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中国汽车市场分析论文大赛获奖名单公布

发布时间:2024-07-07 07:12:56

中国汽车市场分析论文大赛获奖名单公布

· 简捷快速准确识别病句的妙法 · 全国各地高中2009届模拟试题分类精编病句6 · 全国各地高中2009届模拟试题分类精编病句5 · 全国各地高中2009届模拟试题分类精编病句4 · 全国各地高中2009届模拟试题分类精编病句3 · 全国各地高中2009届模拟试题分类精编病句2 · 全国各地高中2009届模拟试题分类精编病句1 · 七类必须掌握的病句类型 · 中学语文常见赘余语病例析 · 修改病句归类 · 不合逻辑的语病 · 病句中的联合短语

这个你看看~~好的话加分哈~有人对世界汽车巨头瓜分中国市场提出了自己的忧虑,认为中国汽车若不能独立发展,而只是企图以市场换技术,最后只能沦为世界汽车巨头的加工厂,永远不可能在世界市场上与其并驾齐驱。更严重的是,以低廉的劳动力换来的投资必将不会长久,一旦出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市场,跨国巨头马上就会进行产业转移,那时,中国汽车业就会被抽空,拉美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未来,这种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一、中国汽车面临诸多挑战虽然,“入世”对汽车生产与消费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六年里,中国本土的汽车工业并没有迅速成长壮大。尽管入世后中国汽车市场空前活跃,汽车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跨跃式发展,中国汽车业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一)数字背后的隐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汽车产量在5年内增长3倍,世界排名从第8位跃至前3位。中国国内汽车贸易出口额自2001年起每年增长15%,2005年达200亿元。2005年,中国汽车进口贸易额超过180亿美元。目前,中国的汽车和零部件合资合作企业已有800多家,累计资本约960亿美元。2006年7月1日,我国进口汽车关税从28%降低至25%,我国加入世贸时有关汽车及其零部件降税的承诺已经全部兑现,并成为世界汽车工业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汽车企业有充分理由对已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2006年前三个季度,虽然自主品牌的国产车销售量近两年逐步提高,但自主品牌轿车仍只占市场的两成左右;加上产品都是中低档轿车,销售额占市场不到一成;我国汽车进口量远远大于出口量,可出口额只有进口额的1/10。目前国际汽车巨头依然占领了3/4的中国市场,这些喜人的数字背后依然存在着不足,繁荣景象背后暗藏忧患:尽管汽车产量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日本,中国仍不是一个汽车强国。(二)自主创新成发展短板入世后,我国汽车业的迅猛发展离不开繁荣的市场,但在5年间,用市场换技术并未让中国汽车得到更多的实惠,中国汽车产业仍不能自立。我国汽车企业技术创新和品牌主要体现在载货汽车上,而轿车方面的自主品牌缺乏竞争力。自主创新的匮乏,依然是目前我国汽车的短板。中国汽车制造业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提升自主产品开发能力,必须逐步积累完善产品开发流程。当前,国内生产和销售的轿车大部分是依靠技术引进和合资开发的国外品牌,实质上只是世界汽车巨头的“组装车间”。2000年我国汽车工业的研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达到最高,为9%,2001年下降为38%,之后几年变化不大。面对如此低的自主研发经费比例,有专家认为,入世后汽车零部件的价格更便宜,企业可以实行全球化采购,并且通过与跨国公司开展合作,用最低的成本获取先进的技术,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但若不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就只能掌握在外方手里。(三)品牌未能形成竞争力汽车销量在经历了5年的“井喷”之后,中国将迎来第一次的换车高潮。面对日益繁荣的市场,中国汽车的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依旧没有形成,品牌忠诚度已成为国产车的现实之忧。“在车市井喷的2002年,汽车厂家降价至少有29次;2003年,先后60余次的降价涉及了国产车的全部品牌,近三分之二的进口车也大幅降价;如今降价的频次早就超出了消费者的预期。”汽车市场专家且小刚说。降价的幅度不断的加大,消费者无疑尝到了不少甜头。同时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却削弱了。“降价太频繁,不注重培养品牌忠诚度,只能是得到眼前的利益,提高暂时的销量。对于汽车企业来说提高客户的忠诚度,这意味着更高的收入和更低的风险。”且小刚说。(四)出口规模亟待翻番入世后,中国汽车出口也迎来了机遇。从2006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出口情况来看,经过5年的蓬勃发展,我国汽车出口正在改变以国有企业为主渠道的局面,中外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汽车出口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据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上半年,国有企业汽车出口金额和出口数量占比分别为8%和7%;2005年为5%和4%。民营企业名列出口金额占比7%,出口数量占比6%,均比去年有所增加。国外一些研究机构也认为,尽管目前中国汽车还不能和欧洲、美国汽车形成竞争,但这种竞争的形成只是个时间问题,中国汽车批

我认为乙醇能源将取代石油

1、联欢会上,同学们唱了许多动听的歌和舞蹈。 2、言行不一是一种极坏的。 3、大家都讲卫生,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证。 4、同学们都要树立起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习惯。 5、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和土地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 6、我国的艺术珍品很多,莫高窟中精美的壁画就是仅有的一个。 7、尽管天气不好,我们总是按时到校。 8、我回想起过去的往事。 9、我不禁忍不住为王民精彩的表演而喝彩。 10、沿街摆满了莴笋、韭菜、鸡鸭和农副产品。 11、小明不但认真学习,而且成绩很好。 12、平静的湖,一只小船迎着狂风向岸边驶来。 13、今天是第一天开学,他穿戴的都是新衣服。 14、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终于克服了困难。 15、10月13日,终于戴上了红领巾。 15、老师用和蔼的语气和慈祥的目光注视着我们。 16、小明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 17、这个问题引起来大家的沉醉。 18、刘老师光荣地被评为“模范班主任”的称号。 19、《上下五千年》这套书,看过后增长了不少知识。 20、中队长交给我的任务,已经顺利地实行了。 21、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都是中外闻名的古建筑。 22、我们要运用和理解学过的词语。 23、半个学期来,我的语文知识提高了。 24、尽管天气不好,我们总是按时到校。 25、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明显提高了。 26、看那熟练的动作,他大概肯定是个专业运动员。 27、大雁塔附近的曲江游览区风景很美观。 28、小刚数学考试得了100分,老师的脸上露出欣慰的欢笑。 29、老师夸耀我们班上的纪律好。 30、雨哗哗地下着,淋得像落汤鸡一样。 1.“六一”儿童节那天上午。 我校全体少先队到电影院看“少年擒魔记”,大家非常高兴极了。到了电影院,我见李华眼睛近视,代着眼睛还看不清,便主动地把我的坐位让给了他。 2.我的姑父在外国语学院工作,他会三四国英语。他家里多极了书报,我最喜欢看“中国少年报”和“少年文艺”这两种报纸,还喜欢看一些医学方面的书籍,可以增长知识,这样我们的健康与疾病就有了保障。 3.我的表哥是个大学生。很爱学习,特别是外语。一读起来,就一切忘掉了周围的。因为他学会了三四国英语。 4.我的妹妹天真活泼;聪明可爱,已上四年级了。由于她学习态度明确,又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并且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加上克苦学习的精神,因为,学习取得了好成绩。 5.学校把优秀少先队员的名单已经公布了,我们班的同学陆续被评为优秀少先队。结果她一点儿也不骄傲。同学们夸奖她,总是说“自己做得还很不够”。 6.一万米长跑比赛非常激动,运动健儿二十几名在跑道上你追我赶。他们都跑得很快,所以跑得相当轻松。观众不停地喊“加油,”都愿望本班的运动员取得好成绩。观众不停地喊“加油,”都愿望本班的运动员取得好成绩 1、大厅里摆满了看演出的观众。 2、校园里生满了白的、红的、黄的等五颜六色的花。 3、我站在操场上,仔细地看着练习身体的同学们。 4、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第一名,大家的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5、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 6、异口同声地说:“赞成!” 7、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 8、我爱看《小蜜蜂》、《小溪流》、《小学生学习报》等课外书 9、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强。 10、春天的景色我觉得十分美丽。 11、老师要求同学们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12、你必须一定要认真负责。 13、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 14、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15、当我递上了茶杯,妈妈的脸上现出了愉快的心情。 16、小明的姐姐陆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17、我们来到公园,观赏美丽的情景。 18、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 19、他的语文作业基本上全部完成。 20、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年多前刚刚发生的事情。 21、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22、当我递上一杯茶,妈妈的脸上洋溢着愉快的心情。 23、我敢肯定,明天大概要下雪。 24、大家必须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25、河水倒映在云朵里,显得更白了。 26、香山的秋天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27、博物馆里陈列着三千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28、这学期是我小学学习生活的最后一年。 29、爷爷常常给我们讲起从前有趣的往事。 30、哥哥最喜欢打篮球和足球。 31、我日夜希望的春节,终于来到了。 32、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建设得到迅速的开展。 33、我们要养成边读边想的好办法。 34、我们要发挥老一辈革命者的光荣传统。 35、今天该我值日,我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36、我带着笔、尺、橡皮和文具去参加教学竞赛。 37、老师布置的所有的一切习题,他都做完了。 38、每次老师提问他总是首先第一个发言。 39、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爱清洁、讲卫生。 40、我校请解放军叔叔经常作报告。 41、我们一定要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任务。 42、盲姑娘看见有人进来,连忙站起来让座。 43、言行不一的人是一种坏作风。 44、王磊舍己救人的动作,感动了周围的群众。 45、尽管天气不好,我们总是按时到校。 46、相声节目开始了,一张张笑脸目不转睛地望着舞台上的演出。 47、我决心努力克服学习中不好的坏习惯。 48、刘老师光荣地被评为“特级教师”称号。 49、她围着一条白围巾,一件红衣裳,好看极了。 50、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一、词序颠倒。 1.语文对我特别感兴趣。 2.我把两件新旧毛衣送给灾区的小朋友。 3.这个深深有趣的想法印在我心里。 4.我们进行了讨论并且听了老红军的报告。 5.英法联军侵占了北京,焚毁并洗劫了圆明园。 二、用词不当,搭配不当。 1.乌云和大雨一起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2.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3.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算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4.我在区运动会上,为学校争得了名誉。 5.有没有好的学习态度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6.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事业。 7.漫山遍野响起了激动人心的口令。 8.“六一”节那天,同学们穿着新艳的衣服和红领巾到学校参加庆祝活动。 三、成分残缺。 1.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2.赢了齐威王。 3.老师讲了孔繁森救助藏族孤儿。 4.战斗英雄邱少云的事迹鼓舞我们。 5.战场上短暂的安静。 6.经过普法教育,使群众的觉悟普遍提高了。 四、指代不明。 1.老师把王虹和晓敏喊到跟前,对她说:“上课要积极发言。” 2.小丽和小华一起去上学,她在路上捡到一个钱包。 3.张文和王勤约定一起在自己家做作业。 4.王晶和潘影约定,星期六下午她到她家去打羽毛球。 5.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五、前后矛盾。 1.老师详细而又简略地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 2.春天,稻田上长满了菜、西瓜、大米。 3.上星期日休息,我们班全体同学游览了北海公园。 4.小明感冒了,昨天发了一夜晚高烧。 六、重复罗嗦。 1.山村里,满山遍野到处都是果树。 2.我们全校师生和校长都参加了拔河比赛。 3.我有一条很红的鲜红的红领巾。 4.中秋节的晚上,我望着天空中的月亮,天空中的星星。 5.春天,路两旁栽上了绿油油的绿树。“六一”联欢会上,我们班表演了文娱节目和大合唱。 七、逻辑混乱。 (一)归类不当。 1.幼儿园经常给我们吃哈密瓜、西瓜、苹果、西红柿等水果。 2.学校的体育室摆满了足球、排球、篮球、地球仪等体育器材。 3.奶奶家养了许多鸡、鸭、鹅、牛、马等家禽。 4.昨天,参加国庆节联欢会的有工人、农民、小学生、解放军、青年等。 (二)结构混乱。 1.我的家乡是广东中山人。 2.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3.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坏的作风。 4.《海上日出》的作者是巴金写的。 八、综合练习:修改病句。 1.老工人在马路上协助交警保持交通秩序。 2.秋天的田野里,到处能看到果实成熟的景象和芳香。 3.今年,我们的王老师又光荣地被评为“市先进班主任”的称号。 4.我猜想他肯定是一个六年级学生。 5.小亮的肩头被沉重的米袋压得喘不过气来。 6.看了这本书,很受教育。 7.桌子上的闹钟走了一圈,一个小时又过去了。 8.庐山瀑布、大明湖、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 9.游泳运动员打破了一次又一次世界记录。 10.通过老师的帮助,使我改正了缺点。 11.桌子上有尺子和钢笔,这是她的,那是他的。 1、大厅里摆满了看演出的观众。 2、校园里生满了白的、红的、黄的等五颜六色的花。 3、我站在操场上,仔细地看着练习身体的同学们。 4、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第一名,大家的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5、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 6、异口同声地说:“赞成!” 7、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 8、我爱看《小蜜蜂》、《小溪流》、《小学生学习报》等课外书 9、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强。 10、春天的景色我觉得十分美丽。 11、老师要求同学们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12、你必须一定要认真负责。 13、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 14、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15、当我递上了茶杯,妈妈的脸上现出了愉快的心情。 16、小明的姐姐陆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17、我们来到公园,观赏美丽的情景。 18、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 19、他的语文作业基本上全部完成。 20、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年多前刚刚发生的事情。 21、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22、当我递上一杯茶,妈妈的脸上洋溢着愉快的心情。 23、我敢肯定,明天大概要下雪。 24、大家必须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25、河水倒映在云朵里,显得更白了。 26、香山的秋天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27、博物馆里陈列着三千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28、这学期是我小学学习生活的最后一年。 29、爷爷常常给我们讲起从前有趣的往事。 30、哥哥最喜欢打篮球和足球。 31、我日夜希望的春节,终于来到了。 32、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建设得到迅速的开展。 33、我们要养成边读边想的好办法。 34、我们要发挥老一辈革命者的光荣传统。 35、今天该我值日,我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36、我带着笔、尺、橡皮和文具去参加教学竞赛。 37、老师布置的所有的一切习题,他都做完了。 38、每次老师提问他总是首先第一个发言。 39、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爱清洁、讲卫生。 40、我校请解放军叔叔经常作报告。 41、我们一定要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任务。 42、盲姑娘看见有人进来,连忙站起来让座。 43、言行不一的人是一种坏作风。 44、王磊舍己救人的动作,感动了周围的群众。 45、尽管天气不好,我们总是按时到校。 46、相声节目开始了,一张张笑脸目不转睛地望着舞台上的演出。 47、我决心努力克服学习中不好的坏习惯。 48、刘老师光荣地被评为“特级教师”称号。 49、她围着一条白围巾,一件红衣裳,好看极了。

