规范,并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加以践行,从而把被动的服从变成主动的律己,把外在的网络道德要求变为自觉的行动。因此,我们在强调建设完善的网络道德规范体系和法律法规等他律机制的同时,又必须注重发挥自律机制的作用,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通过其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道德认知,坚定道德信念,升华道德人格,从而在自律的基础上遵守和践行网络道德规范。   总之,网络这种全新的生存方式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学生的认知、情感、思想与行为。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活是其个性的重要养成时期,也是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他们更容易接受网络这个第四媒体,也更易感受到网络的双面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结合网络社会的本质特征,从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在网络中的延伸这一观点出发,遵循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要从技术与制度等方面完善网络自身,另一方面也要从现实社会伦理体系的完善出发,建构合理的道德教育体系与文化环境,从而达到缓解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目的。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它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一些负面效应,并且严重地冲击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负面影响;对策 网络时代所构建的新的生存方式和生 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它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一些负面效应,并且严重地冲击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负面影响;对策网络时代所构建的新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价值取向、道德判断、文化理念等诸多方面。网络文化的兴起与发展,正加速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影响着他们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网络时代大学生行为的教育和管理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达到正确引导的目的,从而使大学生能够健康成长。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世界,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特别是在目前网络立法监督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网上反动、色情的信息随处可见。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健康积极安全的网络环境,就会很容易导致他们缺乏是非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进而使得他们难以抵御网上的各种不良信息的侵蚀,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不良影响,网络的不文明现象,甚至网络犯罪也就显现出来了。一是网络的多元化,使得各种思想、各种价值观都出现在网络之中网络能够超地域无障碍的交流,它既是信息的集散地,又是信息的垃圾场,各种合法信息与非法信息、有益信息与垃圾信息都混杂其中,从而产生网络“信息污染”现象。在多种观念相互激荡、多种意识形态相互影响、多种文化相互融合的网络时代,大学生网民的思想观念面临着西方意识形态的全面渗透和前所未有的冲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基本掌握着网络信息的关键技术,网络正在成为灌输西方价值观的一个基本工具。我国作为技术上的“后起国”,在网络信息中,维护教育主权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防止敌对势力对我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其任务是十分紧迫和艰巨的。[1]网络中的垃圾文化的传播会导致大学生价值冲突,使其价值取向多元化,进而大学生的道德意识逐渐弱化。二是网络的开放性,易忽视现实的规则约束网络是一个失去了某些强制“他律”因素的自由空间,是一个虚拟社会,在网络环境中缺少社会舆论的监督和现实的规范约束,使“他律”作用下降,容易诱发道德行为的失控。网络世界里没有相同于现实世界的规则约束,它的开放性容易使他们忽视现实生活中的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力,违规行为便频频出现了。很多的网络不文明现象在不断增多,有个别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性差,在网上匿名肆意泄露并宣扬他人隐私,攻击侮辱他人人格,给他人造成严重的精神伤害,对他人声誉造成不良的影响。网络黑客行为不仅对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构成巨大威胁,而且还严重干扰了网络社会的正常秩序,甚至危害到现实社会。三是网络的虚拟性,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网络引发了大学生的虚拟社会交往行为。网络的虚拟性使得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更愿意选择与网友交往,但是大学生在虚拟世界扩大社会交往范围的同时,在现实世界里又缩小了交往的范围。他们整天坐在电脑前,漫游在网上世界里,与真实社会慢慢脱离,变得日益孤僻,加深了与同学,老师和亲友间的感情隔阂。[2]从而使得他们极力回避现实的人际关系,变得与现实社会相隔离,不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导致自主创造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逐渐削弱;不少大学生沉溺于虚拟世界、与符号化的对象交往而不能自拔,以致孤独感、抑郁感增强,形成自我封闭的心理,导致心理扭曲,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应对网络文化负面影响的措施当代大学生是时代的弄潮儿,是祖国未来的承载者,作为网络影响最普遍的一个群体,越来越扮演着网络文化先锋的角色。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是多层次、多角度和多方面的。我们必须直面挑战、积极应对、主动介入,采取有效对策控制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第一,加强网络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建设要加强网络立法,迅速提高司法人员在计算机网络管理与执法方面的能力。到目前为止,我国已颁布的有关网络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互联网域名注册实施细则》、《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我国有关部门还应该注意借鉴国外网络道德规范建设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制定出更具科学性、操作性的网络道德规范要求,以便使高校开展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有章可依,能正确地引导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第二,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要针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要施行以辨识为主、辨识与灌输相统一的道德教育方法。[3]把管理和教育结合起来,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使大学生的网络自由与自律、责任与道义相互统一。加强伦理道德教育、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教育,树立和宣传良好的网络道德榜样,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感。使他们能够提高分析辨别能力和“免疫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自觉地防止和抵制网络不良因素的影响。第三,加强“慎独”教育,培养自律精神网络社会所要求的道德,是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性的道德。它强调在个人独处之际,没有任何的外在监督和控制,也能遵从道德规范,恪守道德准则。马克思曾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4]充分体现出道德自律的重要性。由于网络行为的隐蔽性特征,它对人们的自律性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人们具有更高的道德境界。网络空间又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大学生畅游在丰富多彩而又复杂的网络文化中,更需要大学生自觉强化自律精神和责任意识,自觉主动地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因此,自主、自律性的道德规范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了。第四,加强自我修养教育自我修养是道德内化为良心和品质的内在要素。网络信息的开放、快捷、隐秘、广泛、虚拟等特征,使网络信息污染成为不可避免的一个严重问题。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要确立自己远大的人生目标,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健全人格,提高个人的交际能力,矫正不良的上网习惯。从自身的层面来说,大学生要加强自我修养教育,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应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增强自我约束能力,保持健康的情绪,从而增强抵御网络环境负面影响的能力。参考文献[1] 何志峰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7,(9)[2] 董耘网络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及其对策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6,(18)[3] 陈德敏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7,(4)[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一篇5000字大学生网络道德论文,这里也打不下呀,建议你自己上知乎查找。

