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公共财政概论论文题目有哪些要求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4-07-04 13:05:32

公共财政概论论文题目有哪些要求及答案

1997年下半年,始发于泰国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明显减慢,中国经济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在当时严峻而复杂的国内国际经济环境下,中国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地调整了宏观调控策略,实行了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  一、对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理念长期化的隐忧  由于我国目前的市场态势,总体上已由“经济短缺”过渡到“经济过剩”,“经济过剩”有可能成为我国今后经济运行中的一种“常态”。对此问题的关注,实际上反映了大家对我国近几年大规模财政赤字及政府偿债能力的担忧。  首先,“扩张性”财政政策(即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实施,从短期看,的确能促进经济的增长,这一点是没有任何疑义的。但是,不管哪个国家,“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最终都要受到国家财政能力的制约,没有足够的财力做后盾,长期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是难以支撑的。虽然从1999年我国的国债负担率和居民应债能力两个指标来看,我国的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为12.93%(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为60%左右),国债余额占居民储蓄余额的比重为17.60%(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为30%左右),说明我国国债的发行仍有较大的余地;但从国债偿还率指标来看,我国1999年国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重达16.8%(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为10%左右),已大大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再从债务依存度看,这一指标逐年增加,居高不下,全国债务依存度1999年达30.6%(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为20%左右),而中央债务依存度更是高达98%(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为30%左右),都远远地高于国际公认的控制标准。1998年以来,整个国家财政有1/4的支出、中央财政有1/2的支出依靠发行国债来维持,这充分显示出我国财政的脆弱性,必将对我国未来的财政安全构成巨大的潜在风险。尽管我国目前的国债负担率和居民应债能力两个指标距国际警戒线较远,但实际上我国的财政债务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财政债务并没有现实可比性。因为西方的财政债务一般都等于公共部门债务,而我国的财政债务一般小于公共部门的债务。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以下三个项目:一是准国债项目;二是国有银行体系不良资产中的潜在损失;三是隐性养老金债务。显然,如果只单纯计算国家的财政债务,而不把以上三个项目考虑在内,就自然会低估政府债务规模;反之,如果把以上三个项目计算在内,则公共部门的债务规模就会大大增大。在我国,由于社会性质决定了政府财政是所有公共部门债务的实际最后承担者,所以,我国的公共部门的债务规模要远远高于财政债务规模。据有的学者估算,1999年我国公共部门的实际债务已超过当年GDP的50%,已接近甚至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  其次,“扩张性”财政政策实施的结果,即加大财政赤字。财政赤字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从理论上讲,只要经济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众保持良好的信心,一定的财政赤字规模(由此导致的国债规模)就是可以承受的,也不会导致什么财政风险,即随着赤字与债务的继续增加,到未来的某一天,政府既无法用财政结余来弥补赤字,又不能通过借新债来换旧债和弥补赤字,且又得不到国际上的有力援助。那么,政府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多印发钞票;二是宣布废除旧的债务。前者意味着恶性通货膨胀,后者意味着国家信用的破产,这两者都意味着经济或政权的崩溃。本人认为,由于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本来是在萧条时期应该暴露出来的问题,如经济结构问题,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收入差距问题,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等,在财政赤字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下,被暂时地掩盖起来,一旦财政赤字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减弱,这些问题就又会重新暴露出来,对经济增长形成障碍,应引起足够重视。  再次,政府债务筹资,也需要支付成本。就政府债务而言,其成本就是债务利息。一般来讲,债务筹资成本是与政府的信誉成反比。但是,即使信誉再高的政府也不能做到一味地以低利率在国内外无限量地借款。在一般情况下,债台高筑的政府信誉级别与其债务规模成反方向变动,而政府的债务风险却又随债务规模的扩大、信誉级别的下降而增加,如俄罗斯财政与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就在于此。  最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最终要靠政府机构来运作,并与行政行为结合在一起,这在执行过程中必然要带有浓重的行政色彩,容易导致计划经济体制的复归,弱化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和效率。由于我国目前的产权改革一直没有真正到位,没有建立起真正有效的法人财产主体,所以,在“扩张性”财政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投资决策失误、效率低、效益差的局面不可能得到根本性改变。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约束机制,公共投资被贪污、被侵占、被挪用和大量流失现象也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扭转,这都必然会严重影响到财政支出的实际效果。  目前,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总量矛盾与结构矛盾是相互交织、相伴而生的,采取简单的总量扩张政策是难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的。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经济却始终启而不发,关键在于日本未能将结构调整政策有效地结合于总量扩张政策之中,未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目前情况下,我们不能一味地依赖扩大财政赤字与大规模发行国债来刺激经济增长,财政支出的增加,必须建立在财政收入可靠增长的基础之上,同时注意解决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积极财政政策的完善应该从转变政府投资方式入手。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应该从财政投资这种直接手段转向利用财政投融资、财政贴息等间接手段,使政府投资成为杠杆,有效地带动社会投资。具体包括:(1)改变财政投融资方式,逐步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财政投融资制度,以便从制度上解决财政投资需求与投资供给之间的矛盾。(2)采取多种手段吸纳社会资金。运用财政贴息、财政参股、财政担保等手段吸纳社会资金,尤其是民营企业参与社会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和房地产开发等领域,从而产生“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值得进一步指出的是,民间投资的增长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来,在积极财政政策的带动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较快,但如果民间投资增长缓慢,则会影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因此,除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之外,还应全面落实引导扩大民间投资的政策,如落实准入政策、降低准入门槛,在税收上切实实行国民待遇,防止税负不公、双重征税等歧视性措施。要加强金融支持,拓宽中小企业的直接和间接融资渠道,加强法律保障和服务机构。  第二,运用公共支出政策,刺激国内需求增长。根据我国目前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有利条件,适当多增加一些公共支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等投资风险小、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的项目。这样做,不仅可以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长期以来制约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而且也有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城乡居民消费。  第三,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启动最终消费。在这方面,一是要从调整体制内人员的收入水平入手,以处于类似于我国发展阶段的国家其国内体制外的工资水平为参照系,结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货币化的政策,调整体制内人员的工资待遇。二是要通过改革,认真落实对企业和农民的减负政策,为提高职工和农民收入水平与购买力创造有利条件。三是要适当增加转移性支出的比重,加大国家财政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支持力度,对住房、医疗、教育和就业制度等需要财政支持的改革,要制定反周期的操作。要力求减轻居民支出中的改革费用负担,稳定居民的支出预期。  第四,应充分注意政策的适时调整和渐进转换。主要是通过市场和消费替代、民间和企业投资替代、出口需求替代,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逐步“淡出”和转型创造条件。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大财政政策引导结构调整的力度,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形成一整套带动产业调整和不断升级的创新机制;建立规范化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创造条件;优化税制结构,规范税费关系,使税制本身对经济景气产生有效的调节作用,同时,也增强政府的调控能力

