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论文题目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4-07-07 05:43:23

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论文题目怎么写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农产品价格上涨。

回顾为前瞻,知往为开来。灾害类型随城市化发展而变迁,由于人口与生产力向城市集中,防灾减灾形势更加严峻。一般城市典型灾害类型主要可归纳为:公害、交通、水害、火灾、地震、高新技术隐性灾害、生物灾害等,且城市化发展次生灾害比重呈上升趋势。研究表明,现代城市人为致灾及次生灾害造成的灾损已占全部灾损的60%以上,再不加以综合治理,后果不堪设想。联合国1993年在东京召开的“大城市管理会议”的总报告声称:21世纪可以称为“新的城市世纪”,在所强调的诸多因素中特别强调城市安全防减灾体系建设。联合国1994年日本横滨的世界减灾大会已将面向安全少灾的21世纪的目标集中在大城市上。1996年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确定的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城市化与灾害”,1996年世界水日主题为“解城市用水之急”,1997年世界气象日主题为“天气与城市用水问题”。可见,全球已极大地组织了城市减灾活动。但必须看到,全球的城市防灾形势不容乐观,面对我们大城市减灾建设,人们会首先发问:城市决策者重视了 城市管理体制理顺了 科技投入畅通了 全民防灾文化意识增强了 每个城市的综合减灾能力究竟具备不具备 在这方面,1998年长江大水已为国人上了一课,再次敲响了警钟。有关专家已将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不可持续致灾要素归纳为:地震灾害、洪灾与水害、气象灾害、火灾与爆炸、地质灾害、公害致灾、“建设性”破坏致灾、高新技术事故、城市噪声危害、住宅建筑“综合征”、古建筑防灾、城市流行病及趋势、城市交通事故、工程质量事故致灾等十四类。其宗旨在于形成城市灾害源的新理论,即使公共安全、社会保障、环境公害、危险事故等威胁成为现代城市能力评价的重要指标。所以,从综合减灾观出发的城市灾害源,不仅指城市自然巨灾,还特别包括日益严重的城市人为灾害及人为自然综合灾害等。以国都北京为例,其城市灾害类型随城市化发展而变迁,现在及未来的城市灾害类型可归纳为:‘气、染、路、水、火、震、生”七个字(其中:“气”指气象类灾害;“染”指公害及重特大化学品泄漏,城市大气。水、垃圾污染问题;“路”指频发不减的交通事故;“水”指城市水灾与水资源匮乏;“火”指火灾与爆炸;“震”指地质地貌类灾害;“生”指生物及流行病灾害)。1995年元月17日,日本贩神地震造成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我国近十年来的自然灾害损失更呈上升趋势,据国家减灾委专家组的统计:1989年自然灾害损失为525亿元,1996年已达2882亿元,1997年虽总值有下降,但灾情突发后果仍很严重。而中国安全文化研究会筹备组《21世纪国家安全文化建设纲要)中指出: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年均自然巨灾、事故、公害三类损失之和已占国民生产总值10%以上,几乎相当于国家财政收入的40%,且大量损失及危害都集中在减灾能力脆弱的城市中。1998年北京市灾害总结分析会强调:气象与人为事故仍是防范重点。具体包括:道路交通事故、突发事件、火灾、化学事故、工伤死亡事故和气象灾害是北京重点防范的主要灾害。上海灾协和市科协联合召开了1999年上海市灾害趋势预测及对策协商会,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就上海常见的、对城市安全构成威胁的十几类灾害或事故进行预会商和对策研讨。1998年上海各类灾害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略有下降,但经济损失有所上升。据预测,1999年减灾形势依然不容乐观,防灾任务比较艰巨。在总结、分析1998年全市灾情特点时,有关专家认为,上海应坚持“建管并举”的重大防灾战略举措。据预测,上海1999年汛期防灾形势比较严峻,有数次台风登陆和风暴潮侵袭的可能性,人为灾害是上海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最主要的灾害。道路交通事故、火灾和疫情等发展趋势出现新的特点,并存在不少致灾隐患。根据预测会商表明,台风、风暴潮、高温、煤气事故、疫情、火灾仍是1999年上海城市防灾的重点。作为全国最先开展地方性综合灾情预测会商的城市,上海已连续举行了10次年度以综合灾情趋势预测会商会。每年一度的灾情预测会商不但成为上海防灾工作中的一件大事,而且其权威性已得到市政府的认可。1997年国家建设部在“建筑技术政策”中集中将地震、火灾、风灾、洪水、地震破坏五大灾种列为城市灾害的主要典型。以下结合这些灾种,就其重点逐一分析:  (1)中外灾情的总估计  1999年7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世界减灾大会”是继1994年日本横滨减灾大会后的第二届,它是对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予以总结,并制定2互世纪减灾发展战略。会议的具体内容是:①总结“国际减灾十年”的成功经验,明确21世纪有效的减灾方针;②全面讨论国际减灾十年框架内的有关议题;③通过声像、报告等手段展示“国际减灾十年”的成就等。本届世界减灾大会给我们留下的管理思考及科学任务是要总结20世纪灾害规律,研究对21世纪可持续发展形成障碍的一系列致灾因素。从全球看,20世纪70—80年代,全球各种自然灾害已使300万人丧生,8亿多人生活遭受破坏,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之巨。灾害已成为全球人类的大敌,联合国倡导的国际减灾十年得到了全球广泛的响应与支持。1994年在日本横滨召开的第一届“世界减灾大会”重新界定了国际统一的大灾标准,体现在三个方面:①财产损失超过该国年度国民生产总值的1%;②受害者超过该国人口的1%;③一次死亡者超过100人。按此标准,1963~1996年的34年中,全球大灾有近1600起,灾害死亡近400万人,受灾人口有40亿人,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以1998年为例,世界范围的暴雨、火灾、旱灾在1998年前11个月对全世界造成至少9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如中国长江大水灾是损失最惨重的灾害,经济损失高达300亿美元。华盛顿世界观察研究所的一项报告指出:1998年全世界天灾损失的初步估计总额已比1996年创下的600亿美元损失纪录增加了48%,也超出80年代期间的总损失550亿美元。1999年6月24日,国际红十字会发表的年度《世界灾难报告》中指出,1998年是有史以来最恶劣的自然灾害年,但更大的灾害恐怕还没有到来。气候恶化、荒漠蔓延、贫困加剧以及过度拥挤的城市都预示着更加频繁与严重的“超级灾难”的可能性。  中国处于全球环太平洋及北纬中带两大灾害带交叉地区,是世界上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防灾减灾任务繁重。我国近10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年平均达1578亿元,最低为525亿。统计表明,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以11%的高速发展,引起世人注目,但灾害损失也相伴而行,重灾的1991、1994和1996年均创峰值。从1989~1996年灾害损失相当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及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比随年代变化情况看,1991年大灾竟达l%,最低也为2%(1993年及1995年),10年平均达8%。而发达国家自然灾害损失率仅千分之几。由此可见,我国灾害损失(并未包括事故及环境)已相当于把全国人民辛勤劳动的财富的一半或1/4耗费掉。  (2)城市地震  从地震区的分布来看,我国有60%国土、一半以上的大中城市位于地震烈度及6度以上的地区。