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论文题目有哪些类型

发布时间:2024-07-07 04:56:32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论文题目有哪些类型

(1)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与任意刑杀,指出统治阶级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己。政治上主张改良,认为可以“损益”旧的章法。(2)战国时期——孟子思想的发展: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虐民”“暴民”。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3)西汉——董仲舒的新儒学成为统治思想: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于百家,建立起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4)宋代的新儒学——理学:特点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集大成者朱熹的观点:他认为理是第一性的,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5)明朝理学走向极端——王阳明的心学:①创立背景:明朝中期,社会动荡不安。②目的:“破心中之贼”,维护封建统治。③主要观点: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即恢复内心固有的封建道德观念,忍受封建统治的压迫。④评价: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走到了极端。

一、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1、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思想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孔子的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与任意刑杀,指出统治阶级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己。政治上主张改良,认为可以“损益”旧的章法。2、战国时期——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3、西汉时期——董仲舒的新儒学成为统治思想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哲学根本,杜绝其他思想体系。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从此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研究四书五经的经学也成为了显学。此时,孔子已死三百余年。董仲舒在具体的政策上将道家,阴阳家和儒家中有利于封建帝王统治的部分加以发展,形成了新儒家思想。4、魏晋——唐宋时期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南宋时期,理学家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5、明朝时期——理学走向极端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李贽是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他是中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二、儒家思想简介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它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2013·襄阳)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中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1、产生背景东周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墨家,他们各自为新兴的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治国方案,为秦汉以后的社会治国思想的选择奠定了基础。2、兴起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哲学根本,杜绝其他思想体系。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从此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研究四书五经的经学也成为了显学。此时,孔子已死三百余年。董仲舒在具体的政策上将道家,阴阳家和儒家中有利于封建帝王统治的部分加以发展,形成了新儒家思想。拓展资料:儒学现代意义的两个重要原因:第一,我们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的民族复兴的前夜,此时此刻,必须回顾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第二,新的世纪,我们的国家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费孝通先生曾提出"文化自觉"的问题。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也必须有个对自身"文化"上的自觉。什么是"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说:"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人们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古',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来研究我们民族文化的历史和它发展的前景,就必须适应当代世界文化发展的新形势,即"新的轴心时代"到来的文化发展的新形势。适应我们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有一个文化自觉的要求。

儒家思想发展历程论文题目有哪些

儒家思想对人类历史的影响总的来说,儒家思想是一种人类社会道德伦理规范的学说。它的最基本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正如笔者在《人性善恶论》中指出的,中国古代流行的教子歌《三字经》当中的第一句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也就是说,人的本性(天性)是向善的,是好的。而且,这种本性是相同相近的,带有普遍性的。只因为后天生活习惯和环境的变化,才造成了各种行为的差异,导致背离“善”的现象。这一点,儒家并没有错。人性中本来就有善的一面,而且是主流。在性善论的基础上,中国儒家文化治理国家的主要思路就是德育教育。这种思想认为,既然人的本性是好的,恶习只是后来感染的,所以治理社会就应该从道德教育入手,劝人们放弃恶习,回到先天性的“善”的境地,社会就会安宁了。中国古代强调“教化世人”,也就是教育和感化普通百姓。所以,儒家轻法制,重道德。儒家认为,如果以道德和礼制来教导百姓,将使得他们自爱自重,心悦诚服。儒家思想中的仁德学说非常重要。儒家不倚重武力,而强调仁义道德是争天下和管理天下的不二法门。在过去的几千年里,这一思想被无数次地证明其正确性。凡是能够遵循这一法则的,就可以成功。凡是违背这一法则的,必然失败。而且这一思想不光是可以用来治国,对任何层次的领导者都会有用。即使在现代社会也完全适用。将来也会适用。这是人类历史几千年经验智慧积累下来的一个结晶。儒家的仁德思想理论永远也不会过时。儒家的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一个“礼”字。既然人本性都是善的,执政者就应该让民众知道自制,回到那种彬彬有礼的社会状态中去。就是所谓的“克己复礼”。这个礼包括了礼节,礼数,礼貌,和规章制度。所以,儒家的思想要人懂得自制,克制欲望,遵守礼节,消除暴力,以达到一种平和的社会环境。正是儒家的这一“礼教”思想,使得中国成了举世公认的礼仪之邦。礼的思想并没有错。只是需要改变其中过于僵化的部份而已。儒家思想因此为社会制定了许多具体的礼节,具体表现为“三纲五常”。李先生讲的尊老观就包括在这纲常伦理中。三纲五常一直是反儒学的人批评的一个靶子。从现代社会的角度看,这些社会规范确实有很多不适应现代价值观的地方。但是,这些纲常只是儒家道德思想应用到社会规范中的一些表现形式而已。人们可以说,这些表现形式过于刻板,不够变通;或者说某些形式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必须要注意形式和内容的区别。一种思想可以影响到许许多多的方面,也会有无数的表现形式。某个方面不适用,或某个形式不合理,并不代表这种思想在其他场合和既然儒家思想有如此多的内容(本文列举尚不完全),人们就不能仅凭某个事件和某个方面妄下“儒家思想过时”的断语。如果站在客观和历史的立场上来评价的话,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发展繁荣,其历史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即使时至今日,其中的一些思想观念依然存在应当继承和发扬的地方。当然,儒家思想成型于两千多年以前,发展于封建社会,存在着历史局限性,也必然存在着糟粕,这是我们必须舍弃和批判的。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如下:1、先秦之儒先秦之儒是儒学的源头,其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和荀子。孔子(前551-前479),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其学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被后人尊称为“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贡献除了在于整理了儒家经典著作和思想之外,还在于他将教育从贵族普及到了平民当中,“有教无类”。其弟子号称有三千人,其中贤者七十二,更贤者有孔门十哲,系孔门四科的代表学生,即德行科——颜回、闵损、冉耕、冉雍,言语科——宰予、端木赐,政事科——冉求、仲由,文学科——言偃、卜商。