一、指导:题目要求同学们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进行讨论,讨论决策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同学们可联系下列具体方案:1《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2《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简称国六条)方法是先上网查阅上述公共政策方案的内容,并认真阅读。然后结合教材第98页“决策方案的具体内容”,写出讨论提纲。联系实际的例子很多,从你知道的例子中写1到2个就行。讨论后形成提纲。只要同学们写的有理有据,条理清楚,能自圆其说就可以。二、作业提示:(一)个人讨论提纲(从下面的两个选一个)个人讨论提纲一: 1、选择的按例:《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2、讨论提纲:1)按例目的是什么?(完善社会救助) 2)实施的机关是什么?(由民政部门负责) 3)体现的原则是什么?(自愿、救济、帮助的原则,彰显出政府为民负责的态度) 4)基本的措施是什么?(成立救助站,提出12条具体措施) 5)条件要求是什么?(以民政为主,其他部门协助,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对管理人员有明确的要求,对流浪人员也有条件界定,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1982年5月12日的旧条理同时废止。)个人讨论提纲二:1、选择的案例:《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2、讨论提纲:1)按例目的是什么?(解决当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稳定住房价格)2)基本的措施是什么?(切实调整住房供应结构;进一步发挥税收、信贷、土地政策的调节作用;合理控制城市房屋拆迁规模和进度;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有步骤地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完善房地产统计和信息披露制度)3)重点解决的问题是 什么?(90平方米以下住房须占项目总面积七成以上; 购房不足5年转让须交营业税;商品房空置3年以上不得作为贷款抵押物;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不得低于三成;土地闲置2年将被收回使用权;未建廉租住房制度的城市今年底以前必须建立 )4)实施时间?(2006年6月1日)二(二)小组讨论提纲(将上面两组或多组讨论的要点记录下来)(三)讨论后结果:得出如下的结论:决策方案应包括下面的具体内容:第一, 方案执行的必要说明。即指出要将 所设计的方案付诸实施,首先应注意哦哪些问题才能保证方案执行效果与预期效果的一致。第二, 解决决策问题的基本措施。这是方案的核心内容,要尽量做到明确、具体,并给决策方案的执行者一定的机动性。要明确指明方案的执行者应该做什么、如何做与实现决策目标有何必要联系。由此可以增强执行人员对其的可信性,提高方案的可操作性。第三, 明确方案对应的阶段。公共决策问题的复杂性使得其解决也呈现出长期性与阶段性。因此,在方案中必须明确决策阶段,以使得角色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划分和决策。第四, 第四,决策方案性质的界定。即明确决策方案的使用对象,运用期限以及该方案着重解决的问题等。第五, 方案所需的各种条件的要求。如实施该方案所需相应机构的调整或重新设置,人员的配备状况,以及资金等其他资源量的要求等。形成性考核(二)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五至第七章之后。题型:与期末考试一致。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交易理论 :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这中间,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对象之间通过不同方式的交易,在各种力量的互动过程中,达成某种妥协、退让或默契。依据某种价值标准制定的政策目标与方案是较为理想的结果,但在实际中却是行不通的。德尔菲法:德尔菲方法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它是1948年由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首先发明的,以古希腊神话中的神谕之地、可预卜未来的阿波罗神庙原址"德尔菲"(Delphi)命名。这种技术最初是为军事策略问题的预测而设计的,后来逐步为政府部门和工商业部门所采用,并扩展到教育、科技、运输、开发研究、太空探测、住宅、预算和生活品质等领域。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说应当强调“(A)”。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A公事公办B积极介入C不闻不问D退避三舍2.(B)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A.克朗B.史密斯C.西蒙D.拉斯韦尔3.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 D)。A.响应B.深入C.反映D.内化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C)判断。A利益B事实C价值D可行性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C)。A形象思维B立体思维C灵感思维D直觉思维6.政策评估是对政策(C )所做的分析。A问题B结论C方案D目标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C)。A.反映B.深入C.内化D.响应8.史密斯认为,政策执行中有(A)个基本要素是必须认真考虑的。A.四B.三C.二D.五9.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关系所作的B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A.自觉性、客观性与直接性B.自觉性、概括性与间接性C.自觉性、概括性与直接性D.概括性、间接性与主观性10、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DA.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感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B.即人类的行动是无法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C.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D.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从政策执行者对执行政策的态度分析,政策执行方面的问题有如下几种类型(A、B、C、D、)。A.抵触型B.折扣型C.滞后型D.僵化型E.结构型2.(A、B、C、D )的评价标准是在各类人员协商、平衡利益关系的过程中产生的。A有效B适度C客观D全面3.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公共政策评价可以分为(A、B、C)。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B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C事前评价、执行评价和事后评价D整体评价和局部评价4.立体思维的内在特征表现为层次性、多维性、联系性、系统性和(A、D)。A、整体性、B、普遍性C、灵活性D、动态性5.头脑风暴法的优点是(A、B、C、D)。A.它能够发挥一组专家的共同智慧,产生专家智能互补效应;B.它使专家交流信息、相互启发,产生“思维共振”作用,爆发出更多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C.专家团体所拥有及提供的知识和信息量,比单个专家所拥有的知识和信息量要大得多;D.专家会议所考虑的问题的各方面以及所提供的备选方案,比单个成员单独思考及提供的备选方案更多、更全面和更合理。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述浴盆模型。答:事物的不断发展变化,与政策相对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每一项政策都有其失效过程。要保证政策执行的可靠性,就要控制它的失效性。依据可靠性理论分析,在政策方案的执行过程中,"失效"表现于早期失效、偶然失效和耗损失效三个阶段。这种政策失效率的变化,类似于浴盆状。人们把这种曲线也称为"浴盆模型"。比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的出台、实行及调整。2.简述追踪决策的特点。答:追踪决策的特点有①回溯分析,即对原有决策的产生机制与产生环境进行客观分析,找出失误的环节和原因,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决策;②非零起点,即决策不是以零为起点,而是对过去已有决策的改善;③双重优化,即既要优于原方案,又要是多种改善方案中最优的;④心理效应,即要充分考虑决策对象内部和外部各种关系。3.公共政策评价作为公共政策过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与一般的评价活动有什么区别?答:①公共政策是政府有选择的管理行为。②由于公共政策对利益的分配是一个动态过程,那么公共政策的实践也是一个动态过程,并会因为时间的推移因势而动。③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对其进行评价时要考虑到社会公共利益是否得到了科学有效地分配和落实。五.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试分析我国公共政策评价目前存在的问题。答:第一,以研究取代吸务;第二,以好恶取代科学;第三,以评价为沽名钓誉的手段;第四,以形式取代实质;第五,人为制造信息障碍;第六,人才、经费的缺乏。(具体见教材153页)2.举例说明巴拉姆驴子思维法在现实公共决策中的作用。答:"巴拉姆的驴子"说明,一旦决策者知道自己即将获得某样东西时,它的吸引力就会减退;而放弃某样东西的烦恼就会随之增加。巴拉姆驴子思维法,其基本过程就是让决策者逐项地对每一个选择方案极尽挑剔之能事,使它失去原有的吸引力。如果他成功了,那么放弃它们就不再成为痛苦的事,于是最好的决定就产生出来了。  如某政府在闹市区新近拆迁了一片规模不小的土地,这是黄金地段,而到底把它拿来做什么用,却成了政府的心头之患。因为哪个领导都知道,一旦决定了,新建了,就不能再改变了。而在本市的核心区,全市的老百姓乃是兄弟省市都在盯着,它到底做什么用。决策成了难事,好端端的土地空闲了很长一段时间。  基本方案有:  (1)盖一个大型商厦,充分利用闹市区的优势,为税收服务,为市财政服务;但周围商厦已经林立,新建这样一个大型商厦,到底多大必要,到底是否能够真正从根本上增加市财政收入是个问题;  (2)建一个大型的市民免费公园,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但对于财政却没有贡献;  (3)盖政府大楼,改善办公条件,展示政府的新面貌。但现在政府的办公条件并不很差,再大兴土木,可能会造成社会的议论;  (4)盖一个大型停车场,缓解市中心的交通压力。但这么好的地段,建设一个停车场,未免浪费;很多人提出兴建一个地下停车场即可。  经过这些考虑,兴建市民公园成为了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案。形成性考核(三)题目要求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没有标准答案,只要大家写的有题目有内容、有头有尾、有条理够字数,能自圆其说就可以。可供参考的:1 关于公务车改革的调查与思考2 广州市交通问题的调查与分析3 城市医疗卫生改革问题的思考4 广州市教育消费问题的调查5 网吧管理的现状与思考::网吧管理的思考(供参考) 最近,在对我区网吧的日常管理调研当中,我发现几乎所有的网吧都存在同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但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经常出现的,可以说是"屡教不改",西方有位哲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从制度上找原因,经常出现的问题要从规律上找原因。"难道是我们的管理制度有"问题",还是没有找到它的"规律"呢?我们应该从哪里入手,解决这些"症结"呢?这个问题让我困扰了许久,也思考了很多。诚然,网吧引起的社会问题不得不令人关注,多少优秀的学子因此而消沉,多少关心青少年成长的人士因此而激愤,多少望子成龙的家长因此而绝望!在"敬佩"那位"铁腕书记"的同时我又在想," 全部取缔"的做法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吗,网吧真的是一个恶魔吗,它就真的一无是处吗?看看网友对此事件的评论就知道了。古人有个笑话,说一个人在吃饭的时候被噎着了,他就大为恼火,发誓再也不吃饭了,这个笑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噎"着一次是偶然,经常"噎"着就一定有原因,下面,我想从网监管理的角度找找原因,探讨一下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算是抛砖引玉吧,希望广大网监民警共同关心此事,想出更好的解决办法来加强对网吧的管理。一、 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三个,一是接纳未成年人上网;二是"实名制"根本没有落实;三是不安装或屏蔽"网盾2000"。这三个问题,根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都可以并处15000元以下的罚款,直至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如果严格按照《条例》来执行,就全部关停了。可是,如果我们能够换位思考一下,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明知这么重的处罚还依然"屡查屡犯、痴心不改"呢?二、 网吧的经营状况第一,"屡查屡犯、痴心不改"的网吧老板其实是有苦说不出的,全部把他们归为"黑心"是有失公平的。他们是因为"黑心"才来开网吧吗?还是因为开了网吧而变"黑心"了?他们开网吧是为了什么?是想教坏孩子吗?网吧为什么能把老板变"黑心"了?他们为什么要接纳未成年人?这后面到底有什么在操纵他们?通过走访我市的网吧,我感觉,是经济利益这只看不见的手在操纵他们。以我区某某网吧为例,60台终端,在我区算是中等规模,那么它一年的开支有多大呢?我们来计算一下:电信5000/年,店租30000/年,水电费85000/年,工商15/机/月,一年是10800,地税15/机/月,一年是10800,公安 5/机/月,一年是3600,城管卫生2000/年,文化1200/年;工资:网管800/月,一年是9600,收银2人500/人,一年是12000,卫生员400/月,一年是4800,合计是174800/年,这还不包括电脑折旧,一般折旧期限是2年,每年还要近10万元的折旧费;而收入呢,普通网民上网5元/小时,会员1元/小时,而目前去网吧休闲的基本都是熟客,也就是会员,就以平均1元/小时来计算,一年将近要16万机时才勉强保本,那么平均每天要有438机时,平均每台机器每天要有7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在营业。现在家家经济都差不多,买台电脑在家上网又方便又便宜,真正会去网吧上网的人有多少?竞争如此激烈,客源从何而来?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当然就"来的都是客,管你未成年"了。就这样,还有许多网吧在亏本经营。而网吧老板的身份又是什么样呢?不少都是下岗职工,拿着微薄的"买断费"不知干什么好,别的事又做不了,就想开个网吧指望赚点钱来维持生计。没曾想,会是这样的结果,欲拨不能,骑虎难下。第二,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落实"实名制"又谈何容易,假设自己是一个网民,每去一个网吧,老板就要你先花十块钱买一张上网卡,你乐意吗?你有可能一辈子只去一家网吧上网吗?所以现在的状况是,用"公卡"!不管谁来,网吧老板都用这张卡,公共使用,于是,"实名制"就成了一句空话,根本没人去实行。第三,所有网吧都是安装"网盾2000"软件来进行监控的,也就是说,一旦没有安装,那么就会处于脱管的状态。而单就我县而言,"网盾2000"是由一家网络公司独家代理(我不知道其他县市是怎样的状况),但是,因为网吧的机器极容易中毒,而一些游戏软件升级速度相当快,这就要求经常更新系统,升级软件,但这项工作在白天是不可能做的(白天要做生意嘛),一般都在深夜进行,系统更新完后,如果这家代理公司没有及时安装"网盾2000",这些机器就都脱管了。这就让这家公司权力太大了,我不跟你装,你就别想营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铤而走险",没及时安装,也要营业,否则怎么赚钱?查到就托人找关系,说情。三、 有没有合理的解决办法说了这么多,好象在为网吧老板鸣不平,为他们的违法经营找说辞。其实不然,这就象治病一样,只有找到了病根子,才好对症下药啊。那么,这个"药方子"是什么呢?第一,网吧合理布局,按周边人口比例规划,但这似乎已是不可能的。那就只有停止申请,不要再批新网吧了,已经够多了,事实存在的就让他自生自灭,只要加强管理,让那些无利可图的小网吧主动退出,或者被兼并,或者转行,总之,用市场和管理调节到合理为止。这样,网吧老板不需要接纳未成年人也照样有得赚,他还会去冒这个险吗?第二,与学校进行沟通,现在学校的老师也非常关注学生上网的问题,并且经常会到各个网吧去巡查,我们可以在教师队伍中物色"信息员",一旦发现有学生上网,立即向我们通报,这就扩大了我们的队伍,同时也加强了我们的管理。甚至还可以招聘社会上关心青少年成长的热心人担任"义务监督员",从社会面控制未成年人上网的问题。第三,既然要求网民购买上网卡的做法行不通,要求他出示身份证总没什么问题吧,网吧管理员在记录身份证号的同时也记录该网民是在什么时段使用哪张"公卡"在上网,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公卡"查到相关责任人了,不也一样做到了"实名"上网吗?只要能达到目的,我看也未必是坏主意。第四,"网盾2000"由某家公司代理的做法确实可以大大减轻我们的工作量,但同时又带来一个问题,他不可能光做这一项业务,如果人手不够的话,他就根本来不及维护,而且我前面也讲了,网吧更新系统的时间一般是在深夜,要人家深夜来给你安装"网盾2000"确实不现实,那么我们可不可以采取两个办法来解决,一是与"网盾2000"代理公司签订责任状,规定他必须在接到网吧老板电话后多长时间内赶到,否则我们可以对他进行处罚;二是干脆规定全县网吧只能用一个系统,而且这个系统也由他代理,这样他在进行系统更新的同时"网盾2000"也安装好了。第五,如果发现有网吧老板擅自屏蔽或绕开"网盾2000"的监管,那就坚决打击、决不手软。形成性考核(四)题目要求对某个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没有标准答案,同学们可以找一个公共政策案例并对它进行分析。只要分析有理有据、条理清楚、字数达到,能自圆其说就可以。一、特别说明案例分析题没有标准答案,能应用相关原理、切中要点、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这里仅对相关案例作一些简单的提示。同学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公共政策概论》的相关理论,参照教材上的案例分析方法,抓住重点,有条理地深入分析有关问题,符合字数要求。二、提示案例一:南方某市近年外来流动人口增多,而人力资源的需求相对不够,加上治安管理混乱,一时治安问题突出。在各主要线路的公交车上,活跃着各类偷窃团伙,甚至在一些偏僻路段,抢劫行为时有发生。市民对此普遍心存不满,纷纷呼吁政府机构着手治理。你认为南方某市治安综合治理问题能否进入政策议程?为什么?参考答案(提纲):该市治安综合治理问题能进入政策议程。一项政策问题要进入政策议程,应具备下列一些条件:(1)事件或问题必须明朗而严重。(2)要有政治权威领导人及专家学者的预测性发动。(3)要有正常、民主和开放的察觉机制。南方某市的治安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引起了市民的普遍不满,该市政府应该对此严重明朗化的问题有适当的反映,而且若不及时遏制违法犯罪行为的歪风,其发展将更加猛烈、更加难以控制,因此,该市治安综合治理问题应进入政策议程。案例二:1999年6月,某市一名初三学生因不堪承受过重的学习压力在家中自杀身亡。此事件在广大市民中引1起强烈反响。中小学学生负担重、压力大的问题一时成为公众议论的中心话题,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该市的媒体就此事做了大量报道。反映学生、家长、教师及有关专家等多方面的意见。尽管对此事件见仁见智,意见不完全一致,但大家普遍认为,政府应尽快采取适当措施切实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为此,该市政府就此问题专门召开了一次会议,指示市教育局在两个月内拿出一个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的具体方案。1999年8月在征求有关专家及相关方面的意见基础上,该市教育局出台了一揽子旨在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的措施,包括限定课时、控制家庭作业量、严禁利用节假日上课等。实际上,中小学学生负担重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对此问题,公众和有关专家呼吁多年,但政府始终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直到这一悲剧性事件发生后,该市才出台了减轻学生负担的政策。请分析本案例中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你认为该市在这方面应吸取什么教训?参考答案(提纲):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是:(1)事件或者问题必须严重,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2)事件或者问题必须被政府有关部门察觉,引起其重视;(3)要有正常、民主和开放的觉察机制,如新闻媒体。该市在这方面应该吸取的教训:政府必须提高政治敏感性、政治鉴别能力和预测能力,必须进一步完善觉察机制,以便及时察觉问题,迅速做出回应。案例三:在某年汛期,南方某县连降大暴雨,山洪暴发,该县水库蓄水量已大大超过了设计能力,而且水位仍在不断上涨。该县抗洪抢险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经过讨论,大部分人认为炸坝泄洪是比较稳妥的办法,最终作出炸坝泄洪的决议并当即电告在水库指挥抢险的张总指挥同志。张总指挥同志经实地考察、反复权衡后表示炸坝将会造成更大损失,提出不仅不要炸坝,而且还要增调民工坚持保坝。张总指挥同志没有完全执行县指挥部的命令,带领民工经过紧张的抢险,大坝保住了。请问:你认为张总指挥同志在执行政策中的作法是否正确?为什么?参考答案(提纲):这是政策执行中的合理变通。要确保政策的合理变通必须注意如下三点: (1)把握政策的基本精神和实质;(2)充分了解现实情况;(3)上情、下情有机结合。张总指挥同志的作法是与以上三点相一致的。县委炸坝决定的精神实质是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少受损失,张总指挥同志的保坝作法比炸坝更能实现这一点。因为张总指挥同志在抗洪现场对实际情况更了解,是把政策的基本精神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是根据当时情况做出的决定,因此张总指挥同志做出的保坝决定是正确的。案例四:南方某县卫生局于2000年3月下发文件,规定各个体、私营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向县卫生局交纳1000元的医疗卫生保证金。文件下发后,引起了个体、私营 医疗卫生机构的强烈不满,他们持着省卫生厅1998年2月下发的《关于禁止对医疗卫生机构乱摊派、乱收费的通知》,要求县政府根据该通知中有关禁止收取医 疗卫生保证金的规定,阻止县卫生局的行为。县政府负责人找县卫生局局长调查了解,卫生局局长答复说,县卫生局之所以收取一定数额的医疗卫生保证金,是要严把个体、私营医疗卫生机构的审批关,不是乱收费。请运用政策执行相关理论分析县政府应不应该阻止县卫生局的行为,并详述理由。参考答案(提纲):县政府应该阻止县卫生局的行为。政策层次性原理告诉我们,政策具有不同的层次关系,高层次政策对低层次政策起支配作用,低层次政策主体要结合本地区实际贯彻执行高层次政策主体制定的政策。本案例中,省卫生厅禁止乱摊派、乱收费的政策是高层次政策,县卫生局交纳医疗卫生保证金的政策是低层次政策,县卫生局要求交纳医疗卫生保证金的做法直接违背了省卫生厅禁止乱摊派、乱收费的规定,也不符合本地实际,对发展本地卫生事业没有好处,借口“严把审批关”而要求各个体、私营医疗卫生机构交纳医疗卫生保证金实际上是变相抵制上级的政策。由此可见,县政府应该阻止县卫生局的行为。案例五:南方某县的计划生育工作,多年来一直排在全省倒数几位。1995年,新一届县政府领导走马上任,为了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计划生育工作任务,采取了一项新的政策措施,即对计划外生育实行罚款:超生第二胎罚款两千元,第三胎罚款五千元,第四胎以上罚款一万元。县政府希望通过这项政策措施的实施来控制生育数量。考虑到计划生育工作的艰巨性,为了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也为了解决基层计划生育经费不足的问题,该政策还规定,罚款所得的收入,村、乡两级分别可提成30%。政策实施两年后,县政府发现,并未达到预期效果。由于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等传统观念在当地群众中还根深蒂固,许多人宁愿交纳罚款,也要生育第二胎、第三胎,即使需要借债来交罚款也在所不措。有的群众甚至认为,交纳罚款就是购买计划生育的权利,在未生育之前便预先把罚金交上去。另一方面,一些乡、村干部为了多“创收”,不管超生,只管罚款,甚至暗中鼓励计划外生育。请从政策质量、政策执行主体、政策对象、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等方面,分析这一案例中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参考答案(提纲):导致该项政策未能得到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包括:(1)政策目标模糊。目标与执行措施冲突,执行越有效,结果离目标越远。(2)政策质量不高。政策设计不合理,特别是村、乡从罚款收入中提成,实际上对村、乡干部鼓励计划外生育起到了诱导作用,计划外生育给他们带来了实惠,他们就不会积极制止这种行为。(3)政策执行主体素质不高。政策执行者欠缺职业素养,受经济利益驱动,其所作所为与原政策目标背道而驰。(4)政策对象观念落后。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他们对政策目标缺少认识和理解。(5)政策环境欠佳。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与措施,没有相应的配套政策。

