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环境科学概论论文有关土壤的知识与技能

发布时间:2024-07-11 16:52:22

环境科学概论论文有关土壤的知识与技能

土壤生态作用:1)作为地球上大多数植物的生长的物质基础;2)土壤是生态系统中水、气、物质、能量交换的关键环节,是土壤圈是地球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物质能力交换的重要界面;3)土壤是一个“水库”、“种子库”、“微生物库”。土壤污染:包括重金属污染、有机类污染、激素类污染、复合污染等,土壤污染造成土壤物理化学结构改变,生产力下降,有毒有害的物质通过污染土壤进入到植物系统,进而通过食物链进入其它生物和人体,造成人体危害和生态系统健康下降。

土壤一些理化性质:质地结构、孔隙、水、气、热的性质;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的有效性、调控措施;各种肥料使用的注意事项等等。 环境土壤学是研究自然因素和人为条件下土壤环境质量变化、影响及其调控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土壤质量与生物品质、土壤与水和大气质量的关系、土壤元素丰缺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土壤与其它环境要素的交互作用、土壤质量的保护与改善等土壤环境工程的相关研究与应用,环境土壤学是一门新兴的土壤学与环境科学等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科。

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三大部分组成,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础。土壤中有的有益微生物直接参与土壤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腐殖质的形成和分解、养分的释放、氮素的固定等一系列土壤肥力的形成和发育过程。采用人为方式向土壤中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就能够增强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特别是农作物根际土壤微生态区系的微生物活性对植物根部营养则更为重要,因此,在植物根际施用微生态肥料,就可能以增加根际土壤中有益菌的数量和活性,使土壤肥力的增强。 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表示,目前我国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相当严峻——土壤污染程度加剧,土壤污染危害巨大,土壤污染防治基础薄弱——已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百姓身体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什么是土壤污染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其厚度一般在2 m左右。土壤不但为植物生长提供机械支撑能力,并能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肥力要素。近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凡是妨碍土壤正常功能,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还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物质,都叫做土壤污染物。 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广、种类多,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铜、汞、铬、镉、镍、铅等)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3,4-苯并以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及厩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 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 为了控制和消除土壤的污染,首先要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同时还要采取防治措施,如针对土壤污染物的种类,种植有较强吸收力的植物,降低有毒物质的含量(例如羊齿类铁角蕨属的植物能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或通过生物降解净化土壤(例如蚯蚓能降解农药、重金属等);或施加抑制剂改变污染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方向,减少作物的吸收(例如施用石灰),提高土壤的pH,促使镉、汞、铜、锌等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此外,还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改变耕作制度、换土、深翻等手段,治理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 soil pollution 人为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并进而造成农作物中某些指标超过国家标准的现象,称为土壤污染。 污染物进入土壤的途径是多样的,废气中含有的污染物质,特别是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地面进入土壤,废水中携带大量污染物进入土壤,固体废物中的污染物直接进入土壤或其渗出液进入土壤。其中最主要的是污水灌溉带来的土壤污染。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板结,也是土壤污染的来源之一。 土壤污染除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外,更为严重的是土壤对污染物具有富集作用,一些毒性大的污染物,如汞、镉等富集到作物果实中,人或牲畜食用后发生中毒。 如我国辽宁沈阳张士灌区由于长期引用工业废水灌溉,导致土壤和稻米中重金属镉含量超标,人畜不能食用。土壤不能再作为耕地,只能改作他用。 由于具有生理毒性的物质或过量的植物营养元素进入土壤而导致土壤性质恶化和植物生理功能失调的现象。土壤处于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无机界和生物界的中心,不仅在本系统内进行着能量和物质的循环,而且与水域、大气和生物之间也不断进行物质交换,一旦发生污染,三者之间就会有污染物质的相互传递。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和积累的污染物常通过食物链传递而影响人体健康。 污染物类型 土壤污染物有下列4类:①化学污染物。包括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前者如汞、镉、铅、砷等重金属,过量的氮、磷植物营养元素以及氧化物和硫化物等;后者如各种化学农药、石油及其裂解产物,以及其他各类有机合成产物等。②物理污染物。指来自工厂、矿山的固体废弃物如尾矿、废石、粉煤灰和工业垃圾等。③生物污染物。指带有各种病菌的城市垃圾和由卫生设施(包括医院)排出的废水、废物以及厩肥等。④放射性污染物。主要存在于核原料开采和大气层核爆炸地区,以锶和铯等在土壤中生存期长的放射性元素为主。 污染物进入土壤的途径 主要有:①污水灌溉。用未经处理或未达到排放标准的工业污水灌溉农田是污染物进入土壤的主要途径,其后果是在灌溉渠系两侧形成污染带。属封闭式局限性污染。②酸雨和降尘。工业排放的 SO2、NO等有害气体在大气中发生反应而形成酸雨,以自然降水形式进入土壤,引起土壤酸化。冶金工业烟囱排放的金属氧化物粉尘,则在重力作用下以降尘形式进入土壤,形成以排污工厂为中心、半径为2至3公里范围的点状污染。③汽车排气。汽油中添加的防爆剂四乙基铅随废气排出污染土壤,行车频率高的公路两侧常形成明显的铅污染带。④向土壤倾倒固体废弃物。堆积场所土壤直接受到污染,自然条件下的二次扩散会形成更大范围的污染。⑤过量施用农药、化肥。属农业区开放性的。 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去向 进入土壤的污染物,因其类型和性质的不同而主要有固定、挥发、降解、流散和淋溶等不同去向。重金属离子,主要是能使土壤无机和有机胶体发生稳定吸附的离子,包括与氧化物专性吸附和与胡敏素紧密结合的离子,以及土壤溶液化学平衡中产生的难溶性金属氢氧化物、碳酸盐和硫化物等,将大部分被固定在土壤中而难以排除;虽然一些化学反应能缓和其毒害作用,但仍是对土壤环境的潜在威胁。化学农药的归宿,主要是通过气态挥发、化学降解、光化学降解和生物降解而最终从土壤中消失,其挥发作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自身的溶解度和蒸气压,以及土壤的温度、湿度和结构状况。例如,大部分除草剂均能发生光化学降解,一部分农药(有机磷等)能在土壤中产生化学降解;目前使用的农药多为有机化合物,故也可产生生物降解。即土壤微生物在以农药中的碳素作能源的同时,就已破坏了农药的化学结构,导致脱烃、脱卤、水解和芳环烃基化等化学反应的发生而使农药降解。土壤中的重金属和农药都可随地面径流或土壤侵蚀而部分流失,引起污染物的扩散;作物收获物中的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物也会向外环境转移,即通过食物链进入家畜和人体等。施入土壤中过剩的氮肥,在土壤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分别形成NO、 N□和NH□、N□。