中国汽车市场分析论文大赛获奖名单公示

教创新网”专门的证书查询通道查询即可。另外还可以给网站上面的邮箱投稿,也能获得证书的信息。中国教育学会颁发的获奖证书分三种:一是荣誉证书,比如教育学会系统先进个人,在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中供参考;二是论文获奖证书,在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中承认的,和教育部门的论文获奖证书一样;三是课题证书,在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中承认,和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研课题一样有用。扩展资料:中国教育学会的相关要求规定:1、中国教育学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尊重教育规律,组织全国有志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教育工作者。2、中国教育学会会徽图案为圆形徽章,由学会英文缩写CSE演化的图形组成;徽标以蓝色为主色调,辅以白色。演化的图形为“打开的书册、充满生机的萌芽”。3、中国教育学会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开展学术活动,研究教育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教育科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贡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会颁发的获奖证书属什么级别?中国教育学会颁发的获奖证书百属国家级证书,教育部门承认。1、中国教育学会(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缩写为CSE)成立于度1979年4月12日,是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全国性教育学术团体,由从事教育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问的个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2、中国教育答学会是版全国性教育学术团体,不是教育行政部门,所以其获奖证书在教师评职等活动中不予以承认。3、根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今年发布的《关于新加坡私立教权育机构认证范围的公告》,越来越多新加坡私立教育机构颁发的文凭证书将获得中国教育部的认证。

这个我自己觉得是最完美的。非常符合你的需求1!!! 〔参考文献〕 〔1〕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年鉴》(2002)。 〔2〕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世界汽车技术发展报告》(2002)。 〔3〕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编:《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2),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4〕赵英:《中国汽车的发展趋势和产业政策趋向》,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领导参阅》,2002年第35期。 以下为内容!!!你要多给点分啊!!! =============================== 一、中国汽车工业的总体态势 1 中国汽车工业的总体规模 2002年,中国汽车工业全年累计生产汽车325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38%;销售汽车8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其中轿车产销均突破百万辆,分别达109万辆和6万辆,比2001年分别增长55%和56%商用汽车的增长也很可观。汽车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完成工业增加值1515亿元,同比增长7%;完成销售收入6465亿元,同比增长8%;完成利润总额431亿元,同比增长94%汽车消费成为拉动2002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从中国汽车工业的产量看,已经居于世界第5位,2004年可能进入第4位。其中,轿车产量居于世界第8位。但是也要看到,世界第5位的生产规模与世界第1和第2位相差甚远。2001年居于世界第1位的美国汽车产量为1142万辆,居世界第2位的日本汽车产量为977万辆。需要指出的是,2002年中国汽车工业产量中以CKD 、SKD 方式组装的汽车在增加。 2 中国汽车工业的产业组织结构与企业规模 世界汽车工业体系已形成了所谓“6+3”的格局。即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大众、丰田、雷诺、本田、宝马、雪铁龙等几大集团进行全球化生产。中国汽车工业的产业组织结构仍然是分散的。具有法人地位的汽车生产厂有120余家。从控股关系来说,虽然有几十家汽车厂已经分别进入了一汽、东风、上汽等3大汽车集团,但从整体上看,中国汽车工业产业组织结构还是比较分散的。2002年,一汽、东风、上汽等3大汽车集团生产集中度为57%,比2001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中国轿车销量前3位的企业分别是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和上海通用,它们的销量占总销量的23%,比2001年前3名的市场份额下降了5个百分点。 就单个企业规模而言,中国汽车工业的前4名一汽、东风、上汽、长安汽车集团生产能力在30万—60万辆之间,规模经济效益开始显现。尽管如此,与世界级的汽车生产企业相比较,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规模仍然偏小,在世界大汽车公司中排名较后的韩国现代汽车公司的生产能力为250万辆。就亚洲而言,中国也缺乏有影响力的汽车企业。 就某些车型而言,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又是相当大的。例如,一汽、东风集团的中、重型卡车,生产能力和规模在世界上居于前列。2002年一汽集团的中、重型卡车销售量突破20万辆居世界第1位。一汽解放公司将通过技术创新和发展改造,形成世界卡车生产基地。中国的大客车、“皮卡”车、微型车的生产规模在世界上也是比较大的。 中国的大汽车公司专业化程度与国际大汽车公司相比仍然较低。中国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仍然主要是围绕某一集团发展的,规模较小,尚未形成面向全行业甚至国际市场的大汽车零部件生产集团。2002年这一情况有了较大变化。中国主要汽车公司开始按照车型组织专业化的汽车公司,例如,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以原第一汽车制造厂主体专业厂为基础组建了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专门从事中、重型载重车的生产、销售,资产总额191亿元。中国的大汽车公司开始把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独立出去,发展成为面向全行业的企业。例如,东风汽车公司把车桥厂独立出来,成立了东风车桥有限公司,专门从事车桥生产。 3 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水平 中国汽车工业的商用汽车开发能力具有一定的水平和经验,与世界先进水平有5—10年的差距。在产品系列化基础上,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已经可以做到每年都推出大量的新产品。以东风汽车公司为例,从2000年到2001年完成了新产品申报1215个。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已经能够进行某些轿车车身的开发设计,但尚不具有成熟的、较高水平的整体轿车开发能力。中国主要轿车生产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中主要承担的是把跨国公司的车型本土化的工作,对某些产品具有了一定的升级改进能力,并且参加了某些联合设计。由于没有完整的轿车自主开发能力,中国的主要轿车产品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在汽车零部件的技术开发方面,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在某些中低附加值产品方面具有相当的开发能力;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技术开发方面具有一定能力,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甚大。许多关键零部件仅仅是外国产品的仿制。以汽车发动机为例,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生产的最先进发动机排放只能达到欧2标准,而发达国家则已经是欧4标准。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批量生产的发动机只相当于国际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2001年中国进口的各类汽车发动机为246087台,大大超过了汽车进口数量。 需要指出的是, 在决定21世纪国际汽车工业竞争的核心技术———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制方面,从政府支持的研究开发角度看,中国汽车工业几乎与发达国家汽车工业处于同一水平上。如果能够把握好产业化层面的竞争路径,中国汽车工业可能在发动机研制方面实现跨越。 4 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市场运作能力 随着中国加入WTO ,各个企业都加大了促销力度。2001年整个汽车行业的销售费用增速高出销售收入,增长近20个百分点。中国汽车企业在销售维修体系方面的建设也在加速。中国的大汽车生产企业已经在全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销售系统。尽管如此,与国际大汽车公司相比,中国汽车企业的销售服务仍然是比较落后的。国际上围绕汽车销售发展起来的信贷、金融、保险、租赁已经相当完善,发达国家大汽车集团都具有相当强的这方面的实力,而中国汽车企业在这些方面才刚起步。到目前为止,汽车的分销、售后服务,包括维修、汽车市场、汽车租赁、销售等方面手段比较单一,汽车分期付款也就是融资性的销售手段还没有完全开展起来。 国内许多品牌汽车的产销与售后服务是脱节的。部分厂家与其经销商的关系不是利益共同体的关系,而是基本上把市场风险转嫁给了经销商,经销商主要收益靠厂家按销量给予的年终返利、奖励及新车销售的装饰、美容、保险等相应服务。中国的汽车经销商往往只注重销售网点和营业厅的建设,对于维修服务投入相应较少。代理商经销网点功能更为单一,许多汽车生产企业不得不重新构筑另一套维修站、维修配件交易网。经销商销车功能与维修服务功能分离,直接影响汽车生产企业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5 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制造能力 从生产规模上来说,中国汽车生产企业逐步逼近国际汽车工业企业的最低经济规模。但是劳动生产率仍然较低。2002年东风汽车公司的劳动生产率为人均3辆,而1993年世界主要汽车公司人均产量:克莱斯勒75辆、福特33辆、通用38辆、丰田93辆。较低的生产率,在很多领域抵消了中国汽车工业低廉劳动力的优势。 中国汽车工业企业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引进车型国产化的努力迅速提高。相当一批引进车型在刚推向市场时,国产化率达40%左右。20世纪80年代一个引进车型国产化率从40%到80%,需7—8年,现在只需3—4年。中国汽车工业企业零部件配套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在中低附加值汽车零部件制造方面由于民营企业进入较多,对市场反应能力也在迅速增强。 由于中国汽车工业企业与国际大汽车公司进行了全面的合资,在主要汽车生产厂,主要生产制造环节的工艺装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相当多的合资企业生产线装备是按照跨国公司生产标准引进的。有些企业还引进了柔性焊接生产线。由于合资企业要按照跨国公司要求组织生产,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因此中国汽车企业在保证产品水平、质量的关键设备、工艺、管理制度等方面正在逐步与国际接轨。 6 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 新产品投入市场速度加快,对产品的排放要求日益严格。北京市已经实行欧2排放标准,国家也对排放达到欧2标准的轿车、越野车和小客车减征30%的消费税。由于政府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对汽车产品技术要求提高,使中国汽车市场上汽车产品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20世纪80年代跨国公司拿到中国的产品,要落后于国际市场2—3代,现在则要拿出与国际市场同步推出的产品。中国汽车市场上的竞争日趋激烈,主要表现在轿车领域。中国民营企业正在加速进入轿车工业。跨国公司在2002年大规模进入中国轿车工业,跨国公司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二、中国汽车工业全面融入国际汽车工业体系 1 世界汽车工业巨头大举进入中国 2002年随着中国政府落实加入WTO 的有关承诺,世界汽车工业巨头加速进入中国。一汽与丰田、马自达公司联手;东风与日产全面合作,提升了与PSA 的合作层次。韩国现代汽车公司与北京汽车控股公司合资。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初始投资规模都比较大。韩国现代汽车公司和起亚汽车公司分别计划在2005年和2006年向合资企业投资3亿美元和3亿美元。目前,世界汽车工业前15名轿车生产商已全部在中国找到了合作伙伴。已经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都在原有规模上扩大了投资,增加产量。广州本田预计其2004年生产能力将翻两番达24万辆,而日产汽车和东风汽车的合资企业也将于2006年将产量提高到55万辆。本田和丰田公司都把占领中国汽车市场10%的份额作为其战略目标。主机厂进入中国的同时,跨国公司集团内的汽车零部件厂也加速进入中国市场。世界上绝大部分著名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已经通过独资、合资等方式进入了中国。丰田、大众、通用等跨国公司在中国已经拥有几十家至上百家汽车零部件厂。随着本田公司进入中国,东风本田发动机公司也在广州成立,年产发动机12万—24万台。 跨国公司加速进入中国汽车工业,使中国汽车工业重组不断加速。2002年,发生了中国汽车工业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企业重组,天津汽车公司并入一汽,使丰田与一汽携手。东风与日产成立了“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以一汽、东风、上汽等3大集团分别携手2—3家跨国公司组成的大集团,初步形成中国汽车工业新的“3+9”的产业格局。即一汽、东风、上汽3大集团加上广州本田、重庆长安、安徽奇瑞、沈阳华晨、南京菲亚特、浙江吉利、哈飞、昌河和江铃汽车9个独立骨干轿车企业。在“3+9”中,一汽、东风、上汽3大汽车集团的产量约占全国汽车产量的50%,另外9个独立生产商的汽车产量合计约占全国的40%“3+9”的汽车产量已占到全国的90%以跨国公司和国内大集团为主,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的兼并重组,将在21世纪初使中国汽车工业产业组织结构趋于合理。 2 中国汽车工业与国际汽车工业的融合不断深化 (1)在合资较少的载重车制造领域,中国汽车企业开始全面与跨国公司合资、合作。2002年,东风汽车公司与日产合资成立了“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生产包括日产全系列乘用车和东风的重、中、轻型卡车及客车;东风集团与日产的全面合作,为其载重汽车产品高水平、高速度发展创造了条件;上海汽车公司与通用、日产合资生产重型卡车。 (2)外国企业开始进入汽车制造装备、销售、维修服务、咨询、研究开发等领域。东风与日本大阪机工株式会社合作生产系列适应高速、高性能生产的卧式加工中心,可以满足中国汽车工业大批量零部件柔性加工的需要。加入WTO 前,中国汽车企业的销售渠道是不对进口汽车开放的。加入WTO 后,出现了合资的汽车销售企业。为企业进行战略咨询的外国公司也进入了中国汽车工业。政府有关部门即将推出《汽车金融机构管理办法》。国内主要汽车生产厂商和福特、大众、通用等国际巨头都已向中国人民银行提出成立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的申请,汽车金融开放已进入倒计时。2002年,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一般都承诺或者已经开始在合资企业中建立研究开发中心。 3 中国汽车企业在跨国公司全球体系中的地位发生变化 (1)开始成为跨国公司的区域性制造中心。20世纪90年代,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主要战略目标是占领中国汽车市场。21世纪初,跨国公司开始把中国作为其全球战略部署中的区域性制造中心。其典型代表是,本田公司、东风汽车公司、广州汽车集团合资在广州设立了本田专门向亚洲、欧洲出口产品的加工生产基地,产品100%出口。上海通用已经开始大量向菲律宾出口别克GL8,向加拿大出口发动机,这是中国第一次向发达国家出口大排量的汽油发动机。中国作为跨国公司的生产制造基地,初露端倪。跨国公司在中国生产汽车并出口销售到其他国家地区,促使中国汽车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 汽车零部件以较大规模进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汽车零部件全球化采购早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潮流。跨国公司通过零部件全球化采购,降低成本,减少风险,降低技术开发投入规模。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生产的汽车零部件正在加速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体系。例如,福特公司2002年4月在上海建立了采购中心,2003年有望在中国采购10亿美元的零部件,用于福特在欧洲和北美的市场。在东风汽车公司与日产汽车公司的合作中,日产承诺将上海、十堰、襄樊等地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纳入其全球采购体系。 (2)跨国公司把中国作为全球扩张的战略重点。越来越多的汽车工业跨国公司把地区总部设在中国,标志着中国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的地位不断提高。2002年根据沃尔沃公司的全球战略,欧洲、北美、亚洲是其3大战略重点。沃尔沃公司决定其亚洲地区总部设在中国,意味着沃尔沃公司在亚洲立足于中国发展。2002年12月18日,德尔福、霍尼韦尔等8家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通过了上海市外经委和外资委的认定,获得了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的认定书。跨国公司在2002年纷纷宣布了他们在中国的战略目标。丰田、本田公司把占领10%的中国市场作为其战略目标。日产计划2004年在中国销售30万辆汽车。大众和通用则把中国市场作为他们最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力图保持已经具有的优势。比较晚进入中国市场的马自达公司也宣布,中国是其“新千年计划的重要部分”。 (3)中国汽车企业开始走向世界,在全球范围优化资源配置。中国汽车企业利用国际汽车工业体系中的专业设计公司,为自己开发新产品。例如,上海汇众汽车有限公司与韩国双龙汽车公司合作,聘请10多位汽车专家,并且吸纳国内来自各大汽车厂的研究开发人才,成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型载货车。长安汽车公司与意大利一家著名汽车设计商合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PV 新车型。民营汽车生产企业吉利集团请意大利汽车项目集团、大宇国际株式会社帮助设计一系列轿车新产品。 中国汽车企业也开始进行全球采购。例如,上海汽车集团建立了所属企业共用件联合采购制,组织企业按照统一品质规范,参与全球零部件采购。陕西汽车厂通过全球采购,以性能优良的发动机装备新车型,使其重型车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成为有竞争力的产品。中国汽车企业不仅在整车开发方面利用国际资源,在汽车零部件开发方面更是如此。2001年,民营企业浙江万向集团在国外成功收购了美国上市公司UAI 公司,开创了中国乡镇企业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的先河,使该集团获得了海外市场运作和技术开发的能力。一汽汽车研究所与德国FEV公司合作开发CA6DE 系列柴油机,使中国汽车工业柴油机有了新突破。 (4)中国低廉的技术人力资本开始得到利用。跨国公司进入中国,除了占领中国市场之外,利用中国低廉的劳动力,重组自己的竞争优势也是重要原因。但是,20世纪跨国公司主要着眼于利用中国生产线上的劳动力,21世纪,跨国公司在中国已经开始利用技术人才为自己进行产品开发。通用汽车公司不仅利用与上汽合建的泛亚汽车技术中心为上海通用服务,同时也给通用北美部分提供技术服务。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母公司的某些技术开发项目拿到中国来做。 (5)合资方式发生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投资是单向的,即外国企业向中国汽车工业投资。2002年中国汽车生产企业开始向外国企业投资。上汽集团持股韩国大宇10%,开了中国汽车工业进入世界汽车资本市场的先河,标志着中国汽车企业开始积极主动地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自己的战略意图。上海通用作为一家合资企业以50%的股权重组烟台大宇,创造了国内汽车兼并的新模式。合资方式也由双方变成了多方。五菱、上汽集团、通用汽车公司共同组成了新的汽车公司;东风、广州、本田共同组成了本田的汽车出口基地。合资企业中有些实际上是外资占有控股地位。如“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汽车公司占25%股份,江苏悦达汽车公司占25%股份,韩国起亚汽车公司占50%股份。目前,已形成了中国3大汽车公司分别与多家跨国公司合作的局面。 三、中国汽车工业在国际汽车工业体系中的地位及其融入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 1 中国汽车工业在国际汽车工业体系中的地位 (1)根据中国汽车产品进出口计算中国汽车工业贸易竞争指数:2000年为-7,2001年为-77,2002年为-中国汽车工业仍然是一个基本上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从产业规模、企业规模、技术水平、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看,中国汽车工业也是一个整体上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在相当长时间内,中国汽车工业仍然是一个以国内市场为主的产业。 (2)目前中国汽车工业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分工体系中,从整体看位于加工制造环节,尽管与单纯搞组装的国家相比,处于较高层次,但是仍然属于比较低的层次。 (3)中国汽车工业有着巨大的、迅速发展的市场,低廉的劳动力,完整的、较强的制造业配套能力,较强的、较完备的技术开发体系,中国汽车工业可以在21世纪取得比较迅速的发展,规模、技术水平、竞争力都具有迅速提高的条件与可能。目前,中国汽车工业对跨国公司有着较大的依赖,但由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具有种种有利条件,中国汽车工业有可能最终成为具有独立开发能力、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4)经过一段较高速度的增长,2010年前后,中国汽车工业可望成为世界主要汽车制造基地之一,其后逐步成为全球商用汽车的主要生产基地,成为面向发展中国家和某些发达国家的商用汽车、中低档轿车的主要供应者,成为全球汽车工业某些汽车零部件的制造中心。 2 中国汽车工业在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的发展趋势 (1)中国汽车工业加速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系。随着跨国公司对中国汽车企业投资规模进一步的扩大,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企业进入跨国公司的系统之内,中国的大汽车企业也必将与跨国公司更加紧密地进行合作。跨国公司不仅在整车生产领域的兼并重组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兼并重组中,也将起到重要作用。随着中国汽车企业销售体系的对外开放,跨国公司在中国汽车市场上的竞争力将进一步提高。中国汽车工业与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的相互依存必将日益紧密。国外汽车厂商和中国汽车企业战略结盟的方式更趋灵活开放。中国汽车企业与跨国公司将长期全面合作,又全面竞争。 (2)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开发世界市场和中国市场,分享利益。2002年中国汽车市场已成为世界发展最迅速的新兴市场。到2010年中国轿车的需求年增长率将保持11%—13%的速度。随着中国逐步降低关税,汽车生产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轿车价格还会以较快速度降低,进入轿车消费领域的人会越来越多,跨国公司将与中国合作伙伴分享中国汽车市场不断扩大带来的利益。 中国汽车工业的零部件将更多地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采购系统,中国汽车工业将成为跨国公司某些整车产品的重要加工生产基地。跨国公司通过把生产制造转移到中国,获得成本优势,分散生产经营风险。中国汽车工业在国际汽车分工中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中国汽车工人的工资只相当于日本工人的1/10—1/15;在商用车生产方面具有一定竞争力;在某些劳动力密集的汽车零部件生产方面具有一定竞争力;在大批量生产的普及性轿车生产方面可望有一定竞争力;在技术开发方面也具有低成本的优势;对于中国的汽车市场,中国企业非常熟悉,跨国公司具有技术优势,具有全球生产、经销的优势。 (3)中国汽车企业在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的地位将逐步提高。在汽车工业发展的资本、市场、劳动力、技术诸要素中,中国最需要的是技术,由于中国汽车工业与发达国家汽车工业之间存在着较大技术差距,因此向中国转移技术,不会对跨国公司形成威胁。作为跨国公司重要的生产环节,中国汽车工业实力的增强,可以使跨国公司更加有效地利用在中国获得的低廉劳动力,获得国际竞争力。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企业技术开发能力的逐步获得,跨国公司对中国技术人才的利用以及由此带来的技术外溢效果,中国汽车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技术开发能力,中国汽车工业的繁荣吸引中国高技术产业的高级人才,中国汽车企业在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的地位会逐步提高。由跨国公司设计,中国企业生产的模式会逐步改变。一是转为中国企业参加设计(与跨国公司或者专业的外国汽车设计公司);二是以中国企业设计人员为主进行设计;三是跨国公司把某些设计开发工作委托给中国的设计人员,但是跨国公司掌握核心技术;四是中国汽车企业开发出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较高水平的产品。这一过程需要15年左右的时间。如果中国汽车企业能够抓住汽车工业新技术革命的机遇,这一过程还可以大大缩短。总之,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开发设计能力将逐步提高,最终将形成整个汽车企业与跨国公司在研究开发方面的分工合作。 四、政策建议 1 加速出台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 2002年中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已经超过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目前,在轿车消费方面仍然存在着中间环节收费过多、过滥的情况。为了保持国民经济及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政府有必要尽快推出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地方在制定有关环境保护政策时,也要考虑到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状况,留有充分的余地,以免对汽车需求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2 在政府支持下对汽车工业重大共用技术项目进行攻关 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生产制造能力超前于技术开发能力。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已经不是资金和市场,而是技术。中国汽车工业如果长期在技术上依赖跨国公司,就不可能改变在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较低的地位。世界汽车工业目前正处于一场技术革命之中,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从技术上看,已经完成了主要的突破,目前主要是商业化、产业化的推进。混合动力驱动系统技术已经成熟,日本的丰田和本田公司都有新型混合动力轿车投放市场。燃料电池技术发展迅速。2002年1月,美国政府支持的《自由合作汽车研究计划》(FREEDOMCAR)出台,该计划目标是开发具有商业前景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及氢气供应基础设施,以极大地改善环境,目标是加快实现汽车燃料电池商品化。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应当对汽车工业面临的技术革命有充分的认识,及时地介入有关研究。中国政府应当针对汽车工业中共用的重大新技术项目、基础研究项目组织联合攻关,同时制定有关政策,促进新技术的产业化。 3 积极推进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兼并重组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是中国汽车工业中相对薄弱的环节,但也是最有希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环节。政府应当积极推进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兼并重组,对于专业化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给予政策性扶植,鼓励外国大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进行兼并重组。 4 运用WTO 有关机制保护中国汽车工业 2002年中国汽车工业业绩甚佳,汽车进口配额对中国汽车工业发挥了重要保护作用。随着进口关税进一步下调,配额不断增加,国内汽车贸易体系对外国公司的进一步开放,中国汽车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竞争形势。因此,仍然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的保护政策。由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汽车零部件,汽车零部件关税下调速度较快。因此,运用WTO 有关机制保护汽车工业,主要应着眼于汽车零部件工业,通过对关键性汽车零部件产业损害监测,及时对有关企业提供保护。 〔参考文献〕 〔1〕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年鉴》(2002)。 〔2〕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世界汽车技术发展报告》(2002)。 〔3〕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编:《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2),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4〕赵英:《中国汽车的发展趋势和产业政策趋向》,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领导参阅》,2002年第35期。