大地震造成的强烈地面运动除直接使建筑物破坏之外,还诱发山崩、滑坡、泥石流、地基液化等地质灾害,地震引起的破坏还导致火灾、水灾、爆炸、毒气蔓延及瘟疫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北部地区共同构成首都圈地区(其范围是北纬5度至41二0度,东经114度至120度)。这一地区是中国地震局确定的全国唯一的地震强化监视区,也是最近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防震减灾示范区。首都圈地区位于华北地震区的北部和燕山地震构造带中部,是我国东部的主要地震区之一,有历史记载以来,已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47次(不含余震),其中8级大震1次,7级大震5次,6级强震20余次,20世纪以来平均每10年左右发生1次5级以上地震。近30年来其活动水平在我国东部地区是最为突出的。在首都圈地区,历史上及近期发生的一些强震和大震,均造成了十分严重的震害,对北京市也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影响。目前可能处于第四个活动期的剩余释放期,未来30年内不排除六级左右地震的危险,特别是西北方。  (3)城市洪水  我国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地区有800多个县市处于洪水水位以下,占全国县市总数34%,人口5亿多,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60%。建国50年来,长江、淮河、海河发生的几次大洪水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洪涝灾害除造成农业损失外,主要是对城市的破坏,包括房屋倒塌、设备损毁、工矿企业停产停业、生命线工程设施破坏及引起的次生灾害等。北京城区处在永定河冲积扇上,山区处在华北平原西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台阶,境内有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蓟运河、大清河五大水系,历史上洪涝灾害频繁。据资料记载,从明初到新中国成立前的580余年间,北京共发生洪涝灾害387次,永定河5次溃堤造成洪水人城,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50年来,北京市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这些工程对确保首都50年无大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城市现代化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①城区不透水地面(道路和房屋)面积占城区总面积的百分比由过去20%—30%均猛升到80%左右,使城区降水的地面径流系统高达50%~70%;②排水管道工程已控制城区排水量的90%,这两个原因使得城区一旦出现大暴雨,城区的排水河道洪峰流量要比50年代高3—4倍,北京历史上1893年、1959年、1963年的洪灾都是因河湖淤积、排水不畅而积水造成的。为此,北京市政府一举投入10亿元,从1998年4月开始,进行北京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整治河湖工程。待城市中心区水系综合治理工程完工后,城区防洪标准和近郊河道防洪标准可大大提高一个水平,体现“西蓄东排,南北分洪”的原则。水利部部长汪恕诚曾在永定河堤防险工护砌施工现场指出:“北京的防洪重点是永定河,而永定河左堤是重中之重。在治理中:一要抓设计,一定要经过审查;二要杜绝施工中的层层转包;三要确保工程质量,确保首都安全。”自1998年以来,国家投资2亿元用于永定河卢沟桥的下段堤防治理,这项工程完成后,将使得永定河抵御洪水的能力显著提高。  (4)气象灾害  我国东临西北太平洋,大气风暴灾害频度很高,是世界上发生台风最多的地区,从1951~1980年的30年间,平均每年登陆的台风的8个,有的可深入内地1500千米。还有的台风虽然没有登陆,但从近海地区移过,对沿海城市仍可造成重大影响。同时特殊的城市化与气象灾害交织出现,规律更复杂。以北京市为例:  其一,城市渍涝灾害频发。表1给出城区两个雨量站(松林间和右安门)平均每年降水量与四个平原郊区气象站(通县、丰台、大兴、昌平)平均每年降水量的差值的每五年平均值变化趋势。可见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区降水量大于周边郊区降水量的趋势是同步增大,特别是1979年后,这种城区降水量增大趋势有一个跃升,到90年代初,平均每年城区要比郊区多60毫米(相当于一个暴雨日的雨量)。

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论文题目怎么写的

经济的话,自然灾害大部分都是导致原料供应不足→原料价格上升→成本价上升→需要这些原材料的商品价格上升。不过规模不大的话,经济很快会恢复的。导致厂房毁坏的作用也差不多,产品价会上升,一段时间后会恢复。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农产品价格上涨。

十一五辉煌成就  今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二五”统筹规划最关键的一年,这五年,我们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还有怎样的不足,我们的未来将走向哪里?这些问题也即将揭晓。在“十二五”规划出台之际,现回顾下我们辉煌的“十一五”。  在“十一五”期间,我们经受住了一系列灾难与困难的洗礼并顽强的战胜了他们。如我们熟知的国际金融危机、汶川、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一系列历史罕见的严峻挑战,但中国人民没有被困难吓到,我们在抵抗危机的同时还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结构调整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在各行各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90%以上的目标都实现了或者超额实现了。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经济依然取得高增长,非常不简单。”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评价说。  可以说,“十一五”的五年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夯实基础的时期,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  奋进的五年:在国际金融危机与自然灾害的双重挑战下,中国经济再次实现新跨越。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一高速增长是在国际金融危机造成世界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出现负增长以及国内一连串自然灾害的双重挑战下取得的。2008年,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而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西南大旱、舟曲泥石流、洪涝灾害等突如其来的严重自然灾害,也令经济运行一次次承受严峻的考验。  面对挑战和考验,中国经济再次实现新的跨越,交出一份精彩的答卷。  “农村改革使广大农民普遍受益,基本公共服务改革也有重大突破。民生建设得到各级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十一五’也被誉为‘民生五年’。”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谈到“十一五”期间各项改革措施取得的成果时说。  切都表明,广大人民群众在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生活质量也日益提高。  