前两者易于淋溶而污染地下水,后两者易于挥发而造成氮素损失并污染大气。 防治 防治土壤污染,首先应通过国家立法,健全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标准和制度;同时应通过土壤质量监测,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合理施用农药、�省⒔�贸げ辛艉投匀诵蟾叨拘耘┮�换褂Χ酝恋匮现仄苹档目笊胶凸ひ登��械乇砭肮鄣男薷矗�员3只肪城褰嗟却胧?预防土壤污染的发生。对于已经污染的土壤,一般可采取下列措施进行改良和利用:①改革耕作制度。土壤中污染物的危害程度常与土壤性质密切相关。如有机氯农药在旱作土壤中的残留期可长达数年,而在水田中嫌气微生物群体的作用下,只需2至3个月即可基本消失。在水田中镉离子易形成难溶性化合物而毒害减轻;砷则相反,在水田中可形成比砷酸毒性更强的亚砷酸。因而可根据这些原理调整耕作制度,以减轻土壤污染的危害。②合理利用污染土地。严重污染的土壤可改种非食用经济作物或经济林木以减少食品污染。③施用石灰、磷酸盐、氧化铁等化学改良剂,可减轻土壤中重金属的毒害。采用稀酸和氯化铁处理土壤可加速排除土壤中的重金属,但具体实施时要防止污染地下水。④客土或深埋等工程措施,是快速和较彻底地治理土壤污染的方法,但工程量较大。 一、土壤的污染源 土壤的污染,一般是通过大气与水污染的转化而产生,它们可以单独起作用,也可以相互重叠和交叉进行,属于点污染的一类。随着农业现代化,特别是农业化学化水平的提高,大量化学肥料及农药散落到环境中,土壤遭受非点污染的机会越来越多,其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在水土流失和风蚀作用等的影响下,污染面积不断地扩大。 根据污染物质的性质不同,土壤污染物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类:无机物主要有汞、铬、铅、铜、锌等重金属和砷、硒等非金属;有机物主要有酚、有机农药、油类、苯并芘类和洗涤剂类等。以上这些化学污染物主要是由污水、废气、固体废物、农药和化肥带进土壤并积累起来的。 (一)污水灌溉对土壤的污染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含有氮、磷、钾等许多植物所需要的养分,所以合理地使用污水灌溉农田,一般有增产效果。但污水中还含有重金属、酚、氰化物等许多有毒有害的物质,如果污水没有经过必要的处理而直接用于农田灌溉,会将污水中有毒有害的物质带至农田,污染土壤。例如冶炼、电镀、燃料、汞化物等工业废水能引起镉、汞、铬、铜等重金属污染;石油化工、肥料、农药等工业废水会引起酚、三氯乙醛、农药等有机物的污染。 (二)大气污染对土壤的污染 大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工业中排出的有毒废气,它的污染面大,会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工业废气的污染大致分为两类:气体污染,如二氧化硫、氟化物、臭氧、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气溶胶污染,如粉尘、烟尘等固体粒子及烟雾,雾气等液体粒子,它们通过沉降或降水进入土壤,造成污染。例如,有色金属冶炼厂排出的废气中含有铬、铅、铜、镉等重金属,对附近的土壤造成污染;生产磷肥、氟化物的工厂会对附近的土壤造成粉尘污染和氟污染。 (三)化肥对土壤的污染 施用化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但不合理的使用,也会引起土壤污染。长期大量使用氮肥,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生物学性质恶化,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过量地使用硝态氮肥,会使饲料作物含有过多的硝酸盐,妨碍牲畜体内氧的输送,使其患病,严重的导致死亡。 (四)农药对土壤的影响 农药能防治病、虫、草害,如果使用得当,可保证作物的增产,但它是一类危害性很大的土壤污染物,施用不当,会引起土壤污染。 喷施于作物体上的农药(粉剂、水剂、乳液等),除部分被植物吸收或逸入大气外,约有一半左右散落于农田,这一部分农药与直接施用于田间的农药(如拌种消毒剂、地下害虫熏蒸剂和杀虫剂等)构成农田土壤中农药的基本来源。农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农药,在根、茎、叶、果实和种子中积累,通过食物、饲料危害人体和牲畜的健康。此外,农药在杀虫、防病的同时,也使有益于农业的微生物、昆虫、鸟类遭到伤害,破坏了生态系统,使农作物遭受间接损失。 (五)固体废物对土壤的污染 工业废物和城市垃圾是土壤的固体污染物。例如,各种农用塑料薄膜作为大棚、地膜覆盖物被广泛使用,如果管理、回收不善,大量残膜碎片散落田间,会造成农田“白色污染”。这样的固体污染物既不易蒸发、挥发,也不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是一种长期滞留土壤的污染物。 二、 土壤污染的防治 (一)科学地进行污水灌溉 工业废水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有些工厂排出的废水可能是无害的,但与其他工厂排出的废水混合后,就变成有毒的废水。因此在利用废水灌溉农田之前,应按照《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规定的标准进行净化处理,这样既利用了污水,又避免了对土壤的污染。 (二)合理使用农药 重视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合理使用农药,这不仅可以减少对土壤的污染,还能经济有效地消灭病、虫、草害,发挥农药的积极效能。在生产中,不仅要控制化学农药的用量、使用范围、喷施次数和喷施时间,提高喷洒技术,还要改进农药剂型,严格限制剧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重视低毒、低残留农药的开发与生产。 (三)合理施用化肥,增施有机肥 根据土壤的特性、气候状况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特点,配方施肥,严格控制有毒化肥的使用范围和用量。 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可增强土壤胶体对重金属和农药的吸附能力。如褐腐酸能吸收和溶解三氯杂苯除草剂及某些农药,腐殖质能促进镉的沉淀等。同时,增加有机肥还可以改善土壤微生物的流动条件,加速生物降解过程。 (四)施用化学改良剂,采取生物改良措施 在受重金属轻度污染的土壤中施用抑制剂,可将重金属转化成为难溶的化合物,减少农作物的吸收。常用的抑制剂有石灰、碱性磷酸盐、碳酸盐和硫化物等。例如,在受镉污染的酸性、微酸性土壤中施用石灰或碱性炉灰等,可以使活性镉转化为碳酸盐或氢氧化物等难溶物,改良效果显著。 因为重金属大部分为亲硫元素,所以在水田中施用绿肥、稻草等,在旱地上施用适量的硫化钠、石硫合剂等有利于重金属生成难溶的硫化物。 对于砷污染土壤,可施加Fe2SO43和MgCl2等生成FeAsO4、Mg�NH4 AsO4等难溶物减少砷的危害。另外,可以种植抗性作物或对某些重金属元素有富集能力的低等植物,用于小面积受污染土壤的净化。如玉米抗镉能力强,马铃薯、甜菜等抗镍能力强等。有些蕨类植物对锌、镉的富集浓度可达数百甚至数千ppm,例如,在被砷污染的土壤上谷类作物无法生存,但在其上生长的苔藓砷富集量可达1250×10-6。 总之,按照“预防为主”的环保方针,防治土壤污染的首要任务是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对已污染的土壤,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清除土壤中的污染物,控制土壤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 中国土壤污染的特点 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废弃物污染等问题一般都比较直观,通过感官就能发现。而土壤污染则不同,它往往要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化验和农作物的残留检测,甚至通过研究对人畜健康状况的影响才能确定。因此,土壤污染从产生污染到出现问题通常会滞后较长的时间。如日本的“痛痛病”经过了10~20年之后才被人们所认识。 土壤污染的累积性。污染物质在大气和水体中,一般都比在土壤中更容易迁移。这使得污染物质在土壤中并不象在大气和水体中那样容易扩散和稀释,因此容易在土壤中不断积累而超标,同时也使土壤污染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土壤污染具有不可逆转性。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许多有机化学物质的污染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降解。譬如:被某些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可能要100~200年时间才能够恢复。 土壤污染很难治理。如果大气和水体受到污染,切断污染源之后通过稀释作用和自净化作用也有可能使污染问题不断逆转,但是积累在污染土壤中的难降解污染物则很难靠稀释作用和自净化作用来消除。 土壤污染一旦发生,仅仅依靠切断污染源的方法则往往很难恢复,有时要靠换土、淋洗土壤等方法才能解决问题,其他治理技术可能见效较慢。因此,治理污染土壤通常成本较高、治理周期较长。 鉴于土壤污染难于治理,而土壤污染问题的产生又具有明显的隐蔽性和滞后性等特点,因此土壤污染问题一般都不太容易受到重视。 辐射污染:大量的辐射污染了土地,使被污染的土地含有了一种毒质。这种毒质会使植物生长不了,停止生长! 焚烧树叶:树叶里含有一种有毒物质,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散发出来的。但一遇火,就会蒸发毒物。人一呼吸,就会中毒

