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军事理论论文关于国防建设的内容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4-07-07 01:18:48

军事理论论文关于国防建设的内容有哪些

新世纪阶段我国的军事战略,思想理论体系,国防建设,这些内容肯定都是有的。

你得先选中一个方向,比如现在朝鲜半岛是否会发生战争,以色列局势,中日钓鱼岛,以及台湾海峡等去选择一个目标去写

一、 国防建设必须与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相适应 国家利益基本上可分为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中国的国防建设必须做到“四个着眼于”。 一是着眼于捍卫国家的领土主权,这是国防建设首先要考虑的基本问题。目前我国的领土主权还面临着祖国统一、陆地边境领土争权、海洋划界和岛屿归属等问题要解决。 二是着眼于促进国家的持续发展。当令世界,我国的国际安全环境虽然有了较大改善,但部分领土、领海和海洋权益仍然受到侵犯,还存在局部战争的威胁,遏制我国的暗流仍在涌动,甚至不排除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形势发生逆转的可能性。 三是着眼于保持国家的社会稳定。任何国家的国防力量,都担负着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利益、防止和打击内外反对势力颠覆活动的使命,我国作为当今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大国,更要引起高度重视。 四是着眼于维护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尊严。历史经验证明,没有强大的国防、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就没有发言权,在国际关系中就没有主动权。以***为代表的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启动时,就对发展国防尖端科技作出了具体部署,1964年至1970年“两弹一星”计划的实现,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和对我国的封锁,使世界感到震惊,使国际反华势力感到沮丧,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二、 国防建设必须与国家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国防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经济建设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明确以下两点很重要。 一是国防建设必须服从并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经济是国防的基础,而国防实力的增强主要是通过提高综合国力来实现的,没有强大的化经济,就没有强大的理代化国防。二是国家经济建设必须关照到国防建设的需要。相对于和平时期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绝不意味可以忽略或轻视国防现代化建设。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国防建设要不断加强。 三、 国防建设必须坚持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 在新形势下,我国国防建设必须以打赢可能发生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为基点,统筹国防建设。一是针对中国安全环境较复杂的情况,处理好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二是适当增加军事投入,加快发展军事高技术,重点研制出能够制敌的“杀手锏”。三是加强战场建设,完善防御体系。四是有步骤地进行军队改革,建立起适应打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体制编制。五是加快人才培养的步伐。 四、 国防建设必须抓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全面建设 中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资源雄厚,军队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这是我国国防建设突出的强项。但是,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还不能满足国防的需要。中国的国防建设,包括武装力量、国防科技、国防工业、国防体制、国防动员、国防教育等方面的现代化建设。我们应着重抓好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把武装力量的现代化作为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二是把国防科技的现代化作为国防现代化的关键。 五、 国防建设必须独立自主进行决策和组织实施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独立自主地建设现代化国防,要求在进行国防决策时,要独立分析国际战略环境和安全形势,制定自己的国防政策,建设自己的国防工业和国防科技体系,独立自主地发展自己的国防力量。但并不排斥对外开放和争取外援,独立自主不是闭着自守,我们应积极与有关国家合作,广泛开展国防外交,有选择地引进先进的国防科技和管理经验,增强中国国防自力更生的能力。 六、 国防建设必须依靠全体军民的共同努力奋斗 全国军民共建现代化国防,不能只靠军队或一两个部门去抓,必须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统一领导下,党政军民通力合作,齐心协力,才能深入持久,卓有成效。“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中国的国防现代化主要包括武装力量、人民防空、国防科研、国防工业等的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一)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制定和运用正确的战略方针和作战指导原则;(二)按照集中统一领导的原则,建立完善的国防领导体制和健全的工作制度与工作程序;(三)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确定科学合理的武装力量的结构和规模,提高武装力量的质量和水平,实现武装力量的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四)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相协调的国防经济,建立先进的和相应规模的国防科研与国防工业体系;(五)不断提高国防科学技术水平,实现武器装备的高度机械化、电子化、自动化、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六)建立现代化的军事指挥系统和国防工程设施;(七)把教育训练提到战略地位,培养在政治、军事和科学文化素质上适应现代化战争要求的人才;(八)发展国防教育,提高全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防意识(九)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国防动员制度,提高兵员、财力、物力的动员准备程度;(十)建立完善、健全的国防法规体系。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是国民经济。要实现国防现代化,必须首先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只有经济建设持续发展,才能加速国防现代化的进程,而现代化的国防又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保证。因此,要使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各项内容同国民经济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点是武装力量的现代化建设。武装力量是国防的主体,是保障国家安全的支柱。国防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重视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包括原子能、火箭、航空、航天、电子、计算机、红外、激光、光纤,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等的发展。

