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政治学理论前沿论文题目大全及答案高中

发布时间:2024-07-06 02:19:39

政治学理论前沿论文题目大全及答案高中

有很多种,比如说:1、政治在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2、政治的本质3、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研究4、网络发展与政治现代化研究5、政治权力来源研究

一、行政学研究政府吗  在人们的观念中,往往认为行政学就是研究政府管理的。但“政府”这个概念实际上是一个政治学的概念。所谓政府是指“政议之府”。一般说来,总是在探讨政府与社会以及其它国家机构的关系时,才会使用政府的概念,特别是当一个问题属于政治学的范畴时,肯定会涉及到政府这个概念,但如果在这个层面上来探讨行政学,就显得有所牵强,以致于在行政学的研究和叙述中,何时使用政府和行政这两个概念都表现出了很大的随意性。  政府与行政的关系可以这样来理解:行政行为产生于政府和由政府中的组织机构或人员来承担。行政学在政府中所看到的是一个行政体系,而不是政府本身。如果说行政学是以政府为研究对象的话,那是不准确的。因为,站在行政学的视角上,政府是以行政体系而存在的,行政体系是经过行政学的抽象而确立起来的研究对象。或者说,行政学并不研究政府的全部,它只研究政府的行政行为以及与行政行为相关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对于政府的政治归属问题,行政学可以不去涉猎,它的研究更多地倾向于技术性的方面,是属于技术抽象意义上的行政。所以,在行政学的研究中,受过专业训练或有着专业素养的人,一般来说不习惯于使用政府这样的概念,他们总是努力地使用行政的概念。比如,用行政主体、行政组织、行政机构、行政部门等一系列概念来取代作为政治学概念的政府。即使在使用政府这个概念时,他们的真实所指也是政府的行政体系以及行政行为。可见,我们虽然把行政学定义为专门研究现代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科学,但是,这里所讲的政府,只是指与行政活动相关联的方面,并不包含对政府的一切方面的研究。  在较长时期内,行政学是作为政治学的分支学科而存在的,所以,它需要接受政治学的政府概念。作为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行政学的研究内容必然很具体。因其自身不需要有什么理论,它作为一个学科而能够成立的理论是由政治学赋予的。虽然19世纪末20世纪初行政学被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了出来[2],但它只是更多地引进了管理学方面的内容,而在学科的理论归属上,还是没有走出政治学为它划定的界限。行政学没有自己独立的理论建树,政府的概念成了行政学分析自己的研究对象的障碍。使得对于“行政学是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的问题一直有人表示疑义。科学界有着不成文的默契:一个没有自己独立理论的学科决不被看作是一个独立的学科。行政学要想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就不能现成地接受政治学为他提供的政府理论,它需要把政府抽象为行政体系,并加以分析,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的问题。我们相信,随着一批有着行政学专业素养的学人的出现,它的研究会从对行政体系的分析入手,来建构行政学的学科体系和确定研究的基本内容。  二、行政学是不是管理学  在我国的行政学研究中,行政学这个学科也被表述为行政管理学,这就造成了行政学与管理学之间划界不清,在教学和研究实际中,这已经成了行政学的学科尴尬。从行政管理学的概念可以看出,在一定程度上,人们是把行政学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来看待的,是一门特殊的具体的管理学科,即关于行政的管理学。根据这个思路,有的学者提出,既然行政的概念本身就包含着管理的含义,那就不应当同义反复地称行政管理学,而应当称作为政府管理学,即政府既是管理主体又是管理对象。这在表面上看来是合理的。但是,深入一步就会看到,政府是一个政治学的概念,在这个概念下进行行政学的学科建设和研究内容的延展,就会遇到一些无法回答的问题。比如,根据政治学的思路所建构的管理学究竟应当是一门管理学还是一门政治学。事实上,行政学时常为了自己是管理学还是政治学而发生争论,因为这是关系到行政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的问题,如果说行政学是政治学或作为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而存在的话,那么在行政学研究中就需要更多地引入政治的观念和原则,而且,如果把行政学定位在政府管理和管理政府的学科位置上,它也就势必会遇到必须回答的政治问题。但是,称之为政府管理学实际上又是把它作为一门管理学来看待的。管理学在20世纪的发展中,一个最为典型的特征就是根据科学的原则来进行管理学的学科建构,排斥价值因素的干扰。  在某种意义上,政治学与管理学是两门相距甚远的科学,各自有着自己独立的学科标准和方法论原则,而且这些标准和原则冲突极大。虽然在20世纪的后半期政治学出现过科学化的努力,有的学者试图建立所谓政治科学,但这种努力并没得到广泛认同,事实也证明这种努力不可能取得真正有实质意义的结果。管理学的发展中也有着管理文化学派的理论出现,可也至多只是提出了在管理中要重视文化因素,注重人的价值观念对管理过程的影响,提出了不同文化类型中的管理问题,但管理学家们从来也未准备建立不同文化类型的管理学,至今我们也无法设想所谓美国的管理学或日本的管理学,更不可能设想有所谓社会主义的管理学或资本主义的管理学。总之,政治学管理学化和管理学政治学化都是不可能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让行政学在政治学和管理学这样两个学科之间做出妥协是不可能的,至多只能是以行政学家的个人取向来确定行政学的学科位置。行政学家在研究行政学时若是服务于统治目的的,为了强化统治行为的合法性而谋求技术支持,或者为了统治的行政模式进行辩护的话,会更多地运用政治的思想方法来解决行政学问题。当行政学家站在管理的视角上来研究行政学时,他会根据管理学的学科标准和方法论原则去建构行政学。但是,在人类历史上,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产生于政府之中的行政行为都是服务于统治的目的的,政府中的行政体制结构也从属于统治的需要,这种服务于统治的和主要执行着统治职能的行政是一切传统社会中的行政模式。在近代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离,政府的统治职能和管理职能形成了一个以服务于管理为目的和主要担负着管理职能的政府行政模式。我们把前者称作为统治行政,把后者称为管理行政。  统治行政和管理行政作为人类行政发展史上的两个阶段或两种行政模式都有着历史性,它们都不是人类行政的终极模式,未来还必将有一种新型的行政模式取代它们。所以,无论从政治学还是从管理学的角度去建构行政学,都是不可取的。行政学在历史上的不同阶段与政治学和管理学的渊源关系,只是证明了行政学曾在一个时期是作为政治学的分支学科而存在的,而在另一个时期是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存在的,但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着独立化的进程,今天已经表现出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存在的可能性了。认识行政学发展的这个特征,对于行政学的研究来说,就找到了一个努力的方向。即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行政学研究工作的重心是把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来建设。有人认为行政学是一门“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这种观点其实是很不负责任的,是那种不愿对新兴学科作深入研究而又要对学科进行定位的托词。任何一门学科在其刚刚出现的时候,都具有边缘性和交叉性,但是它的边缘性和交叉性都是它初生时期的“胎毛”,一俟它走向成熟,就会蜕掉这些“胎毛”。或者说,我们无法把任何一门成熟的学科称作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只是当这门学科还不成熟的时候,才这样临时性地描述它。行政学的发展迄今为止还具有边缘性和交叉性的特点,但这个特点不应当加以强化,而应当在学科发展中逐渐通过学科自身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的确定,通过自己独立的理论建构来加以消除。  行政学是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首先取决于它是否有着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我们不同意把行政学仅仅看作是研究政府管理的,这往往会把行政学的研究对象与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相混同。同样,我们提出“统治行政”与“管理行政”概念时,也要强调人类的行政历史有过统治行政的历史时期和管理行政的历史时期,但在人类的未来,可能会是一种既不同于统治行政也不同于管理行政的服务行政。所以,不能因为我们正处于一个管理行政的时代,就把行政学简单地看作是管理学,或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这就决定了行政学既不应像政治学那样把政府作为一个完整的对象来加以考察,也不应像管理学那样主要通过对管理过程和管理行为的分析来进行自己的学科建构。行政学需要从政府这个实体中抽象出行政体系的概念,通过对它的分析来确定行政体系的合理性结构,把握行政体系运行起来的内部的和外部的机制。当然,处在管理主义泛滥于社会科学的一切领域的时代,在行政学的研究中更多地接受管理主义的洗礼也是难以避免的,我们的愿望是,依然把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加以建构。  鉴于行政学与政治学和管理学的渊源关系,在它形成和发展的早期阶段曾经从政治学和管理学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这对于行政学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在行政学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还会不断地从政治学和管理学那里学习和借鉴理论和方法。同样,它也不断地从法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门学科中汲取有益的因素。而且,我们发现,各国都有一大批原先学习和研究其它学科的学者们不断地加盟到行政学的研究中来,为行政学带来其它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这对于推动行政学的发展是极其有益的,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使行政学成为一门当代的显学。但是,行政学从其它学科中学习和借鉴所有有价值因素的行为,并没有推动行政学朝着边缘化交叉化的方向前进,反而更加促进了行政学的成熟,使它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特征更加突出了出来。  四、行政学的研究内容  认为行政学是专门研究政府管理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科学,这是对行政学的一般性定义,这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描述性的。具体地考察,行政学其实是以行政体系及其运行为研究对象的,是在研究行政体系及其运行机制的过程中寻找优化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途径的科学。也就是说,行政体系及其运行机制就是行政学的研究内容。  行政有着自己的历史,每个时期的行政体系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基础上的,反映着它们的要求并为它们提供整体支持。从行政体系的结构来看,它主要包括3个方面:(1)由行政体制、行政组织、行政机构、行政人事资源等要素构成的客观结构系统;(2)由行政权力、行政法律、行政政策、行政管理方法等要素构成的主观结构系统;(3)由行政意志、行政义务、行政责任、行政人格等要素构成的价值结构系统。这3个系统在总体上的动态平衡是行政体系健全的标志,而它们的协调运行则表现为行政体系的功能。  行政体系的客观结构是行政体制、行政组织、行政机构和行政人事资源等物质性客观要素之间关系的存在和运作方式,是行政体系的客观形式。广义地讲,客观物质环境因素也是其客观结构的要素。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6-19 17:02  因为,客观物质环境影响或制约着行政体系的客观结构,行政体制的选择、组织的建立、机构的设置、人事的状况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体系的客观物质环境的状况。行政学在研究行政体系的客观结构系统中,形成了关于行政人员、行政组织、行政机构设置以及公务员制度的理论,并且包含着相应的行政体系得以运行的物质的和财政的保障条件和方式。  行政体系的主观结构是指行政权力、行政法律、行政政策和行政管理方法等属于精神形态的主观要素构成的各种关系的总和,它是行政体系的主观形式。在广义上,也应包括占统治地位的政治观念、思想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结构等因素。当然,行政权力是一种客观力量,但在本质上是行政客体的主观认同。所以,它是以组织权威的形式出现的。行政法律和政策,是客观的社会关系的反映,是统治意志及其观念的形式化。行政管理方法是对行政管理客观规律的认识,是前人经验的凝结。与客观结构系统相比,行政体系的主观结构系统具有系统整体的相对灵活性和变动性。由于与具体的行政关系、行政行为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因而,行政关系、行政行为的状况会不断地反映到行政主观结构系统上来。一般情况下,行政主观结构系统是在保持自身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对行政关系、行政行为加以调整。但是,现实社会生活的千变万化总是不断地向既定的行政关系、行政行为提出挑战,要求它们不断地通过变更而适应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提出改变行政体系主观结构方式的要求。因而,行政主观结构系统拥有积极的、活跃的不稳定结构,行政体系的变化、发展总是首先表现为其主观结构系统的变动。当然,行政体系的变化往往直接地表现为国家统治阶层顺应社会生活经济结构的要求而采取的自觉行动。所以,通过对行政体系主观结构系统的研究,可以准确地把握行政体系的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的实现状况,可以较好地认识和处理行政与其政治和文化生态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行政改革和发展的动力所在,并为行政改革作出切合实际的方案设计。  行政体系的价值结构主要是指行政组织、行政人员或公务员的行政意志、行政义务、行政责任和行政人格等基本要素所构成的深藏于行政体系的客观结构系统和主观结构系统之中的调节系统。因为这些因素是隐藏在各种行政关系和行政行为之中的,并每时每刻地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发现行政体系的价值结构系统并加以深入的研究,可以为行政道德的建设和充分调动行政系统中人的积极性找到现实的出路。  既然行政学是研究政府管理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科学,那么,在这个前提下,行政学对行政体系的研究是从属于效率和公平的目标的。如果行政学仅仅停留在对行政体系的客观结构和主观结构的把握上,那么这种行政学必然是属于效率中心主义的范畴的。但是,一旦行政学努力在行政体系的客观结构和主观结构的背后去发现其价值结构,那么,行政学就会把它的效率目标与公平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对行政体系的价值结构的研究,并把研究成果运用于行政体系的设计上,就会较好地解决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从而把人类行政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参考文献】  [1] 威尔逊行政之研究[A]彭和平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 古德诺政治与行政[M]北京:华夏出版社。  我的回答可以吗?如果可以就采纳吧,谢谢