环境科学概论论文有关土壤的知识

土壤是岩石圈表面的疏松表层,是陆生植物生活的基质和陆生动物生活的基底土壤不仅为植物提供必需的营养和水分,而且也是土壤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场所土壤的形成从开始就与生物的活动密不可分,所以土壤中总是含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原生动物、轮虫、线虫、蚯蚓、软体动物和各种节肢动物等,少数高等动物(如鼹鼠等)终生都生活在土壤中据统计,在一小勺土壤里就含有亿万个细菌,25克森林腐植土中所包含的霉菌如果一个一个排列起来,其长度可达11千米可见,土壤是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的一个极为复杂的复合体,土壤的概念总是包括生活在土壤里的大量生物,生物的活动促进了土壤的形成,而众多类型的生物又生活在土壤之中土壤无论对植物来说还是对土壤动物来说都是重要的生态因子植物的根系与土壤有着极大的接触面,在植物和土壤之间进行着频繁的物质交换,彼此有着强烈影响,因此通过控制土壤因素就可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对动物来说,土壤是比大气环境更为稳定的生活环境,其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幅度要小得多,因此土壤常常成为动物的极好隐蔽所,在土壤中可以躲避高温、干燥、大风和阳光直射由于在土壤中运动要比大气中和水中困难得多,所以除了少数动物(如蚯蚓、鼹鼠、竹鼠和穿山甲)能在土壤中掘穴居住外,大多数土壤动物都只能利用枯枝落叶层中的孔隙和土壤颗粒间的空隙作为自己的生存空间土壤是所有陆地生态系统的基底或基础,土壤中的生物活动不仅影响着土壤本身,而且也影响着土壤上面的生物群落生态系统中的很多重要过程都是在土壤中进行的,其中特别是分解和固氮过程生物遗体只有通过分解过程才能转化为腐殖质和矿化为可被植物再利用的营养物质,而固氮过程则是土壤氮肥的主要来源这两个过程都是整个生物圈物质循环所不可缺少的过程世界各地的土壤类型亚、欧大陆:亚、欧大陆是最大的大陆山地土壤占1/3,灰化土和荒漠土分别占16%和15%,黑钙土和栗钙土占13%地带性土壤沿纬度水平分布由北至南依次为:冰沼土—灰化土—灰色森林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荒漠土—高寒土—红壤—砖红壤但在东、西两岸略有差异:大陆西岸从北而南依次为:冰沼土—灰化土—棕壤—褐土—荒漠土;大陆东岸自北而南依次为:冰沼土—灰化土—棕壤—红、黄壤—砖红壤在灰化土和棕壤带中分布有沼泽土半荒漠和荒漠土壤中分布着盐渍土在印度德干高原上分布着变性土美洲:北美洲灰化土较多,约占23%由于西部科迪勒拉山系呈南北走向伸延,从而加深了水热条件的东西差异,因此,北美洲西半部土壤表现明显的经度地带性分布北美大陆西半部(灰化土带以南,95°W以西,不包括太平洋沿岸地带)由东而西的土壤类型依次为湿草原土—黑钙土—栗钙土—荒漠土;而在东部因南北走向的山体不高,土壤又表现出纬度地带性分布,由北至南依次为冰沼土—灰化土—棕壤—红、黄壤北美灰化土带中有沼泽土,栗钙土带中有碱土,荒漠土带中有盐土南美洲砖红壤、砖红壤性土的分布面积最大,几乎占全洲面积的一半,主要分布于南回归线以北地区,呈东西延伸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土壤类型逐渐转为南北延伸,自东而西依次大致为:红、黄壤—变性土—灰褐土、灰钙土,再往南则为棕色荒漠土安第斯山以西地区土壤类型是南北向排列和延伸的,自北向南依次为:砖红壤—红褐土—荒漠土—褐土—棕壤非洲:非洲土壤以荒漠土和砖红壤、红壤为最多,前者占37%,后两者占29%由于赤道横贯中部,土壤由中部低纬度地区向南北两侧成对称纬度地带性分布,其顺序是砖红壤—红壤—红棕壤和红褐土—荒漠土,至大陆南北两端为褐土和棕壤但在东非高原因受地形的影响而稍有改变在砖红壤带中分布有沼泽土,在沙漠化的热带草原、半荒漠和荒漠带中分布有盐渍土澳大利亚:土壤以荒漠土面积最大,占44%,次为砖红壤和红壤,占25% 土壤分布呈半环形,自北、东、南三方面向内陆和西部依次分布热带灰化土—红壤和砖红壤—变性土和红棕壤—红褐土和灰钙土—荒漠土中国主要土壤类型土壤名称 分布地区 形成条件 一般特征砖红壤 海南岛、雷州半岛、西双版纳和台湾岛南部,大致位于北纬22°以南地区 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3~26℃,年平均降水量为1600~2000毫米植被为热带季雨林 风化淋溶作用强烈,易溶性无机养分大量流失,铁、铝残留在土中,颜色发红土层深厚,质地粘重,肥力差,呈酸性至强酸性赤红壤 滇南的大部,广西、广东的南部,福建的东南部,以及台湾省的中南部,大致在北纬22°至25°之间为砖红壤与红壤之间的过渡类型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较砖红壤地区略低,年平均气温为21~22℃,年降水量在1200~2000毫米之间,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风化淋溶作用略弱于砖红壤,颜色红土层较厚,质地较粘重,肥力较差,呈酸性红壤和黄壤 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四川盆地周围的山地 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26℃,年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黄壤形成的热量条件比红壤略差,而水湿条件较好 有机质来源丰富,但分解快,流失多,故土壤中腐殖质少,土性较粘,因淋溶作用较强,故钾、钠、钙、镁积存少,而含铁铝多,土呈均匀的红色因黄壤中的氧化铁水化,土层呈黄色黄棕壤 北起秦岭、淮河,南到大巴山和长江,西自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东至长江下游地带是黄红壤与棕壤之间过渡型土类 亚热带季风区北缘夏季高温,冬季较冷,年平均气温为15~18℃,年降水量为750~1000毫米植被是落叶阔叶林,但杂生有常绿阔叶树种 既具有黄壤与红壤富铝化作用的特点,又具有棕壤粘化作用的特点呈弱酸性反应,自然肥力比较高,棕壤 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 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旱,年平均气温为5~14℃,年降水量约为500~1000厘米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 土壤中的粘化作用强烈,还产生较明显的淋溶作用,使钾、钠、钙、镁都被淋失,粘粒向下淀积土层较厚,质地比较粘重,表层有机质含量较高,呈微酸性反应暗棕壤 东北地区大兴安岭东坡、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长白山等地 中温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冬季寒冷而漫长,年降水量600~1100毫米是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下形成的土壤 土壤呈酸性反应,它与棕壤比较,表层有较丰富的有机质,腐殖质的积累量多,是比较肥沃的森林土壤,寒棕壤(漂灰土) 大兴安岭北段山地上部,北面宽南面窄 寒温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5℃,年降水量450~550毫米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 土壤经漂灰作用(氧化铁被还原随水流失的漂洗作用和铁、铝氧化物与腐殖酸形成螯合物向下淋溶并淀积的灰化作用)土壤酸性大,土层薄,有机质分解慢,有效养分少褐土 山西、河北、辽宁三省连接的丘陵低山地区,陕西关中平原 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14℃,年降水量500~700毫米,一半以上都集中在夏季,冬季干旱植被以中生和旱生森林灌木为主 淋溶程度不很强烈,有少量碳酸钙淀积土壤呈中性、微碱性反应,矿物质、有机质积累较多,腐殖质层较厚,肥力较高黑钙土 大兴安岭中南段山地的东西两侧,东北松嫩平原的中部和松花江、辽河的分水岭地区 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3~3℃,年降水量350~500毫米植被为产草量最高的温带草原和草甸草原 腐殖质含量最为丰富,腐殖质层厚度大,土壤颜色以黑色为主,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钙、镁、钾、钠等无机养分也较多,土壤肥力高栗钙土 内蒙古高原东部和中部的广大草原地区,是钙层土中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土类 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6℃,年降水量250~350毫米草场为典型的干草原,生长不如黑钙土区茂密 腐殖质积累程度比黑钙土弱些,但也相当丰富,厚度也较大,土壤颜色为栗色土层呈弱碱性反应,局部地区有碱化现象土壤质地以细沙和粉沙为主,区内沙化现象比较严重,棕钙土 内蒙古高原的中西部,鄂尔多斯高原,新疆准噶尔盆地的北部,塔里木盆地的外缘,是钙层土中最干旱并向荒漠地带过渡的一种土壤 气候比栗钙土地区更干,大陆性更强年平均气温2~7℃,年降水量150~250毫米,没有灌溉就不能种植庄稼植被为荒漠草原和草原化荒漠 腐殖质的积累和腐殖质层厚度是钙层土中最少的,土壤颜色以棕色为主,土壤呈碱性反应,地面普遍多砾石和沙,并逐渐向荒漠土过渡黑垆土 陕西北部、宁夏南部、甘肃东部等黄土高原上土壤侵蚀较轻,地形较平坦的黄土源区 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8~10℃,年降水量300~500毫米,与黑钙土地区差不多,但由于气温较高,相对湿度较小由黄土母质形成植被与栗钙土地区相似 绝大部分都已被开垦为农田腐殖质的积累和有机质含量不高,腐殖质层的颜色上下差别比较大,上半段为黄棕灰色,下半段为灰带褐色,好像黑垆土是被埋在下边的古土壤荒漠土 内蒙古、甘肃的西部,新疆的大部,青海的柴达木盆地等地区,面积很大,差不多要占全国总面积的1/ 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不到100毫米植被稀少,以非常耐旱的肉汁半灌木为主 土壤基本上没有明显的腐殖质层,土质疏松,缺少水分,土壤剖面几乎全是砂砾,碳酸钙表聚、石膏和盐分聚积多,土壤发育程度差高山草甸土 青藏高原东部和东南部,在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以西山地和天山山脉 