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纳西族文化史论文题目有哪些及答案英文

发布时间:2024-07-05 14:22:55

纳西族文化史论文题目有哪些及答案英文

纳西族是我国居住在金沙江上游地带的少数民族,除四川、西藏有少量分布外,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北部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及其周边的中甸、宁蒗、维西、永胜、德钦等县。据1990年人口普查,全国纳西族有278009人,其中云南省有260388人,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有184894人,占全国纳西族总人口的5%,是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区。 纳西族的自称因方言不同而有所区别:丽江等地多自称“纳西”,宁蒗、四川盐源等地自称“纳日”、“纳汝”或“纳恒”。按纳西语分析,“纳”有“大”或“尊贵”的意思,“西”、“汝”、“恒”等意为“人”或“族”。1954年,根据本民族意愿,经国务院批准,以“纳西”作为共同族称。 纳西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纳西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大致以金沙江为界分为两个方言,方言之间相互不能通话,而纳西语的标准语则以纳西语西部方言为基础方言,以丽江县城大研镇的语音为标准音。在纳西族悠久的历史进程中,曾经有过东巴文、哥巴文两种文字。“东巴文”是纳西族早在一千多年前(唐代以前)就创造的一种象形文字,由象形符号、标音符号和附加符号组成,是当今世界上仅存的还流传在民间的活的象形文字。 纳西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同云南大多数少数民族一样,发展不太平衡。到共和国建立前,丽江县的纳西族聚居区是封建地主经济,并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甸县的一些地区仍保留着领主经济的残余;宁蒗到还基本处于封建领主经济阶段,并保持着对偶婚和母系家庭残余。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纳西族人民创造了富有本民特点的灿烂文化,形成并发展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纳西东巴文化在云南各民族独树一帜,是纳西族人民的骄傲,比如东巴文对于研究比较文字学和人类文化史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在《东巴经》中,一方面保留了许多古语古词,是纳西语和其他亲属语言作历史比较的极好材料,另一方面又记录了大量的纳西古代文学。 与东巴文化发展的同时,纳西族又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的先进文化,从而丰富了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和内容。从明代开始,以丽江土司为首的贵族领主首先接受了汉文化,他们大都能诗能文,如木公曾写下了《雪山诗选》,木增曾写下了《云迈淡墨》等诗集。 纳西族一般居信在坝区、河谷和半山区。坝区民间住房多系土木结构瓦房,格局多为“三房一照壁”,山区多是低矮的木楞房,以木板覆顶。纳西族的婚姻家庭,多数地区实行一夫一妻制,旧时婚姻由父母作主,婚前社交自由。宁蒗泸沽湖周围的摩梭人则还保留着母系家庭和对偶婚的残余。随着婚姻法的贯彻,一些古老的婚俗正在逐渐改变。 纳西族能歌善舞,在生产劳动和民族节日中常有群众性的歌舞活动。古老的传统歌舞曲调有“喂麦达”(丽江)、“火搓圭”(永宁)、“呀号里”(白地)、“哦热热”(丽江大东)等;民间乐器以葫芦笙、竹口弦和直笛为主

民俗习惯  一、居住  纳西族民间住房,在明清时还普遍是井干式“木楞房”,用圆木纵横相架,层面高至七八尺,即加缘行,覆之以板,石压其上。在木楞房的正房(祖房)中,有一个高出地面的灶台称为“格古鲁”,中间为火唐塘,安上大型铁制三角架,用来烧水,烤火和安锅做饭,会客、用餐和老人就寝均在这个灶台上。火塘两边铺木板,右是主位,左是客位,不能相混。  丽江坝区,尤其是大研古城内,纳西民居则普遍是土木结构的瓦屋楼房。建筑平面结构大多是“三房一照壁”,富裕人家也有“四合五天井”的布局。纳西族的“三房一照壁”正房较高,主要供老人居住,两侧厢房略低,由下辈居住,再加上正房对面一堵照壁,看上去主次分明,布局协调。天井供生活之用,多用砖石铺成,常以花草美化。如有临街的房屋,多被辟为铺面,主人自己经营,或转租他人经营。屋基采用石头砌成,墙用土坯砌起,有的四角用砖修饰,上段则用木板围封,屋架强化穿斗功能,增强了搞震能力,使房房具有“墙倒屋不塌”的特点。屋面都用筒板瓦覆盖,前后出檐,人字面坡交接处装饰“垂鱼”。  二、服饰  纳西族男子的服饰大体与汉族相同,各地妇女服饰则有差异。中甸县白地一带妇女,身穿对襟长衫,再系百褶长裙,腰束毛织彩带,脚穿云头黑靴,背披白毛山养皮,编发盘辫,保有古风,宁蒗县永宁一带摩梭妇女,头戴布料大包头,身穿大襟小褂,系长可及地百褶裙,腰系彩带,美观大方。丽江县大研一带纳西族妇女,从清初改土归流以膈衣着便有很大改变,上空大襟宽袖布袍,袖口捋至肘部,外加紫色或藏青色截肩;下着长裤,腰系用黑、白、蓝色棉布缝制的围裙,上打百褶,下镶天兰色宽边;背披“七星羊皮”,羊皮上端缝有两根白色长带,披时从肩搭过,在胸前交错又系在腰后,既可保暖,又可垫背负重。近年,一种既保持纳西古装特色,又有现代服饰特点的新型青年妇女服饰问世,其产要特点是改大襟的坎肩为对开或半边开收腰坎肩,改围腰为长裙,在礼仪活动中颇受欢迎。  羊皮披肩是丽江纳西妇女服饰的重要樗。它一般是整块纯黑色羊皮制成,剪裁为上方下圆,上部疑着6厘米宽的黑边,下面再钉上一字横排的七个彩绣的圆形布盘,圆心各垂两根白色的羊皮飘带,代表北斗七星,俗称“披星戴月”,以示勤劳之意。另有一种看法认为,上方下圆的羊皮是摹仿青蛙的形状剪裁,而缀在背面的圆盘纳西人称为“巴妙”,意为“青蛙的眼晴”,这是崇拜蛙的丽江土著农耕居民与崇拜羊的南迁古羌人相融合形成纳西族后的产物。  三、饮食  纳西族习惯一日三餐,主食以小麦、玉米和大米为主,加工制作成窝头、馒头、粑粑、米饭等花样,山区杂以洋芋、荞和青稞,喜喝酥油茶,常吃杂锅菜、火锅和大块肉。城镇、坝区的烹调技术较高,待客时,饭前多设海棠、瓜果、蜜饯等自制茶点,而“八大碗”、“六碗六盘”等花色品种很有特色。宴请贵客多用“三叠水”,一般用三种大小不同的碗具盛菜,形成高矮三个层次,菜谱除了通常使用的蔬菜外,特意加上一些山珍海味。  四、禁忌  禁忌是虚构的危险,恐怖的心理,自我限制和消极防卫。纳西族的禁忌有:  除夕晚忌不洗脚,而吃团年饭的碗筷忌洗刷。正月初一晨忌陌生人进家门  除夕晚忌留出嫁女在娘家。正月初一晨忌妇女早起床  忌跨竖在门口的陆色白石,忌跨火塘的座锅石,忌水泼火塘中的火。  客人进屋忌讳主人吐唾沫。忌客人座火塘左边的座位。  忌戴头笠进屋,忌扛着锄头进厨房  晚上点火回家,忌火把点进屋内。晚上回家先入火塘屋, 忌先入卧室  死者入棺或火葬时,属相克者忌在现场。披麻戴孝的人,忌进别人家的门。

