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韵律语法研究现状论文题目怎么写啊初中

发布时间:2024-07-07 07:33:46

韵律语法研究现状论文题目怎么写啊初中

通过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考察学生是不是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在写之前,同学们要先把收集和阅读过的与所写毕业论文选题有关的专著和论文中的主要观点归类整理,并从中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在写毕业论文时,对这些主要观点进行概要阐述,并指明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和其发表观点的年份。还要分别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研究的不足之处,即还有哪方面没有涉及,是否有研究空白,或者研究不深入,还有哪些理论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在研究方法上还有什么缺陷,需要进一步研究。三、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应注意的问题二是要反映最新研究成果。三是不要写得太少。如果只写一小段,那就说明你没有看多少材料。四是如果没有与毕业论文选题直接相关的文献,就选择一些与毕业论文选题比较靠近的内容来写。

研究现状:指出权威研究的怎么样,主流对这个课题研究到了什么地步。研究难点:什么地方难研究,难的原因是事物复杂还是研究方法落后。

‍‍一般写得吸引人的文章相对传播得就会好,而题目是读者看到论文时,第一眼要看的内容,就像眼睛对于人一样重要,所以拟一个好的题名就显得很重要。现以医学论文为例,简单介绍一些小经验。医学论文题名在拟定时,一般均应符合明确,特异,精炼的特点。首先,要想检验自己的题名是否达到明确的要求,可以看其中是否包含了文章的研究对象、处理因素和实验效应三个要素,就是说读者通过阅读题目就可以明确了解文章的这三个最重要方面。第二,题名拟定也要符合特异的特点,就是说当最终你的文章发表后,读者搜索你的题名只会搜索到你这一篇文章,因为你用的方研究对象和方法必定会有所创新,所以在拟定题目时就要交待的具体一些。比如医学论文里如果涉及到某种外科的治疗方法,那题目中就要写出具体采用的是哪种术式;如果涉及到肿瘤的分型,一定要写出具体的类型,等等。第三,题目在拟定时还要注意精炼,不能为了交待清楚无限制地加长题目。为了达到精炼的目的,可以用一些缩写,将本行业公知公用的一些术语采用缩写的形式。还有一些不能简单用缩写解决的情况,比如之前提到的,处理因素如果是手术,而文内又涉及到好几种术式时,题目可以用“不同的…”这样的词表述,但这时就需要作者在文章的摘要或者前言部分再具体列出这几种术式,具体是什么。总之,医学等科技类论文拟定题目时如果能注意兼顾考虑好以上几个方面会比较好。‍‍

韵律语法研究现状论文题目怎么写初中英语

纵观我国英语教学的发展史,语法教学一直处于摇摆不定的位置。语法教学从建国后到60年代末,一直采用语法翻译法进行教学,语法受到极大的推崇。随着外国先进教学理念的引入和语法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发现语法翻译教学法自身种种弊端,逐渐开始淡化语法教学,开始着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特别是2001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要求改变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的观点,语法教学受到了严重的抨击。尤其在小学课堂中,教师开始回避语法教学,只关注到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往,虽然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所提高,但是由于语法知识薄弱,学生出口错误频繁、句子支离破碎的现象非常普遍。为了扭转忽视语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教育部在2011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此次课标改革将小学阶段应该教授的所有二级语法项目在附录中明确列举出来。这就为小学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内容提供了良好的依据,教师可以以此为纲领,更好的把握小学语法教学的尺度。本研究从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入手,以三所小学高年级英语语法教学为例,从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调查分析了当前小学课堂语法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语法教学地位认识不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有畏难情绪;学生参与度不够,缺乏主动性;忽视母语在语法教学中的作用;教师不恰当纠错,造成学生挫败感。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进一步原因分析,认为造成语法难教难学主要有五个原因,分别为:语法教学方法理解狭隘,学生自身认知水平有限,教师自身缺乏理论学习,应试教育下的升学压力,汉语与英语间的差异。最后,针对问题联系课堂实际,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及建议,如正确定位小学语法教学;加强教师自身理论学习;关注学生情感态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多种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根据《牛津小学英语》课本列举了相应的教学案例,旨在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果,对小学生英语学习有所帮助,对小学英语教师进行语法教学有所参考和启发。 [1] 程燕芬 图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 快乐阅读 2012(36) [2] 黄明敏,吴金洪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方法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2(29) [3] 汤敏敏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浅谈小学英语语法知识的建构[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2(06) [4] 苗承燕,刘咏梅 第三学段学生汉语思维对英语句法学习的影响研究——基于武威市凉州区6所小学的调查[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2(01) [5] 李泓 新课标下对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思考[J] 小学时代(教师) 2011(11) [6] 朱耀华 对当前英语语法教学的一些思考[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 2011(03) [7] 吴莲萍,朱朝春 英语教学中“语法翻译法”与“直接法”的分析与比较[J] 科技信息 2010(10) [8] 张云辉,李尚一 主要外语刊物语法教学文章综述(1997~2006)[J] 山东外语教学 2008(05) [9] 王邦民 英汉间的语法差异与联系[J] 山东教育 2008(14) [10] 衡仁权 国外语法教学研究的最新发展综述[J] 外语界 2007(06)