国防现代化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defence以现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国家的防御体系。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包括武装力量、人民防空、国防科研、国防工业等的现代化。其核心是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一、国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军事思想的现代化 先进的军事思想、反映现代战争规律的战略战术,是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防现代化建设具有强大的指导作用。 ②军队的现代化 军队是国防的主体,是保卫国家安全的柱石。军队的现代化是国防现代化的核心。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武器装备技术的现代化,人才的现代化以及体制编制的现代化。武器装备技术的现代化是军队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重点,是衡量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标准。要及时吸取和运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改进、创新武器系统和军事技术装备,以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人才的现代化是实现军队现代化的关键。要培养适应现代战争要求的人才,造就具有现代军事理论、科学文化和科学管理知识,能掌握和驾驭现代武器技术装备和作战方法的指挥人员与技术人员。体制编制的现代化是使现代化的武器技术装备和高素质的人才紧密结合起来,发挥整体效能的重要环节。要建立能适应不同作战任务要求的机构精干、指挥灵便、反应迅速、效率高、战斗力强的诸军种、兵种合成的军队。 ③国防科研和国防工业体系的现代化 这是国防现代化不可缺少的物质技术基础。主要包括:国防科研的基础研究课题和应用研究课题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具有现代化的科研体制、研究手段和科学管理。国防工业要达到生产工具、生产结构、生产组织、劳动力构成的现代化,并形成高效率的集约型生产体系。 ④国防法规体系和战争动员制度的现代化 即建立高效能、完善的国防法规体系和战争动员制度,以把握方向,指导、保证国防实力的建设和积累与发展国防潜力,并确保在需要时使国防潜力得以迅速顺利地转化为国防实力。 ⑤国防基础设施和战场建设的现代化。它也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具有现代 化武器技术装备的现代化军队充分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要建设符合现代战争要求的,能有效地保存有生力量的国防基础工程和战场设施,充分重视预警系统,战场监视系统,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系统,电子战和反电子战等战场设施的建设。 二、国防现代化的建设问题: 1、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国防现代化与经济、科学技术国家的经济实力是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国防现代化建设是国家综合力量的体现。国家的防卫能力依赖于经济力的发展。国防现代化建设必须以国家经济建设为基础,并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相适应。加强现代化经济建设,提高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才能为国防现代化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和提供更雄厚的物质基础。国防现代化对国家经济建设除了具有依赖作用外,还具有促进与保证作用。即能在较大范围的各个层次上,对国家经济、政治、科技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直接或间接效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国防现代化建设是人力 、财力、物力和技术高度集中的领域 ,体现了国家的最先进水平 。因而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向民用方面的溢流、扩散和转移,以及人才、智力、先进管理和军事设施等多种途径的军民兼容的综合作用和综合效益,将大大促进国民经济的高度发展。 2、国防现代化的关键 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国防现代化的关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特征。在军事上,科学技术成果的广泛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武器装备的性能和威力,同时也促进了军人科学文化素质的大大提高。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国防现代化是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综合体现,科学技术水平是衡量国防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标志。国防现代化的需要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代重大科技的研究开发,特别是高科技的研究开发,不仅投资多、周期长、风险大,而且需要知识、智力的高度密集。只有在这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的国防实力,才最有条件承担。国防现代化的需要,支持了最前沿科学的研究与发展,使最新的科学技术首先在军事上取得突破与发展。如现代核能技术、信息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高技术成果,都是随着国防现代化的需要而迅猛发展起来的。

军事理论论文关于国防建设的内容有

新世纪阶段我国的军事战略,思想理论体系,国防建设,这些内容肯定都是有的。

国防建设指的是指为国家安全利益需要,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的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武装力量建设:战场建设,人力物力的多种动员准备:边防、海防,空防和人防建设,战略物资的储备,国防工业建设和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对人民群众和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发展国防体育事业,建立,健全国防法规体系:军事理论研究,发展军事科学,制定并完善符合实际的战略战术原则:后备力量的建设,以及与国防相关的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电、能源、水利、造林、气象、卫生、航天等方面的建设。重点是武装力量建设。

国防建设是整个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强大的国防力量是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也是实现我国“富民强国”的重要保障,又是维护国家安全,确立中国国际地位的根本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结束了有国无防的历史。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后,国防力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在当前国际形势并不太平,强权政治、霸权主义依然存在的形势下,西方国家把中国视为潜在的“全球对手”,周边国家纷纷加强军事建设,对我国采取“防御”措施,我国周边的军事环境、安全环境十分严峻。为此,建议进一步加强国防建设,确保国家安全,实现中华民族真正的富强。一、建立一支有快速反应能力、强大投送能力的军队。针对我国海岸线长、邻国多的情况,不仅要建立强大的边、海防,而且要建立一支有快速反应能力、强大投送能力、高度机动能力的军队,确保国家在任何方向上遭到侵略,都能迅速投入交战,并取得胜利。二、集中科技力量,重点解决武器装备技术问题。当前我国国防科技特别是高科技,与美俄等国家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一些高精尖武器人家对我们实行禁售。因此我们要集中科技力量,自力更生,有重点的研制和生产精确制导武器和远程打击武器,以及指挥控制情报侦察系统、通信和电子战等高技术武器装备,提高我国的武器装备技术水平。三、不断加大国防投入,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尽管我国的国防投入近年呈增长的状态,但占财政支出却呈现出下降趋势,占GDP比例维持在3%左右的较低水平,国防费总额仍低于世界一些主要政治、军事大国水平,这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协调。只有不断加大国防投入,建立强有力的现代化国防,才能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才能确保经济发展成果不被别国掠夺。四、加大国防教育力度,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国防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民族的尊严和经济的发展。要从小抓好爱国主义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增强全国军民居安思危的国防警觉和一旦强敌压境全民族同仇敌忾消灭敌人的精神准备,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良好氛围。

——巩固国防,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这是中国国防政策的基本目标,也是宪法赋予中国武装力量的主要职责。中国努力避免和制止战争,努力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但是,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国家必须具有用军事手段捍卫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能力。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完全是为了自卫,是保障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安全的需要。中国武装力量的规模是与保卫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相适应的。中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设和巩固国防。 ——国防建设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这是中国国防建设一个长期的基本方针。国防现代化需要国家的经济力量和技术力量的支持,国防现代化水平只能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而逐步提高。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军队积极参加和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国家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国防建设,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中国在战略上实行防御、自卫和后发制人的原则,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中国拥有少量核武器完全是出于自卫的需要。中国坚持全民自卫原则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完善国防动员体制,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立足现有武器装备,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适应世界军事领域的深刻变革,做好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卫作战准备。 ——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中国军队努力加强质量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目标是建设一支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人民军队。减少数量,提高质量,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一条基本方针。中国军队依靠科技强军,实现军队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按照现代战争的特点,努力提高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的水平,改革和完善军队的体制编制,改进部队的训练和院校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行为。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独立自主地处理对外军事关系,开展军事交流与合作,不搞霸权主义,不搞军事集团,不进行军事扩张,不在国外驻军或建立军事基地。中国反对军备竞赛,主张根据公正、合理、全面、均衡的原则,实行有效的军备控制和裁军。中国支持国际社会采取的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安全、稳定的活动,支持国际社会为公正合理地解决国际争端、军备控制和裁军所做的努力。

