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论文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4-07-05 17:35:59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论文

【论文摘要】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是通过管理使项目的目标得以实现。一个建设项目参建方涉及勘探、设计、监理、施工等诸多企业,项目实施流程从设计,到施工,到竣工,到保修等阶段,文章仅从施工方的项目管理角度,结合一些在实践中的经验谈谈的看法。  【论文关键词】建筑质量;投资成本;施工组织;提高效益;团队合作  0前言  建设项目管理是为实现项目投资、进度、质量目标而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和协调工作,内容是研究如何高效益地实现项目目标。南于建设项目是一次性的,故项目工程需要用系统的观点、理念和方法进行管理,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和程序性的特点。建设项目的生产要素有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技术和资金,这些要素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是一种相互结合的立体多维的关系,这就说明项目是具有系统性的施工,具有系统管理的特点。加强项目管理,必须对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详细分析,认真研究并强化其管理。对项目生产要素进行管理主要体现在4方面:(1)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即对生产要素适时、适量、比例适当、位置适宜地配备或投入以满足施工需要;(2)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即对投入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在施工中进行适当搭配以协调地发挥作用;(3)对生产要素进行动态管理。动态管理是优化配置和优化组合的手段与保证,动态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按照项目的内在规律,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各生产要素,使之在项目中合理流动,并在动态中寻求平衡;(4)合理、高效地利用资源,从而实现提高项目管理综合效益,促进整体优化的目的。  l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  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包括成本、进度和质量控制,三个控制没有轻重之分,同等重要并有机结合。  1.1成本控制  项目施工的成功与否。利润率是一个重要指标。利润=收入-成本。可知利润的增长,就要增加收入、减少成本。收入在施工单位竞标以后是相对固定的.而成本在施工中则可以通过组织管理进行控制.因此成本控制是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关键工作。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1)成本最低化原则。施工单位应根据市场价格编制施工定额。施工定额要求成本最低化,同时还应注意成本降低的合理性。施工定额还应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经常地进行调整。  2)全面成本控制原则。成本控制是”三全”控制,即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控制。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有一个系统的实质性内容,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等,应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但又人人不管现象。  3)动态控制原则。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应从项目施工的开始一直到结束。在施工前.应确定成本控制目标;在施工中,应对成本进行实时控制,及时校正偏差;在施工结束后,对成本控制的情况进行总结。  4)目标管理原则。项目施工开始前,应对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确立目标。目标的确定应注意其合理性,目标太高则易造成浪费。太低又难以保证质量。如果目标成本确定合理,项目施工的实际成本就应该与目标成本相差不多。相差太多。不是目标成本确定有问题。就是项目施工有不善的地方(譬如有偷工减料或者出现材料质量不合格的情况)。  5)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各部门在肩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力,同时项目经理要对各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评,实行有奖有罚。只有真正做好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1.2进度控制  首先,编制进度计划应在充分掌握工程量及工序的基础上进行。其次,确定计划工期。一般情况下,建设单位在招标时会提供标底工期。施工单位应参照该工期,同时结合自己所能调配的最大且合适的资源,最终确定计划工期。再次,实时监控进度计划的完成情况。编制完进度计划不是将它束之高阁,不按计划进行施工,而应按照所编制的进度计划对实际施工进行适时监控。正确做法是,每周总结工程进度,监控其是否与计划有偏差,若工期滞后,寻找原因,落实赶工计划。在每周监控的基础上。每月、每季或者每年进行一次工程进度总结。最后,应尽量减少赶工期现象。进度计划一经确定。应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施工,原则上不提倡赶工期。进度计划是在施工单位所能获取的最大且合适的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的,赶工期无疑将增大资源的投入。而投标报价是在施工成本的基础上形成的,增大资源投入将提高施工成本、减少利润。  1.3质量控制  项目施工的质量控制主要应从人、材、机3个方面着手控制。由于任何项目都是由人来完成的,所以人的控制是质量控制中最为关键的工作,是其他控制的基础。  1.3.1人的控制  项目管理中最难最基本的管理就是人的管理。人的控制首先是要选好人、用好人。人的能力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是有所不同的,但它的变化应该是围绕一个基点变动的,这个基点每个人是不同的,选择人才时应该挑选基点比较高的。不同的工作对基点的高低要求是不同的,要人尽其才,用好人。另外,应尽量做到一人多能,这样就能精简人员,事半功倍。其次,应充分调动人的能动性。人的能动性说穿了就是人能够主动地去工作。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不同的能力,不同的爱好,不同的风格,就算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都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将这些充满不同点的人组合在一起,共同去完成同一个工作,其管理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在这样的集体里充分调动人的能动性,譬如企业对员工的认同和支持,让员工有归属感等,这样员工就能尽心尽力为企业谋取利益。再次。绩效评估是调动主观能动性的有效方法。调动能动性和绩效评估就像罗卜和大棒一样,是做一项工作的两个手段。大棒的威力相比萝卜是很大的,绩效评估所产生的效果比调动能动性是显著的,且绩效评估是索取,调动能动性是付出,这就是为什么每个企业、每个项目都重视进行绩效评估而忽略调动能动性的原因。但绩效评估不是万能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作评估的也是人,这样就难以保证他评估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另外,绩效评估对简单的工作相对容易一些,像一个工人砌砖的质量、钢筋绑扎的速度是很容易进行衡量和比较的。而对复杂的工作绩效评估就显得作用不大,比如解决一个工程难题,就很难用时间、质量等指标进行评估。综上所述。人的控制不能生搬硬套,应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方法 1.3.2材料的控制  材料的控制是全过程的控制,从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和使用等过程进行控制。材料控制的目的是使在施工项目上所使用的材料尽可能经济合理。并减少损耗。材料的采购应根据施工合同的要求,采购最经济合理的材料,也就是说采购的材料不是昂贵的好或便宜的好。也不是质高的好或质次的好。而应以满足合同条件且低价为宜。材料的采购应坚持”货比三家”的买卖原则。  1.3.3机械使用的控制  施工机械的使用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施工机械的程序化操作。对施工质量有保证。建筑工程是一个劳动力非常密集的行业,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施工的机械化是趋势,在工程上的大量采用机械化施工。有助于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节省施工成本,降低人员的安全风险。  施工机械是一次性投资,使用期较长,属于较大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施工机械管理的关键是在开工前对机械是购买、租赁或者继续使用原有机械进行评估。评估主要是经济指标,在评估时应充分核算各个方案在工程存续期所消耗的经济资源,从中选择较经济的方案。  施工机械管理的另一个关键是保养。良好的保养是保证机械正常工作的必要手段.同时还可以有效延长机械的使用期。制定保养计划时,应根据每部机械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养护方案。并规定专人负责。  2施工项目的验收  施工项目在竣工验收合格后才开始工程结算。因此验收工作应在施工工作结束后尽快完成。有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验收过程相当缓慢,其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施工资料不齐全,到施工工作结束后才开始后补资料。对工程资料的整理,尤其是现场施工工序资料(含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管理技术类资料、材料质保资料。必须要在平时的施工过程中进行整理归档,并随时接受工程监管单位的检查,也就是说,施工验收工作应从工程项目开工就开始着手进行。另外。尤其关键的是施工单位应与施工各建设主体单位、兄弟单位以及工程监督主管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是一个程序化的过程,最终将是通过验收,才能交付使用。施工单位作为一个建设工程核心单位.处理好这种相互结合的立体多维关系,离不开沟通.这样才能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施工和验收。  3建设工程项目的保修  施工验收结束后,施工单位并不是就此结束对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还应按合同要求继续履行工程的保修义务,负责保修期内的工程维修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合同中的保修范围.实施保修工作,保修完成后组织建设方验收;第二.对保修范围外的项目,对于紧急抢修事故,应立即组织抢修,抢修完成后组织建设方验收;第三,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施工方应组织相关建设单位进行现场会诊,提出保修方案后再实施保修工作,保修完成后组织建设方验收。看来,工程项目后期的管理工作丝毫没有因为工程的完工而懈怠.一个企业必须要做到这一点,善始善终,千万不能虎头蛇尾,这关系到企业的声誉和社会竞争力。  4结语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可谓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复杂管理过程,其有严格的工作范围、时间进度、成本预算、质量性能等方面的要求,单纯依靠个人英雄式的单打独斗或者孤军奋战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而必须借助团队合作的力量,项目管理的过程,也是团队合作的过程。