中国教育学会的证书查询?证书查询上“全国科教创新网”,面向全国的证书查询和投稿平台。中国教育学会的证书查询?中国教育学会的证书查询:登录“全国科教创新网”专门的证书查询通道查询即可。另外还可以给网站上面的邮箱投稿,也能获得证书的信息。中国教育学会颁发的获奖证书分三种:一是荣誉证书,比如教育学会系统先进个人,在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中供参考;二是论文获奖证书,在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中承认的,和教育部门的论文获奖证书一样;三是课题证书,在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中承认,和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研课题一样有用。扩展资料:中国教育学会的相关要求规定:1、中国教育学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尊重教育规律,组织全国有志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教育工作者。2、中国教育学会会徽图案为圆形徽章,由学会英文缩写CSE演化的图形组成;徽标以蓝色为主色调,辅以白色。演化的图形为“打开的书册、充满生机的萌芽”。3、中国教育学会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开展学术活动,研究教育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教育科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贡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会颁发的获奖证书属什么级别?中国教育学会颁发的获奖证书百属国家级证书,教育部门承认。1、中国教育学会(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缩写为CSE)成立于度1979年4月12日,是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全国性教育学术团体,由从事教育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问的个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2、中国教育答学会是版全国性教育学术团体,不是教育行政部门,所以其获奖证书在教师评职等活动中不予以承认。3、根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今年发布的《关于新加坡私立教权育机构认证范围的公告》,越来越多新加坡私立教育机构颁发的文凭证书将获得中国教育部的认证。中国教育学会是什么级别中国教育学会是什么级别中国教育学会分会论文证书如何辨真假获奖者的论文都有编号;2、获奖的名单可以在中国教育学会网站上查询到。查询不到的很可能是假的。中国教育学会论文获了一等奖,而且让交钱,可信吗有没有现在哪个刊物,哪级组织的获奖论文不是假的?全是假的!不过是行政部门耍流氓手段,不交钱给他,它不予承认而已!中国教育学会论文获了一等奖,而且让交钱,可信吗有没有以前汇过款的,结果现在哪个刊物,哪级组织的获奖论文不是假的?全是假的!不过是行政部门耍流氓手段,不交钱给他,它不予承认而已!中国教育学会上发表的论文中国知网上可查吗?可以去知网上面查下中国教育学会提供给你发表论文的期刊信息,比如说CN号这些,看看能不能查到。A+上一篇:

尚普咨询撰写的《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状况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立足于我国汽车行业现状,从汽车行业的生产工艺、资源状况、下游应用市场发展情况、行业内主要企业发展情况以及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策略等多方面深度剖析,重点分析了汽车的生产、销售、市场、产品结构、竞争态势,同时还分析了对汽车项目的投资风险和投资策略。研究报告全面展示了中国汽车行业现状,揭示了汽车的市场潜在需求与投资机会。  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状况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  全面、深刻的品牌竞争分析,除了从细分市场格局、竞争策略、SWOT分析等多个维度总结汽车品牌表现,还依托对汽车产业的深刻理解,做出了科学、完整的未来发展预测。建立在各重点细分市场上的建模回归与专家校验,并与相关产业环节进行关联分析,确保给出有价值的趋势分析与定量预测结果。[报告目录]:  第一章 汽车产品市场环境深度调查   第一节 国际宏观经济环境研究   第二节 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研究   一、GDP增长研究   二、投资、消费、进出口研究   第三节 政策环境研究   第二章 汽车行业环境研究   第一节 产品所属行业概况   一、行业相关定义及分类   二、行业发展历程   第二节 汽车产品所属行业运行特点   一、行业所处生命周期   二、行业与宏观经济周期相关性   三、行业与宏观经济周期相关性研究   第三节 汽车产品定义及应用特点   第四节 汽车产业政策及产品标准   第三章 2010年我国汽车市场经济运行情况   第一节 2010年我国汽车市场发展基本情况   一、我国汽车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二、我国汽车行业市场特点分析   三、我国汽车行业技术发展状况   第二节 我国汽车市场存在问题及发展限制   一、主要问题与发展受限   二、基本应对的策略   第三节 我国汽车上游产业发展情况   第四章 2005-2010年中国汽车行业主要指标监测分析   第一节 2005-2010年中国汽车行业数据统计与监测   一、2005-2010年中国汽车行业企业数量增长   二、2005-2010年中国汽车行业从业人数调查   三、2005-2010年中国汽车行业总体销售收入   四、2005-2010年中国汽车行业利润总额   第二节 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最新数据统计与监测分析   一、企业数量与分布   二、销售收入   三、利润总额   四、从业人数   第三节 2005-2010年汽车市场产销率调查   一、工业总产值   二、工业销售产值   三、产销率调查   第五章 汽车产业用户分析   第一节 汽车产业用户认知程度   第二节 汽车产业用户关注因素   一、功能   二、质量   三、价格   四、外观   五、服务   第六章 2009-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 2009-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结构分析   一、中外汽车竞争分析   二、汽车价格竞争分析   三、汽车成本竞争分析   第二节 2009-2010年中国汽车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市场集中度分析   二、区域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 2009-2010年中国汽车企业提升竞争力策略分析   第七章 2008-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重点企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 A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三、企业竞争力分析   四、企业发展策略分析   第二节 B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三、企业竞争力分析   四、企业发展策略分析   第三节 C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三、企业竞争力分析   四、企业发展策略分析   第四节 D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三、企业竞争力分析   四、企业发展策略分析   第五节 E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三、企业竞争力分析   四、企业发展策略分析   第八章 2010-2013年汽车市场发展前景预测   第一节 国际汽车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一、国际汽车市场发展前景   二、2010-2013年国际汽车市场发展预测   三、世界范围汽车中长期市场发展展望   第二节 我国汽车行业中长期预测   一、我国汽车市场发展前景   二、2010-2013年我国汽车市场发展预测   三、我国汽车中长期市场发展展望   第九章 国内汽车市场深度分析   第一节 汽车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   第二节 2005-2015年供给分析及预测   第三节 2005-2015年需求分析及预测   第四节 产品消费领域与消费结构分析   第五节 汽车价格趋势分析   第十章 投资企业投资价值分析   第一节 SWOT分析   一、投资机会与风险总结   二、投资必要性与意义   第二节 投资建设方案及工艺   一、投资方案及优劣对比   二、投资建设工艺   三、投资建设建议   第三节 投资收益测算及投资建议   一、成本费用测算   二、收入测算   三、经济效益评估   四、社会效益   五、尚普咨询建议

中国汽车市场分析论文大赛获奖名单查询

还是十分有发展前景的。在新政策支持下,智能汽车的商业化步伐将会加快,相信,随着智能汽车的普及,交通事故将会大幅减少,拥堵问题也会得到极大缓解,出行效率将大大提高,人类将会享受更好的出行体验,而汽车智能网联人才的明天,也更加开阔。