军事理论论文关于国防建设的内容

你得先选中一个方向,比如现在朝鲜半岛是否会发生战争,以色列局势,中日钓鱼岛,以及台湾海峡等去选择一个目标去写

摘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防是一个国家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基础。加强国防教育,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加强大学生的国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工作。本文将从国防的地位和作用,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大学生自身的特点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必要性。关键字:大学生 国防教育 必要性国防是国家的直接体现。也就是说,没有国防就无从有国家;反过来,没有国家,也就无从有国防;有国家存在,就有国防存在。正如《孙子兵法》中所言:“兵者,国之大事,生之道,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然而,在一般人的意识里,国防只是军队的事情。其实不然。国防是国家的每个公民都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生活在该国的公民,即使没有和国防与军事进行直接的联系,也有解国防,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作为社会精英的当代大学生,接受国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从国防本身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历史和现实均表明,国防在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首先,国防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捍卫着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民无兵不安,国无防不立。”没有强大的国防,就没有国家的主权和独立,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兴旺也就没有保障。为了保障国家的安全、促进国家发展,世界各国都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努力加强国防建设,同时在国民中普遍推行维护国家安全的国防教育,使国民树立爱国主义和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观念,为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条件。其次,国防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安全保障,营造了一个安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使我国的建设事业能够得以健康、有序,稳定的发展。而且,国防的巩固和发展也有利于巩固国家的国际地位,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毕竟一个强大的国防将从军事和政治上制止和推迟可能的战争。二、从当今的国际国内形势来看 在当代的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虽然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然而各种局部的地区冲突却频频发生,特别是海湾战争,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以及各类层出不穷的恐怖袭击等,均提示我们,如今的国际社会依然存在许多不安定的因素。文化冲突和种族优劣论的日益加强,使和平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对我国而言,这种局部冲突虽然表现得不是很明显,然而这种大的国际背景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对我国来说,台海关系一直是国防的重要内容。我国一直提倡一国两制与和平统一,并且致力于台海关系的改善。然而,反观现在的台海关系,形势却不容乐观。以陈水扁为代表的台独分裂分子一直致力于台湾的独立活动,从大规模购买军备装置到沸沸扬扬的台湾“入联公投”,这一系列的台独活动均表明,要实现国家的和平统一,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虽然我国一直说要用和平统一的方式收回台湾,然而我们并不能排除使用武力的可能性。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加强国防,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保障。三、大学生自身的角色特点 大学是培养社会精英的场所,象牙塔里的大学生肩负着振兴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这是由大学生自身的角色特点所决定的。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鲜明的特点是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思想敏锐,勤于思考。然而长期的和平环境容易使大学生们的国防观念淡薄,优越的生活条件也使他们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生活中的一帆风顺和倍受关爱,使他们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降低。通过国防教育,特别是军训,不仅可以学习到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学习到人民军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爱国奉献、勇于牺牲,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优良传统。这些都十分有利于学生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献身,无私奉献,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高尚情操;有利于学生学习高科技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开拓视野,改善知识结构,活跃思维方式;有利于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有利于学生组织性、纪律性的提高和身体素质的增强,从而为将来建设祖国,保卫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因了国防教育而带来的性格品质上的变化,可以为大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重要的基础,也使他们将来更好的为社会做贡献。 综上所述,加强国防教育,对转变大学生的思想,开阔视野,增强国防观念,培养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是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必然要求。

