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分析论文目录图片大全

发布时间:2024-07-05 20:09:34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分析论文目录图片大全

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分析1、对外贸易的机遇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我国的对外贸易迎来了新的机遇。国际上的制造业在不断转移,我国的一些企业抓住了这一机遇,逐渐成为全球性的加工基地。从另一方面上看,服务贸易的份额在不断提升,无论是物流还是技术的研发都得到了快速地发展。可见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速度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另外我国的对外贸易市场空间变得更加广阔。作为世贸组织的成员之一,我国企业的投资形式逐渐朝着自由化的方向发展,多变贸易趋势更加完善。无论是商品出口还是服务贸易的发展上看,国际市场的空间性越来越强。国内市场上的短缺资源可以从国际市场中获得。实现了资源和技术的相互融合。2、对外贸易的挑战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国际资源的依赖程度逐渐提升。在这种状态下,我国对外贸易中的资源就很容易受到国际贸易制度的影响。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商品价格的波动情况。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趋势分析现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日渐突出,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普及程度。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如果贸易交易的平稳程度不够,必然会严重地影响到经济的发展。由于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比较明显,要想保证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人员需要保证交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在对外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①努力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协调增长②转变粗放型贸易增长方式③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应答时间:2021-07-1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比较优势理论与中国贸易结构转换  中国对外贸易总量迅速扩张的同时,结构上也出现相应变化。然而,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着一种“悖论”,即贸易结构的升级与其比较优势的演进似乎不相关,并且贸易结构的高度化并没有带来贸易条件的改善。这就引发了两个问题:一是中国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还要不要遵循比较优势原理;二是中国在新的贸易格局下如何进一步实现贸易结构的升级。内生比较优势理论是现代国际分工与贸易分析的基石,本书在此基础上立论阐释,指出中国对外贸易格局的转换必须基于比较优势的内生演进。整合先天比较优势与后天比较优势,实现各类优势的动态嫁接和空间重组,从而促进中国比较优势的内生演进与对外贸易结构的转换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分析论文目录图片大全高清