一、政治的含义(一)有代表性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价值论的解释: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神学论的解释: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和外化。 权力论解释: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包括对于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对于政治含义的这种理解被称之为权力政治观。 管理论解释:认为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这是现代的政治观念。 决策论的解释: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 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三)政治的含义 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对于政治的这一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1)它强调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并且指明这种社会关系本质上是一定经济基础形成的利益关系。因此,政治关系涵盖阶级、民族、社会集团、阶层等之间的关系,涵盖了对立阶级之间、非对立的阶级之间和特定阶级内部的关系;(2)它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维护、实现和协调的社会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3)它从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这一社会联系的本质出发,揭示政治的含义,这就在人们的基本需求的意义上保证了政治定义的深刻性。二、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 在中国政治研究的历史中,儒家思想居于主导地位。儒家的政治思想以研究君主的“治国之道”为核心,以处理君臣关系、君民关系为线索,形成了一套将政治研究与伦理道德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即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伦理与政治不分,正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首先,从研究方法与研究体系的角度看,中国人注重研究“天人之际”的学问,即把天地、宇宙、自然、社会、人生视为一体,政治研究实际上就是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系统)的综合研究。 其次,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似可概括为“伦理政治学”。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称为“大学八目”,这大体上说是对中国政治学理论的最好概括。中国政治学强调正确认识世界,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和远大政治理想,小到个人修身养性,中到家庭/单位治理,大到地区和国家发展,治国之道包含天人合一、圣贤政治、等级秩序、家庭伦理、忠孝观念、重民爱民等广泛内容。三纲五常,被视为维持一个等级尊卑关系的稳定和睦的统治秩序的基本原则。因此,中国传统的政治学理论其实就是一个有关华夏文明建设的宏大理论。在这个宏大理论中,“家”的特征明显,且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统治者被设定为一个“大家长”,这个家长要在道德上为全国臣民做出表率;家长要爱臣民,臣民要尊重和服从家长统治。这与以“国”为特征和单位的西方政治学说也形成明显对照。在那里,存在着角色和利益不同的人;不同的利益所在,要求权力的互相制约;在这种利益和权力结构中,君主并不被看成是自然的家长,而是行政管理者。 最后,从具体的研究角度和成果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在以下方面形成了理论要素和理论观点:1、君权神授说:解释权力来源与权力监督的最终力量。2、圣贤政治观:一种古代的精英政治理论——君主是圣人,大臣是贤才,民众是愚民。3、伦理政治与尊君思想:用家庭伦理观念来规范社会政治秩序,君主是大家长。4、重民养民教民思想:从防民的角度出发,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服从统治。在如何对待臣民的问题上,道家明确提出愚民主张,儒家则强调教民,教民服从,热爱君主,热爱大家庭,热爱等级秩序。中国传统的愚民和教化政策由此而来。5、德刑兼重:儒家重德,法家重刑,统治者兼而用之。依照孔子的说法,乃“宽猛相济”。6、法、术、势统治术:这是法家的思想,是统治者的必修课。7、重农抑商思想:中国的思想家认为太富有的人容易为非作歹,商人易于致富,所以要抑制。证之西方历史,正是如此,商人发展成资产阶级,同封建贵族斗争。相比之下,中国的思想家聪明绝顶。重农抑商政策使得老百姓中间产生不了强大的力量来同政府相抗衡,消除了来自经济力量的威胁。8、天朝大国理想:在中国人的国际政治观念中,中国是世界中心,中华文明是世界之归依。9、忠孝观念,三纲五常:主张统治教化从小做起,使人接受服从观念,尊卑观念习以为常,觉得天经地义。在这样的思想观念中,追求奇装异服不被允许,追求个性化也得不到认同,发明“奇技淫巧”更要受到惩罚。10、等级制度,即人际关系上的尊卑观念:春秋大义,名分制度。每个人在制度结构中有一个恰当的位置,不能有非分之想。 11、守旧传统,祖宗法制不可更改:这表现在以上各个方面的原则之中,也表现在政治制度的安排之中。清朝的制度可为这些原则的最佳表现,体现在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思想统治、行政监察、民族政策等方面。12、“汤武革命,应天顺人”:上述各项理论和原则足以保证国家统治的长治久安,但“变故”也是常有的。社会出现重大变数,改朝换代之后,一切都可以重来。三、政治权力及其的特性根据有关权力的一般理论,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政治权力在政治生活中还更多的表现为国家权力,反映了国家权力机构实现公共利益的行为能力。政治权力的特性1、权威性,政治权力的行使要得到全体公民的认可,得到法律的授权,因此,政治权力带有一定的权威性;2、支配性,政治权力是一种支配力量,掌握了政治权力,也就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也就意味着在社会价值和利益分配中处于优势地位。正由于此,政治权力才成为社会势力展开角逐和斗争的焦点;3、强制性,政治权力也是一种要求政治服从的强制力量。它一般通过严密的组织,以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军事的等多种手段作为备用,奖励和惩罚是它的基本原则。为了实现政治服从,暴力往往是后盾;4、扩张性,政治权力具有自我扩张和膨胀的能力,它的应用边际直到遇到阻力和反弹而不能前进为止。而且,有权力的人总是倾向于滥用权力,所以,“绝对的权力意味着绝对的腐化”;5、排他性,政治权力作为一种支配力量,倾向于排除其他权力的介入。 政治权力作为一种力量,它具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作用。从积极的角度讲,它是组织社会、维持秩序、实现公共政策目标不可缺少的手段。从消极的方面讲,它也是实施专制和暴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工具。因此,它也可以说是一种“必要的恶”。这就要求我们在肯定和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还要对它保持高度戒备,限制和约束它行使的范围和方式。四、政府的特性 作为履行国家权力的组织和机关,一般具有以下基本特性: 1、阶级性。政府的阶级性是国家的阶级性在政府基本特性方面的体现。政府的阶级性决定了它本质上是统治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政府活动是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于社会进行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这是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的。 2、公共性。政府也是公共权力机关,必须以形式上的中立者和公共利益的代表者的面貌出现,它属于“公共部门”,因此,它的工作人员被称为“公务员”。政府的公共性主要体现在:政府是公共组织和公共部门;政府受到公共财政的支持;政府只能代表和追求公共利益,并向公众负责;政府制定公共政策,解决社会所面临的公共问题。 3、权威性。政府是一种公共权威。政府的权威性表现在:政府通过其严密的组织、严格的法律和法令以及暴力等一系列手段,协调社会矛盾,解决社会纠纷,维护公共秩序。公民和社会组织有义务服从政府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决策决议、公共管理,否则,将依法受到制裁。 4、有机组织性。各政府机关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程序结成有机联系的整体系统,共同运行和协调发生作用,以保证统治阶级意志的完整统一的贯彻实行。 5、特定的职能规定性。从总体上来看,政府执行着国家的对内和对外的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的基本职能,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各个不同的国家的政府的职能在其范围、内容和行使方式等方面,都有其特定的内容。五、宪法与国家组织原则 1、人民主权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的问题。 首先,人民主权原则明确指出主权属于人民,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因此国家机关的建立应该经人民的同意,国家机关的权力应该受人民的监督,一切政治权力应该属于人民。人民主权是最后的、固有的和不可剥夺的,它表现为一种人民对主权的所有权,在国家机关与人民的关系中,人民是主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只是受托者。这是人民主权原则的核心。正是根据这一原则,国家政权机关必须经由公民普选产生和更换这一法定程序,任何非经公民普选而产生的国家机关的更换均被视作非法。 其次,既然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人民就有权要求国家机关为人民服务。只有通过人民全体的默契或表示,国家才能获得权力,也只有在为了全体人民的利益时,权力才能给予国家。因此,权力总是归属于人民,总是服务于人民。 再次,人民通过选举等方式将主权委托给国家机关,从而使国家机关拥有了治权,但人民始终掌握着“最后权力”,当国家机关违背人民的整体利益和意志时,人民可以起来更换它。 最后,宪法还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来体现人民主权,一方面通过规定人民的委托表现为国家机关的权力,有关国家机关因此取得了派生的权力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则规定公民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广泛的权利和自由,这是宪法实现人民主权原则的重要途径。 2、权力制约原则 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宪法规定了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权力制约原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分权原则,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监督原则。 具体说来,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权力制约的原则主要表现为分权原则,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中,权力制约原则主要表现为监督原则。分权原则又称为分权制衡原则,是指资本主义国家把国家权力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关独立行使,这些国家机关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保持一种相互牵制和相互平衡的关系。由巴黎公社首创、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阐述与强调的监督原则,则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中得到了明确体现,并成为权力制约原则在社会主义宪法中的具体形式。首先,在人民与代表、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关系方面,一般都规定人民代表(议员)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可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其次,在不同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问题上,一般都规定了有关监督方面的内容。 3、 法治原则 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按照民主要求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国家组织原则。其核心内容是:依法组织和治理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任何机关、组织和个人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与法治对立的主要是人治。凡是法律权威高于个人权威的都是法治,而法律权威屈从于个人权威的则是人治,法治和人治绝不可能结合起来的。法治一词并不意味着只是单纯的法律存在,它是要创造一种法律的统治而非人的统治,也就是说,法的权威高于人的权威,由法律支配权力才是法治的根本。 