十二五规划展望  今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还需清醒地看到,尽管“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制约经济平稳运行的矛盾依然突出,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还存在许多结构性问题,资源环境约束逐渐加大,收入分配机制改革面临重重阻力。也正因为此,对于即将来到的“十二五”,我们充满着深切的期待,也怀有一份强烈的责任。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党九十周年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学习党的历史,了解我们的过去才能看清前进的方向。如何学好党史、用好党史我觉得应该做到两个“牢记”和两个“必须”。  这两个牢记,一是牢记党的理想信念,始终不忘党的最终目标。理想信念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对于我们共产党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为将来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就是我们的理想信念。失去了,就不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动力和理想源泉。我们党的历史之所以有着如此丰厚的底蕴,正是因为每一名共产党人都牢记党的理想信念,不畏流血、不畏牺牲,朝着它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二是牢记党的历史经验。历史是一本严肃的教科书,我们的党史,正是一部描述中华民族走出劫难、挺起脊梁的鲜活教材。党 史记录着新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一个又一个奇迹,这其中的经验和智慧无不凝结于党的历史。  让我从思想到灵魂再一次地接受中国共产党最先进的思想、最伟大的理想和最崇高的事业洗礼。我感受到的是再一次的心灵震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一切。  在共和国发展的历史上,我们的党是走了些弯路,邓小平说“我们从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犯了二十年的错误,但是我们的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用实际行动纠正了错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正是这二十年的错误代价换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中国经济连续二十年腾飞的奇迹,而且这种奇迹还是继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这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共产党是人不是神,在人类未知的事业的摸索和实践中犯一些错误、走一些弯路都是难免的,看我们的党是否英明是看她能否认识自己的错误、纠正自己的错误,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英明的党。  其一,要“求真”。毛泽东同志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实践表明,如果缺乏了认真精神,党的执政能力就会削弱,什么事情也办不成。89年党的历史,本身就是一本求真务实的教科书。“不懂历史的人没有根,淡忘历史的民族没有魂”。学习党史,一定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切忌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断章取义,缺乏系统的、辩证的学习、运用能力,要认真、系统的学习,全面、正确地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  其二,要“求深”。历史穿越时光的隧道,能常驻人心的常常是一个个并不恢宏的小细节,而那恰是历史的魂魄。它传递出的情感价值,温润着一代又一代;它传达出的信仰力量,激励着一辈又一辈。学党史,知党史,需要深入学习、深入思考、深入应用。要由许多“小细节”里品出“大关节”来。要潜心读书、用心体会,全面系统的学习党的历史,防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杜绝想起来读一点,忙起来丢一边,必须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做到学不精通不罢休、学不深入不放手。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多学、深学、学深、学透,要立足于研究性地学,而不是应差式地看,而且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反复思考、深入思考,全面系统的理解掌握党执政兴国的规律性,全面系统的继承党发展壮大的宝贵经验,学会辩证的认识党的历史、借鉴运用党史。  其三,要“求实”。实事求是,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学习党史,也必须秉承这种传统和精神。无论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是党的宝贵经验,只有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加以总结,才能使党史有效发挥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一要联系实际学,不能像读天书一样,不入心、不进脑;二要注重实效用,要注重发挥学习党史对理论创新、资政育人乃至社会进步的积极推动作用。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消化运用,活学活用。学习党史的目的是为了从党史中吸取营养,提高素质,增强能力。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党史与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结合起来,从浩若烟海的党史故事、党史理论中淘金寻宝,增智长才,把学习党史的热情转化为促进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借鉴党史经验,解决好党的建设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打好党的组织的坚实基础。  其四,要“求新”。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改革创新的历史,不是教条,切忌照搬照抄。我们今天学习党史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重点在与时俱进,在改革创新党的建设。历史之树常青。党的历史是党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力量源泉。今天,我们学习党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历史,就是要从中吸取成功的宝贵经验,防止失败的教训在当前重演。要通过党史的学习、借鉴和运用,使党员干部在思想认识上有新提高、在理想信念上有新增强、在推进科学发展上有新贡献、在服务群众上新作为,不断谱写党的建设事业新篇章。  学习党史,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学促用。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留给我们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今天,我们学习党的历史就是为了吸取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充分借鉴历史,解决好工作中的新问题、新矛盾。  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学好党的历史,了解过去才能把握今天,把握今天才能创造明天。从革命前辈的手里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我们这代人要做好承上启下的历史任务,不断保持和发扬党的胜利成果。  党的历史像一条河流,曲折但是坚定地向着一个方向流动。穿行在90年的历史长河,点点滴滴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辉。我要做这长河中的一滴水,任他洪水猛兽还是壁立千仞都无所畏惧、坚定不移!我会一直坚定不移的拥护党的领导。