纳西族的葬礼风俗一、纳西族的丧葬风俗概况:自古以来,纳西族以不畏死而怕不行火葬之礼闻名于世。但改土归流后,纳西族在满汉文化的强力冲击下逐步改变了火葬的习俗而改实行土葬。随着土葬的盛行,纳西族的丧葬礼仪注入了诸多的满汉习俗。但因纳西族生活的地区多在高原坝区及大江大河的河谷地带,不便利的交通,加之纳西族固有的传统文化观念,造成了各地不同的习俗。丽江拉市坝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纳西族的丧葬礼仪中既有明显的满汉丧葬礼仪痕迹,也保留了许多纳西族古老的传统。(一)、临终前的“尽孝礼”及“放含口”接气的习俗:纳西族十分讲究对老人的孝道,除了老人在健康时的关心照顾外,老人一旦到了花甲之年,就会为老人筹办好去世时用的棺木。棺木上好的为柏树木板,现在一般用松树木板。先制成厚重的木板形状,存在楼上通风遮荫之处,等到用时再制作成棺材。也有的人家直接制作成棺材等候使用。民间普遍认为这样做可以为老人祈求更多的寿辰。当老人病重时,所有的子女都会回到老人身边,一起照顾老人直至含笑九泉。老人离开人世时,亲人要按照纳西人的传统习惯,进行“飒撒克”仪式,即为死者“接气”活动。一般在老人即将离开人世时,亲属就会为其准备“含口”。纳西族语叫:“飒撒”。如果死者是男性则用九根茶、大米九粒(解放前用五谷)、白银少许,如果死者是女性则用七根茶、大米七粒、白银少许。制作“含口”的材料配好后用红纸包好,再用黑线扎口拴好后即做成“飒撒(含口)”。当老者寿终正寝,张嘴咽气的瞬间将“飒撒”放到死者的舌头下,即完成了“飒撒克”这个仪式。“飒”(气的意思)在纳西族的传统观念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纳西族东巴经中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由“气”生成,它不仅是万物之源,同样是人的生命之源。杨杰宏先生在《溪村社会》中对学者们对“飒”(即纳西族对“气”这个概念)的研究,作了简要的归纳:“‘绍’是一种主观存在的生命初始物质,它是纳西族生命观的一个基本命题,始终是纳西族宗教的一个基本观念。它有以下三个特点:(1)它与‘万物有灵’的原始思维有联系。(2)作为特定灵魂及生命来源的标志,它意味着每一种有生命的物质都有一种特殊的同一性——灵魂不死。(3)在不同的发展时空中,作为不同性质的生命体具有不同的灵魂特征,同时也有共融性,传承性,统一性。”正是因为这些特点及纳西族原始宗教中对“飒”的认识,使得纳西人认为人死后,活人之“气”就会慢慢散去,如果没有亲人帮其锁住“人气”,并在死时带上通往祖居地各关口送给鬼的礼物,就会被鬼气侵袭,冲散仅存的人气成为孤魂野鬼。如果,老人死后长时间没有举行此仪式,或者说意外遇难者,都属于没有接到神“气”,锁住人“气”而无力通往祖居地,也不会被祖先的灵魂所接受的而成为到处游荡的野鬼。凡遇到这种情况,死者的尸体不能从正门入内,而要把围墙拆开一个口,从这个口子里摆运到家中。对这类死者还要举行“艾拿艾飒余”(既用鸡来当替代死者来重新进行接气活动)这种非正常死亡的接气活动。举行这种活动时,如果死者是男性则首先要准备一只准备开鸣的小公鸡,和与上述所说到的一份“含口”。准备好后,到死者的遇难地,一边把鸡掐死一边喊着死者的名字,把含口放入鸡嘴中。然后,一路喊着:“某某,某某,我们一起回家吧!”,按先前的运尸路线,边招魂边返回死者家里。到家后,用白纸将死鸡包好,放在死者的枕头边。入棺时,将此鸡随死者一同放进棺内。为什么要用鸡来当作死者的替代物,纳西族东巴经中有关十二生肖来源的论述中说,当所有动物前去东神处要寿命时,因人晚到而只获得三年的寿命,这样人类无法完成生儿育女、起房盖等大事,以至于伤心得大哭了起来。而鸡则因为早到获得了六十年的寿命,鸡担心这样长的寿辰,会使自己的牙齿磨尽,而无法去吃食物,也伤心得大哭起来。后来,人与鸡商议对换了寿辰,两者皆大欢喜。纳西族的传统观念中因此认为鸡的灵魂能使人的灵魂获得新生。(二)、“停灵”、报丧及有关礼仪:完成了接气活动后,就进入“停灵”阶段。在拉市海南吉余等村落,完成“飒撒克”仪式后,就会给死者穿寿衣。穿寿衣时,一般会让死者端坐在一张长凳子上,由人扶着让其象征性的左手拿着长明灯,右手拿着刀子。准备好后,由东巴或家族中精通传统习俗的老者念诵的开路祭词。而在靠近海边的海北一带的纳西族村落,则要另选吉时为死者穿寿衣。如果家中老人去世,人们会把死者停在母房的堂屋位置。女性则略把灵柩停放在中轴的右边;男性则放在堂屋的正中位置。如果死者属于英年早逝,还有父母,则会停在侧房。停好后用白纸蒙住死者面孔,象征生者与死者已隔两界,彼此语言已经无法沟通。再在死者的腹部放一个铁犁。纳西族的传统观念中犁有翻九层地的威力,用犁压住尸体,妖魔就不敢前来侵袭,同时也有防止长期时间停尸时尸体腹部肿胀的功效。另外,民间也有借此防止家猫从死尸体上跳过,引起静电作用而惊吓生者的说法。停好尸后,先上一桌祭品,再点上三根香和长明灯。长明灯的燃料用食用香油。祭品由鸡蛋、腊肉、香肠、腊排骨及一碗米饭五样组成。米饭上插上一根筷子,与此筷子成十字再摆上一根筷子。正堂外走廊两侧外边放上若干床草席,就成了简易的灵堂。停尸后要守孝,孝男坐灵堂的左边,孝女坐灵堂的右边,一律以席地而坐。夜晚附近亲戚会自带简易的被子到死者家通宵守灵,直至出灵。停尸后当晚死者直系亲属召开家族会议,商议发放“孝布”的范围、需要去报丧的人家、制作棺材、购买有关物品等事宜。第二天,按家族会议的安排一部分人去完成报丧,一部分去购买治丧所需的物品,一部分人则留在家中制作棺材。闻讯后,亲友会前来探望,一般会带来二三十个鸡蛋和一瓶酒。死者家属会临时准备饭菜酬谢前来探望的亲友。(三)、入棺、守孝及送魂的习俗:死后第三天举行入棺仪式。死者的亲友都要到场参加这个仪式。拉市坝各地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入棺的时辰及方法也各有一些细小的差别。按人们的习惯,通常把拉市坝分为海南和海北两大片区。海南片区基本都在傍晚太阳刚到山岗上的时候举行,而海北一带一般都在晚上星辰出现的时候举行。拉市海北入棺前先要把棺材摆放在堂屋前的走廊上,而海南则摆放在堂屋前的屋檐滴水处,喻意为又回到水落地的地方,即落叶归根之意。摆好后,先要用青刺枝扫一下棺材,边扫边念:“生肖相冲的,都扫到外边;所有仇敌,都扫到旁边。”象征着把一切与死者有仇的敌人之魂及鬼魂全部赶走。扫完后,把孝子从九个(如死者是女性则要七家的灶灰)邻居家里要来的灶灰,均匀地洒在棺材底部。洒好后,还要看灶灰的纹路,纹路显现出像什么动物的形状,死者的亲人会认为死者的灵魂变成了什么动物。之后再铺上一层草纸,草纸上垫上被子等物即可入棺。入棺时,由村里东巴主持有关送魂开路仪式。现在拉市坝已经没有专门的东巴祭师,但乡村里还有一些老人能主持这些仪式。主持此仪式时,先要把死者扶到一把凳子上成坐姿,让其象征性地左手抓住刀子,右手拿着油灯。一边做这些工作一边吟诵:“左手拿白铁、右手拿灯火。前面有障碍,请不要胆怯;前面有仇敌,请不要胆怯。左边来侵犯,砍了放左边;右边来侵犯,砍了放右边。行路遇黑暗,有灯来照明,一照就光亮……”。在吟诵的同时,捉一只鸡,让孝子(如孝子年幼则可由其它直系亲属代替)把鸡在装有丽江黑龙潭水的土罐里闷死(此水纳西语叫爱纳吉)。拨些鸡毛放在土罐里,然后用鸡毛沾取“安纳吉”(安纳意为黑鸡,吉意为水)水象征的行洗尸礼,并吟:“取来龙潭水,龙潭水来洗一洗就美净……”等祭词。随后用酥油来擦脸,并念诵:“酥油来擦,一擦就润泽……”。完成后念开路词:“上路不能去,上路是白鹿和马鹿路。下路不能去,下路是野鸡和雉鸡路。要走中间那条道,从下往上走,走到阿撒高,先祖会来接。此地是马累下驮子之地,此地是人累来歇脚之地,此地是不种也会绿之地,不犁也可种之地,野鸡当晨鸡之地,白鹿当耕牛之地,红虎当坐骑之地,要往此处去。如果到此地,就是你的住处了。我的送词就到这里了。”诵完后,众人七手八脚将死者放入棺材。将死者放入棺木内后再用铜钱线,校对尸体的位置。过去死者入棺后,不许孝男孝女看死者遗容。而现在除了生肖相冲的孝男女外都可以看死者的遗容,有些亲友还在道别的同时在棺材里放上一些钱物,以当作死者的零用钱(当然这仅是一种生者的心理寄托了)。入棺之前,任何人不得发出哭泣声。等到入棺盖板后,主持人就会宣传:“现在就可以开始哭了”,结果当然是一片哭声。民间认为如亲友的眼泪不小心滴到死者的面容上,死者的灵魂就会依恋亲人不能正常到祖居地而成不了祖魂。盖上棺盖后,先由孝男象征性地用木锤边喊死者的称谓边钉木梢(“木梢子”是用来联结盖子与棺身用的。纳西族将其称之为“斯巴九”即“木青蛙之意”,与纳西族精蛙五行学说有关)。然后,众人一齐把木梢固定好并将棺材停放在中堂。摆放棺材的架子,前面用高八仙桌,后面一般用高桌子。停好棺材后摆上一桌祭品,纳西人叫“吉子好(直译为住新房子的饭之意)”。此桌祭品要有鸡、鱼等物有十碗也有十二碗不等,由孝女提供。解放前还要摆金童玉女,及左右两匹纸制的冥马(纳西语称为“神死六马”。神死,纳西语意为白纸之意,神死六马的全意为用纸做的冥马)。此类物件用白纸及竹子编扎制成。解放前摆放这些物件,布置灵堂,张贴对联,要别选吉日进行,民间称之为“悬白”。现在各个程序界线已经模糊。经济条件好的还要摆上猪及牛头等供品。猪等贵重的祭品一般由亲家来上供。村子里一般都会有专门用来摆猪等大型祭品的木盘子。用猪祭时,先把猪的内脏去刮洗干净后,做成跪式造型,嘴上再插上两朵花来做饰物。摆好棺材后,要发孝布。孝布由白布制成,一般分八尺孝布和一丈孝布。前者发给比死者辈份小的一般亲属。后者则发给死者二代以内的直系亲属。如死者已有重孙,则重孙辈一律要发红孝,以取四世同堂大吉大利之意。如果该领到的人没有领到孝布或者晚发,人们就会认为此种孝布是不吉利的孝布,纳西语称之为“孝慢”,即晚发的孝布之意。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死者家属及领到这种孝布的人之间没有人及时沟通说明事情的原由,常会引起不小的纠纷,甚至于一辈子不相往来。凡领到布孝的人,要当场把孝布戴在头上,并向死者的灵柩行跪礼。孝布发完后,亲友可以各自回家。(四)、守孝及“鸡鸣哭祭”:灵柩停在家里期间,还要举行“鸡鸣哭祭”(纳西语称为“艾局巴达批”)。民间认为,人死后不能复生,生者无法与死者交流,但在出殡前每天夜里,在凌晨鸡鸣时分,生者可以通过“哭祭”的方式与死者的灵魂进行交流,于是就产生了这个仪式。纳西人通常运用这样的一种方式,寄托人们哀思。更为可贵的是,哭祭者运用传统的纳西族传统的“哭祭调”,对死者生前的生平事迹进行回忆,使亲友永远不忘死者的丰功伟绩和优良品德,从而也具有民族传统道德教育的作用。“鸡鸣哭祭”一般由妇女完成,有个别的人家也有由男子去哭祭的。“鸡鸣哭祭”有约定俗成的开场白,开场白是这样的:“夜深乌云黑,鸡已鸣叫了。我的某某啊!你的爱女(或爱儿媳)儿,给您打来洗脸水,给您送来了饭。尽管您已不能吃,您已不喝,但请您来享用。世上有传闻,黑夜鸡鸣时,能与您交心,能与您倾诉。如您能听到,请来听我说……”。说完这些开场白后,哭祭者就死者劳作一生,但苦尽甘来时却过早的离开了亲人,让孝男女来不及尽孝心就离开了人世的角度,及死者的生平事迹进行哭祭。哭祭时,还要在天明前,煮一土罐由米、油、盐煮成的祭品,纳西语为“巴达好”。“鸡鸣哭祭”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不容易的原因有三个:第一,难在哭祭者运用典故时,不能有半点差错;第二,难在祭者要对死者的生平十分熟悉;第三,祭者的情感要真挚,要真哭但又不能以难过的心情来影响表达的流畅。有些哭祭者,因为心里压力大,加上极度悲伤,刚道了开场白就出了错:“鸡也叫起来了,狗也叫起来了”(“狗也叫起来了”此时是不能用的,如用也就变成了笑话了)。听到这些的哭祭,有些爱开玩笑的就会在被窝大声喊到:“错了,错了!”哭祭者一听,心头一惊,顺口说:“错了吗?”马上就起身逃之夭夭,成了别人笑柄。这种场面,使那些睡在床上想静听哭祭调子的亲友,暂时忘了失去亲人的痛,换来会心的一笑,悲剧也就变成了短暂的喜剧。(五)、出殡、丧宴及有关礼仪:在出殡的当天,亲友们会带上大米、玉米等谷物及钱等物品前来祭奠,在进死者的家门前,还要放上一串鞭炮。将祭品放在灵前后要行以跪拜礼。行跪拜礼后,将钱和谷物拿到挂礼处一一登记。纳西人讲究礼尚往来,登记礼物是为了便于主人家当别人有事时前去看望还礼。亲友来上祭时,孝女要在灵前大放悲声,并用传统的哭调,感谢亲友,告慰亡灵。大意是“某某人来看望您了,如您还能看见,请您帮我,把小辈们托付给他们。”讲究的人家会安排一名主持,主持人拉长声调念唱:“献茶——,献饭——,献酒——”等祭词,逐一完成亲友的“上祭”活动。死者家属要备丧宴,以酬谢前来吊唁的亲友。丧宴多则近百桌,少也有二三十桌不等。因各家的经济收入不同,所做的菜肴也各不相同,但有几道菜是必备的:第一道是“豆芽煮五花肉片”,这是丧宴的标志性菜肴;第二道菜是大肉,此道菜红白事都用,只是白事时不能上色;第三道是鱼,一般做成酸辣味;第四道是蛋,一般用鸡蛋,经济条件好的也用鸭蛋。开宴前的第一桌饭要祭献给死者。完成祭献后,方能开丧宴。丧宴的最后一桌饭称之为“灵前饭”,死者的直系亲人要在死者的灵柩前席地而坐就餐,以示亲人与死者共进的最后一餐饭。灵前饭后,进入出殡的仪式。如果家里去世的老年过九旬,甚至是百岁老人时,死者的家属要准备比正常丧宴多几倍的小碗。因为拉市人与其它地方纳西族一样,参加这样高龄老者的丧宴,人们会把宴席上用的小碗悄悄“偷”走。民间的说法是这样做能分享到老者的福气,求得长寿安康。出殡的这天,要跳两次“热热舞”(属于纳西族传统的“哦热热”的一个种类),分别在出殡前和出殡的路上唱跳。出殡前,主持人会请在场的所有在场的男子一起唱跳热热舞。跳“热热”时,由一人领唱众人跟合。出殡之前的唱词是(以男性为例):“喂——他已经逝去了——喂;逝世的是您的父亲——喂;一定要到上方去——喂;送就要送到上方去——喂,送到上方去——喂;音达(纳西族丧家的尊称)这一家的主人,已经去世了——喂,您的父亲已经去世了——因喂;请来这里吧——喂,一起都来送灵——喂!”[4]场面往往十分热烈,当到达群情振奋的高潮时,主持会手起刀落,将摆放在灵前的碗砍碎,大喊一声:“起!”,众人一起用力把棺材抬起,正式出殡。抬灵柩往坟地的路上,还要在路上抬着灵柩唱跳“热热舞”。也是采用一人领唱众人跟合的方式进行。唱词是(以男性为例):“您父已逝去——喂,逝世是您父——喂;起尘土——喂,一脚起尘土——喂,两步起尘土——喂,您父已逝世——喂;送到上方去——喂,三步送上去——喂,送到上方去——喂”。在送灵柩到坟地的全程中,棺木不能落地,要一直抬到挖好的坟坑前,方能停下来。在整个行程中,还是一人领唱众人合的方式,迈着沉重稳健而富有热热舞节奏的脚步缓缓行到坟地。这对前来送葬的人们的身体素质要求是很高的,同时也在考验着这个家族,甚至这个村子人们聚集力。当灵柩抬到坟附近时,没有抬棺材的人则一律要在附近找一块石头,抬到坟坑旁边,用于建坟墓。送灵路上,每遇到有桥的地方或者交叉路口都要放上一串鞭炮,以示驱逐来侵袭死者的野鬼。凡路过死者的两代以内直系亲属家门时,亲属还要准备一桌糖果,纳西语称之为“打尖”,与汉语同意。“打尖”有两个意思:一为祭奠挽留死者之意,二是酬谢抬灵柩的人们。灵柩出发后,直系“孝男孝孙”要在离家门口不远的地方,跪成一线,让灵柩从头上经过,俗称“搭桥”。孝子由两人搀扶走在送灵队伍的最前面,并抬一招魂幡,之后为抬花圈队,接下来是抬灵柩的队伍,灵柩之后跟亲友队伍。孝女们则在人们在家门口捆梆棺材,准备抬棺时提前到离家门口较远的地方,准备“搭桥”。灵柩从她们头顶经过后就地哭祭,直至有人前来苦苦劝说时为止。妇女们不上山,第二天“复山(丧)”时才能上山祭拜。“打尖”、“搭桥”、“招魂幡”这些习俗主要来源于满汉的土葬习俗,也借鉴了佛教的文化成分。(六)、入葬、复丧及其它礼仪:坟坑在灵柩到达之前要挖好。挖坟坑的人要由死者家属去请,被请到帮忙挖坟坑的人,一般不能拒绝。挖坟坑的人一般是与死者没有亲戚关系的,同村世居的村民。在要出殡的当天早上,他们要自己准备好挖坑所需的工具,按主人预先的要求到坟地挖坑。拉市坝的坟墓,准心都对着丽江的象山。在挖坟坑的时候。孝男还要把一撮土藏好,并把这撮土当作棺材入地后盖上的第一撮土。放这撮土的方法是:孝男卷起上衣后背将此土放好后,背着这撮土按逆时针方向洒向棺材,一边洒一边喊对死者的称呼,直至洒完为止。完成这个仪式后,众人一起合力盖上土,周围砌上石头,就做成了坟墓。有条件的可以立上墓碑,碑上刻上家谱及死者的姓氏。立墓碑对于死者亲戚来说,又是一件大事,应另选吉时进行,并宴请亲友。墓建成后,前往坟地的人们,逐一行以跪拜礼即回。其中值注意的是,从拉市坝的墓碑上的刻字看,最早的也只是在清代,这也说明纳西族只有受到满汉文化深刻影响之后才有了“建坟立碑”的习俗。第二天,要举行复山(复丧),并行之以清明上坟时的全部礼节。之后,死者家属还要以七天为一个祭日,行以一七、二七、三七之礼。祭日直系亲戚都会到死者家行以祭礼。祭礼分为接死者之神位进行供养和送死者之神位回祖地两道程序。死者家人还酬备五桌酒席以谢前来祭拜的的亲友。前来祭拜的亲友会带上一到两瓶酒。酒一律要摆有死者的神位前。在送死者的神位时,孝女还要行以哭祭之礼,并分批焚烧死者的遗物。四七为大祭,死者家人要酬办几十桌宴席把死者的三代以内的亲戚请来,一起祭奠。四七过后,基本上意味着亲戚对死者的祭奠活动告一段落。直到三年斋期满时,则白事变红事,完成了对死者应尽的孝道。有些人家也在做七七四十九天祭、百日祭,但为数很少。过去拉市坝纳西族一律行之以火葬,在各自家族的火葬场行以火葬后,认为已变成祖先神,也就没有此类的祭礼活动。这主要是改土归流后学习满汉土葬习俗之后的产物。当满汉都已在简化这种习俗的时候,拉市坝却依然还完整的保留了这种守孝习俗,并随着经济的发展有越演越烈的趋势。改土归流后,拉市坝普遍实行了土葬,吸纳了满汉及佛教等众多外来文化因素,但改造后的葬礼中,依然还保留着本民族的传统习俗,使拉市坝纳西族的葬礼成了各民族多元文化交容的民族文化盛典,成为了纳西族坝区文化、山地文化和现化文明交容、冲突后产生时代产物,浓缩了纳西族传统文化在各个时期产生发展和演变史。二、丽江地区纳西族的丧葬风俗:纳西族自古以来通行火葬,这在元代李京《云南志略》等史籍中即有记载。经过清代初年改土归流之后,丽江城镇、坝区逐渐改为棺木土葬,但丽江山区及中甸三坝、维西山区、宁藻永宁等弛,仍实行火葬之俗。纳西族每家都有一块坟地,坟地是要讲风水的,一个家族有一个公共的墓地,严格按照辈份和大小排行划地安葬,夫妻是合葬的。老人们在50来岁时就准备好了棺木。棺木纳西话叫“han bao”,棺木是不用钉子的,这样不吉利,全部用榫口和木活鞘组装,用松香水灌接缝,外面用松香水或土漆(既天然漆)漆成黑色,如果超过八十岁才去世,顶端就可漆成红色。按照丽江纳西的规居,老人病重不治之后,亲朋好友以及街坊邻居们都要来慰问守侯,子女和亲戚连日昼夜守护在旁,就是为了“绍沙垦”,就是接气的意思。要准备好少许碎银(现在用铜钱)、米粒和茶叶,男病人用九数,女病人用七数,用一点青梅纸(红纸)包好,放在病人床头。待病人将咽气时,有一家族长者要手持“绍沙”,作好投放的准备。并由一个熟知家庭历史的才者(农村有的是东巴经师)为其指路,告诉他回老家的路线,以及先逝的父母名字,或早逝的配偶和先亡的子女名字。说“他们早走了,他们会招呼您。”并告诉他面前有三条路,上面一条是神路不能去,下面一条是鬼路也不能去,中间一条是人类去的路,您要走那条路。一咽气,要迅速把“绍沙”放入口中,并轻托一下下巴,按一下上眼皮,使口眼闭合。传统习俗认为老人家病逝于家中,又得“接气”(放“绍沙”),叫做“好好的去逝”,既寿终正寝。如果死在外面,又不得“接气”是不好的。老人去世后,要停尸于正屋,设一个灵堂,头和身上盖白布或毯子,头边放供桌,要点上香、油灯和八大碗供品。家人穿孝衣,近亲戴孝布。人去逝后,要立即告遍亲友,并明确告诉他们出殡请客日子(一般是第三天),要请人料理各种丧事。小时候就是在这里听到了纳西古乐,那是一种很悲凉的音乐。入棺一般是第二天晚上,所有的亲属要在旁向死者最后告别,然后封棺孝子钉上活木鞘祝老人无牵无挂地去,此时,女亲属们哭声大作。第三天是开丧出殡,来吊丧的客人一般除了钱以外,还会送一蓝(盘)米,花生米等。一一都在灵前点唱祭祀。孝子跪在灵的两边还礼。开过追悼会后,炮竹响了,要出殡了。棺材抬至大门用绳子捆绑好用8个人抬走,孝子要背着饭、肉、由人带着走在前面,棺材要从他们头上抬过,以后每过一座桥孝子都要跪送。希望逝者能平安的过奈何桥。到了墓地后放棺材于坑内后,孝子用衣角捧起土,象征性先撒第一把土,然后众人垒坟,坟头上要撒一些五谷种子。次日亲属又到坟地再去修整一下,称为“复丧”,一七、二七、三七、四七都要祭,四七是女儿主持。还有百日、三年斋都有祭。此后正式列入祖先里去了,只是过年过节才祭了。三、纳西族的禁忌:纳西族性格热情开放。有着知书识礼、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在公共场所忌高声喧哗、说粗话,骑马到寨前必须下马,也不能把马拴在祭天堂的地方;◎ 不能登踏三脚架,不可跷二郎腿;◎ 进入纳西人家时不能打主人家的狗,不能主动进入老人、女人的卧室和女孩的“花楼”,不能询问“阿夏”的情况,也不能翻弄灶里的灰;祭天堂、祖先、战神时、忌外人观看;◎ 忌在门槛上坐和用刀斧在门槛上砍东西;◎ 有的地方 还忌在家里唱山歌,吹口哨;◎ 吃饭时忌敲碗筷、翻菜、连续夹菜;◎ 禁止污染水源、砍伐水源林,和猎杀入家宅的小动物;◎ 不许杀耕牛、驮马和报晓的雄鸡;

