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对教育的认识论文1500字高中篇

发布时间:2024-07-08 12:31:14

对教育的认识论文1500字高中篇

这些理念,有的是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悟出来的,有的是从书本上学来的,有的是从别人那里"偷"来的,与各位同仁共勉快乐工作理念:1、我靠港中生存,港中靠我发展。2、把工作看成乐趣,人生即天堂,把工作看成负担,人生即地狱。3、认真工作是一种自我满足,自我享受。要想自己快乐,就要用心工作,如果因为荣誉、地位等小的挫折,而对工作失去了兴趣,混天了日,人活着也就失去的光彩。4、本本份份做人,踏踏实实工作轻轻松松做事,开开心心生活5、人生是现场直播,没有排练,认真对待每一天,认真对待每件事阳光心态理念:1、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快节奏、高效率地多做平平凡凡、实实在在的事情,享受到为社会、为他人、为学校、为亲人尽到责任的快乐。2、人之所以幸福,不是因为得到的多,而是由于计较的少。3、埋怨天气恶劣,常常是自己身体虚弱;埋怨别人狭隘,常常是自己不豁达;埋怨学生难教,常常是自己方法太少。4、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5、让自己阳光,给学生阳光,让大家阳光。教师合作理念:1、在竞争与合作中保持平和的心境。2、善待学生、善待同事,等于善待自己。把身边的人看成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之中;看成魔鬼,你会生活在地狱之中。3、不要把别人想太坏,真诚而简单地对待别人,我们会活得平静而精彩。4、欣赏别人的优点,善待别人的缺点,尊重别人的隐私,快乐自己的人生。学生评价理念:1、我不是最好的,但却是唯一的。2、多把尺子量学生。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多一批优秀的学生。3、每个学生都是潜在的天才,只是表现形式不同不已;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每个学生都可以发光。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4、成绩评定用等级代替名次,鼓励学生争做“优秀”生,努力考“重点”。学校管理理念:1、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扎实搞好升学教育,坚决反对应试教育。2、把复杂的事情做简单,把简单的事情做彻底。3、我们的工作原则:点点滴滴、扎扎实实;精耕细作、紧锣密鼓。4、管理人员要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使人信服;对人宽宏大量,才能深得人心;自己带头去做,才能协调别人。5、管理人员要“三有”,一有本钱,让别人服你,二有思路,知道该做什么,三有方法,知道该怎样实现自己的思路。6、学校需要战略家,更需要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如果都想去做大事,不做小事,学校会越来越浮躁,效率越来越低下。学校管理无小事。7、开会+不落实=0;布置工作+不检查=0;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落实8、把安全转化为每个师生的自觉行动。教师培训理念:1、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2、基于学校的培训,为了学校而培训,在学校中进行培训3、一切教研都要立足校本、立足课堂、立足教师。3、公开课应该是真实的,真实的可能是有缺憾的。十全十美的课,可能是过度准备的假课。教师职业道德理念:1、教师职业道德的最低线:不做负榜样、不语言伤害学生,不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2、把好孩子教好,是合格教师;把不同的孩子都教好,是优秀教师。3、好老师有两个自我追问:学生喜欢我吗?学生敬畏我吗?4、刻苦是一种精神品质,但不应变成对学生的一种折磨。课堂教学理念:1、新课程没有统一的模式,但有统一的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做到结论式教学与过程式教学并重。2、过程式教学要做到:目标让学生清楚,过程让学生经历,结论让学生得出,规律让学生发现,收获让学生交流。3、看一堂课是否成功,不在于老师讲得是否精彩,而在于学生是否达标。4、大学教授可以把简单的问题讲复杂,初中教师必须把复杂的问题讲简单。5、学生学习什么时候收获最大?不是听讲的时候,而是用心自学的时候。6、老师上课最重要的任务不是讲课,而是要千方百计地创设一个学生乐意自学的情景。知识会过时,但自学能力终身受用。授人以鱼仅一餐之饱,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7、教师的基本职责:诱导学生自主学习8、课堂是学生表现的地方,不是老师唱独角戏的舞台。9、授课既是知识传递,也是师生感情交流,缺少情感魅力的课堂是苍白的课堂。10、一流的教师教人,二流的教师教书,三流的教师“放电影”。11、听到的会忘掉,看到的能记住,做过的才理解。班主任工作理念:1、抓纪律是班主任工作永恒的主题,但良好纪律的基础是高尚的品德。德育工作才是班主任第一要抓的的大事。不从这里入手,只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老师“降”住学生靠的是:爱心、威严和方法,三者缺一不可。3、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4、对于学生身上的缺点,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5、在班里大批评之前要有大表扬!两者同时进行,表扬和批评的力度同时得到加强,老师还能保持一份平和的心情。学生管理理念:(1)常规管理理念:1、学生管理没什么大事,成功就是将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学生管理要反复抓、抓反复。2、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3、对于男女生的过度交往要从初一开始教育:讲清道理,严格禁止。4、严格要求学生要做到“四有”,即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5、难忘的教育才能达到教育的终身难忘。老师必须组织一些独特的教育活动使孩子终身难忘。(2)后进生管理理念:1、同样一个孩子,把他看成坏孩子,他会和你对着干,把他看成好孩子,他会跟着你去干。2、教师具有极大的力量,能让学生活得愉快或悲惨,能让学生丢脸或开心。所以教师是个高危的职业,一句话可以成全、也可以毁掉一个学生。3、优秀教师发现学生的优点,表扬鼓励发扬它;一般教师发现学生的缺点,讽刺挖苦强化它。4、老师不给学生留面子,最后可能自己下不了台。5、当你劝戒学生时,若不顾及孩子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3)养成教育理念:1、严肃是对国旗最大的尊重。2、维护宁静的环境,是一个人高尚的表现3、越是不被人注意的地方,越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4)赏识教育理念:1、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2、教师要揣满“高帽子”进课堂。让孩子发挥最大潜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学生好比花朵,赞美犹如阳光。3、赞美仇人,仇人成为朋友;赞美朋友,朋友成为知己;赞美学生,夸出一批优生。