一、以新的防御战略指导思想为核心 中央军委从国家利益出发,适时调整和完善了我军军事战略方针,根据我国的国情,必需坚持和发展积极防御战略指导思想,这是我国信息化战争的核心指导思想。积极防御这一战略方针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赋予它新的内涵,要与时俱进,去研究新问题、新特点,迎接新挑战,树立新观念。 1、要严格服从政治的需要 由于信息化战争的手段能够对战争全局产生重大影响,战争的决策者必需从国家利益的高度为出发点,准确判断战争威胁的性质、程度、方向等情况,根据政治和外交斗争的需要,决定在军事上的反应程度。因此,军事行动必需以国家政治斗争目的为依据,即战争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政治斗争的需要,确定信息化战争的军事目的、作战目标、作战方法、指导原则等,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筹划军事行动,确实做对慎重组织、严格控制、不打则已,一打必胜、速战速决,要使敌人屈服或让步,为政治解决创造有效的条件。 2、要周密谋划战争全局 信息化战争的战场上情况多变,战场空间广阔。各种武器装备既综合运用又自成系统,同时军事战争与政治、经济、外交的手段融为一体,作战保障复杂,技术性强。所以战争决策者必需具备高超的指挥才能和精湛的谋略艺术,对信息化战争进行全面周密的谋划。实施正确的战略指导,一要创造有利的作战环境,在战争力量的使用、作战手段的选择、各种斗争方式的配合,特别是地形和气候条件的利用方面和精心谋划,积极创造战机,形成有利的战略态势,赢得战争的胜利;二要充分预见各种复杂情况,针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做好准备,才能从容应对,积极谋取和保持战略主动权,达到灵活随机应变取胜的目的;三要主动把握战争进程,注重战争阶段的谋划,要有连贯性,以便给敌人连续不断的攻击,不给敌人喘息和还手的机会,力争速战速决。 3、要注重综合整体的威力 信息化战争不仅是诸军兵种作战能量的联合,而且是各种作战力量、各个作战空间、各种作战方法、各个斗争领域的大融合,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的集中和发挥国家的整体威力和综合效能。要打好一场信息化战争,就要掌握好两个突出的特点和要求,一是在技术上既要组织自己的信息化作战,又要对付敌人的信息化作战,更要注重发挥整个社会的技术优势,特别是信息优势,形成整体综合作战能力;二是在地域上,必需把国家的整体优势聚合在交战的主要地区,形成整体合力,构建陆海空天电五维一体的战场体系,最大限度发挥整体威力,信息化战争。 4、加强信息化战争的准备 信息化战争具有爆发突然、进程短促、战场广大、体系对抗等优点,几乎没有双方态势优劣、力量强弱转换的时间和空间,战争开始之际就有可能进入战略决战的高潮。战争的胜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前的各种准备。这也就是常说的有备无患。在信息化战争中,只要善于积极筹划备战,营造有利的战略态势,就能打赢高技术的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准备的内容非常广泛,对我国来说,主要是政治、经济、军事和高科技方面的准备。 二、以谋求打赢信息化战争理论创新为前提,大力培养新型军事人才,努力创新发展军事理论;为履行军队历史使命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要着眼信息化军队建设;牢记使命、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围绕重大现实问题,突出针对性,研究性和实效性,在解决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上下功夫,拿出有效管用的创新成果来。 1、改善军事理论创新机制,抓住有利的机遇,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和机制:一要激励军事理论创新精神,营造人人爱科学,学科学,争当科技专家的良好氛围,用科学理论、方法、知识来发展军事理论;二要改善军事理论创新的条件,运用虚拟实验技术,建立作战实验室,把电脑推理和专家经验相结合,为军事理论创新提供新的空间和方法;三要营造宽松的军事学术争鸣环境,要造就敢于提出新思想、新概念、新理论的军事人才;四要建立健全单键激励机制,使各种优秀人才和有价值的成果脱颖而出,不论学历、资历、年龄、职位,只要有创新成果的人才,就能得到奖励重用。这样就形成了、人人创新、关于创新、敢于创新的新局面。 2、积极探索制胜的作战理论,从更广阔的视角,突破传统领域,研究新问题、新理论,切实摸索出我军在新世纪新阶段如何发挥“力量保证、安全保障、战略支撑、重要作用”的思想和方法,为我军有效履行新使命提供理论指导。 3、扩展我军理论创新成果,必需紧跟世界新军事潮流,着眼面临的种种重大现实困难,突出针对性、前瞻性和有效性,加紧创新如何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指导理论,研究如何按照信息技术发展建设信息化军队,并健全信息化战争的国防动员机制等,切实拿出实在管用的理论指导成果,为我军官兵履行新的使命,驾驭信息化战争提供科学的思想武器。 三、以科技强军战略为条件。打什么样的仗,就要什么样的军队。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要坚定不移的执行科技强军战略,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才能在新军事变革中抢占先机。 1、以信息技术创新为动力,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加快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的创新步伐,为我军现代化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力,促进机械化武器向信息化武器系统推进。 2、提高军队信息技术含量,就是要依靠信息技术建设军队,把军队现代化的着眼点放在提高部队信息技术含量上,充分发挥信息的作用,改变旧观念,确立信息化在军队建设中的中心作用,利用信息革命的成果武装军队,全面实现“看得见,传得快,打得到、打得准”的作战能力。 3、建立信息化的装备体系,就是以信息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C4ISRK为核心的装备体系。未来的信息化战争就是体系的对抗,谁的装备体系出现缺陷,谁就吃亏。我军必需在信息化建设中加大投入,构建信息化研制平台,控制和利用好信息资源,以信息流控制物质流,让研发的武器装备向更精确、更灵活、更可靠、更及时的方向发展,随时应对复杂的信息化战争。 4、强化信息化作战训练,加强培养信息化作战人才,提高军队信息化素质。这主要表现为:一是信息意识强烈,具备获取信息的强烈愿望,关于运用多种方法、手段采集信息;二是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熟悉敌我双方的信息武器的技术性能,并熟练的使用它;三是熟练掌握处理信息的方法,关于在鱼龙混杂的信息海洋中正确区别各种信息。 四、实现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研制新武器,二就是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原有的旧武器进行升级改装,使之能适应未来的作战要求。这两条路我们都要走,而且都要走好。 五、以实施人才战略工程为保障。要驾驭信息化战争,人才是关键。新型军事人才需要有良好的全面素质,具有复合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树立新型军事人才制胜观念,实施人才战略工程的目标是“五支人才队伍建设”,具体是指要培养大批具有良好的全面素质的指挥官队伍、参谋队伍、科学家队伍、技术创新专家队伍和士官队伍。因为信息技术和知识已经成为重要的战斗力,作战要靠信息化人才来谋划。 2、确立新型军事人才素质指标要求,信息化战争对未来的军事人才有了很高的要求,我认为,未来的军事人才必需有“优秀的政治思想素质、深厚的军事理论素质、灵活的战略思想素质、先进的军事技术素质、高超的军事指挥素质和深邃的洞察力、准确的预测力、果断的决策力、灵活的协调力、及时应变能力和大胆创新能力。”一句话,要培养新型高素质人才必需关于运用新的科技成果、科技手段和先进的国家成功经验,追踪高技术前沿,执着追求、敢为人先、打破常规、抓住机遇,迎接新抢占,找出新办法。 3、改进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模式。一要充分发挥院校的渠道作用。走开拓国民教育培养新式人才的路子,实现三个转变:一是教育投资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出一条投入少,产出多,以质量效益为核心的集约化培养模式。二是培养内容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三是实现培训方法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打破专业限制,院校界限,实现教学力量与信息资源共享,借助地方院校、科研单位,集中各方面优势培养特殊人才。二要充分发挥重大演习平台作用。在没有战争的年代,演习就是考核、检验评估指挥员素质的最佳平台。要想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战争中应对自如,就必需在一次次演练中磨砺、摔打、培育、提高,在实践中锻炼成长。三要尽力开拓多元化培养途径。