12314631`235467890-76545676890--=2345679890907654325467890=87654332w45e67890-=oiuytresadxfcghjkl;/kjhgfdsxdcfghjklpoi7654321qwertyui90-poigfhjdjio;lkjhgrewsdfghjkl;lkfdxcvlkjhgfdffdfgkkjhgfdfghjkjxdhjjhgfdsdcxvb,mnbv,mnbv

纳西族文化史论文题目有哪些特点及答案

我国的纳西族主要聚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维西、香格里拉(中甸)、宁蒗县、永胜县及四川省盐源县、木里县和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盐井镇等。现有人口为324679人。宗教文化  东巴教是纳西族的特有宗教。东巴文化因保存于东巴教而得名。主要包括东巴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东巴音乐、东巴舞蹈、东巴法器和各种祭祀仪式等。  纳西族原来信仰东巴教、喇嘛教木及天、地、山、水等自然神,以农历记年。不少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均与当地汉族大致相同,其中春节是最大的传统节日,并且伴有许多祭祀活动。   届时家家都要宰杀年猪,制作酸肝,酿制米酒。除夕之夜要杀鸡、炖猪头祭灶君和祖先。就餐时,如家里有人外出,在餐桌上也要摆上碗筷,以表示全家团圆。   初一早餐禁荤食,初二开始走亲访友,互相拜年,请客吃饭和互赠红糖、红饼、点心等礼物。   最为隆重的是“纳西祭天大”,祭天大一般都选在正月上、中旬,届时要选好祭天场,由东巴教掌教人(无掌教人的村寨,推选德高望重的老人)任祭司,并宰杀轮流喂养的祭天猪,各家各户都要捐大麦、小麦用来酿酒,做饵块。   祭前要清扫场地,搭棚。日常生活中纳西族重信用讲义气,一般不计较客人因不懂纳西族的习俗礼仪而产生的过失,但很看重平等与信用,所以在与纳西族交往时有什么要求最好能直接说明,不可欺瞒哄骗。在一般民居中,白天待客多喜欢在檐廊下,晚间待客多在正房堂屋。如在木楞房里,则在火塘边。座位虽无严格区分,但讲究老幼尊卑、男女有别。如在饭桌或火塘边,其正位称"上八位"或"格故鲁",是老人的优先位子。因此,到纳西族人家里,只要有老人在,即便主人邀请,也要把"上八位"让给老人,进餐时,更应先请老人和长辈入座,切不可主动占据。如果有老人进来,年轻人要起身让座,主动问候。有老人的场合,不可高翘二郎腿。在会客和饮食场合要坐姿端正,忌高声喧哗、猜拳行令,不要踩踏饭桌横档,当主人敬烟酒、盛饭时,宜用双手相接,并表谢意。吃饭忌把筷子竖插在饭里(因为把筷子插在饭里在死人上香的时候才会出现),忌敲碗筷,忌翻菜,忌接连不断地夹菜。一般夹菜时要招呼旁人一起动筷,夹一次,停一会儿,待上一口下咽后再夹第二箸。注重节约,不得浪费粮食。不要在碗底留剩饭。如果坐二人凳,在泸沽湖地区,不得随意进入姑娘的"花楼",不要询问"阿夏"的情况。不能翻弄灶里的灰。祭天、祭祖先、祭战神时,忌外人观看。忌跨竖在大门的"陆"石、"色"石,忌跨火塘,年青人不得在火塘边脱鞋烘脚。在火塘边烤火的时候听见“火笑”要添柴,为添财发财之意。忌坐在门槛上和在房檐灶头边上吃饭,忌用刀斧在门槛上砍东西。不得在家中唱情歌,小孩不得拿着一头未熄的棍子或炭头耍玩,一是危险,二是称会做噩梦。公公不得进入媳妇的卧室。有人出远门或出去做生意时候不能随出门人而扫地,太阳落山后不能扫地。客人在座不能扫地。不得在客人离去时马上关门,应送客人至大门外。不宜在大庭广众下晾晒女性内衣裤,不可将裤子、裙子晾晒在主人进出的通道上方。忌戴斗笠进屋,忌扛着锄头进厨房。晚上点火回家,忌把火点进屋内。晚上回家先入火塘屋,忌先入卧室。早晨忌讲晚上做的梦。孕妇不能爬结果子的树木,不能从缰绳上或钓鱼竿上跨过。忌吃不见血的肉。禁止污染水源、砍伐水源林。忌反手给人添饭、倒水。忌喝他人喝过的残酒、残茶。 参加"祭天"或"三多节"的人,事前要净手,并要跨过由杜鹃枝等燃起的烟火堆,以示除秽。食俗  纳西族一日三餐。早餐一般吃馒头或水焖粑粑,中餐和晚餐较为丰富,一般都有一两样炒菜和咸菜、汤等,特别喜食回族的牛肉汤锅和干巴。 不论平原或山区,蔬菜品种较多,四时应市,山区广种洋芋、蔓菁和瓜豆,并以当地的土特产做成各种风味名菜。如:清蒸虫草鸭、贝母鸡、天麻鸡等。其中纳西族传统名菜“酿松茸”是用松茸菌帽,酿入肉泥,蒸熟后做为祭祀、特别是祭祖的一道专用菜肴。   肉食以猪肉为主,大部分猪肉都做成腌肉,尤以丽江和永宁的琵琶猪最为有名,可以保存数年至十余年不变质。外出劳动携带麦面粑粑或糌粑寺。就餐时围桌而坐,冬天喜移至向阳地方就餐。   典型食品主要有:丽江火腿粑粑、麻补、雪莲花拼盘、丽春铜火锅等。服饰  丽江一带纳西族男子服饰与当地汉族相同,寒冬加穿羊皮披肩,中甸一带的穿大襟长衫,着过膝肥腿裤,腰系羊皮兜,扎绑腿。宁蒗、永宁、盐源、木里地区的男子,上穿短衫,下着长裤,宁蒗一带的男子还喜戴手镯,老人穿麻布无领长衫,外加青布坎肩,系腰带。近几十年来穿藏服者渐多。   纳西族妇女的服饰因地区而异。丽江纳西族妇女穿长过膝、宽腰、大袖的大褂,外加坎肩,腰系百褶围腰,下着长裤,披羊皮披肩。宁蒗纳西族妇女穿短衫,下系长可及地的百褶裙,披羊皮,裹青布头巾,戴金、银、玉、石等制作的耳环和手镯,并喜欢束“羊皮带”或“围腰带”。羊皮带用棉布制成,每根长约四尺半,宽约二寸,使用时必须是成对的。围腰带非常精致,只有在节日才系。它是一对长约三尺、宽约两寸的棉布带子,上面绣有盆栽菊花、二龙戏珠等图案。永宁纳西族妇女用牦牛尾巴上的毛编成粗大的假发辫,再在假发外边缠上一大圈蓝、黑两色丝线,并将丝线后垂至腰部。   每逢节日,纳西族妇女都要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和披上她们最喜爱的服饰———七星披肩。这种披肩五彩缤纷,十分美丽。它是用整块的黑羊皮做成的,上部缝着6厘米的黑呢子边,两肩处有用丝线绣成的日月图案和依次排列的“七星”。人们称这种披肩为“披星戴月”。它象征着纳西族妇女披星戴月地辛勤劳动。披肩既有装饰的作用,又非常实用。纳西族妇女劳动时,不习惯用肩挑,多是喜欢用背驮,因此披肩又可当垫肩使用。一物两用。 其他特点  此外,纳西民居中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不论城乡,家家房前都有宽大的厦子(即外廊)。厦子是丽江纳西族民居最重要的组成之一,这与丽江的宜人气候分不开。因而纳西族人民把一部分房间的功能如吃饭、会客等搬到了厦子里。在建筑设计、建筑风格及艺术等方面,大研古城的纳西民居最具特色。

纳西族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四川省部分地区,少数在西藏。人口8万(1990)。使用纳西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多数人通用汉语文。古时有过象形文字,称东巴文;另一种文字为音节文字,称哥巴文。1957年,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方案。纳西族的名称来自古代髦人的一个部落名。在族源上属古代羌人向南迁徙的一支。其先民晋代史籍称摩沙夷,唐代称摩些蛮。唐初曾建立越析诏,后为南诏所灭。元明到清初,一些首领被中央王朝授予世袭封建土司官职。清朝雍正元年改土归流,大部分地区发展为封建地主经济。纳西族以经营农业为主。主要产大米、玉米、麦、土豆和棉、麻。金沙江河套地带是林区。玉龙山区植物种类繁多,以植物仓库之称闻名于世。纳西族创造了优秀的文化和艺术。《东巴经》卷帙浩繁,是研究纳西族社会历史发展、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的宝贵资料。《白沙细乐》和《丽江古乐》是有名的大型古典乐曲。家庭为一夫一妻制。人死后,自古通行火葬,清末以后部分地区开始行土葬。男子着装和汉族相似。丽江地区的妇女穿大褂,宽腰大袖,外加坎肩,缀有刺绣的七星和日、月,意为勤劳。宁蒗地区的妇女着长可及地的多褶裙,短上衣、青布大包头,佩大银耳环。传统节日有正月农具会、三月龙王庙会、七月骡马会,此外还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火把节等。多信仰东巴教,属多神教,天、地、山、水、风、火等自然现象和自然物都被视为神灵。