一、什么是探究式教学法二、探究式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这部分主要探讨,英语教学中应注意的方法与步骤,以及其他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三、探究式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案例分析四、总结大概就是这个思路吧,其实我觉得大学毕业论文大概就是遵循一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顺序。因为大学本科阶段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量只能让我们做到这么多。满意请采纳。

论文题目不仅能准确反映论文特定的核心内容,也是专家审稿和读者最先映入眼帘的内容如何拟定一篇英语论文题目呢?学术堂在此提供了20条优秀的英语专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  1、高中英语情境教学的应用研究  2、中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有效衔接研究  3、朗读时长对初中生英语学习成绩的影响  4、中职英语任务型教学应用研究  5、多元智能理论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6、高中小组合作式过程写作实验研究  7、第八届全国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观摩课课堂导入活动研究  8、积极情感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9、成长期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设计现状研究  10、基于英文绘本的小学高年段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11、通识教育视角下高职院校英语综合课程开发研究  12、初中优秀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研究  13、初中英语家庭作业现状研究  14、初中英语学习中汉语语音迁移影响因素研究  15、高三学生英语写作中的错误分析  16、形成性评价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17、南疆地区维吾尔族高中生三语习得现状调查研究  18、中职生英语学习动机现状与调控策略研究  19、基于教师介入的初中英语自主学习研究  20、优课系统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韵律语法研究现状论文题目大全初中英语

去ABC 天下英语看看,里边资源很充足

这个可以直接去知网看看,看一些最新的论文,反应了现在这一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回答 提问 这些都被用过了 不能在写了 还有新的吗

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中以内容为依托的外语教学模式研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文化哲学研究中国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问题与对策跨文化交际法中国英语教学模式探析母语正负迁移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大学英语口语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网络环境下城市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研究网络条件下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高中英语中的文化教学