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论文题目大全

我国地域辽阔,天气变化万千,洪水、飓风、龙卷风、地震等不可抗性灾难频发,此次汶川特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伤害。近50年来,我国每年由地震、地质、旱涝、海洋、疫病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的重要因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我国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 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广为覆盖的气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地面监测和观测网,建立了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卫星系列,并正在建设减灾小卫星星座系统。在气象监测预报方面,建成了较先进的由地面气象观测站、太空站、各类天气雷达及气象卫星组成的大气探测系统,建立了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现代化的气象通信系统和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全国已形成了由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分工合理、有机结合、逐级指导的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体系。为了监测江河洪水,国家组建了由数目众多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组成的水文监测网,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区洪涝灾害易发区警戒水域遥感数据库,将遥感技术在“八五”期间应用于洪灾监测。大江大河防汛抗旱工程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些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另外,利用现代科技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如农区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程等,这些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防灾减灾发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地震监测和抗震方面,组建了400多个地震观测台站,“十五”期间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由48个国家级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国家数字测震台网和由300多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20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网以及若干个流动数字测震台网、数字强震台网构成了中国数字测震系统,建立了大震警报系统和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监测预报系统,编制了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震害预测图,确定了52个城市作为国家重点防震城市,对全国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区的工程建筑,实施综合性震害防御,对城市和大中型工矿企业的新建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完成了多条铁路干线、主要输油管线和多座骨干电厂、大型炼油厂,一批重点骨干钢铁企业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库的抗震加固。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加强了对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等地质灾害的勘查防治工作,采取了包括工程防御体系、生物水保防御体系、管理防护体系,社会管理体系和预测及报警体系在内的综合防御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把生态建设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田还草和修建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极大地防止和减轻了地质灾害的危害和损失。全国已建立了25片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实施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在一万多条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开展了山水田林综合治理。先后确立了包括“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淮河太湖流域防护林、珠江流域防护林、辽河流域防护林、黄河中游防护林和太行山绿化工程、防治沙漠化工程的十大林业生态工程。此外,还发射了“资源一号”、“资源二号”卫星,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查、防灾减灾、地质灾害监测和科学试验等领域。 二、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管理缺乏综合协调 长期以来,我国的灾害管理体制基本是以单一灾种为主、分部门管理的模式,各涉灾管理部门自成系统,各自为战。由于没有常设的综合管理机构,各灾种之间缺乏统一协调,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联动,造成了许多弊端,如缺乏综合系统的法规、技术体系政策与全局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规划;缺少系统的、连续的防灾减灾思想指导,不利于部门之间协调;缺少综合性的防灾减灾应急处置技术系统;缺少专门为灾害救援的综合型救援专家、技术型队伍;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防灾减灾科学技术体系;信息公开和交流渠道不顺畅;资源、信息不能共享;科学决策评估支持系统与财政金融保障制度尚未建立等等,直接影响防灾减灾实效。 投入不足 资金渠道单一 全国每年投入到防灾减灾科技研发和应用的经费十分有限,在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科研设备购置、防灾工程建设、防灾减灾基础研究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等多方面投入不足。主要是因为我国防灾减灾科研基本依赖于财政拨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由于防灾减灾科研具有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近期经济效益,很难吸引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主动投入,造成防灾减灾科技发展和技术推广滞后。