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刑事诉讼法2021论文答辩题库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4-07-07 03:45:38

刑事诉讼法2021论文答辩题库及答案

肯定不对了,首先一点,诉讼时效的问题,这个案件是什么时候法院进行庭审的,什么时候判决的,第二件事情有可能已经过了诉讼时效了。 第二,假设第二件事情仍在诉讼时效内,但是未经法庭举证、质证程序,更未让被告人做最后陈述的就作出判决了,是违反了刑事诉讼法程序规定的。作出有罪判决是必须要经过法庭上对证据的举证、质证环节的。 第三,法院不能够直接进行调查取证行为,因为法庭判决是一个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法院作为调查取证的话,那么就有失偏颇了,程序违法。

13BDb、 B.负责此案审查起诉的检察人员是齐某的前夫d、 D.负责此案审理的审判人员是冯某的邻居 14ABCa、本案当事人的同胞兄弟的 b、本人或近亲因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 c、担任过本案附带民事诉讼原告的代理人的15ABDa、书记员b、辩护人d、补充侦查人

头一案件,所盗数目还不构成严重犯罪,况且对方认识违法行为并有悔过行为退还钱款,可以民事案件处理赔偿损失,训诫处理就可以。第二个也一样没有超过法律规定数目钱款构成严重犯罪,应按民事案件赔偿损失。刑事案件必须有律师出庭辩护,没有律师出庭本身就违法了。

13题不予支持的是CD;14题ABCD;15题AD

刑事诉讼法2021论文答辩题及答案

头一案件,所盗数目还不构成严重犯罪,况且对方认识违法行为并有悔过行为退还钱款,可以民事案件处理赔偿损失,训诫处理就可以。第二个也一样没有超过法律规定数目钱款构成严重犯罪,应按民事案件赔偿损失。刑事案件必须有律师出庭辩护,没有律师出庭本身就违法了。

一审判决后10天的上诉期交付,不应第二天的执行行为; 中国的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二审案件的庭审中,三名被告在相同的时间作为第二原审被告在二审中,不能执行; 第三由于应用不当的法律发回,二审法院,唯一的直接折算; 第四发回重审审判合议庭不应当回避,由审判合议庭重新审理; 第五一审,二审发回重审应用,其判决为一审判决,可以上诉。 2。民事案件,上诉程序可能不是唯一的 - 法官不能适用简易程序。