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们分裂成了八派,即子张、子思、颜氏、孟氏、漆雕氏、仲良氏、孙氏、乐正氏。其中子张之儒的“博爱容众、严己宽人”影响了墨子;子思之儒的“中庸”影响了孟子;颜氏之儒的“坐忘”“心斋”“安贫乐道”影响了庄子;孟氏之儒即孟子一派;仲良氏之儒即子夏一派;漆雕氏之儒的“知、仁、勇”,类似于后世的侠客;孙氏之儒即荀子一派,他的学生李斯和韩非子成了法家的代表人物;乐正氏之儒即曾子一派。八派之中,以孟子和荀子最为杰出。孟子(前372—前289),山东邹平人,代表作为《孟子》,被成为亚圣。他主张性善论,具有民主和自强的思想,具体表现为“民为重,社稷次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等;荀子(前313-前238),河北人,主张性恶论,代表作为《荀子》。该书有些篇章写的十分华美,与屈原的《楚辞》一起被成为辞赋之祖。除此之外,荀子跟孔子一样还是一名杰出的导师,他以“帝王之术”带出了法家的两位著名代表人物,即李斯和韩非,又堪称是法家的鼻祖之一。2、两汉之儒汉儒是儒学成为官学的开始,其代表人物是董仲舒。经历了秦代的焚书坑儒和战乱,诸子百家之学除了法家以外都受到严重的摧残,靠一些知识分子的记忆复写才得以恢复大概,但已变得残缺不全,而且其中还难免掺杂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委托之作,真伪难辨。西汉初年奉行道家的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与民休养生息,经济很快发展起来,出现了文景之治。汉朝强大以来后便想对外用兵驱除匈奴外患,这时便需要集中皇权,于是黄老之学便不够用了,儒家之学因其为政治服务的特性而逐渐受到重用,于是便出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从此成为古代中国的官学。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河北衡水人,是儒家公羊派代表人物,代表作为《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其学说以《公羊春秋》为主,吸收了黄老和阴阳五行家的学说,提出了天命思想,提倡“天人感应”和“大一统”。其中天人感应论最初的出发点是为了在于劝导统治者以德治国,后来则与神秘主义巫术结合,发展成了谶纬神学。当然,董仲舒的出现并非偶然,在他之前和之后都有一些著名的儒家人物。他们主要分为两派,一是公羊学派,即公羊高注解《春秋》的书为基础的学说;二是谷梁学派,即以谷梁赤注解《春秋》的书为基础的学说。这两个人其实都是子夏之儒的传人。其代表人物除了董仲舒之外,还有郑玄、马融、谯周等人。其中郑玄以注解儒家经书而闻名。3、唐宋之儒唐儒是儒学与宗教的激烈论争时期,其代表人物是韩愈。唐代是佛教和道教盛行的朝代,这些宗教堪称是国教,尤其是佛教,在此时达到鼎盛,产生了一些中国化的佛教教派,其中禅宗影响最大,代表作为六祖慧能的《坛经》。相比之下,儒家在此时是衰微的,其正统性受到严重的挑战。这时便出现了韩愈。韩愈(768—824),河南孟州人,自认孟子的继承者,古文成就最高,被苏轼称为“文起八代之衰”。做为儒家的自觉维护者,韩愈对佛教尤其反感,他曾亲自上书反对皇帝迎取佛骨。韩愈强调“道统”,继承孟子的遗志,致力于挽救儒家的正统地位。在他的影响下,儒家最终在宋朝时回复官学的地位。宋儒是仅次于先秦之儒的儒学第二高峰,其代表人物是北宋五子和南宋两学。其中北宋五子是指周敦颐、张载、邵雍、程颐、程颢的合称,南宋两学是理学朱熹和心学陆九渊的合称。首先是周敦颐(1017-1073),湖南道县人,系儒家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师,他以研究《易经》知名,代表作为《太极图说》和《通书》;其次是张载(1020—1077),陕西眉县人,儒家关学的创始人,以“四为”知名,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代表作为《正蒙》和《横渠易说》;然后是程氏兄弟,即程颢(1032—1085)和程颐(1033-1107),代表作为《二程全书》。两兄弟一起求学于周敦颐,一起创建洛学。哥哥程颢的唯心主义思想后来发展为陆王心学,弟弟程颐的天理思想后来发展为程朱理学;然后是朱熹(1130—1200),福建三明人,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其学后来由于朱元璋的大力提倡,成为明清两朝的官学。代表作为《四书章句集注》,该书后来成为明清时期科举取仕的权威教科书。曾讲学于岳麓书院和白鹿洞书院,名噪一时。与心学开创者陆九渊有过论争,即历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他主要继承的是程颐的思想,其世界观为客观唯心主义,吸收了道家的道生万物思想,认为“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其修身方法是“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存天理,灭人欲”;然后是陆九渊(1139-1193),江西抚州人,心学创始人。曾讲学于象山书院,开创象山学派,被成为象山先生。他师承孟子“完事皆备于我”、“良知”、“良能”的思想,发展出了“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心学派。主张“发明本心”,“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在他的影响下,明儒中产生了王阳明。4、明清之儒明清之儒是儒家的盛极而衰期,其代表人物是王阳明和曾国藩。王阳明(1472—1529),字伯安,浙江余姚人,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代表作为《传习录》,开创了姚江学派,世称阳明先生。其学位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影响力遍及日韩。在儒家思想史上影响巨大,与孔子、孟子、朱熹并成为孔孟朱王。一开始十分推崇朱熹理学,后来因为“格竹”病倒而产生怀疑,从此走向心学。其父为王华,南京吏部尚书。死后谥号为文成,又被称为王文成公。提出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思想;曾国藩(1811-1872),湖南长沙人,是镇压天平天国时期兴起的湘军创立者和统帅,他与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代表作为《治学论道之经》。他是王阳明的信徒,也被后世认为是最完美的儒家“立言、立功、立行”的典型代表,深受李鸿章、梁启超、蒋介石和毛泽东等人的推崇。扩展资料:儒家思想的产生背景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社会内部不可调合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机,摇撼了传统文化的权威性,对传统文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与日俱增,就连“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孔子也不能不把当时所处的时代精神注入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并对传统文化加以适当的改造。在社会实践中建立一种新的和谐秩序和心理平衡,这种情况到了大变革的战国时代显得尤为突出,因为人们在崩塌的旧世界废墟上已经依稀看到了冲破旧尊卑等级束缚的新时代的曙光。未来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模式,就成了举世关注的大问题,并在思想界引起了一场百家争鸣式的大辩论。当时代表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利益的诸子百家,纷纷提出各自的主张,其中一个最主要的争论焦点就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而进行的思想交锋,儒、法两大思想流派最有代表性。他们旗鼓相当,针锋相对,英者云集,皆为显学。另外还有墨家、道家、阴阳家、兵家等等学派,可谓学派林立,学术与言论的开明为儒家思想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儒家思想

(1)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与任意刑杀,指出统治阶级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己。政治上主张改良,认为可以“损益”旧的章法。(2)战国时期——孟子思想的发展: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虐民”“暴民”。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3)西汉——董仲舒的新儒学成为统治思想: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于百家,建立起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4)宋代的新儒学——理学:特点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集大成者朱熹的观点:他认为理是第一性的,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5)明朝理学走向极端——王阳明的心学:①创立背景:明朝中期,社会动荡不安。②目的:“破心中之贼”,维护封建统治。③主要观点: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即恢复内心固有的封建道德观念,忍受封建统治的压迫。④评价: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走到了极端。