对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看法 “我们的学校为何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在考虑这个问题的同时,我想,关于对中国当代教育制度的思考与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我觉得中国的教育制度虽然比我国以前古代科举考试大有进步并且现在也在学习西方先进教育的制度与体制,但是我们的教育制度存在很大的缺陷与不足。 首先,我们的教育理念貌似是以培养全能学生为目标,总想着要以后的孩子什么都行。这就给儿童教育时期的他们带来了很大的负担,他们没有快乐的童年,没有自由的青春,有的只是家长,老师,学校给安排的一次次辅导与考试。还无法辨别对错的他们在千万父母铺就的相似道路上跌跌撞撞的过了小学,过了中学,然后他们大多数离开了父母,来到了寄宿的高中,远离父母的他们丝毫得不到清闲,他们又被赋予了高考的重任,在书本摞成的教室里掌握做题技巧、考试方法,然后高考,在有地域保护这个不公平的条件下,有的人去了清华,有人进了专科。不公平的教育条件下又有不公平的选拔制度,造就了一部分人去了天堂一部分人下了地狱。 另外,伴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的教育方法和理念的缺点也暴露无疑。让我们来看一下现代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生活状况。现在大学生的学习出发点就不对——学习就是为了考试,与考试有关的就学,与考试无关的就不学;还有的同学干脆就没学,天天沉迷在游戏中,浪费时间,浪费生命;大学生在考场上作弊成风,每次考完试,地上总是撒满了缩印版的小抄——现代科技为广大学子们“造福”啊!有一大部分学生没有踏踏实实的将自己本专业的学识与技能学好,而是靠着浑水摸鱼,投机取巧通过考试,而且大学也没有多少活动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务实精神。 中国的教育是极为刻板的,因为在中国教育首先意味着对权威的顺从。在中国的这种教育制度下,撑死也出不了爱因斯坦这样的人的,因为中国的学生只敢去想老师教过的知识,老师没教过的知识,那是从来不敢想的。如果你自己有了什么新的想法,一定想在试卷上显摆一下,马上就会被打上一个红红的大叉。在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中,有许许多多的大笑话。比如中学的现代文阅读,有一位作家(余华)他的一篇文章被选做了现代文阅读题的材料,他的儿子被题目难住了,就让爸爸帮着做,结果爸爸全做错了!真的,各位如果不相信,你们立马去弄一份高考的试卷,把现代文阅读做一下,凭你什么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的,全部叫你人仰马翻!你就是鲁迅、郭沬若来了也白搭。老师的答案是不容争辩的。还有我们的政治课,那哪里有一点严肃可言,简直就是世上下流和弱智的同义词。真难为这些老师这么些年是怎么教过来的。就是自然科学,它的死板与教条也让人难于忍受。只要是高考中曾出现过的题目,只要是高考曾经定下的答题标准,你就不能有任何改动,明明你是对的都不行! 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之下,我们怎么能出什么诺贝尔奖?除了教出一大批亦步亦趋的蠢货之外,这样的教育还能干什么?这一切的根源在哪里,就在于儒教对权威的迷信和对师道尊严的盲目提倡。而这又是儒教“明人伦”理念的恶果之一。 所以说在我们当今的教育制度下还残存着封建教育的阴影和束缚。 对于最近闹得满城风雨的南科大事件,我想就是教育的一次非常好的探索,虽然努力的是一位老人而不是中国政府,但是,这也告诉我们中国教育的探索还是永无止境的,中国的教育还不是一潭死水。 希望能给个好评综上所述,我觉得,在现今的教育制度下中国教育机构应该反省反思而后学习先进、符合创造人才的教育体制与理念,将中国教育、科教兴国方案提升到一个新的领域。

一:对孩子严格要求,科学管理 我认为从小给孩子制定严格的标准,规范孩子的行为,真正做到明是非,懂道理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让孩子从小养成严格要求、奋发向上、乐观自信、规范行为、明辨是非的好习惯。具体做法如:让孩子知道学校的规定都是有道理的,即使存在缺陷也是在不断完善中,所以作为学生要严格执行学校的规定,做遵守纪律的模范。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作业完不成是一种渎职行为,所以在完不成作业的情况下家长可以强制不允许看电视、上网,其实这样时间久了孩子也就习惯了。教育孩子要有感恩的心,让孩子从小感谢社会,感谢老师,感谢家长,感谢同学。我们在制定标准,规范孩子行为的时候,一定要和孩子一起,让孩子参与,这样就会增加其主动遵守的自觉性,和孩子平等就会增强孩子的自觉执行力度。二:家长和孩子的关系 我们知道:孩子是父母理想一定程度上的承载者,父母们把所有的幸福和苦痛交织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父母们十分期待和盼望着孩子有美好的未来。家长可以为孩子快乐而快乐,可以为孩子痛苦而痛苦。孩子一生可能因家长而堕落,也可能因家长而升华。那么,家长和孩子之间到底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我认为有这样几种关系。领导一样的关系:我们知道孩子的品行和未来受到外界影响是很大的,所以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了。因为家长是孩子的领导,有义务把握孩子前进道路上的方向。师生一样的关系: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想这应该是每一个家长都明白的道理。也是第一个教会孩子认识外部世界的老师。严父慈母,这是先辈给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表述得最简单而又最朴素的观点。恨铁不成钢,是可怜天下父母们的心灵写照,但用拔苗助长的方法来教育孩子,是不应该提倡的,那样更多的是伤害孩子,我们应改恨铁不成钢为炼铁成钢。家长作为孩子的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应该及时,应该适度,应该准确。我想,把握到了这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师生关系就有了保证。 朋友一样的关系:父母既然是孩子的老师,也应该是孩子的益友。朋友的关系是平等而又友爱的,也是相互尊重的。这一点是处理好其他一切关系最基本的条件。孩子心灵的港湾,需要家长和孩子之间这种朋友的关系来予以维护。 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不应该独立的存在,维护和完善了这些关系就维护了家长的尊严的职责,维护了孩子成长的权利和受教育的义务。当你感到你和孩子之间是拥有领导、慈师、朋友的关系的时候,你会成为一名最合格的家长。 三:做孩子成长的真正守护者 我认为教育孩子需要用心,需要技巧,需要心甘情愿的付出。其实只要用心也没什么难的,1-3年级的时候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6年级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初中三年把握孩子走正确的道路,高中做好心理呵护生活保障就行了。具体体会:把握方向:我们的孩子要经历人生中的三个逆反期,青春发育时期,所以家长一定更多的关心孩子,和孩子心平气和的交流,做到交心,同心,理解,引导。帮助孩子成长:要刻意培养孩子独立完成各项工作的能力,改变平时的给你做、替你做;逐步过渡到教你做、看你做、放心你做。发现孩子的特长,因势利导提高兴趣点,增加知识面,注重表扬提高兴趣。牺牲自我:我们要做孩子的样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我们就要不断学习,注意自己知识的更新,虚心学习别人的经验,少打麻将少喝酒,多和孩子交流,好的氛围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的。四:指导孩子学习的几点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效率是最重要的过程,成绩是最后的结果。比如:通过和孩子一起看电视剧三国演义,引导孩子看三国演义原著;通过看电视百家讲坛引导孩子看史记、庄子等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书籍,自然就促进了文言文的学习和对历史知识的求知欲; 博览群书精益求精 : 知识是互动的,触类旁通。特别是英语、语文、历史是一个长期积累提高的过程,让孩子看更多的书以增加知识宽度和深度,做到积累提高,先博而后精。心平气和的解决问题:孩子成长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暴跳如雷,甚至打孩子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一次考试后不是只看孩子多少分,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回忆做题的过程、思路,找到错题的原因。发挥孩子的特长:我们的孩子都是好孩子,也都会做好学生,只是平时我们要注意发现孩子的特长。只要我们注意发挥优势,重点解决弱项,相信孩子一定会扬起学习的风帆,掌握更多的知识。 总之,教育孩子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讲道理、教方法开始,自己从认知上不断提高,了解孩子,因材施教,发挥孩子自身的学习能动性;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和老师一起帮助孩子成长,向共同的美好目标前进;向行家靠拢,向里手看齐;在交流、总结、探索中不断提高,实现让我们孩子成才的共同理想!