韵律语法研究现状论文题目大全初中生

语法问题 语法意义是语法的内容,其实质是语义关系。语法的一些基本问题如虚词、词类、结构都能用语义关系来解释。虚词只是语义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词类不过是对词按语法意义进行的一种分类。结构是词语组合去掉词汇意义后剩下的语义关系框架。语法实质是语义关系的观点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的语法特点,建立符合汉语实际的汉语语法学。 研读古籍应该具备一些古汉语语法知识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许多值得后人学习效法。大家如果能够多了解传统文化,继承其中优良的遗产,进而了解我国先民为世界文明所作的许多贡献,就必定能够建立国人的自信心与荣誉感,加强民族的凝聚力量。如何方能达致上述的目标?我认为通过古籍研读是一种必要而且是有效的途径。古籍是用古代汉语书写成的,它不同于今语,语音、语义、词汇和现代汉语都有许多差异,在阅读上产生了一定的难度,所以读者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古代汉语知识,如识其文字、晓其音韵、通其训诂、明其语法,了解当时的典章制度和民情风俗等等。本文拟就其中的语法部分,略加申论。我们在阅读古籍时,有时会有这种现象,就是一篇文章摆在眼前,大部分的字也都认识,可是就是不懂它的意思。这其中的原因当然很多,但主要是两点:一是词汇,一是语法。关于词汇可以检查各种工具书,大致上能够解决;倒是语法,需要在平时就具备一定基础,若是临时抱佛脚,那真有无从下手之感。例如下面两个句子: (1) 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 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 (2)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同上》) 例 (1) 中的 "寡人是征"、"寡人是问" 和例 (2) 中的 "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四句中都有一个 "是" 字,句法结构也完全一致,如果把它们作同样的了解,那是大错特错的。例 (1) 中两个 "是" 字是指示代词,意思是 "这个",在结构上是 "征" 和 "问" 的前置宾语,"寡人是问" 是 "寡人责问这个" 的意思 ( "征" 与 "问" 同意 ) 。例 (2) 中的两个 "是" 字是结构助词,没有实际的意义,只是个宾语提前的标志, "岂不谷是为" 就是 "岂为不谷","先君之好是继" 就是 "继先君之好"。如果不在语法上把它们弄清楚,不是看不懂原文,就是可能会错了意思。如《论衡.问孔》: "末如也巳,何必公山氏之之也?" 这两个句子没有一个字不认识,要解释的话也只有"末"是无指代词,作"没有地方"讲, "如" 作 "去" 讲,"巳" 是 "罢了" ,"公山氏" 是 "公山弗扰" ,鲁国大夫季氏的家臣。但句子还是看不懂,问题出在两个 "之" 字上。这在语法上看,也是个宾语前置的句子,前一个 "之" 字是结助词,无义,后一个 "之" 字是动词,作 "往" 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 就是 "何必之公山氏也" ,全文的意思是 "没有地方去就罢了,何必去公山氏那里呢?" 语法的问题一弄清楚,文意也就自然明白了。又如: 文帝复遣宗人女翁主为单于阏氏,使宦者燕人中行说傅翁主。说不欲行, 汉强使之。说曰:"必我也,为汉患者。"《汉书.匈奴传》 颜师古对于最后一句的注解是:"言我必于汉生患。" 意思还是不大清楚。其实这是一个主语和谓语前后次序颠倒的句子,中行说这个人本来不愿意到匈奴去,朝廷强迫他,所以气愤地说:"为汉患者,必我也。" 因为强调 "我",就把谓语提前了。 古代汉语语法是讲解古代汉语词语和句子的构造种种规则的,是了解古代汉语的利器,是学习古籍的津梁,在研读古籍时,掌握必要的古代汉语语法知识,那是一定的。下面提出三点来讨论,藉以显示具备古代汉语语法知识对于了解古籍的重要性。 一 词类与句子成分的非对应关系 古代汉语词类基本上可以分为名词、代词、形容词、数量词、动词、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助词、叹词、应答词等十二类,句子成分则有主语和谓语、述语和宾语、定语及其中心语、状语及其中心语、补语及其中心语等五组。各种词类在句子里虽然基本上也有一定的功能,作某种句子成分;但词类和句子成分并不是绝对的对应关系,某种词类一定作某种句子成分而不能作其它的句子成分,它们是灵活的,一种词类除了基本上作某种句子成分,往往也有其它的功能,这在阅读古典文献时要细细体会分别。 名词在句子里经常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这是它的基本功能。比较特别的是还可以用做状语,例如: (1) 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 (2) 秦穆公以来,稍蚕食诸侯。(《史记•始皇本纪》) 例(1)中的"人"和例(2)中的"蚕"都是名词作状语,用来形容动词"立"和"啼",这是一种比喻的表示,拿用做状语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行动特征,来描绘动词所表示的行动的方式或状态。"人立"是说"像人站立似的站着","蚕食"是说"像蚕食桑叶似的慢慢侵略"。 (3) 彼秦者……虏使其民。(《战国策•赵策》) (4) 今而后君之犬马畜伋。(《孟子•万章下》)例(3)中的"虏"和例(4)中的"犬马"也都是名词作状语,用来形容动词"使"和"畜",这是用来表示对人的态度,把动词宾语所代表的人,当做用作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来对待。"虏使其民"是说"像使用奴隶那样使用他的人民","犬马畜伋"是说"像畜养犬马般的对待伋"。 (5) 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 (6)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柳宗元(黔之驴)) 例(5)中的"法"和例(6)中的"船"也都是名词作状语,用来形容动词"斩"和"载",指出动词所表示动作的依据或工具。"法皆斩"是说"依据法律,都应当斩首","船载以入"是说"用船载运进来"。 名词的特殊用法,除了用作状语,还可以活用为动词作句子的谓语,例如: (1) 许子冠乎?(《孟子•滕文公上》) (2) 左右欲刃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冠"在这里是"戴帽"的意思,"刃"是"刺杀"的意思,本来都是名词,但都活用为动词作句子中谓语的中心词了。 名词不但可以活用为动词作谓语,它还可以作述语,后面直接带宾语,例如: (3)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诗经•邶风•北风》) (4) 乃使其从者衣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乘势,则哀公臣仲尼。(《韩非子•五蠹》) (6) 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胡诠(上高宗封事)) 例(3)的"雨"是"降"的意思,例(4)的"衣"是"穿"的意思,本来都是名词,在这里用作支配性的述语,对后面的宾语产生支配作用。例(5)的"臣"和例(6)的"臣妾"、"刘豫"则是名词的使动用法,"臣仲尼"是"使仲尼为臣","臣妾我"、"刘豫我"是"使我为臣妾"、"使我为刘豫"。 其它的词类,譬如形容词最广泛的用途是用作定语,其次是作谓语和状语,这三者是形容词的主要功能;但除此而外,形容词也可以充当补语、主语、宾语和述语。动词最主要的语法功能是作句子的谓语,但也常用作定语、状语、补语,也可以作主语和宾语。我们如果能充分认识这些情况,对于了解古籍的文意一定大有帮助。二 句子结构的语序变化 和现代汉语一样,古代汉语句子的结构基本上也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述语在前,宾语在后;不过在一些特别的情况下,它们的顺序也可以前后颠倒,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 主语和谓语的次序颠倒,作用是为了强调谓语而把谓语移到主语前面去。