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分析1、对外贸易的机遇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我国的对外贸易迎来了新的机遇。国际上的制造业在不断转移,我国的一些企业抓住了这一机遇,逐渐成为全球性的加工基地。从另一方面上看,服务贸易的份额在不断提升,无论是物流还是技术的研发都得到了快速地发展。可见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速度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另外我国的对外贸易市场空间变得更加广阔。作为世贸组织的成员之一,我国企业的投资形式逐渐朝着自由化的方向发展,多变贸易趋势更加完善。无论是商品出口还是服务贸易的发展上看,国际市场的空间性越来越强。国内市场上的短缺资源可以从国际市场中获得。实现了资源和技术的相互融合。2、对外贸易的挑战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国际资源的依赖程度逐渐提升。在这种状态下,我国对外贸易中的资源就很容易受到国际贸易制度的影响。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商品价格的波动情况。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趋势分析现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日渐突出,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普及程度。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如果贸易交易的平稳程度不够,必然会严重地影响到经济的发展。由于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比较明显,要想保证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人员需要保证交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在对外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①努力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协调增长②转变粗放型贸易增长方式③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应答时间:2021-07-1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中新网2月6日电据中国海关网站消息,海关总署最新发布报告指出,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3亿美元,比上年(下同)增长8%,比上年回落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亿美元,增长2%,回落5个百分点;进口8亿美元,增长5%,回落3个百分点。贸易顺差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净增加3亿美元。数据显示,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增速前高后低,“入世”7年来增长速度首次低于20%。2008年全年我国外贸进出口的主要特点有:一、第4季度外贸规模明显萎缩,最后两个月进出口增速表现为下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2008年第4季度我国进出口规模明显萎缩,其进出口总值为8亿美元,较2008年第3季度下降8%。其中11月份进出口总值增长速度为2001年10月份(除去春节不可比月份)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12月份进出口跌幅则进一步加深。12月份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亿美元,下降1%,跌幅比11月份加深1个百分点;其中当月出口6亿美元,下降8%,跌幅加深6个百分点;进口8亿美元,下降3%,跌幅加深4个百分点。当月贸易顺差较11月份的历史最高点小幅回落,为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猛增1%,净增加3亿美元。二、一般贸易进口增速提高,其项下顺差减少;加工贸易比重下降,进口增速低于出口2008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6亿美元,增长6%,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2%,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8亿美元,增长9%,比上年回落5个百分点;进口8亿美元,增长6%,比上年加快9个百分点。一般贸易项下贸易顺差899亿美元,比上年净减少7亿美元。2008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9亿美元,增长8%,占当年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所占比重比上年回落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8亿美元,增长3%,比上年回落3个百分点,占当年我国出口总值的3%;进口3784亿美元,增长7%,低于同期加工贸易出口增速6个百分点,占当年我国进口总值的4%。加工贸易项下贸易顺差8亿美元,比上年净增加9亿美元。值得关注的是,12月份当月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继续呈现大幅下降态势,进口跌幅明显大于出口;当月加工贸易出口486亿美元,下降7%;进口9亿美元,下降3%。三、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增长步伐放缓,国有企业进出口增速有所提高2008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8亿美元,增长4%,比上年回落6个百分点,占当年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其中出口2亿美元,增长6%,占当年我国出口总值的3%;进口6亿美元,增长8%,占当年我国进口总值的7%。同期,国有企业进出口4亿美元,增长5%,比上年加快7个百分点,占当年我国进出口总值的9%。其中出口3亿美元,增长4%,占当年我国出口总值的18%;进口1亿美元,增长1%,占当年我国进口总值的2%。此外,集体、私营企业及其他企业进出口增长平稳,2008年进出口2亿美元,增长3%,比上年回落7个百分点,占当年进出口总值的1%。其中,出口3807亿美元,增长9%;进口2亿美元,增长7%。四、欧盟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与印度双边贸易增速大幅回落2008年,欧盟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的地位,中欧双边贸易总值为8亿美元,增长5%,分别高于同期中美、中日双边贸易增速9个和5个百分点。其中,我对欧出口8亿美元,增长5%,占当年我国出口总值的5%;我自欧进口1327亿美元,增长6%;对欧盟贸易顺差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同期,美国继续保持我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4亿美元,增长5%,比上年回落5个百分点。其中,我对美出口2523亿美元,增长4%,占当年我国出口总值的7%;自美国进口4亿美元,增长4%,对美实现贸易顺差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日本仍然处于第三大贸易伙伴的位置,2008年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为8亿美元,增长13%。其中,我对日本出口3亿美元,增长8%;自日本进口5亿美元,增长5%,对日本出现贸易逆差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此外,印度在我国10大贸易伙伴中位列第十位,2008年,中印双边贸易总值为8亿美元,增长34%,比上年大幅回落5个百分点。五、广东、江苏、上海继续位列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前三甲2008年,广东省进出口总值6亿美元,增长7%,增速较上年回落6个百分点,占当年全国进出口总值的7%,进出口规模位列全国各省市之首。同期,江苏、上海进出口总值分别为7亿美元和3221亿美元,分别增长2%和9%。此外,北京进出口总值1亿美元,增长7%,比上年加快6个百分点。上述4省市进出口合计占当年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六、机电产品出口增速放缓,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长呈现企稳迹象2008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3亿美元,增长3%,比上年回落3个百分点,占当年我国出口总值的6%,与上年持平。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2亿美元,增长9%;机械及设备出口3亿美元,增长5%。高新技术产品(与机电产品分类有交叉)出口1亿美元,增长1%。受2008年8月份起国家连续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退税率的影响,部分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速企稳。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9亿美元,增长1%,比上年回落8个百分点;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7亿美元,增长6%,加快6个百分点;鞋类6亿美元,增长2%,加快2个百分点;家具1亿美元,增长5%,回落8个百分点;塑料制品3亿美元,增长4%,小幅提高6个百分点。此外,原油出口416万吨,下降4%;成品油1703万吨,增长8%;煤炭4543万吨,下降6%;钢材5923万吨,下降5%;钢坯129万吨,下降80%。七、初级产品进口比重提高,资源性产品进口均价上涨明显2008年,我国进口初级产品8亿美元,增长2%,占当年我国进口总值的32%,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其中,进口铁矿砂4亿吨,增长9%,进口均价5美元/吨,上涨5%;原油8亿吨,增长6%,均价723美元/吨,上涨8%;成品油3885万吨,增长15%,均价3美元/吨,上涨9%;煤炭4040万吨,下降8%,均价9美元/吨,上涨83%;大豆3744万吨,增长5%,均价6美元/吨,上涨5%。同期,进口工业制品1亿美元,增长1%,占当年我国进口总值的68%;其中,进口机电产品6亿美元,增长9%;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9亿美元,增长8%;汽车8万辆,增长6%;钢材1543万吨,下降6%。