纵观各国的宪法,在体现法治原则时一般都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宪法至上: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其他任何法律、法令不得与之相抵触,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之为根本的活动原则; 第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就要求国家平等对待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同时任何政治主体,包括国家机关自己,一旦违反法律,必将受到法律规定的惩罚; 第三,依法保护公民权利: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也即保护公民权利的法律,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权利和自由; 第四,依法治国: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国家机关的构建、改组和解散,都必须依照有关法律的规范和程序。同时,权力必须依法行使,国家机关政治治理以及自身的运作均应依照明确的法律规定; 第五,司法独立:要求国家司法机关在整个国家政权体系中保持相对独立和超然的地位,以作为对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的基本保障。 总结:三大原则构成了宪法精神的统一体,成为现代国家政权建构的基本指导原则。具体说来,人民主权是国家产生的逻辑起点,权力制约是国家运行的基本方式,法治则是国家治理的根本保障。六、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就剥削阶级国家政体来看,在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中,主要实行过君主制和共和制两种政体。 1、君主制是指以世袭和终身任职的君主(国王、皇帝、沙皇、大公、苏丹)等为国家元首,并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实际或形式地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国家管理形式。按照君主所实际享有的权限,君主制派生出各种具体的形式,主要有专制君主制和立宪君主制两种。 2、专制君主制是指国家的最高权力为君主个人独揽,君主不受任何法律和机关的监督和限制,拥有超然于一切法律和机构之上的最高的个人权力,君主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意志和法律,君主的权位由世袭而来,一经拥有即终身占有,国家权力的运行以君主为中心,围绕君主权力形成并且为之服务的政治军事官僚机器统辖全国,臣民们服务和忠诚的对象是君主个人。 3、立宪君主制,也称君主立宪制。在实行这种政体制度的国家,君主名义上为国家元首,是整个国家的最高权力,实际上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政府等机关的限制。近代以来,君主立宪制存在于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相妥协的产物。由于各君主立宪制国家的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力量对比不同,所以同样实行君主立宪制国家,君主的实际地位和权限有较大的差距。 4、共和制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它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政体。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实行共和制的国家元首和最高权力机关(议会)都由选举产生。但是,这两种机构产生的程序、任期、职权以及相互关系在各国有所不同。根据元首、议会、政府三者的职权和关系状况,资产阶级共和制分为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两种基本类型。 5、议会共和制。这种制度中的国家最高权力由议会执掌,通过选举产生的总统一般是权力的象征,而不掌握实际权力,是“虚位”国家元首。政府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并对议会负责,一旦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必须辞职或者请求总统解散议会,重新举行大选。采取议会共和制的国家主要有意大利、德国、加拿大等国。 6、总统共和制。在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总统与议会均由选举产生,总统与议会分享实际权力。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直接领导政府,掌管最高行政权。政府成员由总统提名并经议会通过后产生,对总统负责。议会掌握立法权,但不能选举产生总统,也不能对政府表示不信任。同时,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总统与议会之间存在权力制衡关系。美国、墨西哥、拉丁美洲的大多数国家以及亚洲、非洲的一些国家都实行总统共和制。 另外,实行共和制的国家还有一些特殊的形式。如法国实行的“半总统制”,介于总统共和制和议会共和制之间,兼具二者的特征;又如瑞士实行的委员会制,具有自己的特征。七、市民社会的含义及其对于国家权力体系民主化的意义 (一)市民社会的含义 从广义而言,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这些组织和团体包括政党组织、家庭组织、宗教团体、工会、商会、学会、学校团体、社区和村社组织、各种娱乐组织和俱乐部、各种联合会和互助协会等等。(二)市民社会的发展对于国家权力体系的民主化的意义: 1、多元的市民社会是“多元民主”的社会载体; 2、健康的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之间的缓冲地带; 3、自治社会是民主力量生成发展的良好基地;4、多重组织的社会是民主发展的平衡砝码。八、政党的含义及其特性 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政党区别于一般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的特性是:1、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2、政党是一个拥有正式会员的较为稳定的组织机构;3、政党对政府政策的每一个问题都给以广泛的关注;4、政党以一定程度的共同政治偏好和意识形态为基础。九、政党的基本功能 1、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 2、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 3、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 4、组织政府的手段。十、政党制度 政党制度,就是指由国家法律所确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所形成的关于政党的地位和作用、政党之间相互关系、政党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则或规定。1、一党制:一党制是指国家政权完全由一个政党单独掌握,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不允许其他竞争性政党存在的制度。实行一党制的国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极权主义国家,另一种是民族主义国家。2、两党制:两党制是由两个主要政党占据统治地位并互相竞取政府权力的政党制度。两党制的主要特点是:(1)在政治体系中,尽管也有着一些小党存在,但是,只有两个主要的政党真正拥有选举和立法的有效实力,具有赢得政府权力的现实可能性。(2)以选举为基础,两党中赢得选举的政党(多数党)一般可以单独执政,而另一个在选举中失败的政党(少数党)则成为反对党。 政府权力在两党之间轮流交替,二者都可以通过选举上台,一方执政,另一方就成为在野政府。3、多党制:多党制是指两个以上竞争性政党并立角逐政府权力的政党制度。多党制的存在降低了一党执政的可能性,增加了联合执政的机会。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多党制。4、一党居优制:一党居优制是在多党竞争局面下一党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政党制度。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日本被认为是一党居优制的典型。一党居优制下居于统治地位的政党内部一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派别分化。政府权力实际上在这些不同派别之间进行分配。一党居优制被认为是一种不很健康的体制。一党长期执政往往与政治的腐败相联系。十一、政治社团及其特点 政治社团组织就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或价值取向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治事务和政府决策的社会组织或团体,可能包括各种形式的行业协会、商会、工会、俱乐部、兴趣爱好者协会、利益集团等等。 政治社团的特征: 1、政治社团是利益和目标较为单一具体的政治组织; 2、政治社团是社会成员按照特定规则形成的政治组织; 3、政治社团是旨在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的政治组织; 4、政治社团是群众性政治组织。十二、政治秩序的含义 政治秩序是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在这一概念中,包含几个关键的要素: 第一,政治秩序是一种政治生活状态,用来描述政治生活的有序性、稳定性以及连续性; 第二,政治秩序的核心是政治合法性或政治共识的存在; 第三,政治秩序意味着有效的政治治理。十三、政治参与的涵义和特征 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 (1)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2)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 (3)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 (4)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十四、政治参与的作用 1、政治参与促有助于进政治民主发展 2、政治参与有助于经济发展 3、政治参与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十五、政治文化的含义与功能 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体系观念形态的东西,包含着广泛的内容。政治思想和政治意识形态可以看作是一个国家政治文化较为系统和理性的表述。在日常生活中,政治文化一般以一定的政治认知或意识、政治价值观念、政治信念、政治情感、政治态度等形式表现出来。 1、影响社会政治体系 2、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 3、影响社会的政治发展十六、现代化过程中不稳定的原因 政治稳定是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权力结构的稳定、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政治不稳定的原因: 1、现代化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加剧,导致政治不稳定 2、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 3、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而导致政治不稳定 4、政府的执行危机5、此外,对于那些后期现代化国家来说,由于国际势力的影响也往往造成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十七、在我国当代,宪政建设的主要内容 1、扩大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范围,并且通过立法的完善,形成法制体系化的权利保障网络; 2、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之真正体现人民民主的宪政政治理念,成为社会中各种利益集团解决政治纷争的主要渠道和场所; 3、实现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4、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十八、全球化及其对国家政治的影响 全球化,它是指人类社会生活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全方位的沟通、联系、相互影响的客观历史进程与趋势。 1、全球化使国家主权受到一定的制约; 2、全球化对政府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全球化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化; 4、全球化对后发展国家的政治文化造成了双重影响。十九、民主与民主化的含义 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 民主化就是社会政治体系摆脱传统特性,以民主核心价值为基础,建立和推行现代民主宪政的过程。二十、民主的和平转变需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经济市场化:在一个温饱不能保障的国家,在一个政府对社会主要资源即经济资源实行高度控制的国家,在一个连经济自由都无从谈起的国家,保障政治自由的民主宪政不可能得到成长。 2、文化世俗化:在一个宗教观念主导人们思想,人们总在非理性地寻求和证明自己的“正统”,而把其他持有不同信念的人视为“异教狂徒”的地方,民主不能得到成长。 3、政治文明化:在一个政治没有得到“驯服”的“自然状态”下,在一个动不动拔刀相见、崇尚武力的国度,民主也不能得到成长;在一个没有“给政治家和反对派以出路”的地方,民主转变也不会通过采用和平手段得到实现。 4、政治领导人和执政党开明化,精英在政治转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现代化和民主意识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政治经济学理论前沿论文题目大全及答案高中