另外,缺少科研成果推广的中间环节与适合防灾减灾工作规律的运行机制,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低,一些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率不足10%,严重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深入进行,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科技资源尚待优化配置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气象、地震、地质、环保等领域,由于缺乏宏观协调管理及传统的条块分割现状,一方面各领域主要关注本领域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研发工作主要局限于解决本领域存在的技术问题,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科技开发与应用水平发展很不平衡,在基础地理信息、救灾设备和队伍建设方面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另一方面,仪器、设备、资料、数据等都由部门、单位甚至个人所有,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共用,资源条件不能系统整合形成高效、共享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无法形成合力和整体创新优势。 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缓慢 一是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发展与应用水平很不平衡;二是各灾种的应急研究和操作水平差别较大,低水平重复研究较多;三是技术手段和装备落后,监测能力不强,短期预测预报能力还较低;四是缺乏各类灾害的科学评估模型和方法,灾害信息共享应用和评估的技术急需完善;五是对一些重大灾害的认识与防治技术,长期徘徊不前;六是现有科研结合国情实际不够密切,科技整体支撑能力有待提高等。 防灾减灾高水平科技人才匮乏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专业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中,基层防灾减灾机构普遍缺少技术应用人才,与我国防灾减灾工作重点结合不密切,特别缺乏防灾减灾领域的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工程技术应用人才。另外,研究经费、待遇等方面条件较差,影响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人才队伍的稳定与发展。 科普宣教力度不够 缺乏统一的防灾减灾科普规划,没有固定的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也缺乏经常性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使防灾减灾科普缺乏系统性、连续性,致使我国社会公众防灾减灾知识、防灾减灾意识的科普教育水平较低,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差,最终影响我三、我国防灾减灾科技支撑的对策建议 建立统一综合的防灾减灾组织保障体系 设置统一的具有危机管理性质的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机构,负责对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大政方针做出决策,逐步实现从部门为主的单一灾种管理体制向政府和部门联动、条块结合的综合应急管理体制转变。 加强科技主管部门与涉灾管理部门的协同,形成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多层次、分布式的协同管理职能和机制。 成立集合各灾种、各专业及相关管理部门专家的顾问团体;建立防灾减灾决策的专家咨询系统,为政府防灾减灾决策提供智力支撑。 完善防灾减灾科技进步政策与创新机制 制定科技支撑防灾减灾办法与政策,增加科技投入,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人才培养选拔等方面给予支持;将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工作计划,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在大中小各级学校教育中适当引入防灾减灾课程及读物。 建立高效、合理的防灾减灾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机制、科技投入机制、成果转化机制、政策激励机制与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开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在防灾减灾领域的推广应用。 多渠道增加对防灾减灾的科技投入 将防灾减灾发展所需投入纳入每年科技经费预算,按照一定的使用比例,支持研究开发工作、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技术装备、参加国际交流等。并使防灾减灾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不低于科技经费增长的总体水平。 建立社会防灾减灾基金,吸收企业、社会团体、公民及海外人士对防灾减灾的捐赠,按比例将部分基金用于科技投入。 用给予引导资金的方式,促进地方政府增加防灾减灾科技投入,引导技术开发机构与企业投资防灾减灾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促进防灾减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 借助全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整合全国各灾害管理部门的分类灾害信息资源,全天候运转监测网;以网络技术为纽带,积极推广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控系统(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建设覆盖至全国各乡村的主要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充分应用数字化技术及网络技术,综合集成防灾减灾各单位上报的灾情信息,构建包括灾害应急响应、灾害信息分析、灾害救援决策、救援信息反馈等在内的防灾减灾技术及信息资源平台。 加强防灾减灾科技能力与科技队伍建设 通过科研体制改革和现代院所制度建设,进行课题制、首席专家负责制和科研经费预算等防灾减灾科技机构科研管理制度建设;鼓励科研与地方防灾减灾需要紧密结合,开展自然灾害综合研究和治理;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研发防灾减灾技术和装备,实现产业化;与管理部门合作,尝试推广先进的防灾减灾技术和管理方法,探索区域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模式;参与重点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试验示范区建设。 在培养选拔高层次人才的基础上,大力培训一线工作的防灾减灾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改善基层技术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通过科研项目、激励措施、分配制度、考核选拔等吸引和稳定人才队伍,培育有竞争力的研究群体,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培养防灾减灾后备人才,逐步在我国高校中开办防灾减灾专业教育。 加强国内外防灾减灾科技交流与合作 鼓励防灾减灾科研机构、管理部门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获得先进的应用技术及管理经验,追踪最新技术。在跨国、跨区域的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中,政府应积极协调,为项目实施提供帮助和保障。