建议你上网找一下选择一下你想要的

军事理论论文关于国防建设方面的内容

谈谈新的世界格局下我国的国防建设

为适应信息化战争的需要,我们从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要求的实际出发,以新的防御战略指导思想,以谋求理论创新、科技强军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人才战略工程为保障等作简要阐述。 一、以新的防御战略指导思想为核心 中央军委从国家利益出发,适时调整和完善了我军军事战略方针,根据我国的国情,必需坚持和发展积极防御战略指导思想,这是我国信息化战争的核心指导思想。积极防御这一战略方针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赋予它新的内涵,要与时俱进,去研究新问题、新特点,迎接新挑战,树立新观念。 1、要严格服从政治的需要 由于信息化战争的手段能够对战争全局产生重大影响,战争的决策者必需从国家利益的高度为出发点,准确判断战争威胁的性质、程度、方向等情况,根据政治和外交斗争的需要,决定在军事上的反应程度。因此,军事行动必需以国家政治斗争目的为依据,即战争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政治斗争的需要,确定信息化战争的军事目的、作战目标、作战方法、指导原则等,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筹划军事行动,确实做对慎重组织、严格控制、不打则已,一打必胜、速战速决,要使敌人屈服或让步,为政治解决创造有效的条件。 2、要周密谋划战争全局 信息化战争的战场上情况多变,战场空间广阔。各种武器装备既综合运用又自成系统,同时军事战争与政治、经济、外交的手段融为一体,作战保障复杂,技术性强。所以战争决策者必需具备高超的指挥才能和精湛的谋略艺术,对信息化战争进行全面周密的谋划。实施正确的战略指导,一要创造有利的作战环境,在战争力量的使用、作战手段的选择、各种斗争方式的配合,特别是地形和气候条件的利用方面和精心谋划,积极创造战机,形成有利的战略态势,赢得战争的胜利;二要充分预见各种复杂情况,针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做好准备,才能从容应对,积极谋取和保持战略主动权,达到灵活随机应变取胜的目的;三要主动把握战争进程,注重战争阶段的谋划,要有连贯性,以便给敌人连续不断的攻击,不给敌人喘息和还手的机会,力争速战速决。 3、要注重综合整体的威力 信息化战争不仅是诸军兵种作战能量的联合,而且是各种作战力量、各个作战空间、各种作战方法、各个斗争领域的大融合,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的集中和发挥国家的整体威力和综合效能。要打好一场信息化战争,就要掌握好两个突出的特点和要求,一是在技术上既要组织自己的信息化作战,又要对付敌人的信息化作战,更要注重发挥整个社会的技术优势,特别是信息优势,形成整体综合作战能力;二是在地域上,必需把国家的整体优势聚合在交战的主要地区,形成整体合力,构建陆海空天电五维一体的战场体系,最大限度发挥整体威力,信息化战争。 4、加强信息化战争的准备 信息化战争具有爆发突然、进程短促、战场广大、体系对抗等优点,几乎没有双方态势优劣、力量强弱转换的时间和空间,战争开始之际就有可能进入战略决战的高潮。战争的胜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前的各种准备。这也就是常说的有备无患。在信息化战争中,只要善于积极筹划备战,营造有利的战略态势,就能打赢高技术的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准备的内容非常广泛,对我国来说,主要是政治、经济、军事和高科技方面的准备。 二、以谋求打赢信息化战争理论创新为前提,大力培养新型军事人才,努力创新发展军事理论;为履行军队历史使命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要着眼信息化军队建设;牢记使命、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围绕重大现实问题,突出针对性,研究性和实效性,在解决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上下功夫,拿出有效管用的创新成果来。 1、改善军事理论创新机制,抓住有利的机遇,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和机制:一要激励军事理论创新精神,营造人人爱科学,学科学,争当科技专家的良好氛围,用科学理论、方法、知识来发展军事理论;二要改善军事理论创新的条件,运用虚拟实验技术,建立作战实验室,把电脑推理和专家经验相结合,为军事理论创新提供新的空间和方法;三要营造宽松的军事学术争鸣环境,要造就敢于提出新思想、新概念、新理论的军事人才;四要建立健全单键激励机制,使各种优秀人才和有价值的成果脱颖而出,不论学历、资历、年龄、职位,只要有创新成果的人才,就能得到奖励重用。这样就形成了、人人创新、关于创新、敢于创新的新局面。 2、积极探索制胜的作战理论,从更广阔的视角,突破传统领域,研究新问题、新理论,切实摸索出我军在新世纪新阶段如何发挥“力量保证、安全保障、战略支撑、重要作用”的思想和方法,为我军有效履行新使命提供理论指导。 3、扩展我军理论创新成果,必需紧跟世界新军事潮流,着眼面临的种种重大现实困难,突出针对性、前瞻性和有效性,加紧创新如何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指导理论,研究如何按照信息技术发展建设信息化军队,并健全信息化战争的国防动员机制等,切实拿出实在管用的理论指导成果,为我军官兵履行新的使命,驾驭信息化战争提供科学的思想武器。 三、以科技强军战略为条件。打什么样的仗,就要什么样的军队。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要坚定不移的执行科技强军战略,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才能在新军事变革中抢占先机。 1、以信息技术创新为动力,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加快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的创新步伐,为我军现代化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力,促进机械化武器向信息化武器系统推进。 2、提高军队信息技术含量,就是要依靠信息技术建设军队,把军队现代化的着眼点放在提高部队信息技术含量上,充分发挥信息的作用,改变旧观念,确立信息化在军队建设中的中心作用,利用信息革命的成果武装军队,全面实现“看得见,传得快,打得到、打得准”的作战能力。 3、建立信息化的装备体系,就是以信息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C4ISRK为核心的装备体系。未来的信息化战争就是体系的对抗,谁的装备体系出现缺陷,谁就吃亏。我军必需在信息化建设中加大投入,构建信息化研制平台,控制和利用好信息资源,以信息流控制物质流,让研发的武器装备向更精确、更灵活、更可靠、更及时的方向发展,随时应对复杂的信息化战争。 4、强化信息化作战训练,加强培养信息化作战人才,提高军队信息化素质。这主要表现为:一是信息意识强烈,具备获取信息的强烈愿望,关于运用多种方法、手段采集信息;二是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熟悉敌我双方的信息武器的技术性能,并熟练的使用它;三是熟练掌握处理信息的方法,关于在鱼龙混杂的信息海洋中正确区别各种信息。 四、实现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研制新武器,二就是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原有的旧武器进行升级改装,使之能适应未来的作战要求。这两条路我们都要走,而且都要走好。 五、以实施人才战略工程为保障。要驾驭信息化战争,人才是关键。新型军事人才需要有良好的全面素质,具有复合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树立新型军事人才制胜观念,实施人才战略工程的目标是“五支人才队伍建设”,具体是指要培养大批具有良好的全面素质的指挥官队伍、参谋队伍、科学家队伍、技术创新专家队伍和士官队伍。因为信息技术和知识已经成为重要的战斗力,作战要靠信息化人才来谋划。 2、确立新型军事人才素质指标要求,信息化战争对未来的军事人才有了很高的要求,我认为,未来的军事人才必需有“优秀的政治思想素质、深厚的军事理论素质、灵活的战略思想素质、先进的军事技术素质、高超的军事指挥素质和深邃的洞察力、准确的预测力、果断的决策力、灵活的协调力、及时应变能力和大胆创新能力。”一句话,要培养新型高素质人才必需关于运用新的科技成果、科技手段和先进的国家成功经验,追踪高技术前沿,执着追求、敢为人先、打破常规、抓住机遇,迎接新抢占,找出新办法。 3、改进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模式。一要充分发挥院校的渠道作用。走开拓国民教育培养新式人才的路子,实现三个转变:一是教育投资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出一条投入少,产出多,以质量效益为核心的集约化培养模式。二是培养内容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三是实现培训方法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打破专业限制,院校界限,实现教学力量与信息资源共享,借助地方院校、科研单位,集中各方面优势培养特殊人才。二要充分发挥重大演习平台作用。在没有战争的年代,演习就是考核、检验评估指挥员素质的最佳平台。要想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战争中应对自如,就必需在一次次演练中磨砺、摔打、培育、提高,在实践中锻炼成长。三要尽力开拓多元化培养途径。要充分利用国内外的教育资源,特别要扩大与外军的军事交流,增加军事留学和考察技术人员的数量,做到“知己知彼”以提高各种人才特别是技术型人才的综合素质。