大学生对网络道德的思考论文

这个网络道德规范,她特别好建立,把你这个老王都规范的自己的个人神经病的

一篇5000字大学生网络道德论文,这里也打不下呀,建议你自己上知乎查找。

[摘要]网络在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成员互动的主要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道德行为失范和社会伦理问题。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根源极为复杂,涉及到网络自身、行为主体、教育环境等诸多方面。网络行为失范给社会和个人造成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探讨有效的对策刻不容缓。   [关键词]大学生;行为失范;网络道德      网络道德是适应调节当今网络社会里作为“网民”的人类个体之人际关系,规范其网上行为,以维持网络社会的良序运行之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是维持网络秩序、保障网络社会有序运行的必要文化条件和行为规范。网络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改变着社会、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类道德进步提供历史的机遇,同时也给人们带来许多道德伦理问题,对大学生道德观念和行为也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研究探讨网络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问题及其对策,有利于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伦理观念及行为。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表现      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并随着物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21世纪人们物质生活条件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应的网络社会的出现,网络道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形成的一种新的道德形式。网络社会交往的超时空性、虚拟性和数字化等特点,使得人类有了逾越现实社会规范和松弛禁忌压力的机会空间,“自我”有了更多伸缩自如地表达意见的空间,使得原本在现实社会中行之有效的包括伦理道德在内的诸多规范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从而出现了网络道德缺失的新问题。      1、道德意识弱化。本我意识张扬   互联网给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虚拟存在。一旦进入由光纤、电缆和调制解调器构成的网络世界,人就变成了电子化的飞速运动的“符号”存在。在从人到机器再到人的转换过程中,交往者的真实身份被掩盖,身份虚拟化成为网络交往的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而且这种虚拟身份可以随时创设或终止,网民不必承担任何社会责任。同时,互联网作为一个自发的信息网络,它没有所有者,不从属于任何人或机构,因而也就没有谁可以左右它、操纵它、控制它。这样,互联网就成了一个“自由、平等”的世界,在这里没有政府、没有警察、没有等级、没有贵贱,是一个彻底“民主”的地方、一个可以滥用自由权利的地方,这就导致了道德虚无主义在网络社会的泛滥。在网络社会中,人人都把自己作为中心,反对任何约束,以满足自己的生理和心理欲求而不择手段。所以缺乏“熟人在场”的虚拟网络为人们的“本我”提供了一个暴露的舞台,使“本我”意识得以充分张扬,为所欲为、无法无天,这就加剧了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的出现。      2、道德人格扭曲,伦理情感冷漠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都存在着“社交的需要”。在交往中,人际情感得以维持。而在网络虚拟社会里,网络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直接的社会交往关系逐步被人对网络的依赖关系所取代。一些大学生终日沉溺于网络世界中,逃避现实世界,使得家人之间、邻里之间、同事、同学师生之间的感情联系日渐淡薄,伦理情感日渐冷漠。在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久而久之会导致道德心理的弱化、道德人格的扭曲。因为道德心理、道德人格的形成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是环境和个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沉溺于网上交际使得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交往的机会大大减少,从而导致个体对现实社会中他人与社会的幸福漠不关心,造成道德人格的缺失或扭曲。      3、传统道德规范受挫,道德行为失范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伦理关系大多为面对面的直接关系。道德规范因而也主要借助于社会舆论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然而,在网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间接化使得直接的道德舆论抨击难以进行,从而使社会舆论作用下降。这样,道德对人的约束越来越依赖于内心的道德信念。网络行为主体的匿名匿形而导致的模糊使规范所体现的伦理道德观念已难以再放到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关系、社会实践中加以认识、检验和适用。一方面,建立在现实社会基础之上的传统道德规范由于不适应网络运行的新环境而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使其约束力明显下降而形同虚设;另一方面,面对全新的网络领域,又一时没有形成新的统一的道德规范,因此大量的网上行为处于既不受既有道德规范的制约又无新道德规范可依的状态,从而造成了规范内容的冲突和衔接的脱节,并引发大量的失范行为。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根源      任何社会道德包括网络道德都是一定社会群体的共同利益、要求和意志的价值凝结物,总是作为具有普遍性的社会指令而存在的。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规范和要求只有转化为公民个体自身内在的道德品质,成为公民个体置身于网络虚拟世界时所具有的特殊道德素质和道德应付能力,网络道德才能发挥其调控或规范的功能。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问题,必须首先从根本上弄清其根源。当代社会网络道德缺失的根源较为复杂,涉及网络自身、网络行为主体自身及其外部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网络系统的先天不足及发展中的弊端   作为近几十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新兴事物,现有的网络系统自产生以来一直就处在逐步完善之中,当前网络技术的不完善是网络道德缺失的技术性根源。如前所述,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隐蔽性等特征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网络道德的缺失。另外,在网络迅速发展的状况下,对于网络社会中各类行为的约束机制尚未完善。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制定了部分相应的网络法律法规,但是由于受到网络技术的限制,在实际的实施和执行方面并没有做到对网络道德行为失范形成有效的监督,也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预防机制和惩罚措施,致使网络失信行为并没有受到相应的制裁,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此类行为的泛滥。      