纳西族的葬礼风俗一、纳西族的丧葬风俗概况:自古以来,纳西族以不畏死而怕不行火葬之礼闻名于世。但改土归流后,纳西族在满汉文化的强力冲击下逐步改变了火葬的习俗而改实行土葬。随着土葬的盛行,纳西族的丧葬礼仪注入了诸多的满汉习俗。但因纳西族生活的地区多在高原坝区及大江大河的河谷地带,不便利的交通,加之纳西族固有的传统文化观念,造成了各地不同的习俗。丽江拉市坝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纳西族的丧葬礼仪中既有明显的满汉丧葬礼仪痕迹,也保留了许多纳西族古老的传统。(一)、临终前的“尽孝礼”及“放含口”接气的习俗:纳西族十分讲究对老人的孝道,除了老人在健康时的关心照顾外,老人一旦到了花甲之年,就会为老人筹办好去世时用的棺木。棺木上好的为柏树木板,现在一般用松树木板。先制成厚重的木板形状,存在楼上通风遮荫之处,等到用时再制作成棺材。也有的人家直接制作成棺材等候使用。民间普遍认为这样做可以为老人祈求更多的寿辰。当老人病重时,所有的子女都会回到老人身边,一起照顾老人直至含笑九泉。老人离开人世时,亲人要按照纳西人的传统习惯,进行“飒撒克”仪式,即为死者“接气”活动。一般在老人即将离开人世时,亲属就会为其准备“含口”。纳西族语叫:“飒撒”。如果死者是男性则用九根茶、大米九粒(解放前用五谷)、白银少许,如果死者是女性则用七根茶、大米七粒、白银少许。制作“含口”的材料配好后用红纸包好,再用黑线扎口拴好后即做成“飒撒(含口)”。当老者寿终正寝,张嘴咽气的瞬间将“飒撒”放到死者的舌头下,即完成了“飒撒克”这个仪式。“飒”(气的意思)在纳西族的传统观念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纳西族东巴经中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由“气”生成,它不仅是万物之源,同样是人的生命之源。杨杰宏先生在《溪村社会》中对学者们对“飒”(即纳西族对“气”这个概念)的研究,作了简要的归纳:“‘绍’是一种主观存在的生命初始物质,它是纳西族生命观的一个基本命题,始终是纳西族宗教的一个基本观念。它有以下三个特点:(1)它与‘万物有灵’的原始思维有联系。(2)作为特定灵魂及生命来源的标志,它意味着每一种有生命的物质都有一种特殊的同一性——灵魂不死。(3)在不同的发展时空中,作为不同性质的生命体具有不同的灵魂特征,同时也有共融性,传承性,统一性。”正是因为这些特点及纳西族原始宗教中对“飒”的认识,使得纳西人认为人死后,活人之“气”就会慢慢散去,如果没有亲人帮其锁住“人气”,并在死时带上通往祖居地各关口送给鬼的礼物,就会被鬼气侵袭,冲散仅存的人气成为孤魂野鬼。如果,老人死后长时间没有举行此仪式,或者说意外遇难者,都属于没有接到神“气”,锁住人“气”而无力通往祖居地,也不会被祖先的灵魂所接受的而成为到处游荡的野鬼。凡遇到这种情况,死者的尸体不能从正门入内,而要把围墙拆开一个口,从这个口子里摆运到家中。对这类死者还要举行“艾拿艾飒余”(既用鸡来当替代死者来重新进行接气活动)这种非正常死亡的接气活动。举行这种活动时,如果死者是男性则首先要准备一只准备开鸣的小公鸡,和与上述所说到的一份“含口”。准备好后,到死者的遇难地,一边把鸡掐死一边喊着死者的名字,把含口放入鸡嘴中。然后,一路喊着:“某某,某某,我们一起回家吧!”,按先前的运尸路线,边招魂边返回死者家里。到家后,用白纸将死鸡包好,放在死者的枕头边。入棺时,将此鸡随死者一同放进棺内。为什么要用鸡来当作死者的替代物,纳西族东巴经中有关十二生肖来源的论述中说,当所有动物前去东神处要寿命时,因人晚到而只获得三年的寿命,这样人类无法完成生儿育女、起房盖等大事,以至于伤心得大哭了起来。而鸡则因为早到获得了六十年的寿命,鸡担心这样长的寿辰,会使自己的牙齿磨尽,而无法去吃食物,也伤心得大哭起来。后来,人与鸡商议对换了寿辰,两者皆大欢喜。纳西族的传统观念中因此认为鸡的灵魂能使人的灵魂获得新生。(二)、“停灵”、报丧及有关礼仪:完成了接气活动后,就进入“停灵”阶段。在拉市海南吉余等村落,完成“飒撒克”仪式后,就会给死者穿寿衣。穿寿衣时,一般会让死者端坐在一张长凳子上,由人扶着让其象征性的左手拿着长明灯,右手拿着刀子。准备好后,由东巴或家族中精通传统习俗的老者念诵的开路祭词。而在靠近海边的海北一带的纳西族村落,则要另选吉时为死者穿寿衣。如果家中老人去世,人们会把死者停在母房的堂屋位置。女性则略把灵柩停放在中轴的右边;男性则放在堂屋的正中位置。如果死者属于英年早逝,还有父母,则会停在侧房。停好后用白纸蒙住死者面孔,象征生者与死者已隔两界,彼此语言已经无法沟通。再在死者的腹部放一个铁犁。纳西族的传统观念中犁有翻九层地的威力,用犁压住尸体,妖魔就不敢前来侵袭,同时也有防止长期时间停尸时尸体腹部肿胀的功效。另外,民间也有借此防止家猫从死尸体上跳过,引起静电作用而惊吓生者的说法。停好尸后,先上一桌祭品,再点上三根香和长明灯。长明灯的燃料用食用香油。祭品由鸡蛋、腊肉、香肠、腊排骨及一碗米饭五样组成。米饭上插上一根筷子,与此筷子成十字再摆上一根筷子。正堂外走廊两侧外边放上若干床草席,就成了简易的灵堂。停尸后要守孝,孝男坐灵堂的左边,孝女坐灵堂的右边,一律以席地而坐。夜晚附近亲戚会自带简易的被子到死者家通宵守灵,直至出灵。停尸后当晚死者直系亲属召开家族会议,商议发放“孝布”的范围、需要去报丧的人家、制作棺材、购买有关物品等事宜。第二天,按家族会议的安排一部分人去完成报丧,一部分去购买治丧所需的物品,一部分人则留在家中制作棺材。闻讯后,亲友会前来探望,一般会带来二三十个鸡蛋和一瓶酒。死者家属会临时准备饭菜酬谢前来探望的亲友。(三)、入棺、守孝及送魂的习俗:死后第三天举行入棺仪式。死者的亲友都要到场参加这个仪式。拉市坝各地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入棺的时辰及方法也各有一些细小的差别。按人们的习惯,通常把拉市坝分为海南和海北两大片区。海南片区基本都在傍晚太阳刚到山岗上的时候举行,而海北一带一般都在晚上星辰出现的时候举行。拉市海北入棺前先要把棺材摆放在堂屋前的走廊上,而海南则摆放在堂屋前的屋檐滴水处,喻意为又回到水落地的地方,即落叶归根之意。摆好后,先要用青刺枝扫一下棺材,边扫边念:“生肖相冲的,都扫到外边;所有仇敌,都扫到旁边。”象征着把一切与死者有仇的敌人之魂及鬼魂全部赶走。扫完后,把孝子从九个(如死者是女性则要七家的灶灰)邻居家里要来的灶灰,均匀地洒在棺材底部。洒好后,还要看灶灰的纹路,纹路显现出像什么动物的形状,死者的亲人会认为死者的灵魂变成了什么动物。之后再铺上一层草纸,草纸上垫上被子等物即可入棺。入棺时,由村里东巴主持有关送魂开路仪式。现在拉市坝已经没有专门的东巴祭师,但乡村里还有一些老人能主持这些仪式。主持此仪式时,先要把死者扶到一把凳子上成坐姿,让其象征性地左手抓住刀子,右手拿着油灯。一边做这些工作一边吟诵:“左手拿白铁、右手拿灯火。前面有障碍,请不要胆怯;前面有仇敌,请不要胆怯。左边来侵犯,砍了放左边;右边来侵犯,砍了放右边。行路遇黑暗,有灯来照明,一照就光亮……”。在吟诵的同时,捉一只鸡,让孝子(如孝子年幼则可由其它直系亲属代替)把鸡在装有丽江黑龙潭水的土罐里闷死(此水纳西语叫爱纳吉)。拨些鸡毛放在土罐里,然后用鸡毛沾取“安纳吉”(安纳意为黑鸡,吉意为水)水象征的行洗尸礼,并吟:“取来龙潭水,龙潭水来洗一洗就美净……”等祭词。随后用酥油来擦脸,并念诵:“酥油来擦,一擦就润泽……”。完成后念开路词:“上路不能去,上路是白鹿和马鹿路。下路不能去,下路是野鸡和雉鸡路。要走中间那条道,从下往上走,走到阿撒高,先祖会来接。此地是马累下驮子之地,此地是人累来歇脚之地,此地是不种也会绿之地,不犁也可种之地,野鸡当晨鸡之地,白鹿当耕牛之地,红虎当坐骑之地,要往此处去。如果到此地,就是你的住处了。我的送词就到这里了。”诵完后,众人七手八脚将死者放入棺材。将死者放入棺木内后再用铜钱线,校对尸体的位置。过去死者入棺后,不许孝男孝女看死者遗容。而现在除了生肖相冲的孝男女外都可以看死者的遗容,有些亲友还在道别的同时在棺材里放上一些钱物,以当作死者的零用钱(当然这仅是一种生者的心理寄托了)。入棺之前,任何人不得发出哭泣声。等到入棺盖板后,主持人就会宣传:“现在就可以开始哭了”,结果当然是一片哭声。民间认为如亲友的眼泪不小心滴到死者的面容上,死者的灵魂就会依恋亲人不能正常到祖居地而成不了祖魂。盖上棺盖后,先由孝男象征性地用木锤边喊死者的称谓边钉木梢(“木梢子”是用来联结盖子与棺身用的。纳西族将其称之为“斯巴九”即“木青蛙之意”,与纳西族精蛙五行学说有关)。然后,众人一齐把木梢固定好并将棺材停放在中堂。摆放棺材的架子,前面用高八仙桌,后面一般用高桌子。停好棺材后摆上一桌祭品,纳西人叫“吉子好(直译为住新房子的饭之意)”。此桌祭品要有鸡、鱼等物有十碗也有十二碗不等,由孝女提供。解放前还要摆金童玉女,及左右两匹纸制的冥马(纳西语称为“神死六马”。神死,纳西语意为白纸之意,神死六马的全意为用纸做的冥马)。此类物件用白纸及竹子编扎制成。解放前摆放这些物件,布置灵堂,张贴对联,要别选吉日进行,民间称之为“悬白”。现在各个程序界线已经模糊。经济条件好的还要摆上猪及牛头等供品。猪等贵重的祭品一般由亲家来上供。村子里一般都会有专门用来摆猪等大型祭品的木盘子。用猪祭时,先把猪的内脏去刮洗干净后,做成跪式造型,嘴上再插上两朵花来做饰物。摆好棺材后,要发孝布。孝布由白布制成,一般分八尺孝布和一丈孝布。前者发给比死者辈份小的一般亲属。后者则发给死者二代以内的直系亲属。如死者已有重孙,则重孙辈一律要发红孝,以取四世同堂大吉大利之意。如果该领到的人没有领到孝布或者晚发,人们就会认为此种孝布是不吉利的孝布,纳西语称之为“孝慢”,即晚发的孝布之意。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死者家属及领到这种孝布的人之间没有人及时沟通说明事情的原由,常会引起不小的纠纷,甚至于一辈子不相往来。凡领到布孝的人,要当场把孝布戴在头上,并向死者的灵柩行跪礼。孝布发完后,亲友可以各自回家。(四)、守孝及“鸡鸣哭祭”:灵柩停在家里期间,还要举行“鸡鸣哭祭”(纳西语称为“艾局巴达批”)。民间认为,人死后不能复生,生者无法与死者交流,但在出殡前每天夜里,在凌晨鸡鸣时分,生者可以通过“哭祭”的方式与死者的灵魂进行交流,于是就产生了这个仪式。纳西人通常运用这样的一种方式,寄托人们哀思。更为可贵的是,哭祭者运用传统的纳西族传统的“哭祭调”,对死者生前的生平事迹进行回忆,使亲友永远不忘死者的丰功伟绩和优良品德,从而也具有民族传统道德教育的作用。“鸡鸣哭祭”一般由妇女完成,有个别的人家也有由男子去哭祭的。“鸡鸣哭祭”有约定俗成的开场白,开场白是这样的:“夜深乌云黑,鸡已鸣叫了。我的某某啊!你的爱女(或爱儿媳)儿,给您打来洗脸水,给您送来了饭。尽管您已不能吃,您已不喝,但请您来享用。世上有传闻,黑夜鸡鸣时,能与您交心,能与您倾诉。如您能听到,请来听我说……”。说完这些开场白后,哭祭者就死者劳作一生,但苦尽甘来时却过早的离开了亲人,让孝男女来不及尽孝心就离开了人世的角度,及死者的生平事迹进行哭祭。哭祭时,还要在天明前,煮一土罐由米、油、盐煮成的祭品,纳西语为“巴达好”。“鸡鸣哭祭”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不容易的原因有三个:第一,难在哭祭者运用典故时,不能有半点差错;第二,难在祭者要对死者的生平十分熟悉;第三,祭者的情感要真挚,要真哭但又不能以难过的心情来影响表达的流畅。有些哭祭者,因为心里压力大,加上极度悲伤,刚道了开场白就出了错:“鸡也叫起来了,狗也叫起来了”(“狗也叫起来了”此时是不能用的,如用也就变成了笑话了)。听到这些的哭祭,有些爱开玩笑的就会在被窝大声喊到:“错了,错了!”哭祭者一听,心头一惊,顺口说:“错了吗?”马上就起身逃之夭夭,成了别人笑柄。这种场面,使那些睡在床上想静听哭祭调子的亲友,暂时忘了失去亲人的痛,换来会心的一笑,悲剧也就变成了短暂的喜剧。(五)、出殡、丧宴及有关礼仪:在出殡的当天,亲友们会带上大米、玉米等谷物及钱等物品前来祭奠,在进死者的家门前,还要放上一串鞭炮。将祭品放在灵前后要行以跪拜礼。行跪拜礼后,将钱和谷物拿到挂礼处一一登记。纳西人讲究礼尚往来,登记礼物是为了便于主人家当别人有事时前去看望还礼。亲友来上祭时,孝女要在灵前大放悲声,并用传统的哭调,感谢亲友,告慰亡灵。大意是“某某人来看望您了,如您还能看见,请您帮我,把小辈们托付给他们。”讲究的人家会安排一名主持,主持人拉长声调念唱:“献茶——,献饭——,献酒——”等祭词,逐一完成亲友的“上祭”活动。死者家属要备丧宴,以酬谢前来吊唁的亲友。丧宴多则近百桌,少也有二三十桌不等。因各家的经济收入不同,所做的菜肴也各不相同,但有几道菜是必备的:第一道是“豆芽煮五花肉片”,这是丧宴的标志性菜肴;第二道菜是大肉,此道菜红白事都用,只是白事时不能上色;第三道是鱼,一般做成酸辣味;第四道是蛋,一般用鸡蛋,经济条件好的也用鸭蛋。开宴前的第一桌饭要祭献给死者。完成祭献后,方能开丧宴。丧宴的最后一桌饭称之为“灵前饭”,死者的直系亲人要在死者的灵柩前席地而坐就餐,以示亲人与死者共进的最后一餐饭。灵前饭后,进入出殡的仪式。如果家里去世的老年过九旬,甚至是百岁老人时,死者的家属要准备比正常丧宴多几倍的小碗。因为拉市人与其它地方纳西族一样,参加这样高龄老者的丧宴,人们会把宴席上用的小碗悄悄“偷”走。民间的说法是这样做能分享到老者的福气,求得长寿安康。出殡的这天,要跳两次“热热舞”(属于纳西族传统的“哦热热”的一个种类),分别在出殡前和出殡的路上唱跳。出殡前,主持人会请在场的所有在场的男子一起唱跳热热舞。跳“热热”时,由一人领唱众人跟合。出殡之前的唱词是(以男性为例):“喂——他已经逝去了——喂;逝世的是您的父亲——喂;一定要到上方去——喂;送就要送到上方去——喂,送到上方去——喂;音达(纳西族丧家的尊称)这一家的主人,已经去世了——喂,您的父亲已经去世了——因喂;请来这里吧——喂,一起都来送灵——喂!”[4]场面往往十分热烈,当到达群情振奋的高潮时,主持会手起刀落,将摆放在灵前的碗砍碎,大喊一声:“起!”,众人一起用力把棺材抬起,正式出殡。抬灵柩往坟地的路上,还要在路上抬着灵柩唱跳“热热舞”。也是采用一人领唱众人跟合的方式进行。唱词是(以男性为例):“您父已逝去——喂,逝世是您父——喂;起尘土——喂,一脚起尘土——喂,两步起尘土——喂,您父已逝世——喂;送到上方去——喂,三步送上去——喂,送到上方去——喂”。在送灵柩到坟地的全程中,棺木不能落地,要一直抬到挖好的坟坑前,方能停下来。在整个行程中,还是一人领唱众人合的方式,迈着沉重稳健而富有热热舞节奏的脚步缓缓行到坟地。这对前来送葬的人们的身体素质要求是很高的,同时也在考验着这个家族,甚至这个村子人们聚集力。当灵柩抬到坟附近时,没有抬棺材的人则一律要在附近找一块石头,抬到坟坑旁边,用于建坟墓。送灵路上,每遇到有桥的地方或者交叉路口都要放上一串鞭炮,以示驱逐来侵袭死者的野鬼。凡路过死者的两代以内直系亲属家门时,亲属还要准备一桌糖果,纳西语称之为“打尖”,与汉语同意。“打尖”有两个意思:一为祭奠挽留死者之意,二是酬谢抬灵柩的人们。灵柩出发后,直系“孝男孝孙”要在离家门口不远的地方,跪成一线,让灵柩从头上经过,俗称“搭桥”。孝子由两人搀扶走在送灵队伍的最前面,并抬一招魂幡,之后为抬花圈队,接下来是抬灵柩的队伍,灵柩之后跟亲友队伍。孝女们则在人们在家门口捆梆棺材,准备抬棺时提前到离家门口较远的地方,准备“搭桥”。灵柩从她们头顶经过后就地哭祭,直至有人前来苦苦劝说时为止。妇女们不上山,第二天“复山(丧)”时才能上山祭拜。“打尖”、“搭桥”、“招魂幡”这些习俗主要来源于满汉的土葬习俗,也借鉴了佛教的文化成分。(六)、入葬、复丧及其它礼仪:坟坑在灵柩到达之前要挖好。挖坟坑的人要由死者家属去请,被请到帮忙挖坟坑的人,一般不能拒绝。挖坟坑的人一般是与死者没有亲戚关系的,同村世居的村民。在要出殡的当天早上,他们要自己准备好挖坑所需的工具,按主人预先的要求到坟地挖坑。拉市坝的坟墓,准心都对着丽江的象山。在挖坟坑的时候。孝男还要把一撮土藏好,并把这撮土当作棺材入地后盖上的第一撮土。放这撮土的方法是:孝男卷起上衣后背将此土放好后,背着这撮土按逆时针方向洒向棺材,一边洒一边喊对死者的称呼,直至洒完为止。完成这个仪式后,众人一起合力盖上土,周围砌上石头,就做成了坟墓。有条件的可以立上墓碑,碑上刻上家谱及死者的姓氏。立墓碑对于死者亲戚来说,又是一件大事,应另选吉时进行,并宴请亲友。墓建成后,前往坟地的人们,逐一行以跪拜礼即回。其中值注意的是,从拉市坝的墓碑上的刻字看,最早的也只是在清代,这也说明纳西族只有受到满汉文化深刻影响之后才有了“建坟立碑”的习俗。第二天,要举行复山(复丧),并行之以清明上坟时的全部礼节。之后,死者家属还要以七天为一个祭日,行以一七、二七、三七之礼。祭日直系亲戚都会到死者家行以祭礼。祭礼分为接死者之神位进行供养和送死者之神位回祖地两道程序。死者家人还酬备五桌酒席以谢前来祭拜的的亲友。前来祭拜的亲友会带上一到两瓶酒。酒一律要摆有死者的神位前。在送死者的神位时,孝女还要行以哭祭之礼,并分批焚烧死者的遗物。四七为大祭,死者家人要酬办几十桌宴席把死者的三代以内的亲戚请来,一起祭奠。四七过后,基本上意味着亲戚对死者的祭奠活动告一段落。直到三年斋期满时,则白事变红事,完成了对死者应尽的孝道。有些人家也在做七七四十九天祭、百日祭,但为数很少。过去拉市坝纳西族一律行之以火葬,在各自家族的火葬场行以火葬后,认为已变成祖先神,也就没有此类的祭礼活动。这主要是改土归流后学习满汉土葬习俗之后的产物。当满汉都已在简化这种习俗的时候,拉市坝却依然还完整的保留了这种守孝习俗,并随着经济的发展有越演越烈的趋势。改土归流后,拉市坝普遍实行了土葬,吸纳了满汉及佛教等众多外来文化因素,但改造后的葬礼中,依然还保留着本民族的传统习俗,使拉市坝纳西族的葬礼成了各民族多元文化交容的民族文化盛典,成为了纳西族坝区文化、山地文化和现化文明交容、冲突后产生时代产物,浓缩了纳西族传统文化在各个时期产生发展和演变史。二、丽江地区纳西族的丧葬风俗:纳西族自古以来通行火葬,这在元代李京《云南志略》等史籍中即有记载。经过清代初年改土归流之后,丽江城镇、坝区逐渐改为棺木土葬,但丽江山区及中甸三坝、维西山区、宁藻永宁等弛,仍实行火葬之俗。纳西族每家都有一块坟地,坟地是要讲风水的,一个家族有一个公共的墓地,严格按照辈份和大小排行划地安葬,夫妻是合葬的。老人们在50来岁时就准备好了棺木。棺木纳西话叫“han bao”,棺木是不用钉子的,这样不吉利,全部用榫口和木活鞘组装,用松香水灌接缝,外面用松香水或土漆(既天然漆)漆成黑色,如果超过八十岁才去世,顶端就可漆成红色。按照丽江纳西的规居,老人病重不治之后,亲朋好友以及街坊邻居们都要来慰问守侯,子女和亲戚连日昼夜守护在旁,就是为了“绍沙垦”,就是接气的意思。要准备好少许碎银(现在用铜钱)、米粒和茶叶,男病人用九数,女病人用七数,用一点青梅纸(红纸)包好,放在病人床头。待病人将咽气时,有一家族长者要手持“绍沙”,作好投放的准备。并由一个熟知家庭历史的才者(农村有的是东巴经师)为其指路,告诉他回老家的路线,以及先逝的父母名字,或早逝的配偶和先亡的子女名字。说“他们早走了,他们会招呼您。”并告诉他面前有三条路,上面一条是神路不能去,下面一条是鬼路也不能去,中间一条是人类去的路,您要走那条路。一咽气,要迅速把“绍沙”放入口中,并轻托一下下巴,按一下上眼皮,使口眼闭合。传统习俗认为老人家病逝于家中,又得“接气”(放“绍沙”),叫做“好好的去逝”,既寿终正寝。如果死在外面,又不得“接气”是不好的。老人去世后,要停尸于正屋,设一个灵堂,头和身上盖白布或毯子,头边放供桌,要点上香、油灯和八大碗供品。家人穿孝衣,近亲戴孝布。人去逝后,要立即告遍亲友,并明确告诉他们出殡请客日子(一般是第三天),要请人料理各种丧事。小时候就是在这里听到了纳西古乐,那是一种很悲凉的音乐。入棺一般是第二天晚上,所有的亲属要在旁向死者最后告别,然后封棺孝子钉上活木鞘祝老人无牵无挂地去,此时,女亲属们哭声大作。第三天是开丧出殡,来吊丧的客人一般除了钱以外,还会送一蓝(盘)米,花生米等。一一都在灵前点唱祭祀。孝子跪在灵的两边还礼。开过追悼会后,炮竹响了,要出殡了。棺材抬至大门用绳子捆绑好用8个人抬走,孝子要背着饭、肉、由人带着走在前面,棺材要从他们头上抬过,以后每过一座桥孝子都要跪送。希望逝者能平安的过奈何桥。到了墓地后放棺材于坑内后,孝子用衣角捧起土,象征性先撒第一把土,然后众人垒坟,坟头上要撒一些五谷种子。次日亲属又到坟地再去修整一下,称为“复丧”,一七、二七、三七、四七都要祭,四七是女儿主持。还有百日、三年斋都有祭。此后正式列入祖先里去了,只是过年过节才祭了。三、纳西族的禁忌:纳西族性格热情开放。有着知书识礼、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在公共场所忌高声喧哗、说粗话,骑马到寨前必须下马,也不能把马拴在祭天堂的地方;◎ 不能登踏三脚架,不可跷二郎腿;◎ 进入纳西人家时不能打主人家的狗,不能主动进入老人、女人的卧室和女孩的“花楼”,不能询问“阿夏”的情况,也不能翻弄灶里的灰;祭天堂、祖先、战神时、忌外人观看;◎ 忌在门槛上坐和用刀斧在门槛上砍东西;◎ 有的地方 还忌在家里唱山歌,吹口哨;◎ 吃饭时忌敲碗筷、翻菜、连续夹菜;◎ 禁止污染水源、砍伐水源林,和猎杀入家宅的小动物;◎ 不许杀耕牛、驮马和报晓的雄鸡;

