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金融衍生工具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4-08-07 07:16:08

金融衍生工具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金融市场管制放松,美  兀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兀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崩溃,以及受石油危  机和国际债务危机的冲击,使得西方金融市场中的利率和汇率的波动加大,经济  活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随之增加。为了规避因利率、汇率不可预见的波动对企业  资产带来的风险,借助十当时金融信息技术应用的飞速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应运  Ifu生。金融衍生工具业务显著提高了金融机构以及整个金融市场的经营效率,拓展了公司企业的经营领域,给近几十年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活力。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概念  由十金融衍生工具的强大吸引力,金融家不断的创新出不同的品种,所以金  融衍生工具尚无明确统一的定义。国外学者和我国学者都对其概念进行了详细的  阐述,虽然表述上有所不同,但是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一)国外金融衍生工具概念表述  美联储管理层曾将其定义为“一种金融合约,Ifu不是借贷资金,其主要目的在十转移由十资产价值波动所带来的神秘感”。在美国哈佛商学院MBA教材中则将其定义为“一种证券,其价值依赖十其他更基本的标的的变量”1。巴塞尔委员会对金融衍生工具定义是:“广义Ifu言,衍生工具是一种金融协议,其价值取决十一种或多种基础资产或指数的价值。”国际交换及衍生性金融产品协会的定义:“金融衍生工具是一种以转移风险为目的,}fU互易现金流量的双边合同。当合同届期时,当事人则依据‘标的资产’或‘基础资产’,并参考利率或指数之价格来决定债权额之大小。”N " Cavalla (1993)曾经定义金融衍生品是“一些价值由基础资产衍生出来的金融合约,这些基础资产可以是某种实物商品、货币、指数、利率、金融资产或其他金融衍生品”。国际互换和衍生品协会  (工nternational Swaps and Derivatives Association,工SDA)对金融衍生品描述如下:“金融衍生品,是有关互换现金流量和旨在为交易者转移风险的双边合约。合约到期时,交易者所欠对方的金额由基础商品、证券或指数的价格决定。”  (二)我国金融衍生工具概念表述  我国学者叶永刚认为金融衍生工具指的是“其价值派生十现货市场工具的金  融合约”。何林祥对金融衍生品定义为:“那些产生、存在、支付、价格由所依据的资产或指数决定的金融工具。所依据的资产或指数等称之为基础工具。基础工具包括股票、债券、商品、货币、指数、存款、贷款等。”胡怀邦认为:“金融衍生品是在原生金融产品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其价格依赖十比其更基本的标的变量的金融产品。”周立给金融衍生品的定义是:“指以另一(或另一些)金融工具的存在为前提,以这些金融工具为买卖对象,价格也由这些金融工具决定的金融工具”。12004年出台的《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其中规定:“本办法所称衍生产品是一种金融合约,其价值取决十一种或多种基础资产或指数,合约的基本种类包括远期、期货、掉期(互换)和期权。衍生产品还包括具有远期、期货、掉期(互换)和期权中一种或多种特征的结构化金融工具。”  二、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的背景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衍生工具异军突起。1972年,外汇期货合约在美  国芝加哥商品期货交易所(CME)上市,为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和发展开创了新  纪兀。这30多年来,金融衍生工具发展迅猛,交易量急剧增长,交易额之大令  人惊奇。它的飞速发展有其深刻的背景。

金融衍生工具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怎么写

由金融危机而引发全面经济衰退的上一个活生生的例证,是日本。1997年11月,亚洲金融危机中三洋证券、北海道拓殖银行、山一证券在一个月内连续倒闭,引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给本已步履蹒跚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接下来的数年时间,日本经济增长率一直低于1%,终于拖成了“失去的十年”。如果美国的金融危机长期化,并引发整个美国实体经济的全面衰退,那又会怎样呢? 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许诺如果当选将降低企业税、取消让中产阶级家庭苦恼的代替性最低税等。而作为弥补措施,他会采取削减国会和政府不必要开支等政策,还会实施医疗和退休金制度改革。美国媒体估计根据这一计划减税规模会达3万亿美元,尽管这一数字并不被麦凯恩阵营认可。现在看来,这一许诺是绝对不可能实现了。据美国媒体估算,如果保尔森的救市计划成真,美国政府需要新发行约5000亿美元国债,这就意味着其将背上沉重的赤字包袱,美元也会在本已开始的贬值通道中进一步大幅向下。 早在2007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就已经出现了负增长。而2008年第二季度美国住房投资下降7%,为连续第10个季度下降,显示住房市场还远未走出谷底。同时二季度美国企业税后利润下降8%,而第一季度则增长1%。7月份美国失业率达到7%,到了8月份,更上升至1%。在此背景下,《纽约时报》在9月20日发表了一篇题为《真的有用吗?》的文章,该文断言,由于美国的国内消费在很大程度上依赖金融信贷,金融危机造成的信贷紧缩会大为影响美国国内消费,从而拖累实体经济,并预言美国将陷入18个月甚至长达5年的经济衰退期。 9月19日,在接受《环球》杂志记者电话采访时,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谈到了当前美国金融危机与曾经引发1929年大萧条的那场金融危机的诸多相似之处。庄健认为,这次的金融危机反映出美国金融体系的巨大问题,所需要的调整肯定是一个长期的、深远的过程,这其中不可避免要波及到美国的实体经济领域。无论从波及的范围上还是严重的程度上,这次危机与大萧条都有非常大的可比性。美国的整个监管体系、价值观体系、社会体系都是一个双重标准的体系,核心标准是国家利益最大化。向外输出新自由主义,要求其他国家开放市场,减少政府干预,但实际上在国内控制得非常严格,对各种并购案的审查非常严格,比如曾经的中海油优尼科并购案就是一个典型。实际上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华盛顿共识”就已经破产,现在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本身的生存都成了问题,其债权只有200亿美元不到,只能勉强维持运营,包括WTO也走入了僵局,多哈贸易回合的谈判破裂就是明证。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中国对美出口严重萎缩,还有中资金融机构的债权损失。总体来说,与美国经济关系越深的部门,影响得越厉害,受伤越深。加工业受到的影响最为厉害。他特别提到要防止美国向中国转嫁危机,盯上中国。