《刑事诉讼法教程》参考答案 第 一 单 元 1.单项选择题 (1)C (2)B (3)D (4)A (5)B (6)C (7)D (8)C (9)D (10)A 2.多项选择题 (1)BD (2)ABCD (3)CD (4)ABD (5)BCD (6)ABD (7)CD (8)ABC (9)BC (10)AB 3.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4.简答题 (1)简述刑事诉讼阶段的划分标准。P3~P4 (2)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什么?P26~P28 5.论述题 试述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P61~P63 6.案例分析题 答:法院的处理是正确的。因为,虽然根据宪法规定,法院应当向“人大”负责,受其监督。“人大”也有权对法院是否严格遵守法律和适用法律实行监督,如果发现违法或个案处理错误,有权提出纠正意见。但是,这些监督应当以集体的方式进行,而不是个人发号施令;是监督法院办案活动的正常进行,而不能代替法院行使审判权。本案中的“人大”副主任丁某的错误在于他既是丁二的亲属又以个人名义写信,还要求法院放人,这是个人行为,是私情作祟,不能视为权力机关对法院的监督,而是非法干扰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因此,该法院依据事实、证据和法律,对丁二作出有罪判决是正确的。 第 二 单 元 1.单项选择题 (1)D (2)A (3)C (4)D (5)B (6)A (7)D (8)B (9)D (10)C 2.多项选择题 (1)BCD (2)ABC (3)ACD (4)BCD (5)ABD (6)ABCD (7)ABD (8)ABD (9)AB (10)BC 3.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4.简答题 (1)简述委托辩护与自行辩护的区别。P107~P108 (2)运用间接证据定案应当遵守的规则是什么?P142 5.论述题 试述确定地区管辖的原则。P86~P87 6.案例分析题 答:(1)脚印属于证据种类中的物证。因为,它是物质痕迹,是以其外部特征、存在场所和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的。 (2)脚印在证据分类中,以不同标准进行划分时,它可以是不同的证据类别。以其是非言词表现形式的证据,所以它是实物证据;以其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即未经复制、转述等环节说明它是原始证据;以其可以用肯定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可将其划分为有罪证据;以其与案件主要事实的关系是直接还是间接进行划分,它是间接证据。因为脚印不能单独直接指明案件主要事实,需要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证据的证据。否则它不能指明谁是犯罪嫌疑人。 第 三 单 元 1.单项选择题 (1)C (2)C (3)D (4)A (5)D (6)A (7)C (8)B (9)B (10)C 2.多项选择题 (1)BCD (2)ABCD (3)ABCD (4)ACD (5)ABC (6)ABC (7)ABCD (8)CD (9)BC (10)ABC 3.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4.简答题 (1)书证与物证的区别是什么?P145~P148 (2)简述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的特征。P164~P165 5.论述题 试述逮捕的条件。P187 6.案例分析题 答:(1)被害人王仁所提的附带民事诉讼成立,即具备了成立的条件。根据法律和最高法院《解释》的规定,附带民诉的条件是: ①它以刑事诉讼存在为前提,本案已移送起诉。 ②它必须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王仁的提起符合此内容。 ③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失是物质的。被害人王仁因人身伤害所用的医疗费、奖金扣除等均属物质损失。 (2)王仁提出的要丁三偿还其债务的请求是不合法的。因为,王仁所借债务不属于丁三的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虽说二者可能有一定联系,即可能是为了支付医疗费用等,但是对此,已经计算在经济损失其中了。 第 四 单 元 1.单项选择题 (1)C (2)A (3)B (4)B (5)D (6)C (7)D (8)D (9)D (10)D 2.多项选择题 (1)AB (2)AB (3)ACD (4)BCD (5)ABCD (6)ACD (7)BCD (8)BC (9)ABCD (10)AC 3.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4.简答题 (1)简述公诉案件的立案条件。P216 (2)简述对侦查概念的理解。P223~P225 5.论述题 试述不起诉的种类及其条件。P264~P265 6.案例分析题 答:应当另行办理取保候审手续。因为,关于在侦查阶段已适用取保候审,到审查起诉阶段是否有效问题,虽然刑诉法未作规定,但最高法、最高检的司法解释已有明确规定,即该人民检察院认为对张某取保候审正确并需要继续适用,应当依法另行办理取保候审手续,其期限可重新计算,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第 五 单 元 1.单项选择题 (1)A (2)D (3)B (4)C (5)C (6)A (7)B (8)C (9)B (10)D 2.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 (3)BCD (4)ABC (5)BCD (6)ABD (7)ABC (8)ABC (9)AD (10)AC 3.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4.简答题 (1)简述自诉案件的审理程序特点。P268 (2)什么叫第二审程序中的全面审查原则?P311 5.论述题 试述对上诉不加刑原则的理解和适用。P317~P319 6.案例分析题 答:本案第一审法院对被告人李某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被告人不服提出上诉,人民检察院没有起诉。根据被告人上诉不加刑的原则,第二审法院结本上诉案件时,即使改判,也不得重于原判决判处的一年刑期。现在上诉案件尚未审结,而被告人逮捕后的羁押期限已等于原判的刑期,根据《刑法》第47条关于“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的规定,相当原判一年徒刑执行期满,若继续关押就非但无必要,反而侵害了被告人的人身自由权利。因此,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拒绝看守所人员的意见,在上诉案件尚未审结时,立即决定上诉人李某,并通知看守所办理释放手续。对此,最高人民法院于《解释》第81条已有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在遇有此种情形时,无论被告人是否申请,均应将他释放。 第 六 单 元 1.单项选择题 (1)C (2)D (3)D (4)B (5)D (6)A (7)A (8)D (9)B (10)C 2.多项选择题 (1)ABCD (2)ACD (3)BD (4)ACD (5)BCD (6)BC (7)BD (8)BCD (9)ABCD (10)ABC 3.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4.简答题 (1)简述死刑复核程序的特点。P322~P323 (2)适用暂予监外执行的条件是什么?P348 5.论述题 试述审判监督程序与第二审程序的区别。P306 P359 6.案例分析题 答:本案正确的程序有:(1)刘某于宣判后第5天提起上诉正确;(2)某市中级法院维持原判正确。 本案不正确的程序是:某中级法院指令原一审法院再审错误。因为,根据刑诉法第205条第1款的规定,只能由自己进行再审。

1 法律监督 2、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 (待定) 公然劫取国家核心机密案件 4、主要犯罪地人民法院审判/、 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对王某的取保候审应由公安机关执行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法庭对此申请可以不予理睬,继续开庭 转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10、 女工作人员进行 请采纳为最佳答案 继续答题

刑事诉讼法2021论文答辩题库

2003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2003年》是2004年3月10日法律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该书主要介绍了有关2003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相关细则与条例。

全文实在是太多了,在这里,给大家分享几个比较重要的条例:第一章,任务和基本原则:第一条,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第三条,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我们作为社会的公民,我们是有权利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比如当我们遇到了人身侵犯的时候,比如我们跟别人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然后协商没有结果的时候,也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会按照我们的提交申请,然后本着公平、公正的态度,去审判具体的案件,人民法院不会徇私,会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人,当然了,我们为了能够维护自己的权益,也是可以找代表律师来帮助自己处理案件的,因为是我们找的律师,所以要进行付费,具体付费的方式,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案件,来跟律师进行协商或者是沟通,因为专业的事情,需要专业的人员来做,所以我们找到了律师,就应该相信他们的能力。