论施工企业推动项目部成本管理工作的要点2009-04-16 22:36 摘要:本文认为项目部是企业成本管理的主体。围绕着建筑产品的直接成本的构成,从建立成本管理体系、完善成本管理办法和考核制度、建立成本管理保障措施和事先控制机制、合理确定成本管理目标、制定经济目标责任制和对项目部实行动态管理的奖惩机制、及时进行成本核算分析等方面介绍了作者近十年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项目成本管理 制造成本 管理体系 保障措施 内部招投标 动态管理 经济目标责任书 成本分析 奖惩兑现  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是管理理论界公认的最为复杂的管理难题之一。因为,建筑产品的“单件性”特点,使管理工作务必以“项目特点”为中心展开,所以,其管理的组织模式层出不穷,其管理方法、控制措施多种多样,但是,其管理的目标主要有四个:质量、成本、工期、安全。本文涉及的只是成本管理的一些行之有效的要点。  首先,我们要从“管理”概念的准确理解开始。传统的“管理”的概念是指一种自上而下的“权利”,这是一种“专制”的思维模式,如果,把这种概念不加思索的搬到建筑企业内部管理中,必然造成公司内部上下级的不信任和不团结,甚至造成对管理措施的抵触情绪,那么,不论多好的管理主张或措施,最终都只能以失败收场。那么,“管理”的准确定义应该是什么?管理是“负责的自治”组织机构对企业贡献的责任,明确的标志和组织的原则应该是职能而不是权利。故我们所探讨的项目部成本管理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企业对项目部实施“专制”管理,而是研究以项目部为成本管理的主体,企业如何推动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工作。下面我们将围绕建筑产品的直接成本枣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项目部的间接费,同时结合建筑产品的“单件性”特点展开讨论。  一、企业内部形成成本管理的体系,完善成本管理办法及考核制度,建立成本管理保障措施。  长期以来,部分施工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尽管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管理知识的匮乏,导致管理方法陈旧,很难达到成本管理的目标。一些高级管理人员采用了秋后算帐的管理方法,认为成本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情,有些项目经理将项目成本管理的责任归于项目成本管理主管或财务人员。其结果是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工程组织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材料管理人员只负责材料的采购、验收和发料。这样表面看来,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各司其职,但却没有了成本管理的责任。  成本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作,它贯穿于从工程前期的投标、合同签订、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成本预测、到工程实施中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控制、资金的回收、竣工结算的审核、保修期的结束等全过程,涉及到经营部门、财务部门、预结算部门、物质供应部门、质量部门、安全部门等企业的各职能部门。亦即成本管理是一项全员共同参与、各职能部门共同监督、管理完成的系统工程,企业内可形成以财务、预算部门为主,材料、质量、安全等其它各职能部门配合的成本管理体系,完成以项目部为责任主体,各职能部门、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的成本管理过程,最终形成企业内部的一个价值链,通过价值链的活动来创造效益,其中某个环节的受阻或不畅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价值链的正常运行,从而影响企业成本管理的效果。因此,建立成本管理的保障措施枣即成本管理工作应遵循的程序和规范,至关重要。首先,须理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理顺职能部门与项目部之间的关系,理顺项目部与专业单位之间的关系,明确职责,形成规范的、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流程及管理规定;其次,须结合项目特点,不断完善成本管理办法及考核制度,制定配套的激励机制和奖罚政策并予以及时兑现。这样,才能为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条件和保障。  各职能部门围绕成本管理这条主线,根据本部门的工作职责,结合项目部的实际情况,拟定切实可行的项目部管理办法及考核实施细则,在对项目部实行量化管理的同时,职能部门不能丧失服务的职能,包括对项目部提供技术服务、信息咨询、业务培训、对外协调、经营工作的支持等,为项目部创造一个良好的后方保障体系及工作环境。各职能部门通过过程中对项目部进行的量化考核、评分的累积,至工程完工,则完成了对各项目的量化考核和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的评定,提交预算、财务部门,作为对项目部是否实现各项经济目标,进行综合考核和经济兑现的依据。这样,各职能部门在完成各自对项目部垂直管理及服务的同时,又实现了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勾通联系。  二、建立事前控制机制,合理确定成本管理目标。  成本管理的事前控制最好的方法是:企业内部对各项目部实行招投标制。这样可以对成本管理的目标进行自下而上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就能充分明确成本控制的关键因数、成本管理目标技术上合理性、实现成本管理目标的具体措施、各管理人员的具体目标及职责。该工作完成后,与成本管理有关的职能部门就通过内部竞争机制自觉地制定了符合建筑产品“单件性”特点的成本管理目标和与之配套的工作方法、检查措施、考核制度,达到了管理“自治”的目的。对于因特殊情况或中、小型施工企业,无法采用内部招标的,也必须建立成本管理目标的合理性讨论制度。  1、企业内部对各项目部实行招投标制的必要性和优点如下:  引入内部竞争机制,可充分调动项目部成本管理的积极性,提高项目部成本管理的水平。  一些企业对项目部任务的分配,采取指定式或谁揽到任务给谁干的方式进行,二种分配机制均存在很多弊端。  按照指定式分配任务的方式,由于企业对外:面对的是激烈竞争的招投标市场,对内:是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内部分配工程任务的管理方式,不论项目部管理水平高低,均可分配到工程项目,这种分配任务的方式,必然导致成本管理目标采用下达任务的“专制”化方式,久而久之,企业将陷入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同时企业内项目部会出现对自上而下的成本管理目标的抵触情绪,严重的直接影响企业的工作作风,丧失自主进行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和动力,目标成本的确定难以真正体现项目部的成本管理水平,企业最终将承担因为项目管理水平低,而丧失整个企业的对外竞争力的风险。  按照谁揽到任务给谁干的分配机制,也有弊端。现代企业如同斜坡拉球,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两种力量,向上牵引的力是市场的开拓能力,球下方的支点是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提高的能力。  这两种能力同等重要,若一味强调牵引力,而忽视了支点的作用,球将下滑,严重时甚至丧失整个市场。如果按照谁揽到任务给谁干的分配机制分配工作任务,一方面,将导致企业内部只重视市场经营忽略内部管理的风气,其直接的表现形式是“以包代管”,其后果是公司承揽的任务多,工程干砸的也多,工程质量难以控制,工程成本管理一笔糊涂帐。这样会导致企业将不正常市场竞争手段视为主要手段并以此代替内部管理目标,最终将在市场上因为失去信誉而丧失竞争能力。而我们的建筑市场中,这种重经营、轻管理的企业,仍有很大一部分,这样,现有的施工企业将因为重视目前利益而丧失长远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会导致一些项目部没有任务而息工,另一些项目部因任务偏多而分包给外单位,企业额外增加了息工人员的工资或生活费,以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费用,同时项目部在息工期间还要开支间接费、固定资产折旧费等固定费用,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因此,施工企业急需要改革内部管理,在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间寻找平衡点:引入内部竞争机制搞好成本管理。  在企业内部引入竞争机制,可有效地调动各项目部成本管理的积极性,使企业内部人才资源得到优化的配置。对于以企业为主参与招投标中标的项目,应该按企业预算、财务部门为主测算的中标项目的成本管理目标以及对建设方的承诺作为内部招标的基本条件,让各项目部进行投标,对成本、质量、安全、工期等管理目标进行竞争和具体保证实施措施的比选。通过竞争,促使各项目部不断挖掘自身成本管理的潜力,测算具有竞争力的成本目标值,承诺施工合同中关于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条款,企业可根据项目部的竞争条件,实力,对比企业测算的成本目标,确定成本管理目标和与之配套的动态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选择管理水平高、满足企业管理目标要求的项目部来承担工程任务,最终达到保证质量、工期,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标。这样,在项目部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机制,管理水平高的项目部可得到长足发展,企业的高级管理层在这样的良性管理环境中适当引导,根据各项目部的特点,可以轻松地培养出高水平的精干的专业项目部。当然,管理水平低的项目部将在竞争中被逐渐淘汰,从而,实现了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  对于项目部对外自行承揽的项目,必须纳入企业内部管理体系,项目部拥有优先权承揽该工程的施工,但必须按企业内部管理规定进行内部竞争后,挖掘合理成本管理目标潜力后,在同等合理条件下方可确定优先权的使用。如果,遇到工程技术要求难度大、成本管理风险大的项目,企业须根据实际情况加强项目部管理班子,保证管理各项目标的实现。  2、测算成本管理目标的具体方法  进行成本管理,必须确定客观合理的目标成本,我们可以制造成本包干价作为目标成本进行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制造成本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直接发生在项目部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它直接费、间接费等费用。制造成本的预测是以施工图预算为基础进行,采取量价分离、以收定支的原则进行测算,即制造成本的预测不以对建设方的优惠下浮比例相关,原则上不突破中标预算费用。制造成本是在分析、测算预算直接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基础上,进行相互补充、比较后确定,具体如下:  预算直接成本是对施工图预算所列造价组成、按照制造成本的核算内容进行分析归类而得的,其中直接成本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根据分部分项工程量和预算单价计算求得,直接成本的其他直接费、现场管理费,按工程类别、计费基础和取费系数计算求得。  对于预算造价中的其它费用,如企业管理费、利润、税金、规费(含劳动保险费、定额编制费、费)等,不包括在预算直接成本内,作为工程完工后成本核算、效益分析的指标。  预算直接成本中的直接人工费往往低于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费,在进行可能支出的计划成本人工费的测算时,是按照各分部分项工程预算工程量与分项工程量人工工资单价的乘积核定,实行平米包干;现场管理人员的工资则根据不同类型工程核定平米包干指标;项目部后勤管理人员工资包干基数,按每年承担工程规模大小核定。  材料费支出计划成本,可根据预算材料费减去材料计划降低额求得。材料计划降低额的计算,分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价差,即对于用量大的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根据材料预算价和市场采购价的差额计算材料价差的计划降低额;二是量差,即根据以往的经验、采用的工艺、方法先推算出可节约的主要材料用量比例,再乘以主要材料的用量,便可计算出主要材料量差的计划降低额。  周转材料支出计划成本,根据周转材料使用计划量、租赁时间及租赁单价进行计算。  机械使用费支出计划成本的测算,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使用自有机械的折旧大修费、经常修理费、操作人员的工资及奖金、燃油及电费等,根据使用台数、有关资料及经验测算;另一部分是使用租赁机械,根据需要租赁台数、租赁时间及租赁单价分类计算。  成本管理目标的测算重要的参考因数还有企业已有的内部成本管理历史数据。历史数据的收集、总结工作非常重要,其成果是企业的关键性技术秘密。  成本管理目标的测算难度最大的是动态测算工作,其工作内容函盖工期成本测算、质量成本测算、风险因数测算。对于成本管理风险大的工程项目必须进行风险测算,寻找降低或规避风险的途径。  按预算直接成本和按可能支出的计划成本及历史数据对照比较,互相修正,充分考虑动态成本管理因数后确定制造成本包干价。  三、签订经济目标责任书,建立项目部的责、权、利挂勾的奖惩机制,该机制必须能对项目部实施动态管理。  项目部是工程实施的主体,是成本管理的直接责任人,项目部成本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不仅是专业成本人员的责任,也是项目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部经理的责任,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形成责、权、利相结合的奖惩机制。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就是要求项目经理对施工进度、质量、成本、安全和现场管理标准化全面负责,特别要把成本控制放在重要位置。而有些企业因各部门、每个其岗位责权利不相对应,以至于无法考核其优劣,以致于出现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即使兑现了也是受奖的不公,受罚的不服。因此,企业在确定实施工程任务的项目部后,应及时与项目部签定经济目标责任书,明确项目部的责、权、利,奖罚分明,是促进项目部成本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的动力。  在经济目标责任书中,明确项目的成本目标、质量目标、资金回收目标、进度目标及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动态控制的程序和方法,明确奖惩兑现的办法、时间、兑现的额度。其中实现成本目标是项目部奖惩兑现的前提,未实现成本目标的节约,则不予以项目部的奖励兑现;其它各项目标按重要程度,确定所占比重,由各职能部门对项目部进行单项考核评分,按单项目标所占权重进行加权综合评分,使项目部的奖金与综合评分值挂勾,实现质量与成本管理并重,且成本管理一票否决制的综合考核经济目标责任制,极大地提高了项目部成本管理的主观能动性。  项目部根据经济目标责任书中的各项指标,进行目标分解,使项目部的每个管理人员都承担相应的指标,并与奖罚挂钩。同时项目部应成立由核算员、材料员、财务人员、技术员等共同参与的成本核算小组,接受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垂直管理,同时接受项目经理的直接管理,成本核算组按照项目经理的要求,完成经济目标责任书各项指标的分解、实施、监督、考核以及对企业核算部门的工作对接。企业各职能部门将加强对项目部的检查、监督、指导和服务,使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工作在企业的监控下有效进行。  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质量、成本、安全、文明施工、进度等各项指标之间的辩证关系。“企业是利润中心,项目是成本中心”。施工企业要想从工程项目的建设中获得利润,必须在保证安全、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严格实行成本控制。“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基,但当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再要求提高时,由此发生的费用就会呈几何级上升。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管理者要找到质量成本最低的理想点,在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又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达不到质量要求带来的返修,甚至质量事故的发生,将加大企业成本,影响企业的信誉;但也不能为了片面追求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的信誉度,出现“质量过剩”现象,这将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安全是职工的生命,项目的生产,首先要加强防患意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保证参加工程建设的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安全伤亡事故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工期管理也是合同管理的环节之一,寻求最佳工期点成本,如何处理工期与成本的关系,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中的又一重要课题,为了保证工期而采取技术措施,必然增加工期成本,但由于延误工期而导致违约,必然被索赔。一般来说,工期短,成本小,但当工期缩短到一定限度时,再要缩短工期,所采取措施的成本则会急剧上升。因此,在确保工期达到合同要求时,尽可能降低工期成本。切不可为了追求市场竞争力而盲目赶抢工期,否则,不但增加技术措施费用,导致工期成本超支,还会出现质量、安全事故,直接影响经济效益。  总之,对项目部考核的指标必须尽可能简单化,又必须直接与业绩挂钩,不能参杂业绩以外的任何因数。  四、及时进行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效益分析、奖惩兑现工作。  加强项目成本核算是建筑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要求,也是建筑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重视项目成本核算、分析,并进行数据的收集、积累,建立企业成本数据库,为成本控制提供数据和依据,为成本预测和计划提供信息,为对外工程招投标工作提供重要参考。通过对工程项目成本构成和影响成本因素的分析,进而对项目的赢亏进行分析,找出项目的赢亏点,指导今后的项目管理,考核项目部的成本管理水平,弄清未来成本管理工作的方向,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只有推进成本战略,逐步建立信息资源优势,才能对项目管理具有指导意义,才能适应战略发展的需要。  工程竣工后,根据项目成本分析、效益分析数据,及时进行奖惩兑现,对责任部门、相关人员地进行考核,实行奖优罚劣的原则,对成本管理水平高的项目部的成本管理经验进行推广,对项目经理则在工程任务安排时予以优先考虑,以提高成本的节约意识,提高项目部成本管理的积极性?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是全方位的、动态的,要求项目经营者对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文明施工等,都要纳入正规化、标准化管理,这样才能使施工项目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地进行。加强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既是企业积极适应WTO的规则要求,又是向科学管理要效益的具体举措,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地自我完善,增强企业的生命力,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持续发展。施工项目的成功管理不仅对项目、对企业有良好经济效益,对国家也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成功的管理,必须建立在科学的管理理念上,在企业的总体目标下,谁能调动企业内所有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谁就能取得成功,只有成功的管理才能能促进项目和企业的发展,能推动建筑市场不断前进,只有开拓创新,总结经验,在项目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才能最终创造出一条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成功之路。