对教育的认识论文1500字高中生

就是为了成人以后眼界开阔,文化高能胜任理想的工作等等

“改革开放”这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专用名词,在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其它各个方面都实用。特别对教育而言“改革开放”显得犹为重要。在思想上,我们必须认识到,很多自然科学是没有阶级、民族、区域之分的。“进化论”、“相对论”、“牛顿定律”等等,这些都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同时,必须意识到,在当今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旧的教育体制已经不再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诚然在那种教育体制下,在上个世纪曾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的高、精、尖的技术人才,但那已是昨日黄花了,现在是21世纪,事变时移,现在需要更大规模且能力更强的综合性人才,因此教育体制的改革迫在眉睫。   素质教育应运而生,它肩负起我国新一代教育的重任。可是,虽然“素质教育”口号喊了十几年,但什么是“素质教育”呢?假期,我进行了调查,结果令人心寒啊!   当我问小学生什么是素质教育时,他们的回答五花八门“素质教育呀!听过,不过我也不知到是什么意思。”;“素质教育,电视里看过,就是没有家庭作业。”;“得高分,让老师、家长满意。”;大多数老师和家长都说“管它什么教育,只要考高分,准没错”。接着我对初中生进行了调查“唱歌、跳舞、打球就是素质教育”;“拉小提琴、画画,就是素质教育。”。家长却说“素质教育,电视里听说过,就是减轻学生负担吧!”;“素质教育,就是不考试的教育吗。”也许这个家长以前就怕考试吧!·那么高中又怎样呢?虽然很多高中都办了体育特长班、美术特长班、音乐特长班。不可否认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体现之一。但他们的主要目的不是素质教育而是为了提高升学率,大多数高中生还是不得不在书海中遨游。有位老师说的好“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你不能考高分,考上大学,你就别想再受教育”。   任何一种革新,它都必须依旧的体制为基础,对其进一步改进,完善,但并不能完全脱离。一旦完全脱离,就失去了基础,新的东西也只不过是空中楼阁。革新就是改掉不好的一面,追求好的一面。因此素质教育要注意以下几个误区:   一:实施素质教育,就要完全放弃应试教育。在国外,即使发达的国家(美、日、法、英、德)也都保留了笔试(这一考查手段)作为升学的重要依据。在中国就更不用说了,在没有找到一种新的考查途径之前“应试”手段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将仍然存在。直到一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考查手段的建立。否则,我们的教育工作就会出现混乱,就会停滞。   二:不能因为“素质教育”是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就可以不再动笔、不做作业,就可以放下书本,素质教育并不是懒人避难的港湾。该背的还是要背,该练的还是要练,毕竟,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不看书就能成材的人。“素质教育”是为了培养更高要求的人才,并不是培养一批豪门阔少。   三:不能因为有某项特长,(比如音乐、美术、体育等)就放弃文化课,这是绝对错误的,那样只能使你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记住今后社会需要的是综合人才。   四:素质教育倡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也允许有所偏重,发挥自己的特长。      五:明白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性,不要因为前人实践过的就不再去做,这也是错误的,作学问就要有怀疑精神,除非自己动手否则都不要轻易相信。   六:素质教育应落实在行动上,而不仅仅是口号而已由调查可以看见,要人们从根本上接受素质教育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七:坚决禁止某些人,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干的却是“应试教育”的老套。      八:“素质教育”所谓的减负,并不是要求降低了,而是更加的高了,它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创造更具有适应力的新一代人才。