第一章 管辖第一条 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包括:  (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⒈侮辱、诽谤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⒉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  ⒊虐待案(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第一款规定的,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  ⒋侵占案(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的)。  (二)人民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⒈故意伤害案(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  ⒉非法侵入住宅案(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规定的);  ⒊侵犯通信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条规定的);  ⒋重婚案(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的);  ⒌遗弃案(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的);  ⒍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一节规定的,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⒎侵犯知识产权案(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七节规定的,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⒏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  本项规定的案件,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对其中证据不足,可以由公安机关受理的,或者认为对被告人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应当告知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且有证据证明曾经提出控告,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第二条 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地和犯罪结果地。  针对或者主要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犯罪地包括用于实施犯罪行为的网络服务使用的服务器所在地,网络服务提供者所在地,被侵害的信息网络系统及其管理者所在地,犯罪过程中被告人、被害人使用的信息网络系统所在地,以及被害人被侵害时所在地和被害人财产遭受损失地等。第三条 被告人的户籍地为其居住地。经常居住地与户籍地不一致的,经常居住地为其居住地。经常居住地为被告人被追诉前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住院就医的除外。  被告单位登记的住所地为其居住地。主要营业地或者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与登记的住所地不一致的,主要营业地或者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其居住地。第四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发生的刑事案件,由犯罪地或者被告人登陆地的人民法院管辖。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第五条 在列车上的犯罪,被告人在列车运行途中被抓获的,由前方停靠站所在地负责审判铁路运输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管辖。必要时,也可以由始发站或者终点站所在地负责审判铁路运输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管辖。  被告人不是在列车运行途中被抓获的,由负责该列车乘务的铁路公安机关对应的审判铁路运输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人在列车运行途经车站被抓获的,也可以由该车站所在地负责审判铁路运输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管辖。第六条 在国际列车上的犯罪,根据我国与相关国家签订的协定确定管辖;没有协定的,由该列车始发或者前方停靠的中国车站所在地负责审判铁路运输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管辖。第七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的中国船舶内的犯罪,由该船舶最初停泊的中国口岸所在地或者被告人登陆地、入境地的人民法院管辖。第八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的中国航空器内的犯罪,由该航空器在中国最初降落地的人民法院管辖。第九条 中国公民在中国驻外使领馆内的犯罪,由其主管单位所在地或者原户籍地的人民法院管辖。第十条 中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的犯罪,由其登陆地、入境地、离境前居住地或者现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被害人是中国公民的,也可以由被害人离境前居住地或者现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第十一条 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应当受处罚的,由该外国人登陆地、入境地或者入境后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也可以由被害人离境前居住地或者现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刑事诉讼法2021论文答辩题目及答案