1 促进我国创业板市场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2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财政政策研究 3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 4 积极财政政策下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与化解 5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问题研究 6 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财税政策选择 7 当前我国财政政策实施效果及对策建议 8 公共物品市场化提供问题探讨 9 论我国公共物品供给方式的改革 10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研究 11 我国公共物品供给的城乡差异及统筹发展研究 1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制度浅析 13 浅析政府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价问题 14 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财政转移支付结构的调整 15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效率问题探讨 16 我国公用事业财政补贴改革研究 17 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财政思考 18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与地方财政风险防范研究 19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20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对策分析 21 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提高地方财政效率研究 22 后农业税时代农民的增收问题研究 23 减少农村贫困对策研究 24 农村综合改革与财政关系问题研究 25 构建我国新型农村公共财政体制的思考 26 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问题探讨 27 不发达地区农村反贫困的财政政策选择 28 关于土地财政问题的研究 29 关于民生财政的探讨 30 论公共财政与民生财政的关系 31 我国公共财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32 论我国财政公共选择与决策制度的完善 33 论我国财政的民主化与法制化建设 34 社会保障税费改革研究 35 关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研究 36 我国教育支出效率探讨 37 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8 提高我国行政管理支出效率的思考 39 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研究 40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41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增长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42 国债适度规模及风险探讨 43 我国城市低保制度建设分析 44 我国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研究 45 社会保障基金运营风险防范的思考 46 论我国复式预算改革中存在问题 47 完善部门预算编制的思考 48 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初探

公共财政概论相关论文题目有哪些要求及答案

1 促进我国创业板市场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2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财政政策研究 3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 4 积极财政政策下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与化解 5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问题研究 6 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财税政策选择 7 当前我国财政政策实施效果及对策建议 8 公共物品市场化提供问题探讨 9 论我国公共物品供给方式的改革 10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研究 11 我国公共物品供给的城乡差异及统筹发展研究 1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制度浅析 13 浅析政府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价问题 14 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财政转移支付结构的调整 15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效率问题探讨 16 我国公用事业财政补贴改革研究 17 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财政思考 18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与地方财政风险防范研究 19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20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对策分析 21 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提高地方财政效率研究 22 后农业税时代农民的增收问题研究 23 减少农村贫困对策研究 24 农村综合改革与财政关系问题研究 25 构建我国新型农村公共财政体制的思考 26 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问题探讨 27 不发达地区农村反贫困的财政政策选择 28 关于土地财政问题的研究 29 关于民生财政的探讨 30 论公共财政与民生财政的关系 31 我国公共财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32 论我国财政公共选择与决策制度的完善 33 论我国财政的民主化与法制化建设 34 社会保障税费改革研究 35 关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研究 36 我国教育支出效率探讨 37 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8 提高我国行政管理支出效率的思考 39 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研究 40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41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增长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42 国债适度规模及风险探讨 43 我国城市低保制度建设分析 44 我国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研究 45 社会保障基金运营风险防范的思考 46 论我国复式预算改革中存在问题 47 完善部门预算编制的思考 48 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初探

财政专业政府采购的 政府采购 Government Procurement就是指国家各级政府为从事日常的政务活动或为了满足公共服务的目的,利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和政府借款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不仅是指具体的采购过程,而且是采购政策、采购程序、采购过程及采购管理的总称,是一种对公共采购管理的制度。