给你几篇 做作参考吧!!  【第一篇】  【素质教育如可提高学生素质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目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也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也关系到每个家庭的未来,自己孩子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学会做人、做事、有特长、有技能,这是每一个家长的愿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显而易见,教育特别是素质教育在经济发展、国际竞争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实施素质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振兴和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  我国现在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面对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目前还不能完全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社会和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一、什么是素质教育  所谓素质,是指一个人在政治、思想、作风、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锻炼、学习所达到的一定水平。它是人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属性,能对人的各种行为起到长期的、持续的影响甚至决定作用。素质是提高人的价值,培养、使用和衡量人才的重要概念。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以及业务专长、技能素质等。  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二、大学生素质调查及分析  问卷调查侧重大学生对目前教育方式的认可程度,以及大学生的各项素质状况,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教育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创新能力、信息素养、完成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本调查共收回问卷336份,由于部分受调查者没有作答全部问题,所以各题选项统计的百分比均以该题实际作答人数为基数,其它几个调查问卷也是如此。具体调查情况如下:  高校传统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学生评价体系等存在的诸多弊端也被大多数同学所诟病,调查显示,对课程安排的满意度不足三成(31%),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也仅为(40%),甚至58%的人表示没有学到需要的知识。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应该更加贴近社会、更加贴近学生,让学生有更大的专业选择自主权,毕竟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动力。在授课方式上,80%的课堂教学采取传统的非互动方式,而90%的同学表示不喜欢这种一言堂、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提高课堂吸引力已成为当务之急,而不应仅仅靠强制手段来保障学生的出勤率。虽然近90%的人表示在意或非常在意考试结果,但87%的人认为目前的考试方式不合理。  受调查者中,21%的学生经常参加实践活动,79%的偶尔或从未参加过实践活动;24%的学生感觉独立完成实验课程任务有困难;38%的学生认为在课外实习期间未能到预期目标。可见部分大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锻炼,其动手能力和完成能力不能令人乐观。适当增加试验课程、课外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对于提高大学生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创新意识方面,93%的大学生表示经常或偶尔有新奇的想法,但是69%的没有受到鼓励。在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中,71%的用人单位表示大学的创新能力有所下降。  心理素质方面,大学生希望提高心理素质依次是:增强自信心(52%)、增强心里调节能力(43)、提高耐受挫折能力(36%)、增强自立能力(32%)、提高自理能力(23%)。在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中,71%的用人单位反映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之以前有所下降。大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高校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和教育。  21%的同学经常进行体育锻炼,68%的同学偶尔进行体育锻炼,11%的同学从不进行体育锻炼;19%的同学经常参加团体体育项目,60%的同学偶尔参加,21%的同学从未参加。可见体育锻炼在大学生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体育活动能增强体质、磨练意志,团体项目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同学之间的团结,增强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  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对策  (一)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  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应深刻理解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既要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又要避免陷入素质教育的误区。  (二)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目前我国教育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现象,直接导致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足,这是我们教育中很致命的一个缺点,我们所做的素质调查也验证了这一点。与国外学生相比,这一特点更是如此。长期以来,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突出特点是学习认真刻苦,考试成绩优秀,但实验教学中的动手能力较差,思维禁锢、不够活跃和开阔。在语言学习上也是如此,托福考试成绩比美国学生还高,但语言交流却存在很大障碍。  教师应改变教学方式,克服传统的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形成以启发、互动式教学为主的教学风格。课堂教学既要讲究科学知识的传授,又要注意营造轻松的课堂学习气氛。这对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很有益处的。学生的主动学习更便于教师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心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求新求异的人格特征。  教学内容必须符合社会需要,不能盲目追求知识的难度,而应适当增加知识的广度,促进文理知识相互渗透和融通。此外,还应增加实验教学的比重,学习内容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把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寻找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增强动手能力。加强毕业设计的指导,工科要以工程设计为主,不能仅用论文代替。设计题目应采用真实课题,和工矿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相结合,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改变现有课程设置,增加选修课比例,使学生学习有更大的自由度。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课程,这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因为兴趣是做事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思考问题,发现知识的奥秘,探索科学的未来,学习才有积极性。  调整专业设置,改变选择专业时间。专业设置宜宽不宜窄,不要把学生早早局限在狭窄的学科里,要加大交叉学科知识的学习,工科学生也要学习一些人文知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不必在报考大学时就确定自己所学专业,因为大多数高中生对专业不是十分了解,报考专业具有盲目性,往往到大学学习一段时间后才发现,所学专业是不是自己喜欢的,是不是自己适合的。  教师要尊重学生,注重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应以鼓励学生为主,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避免伤害学生自信心的话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也不要将学生学习成绩列榜排名公布于众,这样会使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无地自容,打击学生的自信心,甚至造成学生自暴自弃。同时也会增加成绩优秀学生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  ——————————————————————————  第二篇【素质教育如何提高学生素质】  在教学目标的改革上,由单一性目标向综合性目标转变学校由过去传统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单一性逐步向综合性目标发展,由培养“技能型”或“智能型”等转变到注意学生整体素质,健全个性发展,从而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经过一系列的教育教学的改进和改革,形成了学校现有的综合教学目标。  2.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注重课程结构的合理化、内容的综合化、形式的多样化。  学校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重视了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联系,提出了学校的教学必须“面向生活”、“面向企业”、“面向劳动市场”。因此做了以下几项改革:  ①教学计划每学年必须重新修订,以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在我校,可以说没有两个相同专业不同年级的教学计划是完全一样的,只有新的计划比旧的计划更加适应市场的要求,并且使课程结构更加合理化、内容更加综合化。  ②开展了特色教育,创新的提出七证齐发的办学理念。学校规定所有的学生必须学习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计算机办公应用的课程,还规定所有的学生必须参加计算机、英语、普通话等级考核,通过计算机、英语、普通话等级考核、以及学校的文化、德育、理论实践考核才予以办法毕业证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也产生了变化,对外语的要求和对计算机的应用也必将会提高到较高的层次上来。我们开展上述的特色教育也正是为学生将来走入社会,迎接社会的挑战作好准备。  3、在教学方法、技术的改革上,注重多种方法整体效果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是我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学校在改革课程的同时也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使二者相互促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我校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教学设备。先进的教学技术不仅使学习内容更富有趣味,而且减少了教师讲授的时间,增加了学生在多学科学习中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应用,使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学习有机的结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又如学校新增计算机设备多台,并且进行多媒电化教学应用,使学校的课程在教学中能形象直观教学,发展提高了学生的推理、思维和自学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几年来的实践也使我们体会到,这种改革和尝试使毕业生的素质不断提高。使毕业生的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而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同时也促成了我校在生源市场上的优势。  ————————————————————————————————  【第三篇】  学校还应该多开办一些学社团体活动,比如:文学社、书画社、演讲协会、蓝球协会等,请专职教师或特长的教师授课,鼓励在校学生多参加这些学社团体中的各项活动,从而培养他们一定的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开拓视野。  积极开办各种培训班。例如:英语培训班、舞蹈班、音乐学习班、电脑培训班、美容、美发培训班、家政服务班、烹饪班等,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学到多种技能,毕业后即使不做医生或护士,也能够胜任其他工作。  学校应该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球类比赛、文艺晚会、运动会等,使学生积极参加文体活动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通过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团体协作精神。  根据市场需要开设一些选修课程,例如《医护礼仪》、《人际沟通》、《美学欣赏》、《型体训练》、《现代商务公关》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职业修养与礼仪规范,懂得如何与人交往,如何欣赏美、创造美。  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比如三下乡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及到工厂勤工助学等,社会活动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实践,不仅能让学生所学的知识落实到实处,使理论具体化,而且能使学生明确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自己应如何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为将来走上社会奠定基础。  要努力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绪。主要包括:乐观进取的精神,积极振作的情绪,相互支持、激励的言行,文明礼貌和真诚友善的举止,相互团结、合作关心和帮助的情感,及时改善消极情绪,抵御颓废文化的行为[2]。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要想生存发展,必须从单一的知识传授向综合的素质教育发展,以顺应市场的需求,力求培养出具有文化基础知识、继续学习的能力、创新精神、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这实际上也是自己真情的表达。关于这方面的作文,那么一定要把自己。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写清楚,可以看看自己的想法。