试析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论文关键词:高层综合楼 管理体制 组织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高层施工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做好高层施工组织提出了几点措施和建议。      0 引言      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竞争也显得尤为激烈。作为施工项目负责人,一个优秀的组织者,更应提高对形势的判断能力,博采众长更新观念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以科学的发展,认真组织、精心施工的更高要求,也是新时期项目组织者的具备条件。在以往的组织施工中,组织者的思想比较传统和局限,缺少创新,造成很多工程中的质量缺陷,经济效益受到很大的影响,分析原因影响质量的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1 重建不重管的弊端      在一个工程项目中,管理人员到操作人员,没有切实按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对规章制度或技术规范,只是标语式的挂在墙上,搞形式,走走过场。管理人员不履行职责,故而操作人员违章操作,事故时有发生,没有严格进行施工程序,为所欲为,是影响工程质量的直接原因。      2 手工作业的不合理      操作人员一般都是务工的农民工,缺少理论知识,传统作业在施工中占有很大比例。由于没有采用先进的大型的现代化设备,在业主及监理下不合格的工程大量返工,原材料缺少科学管理造成原材料的极大浪费,原材料贮存、堆放,对原有材料的合格率控制不严格,影响工程质量。给公司的经济造成损失,施工进度的控制不明确,导致工期拖延等。      3 安全措施管理混乱      安全负责人,有名无实,操作人员缺乏安全保护意思。施工中违章操作,组织者很少对操作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安全人员没有给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防护措施,脚手架的搭设没有组织验收。消防设施的虚设,诸多原因留下施工过程中很多隐患,加上周围环境条件,组织人员的水平等,都会影响工程的质量。   随着国际、国内先进技术及先进设备,机械化施工的进入以及机算机在施工中的应用,带动了建筑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尤其重点项目,高层综合楼的施工,对组织者的要求提出更高的要求。一个合格的组织者,不但有理论水平,更应具备管理水平,在整个施工中涉及方方面面。如:计划统计、财务核算、材料供应、工程预算、质量要求、安全技术措施、行政管理以及相应的同步施工中的水电、运输、安装公司等之间的协调,都要具体操作、精心组织。那么对于一个工程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工程目标的完成,项目组织者如何组织好高层综合楼的施工呢?除了应有的优势条件我认为在工程施工中,组织者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认真落实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 作为组织管理人员要全面、完整、总体计划,认真执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贯彻《建筑法》从源头抓起,认真落实、组织图纸会审、工程洽商工作,施工过程中严把每一道工序的操作规程抓大局,促局部多管齐下。抓大局就是组织者要对高层综合楼的整体结构进行分析,按规范操作严把质量关、提高大项工程的合格率。如土方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模板工程、砌体工程都要责任到人,强制性实施。具体如何实施施工中的操作以土方工程为例:组织人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组织工作。    1 施工准备:协同其它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勘查——确定施工方案——测量定位方线——土方机械车辆的准备——现场清理平整——现场排水降水。熟悉图纸——技术交底——岗位责任制。   2 控制挖方标高、轴线标高的复核,并作记录。   2 基础砼浇筑后基土回填 设计变更图纸、文件——测量定位记录——验槽记录——隐弊工程验收记录——质量检查和验收记录等方面的具体工作,如果以此类推,每一项涉及工程做细做好严格执行技术规范,从大局进行组织管理,那么工程质量也不是口头语言,为质量提供了有力保证。在大的工程加大管理力度外,也应处理局部的细小工作,如厨卫内管道接口、隐敝工程、表面工程、以屋面工程为例:按要求有没有预留分格缝,表面有无开裂、起砂、起皮、积水等。所用材料有没有出示出厂合格证,化验报告等资料,只有这样从质量方面进行控制,在施工中的工序质量、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层层把关,组织者从抓质量入手,把施工中的工程质量、施工技术、安全措施等一系列问题均落到实处,合理的、科学的进行。组织一个全新组织者的管理水平就会提升到同行业前列。3 建立材料管理制度 项目组织人员在组织会审图纸、工程洽商工作、编织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外,应该从监理单位负责人的管理,实施和建立材料管理制度,杜绝劣质材料流入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保证工程质量和确保工期的关键之一。认真采购执行材料的检验和测试制度,采购材料的责任制,材料的规格、型号、单位和数量,质量标准,应于设计单位和业主的要求相统一,监理是建筑市场的主体要与监理递交出厂合格证、准入证、化验报告等材料方面的相关资料,认真组织严格落实,才能确保工程质量顺利达标。   4 安全生产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有效保证 组织者要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条例》对操作人员加强安全思想教育,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主导思想,加强管理手段,监督施工过程的安全生产,纠正违章行为,保证各类机械的安全运行,消防设备齐全,脚手架的搭设、架体和建筑物的拉结,防护拦都要组织验收,合格后方能施工。现场操作人员必须带好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扣好安全带,建立安全责任制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防患于未燃。   5做好成本控制和进度控制 高层综合楼施工前根据工程造价,在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的同时,应考虑成本的控制,应把工程分成若干分项,分部工程,如土方和基础工程、地下结构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等,进行评估预算成本,利润较高、潜力较大的工程(如装修、装饰工程)尽量降低成本,可又不影响工程质量的途径。而施工进度的控制是组织者在施工中的重要部分。确定目标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根据施工内容的多少,施工工期的长短,根据施工的合同,施工目标,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等,有计划的合理发挥成本控制和施工进度控制有机结合,必定会引起质量的长短。   6 积极推广先进施工技术和先进的机械化设备 即使有很好的组织施工,手工操作的滞后仍会影响工程质量的提高,与先进的施工技术不可比拟。如混凝土的人工振捣,由于操作人员的松懒、懈怠、造成很多结构中振捣不密实,直接影响工程质量,而采用自动化高抛免振捣方法施工,再辅助人员处理,使振捣更好的效果。又如钢筋工程中很多都是人工处理,生锈的钢筋运用到工程中,施工钢筋和砼结构脱落也会影响质量。只有合理运用的先进施工技术,加上先进的机械化设备的引进,即能节省人力,又能降低成本又加快工程进度是当今组织应该采纳的途径之一。   7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是施工管理的根本,保证质量实现工程目标,必须重视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为此应该建立施工管理体系。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管理水平也决定着质量的好坏。组织者应经常性培训管理人员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的提升,组织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积极引进人才做好人才的储备和开发,走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有工程质量的保证和业务的发展,才能打造精品。   综上所述,如果做到认真、负责、树立以质量生存的思想意识,以人为本、合理组织、严格考核、认真履行组织者的职责、总结经验,就能走出一条自身发展又能顺应市场的规范之路。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水平、提高施工管理水平调动操作人员的积极性,更多的了解市场信息辅以激励机制,这样就能安全组织好高层综合楼的施工。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论文怎么写