摘要 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持续顺差问题为世界瞩目,2007年,我国出口额1218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进口额95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下,出口增速有所回落,进口增速则比上年提高,进口与出口增速的差距较上年缩小。但因出口增长依然快于进口。加之以往进出口基数差距较大,2007年外贸顺差依然创下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巨额的贸易顺差一方面扩大了外汇储备规模,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拉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巨额贸易顺差也加剧了贸易磨擦,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同时还预示着中国经济运行中内需不足的隐患等等一系列问题。 本文通过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基本情况,结合近年来国内的进口贸易统计数据,采用定性、定量,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对外贸易进行分析及研究,着重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分析导致外贸问题存在的因素,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今后我国贸易政策调整的方向,合理调整进出口结构,努力平衡国际贸易收支,改善我国对外贸易条件等相关措施和建议。关键字:对外贸易;进出口;顺差;经济发展 论文字数较多,以下为论文大纲!第1章 绪论第2章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结合近年数据分析)(一)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二)我国对外贸易的结构性特点第3章 中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顺差的原因)(一)贸易顺差的理论分析(二)对外贸易产生巨额顺差的外因(三)对外贸易产生巨额顺差的内因第4章 巨额对外贸易顺差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一)贸易顺差必要性(二)巨额的贸易顺差带来的弊端第5章 应对巨额贸易顺差的对策研究(一)优化进出口结构,促进贸易结构调整(二)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三)适时调整外向型发展模式,发展内需主导型经济(四)适时合理调整人民币汇率(五)合理引导外汇储备的使用(六)整顿和规范外贸秩序,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与服务(七)妥善处理贸易摩擦,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参考文献:[1]中国经济贸易编辑委员会 2007年中国经济贸易年鉴[M] 北京:年鉴社,[2]李薇辉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浅析[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3]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2008中国经济预测与展望[M]北京:科学出版社,[4]张鲁青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专业,[5] 张生玲,林永生对我国进口贸易的再认识[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4:10-[6]李捷1950—2005我国进口贸易发展的整体态势[J]国际贸易-国际经济探索,2007,23(1):19-[7]翁曼莉我国贸易不平衡问题的分析与应对[J]发展研究-对外开放2008,2:33-[8]刘丽进口贸易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 23(108):86-[9]陈文玲,王检贵关于我国进出口不平衡的问题认识及政策建议[J]财贸经济2006,7: 23-[10]刘燕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

对外开放伊始,中国服务业的部分领域即开始引入外资。中美合资的建国饭店,即是我国首批批准设立的3家外商投资企业之一。此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对外开放的领域日益扩大。目前,中国服务业的绝大多数领域,外国投资者均已不同程度地参与了投资。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分析论文目录图片高清

比较优势理论与中国贸易结构转换  中国对外贸易总量迅速扩张的同时,结构上也出现相应变化。然而,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着一种“悖论”,即贸易结构的升级与其比较优势的演进似乎不相关,并且贸易结构的高度化并没有带来贸易条件的改善。这就引发了两个问题:一是中国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还要不要遵循比较优势原理;二是中国在新的贸易格局下如何进一步实现贸易结构的升级。内生比较优势理论是现代国际分工与贸易分析的基石,本书在此基础上立论阐释,指出中国对外贸易格局的转换必须基于比较优势的内生演进。整合先天比较优势与后天比较优势,实现各类优势的动态嫁接和空间重组,从而促进中国比较优势的内生演进与对外贸易结构的转换