一、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1、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思想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孔子的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与任意刑杀,指出统治阶级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己。政治上主张改良,认为可以“损益”旧的章法。2、战国时期——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3、西汉时期——董仲舒的新儒学成为统治思想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哲学根本,杜绝其他思想体系。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从此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研究四书五经的经学也成为了显学。此时,孔子已死三百余年。董仲舒在具体的政策上将道家,阴阳家和儒家中有利于封建帝王统治的部分加以发展,形成了新儒家思想。4、魏晋——唐宋时期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南宋时期,理学家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5、明朝时期——理学走向极端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李贽是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他是中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二、儒家思想简介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它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论文题目有哪些

儒家思想对人类历史的影响总的来说,儒家思想是一种人类社会道德伦理规范的学说。它的最基本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正如笔者在《人性善恶论》中指出的,中国古代流行的教子歌《三字经》当中的第一句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也就是说,人的本性(天性)是向善的,是好的。而且,这种本性是相同相近的,带有普遍性的。只因为后天生活习惯和环境的变化,才造成了各种行为的差异,导致背离“善”的现象。这一点,儒家并没有错。人性中本来就有善的一面,而且是主流。在性善论的基础上,中国儒家文化治理国家的主要思路就是德育教育。这种思想认为,既然人的本性是好的,恶习只是后来感染的,所以治理社会就应该从道德教育入手,劝人们放弃恶习,回到先天性的“善”的境地,社会就会安宁了。中国古代强调“教化世人”,也就是教育和感化普通百姓。所以,儒家轻法制,重道德。儒家认为,如果以道德和礼制来教导百姓,将使得他们自爱自重,心悦诚服。儒家思想中的仁德学说非常重要。儒家不倚重武力,而强调仁义道德是争天下和管理天下的不二法门。在过去的几千年里,这一思想被无数次地证明其正确性。凡是能够遵循这一法则的,就可以成功。凡是违背这一法则的,必然失败。而且这一思想不光是可以用来治国,对任何层次的领导者都会有用。即使在现代社会也完全适用。将来也会适用。这是人类历史几千年经验智慧积累下来的一个结晶。儒家的仁德思想理论永远也不会过时。儒家的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一个“礼”字。既然人本性都是善的,执政者就应该让民众知道自制,回到那种彬彬有礼的社会状态中去。就是所谓的“克己复礼”。这个礼包括了礼节,礼数,礼貌,和规章制度。所以,儒家的思想要人懂得自制,克制欲望,遵守礼节,消除暴力,以达到一种平和的社会环境。正是儒家的这一“礼教”思想,使得中国成了举世公认的礼仪之邦。礼的思想并没有错。只是需要改变其中过于僵化的部份而已。儒家思想因此为社会制定了许多具体的礼节,具体表现为“三纲五常”。李先生讲的尊老观就包括在这纲常伦理中。三纲五常一直是反儒学的人批评的一个靶子。从现代社会的角度看,这些社会规范确实有很多不适应现代价值观的地方。但是,这些纲常只是儒家道德思想应用到社会规范中的一些表现形式而已。人们可以说,这些表现形式过于刻板,不够变通;或者说某些形式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必须要注意形式和内容的区别。一种思想可以影响到许许多多的方面,也会有无数的表现形式。某个方面不适用,或某个形式不合理,并不代表这种思想在其他场合和既然儒家思想有如此多的内容(本文列举尚不完全),人们就不能仅凭某个事件和某个方面妄下“儒家思想过时”的断语。如果站在客观和历史的立场上来评价的话,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发展繁荣,其历史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即使时至今日,其中的一些思想观念依然存在应当继承和发扬的地方。当然,儒家思想成型于两千多年以前,发展于封建社会,存在着历史局限性,也必然存在着糟粕,这是我们必须舍弃和批判的。

(1)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与任意刑杀,指出统治阶级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己。政治上主张改良,认为可以“损益”旧的章法。(2)战国时期——孟子思想的发展: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虐民”“暴民”。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3)西汉——董仲舒的新儒学成为统治思想: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于百家,建立起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4)宋代的新儒学——理学:特点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集大成者朱熹的观点:他认为理是第一性的,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5)明朝理学走向极端——王阳明的心学:①创立背景:明朝中期,社会动荡不安。②目的:“破心中之贼”,维护封建统治。③主要观点: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即恢复内心固有的封建道德观念,忍受封建统治的压迫。④评价: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走到了极端。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如下:1、先秦之儒先秦之儒是儒学的源头,其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和荀子。孔子(前551-前479),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其学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被后人尊称为“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贡献除了在于整理了儒家经典著作和思想之外,还在于他将教育从贵族普及到了平民当中,“有教无类”。其弟子号称有三千人,其中贤者七十二,更贤者有孔门十哲,系孔门四科的代表学生,即德行科——颜回、闵损、冉耕、冉雍,言语科——宰予、端木赐,政事科——冉求、仲由,文学科——言偃、卜商。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们分裂成了八派,即子张、子思、颜氏、孟氏、漆雕氏、仲良氏、孙氏、乐正氏。其中子张之儒的“博爱容众、严己宽人”影响了墨子;子思之儒的“中庸”影响了孟子;颜氏之儒的“坐忘”“心斋”“安贫乐道”影响了庄子;孟氏之儒即孟子一派;仲良氏之儒即子夏一派;漆雕氏之儒的“知、仁、勇”,类似于后世的侠客;孙氏之儒即荀子一派,他的学生李斯和韩非子成了法家的代表人物;乐正氏之儒即曾子一派。八派之中,以孟子和荀子最为杰出。孟子(前372—前289),山东邹平人,代表作为《孟子》,被成为亚圣。他主张性善论,具有民主和自强的思想,具体表现为“民为重,社稷次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等;荀子(前313-前238),河北人,主张性恶论,代表作为《荀子》。该书有些篇章写的十分华美,与屈原的《楚辞》一起被成为辞赋之祖。除此之外,荀子跟孔子一样还是一名杰出的导师,他以“帝王之术”带出了法家的两位著名代表人物,即李斯和韩非,又堪称是法家的鼻祖之一。2、两汉之儒汉儒是儒学成为官学的开始,其代表人物是董仲舒。经历了秦代的焚书坑儒和战乱,诸子百家之学除了法家以外都受到严重的摧残,靠一些知识分子的记忆复写才得以恢复大概,但已变得残缺不全,而且其中还难免掺杂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委托之作,真伪难辨。西汉初年奉行道家的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与民休养生息,经济很快发展起来,出现了文景之治。汉朝强大以来后便想对外用兵驱除匈奴外患,这时便需要集中皇权,于是黄老之学便不够用了,儒家之学因其为政治服务的特性而逐渐受到重用,于是便出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从此成为古代中国的官学。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河北衡水人,是儒家公羊派代表人物,代表作为《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其学说以《公羊春秋》为主,吸收了黄老和阴阳五行家的学说,提出了天命思想,提倡“天人感应”和“大一统”。其中天人感应论最初的出发点是为了在于劝导统治者以德治国,后来则与神秘主义巫术结合,发展成了谶纬神学。当然,董仲舒的出现并非偶然,在他之前和之后都有一些著名的儒家人物。他们主要分为两派,一是公羊学派,即公羊高注解《春秋》的书为基础的学说;二是谷梁学派,即以谷梁赤注解《春秋》的书为基础的学说。这两个人其实都是子夏之儒的传人。其代表人物除了董仲舒之外,还有郑玄、马融、谯周等人。其中郑玄以注解儒家经书而闻名。3、唐宋之儒唐儒是儒学与宗教的激烈论争时期,其代表人物是韩愈。唐代是佛教和道教盛行的朝代,这些宗教堪称是国教,尤其是佛教,在此时达到鼎盛,产生了一些中国化的佛教教派,其中禅宗影响最大,代表作为六祖慧能的《坛经》。相比之下,儒家在此时是衰微的,其正统性受到严重的挑战。这时便出现了韩愈。韩愈(768—824),河南孟州人,自认孟子的继承者,古文成就最高,被苏轼称为“文起八代之衰”。做为儒家的自觉维护者,韩愈对佛教尤其反感,他曾亲自上书反对皇帝迎取佛骨。韩愈强调“道统”,继承孟子的遗志,致力于挽救儒家的正统地位。在他的影响下,儒家最终在宋朝时回复官学的地位。宋儒是仅次于先秦之儒的儒学第二高峰,其代表人物是北宋五子和南宋两学。其中北宋五子是指周敦颐、张载、邵雍、程颐、程颢的合称,南宋两学是理学朱熹和心学陆九渊的合称。