军事理论论文关于国防建设的内容怎么写

一、以新的防御战略指导思想为核心 中央军委从国家利益出发,适时调整和完善了我军军事战略方针,根据我国的国情,必需坚持和发展积极防御战略指导思想,这是我国信息化战争的核心指导思想。积极防御这一战略方针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赋予它新的内涵,要与时俱进,去研究新问题、新特点,迎接新挑战,树立新观念。 1、要严格服从政治的需要 由于信息化战争的手段能够对战争全局产生重大影响,战争的决策者必需从国家利益的高度为出发点,准确判断战争威胁的性质、程度、方向等情况,根据政治和外交斗争的需要,决定在军事上的反应程度。因此,军事行动必需以国家政治斗争目的为依据,即战争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政治斗争的需要,确定信息化战争的军事目的、作战目标、作战方法、指导原则等,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筹划军事行动,确实做对慎重组织、严格控制、不打则已,一打必胜、速战速决,要使敌人屈服或让步,为政治解决创造有效的条件。 2、要周密谋划战争全局 信息化战争的战场上情况多变,战场空间广阔。各种武器装备既综合运用又自成系统,同时军事战争与政治、经济、外交的手段融为一体,作战保障复杂,技术性强。所以战争决策者必需具备高超的指挥才能和精湛的谋略艺术,对信息化战争进行全面周密的谋划。实施正确的战略指导,一要创造有利的作战环境,在战争力量的使用、作战手段的选择、各种斗争方式的配合,特别是地形和气候条件的利用方面和精心谋划,积极创造战机,形成有利的战略态势,赢得战争的胜利;二要充分预见各种复杂情况,针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做好准备,才能从容应对,积极谋取和保持战略主动权,达到灵活随机应变取胜的目的;三要主动把握战争进程,注重战争阶段的谋划,要有连贯性,以便给敌人连续不断的攻击,不给敌人喘息和还手的机会,力争速战速决。 3、要注重综合整体的威力 信息化战争不仅是诸军兵种作战能量的联合,而且是各种作战力量、各个作战空间、各种作战方法、各个斗争领域的大融合,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的集中和发挥国家的整体威力和综合效能。要打好一场信息化战争,就要掌握好两个突出的特点和要求,一是在技术上既要组织自己的信息化作战,又要对付敌人的信息化作战,更要注重发挥整个社会的技术优势,特别是信息优势,形成整体综合作战能力;二是在地域上,必需把国家的整体优势聚合在交战的主要地区,形成整体合力,构建陆海空天电五维一体的战场体系,最大限度发挥整体威力,信息化战争。 4、加强信息化战争的准备 信息化战争具有爆发突然、进程短促、战场广大、体系对抗等优点,几乎没有双方态势优劣、力量强弱转换的时间和空间,战争开始之际就有可能进入战略决战的高潮。战争的胜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前的各种准备。这也就是常说的有备无患。在信息化战争中,只要善于积极筹划备战,营造有利的战略态势,就能打赢高技术的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准备的内容非常广泛,对我国来说,主要是政治、经济、军事和高科技方面的准备。 二、以谋求打赢信息化战争理论创新为前提,大力培养新型军事人才,努力创新发展军事理论;为履行军队历史使命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要着眼信息化军队建设;牢记使命、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围绕重大现实问题,突出针对性,研究性和实效性,在解决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上下功夫,拿出有效管用的创新成果来。 1、改善军事理论创新机制,抓住有利的机遇,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和机制:一要激励军事理论创新精神,营造人人爱科学,学科学,争当科技专家的良好氛围,用科学理论、方法、知识来发展军事理论;二要改善军事理论创新的条件,运用虚拟实验技术,建立作战实验室,把电脑推理和专家经验相结合,为军事理论创新提供新的空间和方法;三要营造宽松的军事学术争鸣环境,要造就敢于提出新思想、新概念、新理论的军事人才;四要建立健全单键激励机制,使各种优秀人才和有价值的成果脱颖而出,不论学历、资历、年龄、职位,只要有创新成果的人才,就能得到奖励重用。这样就形成了、人人创新、关于创新、敢于创新的新局面。 2、积极探索制胜的作战理论,从更广阔的视角,突破传统领域,研究新问题、新理论,切实摸索出我军在新世纪新阶段如何发挥“力量保证、安全保障、战略支撑、重要作用”的思想和方法,为我军有效履行新使命提供理论指导。 3、扩展我军理论创新成果,必需紧跟世界新军事潮流,着眼面临的种种重大现实困难,突出针对性、前瞻性和有效性,加紧创新如何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指导理论,研究如何按照信息技术发展建设信息化军队,并健全信息化战争的国防动员机制等,切实拿出实在管用的理论指导成果,为我军官兵履行新的使命,驾驭信息化战争提供科学的思想武器。 三、以科技强军战略为条件。打什么样的仗,就要什么样的军队。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要坚定不移的执行科技强军战略,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才能在新军事变革中抢占先机。 1、以信息技术创新为动力,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加快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的创新步伐,为我军现代化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力,促进机械化武器向信息化武器系统推进。 2、提高军队信息技术含量,就是要依靠信息技术建设军队,把军队现代化的着眼点放在提高部队信息技术含量上,充分发挥信息的作用,改变旧观念,确立信息化在军队建设中的中心作用,利用信息革命的成果武装军队,全面实现“看得见,传得快,打得到、打得准”的作战能力。 3、建立信息化的装备体系,就是以信息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C4ISRK为核心的装备体系。未来的信息化战争就是体系的对抗,谁的装备体系出现缺陷,谁就吃亏。我军必需在信息化建设中加大投入,构建信息化研制平台,控制和利用好信息资源,以信息流控制物质流,让研发的武器装备向更精确、更灵活、更可靠、更及时的方向发展,随时应对复杂的信息化战争。 4、强化信息化作战训练,加强培养信息化作战人才,提高军队信息化素质。这主要表现为:一是信息意识强烈,具备获取信息的强烈愿望,关于运用多种方法、手段采集信息;二是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熟悉敌我双方的信息武器的技术性能,并熟练的使用它;三是熟练掌握处理信息的方法,关于在鱼龙混杂的信息海洋中正确区别各种信息。 四、实现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研制新武器,二就是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原有的旧武器进行升级改装,使之能适应未来的作战要求。这两条路我们都要走,而且都要走好。 五、以实施人才战略工程为保障。要驾驭信息化战争,人才是关键。新型军事人才需要有良好的全面素质,具有复合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树立新型军事人才制胜观念,实施人才战略工程的目标是“五支人才队伍建设”,具体是指要培养大批具有良好的全面素质的指挥官队伍、参谋队伍、科学家队伍、技术创新专家队伍和士官队伍。因为信息技术和知识已经成为重要的战斗力,作战要靠信息化人才来谋划。 2、确立新型军事人才素质指标要求,信息化战争对未来的军事人才有了很高的要求,我认为,未来的军事人才必需有“优秀的政治思想素质、深厚的军事理论素质、灵活的战略思想素质、先进的军事技术素质、高超的军事指挥素质和深邃的洞察力、准确的预测力、果断的决策力、灵活的协调力、及时应变能力和大胆创新能力。”一句话,要培养新型高素质人才必需关于运用新的科技成果、科技手段和先进的国家成功经验,追踪高技术前沿,执着追求、敢为人先、打破常规、抓住机遇,迎接新抢占,找出新办法。 3、改进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模式。一要充分发挥院校的渠道作用。走开拓国民教育培养新式人才的路子,实现三个转变:一是教育投资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出一条投入少,产出多,以质量效益为核心的集约化培养模式。二是培养内容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三是实现培训方法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打破专业限制,院校界限,实现教学力量与信息资源共享,借助地方院校、科研单位,集中各方面优势培养特殊人才。二要充分发挥重大演习平台作用。在没有战争的年代,演习就是考核、检验评估指挥员素质的最佳平台。要想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战争中应对自如,就必需在一次次演练中磨砺、摔打、培育、提高,在实践中锻炼成长。三要尽力开拓多元化培养途径。