有57个任选。请参考:-dwH7Vt-n-eYgQFrKqIL3QQRUJESMlqkLvxHGuGr4QTSIKQe

一、指导:题目要求同学们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进行讨论,讨论决策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同学们可联系下列具体方案:1《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2《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简称国六条)方法是先上网查阅上述公共政策方案的内容,并认真阅读。然后结合教材第98页“决策方案的具体内容”,写出讨论提纲。联系实际的例子很多,从你知道的例子中写1到2个就行。讨论后形成提纲。只要同学们写的有理有据,条理清楚,能自圆其说就可以。二、作业提示:(一)个人讨论提纲(从下面的两个选一个)个人讨论提纲一: 1、选择的按例:《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2、讨论提纲:1)按例目的是什么?(完善社会救助) 2)实施的机关是什么?(由民政部门负责) 3)体现的原则是什么?(自愿、救济、帮助的原则,彰显出政府为民负责的态度) 4)基本的措施是什么?(成立救助站,提出12条具体措施) 5)条件要求是什么?(以民政为主,其他部门协助,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对管理人员有明确的要求,对流浪人员也有条件界定,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1982年5月12日的旧条理同时废止。)个人讨论提纲二:1、选择的案例:《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2、讨论提纲:1)按例目的是什么?(解决当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稳定住房价格)2)基本的措施是什么?(切实调整住房供应结构;进一步发挥税收、信贷、土地政策的调节作用;合理控制城市房屋拆迁规模和进度;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有步骤地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完善房地产统计和信息披露制度)3)重点解决的问题是 什么?(90平方米以下住房须占项目总面积七成以上; 购房不足5年转让须交营业税;商品房空置3年以上不得作为贷款抵押物;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不得低于三成;土地闲置2年将被收回使用权;未建廉租住房制度的城市今年底以前必须建立 )4)实施时间?(2006年6月1日)二(二)小组讨论提纲(将上面两组或多组讨论的要点记录下来)(三)讨论后结果:得出如下的结论:决策方案应包括下面的具体内容:第一, 方案执行的必要说明。即指出要将 所设计的方案付诸实施,首先应注意哦哪些问题才能保证方案执行效果与预期效果的一致。第二, 解决决策问题的基本措施。这是方案的核心内容,要尽量做到明确、具体,并给决策方案的执行者一定的机动性。要明确指明方案的执行者应该做什么、如何做与实现决策目标有何必要联系。由此可以增强执行人员对其的可信性,提高方案的可操作性。第三, 明确方案对应的阶段。公共决策问题的复杂性使得其解决也呈现出长期性与阶段性。因此,在方案中必须明确决策阶段,以使得角色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划分和决策。第四, 第四,决策方案性质的界定。即明确决策方案的使用对象,运用期限以及该方案着重解决的问题等。第五, 方案所需的各种条件的要求。如实施该方案所需相应机构的调整或重新设置,人员的配备状况,以及资金等其他资源量的要求等。形成性考核(二)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五至第七章之后。题型:与期末考试一致。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交易理论 :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这中间,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对象之间通过不同方式的交易,在各种力量的互动过程中,达成某种妥协、退让或默契。依据某种价值标准制定的政策目标与方案是较为理想的结果,但在实际中却是行不通的。德尔菲法:德尔菲方法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它是1948年由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首先发明的,以古希腊神话中的神谕之地、可预卜未来的阿波罗神庙原址"德尔菲"(Delphi)命名。这种技术最初是为军事策略问题的预测而设计的,后来逐步为政府部门和工商业部门所采用,并扩展到教育、科技、运输、开发研究、太空探测、住宅、预算和生活品质等领域。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说应当强调“(A)”。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A公事公办B积极介入C不闻不问D退避三舍2.(B)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A.克朗B.史密斯C.西蒙D.拉斯韦尔3.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 D)。A.响应B.深入C.反映D.内化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C)判断。A利益B事实C价值D可行性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C)。A形象思维B立体思维C灵感思维D直觉思维6.政策评估是对政策(C )所做的分析。A问题B结论C方案D目标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C)。A.反映B.深入C.内化D.响应8.史密斯认为,政策执行中有(A)个基本要素是必须认真考虑的。A.四B.三C.二D.五9.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关系所作的B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A.自觉性、客观性与直接性B.自觉性、概括性与间接性C.自觉性、概括性与直接性D.概括性、间接性与主观性10、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DA.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感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B.即人类的行动是无法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C.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D.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从政策执行者对执行政策的态度分析,政策执行方面的问题有如下几种类型(A、B、C、D、)。A.抵触型B.折扣型C.滞后型D.僵化型E.结构型2.(A、B、C、D )的评价标准是在各类人员协商、平衡利益关系的过程中产生的。A有效B适度C客观D全面3.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公共政策评价可以分为(A、B、C)。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B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C事前评价、执行评价和事后评价D整体评价和局部评价4.立体思维的内在特征表现为层次性、多维性、联系性、系统性和(A、D)。A、整体性、B、普遍性C、灵活性D、动态性5.头脑风暴法的优点是(A、B、C、D)。A.它能够发挥一组专家的共同智慧,产生专家智能互补效应;B.它使专家交流信息、相互启发,产生“思维共振”作用,爆发出更多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C.专家团体所拥有及提供的知识和信息量,比单个专家所拥有的知识和信息量要大得多;D.专家会议所考虑的问题的各方面以及所提供的备选方案,比单个成员单独思考及提供的备选方案更多、更全面和更合理。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述浴盆模型。答:事物的不断发展变化,与政策相对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每一项政策都有其失效过程。要保证政策执行的可靠性,就要控制它的失效性。依据可靠性理论分析,在政策方案的执行过程中,"失效"表现于早期失效、偶然失效和耗损失效三个阶段。这种政策失效率的变化,类似于浴盆状。人们把这种曲线也称为"浴盆模型"。比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的出台、实行及调整。2.简述追踪决策的特点。答:追踪决策的特点有①回溯分析,即对原有决策的产生机制与产生环境进行客观分析,找出失误的环节和原因,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决策;②非零起点,即决策不是以零为起点,而是对过去已有决策的改善;③双重优化,即既要优于原方案,又要是多种改善方案中最优的;④心理效应,即要充分考虑决策对象内部和外部各种关系。3.公共政策评价作为公共政策过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与一般的评价活动有什么区别?答:①公共政策是政府有选择的管理行为。②由于公共政策对利益的分配是一个动态过程,那么公共政策的实践也是一个动态过程,并会因为时间的推移因势而动。③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对其进行评价时要考虑到社会公共利益是否得到了科学有效地分配和落实。五.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试分析我国公共政策评价目前存在的问题。答:第一,以研究取代吸务;第二,以好恶取代科学;第三,以评价为沽名钓誉的手段;第四,以形式取代实质;第五,人为制造信息障碍;第六,人才、经费的缺乏。(具体见教材153页)2.举例说明巴拉姆驴子思维法在现实公共决策中的作用。答:"巴拉姆的驴子"说明,一旦决策者知道自己即将获得某样东西时,它的吸引力就会减退;而放弃某样东西的烦恼就会随之增加。巴拉姆驴子思维法,其基本过程就是让决策者逐项地对每一个选择方案极尽挑剔之能事,使它失去原有的吸引力。如果他成功了,那么放弃它们就不再成为痛苦的事,于是最好的决定就产生出来了。  如某政府在闹市区新近拆迁了一片规模不小的土地,这是黄金地段,而到底把它拿来做什么用,却成了政府的心头之患。因为哪个领导都知道,一旦决定了,新建了,就不能再改变了。而在本市的核心区,全市的老百姓乃是兄弟省市都在盯着,它到底做什么用。决策成了难事,好端端的土地空闲了很长一段时间。  基本方案有:  (1)盖一个大型商厦,充分利用闹市区的优势,为税收服务,为市财政服务;但周围商厦已经林立,新建这样一个大型商厦,到底多大必要,到底是否能够真正从根本上增加市财政收入是个问题;  (2)建一个大型的市民免费公园,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但对于财政却没有贡献;  (3)盖政府大楼,改善办公条件,展示政府的新面貌。但现在政府的办公条件并不很差,再大兴土木,可能会造成社会的议论;  (4)盖一个大型停车场,缓解市中心的交通压力。但这么好的地段,建设一个停车场,未免浪费;很多人提出兴建一个地下停车场即可。  经过这些考虑,兴建市民公园成为了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案。形成性考核(三)题目要求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没有标准答案,只要大家写的有题目有内容、有头有尾、有条理够字数,能自圆其说就可以。可供参考的:1 关于公务车改革的调查与思考2 广州市交通问题的调查与分析3 城市医疗卫生改革问题的思考4 广州市教育消费问题的调查5 网吧管理的现状与思考::网吧管理的思考(供参考) 最近,在对我区网吧的日常管理调研当中,我发现几乎所有的网吧都存在同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但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经常出现的,可以说是"屡教不改",西方有位哲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从制度上找原因,经常出现的问题要从规律上找原因。"难道是我们的管理制度有"问题",还是没有找到它的"规律"呢?我们应该从哪里入手,解决这些"症结"呢?这个问题让我困扰了许久,也思考了很多。诚然,网吧引起的社会问题不得不令人关注,多少优秀的学子因此而消沉,多少关心青少年成长的人士因此而激愤,多少望子成龙的家长因此而绝望!在"敬佩"那位"铁腕书记"的同时我又在想," 全部取缔"的做法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吗,网吧真的是一个恶魔吗,它就真的一无是处吗?看看网友对此事件的评论就知道了。古人有个笑话,说一个人在吃饭的时候被噎着了,他就大为恼火,发誓再也不吃饭了,这个笑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噎"着一次是偶然,经常"噎"着就一定有原因,下面,我想从网监管理的角度找找原因,探讨一下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算是抛砖引玉吧,希望广大网监民警共同关心此事,想出更好的解决办法来加强对网吧的管理。一、 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三个,一是接纳未成年人上网;二是"实名制"根本没有落实;三是不安装或屏蔽"网盾2000"。这三个问题,根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都可以并处15000元以下的罚款,直至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如果严格按照《条例》来执行,就全部关停了。可是,如果我们能够换位思考一下,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明知这么重的处罚还依然"屡查屡犯、痴心不改"呢?二、 网吧的经营状况第一,"屡查屡犯、痴心不改"的网吧老板其实是有苦说不出的,全部把他们归为"黑心"是有失公平的。他们是因为"黑心"才来开网吧吗?还是因为开了网吧而变"黑心"了?他们开网吧是为了什么?是想教坏孩子吗?网吧为什么能把老板变"黑心"了?他们为什么要接纳未成年人?这后面到底有什么在操纵他们?通过走访我市的网吧,我感觉,是经济利益这只看不见的手在操纵他们。以我区某某网吧为例,60台终端,在我区算是中等规模,那么它一年的开支有多大呢?我们来计算一下:电信5000/年,店租30000/年,水电费85000/年,工商15/机/月,一年是10800,地税15/机/月,一年是10800,公安 5/机/月,一年是3600,城管卫生2000/年,文化1200/年;工资:网管800/月,一年是9600,收银2人500/人,一年是12000,卫生员400/月,一年是4800,合计是174800/年,这还不包括电脑折旧,一般折旧期限是2年,每年还要近10万元的折旧费;而收入呢,普通网民上网5元/小时,会员1元/小时,而目前去网吧休闲的基本都是熟客,也就是会员,就以平均1元/小时来计算,一年将近要16万机时才勉强保本,那么平均每天要有438机时,平均每台机器每天要有7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在营业。现在家家经济都差不多,买台电脑在家上网又方便又便宜,真正会去网吧上网的人有多少?竞争如此激烈,客源从何而来?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当然就"来的都是客,管你未成年"了。就这样,还有许多网吧在亏本经营。而网吧老板的身份又是什么样呢?不少都是下岗职工,拿着微薄的"买断费"不知干什么好,别的事又做不了,就想开个网吧指望赚点钱来维持生计。没曾想,会是这样的结果,欲拨不能,骑虎难下。第二,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落实"实名制"又谈何容易,假设自己是一个网民,每去一个网吧,老板就要你先花十块钱买一张上网卡,你乐意吗?你有可能一辈子只去一家网吧上网吗?所以现在的状况是,用"公卡"!不管谁来,网吧老板都用这张卡,公共使用,于是,"实名制"就成了一句空话,根本没人去实行。第三,所有网吧都是安装"网盾2000"软件来进行监控的,也就是说,一旦没有安装,那么就会处于脱管的状态。而单就我县而言,"网盾2000"是由一家网络公司独家代理(我不知道其他县市是怎样的状况),但是,因为网吧的机器极容易中毒,而一些游戏软件升级速度相当快,这就要求经常更新系统,升级软件,但这项工作在白天是不可能做的(白天要做生意嘛),一般都在深夜进行,系统更新完后,如果这家代理公司没有及时安装"网盾2000",这些机器就都脱管了。这就让这家公司权力太大了,我不跟你装,你就别想营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铤而走险",没及时安装,也要营业,否则怎么赚钱?查到就托人找关系,说情。三、 有没有合理的解决办法说了这么多,好象在为网吧老板鸣不平,为他们的违法经营找说辞。其实不然,这就象治病一样,只有找到了病根子,才好对症下药啊。那么,这个"药方子"是什么呢?第一,网吧合理布局,按周边人口比例规划,但这似乎已是不可能的。那就只有停止申请,不要再批新网吧了,已经够多了,事实存在的就让他自生自灭,只要加强管理,让那些无利可图的小网吧主动退出,或者被兼并,或者转行,总之,用市场和管理调节到合理为止。这样,网吧老板不需要接纳未成年人也照样有得赚,他还会去冒这个险吗?第二,与学校进行沟通,现在学校的老师也非常关注学生上网的问题,并且经常会到各个网吧去巡查,我们可以在教师队伍中物色"信息员",一旦发现有学生上网,立即向我们通报,这就扩大了我们的队伍,同时也加强了我们的管理。甚至还可以招聘社会上关心青少年成长的热心人担任"义务监督员",从社会面控制未成年人上网的问题。第三,既然要求网民购买上网卡的做法行不通,要求他出示身份证总没什么问题吧,网吧管理员在记录身份证号的同时也记录该网民是在什么时段使用哪张"公卡"在上网,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公卡"查到相关责任人了,不也一样做到了"实名"上网吗?只要能达到目的,我看也未必是坏主意。第四,"网盾2000"由某家公司代理的做法确实可以大大减轻我们的工作量,但同时又带来一个问题,他不可能光做这一项业务,如果人手不够的话,他就根本来不及维护,而且我前面也讲了,网吧更新系统的时间一般是在深夜,要人家深夜来给你安装"网盾2000"确实不现实,那么我们可不可以采取两个办法来解决,一是与"网盾2000"代理公司签订责任状,规定他必须在接到网吧老板电话后多长时间内赶到,否则我们可以对他进行处罚;二是干脆规定全县网吧只能用一个系统,而且这个系统也由他代理,这样他在进行系统更新的同时"网盾2000"也安装好了。第五,如果发现有网吧老板擅自屏蔽或绕开"网盾2000"的监管,那就坚决打击、决不手软。形成性考核(四)题目要求对某个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没有标准答案,同学们可以找一个公共政策案例并对它进行分析。只要分析有理有据、条理清楚、字数达到,能自圆其说就可以。一、特别说明案例分析题没有标准答案,能应用相关原理、切中要点、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这里仅对相关案例作一些简单的提示。同学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公共政策概论》的相关理论,参照教材上的案例分析方法,抓住重点,有条理地深入分析有关问题,符合字数要求。二、提示案例一:南方某市近年外来流动人口增多,而人力资源的需求相对不够,加上治安管理混乱,一时治安问题突出。在各主要线路的公交车上,活跃着各类偷窃团伙,甚至在一些偏僻路段,抢劫行为时有发生。市民对此普遍心存不满,纷纷呼吁政府机构着手治理。你认为南方某市治安综合治理问题能否进入政策议程?为什么?参考答案(提纲):该市治安综合治理问题能进入政策议程。一项政策问题要进入政策议程,应具备下列一些条件:(1)事件或问题必须明朗而严重。(2)要有政治权威领导人及专家学者的预测性发动。(3)要有正常、民主和开放的察觉机制。南方某市的治安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引起了市民的普遍不满,该市政府应该对此严重明朗化的问题有适当的反映,而且若不及时遏制违法犯罪行为的歪风,其发展将更加猛烈、更加难以控制,因此,该市治安综合治理问题应进入政策议程。案例二:1999年6月,某市一名初三学生因不堪承受过重的学习压力在家中自杀身亡。此事件在广大市民中引1起强烈反响。中小学学生负担重、压力大的问题一时成为公众议论的中心话题,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该市的媒体就此事做了大量报道。反映学生、家长、教师及有关专家等多方面的意见。尽管对此事件见仁见智,意见不完全一致,但大家普遍认为,政府应尽快采取适当措施切实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为此,该市政府就此问题专门召开了一次会议,指示市教育局在两个月内拿出一个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的具体方案。1999年8月在征求有关专家及相关方面的意见基础上,该市教育局出台了一揽子旨在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的措施,包括限定课时、控制家庭作业量、严禁利用节假日上课等。实际上,中小学学生负担重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对此问题,公众和有关专家呼吁多年,但政府始终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直到这一悲剧性事件发生后,该市才出台了减轻学生负担的政策。请分析本案例中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你认为该市在这方面应吸取什么教训?参考答案(提纲):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是:(1)事件或者问题必须严重,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2)事件或者问题必须被政府有关部门察觉,引起其重视;(3)要有正常、民主和开放的觉察机制,如新闻媒体。该市在这方面应该吸取的教训:政府必须提高政治敏感性、政治鉴别能力和预测能力,必须进一步完善觉察机制,以便及时察觉问题,迅速做出回应。案例三:在某年汛期,南方某县连降大暴雨,山洪暴发,该县水库蓄水量已大大超过了设计能力,而且水位仍在不断上涨。该县抗洪抢险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经过讨论,大部分人认为炸坝泄洪是比较稳妥的办法,最终作出炸坝泄洪的决议并当即电告在水库指挥抢险的张总指挥同志。张总指挥同志经实地考察、反复权衡后表示炸坝将会造成更大损失,提出不仅不要炸坝,而且还要增调民工坚持保坝。张总指挥同志没有完全执行县指挥部的命令,带领民工经过紧张的抢险,大坝保住了。请问:你认为张总指挥同志在执行政策中的作法是否正确?为什么?参考答案(提纲):这是政策执行中的合理变通。要确保政策的合理变通必须注意如下三点: (1)把握政策的基本精神和实质;(2)充分了解现实情况;(3)上情、下情有机结合。张总指挥同志的作法是与以上三点相一致的。县委炸坝决定的精神实质是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少受损失,张总指挥同志的保坝作法比炸坝更能实现这一点。因为张总指挥同志在抗洪现场对实际情况更了解,是把政策的基本精神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是根据当时情况做出的决定,因此张总指挥同志做出的保坝决定是正确的。案例四:南方某县卫生局于2000年3月下发文件,规定各个体、私营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向县卫生局交纳1000元的医疗卫生保证金。文件下发后,引起了个体、私营 医疗卫生机构的强烈不满,他们持着省卫生厅1998年2月下发的《关于禁止对医疗卫生机构乱摊派、乱收费的通知》,要求县政府根据该通知中有关禁止收取医 疗卫生保证金的规定,阻止县卫生局的行为。县政府负责人找县卫生局局长调查了解,卫生局局长答复说,县卫生局之所以收取一定数额的医疗卫生保证金,是要严把个体、私营医疗卫生机构的审批关,不是乱收费。请运用政策执行相关理论分析县政府应不应该阻止县卫生局的行为,并详述理由。参考答案(提纲):县政府应该阻止县卫生局的行为。政策层次性原理告诉我们,政策具有不同的层次关系,高层次政策对低层次政策起支配作用,低层次政策主体要结合本地区实际贯彻执行高层次政策主体制定的政策。本案例中,省卫生厅禁止乱摊派、乱收费的政策是高层次政策,县卫生局交纳医疗卫生保证金的政策是低层次政策,县卫生局要求交纳医疗卫生保证金的做法直接违背了省卫生厅禁止乱摊派、乱收费的规定,也不符合本地实际,对发展本地卫生事业没有好处,借口“严把审批关”而要求各个体、私营医疗卫生机构交纳医疗卫生保证金实际上是变相抵制上级的政策。由此可见,县政府应该阻止县卫生局的行为。案例五:南方某县的计划生育工作,多年来一直排在全省倒数几位。1995年,新一届县政府领导走马上任,为了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计划生育工作任务,采取了一项新的政策措施,即对计划外生育实行罚款:超生第二胎罚款两千元,第三胎罚款五千元,第四胎以上罚款一万元。县政府希望通过这项政策措施的实施来控制生育数量。考虑到计划生育工作的艰巨性,为了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也为了解决基层计划生育经费不足的问题,该政策还规定,罚款所得的收入,村、乡两级分别可提成30%。政策实施两年后,县政府发现,并未达到预期效果。由于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等传统观念在当地群众中还根深蒂固,许多人宁愿交纳罚款,也要生育第二胎、第三胎,即使需要借债来交罚款也在所不措。有的群众甚至认为,交纳罚款就是购买计划生育的权利,在未生育之前便预先把罚金交上去。另一方面,一些乡、村干部为了多“创收”,不管超生,只管罚款,甚至暗中鼓励计划外生育。请从政策质量、政策执行主体、政策对象、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等方面,分析这一案例中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参考答案(提纲):导致该项政策未能得到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包括:(1)政策目标模糊。目标与执行措施冲突,执行越有效,结果离目标越远。(2)政策质量不高。政策设计不合理,特别是村、乡从罚款收入中提成,实际上对村、乡干部鼓励计划外生育起到了诱导作用,计划外生育给他们带来了实惠,他们就不会积极制止这种行为。(3)政策执行主体素质不高。政策执行者欠缺职业素养,受经济利益驱动,其所作所为与原政策目标背道而驰。(4)政策对象观念落后。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他们对政策目标缺少认识和理解。(5)政策环境欠佳。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与措施,没有相应的配套政策。