第一节 金融衍生工具概述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概念和特征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概念  金融衍生工具又称“金融衍生产品”,是与基础金融工具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指建立在基础产品或基础金融变量之上,其价格取决于后者价格变动的派生金融产品。通过预测股价、利率、汇率等未来行情走势,采用支付少量保证金或权利金签订远期合同或互换不同金融商品等交易形式的新兴金融工具。   1、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33号》的定义:衍生工具是同时具备下列特征的金融工具或其他和约:  (1)具有①一个或多个基础变量;②一个或多个名义金额或支付额度。具有专门条款规定结算金额,某些情况下要说明是否需要结算  (2)不许要初始净投资,或与对市场因素变动具有类似反应的的其他类型合约相比,要求较少的净投资。  (3)合约条款要求或允许净额结算,可以通过外在与合约的方式,方便地结清头寸,或者允许交割某种资产使得接受方头寸与净额结算无显著差异。  2、《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定义:衍生工具是指有以下特征的工具:  (1)其价值随特定利率、证券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价格或利率指数、信用等级或信用指数、或类似变量的变动而变动  (2)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与对市场条件变动具有类似反应的其他类型合同相比,要求较少的净投资。  (3)在未来日期结算。  2005年我国财政部《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暂行规定(试行)》基本沿用了国际会计准则对衍生品和嵌入式衍生品的定义,并明确规定,金融衍生品全部归类为“交易型金融资产或负债”,其后续计量按“公允价值”计算,形成的损益计入当期损益。  (二)金融衍生工具的基本特征   1、跨期性:首先是对价格因素变动趋势的预测,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按照某一条件进行交易或选择是否交易的合约,涉及到金融资产的跨期转移   2、杠杆性:支付少量保证金或权利金就可以签订大额员期合约或互换不同金融工具。例如期货交易保证金为合约金额 5% ,则可以控制 20 倍于所投资金额合约资产,实现以小博大。   3、联动性:指金融工具的价值与基础产品或基础变量紧密联系,规则变动。  4、不确定性和高风险:①易双方违约的信用风险、②资产或指数价格变动的市场风险、③缺乏交易对手而不能平仓或变现的流动性风险、④交易对手无法按时付款或交割可能带来的结算风险、⑤人为错误或系统故障或控制失灵的运作风险、⑥违约而成的法律风险   二、金融衍生工具的分类 (新)  (一)按照产品形态和交易场所分类:  1、内置性衍生工具:指嵌入到非衍生合同(也称主合同)中的金融衍生工具,该衍生工具是主合同的部分或全部现金流量按照特定的利率、金融工具的价格、汇率、价格或利率指数、信用等级或信用指数,或类似变量的变动而发生调整,例如目前公司债券条款中可能包含赎回条款、返售条款、转股条款、重设条款等等。  2、交易所交易的衍生工具。指在有组织的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衍生工具,例如在交易所交易的股票期权产品,期货合约、期权合约。  3、OTC交易的衍生工具。  (二)按照基础工具种类分类:股权类产品金融衍生工具、货币衍生工具、利率衍生工具、信用衍生工具、其他衍生工具(管理政治风险的政治期货、气温变化的天气期货、管理巨灾风险的巨灾衍生产品等)   (三)按照自身交易的方法及特点分类:金融远期合约、金融期货、金融期权、金融互换、结构化金融衍生工具   三、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与发展  1、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的最基本原因是避险  2、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金融自由化进一步推动了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  (1)取消对存款利率的最高限额,逐步实现利率自由化  (2)打破金融机构经营范围的地域和业务种类限制,允许各金融机构业务交叉、互相自由渗透,鼓励银行综合化的发展;  (3)放松外汇管制  (4)开放各类金融市场,放宽对资本流动的限制。  3、金融机构的利润驱动是金融衍生工具产生和迅速发展的又一重要原因。  4、新技术革命为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与手段。  (二)金融衍生工具的新发展  1、风险管理型创新。  2、增强流动型创新  3、信用创造型创新  4、股权创造型创新   第二节 金融远期、期货与互换          一、现货交易、远期交易、期货交易   (一)现货交易:“一手钱一手货”  (二)远期交易  (三)期货交易  二、金融远期合约与远期合约市场:  金融远期合约是最基础的金融衍生产品。是交易双方在场外市场上经过协商,按约定的价格(称为远期价格)在约定的未来日期(交割日)买卖某种标底的金融资产(或金融变量的合约)  (一)股权类资产的远期合约  (二)债权类资产的远期合约  (三)远期利率协议  (四)远期汇率协议  三、金融期货合约与金融期货市场  (一)金融期货的定义和特征  1、金融期货定义:首先了解期货交易:交易双方在集中性的市场以公开竞价方式进行的期货合约的交易 ;期货合约:由期货交易所涉及的一种对指定的商品的种类、规格、数量、交收时间和交收地点都作出统一规定的标准化协议书;以各种金融商品(外汇、债券、股票价格指数)为标的物的期货交易方式。   2、金融期货的基本特征   (1)交易对象不同:现货交易的是有具体形态的金融商品,是代表一定所有权或债权的金融商品;而期货交易的对象是金融期货合约   (2)交易的目的不同:现货交易是为了获得价值或收益权,为了筹集资金或寻找投资机会;而期货交易是为了套期保值,为不愿意承担价格风险的生产经营者提供稳定成本、保住利润的条件。   (3)交易价格的含义不同: 金融现货交易价格是通过公开竞价、某一时点上的均衡价格,金融期货交易虽然是在交易过程中形成,但是它是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4)交易方式不同。金融工具的现货交易要求在成交后几个工作日内完成资金与金融工具的全额交割,成熟的市场也会实行保证金制度,但所涉及资金或证券的缺口由经纪商借给交易者,要收取相应利息。期货交易则实行保证金制度和逐日盯市制度,交易者并不需要在交易的时候拥有或借入全部的资金或基础金融工具。  (5)结算方式不同:现货交易转让;对冲结算   3、金融期货与普通远期交易之间的区别:  (1)交易场所和交易组织形式不同  (2)交易的监管制度不同  (3)金融期货交易是标准化交易  (4)保证金制度和每日结算制度导致违约风险  (二)金融期货的主要交易制度  1、集中交易制度  2、标准化期货合约和对冲机制  3、保证金及其杠杆作用  4、结算所和无负债结算制度  5、限仓制度  6、大户报告制度  (三)金融期货的种类:  1、外汇期货   外汇期货产生的背景:为防范外汇汇率风险而产生(外汇市场汇率的不确定性)( 1970 年代初)   外汇汇率风险的种类:   商业性外汇风险是在国际贸易中因汇率变动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金融性外汇风险包括债权债务风险(国际借贷中因汇率变动)和储备风险(外汇储备的汇率风险)   2、利率期货  其基础资产是一定数量的与利率有关的某种金融工具,主要是各类股定收益的金融工具,主要是为了规避利率风险而产生的。  (1) 债券期货:以国债期货为主的债券期货市各主要交易所最重要的利率期货品种。  (2) 主要参考利率期货:libor、hibor  (3) 股权类期货  ①股指期货 :最早产生于 1982 年美国堪萨斯农产品交易所的股值期货交易 ,以股票价格指数为标的物和交易对象进行交易,采用现金结算的方式,合约的价值以股票价格指数值乘以一个固定的金额来计算 ;出现的股指期货情况: CME 推出的标准普尔 500 种股票价格综合指数期货、 NSE 推出的综合指数期货,堪萨斯农产品交易所推出的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 1983 年悉尼期货交易所推出股值期货; 1984 年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推出的金融时报 100 种股值期货;香港恒生价格指数期货   ②单只股票期货:以单只股票作为基础工具的期货,买卖双方约定,以约定的价格在合约到期日买卖规定数量的股票。  ③股票组合期货:  (四)金融期货的功能   1、套期保值功能 :是通过在现货市场于期货市场同时作出相反的交易方式 。  (1)套期保值的基本原理  (2)套期保值的基本作法  2、价格发现功能 :在公开股票高效竞争的环境种通过集中竞价形成期货价格的功能期货价格具有预期性、连续性和权威性的特点,因为将众多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集中在交易场内,通过公开竞价集中形成一个统一的交易价格   3、投机功能   4、套利功能   金融期货的集中交易制度   交易在期货交易所进行。交易所的职责:提供交易场所和设施;制定标准化期货合约;制定交易的规章制度和交易规则;监督交易过程;控制市场风险;提供交易信息;监督和组织期货交易   交易所采取会员制。非会员只能通过委托会员经纪商交易   撮合成交方式:   做市商方式:报价驱动方式,交易者接受报价   竞价方式:指令驱动方式,通过撮合中心直接匹配撮合   金融期货的标准化期货合约和对冲机制   期货合约由交易所设计、经主管机关批准后向市场公布   合约包括的内容:品种、交易单位、最小变动价位、每日限价、合约月份、交易时间、最后交易日、交割日、交割地点与方式,变量是标的商品的交易价格   设计是为了方便交易双方在合约到期前做一笔相反的交易进行对冲,避免实物交割,达到保值和获利的目的。   大约 2% 左右的期货合约需要进行最终交割   金融期货的保证金及其杠杆作用   设立保证金制度是为了控制期货交易的风险,提高效率   初始保证金   维持保证金   保证金水平:由结算所规定,水平一般在 5-10% ,但最低为 1% ,最高达到 18%   保证金水平体现杠杆作用   金融期货的交易结算所   由独立的结算所作为清算机构,采取会员制   结算所职责:确定并公布每日结算价及最后结算价;负责收取和管理保证金;负责对成交的合约进行逐日清算;对结算所会员的帐户进行调整平衡;监督到期合约的实物交割以及公布交易数据等信息   无负债结算制度   又称逐日盯市制度,以每种期货合约在交易日收盘前最后 1 分钟或几分钟的平均成交价作为当日结算价,与每笔成交价进行对照,计算浮动盈亏,进行随时清市。   以一个交易日为最长结算周期,并对所有帐户的交易头寸按不同到期日计算,要求所有交易盈亏及时结算,能够及时调整保证金帐户,控制市场风险。   结算所的角色   所有交易登载在结算所帐户上,成为所有交易者的对手,充当所有买方的卖方和所有卖方的买方。在合约对冲或到期平仓时负责清算盈亏   交易所成为所有和约的履约担保者,承担所有的信用风险,省去交易者对交易双方财力、资信情况的审查。   金融期货的限仓制度   定义:为防止市场风险过度集中和防范操纵市场的行为,而对交易者持仓数量加以限制的制度   形式:根据保证金数量规定持仓限额、对会员的持仓量限制和对客户的持仓量限制   限仓原则:近期严于远期、套期保值与投机区别对待;机构与散户区别对待、总量限仓与比例限仓相结合、相反方向头寸不可抵消等   金融期货的大户报告制度   交易所建立限仓制度后,当会员或客户的持仓量到交易所规定的数量时,必须向交易所申报有关的开户、交易、资金来源、交易动机等情况,以便交易所审查大户是否有过度投机和操纵市场行为,并判断大户的交易风险状况   大户报告制度是限仓制度的前一道屏障   (五)金融期货的理论价格和影响因素  1、金融期货的理论价格:  购买现货并持有的机会成本=买价(当前现货价格)+持有期的资金利息-持现货金融工具获得的利  息或红利以及在投资收益  购买现货并持有的机会成本=买价(当前期货价格)  2、影响金融期货价格的主要因素  (1)现货价格  (2)要求收益率或贴现率  (3)时间长短  (4)现货金融工具的付息状况  (5)交割选择权  四、金融互换交易  互换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按共同商定的条件,在约定的时间内定期交换现金流的金融交易,可分为货币互换、利率互换、股权互换、信用互换等  第三节 金融期权与期权类金融衍生产品         一、金融期权的定义和特征  (一)金融期权的定义:以金融商品或金融期货合约为标的物的期权交易形式 。期权交易是买入者在向卖出者支付一定的期权费后,获得了能在规定期限内以某一特定价格向出售者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商品或金融期货合约权力,核心是一种权力,是否履行由买入者根据收益大小衡量   期权交易是一种单方面的有偿让渡。期权的买方通过支付期权费拥有这种权力,但不承担必须买进或卖出的义务;而期权的卖方在收取了期权费后,必须按合约履行承诺   (二)金融期权的特征:最主要特征在于它仅仅是买卖权利的交换  (三)金融期货与金融期权的区别:  1、基础资产不同。  2、交易者权利与义务的对称性不同。  3、履约保证不同。  4、现金流转不同  5、盈亏特点不同。  6、套期保值的作用和效果不同。  二、金融期权的分类  (一)选择权的性质:买入期权 - 看涨期权,卖出期权 - 看跌期权  (二)履约时间不同分为:欧式期权、美式期权和修正的美式期权  (三)按照金融期权基础资产性质不同:股票期权、股指期权、利率期权、货币期权、金融期货合约期权、互换期权 。  三、金融期权的功能: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  四、金融期权的理论价格及其影响  (一)金融期权的内在价值   履约价值,期权合约本身具有的价值,即买方执行期权能获得的收益。 内在价值的大小取决于期权协定价格与标的物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 协定价格是期权买卖双方在期权成交时约定执行买卖标的物的价格。   依据协定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期权可以分为实值期权、虚值期权和平价期权   以 Evt 表示内在价值, s 表示市场价格, x 表示协议价格, m 交易单位,则   看涨期权的内在价值为:若 S>X ,则 Evt= ( s- x) ,否则为 0 。   看跌期权的内在价值为:若 S