对教育的认识论文1500字高中数学

提高本科毕业生数学教育论文质量,首先在激发学生数学教育科研动机的基础上,发展数学教育的科研意识。论文的选题要有创新性、实践性、可行性,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教育科研能力。本科生数学教育论文的标准应是再创性、整体性和规范性。 [关键词]数学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科研意识 [作者简介]李静(1966-),男,河北张北人,廊坊师范学院数信学院数学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数学教育研究。(河北廊坊065000) [中图分类号]G4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6-0174-02 本科生毕业论文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环节。师范院校数学系本科生适应就业需要,选择数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较多。毕业论文指导要以学生就业需要为动机,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教育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标,以“模仿—反思—初步创新”模式为科研训练过程,合理安排毕业论文的各个环节。 一、明确毕业论文工作目的 间接性目的。随着数学教师专业化,数学教育理论已成为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主要成分之一。无论是师范毕业生的就业面试,还是在职的中学数学教师的培训提高,数学教育理论的掌握越来越重要。论文指导教师发挥就业需要这一外在的、间接的动力作用,促使学生认真学习有关系统的数学教育理论知识,为做好毕业论文打好扎实的基础。 直接性目的。因为在校本科生缺乏中学数学教学的经历和经验,对于数学教育理论的学习只能了解记忆,很难进入思考阶段,以这样的知识储备状态,毕业论文的创新性水平不会太高。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教育理论知识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走进中学数学课堂,熟悉教学的各个方面,并对照自己中学受教育的经历,思考现行的中学数学教学,哪怕是微小的触动,教师帮助其分析理论依据,诱导其深入思考教学实践,激发其对数学教育的真正兴趣,促进其较高水平地完成论文。 选择数学教育毕业论文的学生,在内外动机的作用下,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中学数学实践的感悟,有针对性地对某个课题整理、总结,探讨解决数学教育中的一些问题,有助于学生高质量地对研究心得总结、反思、加工和表达。 二、培养数学教育的科研意识 本科生的数学教育科研意识是指对数学教育问题的感知和参与研究的自觉要求。良好的科研意识是研究型人才不断成长的基本要求,鼓励本科生不能只满足于将来当教书匠,应成为研究型的专业教师。培养本科生的数学教育科研意识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通过数学教育理论重要性的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用数学教育的观点观察、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自觉要求;督促学生走进中学数学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提炼和分析当前数学教育的有关问题,形成自觉的心理倾向;在论文准备期间,理论学习和实践感悟后,在指导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培养学生善于总结数学教学的经验,能够有意识地运用有关数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的观点分析这些感悟经验,努力把经验上升为理论知识①。 本科生要学习和容纳不同流派的学术观点,虚心向数学教育第一线的实际工作者请教,调查、分析数学教学实践问题。本科生的科研意识的发展,绝不是靠一时一事可以实现的,应该贯穿于整个本科教育过程。作为毕业论文的应急之需,可以在毕业论文开始时以任务书形式提出课题要求;也可以在论文准备过程中,专题性地介绍相关领域进展,评价相关专家的研究特点;指导教师带领自己的学生参加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等,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自觉地形成数学教育的科研意识;也可以通过论文评述、中期筛选等机制促进本科生的相互学习。 三、选定毕业论文课题 打好学科基础,开阔选题视野。师范院校数学系全日制的本科生有关数学教育的课程有数学基础、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数学教学论基础。在选题前,指导教师应要求学生认真复习数学教育自身专业课程并且适当地布置一些复习思考题,帮助学生充分地理解有关数学教育的理论知识,为他们发现课题开拓宽阔空间,教师也要注意帮助学生领会新课程的理念,促进未来的中学教师更好地全面实施新课程。 参加中学数学教学实践,获得选题灵感。实践是产生科研课题的土壤。让学生有机会到中学数学教育第一线去进行实践,在实践中了解中学教育现状,发现有关问题,取得选题灵感。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后,学生的数学知识和修养达到了中学数学教师专业要求,但将理论形态知识转化成实践形态知识还需在教师的导引下逐渐地对中学数学教学活动感悟、理解和把握。学生参与中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兴趣是浓厚的,都想体验当真正老师的感受。要想让学生体验到真正的实践形态的数学教育知识,指导教师无论在见习、试讲或实习中,一定要帮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发现问题,在理论讲解中分析问题,在感悟思考中解决问题。作为指导老师,保护、引导这种闪光的火花很重要,它是优秀课题的雏形。这种数学教育的科研训练,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意义重大。 提出选题原则,掌握选题分寸。本科生论文的选题原则主要是:创新性、实践性、可行性。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创新的标尺应该适度。对待数学教育论文选题,教师帮助学生在充分理解数学教育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知识后,发现或提出值得注意的新问题、新观点、新途径、新方法。要求学生所选的课题尽量来自中学数学教与学的实际有关问题,这些问题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这些问题的研究也有助于学生的就业面试和工作。现在本科生的数学教育论文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课题空泛求全,论述不够全面深入;堆砌空洞的理论,没有自己的思考见解;观点落后,有悖于当代教育新理念;主题不明确,缺乏论证材料;难以调动评价者的兴趣等。为了提高本科生的论文选题质量,从历届学生的选题中选出有代表性的课题,包括教师平时的选题,作为学习选题的鲜活材料,通过点评,逐步纠正错误的认识,从而正确掌握学习原则。 做好开题的准备工作。在引导学生学习选题的基础上,学生尝试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题。为了选好课题,学生需从模仿别人文章选题,逐步地过渡到自己的独立思考,要相互切磋,纵横向交流。当学生征求教师有关选题的意见时,教师不必急于表态,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发散他们的思维,个人是否具备解决该问题的条件,对于该问题你估计能有多大把握,教师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并促使其不断反思其选题的意义等。学生的个人经历、兴趣和爱好存在较大的差异,他们应该根据个人的兴趣特长选题,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人选择,以便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当然,教师也要提醒他们思考各种不同选题的利弊,在选题方面,教师的意见只起参考作用。为了帮助学生全面思考他们的课题研究工作,我们请有代表性的上届毕业生为每一届的本科生介绍自己的选题体会,对应届毕业生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对于所有本专业的本科生认真地召开开题报告会,指导教师们对每一个学生的开题报告提出宝贵意见。 四、提升论文写作中的科研能力 对论文的不同类型的认识。数学教育论文的种类是多样的,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指导教师找出不同类型的范文,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确:按照创新程度划分,可分为创新性论文和移植性论文;按成果产生的方式,可分为实验研究论文和调查研究论文;按照撰写论文的思维方式,可分为思辨性论文和实证性论文;按照对已有成果的整理方式,可分为综合性论文和评论性论文②。但是各类论文之间,有时没有严格的界限,学会移植别人成果,移植中可能还有自己的再创新;实验研究性论文往往又与调查研究性论文相结合;思辨性的论文有时又带有实证;方法的多样性、相容性正是数学教育研究的特点之一。学生在不断地学习各种类型范文的写作要领时,渐渐地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 [摘要]提高本科毕业生数学教育论文质量,首先在激发学生数学教育科研动机的基础上,发展数学教育的科研意识。论文的选题要有创新性、实践性、可行性,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教育科研能力。本科生数学教育论文的标准应是再创性、整体性和规范性。 [关键词]数学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科研意识 [作者简介]李静(1966-),男,河北张北人,廊坊师范学院数信学院数学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数学教育研究。(河北廊坊065000) [中图分类号]G4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6-0174-02 本科生毕业论文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环节。师范院校数学系本科生适应就业需要,选择数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较多。毕业论文指导要以学生就业需要为动机,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教育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标,以“模仿—反思—初步创新”模式为科研训练过程,合理安排毕业论文的各个环节。 一、明确毕业论文工作目的 间接性目的。随着数学教师专业化,数学教育理论已成为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主要成分之一。无论是师范毕业生的就业面试,还是在职的中学数学教师的培训提高,数学教育理论的掌握越来越重要。论文指导教师发挥就业需要这一外在的、间接的动力作用,促使学生认真学习有关系统的数学教育理论知识,为做好毕业论文打好扎实的基础。 直接性目的。因为在校本科生缺乏中学数学教学的经历和经验,对于数学教育理论的学习只能了解记忆,很难进入思考阶段,以这样的知识储备状态,毕业论文的创新性水平不会太高。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教育理论知识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走进中学数学课堂,熟悉教学的各个方面,并对照自己中学受教育的经历,思考现行的中学数学教学,哪怕是微小的触动,教师帮助其分析理论依据,诱导其深入思考教学实践,激发其对数学教育的真正兴趣,促进其较高水平地完成论文。 选择数学教育毕业论文的学生,在内外动机的作用下,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中学数学实践的感悟,有针对性地对某个课题整理、总结,探讨解决数学教育中的一些问题,有助于学生高质量地对研究心得总结、反思、加工和表达。 二、培养数学教育的科研意识 本科生的数学教育科研意识是指对数学教育问题的感知和参与研究的自觉要求。