毕业设计(论文)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和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1 系 专业 班 姓名: 毕业设计(论文)时间: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应达到的目的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完成所学基础和专业课程以后所进行的最后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综合运用和对学生的全面考核,通过毕业设计巩固、深化和扩展所学知识,培养和锻炼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设计通过一个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使学生对一般土建工程设计与施工内容、施工全过程科学组织与管理、施工过程的质量、安全控制等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熟悉有关规范、规程、手册和工具书,为今后独立工作打下基础。毕业设计特别应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踏实、细致、严格、认真和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的内容和要求(1) 唐山市容和景苑1#住宅楼 工程建筑施工图一套 13 张,结构施工图一套 20 张,该工程为 结构,地上 三 层,地下 一 层,总建筑面积 89 ㎡;(2)施工现场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情况依据施工图纸确定;(3)所有预制构件均在预制构件厂制作,运距 20 km;(4)现场供电条件:供电容量满足施工用电要求;(5)现场供水条件:采用城市供水管网,供水量满足施工要求;(6)材料、构配件、施工机械及劳动力均满足正常施工的需要;(7)合同工期为: 270 天;(8)开工日期为: 2009 年 3 月 1 日 ,竣工日期为: 2009 年 11 月 25 日 。对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成果的要求1施工组织设计书1份(标准装订文件);其内容应包括:1编制依据2工程概况工程特点;建设地点特征;施工条件。3施工项目管理组织及职能分工选择该项目的组织形式;确定项目经理部的机构设置;项目经理的遴选与职责;项目经理部成员的主要职责;施工项目经理部的管理制度等。4各种资源需要量计划及施工准备技术准备工作;主要施工机械需要量计划;主要材料需要量计划;主要工种施工力量需要量计划;现场准备工作等。5施工方案(1)施工流向及施工程序各个分部工程施工段的划分及施工流向的确定;地下工程、主体结构、内外装饰、屋面工程等施工阶段的施工顺序。要求对可以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可行施工方案的施工内容,要求做出不同施工方案之间的技术分析,通过比较计算选择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最优方案。(2)主要施工机械的选择进行施工机械选择时,应初步选择出两种或两种以上施工机械,要求做出不同施工机械之间的经济分析,通过比较计算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施工机械。(3)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施工测量(包括沉降观测和基坑侧移观测)与放线;基坑(或基槽)土方的开挖及回填;基坑降水与基坑支护;垫层混凝土;地下防水工程;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的钢筋工程、模板工程及混凝土工程;围护结构的砌筑;屋面工程;脚手架工程;门窗工程;装修工程。6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划分施工过程;计算施工过程的工程量和施工持续时间;利用网络计划技术或横道图绘制施工进度计划表;施工进度计划的主要评价指标的计算;施工项目进度控制与工期保证措施。要求按《全国统一建筑安装工程工期定额》确定工程的施工工期,并按工程量计算所得结果,通过劳动定额、基础定额和预算定额,再加上施工实践经验,确定各项施工过程的作业时间,在确定的工期和开竣工日期条件下,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时标网络计划(必要时对计划进行优化)或单位工程施工进度横道图,做出劳动力资源需要量统计图。7施工平面布置图的设计现场施工条件;计算确定各种材料和构件堆场、各种临时性设施所需面积;计算施工现场的临时供水供电等;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要求施工平面布置图上应体现当前在建工程、拟建工程、已有建筑物和构筑物,施工围墙和周围环境,垂直运输机械、搅拌机械、材料和构件堆场、钢筋和木工加工棚、办公及休息用房、食堂、厕所、现场施工的临时供水供电线路、施工临时道路等。8施工项目技术与信息管理措施测量定位管理措施;施工试验管理措施;施工资料管理措施;其他技术管理措施。9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措施质量方针和目标;质量管理控制措施;质量技术控制措施。10项目现场及安全管理措施施工项目冬期、雨期施工措施技术经济指标主要进行施工场地占地面积、施工工期、劳动量、劳动力均衡系数、采用合理施工方案和先进技术的成本节约指标等的计算。2图表(折叠,不装订)1施工进度计划图1张(2#加长,电脑绘图)2主体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1张(2#,电脑绘图)3外文文献翻译翻译与本题目相关的不少于3000字的外文文献1篇,同时提交原文与译文(原文及译文单独装订) 。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安排阶段 应完成的主要工作 计划起止时间1 熟悉和审核施工图纸,深入施工现场调研并收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第1~3周2 确定施工项目组织机构;计算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 第4~5周3 初步确定施工方案 第6周4 进行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最终施工方案 第7周5 进行主要工种工程施工方法的确定 第8周6 编制各个分部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形成初步的施工进度计划表 第9周7 进行施工进度计划的优化,形成最终的施工进度计划表 第10周8 确定临时性生活、生产设施;确定临时供水、供电管线 第11周9 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及各种资源需要量计划 第12周10 进行施工平面布置图设计 第13周11 绘制施工进度计划表、施工平面布置图 第14周12 外文文献翻译 第15周13 编写毕业设计文件,打印、装订及提交毕业设计成果 第16周14 毕业答辩 第17周主要参考文献1 重庆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合编土木工程施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2 赵志缙等主编建筑施工[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3 《建筑施工手册》编写组 建筑施工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 江正荣建筑施工工程师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5]江正荣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6]建设部全国建筑安装工程统一工期定额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7]王庆春建筑施工常用数据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8]杨和礼土木工程施工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9]丛培经工程项目管理(修订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0]杨劲,李世蓉建设项目进度控制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论文摘要】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是通过管理使项目的目标得以实现。一个建设项目参建方涉及勘探、设计、监理、施工等诸多企业,项目实施流程从设计,到施工,到竣工,到保修等阶段,文章仅从施工方的项目管理角度,结合一些在实践中的经验谈谈的看法。  【论文关键词】建筑质量;投资成本;施工组织;提高效益;团队合作  0前言  建设项目管理是为实现项目投资、进度、质量目标而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和协调工作,内容是研究如何高效益地实现项目目标。南于建设项目是一次性的,故项目工程需要用系统的观点、理念和方法进行管理,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和程序性的特点。建设项目的生产要素有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技术和资金,这些要素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是一种相互结合的立体多维的关系,这就说明项目是具有系统性的施工,具有系统管理的特点。加强项目管理,必须对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详细分析,认真研究并强化其管理。对项目生产要素进行管理主要体现在4方面:(1)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即对生产要素适时、适量、比例适当、位置适宜地配备或投入以满足施工需要;(2)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即对投入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在施工中进行适当搭配以协调地发挥作用;(3)对生产要素进行动态管理。动态管理是优化配置和优化组合的手段与保证,动态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按照项目的内在规律,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各生产要素,使之在项目中合理流动,并在动态中寻求平衡;(4)合理、高效地利用资源,从而实现提高项目管理综合效益,促进整体优化的目的。  l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  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包括成本、进度和质量控制,三个控制没有轻重之分,同等重要并有机结合。  1.1成本控制  项目施工的成功与否。利润率是一个重要指标。利润=收入-成本。可知利润的增长,就要增加收入、减少成本。收入在施工单位竞标以后是相对固定的.而成本在施工中则可以通过组织管理进行控制.因此成本控制是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关键工作。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1)成本最低化原则。施工单位应根据市场价格编制施工定额。施工定额要求成本最低化,同时还应注意成本降低的合理性。施工定额还应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经常地进行调整。  2)全面成本控制原则。成本控制是”三全”控制,即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控制。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有一个系统的实质性内容,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等,应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但又人人不管现象。  3)动态控制原则。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应从项目施工的开始一直到结束。在施工前.应确定成本控制目标;在施工中,应对成本进行实时控制,及时校正偏差;在施工结束后,对成本控制的情况进行总结。  4)目标管理原则。项目施工开始前,应对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确立目标。目标的确定应注意其合理性,目标太高则易造成浪费。太低又难以保证质量。如果目标成本确定合理,项目施工的实际成本就应该与目标成本相差不多。相差太多。不是目标成本确定有问题。就是项目施工有不善的地方(譬如有偷工减料或者出现材料质量不合格的情况)。  5)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各部门在肩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力,同时项目经理要对各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评,实行有奖有罚。只有真正做好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1.2进度控制  首先,编制进度计划应在充分掌握工程量及工序的基础上进行。其次,确定计划工期。一般情况下,建设单位在招标时会提供标底工期。施工单位应参照该工期,同时结合自己所能调配的最大且合适的资源,最终确定计划工期。再次,实时监控进度计划的完成情况。编制完进度计划不是将它束之高阁,不按计划进行施工,而应按照所编制的进度计划对实际施工进行适时监控。正确做法是,每周总结工程进度,监控其是否与计划有偏差,若工期滞后,寻找原因,落实赶工计划。在每周监控的基础上。每月、每季或者每年进行一次工程进度总结。最后,应尽量减少赶工期现象。进度计划一经确定。应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施工,原则上不提倡赶工期。进度计划是在施工单位所能获取的最大且合适的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的,赶工期无疑将增大资源的投入。而投标报价是在施工成本的基础上形成的,增大资源投入将提高施工成本、减少利润。  1.3质量控制  项目施工的质量控制主要应从人、材、机3个方面着手控制。由于任何项目都是由人来完成的,所以人的控制是质量控制中最为关键的工作,是其他控制的基础。  1.3.1人的控制  项目管理中最难最基本的管理就是人的管理。人的控制首先是要选好人、用好人。人的能力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是有所不同的,但它的变化应该是围绕一个基点变动的,这个基点每个人是不同的,选择人才时应该挑选基点比较高的。不同的工作对基点的高低要求是不同的,要人尽其才,用好人。另外,应尽量做到一人多能,这样就能精简人员,事半功倍。其次,应充分调动人的能动性。人的能动性说穿了就是人能够主动地去工作。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不同的能力,不同的爱好,不同的风格,就算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都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将这些充满不同点的人组合在一起,共同去完成同一个工作,其管理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在这样的集体里充分调动人的能动性,譬如企业对员工的认同和支持,让员工有归属感等,这样员工就能尽心尽力为企业谋取利益。再次。绩效评估是调动主观能动性的有效方法。调动能动性和绩效评估就像罗卜和大棒一样,是做一项工作的两个手段。大棒的威力相比萝卜是很大的,绩效评估所产生的效果比调动能动性是显著的,且绩效评估是索取,调动能动性是付出,这就是为什么每个企业、每个项目都重视进行绩效评估而忽略调动能动性的原因。但绩效评估不是万能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作评估的也是人,这样就难以保证他评估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另外,绩效评估对简单的工作相对容易一些,像一个工人砌砖的质量、钢筋绑扎的速度是很容易进行衡量和比较的。而对复杂的工作绩效评估就显得作用不大,比如解决一个工程难题,就很难用时间、质量等指标进行评估。综上所述。人的控制不能生搬硬套,应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方法 1.3.2材料的控制  材料的控制是全过程的控制,从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和使用等过程进行控制。材料控制的目的是使在施工项目上所使用的材料尽可能经济合理。并减少损耗。材料的采购应根据施工合同的要求,采购最经济合理的材料,也就是说采购的材料不是昂贵的好或便宜的好。也不是质高的好或质次的好。而应以满足合同条件且低价为宜。材料的采购应坚持”货比三家”的买卖原则。  1.3.3机械使用的控制  施工机械的使用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施工机械的程序化操作。对施工质量有保证。建筑工程是一个劳动力非常密集的行业,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施工的机械化是趋势,在工程上的大量采用机械化施工。有助于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节省施工成本,降低人员的安全风险。  施工机械是一次性投资,使用期较长,属于较大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施工机械管理的关键是在开工前对机械是购买、租赁或者继续使用原有机械进行评估。评估主要是经济指标,在评估时应充分核算各个方案在工程存续期所消耗的经济资源,从中选择较经济的方案。  施工机械管理的另一个关键是保养。良好的保养是保证机械正常工作的必要手段.同时还可以有效延长机械的使用期。制定保养计划时,应根据每部机械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养护方案。并规定专人负责。  2施工项目的验收  施工项目在竣工验收合格后才开始工程结算。因此验收工作应在施工工作结束后尽快完成。有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验收过程相当缓慢,其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施工资料不齐全,到施工工作结束后才开始后补资料。对工程资料的整理,尤其是现场施工工序资料(含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管理技术类资料、材料质保资料。必须要在平时的施工过程中进行整理归档,并随时接受工程监管单位的检查,也就是说,施工验收工作应从工程项目开工就开始着手进行。另外。尤其关键的是施工单位应与施工各建设主体单位、兄弟单位以及工程监督主管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是一个程序化的过程,最终将是通过验收,才能交付使用。施工单位作为一个建设工程核心单位.处理好这种相互结合的立体多维关系,离不开沟通.这样才能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施工和验收。  3建设工程项目的保修  施工验收结束后,施工单位并不是就此结束对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还应按合同要求继续履行工程的保修义务,负责保修期内的工程维修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合同中的保修范围.实施保修工作,保修完成后组织建设方验收;第二.对保修范围外的项目,对于紧急抢修事故,应立即组织抢修,抢修完成后组织建设方验收;第三,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施工方应组织相关建设单位进行现场会诊,提出保修方案后再实施保修工作,保修完成后组织建设方验收。看来,工程项目后期的管理工作丝毫没有因为工程的完工而懈怠.一个企业必须要做到这一点,善始善终,千万不能虎头蛇尾,这关系到企业的声誉和社会竞争力。  4结语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可谓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复杂管理过程,其有严格的工作范围、时间进度、成本预算、质量性能等方面的要求,单纯依靠个人英雄式的单打独斗或者孤军奋战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而必须借助团队合作的力量,项目管理的过程,也是团队合作的过程。