可以下载相关论文来参考成自己的一篇 我知道淘宝有家叫翰林书店的店 我去那里叫那人帮我整的论文 嘿嘿 还一次性通过 老师真好忽悠 :)

金融衍生工具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怎么填

我国金融衍生品的研究我有一些文献资料,你给我留个邮箱,我直接发给你吧

第一节 金融衍生工具概述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概念和特征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概念  金融衍生工具又称“金融衍生产品”,是与基础金融工具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指建立在基础产品或基础金融变量之上,其价格取决于后者价格变动的派生金融产品。通过预测股价、利率、汇率等未来行情走势,采用支付少量保证金或权利金签订远期合同或互换不同金融商品等交易形式的新兴金融工具。   1、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33号》的定义:衍生工具是同时具备下列特征的金融工具或其他和约:  (1)具有①一个或多个基础变量;②一个或多个名义金额或支付额度。具有专门条款规定结算金额,某些情况下要说明是否需要结算  (2)不许要初始净投资,或与对市场因素变动具有类似反应的的其他类型合约相比,要求较少的净投资。  (3)合约条款要求或允许净额结算,可以通过外在与合约的方式,方便地结清头寸,或者允许交割某种资产使得接受方头寸与净额结算无显著差异。  2、《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定义:衍生工具是指有以下特征的工具:  (1)其价值随特定利率、证券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价格或利率指数、信用等级或信用指数、或类似变量的变动而变动  (2)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与对市场条件变动具有类似反应的其他类型合同相比,要求较少的净投资。  (3)在未来日期结算。  2005年我国财政部《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暂行规定(试行)》基本沿用了国际会计准则对衍生品和嵌入式衍生品的定义,并明确规定,金融衍生品全部归类为“交易型金融资产或负债”,其后续计量按“公允价值”计算,形成的损益计入当期损益。  (二)金融衍生工具的基本特征   1、跨期性:首先是对价格因素变动趋势的预测,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按照某一条件进行交易或选择是否交易的合约,涉及到金融资产的跨期转移   2、杠杆性:支付少量保证金或权利金就可以签订大额员期合约或互换不同金融工具。例如期货交易保证金为合约金额 5% ,则可以控制 20 倍于所投资金额合约资产,实现以小博大。   3、联动性:指金融工具的价值与基础产品或基础变量紧密联系,规则变动。  4、不确定性和高风险:①易双方违约的信用风险、②资产或指数价格变动的市场风险、③缺乏交易对手而不能平仓或变现的流动性风险、④交易对手无法按时付款或交割可能带来的结算风险、⑤人为错误或系统故障或控制失灵的运作风险、⑥违约而成的法律风险   二、金融衍生工具的分类 (新)  (一)按照产品形态和交易场所分类:  1、内置性衍生工具:指嵌入到非衍生合同(也称主合同)中的金融衍生工具,该衍生工具是主合同的部分或全部现金流量按照特定的利率、金融工具的价格、汇率、价格或利率指数、信用等级或信用指数,或类似变量的变动而发生调整,例如目前公司债券条款中可能包含赎回条款、返售条款、转股条款、重设条款等等。  2、交易所交易的衍生工具。指在有组织的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衍生工具,例如在交易所交易的股票期权产品,期货合约、期权合约。  3、OTC交易的衍生工具。  (二)按照基础工具种类分类:股权类产品金融衍生工具、货币衍生工具、利率衍生工具、信用衍生工具、其他衍生工具(管理政治风险的政治期货、气温变化的天气期货、管理巨灾风险的巨灾衍生产品等)   (三)按照自身交易的方法及特点分类:金融远期合约、金融期货、金融期权、金融互换、结构化金融衍生工具   三、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与发展  1、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的最基本原因是避险  2、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金融自由化进一步推动了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  (1)取消对存款利率的最高限额,逐步实现利率自由化  (2)打破金融机构经营范围的地域和业务种类限制,允许各金融机构业务交叉、互相自由渗透,鼓励银行综合化的发展;  (3)放松外汇管制  (4)开放各类金融市场,放宽对资本流动的限制。  3、金融机构的利润驱动是金融衍生工具产生和迅速发展的又一重要原因。  4、新技术革命为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与手段。  (二)金融衍生工具的新发展  1、风险管理型创新。  2、增强流动型创新  3、信用创造型创新  4、股权创造型创新   第二节 金融远期、期货与互换          一、现货交易、远期交易、期货交易   (一)现货交易:“一手钱一手货”  (二)远期交易  (三)期货交易  二、金融远期合约与远期合约市场:  金融远期合约是最基础的金融衍生产品。是交易双方在场外市场上经过协商,按约定的价格(称为远期价格)在约定的未来日期(交割日)买卖某种标底的金融资产(或金融变量的合约)  (一)股权类资产的远期合约  (二)债权类资产的远期合约  (三)远期利率协议  (四)远期汇率协议  三、金融期货合约与金融期货市场  (一)金融期货的定义和特征  1、金融期货定义:首先了解期货交易:交易双方在集中性的市场以公开竞价方式进行的期货合约的交易 ;期货合约:由期货交易所涉及的一种对指定的商品的种类、规格、数量、交收时间和交收地点都作出统一规定的标准化协议书;以各种金融商品(外汇、债券、股票价格指数)为标的物的期货交易方式。   2、金融期货的基本特征   (1)交易对象不同:现货交易的是有具体形态的金融商品,是代表一定所有权或债权的金融商品;而期货交易的对象是金融期货合约   (2)交易的目的不同:现货交易是为了获得价值或收益权,为了筹集资金或寻找投资机会;而期货交易是为了套期保值,为不愿意承担价格风险的生产经营者提供稳定成本、保住利润的条件。   (3)交易价格的含义不同: 金融现货交易价格是通过公开竞价、某一时点上的均衡价格,金融期货交易虽然是在交易过程中形成,但是它是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4)交易方式不同。金融工具的现货交易要求在成交后几个工作日内完成资金与金融工具的全额交割,成熟的市场也会实行保证金制度,但所涉及资金或证券的缺口由经纪商借给交易者,要收取相应利息。期货交易则实行保证金制度和逐日盯市制度,交易者并不需要在交易的时候拥有或借入全部的资金或基础金融工具。  (5)结算方式不同:现货交易转让;对冲结算   3、金融期货与普通远期交易之间的区别:  (1)交易场所和交易组织形式不同  (2)交易的监管制度不同  (3)金融期货交易是标准化交易  (4)保证金制度和每日结算制度导致违约风险  (二)金融期货的主要交易制度  1、集中交易制度  2、标准化期货合约和对冲机制  3、保证金及其杠杆作用  4、结算所和无负债结算制度  5、限仓制度  6、大户报告制度  (三)金融期货的种类:  1、外汇期货   外汇期货产生的背景:为防范外汇汇率风险而产生(外汇市场汇率的不确定性)( 1970 年代初)   外汇汇率风险的种类:   商业性外汇风险是在国际贸易中因汇率变动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金融性外汇风险包括债权债务风险(国际借贷中因汇率变动)和储备风险(外汇储备的汇率风险)   2、利率期货  其基础资产是一定数量的与利率有关的某种金融工具,主要是各类股定收益的金融工具,主要是为了规避利率风险而产生的。  (1) 债券期货:以国债期货为主的债券期货市各主要交易所最重要的利率期货品种。  (2) 主要参考利率期货:libor、hibor  (3) 股权类期货  ①股指期货 :最早产生于 1982 年美国堪萨斯农产品交易所的股值期货交易 ,以股票价格指数为标的物和交易对象进行交易,采用现金结算的方式,合约的价值以股票价格指数值乘以一个固定的金额来计算 ;出现的股指期货情况: CME 推出的标准普尔 500 种股票价格综合指数期货、 NSE 推出的综合指数期货,堪萨斯农产品交易所推出的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 1983 年悉尼期货交易所推出股值期货; 1984 年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推出的金融时报 100 种股值期货;香港恒生价格指数期货   ②单只股票期货:以单只股票作为基础工具的期货,买卖双方约定,以约定的价格在合约到期日买卖规定数量的股票。  ③股票组合期货:  (四)金融期货的功能   1、套期保值功能 :是通过在现货市场于期货市场同时作出相反的交易方式 。  (1)套期保值的基本原理  (2)套期保值的基本作法  2、价格发现功能 :在公开股票高效竞争的环境种通过集中竞价形成期货价格的功能期货价格具有预期性、连续性和权威性的特点,因为将众多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集中在交易场内,通过公开竞价集中形成一个统一的交易价格   3、投机功能   4、套利功能   金融期货的集中交易制度   交易在期货交易所进行。交易所的职责:提供交易场所和设施;制定标准化期货合约;制定交易的规章制度和交易规则;监督交易过程;控制市场风险;提供交易信息;监督和组织期货交易   交易所采取会员制。非会员只能通过委托会员经纪商交易   撮合成交方式:   做市商方式:报价驱动方式,交易者接受报价   竞价方式:指令驱动方式,通过撮合中心直接匹配撮合   金融期货的标准化期货合约和对冲机制   期货合约由交易所设计、经主管机关批准后向市场公布   合约包括的内容:品种、交易单位、最小变动价位、每日限价、合约月份、交易时间、最后交易日、交割日、交割地点与方式,变量是标的商品的交易价格   设计是为了方便交易双方在合约到期前做一笔相反的交易进行对冲,避免实物交割,达到保值和获利的目的。   大约 2% 左右的期货合约需要进行最终交割   金融期货的保证金及其杠杆作用   设立保证金制度是为了控制期货交易的风险,提高效率   初始保证金   维持保证金   保证金水平:由结算所规定,水平一般在 5-10% ,但最低为 1% ,最高达到 18%   保证金水平体现杠杆作用   金融期货的交易结算所   由独立的结算所作为清算机构,采取会员制   结算所职责:确定并公布每日结算价及最后结算价;负责收取和管理保证金;负责对成交的合约进行逐日清算;对结算所会员的帐户进行调整平衡;监督到期合约的实物交割以及公布交易数据等信息   无负债结算制度   又称逐日盯市制度,以每种期货合约在交易日收盘前最后 1 分钟或几分钟的平均成交价作为当日结算价,与每笔成交价进行对照,计算浮动盈亏,进行随时清市。   以一个交易日为最长结算周期,并对所有帐户的交易头寸按不同到期日计算,要求所有交易盈亏及时结算,能够及时调整保证金帐户,控制市场风险。   结算所的角色   所有交易登载在结算所帐户上,成为所有交易者的对手,充当所有买方的卖方和所有卖方的买方。在合约对冲或到期平仓时负责清算盈亏   交易所成为所有和约的履约担保者,承担所有的信用风险,省去交易者对交易双方财力、资信情况的审查。   金融期货的限仓制度   定义:为防止市场风险过度集中和防范操纵市场的行为,而对交易者持仓数量加以限制的制度   形式:根据保证金数量规定持仓限额、对会员的持仓量限制和对客户的持仓量限制   限仓原则:近期严于远期、套期保值与投机区别对待;机构与散户区别对待、总量限仓与比例限仓相结合、相反方向头寸不可抵消等   金融期货的大户报告制度   交易所建立限仓制度后,当会员或客户的持仓量到交易所规定的数量时,必须向交易所申报有关的开户、交易、资金来源、交易动机等情况,以便交易所审查大户是否有过度投机和操纵市场行为,并判断大户的交易风险状况   大户报告制度是限仓制度的前一道屏障   (五)金融期货的理论价格和影响因素  1、金融期货的理论价格:  购买现货并持有的机会成本=买价(当前现货价格)+持有期的资金利息-持现货金融工具获得的利  息或红利以及在投资收益  购买现货并持有的机会成本=买价(当前期货价格)  2、影响金融期货价格的主要因素  (1)现货价格  (2)要求收益率或贴现率  (3)时间长短  (4)现货金融工具的付息状况  (5)交割选择权  四、金融互换交易  互换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按共同商定的条件,在约定的时间内定期交换现金流的金融交易,可分为货币互换、利率互换、股权互换、信用互换等  第三节 金融期权与期权类金融衍生产品         一、金融期权的定义和特征  (一)金融期权的定义:以金融商品或金融期货合约为标的物的期权交易形式 。期权交易是买入者在向卖出者支付一定的期权费后,获得了能在规定期限内以某一特定价格向出售者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商品或金融期货合约权力,核心是一种权力,是否履行由买入者根据收益大小衡量   期权交易是一种单方面的有偿让渡。期权的买方通过支付期权费拥有这种权力,但不承担必须买进或卖出的义务;而期权的卖方在收取了期权费后,必须按合约履行承诺   (二)金融期权的特征:最主要特征在于它仅仅是买卖权利的交换  (三)金融期货与金融期权的区别:  1、基础资产不同。  2、交易者权利与义务的对称性不同。  3、履约保证不同。  4、现金流转不同  5、盈亏特点不同。  6、套期保值的作用和效果不同。  二、金融期权的分类  (一)选择权的性质:买入期权 - 看涨期权,卖出期权 - 看跌期权  (二)履约时间不同分为:欧式期权、美式期权和修正的美式期权  (三)按照金融期权基础资产性质不同:股票期权、股指期权、利率期权、货币期权、金融期货合约期权、互换期权 。  三、金融期权的功能: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  四、金融期权的理论价格及其影响  (一)金融期权的内在价值   履约价值,期权合约本身具有的价值,即买方执行期权能获得的收益。 内在价值的大小取决于期权协定价格与标的物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 协定价格是期权买卖双方在期权成交时约定执行买卖标的物的价格。   依据协定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期权可以分为实值期权、虚值期权和平价期权   以 Evt 表示内在价值, s 表示市场价格, x 表示协议价格, m 交易单位,则   看涨期权的内在价值为:若 S>X ,则 Evt= ( s- x) ,否则为 0 。   看跌期权的内在价值为:若 S