2、大学生自身及其外部教育环境的影响   目前,青少年是上网的最大群体,而大学生又是这一群体的主力军。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普遍偏重于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他们为网上所传递的丰富多彩的信息和自由交往的形式所吸引,充分地享受网络带来的各种便利。对于网络对自身素质发展的影响、网络道德规范的真空、网络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等深层次问题缺乏思考,对在网络社会生活中应持有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难以把握。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由于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能力不足,大学生的社会交往一般都处于学校以及家庭等相关群体的监督之下,社会规范对其行为也有着明确的约束。而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由于相关的监督和约束机制的缺位,使得这些特殊的网民在网络中的行为得不到相应的控制和约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网络失信行为的出现。网络创设的虚拟自由的时空是实体社会的延伸,具有虚拟性、交互性、开放性等特点。它不但打破了实体社会中各种制度、机构、权威对大学生的约束,而且极大地超越了传统物理空间的种种规限,在时空上延展了大学生活动的范围。因此,教育视野已不再局限在传统的物理意义上的班级、学校,教育时间也不再受限于学生的在校时间。这种教育对象活动时空的拓展,使网络道德教育环境的不可控性因素增加,也使教育成效面临着不确定性。在网络技术的冲击下,知识的迅速可得性使得通过控制知识来确立权威的传统不复存在,以往凭借制度所赋予的权利也在无形中消解。这样,学校和教师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权威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下日渐弱化,传统的“封闭式”的学校教育模式面临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双重现实日益呈现出滞后的一面。三、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对策思考      网络道德缺失不仅影响网络社会的正常交往和进一步发展,同时也会对大学生的社会化以及当前和谐社会建设造成极为消极的影响,其危害不可小视。因此,必须在深入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缓解网络道德缺失现象。      1、完善技术环境,发展相关的网络技术。从技术层面控制网络失范行为   尽管人们已经认识到依赖纯粹的技术手段并不能解决当前网络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但对网络相关技术的完善仍是当前缓解网络道德缺失的一种重要手段。这主要包括网络社会交往中的登录、交往行为以及信息发布等方面。如通过推广网络实名制和建立与IP地址的关联等手段防止网络身份欺诈;利用网络防火墙等技术对黑客等攻击性行为进行严格控制,防止盗取信息现象的发生;在信息的发布与传播方面,则可以通过加强内容审查或安装过滤软件等方式加以控制。      2、建立完善的网络道德规范体系和法律法规制度   网络道德规范的建设是网络道德建设的基础。在建设有效的网络道德规范过程中,必须结合网络社会的本质特征,从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在网络中的延伸这一观点出发,遵循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原则,立足于现实社会道德,运用既有道德的一般原则培养起来并在网络活动实践中形成现实合理的网络道德规范,如诚信规范、公平规范、平等规范等都可以经过修改后成为网络社会重要的道德规范,形成统一的信息社会的道德体系。加大网络道德的宣传力度,在大学生中明确现实道德规范在网络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并引进现实社会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指导大学生在多元道德体系中遵守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规范,发展和弘扬既有道德的优势。   法律是最低的道德规范。在当前人们的网络规范意识还普遍比较缺乏的情况下,可以借助适当的道德立法来提高人们遵循道德规范的自觉性,达到网络道德建设的目的。在网络道德建设中,应当把那些重要的、基本的网络道德规范尽量地纳入到法律中,融入到管理制度中,融入到公众的各种守则、公约中,对那些严重违背网络道德的行为和现象,应制定出相应的惩罚措施,这对于促使社会成员养成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有着积极的意义。目前我国有关部门已经颁布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和《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等网络法规,对网民的行为作出了严格的规定,这对网络环境的净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性,现有的法律、法规还难以对众多的网络违规行为进行比较全面的约束。因此,当前依然要将网络法律、法规的建设尤其是与网络道德相关的法律制度的完善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尽快制定出更加细致与更具操作性的相应法规,以防止和打击相应的网络违规行为。      3、引导大学生加强道德修养,强化道德自律意识   网络道德要求最终只能通过个人的自律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所有的网络道德规范要实现其价值性,成为有实效的东西,变为实际的道德风尚,只有通过广大“网民”的思想和行为转化为道德的自律,即道德主体借助于对自然和社会规律以及现实生活条件的认知,自愿地认同网络道德规范,并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加以践行,从而把被动的服从变成主动的律己,把外在的网络道德要求变为自觉的行动。因此,我们在强调建设完善的网络道德规范体系和法律法规等他律机制的同时,又必须注重发挥自律机制的作用,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通过其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道德认知,坚定道德信念,升华道德人格,从而在自律的基础上遵守和践行网络道德规范。   总之,网络这种全新的生存方式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学生的认知、情感、思想与行为。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活是其个性的重要养成时期,也是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他们更容易接受网络这个第四媒体,也更易感受到网络的双面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结合网络社会的本质特征,从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在网络中的延伸这一观点出发,遵循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要从技术与制度等方面完善网络自身,另一方面也要从现实社会伦理体系的完善出发,建构合理的道德教育体系与文化环境,从而达到缓解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目的。