公共财政概论相关论文题目有哪些及答案

摘要: 公共政策执行在整个行政管理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 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 在我国政府施政的过程中, 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公共政策执行偏误的现象, 引起了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无序和混乱。本研究在分析了公共政策执行偏误的现象、原因后,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为保证公共政策的顺利执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公共政策; 执行偏误; 矫正 1 引言 公共政策执行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组成人员通过运用各种手段, 将公共政策的内容转化为现实, 从而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一种行为。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实现政策目标, 解决政策问题以及实现社会公共资源权威性分配的主要途径。对此, 美国公共行政学者艾利森指出:“在达到政府目标的过程中, 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 % , 而其余90 %取决于有效的执行”[ 1 ]。这表明公共政策执行在公共政策活动及其生命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 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常常导致公共政策执行出现偏误, 公共目标不能预期实现。在国内外的政策实践中, 政策执行出现偏误的问题普遍存在。由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等方面的原因, 当前我国这一问题尤为严重。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误, 不但会直接影响政策问题的解决, 导致预定政策目标落空, 而且会损害政府形象,削弱政府权威和公信力。在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 研究解决我国的公共政策执行出现偏误问题, 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十分紧迫的重大现实问题, 对于提高我国公共政策执行效率有着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 我公共政策执行偏误的主要表现 作为政治系统输出的主要内容, 公共政策本质上是一种权威性的社会价值分配方案。然而, 公共政策在付诸实施之前仍然只是一种具有观念形态的分配方案, 其效能必须经过实际的执行过程才能得以发挥, 再好的公共政策也只有通过有效的执行才能保证其目标的实现。然而, 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政策执行的结果往往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具体来说, 公共政策在执行中出现的偏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政策敷衍 指公共政策执行者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只做表面文章,并未采取可操作的具体措施来贯彻执行政策, 而是将政策束之高阁, 阳奉阴违, 敷衍塞责, 从而使严肃的政策在形形色色的花架子下变成了一纸空文, 根本谈不上解决具体问题,实现具体目标[ 2 ] 。 (2) 政策选择执行 现实中运行的政策往往由相互依存的、有着共同政策目标的小政策组成, 一些政策执行主体往往对政策“断章取义、为我所用”, 只执行符合自己利益的部分, 不符合自己利益的部分就不执行, “见了黄灯赶快走, 见了红灯绕道走”, 他们“耍小聪明”, “打小算盘”, 置国家政策原则于不顾。这种选择性执行使完整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变得残缺不全, 政策的整体功能难以发挥, 政策目标的实现也必然大打折扣。 (3) 政策附加 公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被加进原来政策所没有的内容,使政策的调控对象、范围、目标、力度超出了原来的要求,从而使原政策不能到位, 导致政策扩大化。政策附加的主要特点是执行者在原政策的基础上自行设置“土政策”, 打着结合地方实际的旗号另搞一套, 自行其是, 谋取私利, 从而导致政策执行变形。以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为例,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本来是为了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但在一些地方, 计划生育罚款却是乡政府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有些地方竟把生育第二胎的指标公开拍卖, 偏离了计划生育政策的根本目的。 (4) 政策歪曲 公共政策执行者在传达和执行中对政策精神实质或部分内容有意曲解, 利用政策的某些抽象性, 借口本地区或部门的特殊性做出不同的解释, 从而导致政策失真, 甚至被替换为与原政策完全不同的“新”政策。 (5) 政策抵制 公共政策执行者对现有的政策不认同、不接受, 从而产生抵制情绪, 使公共政策不能够执行到位,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例如, 近年来, 我国一些地方政府过分强调自身的情况,找各种原因让中央“法外施恩”, 对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一再置若罔闻, 甚至逆风而行, “你说你的, 我干我的”, 抵制心态异常顽固。 (6) 野蛮执行公共政策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政策执行应更注重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思想教育手段的运用。然而目前我国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滥用行政手段的现象,有的公共政策执行人员对执行对象动辄命令、强制, 使执行对象从心理上和行为上难以接受。行政手段在执行中扭曲变形, 演变成野蛮执行, 导致干群关系紧张, 极大地影响了执行效果。还有一些政策执行人员向执行对象解释政策不够,宣传不到位, 忽视了思想教育手段的运用, 一旦执行对象对政策不理解, 出现为难和抵触情绪, 执行人员就采取制裁、经济处罚等方式, 野蛮执行公共政策。更有一些政策执行人员采取极端手段, 背离工作程序, 甚至采用违法违纪的方法执行公共政策[ 3 ]。 3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误的主要原因 当前公共政策执行出现偏误, 有着主观或者客观等多方面的原因: (1) 政策本身的原因 政策本身的质量问题是影响政策执行效果的首要因素。一项政策能否得到有效的执行, 往往取决于政策本身是否科学合理。政策执行偏误产生的一个前提条件, 就是政策本身存在着缺陷, 有漏洞可钻。一般说来, 政策是否存在缺陷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考虑: 一是政策是否合理。如果一项政策规定的各项内容没有反映客观存在的现实情况, 政策所规定的各项行为不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那么政策本身便缺乏合理性, 导致其在执行过程中将表现出政策行为规范与客观实际的强烈冲突, 使政策执行失去了实践基础。政策执行机关在执行这种缺乏合理性的政策时, 理所当然地会选择“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的方式来敷衍。二是政策本身是否明晰。政策的明晰性, 要求政策方案要有严格的执行界限、科学的操作程序、准确的评估标准等。缺乏明晰性的政策将使政策的可操作性减弱, 使政策执行者与政策目标群体无所适从, 同时, 缺乏明晰性的政策会引起政策的界限不清, 导致执行者有空子可钻, 对政策随意变通, 同时也为有关领导化解“风险”提供了口实。三是政策是否“前后左右”协调一致。现在, 有许多政策是政出多门, 莫衷一是。面对众多相互冲突的政策时, 政策执行者不得不采取“优选法”———顶头上司的优先, 其他领导的靠后; 经济监督、杠杠部门的优先, 其他部门乃至党政机关的靠后; 领导个人交办的优先,集体名义布置的靠后。这种做法违背了“政策面前人人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原则, 必然导致国家受损, 群众吃亏,正确的政策难以执行。四是政策是否多变。今天制定一个政策, 时隔不久, 情况发生了变化, 又匆忙出台一个新政策,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政策多变, 朝令夕改, 法无常规, 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 就无法建立起政策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也就很难使人遵从。 (2) 政策执行主体的原因 任何一项政策最终要靠执行主体来实施, 现实中政策执行偏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策执行主体的原因造成的, 这表现在: 1) 政策执行主体的素质不高 由于历史原因, 我国公务员与发达国家公务员比较起来,素质普遍不高, 从而, 文化水平低导致行政决策水平低; 职业道德差导致行政道德滑坡; 行政责任观念淡薄导致争荣誉而避责任; 理论水平低导致官本位思想严重。少数领导干部没有系统接受现代政策、科学知识的训练, 很难形成科学行政必备的系统观念、战略远见、迎接挑战的心理素质以及自觉接受监督的民主意识。这些弱点难免对政策执行产生不良影响。 2) 执行主体法制观念淡薄 从行政的角度看, 中国政府机构的规范化、法制化程度不高, 变化的随意性很大, 人治色彩浓厚。目前, 政策执行中“按章程办事的运作”, “受规则约束的运作”, “形式主义的非人格化的统治”, “不因人而异”等观念并未深入人心,随处可见官僚的“任性专断”, “这种官僚主义常常以‘党的领导’、‘党的指示’、‘党的利益’、‘党的纪律’的面貌出现, 这是真正的管、卡、压”[ 4 ]。书面形式的行政法规约束不了现实社会中的官场逻辑, 人格权威大于机构权威和法律权威。显然, 不依法行政是造成公共政策执行效率递减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财政收入虽然大幅增长,但由于中国转型期财政支付改革成本不断增加,支持经济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以及加强宏观调控的需要,因而伴随积极财政政策而来的公共风险也在加大,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增长很快。 由此可见,积极财政政策已完成其历史使命,财政政策的调整、转型势在必行。 2、可行性 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有它的可行性。表现在: (1)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带动了投资、信贷增长偏快,结构性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由此引发的通货膨胀,势必影响到宏观经济的发展,如果继续实施这一政策,不仅不利于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而且易于形成逆向调节;不仅不利于减缓通货膨胀的趋势,而且易于加剧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调程度,加大经济健康运行的风险和阻力,对此,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已不合时宜,应当适时转向。 (2)从规避风险的迫切性看,也需要加快调整现行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主要是通过政府大量发行国债进行基础建设投资而实现的,一方面使得经济的增长过份依赖于国债的发行,另一方面,也使得国债的规模越来越大,到目前为止,仅长期建设国债累计额就达到了9100亿元之巨,而且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偏高,经济中积累了大量的或有负债,增加了财政运行的压力。 (3)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使得我国经济已基本上走出通货紧缩期,进入新一轮的上升期,经济自主增长的能力明显增强,社会上已有大量的资金在涌动,人们的投资意识在逐渐增强,足以缓和由于政府减少投资而带来的对经济的波动。 3、目标 财政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手段,其目标的确定必须服务服从于国民经济宏观的总体要求。稳健的财政政策要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大局和中央宏观调控大局,宏观上既要防止通货膨胀苗头的继续扩大,又要防止通货紧缩趋势的重新出现;既要坚决控制投资需求膨胀,又要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既要对投资过热的行业降温,又要着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因此,稳健的财政政策必将有助于防止经济大起大落,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4、主要内容 稳健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就是四句话,十六个字:控制赤字、推进改革、调整结构、增收节支。 (1)控制赤字,就是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但又不明显缩小,松紧适度,重在传递调控导向信号,既防止通货膨胀苗头的继续扩大,又防止通货紧缩趋势的重新出现,体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的要求。 (2)推进改革,就是转变主要依靠国债项目资金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按照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的原则,在继续安排部分国债项目投资,整合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保证一定中央财政投资规模的基础上,适当调减国债项目资金规模,腾出更多财力,用于支持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为市场主体和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公平和相对宽松的财税环境,建立有利于经济自主增长和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体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 (3))调整结构,就是在对总量不做大的调整和压缩的基础上,进一步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公共财政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项目资金投向结构,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有促有控,对与经济有关的、直接用于一般竞争性领域等的“越位”投入,要退出来、压下来;对属于公共财政范畴的,涉及到财政“缺位或不到位”的,如需要加强的农业、就业和社会保障、环境和筹”和调整经济结构的要求。 (4)增收节支,一方面,在总体不增税负或略减税负的基础上,通过严格依法征税,堵塞各种漏洞,把该收的收上来,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应收尽收本身就是宏观调控。另一方面,严格按预算控制支出特别是控制一般性支出的增长,在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上花大力气,下大功夫,体现配合宏观调控和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总之,根据我国国情和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从实际出发,中央确定了财政政策的取向,做出了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以代替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一种客观的、必然的、符合现实的科学选择。   三、展望  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是中国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阶段。“十一五”时期中国经济仍将处在高位运行态势。在这种情况下,不宜实施以扩张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但经济结构性矛盾的解决,特别是加快农业、能源交通、教育科技、消费服务业、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发展,还需要保持一定的财政政策力度,尤其是财政面临支持各项改革、支付改革成本的压力较大。因此,也不宜实施全面紧缩的财政政策。因而“十一五”时期特别是前期应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应用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公共卫生体系、义务教育制度。 2、运用税收手段对企业科技创新、环保、循环经济等项目加大税收扶植力度;对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低层次重复建设等项目的企业进行重税。 3、放开针对限制民间资本进入的领域,积极鼓励民间资本进行高科技、环保、旅游等的投资。 4、及时推出物业税、加大地方政府的经济实用房的规模,切实控制房地产的投机,减轻居民的支出压力,稳定社会,提高其他领域的消费。 5、进一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完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稳定粮食最低收购政策、坚决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继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6、转变城市居民就业观念、通过培训、发展第三产业、继续引导民资、吸引外资投资实业,努力降低失业人口率,创造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海涛,冯海燕积极到稳健财政策的转型分析中国林业企业,2005,72(5):37-39    2、金人庆关于财政政策的几个问题维普资讯http// ,2-12    3、苏明,陈少强中国当前的财政政策及趋势上海经济研究,2005,9:15-20    4、曹紫辉当前我国财政政策的取向及实施的相应措施集团经济研究,2005,177:98    5.陈爱东 制度变迁中的我国财政政策效应分析及对稳健性财政政策的建议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4):37-4

公共财政(PublicFinance)是指国家(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它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的一种比较普遍的财政模式。这种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口径界定财政职能范围,并以此构建政府的财政收支体系的财政模式,在理论上被称为“公共财政”。公共财政就是市场经济下政府的财政,公共财政实质是市场经济财政。公共财政理论和公共财政学,实际上就是市场财政学。“公共财政”的要义:并不在于新古典主流经济学所表明的“市场失效”这一经济逻辑起因,而在于其预算法治和民主财政的“政治实质”内涵。公共财政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依法促进公平分配,调控宏观经济,合理配置市场资源,做好国有资产管理,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正确认识推行公共财政的意义,明确其特征,找出当前推行公共财政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现代国家公共财政收入主要形式有:1、税收收入。税收收入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公共收入形式,是世界各国公共收入的主要来源,一般约占各国经常性公共收入的90%以上;2、债务收入。债务收入包括国内发型的公债,国库券,经济建设债券,向国外政府、各级组织和商业银行的借款等。3、国有资产收益。国有资产收益是政府凭借其资产所有权取得的股息、红利、租金、资金占有费、土地批租收入、国有资产转让及处置收入等。4、政府费收入。指政府各部门收取的各种费用和基金性收入,包括行政执法过程中收取的各种规费和公共财产使用费。它们是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我国现阶段政府费收入主要有5类:①规费收入;②共产使用费;③特别课征;④各种摊牌性费用;⑤特许金。5、其他收入形式。指上述几种收入之外的政府各项杂项收入,常见的有:①罚没收入;②对政府的捐赠;③“通货膨胀税”。