衍生金融工具概述在你很小的时候学习“树”这个词时,肯定会有人指着树说“树!”他们不会说“挪威枫树”,当然也不会说“挪威枫!”后来你才知道其实树有很多种,它们有些地方相似,有些地方不同。这种学习方法运用了抽象的概念,我们的大脑乐此不疲。在学习衍生品时,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那么抽象的衍生品是什么呢?衍生品是一种价格保证。几乎所有的衍生品都是未来的买方以及卖方之间达成的一种协议。每一种衍生品都规定了可以在未来某个时间买卖特定商品的价格。这种特定的商品,也称为“标的资产”,可以是一种有形的商品,比如玉米、天然气,也可以是某种金融资产,比如股票、政府债券或者更抽象的价格指数(稍后会做解释)。每一种衍生品还规定了交割日期,合约必须在这个日期或者之前进行交易。这是所有衍生品都普遍具备的要素:买方、卖方、标的资产、未来价格和交割日期。就像灌木丛,虽然它们很像树,但和树并不完全一样,有些衍生品也可为价格之外的东西提供保证。在这部分衍生品中,首要的就是信用衍生品。这些是履约担保,而不是价格保证,这部分内容会在单独的章节中进行详细介绍。还有一些天气衍生品,它们为气温或者降雨之类的事情进行担保。尽管如此,绝大部分衍生品仍是价格保证,所以现在我们姑且认为衍生品就是价格保证。与我们见到的树一样,衍生品的形式以及大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些衍生品形式非常简单,现在对于它们的应用很普遍,就像水管工人用的扳手一样。还有一些衍生品以其奇异性著称,它们非常复杂以至于买卖双方可能都没有真正理解它们(这可能导致很多问题出现)。但是所有的衍生产品,不管它们有多奇特,都是对以下四种基本衍生品进行变异,或者是对它们进行组合。远期合约是买卖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一确定时间按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标的商品的合约。期货合约是一种标准化了的远期合约,买卖双方需要在交易所执行合约。互换合约是指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个时间交换现金流的协议。通常情况下,一方的现金流以变化的或者浮动的价格为基础,而另一方现金流则是基于固定的价格。期权合约赋予期权的持有者在规定的期限内按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标的资产的权利(不是义务),期权多在交易所内执行。接下来的章节将深入研究这四种衍生工具的基本特征以及这四个相互关联的合约之间的区别。举例来说,通过分析,我们会发现,远期合约其实是一种高度的面向用户的期货合约。互换合约本质上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远期合约。远期、期货和互换合约的买卖双方在未来的某个期限内有交易的义务,而期权的买方则没有这种义务。期权也是这四种衍生工具中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一种。由于期货和期权在交易所进行交易,与远期和互换合约相比,它们的流动性更强(在特定的日期内成交量更大),替代性更强(某种商品和其他商品一样好)。尽管存在这些差别,远期、期货、互换和期权都是价格保证的变化形式。各种复杂的衍生品合约都是以这四种最基本的合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为什么称它们为衍生品呢?我们通常把衍生品定义为“价值由其他商品衍生而来的一种金融工具”。这个定义比较清楚但不够详细,现在把这个定义进行剖析,并稍作延伸来看一下“衍生”到底是什么。对了,如果学过微积分的话,你还记得导数吗?与衍生品是同一个词,但它们却是不同的东西。金融工具是一种标准化的协议或者合约,在协议中规定了合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抵押贷款是一种金融工具,通过每月支付分期付款(你的义务)可以拥有房屋(你的权利)。股票是一种很普遍的金融工具,它赋予股票持有人享有公司一部分权益的权利。纸币也是金融工具(包括日元、美元等等),它赋予持有人购买的权利。定期人寿保险是另外一种常见的金融工具,如果投保人在保险到期之前去世,会收到保险公司的赔偿,以上这些都是金融工具。金融工具都有价值,这一点非常重要。在纽约股票交易所,微软的股票每股可以卖98美元,而IBM的股票可能达到每股21美元。这是它们的价值,或者更宽松一点讲,是它们的价格。1美元可以买65英镑,期限为十年的国库券可能以95美元的价格成交。但这些金融工具都不是衍生金融工具,因为它们的价值并不依赖于另外一种金融工具或商品。股票的价格由预期收益、供求关系决定。货币的价格由利率、对发行人的经济情况的信任程度等因素决定。衍生金融工具也有价值。与非衍生金融工具不同的是,它们的价格与其标的资产的当前市场价格密切相关。例如,一个专门生产玉米饼的厂家在六个月前与一位农民签订了一份协议,约定在今天以25美元每蒲式耳的价格买入1000蒲式耳玉米(这是一个远期合约的例子)。假定玉米的市场价格,即现货价格(现货价格是你现在能立即买入并交割的价格)是每蒲式耳28美元。那么玉米饼制造商签订的远期协议的当前价值是多少呢?他们每买人一蒲式耳的玉米将比在现货市场买入少花3美元,所以这份远期合约的价值是1000蒲式耳乘以3美元,即3000美元。如果现货价格不是28美元,而是30美元每蒲式耳,使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可以得到远期合约的价值是5000美元。可以看出,这份远期合约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玉米的现货价格。虽然有其他因素影响远期合约的价值,但远期合约以及任何一种衍生品的价值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标的资产的现货价格(因此得到衍生品这个名字)。我们直观地认为“价值”代表正的东西,但对于衍生品而言(许多非衍生工具也一样),价值也可以是负的,这完全取决于个人看问题的角度。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分析了相对于玉米饼制造商而言的远期合约价值,同样的合同对于农民来说价值是什么样的呢?当现货价格是28美元每蒲式耳,而合约价格是每蒲式耳25美元,这位农民必须以每蒲式耳低于现货3美元的价格将玉米卖给玉米饼制造商。对于农民来说,他的合约价值是1000蒲式耳乘以-3美元,总值是-3000美元。一份衍生品合约的价值是正还是负取决于你在合约中所处的位置。从这个意义来看,许多类型的衍生品都是一种“零和游戏”,因为相对于每一个获得了正的收益的赢家来说,总有一个输家遭受了损失。如何运用衍生工具读者可能会觉得使用衍生品的原因有无数种,但事实上,对衍生品的应用通常基于以下两个基本功能:套期保值和投机。套期保值者通过衍生品来管理风险,投机者利用衍生品来下赌注。套期保值者利用衍生品来降低金融风险,或者防备价格走向与他们的预期相反。我们再来考察一下玉米饼制造商,他在六个月以前就知道六个月后的今天需要购买玉米。与此同时,他们面临玉米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所以便通过远期合约规避了价格上涨的风险。为了达到同样的目的,也可以使用期货合约或者期权合约。最关键的一点,也是让我们非常惊讶的一点是,金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通过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可以减少或者对冲这种风险。第七章的内容是关于“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管理风险”,讲的就是通过套期保值对冲风险。投机者不是利用衍生工具来降低金融风险,而是从中获利。人们通常把做投机委婉地称为对远期价格“持有某种观点”,因为“持有某种观点”比“赌博”听起来更顺耳。但相对于具有不确定的未来收益而言,投机几乎无异于赌博。如果有人觉得IBM的股票价格在六个月以后会比现在高,那么这个人可以通过买IBM的股票期权,从而可以在六个月以后以当前的价格买入IBM的股票。如果预测准确,那么他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但如果判断失误的话,他会损失已经支付的期权费,或者全部投资,这就是投机。许多套期保值和投机都可以通过交易基础证券而达到目的,没有衍生品一样可以进行套期保值和套利,这样说来衍生品就没有价值了。那为什么还要用衍生工具呢?这是因为衍生工具在交易时会运用杠杆这一强大的武器。从技术上来讲,这里的杠杆指的是使用借入的资金。就像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使用的胡桃钳,也利用杠杆原理,通过钳子将力量聚集起来后,即使是一个小孩子也能把坚果夹碎。衍生金融工具积聚的是金融力量,通过这种方式,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只要用较少的力量就可以完成大量工作。我们来看一下投机IBM股票的人。他们如果买入一部分股票并持有六个月时间,当股价走势真的和预测一致上升时,卖掉股票也可以获得利润。如果买入期权的话,可以达到同样效果,但由于期权比股票本身便宜得多,所以只需要预先支付很少量资金。但这种杠杆并不是免费使用的,对于投机者来说,其代价就是放大了的下跌风险。如果IBM股票投机者错误地运用期权,他们将损失全部投资。如果买入了股票的话,只是损失一部分投资,他们还拥有这些股票,并且这些股票将来也有升值的可能。做市商和套利者是另外两种使用衍生工具的人。做市商是经营衍生品的批发商。他们就像鱼贩子一样,低价买入,高价卖出,从价差中获利。有时候他们也会买来吃,但大多数时候,对于想买的人而言,他们充当卖者,对于想卖的人来说,他们充当买者。他们在做这些事的时候也会尽可能承担少的风险(如何规避风险将在后面的章节谈到)。套利者也尽量避免风险。他们在资本市场上寻找价格“错误”或者“无效率”的证券,并试图从中获利,如果判断正确,他们获得的是无风险利润。例如某套利者发现同一种期权在一个市场的价格是5美元,而在另一个市场的价格是1美元,那么他们便以5美元买入的同时在另一个市场以1美元的价格卖出,赚取无风险利润。随着市场变得越来越有效率,套利的空间也越来越少,但是他们的存在对于衍生品定价是一个强大的推动力量。这些我们在后面的章节中会看到。还有其他一些人对衍生工具感兴趣——监管者、会计、系统开发者等等,但套期保值者、投机者、做市商和套利者是衍生品的主要交易者。在衍生品世界中,投资者的位置在哪里呢?大多数投资者,当然其中大部分是小规模投资者,他们不交易衍生品,因为衍生品并不一定可以实现他们的投资目标。有些投资者也使用衍生工具,然而都是作为套期保值者或者投机者存在。在后面的学习中,读者会看到“保护性卖权”,通过用保护性卖权对股票头寸进行套期保值,可以减少市场下跌的风险。我们从上面的介绍中也可以看到,IBM的投资者利用期权从事IBM股票的投机。衍生品市场衍生品出现在哪里呢?它们出现在交易衍生品的场所中。现在,“衍生品交易”仅指买卖双方集合在一起订立合约,双方对这些价格保证承担义务,每一次交易都是这些过程中的一个。交易的买卖双方通常被称为“合约方”。像股票、抵押贷款之类的非衍生金融工具可以在专门的市场上进行交易(比如纽约股票交易所、银行),衍生品也有专门的交易市场。与非衍生金融工具一样,衍生品市场也主要有两种:柜台交易市场和交易所。柜台交易市场也称为“OTC市场”,在这样的市场上买卖双方直接谈判并交易,没有其他人参与、执行或者强制该衍生品交易的实现。如果我开采石油,而你是个炼油厂,那么我们双方可能达成一个远期合约,合约中规定从今天开始的2天之后,以Y美元每桶的价格买卖x桶原油。只要我们双方同意,便可以任意设定x、Y和Z的值,这完全是私下的事情。在OTC市场交易衍生品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根据合约双方的需要为他们量身定做合约。从远期合约的定义可以看出它是柜台交易工具,大多数互换合约也是在柜台交易市场进行交易的。在交易所中,潜在的买卖双方可以在此交易,并且不用担忧找不到合约的另一方。交易所提供做市商,对于潜在的买方而言,做市商充当卖方,对于潜在的卖方而言,做市商充当买方。由于对可以上市交易的衍生品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在这里交易的衍生品具有流动性强的特征。虽然买卖双方因此失去了根据自己需要订立合约的能力,但反过来他们不用担心找不到合约的相对方。从期货合约的定义中可以看出期货是在交易所交易的衍生工具,大多数期权合约也在交易所内交易。OTC市场和交易所的另一个显著的区别在于履约保证。在OTC市场的交易中,并不能保证合约双方最终会履行合约。因为当到了执行交易的时候,卖方可能决定不卖了,或者买方可能拒绝购买。在交易所内完成的交易能保证合约双方履行自己的责任(事实上有一个清算机构与交易所联系在一起)。交易所通过保证金账户和逐日结算确保合约的履行,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详细讲述这两种机制。除了交易所和柜台交易市场,还有另外一种衍生品交易“市场”,在这样的市场中“交易者”甚至不知道他们在交易衍生品。我们考虑一下典型的抵押贷款合同,合约允许借款人提前还清贷款而没有任何罚款。在此,借款人实际上执行了一种“嵌入式期权”,该期权赋予了借款人提前结束合约的权利,而不是一种义务。另一个例子是由许多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债券”,这种债券赋予了持有人将其头寸转换成公司股票的权利。(当这些嵌入式期权的隐含价格偏离实际价格时,便为套利者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本书中,我们不深人分析这些“隐秘”的市场,但有一点非常肯定,这些市场中的衍生品所用的基本原理与传统的交易所和柜台交易的原理一样。