宏观经济、产业政策、消费需求以及外部约束是汽车市场发展的四大关键因素。综合以上各个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可知,2009年中国商用车的增长率将会大于乘用车。  当前,2009年存在有以下刺激汽车市场增长的利好因素。  第一,2万亿元拉动内需。政府未来两年的4万亿元投资将在2009年实施2万亿元用于基础建设,拉动内需。从前面分析来看,虽然这笔新增投资对2009年商用车市场的拉动作用有限,但毕竟对商用车需求会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这也是2009年商用车市场增长率不会为负数,且应该大于乘用车增长率的重要原因。  第二,汽车出口或被扶持。在全球救市的呼声下,国内整车出口方面已有利好出台。日前,有消息称,商务部将采取措施支持国内汽车企业继续扩大出口。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2009年支持外贸的政策,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消除内外资企业不平等待遇等措施都将推动自主品牌继续扩大出口。  第三,政府积极扩大汽车信贷。12月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积极扩大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积极发展汽车消费等保险业务。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专家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大力发展汽车金融,鼓励消费者贷款买车,规范二手车市场,减少过路过桥费等举措,促进国内汽车市场的良性发展。  第四,农村汽车市场或将启动。在一系列惠农、利农政策推动下,近年来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随着农村改革发展进程进一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潜力巨大的农村汽车市场或将启动。尤其是低速汽车、微型车、低端客车和经济型轿车需求可能加速。  第五,油价、原材料价格下降,将有助于刺激汽车消费,同时也使汽车业持续上升的成本压力得到暂时缓解。  乘用车市场:小排量车可能峰回路转日系节能车依然是热点  近两年来,各地对小排量车的利好消息陆续出台。而燃油税的实施,将改变汽车消费市场的产品结构。分析认为,2009年小排量车市场应该会峰回路转,一改近两年市场大幅下滑的趋势,其份额也将有所上升。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小排量并不完全等同于低油耗。汽车油耗不仅与排量有关,而且要结合发动机、变速器的性能,传动系统的匹配,整车质量、外形设计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由于国内整体研发和制造水平的不足,排量相同时,自主品牌车型的油耗往往高于合资产品,尤其是日系产品。笔者预计,在“节油”时代,拥有发动机可变正时进气系统、缸内直喷等先进技术,产品可靠性更好的日系节能车将依然是2009年乘用车市场的宠儿。  商用车市场:卡车工程类将好于运输类公交和农村客车市场是热点  对于中重卡市场而言,随着计重收费政策效应和国三法规实施效应的不断减弱,以及政府的“拉动内需保增长”的2万亿元资金投向,将为这一市场提供利好因素。  从资金投向不难分析,2009年中重卡市场工程类车型肯定会好于公路运输类。特别是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随着GDP增长率和固定投资、进出口贸易增长率的回落,近两年无限风光的公路牵引车市场必将大幅降温,并将出现较大的负增长。  从市场走势上看,尽管2009年存在着上面2万亿元新增投资的重大利好,但更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最主要的有: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带来的中国经济减速;节能减排形势的严峻,2009年国三实施的抽检力度将进一步加强;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国产中重卡出口国市场需求下降;燃油税开征,将使大多数车主的负担成本大幅度上升,短期内很可能会抑制中重卡的消费……因此,2009年中重卡整体市场出现负增长的概率很大。  对于轻微卡市场,由于宏观经济走势对它们的影响远比中重卡市场要小得多,再加上政府对农村建设频频出台利好政策,因此,可以预见,2009年轻微卡整体市场将不会出现负增长,至少是基本与2008年持平。尤其是微卡市场,由于不涉及国三限制,且随着农村经济持续升温,农民收入逐年提高,农用车正在加快被微型卡车所替代;同时微卡制造工艺及水平近年加快向轻卡靠拢,微卡的安全、舒适、可靠性、经济性和承载能力均得到提高,预计2009年微卡将依然是城乡结合部、小城市、小城镇、乡镇的热销车型。  客车方面,金融危机对2009年中国客车市场的负面冲击是不言而喻的。不过,由于政府扩大内需、保增长的利好政策,再加上2008年客车销售的基数相对偏低,因此2009年客车整体市场出现小幅增长的可能性依然很大。  与其他细分市场相比,公交客车市场、农村客车市场将是2009年国内客车市场的重点和热点。这两块市场将成为企业保销量抗风险的重要细分市场。  为拉动内需,国家投入4万亿元进行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其中6000亿元用于轨道交通建设,轨道交通的建成将带动轨道交通周边支线公交客车的需求;同时,报废更新和国三达标更新也将确保这块市场的平稳增长。  此外,受政府农村利好政策的影响,对于中轻型客车而言,在整个客车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适用于乡村及城乡客流运输的中低端车型无疑将会受到农村市场的热捧。  希望能帮到你。