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思考论文2000字

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的思考偶在写的时候,都是有人指导的,你可以去找客服帮您一下。我知道一家,他们的文章不错,免费指导您写作,也会为您推荐优秀资料加为好友就行:四九三零九二五二四

网络道德是信息网络社会的时代产物,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调节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网络道德是人们对网络持有的意识态度、网上行为规范、评价选择等构成的价值体系,是一种用来正确处理、调节网络社会关系和秩序的准则。伴随网络的迅速发展,我国网民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已经成为网络的生力军,上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网络生活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心理和学习生活,也影响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素养、行为规范。互联网在带给大学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其直接后果就是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不断显现,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德育建设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网络具有虚拟性、匿名性、开放性等特点,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的大学生的网络活动往往缺乏外部监督和社会规范的制约,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负面影响,上网成瘾、沉浸聊天、痴迷网游、浏览黄站、扮演黑客等问题已是司空见惯,近年来因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不能正常学习或被勒令退学的现象普遍存在;学术欺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在高校时有发生;社会不良现象与西方消极文化通过网络对一些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直接影响。针对网络对大学生道德观念和行为带来的消极影响,必须采取有效对策化解网络道德缺失现象。   1 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面对网络及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与行为带来的挑战,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科学的理论引导、教育学生。在充分发挥德育工作的传统优势的同时,利用网络技术拓展新的领域,实现德育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把网络建设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平台。各高校应着力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通过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主流网站,以及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服务类网站,在校内形成全方位的德育工作网,通过 BBS 、聊天室、交互式界面、联网点播直播等各种网络技术手段,对大学生进行网上正面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  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高度的道德责任感。不断充实德育的内容,注重加强道德责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积极预防网络道德失范,有效避免学生出现孤僻、固执和不合群等网络心理障碍。加强大学生的主体性教育,使其充分树立网络道德主体和社会主体的主体性意识和责任观念,明确网络只是自己掌握和利用的技术工具,而不是沉迷其中不能自控,明确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为自己的网络行为负责,不得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否则就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接受道德的谴责与法律的制裁。   网络社会多元价值共存,各种信息充斥,要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科学甄别和道德选择能力,使其主动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正面信息,不传播、不制造有害信息,为绿色网络、文明网络建设作出贡献。要培养大学生的网络自律精神,加强大学生的网络自控能力,使其自觉抵制网络有害信息的诱惑,主动承担维护网络秩序的重任,形成健康有序的网络道德环境。   在德育工作中,要引导大学生加强自我调适,塑造健全人格,正确处理网上与网下的人际关系,正确对待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区别,避免双重或多重人格等人格异常的发生;在发生心理冲突时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采取理智的应对方式,防止受到网络犯罪的侵害或自身走向犯罪;正确认识网上情感问题,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处理网恋问题,避免道德失范和情感失调。   课堂是培育大学生网络道德的重要平台,一些西方国家已经开设“伦理学和互联网”、“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律”等专门课程。国内高校可以借鉴有关经验,开设类似的课程供学生选修,在“两课”中融入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充分发挥大学课堂的整体德育功能,将网络道德教育贯穿于相关课程,如在计算机技术课程中,加入网络道德教育内容,让学生在学会技术的同时,树立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意识和习惯。   2 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建设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是优化校园网络环境、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重要保障。校园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互动性的特征,对大学生的影响极为深刻,要将其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要不断将党的方针政策和文明健康的文化信息输入网络,充分利用网络的吸引和集聚效应,针对大学生身心特点开展一系列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努力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增强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信息及消极思想的能力。高校可以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及其他学生社团等组织的作用,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网络道德教育活动,如组织各类以网络道德教育为主题的报告会、研讨会、演讲赛、辩论赛、征文等活动,加强网络道德知识的传播,引导学生开展广泛的网络道德的交流与讨论,通过活动促进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在思想上增强网络自律意识,在具体的网络行为中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引导学生参与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让学生以管理者的身份来对待和评判各种网络问题,通过亲身参与,强化大学生的网络自律意识和道德观念,提高网络的自我教育功能。   高校要及时向大学生推荐好的网址,指导学生正确上网,用科学、文明的信息感染学生,营造大学生健康的网络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发挥聪明才智、开展创造性学习的舞台;提倡读书、上网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针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网上讨论。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由选择点击名师和精品课程,进行学术探讨、思想交流、知识获取;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信息引导、启发、释疑、解惑。加强校园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在校园网中充分体现学校的宣传文化规划与活动部署,设立权威性的专业学术站点的镜像,设置内涵深刻、形式丰富的专业学术主页,开发集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易操作性的中文软件,丰富大学生的课外生活,提升其理论素养与文化品位。   3 加强校园网络管理   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自我表现欲望强烈,法制观念淡薄,往往在不知不觉中陷入网络道德失范。同时,由于网络社会缺乏有效的法律制约,大学生相应地缺少法律的保护,个人隐私、人身安全、心理健康容易成为网络犯罪的侵害对象。因此,要加强网络管理工作,为大学生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2004年教育部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中要求:“校园网BBS是校内网络用户信息交流的平台,要严格实行用户实名注册制度。要加强对校园网BBS的规范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删除各类有害信息。对有害信息防范不力的要限期整改,对有害信息蔓延、管理失控的要依法予以关闭。”此后,国内许多高校校园网BBS开始按照实名制进行操作,并取得了积极成效。高校要结合本单位实际,进一步探索对校园网进行规范和管理的有效途径与方式。   高校要建立和完善与网络有关的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校园网络的运行。要明确网络监管的责任部门和相应的责任人;切实加强对学校BBS、个人主页、博客及其链接的审查和管理,并落实实名登记制;对涉及政治、宗教、民族、外交和易引发社会争议的焦点问题要及时进行审查;对违反法律的内容要尽快清理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化解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需要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净化网络环境,完善网络相关技术,包括网络社会交往中的登录、交往行为以及信息发布等方面的技术。通过建立与IP地址的关联等手段防止网络身份欺诈;利用网络防火墙等技术对黑客等攻击性行为进行严格控制,防止盗取信息现象的发生;在信息的发布与传播方面,通过加强内容审查或安装过滤软件等方式加以控制。要严密监控互联网入口,从源头上控制不良信息的传播,及时填补网络漏洞,最大限度地剔除和限制色情、犯罪等不健康的内容和信息,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4 健全网络道德规范体系   网络道德规范是网络道德建设的基础。在建设有效的网络道德规范过程中,必须结合网络社会的本质特征,依据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原则,立足于现实社会道德,运用遵循既有道德的一般原则并适用于网络实践的道德规范,形成统一的网络道德体系。加大网络道德的宣传力度,引进现实社会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指导大学生在多元道德体系中遵守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规范,发展和弘扬既有道德的优势。高校应在法律规定和一般性道德规范之外,根据大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建立相应的网络道德规范,制定网络道德约束机制,通过明确具体的道德准则来规范和约束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制定包括《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校园网文明公约》、《大学生网络违纪处理条例》等规章制度。为充分发挥校园网络道德规范的约束作用,可以将网络道德指标纳入大学生德育考核体系,使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表现直接与学分挂钩,促进大学生良好网络行为习惯的养成。   5 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制度   遏制网络道德失范和网络犯罪现象,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法律法规。在当前公众的网络规范意识普遍缺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适当的道德立法来提高人们遵循道德规范的自觉性。在网络道德建设中,应把重要、基本的网络道德规范纳入法律,融入管理制度,对那些严重违背网络道德的行为和现象,应制定出相应的惩罚措施。面对我国网络建设的严峻形势和迫切需要,各种网络法规、条例相继出台。目前,我国与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计算机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关于网络游戏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互联网IP地址备案管理办法》、《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管理办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对网民的行为作出严格的规定,对净化网络环境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现有的法律法规还难以对众多的网络违规行为进行全面的约束。因此,要加快网络法律法规建设,完善与网络道德相关的法律制度,尽快制定出更加细致与更具操作性的相应法规,防止和打击相应的网络违规行为。同时,对利用网络进行诈骗、盗窃、煽动、传播色情、制作病毒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大打击和惩治力度。