气候温凉而较湿润,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高山草甸植被 剖面由草皮层、腐殖质层、过渡层和母质层组成土层薄,土壤冻结期长,通气不良,土壤呈中性反应,高山漠土 藏北高原的西北部,昆仑山脉和帕米尔高原 气候干燥而寒冷,年平均气温-10℃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可达-40℃,年降水低于100毫米植被的覆盖度不足10% 土层薄,石砾多,细土少,有机质含量很低,土壤发育程度差,碱性反应中国的土壤污染据报道,目前我国受镉、砷、铬、铅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 2000 万公顷,约占总耕地面积的 1/5,其中工业“三废”污染耕地 1000 万公顷,污水灌溉的农田面积已达 330 多万公顷例如:某省曾对 47 个县和郊区的 259 万公顷耕地(占全省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二)进行过调查其结果表明,75% 的县已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的潜在威胁,而且污染趋势仍在加重 污水灌溉等废弃物对农田已造成大面积的土壤污染如沈阳张士灌区用污水灌溉 20 多年后,污染耕地 2500 多公顷,造成了严重的镉污染,稻田含镉 5-7mg/天津近郊因污水灌溉导致 3 万公顷农田受到污染广州近郊因为污水灌溉而污染农田 2700 公顷,因施用含污染物的底泥造成 1333 公顷的土壤被污染,污染面积占郊区耕地面积的 46%80 年代中期对北京某污灌区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大约 60% 的土壤和 36% 的糙米存在污染问题另一方面,全国有 1300~1600 万公顷耕地受到农药的污染除耕地污染之外,我国的工矿区、城市也还存在土壤(或土地)污染问题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陈同斌前后用了3年多的时间对北京市全市的土壤和蔬菜进行了大规模的取样分析和研究,发现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比较严重,并且已经影响到蔬菜等农产品的质量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潘根兴在2002年初做过一个南京市各城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结果同样很严重超过70%的采样区域存在重金属污染,测出的最高铅含量超过900ppm,超过国家标准3倍以上 陈同斌在2001年对北京市的公园土壤重金属污染做了一项调查,结果让人吃惊被公认为城市中环境质量优良的公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而且公园建成的年代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程度成一个指数关系土壤污染的危害 土壤污染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农作物的污染、减产对于各种土壤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目前尚缺乏系统的调查资料仅以土壤重金属污染为例,全国每年就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 1000 多万吨,另外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每年也多达 1200 万吨,合计经济损失至少 200 亿元 土壤污染导致生物品质不断下降我国大多数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有许多地方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镉、铬、砷、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和接近临界值土壤污染除影响食物的卫生品质外,也明显地影响到农作物的其他品质有些地区污灌已经使得蔬菜的味道变差,易烂,甚至出现难闻的异味;农产品的储藏品质和加工品质也不能满足深加工的要求 土壤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土壤污染会使污染物在植(作)物体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富集到人体和动物体中,危害人畜健康,引发癌症和其他疾病等 土壤污染导致其他环境问题土地受到污染后,含重金属浓度较高的污染表土容易在风力和水力的作用下分别进入到大气和水体中,导致大气污染、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等其他次生生态环境问题土壤污染途径当土壤被病原体,有毒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污染后,便能传播疾病,引起中毒和诱发癌症被病原体污染的土壤能传播伤寒、副伤寒、痢疾、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因土壤污染而传播的寄生虫病有蛔虫病和钩虫病等人与土壤直接接触,或生吃被污染的蔬菜、瓜果,就容易感染这些寄生虫病土壤对传播这些寄生虫病起着特殊的作用,因为在这些蠕虫的生活史中,有一个阶段必须在土壤中度过例如,蛔虫卵一定要在土壤中发育成熟,钩虫卵一定要在土壤中孵出钩蚴才有感染性等结核病人的痰液含有大量结核杆菌,如果随地吐痰,就会污染土壤,水分蒸发后,结核杆菌在干燥而细小的土壤颗粒上还能生存很长时间,这些带菌的土壤颗粒随风进入空气,人通过呼吸,就会感染结核病有些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或与动物有关的疾病,也可通过土壤传染给人例如,患钩端螺旋体病的牛、羊、猪、马等,可通过粪尿中的病原体污染土壤,这些钩端螺旋体在中性或弱碱性的土壤中能存活几个星期,并可通过粘膜、伤口或被浸软的皮肤侵入人体,使人致病炭疽杆菌芽孢在土壤中能存活几年甚至几十年;被伤风杆菌、气性坏疽杆菌、肉毒杆菌等病原体,也能形成芽孢,长期在土壤中生存破伤风杆菌、气性坏疽杆菌来自感染的动物粪便,特别是马粪人们受外伤后,伤口被泥土污染,特别是深的穿刺伤口,很容易感染破伤风或气性坏疽病此外,被有机废弃物污染的土壤,是蚊蝇孳生和鼠类繁殖的场所,而蚊、蝇和鼠类又是许多传染病的媒介,因此,被有机废物污染的土壤,在流行病学上被视为是特别危险的物质土壤被有毒化学物污染后,对人体的影响大都是间接的,主要是通过农作物、地面水或地下水对人体产生影响在生产过磷酸钙工厂的周围,土壤中砷和氟的含量显著增高铅、锌冶炼厂周围的土壤,不仅受到铅、锌、镉的严重污染,而且还受到含硫物质所形成的硫酸的严重污染任意堆放的含毒废渣以及被农药等有毒化学物质污染的土壤,通过雨水的冲刷、携带和下渗,会污染水源人、畜通过饮水和食物可引起中毒土壤被放射性物质污染后,通过放射性衰变,能产生α、β、γ射线,这些射线能穿透人体组织,使机体的一些组织细胞死亡这些射线对机体既可造成外照射损伤,又可通过饮食或呼吸进入人体,造成内照射损伤,使受害者头昏、疲乏无力、脱发、白细胞减少或增多,发生癌变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通过对癌物质的研究,还发现许多工业城市及其近郊的土壤中含有苯并(a)芘等致癌物质被有机废弃物污染的土壤还容易腐败分解,散发出恶臭,污染空气,有机废弃物或有毒化学物质又能阻塞土壤孔隙,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土壤的自净能力;有时还能使土壤处于潮湿污秽状态,影响居民健康土壤污染的特点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废弃物污染等问题一般都比较直观,通过感官就能发现而土壤污染则不同,它往往要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化验和农作物的残留检测,甚至通过研究对人畜健康状况的影响才能确定因此,土壤污染从产生污染到出现问题通常会滞后较长的时间如日本的“痛痛病”经过了10~20年之后才被人们所认识土壤污染的累积性污染物质在大气和水体中,一般都比在土壤中更容易迁移这使得污染物质在土壤中并不象在大气和水体中那样容易扩散和稀释,因此容易在土壤中不断积累而超标,同时也使土壤污染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土壤污染具有不可逆转性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许多有机化学物质的污染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降解譬如:被某些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可能要100~200年时间才能够恢复土壤污染很难治理如果大气和水体受到污染,切断污染源之后通过稀释作用和自净化作用也有可能使污染问题不断逆转,但是积累在污染土壤中的难降解污染物则很难靠稀释作用和自净化作用来消除土壤污染一旦发生,仅仅依靠切断污染源的方法则往往很难恢复,有时要靠换土、淋洗土壤等方法才能解决问题,其他治理技术可能见效较慢因此,治理污染土壤通常成本较高、治理周期较长鉴于土壤污染难于治理,而土壤污染问题的产生又具有明显的隐蔽性和滞后性等特点,因此土壤污染问题一般都不太容易受到重视土壤污染物土壤污染物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病原体,包括肠道致病菌、肠道寄生虫(蠕虫卵)、破伤风杆菌、霉菌和病毒等它们主要来自做肥料的人畜粪便和垃圾或直接用生活污水灌溉农田,都会使土壤受到病原体的污染这些病原体能在土壤中生存较长时间,如痢疾杆菌能在土壤中生存22~142天,结核杆菌能生存一年左右,蛔虫卵能生存315~420天,沙门氏菌能生存35~70天第二类是有毒化学物质,如镉、铅等重金属以及有机氯农药等它们主要来自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以及农业上大量施用的农药和化肥第三类是放射性物质,它们主要来自核爆炸的大气散落物,工业、科研和医疗机构产生的液体或固体放射性废弃物,它们释放出来的放射性物质进入土壤,能在土壤中积累,形成潜在的威胁由核裂变产生的两个重要的长半衰期放射性元素是90锶(半衰期为28年)和137铯(半衰期为30年)空气中的放射性90锶可被雨水带入土壤中因此,土壤中含90锶的浓度常与当地降雨量成正比土壤污染的定义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 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