这个我自己觉得是最完美的。非常符合你的需求1!!! 〔参考文献〕 〔1〕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年鉴》(2002)。 〔2〕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世界汽车技术发展报告》(2002)。 〔3〕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编:《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2),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4〕赵英:《中国汽车的发展趋势和产业政策趋向》,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领导参阅》,2002年第35期。 以下为内容!!!你要多给点分啊!!! =============================== 一、中国汽车工业的总体态势 1 中国汽车工业的总体规模 2002年,中国汽车工业全年累计生产汽车325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38%;销售汽车8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其中轿车产销均突破百万辆,分别达109万辆和6万辆,比2001年分别增长55%和56%商用汽车的增长也很可观。汽车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完成工业增加值1515亿元,同比增长7%;完成销售收入6465亿元,同比增长8%;完成利润总额431亿元,同比增长94%汽车消费成为拉动2002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从中国汽车工业的产量看,已经居于世界第5位,2004年可能进入第4位。其中,轿车产量居于世界第8位。但是也要看到,世界第5位的生产规模与世界第1和第2位相差甚远。2001年居于世界第1位的美国汽车产量为1142万辆,居世界第2位的日本汽车产量为977万辆。需要指出的是,2002年中国汽车工业产量中以CKD 、SKD 方式组装的汽车在增加。 2 中国汽车工业的产业组织结构与企业规模 世界汽车工业体系已形成了所谓“6+3”的格局。即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大众、丰田、雷诺、本田、宝马、雪铁龙等几大集团进行全球化生产。中国汽车工业的产业组织结构仍然是分散的。具有法人地位的汽车生产厂有120余家。从控股关系来说,虽然有几十家汽车厂已经分别进入了一汽、东风、上汽等3大汽车集团,但从整体上看,中国汽车工业产业组织结构还是比较分散的。2002年,一汽、东风、上汽等3大汽车集团生产集中度为57%,比2001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中国轿车销量前3位的企业分别是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和上海通用,它们的销量占总销量的23%,比2001年前3名的市场份额下降了5个百分点。 就单个企业规模而言,中国汽车工业的前4名一汽、东风、上汽、长安汽车集团生产能力在30万—60万辆之间,规模经济效益开始显现。尽管如此,与世界级的汽车生产企业相比较,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规模仍然偏小,在世界大汽车公司中排名较后的韩国现代汽车公司的生产能力为250万辆。就亚洲而言,中国也缺乏有影响力的汽车企业。 就某些车型而言,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又是相当大的。例如,一汽、东风集团的中、重型卡车,生产能力和规模在世界上居于前列。2002年一汽集团的中、重型卡车销售量突破20万辆居世界第1位。一汽解放公司将通过技术创新和发展改造,形成世界卡车生产基地。中国的大客车、“皮卡”车、微型车的生产规模在世界上也是比较大的。 中国的大汽车公司专业化程度与国际大汽车公司相比仍然较低。中国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仍然主要是围绕某一集团发展的,规模较小,尚未形成面向全行业甚至国际市场的大汽车零部件生产集团。2002年这一情况有了较大变化。中国主要汽车公司开始按照车型组织专业化的汽车公司,例如,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以原第一汽车制造厂主体专业厂为基础组建了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专门从事中、重型载重车的生产、销售,资产总额191亿元。中国的大汽车公司开始把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独立出去,发展成为面向全行业的企业。例如,东风汽车公司把车桥厂独立出来,成立了东风车桥有限公司,专门从事车桥生产。 3 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水平 中国汽车工业的商用汽车开发能力具有一定的水平和经验,与世界先进水平有5—10年的差距。在产品系列化基础上,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已经可以做到每年都推出大量的新产品。以东风汽车公司为例,从2000年到2001年完成了新产品申报1215个。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已经能够进行某些轿车车身的开发设计,但尚不具有成熟的、较高水平的整体轿车开发能力。中国主要轿车生产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中主要承担的是把跨国公司的车型本土化的工作,对某些产品具有了一定的升级改进能力,并且参加了某些联合设计。由于没有完整的轿车自主开发能力,中国的主要轿车产品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在汽车零部件的技术开发方面,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在某些中低附加值产品方面具有相当的开发能力;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技术开发方面具有一定能力,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甚大。许多关键零部件仅仅是外国产品的仿制。以汽车发动机为例,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生产的最先进发动机排放只能达到欧2标准,而发达国家则已经是欧4标准。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批量生产的发动机只相当于国际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2001年中国进口的各类汽车发动机为246087台,大大超过了汽车进口数量。 需要指出的是, 在决定21世纪国际汽车工业竞争的核心技术———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制方面,从政府支持的研究开发角度看,中国汽车工业几乎与发达国家汽车工业处于同一水平上。如果能够把握好产业化层面的竞争路径,中国汽车工业可能在发动机研制方面实现跨越。 4 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市场运作能力 随着中国加入WTO ,各个企业都加大了促销力度。2001年整个汽车行业的销售费用增速高出销售收入,增长近20个百分点。中国汽车企业在销售维修体系方面的建设也在加速。中国的大汽车生产企业已经在全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销售系统。尽管如此,与国际大汽车公司相比,中国汽车企业的销售服务仍然是比较落后的。国际上围绕汽车销售发展起来的信贷、金融、保险、租赁已经相当完善,发达国家大汽车集团都具有相当强的这方面的实力,而中国汽车企业在这些方面才刚起步。到目前为止,汽车的分销、售后服务,包括维修、汽车市场、汽车租赁、销售等方面手段比较单一,汽车分期付款也就是融资性的销售手段还没有完全开展起来。 国内许多品牌汽车的产销与售后服务是脱节的。部分厂家与其经销商的关系不是利益共同体的关系,而是基本上把市场风险转嫁给了经销商,经销商主要收益靠厂家按销量给予的年终返利、奖励及新车销售的装饰、美容、保险等相应服务。中国的汽车经销商往往只注重销售网点和营业厅的建设,对于维修服务投入相应较少。代理商经销网点功能更为单一,许多汽车生产企业不得不重新构筑另一套维修站、维修配件交易网。经销商销车功能与维修服务功能分离,直接影响汽车生产企业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5 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制造能力 从生产规模上来说,中国汽车生产企业逐步逼近国际汽车工业企业的最低经济规模。但是劳动生产率仍然较低。2002年东风汽车公司的劳动生产率为人均3辆,而1993年世界主要汽车公司人均产量:克莱斯勒75辆、福特33辆、通用38辆、丰田93辆。较低的生产率,在很多领域抵消了中国汽车工业低廉劳动力的优势。 中国汽车工业企业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引进车型国产化的努力迅速提高。相当一批引进车型在刚推向市场时,国产化率达40%左右。20世纪80年代一个引进车型国产化率从40%到80%,需7—8年,现在只需3—4年。中国汽车工业企业零部件配套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在中低附加值汽车零部件制造方面由于民营企业进入较多,对市场反应能力也在迅速增强。 由于中国汽车工业企业与国际大汽车公司进行了全面的合资,在主要汽车生产厂,主要生产制造环节的工艺装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相当多的合资企业生产线装备是按照跨国公司生产标准引进的。有些企业还引进了柔性焊接生产线。由于合资企业要按照跨国公司要求组织生产,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因此中国汽车企业在保证产品水平、质量的关键设备、工艺、管理制度等方面正在逐步与国际接轨。 6 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 新产品投入市场速度加快,对产品的排放要求日益严格。北京市已经实行欧2排放标准,国家也对排放达到欧2标准的轿车、越野车和小客车减征30%的消费税。由于政府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对汽车产品技术要求提高,使中国汽车市场上汽车产品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20世纪80年代跨国公司拿到中国的产品,要落后于国际市场2—3代,现在则要拿出与国际市场同步推出的产品。中国汽车市场上的竞争日趋激烈,主要表现在轿车领域。中国民营企业正在加速进入轿车工业。跨国公司在2002年大规模进入中国轿车工业,跨国公司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二、中国汽车工业全面融入国际汽车工业体系 1 世界汽车工业巨头大举进入中国 2002年随着中国政府落实加入WTO 的有关承诺,世界汽车工业巨头加速进入中国。一汽与丰田、马自达公司联手;东风与日产全面合作,提升了与PSA 的合作层次。韩国现代汽车公司与北京汽车控股公司合资。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初始投资规模都比较大。韩国现代汽车公司和起亚汽车公司分别计划在2005年和2006年向合资企业投资3亿美元和3亿美元。目前,世界汽车工业前15名轿车生产商已全部在中国找到了合作伙伴。已经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都在原有规模上扩大了投资,增加产量。广州本田预计其2004年生产能力将翻两番达24万辆,而日产汽车和东风汽车的合资企业也将于2006年将产量提高到55万辆。本田和丰田公司都把占领中国汽车市场10%的份额作为其战略目标。主机厂进入中国的同时,跨国公司集团内的汽车零部件厂也加速进入中国市场。世界上绝大部分著名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已经通过独资、合资等方式进入了中国。丰田、大众、通用等跨国公司在中国已经拥有几十家至上百家汽车零部件厂。随着本田公司进入中国,东风本田发动机公司也在广州成立,年产发动机12万—24万台。 跨国公司加速进入中国汽车工业,使中国汽车工业重组不断加速。2002年,发生了中国汽车工业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企业重组,天津汽车公司并入一汽,使丰田与一汽携手。东风与日产成立了“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以一汽、东风、上汽等3大集团分别携手2—3家跨国公司组成的大集团,初步形成中国汽车工业新的“3+9”的产业格局。即一汽、东风、上汽3大集团加上广州本田、重庆长安、安徽奇瑞、沈阳华晨、南京菲亚特、浙江吉利、哈飞、昌河和江铃汽车9个独立骨干轿车企业。在“3+9”中,一汽、东风、上汽3大汽车集团的产量约占全国汽车产量的50%,另外9个独立生产商的汽车产量合计约占全国的40%“3+9”的汽车产量已占到全国的90%以跨国公司和国内大集团为主,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的兼并重组,将在21世纪初使中国汽车工业产业组织结构趋于合理。 2 中国汽车工业与国际汽车工业的融合不断深化 (1)在合资较少的载重车制造领域,中国汽车企业开始全面与跨国公司合资、合作。2002年,东风汽车公司与日产合资成立了“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生产包括日产全系列乘用车和东风的重、中、轻型卡车及客车;东风集团与日产的全面合作,为其载重汽车产品高水平、高速度发展创造了条件;上海汽车公司与通用、日产合资生产重型卡车。 (2)外国企业开始进入汽车制造装备、销售、维修服务、咨询、研究开发等领域。东风与日本大阪机工株式会社合作生产系列适应高速、高性能生产的卧式加工中心,可以满足中国汽车工业大批量零部件柔性加工的需要。加入WTO 前,中国汽车企业的销售渠道是不对进口汽车开放的。加入WTO 后,出现了合资的汽车销售企业。为企业进行战略咨询的外国公司也进入了中国汽车工业。政府有关部门即将推出《汽车金融机构管理办法》。国内主要汽车生产厂商和福特、大众、通用等国际巨头都已向中国人民银行提出成立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的申请,汽车金融开放已进入倒计时。2002年,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一般都承诺或者已经开始在合资企业中建立研究开发中心。 3 中国汽车企业在跨国公司全球体系中的地位发生变化 (1)开始成为跨国公司的区域性制造中心。20世纪90年代,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主要战略目标是占领中国汽车市场。21世纪初,跨国公司开始把中国作为其全球战略部署中的区域性制造中心。其典型代表是,本田公司、东风汽车公司、广州汽车集团合资在广州设立了本田专门向亚洲、欧洲出口产品的加工生产基地,产品100%出口。上海通用已经开始大量向菲律宾出口别克GL8,向加拿大出口发动机,这是中国第一次向发达国家出口大排量的汽油发动机。中国作为跨国公司的生产制造基地,初露端倪。跨国公司在中国生产汽车并出口销售到其他国家地区,促使中国汽车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 汽车零部件以较大规模进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汽车零部件全球化采购早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潮流。跨国公司通过零部件全球化采购,降低成本,减少风险,降低技术开发投入规模。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生产的汽车零部件正在加速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体系。例如,福特公司2002年4月在上海建立了采购中心,2003年有望在中国采购10亿美元的零部件,用于福特在欧洲和北美的市场。在东风汽车公司与日产汽车公司的合作中,日产承诺将上海、十堰、襄樊等地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纳入其全球采购体系。 (2)跨国公司把中国作为全球扩张的战略重点。越来越多的汽车工业跨国公司把地区总部设在中国,标志着中国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的地位不断提高。2002年根据沃尔沃公司的全球战略,欧洲、北美、亚洲是其3大战略重点。沃尔沃公司决定其亚洲地区总部设在中国,意味着沃尔沃公司在亚洲立足于中国发展。2002年12月18日,德尔福、霍尼韦尔等8家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通过了上海市外经委和外资委的认定,获得了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的认定书。跨国公司在2002年纷纷宣布了他们在中国的战略目标。丰田、本田公司把占领10%的中国市场作为其战略目标。日产计划2004年在中国销售30万辆汽车。大众和通用则把中国市场作为他们最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力图保持已经具有的优势。比较晚进入中国市场的马自达公司也宣布,中国是其“新千年计划的重要部分”。 (3)中国汽车企业开始走向世界,在全球范围优化资源配置。中国汽车企业利用国际汽车工业体系中的专业设计公司,为自己开发新产品。例如,上海汇众汽车有限公司与韩国双龙汽车公司合作,聘请10多位汽车专家,并且吸纳国内来自各大汽车厂的研究开发人才,成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型载货车。长安汽车公司与意大利一家著名汽车设计商合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PV 新车型。民营汽车生产企业吉利集团请意大利汽车项目集团、大宇国际株式会社帮助设计一系列轿车新产品。 中国汽车企业也开始进行全球采购。例如,上海汽车集团建立了所属企业共用件联合采购制,组织企业按照统一品质规范,参与全球零部件采购。陕西汽车厂通过全球采购,以性能优良的发动机装备新车型,使其重型车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成为有竞争力的产品。中国汽车企业不仅在整车开发方面利用国际资源,在汽车零部件开发方面更是如此。2001年,民营企业浙江万向集团在国外成功收购了美国上市公司UAI 公司,开创了中国乡镇企业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的先河,使该集团获得了海外市场运作和技术开发的能力。