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感叹句和疑问句中。例如: (1) 甚矣,吾衰也!(《论语•述而》) (2) 大哉,尧之为君也!(《孟子•公孙丑》) (3) 何哉,尔所谓达者?(《论语•颜渊》) (4) 谁与,哭者?(《礼记•檀弓》) 述语在前,宾语在后,这是一般的正常情况,但是下列几种情形,宾语的位置在述语之前。 (一) 在比较早的古代文献里,代词作宾语时,往往放在述语的前面。例如: (1) 惟我事,不贰适。(《尚书.多士》) (2) 赫赫师尹,民具尔瞻。(《诗经•小雅•节南山》) "惟我事"就是"惟事我","民具尔瞻"就是"民具瞻尔"。不过这种在一般句子里把代词宾语前置的语法结构,在周代巳经是一种残迹了,如下面的句子里也是代词作宾语,但是述宾的顺序并没有变动。 (3) 天惟畀矜尔。(《尚书•多士》) (4) 惠而好我,携手同行。(《诗经•邶风•北风》) "矜尔"、"好我"的顺序都没有变动。这种宾语有时前置有时不前置的情形,读者应该有所了解。 (二) 在用"不、未、毋、莫"等否定词构成的否定句里,如果宾语是代词,这个代词宾语通常不放在述语之后,而放在述语之前。 (1)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诗经•郑风•褰裳》) (2)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孟子• 梁惠王上》) "子不我思"就是"子不思我","臣未之闻也"就是"臣未闻之也","之"指桓文之事。 (三) 在疑问句里,如果宾语是疑问代词,这个宾语也要放在述语的前面。例如: (1)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 (2) 孟尝君曰:"客何好?"(《战国策•齐策四》) "又谁敢怨"是说"又敢怨谁","客何好"是问"客好何",如果宾语不前置,反而不合乎古代汉语语法的实际情形了。 (四) 有时为了强调宾语,也把宾语提前,并且在提前了的宾语之后加结构助词"是"、"之"、"焉"、"斯"、"为"等字作为提前的标志。例如: (1)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左传•僖公五年》) (2) 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3) 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隐公六年》) (4) 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尚书•金滕》) (5) 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汉书•苏武传》) "将虢是灭"就是"将灭虢","宋何罪之有"就是"宋有何罪","晋郑是依"就是"依晋郑","则罪人斯得"就是"则得罪人","何以汝为见"就是"何以见汝"。在这些句子里,要知道"是"、"之"、"焉"、"斯"、"为"都没有意义,只是宾语提前的标志罢了定语的位置一般在定语中心语的前边,但有时为了强调、特出定语,或者定语比较长,为了行文方便,便把定语移到它的中心语的后边,而在中心语与定语之间及定语的末尾分别加结构助词"之"字和"者"字,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例如: (1) 今天下之君子之欲为仁义者,则不可不察义之所从出。 (《墨子•天志中》) (2)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韩愈(杂说四)) "君子之欲为仁义者"就是"欲为仁义之君子","马之千里者"就是"千里马"。有时"之"字也可省略,如: (3) 求人可使报秦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 天下吏士趋势利者,皆去魏其归武安。(《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例(3)是说"求可使报秦之人",例(4)是说"天下趋势利之吏士",皆把定语移到中心语的后边了。 三 述宾结构的多种语义关系 在正常情况下,述宾结构里边的述语都是及物动词,对宾语产生支配作用。例如: (1)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季氏》) (2) 魏安厘王攻赵救燕。(《韩非子•有度》) 例(1)中的"伐"是述语,"颛臾"是"伐"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所支配的对象;例(2)中的"攻"和"救"都是述语,"赵"和"燕"分别是"攻"和"救"这两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所支配的对象。这种支配性的述宾结构是很容易了解的。问题是有些述宾结构,表面上和支配性的述宾结构完全相同,但是述语和宾语并不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而是多种不同的语义关系,解释各有不同,我们如果不能分别清楚,了解它们的内部的语义结构,不是无法理解文意,就是误解了文意。例如: (3)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 (4) 求也退,故进之。(《论语.先进》) (5) 遂置姜氏于城颖而誓之,……(《左传.隐公元年》) (6) 提弥明死之。(《左传.宣公二年》) 以上四例中的"见之"、"进之"、"誓之"、"死之" ,结构相同,都是由动词加宾语组成,但是它们的语义关系不同。"见之" 是 "见江东父老","进之" 是 "使之 (冉求) 进","誓之" 是 "对之 (姜氏) 誓","死之" 是 "为之 (赵盾) 死" 。如果在语法上弄不清楚这些差异,就是猜对意思,那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一) 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就是"使宾语动"的意思。在一般叙述句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由主语发出的,主语是动作的施行者,宾语是动作的承受者;但是在使动句中,动作不是由主语发出,而是主语使宾语发出,宾语才是动作的施行者。例如《左传.宣公二年》"晋侯饮赵盾酒",不能了解为"晋灵公饮赵盾的酒",正确的意思是"晋灵公使赵盾饮酒"。饮酒的不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晋灵公,而是宾语所代表的人物赵盾。其它的例子如: (1) 外连横而斗诸侯。(贾谊(过秦论)) (2)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斗诸侯"是"使诸侯斗","溅泪"、"惊心"是"使泪溅"、"使心惊"。使动用法的述宾结构和一般叙述句里及物动词带宾语在形式上没有两样,我们如何去区别呢?只能从语义上去了解。第一,一般及物动词宾语是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承受者,而使动宾语是动作的施行者,并且是受主语的致使而发出动作。第二,使动用法可以转换成兼语式而意义不变。试比较以下三组例子: a1 武丁朝诸侯。(《孟子.公孙丑上》) a2 孟子将朝王。(《孟子.公孙丑下》) b1 欲因此降武。(《汉书.李广苏建传》) b2 涉间不降楚。(《史记.项羽本纪》) c1 宁许以负秦曲。(《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c2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列子.汤问》) 例a1"朝诸侯"中的"诸侯"不是"朝"这个动作的对象,而是动作的施行者,武丁是天子,不会去朝见诸侯,"武丁朝诸侯"是"武丁使诸侯来朝"的意思,所以这是一个使动句,"朝"是一个使动动词。例a2"朝王"中的"王"是"朝"的对象,是"朝"这个动作的承受者,"孟子将朝王"不能理解为"孟子将使王来朝见",孟子是平民,不可能叫王来朝见他,所以这是一般叙述句,"朝"是一个纯粹的及物动词。其它两组例子也是如此,b1是使动句,"降武"是"使苏武投降",b2是一般叙述句,"降楚"是"投降楚";c1是使动句,"负秦曲"是"使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c2是一般叙述句,"负二山"是"背走那二座山"。