关于财政学毕业论文题目有很多,学术堂整理了一部分供大家进行参考:  1、现阶段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2、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  3、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指标体系设计  4、现阶段财政支农制度缺陷及其改进  5、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6、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研究  7、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财政转移支付结构的调整  8、地方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研究  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深化改革研究  10、财政支出绩效问题研究  11、论财政支出效益  12、农村综合改革与财政关系问题研究  13、政府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研究  14、我国政府采购中的问题及其治理  15、招标采购与政府采购的关系  16、我国与发达国家政府采购制度比较研究  17、我国政府采购模式研究  18、政府采购支出绩效评价分析  19、论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改革与完善  20、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21、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2、我国教育财政体制问题研究  23、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体化研究  24、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机制研究  25、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26、财政支持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27、实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的财政支持方式探讨  28、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完善  29、解决“三农”问题的财政对策探讨  30、财政投融资问题研究  31、农村医疗保障问题研究  32、社会救助问题研究  33、公共教育支出研究  34、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35、社会救助问题研究  36、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  37、农村公共产品问题研究  38、我国农村医疗保险的财政思考  39、公共卫生支出的绩效及其改进  40、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和管理  41、农村医疗保障问题研究  42、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构想研究  43、政府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财政对策分析

公共财政概论相关论文题目有哪些及答案高中

1997年下半年,始发于泰国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明显减慢,中国经济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在当时严峻而复杂的国内国际经济环境下,中国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地调整了宏观调控策略,实行了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  一、对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理念长期化的隐忧  由于我国目前的市场态势,总体上已由“经济短缺”过渡到“经济过剩”,“经济过剩”有可能成为我国今后经济运行中的一种“常态”。对此问题的关注,实际上反映了大家对我国近几年大规模财政赤字及政府偿债能力的担忧。  首先,“扩张性”财政政策(即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实施,从短期看,的确能促进经济的增长,这一点是没有任何疑义的。但是,不管哪个国家,“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最终都要受到国家财政能力的制约,没有足够的财力做后盾,长期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是难以支撑的。虽然从1999年我国的国债负担率和居民应债能力两个指标来看,我国的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为12.93%(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为60%左右),国债余额占居民储蓄余额的比重为17.60%(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为30%左右),说明我国国债的发行仍有较大的余地;但从国债偿还率指标来看,我国1999年国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重达16.8%(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为10%左右),已大大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再从债务依存度看,这一指标逐年增加,居高不下,全国债务依存度1999年达30.6%(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为20%左右),而中央债务依存度更是高达98%(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为30%左右),都远远地高于国际公认的控制标准。1998年以来,整个国家财政有1/4的支出、中央财政有1/2的支出依靠发行国债来维持,这充分显示出我国财政的脆弱性,必将对我国未来的财政安全构成巨大的潜在风险。尽管我国目前的国债负担率和居民应债能力两个指标距国际警戒线较远,但实际上我国的财政债务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财政债务并没有现实可比性。因为西方的财政债务一般都等于公共部门债务,而我国的财政债务一般小于公共部门的债务。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以下三个项目:一是准国债项目;二是国有银行体系不良资产中的潜在损失;三是隐性养老金债务。显然,如果只单纯计算国家的财政债务,而不把以上三个项目考虑在内,就自然会低估政府债务规模;反之,如果把以上三个项目计算在内,则公共部门的债务规模就会大大增大。在我国,由于社会性质决定了政府财政是所有公共部门债务的实际最后承担者,所以,我国的公共部门的债务规模要远远高于财政债务规模。据有的学者估算,1999年我国公共部门的实际债务已超过当年GDP的50%,已接近甚至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  其次,“扩张性”财政政策实施的结果,即加大财政赤字。财政赤字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从理论上讲,只要经济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众保持良好的信心,一定的财政赤字规模(由此导致的国债规模)就是可以承受的,也不会导致什么财政风险,即随着赤字与债务的继续增加,到未来的某一天,政府既无法用财政结余来弥补赤字,又不能通过借新债来换旧债和弥补赤字,且又得不到国际上的有力援助。那么,政府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多印发钞票;二是宣布废除旧的债务。前者意味着恶性通货膨胀,后者意味着国家信用的破产,这两者都意味着经济或政权的崩溃。本人认为,由于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本来是在萧条时期应该暴露出来的问题,如经济结构问题,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收入差距问题,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等,在财政赤字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下,被暂时地掩盖起来,一旦财政赤字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减弱,这些问题就又会重新暴露出来,对经济增长形成障碍,应引起足够重视。  再次,政府债务筹资,也需要支付成本。就政府债务而言,其成本就是债务利息。一般来讲,债务筹资成本是与政府的信誉成反比。但是,即使信誉再高的政府也不能做到一味地以低利率在国内外无限量地借款。在一般情况下,债台高筑的政府信誉级别与其债务规模成反方向变动,而政府的债务风险却又随债务规模的扩大、信誉级别的下降而增加,如俄罗斯财政与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就在于此。  最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最终要靠政府机构来运作,并与行政行为结合在一起,这在执行过程中必然要带有浓重的行政色彩,容易导致计划经济体制的复归,弱化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和效率。由于我国目前的产权改革一直没有真正到位,没有建立起真正有效的法人财产主体,所以,在“扩张性”财政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投资决策失误、效率低、效益差的局面不可能得到根本性改变。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约束机制,公共投资被贪污、被侵占、被挪用和大量流失现象也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扭转,这都必然会严重影响到财政支出的实际效果。  目前,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总量矛盾与结构矛盾是相互交织、相伴而生的,采取简单的总量扩张政策是难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的。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经济却始终启而不发,关键在于日本未能将结构调整政策有效地结合于总量扩张政策之中,未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目前情况下,我们不能一味地依赖扩大财政赤字与大规模发行国债来刺激经济增长,财政支出的增加,必须建立在财政收入可靠增长的基础之上,同时注意解决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积极财政政策的完善应该从转变政府投资方式入手。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应该从财政投资这种直接手段转向利用财政投融资、财政贴息等间接手段,使政府投资成为杠杆,有效地带动社会投资。具体包括:(1)改变财政投融资方式,逐步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财政投融资制度,以便从制度上解决财政投资需求与投资供给之间的矛盾。(2)采取多种手段吸纳社会资金。运用财政贴息、财政参股、财政担保等手段吸纳社会资金,尤其是民营企业参与社会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和房地产开发等领域,从而产生“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值得进一步指出的是,民间投资的增长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来,在积极财政政策的带动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较快,但如果民间投资增长缓慢,则会影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因此,除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之外,还应全面落实引导扩大民间投资的政策,如落实准入政策、降低准入门槛,在税收上切实实行国民待遇,防止税负不公、双重征税等歧视性措施。要加强金融支持,拓宽中小企业的直接和间接融资渠道,加强法律保障和服务机构。  第二,运用公共支出政策,刺激国内需求增长。根据我国目前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有利条件,适当多增加一些公共支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等投资风险小、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的项目。这样做,不仅可以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长期以来制约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而且也有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城乡居民消费。  第三,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启动最终消费。在这方面,一是要从调整体制内人员的收入水平入手,以处于类似于我国发展阶段的国家其国内体制外的工资水平为参照系,结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货币化的政策,调整体制内人员的工资待遇。二是要通过改革,认真落实对企业和农民的减负政策,为提高职工和农民收入水平与购买力创造有利条件。三是要适当增加转移性支出的比重,加大国家财政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支持力度,对住房、医疗、教育和就业制度等需要财政支持的改革,要制定反周期的操作。要力求减轻居民支出中的改革费用负担,稳定居民的支出预期。  第四,应充分注意政策的适时调整和渐进转换。主要是通过市场和消费替代、民间和企业投资替代、出口需求替代,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逐步“淡出”和转型创造条件。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大财政政策引导结构调整的力度,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形成一整套带动产业调整和不断升级的创新机制;建立规范化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创造条件;优化税制结构,规范税费关系,使税制本身对经济景气产生有效的调节作用,同时,也增强政府的调控能力