要求有吗。最快是什么时候

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思考论文2000字

所谓网络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调节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网络道德是时代的产物,与信息网络相适应,人类面临新的道德要求和选择,于是网络道德应运而生。网络道德是人与人、人与人群关系的行为法则,它是一定社会背景下人们的行为规范,赋予人们在动机或行为上的是非善恶判断标准。  网络道德作为一种实践精神,是人们对网络持有的意识态度、网上行为规范、评价选择等构成的价值体系,是一种用来正确处理、调节网络社会关系和秩序的准则。网络道德的目的是按照善的法则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关系和自身,其社会需要除了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之外,还有提升和发展自己内在精神的需要。  网络的虚拟与真实性特点  匿名性是网络数字化环境特征的外在表现。在这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已不是面对面的直接交往,没有了现实社会直接交往所具有的互相监督和道德约束,这样就使一些人在网上随心所欲,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任何事。这样,就出现了一个误区,许多人认为网络是虚拟的,不是现实的,从而把网络看成是一个不需要任何约束的公共场所。这种认识是极端错误的,也是十分危险的。  首先,网络和现实应该是一致的。网络仅仅是一种信息化的联络工具,网络交往是现实社会的人借助互联网工具发生的行为和交往。虽然从技术的角度看,网络行为是数据的传递交换,但是每一个虚拟角色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真实的行为主体。网络是现实社会的延伸,是现实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虽然给了个人极大的空间和自由度,但不可以随心所欲,也决不意味着网上个人与他人毫无关系。  其次,网络与现实是互动的。因为现实与网络是相互作用关系,网上不道德问题不仅影响网络空间,而且会直接影响到现实社会。现实中的一些不道德问题会反映到网络上并会被放大,网络空间的不道德现象反过来会对现实社会产生严重影响。如果网络空间允许存在与现实社会道德规范冲突的道德,最终会危及社会现有道德体系的维系。  再次,网络的发展趋势是真实。一个有道德的人,就能够做到自律,他在互联网上的行为必定是自尊自重自爱的。为了增强社会责任感,一些专家提出实行实名制,《大众摄影》杂志社在组织的网上摄影比赛活动中,要求参赛者先注册,填写真实信息,作品在网上交流时用网名,获奖后在杂志上发表时使用实名。这样虚实结合,通过技术控制,既便于网友在网上交流,又保证网友个人真实信息不失密,深受网友欢迎。网络道德的提高,归根到底需要网民素质的提高。网络的道德特点,是依靠网络主体理性、信念和内心自觉来自律。因此,我要树立网络真实的公共空间意识,从而逐步建立网民的社会责任感。