给你发了,楼主。注意查收

回顾为前瞻,知往为开来。灾害类型随城市化发展而变迁,由于人口与生产力向城市集中,防灾减灾形势更加严峻。一般城市典型灾害类型主要可归纳为:公害、交通、水害、火灾、地震、高新技术隐性灾害、生物灾害等,且城市化发展次生灾害比重呈上升趋势。研究表明,现代城市人为致灾及次生灾害造成的灾损已占全部灾损的60%以上,再不加以综合治理,后果不堪设想。联合国1993年在东京召开的“大城市管理会议”的总报告声称:21世纪可以称为“新的城市世纪”,在所强调的诸多因素中特别强调城市安全防减灾体系建设。联合国1994年日本横滨的世界减灾大会已将面向安全少灾的21世纪的目标集中在大城市上。1996年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确定的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城市化与灾害”,1996年世界水日主题为“解城市用水之急”,1997年世界气象日主题为“天气与城市用水问题”。可见,全球已极大地组织了城市减灾活动。但必须看到,全球的城市防灾形势不容乐观,面对我们大城市减灾建设,人们会首先发问:城市决策者重视了 城市管理体制理顺了 科技投入畅通了 全民防灾文化意识增强了 每个城市的综合减灾能力究竟具备不具备 在这方面,1998年长江大水已为国人上了一课,再次敲响了警钟。有关专家已将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不可持续致灾要素归纳为:地震灾害、洪灾与水害、气象灾害、火灾与爆炸、地质灾害、公害致灾、“建设性”破坏致灾、高新技术事故、城市噪声危害、住宅建筑“综合征”、古建筑防灾、城市流行病及趋势、城市交通事故、工程质量事故致灾等十四类。其宗旨在于形成城市灾害源的新理论,即使公共安全、社会保障、环境公害、危险事故等威胁成为现代城市能力评价的重要指标。所以,从综合减灾观出发的城市灾害源,不仅指城市自然巨灾,还特别包括日益严重的城市人为灾害及人为自然综合灾害等。以国都北京为例,其城市灾害类型随城市化发展而变迁,现在及未来的城市灾害类型可归纳为:‘气、染、路、水、火、震、生”七个字(其中:“气”指气象类灾害;“染”指公害及重特大化学品泄漏,城市大气。水、垃圾污染问题;“路”指频发不减的交通事故;“水”指城市水灾与水资源匮乏;“火”指火灾与爆炸;“震”指地质地貌类灾害;“生”指生物及流行病灾害)。1995年元月17日,日本贩神地震造成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我国近十年来的自然灾害损失更呈上升趋势,据国家减灾委专家组的统计:1989年自然灾害损失为525亿元,1996年已达2882亿元,1997年虽总值有下降,但灾情突发后果仍很严重。而中国安全文化研究会筹备组《21世纪国家安全文化建设纲要)中指出: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年均自然巨灾、事故、公害三类损失之和已占国民生产总值10%以上,几乎相当于国家财政收入的40%,且大量损失及危害都集中在减灾能力脆弱的城市中。1998年北京市灾害总结分析会强调:气象与人为事故仍是防范重点。具体包括:道路交通事故、突发事件、火灾、化学事故、工伤死亡事故和气象灾害是北京重点防范的主要灾害。上海灾协和市科协联合召开了1999年上海市灾害趋势预测及对策协商会,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就上海常见的、对城市安全构成威胁的十几类灾害或事故进行预会商和对策研讨。1998年上海各类灾害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略有下降,但经济损失有所上升。据预测,1999年减灾形势依然不容乐观,防灾任务比较艰巨。在总结、分析1998年全市灾情特点时,有关专家认为,上海应坚持“建管并举”的重大防灾战略举措。据预测,上海1999年汛期防灾形势比较严峻,有数次台风登陆和风暴潮侵袭的可能性,人为灾害是上海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最主要的灾害。道路交通事故、火灾和疫情等发展趋势出现新的特点,并存在不少致灾隐患。根据预测会商表明,台风、风暴潮、高温、煤气事故、疫情、火灾仍是1999年上海城市防灾的重点。作为全国最先开展地方性综合灾情预测会商的城市,上海已连续举行了10次年度以综合灾情趋势预测会商会。每年一度的灾情预测会商不但成为上海防灾工作中的一件大事,而且其权威性已得到市政府的认可。1997年国家建设部在“建筑技术政策”中集中将地震、火灾、风灾、洪水、地震破坏五大灾种列为城市灾害的主要典型。以下结合这些灾种,就其重点逐一分析:  (1)中外灾情的总估计  1999年7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世界减灾大会”是继1994年日本横滨减灾大会后的第二届,它是对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予以总结,并制定2互世纪减灾发展战略。会议的具体内容是:①总结“国际减灾十年”的成功经验,明确21世纪有效的减灾方针;②全面讨论国际减灾十年框架内的有关议题;③通过声像、报告等手段展示“国际减灾十年”的成就等。本届世界减灾大会给我们留下的管理思考及科学任务是要总结20世纪灾害规律,研究对21世纪可持续发展形成障碍的一系列致灾因素。从全球看,20世纪70—80年代,全球各种自然灾害已使300万人丧生,8亿多人生活遭受破坏,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之巨。灾害已成为全球人类的大敌,联合国倡导的国际减灾十年得到了全球广泛的响应与支持。1994年在日本横滨召开的第一届“世界减灾大会”重新界定了国际统一的大灾标准,体现在三个方面:①财产损失超过该国年度国民生产总值的1%;②受害者超过该国人口的1%;③一次死亡者超过100人。按此标准,1963~1996年的34年中,全球大灾有近1600起,灾害死亡近400万人,受灾人口有40亿人,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以1998年为例,世界范围的暴雨、火灾、旱灾在1998年前11个月对全世界造成至少9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如中国长江大水灾是损失最惨重的灾害,经济损失高达300亿美元。华盛顿世界观察研究所的一项报告指出:1998年全世界天灾损失的初步估计总额已比1996年创下的600亿美元损失纪录增加了48%,也超出80年代期间的总损失550亿美元。1999年6月24日,国际红十字会发表的年度《世界灾难报告》中指出,1998年是有史以来最恶劣的自然灾害年,但更大的灾害恐怕还没有到来。气候恶化、荒漠蔓延、贫困加剧以及过度拥挤的城市都预示着更加频繁与严重的“超级灾难”的可能性。  中国处于全球环太平洋及北纬中带两大灾害带交叉地区,是世界上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防灾减灾任务繁重。我国近10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年平均达1578亿元,最低为525亿。统计表明,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以11%的高速发展,引起世人注目,但灾害损失也相伴而行,重灾的1991、1994和1996年均创峰值。从1989~1996年灾害损失相当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及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比随年代变化情况看,1991年大灾竟达l%,最低也为2%(1993年及1995年),10年平均达8%。而发达国家自然灾害损失率仅千分之几。由此可见,我国灾害损失(并未包括事故及环境)已相当于把全国人民辛勤劳动的财富的一半或1/4耗费掉。  (2)城市地震  从地震区的分布来看,我国有60%国土、一半以上的大中城市位于地震烈度及6度以上的地区。大地震造成的强烈地面运动除直接使建筑物破坏之外,还诱发山崩、滑坡、泥石流、地基液化等地质灾害,地震引起的破坏还导致火灾、水灾、爆炸、毒气蔓延及瘟疫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北部地区共同构成首都圈地区(其范围是北纬5度至41二0度,东经114度至120度)。