一汽汽车研究所与德国FEV公司合作开发CA6DE 系列柴油机,使中国汽车工业柴油机有了新突破。 (4)中国低廉的技术人力资本开始得到利用。跨国公司进入中国,除了占领中国市场之外,利用中国低廉的劳动力,重组自己的竞争优势也是重要原因。但是,20世纪跨国公司主要着眼于利用中国生产线上的劳动力,21世纪,跨国公司在中国已经开始利用技术人才为自己进行产品开发。通用汽车公司不仅利用与上汽合建的泛亚汽车技术中心为上海通用服务,同时也给通用北美部分提供技术服务。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母公司的某些技术开发项目拿到中国来做。 (5)合资方式发生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投资是单向的,即外国企业向中国汽车工业投资。2002年中国汽车生产企业开始向外国企业投资。上汽集团持股韩国大宇10%,开了中国汽车工业进入世界汽车资本市场的先河,标志着中国汽车企业开始积极主动地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自己的战略意图。上海通用作为一家合资企业以50%的股权重组烟台大宇,创造了国内汽车兼并的新模式。合资方式也由双方变成了多方。五菱、上汽集团、通用汽车公司共同组成了新的汽车公司;东风、广州、本田共同组成了本田的汽车出口基地。合资企业中有些实际上是外资占有控股地位。如“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汽车公司占25%股份,江苏悦达汽车公司占25%股份,韩国起亚汽车公司占50%股份。目前,已形成了中国3大汽车公司分别与多家跨国公司合作的局面。 三、中国汽车工业在国际汽车工业体系中的地位及其融入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 1 中国汽车工业在国际汽车工业体系中的地位 (1)根据中国汽车产品进出口计算中国汽车工业贸易竞争指数:2000年为-7,2001年为-77,2002年为-中国汽车工业仍然是一个基本上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从产业规模、企业规模、技术水平、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看,中国汽车工业也是一个整体上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在相当长时间内,中国汽车工业仍然是一个以国内市场为主的产业。 (2)目前中国汽车工业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分工体系中,从整体看位于加工制造环节,尽管与单纯搞组装的国家相比,处于较高层次,但是仍然属于比较低的层次。 (3)中国汽车工业有着巨大的、迅速发展的市场,低廉的劳动力,完整的、较强的制造业配套能力,较强的、较完备的技术开发体系,中国汽车工业可以在21世纪取得比较迅速的发展,规模、技术水平、竞争力都具有迅速提高的条件与可能。目前,中国汽车工业对跨国公司有着较大的依赖,但由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具有种种有利条件,中国汽车工业有可能最终成为具有独立开发能力、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4)经过一段较高速度的增长,2010年前后,中国汽车工业可望成为世界主要汽车制造基地之一,其后逐步成为全球商用汽车的主要生产基地,成为面向发展中国家和某些发达国家的商用汽车、中低档轿车的主要供应者,成为全球汽车工业某些汽车零部件的制造中心。 2 中国汽车工业在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的发展趋势 (1)中国汽车工业加速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系。随着跨国公司对中国汽车企业投资规模进一步的扩大,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企业进入跨国公司的系统之内,中国的大汽车企业也必将与跨国公司更加紧密地进行合作。跨国公司不仅在整车生产领域的兼并重组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兼并重组中,也将起到重要作用。随着中国汽车企业销售体系的对外开放,跨国公司在中国汽车市场上的竞争力将进一步提高。中国汽车工业与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的相互依存必将日益紧密。国外汽车厂商和中国汽车企业战略结盟的方式更趋灵活开放。中国汽车企业与跨国公司将长期全面合作,又全面竞争。 (2)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开发世界市场和中国市场,分享利益。2002年中国汽车市场已成为世界发展最迅速的新兴市场。到2010年中国轿车的需求年增长率将保持11%—13%的速度。随着中国逐步降低关税,汽车生产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轿车价格还会以较快速度降低,进入轿车消费领域的人会越来越多,跨国公司将与中国合作伙伴分享中国汽车市场不断扩大带来的利益。 中国汽车工业的零部件将更多地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采购系统,中国汽车工业将成为跨国公司某些整车产品的重要加工生产基地。跨国公司通过把生产制造转移到中国,获得成本优势,分散生产经营风险。中国汽车工业在国际汽车分工中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中国汽车工人的工资只相当于日本工人的1/10—1/15;在商用车生产方面具有一定竞争力;在某些劳动力密集的汽车零部件生产方面具有一定竞争力;在大批量生产的普及性轿车生产方面可望有一定竞争力;在技术开发方面也具有低成本的优势;对于中国的汽车市场,中国企业非常熟悉,跨国公司具有技术优势,具有全球生产、经销的优势。 (3)中国汽车企业在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的地位将逐步提高。在汽车工业发展的资本、市场、劳动力、技术诸要素中,中国最需要的是技术,由于中国汽车工业与发达国家汽车工业之间存在着较大技术差距,因此向中国转移技术,不会对跨国公司形成威胁。作为跨国公司重要的生产环节,中国汽车工业实力的增强,可以使跨国公司更加有效地利用在中国获得的低廉劳动力,获得国际竞争力。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企业技术开发能力的逐步获得,跨国公司对中国技术人才的利用以及由此带来的技术外溢效果,中国汽车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技术开发能力,中国汽车工业的繁荣吸引中国高技术产业的高级人才,中国汽车企业在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的地位会逐步提高。由跨国公司设计,中国企业生产的模式会逐步改变。一是转为中国企业参加设计(与跨国公司或者专业的外国汽车设计公司);二是以中国企业设计人员为主进行设计;三是跨国公司把某些设计开发工作委托给中国的设计人员,但是跨国公司掌握核心技术;四是中国汽车企业开发出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较高水平的产品。这一过程需要15年左右的时间。如果中国汽车企业能够抓住汽车工业新技术革命的机遇,这一过程还可以大大缩短。总之,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开发设计能力将逐步提高,最终将形成整个汽车企业与跨国公司在研究开发方面的分工合作。 四、政策建议 1 加速出台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 2002年中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已经超过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目前,在轿车消费方面仍然存在着中间环节收费过多、过滥的情况。为了保持国民经济及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政府有必要尽快推出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地方在制定有关环境保护政策时,也要考虑到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状况,留有充分的余地,以免对汽车需求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2 在政府支持下对汽车工业重大共用技术项目进行攻关 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生产制造能力超前于技术开发能力。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已经不是资金和市场,而是技术。中国汽车工业如果长期在技术上依赖跨国公司,就不可能改变在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较低的地位。世界汽车工业目前正处于一场技术革命之中,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从技术上看,已经完成了主要的突破,目前主要是商业化、产业化的推进。混合动力驱动系统技术已经成熟,日本的丰田和本田公司都有新型混合动力轿车投放市场。燃料电池技术发展迅速。2002年1月,美国政府支持的《自由合作汽车研究计划》(FREEDOMCAR)出台,该计划目标是开发具有商业前景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及氢气供应基础设施,以极大地改善环境,目标是加快实现汽车燃料电池商品化。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应当对汽车工业面临的技术革命有充分的认识,及时地介入有关研究。中国政府应当针对汽车工业中共用的重大新技术项目、基础研究项目组织联合攻关,同时制定有关政策,促进新技术的产业化。 3 积极推进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兼并重组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是中国汽车工业中相对薄弱的环节,但也是最有希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环节。政府应当积极推进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兼并重组,对于专业化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给予政策性扶植,鼓励外国大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进行兼并重组。 4 运用WTO 有关机制保护中国汽车工业 2002年中国汽车工业业绩甚佳,汽车进口配额对中国汽车工业发挥了重要保护作用。随着进口关税进一步下调,配额不断增加,国内汽车贸易体系对外国公司的进一步开放,中国汽车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竞争形势。因此,仍然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的保护政策。由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汽车零部件,汽车零部件关税下调速度较快。因此,运用WTO 有关机制保护汽车工业,主要应着眼于汽车零部件工业,通过对关键性汽车零部件产业损害监测,及时对有关企业提供保护。 〔参考文献〕 〔1〕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年鉴》(2002)。 〔2〕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世界汽车技术发展报告》(2002)。 〔3〕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编:《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2),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4〕赵英:《中国汽车的发展趋势和产业政策趋向》,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领导参阅》,2002年第35期。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分析论文大赛获奖名单公布

汽车保险行业发展前景看好,你可从事汽车估损、定损的工作。哥们儿,你可先参加“汽车估损师”的培训,取得“汽车估损师”的职业资格证书后就可从事相关的工作。“汽车估损师”的职业资格证书是汽车保险估损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合法证书。你可问一下天津东大学校的老师,他们会详细告诉你的。由于近年来国内汽车保有量增大,交通碰撞事故迅速增长。车辆出险后,一般都有相应的保险公司对车辆的碰撞修复的费用进行赔付。但赔付的金额需要保险公司、修理厂(或4S店)对车辆出险情况进行评估,依此为修复成本定价,也就是估损。估损不是单方面的,保险公司和修理厂(4S店)都要进行评估,汽车保险行业发展双方经协商达成一致后才能实施修复和赔偿。大的保险公司从事车辆事故定损的专业人员人数可达上千人,还有不少大型保险公司车险业务尚在高速发展,还存在持续的人才需求空间。所以从事汽车保险行业是有发展的。如有其他保险疑问,请来:多保鱼讲保险!,

飞速发展,前景好价格低廉,国内竞争相对弱小。发展空间巨大技术低下。油价问题。国家政策。、保险、销售、售后、装潢、美容、用品超市、二手交易等。

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的趋势 综观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喜忧参半,展望我国汽车工业的未来风险与机遇并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去年1至7月,汽车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2亿元,同比增长44%:产品销售收入88亿元,同比增长05%:利润总额90亿元,同比增长14%。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都比较大,实现了增产增收。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去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跃升至40个工业行业之首。以汽车制造业为主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已取代电子信息通信业,成为名副其实的领头羊。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潜力也非常之大。据有关部门分析,近几年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消费结构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载货汽车的需求量仍将持续增长,特别是次发达地区,如西部地区对中重型货车、多种专用汽车、矿用车和大中型客车的需求将明显增加。农村汽车市场对轻、微型客货车需求也会有较大增长。随着国家有关鼓励私人购车政策的出台,预计个人购车比例将逐年快速增长。特别是轿车、客车,尤其是微型客车的需求量会有较大增长,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高。为此,国家将积极发展售价八万元左右的经济型轿车,以满足中国家庭的需要。此外,国家还将大力推进发展汽车工业的相关环境:至2005年,中国公路里程将增加至16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万公里。各地还将加大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停车场地等交通配套设施。所有这些,都无疑会大大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汽车工业发展形势喜人,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特别是“入世”以后,国门完全打开,我国的轿车产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汽车企业处于同一个大市场,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激烈的竞争与挑战。我们现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完整的轿车开发能力和自主的品牌,零部件制造体系相对薄弱,汽车产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仍十分落后,企业规模还难以与国外大公司抗衡。所有这些问题必须认真面对。 打通国际大市场,也给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使我们可以有机会在与强手的合作与竞争中学习他们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和服务经验,不断完善自己。同时也逼迫我们把自己做大做强。为了应对国际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国家将致力于汽车工业的战略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出两到三家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同时,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入世”后对幼稚工业的“保护期”进一步加大力度,开放市场,加强对汽车产业的管理,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抓紧清理减少不合理税费,鼓励百姓的汽车消费。预计6年内我国轿车价格可与国际初步接轨,10年内可完全接轨。只要我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前景还是十分乐观的。 有关人士预测,未来,我国汽车工业将呈现六大发展趋势。 一、国有汽车生产企业将由市场”领导者”转变为市场追随者 二、汽车生产将由大批量方式转变为大众生产方式。 三、汽车企业将由整体性购并转变为局部性购并 四、人力资源将由国内单一配置转为全球流动配置。 五、汽车产品将由价格竞争转变为综合素质的竞争。 六、汽车消费由集团消费转化为个人消费。