金融衍生工具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夜宿山寺》是李白的一首纪游写景短诗。诗题的意思是:夜晚投宿在山上的寺院里。全文是: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意思是:山上寺院的高楼多么高,人在楼上一伸手就可以摘天上的星星。我不敢大声说话,恐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中国衍生金融工具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金融自由化的扩展、石油危机和债务危机的爆发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风险急剧增加。为了规避、转移和分散风险,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作为金融创新的核心,衍生金融工具应运而生,它不断突破管理制度的禁锢,如雨后春笋般地大量涌现出来,引领着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最新潮流。目前,我国已经加入WTO,即将面临着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发展我国的衍生金融工具已是大势所趋。  一、中国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现状  从国际经验来看,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发展都是以一个健全的基础金融工具市场(如货币、股票、债券市场等)为依托,因而在时间顺序上,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远远落后于传统的基础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在中国的产生同样遵循这样的规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商品期货市场的出现和不断发展,为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在中国的产生创造了一定的环境和条件。1992年6月,上海外汇调剂中心率先创办了上海外汇期货市场,开办人民币汇率期货交易,同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第一张国债期货合约,1993年3月,海南出现非正式的股票指数期货交易,1994年11月,深圳证券交易所认股权证交易掀起热潮,此后,越来越多的衍生金融工具开始冲击成长中的中国金融市场。下面介绍一些中国主要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情况。  (一)外汇期货  1992年6月1日,中国开始试办外汇期货交易,上海外汇调剂中心成为中国第一个外汇期货交易市场。由于当时的汇率实际上是双轨汇率,外汇期货价格形成难以直接反映汇率变动的预期,再加上外汇现货交易有许多严格的附加条件,使市场交易显得非常清淡。相比之下,全国各地涌现出的大量外汇期货经纪公司,它们的交易量则显得很大。为了使外汇期货正规化,1993年7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出通知规定,办理外汇(期货)交易仅限于广州、深圳的金融机构,其他各地的外汇期货交易机构必须停止办理,金融机构办理外汇期货交易,以企业进出口贸易支付和外汇保值为目的,不得引导企业和个人进行外汇投机交易。企业和个人的外汇交易必须是现汇交易,严禁以人民币资金的抵押办理外汇交易,严禁买空卖空的投机行为。实际上,由于严格的管制办法,中国外汇期货试点处于停顿状态。  (二)股票指数期货  中国的股票期货开始于1993年3月10日,是由海南证券交易中心推出的深圳证券(简称深证)指数期货交易。期货合约的标的物为深证综合指数和深证A股指数,每种标的物均有3、6、9、12月份交割的合约,共计8个品种,一个点位盈亏额为500元人民币。当时,经过几个月的运作,海南证券交易中心发现,A股指数期货交易无人问津,综合指数期货交易虽呈上升趋势,但月成交量最高仅为千余次。由于投资者对这一投资方式认识不足,再加上中国股市发展的不稳定性,管理与运作不规范,容易引发投机行为,到1993年9月底,为维护股市的健康发展,股票指数期货交易被中止。  (三)国债期货  中国国债期货交易在1992年12月28日由上海证券交易所首次推出。期货合约共有12个品种,仅对机构投资人开设。由于国债票面利率固定,现货价格受市场利率影响也不大,国债期货交易推出后近一年时间内交易清淡,影响微弱。1993年7月10日,财政部颁布了《关于调整国库券发行条件的公告》,决定对一些国债品种保值进行贴补,国债的收益率开始出现不确定性,市场炒作空间扩大,交易规模迅速扩大。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全国各地金融中心相继开办了十多个国债期货交易市场,国债期货交易量成倍放大,1994年国债期货成交83亿元,是现货市场445亿元成交量的40多倍。随着国债期货交易的蓬勃发展,违规事件也相继发生,其中,1995年2月23日爆发的“327事件”轰动全国,令万国证券亏损十多亿元,走向倒闭。由于违规事件不断出现。1995年5月17日,证监会决定全国范围内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至此,两年的国债期货交易试点暂告一段落。  (四)认股权证  权证交易在中国的产生是在其特有的经济环境下由配股权交易演变而来的,带有期权交易性质,其有A1权证和A2权证之分,其中A1权证代表购买公众股配股部分的权证,A2权证代表购买国家股、法人股转配股的购股权证。1994年9月初,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许多公司陆续推出配股方案,大多数方案中,国有股、法人股股东表示愿意放弃配股权并转让给个人,于是深圳有关方面准备安排转配部分同时上市。同年10月,中国证监会特批深圳交易所的6只权证,转配部分继续交易。1994年12月,这6只权证分离为A1权证和A2权证,其中A1权证交易在规定时间内退出,但A2权证交易则延期至1996年6月。因此所谓真正意义上的权证市场也只包含了这6只A2权证的交易。但自1996年6月以后,A2权证市场也不复存在了。  (五)可转换债券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企业逐渐开始尝试运用可转换债券来拓展资金来源渠道,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从1991年8月起,先后有琼能源、成都工益、深宝安、中纺机、深南玻、南宁化工、吴江丝绸等企业在境内外发行了可转换公司债。其中琼能源、成都工益两家企业是用其发行新股,并已分别于1993年5月、1994年1月转股后在深、沪交易所上市。1996年4月,国务院证券委提出,选择有条件的股份公司进行可转换债券的试点,后来又颁布实施了具体的管理办法。目前,深沪两市有5家股份公司的可转换债券上市交易。  (六)外汇远期  1997年4月,与中国外汇管理政策相配套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汇与人民币之间的远期合约——人民币远期结售汇业务推出,标志着中国外汇远期业务的正式开始。当时是以中国银行总行及其11家分行为试点,币种包括美元、日元、德国马克和港币,期限分为七天至四个月九种。1998年1月后,中国银行全辖分行均可进行远期保值外汇买卖业务,1999年1月又增加了欧元与人民币之间的远期结售汇业务。1999年4月,国家禁止资本项目下的远期结售汇业务,只允许从事经常项目下的远期结售汇业务。  根据上述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情况,我们不难发现,目前,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已经从过去的冷热不均时期进入了一个平静的时期,许多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被停止,剩下可交易的品种屈指可数。经过分析,我们认为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1)中国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是在不发达的现货市场上进行的,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差。(2)交易多以投机为目的,缺乏套期保值功能,风险大,但又没有完备的风险监管体系。(3)市场的参与者不够成熟,盲目跟风者众多。(4)政策多变,缺乏原则性和一贯性。  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趋势  衍生金融工具  全球创新给全球金融市场打下的最深印记,就是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及飞速发展。对于金融市场的参与者而言,衍生工具及是指一些金童合约,这些合约的价值派生于股票、债券、货币及商品等现货市场工具。更确切地讲,如果一个金融合约在到期日T时的价值完全由基本的现货市场工具在时间T时的价值决定,则这一合约即是衍生金融工具,也称为或有权。因此,在衍生金融合于的到期日T,衍生金融工具的价格F(T)完全取决于基本标的资产的价值ST,到期日一过,衍生金融工具即不复存在。衍生金融工具的这一特性在其定价中起着重要作用。  