纳西族的风俗习惯是:节日里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均与当地汉族大致相同,其中春节是最大的传统节日,并且伴有许多祭祀活懂。届时家家都要宰杀年猪,制作酸肝,酿制米酒。除夕之夜要杀鸡、炖猪头祭灶君和祖先。就餐时,如家里有人外出,在餐桌上也要摆上碗筷,以表示全家团圆。初一早餐禁荤食,初二开始走亲访友,互相拜年,请客吃饭和互赠红糖、红饼、点心等礼物。最为隆重的是“纳西祭天大”,祭天大一般都选在正月上、中旬,届时要选好祭天场,由东巴教掌教人(无掌教人的村寨,推选德高望重的老人)任祭司,每一程式都要由东巴诵唱相应的祭天经诗,合起来多达近万行,构成了洋洋大观的祭天长歌。并宰杀轮流喂养的祭天猪,各家各户都要捐大麦、小麦用来酿酒,做饵块。【分布】纳西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绝大部分居住在滇西北的丽江市,其余分布在其他县市和四川盐源、盐边、木里等县,也有少数分布在西藏芒康县。【语言】纳西族有本民族语言,纳西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人口】云南省是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地,有纳西族295464人(2000年人口普查),占纳西族人口的5%。纳西族也是昆明市非土著民族中的第一大民族,有支系摩梭人。