首先是周敦颐(1017-1073),湖南道县人,系儒家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师,他以研究《易经》知名,代表作为《太极图说》和《通书》;其次是张载(1020—1077),陕西眉县人,儒家关学的创始人,以“四为”知名,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代表作为《正蒙》和《横渠易说》;然后是程氏兄弟,即程颢(1032—1085)和程颐(1033-1107),代表作为《二程全书》。两兄弟一起求学于周敦颐,一起创建洛学。哥哥程颢的唯心主义思想后来发展为陆王心学,弟弟程颐的天理思想后来发展为程朱理学;然后是朱熹(1130—1200),福建三明人,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其学后来由于朱元璋的大力提倡,成为明清两朝的官学。代表作为《四书章句集注》,该书后来成为明清时期科举取仕的权威教科书。曾讲学于岳麓书院和白鹿洞书院,名噪一时。与心学开创者陆九渊有过论争,即历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他主要继承的是程颐的思想,其世界观为客观唯心主义,吸收了道家的道生万物思想,认为“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其修身方法是“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存天理,灭人欲”;然后是陆九渊(1139-1193),江西抚州人,心学创始人。曾讲学于象山书院,开创象山学派,被成为象山先生。他师承孟子“完事皆备于我”、“良知”、“良能”的思想,发展出了“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心学派。主张“发明本心”,“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在他的影响下,明儒中产生了王阳明。4、明清之儒明清之儒是儒家的盛极而衰期,其代表人物是王阳明和曾国藩。王阳明(1472—1529),字伯安,浙江余姚人,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代表作为《传习录》,开创了姚江学派,世称阳明先生。其学位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影响力遍及日韩。在儒家思想史上影响巨大,与孔子、孟子、朱熹并成为孔孟朱王。一开始十分推崇朱熹理学,后来因为“格竹”病倒而产生怀疑,从此走向心学。其父为王华,南京吏部尚书。死后谥号为文成,又被称为王文成公。提出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思想;曾国藩(1811-1872),湖南长沙人,是镇压天平天国时期兴起的湘军创立者和统帅,他与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代表作为《治学论道之经》。他是王阳明的信徒,也被后世认为是最完美的儒家“立言、立功、立行”的典型代表,深受李鸿章、梁启超、蒋介石和毛泽东等人的推崇。扩展资料:儒家思想的产生背景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社会内部不可调合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机,摇撼了传统文化的权威性,对传统文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与日俱增,就连“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孔子也不能不把当时所处的时代精神注入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并对传统文化加以适当的改造。在社会实践中建立一种新的和谐秩序和心理平衡,这种情况到了大变革的战国时代显得尤为突出,因为人们在崩塌的旧世界废墟上已经依稀看到了冲破旧尊卑等级束缚的新时代的曙光。未来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模式,就成了举世关注的大问题,并在思想界引起了一场百家争鸣式的大辩论。当时代表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利益的诸子百家,纷纷提出各自的主张,其中一个最主要的争论焦点就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而进行的思想交锋,儒、法两大思想流派最有代表性。他们旗鼓相当,针锋相对,英者云集,皆为显学。另外还有墨家、道家、阴阳家、兵家等等学派,可谓学派林立,学术与言论的开明为儒家思想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儒家思想

1、产生背景东周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墨家,他们各自为新兴的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治国方案,为秦汉以后的社会治国思想的选择奠定了基础。2、兴起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哲学根本,杜绝其他思想体系。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从此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研究四书五经的经学也成为了显学。此时,孔子已死三百余年。董仲舒在具体的政策上将道家,阴阳家和儒家中有利于封建帝王统治的部分加以发展,形成了新儒家思想。拓展资料:儒学现代意义的两个重要原因:第一,我们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的民族复兴的前夜,此时此刻,必须回顾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第二,新的世纪,我们的国家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费孝通先生曾提出"文化自觉"的问题。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也必须有个对自身"文化"上的自觉。什么是"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说:"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人们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古',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来研究我们民族文化的历史和它发展的前景,就必须适应当代世界文化发展的新形势,即"新的轴心时代"到来的文化发展的新形势。适应我们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有一个文化自觉的要求。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论文题目是什么类型

(1)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与任意刑杀,指出统治阶级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己。政治上主张改良,认为可以“损益”旧的章法。(2)战国时期——孟子思想的发展: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虐民”“暴民”。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3)西汉——董仲舒的新儒学成为统治思想: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于百家,建立起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4)宋代的新儒学——理学:特点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集大成者朱熹的观点:他认为理是第一性的,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5)明朝理学走向极端——王阳明的心学:①创立背景:明朝中期,社会动荡不安。②目的:“破心中之贼”,维护封建统治。③主要观点: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即恢复内心固有的封建道德观念,忍受封建统治的压迫。④评价: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走到了极端。

一、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1、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思想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孔子的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与任意刑杀,指出统治阶级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己。政治上主张改良,认为可以“损益”旧的章法。2、战国时期——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3、西汉时期——董仲舒的新儒学成为统治思想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哲学根本,杜绝其他思想体系。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从此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研究四书五经的经学也成为了显学。此时,孔子已死三百余年。董仲舒在具体的政策上将道家,阴阳家和儒家中有利于封建帝王统治的部分加以发展,形成了新儒家思想。4、魏晋——唐宋时期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南宋时期,理学家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5、明朝时期——理学走向极端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李贽是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他是中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二、儒家思想简介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它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从世界各国的精神道德、国际关系、人际关系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等实际情况看,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也有着重大的积极作用和价值。