这个“土壤”的概念与一般的概念差别不大,只不过是从环境角度考虑而已。环境土壤学是一门新型的学科,是从环境角度分析土壤的。

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三大部分组成,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础。土壤中有的有益微生物直接参与土壤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腐殖质的形成和分解、养分的释放、氮素的固定等一系列土壤肥力的形成和发育过程。采用人为方式向土壤中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就能够增强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特别是农作物根际土壤微生态区系的微生物活性对植物根部营养则更为重要,因此,在植物根际施用微生态肥料,就可能以增加根际土壤中有益菌的数量和活性,使土壤肥力的增强。 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表示,目前我国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相当严峻——土壤污染程度加剧,土壤污染危害巨大,土壤污染防治基础薄弱——已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百姓身体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什么是土壤污染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其厚度一般在2 m左右。土壤不但为植物生长提供机械支撑能力,并能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肥力要素。近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凡是妨碍土壤正常功能,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还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物质,都叫做土壤污染物。 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广、种类多,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铜、汞、铬、镉、镍、铅等)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3,4-苯并以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及厩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 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 为了控制和消除土壤的污染,首先要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同时还要采取防治措施,如针对土壤污染物的种类,种植有较强吸收力的植物,降低有毒物质的含量(例如羊齿类铁角蕨属的植物能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或通过生物降解净化土壤(例如蚯蚓能降解农药、重金属等);或施加抑制剂改变污染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方向,减少作物的吸收(例如施用石灰),提高土壤的pH,促使镉、汞、铜、锌等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此外,还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改变耕作制度、换土、深翻等手段,治理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 soil pollution 人为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并进而造成农作物中某些指标超过国家标准的现象,称为土壤污染。 污染物进入土壤的途径是多样的,废气中含有的污染物质,特别是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地面进入土壤,废水中携带大量污染物进入土壤,固体废物中的污染物直接进入土壤或其渗出液进入土壤。其中最主要的是污水灌溉带来的土壤污染。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板结,也是土壤污染的来源之一。 土壤污染除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外,更为严重的是土壤对污染物具有富集作用,一些毒性大的污染物,如汞、镉等富集到作物果实中,人或牲畜食用后发生中毒。 如我国辽宁沈阳张士灌区由于长期引用工业废水灌溉,导致土壤和稻米中重金属镉含量超标,人畜不能食用。土壤不能再作为耕地,只能改作他用。 由于具有生理毒性的物质或过量的植物营养元素进入土壤而导致土壤性质恶化和植物生理功能失调的现象。土壤处于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无机界和生物界的中心,不仅在本系统内进行着能量和物质的循环,而且与水域、大气和生物之间也不断进行物质交换,一旦发生污染,三者之间就会有污染物质的相互传递。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和积累的污染物常通过食物链传递而影响人体健康。 污染物类型 土壤污染物有下列4类:①化学污染物。包括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前者如汞、镉、铅、砷等重金属,过量的氮、磷植物营养元素以及氧化物和硫化物等;后者如各种化学农药、石油及其裂解产物,以及其他各类有机合成产物等。②物理污染物。指来自工厂、矿山的固体废弃物如尾矿、废石、粉煤灰和工业垃圾等。③生物污染物。指带有各种病菌的城市垃圾和由卫生设施(包括医院)排出的废水、废物以及厩肥等。④放射性污染物。主要存在于核原料开采和大气层核爆炸地区,以锶和铯等在土壤中生存期长的放射性元素为主。 污染物进入土壤的途径 主要有:①污水灌溉。用未经处理或未达到排放标准的工业污水灌溉农田是污染物进入土壤的主要途径,其后果是在灌溉渠系两侧形成污染带。属封闭式局限性污染。②酸雨和降尘。工业排放的 SO2、NO等有害气体在大气中发生反应而形成酸雨,以自然降水形式进入土壤,引起土壤酸化。冶金工业烟囱排放的金属氧化物粉尘,则在重力作用下以降尘形式进入土壤,形成以排污工厂为中心、半径为2至3公里范围的点状污染。③汽车排气。汽油中添加的防爆剂四乙基铅随废气排出污染土壤,行车频率高的公路两侧常形成明显的铅污染带。④向土壤倾倒固体废弃物。堆积场所土壤直接受到污染,自然条件下的二次扩散会形成更大范围的污染。⑤过量施用农药、化肥。属农业区开放性的。 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去向 进入土壤的污染物,因其类型和性质的不同而主要有固定、挥发、降解、流散和淋溶等不同去向。重金属离子,主要是能使土壤无机和有机胶体发生稳定吸附的离子,包括与氧化物专性吸附和与胡敏素紧密结合的离子,以及土壤溶液化学平衡中产生的难溶性金属氢氧化物、碳酸盐和硫化物等,将大部分被固定在土壤中而难以排除;虽然一些化学反应能缓和其毒害作用,但仍是对土壤环境的潜在威胁。化学农药的归宿,主要是通过气态挥发、化学降解、光化学降解和生物降解而最终从土壤中消失,其挥发作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自身的溶解度和蒸气压,以及土壤的温度、湿度和结构状况。例如,大部分除草剂均能发生光化学降解,一部分农药(有机磷等)能在土壤中产生化学降解;目前使用的农药多为有机化合物,故也可产生生物降解。即土壤微生物在以农药中的碳素作能源的同时,就已破坏了农药的化学结构,导致脱烃、脱卤、水解和芳环烃基化等化学反应的发生而使农药降解。土壤中的重金属和农药都可随地面径流或土壤侵蚀而部分流失,引起污染物的扩散;作物收获物中的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物也会向外环境转移,即通过食物链进入家畜和人体等。施入土壤中过剩的氮肥,在土壤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分别形成NO、 N□和NH□、N□。前两者易于淋溶而污染地下水,后两者易于挥发而造成氮素损失并污染大气。 防治 防治土壤污染,首先应通过国家立法,健全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标准和制度;同时应通过土壤质量监测,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合理施用农药、�省⒔�贸げ辛艉投匀诵蟾叨拘耘┮�换褂Χ酝恋匮现仄苹档目笊胶凸ひ登��械乇砭肮鄣男薷矗�员3只肪城褰嗟却胧?预防土壤污染的发生。对于已经污染的土壤,一般可采取下列措施进行改良和利用:①改革耕作制度。土壤中污染物的危害程度常与土壤性质密切相关。如有机氯农药在旱作土壤中的残留期可长达数年,而在水田中嫌气微生物群体的作用下,只需2至3个月即可基本消失。在水田中镉离子易形成难溶性化合物而毒害减轻;砷则相反,在水田中可形成比砷酸毒性更强的亚砷酸。因而可根据这些原理调整耕作制度,以减轻土壤污染的危害。②合理利用污染土地。严重污染的土壤可改种非食用经济作物或经济林木以减少食品污染。③施用石灰、磷酸盐、氧化铁等化学改良剂,可减轻土壤中重金属的毒害。采用稀酸和氯化铁处理土壤可加速排除土壤中的重金属,但具体实施时要防止污染地下水。④客土或深埋等工程措施,是快速和较彻底地治理土壤污染的方法,但工程量较大。 一、土壤的污染源 土壤的污染,一般是通过大气与水污染的转化而产生,它们可以单独起作用,也可以相互重叠和交叉进行,属于点污染的一类。随着农业现代化,特别是农业化学化水平的提高,大量化学肥料及农药散落到环境中,土壤遭受非点污染的机会越来越多,其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在水土流失和风蚀作用等的影响下,污染面积不断地扩大。 根据污染物质的性质不同,土壤污染物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类:无机物主要有汞、铬、铅、铜、锌等重金属和砷、硒等非金属;有机物主要有酚、有机农药、油类、苯并芘类和洗涤剂类等。以上这些化学污染物主要是由污水、废气、固体废物、农药和化肥带进土壤并积累起来的。 (一)污水灌溉对土壤的污染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含有氮、磷、钾等许多植物所需要的养分,所以合理地使用污水灌溉农田,一般有增产效果。但污水中还含有重金属、酚、氰化物等许多有毒有害的物质,如果污水没有经过必要的处理而直接用于农田灌溉,会将污水中有毒有害的物质带至农田,污染土壤。例如冶炼、电镀、燃料、汞化物等工业废水能引起镉、汞、铬、铜等重金属污染;石油化工、肥料、农药等工业废水会引起酚、三氯乙醛、农药等有机物的污染。 (二)大气污染对土壤的污染 大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工业中排出的有毒废气,它的污染面大,会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工业废气的污染大致分为两类:气体污染,如二氧化硫、氟化物、臭氧、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气溶胶污染,如粉尘、烟尘等固体粒子及烟雾,雾气等液体粒子,它们通过沉降或降水进入土壤,造成污染。例如,有色金属冶炼厂排出的废气中含有铬、铅、铜、镉等重金属,对附近的土壤造成污染;生产磷肥、氟化物的工厂会对附近的土壤造成粉尘污染和氟污染。 (三)化肥对土壤的污染 施用化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但不合理的使用,也会引起土壤污染。长期大量使用氮肥,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生物学性质恶化,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过量地使用硝态氮肥,会使饲料作物含有过多的硝酸盐,妨碍牲畜体内氧的输送,使其患病,严重的导致死亡。 (四)农药对土壤的影响 农药能防治病、虫、草害,如果使用得当,可保证作物的增产,但它是一类危害性很大的土壤污染物,施用不当,会引起土壤污染。 喷施于作物体上的农药(粉剂、水剂、乳液等),除部分被植物吸收或逸入大气外,约有一半左右散落于农田,这一部分农药与直接施用于田间的农药(如拌种消毒剂、地下害虫熏蒸剂和杀虫剂等)构成农田土壤中农药的基本来源。农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农药,在根、茎、叶、果实和种子中积累,通过食物、饲料危害人体和牲畜的健康。此外,农药在杀虫、防病的同时,也使有益于农业的微生物、昆虫、鸟类遭到伤害,破坏了生态系统,使农作物遭受间接损失。 (五)固体废物对土壤的污染 工业废物和城市垃圾是土壤的固体污染物。例如,各种农用塑料薄膜作为大棚、地膜覆盖物被广泛使用,如果管理、回收不善,大量残膜碎片散落田间,会造成农田“白色污染”。这样的固体污染物既不易蒸发、挥发,也不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是一种长期滞留土壤的污染物。 二、 土壤污染的防治 (一)科学地进行污水灌溉 工业废水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有些工厂排出的废水可能是无害的,但与其他工厂排出的废水混合后,就变成有毒的废水。因此在利用废水灌溉农田之前,应按照《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规定的标准进行净化处理,这样既利用了污水,又避免了对土壤的污染。 (二)合理使用农药 重视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合理使用农药,这不仅可以减少对土壤的污染,还能经济有效地消灭病、虫、草害,发挥农药的积极效能。在生产中,不仅要控制化学农药的用量、使用范围、喷施次数和喷施时间,提高喷洒技术,还要改进农药剂型,严格限制剧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重视低毒、低残留农药的开发与生产。 (三)合理施用化肥,增施有机肥 根据土壤的特性、气候状况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特点,配方施肥,严格控制有毒化肥的使用范围和用量。 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可增强土壤胶体对重金属和农药的吸附能力。如褐腐酸能吸收和溶解三氯杂苯除草剂及某些农药,腐殖质能促进镉的沉淀等。同时,增加有机肥还可以改善土壤微生物的流动条件,加速生物降解过程。 (四)施用化学改良剂,采取生物改良措施 在受重金属轻度污染的土壤中施用抑制剂,可将重金属转化成为难溶的化合物,减少农作物的吸收。常用的抑制剂有石灰、碱性磷酸盐、碳酸盐和硫化物等。例如,在受镉污染的酸性、微酸性土壤中施用石灰或碱性炉灰等,可以使活性镉转化为碳酸盐或氢氧化物等难溶物,改良效果显著。 因为重金属大部分为亲硫元素,所以在水田中施用绿肥、稻草等,在旱地上施用适量的硫化钠、石硫合剂等有利于重金属生成难溶的硫化物。 对于砷污染土壤,可施加Fe2SO43和MgCl2等生成FeAsO4、Mg�NH4 AsO4等难溶物减少砷的危害。另外,可以种植抗性作物或对某些重金属元素有富集能力的低等植物,用于小面积受污染土壤的净化。如玉米抗镉能力强,马铃薯、甜菜等抗镍能力强等。有些蕨类植物对锌、镉的富集浓度可达数百甚至数千ppm,例如,在被砷污染的土壤上谷类作物无法生存,但在其上生长的苔藓砷富集量可达1250×10-6。 总之,按照“预防为主”的环保方针,防治土壤污染的首要任务是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对已污染的土壤,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清除土壤中的污染物,控制土壤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 中国土壤污染的特点 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废弃物污染等问题一般都比较直观,通过感官就能发现。而土壤污染则不同,它往往要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化验和农作物的残留检测,甚至通过研究对人畜健康状况的影响才能确定。因此,土壤污染从产生污染到出现问题通常会滞后较长的时间。如日本的“痛痛病”经过了10~20年之后才被人们所认识。 土壤污染的累积性。污染物质在大气和水体中,一般都比在土壤中更容易迁移。这使得污染物质在土壤中并不象在大气和水体中那样容易扩散和稀释,因此容易在土壤中不断积累而超标,同时也使土壤污染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土壤污染具有不可逆转性。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许多有机化学物质的污染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降解。譬如:被某些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可能要100~200年时间才能够恢复。 土壤污染很难治理。如果大气和水体受到污染,切断污染源之后通过稀释作用和自净化作用也有可能使污染问题不断逆转,但是积累在污染土壤中的难降解污染物则很难靠稀释作用和自净化作用来消除。 土壤污染一旦发生,仅仅依靠切断污染源的方法则往往很难恢复,有时要靠换土、淋洗土壤等方法才能解决问题,其他治理技术可能见效较慢。因此,治理污染土壤通常成本较高、治理周期较长。 鉴于土壤污染难于治理,而土壤污染问题的产生又具有明显的隐蔽性和滞后性等特点,因此土壤污染问题一般都不太容易受到重视。 辐射污染:大量的辐射污染了土地,使被污染的土地含有了一种毒质。这种毒质会使植物生长不了,停止生长! 焚烧树叶:树叶里含有一种有毒物质,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散发出来的。但一遇火,就会蒸发毒物。人一呼吸,就会中毒