良好的科研意识是研究型人才不断成长的基本要求,鼓励本科生不能只满足于将来当教书匠,应成为研究型的专业教师。培养本科生的数学教育科研意识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通过数学教育理论重要性的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用数学教育的观点观察、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自觉要求;督促学生走进中学数学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提炼和分析当前数学教育的有关问题,形成自觉的心理倾向;在论文准备期间,理论学习和实践感悟后,在指导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培养学生善于总结数学教学的经验,能够有意识地运用有关数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的观点分析这些感悟经验,努力把经验上升为理论知识①。 本科生要学习和容纳不同流派的学术观点,虚心向数学教育第一线的实际工作者请教,调查、分析数学教学实践问题。本科生的科研意识的发展,绝不是靠一时一事可以实现的,应该贯穿于整个本科教育过程。作为毕业论文的应急之需,可以在毕业论文开始时以任务书形式提出课题要求;也可以在论文准备过程中,专题性地介绍相关领域进展,评价相关专家的研究特点;指导教师带领自己的学生参加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等,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自觉地形成数学教育的科研意识;也可以通过论文评述、中期筛选等机制促进本科生的相互学习。 三、选定毕业论文课题 打好学科基础,开阔选题视野。师范院校数学系全日制的本科生有关数学教育的课程有数学基础、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数学教学论基础。在选题前,指导教师应要求学生认真复习数学教育自身专业课程并且适当地布置一些复习思考题,帮助学生充分地理解有关数学教育的理论知识,为他们发现课题开拓宽阔空间,教师也要注意帮助学生领会新课程的理念,促进未来的中学教师更好地全面实施新课程。 参加中学数学教学实践,获得选题灵感。实践是产生科研课题的土壤。让学生有机会到中学数学教育第一线去进行实践,在实践中了解中学教育现状,发现有关问题,取得选题灵感。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后,学生的数学知识和修养达到了中学数学教师专业要求,但将理论形态知识转化成实践形态知识还需在教师的导引下逐渐地对中学数学教学活动感悟、理解和把握。学生参与中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兴趣是浓厚的,都想体验当真正老师的感受。要想让学生体验到真正的实践形态的数学教育知识,指导教师无论在见习、试讲或实习中,一定要帮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发现问题,在理论讲解中分析问题,在感悟思考中解决问题。作为指导老师,保护、引导这种闪光的火花很重要,它是优秀课题的雏形。这种数学教育的科研训练,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意义重大。 提出选题原则,掌握选题分寸。本科生论文的选题原则主要是:创新性、实践性、可行性。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创新的标尺应该适度。对待数学教育论文选题,教师帮助学生在充分理解数学教育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知识后,发现或提出值得注意的新问题、新观点、新途径、新方法。要求学生所选的课题尽量来自中学数学教与学的实际有关问题,这些问题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这些问题的研究也有助于学生的就业面试和工作。现在本科生的数学教育论文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课题空泛求全,论述不够全面深入;堆砌空洞的理论,没有自己的思考见解;观点落后,有悖于当代教育新理念;主题不明确,缺乏论证材料;难以调动评价者的兴趣等。为了提高本科生的论文选题质量,从历届学生的选题中选出有代表性的课题,包括教师平时的选题,作为学习选题的鲜活材料,通过点评,逐步纠正错误的认识,从而正确掌握学习原则。 做好开题的准备工作。在引导学生学习选题的基础上,学生尝试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题。为了选好课题,学生需从模仿别人文章选题,逐步地过渡到自己的独立思考,要相互切磋,纵横向交流。当学生征求教师有关选题的意见时,教师不必急于表态,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发散他们的思维,个人是否具备解决该问题的条件,对于该问题你估计能有多大把握,教师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并促使其不断反思其选题的意义等。学生的个人经历、兴趣和爱好存在较大的差异,他们应该根据个人的兴趣特长选题,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人选择,以便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当然,教师也要提醒他们思考各种不同选题的利弊,在选题方面,教师的意见只起参考作用。为了帮助学生全面思考他们的课题研究工作,我们请有代表性的上届毕业生为每一届的本科生介绍自己的选题体会,对应届毕业生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对于所有本专业的本科生认真地召开开题报告会,指导教师们对每一个学生的开题报告提出宝贵意见。 四、提升论文写作中的科研能力 对论文的不同类型的认识。数学教育论文的种类是多样的,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指导教师找出不同类型的范文,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确:按照创新程度划分,可分为创新性论文和移植性论文;按成果产生的方式,可分为实验研究论文和调查研究论文;按照撰写论文的思维方式,可分为思辨性论文和实证性论文;按照对已有成果的整理方式,可分为综合性论文和评论性论文②。但是各类论文之间,有时没有严格的界限,学会移植别人成果,移植中可能还有自己的再创新;实验研究性论文往往又与调查研究性论文相结合;思辨性的论文有时又带有实证;方法的多样性、相容性正是数学教育研究的特点之一。学生在不断地学习各种类型范文的写作要领时,渐渐地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 发挥师生的整体力量。指导教师的个人力量毕竟有限,指导工作难免考虑不周,往往存在某些局限性。每次学生的开题报告,教研室的全体教师都应参加,将开题报告的辩论过程变成相互学习与交流的过程,鼓励所有参加的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学生要广泛地征求本教研室老师们的意见,这样有利于综合各方面的优势,也有利于对毕业论文进行更全面的评价认识。 提高中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感悟力。我们安排本专业学生利用做论文的1/3的时间到中学参加教学实践,边教边学,了解中学情况,感悟数学教学的内在规律,学会寻找研究课题,做到教学、学习、科研和就业同步进行。例如,让学生了解中学数学教学常规要求的理论依据,了解中学教师利用非认知因素转化后进生的根据等,触动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深入思考。我们认为学生在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学习最有效。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他们走进了数学教育的前列,找到了科研的感觉,逐步掌握了科研的基本要领,培养了自己的数学教育初步科研能力,从而为学位论文的研究和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把握数学教育论文的评价 再创性标准。不同对象在不同情景中可能得到不同的创新水平:原创水平、再创新水平、部分再创性水平、少许新意水平。由于师范本科生的水平所限,还没有发现原创水平和再创新水平的论文,只有很少的学生达到部分再创新水平的标准(即对再创新成果进行移植、修改、补充、推广和评价),部分学生能达到少许新意水平的标准(即论文的内容、构思等局部方面有少许新见解、新体会、新加工)。多数学生的论文创新性水平不高,只在模仿的基础上,略有思考。对于创新要求应该适度,如果要求文章的整体内容立意新颖,或者要求文章的全部或主体部分是创新的成果,这个标准对于在校本科生来说是不现实的。我们以为把部分再创新水平作为共同努力的方向,而少许新意水平应作为学士生论文的一般要求,能够模仿别人、理解理论和有所感悟的水平应该作为学士生论文的最低要求。鼓励学生的论文尽量涉及数学教育的热点问题和重点问题。 整体性标准。首先,论文要紧扣主题展开,各个部分都应该为主题服务,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结构,一些学生离开主题发表议论,论文不能达到学士学位的要求。其次,从整体上把握论文各部分的地位,主次分明,重点部分和关键部分必须予以较深阐述,次要部分就不必唆。最后,各部分之间过渡自然,应该相互配合得当,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如果部分间对立或矛盾,就犯了“自打嘴巴”的毛病。 规范性标准。教师指导学生修改完论文后,将论文成果表示成学术形态。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要符合学术论文的要求。语言要简洁、说理清楚、层次分明、符合逻辑。所展示的各类图表及数据要清晰、翔实、规范,能够正确运用统计方法说明某些结论。 本科生的数学教育毕业论文在创新水平和独立工作的程度上,在说明理论依据和阐述问题的深度上,有一定不可回避的局限性。从数学教育专家知识结构可以看出,数学教育研究除了具有精深的数学基础,要有扎实的数学教育理论形态知识,更需要丰富的数学教育实践形态知识,经过各种知识间的相互作用于研究课题,久而久之,形成了较强的本领域的科研本领③。本科生既缺乏系统的数学教育理论形态知识,又缺乏数学教育实践活动体验,提升学生这方面的科研能力,首先需要从方法上考虑学生的数学教育理论的系统学习,相应地在时间上保证学生有机会参与中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做到两种学习活动相互促进。 (摘抄)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意识的形成、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数学模型的建立,都对科技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概括和创新性研究,只有在素质教育的环竟中实现。当前,学校教育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应试教育”的成份,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削弱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当然,也欣喜地看到我国正加大教材改革的力度,实施素质教育,广大教育工作者也正努力适应新形势,积极开展素质教育。本文把自己观察到地变化趋势讲述如下。   一、 转变教师角色,以新的理念指导教学   面对21世纪的教育改革,数学教学要充分体现“生活化”、“活动化”、“个性化”特征,要求数学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不仅要有科学的数学观,还应从数学的哲学层面形成数学文化观念、数学价值观念和数学应用观念,逐步从静态的、绝对主义数学观向动态的、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相结合的数学观转变。因此,教学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差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探索的态度,勤奋好学,勇于克服困难和不断进取的学风。