提供一篇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供参考。浅谈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的关系摘 要:针对工程监理企业向工程项目管理方向转型的有关问题,叙述了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的联系与区别,并对工程监理企业向工程项目管理方向转型的若干问题提出了看法。关键词:工程监理;工程项目管理;转型问题探讨我国推行建设监理制度十几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控制工程质量、投资、进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促进了我国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西电东输、西气东送、南水北调等~大批国家重点项目和大中型项目充分证明了工程监理的作用日益明显[I]。但是,也应清醒地看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加入wT0,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和发展, 项目管理方式的不断演进, 建设项目的目益庞大和复杂,无一不给尚处于发展时期的我国工程监理事业带来严峻挑战。监理企业的发展走向是业界普遍关心的问题。建设部发布的《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鼓励有条件的工程监理企业向工程项目管理方向发展,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为工程建设提供更加全面的技术和咨询服务。工程项目管理不仅仅是工程监理业务的拓展, 同时也是其他工程建设管理单位相关业务的延伸。与工程监理相比, 工程项目管理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阶段更为广泛, 对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竞争实力、业务能力、管理水平等要求更高,并非所有的工程监理企业都适合向工程项目管理方向发展。可是,部分监理企业却片面认为,只有向工程项目管理方向发展才是企业的努力方向, 才能发展壮大, 否则就没有出路。更有一些建立在县镇一级的丙级监理企业, 还没有搞清楚什么是工程项目管理,就急忙更名为“某某工程项目管理公司”,这种一哄而上、盲目追风的做法不能不引起业界的担忧。建设部颁布的《指导意见》、《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等文件,把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定义为“受工程项目业主方委托,对工程建设全过程或分阶段进行专业化管理和服务活动”。笔者认为, 这种将工程项目管理服务对象单一化、管理主体专属化的提法,模糊了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监理的界限, 易引起误解,导致工程监理边缘化, 值得商榷。从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与国际工程实际来看,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国外工程咨询机构的服务对象很广泛, 而不限于只为业主或建设方提供服务。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关系如何?工程监理企业如何考虑向项目管理方向发展?这是推动我国工程监理事业健康发展应认真考虑的问题,也是笔者想和业界同仁共同探讨的话题。1 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的关系工程监理的工作内容可概括为“三控(质量、投资、进度)三管(合同、安全、信息)一协调”,而工程项目管理也可为委托人提供类似的服务。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监理之问存在着某种包容与被包容关系,在一定意义上也可把工程监理看作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业务内容。从我国工程管理相关制度看,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确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它们并不是完全等同的概念,不能混淆其根本界限,更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认为工程项目管理就是工程监理。首先, 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的法律地位不同。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虽然都为控制项目目标而进行相关的管理活动, 但其法律地位不同。工程监理作为我国建设领域实行的基本制度之一, 不但在《建筑法》中有明确规定,而且一些特定的建设项目如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大中型公用事业项目、成片开发的住宅小区等必须实行监理,这是国家强制推行的法定管理制度。而工程项目管理则不同, 它是国家倡导实施的一种工程项目管理方法而不是法定管理制度, 建设工程项目是否委托他人进行项目管理以及如何实施项日管理是项目业主或建设单位自主的市场行为,法律法规对此没有限制。其次, 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的实施主体不同。我国工程监理制度规定, 工程监理只能由具有工程监理资质的监理或咨询企业实施, 没有工程监理资质的单位对工程项日所实施的管理不属于工程。工程监理是监理单位受项目业主或建设方委托,为其提供约定的管理服务其本质属于建设项目管理范畴。工程项目管理按其管理主体, 分为建设项目管理、设计项H管理、施工项日管理、供应项日管理等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 工程建设、设计、施工、供应等有天各方都要围绕特定日标开展相关管理活动。可见,工程项目管理是任何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实施单位都应当且必须进行的管理活动, 而不是只有建设单位才需要实施工程项日管理,工程项日管理更不是工程监理或工程咨询单位的专有业务领域。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论文5000

试析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论文关键词:高层综合楼 管理体制 组织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高层施工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做好高层施工组织提出了几点措施和建议。      0 引言      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竞争也显得尤为激烈。作为施工项目负责人,一个优秀的组织者,更应提高对形势的判断能力,博采众长更新观念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以科学的发展,认真组织、精心施工的更高要求,也是新时期项目组织者的具备条件。在以往的组织施工中,组织者的思想比较传统和局限,缺少创新,造成很多工程中的质量缺陷,经济效益受到很大的影响,分析原因影响质量的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1 重建不重管的弊端      在一个工程项目中,管理人员到操作人员,没有切实按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对规章制度或技术规范,只是标语式的挂在墙上,搞形式,走走过场。管理人员不履行职责,故而操作人员违章操作,事故时有发生,没有严格进行施工程序,为所欲为,是影响工程质量的直接原因。      2 手工作业的不合理      操作人员一般都是务工的农民工,缺少理论知识,传统作业在施工中占有很大比例。由于没有采用先进的大型的现代化设备,在业主及监理下不合格的工程大量返工,原材料缺少科学管理造成原材料的极大浪费,原材料贮存、堆放,对原有材料的合格率控制不严格,影响工程质量。给公司的经济造成损失,施工进度的控制不明确,导致工期拖延等。      3 安全措施管理混乱      安全负责人,有名无实,操作人员缺乏安全保护意思。施工中违章操作,组织者很少对操作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安全人员没有给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防护措施,脚手架的搭设没有组织验收。消防设施的虚设,诸多原因留下施工过程中很多隐患,加上周围环境条件,组织人员的水平等,都会影响工程的质量。   随着国际、国内先进技术及先进设备,机械化施工的进入以及机算机在施工中的应用,带动了建筑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尤其重点项目,高层综合楼的施工,对组织者的要求提出更高的要求。一个合格的组织者,不但有理论水平,更应具备管理水平,在整个施工中涉及方方面面。如:计划统计、财务核算、材料供应、工程预算、质量要求、安全技术措施、行政管理以及相应的同步施工中的水电、运输、安装公司等之间的协调,都要具体操作、精心组织。那么对于一个工程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工程目标的完成,项目组织者如何组织好高层综合楼的施工呢?除了应有的优势条件我认为在工程施工中,组织者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认真落实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 作为组织管理人员要全面、完整、总体计划,认真执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贯彻《建筑法》从源头抓起,认真落实、组织图纸会审、工程洽商工作,施工过程中严把每一道工序的操作规程抓大局,促局部多管齐下。抓大局就是组织者要对高层综合楼的整体结构进行分析,按规范操作严把质量关、提高大项工程的合格率。如土方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模板工程、砌体工程都要责任到人,强制性实施。具体如何实施施工中的操作以土方工程为例:组织人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组织工作。    1 施工准备:协同其它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勘查——确定施工方案——测量定位方线——土方机械车辆的准备——现场清理平整——现场排水降水。熟悉图纸——技术交底——岗位责任制。   2 控制挖方标高、轴线标高的复核,并作记录。   2 基础砼浇筑后基土回填 设计变更图纸、文件——测量定位记录——验槽记录——隐弊工程验收记录——质量检查和验收记录等方面的具体工作,如果以此类推,每一项涉及工程做细做好严格执行技术规范,从大局进行组织管理,那么工程质量也不是口头语言,为质量提供了有力保证。在大的工程加大管理力度外,也应处理局部的细小工作,如厨卫内管道接口、隐敝工程、表面工程、以屋面工程为例:按要求有没有预留分格缝,表面有无开裂、起砂、起皮、积水等。所用材料有没有出示出厂合格证,化验报告等资料,只有这样从质量方面进行控制,在施工中的工序质量、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层层把关,组织者从抓质量入手,把施工中的工程质量、施工技术、安全措施等一系列问题均落到实处,合理的、科学的进行。组织一个全新组织者的管理水平就会提升到同行业前列。3 建立材料管理制度 项目组织人员在组织会审图纸、工程洽商工作、编织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外,应该从监理单位负责人的管理,实施和建立材料管理制度,杜绝劣质材料流入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保证工程质量和确保工期的关键之一。认真采购执行材料的检验和测试制度,采购材料的责任制,材料的规格、型号、单位和数量,质量标准,应于设计单位和业主的要求相统一,监理是建筑市场的主体要与监理递交出厂合格证、准入证、化验报告等材料方面的相关资料,认真组织严格落实,才能确保工程质量顺利达标。   4 安全生产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有效保证 组织者要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条例》对操作人员加强安全思想教育,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主导思想,加强管理手段,监督施工过程的安全生产,纠正违章行为,保证各类机械的安全运行,消防设备齐全,脚手架的搭设、架体和建筑物的拉结,防护拦都要组织验收,合格后方能施工。现场操作人员必须带好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扣好安全带,建立安全责任制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防患于未燃。   5做好成本控制和进度控制 高层综合楼施工前根据工程造价,在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的同时,应考虑成本的控制,应把工程分成若干分项,分部工程,如土方和基础工程、地下结构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等,进行评估预算成本,利润较高、潜力较大的工程(如装修、装饰工程)尽量降低成本,可又不影响工程质量的途径。而施工进度的控制是组织者在施工中的重要部分。确定目标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根据施工内容的多少,施工工期的长短,根据施工的合同,施工目标,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等,有计划的合理发挥成本控制和施工进度控制有机结合,必定会引起质量的长短。   6 积极推广先进施工技术和先进的机械化设备 即使有很好的组织施工,手工操作的滞后仍会影响工程质量的提高,与先进的施工技术不可比拟。如混凝土的人工振捣,由于操作人员的松懒、懈怠、造成很多结构中振捣不密实,直接影响工程质量,而采用自动化高抛免振捣方法施工,再辅助人员处理,使振捣更好的效果。又如钢筋工程中很多都是人工处理,生锈的钢筋运用到工程中,施工钢筋和砼结构脱落也会影响质量。只有合理运用的先进施工技术,加上先进的机械化设备的引进,即能节省人力,又能降低成本又加快工程进度是当今组织应该采纳的途径之一。   7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是施工管理的根本,保证质量实现工程目标,必须重视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为此应该建立施工管理体系。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管理水平也决定着质量的好坏。组织者应经常性培训管理人员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的提升,组织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积极引进人才做好人才的储备和开发,走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有工程质量的保证和业务的发展,才能打造精品。   综上所述,如果做到认真、负责、树立以质量生存的思想意识,以人为本、合理组织、严格考核、认真履行组织者的职责、总结经验,就能走出一条自身发展又能顺应市场的规范之路。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水平、提高施工管理水平调动操作人员的积极性,更多的了解市场信息辅以激励机制,这样就能安全组织好高层综合楼的施工。

发个QQ 希望我可以帮助你

某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工艺与技术交底 看看这些施工组织设计,看看对你有没有帮助,这里挺多,自己找找哦