正如1988年一月,75位诺贝尔获奖者在巴黎开会结束时的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顾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从精神方面来讲: 21世纪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世纪,人们的生活水平将普遍提高,但是如果人们只追求物质享受,不注重精神道德方面的修养,将会出现诸如暴力犯罪、道德沦丧、个人主义、精神空虚等问题而严重危害社会。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所提倡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则是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有效方法。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泰勒博士所说:“不管我们取得进步也好,或是缺少进步也好,当今是一昌盛、成功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人立足于孔子所确立和阐述过的很多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是超越国界、超越时代的;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过去,也会鉴照今天和未来。”泰勒博士对以孔孟的儒家文化在精神道德方面的当代意义和未来价值给予了中肯二恰当的评价。从国际关系方面来说:当今世界政治、思想观念和宗教信仰等都呈现出多元化趋势,21世纪将是一个多元化并存的世纪,不同文明之间的出现新的繁荣。但是当今世界仍不太平,局部地区仍弥漫着战争的硝烟。而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所提倡的“和而不同、和为贵”、“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思想,将为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并存、避免战争、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做出贡献,也将成为世界各国屏保认同的思想观念,还将是世界各国和平共处的准则。儒家文化提倡的这些为人处世的原则,就是世界各国调整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所应遵循的原则。c从经济管理方面来看:正当大陆进行“文化大革命”,批判儒家思想的时候,临近的几个亚洲国家和地区却正在悄悄进行着工业革命,经济迅速崛起,而他们全都以儒家文化为基础,运用儒家的思想和文化指导自己的工业建设。这一实例证明,启示人们去重新思考儒家思想和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有人甚至提出“第三种工业文明”,进而提出“现代新儒家学”的概念。这说明儒家的思想不仅可以用来建设精神文明,而且可以用来搞工业管理,发展经济,建设人类物质文明。人与自然: 儒家认为“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主张“自然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提倡一种普遍的和谐。如果世界各国都能重儒家的“普遍和谐”观念,对它做出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的诠释,并使其落实于操作层面,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就能达到生态平衡,从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这个蓝色的星球也将更加美丽,我们人类也将更加健康、更加幸福、更加快乐!本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马克斯?韦伯在他的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提出一个著名的论断:西方国家,经过宗教改革后形成的新教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并在《中国的宗教》一书中认为,传统以来的儒家孔教,不但无助于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反而构成了一大阻碍。因而,近代资本主义只能在西方国家产生而不能在东方国家产生。然而,历史的发展似乎向马克斯?韦伯的论断提出了挑战。上个世纪60—80年代,当西方国家的经济走向萧条时,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东亚经济圈却出现了经济起飞的奇迹。当时,人们在考察其原因时,首先考虑的是经济因素本身,如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制度、资本的积累、劳动力技术等等。但这时的世界各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为什么没有出现像东亚这样的经济奇迹?同时,人们又考察了非经济的制度结构,这些国家在制度结构方面也大不相同。人们在考察其文化因素时,发现这些地区的共同之处就是,长期以来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于是,一个饶有意味的问题产生了:儒家文化对于亚洲这五个地区的经济成就是否形成了文化层面上的有利影响?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是什么?它与现代化的关系如何? 一、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及对社会的整合价值 知识社会学家曼海姆认为,所有的思想和知识都是某个社会结构或历史进程的产物[1]。儒家文化就是在中国传统社会以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结构和以皇帝为最高顶点的垂直隶君型的社会结构上产生的。经百家争鸣、两汉独尊儒术、魏晋儒道并融、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的兴盛,儒家文化经久不衰,并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转化过程中通过对其他文化的吸纳和自身的改造而被保存下来。儒家文化之所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独领风骚两千多年,这不仅在于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需要,还在于它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 (一)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 1、人本主义思想 在西方的神话传说中,宇宙万物是各种神创造的,在神之上有一个统而管之的上帝。在中国神话故事中,创造宇宙万物的不是神,不是超自然的力量,而是人世间的伟人:盘石、女娲、伏氏、神农氏、燧人氏、有巢氏,等等。也就是说,一开始,中华民族就肯定了人在宇宙万物中的主体性地位。在《孝经》中孔子曰,“天地之间,人为贵”。在《荀子?王制》中荀子曰,“人最为天下贵”。并进而解释,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草木、贵于天地之间,在于人有“仁”和“义”。“仁”是儒家人本精神的实质,仁者“爱人”,就是推己及人,把对自己之爱、对亲人之爱推广到对一切人的爱。《沦语?雍也》中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颜回》中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种博爱的精神,它提倡尊重人、理解人。“义”是指人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懂得遵守社会道德,并肯定事在人为,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来改变自然和现实社会。所以说,儒学是一种积极人世的人生哲学。它塑造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勤奋向上的性格,培养了中华民族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这种精神鼓舞了历史上的中国人创造了古代中国的灿烂文明。 2、“内圣外王”思想 在积极肯定了现实生活的人生态度之后,儒家提出了现实生活的理想原则,这就是著名的“内圣外王”思想。“内圣”是对个人主体心理修养方面的要求,以达至仁、至圣的理想境界;“外王”是指社会教化方面的要求,以实现仁政、王道的目标。“内圣外王”,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和社会理想的统一,它所注重的是个人人格的自我修养、人生理想的完成和对社会人际关系的治理。怎样进行个人的内心修养,实现“内圣”的人生目标,儒家提出了一系列的概念和规范,如“礼、仁、忠、孝、信、义、恕”等等。“仁”是指以血缘为纽带的父母兄弟之间的亲情之爱,以及由此推广到对一切人的爱。为了达到“至仁”的境界,儒家提出“礼”的概念。“礼”即“正名”,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孟子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思想。孔孟还强调忠君孝父、友信仁义。在此,儒家为君臣关系、家庭关系、一般的人际关系提供了行为准则,为封建的宗法制度和君主专制制度提供了有效的伦理规范。至于怎样实施这些规范,儒家认为,除了人们自己潜心修养外,还有赖于社会对个人的道德教化,将这些伦理规范内化为人们的心理过程,转化为人们的内在品质与性格,因此,儒学十分注重教育,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教育先行。“外王”思想中,儒家提出了一套治国安邦的思想。如孟子的“民本思想”,他说:“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得民心是得天下之所在。