衍生金融工具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其交易的高杠杆比例,即金融合约的价值何以多倍(通常为数十倍)地高于保证金价值,这使得人们可以用较低的成本进行更为灵活的风险管理,同时也为投机者提供了风险更大的冒险机会。  衍生金融工具种类繁多,目前已超过1200种,但总体看来,可以分为三大类:(1)期货和远期(futures and forwards);(2) 期权(options);(3)互换(swaps)或称掉期。其中远期和期权被视为基础模块,互换及其他复杂工具被视为合成证券。他们最终都能被分解为远期和期权的组合。  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过程实际上是对金融资产的风险进行重新组合或捆绑,形成金融资产的风险和收益新搭配方式的过程。通过金融衍生品市场,市场能够把风险转移给那些有能力、且愿意承担风险的机构和个人。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可以看作是以风险作为交易对象的市场。虽然,目前已有大量涉及金融衍生工具的研究,如对于金融衍生工具的定价、交易风险、金融衍生市场为什么产生和迅速发展等方面的研究。但在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为什么能够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  风险特征  风险的特征是风险的本质及其发生规律的表现。风险是指由于不确定性而导致的结果的任何变化。而结果包括了希望发生的结果,也包括了不希望的结果。结果是个体希望发生的结果,它使个体具有获利的可能;结果是个体所不希望的结果,它使个体存在损失的可能。因此,本文认为风险的全面特征应包括下述方面:  1 不确定性  风险产生的根源在于事物发展未来状态所具有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风险最本质的特征。  风险的不确定性是指对风险主体来说,风险程度有多大、风险何时何地由可能变为现实是不肯定的。这是由于客观条件的不断变化以及人们对未来环境认识的不充分性,导致人们对事件未来的结果不能完全确定。  风险的不确定性决定了风险的出现只是一种可能,这种可能要变为现实还有一段距离,有赖于其他相关条件。这使得人们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可以利用科学的方法,根据以往发生的一系列类似事件的统计资料,经过分析,对风险发生的频率及其造成的经济损失程度作出统计分析和主观判断,正确鉴别风险,改变风险发生的环境条件,从而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与衡量以控制风险的负面结果,尽可能去获得风险收益。  2 客观性  风险的客观性是指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人们不能拒绝与否定的。  风险是由于不确定性的因素存在而使结果有多种可能性。它们可能使人们遭受损失,也可能使人们获得额外收益,而这种不确定性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的特性,因此风险也必然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客观存在。人们生存和活动的整个社会环境就是一个充满风险的世界。  3 二重性  风险的二重性是指风险结果的发生会带来或是损失、或是收益,也可以认为损失与收益是机会共存。收益、损失都是风险的基本因素,并且个体在面临风险事件时,在可能获得高收益的同时也面临着遭受重大损失的可能,而且收益的高低和损失的大小在数量上存在着正相关性。不过,通常我们将之概括为:“高风险,高回报”。  风险结果的双重性表明,对待风险不应仅仅是消极对待其损失一面,也应将风险当作是一种经营机会,通过风险管理尽量获得风险收益。  4 差异性  由于个体的自有资本、认识和驾驭风险的水平、风险偏好、利益愿望、利益需要、经验等的不同。个体对于事物发展未来状态的看法是有差异的,对风险的感受会因人而异,对同一风险事件会有不同的决策行为,我们将这称为风险的差异性。  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效应与风险评价  为分析方便,我们首先引进风险效应的概念。所谓风险效应就是风险事件对个体所产生的效果。认识风险效应是个体对风险进行评价的重要条件。前面部分对风险特征的全面分析为认识和描述风险效应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任何个体在从事经济活动中都会有一定的预期,而经济活动往往会涉及未来,世界不确定性的本质决定了经济活动是有风险的,前面已指出风险是指结果的任何变化,因此一项经济活动的最终结果不可避免地与个体的预期会产生偏离。这种偏离通常由两类参数描述:一是偏离的方向与大小;二是各种偏离的可能程度。可能的结果与目标发生的偏离是多种多样的,偏离程度也不同。正偏离导致人们获得超额利润,负偏离导致人们遭受损失。因此,正偏离是人们所追求的,是个体希望发生的结果,它激励人们勇于承担和驾驭风险,获取风险报酬。负偏离是人们所厌恶并力求避免的,它对于人们的行为会产生约束作用。由此,风险对个体同时产生的效应具有两个方面,它产生了两个效应:激励效应和约束效应。  1 激励效应  所谓风险激励效应是指风险利益作为一种外部刺激使人们萌发了某种动机,进而作出某种选择并导致行为的发生。当然风险利益是一种综合性的利益,它并不是确定的利益,而是一种可能的利益、未来的利益,只有在风险结果出现后才能知道是否真正获得这种利益。这种似乎看得见而又未到手的利益对任何个体都有不同程度的激励。风险激励效应程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许多主、客观激励因素。例如,风险事件带来的潜在发展机会或赢利机会;风险成本小于风险利益的机会与大小;风险被发现和识别的难度与程度;风险事件激发决策者的潜能、创造性和成功欲望的强度等。  2 风险约束效应  风险约束效应可以被定义为:当人们对于风险事件可能的损失所做出的为了回避或抵抗损失的选择以及进而采取的回避行为。一般地说,风险事件所产生的抑制和阻碍作用就是风险的约束效应。构成风险约束效应的阻碍因素可能来自主体的外部,即外部约束,如对于投资者来说,自然灾害的发生、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内社会经济政策的变化、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等;而有些阻碍因素则可能来自于主体内部,即内部约束,如管理失误、决策失误、职工情绪波动等。  正确认识风险约束效应,可以避免在投资决策活动中的盲目性,促使人们在投资时能对投资的风险做出一正确,客观的评价,促使他们充分考虑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和负面结果,不只凭主观愿望和一时热情去冒险和蛮干,而应审时度势,量力而行,注意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强调风险的约束效应不应一味产生对风险的恐惧心理,只看到风险的损失一面,会使人们只注重风险的负面效应而被动避免,从而失掉某些机会与利益,抑制人和社会的能量释放。  3 风险评价  上面的分析指出,在个体面临风险事件时,风险一方面对其具有激励效应,驱使他为了获取潜在的风险利益而做出某种风险选择;另一方面风险对其又具有约束效应,对他的选择和行为产生某种威摄和抑制作用。这两种效应同时存在,同时发生作用,而且相互冲突、相互抵消。如果激励效应大于约束效应,则该个体会接受这一风险状态,并且,激励效应与约束效应的差距越大,个体接受这一风险状态的积极性就越高。我们将风险激励效应与约束效应相等的风险状态称为个体可接受的最大风险状态。如果风险激励效应小于约束效应,则个体不会接受此风险状态,并且激励效应与约束效应的差距越大,个体对这一风险状态就越厌恶。  风险激励效应与约束效应相互作用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人们对激励与约束两种效应进行认识、比较、权衡的过程,即是一个对资产、风险作出评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结合自己的主、客观状况如自有资本量、经验、个人的偏好、价值观和背景等,根据客观存在的特定风险,对风险损失和收益进行评估。因此,同一风险事件对于不同个体产生的激励效应和约束效应不同,不同个体可接受的最大风险状态是不一致的,即个体对于风险事件的评价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体现在不同个体对于同一风险事件的评价可能不同;另一方面体现在随着时间的改变同一个体对于同一风险事件的评价可能会发生变化。  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分析  经济活动中的各个主体在经济活动中尽可能地增加自己利益的愿望和行为,被喻为经济学不言而喻的公理。在市场经济下,商品交换本质上是在当事人之间一组权利的相互让渡或交换。按照一般的交易理论,在交易中当交换自愿发生时,活动者获得了利益。这种利益就是交易中的“剩余”。剩余的产生是因为消费(或生产)活动者的两种商品(或产品)的边际替代率(或边际转换率)不相等。交易能进行的根本原因在于交易双方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对于同一交易对象有着不同的看法、预期,即对于交易对象有着不同的评价,交易双方都认为能通过交易而使自己的境况得到改善。  前面的分析表明,在金融活动中,由于不同个体的主客观情况不同,同一风险事件不仅对于不同个体产生的风险效应是不相同的,而且同一风险事件对同一个体在不同时间产生的效应也可能会不同,个体对于金融资产(可以认为金融资产也就是风险资产,下面将之简称为“资产”)的评价具有差异性。