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论文

【论文摘要】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是通过管理使项目的目标得以实现。一个建设项目参建方涉及勘探、设计、监理、施工等诸多企业,项目实施流程从设计,到施工,到竣工,到保修等阶段,文章仅从施工方的项目管理角度,结合一些在实践中的经验谈谈的看法。  【论文关键词】建筑质量;投资成本;施工组织;提高效益;团队合作  0前言  建设项目管理是为实现项目投资、进度、质量目标而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和协调工作,内容是研究如何高效益地实现项目目标。南于建设项目是一次性的,故项目工程需要用系统的观点、理念和方法进行管理,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和程序性的特点。建设项目的生产要素有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技术和资金,这些要素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是一种相互结合的立体多维的关系,这就说明项目是具有系统性的施工,具有系统管理的特点。加强项目管理,必须对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详细分析,认真研究并强化其管理。对项目生产要素进行管理主要体现在4方面:(1)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即对生产要素适时、适量、比例适当、位置适宜地配备或投入以满足施工需要;(2)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即对投入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在施工中进行适当搭配以协调地发挥作用;(3)对生产要素进行动态管理。动态管理是优化配置和优化组合的手段与保证,动态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按照项目的内在规律,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各生产要素,使之在项目中合理流动,并在动态中寻求平衡;(4)合理、高效地利用资源,从而实现提高项目管理综合效益,促进整体优化的目的。  l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  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包括成本、进度和质量控制,三个控制没有轻重之分,同等重要并有机结合。  1.1成本控制  项目施工的成功与否。利润率是一个重要指标。利润=收入-成本。可知利润的增长,就要增加收入、减少成本。收入在施工单位竞标以后是相对固定的.而成本在施工中则可以通过组织管理进行控制.因此成本控制是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关键工作。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1)成本最低化原则。施工单位应根据市场价格编制施工定额。施工定额要求成本最低化,同时还应注意成本降低的合理性。施工定额还应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经常地进行调整。  2)全面成本控制原则。成本控制是”三全”控制,即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控制。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有一个系统的实质性内容,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等,应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但又人人不管现象。  3)动态控制原则。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应从项目施工的开始一直到结束。在施工前.应确定成本控制目标;在施工中,应对成本进行实时控制,及时校正偏差;在施工结束后,对成本控制的情况进行总结。  4)目标管理原则。项目施工开始前,应对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确立目标。目标的确定应注意其合理性,目标太高则易造成浪费。太低又难以保证质量。如果目标成本确定合理,项目施工的实际成本就应该与目标成本相差不多。相差太多。不是目标成本确定有问题。就是项目施工有不善的地方(譬如有偷工减料或者出现材料质量不合格的情况)。  5)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各部门在肩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力,同时项目经理要对各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评,实行有奖有罚。只有真正做好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1.2进度控制  首先,编制进度计划应在充分掌握工程量及工序的基础上进行。其次,确定计划工期。一般情况下,建设单位在招标时会提供标底工期。施工单位应参照该工期,同时结合自己所能调配的最大且合适的资源,最终确定计划工期。再次,实时监控进度计划的完成情况。编制完进度计划不是将它束之高阁,不按计划进行施工,而应按照所编制的进度计划对实际施工进行适时监控。正确做法是,每周总结工程进度,监控其是否与计划有偏差,若工期滞后,寻找原因,落实赶工计划。在每周监控的基础上。每月、每季或者每年进行一次工程进度总结。最后,应尽量减少赶工期现象。进度计划一经确定。应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施工,原则上不提倡赶工期。进度计划是在施工单位所能获取的最大且合适的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的,赶工期无疑将增大资源的投入。而投标报价是在施工成本的基础上形成的,增大资源投入将提高施工成本、减少利润。  1.3质量控制  项目施工的质量控制主要应从人、材、机3个方面着手控制。由于任何项目都是由人来完成的,所以人的控制是质量控制中最为关键的工作,是其他控制的基础。  1.3.1人的控制  项目管理中最难最基本的管理就是人的管理。人的控制首先是要选好人、用好人。人的能力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是有所不同的,但它的变化应该是围绕一个基点变动的,这个基点每个人是不同的,选择人才时应该挑选基点比较高的。不同的工作对基点的高低要求是不同的,要人尽其才,用好人。另外,应尽量做到一人多能,这样就能精简人员,事半功倍。其次,应充分调动人的能动性。人的能动性说穿了就是人能够主动地去工作。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不同的能力,不同的爱好,不同的风格,就算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都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将这些充满不同点的人组合在一起,共同去完成同一个工作,其管理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在这样的集体里充分调动人的能动性,譬如企业对员工的认同和支持,让员工有归属感等,这样员工就能尽心尽力为企业谋取利益。再次。绩效评估是调动主观能动性的有效方法。调动能动性和绩效评估就像罗卜和大棒一样,是做一项工作的两个手段。大棒的威力相比萝卜是很大的,绩效评估所产生的效果比调动能动性是显著的,且绩效评估是索取,调动能动性是付出,这就是为什么每个企业、每个项目都重视进行绩效评估而忽略调动能动性的原因。但绩效评估不是万能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作评估的也是人,这样就难以保证他评估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另外,绩效评估对简单的工作相对容易一些,像一个工人砌砖的质量、钢筋绑扎的速度是很容易进行衡量和比较的。而对复杂的工作绩效评估就显得作用不大,比如解决一个工程难题,就很难用时间、质量等指标进行评估。综上所述。人的控制不能生搬硬套,应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方法 1.3.2材料的控制  材料的控制是全过程的控制,从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和使用等过程进行控制。材料控制的目的是使在施工项目上所使用的材料尽可能经济合理。并减少损耗。材料的采购应根据施工合同的要求,采购最经济合理的材料,也就是说采购的材料不是昂贵的好或便宜的好。也不是质高的好或质次的好。而应以满足合同条件且低价为宜。材料的采购应坚持”货比三家”的买卖原则。  1.3.3机械使用的控制  施工机械的使用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施工机械的程序化操作。对施工质量有保证。建筑工程是一个劳动力非常密集的行业,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施工的机械化是趋势,在工程上的大量采用机械化施工。有助于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节省施工成本,降低人员的安全风险。  施工机械是一次性投资,使用期较长,属于较大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施工机械管理的关键是在开工前对机械是购买、租赁或者继续使用原有机械进行评估。评估主要是经济指标,在评估时应充分核算各个方案在工程存续期所消耗的经济资源,从中选择较经济的方案。  施工机械管理的另一个关键是保养。良好的保养是保证机械正常工作的必要手段.同时还可以有效延长机械的使用期。制定保养计划时,应根据每部机械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养护方案。并规定专人负责。  2施工项目的验收  施工项目在竣工验收合格后才开始工程结算。因此验收工作应在施工工作结束后尽快完成。有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验收过程相当缓慢,其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施工资料不齐全,到施工工作结束后才开始后补资料。对工程资料的整理,尤其是现场施工工序资料(含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管理技术类资料、材料质保资料。必须要在平时的施工过程中进行整理归档,并随时接受工程监管单位的检查,也就是说,施工验收工作应从工程项目开工就开始着手进行。另外。尤其关键的是施工单位应与施工各建设主体单位、兄弟单位以及工程监督主管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是一个程序化的过程,最终将是通过验收,才能交付使用。施工单位作为一个建设工程核心单位.处理好这种相互结合的立体多维关系,离不开沟通.这样才能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施工和验收。  3建设工程项目的保修  施工验收结束后,施工单位并不是就此结束对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还应按合同要求继续履行工程的保修义务,负责保修期内的工程维修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合同中的保修范围.实施保修工作,保修完成后组织建设方验收;第二.对保修范围外的项目,对于紧急抢修事故,应立即组织抢修,抢修完成后组织建设方验收;第三,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施工方应组织相关建设单位进行现场会诊,提出保修方案后再实施保修工作,保修完成后组织建设方验收。看来,工程项目后期的管理工作丝毫没有因为工程的完工而懈怠.一个企业必须要做到这一点,善始善终,千万不能虎头蛇尾,这关系到企业的声誉和社会竞争力。  4结语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可谓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复杂管理过程,其有严格的工作范围、时间进度、成本预算、质量性能等方面的要求,单纯依靠个人英雄式的单打独斗或者孤军奋战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而必须借助团队合作的力量,项目管理的过程,也是团队合作的过程。