建议你上网找一下选择一下你想要的

摘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防是一个国家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基础。加强国防教育,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加强大学生的国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工作。本文将从国防的地位和作用,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大学生自身的特点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必要性。关键字:大学生 国防教育 必要性国防是国家的直接体现。也就是说,没有国防就无从有国家;反过来,没有国家,也就无从有国防;有国家存在,就有国防存在。正如《孙子兵法》中所言:“兵者,国之大事,生之道,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然而,在一般人的意识里,国防只是军队的事情。其实不然。国防是国家的每个公民都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生活在该国的公民,即使没有和国防与军事进行直接的联系,也有解国防,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作为社会精英的当代大学生,接受国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从国防本身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历史和现实均表明,国防在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首先,国防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捍卫着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民无兵不安,国无防不立。”没有强大的国防,就没有国家的主权和独立,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兴旺也就没有保障。为了保障国家的安全、促进国家发展,世界各国都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努力加强国防建设,同时在国民中普遍推行维护国家安全的国防教育,使国民树立爱国主义和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观念,为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条件。其次,国防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安全保障,营造了一个安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使我国的建设事业能够得以健康、有序,稳定的发展。而且,国防的巩固和发展也有利于巩固国家的国际地位,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毕竟一个强大的国防将从军事和政治上制止和推迟可能的战争。二、从当今的国际国内形势来看 在当代的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虽然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然而各种局部的地区冲突却频频发生,特别是海湾战争,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以及各类层出不穷的恐怖袭击等,均提示我们,如今的国际社会依然存在许多不安定的因素。文化冲突和种族优劣论的日益加强,使和平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对我国而言,这种局部冲突虽然表现得不是很明显,然而这种大的国际背景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对我国来说,台海关系一直是国防的重要内容。我国一直提倡一国两制与和平统一,并且致力于台海关系的改善。然而,反观现在的台海关系,形势却不容乐观。以陈水扁为代表的台独分裂分子一直致力于台湾的独立活动,从大规模购买军备装置到沸沸扬扬的台湾“入联公投”,这一系列的台独活动均表明,要实现国家的和平统一,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虽然我国一直说要用和平统一的方式收回台湾,然而我们并不能排除使用武力的可能性。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加强国防,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保障。三、大学生自身的角色特点 大学是培养社会精英的场所,象牙塔里的大学生肩负着振兴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这是由大学生自身的角色特点所决定的。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鲜明的特点是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思想敏锐,勤于思考。然而长期的和平环境容易使大学生们的国防观念淡薄,优越的生活条件也使他们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生活中的一帆风顺和倍受关爱,使他们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降低。通过国防教育,特别是军训,不仅可以学习到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学习到人民军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爱国奉献、勇于牺牲,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优良传统。这些都十分有利于学生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献身,无私奉献,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高尚情操;有利于学生学习高科技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开拓视野,改善知识结构,活跃思维方式;有利于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有利于学生组织性、纪律性的提高和身体素质的增强,从而为将来建设祖国,保卫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因了国防教育而带来的性格品质上的变化,可以为大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重要的基础,也使他们将来更好的为社会做贡献。 综上所述,加强国防教育,对转变大学生的思想,开阔视野,增强国防观念,培养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是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必然要求。