故可能有投资者在第一时刻对于某风险事件具有较高的评价去投资拥有它,但可能随着自身情况的变化在第二时刻因对其评价较以前降低而出售它;并且,完全有可能有另一投资者同他的情况恰恰相反,以前评价低而在一段时间后对该资产评价变高而欲拥有它。他们之间就存在进行交换的可能性。  所以,个体之间存在这样的需求,他们需要通过一种途径形成契约而进行资产交换,以重新配置他们的资产而使他们的状况得到改善。由于拥有资产或投资本质上是投资者拥有将来的收益索取权。因此,资产间的交换是个体间就未来收益的交换,或者说是风险的转移。这种个体间风险资产的交换与消费商品的交换十分相似,个体对不同资产评价不同的交换有可能增加各自的效用。  所以,评价的不同或者会直接导致不同投资者投资于同一资产得到不同的边际效用,或者使得投资者投资于不同资产得到不同的边际效用。在有多种可能状态的不确定世界里存在着多种资产,不同投资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资产做出的评价会具有差异性,这意味着他拥有不同资产的边际效用也必然不同。这说明,如果他可以在不同的资产间适当交换,他就可以增加自己的期望效用。比如,现假定存在两种资产,某个体拥有两种资产,由于情况的变化可能会导致他对其中一种资产的评价变得较低,他在这种资产的边际效用也必然较低;而他对另一种资产的评价变得较高,他在这个资产的边际效用也必然较高。可能有其他投资者和他的情况相反。那么他们之间将这两种资产的部分或全部收益和风险进行交换就是有利可图的。这种交换契约可以表现为金融衍生工具。这是因为金融衍生工具能对基础金融工具所存在的金融风险进行“解捆”、分解,将基础金融工具中的各种风险分离开来,然后根据需要重新将这一些风险”捆扎”在一起,将一资产复制为其他资产组合,构成新的金融工具,使得风险、收益在交易个体之间进行转移而满足个体的这种需求。例如货币期权和利率期权,借助于转移风险的功能,市场参与者可以根据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将交易契约中的市场风险抵补掉,使契约风险与市场风险相分离。  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前景  2005年6月15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债券远期交易正式登陆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作为银行间债券市场首次面市的金融衍生产品工具,债券远期交易是央行促进利率市场化,发展资本市场的重大举措。随着人民币债券远期产品正式开始交易,我国金融市场掀开了期盼已久的衍生产品交易大戏序幕,其顺利推出也昭示了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雏形初具,同时,预示着我国债券市场全面、快速发展步伐的再一次加速  市场参与者众多,既有中资银行,也有外资银行;既有大银行,也有中小银行,还有1家证券公司。首日交易活跃程度比起一年前推出的买断式回购业务明显上升。  债券远期交易将为投资者提供新型盈利模式,投资者可以通过远期交易和即期交易的反向套作,创造出各种利率免疫的投资组合,降低利率风险,获得利润。此外,作为基础性的衍生产品交易工具,远期交易业务有利于培养债券衍生品市场氛围,促使投资者增加对衍生工具风险和功能的理解,从而为日后央行推出更为复杂衍生产品工具创造条件,最终促进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健康发展。  债券远期交易推出意义非同寻常  人民币债券远期这一新品种,虽然从定价原理上看并不十分复杂,但是由于债券的远期价格变化将受到人民币现券、资金拆放、债券回购等各个市场的不同影响,因此综合体现出不同交易商、投资者的不同交易行为和市场预期,所以债券远期产品将被动于其他产品的市场变化。  随着市场成员对该产品的了解和使用,债券远期市场波动将会反过来作用到现券市场各期限上的交易债券价格、封闭式回购利率、买断式回购利率和拆放利率等基础市场交易品种价格。这一过程恰好是中国金融市场形成自身定价机制,完善各类产品结构,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做市商”作为各类市场产品的价格制定者和流动性提供者,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目前国内大型机构投资者对债券进行投资管理手段单一、缺乏风险控制有效工具的情况下,债券远期交易业务的推出,不仅扩大了市场交易品种,提高了市场流动性,而且有效实现了价格发现功能,使投资者对未来的利率走势形成稳定预期。同时,通过债券远期交易逐渐形成的套利机制对于抑制过度投机、防止利率过度波动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就商业银行而言,远期交易业务的推出,有利于商业银行进行主动性债券资产投资,增强债券投资的灵活性,促成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方法从消极承受利率风险到主动对冲利率风险的转变。可以说,债券远期交易为投资者在资产负债管理、流动性管理、利率风险管理等方面提供了新的交易工具,是实现管理手段的较大突破。  目前商业银行普遍存在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问题,现券市场收益率又不断创下新低,资金比较充裕的商业银行正处于资产增持阶段,而多头的堆积必然导致敞口风险增加,现在债券远期交易使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在现券市场与远期市场持有相反的头寸来规避风险,在为商业银行提供锁定债券投资收益手段的同时,也有利于维护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  展望前景形成衍生产品市场  我国债券市场在经过长达一年的上涨之后,投资者的分歧正逐步加大,远期交易可以为投资者提供重要的避险和对冲工具,从而保证市场平稳健康运行,避免2004年上半年非理性下跌行情的重演。从推出时机来看,应该说远期交易适逢其时。  当然,在远期交易业务推出初期,由于其业务流程、风险控制及账户处理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远期交易可能会因为市场参与者缺乏内部管理配套制度而暂受冷落。在远期交易推出之前,就有部分机构认为,远期交易开始时不会很活跃。但首日交易的热闹,令市场振奋。可以预期的是,随着市场环境的逐步成熟和市场配套制度的完善,远期交易将和现券交易、债券回购等交易工具一样,最终成为市场参与者手中的投资“利器”,并由此促进银行间衍生产品市场的长远发展。  短期来看,远期交易提供了“无风险”套利机遇。尤其在业务开展初期,投资者的定价能力很难达到一个较高水平,通过现货和远期的反向操作,以及延伸到多券种的对冲操作,可以寻找到很好的获利机会。此外,还有利于现行市场“换券套利”、“蝶型套利”等交易行为的实施。如现在部分5年期和7年期国债出现了利率倒挂现象,从中长期来看这种现象是难以持续的,但由于目前买断式回购市场不发达,借券较难,往往看到了机会却没有实施的条件,远期交易业务的诞生,加大了这些交易业务实施的可能性。更为重要的是,远期交易有利于跨市场套利。目前跨市场转托管需要2至3天的时间,通过远期交易,可以消除因时间差所带来的价格波动风险,客观上也有利于两个市场定价的统一。如果商业银行能合理地利用该项业务,还可以起到融通资金和平衡税赋的作用。  在首日的债券远期成交中,虽然参与者大多明显以尝试为目的,成交期限偏短,成交量也较小,但随着市场成员对该项业务认识的加深和操作熟练程度的提高,以及投资者科学投资理念的建立,相信远期交易是具备良好市场基础和发展前景的。目前的问题是,市场成员应运用适当的风险评估方法或模型,根据自身业务需要以及对市场风险的合理评估与预测,从债券远期交易中充分实现投资目标。  作为单独领取金融许可证的资金专营机构,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早在远期交易产品创意之初,就开始了对该交易模式的研究分析,并且在内控制度和外部交易渠道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准备,因此在结合自身资产管理需求的情况下,该行与工商银行顺利完成了市场首笔交易。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高级副理李坚宝认为,无风险套利和远期交易单向投机的可能性使得远期交易势必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不同类型的机构进入市场,提高银行间市场的活跃度,发现真实的债券收益率曲线。总之,远期交易将推动市场向更深更广方向发展,为不同需求的机构提供不同的舞台,并为其他金融衍生工具的顺次推出奠定基础。  衍生金融工具的监管  金融金融工具是一柄“双刃剑”。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避险手段,而且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起到了发现幷传播市场价格,提高金融市场进行宏观管理的难度。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恶性事件屡屡发生。1994年7月,巴塞尔委员会和国际证券会员会组织就层联合合发表一份对金融工具交易进行监管的建议性文件,要求这一市场的参与者重视所从事的交易风险,加强内部控制。  总结,总体来看金融衍生工具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风险与机遇并存。  我们一方面要用衍生金融工具规避风险进行投资,另一方面我们要对交易风险进行有效的监管。