论施工企业推动项目部成本管理工作的要点2009-04-16 22:36 摘要:本文认为项目部是企业成本管理的主体。围绕着建筑产品的直接成本的构成,从建立成本管理体系、完善成本管理办法和考核制度、建立成本管理保障措施和事先控制机制、合理确定成本管理目标、制定经济目标责任制和对项目部实行动态管理的奖惩机制、及时进行成本核算分析等方面介绍了作者近十年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项目成本管理 制造成本 管理体系 保障措施 内部招投标 动态管理 经济目标责任书 成本分析 奖惩兑现  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是管理理论界公认的最为复杂的管理难题之一。因为,建筑产品的“单件性”特点,使管理工作务必以“项目特点”为中心展开,所以,其管理的组织模式层出不穷,其管理方法、控制措施多种多样,但是,其管理的目标主要有四个:质量、成本、工期、安全。本文涉及的只是成本管理的一些行之有效的要点。  首先,我们要从“管理”概念的准确理解开始。传统的“管理”的概念是指一种自上而下的“权利”,这是一种“专制”的思维模式,如果,把这种概念不加思索的搬到建筑企业内部管理中,必然造成公司内部上下级的不信任和不团结,甚至造成对管理措施的抵触情绪,那么,不论多好的管理主张或措施,最终都只能以失败收场。那么,“管理”的准确定义应该是什么?管理是“负责的自治”组织机构对企业贡献的责任,明确的标志和组织的原则应该是职能而不是权利。故我们所探讨的项目部成本管理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企业对项目部实施“专制”管理,而是研究以项目部为成本管理的主体,企业如何推动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工作。下面我们将围绕建筑产品的直接成本枣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项目部的间接费,同时结合建筑产品的“单件性”特点展开讨论。  一、企业内部形成成本管理的体系,完善成本管理办法及考核制度,建立成本管理保障措施。  长期以来,部分施工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尽管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管理知识的匮乏,导致管理方法陈旧,很难达到成本管理的目标。一些高级管理人员采用了秋后算帐的管理方法,认为成本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情,有些项目经理将项目成本管理的责任归于项目成本管理主管或财务人员。其结果是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工程组织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材料管理人员只负责材料的采购、验收和发料。这样表面看来,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各司其职,但却没有了成本管理的责任。  成本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作,它贯穿于从工程前期的投标、合同签订、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成本预测、到工程实施中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控制、资金的回收、竣工结算的审核、保修期的结束等全过程,涉及到经营部门、财务部门、预结算部门、物质供应部门、质量部门、安全部门等企业的各职能部门。亦即成本管理是一项全员共同参与、各职能部门共同监督、管理完成的系统工程,企业内可形成以财务、预算部门为主,材料、质量、安全等其它各职能部门配合的成本管理体系,完成以项目部为责任主体,各职能部门、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的成本管理过程,最终形成企业内部的一个价值链,通过价值链的活动来创造效益,其中某个环节的受阻或不畅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价值链的正常运行,从而影响企业成本管理的效果。因此,建立成本管理的保障措施枣即成本管理工作应遵循的程序和规范,至关重要。首先,须理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理顺职能部门与项目部之间的关系,理顺项目部与专业单位之间的关系,明确职责,形成规范的、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流程及管理规定;其次,须结合项目特点,不断完善成本管理办法及考核制度,制定配套的激励机制和奖罚政策并予以及时兑现。这样,才能为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条件和保障。  各职能部门围绕成本管理这条主线,根据本部门的工作职责,结合项目部的实际情况,拟定切实可行的项目部管理办法及考核实施细则,在对项目部实行量化管理的同时,职能部门不能丧失服务的职能,包括对项目部提供技术服务、信息咨询、业务培训、对外协调、经营工作的支持等,为项目部创造一个良好的后方保障体系及工作环境。各职能部门通过过程中对项目部进行的量化考核、评分的累积,至工程完工,则完成了对各项目的量化考核和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的评定,提交预算、财务部门,作为对项目部是否实现各项经济目标,进行综合考核和经济兑现的依据。这样,各职能部门在完成各自对项目部垂直管理及服务的同时,又实现了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勾通联系。  二、建立事前控制机制,合理确定成本管理目标。  成本管理的事前控制最好的方法是:企业内部对各项目部实行招投标制。这样可以对成本管理的目标进行自下而上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就能充分明确成本控制的关键因数、成本管理目标技术上合理性、实现成本管理目标的具体措施、各管理人员的具体目标及职责。该工作完成后,与成本管理有关的职能部门就通过内部竞争机制自觉地制定了符合建筑产品“单件性”特点的成本管理目标和与之配套的工作方法、检查措施、考核制度,达到了管理“自治”的目的。对于因特殊情况或中、小型施工企业,无法采用内部招标的,也必须建立成本管理目标的合理性讨论制度。  1、企业内部对各项目部实行招投标制的必要性和优点如下:  引入内部竞争机制,可充分调动项目部成本管理的积极性,提高项目部成本管理的水平。  一些企业对项目部任务的分配,采取指定式或谁揽到任务给谁干的方式进行,二种分配机制均存在很多弊端。  按照指定式分配任务的方式,由于企业对外:面对的是激烈竞争的招投标市场,对内:是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内部分配工程任务的管理方式,不论项目部管理水平高低,均可分配到工程项目,这种分配任务的方式,必然导致成本管理目标采用下达任务的“专制”化方式,久而久之,企业将陷入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同时企业内项目部会出现对自上而下的成本管理目标的抵触情绪,严重的直接影响企业的工作作风,丧失自主进行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和动力,目标成本的确定难以真正体现项目部的成本管理水平,企业最终将承担因为项目管理水平低,而丧失整个企业的对外竞争力的风险。  按照谁揽到任务给谁干的分配机制,也有弊端。现代企业如同斜坡拉球,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两种力量,向上牵引的力是市场的开拓能力,球下方的支点是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提高的能力。  这两种能力同等重要,若一味强调牵引力,而忽视了支点的作用,球将下滑,严重时甚至丧失整个市场。如果按照谁揽到任务给谁干的分配机制分配工作任务,一方面,将导致企业内部只重视市场经营忽略内部管理的风气,其直接的表现形式是“以包代管”,其后果是公司承揽的任务多,工程干砸的也多,工程质量难以控制,工程成本管理一笔糊涂帐。这样会导致企业将不正常市场竞争手段视为主要手段并以此代替内部管理目标,最终将在市场上因为失去信誉而丧失竞争能力。而我们的建筑市场中,这种重经营、轻管理的企业,仍有很大一部分,这样,现有的施工企业将因为重视目前利益而丧失长远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会导致一些项目部没有任务而息工,另一些项目部因任务偏多而分包给外单位,企业额外增加了息工人员的工资或生活费,以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费用,同时项目部在息工期间还要开支间接费、固定资产折旧费等固定费用,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因此,施工企业急需要改革内部管理,在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间寻找平衡点:引入内部竞争机制搞好成本管理。  在企业内部引入竞争机制,可有效地调动各项目部成本管理的积极性,使企业内部人才资源得到优化的配置。对于以企业为主参与招投标中标的项目,应该按企业预算、财务部门为主测算的中标项目的成本管理目标以及对建设方的承诺作为内部招标的基本条件,让各项目部进行投标,对成本、质量、安全、工期等管理目标进行竞争和具体保证实施措施的比选。通过竞争,促使各项目部不断挖掘自身成本管理的潜力,测算具有竞争力的成本目标值,承诺施工合同中关于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条款,企业可根据项目部的竞争条件,实力,对比企业测算的成本目标,确定成本管理目标和与之配套的动态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选择管理水平高、满足企业管理目标要求的项目部来承担工程任务,最终达到保证质量、工期,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标。这样,在项目部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机制,管理水平高的项目部可得到长足发展,企业的高级管理层在这样的良性管理环境中适当引导,根据各项目部的特点,可以轻松地培养出高水平的精干的专业项目部。当然,管理水平低的项目部将在竞争中被逐渐淘汰,从而,实现了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  对于项目部对外自行承揽的项目,必须纳入企业内部管理体系,项目部拥有优先权承揽该工程的施工,但必须按企业内部管理规定进行内部竞争后,挖掘合理成本管理目标潜力后,在同等合理条件下方可确定优先权的使用。如果,遇到工程技术要求难度大、成本管理风险大的项目,企业须根据实际情况加强项目部管理班子,保证管理各项目标的实现。  2、测算成本管理目标的具体方法  进行成本管理,必须确定客观合理的目标成本,我们可以制造成本包干价作为目标成本进行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制造成本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直接发生在项目部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它直接费、间接费等费用。制造成本的预测是以施工图预算为基础进行,采取量价分离、以收定支的原则进行测算,即制造成本的预测不以对建设方的优惠下浮比例相关,原则上不突破中标预算费用。制造成本是在分析、测算预算直接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基础上,进行相互补充、比较后确定,具体如下:  预算直接成本是对施工图预算所列造价组成、按照制造成本的核算内容进行分析归类而得的,其中直接成本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根据分部分项工程量和预算单价计算求得,直接成本的其他直接费、现场管理费,按工程类别、计费基础和取费系数计算求得。  对于预算造价中的其它费用,如企业管理费、利润、税金、规费(含劳动保险费、定额编制费、费)等,不包括在预算直接成本内,作为工程完工后成本核算、效益分析的指标。  预算直接成本中的直接人工费往往低于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费,在进行可能支出的计划成本人工费的测算时,是按照各分部分项工程预算工程量与分项工程量人工工资单价的乘积核定,实行平米包干;现场管理人员的工资则根据不同类型工程核定平米包干指标;项目部后勤管理人员工资包干基数,按每年承担工程规模大小核定。  材料费支出计划成本,可根据预算材料费减去材料计划降低额求得。材料计划降低额的计算,分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价差,即对于用量大的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根据材料预算价和市场采购价的差额计算材料价差的计划降低额;二是量差,即根据以往的经验、采用的工艺、方法先推算出可节约的主要材料用量比例,再乘以主要材料的用量,便可计算出主要材料量差的计划降低额。  周转材料支出计划成本,根据周转材料使用计划量、租赁时间及租赁单价进行计算。  机械使用费支出计划成本的测算,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使用自有机械的折旧大修费、经常修理费、操作人员的工资及奖金、燃油及电费等,根据使用台数、有关资料及经验测算;另一部分是使用租赁机械,根据需要租赁台数、租赁时间及租赁单价分类计算。  成本管理目标的测算重要的参考因数还有企业已有的内部成本管理历史数据。历史数据的收集、总结工作非常重要,其成果是企业的关键性技术秘密。  成本管理目标的测算难度最大的是动态测算工作,其工作内容函盖工期成本测算、质量成本测算、风险因数测算。对于成本管理风险大的工程项目必须进行风险测算,寻找降低或规避风险的途径。  按预算直接成本和按可能支出的计划成本及历史数据对照比较,互相修正,充分考虑动态成本管理因数后确定制造成本包干价。  三、签订经济目标责任书,建立项目部的责、权、利挂勾的奖惩机制,该机制必须能对项目部实施动态管理。  项目部是工程实施的主体,是成本管理的直接责任人,项目部成本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不仅是专业成本人员的责任,也是项目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部经理的责任,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形成责、权、利相结合的奖惩机制。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就是要求项目经理对施工进度、质量、成本、安全和现场管理标准化全面负责,特别要把成本控制放在重要位置。而有些企业因各部门、每个其岗位责权利不相对应,以至于无法考核其优劣,以致于出现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即使兑现了也是受奖的不公,受罚的不服。因此,企业在确定实施工程任务的项目部后,应及时与项目部签定经济目标责任书,明确项目部的责、权、利,奖罚分明,是促进项目部成本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的动力。  在经济目标责任书中,明确项目的成本目标、质量目标、资金回收目标、进度目标及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动态控制的程序和方法,明确奖惩兑现的办法、时间、兑现的额度。其中实现成本目标是项目部奖惩兑现的前提,未实现成本目标的节约,则不予以项目部的奖励兑现;其它各项目标按重要程度,确定所占比重,由各职能部门对项目部进行单项考核评分,按单项目标所占权重进行加权综合评分,使项目部的奖金与综合评分值挂勾,实现质量与成本管理并重,且成本管理一票否决制的综合考核经济目标责任制,极大地提高了项目部成本管理的主观能动性。  项目部根据经济目标责任书中的各项指标,进行目标分解,使项目部的每个管理人员都承担相应的指标,并与奖罚挂钩。同时项目部应成立由核算员、材料员、财务人员、技术员等共同参与的成本核算小组,接受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垂直管理,同时接受项目经理的直接管理,成本核算组按照项目经理的要求,完成经济目标责任书各项指标的分解、实施、监督、考核以及对企业核算部门的工作对接。企业各职能部门将加强对项目部的检查、监督、指导和服务,使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工作在企业的监控下有效进行。  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质量、成本、安全、文明施工、进度等各项指标之间的辩证关系。“企业是利润中心,项目是成本中心”。施工企业要想从工程项目的建设中获得利润,必须在保证安全、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严格实行成本控制。“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基,但当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再要求提高时,由此发生的费用就会呈几何级上升。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管理者要找到质量成本最低的理想点,在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又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达不到质量要求带来的返修,甚至质量事故的发生,将加大企业成本,影响企业的信誉;但也不能为了片面追求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的信誉度,出现“质量过剩”现象,这将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安全是职工的生命,项目的生产,首先要加强防患意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保证参加工程建设的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安全伤亡事故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工期管理也是合同管理的环节之一,寻求最佳工期点成本,如何处理工期与成本的关系,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中的又一重要课题,为了保证工期而采取技术措施,必然增加工期成本,但由于延误工期而导致违约,必然被索赔。一般来说,工期短,成本小,但当工期缩短到一定限度时,再要缩短工期,所采取措施的成本则会急剧上升。因此,在确保工期达到合同要求时,尽可能降低工期成本。切不可为了追求市场竞争力而盲目赶抢工期,否则,不但增加技术措施费用,导致工期成本超支,还会出现质量、安全事故,直接影响经济效益。  总之,对项目部考核的指标必须尽可能简单化,又必须直接与业绩挂钩,不能参杂业绩以外的任何因数。  四、及时进行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效益分析、奖惩兑现工作。  加强项目成本核算是建筑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要求,也是建筑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重视项目成本核算、分析,并进行数据的收集、积累,建立企业成本数据库,为成本控制提供数据和依据,为成本预测和计划提供信息,为对外工程招投标工作提供重要参考。通过对工程项目成本构成和影响成本因素的分析,进而对项目的赢亏进行分析,找出项目的赢亏点,指导今后的项目管理,考核项目部的成本管理水平,弄清未来成本管理工作的方向,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只有推进成本战略,逐步建立信息资源优势,才能对项目管理具有指导意义,才能适应战略发展的需要。  工程竣工后,根据项目成本分析、效益分析数据,及时进行奖惩兑现,对责任部门、相关人员地进行考核,实行奖优罚劣的原则,对成本管理水平高的项目部的成本管理经验进行推广,对项目经理则在工程任务安排时予以优先考虑,以提高成本的节约意识,提高项目部成本管理的积极性?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是全方位的、动态的,要求项目经营者对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文明施工等,都要纳入正规化、标准化管理,这样才能使施工项目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地进行。加强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既是企业积极适应WTO的规则要求,又是向科学管理要效益的具体举措,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地自我完善,增强企业的生命力,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持续发展。施工项目的成功管理不仅对项目、对企业有良好经济效益,对国家也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成功的管理,必须建立在科学的管理理念上,在企业的总体目标下,谁能调动企业内所有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谁就能取得成功,只有成功的管理才能能促进项目和企业的发展,能推动建筑市场不断前进,只有开拓创新,总结经验,在项目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才能最终创造出一条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成功之路。