同时教师也开始更新对学生学习评价的观念,既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提高,又重视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将评价贯穿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突出了数学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利于增进师生感情,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新课程教学突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在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及方法,教师尽当好导演,挖掘学生最大潜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面向全体学生,转变教学组织方式   现代教育观认为,素质教育其实质是对学生实施主动性教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改过去地满堂灌为适当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的发展和志趣、特长等不尽相同,教师因材施教。在组织教学时,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并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习有余力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个人努力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则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在交流和讨论中,可能澄清认识,纠正错误,这有助于扩展思路,提高能力,加强自信。   三、实施“问题解决”,培养创新品质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的发展离不开丰富的问题及其解决。发现问题,大胆怀疑,探奇索引,也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品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开始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鼓励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使课堂教学在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的活动中不断的生成新的问题,在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地思考与实践。即使某些问题是可笑的,某些发现是错误的,某些探索是失败的,教师也不挖苦讽刺,而以积极的态度加以鼓励,并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和失败的原因,变错误为正确,不挫伤学生的创造积极性,使学生思想中产生的创造火苗得以燃烧和发展,使认识进入一个又一个崭新的高度,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四、加强学生学习能力与自学习惯的培养   自学能力是学生独立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它对学生毕业后的升学或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培养自学能力,在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逐步完成。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自学习惯,这不仅是学生今天学习的需要,也是未来工作的需要。忽视自学,学生只能囿于教师讲解的范围,既不能充分思考消化,也不能广泛涉猎知识,开拓视野。因此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差异和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独立自学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造就了大批肯动脑筋、勤于实践、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学生。   五、加强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一个创造型的人,必须善于多向思维,因此教学中,教师经常鼓励学生摆脱固有的模式,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去思考问题(思维的灵活性),不要满足于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引导学生善于概括归类,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善于预见事物发展的进程,把思维引向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思维的深刻性)。鼓励学生思考问题敏捷,反应速度快(思维的敏捷性)。培养学生对自己的作业和结果独立的进行评价和分析,敢于有论据地坚持自己的观点和信念,坚持独立思考,善于发问(思维的批判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奇思妙想,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想,暴露学生自己的思维,充分相信学生的聪明才智。这样教学,学生与教师都从中受到启发,使得思维在更广阔的空间得到发展。   六、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增强学生数学素养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多方面产生深刻影响。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信息技术进入数学教学,突破并扩展以数学教科书及其其他参考资料为主要来源的信息源,用各种相关资料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数学课堂教学,扩充知识容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如,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直观演示数学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利用计算机软件呈现大量的空间几何体,帮助学生认识其结构特征,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等等。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丰富了学生的数学文化,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一:对孩子严格要求,科学管理 我认为从小给孩子制定严格的标准,规范孩子的行为,真正做到明是非,懂道理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让孩子从小养成严格要求、奋发向上、乐观自信、规范行为、明辨是非的好习惯。具体做法如:让孩子知道学校的规定都是有道理的,即使存在缺陷也是在不断完善中,所以作为学生要严格执行学校的规定,做遵守纪律的模范。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作业完不成是一种渎职行为,所以在完不成作业的情况下家长可以强制不允许看电视、上网,其实这样时间久了孩子也就习惯了。教育孩子要有感恩的心,让孩子从小感谢社会,感谢老师,感谢家长,感谢同学。我们在制定标准,规范孩子行为的时候,一定要和孩子一起,让孩子参与,这样就会增加其主动遵守的自觉性,和孩子平等就会增强孩子的自觉执行力度。二:家长和孩子的关系 我们知道:孩子是父母理想一定程度上的承载者,父母们把所有的幸福和苦痛交织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父母们十分期待和盼望着孩子有美好的未来。家长可以为孩子快乐而快乐,可以为孩子痛苦而痛苦。孩子一生可能因家长而堕落,也可能因家长而升华。那么,家长和孩子之间到底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我认为有这样几种关系。领导一样的关系:我们知道孩子的品行和未来受到外界影响是很大的,所以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了。因为家长是孩子的领导,有义务把握孩子前进道路上的方向。师生一样的关系: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想这应该是每一个家长都明白的道理。也是第一个教会孩子认识外部世界的老师。严父慈母,这是先辈给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表述得最简单而又最朴素的观点。恨铁不成钢,是可怜天下父母们的心灵写照,但用拔苗助长的方法来教育孩子,是不应该提倡的,那样更多的是伤害孩子,我们应改恨铁不成钢为炼铁成钢。家长作为孩子的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应该及时,应该适度,应该准确。我想,把握到了这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师生关系就有了保证。 朋友一样的关系:父母既然是孩子的老师,也应该是孩子的益友。朋友的关系是平等而又友爱的,也是相互尊重的。这一点是处理好其他一切关系最基本的条件。孩子心灵的港湾,需要家长和孩子之间这种朋友的关系来予以维护。 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不应该独立的存在,维护和完善了这些关系就维护了家长的尊严的职责,维护了孩子成长的权利和受教育的义务。当你感到你和孩子之间是拥有领导、慈师、朋友的关系的时候,你会成为一名最合格的家长。 三:做孩子成长的真正守护者 我认为教育孩子需要用心,需要技巧,需要心甘情愿的付出。其实只要用心也没什么难的,1-3年级的时候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6年级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初中三年把握孩子走正确的道路,高中做好心理呵护生活保障就行了。具体体会:把握方向:我们的孩子要经历人生中的三个逆反期,青春发育时期,所以家长一定更多的关心孩子,和孩子心平气和的交流,做到交心,同心,理解,引导。帮助孩子成长:要刻意培养孩子独立完成各项工作的能力,改变平时的给你做、替你做;逐步过渡到教你做、看你做、放心你做。发现孩子的特长,因势利导提高兴趣点,增加知识面,注重表扬提高兴趣。牺牲自我:我们要做孩子的样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我们就要不断学习,注意自己知识的更新,虚心学习别人的经验,少打麻将少喝酒,多和孩子交流,好的氛围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的。四:指导孩子学习的几点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效率是最重要的过程,成绩是最后的结果。比如:通过和孩子一起看电视剧三国演义,引导孩子看三国演义原著;通过看电视百家讲坛引导孩子看史记、庄子等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书籍,自然就促进了文言文的学习和对历史知识的求知欲; 博览群书精益求精 : 知识是互动的,触类旁通。特别是英语、语文、历史是一个长期积累提高的过程,让孩子看更多的书以增加知识宽度和深度,做到积累提高,先博而后精。心平气和的解决问题:孩子成长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暴跳如雷,甚至打孩子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一次考试后不是只看孩子多少分,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回忆做题的过程、思路,找到错题的原因。发挥孩子的特长:我们的孩子都是好孩子,也都会做好学生,只是平时我们要注意发现孩子的特长。只要我们注意发挥优势,重点解决弱项,相信孩子一定会扬起学习的风帆,掌握更多的知识。 总之,教育孩子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讲道理、教方法开始,自己从认知上不断提高,了解孩子,因材施教,发挥孩子自身的学习能动性;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和老师一起帮助孩子成长,向共同的美好目标前进;向行家靠拢,向里手看齐;在交流、总结、探索中不断提高,实现让我们孩子成才的共同理想!