ABCACEABCDADECD

原来工人一天生产10块钱价值 资本家获得8块 工人剩两块 生产率提高后工人一天生产100块钱的价值 资本家得90块 工人剩10块你猜工人是赚了还是赔了呢 当然赔了为什么呢因为 资本家剥削价值比例增加了 工人不爽了

回答 (1) 当年社会总产品价值是27000。 Ⅰw=(24000c×50%×20%)+24000c×50%+3000v+3000m=20400 Ⅱw=(6000c×50%×20%)+6000c×50%+1500v+1500m=6600 当年社会总产品价值:Ⅰw20400+Ⅱw6 (1) 当年社会总产品价值是27000。 Ⅰw=(24000c×50%×20%)+24000c×50%+3000v+3000m=20400 Ⅱw=(6000c×50%×20%)+6000c×50%+1500v+1500m=6600 当年社会总产品价值:Ⅰw20400+Ⅱw6600=27000 (2) 第二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比例应是5:1。 先求:Ⅰ(c+△c)+m/x=3000+3000×60%×1/(11+1)4-3000×(1-60%)=4350 因为:Ⅰ(c+△c)+m/x=Ⅱ(c+△c),所以:Ⅱ△Ac=4350-Ⅱ3600c=750 因为:m-m/x=△c+△v所以:Ⅱv=1500m×60/100-750c=150 所以:Ⅱ△c:v=750:150=5:1 (3) 第二年,第一部类的发展速度是32%,第二部类的发展速度是36%。 先求:Ⅰc和m,Ⅱc和m。 Ⅰc=[(24000c+1650Ac)×50×]×(1+1/5)=12825×6/5=15390 Ⅱc=E(6000c+750△c)×50%]×(1+1/5)=3375×6/5=4050 Ⅰm=Ⅰ(3000v+150△v)×100%=3150 Ⅱm=Ⅱ(1500v+150△v)×100%=1650 第一部类的发展速度:(15390c+3150v+3150m)÷(14400c+3000v+3000m)=32% 第二部类的发展速度:(4050c+1650v+1650m)÷(3600c+1500v+1500m)=36% (4) 经济增长是一切经济进步的首要因素和必要物质条件。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经济发展。但经济增长并不就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包含数量的增长,而且还包括国民经济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所以,发展是增长的结果和目的。 更多1条 