网络道德是信息网络社会的时代产物,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调节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网络道德是人们对网络持有的意识态度、网上行为规范、评价选择等构成的价值体系,是一种用来正确处理、调节网络社会关系和秩序的准则。伴随网络的迅速发展,我国网民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已经成为网络的生力军,上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网络生活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心理和学习生活,也影响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素养、行为规范。互联网在带给大学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其直接后果就是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不断显现,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德育建设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网络具有虚拟性、匿名性、开放性等特点,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的大学生的网络活动往往缺乏外部监督和社会规范的制约,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负面影响,上网成瘾、沉浸聊天、痴迷网游、浏览黄站、扮演黑客等问题已是司空见惯,近年来因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不能正常学习或被勒令退学的现象普遍存在;学术欺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在高校时有发生;社会不良现象与西方消极文化通过网络对一些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直接影响。针对网络对大学生道德观念和行为带来的消极影响,必须采取有效对策化解网络道德缺失现象。   1 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面对网络及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与行为带来的挑战,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科学的理论引导、教育学生。在充分发挥德育工作的传统优势的同时,利用网络技术拓展新的领域,实现德育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把网络建设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平台。各高校应着力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通过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主流网站,以及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服务类网站,在校内形成全方位的德育工作网,通过 BBS 、聊天室、交互式界面、联网点播直播等各种网络技术手段,对大学生进行网上正面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  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高度的道德责任感。不断充实德育的内容,注重加强道德责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积极预防网络道德失范,有效避免学生出现孤僻、固执和不合群等网络心理障碍。加强大学生的主体性教育,使其充分树立网络道德主体和社会主体的主体性意识和责任观念,明确网络只是自己掌握和利用的技术工具,而不是沉迷其中不能自控,明确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为自己的网络行为负责,不得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否则就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接受道德的谴责与法律的制裁。   网络社会多元价值共存,各种信息充斥,要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科学甄别和道德选择能力,使其主动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正面信息,不传播、不制造有害信息,为绿色网络、文明网络建设作出贡献。要培养大学生的网络自律精神,加强大学生的网络自控能力,使其自觉抵制网络有害信息的诱惑,主动承担维护网络秩序的重任,形成健康有序的网络道德环境。   在德育工作中,要引导大学生加强自我调适,塑造健全人格,正确处理网上与网下的人际关系,正确对待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区别,避免双重或多重人格等人格异常的发生;在发生心理冲突时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采取理智的应对方式,防止受到网络犯罪的侵害或自身走向犯罪;正确认识网上情感问题,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处理网恋问题,避免道德失范和情感失调。   课堂是培育大学生网络道德的重要平台,一些西方国家已经开设“伦理学和互联网”、“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律”等专门课程。国内高校可以借鉴有关经验,开设类似的课程供学生选修,在“两课”中融入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充分发挥大学课堂的整体德育功能,将网络道德教育贯穿于相关课程,如在计算机技术课程中,加入网络道德教育内容,让学生在学会技术的同时,树立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意识和习惯。   2 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建设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是优化校园网络环境、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重要保障。校园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互动性的特征,对大学生的影响极为深刻,要将其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要不断将党的方针政策和文明健康的文化信息输入网络,充分利用网络的吸引和集聚效应,针对大学生身心特点开展一系列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努力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增强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信息及消极思想的能力。高校可以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及其他学生社团等组织的作用,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网络道德教育活动,如组织各类以网络道德教育为主题的报告会、研讨会、演讲赛、辩论赛、征文等活动,加强网络道德知识的传播,引导学生开展广泛的网络道德的交流与讨论,通过活动促进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在思想上增强网络自律意识,在具体的网络行为中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引导学生参与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让学生以管理者的身份来对待和评判各种网络问题,通过亲身参与,强化大学生的网络自律意识和道德观念,提高网络的自我教育功能。   高校要及时向大学生推荐好的网址,指导学生正确上网,用科学、文明的信息感染学生,营造大学生健康的网络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发挥聪明才智、开展创造性学习的舞台;提倡读书、上网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针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网上讨论。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由选择点击名师和精品课程,进行学术探讨、思想交流、知识获取;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信息引导、启发、释疑、解惑。加强校园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在校园网中充分体现学校的宣传文化规划与活动部署,设立权威性的专业学术站点的镜像,设置内涵深刻、形式丰富的专业学术主页,开发集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易操作性的中文软件,丰富大学生的课外生活,提升其理论素养与文化品位。   3 加强校园网络管理   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自我表现欲望强烈,法制观念淡薄,往往在不知不觉中陷入网络道德失范。同时,由于网络社会缺乏有效的法律制约,大学生相应地缺少法律的保护,个人隐私、人身安全、心理健康容易成为网络犯罪的侵害对象。因此,要加强网络管理工作,为大学生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2004年教育部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中要求:“校园网BBS是校内网络用户信息交流的平台,要严格实行用户实名注册制度。要加强对校园网BBS的规范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删除各类有害信息。对有害信息防范不力的要限期整改,对有害信息蔓延、管理失控的要依法予以关闭。”此后,国内许多高校校园网BBS开始按照实名制进行操作,并取得了积极成效。高校要结合本单位实际,进一步探索对校园网进行规范和管理的有效途径与方式。   高校要建立和完善与网络有关的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校园网络的运行。要明确网络监管的责任部门和相应的责任人;切实加强对学校BBS、个人主页、博客及其链接的审查和管理,并落实实名登记制;对涉及政治、宗教、民族、外交和易引发社会争议的焦点问题要及时进行审查;对违反法律的内容要尽快清理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化解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需要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净化网络环境,完善网络相关技术,包括网络社会交往中的登录、交往行为以及信息发布等方面的技术。通过建立与IP地址的关联等手段防止网络身份欺诈;利用网络防火墙等技术对黑客等攻击性行为进行严格控制,防止盗取信息现象的发生;在信息的发布与传播方面,通过加强内容审查或安装过滤软件等方式加以控制。要严密监控互联网入口,从源头上控制不良信息的传播,及时填补网络漏洞,最大限度地剔除和限制色情、犯罪等不健康的内容和信息,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4 健全网络道德规范体系   网络道德规范是网络道德建设的基础。在建设有效的网络道德规范过程中,必须结合网络社会的本质特征,依据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原则,立足于现实社会道德,运用遵循既有道德的一般原则并适用于网络实践的道德规范,形成统一的网络道德体系。加大网络道德的宣传力度,引进现实社会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指导大学生在多元道德体系中遵守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规范,发展和弘扬既有道德的优势。高校应在法律规定和一般性道德规范之外,根据大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建立相应的网络道德规范,制定网络道德约束机制,通过明确具体的道德准则来规范和约束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制定包括《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校园网文明公约》、《大学生网络违纪处理条例》等规章制度。为充分发挥校园网络道德规范的约束作用,可以将网络道德指标纳入大学生德育考核体系,使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表现直接与学分挂钩,促进大学生良好网络行为习惯的养成。   5 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制度   遏制网络道德失范和网络犯罪现象,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法律法规。在当前公众的网络规范意识普遍缺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适当的道德立法来提高人们遵循道德规范的自觉性。在网络道德建设中,应把重要、基本的网络道德规范纳入法律,融入管理制度,对那些严重违背网络道德的行为和现象,应制定出相应的惩罚措施。面对我国网络建设的严峻形势和迫切需要,各种网络法规、条例相继出台。目前,我国与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计算机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关于网络游戏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互联网IP地址备案管理办法》、《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管理办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对网民的行为作出严格的规定,对净化网络环境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现有的法律法规还难以对众多的网络违规行为进行全面的约束。因此,要加快网络法律法规建设,完善与网络道德相关的法律制度,尽快制定出更加细致与更具操作性的相应法规,防止和打击相应的网络违规行为。同时,对利用网络进行诈骗、盗窃、煽动、传播色情、制作病毒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大打击和惩治力度。