中新网2月6日电据中国海关网站消息,海关总署最新发布报告指出,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3亿美元,比上年(下同)增长8%,比上年回落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亿美元,增长2%,回落5个百分点;进口8亿美元,增长5%,回落3个百分点。贸易顺差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净增加3亿美元。数据显示,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增速前高后低,“入世”7年来增长速度首次低于20%。2008年全年我国外贸进出口的主要特点有:一、第4季度外贸规模明显萎缩,最后两个月进出口增速表现为下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2008年第4季度我国进出口规模明显萎缩,其进出口总值为8亿美元,较2008年第3季度下降8%。其中11月份进出口总值增长速度为2001年10月份(除去春节不可比月份)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12月份进出口跌幅则进一步加深。12月份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亿美元,下降1%,跌幅比11月份加深1个百分点;其中当月出口6亿美元,下降8%,跌幅加深6个百分点;进口8亿美元,下降3%,跌幅加深4个百分点。当月贸易顺差较11月份的历史最高点小幅回落,为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猛增1%,净增加3亿美元。二、一般贸易进口增速提高,其项下顺差减少;加工贸易比重下降,进口增速低于出口2008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6亿美元,增长6%,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2%,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8亿美元,增长9%,比上年回落5个百分点;进口8亿美元,增长6%,比上年加快9个百分点。一般贸易项下贸易顺差899亿美元,比上年净减少7亿美元。2008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9亿美元,增长8%,占当年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所占比重比上年回落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8亿美元,增长3%,比上年回落3个百分点,占当年我国出口总值的3%;进口3784亿美元,增长7%,低于同期加工贸易出口增速6个百分点,占当年我国进口总值的4%。加工贸易项下贸易顺差8亿美元,比上年净增加9亿美元。值得关注的是,12月份当月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继续呈现大幅下降态势,进口跌幅明显大于出口;当月加工贸易出口486亿美元,下降7%;进口9亿美元,下降3%。三、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增长步伐放缓,国有企业进出口增速有所提高2008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8亿美元,增长4%,比上年回落6个百分点,占当年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其中出口2亿美元,增长6%,占当年我国出口总值的3%;进口6亿美元,增长8%,占当年我国进口总值的7%。同期,国有企业进出口4亿美元,增长5%,比上年加快7个百分点,占当年我国进出口总值的9%。其中出口3亿美元,增长4%,占当年我国出口总值的18%;进口1亿美元,增长1%,占当年我国进口总值的2%。此外,集体、私营企业及其他企业进出口增长平稳,2008年进出口2亿美元,增长3%,比上年回落7个百分点,占当年进出口总值的1%。其中,出口3807亿美元,增长9%;进口2亿美元,增长7%。四、欧盟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与印度双边贸易增速大幅回落2008年,欧盟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的地位,中欧双边贸易总值为8亿美元,增长5%,分别高于同期中美、中日双边贸易增速9个和5个百分点。其中,我对欧出口8亿美元,增长5%,占当年我国出口总值的5%;我自欧进口1327亿美元,增长6%;对欧盟贸易顺差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同期,美国继续保持我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4亿美元,增长5%,比上年回落5个百分点。其中,我对美出口2523亿美元,增长4%,占当年我国出口总值的7%;自美国进口4亿美元,增长4%,对美实现贸易顺差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日本仍然处于第三大贸易伙伴的位置,2008年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为8亿美元,增长13%。其中,我对日本出口3亿美元,增长8%;自日本进口5亿美元,增长5%,对日本出现贸易逆差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此外,印度在我国10大贸易伙伴中位列第十位,2008年,中印双边贸易总值为8亿美元,增长34%,比上年大幅回落5个百分点。五、广东、江苏、上海继续位列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前三甲2008年,广东省进出口总值6亿美元,增长7%,增速较上年回落6个百分点,占当年全国进出口总值的7%,进出口规模位列全国各省市之首。同期,江苏、上海进出口总值分别为7亿美元和3221亿美元,分别增长2%和9%。此外,北京进出口总值1亿美元,增长7%,比上年加快6个百分点。上述4省市进出口合计占当年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六、机电产品出口增速放缓,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长呈现企稳迹象2008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3亿美元,增长3%,比上年回落3个百分点,占当年我国出口总值的6%,与上年持平。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2亿美元,增长9%;机械及设备出口3亿美元,增长5%。高新技术产品(与机电产品分类有交叉)出口1亿美元,增长1%。受2008年8月份起国家连续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退税率的影响,部分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速企稳。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9亿美元,增长1%,比上年回落8个百分点;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7亿美元,增长6%,加快6个百分点;鞋类6亿美元,增长2%,加快2个百分点;家具1亿美元,增长5%,回落8个百分点;塑料制品3亿美元,增长4%,小幅提高6个百分点。此外,原油出口416万吨,下降4%;成品油1703万吨,增长8%;煤炭4543万吨,下降6%;钢材5923万吨,下降5%;钢坯129万吨,下降80%。七、初级产品进口比重提高,资源性产品进口均价上涨明显2008年,我国进口初级产品8亿美元,增长2%,占当年我国进口总值的32%,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其中,进口铁矿砂4亿吨,增长9%,进口均价5美元/吨,上涨5%;原油8亿吨,增长6%,均价723美元/吨,上涨8%;成品油3885万吨,增长15%,均价3美元/吨,上涨9%;煤炭4040万吨,下降8%,均价9美元/吨,上涨83%;大豆3744万吨,增长5%,均价6美元/吨,上涨5%。同期,进口工业制品1亿美元,增长1%,占当年我国进口总值的68%;其中,进口机电产品6亿美元,增长9%;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9亿美元,增长8%;汽车8万辆,增长6%;钢材1543万吨,下降6%。