价值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扬弃 —— 论商品价值的哲学意义 许多研究价值问题的同志,把“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这个瓦格纳的观点,错当成了马克思的观点。这一失误暴露了在使用价值概念和价值概念上的混淆,这种混淆是由于缺乏对马克思的价值学说的深刻理解而造成的。 把瓦格纳的观点当成马克思的观点,将商品价值排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外。认为商品只具“商品价值”,而没有“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哲学意义的价值”,“和商品价值的概念毫不相干”。(李连科、刘奔:《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概念的理解问题》,1987年2月2日《光明日报》)。 否认商品价值的哲学意义的同志认为:商品价值是一种个别的价值概念,“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一种普遍的价值概念。他们认为,“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概念”相当于使用价值概念、等于瓦格纳的那个“价值的普遍概念”、在概念的哲学层次上高于商品价值概念。《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概念的理解问题》一文中坚持说,把瓦格纳的观点当成马克思的观点在理论上没有“没有失误”。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社会实践、社会生活和社会运动的哲学。社会经济是社会实践、社会生活和社会运动的基本方面,正是在这个出发点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形形色色的“自然哲学”分道扬镳了。马克思1842年大学毕业后,作《莱茵报》编辑,接触到种种经济问题,转而于1844年初研究社会经济。以后几十年,马克思一直把主要精力专用于此。他的哲学寓于他的《资本论》和其他种种经济著作中,寓于他对社会经济及其运动过程、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及其运动过程的种种论述中。根据马克思研究商品价值所运用的哲学观点和方法以及得到的基本结论,可以认为,商品价值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商品价值学说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不存在离开商品价值的象瓦格纳的那种相当于使用价值的“价值的普遍概念”,除了商品价值概念,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学说中不存在其它的价值概念。 在概念上混淆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同志,并没有把马克思的价值概念和使用价值概念混淆在一起作为研究价值问题的理论基础,而是撇开价值概念,单把使用价值概念作为研究价值问题的参考对象的。例如,“作为哲学研究对象的价值,不同于作为人类劳动凝结的商品的价值,但却可以相当于商品的或物的使用价值”(郑庆林:《价值问题的哲学讨论》,《哲学研究》1983年第8期)。这种观点认为,价值概念属于比较狭窄的经济学领域,而使用价值概念则容易推广到哲学领域。持有这种观点的同志仅用一句话就完成了这种推广:“价值即有用,无功用则无价值”。“功用性是价值的根本属性”(同上)。马克思的价值学说被这种同志理解得非常简单。 就连马克思主义的论敌也未敢轻视马克思的价值学说,瓦格纳把马克思的价值学说称为“社会主义体系的基石”,并且绞尽脑汁破坏这块“基石”。 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概念关系,是理解商品价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义的基础,也是批驳瓦格纳的那个看起来好象说得过去的 “价值的普遍概念”的关键。问题的焦点是:是商品价值概念在哲学上包含使用价值概念,还是使用价值概念在哲学上包含商品价值概念,还是象那些把瓦格纳的观点当成马克思的观点的同志所说的那样,相当于使用价值概念的哲学上的价值概念和商品价值的概念毫不相干? 说使用价值概念和商品价值概念“毫不相干”是不对的。实际上,“使用价值”和“使用性”是同一问题的两种不同提法。在商品价值概念产生之前,“使用性”进化成“使用价值”为商品价值概念的产生做准备;当商品价值产生之后,“使用价值”还原成“使用性”。在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中,使用价值概念是为了商品价值概念的产生而产生的。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预备概念。 马克思的价值学说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创立的,《资本论》是该书的续篇,马克思把前书的内容概述在后书第一卷第一章中。《资本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完整表述.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马克思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运动规律,这是马克思一生中最幸福的发现之一。虽然价值学说在《资本论》中所占的篇幅微不足道,但它不仅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而且具有独立的科学意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马克思的价值学说并不象那些没有理解它的同志理解得那么简单,甚至连马克思本人也在《资本论》初版的序中说它“难于理解”。《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共有四节,其中以第三节最重要,最难理解,是价值学说的精髓。 理解马克思的价值学说是一项艰苦的研究工作,不是一篇文章可以完成的。本文只在理解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这三个概念的关系基础上,提出“价值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扬弃”的观点。进而得到以下结论: 使用价值概念不具备价值概念的普遍性,不能把它直接推广到哲学领域中去;“价值即有用,无功用则无价值”和“功用性是价值的根本属性”的观点是错误的。 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概念解析 应该用三只眼睛来看一件商品:是使用价值——有用;是交换价值——能换其它商品;是价值——结晶的社会劳动。马克思说:商品“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东西,充满着形而上学的烦琐性和神学的微妙性”(《资本论》第1卷第46页)。在理解马克思的价值学说的时候,我们可以领略到这种“形而上学的烦琐性和神学的微妙性”。马克思说:“一种物品的效用,使它成为一个使用价值。但这个效用不是浮在空中的。它由商品体的属性限制着,离开商品体就不存在”(同上,第6页)。又说:“与人相对立的不是使用价值这个词,而是具体的使用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18页)。 在马克思的价值学说中,使用价值是和使用品连在一起的。没有抽象的和一般的使用品,也没有抽象的和一般的使用价值。虽然所有使用品都“有用”,但它们所有的是各种不同的“用”,而没有普遍相同的“用”。 使用价值是具体的,这是因为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是具体的。衣服是由棉花工人的劳动加工而成的,但棉花并没有“穿”这个使用价值。棉花纺成棉纱,棉纱织成棉布,棉布裁成衣料,衣料缝成衣服;可见,“穿”这个使用价值是由“纺”、“织”、“裁”、“缝”这四种具体劳动创造的。 具体劳动创造的使用价值的具体性,表现为两种不同的使用价值无法在使用性上进行量的比较。