你上面讲的,首先没有 刑事责任,要是追究的话,顶多算民事等,我给你写论文呢 对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审理与执行若干问题的思考论文提要: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第七十八条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只有为了防止刑事审判的过分迟延,才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这就确立了我国立法对被害人因犯罪行为而遭受损失的经济救济途径为附带民事赔偿,而在司法实践中,针对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审理与执行存在着诸多问题,笔者通过对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在审理和执行过程中的调解模式、精神损害赔偿及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执行难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看法,希望能对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审理及执行有所帮助。全文共8100字。对于因犯罪行为而遭受损失的被害人的救济途径,我国的刑事诉讼法设计了一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是指刑事案件的被害人,由于被告人(含法人犯罪)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时,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依法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在判处被告人刑罚时对被告人及相关责任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一并做出裁判的案件。如果是国家、集体财产遭受损失时,人民检察院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第七十八条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只有为了防止刑事审判的过分迟延,才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由此可见,我国的刑事犯罪引发的民事诉讼进行的前提是:一、要在刑事诉讼启动后才能进行;二、要与刑事审判一并进行,例外的才能在刑事审判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笔者也仅针对所在基层法院在审理与执行刑附民案件过程中存在的调解模式、精神损害赔偿及执行难等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刑附民案件的审理及执行有所帮助。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调解模式从近年来的刑事审判实践来看,被告人如果能够积极参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调解,向被害人支付民事赔偿金一般都能作为酌定的量刑情节给予从轻处理,特别是在涉及到死刑案件时常常把刑事附带民事部分能否调解结案作为适用死缓或无期徒刑的一个关键因素。这样做的好处与依据在于对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的被告人从轻处罚,能够节约社会司法资源,降低国家与社会在治理打击犯罪方面的成本,提高审判工作效率。同时被告人积极赔偿被害人的损失,是其悔罪的客观表现之一,这表明了被告人主观恶性的减少,其所应受的社会非难与谴责也应相应的减少,其所应受的刑罚也应相应的降低。而且,从我国当前的宽严相济、限制死刑、控制死刑的社会大环境出发,对积极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的被告人从宽处理也是对国家、社会、个人都有益的事情。 但是,在适用民事赔偿这一刑罚裁量情节时,仍然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在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质疑之声。诸如,适用这一量刑情节是否存在花钱买命、以钱买刑的情况,是否存在被害人强迫要挟被告人甚至法官从而造成对被告人不公平的情况。笔者认为,作为一个基本原则必须承认与重视刑事附带民事部分民事赔偿金的支付情况对被告人刑罚裁量影响的积极意义,同时也要正视在适用这一量刑情节中所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影响。在笔者所在的基层法院,涉及到伤害、交通肇事等附带民事案件的数量约占受理案件总数的70%,笔者认为对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以分为以下两类,采用不同的诉讼调解模式。 1、对于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而引发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主要适用当事人为主导,人民法院积极参与、正确引导的诉讼调解模式。这类案件的发生往往是因某种琐碎小事而引发,被告人一时意气用事,酿成悲剧,被告人往往会对自己的行为深感后悔,其负罪感、悔罪意识较强,较容易主动向被害方请求民事和解。而从被害方来讲,其也较容易接受对方的悔罪。但是,被害人这种易接受悔罪的心理在客观方面却往往表现为相互矛盾的两种行为,一是积极主动地接受对方的和解,二是基于因与被告人的特殊关系,虽然内心愿意接受和解,但是,考虑到面子或其他周围环境的压力而表示出不愿和解的意向。由此,对这类案件在调解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当事人之间存在的特殊的亲情、友情、邻里等特殊关系,发挥当事人自我协商、自行和解的主动性、积极性,尊重当事人自行选择的调解时机、调解协商形式,同时人民法院并不是消极等待,而是在调解的启动、进程、终结等方面积极参与,正确引导。但要注意这种诉讼调解模式存在的主要缺点就是调解的启动难,优点是一旦启动较容易达成调解协议。对此,人民法院在适用这一模式时应注重做被害人的思想工作,要使被害人认识到附带民事诉讼的调解结案与判决结案都是结案的法定方式之一,两者之间不存在法定效力的不同,更不存在调解是惧怕被告人的问题,而且调解结案有利于民事赔偿金的有效支付。