故此,孟子主张推行“仁政”,即要“制民恒产”,因为民有恒产才有恒心,无恒产则无恒心,仁政是王道政治的 基本要求。继孟子之后,荀子提出了“庶人安政”的思想,他以舟水形象地说明了“庶人安政”的作用:“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外,儒家还有许多推行王道的政治思想。“内圣”与“外王”并不是相对立的,而是相统一、相一致的。孔子认为“修己”可以“安人”;荀子认为“圣者”可以为王,圣者就是王者,圣王是合一的,即修养自己,安顿好家庭,达到至圣,就可以治国、平天下。 3、“天人合一”思想 儒家强调人本思想,但不同于西方文艺复兴后的人文主义。儒家文化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同时,还提倡“天人合一”,主张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而西方的人文主义在反神教的同时,也反自然,更多的是强调人定胜天,强调人类对自然的无限开发,如今的生态系统失衡与这一“戡天论”思想是不无相关的。 孔子所讲的天命,不等同于基督教的上帝。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郭沫若说:“孔子所说‘天’,其实是自然,所谓‘命’,是自然之数或自然之必然性。”[2]如《论语?阳货》所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在“究天人之际”问题时,把“天”与“人”纳入一个能自觉维持平衡的有机系统中进行思考,认为天人之间紧密相联,不可分割。孟子认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者,知天矣”(《孟子?尽心上》)。汉初,董仲舒提出“天人相类说”,认为人与天相似,天是有意志、有目的、有道德的主宰,人受命于天,天人之间存在着神秘的感应关系;天人之间用王者贯通起来,王者依天行事,“天瑞应诚而降”;反之,王者逆天行事,将招致“天谴”。显然,其目的旨在寻求天人的和谐统一,维持现存的社会秩序。传统儒家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了有机的自然观,也是儒家文化特质之一。 从以上的内容来看,儒家文化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有机的自然观、完美的伦理道德体系和重民思想。这些思想不仅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对历代统治者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儒家文化的精神已渗透在中华民族日常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之中,它的价值已远远超过了它所赖以产生的那个时代对它所做的要求,而成为中华民族及世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儒家文化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整合功能 一定的思想文化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基础上产生并体现出其文化价值。德国哲学家李凯尔特指出:“在一切文化现象中都体现出某种文化价值,由于这个缘故,文化现象或者是被产生出来的,或者是即使早已形成但被故意地保存着的。”[3]儒家文化以纲常伦理为核心的特点所表现出来的文化价值就是它对于协调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稳定具有极强的凝聚功能和整合功能。 1、价值的整合。社会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要求和欲望,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如果没有统一的文化熏陶,就难以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达成大体一致的观念,儒家文化之所以在中国传统社会绵延几千年,在于它为中国传统社会各阶层的人提供了统一的价值观,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思想。2、规范的整合。统一的价值观需要统一的规范去维持,文化的整合规范因价值的需要而产生,因文化的整合而系统化和协调一致。因此,不仅要制定统一的规范,而且要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从而将社会成员的行为纳入一定的轨道和模式,以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儒家文化的规范整合在于它提出了“礼、仁、忠、孝、信、义”等一系列的行为规范,并强调人们修身养性,通过人们的这种内在的教化来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实现规范的整合。 3、结构的整合。社会是一个多元结构的系统,是由众多互相分离而又互相联系的部分组成。每一个部分和单元都有自己的功能,但这种功能的发挥必须和其他部分的功能联结起来才能实现,才能对整个社会的运行发挥作用,即所谓的功能互补。由于统一文化的作用,使社会结构成为一个协调的功能体系,儒家文化既提出了“君君、臣臣”的君主制思想,又提出了民本思想,忠君爱民二者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依存。“忠君”是为了维护君主的绝对权威,“爱民”是为了得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二者都是为了巩固君主制,从而,实现了君主阶层与百姓阶层的结构整合,以进一步实现无为而治的社会理想。同时,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实现了自然系统与人类社会的结构性整合。还有人圣思想,即只要人人潜心修养,都可以成圣等等。整合功能是儒家的一大特色。所以说,儒家文化是秩序文化并不过分,它所追求的就是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二、儒家文化在东亚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儒家文化经历了几百年的衰微而重新让人们认识它的价值,是由于近些年来西方经济的萎靡不振和东亚经济圈的迅速崛起。人们发现,东亚经济的起飞除了科技、经济等物质性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在支撑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那就是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仍然在现代社会发挥着核心文化的作用。正如美国学者赖肖尔所说:“当代的日本人,虽然已经不是德川时代他们祖先那种意义上的孔孟之徒了,但是,他们身上仍然渗透着儒教的价值观、伦理观。” (一)儒教的整体性原则 本世纪中叶以来,由于西方个人主义的恶性膨胀和对利益的无限追求,损害了经济组织和集团的正常运行,而东亚人虽然也有现代的民主、自由、平等意识,他们也追求个人利益,但社会仍保持着统一,并显示了集团整体性的效率。如在韩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市场经济的作用二者.是同时加强的。在日本、新加坡都莫不如此。这主要源于社会本身所具有的统一机制。东亚的这些国家历史上长期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因而,它们都有中央集权的历史传统。虽然君主制在近现代社会已不存在,但以“忠孝”为支柱的儒家伦理秩序经过长期在人们生活中的潜移默化,把优于其他文化的整体号召机制保留至今,从而,“国家,作为一个大集团,具有高效率地实现某个预定目标的能力”[5]。 (二)家族式的管理方式 西方的科层制被称为现代最具合理性、最有效率的管理方式而风靡全球。家族式的管理被韦伯看成是传统落后的、缺乏效率的管理方式。如今,它却在东亚国家的经济组织管理中体现了它的有效性。东亚国家把国家和民族看成是同等概念,所有集团都以家族主义方式联系在一起,在企业中,人们的地位虽然不同,却使人们有一种家族一体的感觉,企业成员之间保持着家族般的人际关系,忠孝相统一的行为模式。在韩国,许多企业把职员称为家族成员。在日本,家不仅仅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单位,而是扩大化了的具有独立性的社会集团或组织。日本学者认为,日本企业管理的全部秘密在于“家庭意识”。一个公司如同一个家族,每个职员为了维护公司的名誉,要忘我拚命地工作,甚至忘掉自我和自己的小家庭。而公司对职员实行终生雇佣制,以此对职员和家庭负责到底,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和职员的归属感、责任感,使职员把公司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从而发挥集团的整体性效率。 (三)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以儒家礼义、忠孝为基础的规范体系中,东亚国家追求人与人之间和谐正常的人际关系,以克服个人主义膨胀所带来的社会灾难。新加坡独立之初,大力吸收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民主政治,在一二十年间,迅速成为经济繁荣的现代化国家。针对物质享受骤增,个人利益受重视,却心灵空虚,忽视国家观念和责任感的现象,他们从自己的国情出发,重视儒家伦理,有领导、有计划地推行儒家伦理教育,以调节社会中的各种人际关系。在吸收和改造儒家学说中,赋予儒家伦理以新的适合新加坡现代化要求的精神和解释。日本有“大和”民族之称,这种“和”的思维方式主要是调和、和谐的意识,即讲人与人关系的义理人情。这种“和”被运用于企业之中时,就形成了日本式的竞争,即竞争与协调的融合,也就是说,群体外的排他性与集团内的和谐性。所以,日本企业界认为,日本企业的精髓就是“和”。当这种“和”的方式用于日本纵式社会结构关系时,“和谐高于一切”的人际关系将日本社会上下等级关系融合在一起,形成一股凝聚力,为着一个目标而同心协力。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东亚社会的特征之一。 (四)教育优先原则 20世纪初东亚国家大多是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日本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它们之所以能在短短的几十年内迅速地发展起来,还得力于它们的教育成就。这一成就渊源于儒家的重教传统,儒家为了实现“内圣外王”的理想,主张首先要对个人进行教化,提倡“有教无类”。