我国金融衍生品的研究我有一些文献资料,你给我留个邮箱,我直接发给你吧

由金融危机而引发全面经济衰退的上一个活生生的例证,是日本。1997年11月,亚洲金融危机中三洋证券、北海道拓殖银行、山一证券在一个月内连续倒闭,引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给本已步履蹒跚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接下来的数年时间,日本经济增长率一直低于1%,终于拖成了“失去的十年”。如果美国的金融危机长期化,并引发整个美国实体经济的全面衰退,那又会怎样呢? 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许诺如果当选将降低企业税、取消让中产阶级家庭苦恼的代替性最低税等。而作为弥补措施,他会采取削减国会和政府不必要开支等政策,还会实施医疗和退休金制度改革。美国媒体估计根据这一计划减税规模会达3万亿美元,尽管这一数字并不被麦凯恩阵营认可。现在看来,这一许诺是绝对不可能实现了。据美国媒体估算,如果保尔森的救市计划成真,美国政府需要新发行约5000亿美元国债,这就意味着其将背上沉重的赤字包袱,美元也会在本已开始的贬值通道中进一步大幅向下。 早在2007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就已经出现了负增长。而2008年第二季度美国住房投资下降7%,为连续第10个季度下降,显示住房市场还远未走出谷底。同时二季度美国企业税后利润下降8%,而第一季度则增长1%。7月份美国失业率达到7%,到了8月份,更上升至1%。在此背景下,《纽约时报》在9月20日发表了一篇题为《真的有用吗?》的文章,该文断言,由于美国的国内消费在很大程度上依赖金融信贷,金融危机造成的信贷紧缩会大为影响美国国内消费,从而拖累实体经济,并预言美国将陷入18个月甚至长达5年的经济衰退期。 9月19日,在接受《环球》杂志记者电话采访时,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谈到了当前美国金融危机与曾经引发1929年大萧条的那场金融危机的诸多相似之处。庄健认为,这次的金融危机反映出美国金融体系的巨大问题,所需要的调整肯定是一个长期的、深远的过程,这其中不可避免要波及到美国的实体经济领域。无论从波及的范围上还是严重的程度上,这次危机与大萧条都有非常大的可比性。美国的整个监管体系、价值观体系、社会体系都是一个双重标准的体系,核心标准是国家利益最大化。向外输出新自由主义,要求其他国家开放市场,减少政府干预,但实际上在国内控制得非常严格,对各种并购案的审查非常严格,比如曾经的中海油优尼科并购案就是一个典型。实际上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华盛顿共识”就已经破产,现在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本身的生存都成了问题,其债权只有200亿美元不到,只能勉强维持运营,包括WTO也走入了僵局,多哈贸易回合的谈判破裂就是明证。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中国对美出口严重萎缩,还有中资金融机构的债权损失。总体来说,与美国经济关系越深的部门,影响得越厉害,受伤越深。加工业受到的影响最为厉害。他特别提到要防止美国向中国转嫁危机,盯上中国。

金融衍生工具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怎么写

由金融危机而引发全面经济衰退的上一个活生生的例证,是日本。1997年11月,亚洲金融危机中三洋证券、北海道拓殖银行、山一证券在一个月内连续倒闭,引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给本已步履蹒跚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接下来的数年时间,日本经济增长率一直低于1%,终于拖成了“失去的十年”。如果美国的金融危机长期化,并引发整个美国实体经济的全面衰退,那又会怎样呢? 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许诺如果当选将降低企业税、取消让中产阶级家庭苦恼的代替性最低税等。而作为弥补措施,他会采取削减国会和政府不必要开支等政策,还会实施医疗和退休金制度改革。美国媒体估计根据这一计划减税规模会达3万亿美元,尽管这一数字并不被麦凯恩阵营认可。现在看来,这一许诺是绝对不可能实现了。据美国媒体估算,如果保尔森的救市计划成真,美国政府需要新发行约5000亿美元国债,这就意味着其将背上沉重的赤字包袱,美元也会在本已开始的贬值通道中进一步大幅向下。 早在2007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就已经出现了负增长。而2008年第二季度美国住房投资下降7%,为连续第10个季度下降,显示住房市场还远未走出谷底。同时二季度美国企业税后利润下降8%,而第一季度则增长1%。7月份美国失业率达到7%,到了8月份,更上升至1%。在此背景下,《纽约时报》在9月20日发表了一篇题为《真的有用吗?》的文章,该文断言,由于美国的国内消费在很大程度上依赖金融信贷,金融危机造成的信贷紧缩会大为影响美国国内消费,从而拖累实体经济,并预言美国将陷入18个月甚至长达5年的经济衰退期。 9月19日,在接受《环球》杂志记者电话采访时,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谈到了当前美国金融危机与曾经引发1929年大萧条的那场金融危机的诸多相似之处。庄健认为,这次的金融危机反映出美国金融体系的巨大问题,所需要的调整肯定是一个长期的、深远的过程,这其中不可避免要波及到美国的实体经济领域。无论从波及的范围上还是严重的程度上,这次危机与大萧条都有非常大的可比性。美国的整个监管体系、价值观体系、社会体系都是一个双重标准的体系,核心标准是国家利益最大化。向外输出新自由主义,要求其他国家开放市场,减少政府干预,但实际上在国内控制得非常严格,对各种并购案的审查非常严格,比如曾经的中海油优尼科并购案就是一个典型。实际上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华盛顿共识”就已经破产,现在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本身的生存都成了问题,其债权只有200亿美元不到,只能勉强维持运营,包括WTO也走入了僵局,多哈贸易回合的谈判破裂就是明证。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中国对美出口严重萎缩,还有中资金融机构的债权损失。总体来说,与美国经济关系越深的部门,影响得越厉害,受伤越深。加工业受到的影响最为厉害。他特别提到要防止美国向中国转嫁危机,盯上中国。

可以下载相关论文来参考成自己的一篇 我知道淘宝有家叫翰林书店的店 我去那里叫那人帮我整的论文 嘿嘿 还一次性通过 老师真好忽悠 :)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