保护土壤资源,提高土壤-植物系统的生产能力,充分利用土壤-植物系统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是环境土壤学研究的基本目的。它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 研究土壤背景值。其方法是,积累原始性和基础性资料,建立土壤环境背景资料数据库,以保证研究资料的准确性、可比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② 研究土壤环境污染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可能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对土壤环境质量作出科学的预测。③ 研究土壤及其边界环境中污染物特别是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和分布规律,弄清它们的来源和归宿。④ 定量研究人为污染因素(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对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特性的微观机理和宏观生态效应。⑤ 研究土壤-植物系统污染的生态效应和卫生学评价,进行流行病学的统计相关分析和因果关系定量分析。如土壤及其边界环境污染对资源利用、生物生产力和生态效应的影响评价。⑥ 研究土壤-植物系统对主要污染物的净化功能和作用机理、反应动力学及其环境条件,为发展城市污水的土地处理系统提供科学依据。⑦ 建立土壤及其边界环境中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的生物物理化学行为数学模式,并通过实践不断加以修改和完善。⑧ 在严格的环境土壤学实验基础上,参考各种环境质量基准值,研究土壤环境标准。⑨ 综合污染源、污染物类型、污染方式、污染途径、土壤类型及其分布的地貌条件、地球化学特征、气候和水文条件等因素,计算土壤的环境容量,确定表述土壤环境容量的数学模式,为实行土壤污染的总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⑩ 在发展国民经济的过程中,研究厂矿、企业、城市和大工程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通过实地调查和实验,研究土壤-植物系统及其边界环境的污染防治途径和措施。 研究土壤环境质量基准,例如收集和制备各种标准土壤样品、生物样品、纯化学标准品,建立跨部门的技术协作网,实现土壤环境分析测试方法的标准化。

环境科学概论论文有关土壤的问题

这个“土壤”的概念与一般的概念差别不大,只不过是从环境角度考虑而已。环境土壤学是一门新型的学科,是从环境角度分析土壤的。

首先你得确定下你的论题吧,你可以通过查阅资料等等方式来找灵感,可以看下(土壤科学)等等这样的资料参考吧

从环境土壤学的角度出发,考虑到土壤抽象的历史定位(历史自然体)、具体的物质描述(疏松而不均匀的聚积层)以及代表性的功能表征(生产力、生命力、环境净化力),可将土壤作如下定义,即“土壤是历史自然体,是位于地球陆地表面和浅水域底部具有生命力、生产力的疏松而不均匀的聚积层,是地球系统的组成部分和调控环境质量的中心要素”。这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综合性的定义,较为充分地反映了土壤的本质和特征。(参考文献:《环境土壤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0)

环境科学概论论文有关土壤的问题和答案

土壤对植物的作用:土壤为植物提供根系的生长环境,为其保温,保湿,同时能够辅助根部对植株的固定作用。  1、土壤是很好的“储藏室”,其中可以储存水分、空气、矿质元素,这些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植物直接从土壤中摄取。  2、土壤内含有大量其它生物,如微生物和无脊椎动物。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质(植物无法直接吸收有机物)使之变成植物能够直接利用的无机物,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营养;无脊椎动物如蚯蚓,能够通过其生理作用(运动等)达到翻土的目的,使土壤空隙加大,增大空气的含量,同时蚯蚓粪便能够为植物提供直接营养。

环境科学概论论文有关土壤的资料及答案

土壤圈 土壤圈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相互作用的产物。土壤物质来源于这些圈层,以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存在着,固体部分包括有机物(来源于生物圈)和无机矿物(来源于岩石圈),液体部分即土壤溶液(水圈的组成部分),气体既包括大气中的气体,还包括土壤生物化学反应释放出的气体(最终进入大气圈)。同时,土壤携带了其形成时的环境信息。土壤是地壳表层长期演化形成的,是生命的温床,是复杂的生物物理化学体系。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时刻离不开土壤这一宝贵资源,但是由于工业文明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土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保持土壤使之可持续地被人类所利用已是迫在眉睫的历史任务。 土壤的形成 土壤的生物物理化学关系 土壤危机 保持土壤 土壤环境信息