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主张科举取才,强调通过学习和考试竞争来取得社会的成就和地位,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成为社会有用人才。这一传统使东亚国家和地区无论政府还是家庭都十分重视教育。在韩国,家长为了子女的教育,无论生活多么贫寒也要不惜一切代价让子女上学。同时,韩国政府实行“教育超前”的政策,在教育上的投资也很高,发展中国家里,除以色列之外,韩国在教育方面的政府投资最高。我国台湾从 1968年开始实行“九年国民义务教育”。在日本,教育立国更为突出,战后,日本的教育经费增长很快,从1950年到1972年增长了 25倍,教育经费占行政经费的20%以上。而同期,美国占15%,前苏联占16%,西德占12%,英国占13%左右。日本政府认为:“教育投资的成果,其特点是以培养人的才能的形式积累起来的。所以一旦作了投资,从其效果具有持久性这一点看,可以认为它是生产上的重要投资。”[6]教育的发展,人才素质的提高,无疑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原始动力。 纵观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经验,充分说明了现代化并不仅仅是对西方国家科学技术、经济制度和管理经验的简单移植,而是根植于本国本地的文化传统。这些国家和地区经过对儒家传统文化的反思、批判、继承,并对之进行适应现代化的转化、改造,从而,使儒家文化不同程度地对现代化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正如韩国学者金日坤所说:“发展经济的关键并不仅仅在于必须引进有效的资本主义经济原理或经济原则,而在于必须处理好这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同经济的内在关系这一根本性问题。”[7]儒家文化倡导忠诚、责任感、献身精神、集体主义、教育优先的价值观,无疑对东亚地区的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一、春秋时期——儒学的开创开创者孔子1、核心思想是“仁”,即“爱人”、“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协调人际关系的伦理学说;他反对当时社会上普遍出现的苛政暴政,要求统治者“以德治民”、“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包含民本思想。2、提出“礼”。针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他又强调以“礼”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号召“克己复礼”,即恢复理想中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以实现社会稳定,同时以中庸思想和“和而不同”来协调礼和仁的关系。3、教育方面: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等,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扩大的教育对象的范围;他以“成人”、“君子”为教育目标,提出“因材施教”等诸多重要教育原则。4、文献方面:他整理编订文献“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有利于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传承。二、战国时期——儒学得到丰富和发展代表人物孟子、荀子孟子:1、提出了以“仁”、“义”、“礼”、“智”为基本内容的道德规范体系,以“仁义”为最高道德原则。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2、发展了孔子“仁”、“以德治民”的观点,提出较为完整的“仁政”理论,要求统治者停止兼并战争,减轻赋税,制民之产,尊贤使能。3、发挥了“民本”思想,提出了以“民贵君轻论”为代表的民本学说,成为其思想体系中最为宝贵的成份。最典型的是言论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4、伦理观上主张“性向善”,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荀子:1、天人关系: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强调人在自然面前的主观能动性,主张“治天命”、“裁万物”、“骋能而化之”的思想。荀子明确的宣称,制天命而用之,认识天道就是为了能够支配天道而宰制自然世界。2、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掌握“礼”;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强调礼法并用;。3、君民关系:舟水之说(君舟民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4、主张“性恶论”。三、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代表人物董仲舒1、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3、针对土地兼并严重的现实,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孝道。四、宋明时期儒学上升到新高度北宋时期儒家学者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将儒学上升到新高度即理学:程朱理学(客观唯心主义)1、程颢、程颐(北宋):理是万物的本源,理的核心是“仁”;人伦道德、尊卑等级都是天理;仁是与万物俱生的。2、朱熹(南宋):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主要观点有:理气论(理和气浑然一体,不可分离)、“存天理,灭(或去)人欲”、心性论(性无不善,情也应当从善)。陆王心学(主观唯心主义):反对理学的繁琐回归本心。1、陆九渊(南宋)心学的创立者:“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2、王阳明(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宣扬“心即理也”“心外无物”等;致良知;知行合一。五、明清之际的儒学新发展明清时期儒学新发展的表现:反正统反权威;反对君主专制;反对重农抑商,提倡工商皆本。1、李贽(明后期)否定儒家经典和孔子的权威,认为人人都有权做出自己的判断;批判道学家的虚伪说教,肯定人的正常需要,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2、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提出君臣平等,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3、顾炎武: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的主张,梁启超归结其思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4、王夫之:“循天下之公”,深刻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提出耕者有其田;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唯物主义者。扩展资料儒家影响:儒家是中国古代自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最有影响的学派。做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一般来说,特别是先秦时,虽然儒家是最有影响的学派,但也只是诸子百家之一,与其它诸子百家一样地位本无所谓主从关系。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中国人代代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中国人基因中的责任思想(以天下为己任)、忠孝思想(仁、义、礼、智、信)、恕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伦理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儒家思想与专制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到现在还是华人的主流思想。儒家对中国科技以及世界文明的贡献特别巨大。据《世界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16世纪以前,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约有300项,其中175项是中国人发明的。正是这些重大的发明(包括发现),使中国的农耕、纺织、冶金、手工制造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而儒家也留下了一大批世界知名的科学著作如《考工记》、《天工开物》等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论文题目有哪些及答案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如下:1、先秦之儒先秦之儒是儒学的源头,其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和荀子。孔子(前551-前479),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其学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被后人尊称为“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贡献除了在于整理了儒家经典著作和思想之外,还在于他将教育从贵族普及到了平民当中,“有教无类”。其弟子号称有三千人,其中贤者七十二,更贤者有孔门十哲,系孔门四科的代表学生,即德行科——颜回、闵损、冉耕、冉雍,言语科——宰予、端木赐,政事科——冉求、仲由,文学科——言偃、卜商。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们分裂成了八派,即子张、子思、颜氏、孟氏、漆雕氏、仲良氏、孙氏、乐正氏。