浅论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方法的改进 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指导施工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的纲领性文件,是施工技术与施工项目管理有机结合的产物,它是工程开工后施工活动能有序、高效、科学合理地进行的保证。 从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特点看:施工组织设计是以单个工程为对象进行编制的,一般情况下是各个施工企业分别独立进行,它有很强的技术性和综合性,需要编制人员有足够的建筑工程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实践经验。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必须适应工程项目和业主、设计、监理的特殊要求,同时也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地方规范的要求。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必须满足最终的一个基本要求即对施工过程起到指导和控制作用,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实现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效益,达到施工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目的。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目前所存在的缺陷: 目前所累积的建筑施工技术资源得不到有效、充分的应用,特别是其中的智力资源,这一方面是编制人员自身素质和经验不足造成的;另一方面是传播渠道不足不畅通所致。对早已有的成功经验没有进行借鉴,所编制的内容缺乏新技术、新工艺,没有起到提高劳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的作用。往往有这种情况,某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员在构想的内容,早已是有经验可以借鉴,但他不仅没有借鉴,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这项成果的存在,这就给编制人员带来了大量的重复劳动。 有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员缺乏技术理论基础和具体施工经验,编制中只是对技术规范照搬照抄,而未对具体工程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和设计,没有起到指导施工作用。 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对每个建筑工程逐个进行编制,以适应不同工程的特点,但不同编制人员对于同类型的施工工艺在进行编制工作的同时,作了大量不必要的重复劳动,降低了工作效率。 现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只作为技术管理制度的一项工作,它主要追求施工效益而很少考虑经济效益,存在只注重组织技术措施,而没注重经济管理的内容,以至在实施过程中不讲成本,没有实现经济效益的目标。 目前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经常是技术部门的几个技术人员包揽,技术部门搞编制,生产部门管执行,出现设计与实施分离的现象,以至造成施工组织设计只是个形式而已,不能真正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建筑水平的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原有的传统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方法已不能适应现在的要求。目前我国已加入了WTO,建筑施工企业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适应建筑市场和新型施工管理体制的需要,要具备建造现代化建筑物的技术力量和手段,就必须对现在的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进行改进。实施办法如下: 运用系统的观念和方法,建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工作的标准。行业管理部门如能对建筑工程的大中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收集,经过分析和归纳,整理并发布,则能使先进的施工组织设计更能发挥效益,减少编制人员重复劳动,而且能推广先进经验。 企业应改变施工组织设计由技术部门包揽的做法,实行谁主管项目实施,就由谁负责主持编制并执行的方法。使施工组织设计能较好的服务于施工项目管理的全过程。 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就是根据不同工程的特点和要求,根据现有的和可能创造的施工条件,从事实出发,决定各种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应根据多年积累的建筑施工技术资源,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施工技术,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并结合工程项目的特殊性,从技术及经济上互相比较,从中选出最合理的方案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使技术上的可行性同经济上的合理性统一起来。 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应简明扼要,突出目标,结合企业实际满足招标文件的需要,要具有竞争性,能体现企业的实力和信誉。 建筑施工企业应实行施工组织设计的模块化编制,更多的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以便进行积累、分组、交流及重复应用,通过各个技术模块的优化组合,减少无效劳动。 努力贯彻国家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标准,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建立并完善科学的、规范的质量保证体系。逐项地编制质量保证计划,应与施工组织设计工作同时进行,并努力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扩大深度和范围,对设计图纸的合理性和经济性做出评估,实现设计和施工技术的一体化。施工企业要建立施工组织设计总结与工法制度,扩大技术积累,加快技术转化,使新的技术成果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得到应用。 目前已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中已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建筑施工企业应大力发展与运用信息技术,重视高新技术的移植和利用,拓宽智力资源的传播渠道,全面改进传统的编制方法,使信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到核心的作用,逐步实现施工信息自动化、施工作业机器化、施工技术模块化和系统化,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增强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力,从而使企业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

任务书1 土木工程 系 土木工程 专业 班 姓名: ××××× 毕业设计(论文)时间: 2009 年 3 月 9 日 至 2009 年 6 月 12 日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XXXX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1 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应达到的目的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完成所学基础和专业课程以后所进行的最后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综合运用和对学生的全面考核,通过毕业设计巩固、深化和扩展所学知识,培养和锻炼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设计通过一个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使学生对一般土建工程设计与施工内容、施工全过程科学组织与管理、施工过程的质量、安全控制等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熟悉有关规范、规程、手册和工具书,为今后独立工作打下基础。毕业设计特别应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踏实、细致、严格、认真和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2 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的内容和要求(1) ××× 工程建筑施工图一套 ××× 张,结构施工图一套 ××× 张,该工程为 ××× 结构,地上 层,地下 ×× 层,总建筑面积 ×××× ㎡;(2)施工现场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情况依据施工图纸确定;(3)所有预制构件均在预制构件厂制作,运距 20 km;(4)现场供电条件:供电容量满足施工用电要求;(5)现场供水条件:采用城市供水管网,供水量满足施工要求;(6)材料、构配件、施工机械及劳动力均满足正常施工的需要;(7)合同工期为: ××× 天;(8)开工日期为: 2009 年 9 月 1 日 ,竣工日期为: ××× 年 ××× 月 ××× 日 。3 对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成果的要求1 施工组织设计书1份(标准装订文件);其内容应包括:1 编制依据2 工程概况工程特点;建设地点特征;施工条件。3 施工项目管理组织及职能分工选择该项目的组织形式;确定项目经理部的机构设置;项目经理的遴选与职责;项目经理部成员的主要职责;施工项目经理部的管理制度等。4 各种资源需要量计划及施工准备技术准备工作;主要施工机械需要量计划;主要材料需要量计划;主要工种施工力量需要量计划;现场准备工作等。5 施工方案(1)施工流向及施工程序各个分部工程施工段的划分及施工流向的确定;地下工程、主体结构、内外装饰、屋面工程等施工阶段的施工顺序。要求对可以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可行施工方案的施工内容,要求做出不同施工方案之间的技术分析,通过比较计算选择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最优方案。(2)主要施工机械的选择进行施工机械选择时,应初步选择出两种或两种以上施工机械,要求做出不同施工机械之间的经济分析,通过比较计算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施工机械。(3)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施工测量(包括沉降观测和基坑侧移观测)与放线;基坑(或基槽)土方的开挖及回填;基坑降水与基坑支护;垫层混凝土;地下防水工程;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的钢筋工程、模板工程及混凝土工程;围护结构的砌筑;屋面工程;脚手架工程;门窗工程;装修工程。6 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划分施工过程;计算施工过程的工程量和施工持续时间;利用网络计划技术或横道图绘制施工进度计划表;施工进度计划的主要评价指标的计算;施工项目进度控制与工期保证措施。要求按《全国统一建筑安装工程工期定额》确定工程的施工工期,并按工程量计算所得结果,通过劳动定额、基础定额和预算定额,再加上施工实践经验,确定各项施工过程的作业时间,在确定的工期和开竣工日期条件下,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时标网络计划(必要时对计划进行优化)或单位工程施工进度横道图,做出劳动力资源需要量统计图。7 施工平面布置图的设计现场施工条件;计算确定各种材料和构件堆场、各种临时性设施所需面积;计算施工现场的临时供水供电等;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要求施工平面布置图上应体现当前在建工程、拟建工程、已有建筑物和构筑物,施工围墙和周围环境,垂直运输机械、搅拌机械、材料和构件堆场、钢筋和木工加工棚、办公及休息用房、食堂、厕所、现场施工的临时供水供电线路、施工临时道路等。8 施工项目技术与信息管理措施测量定位管理措施;施工试验管理措施;施工资料管理措施;其他技术管理措施。9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措施质量方针和目标;质量管理控制措施;质量技术控制措施。10 项目现场及安全管理措施11 施工项目冬期、雨期施工措施12 技术经济指标主要进行施工场地占地面积、施工工期、劳动量、劳动力均衡系数、采用合理施工方案和先进技术的成本节约指标等的计算。2 图表(折叠,不装订)1 施工进度计划图1张(2#加长,电脑绘图)2 主体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1张(2#,电脑绘图)3 外文文献翻译翻译与本题目相关的不少于3000字的外文文献1篇,同时提交原文与译文(原文及译文单独装订) 。设计(论文)进度计划安排阶段 应完成的主要工作 计划起止时间1 熟悉和审核施工图纸 第3周2 确定施工项目组织机构;计算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 第4~5周3 初步确定施工方案 第6周4 进行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最终施工方案 第7周5 进行主要工种工程施工方法的确定 第8周6 编制各个分部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形成初步的施工进度计划表 第9周7 进行施工进度计划的优化,形成最终的施工进度计划表 第10周8 确定临时性生活、生产设施;确定临时供水、供电管线 第11周9 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及各种资源需要量计划 第12周10 进行施工平面布置图设计 第13周11 绘制施工进度计划表、施工平面布置图 第14周12 外文文献翻译 第15周13 编写毕业设计文件,打印、装订及提交毕业设计成果 第16周14 毕业答辩 第17周主要参考文献〔1〕重庆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合编土木工程施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2〕赵志缙等主编建筑施工[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3〕建筑施工手册编写组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4〕 江正荣建筑施工工程师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5〕江正荣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6〕建设部全国建筑安装工程统一工期定额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7〕王庆春建筑施工常用数据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8〕杨和礼土木工程施工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9〕丛培经工程项目管理(修订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0〕杨劲,李世蓉建设项目进度控制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指导教师(签名): 审批人(签名):先这些吧!东西太多

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论文怎么写

你好!平面图就没办法弄了,呵呵 《建筑施工组织》课程整体设计一、课程教学目标1、课程在本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地位、作用、价值 《建筑施工组织》课程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育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一门主要专业课,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及应用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施工组织设计是建筑施工的组织方案,是指导全面施工的技术经济文件,是指导现场施工的法规。只有坚持施工程序,重视施工准备,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按计划组织全现场的施工活动,使建筑施工活动自始至终处于良好的管理和控制状态,对企业提高生产能力,加速工程进度,降低成本及改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2、课程与专业培养目标 (1)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本课程按照建设部建筑施工技术专业专科培养目标的要求,运用模块式课程结构,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构建以工作过程知识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理论部分以够用和满足岗位和职业能力的需要为原则,重点以提高学习者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宗旨,力图以建立在以学生为本位的理念下,为建立多样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而服务,通过相关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强化职业技术实践活动,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知识目标:熟悉建筑施工组织概论及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掌握施工准备工作的编制方法;熟悉流水施工的基本原理、参数及分类,掌握流水施工的编制方法;熟悉网络计划的概念和组成,掌握网络计划的绘制方法和参数计算方法;熟悉施工组织设计的分类和内容,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熟悉施工组织总设计的概念和内容,掌握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方法。 技能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训,培养学生具有合理选择施工方案,组织工程项目的流水施工,绘制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的网络计划,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表并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图的能力。 态度目标: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密切联系工程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创造性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本职工作的精神;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公共道德。 (2)课程的职业岗位指向 在专业调研及岗位工作过程分析的基础上,以建筑施工现场一线生产及管理岗位中具有相近知识、能力、素养要求的岗位集合,形成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主要岗位是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资料员、检测员、造价员。 本课程为土建施工企业的施工员职业岗位必备知识。 (3)课程目标体现专业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通过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结构的分解,专业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分为十二项综合能力、五十九项专项能力(见附表)。本课程紧扣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基于施工员的职业岗位职责与能力来遴选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工程项目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工学结合,把“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 加强对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建筑施 工组织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1、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体现职业标准的要求 施工员岗位职责要求施工员必须熟悉施工图纸、能编制各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施工安全、质量、技术方案,能编制各单项工程进度计划及人力、物力计划和机具、用具、设备计划,能合理规划布局现场平面图。本课程以市场需求为逻辑起点,以职业岗位职责—任务—工作流程的分析为依据,以企校专家合作开发为关键,采用模块化结构,实现课程内容的设计与教学设计的创新。 文字太多下转

,通过识别、评价、控制,并采取管理方案、分级控制和应急预案等措施,将 危险源处于监控状态。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