2、对于有预谋地实施杀人、抢劫、绑架等恶性犯罪案件引发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主要适用人民法院主导,当事人参与的诉讼调解模式。这类案件被告人的主观恶性较大、犯罪手段较为残忍、社会危害性也较大,其悔罪的动机较为复杂,被害方与被告人一般无特定的亲情友情等特殊关系,这类案件调解的启动较为容易,但是达成调解协议较为困难。而且在调解过程中易发生损害一方当事人利益或破坏社会公平正义及法律的统一与尊严的行为。对这类案件进行调解时要强调人民法院的审判职权在调解中的主导作用,在具体工作方式上一方面要注重对被告人进行法律、伦理道德教育,促使被告人首先认识到自己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对被害人造成的伤害,使被告人真心悔罪服法,使其认识到赔偿被害方的经济损失是自己应尽的义务,是自己真心悔罪的具体表现之一。另一方面对于被害方因犯罪所受到的伤害应当表示同情,但要明确具体民事赔偿的数额要体现法律的原则与精神,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要依法索赔,不能因为被告人受到了刑事追究而提一些不合实际、违反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甚至以此要挟被告人。在具体的步骤上要把双方当事人的调解意见汇总到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将汇总、梳理后的调解意见、要求再反馈给相应的当事人,以防止出现以调解为名损害另一方当事人或国家法律的统一与尊严的行为的发生。 二、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我国立法对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涉及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基本上是一致的,就是法院对于精神损害赔偿不予受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一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精神损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又进一步明确:对于刑事案件的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失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笔者认为我国的立法在针对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精神损害赔偿方面的规定是有缺陷的,刑事案件的受害人基于个案提出精神损害赔偿是正当的,应受到法律保护。从保护受害人的利益出发,应允许其就精神损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只有这样,才符合社会利益、被告人利益、被害人利益三者冲突平衡的需要。 有的人认为,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已经承担了刑事责任,如果适用精神损害赔偿,对被告人就是二次惩罚。本人对这种观点持反对态度。诚然,对被告人定罪量刑尽管的确能够抚慰被害人受到的精神伤害,但是在有些案件中,仅靠刑罚惩罚尚不足以达到消除被害人内心痛苦的目的。有些案件甚至在被告人被依法判刑后,自己的痛苦可能还会加深。尤宗智教授曾提出“多年来,我们国家以国家利益与个人正当利益完全一致为理论依据,在公诉案件中强调社会普遍利益的维护,强调公诉机关可以代表被害人的要求,却多少忽视了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和矛盾性,忽视了被害人的独特要求……”。 按一般人包括法律专业人士的常识,杀人、伤害、强奸等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远远大于一般的侵权行为,犯罪行为对被害人所造成的精神痛苦肯定比一般侵权更为严重,如果将犯罪行为强行排除在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之外,将会造成这样一种现象:侵犯他人的名誉权,如果侵害程度较轻而不构成诽谤罪,被害人有权获得精神损害赔偿;如果程度较重而构成了诽谤罪,被害人却无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如果受到一般侮辱,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如果遭到了强奸,却无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以财产作为补偿精神损害的一种方式,其用意不在于单纯将被害人的人格等同于商品。精神损害赔偿的目的和其他弥补精神损害的方式,如赔礼道歉、恢复名誉一样,是作为抚慰被害人精神痛苦的一种形式。 实践证明,在许多案件中, 仅仅有被告人的赔礼道歉是不足以达到消除被害人内心痛苦的目的,甚至在被告人被依法判刑,受到国家公力惩罚的情形下,这种痛苦仍然深深存在。而对被害人加以财产补偿,以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抚慰方式,这种方式已经作为现代各国精神损害赔偿的主要方式,所以,刑事附带民事精神损害赔偿是正当的,也是必要的。三、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执行难的现状及成因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相对于一般民事执行案件而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执行一般难度较大,通常无法全部执行甚至根本得不到执行,致使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随着严打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法院的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数量越积越多,这对原已堆积的大量得不到实际执行的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来说,无异是雪上加霜。