汽车销量结束连续三年下降局面我国汽车总销量已经连续13年位居全球首位,并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我国作为汽车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2021年我国汽车销量为5万辆,同比增长8%。乘用车销量恢复增长在国家和地方一系列刺激消费政策激励下,乘用车市场需求总体保持不断回暖态势,我国乘用车销量已经连续七年保持在2000万辆左右。2021年我国乘用车完成销量2万辆,同比增长5%。商用车进入调整期2020年商用车市场由于重型柴油车国六排放法规切换,导致的需求有所波动。国五产品在购置成本和使用成本方面都低于国六产品,因此市场更青睐于国五产品。此外,“蓝牌轻卡”政策预期带来的消费观望、房地产开发行业较冷等因素也加剧了商用车市场下行的压力。2021年我国商用车销量3万辆,同比下降6%,未来商用车市场将进入调整期。新能源汽车成最大亮点2021年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行业最大亮点。其市场发展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的新阶段,为“十四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万辆,同比增长近6倍,在汽车市场的占有率达到4%,较2020年增长了8个百分点。2021年在新能源汽车销量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4万辆,同比增长5%。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量4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销量60万辆。新能源商用车销量6万辆,同比增长54%。其中,纯电动商用车销量6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销量2万辆。整体来看,我国汽车市场销量结束了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下降的局面。其中,新能源汽车成为市场提升的最大亮点,全年销量超过350万辆,市场占有率提升至4%,进一步说明了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汽车整车制造行业需求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中国汽车市场分析论文大赛获奖作品名称

这个我自己觉得是最完美的。非常符合你的需求1!!! 〔参考文献〕 〔1〕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年鉴》(2002)。 〔2〕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世界汽车技术发展报告》(2002)。 〔3〕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编:《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2),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4〕赵英:《中国汽车的发展趋势和产业政策趋向》,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领导参阅》,2002年第35期。 以下为内容!!!你要多给点分啊!!! =============================== 一、中国汽车工业的总体态势 1 中国汽车工业的总体规模 2002年,中国汽车工业全年累计生产汽车325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38%;销售汽车8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其中轿车产销均突破百万辆,分别达109万辆和6万辆,比2001年分别增长55%和56%商用汽车的增长也很可观。汽车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完成工业增加值1515亿元,同比增长7%;完成销售收入6465亿元,同比增长8%;完成利润总额431亿元,同比增长94%汽车消费成为拉动2002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从中国汽车工业的产量看,已经居于世界第5位,2004年可能进入第4位。其中,轿车产量居于世界第8位。但是也要看到,世界第5位的生产规模与世界第1和第2位相差甚远。2001年居于世界第1位的美国汽车产量为1142万辆,居世界第2位的日本汽车产量为977万辆。需要指出的是,2002年中国汽车工业产量中以CKD 、SKD 方式组装的汽车在增加。 2 中国汽车工业的产业组织结构与企业规模 世界汽车工业体系已形成了所谓“6+3”的格局。即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大众、丰田、雷诺、本田、宝马、雪铁龙等几大集团进行全球化生产。中国汽车工业的产业组织结构仍然是分散的。具有法人地位的汽车生产厂有120余家。从控股关系来说,虽然有几十家汽车厂已经分别进入了一汽、东风、上汽等3大汽车集团,但从整体上看,中国汽车工业产业组织结构还是比较分散的。2002年,一汽、东风、上汽等3大汽车集团生产集中度为57%,比2001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中国轿车销量前3位的企业分别是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和上海通用,它们的销量占总销量的23%,比2001年前3名的市场份额下降了5个百分点。 就单个企业规模而言,中国汽车工业的前4名一汽、东风、上汽、长安汽车集团生产能力在30万—60万辆之间,规模经济效益开始显现。尽管如此,与世界级的汽车生产企业相比较,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规模仍然偏小,在世界大汽车公司中排名较后的韩国现代汽车公司的生产能力为250万辆。就亚洲而言,中国也缺乏有影响力的汽车企业。 就某些车型而言,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又是相当大的。例如,一汽、东风集团的中、重型卡车,生产能力和规模在世界上居于前列。2002年一汽集团的中、重型卡车销售量突破20万辆居世界第1位。一汽解放公司将通过技术创新和发展改造,形成世界卡车生产基地。中国的大客车、“皮卡”车、微型车的生产规模在世界上也是比较大的。 中国的大汽车公司专业化程度与国际大汽车公司相比仍然较低。中国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仍然主要是围绕某一集团发展的,规模较小,尚未形成面向全行业甚至国际市场的大汽车零部件生产集团。2002年这一情况有了较大变化。中国主要汽车公司开始按照车型组织专业化的汽车公司,例如,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以原第一汽车制造厂主体专业厂为基础组建了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专门从事中、重型载重车的生产、销售,资产总额191亿元。中国的大汽车公司开始把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独立出去,发展成为面向全行业的企业。例如,东风汽车公司把车桥厂独立出来,成立了东风车桥有限公司,专门从事车桥生产。 3 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水平 中国汽车工业的商用汽车开发能力具有一定的水平和经验,与世界先进水平有5—10年的差距。在产品系列化基础上,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已经可以做到每年都推出大量的新产品。以东风汽车公司为例,从2000年到2001年完成了新产品申报1215个。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已经能够进行某些轿车车身的开发设计,但尚不具有成熟的、较高水平的整体轿车开发能力。中国主要轿车生产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中主要承担的是把跨国公司的车型本土化的工作,对某些产品具有了一定的升级改进能力,并且参加了某些联合设计。由于没有完整的轿车自主开发能力,中国的主要轿车产品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在汽车零部件的技术开发方面,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在某些中低附加值产品方面具有相当的开发能力;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技术开发方面具有一定能力,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甚大。许多关键零部件仅仅是外国产品的仿制。以汽车发动机为例,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生产的最先进发动机排放只能达到欧2标准,而发达国家则已经是欧4标准。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批量生产的发动机只相当于国际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2001年中国进口的各类汽车发动机为246087台,大大超过了汽车进口数量。 需要指出的是, 在决定21世纪国际汽车工业竞争的核心技术———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制方面,从政府支持的研究开发角度看,中国汽车工业几乎与发达国家汽车工业处于同一水平上。如果能够把握好产业化层面的竞争路径,中国汽车工业可能在发动机研制方面实现跨越。 4 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市场运作能力 随着中国加入WTO ,各个企业都加大了促销力度。2001年整个汽车行业的销售费用增速高出销售收入,增长近20个百分点。中国汽车企业在销售维修体系方面的建设也在加速。中国的大汽车生产企业已经在全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销售系统。尽管如此,与国际大汽车公司相比,中国汽车企业的销售服务仍然是比较落后的。国际上围绕汽车销售发展起来的信贷、金融、保险、租赁已经相当完善,发达国家大汽车集团都具有相当强的这方面的实力,而中国汽车企业在这些方面才刚起步。到目前为止,汽车的分销、售后服务,包括维修、汽车市场、汽车租赁、销售等方面手段比较单一,汽车分期付款也就是融资性的销售手段还没有完全开展起来。 国内许多品牌汽车的产销与售后服务是脱节的。部分厂家与其经销商的关系不是利益共同体的关系,而是基本上把市场风险转嫁给了经销商,经销商主要收益靠厂家按销量给予的年终返利、奖励及新车销售的装饰、美容、保险等相应服务。中国的汽车经销商往往只注重销售网点和营业厅的建设,对于维修服务投入相应较少。代理商经销网点功能更为单一,许多汽车生产企业不得不重新构筑另一套维修站、维修配件交易网。经销商销车功能与维修服务功能分离,直接影响汽车生产企业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5 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制造能力 从生产规模上来说,中国汽车生产企业逐步逼近国际汽车工业企业的最低经济规模。但是劳动生产率仍然较低。2002年东风汽车公司的劳动生产率为人均3辆,而1993年世界主要汽车公司人均产量:克莱斯勒75辆、福特33辆、通用38辆、丰田93辆。较低的生产率,在很多领域抵消了中国汽车工业低廉劳动力的优势。 中国汽车工业企业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引进车型国产化的努力迅速提高。相当一批引进车型在刚推向市场时,国产化率达40%左右。20世纪80年代一个引进车型国产化率从40%到80%,需7—8年,现在只需3—4年。中国汽车工业企业零部件配套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在中低附加值汽车零部件制造方面由于民营企业进入较多,对市场反应能力也在迅速增强。 由于中国汽车工业企业与国际大汽车公司进行了全面的合资,在主要汽车生产厂,主要生产制造环节的工艺装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相当多的合资企业生产线装备是按照跨国公司生产标准引进的。有些企业还引进了柔性焊接生产线。由于合资企业要按照跨国公司要求组织生产,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因此中国汽车企业在保证产品水平、质量的关键设备、工艺、管理制度等方面正在逐步与国际接轨。 6 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 新产品投入市场速度加快,对产品的排放要求日益严格。北京市已经实行欧2排放标准,国家也对排放达到欧2标准的轿车、越野车和小客车减征30%的消费税。由于政府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对汽车产品技术要求提高,使中国汽车市场上汽车产品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20世纪80年代跨国公司拿到中国的产品,要落后于国际市场2—3代,现在则要拿出与国际市场同步推出的产品。中国汽车市场上的竞争日趋激烈,主要表现在轿车领域。中国民营企业正在加速进入轿车工业。跨国公司在2002年大规模进入中国轿车工业,跨国公司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二、中国汽车工业全面融入国际汽车工业体系 1 世界汽车工业巨头大举进入中国 2002年随着中国政府落实加入WTO 的有关承诺,世界汽车工业巨头加速进入中国。一汽与丰田、马自达公司联手;东风与日产全面合作,提升了与PSA 的合作层次。韩国现代汽车公司与北京汽车控股公司合资。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初始投资规模都比较大。韩国现代汽车公司和起亚汽车公司分别计划在2005年和2006年向合资企业投资3亿美元和3亿美元。目前,世界汽车工业前15名轿车生产商已全部在中国找到了合作伙伴。已经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都在原有规模上扩大了投资,增加产量。广州本田预计其2004年生产能力将翻两番达24万辆,而日产汽车和东风汽车的合资企业也将于2006年将产量提高到55万辆。本田和丰田公司都把占领中国汽车市场10%的份额作为其战略目标。主机厂进入中国的同时,跨国公司集团内的汽车零部件厂也加速进入中国市场。世界上绝大部分著名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已经通过独资、合资等方式进入了中国。丰田、大众、通用等跨国公司在中国已经拥有几十家至上百家汽车零部件厂。随着本田公司进入中国,东风本田发动机公司也在广州成立,年产发动机12万—24万台。 跨国公司加速进入中国汽车工业,使中国汽车工业重组不断加速。2002年,发生了中国汽车工业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企业重组,天津汽车公司并入一汽,使丰田与一汽携手。东风与日产成立了“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以一汽、东风、上汽等3大集团分别携手2—3家跨国公司组成的大集团,初步形成中国汽车工业新的“3+9”的产业格局。即一汽、东风、上汽3大集团加上广州本田、重庆长安、安徽奇瑞、沈阳华晨、南京菲亚特、浙江吉利、哈飞、昌河和江铃汽车9个独立骨干轿车企业。在“3+9”中,一汽、东风、上汽3大汽车集团的产量约占全国汽车产量的50%,另外9个独立生产商的汽车产量合计约占全国的40%“3+9”的汽车产量已占到全国的90%以跨国公司和国内大集团为主,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的兼并重组,将在21世纪初使中国汽车工业产业组织结构趋于合理。 2 中国汽车工业与国际汽车工业的融合不断深化 (1)在合资较少的载重车制造领域,中国汽车企业开始全面与跨国公司合资、合作。2002年,东风汽车公司与日产合资成立了“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生产包括日产全系列乘用车和东风的重、中、轻型卡车及客车;东风集团与日产的全面合作,为其载重汽车产品高水平、高速度发展创造了条件;上海汽车公司与通用、日产合资生产重型卡车。 (2)外国企业开始进入汽车制造装备、销售、维修服务、咨询、研究开发等领域。东风与日本大阪机工株式会社合作生产系列适应高速、高性能生产的卧式加工中心,可以满足中国汽车工业大批量零部件柔性加工的需要。加入WTO 前,中国汽车企业的销售渠道是不对进口汽车开放的。加入WTO 后,出现了合资的汽车销售企业。为企业进行战略咨询的外国公司也进入了中国汽车工业。政府有关部门即将推出《汽车金融机构管理办法》。国内主要汽车生产厂商和福特、大众、通用等国际巨头都已向中国人民银行提出成立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的申请,汽车金融开放已进入倒计时。2002年,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一般都承诺或者已经开始在合资企业中建立研究开发中心。 3 中国汽车企业在跨国公司全球体系中的地位发生变化 (1)开始成为跨国公司的区域性制造中心。20世纪90年代,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主要战略目标是占领中国汽车市场。21世纪初,跨国公司开始把中国作为其全球战略部署中的区域性制造中心。其典型代表是,本田公司、东风汽车公司、广州汽车集团合资在广州设立了本田专门向亚洲、欧洲出口产品的加工生产基地,产品100%出口。上海通用已经开始大量向菲律宾出口别克GL8,向加拿大出口发动机,这是中国第一次向发达国家出口大排量的汽油发动机。中国作为跨国公司的生产制造基地,初露端倪。跨国公司在中国生产汽车并出口销售到其他国家地区,促使中国汽车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 汽车零部件以较大规模进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汽车零部件全球化采购早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潮流。跨国公司通过零部件全球化采购,降低成本,减少风险,降低技术开发投入规模。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生产的汽车零部件正在加速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体系。例如,福特公司2002年4月在上海建立了采购中心,2003年有望在中国采购10亿美元的零部件,用于福特在欧洲和北美的市场。在东风汽车公司与日产汽车公司的合作中,日产承诺将上海、十堰、襄樊等地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纳入其全球采购体系。 (2)跨国公司把中国作为全球扩张的战略重点。越来越多的汽车工业跨国公司把地区总部设在中国,标志着中国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的地位不断提高。2002年根据沃尔沃公司的全球战略,欧洲、北美、亚洲是其3大战略重点。沃尔沃公司决定其亚洲地区总部设在中国,意味着沃尔沃公司在亚洲立足于中国发展。2002年12月18日,德尔福、霍尼韦尔等8家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通过了上海市外经委和外资委的认定,获得了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的认定书。跨国公司在2002年纷纷宣布了他们在中国的战略目标。丰田、本田公司把占领10%的中国市场作为其战略目标。日产计划2004年在中国销售30万辆汽车。大众和通用则把中国市场作为他们最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力图保持已经具有的优势。比较晚进入中国市场的马自达公司也宣布,中国是其“新千年计划的重要部分”。 (3)中国汽车企业开始走向世界,在全球范围优化资源配置。中国汽车企业利用国际汽车工业体系中的专业设计公司,为自己开发新产品。例如,上海汇众汽车有限公司与韩国双龙汽车公司合作,聘请10多位汽车专家,并且吸纳国内来自各大汽车厂的研究开发人才,成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型载货车。长安汽车公司与意大利一家著名汽车设计商合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PV 新车型。民营汽车生产企业吉利集团请意大利汽车项目集团、大宇国际株式会社帮助设计一系列轿车新产品。 中国汽车企业也开始进行全球采购。例如,上海汽车集团建立了所属企业共用件联合采购制,组织企业按照统一品质规范,参与全球零部件采购。陕西汽车厂通过全球采购,以性能优良的发动机装备新车型,使其重型车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成为有竞争力的产品。中国汽车企业不仅在整车开发方面利用国际资源,在汽车零部件开发方面更是如此。2001年,民营企业浙江万向集团在国外成功收购了美国上市公司UAI 公司,开创了中国乡镇企业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的先河,使该集团获得了海外市场运作和技术开发的能力。一汽汽车研究所与德国FEV公司合作开发CA6DE 系列柴油机,使中国汽车工业柴油机有了新突破。 (4)中国低廉的技术人力资本开始得到利用。跨国公司进入中国,除了占领中国市场之外,利用中国低廉的劳动力,重组自己的竞争优势也是重要原因。但是,20世纪跨国公司主要着眼于利用中国生产线上的劳动力,21世纪,跨国公司在中国已经开始利用技术人才为自己进行产品开发。通用汽车公司不仅利用与上汽合建的泛亚汽车技术中心为上海通用服务,同时也给通用北美部分提供技术服务。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母公司的某些技术开发项目拿到中国来做。 (5)合资方式发生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投资是单向的,即外国企业向中国汽车工业投资。2002年中国汽车生产企业开始向外国企业投资。上汽集团持股韩国大宇10%,开了中国汽车工业进入世界汽车资本市场的先河,标志着中国汽车企业开始积极主动地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自己的战略意图。上海通用作为一家合资企业以50%的股权重组烟台大宇,创造了国内汽车兼并的新模式。合资方式也由双方变成了多方。五菱、上汽集团、通用汽车公司共同组成了新的汽车公司;东风、广州、本田共同组成了本田的汽车出口基地。合资企业中有些实际上是外资占有控股地位。如“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汽车公司占25%股份,江苏悦达汽车公司占25%股份,韩国起亚汽车公司占50%股份。目前,已形成了中国3大汽车公司分别与多家跨国公司合作的局面。 三、中国汽车工业在国际汽车工业体系中的地位及其融入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 1 中国汽车工业在国际汽车工业体系中的地位 (1)根据中国汽车产品进出口计算中国汽车工业贸易竞争指数:2000年为-7,2001年为-77,2002年为-中国汽车工业仍然是一个基本上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从产业规模、企业规模、技术水平、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看,中国汽车工业也是一个整体上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在相当长时间内,中国汽车工业仍然是一个以国内市场为主的产业。 (2)目前中国汽车工业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分工体系中,从整体看位于加工制造环节,尽管与单纯搞组装的国家相比,处于较高层次,但是仍然属于比较低的层次。 (3)中国汽车工业有着巨大的、迅速发展的市场,低廉的劳动力,完整的、较强的制造业配套能力,较强的、较完备的技术开发体系,中国汽车工业可以在21世纪取得比较迅速的发展,规模、技术水平、竞争力都具有迅速提高的条件与可能。目前,中国汽车工业对跨国公司有着较大的依赖,但由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具有种种有利条件,中国汽车工业有可能最终成为具有独立开发能力、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4)经过一段较高速度的增长,2010年前后,中国汽车工业可望成为世界主要汽车制造基地之一,其后逐步成为全球商用汽车的主要生产基地,成为面向发展中国家和某些发达国家的商用汽车、中低档轿车的主要供应者,成为全球汽车工业某些汽车零部件的制造中心。 2 中国汽车工业在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的发展趋势 (1)中国汽车工业加速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系。随着跨国公司对中国汽车企业投资规模进一步的扩大,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企业进入跨国公司的系统之内,中国的大汽车企业也必将与跨国公司更加紧密地进行合作。跨国公司不仅在整车生产领域的兼并重组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兼并重组中,也将起到重要作用。随着中国汽车企业销售体系的对外开放,跨国公司在中国汽车市场上的竞争力将进一步提高。中国汽车工业与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的相互依存必将日益紧密。国外汽车厂商和中国汽车企业战略结盟的方式更趋灵活开放。中国汽车企业与跨国公司将长期全面合作,又全面竞争。 (2)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开发世界市场和中国市场,分享利益。2002年中国汽车市场已成为世界发展最迅速的新兴市场。到2010年中国轿车的需求年增长率将保持11%—13%的速度。随着中国逐步降低关税,汽车生产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轿车价格还会以较快速度降低,进入轿车消费领域的人会越来越多,跨国公司将与中国合作伙伴分享中国汽车市场不断扩大带来的利益。 中国汽车工业的零部件将更多地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采购系统,中国汽车工业将成为跨国公司某些整车产品的重要加工生产基地。跨国公司通过把生产制造转移到中国,获得成本优势,分散生产经营风险。中国汽车工业在国际汽车分工中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中国汽车工人的工资只相当于日本工人的1/10—1/15;在商用车生产方面具有一定竞争力;在某些劳动力密集的汽车零部件生产方面具有一定竞争力;在大批量生产的普及性轿车生产方面可望有一定竞争力;在技术开发方面也具有低成本的优势;对于中国的汽车市场,中国企业非常熟悉,跨国公司具有技术优势,具有全球生产、经销的优势。 (3)中国汽车企业在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的地位将逐步提高。在汽车工业发展的资本、市场、劳动力、技术诸要素中,中国最需要的是技术,由于中国汽车工业与发达国家汽车工业之间存在着较大技术差距,因此向中国转移技术,不会对跨国公司形成威胁。作为跨国公司重要的生产环节,中国汽车工业实力的增强,可以使跨国公司更加有效地利用在中国获得的低廉劳动力,获得国际竞争力。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企业技术开发能力的逐步获得,跨国公司对中国技术人才的利用以及由此带来的技术外溢效果,中国汽车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技术开发能力,中国汽车工业的繁荣吸引中国高技术产业的高级人才,中国汽车企业在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的地位会逐步提高。由跨国公司设计,中国企业生产的模式会逐步改变。一是转为中国企业参加设计(与跨国公司或者专业的外国汽车设计公司);二是以中国企业设计人员为主进行设计;三是跨国公司把某些设计开发工作委托给中国的设计人员,但是跨国公司掌握核心技术;四是中国汽车企业开发出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较高水平的产品。这一过程需要15年左右的时间。如果中国汽车企业能够抓住汽车工业新技术革命的机遇,这一过程还可以大大缩短。总之,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开发设计能力将逐步提高,最终将形成整个汽车企业与跨国公司在研究开发方面的分工合作。 四、政策建议 1 加速出台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 2002年中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已经超过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目前,在轿车消费方面仍然存在着中间环节收费过多、过滥的情况。为了保持国民经济及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政府有必要尽快推出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地方在制定有关环境保护政策时,也要考虑到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状况,留有充分的余地,以免对汽车需求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2 在政府支持下对汽车工业重大共用技术项目进行攻关 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生产制造能力超前于技术开发能力。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已经不是资金和市场,而是技术。中国汽车工业如果长期在技术上依赖跨国公司,就不可能改变在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较低的地位。世界汽车工业目前正处于一场技术革命之中,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从技术上看,已经完成了主要的突破,目前主要是商业化、产业化的推进。混合动力驱动系统技术已经成熟,日本的丰田和本田公司都有新型混合动力轿车投放市场。燃料电池技术发展迅速。2002年1月,美国政府支持的《自由合作汽车研究计划》(FREEDOMCAR)出台,该计划目标是开发具有商业前景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及氢气供应基础设施,以极大地改善环境,目标是加快实现汽车燃料电池商品化。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应当对汽车工业面临的技术革命有充分的认识,及时地介入有关研究。中国政府应当针对汽车工业中共用的重大新技术项目、基础研究项目组织联合攻关,同时制定有关政策,促进新技术的产业化。 3 积极推进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兼并重组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是中国汽车工业中相对薄弱的环节,但也是最有希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环节。政府应当积极推进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兼并重组,对于专业化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给予政策性扶植,鼓励外国大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进行兼并重组。 4 运用WTO 有关机制保护中国汽车工业 2002年中国汽车工业业绩甚佳,汽车进口配额对中国汽车工业发挥了重要保护作用。随着进口关税进一步下调,配额不断增加,国内汽车贸易体系对外国公司的进一步开放,中国汽车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竞争形势。因此,仍然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的保护政策。由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汽车零部件,汽车零部件关税下调速度较快。因此,运用WTO 有关机制保护汽车工业,主要应着眼于汽车零部件工业,通过对关键性汽车零部件产业损害监测,及时对有关企业提供保护。 〔参考文献〕 〔1〕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年鉴》(2002)。 〔2〕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世界汽车技术发展报告》(2002)。 〔3〕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编:《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2),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4〕赵英:《中国汽车的发展趋势和产业政策趋向》,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领导参阅》,2002年第35期。