纳西族文化史论文题目有哪些及答案高中

一、祭天和祭祖三坝纳西族每年要祭天一次,祭祖三次。正月祭天,腊月十四就要酿酒,做饭请客,请老人吟唱,三十晚上要“车寻”,初一祭灶神要磕头,初二要洗头、洗脚、洗衣裳,到河边饮水。三日晚上把天神请到家里来祭祀。四日就要杀鸡,到祭天堂烧香,磕头吟呷,搞完后回来作射箭等活动,搞完活动后在主祭家里吃饭。五日天一亮抬出一口大猪煮成三锅,煮熟后念“天好矢”、“乌鸦好友”。长者吃酒吃肉,然后众人吃。吃完依次回家。六日各家各户自己祭。八日又抬一口猪去祭天堂。九日又用一口小猪去祭天堂。整个祭天活动到此完毕。祭祖:正月六、七日或二月十二日一次,六月初一次,十一月初二一次。一般祭时用黄栗树三株,各家各户自己祭。二、丧葬在丧葬习俗方面,丽江一带纳西人在“改土设流”前一直都实行火葬。人死后用竹筐或无盖的木棺抬至山上或村寨外的火葬场火化,过一段时间后再去收拾骸骨举行葬仪。清初“改土设流”后,中央王朝派任的流官曾屡次明令改火葬为土葬,皆因“土人尚惑刀巴祸福之说”而未能奏效。直至乾隆年间,流官们千方百计动员了一位纳西族小头目将其母土葬,人们未见到灾祸降临便渐改火葬为土葬。但在一些偏远山乡,迄今仍保留着火葬的习俗。当人处于弥留之际时,家族中一位长老手持一包有少许碎银、茶叶末和大米的纸包守候在旁,在落气之际须将此纸包放入死者口中。这样做意图使死者十分珍贵“气”能够接续下去,以促成家族繁衍、子孙兴旺。此外,报丧、吊丧、停灵等活动都要在一位德高望重的家族长老指挥下进行,并要请东巴经师来主持其中一些祭仪。人死后一般停灵三日即可出殡;葬仪举行后的三天内家中亲属仍需每天献祭。接下来还要举办“做七”、“百日”以及“年斋”等一系列祭吊亡灵的活动,得迎请东巴或喇嘛来家中诵经,直至人死满三周年时做完“三年斋”,整个拜祭活动方可算告一段落。妇女在产期死亡、孩童夭折与其他纳西族衣、食、住据有关史籍记载,纳西先民的服饰有“男女皆披羊皮”之习俗,这可能同畜牧业较为发达和游牧民族的秉性有关。元人李京所见的纳西族男子多为“善战善猎,挟短刀,以砗磲为饰”者,而妇女则“披毡,皂衣,跣足,风鬟高髻;女子剪发齐眉,以麻绳为裙”。至清末民初,纳西族男子的服饰已大致与汉族男子相同,妇女的服饰亦已从穿裙子改为多穿长裤,但仍保留了较鲜明的民族特色。丽江一带妇女身穿宽腰大袖、前幅短、后幅长的镶边女袄,外加紫色或藏青色的坎肩,腰系百褶围裙,下穿长裤,脚穿船形绣花鞋,背披一袭缀有七个圆布圈及七对垂穗的羊皮披肩,俗称“披星戴月”。已婚妇女将发髻梳盘于头顶,戴圆形纱帽;未婚少女则结发辫盘在脑后,戴布头巾或黑绒小帽。云南省中甸县和德钦县一带的纳西族妇女,上身常穿织出彩纹的开领麻布对襟长衫,下身穿多褶麻布裙,腰系彩带,背披羊皮披肩,脚穿云头长靴。青年女子一般喜留长发,在发辫中掺入五彩丝线或毛线盘髻于头顶,同邻近地区藏族妇女的头饰相类似;而已出嫁的妇女则往往用红布缠头,再戴上俗称“骨配”的圆盘状银质装饰品。沪沽湖畔摩梭人则由于同藏族交往较多,信奉藏传佛教(喇嘛教)的人日益增多,大部分男子已改着藏装。妇女则上身穿各色短衫,下系百褶长裙,腰束彩带,背披羊皮,并用牦牛尾巴上的毛编成粗大的假辫盘于头顶,再在假辫外缠上一圈蓝黑色丝线,将此辫后垂至腰际,显得美观大方。纳西族先民早期可能实行穴居,有些史书以“麽些洞蛮”称之。后来逐渐学会了建盖“木楞房”,即以圆木纵横相架叠层为墙,垒到10尺左右便加椽桁,上覆以木板,然后再用石块压在木板上。正房内以火塘为活动中心,床榻就设在火塘边,炊爨亦在火塘上进行。丽江一带明代已有瓦房出现,但多为土司和头目的住宅。随着纳西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城镇和坝区农村已普遍采用了“三房一照壁”或“四合五天井”式的木石结构、土木结构的瓦房建筑。这种瓦房多系两层楼房,屋基用大石块砌成,中段用土坯或砖、石,上段则覆以木板。房檐外伸,并在桁梁两端加钉两块“风火板”(有的还加上“垂鱼”等装饰),以保护木质部分不受雨水剥蚀。正房的门窗多雕刻花草鸟兽之类装饰,院坝内亦镶钳各种图案的鹅卵石与瓦片,再遍种花草,显得美观舒适。泸沽湖畔摩梭人至今仍居住在“木楞房”中,每一户人家至少建盖有一栋正房和一栋畜厩,人口较多或较富裕的人家则建盖四栋房构成一个院落。正房一般由主室、上室、下室、后室以及仓库等组成。主室内设有一大火塘,供炊爨和取暖用;火塘四周铺以木板,既可供全家吃饭、议事、祭祀与接待来客用,同时又是老年妇女和孩子们晚上睡觉的地方。上室是老年男子的卧室,下室内放置碓、磨和锅灶,是加工食品和煮猪食的地方,后室则作为堆放杂物之用。楼上的房间隔出三四个小间,作为家中青壮年妇女专门接待男阿夏的“花房”。这种“木楞房”建筑虽简单,但住在里边冬暖夏凉,而且还可以抗御七级左右的强烈地震。据史书所载,古代纳西族广大人民多以荞麦、稗子、圆根为食。明清以来,在大量吸收汉族先进生产技术和新农作物的基础上,纳西族的农业有了较快的发展,生活也有了新的变化。以玉米、小麦、大米、大麦、稗子为主食。坝区农民多在房前屋后开辟园圃,种点蔬菜自食。同时,纳西族在每年冬天腊月间有杀年猪的习俗,做成火腿或腊肉,平时分切而食,猪油用做食用油。一般人家还自备有各种咸酸腌菜、豆豉、肝酱、香肠、腌蛋等等。一般情况下,每日三餐多为干饭,有米饭或大米、玉米混合饭,有二、三个菜及汤。冬春时节则爱吃热气腾腾的火锅菜;夏季农忙期间,多数农家皆以米酒拌凉水解渴,有些地方早上也吃炒面和酥油茶。纳西族人喜欢喝酒、喝茶和抽烟叶,爱吃辣、酸、甜、味。城镇居民的主食主要是大米和麦面,一般量少而精,蔬菜全靠郊区菜农供应。城里卖有出名的丽江火腿粑粑,美味可口。

天文神话有《太阳月亮的来历》、《七星与昂星》植物神话《矮松的来历》动物神话《人鸡换寿》、《人狗换寿》射日神话《顶靴力士》创世诗史《崇搬图》(通译为《创世纪》或《人类迁徙记》,英雄史诗《东埃术埃》(通译为《黑白之战》)山川传说中有生动介绍长江第一湾、玉龙山、哈巴雪山、虎跳峡等奇观形成的《金沙姑娘》;把玉龙雪山拟化为降魔除妖英雄的《玉龙山的传说》;还有《阿老菊》、《阿奶菊》、《拉市海》、《犀牛潭》、《老君山九十九龙潭》、《石门关》、《金垒岭》、《鸡公石》、《千龟山》等作品。风物胜迹传说中,最著名的是《龙女树》和《达勒·阿萨命》两篇。风物传说中有《石牌坊的来历》、《木楞房的来历》等作品,把批判矛头直指木天王。节日传说有《北岳庙会》、《火把节》等,脍炙人口。《金兰姑娘》、《麦良和忽必烈》、《阿得姓木》等史事传说,反映了磨些与南诏的姻亲,民族团结、民族友谊和木姓的来历。纳西族的民间故事丰富多彩,有控诉旧制度的悲剧故事《阿套五勒古》、《杜鹃鸟的来历》、《口弦的故事》;爱情故事《放猪栽桃》、《拉科与莲命》、《阿才与米花》、《龙女和樵哥》、《宝猪》;道德伦理故事《挖金子》、《石门关》、《银洞》。《金钟的故事》、《金鸭子》、《洒丹尼》、《孤儿与神蛙》、《洗眼塘》、《木盒》、《两兄弟分家》、《宝妹》、《阿喂鸟》、《瘦袋姑娘》、《迫害》;斗妖故事《两姐妹》、《夜不绩麻》;民族交往的故事《瓦匠落户》、《酿酒师傅》;破除迷信故事《山神爷》、《吃鬼》从一幕幕幽默讽刺的喜剧中,诙谐风趣地再现了阶级对立的真实历史,反映了剥削阶级的腐朽生活和劳动人民做牛做马的情景,歌颂了劳动人民的美好品质和敢于反抗斗争的无畏精神。欢乐调,纳西语称“花华本”,反映男女青年劳动和爱情生活,结局圆满,属于欢乐类型的古典大调。主要作品有《猎歌》、《赶马》、《烧香》。其它还有《文考》、《武教》、《筑城》、《划船》、《放鹰》、《金筝之歌》等。相会调包括《雪柏相会》、《鱼水相会》、《蜂花相会》、《星星相会》、《孤鹰孤雁会》、《樟子嫩竹会》、《独叶独花会》、《马鹿水獭会》、怕露仙草会》、《麒麟凤凰会》、《日月相会》、《短笛古筝会》等,计有40余调,其中以前三调最著名。相会调用特定的象征手法描写相会恋情。用以物拟人、隐喻的手法和浪漫想象,歌颂纳西族男女青年向往婚姻自由和美好生活的情景。苦情调,侧重叙述男女主人公生活苦情的大调,主要作品有《游悲》、《牧羊调》、《牧象女》、《逃到好地方》等。其中前两调最著名。《游悲故意为《殉情调》、是纳西族情死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歌谣,属于短小民歌。有传统古歌和随编随唱的即兴歌。按内容可分为生产歌、风物歌、习俗歌、情歌、喜歌、苦歌、婚歌、挽歌、猎歌、牧歌、儿歌等。传唱最早的劳动歌有《打稗子歌》、《打猎歌》、《织麻歌》、《取火歌》等,多为采集、狩猎、游牧时期的古歌。进入农耕后产生了《天女洗麻歌》、《搓线歌》、《放牛山歌》、《劝牛歌》、《耙田歌》、《栽秧歌》等。风物歌有《干木之歌》、《玉湖水》、《三思水》等;习俗歌有《祭畜神歌》、《喊丰收神歌》;仪式歌有《量米歌》、《敬酒歌》、《穿裤子歌》、《穿裙子歌》、《洗马歌》;巫歌有《招魂歌》、《送鬼歌》;婚仪歌有《结亲歌》、《求婚歌》、《祝婚歌》、《送亲歌》、《劝女歌》、《喜歌》;丧仪歌有《含殓歌》、《谢恩歌》、《送葬歌》。纳西族民歌,多用《谷气》、《喂默达》、《阿丽哩》、《哦热热》等曲子演唱,情歌则多用《时本》调吟唱。寓言和童话多为动植物故事。寓言有《聪明的小兔》、《兔子和熊》、《兔子和青蛙》、《斑鸠借粮》、《猎狗和猫》、《狡猾的鳝鱼》、《狐狸和公鸡》、《药王的故事》、《乌鸦笑黑猪》、《以少换多》等,从不同侧面说明弱能胜强、智慧能战胜野蛮、万物各有其能等简单哲理。童话有《燕子和葫芦》、《道士、白兔和山羊》、《猴子、兔子和狐狸》、《布谷鸟和雉鸡》。《蜈蚣、马鹿和公鸡》、《属相的故事》、《乌鸦和青蛙》、《麦子和养子》纳西族民间笑话很多,有讽刺型笑话《公钱母钱》、《学官话》、《傻子当驸马》等。其中《公钱母钱》讲述小财主攒了不少钱,舍不得花,天天数钱把什么事都忘了。家里的母猪下小猪,他很奇怪,人家说母猪配公猪,就会生小猪,他牢记这话,把小猪背去卖。买主给他钱,他说:“这钱跟我家的钱一样,都是公的,我要些母钱回去,好下上几窝小钱儿”。讽刺了财主贪财、迷财的嘴脸。幽默型笑话《在暗中》、《藏牛头》、《有名无实的猎手》、《分钱》、《馋嘴婆》、《大话客》等等。诙谐笑话《买镜子》、《骡蛋》、《近视老倌》、《席子衣裳磨盘礼》、《学规矩》、《取鹿皮》等等。反映出古代地处偏僻的人们孤陋寡闻的情景,善意地鞭挞了无知愚昧行为。这些笑话在诙谐幽默的笑声中给人以联想和启迪。

纳西族服饰之图腾遗存审美详细信息论文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论文主题:纳西族 服饰 图腾 审美 羊 虎论文分类:I7论文形态:共 44 页 约 28,820 个字 约 004 M内容论文阅读:内容摘要 - 详细目录 - 相关主题 - 下载全文