二) 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就是"主语认为(以为、觉得)宾语如何如何"。例如: (1) 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战国策.齐策四》) (2)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矣,而耻学于师。(韩愈(师说)) "无羞亟问,不愧下学"是"不认为亟问和下学是羞耻","耻学于师"是"觉得向老师学习是耻辱",述宾之间都不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而是意动关系。 (三) 为动用法 所谓"为动",就是述语所表示的动作,是为宾语而动的。这种用法可以理解为"介词'为'+宾+述"。为动用法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为动用法,"为"字当"给(替)"讲,表示主语给(替)宾语施行某一行为。这种用法的宾语大多指人。例如: (1) 邴夏御齐侯。(《左传.成公二年》) (2) 叔孙太傅称说古今,以死争太子。(《史记.留侯世家》) 例(1)是说"邴夏替齐侯驾车",例(2)是说"叔孙太傅以死为太子争"。 第二种用法,"为"字当"为了"讲,表示宾语是施行某一行动的目的或原因,宾语大都指事物。例如: (3) 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庄子.骈拇》) (4)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史记.陈涉世家》) 例(3)的"死名"是说"为名死",例(4)的"死国"是说"为国死"。 (四) 对动用法所谓对动用法,是指述语对宾语含有"对着宾语怎么样"或"向着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种用法里的述语对宾语没有支配作用,宾语只是述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关联对象,可理解为"介词'对(向)'+宾+述"。例如: (1) 君三泣臣矣,敢问谁之罪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2) 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战国策.齐策四》)例(1)的"泣臣"等于"对臣泣",就是"对臣哭泣"。例(2)的"属孟尝君"等于"向孟尝君属",就是"向孟尝君请托"。 (五) 供动用法 所谓供动用法,是说述语对宾语含有"主语供给宾语什么"的意思,可理解为"介词'与(给)'+宾+述"。例如: (1) 道之云远,我劳如何?饮之食之,教之诲之。(《诗经.小雅.绵蛮》) (2) 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也,无不歠也。 (《国语.越语》) 例(1)的"饮之食之",毛传说"渴则予之饮,饥则予之食",正是供动的解释;例(2)的"无不哺也,无不歠也","哺"和"歠"下都省略了宾语"之"字,"哺之"、"歠之"也是"予之食"、"予之饮"的意思。(六) 待动用法 待动用法主要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用作述语,与宾语构成一种待动关系的述宾短语。这种关系主要是表示主语对待宾语是怎样的一种态度,也可以表示用什么方式来对待宾语。例如: (1) 费惠公曰:"吾于子思,则师之矣;吾于颜般,则友之矣。"(《孟子.万章下》) (2) 扁鹊过秦,齐桓公客之。(《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师之"、"友之"、"客之"都是待动用法。 (七) 被动用法 这是充当述语的动词直接表示主语被动或使宾语被动的用法。又分为两种:一是主语不是述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主动者,而是被动者,反而宾语才是这个动作的主动者,这叫做"主被用法";另一种是主语使宾语成为述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被动者,这叫做"使被用法"。这两种用法,在形式上和一般表示主动的没有不同,也就是说,它是以主动形式来表达被动的意义。这种主动形式而能表达出被动的意义,是以述语动词用作表示被动意义而形成的,和那些要依靠诸如"被"、"为"、"所"、"见"、"于"等表示被动意义的标志所构成的被动式不同。 1 主被用法 主被用法简单的说,就是主语是述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被动者,宾语却是这个动作的主动者的一种用法。这种句子可以理解为"主+被+宾+述"。例如: (1) 公朝国人。(《左传.定公八年》) (2)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李尧佐(章台柳传)) "公朝国人"是说"公被国人朝","攀折他人手"是说"(章台柳)被他人手攀折"。 2 使被用法 所谓使被用法,就是使宾语被动的一种用法。被动者不是主语,而是宾语。这是因为述语动词既表被动又带致使性造成的。如果对译成白话,宾语就成为一个使动式的兼语,兼语对它前头的动词而言,是动作的承受者,对后头的动词而言是一个被动者。使被用法是使动用法与被动用法的一种结合形式。例如: (1) 杀御叔,弑灵侯,戮夏南,出孔仪,丧陈国。(《左传.成公二年》) (2) 惠王死,武王立,左右乃恶张仪曰:"仪事先王不忠。" (《战国策.齐策二》) 例(1)的五句都不能作一般的主动句了解,它们都是被动,意思是"使御叔被杀,使灵侯被弑,使夏南被戮,使孔仪被出,使陈国被灭"。例(2)的"恶张仪"是"使张仪被(秦武王)所憎恶"的意思。 为了继承我国古代优良的文化遗产,了解我国古代代社会的各种面貌,了解我国先民为世界文明所作的许多贡献,有必要学习古代典籍;同时古籍中使用的虽然是一种过去了的文体,但其中却含有许多具有生命力的成分,为了丰富现代汉语,学好现代汉语,也有必要研习古籍。在研习古籍时,古代汉语语法的知识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工具,是入门的津梁,是必备的利器 (一)词类 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quot;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quot;,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 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等,如"多、少、高、胖、死板、奢侈、胆小、丑恶"。 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量词: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quot;等;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副词:副词总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如 "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介词: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连词: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乃至段落。如"和、及、或者、或、又、既"。关联词语可以看成是连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助词: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的词。助词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结构助词,它们是"的、地、得、所、似的";一类是动态助词,它们是"着、了、过";一类是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 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叫做叹词喂、哟、嗨、哼、哦、哎呀。叹词总是独立成句。 拟声词:这是模拟声音的词。如"呜、汪汪、轰隆、咯咯、沙沙沙、呼啦啦"。