例如,我们不能说一顶帽子和一双皮鞋哪个“用处大”。一双皮鞋换两顶帽子,但不能用一只皮鞋换一顶帽子。 使用价值离不开使用品,它受使用品的属性限制着,具体的使用价值是固定在具体的使用品内的。这可以从两个侧面来说明。第一,两种使用价值不能交换。例如,不能把皮鞋当帽子戴,也不能把帽子当皮鞋穿。第二,使用品的使用价值是不变的。一使用品可以有多种使用价值,例如,一块布料可以做上衣也可以做裤子。如果人发现这块布料还适合做裙子,这决不是布料的使用价值发生了变化,而是人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如果人今天晚上决定用这块布料做裙子,第二天早上发现布料的使用价值在一夜之间“变”得不适合做裙子,人该怎么办呢? 因此,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固有属性,它不能离开商品体而存在,也不能在自身的变化中存在。 有些同志在把使用价值概念作为研究价值问题的参考对象的同时忽视了、甚至放弃了对交换价值概念的理解。 交换价值在马克思的价值学说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中,马克思用前两节流畅地叙述了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商品的二重性和劳动的二重性等概念,然后用第三节,也就是最难理解的那一节深刻地论述了交换价值的发展。马克思对交换价值概念的重视超过了对使用价值概念的重视。 使用价值不能离开商品体而存在,不能在自身的变化中存在;交换价值则恰恰是离开商品体而存在,在自身的变化中存在的。马克思说:“交换价值只有在至少存在两个交换价值的情况下才存在”(同上,399页)。一种交换价值不能单独存在于一件商品体中;两种交换价值也不能分别存在于两件商品体中,两种交换价值是共同存在于两件商品之间的。 马克思说:“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和别一种使用价值互相交换的数量关系或比例”(《资本论》第1卷第7页),共同存在于两件商品体之间的两种交换价值是互相依赖的。一双皮鞋换两顶帽子,皮鞋的交换价值是1:2,帽子的交换价值是2:1。 一件商品可以有许多种交换价值,例如,一双皮鞋可以换两顶帽子,也可以换三件衣服,那么皮鞋的交换价值就是l:2和1:3。但就每一种交换价值而言,其数量关系“因时因地而不断变动”(同上)。今年一双皮鞋能换两顶帽子,去年只能换一项,而明年则可能换三顶,这种变动取决当时当地的生产和消费的状况。 交换价值是抽象的,一顶帽子只能“戴”但却什么都能“换”:不能说一双皮鞋比一顶帽子“用处大”,但却能说一双皮鞋比一顶帽子“换得多”。 由于交换价值不是固定地存在于一件商品体内,而是变动地存在于两件商品之间,这就使得交换价值把两件商品动态地联系起来。实际上,交换价值不仅把两件商品动态地联系起来,而且两件两件地把所有商品动态地联系起来。例如,渔民不需要皮鞋,皮鞋不能换鱼;但渔民需要帽子,皮鞋可以先换到帽子,再用帽子去换鱼。 因此,交换价值是商品之间的不断变动的数量关系。 价值是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扬弃 一件商品既可以是使用价值,也可以是交换价值。例如,一双皮鞋可以穿——是使用价值;也可以换两顶帽子——是交换价值。但是一件商品不可能同时既是使用价值又是交换价值。因为人不能既要穿皮鞋又要用皮鞋去换帽子。再如,黄金在作为交换价值时不是使用价值。可以用符号来代替黄金作为形式上的交换价值,但不能把被代替下来的黄金作为使用价值用掉,而必须把黄金作为实际上的交换价值储备起来。因此,商品在使用的时候不是交换价值,在交换的时候不是使用价值。 皮鞋的使用价值不能代替帽子的使用价值,但是人可以放弃皮鞋的使用价值,得到帽子的使用价值;两种使用价值不能交换,但是交换的结果却是两种使用价值的交换。让我们来理解这个“充满着形而上学的烦琐性和神学的微妙性”的问题。 考察一双皮鞋和两顶帽子的交换,交换的全过程分为“交换前”、“交换时”和“交换后”三个步骤。 交换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使用价值”过程: ①“交换前”是两种使用价值,但使用价值方程不成立:皮鞋≠帽子。 ②“交换时”是两种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方程不成立:1:2≠2:1。 ③“交换后”是两种交换了的使用价值。但交换后的使用价值方程仍不成立:帽子≠皮鞋。 可见,在交换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使用价值”过程中,使用价值方程不成立,交换价值方程不成立,交换后的使用价值方程也不成立。这一过程里的每一个步骤都存在着使交换无法进行的矛盾。但是,使交换无法进行的矛盾并没有阻止交换的进行,这个事实给商品的形态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马克思说:“商品形态所以是神秘的,不过因为这个形态在人们眼中,把他们自己的劳动的社会性质,当作劳动产品自身的物质性质,当作这各种物品的社会的自然属性来反映,从而,也把生产者对社会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当作一种不是存在于生产者之间而是存在于客观界各种物品之间的社会关系来反映”。(同上,第48页)因此,不能把商品的形态“当作劳动产品自身的物质性质”——使用价值来反映,也不能把它当作“存在于客观界各种物品之间的社会关系”——交换价值来反映;而应该把它当作“自己的劳动的社会性质”、当作“存在于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来反映。这个反映生产者的劳动的社会性质和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商品形态,就是价值。 让我们从哲学概念上确定价值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 马克思说:“不同物的大小要在还原为同一单位之后,方才能够在数量方面互相比较”(同上,第21页)。各使用价值受各自商品体的属性的限制,具有不同的量纲,无法在数量上互相比较。这就使得“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使用价值”过程中的使用价值方程和交换后的使用价值方程不能成立。 由于交换价值可以用同性的数量关系来表现,所以两种交换价值是可以交换的。但是,两种交换价值的同性并没有使“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使用价值”过程中的交换价值方程成立。虽然同性的数量关系可以比较,但是,代表交换价值的数量关系是不断变动的,无法在交换中进行确定的比较。就是说,两种交换的交换价值 “同性”而“不同量”。 两种使用价值“不同性”,不能交换。但是,不同性的使用价值是由不同性的具体劳动创造的,而不同性的具体劳动可以换算成同性的社会劳动。例如,鞋匠用三小时做一双皮桂,帽匠用三小时做一顶帽子。但是,鞋匠三小时的劳动量并不等于帽匠三小时的劳动量,就象三公斤重量不等于三市斤重量一样。假设培养一个鞋匠的难度是培养一个帽匠难度的两倍,那么鞋匠劳动的复杂程度也应该是帽匠劳动的复杂程度的两倍。不同性质的复杂具体劳动与简单具体劳动的差别,是由同性的社会劳动的不同量来补充的。假设三小时帽匠劳动相当于三小时社会劳动,由于鞋匠劳动的复杂程度是帽匠劳动的复杂程度的两倍,那么三小时鞋匠劳动就相当于六小时社会劳动。这就是说,鞋匠三小时的劳动相当于帽匠六小时的劳动。如果鞋匠用三小时做一双皮鞋,帽匠用三小时做一顶帽子,那么做一双皮鞋的社会劳动就相当于做两顶帽子的社会劳动。因此,不同性的两种交换的使用价值的社会劳动量是相同的。就是说,两种交换的使用价值“同量”而“不同性”。 交换的两种交换价值在“交换时”“同性不同量”,交换的两种使用价值在“交换前”和“交换后”“同量不同性”。这就使我们能够在交换的全过程中定性定量地得到完整的价值概念。 交换的“价值——价值——价值”过程: ①“交换前”是两种“使用价值——价值”——具体劳动化算成社会劳动。价值方程成立:1双皮鞋 = 6小时社会劳动,2顶帽子 = 6小时社会劳动。 ②“交换时”是两个相同的价值的交换,价值方程成立:6小时社会劳动 = 6小时社会劳动。 ③“交换后”是两种“价值——使用价值”——社会劳动还原成具体劳动。价值方程成立:6小时社会劳动 = 2顶帽子,6小时社会劳动 = 1双皮鞋。 具体看链接,超级好的文章参考资料:

政治学理论前沿论文题目大全及答案初中

有很多种,比如说:1、政治在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2、政治的本质3、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研究4、网络发展与政治现代化研究5、政治权力来源研究

1、历史研究法,即按编年史的方法对大量的历史事实加以搜集、整理和分析,根据丰富的史料描述某一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目的是要找出各种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并据此推断未来的发展趋势。2、规范研究法,即从某种价值观出发,以道德规范为评价标准研究政治现象,目的是为人类提供政治发展的方向,把握政治的实质和规律。规范研究是政治哲学和政治理论的重要工具。3、法律研究法,即从分析法律条文入手,探讨由宪法。法律所规定的国家性质及活动过程等。4、制度研究法,即对当时的政治制度进行描述,并对不同的政府机构、国家制度、政体形式加以比较。

政治学理论前沿论文题目大全及答案解析

我写的《当代中国安全生产监管问题的政治学分析》,在安全生产方面出现的政治问题,给当代中国政治改革和政治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要求,政治学应当为解决安全生产问题提出理论框架和路径,使安全生产监管体制适应新形势下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当代中国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形势。开始也不太会的,也没时间看范文,还是同学给的莫'文网,专业的就是不一样,很快就搞定了

有很多种,比如说:1、政治在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2、政治的本质3、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研究4、网络发展与政治现代化研究5、政治权力来源研究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民主是法制产生的前提;民主是法制发挥力量的源泉。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法制以法律形式确认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法制为人民行使民主权利指明了方向;法制保障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

政治学理论前沿论文题目有哪些及答案高中

我写的《当代中国安全生产监管问题的政治学分析》,在安全生产方面出现的政治问题,给当代中国政治改革和政治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要求,政治学应当为解决安全生产问题提出理论框架和路径,使安全生产监管体制适应新形势下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当代中国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形势。开始也不太会的,也没时间看范文,还是同学给的莫'文网,专业的就是不一样,很快就搞定了

有很多种,比如说:1、政治在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2、政治的本质3、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研究4、网络发展与政治现代化研究5、政治权力来源研究