要求有吗。最快是什么时候

大学生如何遵守网络道德一、网络道德所谓网络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调节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网络道德是时代的产物,与信息网络相适应,人类面临新的道德要求和选择,于是网络道德应运而生。网络道德是人与人、人与人群关系的行为法则,它是一定社会背景下人们的行为规范,赋予人们在动机或行为上的是非善恶判断标准。当前社会,互联网正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人们生活当中。目前,中国网民已突破3亿人,大学生是其中最活跃的群体。抽样调查显示,北京重点高校大学生经常上网的人数达到80%。二、网络道德现状互联网给人们带来文明进步的同时,也有相当的负面效应。垃圾邮件、色情传播、暴力恐怖、网上犯罪不一而足。上网聊天时常有颓废消极不负责任的言论情绪,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心理。某校在本校范围内作了一次网络道德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的同学收到过不文明的网络信息,2%的同学遇到过网上不文明现象,比如谩骂和恐吓。即使是在学校较受欢迎的BBS,也仅有2%的同学认为那上面发表的个人见解值得一看,3%的同学认为提倡网络道德势在必行。三、大学生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在无序的网上世界提倡网络道德实在必要。道德主要是通过自律来实现的。大学生如何做到上网自律呢?对反动、色情、迷信的信息,自觉地不看,不听,不信。对这些精神“毒品”,不要抱着好奇、试试看的心理,一“吃”就上瘾,一上瘾就难以自拔。与其以后进“戒毒所”,不如一开始就抵制它。一个不懂得抵制的人,总是跟着感觉走、跟着时髦走的人,是不可能实现道德自律的。不在网上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网上聊天,可帮助我们交流信息和思想。如果认为在那个虚拟的世界里可以不负责任地胡说八道,那就错了。虚 拟的世界连着真实的世界,影响着每一个坐在电脑前面的人,一个有正义感、有责任感的人,在生活中会处处(包括上网)以负责任的态度行事,主持正义,反对邪恶。参与电脑娱乐和网络游戏,也要掌握“度”。2005年,上海某大学退学试读和转学的学生237名,80%以上是因为过度沉迷于电脑娱乐和网络游戏。偶尔玩玩,未尝不可;一旦沉迷,每日里几小时、十几小时搭进去,荒废学业,辜负了大好时光;严重者导致退学,这就因小失大,损失惨重了。我国领导人指出:“互联网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国内外敌对势力正竭力利用它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争夺青年。我们要研究其特点,采取有力措施应对这种挑战。”对大学生来说,提倡网络道德,用道德来自律;对学校的管理者来说,主要的是“研究其特点,采取有力措施”,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尽量抵制负面效应,以利大学生健康成长。

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思考论文800字

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的思考偶在写的时候,都是有人指导的,你可以去找客服帮您一下。我知道一家,他们的文章不错,免费指导您写作,也会为您推荐优秀资料加为好友就行:四九三零九二五二四