笔者所在基层法院受理刑事附事民事执行案件约占总受案数的5%左右,且有一部分为外地法院委托执行案件,而这些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基本上从立案后就难以执行,因此绝大部分案件都会成为积案(一)被执行主体的特殊性决定了此类案件执行难度大附带民事诉讼属于民事诉讼的性质,但它和一般的民事诉讼又有区别,因为这种赔偿是由犯罪行为引起的,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出的,是一种特殊的民事诉讼,其被执行主体具有特定性,即属于刑事案件中的被告人。在执行实践中,往往会导致以下几种情况出现:1、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被执行人绝大多数在执行前已因犯罪行为被判处刑罚,除现实的赔偿能力外,因其生命、人身自由已被剥夺,其已不可能再创造价值来履行债务。2、被执行人思想上有抵触情绪。作为被执行主体的被告人一旦被定罪量刑,认为自己被判处了刑罚,附带民事赔偿就不管了, 如有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被告人说:“案子已经审结了,我现在就欠你几个钱,你法院反正不能再重新判我刑,我不给,能怎么着!” 或声称等刑期服满出狱后再赔。也有的被告人在案子审结后,认为法院处理不公,对履行法律文书产生对抗情绪,拒不履行。3、被告人家属不理解、不配合。认为犯罪是被告人个人的行为,“一人做事一人当”,与家人无牵连,造成受害人经济损失由被告人自己承担。4、相当一部分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被执行人(被告人)为居住在农村的农民,文化素质低,经济收入水平不高,犯罪前本身就没有多少财产,犯罪后,有些被告人及其亲属又搞假分家,假离婚来规避执行,有些甚至通过转移、隐匿、变卖财产来逃避执行。5、无可供执行的财产。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过程中,审判人员一般就民事赔偿部分先行调解,为了达到从轻处罚的目的,被告人往往不顾自己的赔偿能力,同意原告人的赔偿要求,案件判决后对调解协议反悔,或者无赔偿能力而不履行。另外,被告人自身和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犯罪所得在案发前早已被挥霍一空,或隐匿不交,家中也无其他财物可供执行。6、申请人提供执行线索困难。由于申请人是附带民事诉讼的受害人,受各种条件和因素的影响,难以掌握被告人及其家庭经济情况。(二)执法思想认识不到位加剧了执行难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执行人员对附带民事诉讼执行的重大意义没有深刻领会,导致工作不能积极主动开展,被执行主体一般在看守所或监狱,会见手续比较麻烦,既使会见到被告人也往往徒手而归,误时费力,执法人员对此类棘手案件搁之一旁,领导多次催办,申请人多次来院要求执行,以各种理由搪塞推诿责任。 有些执行员在思想上对刑事附带民事执行认识不到位,觉得这类案件标地小,执行起来费时费力,有点得不偿失,不愿下工夫去执行。有些执行员受“罚了不打,打了不罚”的思想影响,认为既然判了刑,就不能再赔偿。还有些执行员对此类案件有畏难思想,一听说自己分了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就头疼,不愿执行这类案件。(三)公检法三家协调力度不够人为造成执行难作为刑事案件,从侦查、起诉到审理,每个过程和环节,由于司法机关对案件处理角度的不同,对于附带民事赔偿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公安和检察机关侧重刑事犯罪事实的查处,对受害人的民事赔偿权利,要么不告知,要么对其请求置之不理,使受害人往往在法院审理阶段才能够行使赔偿诉讼权利。一般民事案件,作为原告可以申请财产保全等强制保护措施,而作为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在公安、检察阶段不能提出保全措施,只有到了诉讼阶段才能提起,由于我国《刑诉法》对该问题并没有明确规定,受害人的权利难以保障,导致附带民事赔偿执行风险比一般民事案件风险大的多。四、解决刑事附带民事执行难的对策刑事附带民事执行难的问题已不是人民法院执行机构单方面的努力所能解决的,以往解决刑事附带民事执行难的对策过多地局限在执行阶段,以致于难以有所改变。笔者认为,解决执行难应当将视野扩展到整体运行机制中。(一)层层分流,缓解执行重压1、建立财产状况协作调查制度从刑事案件侦查立案开始,由侦查机关对可能会被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犯罪嫌疑人的财产状况,包括银行存款、固定资产、流动资金等进行调查,并开具清单,随卷将调查结果移送后继机关,以便于后继机关进一步了解、查清财产状况。这一制度应当贯穿于整个诉讼活动中,这样,一方面执行人员在执行初期便对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和执行方向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另一方面申请执行人对被执行人的财产在申请执行前就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也能正确对待执行结果。建立这一制度的意义在于为刑事附带民事的执行提供财产线索。2、完善财产保全制度财产保全制度,对控制被告人的财产,防止其转移、隐匿财产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刑事附带民事执行强有力的保障。因此,不断完善财产保全制度,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将有效地缓解刑事附带民事执行难的压力。(1)在刑事案件的侦查、起诉阶段,被害人一方在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提出附带民事赔偿请求时,可以一并提出财产保全申请,由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将被害人财产保全申请移交人民法院执行。(2)人民法院受理刑事案件后至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前的财产保全,由被害人一方直接向审理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申请并提供担保。为了督促被害人尽早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应规定在保全措施后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期限,逾期不起诉的话,就解除财产保全。(3)人民法院在受理附带民事诉讼后的财产保全,这与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相一致。