需要的话 也可以给你呢。

中俄贸易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中俄贸易的历史和现状——总量分析 中俄十多年贸易呈现出总量起点低,早期年度波动大但趋势平缓,2000年以后呈加速增长的两阶段特征。 (一)阶段特征 总量起点低:中俄贸易量起点很低。1992年,中国向俄罗斯出口36亿美元,俄方向中方出口26亿美元。两国双边贸易加起来不超过50亿美元;两国向对方出口分别占各自当年出口的8%和9%。应该说,出口额在5%以下不会构成一国贸易政策的重要关注点。 初期年度波动大但趋势平缓:1993年中俄双边贸易额73亿美元,增速为26%;但1994年两国贸易从上年的高峰急剧下滑至76亿美元,下降幅度达84%;并且在之后的6年间,除1996年贸易总额达到44亿美元外,其余年份都在50~60亿美元区间徘徊不前。 加速增长时期:自1999年以来,中俄贸易呈现较好的增长态势,大部分年份的增长率都高达30%以上,中俄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快于中国和俄罗斯各自的对外贸易总额增长。 16年间,中俄贸易的阶段发展特征如此清晰,以致几乎所有关于中俄贸易的研究文献都提到,但关于引发这一特征的原因则众说纷纭。我们认为,由于在此期间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的高水平发展,所以俄罗斯国内经济状况对双边贸易的影响是导致这样界限分明的阶段性发展的主要原因(见表1)。 - 中俄双边贸易开展后的第一年高速增长,主要是因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采取激进改革措施,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生产滑坡,国内生产受到重挫,gdp迅速下滑,国内市场物资极度匮乏,国民生产、生活都严重依赖外国商品的进口。中国与俄罗斯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因而这种需求信号很快能传递到中国,使得这一时期中俄贸易发展相对较快。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分析论文目录图片高清版

需要的话 也可以给你呢。

摘要 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持续顺差问题为世界瞩目,2007年,我国出口额1218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进口额95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下,出口增速有所回落,进口增速则比上年提高,进口与出口增速的差距较上年缩小。但因出口增长依然快于进口。加之以往进出口基数差距较大,2007年外贸顺差依然创下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巨额的贸易顺差一方面扩大了外汇储备规模,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拉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巨额贸易顺差也加剧了贸易磨擦,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同时还预示着中国经济运行中内需不足的隐患等等一系列问题。 本文通过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基本情况,结合近年来国内的进口贸易统计数据,采用定性、定量,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对外贸易进行分析及研究,着重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分析导致外贸问题存在的因素,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今后我国贸易政策调整的方向,合理调整进出口结构,努力平衡国际贸易收支,改善我国对外贸易条件等相关措施和建议。关键字:对外贸易;进出口;顺差;经济发展 论文字数较多,以下为论文大纲!第1章 绪论第2章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结合近年数据分析)(一)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二)我国对外贸易的结构性特点第3章 中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顺差的原因)(一)贸易顺差的理论分析(二)对外贸易产生巨额顺差的外因(三)对外贸易产生巨额顺差的内因第4章 巨额对外贸易顺差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一)贸易顺差必要性(二)巨额的贸易顺差带来的弊端第5章 应对巨额贸易顺差的对策研究(一)优化进出口结构,促进贸易结构调整(二)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三)适时调整外向型发展模式,发展内需主导型经济(四)适时合理调整人民币汇率(五)合理引导外汇储备的使用(六)整顿和规范外贸秩序,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与服务(七)妥善处理贸易摩擦,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参考文献:[1]中国经济贸易编辑委员会 2007年中国经济贸易年鉴[M] 北京:年鉴社,[2]李薇辉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浅析[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3]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2008中国经济预测与展望[M]北京:科学出版社,[4]张鲁青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专业,[5] 张生玲,林永生对我国进口贸易的再认识[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4:10-[6]李捷1950—2005我国进口贸易发展的整体态势[J]国际贸易-国际经济探索,2007,23(1):19-[7]翁曼莉我国贸易不平衡问题的分析与应对[J]发展研究-对外开放2008,2:33-[8]刘丽进口贸易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 23(108):86-[9]陈文玲,王检贵关于我国进出口不平衡的问题认识及政策建议[J]财贸经济2006,7: 23-[10]刘燕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4-2018年 中国对外贸易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中国外贸形势愈来愈复杂,外贸企业面临的风险上升,生存环境有所恶化。无论是国际代工企业,还是进出口公司或是对外贸易公司或是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更应该关注国内外贸易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战略,赢得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壮大。