这个网络道德规范,她特别好建立,把你这个老王都规范的自己的个人神经病的

一篇5000字大学生网络道德论文,这里也打不下呀,建议你自己上知乎查找。

[摘要]网络在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成员互动的主要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道德行为失范和社会伦理问题。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根源极为复杂,涉及到网络自身、行为主体、教育环境等诸多方面。网络行为失范给社会和个人造成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探讨有效的对策刻不容缓。   [关键词]大学生;行为失范;网络道德      网络道德是适应调节当今网络社会里作为“网民”的人类个体之人际关系,规范其网上行为,以维持网络社会的良序运行之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是维持网络秩序、保障网络社会有序运行的必要文化条件和行为规范。网络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改变着社会、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类道德进步提供历史的机遇,同时也给人们带来许多道德伦理问题,对大学生道德观念和行为也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研究探讨网络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问题及其对策,有利于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伦理观念及行为。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表现      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并随着物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21世纪人们物质生活条件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应的网络社会的出现,网络道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形成的一种新的道德形式。网络社会交往的超时空性、虚拟性和数字化等特点,使得人类有了逾越现实社会规范和松弛禁忌压力的机会空间,“自我”有了更多伸缩自如地表达意见的空间,使得原本在现实社会中行之有效的包括伦理道德在内的诸多规范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从而出现了网络道德缺失的新问题。      1、道德意识弱化。本我意识张扬   互联网给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虚拟存在。一旦进入由光纤、电缆和调制解调器构成的网络世界,人就变成了电子化的飞速运动的“符号”存在。在从人到机器再到人的转换过程中,交往者的真实身份被掩盖,身份虚拟化成为网络交往的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而且这种虚拟身份可以随时创设或终止,网民不必承担任何社会责任。同时,互联网作为一个自发的信息网络,它没有所有者,不从属于任何人或机构,因而也就没有谁可以左右它、操纵它、控制它。这样,互联网就成了一个“自由、平等”的世界,在这里没有政府、没有警察、没有等级、没有贵贱,是一个彻底“民主”的地方、一个可以滥用自由权利的地方,这就导致了道德虚无主义在网络社会的泛滥。在网络社会中,人人都把自己作为中心,反对任何约束,以满足自己的生理和心理欲求而不择手段。所以缺乏“熟人在场”的虚拟网络为人们的“本我”提供了一个暴露的舞台,使“本我”意识得以充分张扬,为所欲为、无法无天,这就加剧了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的出现。      2、道德人格扭曲,伦理情感冷漠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都存在着“社交的需要”。在交往中,人际情感得以维持。而在网络虚拟社会里,网络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直接的社会交往关系逐步被人对网络的依赖关系所取代。一些大学生终日沉溺于网络世界中,逃避现实世界,使得家人之间、邻里之间、同事、同学师生之间的感情联系日渐淡薄,伦理情感日渐冷漠。在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久而久之会导致道德心理的弱化、道德人格的扭曲。因为道德心理、道德人格的形成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是环境和个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沉溺于网上交际使得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交往的机会大大减少,从而导致个体对现实社会中他人与社会的幸福漠不关心,造成道德人格的缺失或扭曲。      3、传统道德规范受挫,道德行为失范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伦理关系大多为面对面的直接关系。道德规范因而也主要借助于社会舆论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然而,在网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间接化使得直接的道德舆论抨击难以进行,从而使社会舆论作用下降。这样,道德对人的约束越来越依赖于内心的道德信念。网络行为主体的匿名匿形而导致的模糊使规范所体现的伦理道德观念已难以再放到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关系、社会实践中加以认识、检验和适用。一方面,建立在现实社会基础之上的传统道德规范由于不适应网络运行的新环境而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使其约束力明显下降而形同虚设;另一方面,面对全新的网络领域,又一时没有形成新的统一的道德规范,因此大量的网上行为处于既不受既有道德规范的制约又无新道德规范可依的状态,从而造成了规范内容的冲突和衔接的脱节,并引发大量的失范行为。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根源      任何社会道德包括网络道德都是一定社会群体的共同利益、要求和意志的价值凝结物,总是作为具有普遍性的社会指令而存在的。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规范和要求只有转化为公民个体自身内在的道德品质,成为公民个体置身于网络虚拟世界时所具有的特殊道德素质和道德应付能力,网络道德才能发挥其调控或规范的功能。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问题,必须首先从根本上弄清其根源。当代社会网络道德缺失的根源较为复杂,涉及网络自身、网络行为主体自身及其外部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网络系统的先天不足及发展中的弊端   作为近几十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新兴事物,现有的网络系统自产生以来一直就处在逐步完善之中,当前网络技术的不完善是网络道德缺失的技术性根源。如前所述,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隐蔽性等特征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网络道德的缺失。另外,在网络迅速发展的状况下,对于网络社会中各类行为的约束机制尚未完善。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制定了部分相应的网络法律法规,但是由于受到网络技术的限制,在实际的实施和执行方面并没有做到对网络道德行为失范形成有效的监督,也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预防机制和惩罚措施,致使网络失信行为并没有受到相应的制裁,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此类行为的泛滥。      2、大学生自身及其外部教育环境的影响   目前,青少年是上网的最大群体,而大学生又是这一群体的主力军。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普遍偏重于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他们为网上所传递的丰富多彩的信息和自由交往的形式所吸引,充分地享受网络带来的各种便利。对于网络对自身素质发展的影响、网络道德规范的真空、网络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等深层次问题缺乏思考,对在网络社会生活中应持有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难以把握。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由于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能力不足,大学生的社会交往一般都处于学校以及家庭等相关群体的监督之下,社会规范对其行为也有着明确的约束。而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由于相关的监督和约束机制的缺位,使得这些特殊的网民在网络中的行为得不到相应的控制和约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网络失信行为的出现。网络创设的虚拟自由的时空是实体社会的延伸,具有虚拟性、交互性、开放性等特点。它不但打破了实体社会中各种制度、机构、权威对大学生的约束,而且极大地超越了传统物理空间的种种规限,在时空上延展了大学生活动的范围。因此,教育视野已不再局限在传统的物理意义上的班级、学校,教育时间也不再受限于学生的在校时间。这种教育对象活动时空的拓展,使网络道德教育环境的不可控性因素增加,也使教育成效面临着不确定性。在网络技术的冲击下,知识的迅速可得性使得通过控制知识来确立权威的传统不复存在,以往凭借制度所赋予的权利也在无形中消解。这样,学校和教师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权威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下日渐弱化,传统的“封闭式”的学校教育模式面临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双重现实日益呈现出滞后的一面。三、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对策思考      网络道德缺失不仅影响网络社会的正常交往和进一步发展,同时也会对大学生的社会化以及当前和谐社会建设造成极为消极的影响,其危害不可小视。因此,必须在深入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缓解网络道德缺失现象。      1、完善技术环境,发展相关的网络技术。从技术层面控制网络失范行为   尽管人们已经认识到依赖纯粹的技术手段并不能解决当前网络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但对网络相关技术的完善仍是当前缓解网络道德缺失的一种重要手段。这主要包括网络社会交往中的登录、交往行为以及信息发布等方面。如通过推广网络实名制和建立与IP地址的关联等手段防止网络身份欺诈;利用网络防火墙等技术对黑客等攻击性行为进行严格控制,防止盗取信息现象的发生;在信息的发布与传播方面,则可以通过加强内容审查或安装过滤软件等方式加以控制。      2、建立完善的网络道德规范体系和法律法规制度   网络道德规范的建设是网络道德建设的基础。在建设有效的网络道德规范过程中,必须结合网络社会的本质特征,从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在网络中的延伸这一观点出发,遵循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原则,立足于现实社会道德,运用既有道德的一般原则培养起来并在网络活动实践中形成现实合理的网络道德规范,如诚信规范、公平规范、平等规范等都可以经过修改后成为网络社会重要的道德规范,形成统一的信息社会的道德体系。加大网络道德的宣传力度,在大学生中明确现实道德规范在网络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并引进现实社会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指导大学生在多元道德体系中遵守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规范,发展和弘扬既有道德的优势。   法律是最低的道德规范。在当前人们的网络规范意识还普遍比较缺乏的情况下,可以借助适当的道德立法来提高人们遵循道德规范的自觉性,达到网络道德建设的目的。在网络道德建设中,应当把那些重要的、基本的网络道德规范尽量地纳入到法律中,融入到管理制度中,融入到公众的各种守则、公约中,对那些严重违背网络道德的行为和现象,应制定出相应的惩罚措施,这对于促使社会成员养成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有着积极的意义。目前我国有关部门已经颁布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和《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等网络法规,对网民的行为作出了严格的规定,这对网络环境的净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性,现有的法律、法规还难以对众多的网络违规行为进行比较全面的约束。因此,当前依然要将网络法律、法规的建设尤其是与网络道德相关的法律制度的完善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尽快制定出更加细致与更具操作性的相应法规,以防止和打击相应的网络违规行为。      3、引导大学生加强道德修养,强化道德自律意识   网络道德要求最终只能通过个人的自律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所有的网络道德规范要实现其价值性,成为有实效的东西,变为实际的道德风尚,只有通过广大“网民”的思想和行为转化为道德的自律,即道德主体借助于对自然和社会规律以及现实生活条件的认知,自愿地认同网络道德规范,并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加以践行,从而把被动的服从变成主动的律己,把外在的网络道德要求变为自觉的行动。因此,我们在强调建设完善的网络道德规范体系和法律法规等他律机制的同时,又必须注重发挥自律机制的作用,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通过其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道德认知,坚定道德信念,升华道德人格,从而在自律的基础上遵守和践行网络道德规范。   总之,网络这种全新的生存方式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学生的认知、情感、思想与行为。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活是其个性的重要养成时期,也是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他们更容易接受网络这个第四媒体,也更易感受到网络的双面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结合网络社会的本质特征,从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在网络中的延伸这一观点出发,遵循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要从技术与制度等方面完善网络自身,另一方面也要从现实社会伦理体系的完善出发,建构合理的道德教育体系与文化环境,从而达到缓解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目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