这一地区是中国地震局确定的全国唯一的地震强化监视区,也是最近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防震减灾示范区。首都圈地区位于华北地震区的北部和燕山地震构造带中部,是我国东部的主要地震区之一,有历史记载以来,已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47次(不含余震),其中8级大震1次,7级大震5次,6级强震20余次,20世纪以来平均每10年左右发生1次5级以上地震。近30年来其活动水平在我国东部地区是最为突出的。在首都圈地区,历史上及近期发生的一些强震和大震,均造成了十分严重的震害,对北京市也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影响。目前可能处于第四个活动期的剩余释放期,未来30年内不排除六级左右地震的危险,特别是西北方。  (3)城市洪水  我国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地区有800多个县市处于洪水水位以下,占全国县市总数34%,人口5亿多,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60%。建国50年来,长江、淮河、海河发生的几次大洪水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洪涝灾害除造成农业损失外,主要是对城市的破坏,包括房屋倒塌、设备损毁、工矿企业停产停业、生命线工程设施破坏及引起的次生灾害等。北京城区处在永定河冲积扇上,山区处在华北平原西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台阶,境内有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蓟运河、大清河五大水系,历史上洪涝灾害频繁。据资料记载,从明初到新中国成立前的580余年间,北京共发生洪涝灾害387次,永定河5次溃堤造成洪水人城,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50年来,北京市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这些工程对确保首都50年无大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城市现代化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①城区不透水地面(道路和房屋)面积占城区总面积的百分比由过去20%—30%均猛升到80%左右,使城区降水的地面径流系统高达50%~70%;②排水管道工程已控制城区排水量的90%,这两个原因使得城区一旦出现大暴雨,城区的排水河道洪峰流量要比50年代高3—4倍,北京历史上1893年、1959年、1963年的洪灾都是因河湖淤积、排水不畅而积水造成的。为此,北京市政府一举投入10亿元,从1998年4月开始,进行北京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整治河湖工程。待城市中心区水系综合治理工程完工后,城区防洪标准和近郊河道防洪标准可大大提高一个水平,体现“西蓄东排,南北分洪”的原则。水利部部长汪恕诚曾在永定河堤防险工护砌施工现场指出:“北京的防洪重点是永定河,而永定河左堤是重中之重。在治理中:一要抓设计,一定要经过审查;二要杜绝施工中的层层转包;三要确保工程质量,确保首都安全。”自1998年以来,国家投资2亿元用于永定河卢沟桥的下段堤防治理,这项工程完成后,将使得永定河抵御洪水的能力显著提高。  (4)气象灾害  我国东临西北太平洋,大气风暴灾害频度很高,是世界上发生台风最多的地区,从1951~1980年的30年间,平均每年登陆的台风的8个,有的可深入内地1500千米。还有的台风虽然没有登陆,但从近海地区移过,对沿海城市仍可造成重大影响。同时特殊的城市化与气象灾害交织出现,规律更复杂。以北京市为例:  其一,城市渍涝灾害频发。表1给出城区两个雨量站(松林间和右安门)平均每年降水量与四个平原郊区气象站(通县、丰台、大兴、昌平)平均每年降水量的差值的每五年平均值变化趋势。可见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区降水量大于周边郊区降水量的趋势是同步增大,特别是1979年后,这种城区降水量增大趋势有一个跃升,到90年代初,平均每年城区要比郊区多60毫米(相当于一个暴雨日的雨量)。

经济的话,自然灾害大部分都是导致原料供应不足→原料价格上升→成本价上升→需要这些原材料的商品价格上升。不过规模不大的话,经济很快会恢复的。导致厂房毁坏的作用也差不多,产品价会上升,一段时间后会恢复。

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论文题目怎么写初中

十一五辉煌成就  今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二五”统筹规划最关键的一年,这五年,我们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还有怎样的不足,我们的未来将走向哪里?这些问题也即将揭晓。在“十二五”规划出台之际,现回顾下我们辉煌的“十一五”。  在“十一五”期间,我们经受住了一系列灾难与困难的洗礼并顽强的战胜了他们。如我们熟知的国际金融危机、汶川、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一系列历史罕见的严峻挑战,但中国人民没有被困难吓到,我们在抵抗危机的同时还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结构调整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在各行各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90%以上的目标都实现了或者超额实现了。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经济依然取得高增长,非常不简单。”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评价说。  可以说,“十一五”的五年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夯实基础的时期,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  奋进的五年:在国际金融危机与自然灾害的双重挑战下,中国经济再次实现新跨越。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一高速增长是在国际金融危机造成世界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出现负增长以及国内一连串自然灾害的双重挑战下取得的。2008年,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而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西南大旱、舟曲泥石流、洪涝灾害等突如其来的严重自然灾害,也令经济运行一次次承受严峻的考验。  面对挑战和考验,中国经济再次实现新的跨越,交出一份精彩的答卷。  “农村改革使广大农民普遍受益,基本公共服务改革也有重大突破。民生建设得到各级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十一五’也被誉为‘民生五年’。”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谈到“十一五”期间各项改革措施取得的成果时说。  切都表明,广大人民群众在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生活质量也日益提高。  十二五规划展望  今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还需清醒地看到,尽管“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制约经济平稳运行的矛盾依然突出,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还存在许多结构性问题,资源环境约束逐渐加大,收入分配机制改革面临重重阻力。也正因为此,对于即将来到的“十二五”,我们充满着深切的期待,也怀有一份强烈的责任。