论文题目如下:1、高校大学生创业分类指导体系研究。2、论大学生创业实践的教育与指导。3、大学生需要怎样的创业指导与服务。4、环境经济学视域中的大学生创业实践指导。5、浅谈大学生创业教育视角下的就业指导课程改革。6、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指导。7、浅议创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8、开创现代高校就业指导新局面——大学生创业教育浅析。9、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程。10、论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指导体系的构建。11、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指导工作相关思考。12、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指导的社会参与研究。13、对"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思考。14、当代大学生创业动因及创业指导教育策略探讨。15、大学生创业的指导模式探讨。16、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新途径与新方法探索研究。17、从创业教育历史发展的视角分析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的指导大学生创业。18、浅议加强大学生创业的思想指导。19、指导印刷工程专业大学生创业训练有感。20、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导向及指导研究。

通过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考察学生是不是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在写之前,同学们要先把收集和阅读过的与所写毕业论文选题有关的专著和论文中的主要观点归类整理,并从中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在写毕业论文时,对这些主要观点进行概要阐述,并指明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和其发表观点的年份。还要分别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研究的不足之处,即还有哪方面没有涉及,是否有研究空白,或者研究不深入,还有哪些理论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在研究方法上还有什么缺陷,需要进一步研究。三、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应注意的问题二是要反映最新研究成果。三是不要写得太少。如果只写一小段,那就说明你没有看多少材料。四是如果没有与毕业论文选题直接相关的文献,就选择一些与毕业论文选题比较靠近的内容来写。