中国期刊网、《公共行政》上等等都有。

一、指导:题目要求同学们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进行讨论,讨论决策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同学们可联系下列具体方案:1《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2《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简称国六条)方法是先上网查阅上述公共政策方案的内容,并认真阅读。然后结合教材第98页“决策方案的具体内容”,写出讨论提纲。联系实际的例子很多,从你知道的例子中写1到2个就行。讨论后形成提纲。只要同学们写的有理有据,条理清楚,能自圆其说就可以。二、作业提示:(一)个人讨论提纲(从下面的两个选一个)个人讨论提纲一: 1、选择的按例:《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2、讨论提纲:1)按例目的是什么?(完善社会救助) 2)实施的机关是什么?(由民政部门负责) 3)体现的原则是什么?(自愿、救济、帮助的原则,彰显出政府为民负责的态度) 4)基本的措施是什么?(成立救助站,提出12条具体措施) 5)条件要求是什么?(以民政为主,其他部门协助,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对管理人员有明确的要求,对流浪人员也有条件界定,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1982年5月12日的旧条理同时废止。)个人讨论提纲二:1、选择的案例:《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2、讨论提纲:1)按例目的是什么?(解决当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稳定住房价格)2)基本的措施是什么?(切实调整住房供应结构;进一步发挥税收、信贷、土地政策的调节作用;合理控制城市房屋拆迁规模和进度;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有步骤地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完善房地产统计和信息披露制度)3)重点解决的问题是 什么?(90平方米以下住房须占项目总面积七成以上; 购房不足5年转让须交营业税;商品房空置3年以上不得作为贷款抵押物;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不得低于三成;土地闲置2年将被收回使用权;未建廉租住房制度的城市今年底以前必须建立 )4)实施时间?(2006年6月1日)二(二)小组讨论提纲(将上面两组或多组讨论的要点记录下来)(三)讨论后结果:得出如下的结论:决策方案应包括下面的具体内容:第一, 方案执行的必要说明。即指出要将 所设计的方案付诸实施,首先应注意哦哪些问题才能保证方案执行效果与预期效果的一致。第二, 解决决策问题的基本措施。这是方案的核心内容,要尽量做到明确、具体,并给决策方案的执行者一定的机动性。要明确指明方案的执行者应该做什么、如何做与实现决策目标有何必要联系。由此可以增强执行人员对其的可信性,提高方案的可操作性。第三, 明确方案对应的阶段。公共决策问题的复杂性使得其解决也呈现出长期性与阶段性。因此,在方案中必须明确决策阶段,以使得角色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划分和决策。第四, 第四,决策方案性质的界定。即明确决策方案的使用对象,运用期限以及该方案着重解决的问题等。第五, 方案所需的各种条件的要求。如实施该方案所需相应机构的调整或重新设置,人员的配备状况,以及资金等其他资源量的要求等。形成性考核(二)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五至第七章之后。题型:与期末考试一致。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交易理论 :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这中间,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对象之间通过不同方式的交易,在各种力量的互动过程中,达成某种妥协、退让或默契。依据某种价值标准制定的政策目标与方案是较为理想的结果,但在实际中却是行不通的。德尔菲法:德尔菲方法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它是1948年由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首先发明的,以古希腊神话中的神谕之地、可预卜未来的阿波罗神庙原址"德尔菲"(Delphi)命名。这种技术最初是为军事策略问题的预测而设计的,后来逐步为政府部门和工商业部门所采用,并扩展到教育、科技、运输、开发研究、太空探测、住宅、预算和生活品质等领域。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说应当强调“(A)”。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A公事公办B积极介入C不闻不问D退避三舍2.(B)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A.克朗B.史密斯C.西蒙D.拉斯韦尔3.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 D)。A.响应B.深入C.反映D.内化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C)判断。A利益B事实C价值D可行性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C)。A形象思维B立体思维C灵感思维D直觉思维6.政策评估是对政策(C )所做的分析。A问题B结论C方案D目标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C)。A.反映B.深入C.内化D.响应8.史密斯认为,政策执行中有(A)个基本要素是必须认真考虑的。A.四B.三C.二D.五9.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关系所作的B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A.自觉性、客观性与直接性B.自觉性、概括性与间接性C.自觉性、概括性与直接性D.概括性、间接性与主观性10、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DA.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感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B.即人类的行动是无法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C.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D.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从政策执行者对执行政策的态度分析,政策执行方面的问题有如下几种类型(A、B、C、D、)。A.抵触型B.折扣型C.滞后型D.僵化型E.结构型2.(A、B、C、D )的评价标准是在各类人员协商、平衡利益关系的过程中产生的。A有效B适度C客观D全面3.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公共政策评价可以分为(A、B、C)。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B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C事前评价、执行评价和事后评价D整体评价和局部评价4.立体思维的内在特征表现为层次性、多维性、联系性、系统性和(A、D)。A、整体性、B、普遍性C、灵活性D、动态性5.头脑风暴法的优点是(A、B、C、D)。A.它能够发挥一组专家的共同智慧,产生专家智能互补效应;B.它使专家交流信息、相互启发,产生“思维共振”作用,爆发出更多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C.专家团体所拥有及提供的知识和信息量,比单个专家所拥有的知识和信息量要大得多;D.专家会议所考虑的问题的各方面以及所提供的备选方案,比单个成员单独思考及提供的备选方案更多、更全面和更合理。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述浴盆模型。答:事物的不断发展变化,与政策相对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每一项政策都有其失效过程。要保证政策执行的可靠性,就要控制它的失效性。依据可靠性理论分析,在政策方案的执行过程中,"失效"表现于早期失效、偶然失效和耗损失效三个阶段。这种政策失效率的变化,类似于浴盆状。人们把这种曲线也称为"浴盆模型"。比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的出台、实行及调整。2.简述追踪决策的特点。答:追踪决策的特点有①回溯分析,即对原有决策的产生机制与产生环境进行客观分析,找出失误的环节和原因,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决策;②非零起点,即决策不是以零为起点,而是对过去已有决策的改善;③双重优化,即既要优于原方案,又要是多种改善方案中最优的;④心理效应,即要充分考虑决策对象内部和外部各种关系。3.公共政策评价作为公共政策过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与一般的评价活动有什么区别?答:①公共政策是政府有选择的管理行为。②由于公共政策对利益的分配是一个动态过程,那么公共政策的实践也是一个动态过程,并会因为时间的推移因势而动。③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对其进行评价时要考虑到社会公共利益是否得到了科学有效地分配和落实。五.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试分析我国公共政策评价目前存在的问题。答:第一,以研究取代吸务;第二,以好恶取代科学;第三,以评价为沽名钓誉的手段;第四,以形式取代实质;第五,人为制造信息障碍;第六,人才、经费的缺乏。(具体见教材153页)2.举例说明巴拉姆驴子思维法在现实公共决策中的作用。答:"巴拉姆的驴子"说明,一旦决策者知道自己即将获得某样东西时,它的吸引力就会减退;而放弃某样东西的烦恼就会随之增加。巴拉姆驴子思维法,其基本过程就是让决策者逐项地对每一个选择方案极尽挑剔之能事,使它失去原有的吸引力。如果他成功了,那么放弃它们就不再成为痛苦的事,于是最好的决定就产生出来了。  如某政府在闹市区新近拆迁了一片规模不小的土地,这是黄金地段,而到底把它拿来做什么用,却成了政府的心头之患。因为哪个领导都知道,一旦决定了,新建了,就不能再改变了。而在本市的核心区,全市的老百姓乃是兄弟省市都在盯着,它到底做什么用。决策成了难事,好端端的土地空闲了很长一段时间。  基本方案有:  (1)盖一个大型商厦,充分利用闹市区的优势,为税收服务,为市财政服务;但周围商厦已经林立,新建这样一个大型商厦,到底多大必要,到底是否能够真正从根本上增加市财政收入是个问题;  (2)建一个大型的市民免费公园,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但对于财政却没有贡献;  (3)盖政府大楼,改善办公条件,展示政府的新面貌。但现在政府的办公条件并不很差,再大兴土木,可能会造成社会的议论;  (4)盖一个大型停车场,缓解市中心的交通压力。但这么好的地段,建设一个停车场,未免浪费;很多人提出兴建一个地下停车场即可。  经过这些考虑,兴建市民公园成为了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案。形成性考核(三)题目要求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没有标准答案,只要大家写的有题目有内容、有头有尾、有条理够字数,能自圆其说就可以。可供参考的:1 关于公务车改革的调查与思考2 广州市交通问题的调查与分析3 城市医疗卫生改革问题的思考4 广州市教育消费问题的调查5 网吧管理的现状与思考::网吧管理的思考(供参考) 最近,在对我区网吧的日常管理调研当中,我发现几乎所有的网吧都存在同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但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经常出现的,可以说是"屡教不改",西方有位哲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从制度上找原因,经常出现的问题要从规律上找原因。"难道是我们的管理制度有"问题",还是没有找到它的"规律"呢?我们应该从哪里入手,解决这些"症结"呢?这个问题让我困扰了许久,也思考了很多。诚然,网吧引起的社会问题不得不令人关注,多少优秀的学子因此而消沉,多少关心青少年成长的人士因此而激愤,多少望子成龙的家长因此而绝望!在"敬佩"那位"铁腕书记"的同时我又在想," 全部取缔"的做法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吗,网吧真的是一个恶魔吗,它就真的一无是处吗?看看网友对此事件的评论就知道了。古人有个笑话,说一个人在吃饭的时候被噎着了,他就大为恼火,发誓再也不吃饭了,这个笑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噎"着一次是偶然,经常"噎"着就一定有原因,下面,我想从网监管理的角度找找原因,探讨一下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算是抛砖引玉吧,希望广大网监民警共同关心此事,想出更好的解决办法来加强对网吧的管理。一、 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三个,一是接纳未成年人上网;二是"实名制"根本没有落实;三是不安装或屏蔽"网盾2000"。这三个问题,根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都可以并处15000元以下的罚款,直至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如果严格按照《条例》来执行,就全部关停了。可是,如果我们能够换位思考一下,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明知这么重的处罚还依然"屡查屡犯、痴心不改"呢?二、 网吧的经营状况第一,"屡查屡犯、痴心不改"的网吧老板其实是有苦说不出的,全部把他们归为"黑心"是有失公平的。他们是因为"黑心"才来开网吧吗?还是因为开了网吧而变"黑心"了?他们开网吧是为了什么?是想教坏孩子吗?网吧为什么能把老板变"黑心"了?他们为什么要接纳未成年人?这后面到底有什么在操纵他们?通过走访我市的网吧,我感觉,是经济利益这只看不见的手在操纵他们。以我区某某网吧为例,60台终端,在我区算是中等规模,那么它一年的开支有多大呢?我们来计算一下:电信5000/年,店租30000/年,水电费85000/年,工商15/机/月,一年是10800,地税15/机/月,一年是10800,公安 5/机/月,一年是3600,城管卫生2000/年,文化1200/年;工资:网管800/月,一年是9600,收银2人500/人,一年是12000,卫生员400/月,一年是4800,合计是174800/年,这还不包括电脑折旧,一般折旧期限是2年,每年还要近10万元的折旧费;而收入呢,普通网民上网5元/小时,会员1元/小时,而目前去网吧休闲的基本都是熟客,也就是会员,就以平均1元/小时来计算,一年将近要16万机时才勉强保本,那么平均每天要有438机时,平均每台机器每天要有7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在营业。现在家家经济都差不多,买台电脑在家上网又方便又便宜,真正会去网吧上网的人有多少?竞争如此激烈,客源从何而来?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当然就"来的都是客,管你未成年"了。就这样,还有许多网吧在亏本经营。而网吧老板的身份又是什么样呢?不少都是下岗职工,拿着微薄的"买断费"不知干什么好,别的事又做不了,就想开个网吧指望赚点钱来维持生计。没曾想,会是这样的结果,欲拨不能,骑虎难下。第二,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落实"实名制"又谈何容易,假设自己是一个网民,每去一个网吧,老板就要你先花十块钱买一张上网卡,你乐意吗?你有可能一辈子只去一家网吧上网吗?所以现在的状况是,用"公卡"!不管谁来,网吧老板都用这张卡,公共使用,于是,"实名制"就成了一句空话,根本没人去实行。第三,所有网吧都是安装"网盾2000"软件来进行监控的,也就是说,一旦没有安装,那么就会处于脱管的状态。而单就我县而言,"网盾2000"是由一家网络公司独家代理(我不知道其他县市是怎样的状况),但是,因为网吧的机器极容易中毒,而一些游戏软件升级速度相当快,这就要求经常更新系统,升级软件,但这项工作在白天是不可能做的(白天要做生意嘛),一般都在深夜进行,系统更新完后,如果这家代理公司没有及时安装"网盾2000",这些机器就都脱管了。这就让这家公司权力太大了,我不跟你装,你就别想营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铤而走险",没及时安装,也要营业,否则怎么赚钱?查到就托人找关系,说情。三、 有没有合理的解决办法说了这么多,好象在为网吧老板鸣不平,为他们的违法经营找说辞。其实不然,这就象治病一样,只有找到了病根子,才好对症下药啊。那么,这个"药方子"是什么呢?第一,网吧合理布局,按周边人口比例规划,但这似乎已是不可能的。那就只有停止申请,不要再批新网吧了,已经够多了,事实存在的就让他自生自灭,只要加强管理,让那些无利可图的小网吧主动退出,或者被兼并,或者转行,总之,用市场和管理调节到合理为止。这样,网吧老板不需要接纳未成年人也照样有得赚,他还会去冒这个险吗?第二,与学校进行沟通,现在学校的老师也非常关注学生上网的问题,并且经常会到各个网吧去巡查,我们可以在教师队伍中物色"信息员",一旦发现有学生上网,立即向我们通报,这就扩大了我们的队伍,同时也加强了我们的管理。甚至还可以招聘社会上关心青少年成长的热心人担任"义务监督员",从社会面控制未成年人上网的问题。第三,既然要求网民购买上网卡的做法行不通,要求他出示身份证总没什么问题吧,网吧管理员在记录身份证号的同时也记录该网民是在什么时段使用哪张"公卡"在上网,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公卡"查到相关责任人了,不也一样做到了"实名"上网吗?只要能达到目的,我看也未必是坏主意。第四,"网盾2000"由某家公司代理的做法确实可以大大减轻我们的工作量,但同时又带来一个问题,他不可能光做这一项业务,如果人手不够的话,他就根本来不及维护,而且我前面也讲了,网吧更新系统的时间一般是在深夜,要人家深夜来给你安装"网盾2000"确实不现实,那么我们可不可以采取两个办法来解决,一是与"网盾2000"代理公司签订责任状,规定他必须在接到网吧老板电话后多长时间内赶到,否则我们可以对他进行处罚;二是干脆规定全县网吧只能用一个系统,而且这个系统也由他代理,这样他在进行系统更新的同时"网盾2000"也安装好了。第五,如果发现有网吧老板擅自屏蔽或绕开"网盾2000"的监管,那就坚决打击、决不手软。形成性考核(四)题目要求对某个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没有标准答案,同学们可以找一个公共政策案例并对它进行分析。只要分析有理有据、条理清楚、字数达到,能自圆其说就可以。一、特别说明案例分析题没有标准答案,能应用相关原理、切中要点、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这里仅对相关案例作一些简单的提示。同学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公共政策概论》的相关理论,参照教材上的案例分析方法,抓住重点,有条理地深入分析有关问题,符合字数要求。二、提示案例一:南方某市近年外来流动人口增多,而人力资源的需求相对不够,加上治安管理混乱,一时治安问题突出。在各主要线路的公交车上,活跃着各类偷窃团伙,甚至在一些偏僻路段,抢劫行为时有发生。市民对此普遍心存不满,纷纷呼吁政府机构着手治理。你认为南方某市治安综合治理问题能否进入政策议程?为什么?参考答案(提纲):该市治安综合治理问题能进入政策议程。一项政策问题要进入政策议程,应具备下列一些条件:(1)事件或问题必须明朗而严重。(2)要有政治权威领导人及专家学者的预测性发动。(3)要有正常、民主和开放的察觉机制。南方某市的治安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引起了市民的普遍不满,该市政府应该对此严重明朗化的问题有适当的反映,而且若不及时遏制违法犯罪行为的歪风,其发展将更加猛烈、更加难以控制,因此,该市治安综合治理问题应进入政策议程。案例二:1999年6月,某市一名初三学生因不堪承受过重的学习压力在家中自杀身亡。此事件在广大市民中引1起强烈反响。中小学学生负担重、压力大的问题一时成为公众议论的中心话题,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该市的媒体就此事做了大量报道。反映学生、家长、教师及有关专家等多方面的意见。尽管对此事件见仁见智,意见不完全一致,但大家普遍认为,政府应尽快采取适当措施切实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为此,该市政府就此问题专门召开了一次会议,指示市教育局在两个月内拿出一个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的具体方案。1999年8月在征求有关专家及相关方面的意见基础上,该市教育局出台了一揽子旨在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的措施,包括限定课时、控制家庭作业量、严禁利用节假日上课等。实际上,中小学学生负担重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对此问题,公众和有关专家呼吁多年,但政府始终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直到这一悲剧性事件发生后,该市才出台了减轻学生负担的政策。请分析本案例中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你认为该市在这方面应吸取什么教训?参考答案(提纲):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是:(1)事件或者问题必须严重,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2)事件或者问题必须被政府有关部门察觉,引起其重视;(3)要有正常、民主和开放的觉察机制,如新闻媒体。该市在这方面应该吸取的教训:政府必须提高政治敏感性、政治鉴别能力和预测能力,必须进一步完善觉察机制,以便及时察觉问题,迅速做出回应。案例三:在某年汛期,南方某县连降大暴雨,山洪暴发,该县水库蓄水量已大大超过了设计能力,而且水位仍在不断上涨。该县抗洪抢险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经过讨论,大部分人认为炸坝泄洪是比较稳妥的办法,最终作出炸坝泄洪的决议并当即电告在水库指挥抢险的张总指挥同志。张总指挥同志经实地考察、反复权衡后表示炸坝将会造成更大损失,提出不仅不要炸坝,而且还要增调民工坚持保坝。张总指挥同志没有完全执行县指挥部的命令,带领民工经过紧张的抢险,大坝保住了。请问:你认为张总指挥同志在执行政策中的作法是否正确?为什么?参考答案(提纲):这是政策执行中的合理变通。要确保政策的合理变通必须注意如下三点: (1)把握政策的基本精神和实质;(2)充分了解现实情况;(3)上情、下情有机结合。张总指挥同志的作法是与以上三点相一致的。县委炸坝决定的精神实质是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少受损失,张总指挥同志的保坝作法比炸坝更能实现这一点。因为张总指挥同志在抗洪现场对实际情况更了解,是把政策的基本精神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是根据当时情况做出的决定,因此张总指挥同志做出的保坝决定是正确的。案例四:南方某县卫生局于2000年3月下发文件,规定各个体、私营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向县卫生局交纳1000元的医疗卫生保证金。文件下发后,引起了个体、私营 医疗卫生机构的强烈不满,他们持着省卫生厅1998年2月下发的《关于禁止对医疗卫生机构乱摊派、乱收费的通知》,要求县政府根据该通知中有关禁止收取医 疗卫生保证金的规定,阻止县卫生局的行为。县政府负责人找县卫生局局长调查了解,卫生局局长答复说,县卫生局之所以收取一定数额的医疗卫生保证金,是要严把个体、私营医疗卫生机构的审批关,不是乱收费。请运用政策执行相关理论分析县政府应不应该阻止县卫生局的行为,并详述理由。参考答案(提纲):县政府应该阻止县卫生局的行为。政策层次性原理告诉我们,政策具有不同的层次关系,高层次政策对低层次政策起支配作用,低层次政策主体要结合本地区实际贯彻执行高层次政策主体制定的政策。本案例中,省卫生厅禁止乱摊派、乱收费的政策是高层次政策,县卫生局交纳医疗卫生保证金的政策是低层次政策,县卫生局要求交纳医疗卫生保证金的做法直接违背了省卫生厅禁止乱摊派、乱收费的规定,也不符合本地实际,对发展本地卫生事业没有好处,借口“严把审批关”而要求各个体、私营医疗卫生机构交纳医疗卫生保证金实际上是变相抵制上级的政策。由此可见,县政府应该阻止县卫生局的行为。案例五:南方某县的计划生育工作,多年来一直排在全省倒数几位。1995年,新一届县政府领导走马上任,为了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计划生育工作任务,采取了一项新的政策措施,即对计划外生育实行罚款:超生第二胎罚款两千元,第三胎罚款五千元,第四胎以上罚款一万元。县政府希望通过这项政策措施的实施来控制生育数量。考虑到计划生育工作的艰巨性,为了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也为了解决基层计划生育经费不足的问题,该政策还规定,罚款所得的收入,村、乡两级分别可提成30%。政策实施两年后,县政府发现,并未达到预期效果。由于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等传统观念在当地群众中还根深蒂固,许多人宁愿交纳罚款,也要生育第二胎、第三胎,即使需要借债来交罚款也在所不措。有的群众甚至认为,交纳罚款就是购买计划生育的权利,在未生育之前便预先把罚金交上去。另一方面,一些乡、村干部为了多“创收”,不管超生,只管罚款,甚至暗中鼓励计划外生育。请从政策质量、政策执行主体、政策对象、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等方面,分析这一案例中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参考答案(提纲):导致该项政策未能得到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包括:(1)政策目标模糊。目标与执行措施冲突,执行越有效,结果离目标越远。(2)政策质量不高。政策设计不合理,特别是村、乡从罚款收入中提成,实际上对村、乡干部鼓励计划外生育起到了诱导作用,计划外生育给他们带来了实惠,他们就不会积极制止这种行为。(3)政策执行主体素质不高。政策执行者欠缺职业素养,受经济利益驱动,其所作所为与原政策目标背道而驰。(4)政策对象观念落后。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他们对政策目标缺少认识和理解。(5)政策环境欠佳。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与措施,没有相应的配套政策。