我没有农学概论的,不过自己总结过作物栽培的,希望可以帮到你,大体差不多。土壤学的我没有保存,可以再帮你找找看看课件作物栽培学总论一、名词解释1、作物:广义上指有利于人类而由人工进行栽培的植物。狭义上指农田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作物栽培学: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2、引种:作物引种就是从外地或外国引入当地没有的作物品种或品系,借以丰富当地的作物资源。(条件:要达到一定规模、从外地引入、当地没有、引种的作物要完成其生活史)3、简单引种:由于植物本身的适应范围广,以致不改变遗传性也能适应新的环境条件,或者是原分布区域可引入地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小,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更适合植物的生长,植物生长正常甚至更好。4、驯化引种:植物本身适应性很窄,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与原产地的差异太大,植物生长不正常甚至死亡,但是经过精细的栽培管理,或结合杂交、诱变、选择等改良植物的措施,逐步改变遗传性以适应新的环境,使引进的植物正常生长。5、6、生物学零度:指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消耗相等情况下的温度。7、生长: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8、发育:指作物一生中,其结构、机能的质变过程,它的变现是细胞、组织和器官分化,最终导致植物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成。9、生长发育的周期性:作物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适应着周围环境的变化,所发生的生长发育上的节奏性,称为周期性。10、生育期: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长发育所需时间为作物的大田生育期,以天数表示11、作物的生育时期:指作物一生中其外部形态、特征及其内部生育特性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划分的时期。12、作物的物候期:指作物的生长发育在一定条件下所表现的形态特征,人为地制定的一个具体标准,以便科学地把握作物的生育进程。13、植物学上的种子:指由胚珠受精后发育而成的有性繁殖器官。 生产上的种子:泛指用于播种繁殖下一代的播种材料。 种子寿命:种子从采收到失去发芽力的时间14、种子的休眠:在适宜萌发的条件下,作物种子和供繁殖的营养器官暂时停止萌发的现象。15、感温性:指一些作物在其营养生长期必须经过一段较低温度诱导才能转化为生殖生长的特性。积温:某生育时期或某一时期内逐日平均气温的累积之和。活动积温:生育期或某一生育阶段内大于等于生物学零度的逐日平均温度之和。有效积温:生育期或某一生育阶段内逐日平均温度大于生物学零度之和。16、感光性:不同作物品种的花器分化和形成需要一定光周期诱导的特性。17、作物的基本营养生长性:指不同作物品种的基本营养生长期长短的差异特性。18、基本营养生长期:在作物进入生殖生长前,不受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影响而缩短的营养生长期。19、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指作物必须经过一定的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后才能从营养生长转化为生殖生长,进行花芽分化成幼穗分化,进而才能开花结实的特性。20、生物产量:指作物一生中即全生育期内通过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用,即通过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所生产和积累的各种有机物的总量。21、经济产量:指对人类最有经济价值的那部分产量的重量,即人类栽培作物的主要利用部分的重量。22、经济系数(收获指数):指经济产量占其生物产量的比例,即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23、作物产量:指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作物群体的产量,即由个体产量或产品器官数量所构成。24、叶面积密度:冠层内叶的垂直分布密度。相对生长率RGR:指单位时间、单位重量植株的重量增加的速率。 绝对增长率AGR:指单位时间内的绝对增长量。 叶面积指数LAI:单位土地面积与该面积上生长的总叶面积的大小之比。25、净同化率NAR:指单位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干物质增长量。(反映光合效率高低)26、叶面积比率LAR:指叶面积与植株干重之比。27、叶干重比LWR:指叶的干重与植株干重之比。 比叶面积SLA:指叶面积与叶干重之比。(反映叶片厚度) 作物生长率(群体生长率)CGR:表示在单位时间、单位土地面积上所增加的干物重。28、源:指向其他的生长器官或组织生产和输送光合产物的器官或组织。 库:指接受或贮藏光合产物的组织或器官。 流:指源与库间的输导系统,反映了源库间的运输能力。29、人工环境:广义是指所有的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创造的环境,而人为的环境污染,干扰和破坏植物资源的现象,是人工环境的负面表现。狭义指在人工控制下的作物环境。30、光周期反应:制作物受日照长短所控制的现象。短日照作物:凡是缩短日照能提早开花的作物。31、酸雨:指pH小于6的大气酸性化学组分通过降水的气象过程进入到陆地、水体的现象。32、种植制度(作物栽培制度):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构成、配置、熟制和种植方式的总称。33、作物布局:指一个地区或一个生产单位(或农户)种植作物的种类及其种植地点配置。34、复种:指在同一地块上一年内接连种植或收获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35、复种指数:指全年作物收获总面积与耕地面积的百分比。36、套作(套种、串种):是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单作(清种):是在同一块田地上只种植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 混作(混种):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不分行或同行混合在一起种植的种植方式。 间作:指在一个生长季内,在同一块田地上分行或分带间隔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37、轮作:指在同一块田地上不同年度间按照一定的顺序轮换种植不用作物或不同的复种形式的种植方式。 38、连作:指在同一块田地上不同年度间按照一定的顺序轮换种植相同作物或采用相同的复种方式的种植方式。 39、土壤肥力(地力):指土壤、水、肥、气、热四大地力因素相互制约和协调的结果所综合表现出来的生产能力。 40、少耕:指在常规耕作基础上减少土壤耕作的次数或全田间隔耕种,减少耕作面积的一类耕作方法。 41、免耕(零耕直接播种):指作物播种前不用犁、耙整理土地,直接在茬地上播种,在播后和作物生育期间也不使用农具进行土壤管理的耕作方法。 42、作物营养临界期: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常有一个时期对某种养分的要求在绝对量上虽不算太多,但需要的程度很迫切,此时如缺少这种养分,作物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而且由此造成的损失,即使后来补施这种养分也很难纠正和弥补过来,这一时期就叫做作物营养临界期。 43、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指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吸收速度和绝对数量上需要养分最大,且此时施肥的作用最明显,增产效率最高的时期。 44、水分临界期:指作物一生中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温度临界期:对外界温度最敏感的时期。 45、灌溉:补充作物生长期间利用天然降水不足部分的需水量。 灌溉定额:指单位面积上作物全生育期内的总灌溉水量。 46、节水灌溉制度:要充分有效地利用自然降水和灌溉水,最大限度地减少作物耗水过程中的损失,优化灌水次数和灌水定额,把有限的水资源用到作物最需要的时期,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耗水量的产量和产值。 47、开花:是指花朵张开,已成熟的雄蕊和雌蕊暴露出来的现象。授粉:成熟的花粉粒借助外力的作用从雄蕊花药传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受精:作物授粉后,雌雄性细胞即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融合的过程。 48、临界暗期:是在昼夜周期中短日照作物能够开花所必需的最短暗期长度,或长日照作物能够开花所必需的最长暗期长度。 49、同伸关系,同伸器官:在同一时间内某些器官呈有规律的生长或伸长,叫做作物器官的同伸关系,这些同时生长的器官就是同伸器官。 50、作物的生命周期:作物从种子发芽、营养器官的形成生长、花芽分化生长、开花受精,直至种子成熟为止。 51、土壤耕作:是利用农用机具切割破碎土壤并直接改变土壤物理性状的农作技术。 52、肥料需要总量=(当季作物总吸收量—土壤养分供应量)/(肥料中该养分的含量*肥料利用率) 53、地膜覆盖栽培:采用透明的塑料薄膜覆盖农作物地面的保护地栽培。露地育苗:在自然温度满足作物幼苗生长条件下不加覆盖材料采用的育苗方式。 54、寒害:零度以上低温对作物造成的伤害。冻害:零度以下低温对作物造成的伤害。 55、春化作用:经过低温诱导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 56、生理需水:作物体内保持水分平衡和正常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水。生态需水:维持作物生长发育良好的环境条件所需要的水。蒸腾系数:作物制造一克干物质所需要的水分量。 57、生态适应性:作物生存对生态环境条件的要求与实际生态环境的吻合程度。分蘖力:作物产生分蘖的特性和能力。分蘖期:全田有百分之五十植株出现第一分蘖的时间。有效分蘖:早期发生的低位。顶端优势:作物顶芽生长抑制侧芽发育或生长的现象。叶龄指数:作物某一时期已抽出叶数占总的叶数的百分数。 二、简答题1、作物栽培学的研究内容。①作物高产生育规律与机理研究;②作物生育各期综合诊断内容、方法及原理研究;③关于栽培措施调控原理和合理应用的研究。2、栽培作物与野生植物的主要区别。①栽培作物的各器官,尤以人类利用的器官变得巨大和迅速生长;②栽培作物产品有用成分改进;③栽培作物传播手段退化;④栽培作物成熟期一致,野生植物不一致;⑤栽培作物种子休眠减弱或缩短,野生植物休眠期长;⑥栽培作物防护机理减退,而野生植物机械保护组织发达。3、引种驯化的原则与方法。(1)原则:适地适树,改树适地,改地适树(很困难)。(2)方法:A、引种目标及其可行性分析。B、引种材料的搜集与检疫。C、引种试验、驯化与选择。D、引种材料的评价与应用。4、生长和发育的关系。(1)作物的生长是量的增加,而发育是质的变化。(2)发育是生长的前提,生长又是分化、发育的基础。(3)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是交织在一起进行的,没有生长便没有发育,没有发育也不会有进一步的生长,因此,生长和发育是交替进行的。(4)二者存在矛盾:①若养分过多,作物生长过旺,枝叶繁茂,致使花芽分化缓慢,花芽数量少,严重时花器官也可转为营养器官,不利作物的发育。②若养分过少,作物生长不良,受到明显抑制,作物花器或果实数量和质量都会降低,也会抑制作物的发育。5、“S”形生长过程及其应用。