3、适用先予执行制度对于那些如果不先行给付将影响被害人生活的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应将执行的时间前移,在诉讼中采用先予执行制度,以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另外,在诉讼中,被告人基于对量刑情节的顾忌,在履行义务时会比较积极,对执行也较为有利。在今后的执行中,可将定期金赔偿方式与先予执行联系起来,使执行更加灵活和实际。4、注重诉讼中调解(1)全程加强调解工作。除了人民法院在附带民事案件审理中主持调解工作外,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刑事案件的侦查、起诉阶段针对被害人提出附带民事赔偿请求也应当主持调解。公安、检察机关对附带民事诉讼及时进行调解处理,有利于解纷息讼,使被害人及时得到赔偿。(2)给付方式上要有利于执行。在调解时应注意给付方式的可行性,一般要求即时给付,对于分期支付或在一定时限内支付的,则应当提供担保。(二)改进刑事附带民事执行的方法1、建立协助义务人制度。由于被执行人的财产由其家属实际保管和使用,因此有必要在执行中建立协助执行义务人制度,即在被执行人服刑期间,由被执行人财产的管理人(通常为被执行人的家属)以被执行人的财产代为履行赔偿义务,该财产管理人便是协助义务人。这和负有协助查封、冻结等义务的银行、房地产交易中心等单位一样。这种协助是一种义务,无论其是否愿意都必须履行,如果其不配合甚至阻挠抗拒,就要承担协助义务人妨害执行应承担的责任,如罚款、拘留等。如果其擅自转移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可以责令其限期追回相关财产,在限期内不能追回的,应当在所转移的财产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这时协助义务人就变更为被执行人。此种制度将被执行人家属从原来的案外人上升到协助义务人,其责任的加重可以有效地防止被执行人家属不配合执行的现象发生。2、进一步完善委托执行。从目前刑事附带民事执行的委托案件来看,效果不甚理想。因此,委托执行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受托法院应该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并坚决杜绝地方保护主义。同时,笔者认为还应在以下几方面予以完善:(1)简化委托手续。根据规定,现在委托案件由各省市高级法院统一委托给受托地区的高级法院,然后再委托到具体法院,手续复杂,耗时较长,影响了委托执行的效率。因此可以改为直接委托当地法院同时报备高级法院。这样缩短了委托的时间,便于和委托法院之间的联系,又不影响高院对委托案件的监督。(2)改变现在平级委托的原则,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财产所在地的基层法院执行。委托执行的目的在于节约成本,提高执行工作效率,但平级委托使受托的中级法院、高级法院与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财产所在地仍然相距甚远,还是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路途上,体现不出委托执行的优势。因此,应委托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财产所在地的法院执行,这样就近执行,更利于掌握被执行人的财产。这也是世界各国的立法潮流。(3)委托法院应加强对委托案件的监督。包括由专人负责处理案件的委托和催告,对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中止或终结执行加强把关审查,必要时可以到被执行人住所地了解情况等。3、建立财产追踪制度。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33条规定,人民法院在采取执行措施后,被执行人仍不能偿还债务的,应当继续履行义务。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执行。根据该条规定,对于那些因被执行人暂无财产可供执行而中止的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并不代表被执行人履行义务的责任就此结束。所以无论被执行人是在服刑期间或是在刑满释放后,任何时间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时,人民法院都可以继续执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以较完善的财产追踪制度为前提。如何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追踪,单靠人民法院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人民法院不可能了解被执行人的动向,而且有的被执行人在监狱内服刑较长时间,人民法院没有精力这么长时间地对被执行人进行追踪,这就需要群策群力,包括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都积极参与,同时应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网络体系。4、将刑罚执行与附带民事执行相结合。执行人员应将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的相关情况及时通报被执行人所在的刑罚执行机关,在被执行人申报减刑、假释时,刑罚执行机关及相关人民法院,应综合考虑其服刑表现及履行附带民事赔偿的表现,特别是对那些有能力履行而不履行的,在决定是否减刑、假释时,应从严掌握。当然,被执行人履行赔偿义务的表现仅仅是刑罚自由刑变更的参考因素,而不是必要条件,在处理时应视不同情况加以区分。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1、论我国民间借贷的现状及法律规制  2、论法律的平等价值  3、上市公司并购业务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4、论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  5、所有权保留若干问题研究  6、网络金融诈骗犯罪的法律规制  7、论公司合同风险及其规制  8、论夫妻侵权的法律规制法辅  9、逃税罪研究  10、校园暴力的成因与法律防范  11、正当防卫疑难问题研究  12、网络著作权侵权问题研究  13、不真正不作为犯研究  14、论交通肇事罪  15、论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  以上选题由学术堂整理提供