公共财政概论相关论文题目有哪些及答案解析

1 促进我国创业板市场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2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财政政策研究 3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 4 积极财政政策下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与化解 5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问题研究 6 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财税政策选择 7 当前我国财政政策实施效果及对策建议 8 公共物品市场化提供问题探讨 9 论我国公共物品供给方式的改革 10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研究 11 我国公共物品供给的城乡差异及统筹发展研究 1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制度浅析 13 浅析政府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价问题 14 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财政转移支付结构的调整 15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效率问题探讨 16 我国公用事业财政补贴改革研究 17 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财政思考 18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与地方财政风险防范研究 19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20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对策分析 21 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提高地方财政效率研究 22 后农业税时代农民的增收问题研究 23 减少农村贫困对策研究 24 农村综合改革与财政关系问题研究 25 构建我国新型农村公共财政体制的思考 26 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问题探讨 27 不发达地区农村反贫困的财政政策选择 28 关于土地财政问题的研究 29 关于民生财政的探讨 30 论公共财政与民生财政的关系 31 我国公共财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32 论我国财政公共选择与决策制度的完善 33 论我国财政的民主化与法制化建设 34 社会保障税费改革研究 35 关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研究 36 我国教育支出效率探讨 37 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8 提高我国行政管理支出效率的思考 39 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研究 40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41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增长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42 国债适度规模及风险探讨 43 我国城市低保制度建设分析 44 我国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研究 45 社会保障基金运营风险防范的思考 46 论我国复式预算改革中存在问题 47 完善部门预算编制的思考 48 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初探

/html/gonggong

摘要: 公共政策执行在整个行政管理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 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 在我国政府施政的过程中, 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公共政策执行偏误的现象, 引起了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无序和混乱。本研究在分析了公共政策执行偏误的现象、原因后,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为保证公共政策的顺利执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公共政策; 执行偏误; 矫正 1 引言 公共政策执行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组成人员通过运用各种手段, 将公共政策的内容转化为现实, 从而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一种行为。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实现政策目标, 解决政策问题以及实现社会公共资源权威性分配的主要途径。对此, 美国公共行政学者艾利森指出:“在达到政府目标的过程中, 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 % , 而其余90 %取决于有效的执行”[ 1 ]。这表明公共政策执行在公共政策活动及其生命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 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常常导致公共政策执行出现偏误, 公共目标不能预期实现。在国内外的政策实践中, 政策执行出现偏误的问题普遍存在。由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等方面的原因, 当前我国这一问题尤为严重。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误, 不但会直接影响政策问题的解决, 导致预定政策目标落空, 而且会损害政府形象,削弱政府权威和公信力。在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 研究解决我国的公共政策执行出现偏误问题, 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十分紧迫的重大现实问题, 对于提高我国公共政策执行效率有着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 我公共政策执行偏误的主要表现 作为政治系统输出的主要内容, 公共政策本质上是一种权威性的社会价值分配方案。然而, 公共政策在付诸实施之前仍然只是一种具有观念形态的分配方案, 其效能必须经过实际的执行过程才能得以发挥, 再好的公共政策也只有通过有效的执行才能保证其目标的实现。然而, 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政策执行的结果往往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具体来说, 公共政策在执行中出现的偏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政策敷衍 指公共政策执行者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只做表面文章,并未采取可操作的具体措施来贯彻执行政策, 而是将政策束之高阁, 阳奉阴违, 敷衍塞责, 从而使严肃的政策在形形色色的花架子下变成了一纸空文, 根本谈不上解决具体问题,实现具体目标[ 2 ] 。 (2) 政策选择执行 现实中运行的政策往往由相互依存的、有着共同政策目标的小政策组成, 一些政策执行主体往往对政策“断章取义、为我所用”, 只执行符合自己利益的部分, 不符合自己利益的部分就不执行, “见了黄灯赶快走, 见了红灯绕道走”, 他们“耍小聪明”, “打小算盘”, 置国家政策原则于不顾。这种选择性执行使完整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变得残缺不全, 政策的整体功能难以发挥, 政策目标的实现也必然大打折扣。 (3) 政策附加 公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被加进原来政策所没有的内容,使政策的调控对象、范围、目标、力度超出了原来的要求,从而使原政策不能到位, 导致政策扩大化。政策附加的主要特点是执行者在原政策的基础上自行设置“土政策”, 打着结合地方实际的旗号另搞一套, 自行其是, 谋取私利, 从而导致政策执行变形。以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为例,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本来是为了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但在一些地方, 计划生育罚款却是乡政府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有些地方竟把生育第二胎的指标公开拍卖, 偏离了计划生育政策的根本目的。 (4) 政策歪曲 公共政策执行者在传达和执行中对政策精神实质或部分内容有意曲解, 利用政策的某些抽象性, 借口本地区或部门的特殊性做出不同的解释, 从而导致政策失真, 甚至被替换为与原政策完全不同的“新”政策。 (5) 政策抵制 公共政策执行者对现有的政策不认同、不接受, 从而产生抵制情绪, 使公共政策不能够执行到位,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例如, 近年来, 我国一些地方政府过分强调自身的情况,找各种原因让中央“法外施恩”, 对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一再置若罔闻, 甚至逆风而行, “你说你的, 我干我的”, 抵制心态异常顽固。 (6) 野蛮执行公共政策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政策执行应更注重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思想教育手段的运用。然而目前我国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滥用行政手段的现象,有的公共政策执行人员对执行对象动辄命令、强制, 使执行对象从心理上和行为上难以接受。行政手段在执行中扭曲变形, 演变成野蛮执行, 导致干群关系紧张, 极大地影响了执行效果。还有一些政策执行人员向执行对象解释政策不够,宣传不到位, 忽视了思想教育手段的运用, 一旦执行对象对政策不理解, 出现为难和抵触情绪, 执行人员就采取制裁、经济处罚等方式, 野蛮执行公共政策。更有一些政策执行人员采取极端手段, 背离工作程序, 甚至采用违法违纪的方法执行公共政策[ 3 ]。 3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误的主要原因 当前公共政策执行出现偏误, 有着主观或者客观等多方面的原因: (1) 政策本身的原因 政策本身的质量问题是影响政策执行效果的首要因素。一项政策能否得到有效的执行, 往往取决于政策本身是否科学合理。政策执行偏误产生的一个前提条件, 就是政策本身存在着缺陷, 有漏洞可钻。一般说来, 政策是否存在缺陷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考虑: 一是政策是否合理。如果一项政策规定的各项内容没有反映客观存在的现实情况, 政策所规定的各项行为不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那么政策本身便缺乏合理性, 导致其在执行过程中将表现出政策行为规范与客观实际的强烈冲突, 使政策执行失去了实践基础。政策执行机关在执行这种缺乏合理性的政策时, 理所当然地会选择“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的方式来敷衍。二是政策本身是否明晰。政策的明晰性, 要求政策方案要有严格的执行界限、科学的操作程序、准确的评估标准等。缺乏明晰性的政策将使政策的可操作性减弱, 使政策执行者与政策目标群体无所适从, 同时, 缺乏明晰性的政策会引起政策的界限不清, 导致执行者有空子可钻, 对政策随意变通, 同时也为有关领导化解“风险”提供了口实。三是政策是否“前后左右”协调一致。现在, 有许多政策是政出多门, 莫衷一是。面对众多相互冲突的政策时, 政策执行者不得不采取“优选法”———顶头上司的优先, 其他领导的靠后; 经济监督、杠杠部门的优先, 其他部门乃至党政机关的靠后; 领导个人交办的优先,集体名义布置的靠后。这种做法违背了“政策面前人人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原则, 必然导致国家受损, 群众吃亏,正确的政策难以执行。四是政策是否多变。今天制定一个政策, 时隔不久, 情况发生了变化, 又匆忙出台一个新政策,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政策多变, 朝令夕改, 法无常规, 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 就无法建立起政策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也就很难使人遵从。 (2) 政策执行主体的原因 任何一项政策最终要靠执行主体来实施, 现实中政策执行偏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策执行主体的原因造成的, 这表现在: 1) 政策执行主体的素质不高 由于历史原因, 我国公务员与发达国家公务员比较起来,素质普遍不高, 从而, 文化水平低导致行政决策水平低; 职业道德差导致行政道德滑坡; 行政责任观念淡薄导致争荣誉而避责任; 理论水平低导致官本位思想严重。少数领导干部没有系统接受现代政策、科学知识的训练, 很难形成科学行政必备的系统观念、战略远见、迎接挑战的心理素质以及自觉接受监督的民主意识。这些弱点难免对政策执行产生不良影响。 2) 执行主体法制观念淡薄 从行政的角度看, 中国政府机构的规范化、法制化程度不高, 变化的随意性很大, 人治色彩浓厚。目前, 政策执行中“按章程办事的运作”, “受规则约束的运作”, “形式主义的非人格化的统治”, “不因人而异”等观念并未深入人心,随处可见官僚的“任性专断”, “这种官僚主义常常以‘党的领导’、‘党的指示’、‘党的利益’、‘党的纪律’的面貌出现, 这是真正的管、卡、压”[ 4 ]。书面形式的行政法规约束不了现实社会中的官场逻辑, 人格权威大于机构权威和法律权威。显然, 不依法行政是造成公共政策执行效率递减的重要原因。

关于财政学毕业论文题目有很多,学术堂整理了一部分供大家进行参考:  1、现阶段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2、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  3、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指标体系设计  4、现阶段财政支农制度缺陷及其改进  5、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6、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研究  7、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财政转移支付结构的调整  8、地方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研究  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深化改革研究  10、财政支出绩效问题研究  11、论财政支出效益  12、农村综合改革与财政关系问题研究  13、政府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研究  14、我国政府采购中的问题及其治理  15、招标采购与政府采购的关系  16、我国与发达国家政府采购制度比较研究  17、我国政府采购模式研究  18、政府采购支出绩效评价分析  19、论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改革与完善  20、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21、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2、我国教育财政体制问题研究  23、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体化研究  24、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机制研究  25、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26、财政支持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27、实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的财政支持方式探讨  28、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完善  29、解决“三农”问题的财政对策探讨  30、财政投融资问题研究  31、农村医疗保障问题研究  32、社会救助问题研究  33、公共教育支出研究  34、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35、社会救助问题研究  36、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  37、农村公共产品问题研究  38、我国农村医疗保险的财政思考  39、公共卫生支出的绩效及其改进  40、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和管理  41、农村医疗保障问题研究  42、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构想研究  43、政府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财政对策分析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