纵观我国英语教学的发展史,语法教学一直处于摇摆不定的位置。语法教学从建国后到60年代末,一直采用语法翻译法进行教学,语法受到极大的推崇。随着外国先进教学理念的引入和语法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发现语法翻译教学法自身种种弊端,逐渐开始淡化语法教学,开始着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特别是2001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要求改变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的观点,语法教学受到了严重的抨击。尤其在小学课堂中,教师开始回避语法教学,只关注到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往,虽然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所提高,但是由于语法知识薄弱,学生出口错误频繁、句子支离破碎的现象非常普遍。为了扭转忽视语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教育部在2011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此次课标改革将小学阶段应该教授的所有二级语法项目在附录中明确列举出来。这就为小学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内容提供了良好的依据,教师可以以此为纲领,更好的把握小学语法教学的尺度。本研究从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入手,以三所小学高年级英语语法教学为例,从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调查分析了当前小学课堂语法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语法教学地位认识不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有畏难情绪;学生参与度不够,缺乏主动性;忽视母语在语法教学中的作用;教师不恰当纠错,造成学生挫败感。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进一步原因分析,认为造成语法难教难学主要有五个原因,分别为:语法教学方法理解狭隘,学生自身认知水平有限,教师自身缺乏理论学习,应试教育下的升学压力,汉语与英语间的差异。最后,针对问题联系课堂实际,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及建议,如正确定位小学语法教学;加强教师自身理论学习;关注学生情感态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多种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根据《牛津小学英语》课本列举了相应的教学案例,旨在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果,对小学生英语学习有所帮助,对小学英语教师进行语法教学有所参考和启发。 [1] 程燕芬 图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 快乐阅读 2012(36) [2] 黄明敏,吴金洪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方法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2(29) [3] 汤敏敏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浅谈小学英语语法知识的建构[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2(06) [4] 苗承燕,刘咏梅 第三学段学生汉语思维对英语句法学习的影响研究——基于武威市凉州区6所小学的调查[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2(01) [5] 李泓 新课标下对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思考[J] 小学时代(教师) 2011(11) [6] 朱耀华 对当前英语语法教学的一些思考[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 2011(03) [7] 吴莲萍,朱朝春 英语教学中“语法翻译法”与“直接法”的分析与比较[J] 科技信息 2010(10) [8] 张云辉,李尚一 主要外语刊物语法教学文章综述(1997~2006)[J] 山东外语教学 2008(05) [9] 王邦民 英汉间的语法差异与联系[J] 山东教育 2008(14) [10] 衡仁权 国外语法教学研究的最新发展综述[J] 外语界 2007(06)