这个行吗  我国是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13亿人口、幅员辽阔的世界大国,与我国相接壤的从国家安全环境来看,过去传统的安全是指国土安全、国防安全、军事安全这种纯军事领域。现在讲国家安全是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外交、资源、科技等领域的“大安全观”、“大国防观”。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国家安全挑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地缘战略安全的挑战。从地缘上看,中国位于亚太的中心,是一个拥有5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特殊的文化体系,人口众多,经济规模大,政治上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周边大国:北有俄罗斯(世界第二军事大国)、东有日本(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西有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南有东盟(与我国关系友好)。从表面上看,美国与我国相距遥远,但从地缘角度来看,它也仅仅是与我国隔洋相望的邻国。近些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及美国的关系改善得都较快。中俄关系一直较好,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经贸关系近几年也发展得很快(去年两国贸易额已突破200亿美元);中美关系虽然从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变成了竞争对手关系(小布什上台后),“911”事件后,中美两国的关系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在反对世界恐怖主义方面又成了反恐伙伴<,当前美中关系处在历史上最好和最稳定的时期;中日关系目前虽然已降到历史的低点,但还没有发展到冲突和严重对立的地步,尤其在经济上,中日贸易额仍然是较高的(据有关材料统计,到日前为止,中欧贸易额占第一位,中美贸易额仍位居第二,中日贸易额已退居第三);中印关系也在逐步改善,两国领导人多次会晤,双方都有改善关系的诚意和实际行动;东盟与中国的关系不断升温,东盟各国正努力搭乘中国经济高速行驶的列车,带动各自经济的发展。这些情况无疑表明,中国当前的周边环境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我们应该充分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加快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但我们决不能高枕无忧,要看到面对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崛起,美国与周边国家都各有担忧之处,“中 国*  威 *胁论”始终是一些国家不愿放弃的口头禅。我们不能完全排除因某些突发事件或在和平发展进程中的某些关节点上,出现某些周边大国联合 制 华的可能性。二是国土安全领域的挑战。前面已经提到,我国的周边陆海邻国有多个,由于历史遗留下的问题,我国与不少邻国存在着领土、领海划界方面的争端和分歧。目前包括中日钓鱼岛归属问题,东海大陆架划分争端,与东盟一些国家如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有关南海主权的争端,中印边界争端等。虽然目前周边各国都在积极谋求与我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愿意以合作的姿态和平解决这些分歧,但也不排除在某些特殊的国际背景下,一些国家有挑起争端的可能性。当然,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尤其是一些大国也都存在国家统一问题,如英国有北爱尔兰问题,法国有科西嘉半岛问题,俄罗斯有车臣问题,日本有“北方四岛”问题等等,但所有这些问题都不及台湾问题复杂,其复杂性在于:历史上台湾被外族统治达半个世纪之久;地理上,台湾是一座孤岛,孤悬海外,与大陆被台湾海峡阻隔,交通不便;经济上,台湾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经营,加上美日的投资,使台湾经济发展水平及居民生活水平远高于大陆;政治和军事上,台湾与大陆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长期以来处于敌对状态,台海地区始终是亚洲的热点地区之一,最主要的是国际上的美国背景。三是经济安全领域的挑战。我国加入WTO后,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活力,但也面临着新一轮严峻挑战。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一方而看准了我国的巨大市场,纷纷要和我们做生意;另一方面又不愿意看到我们国家强大起来,他们企图利用经济全球化来冲击我国的市场,并千方百计设置各种障碍和贸易壁垒来遏制我们的发展。这样一来,我们要拓展国际市场和资金、技术的难度将会增大。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世界市场的依赖度也在不断增强。如水泥、石油、木材、粮食、铁矿石等。四是军事安全方面的挑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各大国军费开支增加引起的新一轮军备竞争。<自<2001年9.11事件以来,各国主要是军事大国加强军备的步伐在加快。2003年美国实际由国防部支配的防务开支已高达4017亿美元;俄罗斯受美国军备政策的刺激,2003年军费开支已超过100亿美元,较上年明显增多;法国2003年的军费开支增至310亿欧元;日本的军费开支近些年来一直不低于500亿美元。  第二,核军备竞赛带来的挑战。自1998年印巴两国完成核实验以来,世界上的核大国已增加到7个美、英、法、俄、中、印、巴。此外,中国周边还集中了主要的“核门槛”国家,如日本、朝鲜、韩国、伊朗等。据媒体透露,日本拥有制造几千枚核弹的裂变材料,组装核武器只是时间问题,朝鲜半岛核危机搞得沸沸扬扬,有人认为朝鲜实际上已具有核能力,美国更直接说朝鲜已有8枚核弹。受其影响,日、韩主张突破“核门槛”的势力也明显抬头。美国正式退除《反导条约》,加快研制、部署步伐,这对刺激大国核军备竞赛影响甚大。  第三,高科技军备竞赛带来的挑战。  近些年来爆发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突出了现代高科技军备的威力,也突出了“数字差距”对国家军事实力优劣强弱的影响。美国的“数字化部队”的优势已引起了包括俄、欧在内的各军事大国的忧虑。因而各国普遍加大了高科技军备的投入。美国致力于提升远程投送、超视距精确打击以及太空战的能力,不断推出新型战机、舰艇和其他军事装备;俄罗斯为应对美国的新军事战略,大力加强核军备,计划在2010年前再部署>2-3艘新型核潜艇,对战略轰炸机进行现代化改装,积极组建航天军,开发天基反卫星系统,加强太空战能力;法国2003<财年购置新军事装备的费用较上年增长了11%,今后5年法国用于购置军事装备的资金估计将近千亿美元;英国准备斥资数百亿美元,着手再建造几艘新型航空母舰。  第四,中国周边国家军备竞赛加剧带来的挑战。  中国周边军事大国包括美、俄,日、印、朝、越等国已成为当前军备竞赛的重灾区,东南亚各国已动用数十亿美元更新海、空军装备;印度计划依托美、俄、法等国继续提高军备水平,扩大在印度洋的军事优势;朝鲜半岛南北双方也在加紧推进军事现代化。  当前,中国周边国家军备竞赛有三大突出特点:一是美国背景加重;二是核军备竞赛阴云不散;三是水下竞争越演越烈。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