(1)“S”形生长曲线可细分为4个时期:缓慢增长期、快速增长期、减速增长期、缓慢下降期。(2)应用:①S形曲线可作为检验作物生长发育进程是都正常的依据之一;②决定调控时间,控制株高和稻粒的生长;③作为调节各器官平衡生长的参照。6、作物的生育期、生育时期和物候期的区别。(1)生育期:①对于以收种子为主的作物是指从种子出苗到作物成熟的天数;②采用育苗栽培的作物,将其生育期分为苗床生育期和大田生育期;③作物生育期长短不同,这主要是作物的遗传性和所处的环境条件决定的。(2)生育时期:指在作物一生中,某外部形态,特征及其内部生育特性上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根据其变化而划分的时期。可以指作物全田出现显著形态变化的植株达到规定百分率的起始时期,一般始期以10%为标准。也表示作物一生中其外部形态上呈现显著变化后持续的一段时间,一般以该时期始期至下一始期始期天数计。(3)物候期: 指作物生长发育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所表现的形态特征,人为地制定一个具体标准,以便科学地把握作物的生育过程。7、种子的类型有哪些?①由胚珠受精后发育而成的种子:如豆类、麻类、棉花、油菜、烟草等作物的种子;②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如稻、麦、玉米、高粱、谷子等的颖果,荞麦和向日葵的瘦果,甜菜的聚合果等;③进行无性繁殖用的根、茎等营养器官:如甘薯的块根,马铃薯的块茎,甘蔗的茎节等;④人工种子:包括体胚、人工胚乳、人工种皮,在本质上属无性繁殖。8、种子休眠的类型、原因及打破的措施。(1)原始休眠:种子在生理成熟时或收获后立即进入休眠状态。二次休眠:由于不利环境条件的诱导而引起自我调节的休眠状态。(2)原因:①胚的后熟:包括生理后熟和形态后熟。打破措施有层积法、变温处理、激素处理。-②硬实引起的休眠:种皮不透水、不透气和机械约束作用。打破措施有机械磨伤种皮或者用酒精、浓硫酸等化学物质处理。③发芽的抑制性物质存在引起的休眠:如脱落酸、酚类化合物、有机酸等。打破措施有利用植物激素进行种子处理和清水冲洗。9、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及其调控。(1)关系:①营养生长期是生殖生长的基础;②生殖生长是营养生长的前提。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两者矛盾大,要促使其协调发展;③营养生长不良,抑制生殖生长。在生殖生长期,作物营养生长还在进行,要掌握得当。(2)调控:营养生长过旺。修剪、环剥、肥水控制、保花保果。生殖生长过旺。疏花疏果、加强肥力、化学药剂。10、地上部生长与地下部生长的关系及其调控。(1)作物的地上部分包括茎、叶、花、果实、种子,地下部分主要是指根,也包括块茎、鳞茎等。作物的地上部生长与地下部生长有密切的关系。根系如果生长不好,则地上部的生长会受到很大影响;相反,地上部的生长对根系的生长也有重要作用。(2)地上部与地下部物质进行相互交换。一方面地下部与地上部依赖大量物质的相互交换,另一方面,跟与地上部分还进行着微量活性物质的交换。(3)地上不与地下部重量保持一定比例。(4)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措施对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的影响不一致。11、影响经济系数高低的因素有哪些? 经济系数的高低仅表明生物产量转运到经济产品器官中的比例,并不表明经济产量的高低。通常,经济产量的高低与生物产量高低成正比。不同作物的经济系数的高低与遗传基础、收获器官及其化学成分以及栽培技术和环境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有关。一般说来,收获营养器官的作物,其经济系数比收获子实的作物要高;同为收获子实的作物,产品从碳水化合物为主的比含蛋白质和脂肪为主的作物要高。植株偏高或过矮,经济系数不高,产量也相应降低,前者生物产量高,后者生物产量低。虽然不同作物的经济系数有其相对稳定的数值变化范围,但可通过品种改良、优化栽培技术及改善环境条件等,可以使经济系数达到高值范围,在较高的生物学产量基础上获得较高的经济产量。12、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关系、限制因子和调节措施。(1)产量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作物群体的产量,即由个体产量或产品器官数量所构成。①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作物产量随产量构成因系数值的增大而增加。但一般产量构成因素很难同步增长,往往彼此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特别是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株数(密度)与单株产品器官数量间的负相关关系较明显。②在产量构成因素中存在着实现高产的最佳组合,说明个体与群体协调发展时产量可以提高。③产量因素在其形成过程中具有自动调节现象,这种调节主要反映在对群体产量的补偿效应上,不同作物的自动调节能力不同。(2)限制因子:作物品种的遗传因素、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管理措施。(3)调节措施:①选育优质高产的品种;②推广反季节栽培;③合理安排种植密度;④进行合理施肥、灌溉,保证水肥供应充足,防治病虫害;⑤增大作物光合面积,增长光合时间,提高光合效率,增加作物干物质的积累。13、作物的源、库、流理论及其应用。(1)源是指向其他生长器官或组织生产和输送光合产物的器官或组织,在作物中主要指绿色叶片。库是指接受或贮藏光合产物的组织或器官,一般都是指最终的收获器官或组织。流是指源与库间的输导系统,它反映了源库间的运输能力。(2)三者关系:源是库的有机养料供应者,是产量形成和充实的重要物质基础。库对源的大小,尤其是源的光合活性具有明显的反馈作用。流是库与源的纽带,是源与库间的输导系统。(3)协调方法及理论:①要争取单位面积上的群体有较大的库容量,就必须从强化源的供给能力入手。②适当增大库源比可提高源活性,促进干物质积累。③库对源的大小和活性有明显的反馈作用。④源、库器官的功能是相对的,有时同一器官兼有两个因素的双重作用。⑤库、源大小对流的方向、速率数量起着“拉力”和“推力”作用。⑥同化物的运输是由各生长部位的相对库容量决定的。⑦在实际生产中,除非发生茎秆倒伏或遭受病虫害等特殊情况,流不会成为限制产量的主导因素。⑧培育健壮的茎秆,使输导组织发达,可促进库的形成。(4)应用:①对源强库弱品种作物,应多施P、K肥,增加开花数量,修建株型等达到减源增库的目的。②对源弱库强品种作物,应增施有机肥,增强叶片光合能力,进行疏花疏果。③对源库适中作物,使流顺畅。14、提高作物产量潜力的途径有哪些?(1)培育高光效的品种。(2)通过增加叶面积指数,延长叶面积持续时间,利用太阳辐射在冠层内的吸收、反射、透射、漏射提高作物群体的光能截获量。(3)降低呼吸消耗。(4)改善栽培环境和栽培技术:①合理的种植制度,套种、复种、间种;②合理密植;③培育优良植株;④改善水肥条件;⑤使用作物生长调节剂;⑥增加田间CO2浓度。15、温度三基点的特征?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有最低点、最适点和最高点之分,称为温度的三基点。在最适点温度范围内,作物生长发育得最好,当温度处于最低点或达到最高点时作物尚能忍受,但生命力降低。如果温度在最低点一下或最高点以上,则作物开始受到伤害,甚至死亡。当供试品种、试验条件改变时,三基点的温度常有变化,并不是绝对的。低温的危害:1、作物对低温有逐渐适应能力2、不同作物低温能力不同,同一作物不同部位不同3、现实生活中影响较大的低温是冬季低温,早霜和晚霜16、作物的间混套复种。(1)复种:指在同一地块上一年内接连种植或收获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复种指数:指全年作物收获总面积与耕地面积的百分比。作用:增加作物有效播种面积,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解决作物之间的争地矛盾。条件:热量、水分、肥力、劳畜力、机械化条件。技术:作物组合、品种搭配、育苗移栽、早发早熟。方式:二年三熟、一年两熟、一年三熟。(2)套作(套种、串种):是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单作(清种):是在同一块田地上只种植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 混作(混种):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不分行或同行混合在一起种植的种植方式。 间作:指在一个生长季内,在同一块田地上分行或分带间隔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技术要点:①选择适宜的作物和品种;②建立合理的田间配置;③作物生长发育调控技术:适时播种,保证全苗,促苗早发。适当增施肥料,合理施肥,在共生期间要早间苗,早补苗,早追肥,早除草,早治虫。施用生长调节剂,控制高层作物生长,促进低层作物生长,协调各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即使综合防治病虫。早熟早收。 17、作物的分类。一、根据作物的生理生态特性分类。 (1)温度条件要求:喜温作物:稻、玉米、高粱、谷子、棉花。耐寒作物:麦、马铃薯、豌豆、油菜。 (2)光周期反应:长日照作物:麦类作物、油菜。短日照作物:稻、玉米、大豆、棉花、烟草。中性作物:荞麦。定日照作物:甘蔗。 (3)CO2同化途径:三碳作物:水稻、小麦、大豆、棉花、烟草。四碳作物:玉米、高粱、谷子、甘蔗。景天酸作物:凤梨科、龙舌兰麻、菠萝麻、兰花、百合。 (4)播种期:春播作物、夏播作物、秋播作物、冬播作物。 (5)种植方式和田间管理方式:密植作物、中耕作物。二、按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 (1)粮食作物:谷类作物、豆类作物、薯芋类作物。 (2)经济作物:纤维作物:种子纤维、韧皮纤维、叶纤维。油料作物:花生、油菜、芝麻、向日葵、蓖麻、苏子、红花。糖料作物:甘蔗、甜菜、甜叶菊、芦粟。其他作物:烟草、茶叶、薄荷、咖啡、啤酒花、代代花。 (3)饲料和绿肥作物:苜蓿、紫云英、三叶草、黑麦草、水葫芦。三、繁殖方式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常异花授粉、无性繁殖。影响农产品品质的因素:1、遗传因素 a常规育种b生物技术改良品质c品质优异的作物种质资源的理由2、环境因素a光照b温度c水分d大气污染e土壤 提高作物产品品质的途径:选用优质品种2、改进栽培技术a合理轮作b合理密植c科学施肥d适时灌溉和排水e适时收获3、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 我国在作物栽培科学的理论方面有哪些独到的建树?1总结出了一套培育壮苗技术原理2总结出了合理密植的增产作用3提出了实现高产群体合理种植的理论4从高产田长相模式出发提出了模式化栽培理论 我国种植业区分?我国农业资源的特点:1大部分地区属于中纬度地带,光热条件好2东南部地区书季风影响强烈,西北部地区气候的大陆性极强,水条件差异很大3我国的山地显著多于平地,对土地利用和作物生产一般弊多利少。种植业区划的原则;1发展种植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相对一致性2作物结构生产布局和种植制度等特点的相对一致性3商品性生产与专业生产的相对一致性4实现种植业生产现代化的方向措施步骤的相对一致性5保持各级行政区界的完整性 喜氮作物:水稻、小麦、玉米、高粱 喜磷作物:油菜、大豆、花生、蚕豆、荞麦 喜钾作物:糖料作物、淀粉类作物 纤维类作物 我国的作物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1高产超高产事例年年有,但真正按照事先制定的方案一步步实现而获得者为数较少2高产几率出世后,能在同一块地保持两到三年者几乎没有,且能总结出的高差经验移植到别的地块的地区成功率极低。

03黄昌勇链接: 提取码:6hx4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