中俄贸易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中俄贸易的历史和现状——总量分析 中俄十多年贸易呈现出总量起点低,早期年度波动大但趋势平缓,2000年以后呈加速增长的两阶段特征。 (一)阶段特征 总量起点低:中俄贸易量起点很低。1992年,中国向俄罗斯出口36亿美元,俄方向中方出口26亿美元。两国双边贸易加起来不超过50亿美元;两国向对方出口分别占各自当年出口的8%和9%。应该说,出口额在5%以下不会构成一国贸易政策的重要关注点。 初期年度波动大但趋势平缓:1993年中俄双边贸易额73亿美元,增速为26%;但1994年两国贸易从上年的高峰急剧下滑至76亿美元,下降幅度达84%;并且在之后的6年间,除1996年贸易总额达到44亿美元外,其余年份都在50~60亿美元区间徘徊不前。 加速增长时期:自1999年以来,中俄贸易呈现较好的增长态势,大部分年份的增长率都高达30%以上,中俄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快于中国和俄罗斯各自的对外贸易总额增长。 16年间,中俄贸易的阶段发展特征如此清晰,以致几乎所有关于中俄贸易的研究文献都提到,但关于引发这一特征的原因则众说纷纭。我们认为,由于在此期间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的高水平发展,所以俄罗斯国内经济状况对双边贸易的影响是导致这样界限分明的阶段性发展的主要原因(见表1)。 - 中俄双边贸易开展后的第一年高速增长,主要是因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采取激进改革措施,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生产滑坡,国内生产受到重挫,gdp迅速下滑,国内市场物资极度匮乏,国民生产、生活都严重依赖外国商品的进口。中国与俄罗斯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因而这种需求信号很快能传递到中国,使得这一时期中俄贸易发展相对较快。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分析论文目录图片高清下载

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的交换比率。又称进出口商品比价,通常用指数表示,即进出口商品比价指数。计算公式是:贸易条件指数=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例如,以上年为基期,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均为100,一年来进出口商品价格都提高了,但提高幅度不同,出口商品价格提高10%,进口商品价格提高5%,则贸易条件指数提高

比较优势理论与中国贸易结构转换  中国对外贸易总量迅速扩张的同时,结构上也出现相应变化。然而,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着一种“悖论”,即贸易结构的升级与其比较优势的演进似乎不相关,并且贸易结构的高度化并没有带来贸易条件的改善。这就引发了两个问题:一是中国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还要不要遵循比较优势原理;二是中国在新的贸易格局下如何进一步实现贸易结构的升级。内生比较优势理论是现代国际分工与贸易分析的基石,本书在此基础上立论阐释,指出中国对外贸易格局的转换必须基于比较优势的内生演进。整合先天比较优势与后天比较优势,实现各类优势的动态嫁接和空间重组,从而促进中国比较优势的内生演进与对外贸易结构的转换

截至2001年底,以服务业为中心的第三产业累计合同外资额2680亿美元,占全国合同外资总额的97%。2001年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额外金额11亿美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35%。正是由于中国政府积极、合理、有序地引导外商进入中国服务业市场,才促进了中国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下面,我着重介绍一下中国银行、保险、电信、商业零售以及旅游等领域吸收外资的一些基本情况及政策。 求采纳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