纳西族文化史论文题目有哪些及答案解析

纳西族的葬礼风俗一、纳西族的丧葬风俗概况:自古以来,纳西族以不畏死而怕不行火葬之礼闻名于世。但改土归流后,纳西族在满汉文化的强力冲击下逐步改变了火葬的习俗而改实行土葬。随着土葬的盛行,纳西族的丧葬礼仪注入了诸多的满汉习俗。但因纳西族生活的地区多在高原坝区及大江大河的河谷地带,不便利的交通,加之纳西族固有的传统文化观念,造成了各地不同的习俗。丽江拉市坝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纳西族的丧葬礼仪中既有明显的满汉丧葬礼仪痕迹,也保留了许多纳西族古老的传统。(一)、临终前的“尽孝礼”及“放含口”接气的习俗:纳西族十分讲究对老人的孝道,除了老人在健康时的关心照顾外,老人一旦到了花甲之年,就会为老人筹办好去世时用的棺木。棺木上好的为柏树木板,现在一般用松树木板。先制成厚重的木板形状,存在楼上通风遮荫之处,等到用时再制作成棺材。也有的人家直接制作成棺材等候使用。民间普遍认为这样做可以为老人祈求更多的寿辰。当老人病重时,所有的子女都会回到老人身边,一起照顾老人直至含笑九泉。老人离开人世时,亲人要按照纳西人的传统习惯,进行“飒撒克”仪式,即为死者“接气”活动。一般在老人即将离开人世时,亲属就会为其准备“含口”。纳西族语叫:“飒撒”。如果死者是男性则用九根茶、大米九粒(解放前用五谷)、白银少许,如果死者是女性则用七根茶、大米七粒、白银少许。制作“含口”的材料配好后用红纸包好,再用黑线扎口拴好后即做成“飒撒(含口)”。当老者寿终正寝,张嘴咽气的瞬间将“飒撒”放到死者的舌头下,即完成了“飒撒克”这个仪式。“飒”(气的意思)在纳西族的传统观念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纳西族东巴经中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由“气”生成,它不仅是万物之源,同样是人的生命之源。杨杰宏先生在《溪村社会》中对学者们对“飒”(即纳西族对“气”这个概念)的研究,作了简要的归纳:“‘绍’是一种主观存在的生命初始物质,它是纳西族生命观的一个基本命题,始终是纳西族宗教的一个基本观念。它有以下三个特点:(1)它与‘万物有灵’的原始思维有联系。(2)作为特定灵魂及生命来源的标志,它意味着每一种有生命的物质都有一种特殊的同一性——灵魂不死。(3)在不同的发展时空中,作为不同性质的生命体具有不同的灵魂特征,同时也有共融性,传承性,统一性。”正是因为这些特点及纳西族原始宗教中对“飒”的认识,使得纳西人认为人死后,活人之“气”就会慢慢散去,如果没有亲人帮其锁住“人气”,并在死时带上通往祖居地各关口送给鬼的礼物,就会被鬼气侵袭,冲散仅存的人气成为孤魂野鬼。如果,老人死后长时间没有举行此仪式,或者说意外遇难者,都属于没有接到神“气”,锁住人“气”而无力通往祖居地,也不会被祖先的灵魂所接受的而成为到处游荡的野鬼。凡遇到这种情况,死者的尸体不能从正门入内,而要把围墙拆开一个口,从这个口子里摆运到家中。对这类死者还要举行“艾拿艾飒余”(既用鸡来当替代死者来重新进行接气活动)这种非正常死亡的接气活动。举行这种活动时,如果死者是男性则首先要准备一只准备开鸣的小公鸡,和与上述所说到的一份“含口”。准备好后,到死者的遇难地,一边把鸡掐死一边喊着死者的名字,把含口放入鸡嘴中。然后,一路喊着:“某某,某某,我们一起回家吧!”,按先前的运尸路线,边招魂边返回死者家里。到家后,用白纸将死鸡包好,放在死者的枕头边。入棺时,将此鸡随死者一同放进棺内。为什么要用鸡来当作死者的替代物,纳西族东巴经中有关十二生肖来源的论述中说,当所有动物前去东神处要寿命时,因人晚到而只获得三年的寿命,这样人类无法完成生儿育女、起房盖等大事,以至于伤心得大哭了起来。而鸡则因为早到获得了六十年的寿命,鸡担心这样长的寿辰,会使自己的牙齿磨尽,而无法去吃食物,也伤心得大哭起来。后来,人与鸡商议对换了寿辰,两者皆大欢喜。纳西族的传统观念中因此认为鸡的灵魂能使人的灵魂获得新生。(二)、“停灵”、报丧及有关礼仪:完成了接气活动后,就进入“停灵”阶段。在拉市海南吉余等村落,完成“飒撒克”仪式后,就会给死者穿寿衣。穿寿衣时,一般会让死者端坐在一张长凳子上,由人扶着让其象征性的左手拿着长明灯,右手拿着刀子。准备好后,由东巴或家族中精通传统习俗的老者念诵的开路祭词。而在靠近海边的海北一带的纳西族村落,则要另选吉时为死者穿寿衣。如果家中老人去世,人们会把死者停在母房的堂屋位置。女性则略把灵柩停放在中轴的右边;男性则放在堂屋的正中位置。如果死者属于英年早逝,还有父母,则会停在侧房。停好后用白纸蒙住死者面孔,象征生者与死者已隔两界,彼此语言已经无法沟通。再在死者的腹部放一个铁犁。纳西族的传统观念中犁有翻九层地的威力,用犁压住尸体,妖魔就不敢前来侵袭,同时也有防止长期时间停尸时尸体腹部肿胀的功效。另外,民间也有借此防止家猫从死尸体上跳过,引起静电作用而惊吓生者的说法。停好尸后,先上一桌祭品,再点上三根香和长明灯。长明灯的燃料用食用香油。祭品由鸡蛋、腊肉、香肠、腊排骨及一碗米饭五样组成。米饭上插上一根筷子,与此筷子成十字再摆上一根筷子。正堂外走廊两侧外边放上若干床草席,就成了简易的灵堂。停尸后要守孝,孝男坐灵堂的左边,孝女坐灵堂的右边,一律以席地而坐。夜晚附近亲戚会自带简易的被子到死者家通宵守灵,直至出灵。停尸后当晚死者直系亲属召开家族会议,商议发放“孝布”的范围、需要去报丧的人家、制作棺材、购买有关物品等事宜。第二天,按家族会议的安排一部分人去完成报丧,一部分去购买治丧所需的物品,一部分人则留在家中制作棺材。闻讯后,亲友会前来探望,一般会带来二三十个鸡蛋和一瓶酒。死者家属会临时准备饭菜酬谢前来探望的亲友。(三)、入棺、守孝及送魂的习俗:死后第三天举行入棺仪式。死者的亲友都要到场参加这个仪式。拉市坝各地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入棺的时辰及方法也各有一些细小的差别。按人们的习惯,通常把拉市坝分为海南和海北两大片区。海南片区基本都在傍晚太阳刚到山岗上的时候举行,而海北一带一般都在晚上星辰出现的时候举行。拉市海北入棺前先要把棺材摆放在堂屋前的走廊上,而海南则摆放在堂屋前的屋檐滴水处,喻意为又回到水落地的地方,即落叶归根之意。摆好后,先要用青刺枝扫一下棺材,边扫边念:“生肖相冲的,都扫到外边;所有仇敌,都扫到旁边。”象征着把一切与死者有仇的敌人之魂及鬼魂全部赶走。扫完后,把孝子从九个(如死者是女性则要七家的灶灰)邻居家里要来的灶灰,均匀地洒在棺材底部。洒好后,还要看灶灰的纹路,纹路显现出像什么动物的形状,死者的亲人会认为死者的灵魂变成了什么动物。之后再铺上一层草纸,草纸上垫上被子等物即可入棺。入棺时,由村里东巴主持有关送魂开路仪式。现在拉市坝已经没有专门的东巴祭师,但乡村里还有一些老人能主持这些仪式。主持此仪式时,先要把死者扶到一把凳子上成坐姿,让其象征性地左手抓住刀子,右手拿着油灯。一边做这些工作一边吟诵:“左手拿白铁、右手拿灯火。前面有障碍,请不要胆怯;前面有仇敌,请不要胆怯。左边来侵犯,砍了放左边;右边来侵犯,砍了放右边。行路遇黑暗,有灯来照明,一照就光亮……”。在吟诵的同时,捉一只鸡,让孝子(如孝子年幼则可由其它直系亲属代替)把鸡在装有丽江黑龙潭水的土罐里闷死(此水纳西语叫爱纳吉)。拨些鸡毛放在土罐里,然后用鸡毛沾取“安纳吉”(安纳意为黑鸡,吉意为水)水象征的行洗尸礼,并吟:“取来龙潭水,龙潭水来洗一洗就美净……”等祭词。随后用酥油来擦脸,并念诵:“酥油来擦,一擦就润泽……”。完成后念开路词:“上路不能去,上路是白鹿和马鹿路。下路不能去,下路是野鸡和雉鸡路。要走中间那条道,从下往上走,走到阿撒高,先祖会来接。此地是马累下驮子之地,此地是人累来歇脚之地,此地是不种也会绿之地,不犁也可种之地,野鸡当晨鸡之地,白鹿当耕牛之地,红虎当坐骑之地,要往此处去。如果到此地,就是你的住处了。我的送词就到这里了。”诵完后,众人七手八脚将死者放入棺材。将死者放入棺木内后再用铜钱线,校对尸体的位置。过去死者入棺后,不许孝男孝女看死者遗容。而现在除了生肖相冲的孝男女外都可以看死者的遗容,有些亲友还在道别的同时在棺材里放上一些钱物,以当作死者的零用钱(当然这仅是一种生者的心理寄托了)。入棺之前,任何人不得发出哭泣声。等到入棺盖板后,主持人就会宣传:“现在就可以开始哭了”,结果当然是一片哭声。民间认为如亲友的眼泪不小心滴到死者的面容上,死者的灵魂就会依恋亲人不能正常到祖居地而成不了祖魂。盖上棺盖后,先由孝男象征性地用木锤边喊死者的称谓边钉木梢(“木梢子”是用来联结盖子与棺身用的。纳西族将其称之为“斯巴九”即“木青蛙之意”,与纳西族精蛙五行学说有关)。然后,众人一齐把木梢固定好并将棺材停放在中堂。摆放棺材的架子,前面用高八仙桌,后面一般用高桌子。停好棺材后摆上一桌祭品,纳西人叫“吉子好(直译为住新房子的饭之意)”。此桌祭品要有鸡、鱼等物有十碗也有十二碗不等,由孝女提供。解放前还要摆金童玉女,及左右两匹纸制的冥马(纳西语称为“神死六马”。神死,纳西语意为白纸之意,神死六马的全意为用纸做的冥马)。此类物件用白纸及竹子编扎制成。解放前摆放这些物件,布置灵堂,张贴对联,要别选吉日进行,民间称之为“悬白”。现在各个程序界线已经模糊。经济条件好的还要摆上猪及牛头等供品。猪等贵重的祭品一般由亲家来上供。村子里一般都会有专门用来摆猪等大型祭品的木盘子。用猪祭时,先把猪的内脏去刮洗干净后,做成跪式造型,嘴上再插上两朵花来做饰物。摆好棺材后,要发孝布。孝布由白布制成,一般分八尺孝布和一丈孝布。前者发给比死者辈份小的一般亲属。后者则发给死者二代以内的直系亲属。如死者已有重孙,则重孙辈一律要发红孝,以取四世同堂大吉大利之意。如果该领到的人没有领到孝布或者晚发,人们就会认为此种孝布是不吉利的孝布,纳西语称之为“孝慢”,即晚发的孝布之意。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死者家属及领到这种孝布的人之间没有人及时沟通说明事情的原由,常会引起不小的纠纷,甚至于一辈子不相往来。凡领到布孝的人,要当场把孝布戴在头上,并向死者的灵柩行跪礼。孝布发完后,亲友可以各自回家。(四)、守孝及“鸡鸣哭祭”:灵柩停在家里期间,还要举行“鸡鸣哭祭”(纳西语称为“艾局巴达批”)。民间认为,人死后不能复生,生者无法与死者交流,但在出殡前每天夜里,在凌晨鸡鸣时分,生者可以通过“哭祭”的方式与死者的灵魂进行交流,于是就产生了这个仪式。纳西人通常运用这样的一种方式,寄托人们哀思。更为可贵的是,哭祭者运用传统的纳西族传统的“哭祭调”,对死者生前的生平事迹进行回忆,使亲友永远不忘死者的丰功伟绩和优良品德,从而也具有民族传统道德教育的作用。“鸡鸣哭祭”一般由妇女完成,有个别的人家也有由男子去哭祭的。“鸡鸣哭祭”有约定俗成的开场白,开场白是这样的:“夜深乌云黑,鸡已鸣叫了。我的某某啊!你的爱女(或爱儿媳)儿,给您打来洗脸水,给您送来了饭。尽管您已不能吃,您已不喝,但请您来享用。世上有传闻,黑夜鸡鸣时,能与您交心,能与您倾诉。如您能听到,请来听我说……”。说完这些开场白后,哭祭者就死者劳作一生,但苦尽甘来时却过早的离开了亲人,让孝男女来不及尽孝心就离开了人世的角度,及死者的生平事迹进行哭祭。哭祭时,还要在天明前,煮一土罐由米、油、盐煮成的祭品,纳西语为“巴达好”。“鸡鸣哭祭”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不容易的原因有三个:第一,难在哭祭者运用典故时,不能有半点差错;第二,难在祭者要对死者的生平十分熟悉;第三,祭者的情感要真挚,要真哭但又不能以难过的心情来影响表达的流畅。有些哭祭者,因为心里压力大,加上极度悲伤,刚道了开场白就出了错:“鸡也叫起来了,狗也叫起来了”(“狗也叫起来了”此时是不能用的,如用也就变成了笑话了)。听到这些的哭祭,有些爱开玩笑的就会在被窝大声喊到:“错了,错了!”哭祭者一听,心头一惊,顺口说:“错了吗?”马上就起身逃之夭夭,成了别人笑柄。这种场面,使那些睡在床上想静听哭祭调子的亲友,暂时忘了失去亲人的痛,换来会心的一笑,悲剧也就变成了短暂的喜剧。(五)、出殡、丧宴及有关礼仪:在出殡的当天,亲友们会带上大米、玉米等谷物及钱等物品前来祭奠,在进死者的家门前,还要放上一串鞭炮。将祭品放在灵前后要行以跪拜礼。行跪拜礼后,将钱和谷物拿到挂礼处一一登记。纳西人讲究礼尚往来,登记礼物是为了便于主人家当别人有事时前去看望还礼。亲友来上祭时,孝女要在灵前大放悲声,并用传统的哭调,感谢亲友,告慰亡灵。大意是“某某人来看望您了,如您还能看见,请您帮我,把小辈们托付给他们。”讲究的人家会安排一名主持,主持人拉长声调念唱:“献茶——,献饭——,献酒——”等祭词,逐一完成亲友的“上祭”活动。死者家属要备丧宴,以酬谢前来吊唁的亲友。丧宴多则近百桌,少也有二三十桌不等。因各家的经济收入不同,所做的菜肴也各不相同,但有几道菜是必备的:第一道是“豆芽煮五花肉片”,这是丧宴的标志性菜肴;第二道菜是大肉,此道菜红白事都用,只是白事时不能上色;第三道是鱼,一般做成酸辣味;第四道是蛋,一般用鸡蛋,经济条件好的也用鸭蛋。开宴前的第一桌饭要祭献给死者。完成祭献后,方能开丧宴。丧宴的最后一桌饭称之为“灵前饭”,死者的直系亲人要在死者的灵柩前席地而坐就餐,以示亲人与死者共进的最后一餐饭。灵前饭后,进入出殡的仪式。如果家里去世的老年过九旬,甚至是百岁老人时,死者的家属要准备比正常丧宴多几倍的小碗。因为拉市人与其它地方纳西族一样,参加这样高龄老者的丧宴,人们会把宴席上用的小碗悄悄“偷”走。民间的说法是这样做能分享到老者的福气,求得长寿安康。出殡的这天,要跳两次“热热舞”(属于纳西族传统的“哦热热”的一个种类),分别在出殡前和出殡的路上唱跳。出殡前,主持人会请在场的所有在场的男子一起唱跳热热舞。跳“热热”时,由一人领唱众人跟合。出殡之前的唱词是(以男性为例):“喂——他已经逝去了——喂;逝世的是您的父亲——喂;一定要到上方去——喂;送就要送到上方去——喂,送到上方去——喂;音达(纳西族丧家的尊称)这一家的主人,已经去世了——喂,您的父亲已经去世了——因喂;请来这里吧——喂,一起都来送灵——喂!”[4]场面往往十分热烈,当到达群情振奋的高潮时,主持会手起刀落,将摆放在灵前的碗砍碎,大喊一声:“起!”,众人一起用力把棺材抬起,正式出殡。抬灵柩往坟地的路上,还要在路上抬着灵柩唱跳“热热舞”。也是采用一人领唱众人跟合的方式进行。唱词是(以男性为例):“您父已逝去——喂,逝世是您父——喂;起尘土——喂,一脚起尘土——喂,两步起尘土——喂,您父已逝世——喂;送到上方去——喂,三步送上去——喂,送到上方去——喂”。在送灵柩到坟地的全程中,棺木不能落地,要一直抬到挖好的坟坑前,方能停下来。在整个行程中,还是一人领唱众人合的方式,迈着沉重稳健而富有热热舞节奏的脚步缓缓行到坟地。这对前来送葬的人们的身体素质要求是很高的,同时也在考验着这个家族,甚至这个村子人们聚集力。当灵柩抬到坟附近时,没有抬棺材的人则一律要在附近找一块石头,抬到坟坑旁边,用于建坟墓。送灵路上,每遇到有桥的地方或者交叉路口都要放上一串鞭炮,以示驱逐来侵袭死者的野鬼。凡路过死者的两代以内直系亲属家门时,亲属还要准备一桌糖果,纳西语称之为“打尖”,与汉语同意。“打尖”有两个意思:一为祭奠挽留死者之意,二是酬谢抬灵柩的人们。灵柩出发后,直系“孝男孝孙”要在离家门口不远的地方,跪成一线,让灵柩从头上经过,俗称“搭桥”。孝子由两人搀扶走在送灵队伍的最前面,并抬一招魂幡,之后为抬花圈队,接下来是抬灵柩的队伍,灵柩之后跟亲友队伍。孝女们则在人们在家门口捆梆棺材,准备抬棺时提前到离家门口较远的地方,准备“搭桥”。灵柩从她们头顶经过后就地哭祭,直至有人前来苦苦劝说时为止。妇女们不上山,第二天“复山(丧)”时才能上山祭拜。“打尖”、“搭桥”、“招魂幡”这些习俗主要来源于满汉的土葬习俗,也借鉴了佛教的文化成分。(六)、入葬、复丧及其它礼仪:坟坑在灵柩到达之前要挖好。挖坟坑的人要由死者家属去请,被请到帮忙挖坟坑的人,一般不能拒绝。挖坟坑的人一般是与死者没有亲戚关系的,同村世居的村民。在要出殡的当天早上,他们要自己准备好挖坑所需的工具,按主人预先的要求到坟地挖坑。拉市坝的坟墓,准心都对着丽江的象山。在挖坟坑的时候。孝男还要把一撮土藏好,并把这撮土当作棺材入地后盖上的第一撮土。放这撮土的方法是:孝男卷起上衣后背将此土放好后,背着这撮土按逆时针方向洒向棺材,一边洒一边喊对死者的称呼,直至洒完为止。完成这个仪式后,众人一起合力盖上土,周围砌上石头,就做成了坟墓。有条件的可以立上墓碑,碑上刻上家谱及死者的姓氏。立墓碑对于死者亲戚来说,又是一件大事,应另选吉时进行,并宴请亲友。墓建成后,前往坟地的人们,逐一行以跪拜礼即回。其中值注意的是,从拉市坝的墓碑上的刻字看,最早的也只是在清代,这也说明纳西族只有受到满汉文化深刻影响之后才有了“建坟立碑”的习俗。第二天,要举行复山(复丧),并行之以清明上坟时的全部礼节。之后,死者家属还要以七天为一个祭日,行以一七、二七、三七之礼。祭日直系亲戚都会到死者家行以祭礼。祭礼分为接死者之神位进行供养和送死者之神位回祖地两道程序。死者家人还酬备五桌酒席以谢前来祭拜的的亲友。前来祭拜的亲友会带上一到两瓶酒。酒一律要摆有死者的神位前。在送死者的神位时,孝女还要行以哭祭之礼,并分批焚烧死者的遗物。四七为大祭,死者家人要酬办几十桌宴席把死者的三代以内的亲戚请来,一起祭奠。四七过后,基本上意味着亲戚对死者的祭奠活动告一段落。直到三年斋期满时,则白事变红事,完成了对死者应尽的孝道。有些人家也在做七七四十九天祭、百日祭,但为数很少。过去拉市坝纳西族一律行之以火葬,在各自家族的火葬场行以火葬后,认为已变成祖先神,也就没有此类的祭礼活动。这主要是改土归流后学习满汉土葬习俗之后的产物。当满汉都已在简化这种习俗的时候,拉市坝却依然还完整的保留了这种守孝习俗,并随着经济的发展有越演越烈的趋势。改土归流后,拉市坝普遍实行了土葬,吸纳了满汉及佛教等众多外来文化因素,但改造后的葬礼中,依然还保留着本民族的传统习俗,使拉市坝纳西族的葬礼成了各民族多元文化交容的民族文化盛典,成为了纳西族坝区文化、山地文化和现化文明交容、冲突后产生时代产物,浓缩了纳西族传统文化在各个时期产生发展和演变史。二、丽江地区纳西族的丧葬风俗:纳西族自古以来通行火葬,这在元代李京《云南志略》等史籍中即有记载。经过清代初年改土归流之后,丽江城镇、坝区逐渐改为棺木土葬,但丽江山区及中甸三坝、维西山区、宁藻永宁等弛,仍实行火葬之俗。纳西族每家都有一块坟地,坟地是要讲风水的,一个家族有一个公共的墓地,严格按照辈份和大小排行划地安葬,夫妻是合葬的。老人们在50来岁时就准备好了棺木。棺木纳西话叫“han bao”,棺木是不用钉子的,这样不吉利,全部用榫口和木活鞘组装,用松香水灌接缝,外面用松香水或土漆(既天然漆)漆成黑色,如果超过八十岁才去世,顶端就可漆成红色。按照丽江纳西的规居,老人病重不治之后,亲朋好友以及街坊邻居们都要来慰问守侯,子女和亲戚连日昼夜守护在旁,就是为了“绍沙垦”,就是接气的意思。要准备好少许碎银(现在用铜钱)、米粒和茶叶,男病人用九数,女病人用七数,用一点青梅纸(红纸)包好,放在病人床头。待病人将咽气时,有一家族长者要手持“绍沙”,作好投放的准备。并由一个熟知家庭历史的才者(农村有的是东巴经师)为其指路,告诉他回老家的路线,以及先逝的父母名字,或早逝的配偶和先亡的子女名字。说“他们早走了,他们会招呼您。”并告诉他面前有三条路,上面一条是神路不能去,下面一条是鬼路也不能去,中间一条是人类去的路,您要走那条路。一咽气,要迅速把“绍沙”放入口中,并轻托一下下巴,按一下上眼皮,使口眼闭合。传统习俗认为老人家病逝于家中,又得“接气”(放“绍沙”),叫做“好好的去逝”,既寿终正寝。如果死在外面,又不得“接气”是不好的。老人去世后,要停尸于正屋,设一个灵堂,头和身上盖白布或毯子,头边放供桌,要点上香、油灯和八大碗供品。家人穿孝衣,近亲戴孝布。人去逝后,要立即告遍亲友,并明确告诉他们出殡请客日子(一般是第三天),要请人料理各种丧事。小时候就是在这里听到了纳西古乐,那是一种很悲凉的音乐。入棺一般是第二天晚上,所有的亲属要在旁向死者最后告别,然后封棺孝子钉上活木鞘祝老人无牵无挂地去,此时,女亲属们哭声大作。第三天是开丧出殡,来吊丧的客人一般除了钱以外,还会送一蓝(盘)米,花生米等。一一都在灵前点唱祭祀。孝子跪在灵的两边还礼。开过追悼会后,炮竹响了,要出殡了。棺材抬至大门用绳子捆绑好用8个人抬走,孝子要背着饭、肉、由人带着走在前面,棺材要从他们头上抬过,以后每过一座桥孝子都要跪送。希望逝者能平安的过奈何桥。到了墓地后放棺材于坑内后,孝子用衣角捧起土,象征性先撒第一把土,然后众人垒坟,坟头上要撒一些五谷种子。次日亲属又到坟地再去修整一下,称为“复丧”,一七、二七、三七、四七都要祭,四七是女儿主持。还有百日、三年斋都有祭。此后正式列入祖先里去了,只是过年过节才祭了。三、纳西族的禁忌:纳西族性格热情开放。有着知书识礼、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在公共场所忌高声喧哗、说粗话,骑马到寨前必须下马,也不能把马拴在祭天堂的地方;◎ 不能登踏三脚架,不可跷二郎腿;◎ 进入纳西人家时不能打主人家的狗,不能主动进入老人、女人的卧室和女孩的“花楼”,不能询问“阿夏”的情况,也不能翻弄灶里的灰;祭天堂、祖先、战神时、忌外人观看;◎ 忌在门槛上坐和用刀斧在门槛上砍东西;◎ 有的地方 还忌在家里唱山歌,吹口哨;◎ 吃饭时忌敲碗筷、翻菜、连续夹菜;◎ 禁止污染水源、砍伐水源林,和猎杀入家宅的小动物;◎ 不许杀耕牛、驮马和报晓的雄鸡;