101格栅对发动机冷却模块性能影响的模拟与试验分析102高压共轨燃油系统轨压波动特性实验研究103油轨压力对高压共轨喷油特性影响研究104组合式电控单体泵结构与性能分析105商用车推力杆优化设计分析106直喷发动机进气道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107基于某型柴油机喷油器喷油特性实验的仿真模拟108亥姆霍兹消声器在某车进气系统中的应用109某欧Ⅳ柴油发动机阀积炭问题试验研究110动力学仿真在汽车发动机轮系设计中的应用111轿车热平衡能力分析与试验研究112基于耦合仿真技术的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的研究113喷油正时对直喷汽油机燃烧排放的影响研究114高压共轨喷油器结构参数对喷油规律的影响115高压共轨喷油器电磁系统对喷油规律的影响116某汽油机机体温度场计算与分析117发动机油底壳分析与优化118燃烧离子电流特性试验研究119发动机气门旋转运动的研究120某四缸汽油机的性能提升研究121动力总成引起的轿车转向盘异常振动问题的研究122汽油发动机试验台架及其控制系统开发123高压共轨系统高速电磁阀测试系统开发124柴油机喷油系统喷油量自动测量试验研究125汽油机正时轮系噪声机理研究与改进126&发动机润滑系统优化127基于博世共轨系统的喷油特性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分析128410汽油机机体的温度场分析129可变喷嘴环涡轮增压器涡轮级流场模拟130变速器的标定及测试131考虑密封阻尼的球轴承增压器转子动力学特性分析132内外部对柴油燃烧控制的仿真研究133121发动机开发1344系列电控多点喷射汽油机的开发135一汽集团乘用车动力总成低碳技术策略136电控柴油机控制策略对整车性能及油耗影响研究137中重型柴油发动机制动开发138稀燃天然气发动机基础控制参数标定方法研究139对富氧下增压中冷发动机性能的影响140生物柴油对发动机的腐蚀磨损机理分析141乙醇汽油对燃油管路的影响142/甲醇混合燃料燃烧的非常规排放特性试验143两用燃料发动机气门和阀座磨损研究144内燃机代用燃料的性能与前景分析145汽油及3航空煤油喷雾特性的数值分析146可再生燃料汽车技术研究及前景展望147点燃式甲醇发动机的甲醛和未燃甲醇排放测试方法研究1486多点电喷燃气发动机在解放客车上的应用149高压绝缘电阻监测应用技术分析150燃料电池发动机热特性试验研究151串并联电动汽车电池包的电位均衡测试152混合动力重型商用汽车驱动系统设计153插电式混合动力城市公交车参数匹配与仿真154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参数匹配155电动客车动力总成控制策略仿真分析156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燃料电池神经网络模型157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策略的研究158薄膜电容在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中的应用研究159电动轮驱动电动车直线行驶转矩协调试验研究160纯电动汽车空调制热方案探讨161强混合动力液压系统设计与优化162基于燃料经济性试验的混合动力客车控制策略分析163电动汽车制动系统真空助力特性研究164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热管理系统流场优化研究165基于平台的电液复合制动系统研究166基于的转矩修正的控制策略167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混合动力客车模糊控制策略研究168四驱混合动力方案设计169电驱动车辆回馈制动与摩擦制动耦合控制试验研究170混合动力汽车用复合电源性能研究171再生制动系统硬件在环仿真实验平台172纯电动汽车前向仿真模型的研究173纯电动客车底盘结构参数匹配方法研究174基于观测器的可变转向特性新型底盘控制算法研究175电动汽车高压直流电系统绝缘监测装置研制176一汽强混合动力系统平台开发177一种汽车能量再生减振器的特性研究178串联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控制系统开发与实车测试179并联混合动力客车控制参数标定系统开发180混合动力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系统设计分析181电动机减速器/变速器系统扭转振动控制研究182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仿真183基于神经网络的汽油机过渡工况空燃比多步预测控制研究184客车节能减排技术185对天然气双燃料柴油机排放性能影响的研究186新型零排放燃油蒸发控制系统187对柴油机颗粒物排放粒径分布的影响研究188曲轴箱污染物排放及规避对策研究189测定汽车室内空气中醛酮化合物的方法研究190欧Ⅳ客车底盘后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191商用车系统无空气助喷喷嘴的喷雾特性研究192后处理系统对柴油机颗粒物成分的影响研究193柴油机系统中尿素分解和沉积研究194热电发电机在汽车尾气余热回收中的应用进展195柴油机尿素系统实验研究196车辆尾气余热发电模拟试验研究197国产大尺寸车载金属载体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198基于部分流采样的稀释比对排放的影响分析199国Ⅳ柴油机2及3排放特性试验研究200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排放和能耗评价方法研究201重型国4柴油机系统再生策略及对试验循环排放的影响研究202满足低排放法规的轿车柴油机技术综述203国Ⅳ阶段蒸发排放控制的试验研究204轻型汽车排放结果测量精度分析205车用柴油机瞬态工况的颗粒数量排放206燃料特性对于柴油机微粒排放粒度分布的影响207燃气发动机油在重型燃气发动机上的应用研究208柴油清净剂清净性初步研究209车用齿轮油热氧化特性试验研究2010101基于知识工程优化的车身轻量化设计2010101虚拟汽车环境下的汽车电子电器系统集成测试2010102车辆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测试方法研究2010102覆层技术在车身纵梁成形模上的应用2010102基于有限元的客车车身骨架模态分析2010103变速器齿轮齿厚监控方法及实践2010103基于有限元法的轿车白车身模态分析研究2010103基于总线的双离合器式轿车综合控制2010104车身钢板激光双光束焊接技术研究2010104车载控制器信号与电源完整性分析设计2010104技术在53发动机钢机罩自主设计中的应用2010105变速器副箱支板离子氮化变形控制2010105基于555的整车控制器电磁兼容性分析与设计2010105基于声固耦合的汽车驾驶室声学设计2010106过冷式冷凝器在商用车上的应用2010106基于车身虚拟振动台的汽车橡胶衬套特性分析2010106碳化硼涂层活塞环磨损性能的试验研究2010107某自卸车车架前部开裂原因分析2010107汽车空调系统异响的研究与解决2010107浅谈白车身生产试制过程中的焊装精度控制方法2010108“数字化工厂”软件在一汽轿车的应用2010108乘用车车身疲劳仿真分析方法研究2010108液体加热器在货车上的应用2010109乘用车白车身整体刚度性能指标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2010109齿轮型刀具加工齿轮弯曲应力的计算分析2010109主动悬架Q控制加权系数模拟退火遗传优化2010110基于汽车防盗方案中解调技术的分析2010110汽车造型设计的中国元素美学思维探索2010110柔性制造技术应用实例——重型货车转向节自动加工线的开发2010111基于蓝牙的泊车控制系统2010111轿车车身骨架精度调试方法研究2010111物流仿真在焊装工艺规划中的应用2010112半挂汽车列车制动力分配研究2010112功能尺寸在车身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2010112中频逆变技术及功能在白车身焊接中的应用2010113基于32443的驱动系统设计2010113技术在某发动机下护板国产化中的应用2010113针对车身防腐性的涂装同步工程分析方法研究2010114车身闭合力质量改进与试验设计的应用2010114热冲压成形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2010114整车控制器实时系统任务机制的研究2010115顶盖模具新工艺应用2010115基于的车身激光在线检测系统特性分析2010115总线通信技术在车型上的应用2010116车载供电系统的中国测试工况开发2010116发动机连杆涨断加工关键技术研究2010116基于车身结构拓扑优化的车身轻量化研究2010117车身附件动态特性的试验及结果评价方法2010117商用车用比例继动阀控制方法的研究2010117纵梁零件冲压工艺设计中的关键点2010118车门限位器布置与设计初探2010118路面附着系数跃变识别与控制研究2010118重型桥壳轻量化制造工艺2010119基于的焊装夹具模块化设计研究2010119汽车设计开发中驾驶员视野设计及校核2010119优化设计在框架车身开发中的应用2010120道路交通事故起因鉴定新方法的应用2010120基于订单生产的车身高架仓库建模研究2010120汽车车窗智能控制的研究2010121基于和联合仿真的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研究2010121基于缩减模型与混合变量结构优化的客车骨架轻量化研究2010122车辆正碰加速度波形()特征参数与乘员伤害研究2010122某款车型侧面车身结构碰撞安全性能开发设计2010122涂装同步工程在汽车产品开发中的应用2010123车辆安全文化评价方法研究2010123双前桥车型侧滑调整工艺研究2010123阻尼和加强减振材料在车身上的应用2010124两种汽车稳定性控制策略的分析与比较2010124浅谈商用车驾驶室分装方案2010124行李箱过冲击计算方法及性能优化研究2010125基于局部均值分解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2010125某车型白车身动刚度计算方法与性能优化研究2010125总装配厂防磕碰改善探讨2010126防错技术在轿车白车身制造工厂中的应用2010126军用运输车安全乘坐装置的设计与试验研究2010126商用车驾驶室卧铺骨架的轻量化设计2010127车身模态仿真分析与试验验证2010127汽车制动盘热翘曲与影响因素仿真分析2010127双转向桥车辆侧滑原因及其检测方法2010128基于变压边力控制的高强度钢板车顶横梁成形及回弹分析2010128基于二次开发的轮胎胎面自激振动仿真及影响因素分析2010128拓扑优化在白车身概念设计中的应用2010129基于遗传算法的导流罩外形多目标气动优化设计2010129盘式制动器连续制动温升计算模型2010129汽车轮毂轴承预紧力影响因素分析2010130江淮重型汽车系统故障诊断方法2010130汽车白车身精度控制思路与方法的探讨2010130商用车车轿表面防护技术研究201013180镁合金动态再结晶软化行为的唯象本构描述2010131汽车轻量化技术2010131汽车制动力分配比设计与仿真计算2010132从被动安全角度看国内长头重型载货汽车的发展2010132轿车车内噪声控制研究中的车身表面空气动力学仿真2010132裂解连杆的加工工艺及材料2010133半挂液罐汽车操纵稳定性控制的研究现状2010133基于高速拉伸实验的车身用钢板材料应变速率敏感特性研究2010133商用车驾驶室白车身轻量化结构优化研究2010134宝钢汽车排气系统用不锈钢产品开发2010134车辆随机路面激励时域模型的建立与仿真2010134钢铝混合车身结构自冲铆的模具几何对连接性能的影响2010135侧面碰撞模拟台车试验研究2010135连退过时效温度对铝系双相钢成形性能的影响研究2010135设计阶段车身模态分析及结构改进2010136Ⅱ侧碰假人伤害特性研究2010136连续变截面辊轧板在车身柱中的应用及参数优化2010136汽车用超低碳加磷高强钢210冷轧生产工艺探讨2010137国产车如何应对欧洲偏置正面碰撞2010137烘烤硬化钢140组织和性能的研究2010137轻量化车身结构抗撞性多目标及可靠性综合优化2010138高填充高熔指改性材料的应用实践2010138基于侧撞性能的门内饰板结构优化设计2010138某尾门下垂原因分析及其改进2010139车用涡轮增压器轻量化材料的应用研究2010139基于有限元法的客车骨架结构分析及改进设计2010139某轿车正面安全气囊性能仿真研究2010140410汽油机曲轴疲劳寿命分析2010140基于材料试验的发动机橡胶悬置有限元分析2010140基于双核的车载视觉平台设计2010141合理评价汽车用螺栓的方法2010141尼龙管特点以及在汽车燃油管路上的应用2010141汽车恒速制动过程制动安全性检测研究2010142科技皮纹的开发与应用2010142离心铸造电子封装用/109复合材料组织分析及热膨胀性能研究2010142汽车自适应巡航系统的模糊自校正控制算法2010143国内车型头部碰撞保护现状分析2010143基于稳定性的车门抗凹陷性能分析及优化2010143仪表板造型面工程可行性的研究2010144甲醇汽油对橡胶材料的溶胀性研究2010144汽车偏置碰撞中的前横梁改进2010144液力缓速器气液控制系统研究2010145基于q的扭力梁强度分析及优化2010145汽车橡塑件老化试验研究2010145软件在汽车安全碰撞试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2010146车用磁流变阻尼器迟滞特性分析及试验建模2010146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改性研究进展2010146某轻型货车制动系统改进设计与制动性能分析2010147汽车排气系统悬挂点优化研究2010147行人保护试验冲击点精度研究2010148汽车风窗除霜性能分析2010148行人保护头型试验曲线研究2010149车辆点优化设计研究2010149轿车侧安全气囊在内饰侧面约束系统中的匹配与优化2010150轿车减振器立柱总成的匹配探讨2010150有利于行人腿部保护的车身前端设计和优化2010151积水路面轮胎纵滑特性分析2010151汽车消声器设计2010152乘用车风窗玻璃在整车开发初期的研究2010152载货车水泥护栏碰撞研究2010153侧面碰撞假人12伤害机理及约束系统优化2010153基于的某重型8×4自卸车整车性能分析2010154定位系统在仪表板总成设计中的应用2010154某车型侧面碰撞假人胸部伤害值的优化分析2010155轿车用燃油泵油量指示错误问题分析2010155正面碰撞过程中胸部伤害关键影响因素分析2010156轿车风窗玻璃刮水器系统的设计方法2010156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碰撞事故识别算法研究2010157基于神经网络的半挂液罐汽车动力学仿真分析2010157汽车电子式组合仪表设计2010158侧面碰撞乘员下肢伤害研究2010158刮水器电动机对刮水器动力总成噪声影响试验研究2010159基于/的钢板弹簧建模及仿真应用研究2010159某车型正面碰撞车身结构安全性能优化2010160某车型的前端保护系统优化2010160某款轻型货车保险杠骨架开裂的分析与改进2010161多目标形貌优化方法研究2010161某车型正面碰撞车身结构和总布置优化2010162基于?的汽车模态相关性分析与优化2010162燃料电池轿车后碰撞仿真与试验分析2010163基于方法的侧面车体结构优化分析2010163橡胶衬套动力学模型研究综述2010164汽车除霜分析2010164声发射信号在碰摩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2010165车轮轮辋内部流场特性分析2010165基于的整车平顺性仿真研究2010166安全拉手回弹结构原理分析2010166阶跃输入下非满载液罐车的动力学建模及响应分析2010167基于和unk制动力分配系统的联合仿真2010167轿车底盘结构件疲劳分析与模拟计算方法研究2010168基于虚拟迭代技术的汽车轮心激励求解2010168正面碰撞车身材料和结构改进方法研究2010169进气系统优化分析2010169某量产安全气囊结构改进研究2010170基于传递路径分析的汽车车内噪声控制方法研究2010170基于有限元法的汽车与行人腿部碰撞仿真研究2010171分析在车内结构噪声问题整改中的应用2010171汽车油箱吊挂支架的强度分析及优化2010172侧风对高速行驶汽车操纵稳定性影响的研究2010172用语言清晰度分析动力总成传动系统敲击噪声2010173开发初期变速器箱体辐射噪声研究2010173汽车整车定位策略设计开发的探讨2010174两厢轿车搁物架内饰板总成异响优化设计2010174三维虚拟路面重构及其验证2010175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试验平台研究2010175声学包装零件在提高两厢车整车性能中的应用2010176一种汽车速度和前轮转向偏角测量方法2010176应变能在模态优化中的应用2010177基于的发动机失火诊断数据采集系统2010177汽车内部凸出物法规符合性设计的研究2010178车辆动力学开发方法综述2010178基于模态应力恢复的车架虚拟疲劳试验2010179局部均值分解在齿轮故障诊断中的应用2010179汽车空调负荷计算方法对比2010180横向间距对超车气动特性影响的动态模拟2010180基于车内振动控制的副车架分析与优化2010181车用燃油泵噪声的分析和优化2010181基于插值响应面的优化设计方法在汽车零部件设计中的应用2010182基于联合仿真的半主动悬架模糊控制2010182基于小波包神经网络的连杆轴承故障诊断2010183多轴越野车辆悬架性能分析2010183牵引车冷却液温度偏高故障分析及优化设计2010184某款微车底盘动态性能的实车调校2010184轻型越野车扭杆式双横臂独立悬架下横臂结构优化设计2010185气相色谱法测定汽油中乙醇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2010185悬架阻尼特性的研究2010186基于振动理论的悬架系统优化匹配研究2010186太阳辐射下客车车厢内热环境状况的分析研究2010187七自由度模型下主动空气悬架最优控制研究2010188汽车前照灯分析及结构优化2010188悬架减振器与车身之间间隙检测方法研究2010189基于道路试验的重型车辆滑行阻力分析2010189直线导引型前独立悬架及转向杆系的设计与动力学仿真2010190汽车悬架设计及流程分析2010190系统控制策略的试验研究2010191虚拟试车场技术预报轿车悬架系统耐久性研究2010191重型混合动力车辆能耗和排放测试标准研究2010192轿车麦弗逊悬架前支柱总成优化设计2010192汽车仪表板异响分析研究2010193半主动悬架操纵稳定性控制算法研究2010193重型车排放测试方法的研究2010194浅析商用车挠性软管质量现状、试验探测和实验室测试方法2010194中间位置转向试验评价方法分析研究2010195混合动力车用电机系统的台架试验研究2010195整车热管理分析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2010196汽车开关门声品质的评价与改善措施的研究2010196铸造桥壳的拓扑优化设计研究2010197基于滤波算法的车辆侧向和纵向速度的估算2010197式举升机构的快速设计计算2010198电控共轨柴油机高原性能台架模拟标定方法2010198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传动系统的分析与动力匹配2010199动力总成引起的轿车转向盘异常振动问题的研究2010199考虑车轮滑移的汽车动力传动系参数优化2010200半轴杆径与传动系冲击载荷关系的研究2010200基于的高速公路超车行为辨识与分析2010201浅谈中国智能交通2010201驱动桥支撑刚性对齿轮啮合特性的影响分析2010202载货车系统中膜片弹簧离合器的选型2010203冰雪天气下的城市交通控制研究2010203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液压仿真与实验研究2010204后悬架限位行程设计研究2010204基于/的辅助泊车仿真系统2010205高效率手动变速器开发2010205基于多维高斯的驾驶员转向意图辨识2010206车辆跟驰的计算机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2010206基于动力学仿真的悬架系统优化设计2010207基于颜色空间的交通标志的定位与分类方法研究2010207限滑差速器结构原理及应用简介2010208变速器齿轮载荷测试与编谱2010209基于滑转率监测的夹紧力控制研究2010210汽车底盘试验操纵台架改进设计2010211一种自卸车举升机构优化设计方法的应用研究2010212变速器齿轮传递误差分析与优化2010213单体泵柴油机智能故障诊断技术研究2010214基于1939协议的重型车辆坡道识别实时算法2010215换挡系统的仿真技术2010216差速锁齿套强度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2010217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的开发研究2010218壳体油道流场分析和优化2010219重型车动力传动系统优化匹配2010220换挡品质评价在轿车开发中的应用2010221齿轮齿条动力转向系统动态试验研究2010222基于改进的智能车辆机械转向装置改造方案设计201022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相位补偿2010224基于神经网络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线故障诊断研究2010225汽车主动转向与主动横摆力矩协调控制策略研究2010226高速转弯操纵性能的评价方法研究2010227转向盘力矩特性舒适性损失评价2010228基于分数阶控制的主动前轮转向转角跟踪控制2010229差动助力转向系统转矩协调控制仿真2010230大型车辆电动助力转向器设计研究2010231一种汽车电控液压助力转向器电控装置2010232汽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性能研究2010233用准无位置传感器控制2010234当代先进汽车冲压线输送系统2010235汽车工厂信息系统设计分析2010236涂装车间机械化输送系统运行模拟仿真20102375节能灯在汽车总装工位照明上的应用2010238浅谈凸轮轴机加工生产线工艺设计与设备验收2010239代工、追赶与中国汽车企业的转型2010240中国由汽车大国成为汽车强国的有关问题2010241浅谈汽车设计中的降成本2010242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思考和建议2010243质量与顾客满意管理2010244汽车企业节能管理2010245浅论“5”管理促进企业文化的形成2010246浅谈在生产设备中的应用2010247东风商用车公司精益生产物流研究2010248基于技术路线图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2010249浅谈重型货车零部件第三方物流的库房布局规划2010250浅谈汽车物流配送中心内部的平面布置2010251浅谈目视化管理在物流企业现场改善中的应用2010252浅析运输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中的作用2010253汽车产品研发中的成本管理方法研究2010254浅谈汽车工厂如何做好基层质量管理2010255基于故障树的汽车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研究2010256基于资产评估原理的二手车评估方法比较研究2010257浅谈产品研发过程中的质量管理2010258大型特种车驾驶模拟器自动评分模块的设计2010259汽车油泥模型师培养及能力评定方法的探讨2010260汽车可回收设计研究2010261设计符号学在汽车定制设计中的应用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