其中子张之儒的“博爱容众、严己宽人”影响了墨子;子思之儒的“中庸”影响了孟子;颜氏之儒的“坐忘”“心斋”“安贫乐道”影响了庄子;孟氏之儒即孟子一派;仲良氏之儒即子夏一派;漆雕氏之儒的“知、仁、勇”,类似于后世的侠客;孙氏之儒即荀子一派,他的学生李斯和韩非子成了法家的代表人物;乐正氏之儒即曾子一派。八派之中,以孟子和荀子最为杰出。孟子(前372—前289),山东邹平人,代表作为《孟子》,被成为亚圣。他主张性善论,具有民主和自强的思想,具体表现为“民为重,社稷次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等;荀子(前313-前238),河北人,主张性恶论,代表作为《荀子》。该书有些篇章写的十分华美,与屈原的《楚辞》一起被成为辞赋之祖。除此之外,荀子跟孔子一样还是一名杰出的导师,他以“帝王之术”带出了法家的两位著名代表人物,即李斯和韩非,又堪称是法家的鼻祖之一。2、两汉之儒汉儒是儒学成为官学的开始,其代表人物是董仲舒。经历了秦代的焚书坑儒和战乱,诸子百家之学除了法家以外都受到严重的摧残,靠一些知识分子的记忆复写才得以恢复大概,但已变得残缺不全,而且其中还难免掺杂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委托之作,真伪难辨。西汉初年奉行道家的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与民休养生息,经济很快发展起来,出现了文景之治。汉朝强大以来后便想对外用兵驱除匈奴外患,这时便需要集中皇权,于是黄老之学便不够用了,儒家之学因其为政治服务的特性而逐渐受到重用,于是便出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从此成为古代中国的官学。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河北衡水人,是儒家公羊派代表人物,代表作为《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其学说以《公羊春秋》为主,吸收了黄老和阴阳五行家的学说,提出了天命思想,提倡“天人感应”和“大一统”。其中天人感应论最初的出发点是为了在于劝导统治者以德治国,后来则与神秘主义巫术结合,发展成了谶纬神学。当然,董仲舒的出现并非偶然,在他之前和之后都有一些著名的儒家人物。他们主要分为两派,一是公羊学派,即公羊高注解《春秋》的书为基础的学说;二是谷梁学派,即以谷梁赤注解《春秋》的书为基础的学说。这两个人其实都是子夏之儒的传人。其代表人物除了董仲舒之外,还有郑玄、马融、谯周等人。其中郑玄以注解儒家经书而闻名。3、唐宋之儒唐儒是儒学与宗教的激烈论争时期,其代表人物是韩愈。唐代是佛教和道教盛行的朝代,这些宗教堪称是国教,尤其是佛教,在此时达到鼎盛,产生了一些中国化的佛教教派,其中禅宗影响最大,代表作为六祖慧能的《坛经》。相比之下,儒家在此时是衰微的,其正统性受到严重的挑战。这时便出现了韩愈。韩愈(768—824),河南孟州人,自认孟子的继承者,古文成就最高,被苏轼称为“文起八代之衰”。做为儒家的自觉维护者,韩愈对佛教尤其反感,他曾亲自上书反对皇帝迎取佛骨。韩愈强调“道统”,继承孟子的遗志,致力于挽救儒家的正统地位。在他的影响下,儒家最终在宋朝时回复官学的地位。宋儒是仅次于先秦之儒的儒学第二高峰,其代表人物是北宋五子和南宋两学。其中北宋五子是指周敦颐、张载、邵雍、程颐、程颢的合称,南宋两学是理学朱熹和心学陆九渊的合称。首先是周敦颐(1017-1073),湖南道县人,系儒家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师,他以研究《易经》知名,代表作为《太极图说》和《通书》;其次是张载(1020—1077),陕西眉县人,儒家关学的创始人,以“四为”知名,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代表作为《正蒙》和《横渠易说》;然后是程氏兄弟,即程颢(1032—1085)和程颐(1033-1107),代表作为《二程全书》。两兄弟一起求学于周敦颐,一起创建洛学。哥哥程颢的唯心主义思想后来发展为陆王心学,弟弟程颐的天理思想后来发展为程朱理学;然后是朱熹(1130—1200),福建三明人,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其学后来由于朱元璋的大力提倡,成为明清两朝的官学。代表作为《四书章句集注》,该书后来成为明清时期科举取仕的权威教科书。曾讲学于岳麓书院和白鹿洞书院,名噪一时。与心学开创者陆九渊有过论争,即历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他主要继承的是程颐的思想,其世界观为客观唯心主义,吸收了道家的道生万物思想,认为“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其修身方法是“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存天理,灭人欲”;然后是陆九渊(1139-1193),江西抚州人,心学创始人。曾讲学于象山书院,开创象山学派,被成为象山先生。他师承孟子“完事皆备于我”、“良知”、“良能”的思想,发展出了“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心学派。主张“发明本心”,“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在他的影响下,明儒中产生了王阳明。4、明清之儒明清之儒是儒家的盛极而衰期,其代表人物是王阳明和曾国藩。王阳明(1472—1529),字伯安,浙江余姚人,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代表作为《传习录》,开创了姚江学派,世称阳明先生。其学位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影响力遍及日韩。在儒家思想史上影响巨大,与孔子、孟子、朱熹并成为孔孟朱王。一开始十分推崇朱熹理学,后来因为“格竹”病倒而产生怀疑,从此走向心学。其父为王华,南京吏部尚书。死后谥号为文成,又被称为王文成公。提出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思想;曾国藩(1811-1872),湖南长沙人,是镇压天平天国时期兴起的湘军创立者和统帅,他与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代表作为《治学论道之经》。他是王阳明的信徒,也被后世认为是最完美的儒家“立言、立功、立行”的典型代表,深受李鸿章、梁启超、蒋介石和毛泽东等人的推崇。扩展资料:儒家思想的产生背景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社会内部不可调合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机,摇撼了传统文化的权威性,对传统文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与日俱增,就连“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孔子也不能不把当时所处的时代精神注入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并对传统文化加以适当的改造。在社会实践中建立一种新的和谐秩序和心理平衡,这种情况到了大变革的战国时代显得尤为突出,因为人们在崩塌的旧世界废墟上已经依稀看到了冲破旧尊卑等级束缚的新时代的曙光。未来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模式,就成了举世关注的大问题,并在思想界引起了一场百家争鸣式的大辩论。当时代表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利益的诸子百家,纷纷提出各自的主张,其中一个最主要的争论焦点就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而进行的思想交锋,儒、法两大思想流派最有代表性。他们旗鼓相当,针锋相对,英者云集,皆为显学。另外还有墨家、道家、阴阳家、兵家等等学派,可谓学派林立,学术与言论的开明为儒家思想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儒家思想

(1)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与任意刑杀,指出统治阶级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己。政治上主张改良,认为可以“损益”旧的章法。(2)战国时期——孟子思想的发展: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虐民”“暴民”。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3)西汉——董仲舒的新儒学成为统治思想: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于百家,建立起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4)宋代的新儒学——理学:特点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集大成者朱熹的观点:他认为理是第一性的,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5)明朝理学走向极端——王阳明的心学:①创立背景:明朝中期,社会动荡不安。②目的:“破心中之贼”,维护封建统治。③主要观点: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即恢复内心固有的封建道德观念,忍受封建统治的压迫。④评价: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走到了极端。

儒家思想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思想: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2、战国时期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3、西汉时期仲舒的新儒学:董仲舒在具体的政策上将道家,阴阳家和儒家中有利于封建帝王统治的部分加以发展,形成了新儒家思想;4、魏晋唐宋时期: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5、明朝时期理学走向极端: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形成,秦统一后尊崇法家思想焚书坑儒。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成为中国主流思想。宋是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明清时期佛道融人儒家学说。是贯穿中国的主流思想。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