作为“古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镇,丽江古城是目前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两座古城之一。丽江古城位于丽江市古城区,又名大研镇。这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依山傍水,路面上铺着红色角砾岩。这里也是一座充满浪漫气息的古城,拥有四方街、木府、五凤楼、白沙民居建筑群、束河民居建筑群等景点。 美丽的泸沽湖,平静的像一面神秘的镜子。 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丽江区域内有许多高原湖泊,有着“高原明珠”之称的泸沽湖是丽江湖泊景点中的代表。泸沽湖的位置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与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之间。湖水清澈,幽幽泛蓝的湖面,平静的像一面神秘的镜子。湖边的居民主要为摩梭人,摩梭人至今仍然保留着最原始的“走婚”习俗。自然而原始的民俗风情、美丽的自然风光,为这片古老的土地染上了神秘而美丽的色彩,这里又被称为“神奇的东方女儿国”。

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已有800多年历史,是“南方丝绸之路”及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古城以长江虎跳峡为屏障,以玉龙雪山为背景,以流水为魂魄,完美地将山与水、水与居住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独特的城市格局、曲折有致的街道、高低错落的民居建筑与潺潺流水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存空间,充溢着“雪山、绿地、小桥、流水、纳西人家”的诗情画意。它是以世界上惟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文为精髓的纳西民族文化深厚历史积淀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世界文化不可多得的遗产。    东巴文化,东巴文化是伴随着纳西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而逐步形成和演化的活形态文化,是千百年来纳西族创造和积累起来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和,是古代纳西族人民的“百科全书”,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乃至世界文化宝库中极有价值,极为灿烂的瑰宝。

纳西族服饰论文题目有哪些及答案

纳西族男子的服装大体与汉族相同。丽江纳西族妇女身穿大褂,宽腰大袖,外加坎肩,系百褶围腰,穿长裤,披羊皮披肩,缀有刺绣精美的七星、旁缀日、月,表示勤劳之意。宁蒗纳西族妇女着长可及地的多褶裙、短上衣、青布大包头,佩大银耳环。表示北斗七星的锦绣布盘上所绣的各色丝线,除反映了纳西族的审美意识外,还反映了他们的五行观念(纳西语叫“经纬哇徐”)。纳西族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他们也有五行观念,这五行就是木、火、上、铁(金)、水,有时也用蓝、红、黄、白、黑代表五行,还把它绣在了七星上。纳西族认为,人和自然界一样,是由木、火、十、铁、水这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如果一个人五行搭配不合理或缺了五行中的某一种,就会造成生活不顺,或者犯病等等。所以在七星上绣卜各色丝线,来寄托对纳西妇女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的美好祝愿。

“披星戴月”的纳西族妇女以勤劳能干,贤德善良而著称。她们的传统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各地的服饰也有着差异:丽江县大研一带纳西妇女上穿大襟宽袖布袍,袖口捋至肘部,外加紫色或藏青色坎肩;下着长裤,腰系用黑、白、蓝等色棉布缝制的围腰,上打百褶,下镶天蓝色宽边;背披“七星羊皮”,羊皮上端缝有两根白色长带,披时从肩搭过,在胸前交错又系在腰后。羊皮披肩典雅大方,既可起到装饰作用,又可暖身护体,以防风雨及劳作时对肩背的损伤。羊皮披肩是丽江纳西妇女服饰的重要标志。它一般用整块纯黑色羊皮制成,剪裁为上方下圆,上部缝着6厘米宽的黑边,下面再钉上一字横排的七个彩绣的圆形布盘,圆心各垂两根白色的羊皮飘带,代表北斗七星,俗称“披星戴月”,象征纳西族妇女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以示勤劳之意。另有一种看法认为,上方下圆的羊皮是摹仿青蛙的形状剪裁,而缀在背面的圆盘纳西人称为“巴妙”,意为“青蛙的眼睛”,这是崇拜蛙的丽江土著农耕居民与崇拜羊的南迁古羌人相融合形成纳西族后的产物。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