对劳动教育的认识论文1500字

回答 你好呀,很高兴为你进行解答,打字需要一些时间,请稍等哦 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全人格、磨练顽强意志、锤炼高尚品格。高校应该结合实际,从思想引领、亲身实践、有机融合三方面入手,积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教育体系,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劳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 请问还有什么问题吗?也可以关注一下答主哦,以后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进行咨询的哦,如果对我的回复满意的话,请点结束后给我个赞哦,谢谢啦 更多2条 

劳动教育对于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劳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和劳动成果,抵制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劳而获、奢侈浪费等不良习气。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浅谈对教育学的认识论文1500字

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授业”的同时“传道”、“解惑”更为重要。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有预设的整体目标和功能,需要教师进行精心设计、周密组织和科学管理。首先,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保证教学有序进行,为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其次,教师要做好教学活动的组织工作,科学分配时间,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再次,教师要做好教学活动的管理工作,调控教学环节,处理教学偶发事件,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学生不仅是有血有肉的自然人,更是一个有意识有情感的社会人。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和健康的心理。教师作为学生的心理保健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心理工作的丰富内涵,把心理保健工作落实到学生生活深处。虽然学生与教师在年龄、经历、地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但这并不妨碍师生之间的友情的建立。教师应当成为孩子们的朋友,深入到他们的兴趣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教师。这样,孩子才会向教师敞开心扉。在信息时代,知识的创造、传播和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社会对每一成员都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要求,教师也不例外。各个学科的理论和实践都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教师要想站在时代的前沿引领学生发展,就必须不断学习。教师作为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是对传统教师角色的重要补充。教育研究是教师不断成长发展的内在动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适应好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并且踏踏实实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学习教育学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给临就业师范生培养良好的教师素质。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和素质,及教育理论水平直接关系到一所学校课程办学的思想。在往大一点的方向说,可以关系到社会主义教育目标的实现与否,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教师素质,掌握了教育的理论,懂得教育规律,才能正确的认识和处理好教育与社会,教育与学生发展的关系,处理好自己的教学内容,才可能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增强教育工作者的自觉性,避免盲目、随意性。我们未来所面临的教育工作时一项长期,复杂而又学要创造性的工作,因此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讲究科学性,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的规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做到科学的培养人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品德决定着今后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教师只有掌握德育过程的特点与规律、原则与方法,并将其建立在社会发展需要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科学基础之上,才能使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按照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健康成长,学生才可望成为具有健全个性、奋发有为,德才兼备的新一代。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教育学的任务就是要探讨,揭示种种教育规律,阐明各种教育问题,建立教育学理论体系。2018-12-28 1其他回答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教育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目的培养人才的活动,教育学的研究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现实性、辨证性、科学性。2018-12-28 15幼教即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或说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前面与o~3岁的婴儿教育衔接,后面与初等教育衔接,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重要”指的是它是一个人发展的奠基时期,许多重要能力、个性品质在这个时期形成基本特点;“特殊”指的是这个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从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转而可以开始按社会需求来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过渡时期。幼儿教育以“体能、智能、心理能力三维平衡发展”理论为核心,提炼出孩子的九大成长目标:安全感、意志力、目标感、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平衡、力量、速度。近年来,男性幼教的加入给幼儿园注入阳刚活力,完善孩子的人格和性格的健全发展。自己查下资料吧这样的提问感觉没有意义

通过《教育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有助于我们对自己的职业有更深的认识,树立科学教育观,并且增强我们的教育信念。二、学习《教育学》是帮助我们掌握教育规律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