根据自己熟悉的内容或者占有的资料确定。

价格也是第一哈哈写论文,到知道来很不明智,费劲,首先这事不够说事的,男方只是有过失,但没有什么其他法律责任。大主题只能框在,要不要为一句话负责。还是不够深。不够具体。此种论文,以实例入手也是必然,但是重在推敲。而不是分析权责上。

刑事诉讼法2021论文答辩稿题及答案

《刑事诉讼法教程》参考答案 第 一 单 元 1.单项选择题 (1)C (2)B (3)D (4)A (5)B (6)C (7)D (8)C (9)D (10)A 2.多项选择题 (1)BD (2)ABCD (3)CD (4)ABD (5)BCD (6)ABD (7)CD (8)ABC (9)BC (10)AB 3.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4.简答题 (1)简述刑事诉讼阶段的划分标准。P3~P4 (2)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什么?P26~P28 5.论述题 试述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P61~P63 6.案例分析题 答:法院的处理是正确的。因为,虽然根据宪法规定,法院应当向“人大”负责,受其监督。“人大”也有权对法院是否严格遵守法律和适用法律实行监督,如果发现违法或个案处理错误,有权提出纠正意见。但是,这些监督应当以集体的方式进行,而不是个人发号施令;是监督法院办案活动的正常进行,而不能代替法院行使审判权。本案中的“人大”副主任丁某的错误在于他既是丁二的亲属又以个人名义写信,还要求法院放人,这是个人行为,是私情作祟,不能视为权力机关对法院的监督,而是非法干扰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因此,该法院依据事实、证据和法律,对丁二作出有罪判决是正确的。 第 二 单 元 1.单项选择题 (1)D (2)A (3)C (4)D (5)B (6)A (7)D (8)B (9)D (10)C 2.多项选择题 (1)BCD (2)ABC (3)ACD (4)BCD (5)ABD (6)ABCD (7)ABD (8)ABD (9)AB (10)BC 3.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4.简答题 (1)简述委托辩护与自行辩护的区别。P107~P108 (2)运用间接证据定案应当遵守的规则是什么?P142 5.论述题 试述确定地区管辖的原则。P86~P87 6.案例分析题 答:(1)脚印属于证据种类中的物证。因为,它是物质痕迹,是以其外部特征、存在场所和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的。 (2)脚印在证据分类中,以不同标准进行划分时,它可以是不同的证据类别。以其是非言词表现形式的证据,所以它是实物证据;以其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即未经复制、转述等环节说明它是原始证据;以其可以用肯定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可将其划分为有罪证据;以其与案件主要事实的关系是直接还是间接进行划分,它是间接证据。因为脚印不能单独直接指明案件主要事实,需要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证据的证据。否则它不能指明谁是犯罪嫌疑人。 第 三 单 元 1.单项选择题 (1)C (2)C (3)D (4)A (5)D (6)A (7)C (8)B (9)B (10)C 2.多项选择题 (1)BCD (2)ABCD (3)ABCD (4)ACD (5)ABC (6)ABC (7)ABCD (8)CD (9)BC (10)ABC 3.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4.简答题 (1)书证与物证的区别是什么?P145~P148 (2)简述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的特征。P164~P165 5.论述题 试述逮捕的条件。P187 6.案例分析题 答:(1)被害人王仁所提的附带民事诉讼成立,即具备了成立的条件。根据法律和最高法院《解释》的规定,附带民诉的条件是: ①它以刑事诉讼存在为前提,本案已移送起诉。 ②它必须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王仁的提起符合此内容。 ③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失是物质的。被害人王仁因人身伤害所用的医疗费、奖金扣除等均属物质损失。 (2)王仁提出的要丁三偿还其债务的请求是不合法的。因为,王仁所借债务不属于丁三的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虽说二者可能有一定联系,即可能是为了支付医疗费用等,但是对此,已经计算在经济损失其中了。 第 四 单 元 1.单项选择题 (1)C (2)A (3)B (4)B (5)D (6)C (7)D (8)D (9)D (10)D 2.多项选择题 (1)AB (2)AB (3)ACD (4)BCD (5)ABCD (6)ACD (7)BCD (8)BC (9)ABCD (10)AC 3.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4.简答题 (1)简述公诉案件的立案条件。P216 (2)简述对侦查概念的理解。P223~P225 5.论述题 试述不起诉的种类及其条件。P264~P265 6.案例分析题 答:应当另行办理取保候审手续。因为,关于在侦查阶段已适用取保候审,到审查起诉阶段是否有效问题,虽然刑诉法未作规定,但最高法、最高检的司法解释已有明确规定,即该人民检察院认为对张某取保候审正确并需要继续适用,应当依法另行办理取保候审手续,其期限可重新计算,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第 五 单 元 1.单项选择题 (1)A (2)D (3)B (4)C (5)C (6)A (7)B (8)C (9)B (10)D 2.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 (3)BCD (4)ABC (5)BCD (6)ABD (7)ABC (8)ABC (9)AD (10)AC 3.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4.简答题 (1)简述自诉案件的审理程序特点。P268 (2)什么叫第二审程序中的全面审查原则?P311 5.论述题 试述对上诉不加刑原则的理解和适用。P317~P319 6.案例分析题 答:本案第一审法院对被告人李某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被告人不服提出上诉,人民检察院没有起诉。根据被告人上诉不加刑的原则,第二审法院结本上诉案件时,即使改判,也不得重于原判决判处的一年刑期。现在上诉案件尚未审结,而被告人逮捕后的羁押期限已等于原判的刑期,根据《刑法》第47条关于“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的规定,相当原判一年徒刑执行期满,若继续关押就非但无必要,反而侵害了被告人的人身自由权利。因此,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拒绝看守所人员的意见,在上诉案件尚未审结时,立即决定上诉人李某,并通知看守所办理释放手续。对此,最高人民法院于《解释》第81条已有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在遇有此种情形时,无论被告人是否申请,均应将他释放。 第 六 单 元 1.单项选择题 (1)C (2)D (3)D (4)B (5)D (6)A (7)A (8)D (9)B (10)C 2.多项选择题 (1)ABCD (2)ACD (3)BD (4)ACD (5)BCD (6)BC (7)BD (8)BCD (9)ABCD (10)ABC 3.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4.简答题 (1)简述死刑复核程序的特点。P322~P323 (2)适用暂予监外执行的条件是什么?P348 5.论述题 试述审判监督程序与第二审程序的区别。P306 P359 6.案例分析题 答:本案正确的程序有:(1)刘某于宣判后第5天提起上诉正确;(2)某市中级法院维持原判正确。 本案不正确的程序是:某中级法院指令原一审法院再审错误。因为,根据刑诉法第205条第1款的规定,只能由自己进行再审。

头一案件,所盗数目还不构成严重犯罪,况且对方认识违法行为并有悔过行为退还钱款,可以民事案件处理赔偿损失,训诫处理就可以。第二个也一样没有超过法律规定数目钱款构成严重犯罪,应按民事案件赔偿损失。刑事案件必须有律师出庭辩护,没有律师出庭本身就违法了。

一审判决后10天的上诉期交付,不应第二天的执行行为; 中国的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二审案件的庭审中,三名被告在相同的时间作为第二原审被告在二审中,不能执行; 第三由于应用不当的法律发回,二审法院,唯一的直接折算; 第四发回重审审判合议庭不应当回避,由审判合议庭重新审理; 第五一审,二审发回重审应用,其判决为一审判决,可以上诉。 2。民事案件,上诉程序可能不是唯一的 - 法官不能适用简易程序。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