摘自:贴一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⑶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⑷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历史任务。 政治学思考:⑴是维护我国社会稳定,协调社会效率、公正、自由的需要; ⑵是实现社会主义根本目的,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现;⑷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⑸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的体现;⑹是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 3、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⑴坚持富民优先,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 ⑵加快分配制度改革,理顺分配关系,缩小收入差距,注重社会公平。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 ⑷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区域、城乡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⑸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⑹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增加教育、卫生等公共消费支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政治学思考:⑴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⑵履行政治职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社会;⑶履行文化职能,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⑷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正确处理公民与国家的和谐关系;⑸贯彻对人民负责原则和依法治国原则;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⑺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⑻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4、怎样构建“和谐江苏”?⑴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努力增加居民收入,尤其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江苏城乡和谐发展。⑵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江苏经济社会和谐发展。⑶实现苏中崛起、苏北赶超、继续提升苏南发展水平,促进江苏区域和谐发展。⑷大力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⑸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5、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对企业和消费者的意义: ⑴企业:促使企业重视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水平;促使企业增强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促使企业树立良好信誉和形象;促使企业遵守公平、诚实信用的市场交易原则,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在序地运行;增强食品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⑵消费者:维护消费者的安全权和公平交易权。 6、为什么要强调诚信? ⑴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越发达,就越要求诚实信用。 ⑵诚实信用是现代市场活动的基本精神,而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发展成败的重要因素。 ⑶遵守职业道德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保障,诚实信用是良好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经济意义: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⑵科技创新是价值规律的要求。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⑷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2、怎样提高民族创新能力?⑴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⑵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⑶扩大对外开放,把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结合起来。 哲学思考(江苏):⑴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从江苏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江苏经济、人才、教育等优势;⑵正确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全省上下统一认识,让自主创新成为全体江苏人的意识;⑶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从政策、体制、机制、环境等多方面入手,加快创新步伐,提高江苏经济核心竞争力;⑷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要抓关键、抓中心、抓重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是科技和人才,要加快建设科教强省和人才强省;⑸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既要又要充分利用国内外先进的人才和技术资源。坚持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党和政府为什么要提出并重视落实科学发展观?⑴这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和领导地位决定的。 ⑵这是由我国政府的性质、职能及其原则决定的。⑶这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⑷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改革才能有新突破,开放才能有新局面。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战略机遇期,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增强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安全,使我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 3、为什么要以人为本?⑴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⑵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4、怎样以人为本? ⑴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⑵国家充分履行各项职能,使人民充分享受科学发展的成果。⑶国家机构必须认真贯彻依法治国原则和对人民负责原则。⑷党必须不断提高执政能力,贯彻党的宗旨,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⑸切实贯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正确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3、我省怎样才能率先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⑴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坚持科教兴省,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和人才培养的力度,充分发挥我省科技和人才资源的优势。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江苏。⑶坚持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⑷既要重视引进先进技术,又要增强消化吸收能力,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4、为什么要发展循环经济?⑴有利于节约资源,缓解资源紧张的矛盾。 ⑵有利于从源头上防治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⑶有利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⑷有利于增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发展循环经济措施的政治学思考:⑴履行国家经济职能,通过市场监管、经济调节引导企业节约资源;⑵履行国家文化职能,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体公民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⑶履行国家公共服务职能,搞好资源、环境的保护工作。 5、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义:⑴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资源供给不足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⑵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特征。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依靠科技进步。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利于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用先进技术武装企业。⑷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要求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扎实推进资源节约活动,有利于缓解资源供应紧张带来的压力,有利于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6、怎样建设节约型社会? ⑴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⑵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⑶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依靠科技进步,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经济效益。 ⑷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执法监督检查力度,逐步将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⑸积极参与国际能源合作,全面进入国际能源安全保障体系。 ⑹深入开展“资源国情”教育,在全社会树立节约意识、节约观念,倡导节约文化、节约文明,创建节约型政府、节约型城市、节约型企业、节约型社区。 7、怎样实现“十一五”期间GDP能耗比“十五”期间低? 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科技创新。 ⑵优化产业结构,优先发展低能耗产业、节能产业,控制高能耗产业。 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 ⑷提高全社会节能意识,倡导健康文明的资源消费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⑴农业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基础地位牢固与否,关系到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的繁荣与发展,关系到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国家的独立与富强。⑵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了、农民收入增加了、农村逐步繁荣起来了,可农业的基础地位仍不牢固、农民收入仍需要增加、农村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建设和城镇化步伐。⑶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意义?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⑵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扩大内需,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2、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集中力量发展农村经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⑵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农业的支持、帮扶力度,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探索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和医疗制度改革,全面提高农民生活水平。⑶坚持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发展道路,坚持科教兴农,普及农业科技,提高农民素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⑷加强民主管理,加强村民自治建设,推动农村的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具体措施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综合利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降低农业生产资料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增加对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投入,培育新型农民。加强政策扶持加大“三农”投入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3、我省应该怎样建设全面小康社会?⑴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充分发挥民资、外资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发展社会生产力中的积极作用。⑵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⑶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让一切有利于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⑷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走共同富裕之路。⑸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1、为什么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⑴从根本上说,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⑵只有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2、怎样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⑴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提高党的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⑵突出党的思想建设,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⑶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 3、中国共产党应怎样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⑴坚持科学执政,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发展规律,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⑵坚持民主执政,就必须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巩固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⑶坚持依法执政,就必须坚持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坚持依法治国,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治化、规范化。3、说明中国主张建设和谐世界的意义。 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推进多极化进程;有利于向世界昭示我国坚定不移地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有利于展示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7、说明政府和企业应如何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⑴政府: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继续实行扩大内需方针。 ⑵企业:既要注重引进技术,又要注重吸收和消化,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发展循环经济。10、江苏应如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江苏经济总量大,工业比较发达,要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必须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战略。苏南地区经济比较发达,要在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苏中、苏北的发展;苏中、苏北要根据本地的具体条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加快发展;政府要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制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促进城乡经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1、江苏应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⑴江苏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资源小省,工业比重大,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大。因此,江苏必须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⑵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全省人民中确立资源节约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⑶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其他热点产品质量1、为什么要提高产品质量? ⑴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⑵市场经济的特征:竞争性的要求。 ⑶市场交易原则:公平、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 ⑷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体现在产品的质量和服务上。 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安全权、公平交易权。 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生产目的: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政治学思考:⑴国家性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⑵国家职能:经济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⑶国家机构的性质和原则:对人民负责原则;⑷党的地位: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执政党;⑸党的性质:先锋队,“三个代表”;⑹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⑺意义: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2、怎样提高产品质量? ⑴国家:加强国家宏观调控,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 ⑵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经营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增强企业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 ⑶劳动者:提高劳动技能。 ⑷消费者:增强维权意识。非公有制经济1、为什么要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⑴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决定。 ⑵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⑶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发展生产,繁荣市场,方便人民生活,吸纳私人资金,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就业,丰富市场,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形成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平等竞争。2、怎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⑴国家政策:鼓励、引导、监督。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确立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实现公平竞争;进一步完善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府监督管理和服务,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市场环境、融资环境、舆论环境);进一步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健全管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⑵给予平等的市场准入和行业准入。 ⑶给予平等的贷款支持。 ⑷更新观念。国有企业1、为什么要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 ⑴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⑵国有企业的存在问题及影响: ⑶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2、怎样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 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公司制。 ⑵鼓励兼并,规范破产。 ⑶依靠科技进步, ⑷采用现代管理方法, ⑸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⑹提高经营者和劳动者素质。扩大就业1、为什么要扩大就业? ⑴就业是民生之本和安国之策。 ⑵劳动权是公民享有各项权利的基础。 ⑶社会主义本质和生产目的决定: ⑷关系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利于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从而推动生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内需,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2、怎样扩大就业? ⑴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所有制的中小企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 ⑵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 ⑶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⑷提高职业技能。 ⑸改变择业观念和就业观念。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培育劳动者自主择业的劳动力市场;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为就业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劳动保障制度;调整经济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广开就业渠道。)3、怎样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⑴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⑵加大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⑶增强用人单位的法制意识和道德意识。 ⑷提高农民工自身的维权意识。4、劳动者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途径和意义? ⑴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这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保障。 ⑵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这直接影响着劳动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水平,是劳动者迎接未来社会挑战的需要。社会信用体系1、为什么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⑴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①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 ②市场交易活动的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 ③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无形资产,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 ④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素质:职业道德。 ⑤消费者的权益:安全权、公平交易权。 ⑵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成本增加、交易萎缩、经济衰退。2、怎样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⑴健全市场法律法规,严格执法,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⑵提高公民的法制和道德意识,倡导信用观念,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⑶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完善市场监督机制,加大监管力度。 ⑷加大打击力度,严惩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节约型国家1、为什么要建设节约型国家? ⑴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国家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⑵我国是人均资源匮乏的国家,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⑶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⑷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⑸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2、怎样建设节约型国家? ⑴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 ⑵坚持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节约型转变。 ⑶综合开发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⑷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 ⑸强化节约意识,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提倡适度消费、科学消费。经济全球化1、中欧、中美贸易争端为什么会发生? ⑴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 ⑵竞争性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间的市场竞争必将越来越激烈。2、怎样应对中欧、中美贸易争端? ⑴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开放原则,坚决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⑵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平等互利的基本上加强国际合作。 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加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 ⑷增加国内居民收入,培育国内市场需求,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 ⑸健全贸易运行监测预警体系和摩擦应对机制,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和规则积极应对反倾销。3、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⑴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实施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战略。 ⑵进一步深化改革,健全市场经济体系。 ⑶完善对本国的金融市场和经济运行的监督和管理,防范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⑷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增强国际竞争力。 ⑸加强合作与对话,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努力。民主政治建设1、为什么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⑴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 ⑵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⑶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水平还较低,民主还有不够成熟、不够完善的地方。 ⑷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2、怎样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⑴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⑵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⑶发展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⑷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民主,健全法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构建和谐世界1、为什么要构建和谐世界? 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⑵构建和谐世界,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也符合各国的国家利益。 ⑶构建和谐世界,是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要求。2、怎样构建和谐世界? ⑴坚持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遵守国际法,履行国际义务。 ⑵充分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积极作用,通过和平协商的方法解决国际争端,在平等基础上发展各国间的友好关系。 ⑶坚决反对恐怖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⑷推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促进人类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