韵律语法研究现状论文题目怎么写高中英语

纵观我国英语教学的发展史,语法教学一直处于摇摆不定的位置。语法教学从建国后到60年代末,一直采用语法翻译法进行教学,语法受到极大的推崇。随着外国先进教学理念的引入和语法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发现语法翻译教学法自身种种弊端,逐渐开始淡化语法教学,开始着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特别是2001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要求改变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的观点,语法教学受到了严重的抨击。尤其在小学课堂中,教师开始回避语法教学,只关注到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往,虽然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所提高,但是由于语法知识薄弱,学生出口错误频繁、句子支离破碎的现象非常普遍。为了扭转忽视语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教育部在2011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此次课标改革将小学阶段应该教授的所有二级语法项目在附录中明确列举出来。这就为小学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内容提供了良好的依据,教师可以以此为纲领,更好的把握小学语法教学的尺度。本研究从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入手,以三所小学高年级英语语法教学为例,从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调查分析了当前小学课堂语法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语法教学地位认识不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有畏难情绪;学生参与度不够,缺乏主动性;忽视母语在语法教学中的作用;教师不恰当纠错,造成学生挫败感。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进一步原因分析,认为造成语法难教难学主要有五个原因,分别为:语法教学方法理解狭隘,学生自身认知水平有限,教师自身缺乏理论学习,应试教育下的升学压力,汉语与英语间的差异。最后,针对问题联系课堂实际,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及建议,如正确定位小学语法教学;加强教师自身理论学习;关注学生情感态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多种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根据《牛津小学英语》课本列举了相应的教学案例,旨在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果,对小学生英语学习有所帮助,对小学英语教师进行语法教学有所参考和启发。 [1] 程燕芬 图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 快乐阅读 2012(36) [2] 黄明敏,吴金洪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方法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2(29) [3] 汤敏敏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浅谈小学英语语法知识的建构[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2(06) [4] 苗承燕,刘咏梅 第三学段学生汉语思维对英语句法学习的影响研究——基于武威市凉州区6所小学的调查[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2(01) [5] 李泓 新课标下对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思考[J] 小学时代(教师) 2011(11) [6] 朱耀华 对当前英语语法教学的一些思考[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 2011(03) [7] 吴莲萍,朱朝春 英语教学中“语法翻译法”与“直接法”的分析与比较[J] 科技信息 2010(10) [8] 张云辉,李尚一 主要外语刊物语法教学文章综述(1997~2006)[J] 山东外语教学 2008(05) [9] 王邦民 英汉间的语法差异与联系[J] 山东教育 2008(14) [10] 衡仁权 国外语法教学研究的最新发展综述[J] 外语界 2007(06)

1、针对你研究的某一个范围具体命题。如:中学教育,小学教育,职业教育等等。2、侧重某一个教学法进行论述和研讨。如:行动导向教学法。3、侧重对学生德育教育、思想教育开展论文研究。4、对某一领域的教学调研和调查。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好的,英语论文开题报告我给你做帮您完成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