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党九十周年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学习党的历史,了解我们的过去才能看清前进的方向。如何学好党史、用好党史我觉得应该做到两个“牢记”和两个“必须”。  这两个牢记,一是牢记党的理想信念,始终不忘党的最终目标。理想信念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对于我们共产党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为将来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就是我们的理想信念。失去了,就不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动力和理想源泉。我们党的历史之所以有着如此丰厚的底蕴,正是因为每一名共产党人都牢记党的理想信念,不畏流血、不畏牺牲,朝着它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二是牢记党的历史经验。历史是一本严肃的教科书,我们的党史,正是一部描述中华民族走出劫难、挺起脊梁的鲜活教材。党 史记录着新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一个又一个奇迹,这其中的经验和智慧无不凝结于党的历史。  让我从思想到灵魂再一次地接受中国共产党最先进的思想、最伟大的理想和最崇高的事业洗礼。我感受到的是再一次的心灵震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一切。  在共和国发展的历史上,我们的党是走了些弯路,邓小平说“我们从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犯了二十年的错误,但是我们的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用实际行动纠正了错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正是这二十年的错误代价换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中国经济连续二十年腾飞的奇迹,而且这种奇迹还是继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这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共产党是人不是神,在人类未知的事业的摸索和实践中犯一些错误、走一些弯路都是难免的,看我们的党是否英明是看她能否认识自己的错误、纠正自己的错误,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英明的党。  其一,要“求真”。毛泽东同志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实践表明,如果缺乏了认真精神,党的执政能力就会削弱,什么事情也办不成。89年党的历史,本身就是一本求真务实的教科书。“不懂历史的人没有根,淡忘历史的民族没有魂”。学习党史,一定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切忌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断章取义,缺乏系统的、辩证的学习、运用能力,要认真、系统的学习,全面、正确地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  其二,要“求深”。历史穿越时光的隧道,能常驻人心的常常是一个个并不恢宏的小细节,而那恰是历史的魂魄。它传递出的情感价值,温润着一代又一代;它传达出的信仰力量,激励着一辈又一辈。学党史,知党史,需要深入学习、深入思考、深入应用。要由许多“小细节”里品出“大关节”来。要潜心读书、用心体会,全面系统的学习党的历史,防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杜绝想起来读一点,忙起来丢一边,必须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做到学不精通不罢休、学不深入不放手。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多学、深学、学深、学透,要立足于研究性地学,而不是应差式地看,而且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反复思考、深入思考,全面系统的理解掌握党执政兴国的规律性,全面系统的继承党发展壮大的宝贵经验,学会辩证的认识党的历史、借鉴运用党史。  其三,要“求实”。实事求是,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学习党史,也必须秉承这种传统和精神。无论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是党的宝贵经验,只有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加以总结,才能使党史有效发挥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一要联系实际学,不能像读天书一样,不入心、不进脑;二要注重实效用,要注重发挥学习党史对理论创新、资政育人乃至社会进步的积极推动作用。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消化运用,活学活用。学习党史的目的是为了从党史中吸取营养,提高素质,增强能力。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党史与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结合起来,从浩若烟海的党史故事、党史理论中淘金寻宝,增智长才,把学习党史的热情转化为促进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借鉴党史经验,解决好党的建设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打好党的组织的坚实基础。  其四,要“求新”。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改革创新的历史,不是教条,切忌照搬照抄。我们今天学习党史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重点在与时俱进,在改革创新党的建设。历史之树常青。党的历史是党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力量源泉。今天,我们学习党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历史,就是要从中吸取成功的宝贵经验,防止失败的教训在当前重演。要通过党史的学习、借鉴和运用,使党员干部在思想认识上有新提高、在理想信念上有新增强、在推进科学发展上有新贡献、在服务群众上新作为,不断谱写党的建设事业新篇章。  学习党史,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学促用。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留给我们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今天,我们学习党的历史就是为了吸取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充分借鉴历史,解决好工作中的新问题、新矛盾。  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学好党的历史,了解过去才能把握今天,把握今天才能创造明天。从革命前辈的手里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我们这代人要做好承上启下的历史任务,不断保持和发扬党的胜利成果。  党的历史像一条河流,曲折但是坚定地向着一个方向流动。穿行在90年的历史长河,点点滴滴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辉。我要做这长河中的一滴水,任他洪水猛兽还是壁立千仞都无所畏惧、坚定不移!我会一直坚定不移的拥护党的领导。

楼上的两篇文章立意深远 但是 可能有点不太适合初中生 (仅个人意见哈)我想 你可以这样一个思路来写作 : 先论述一下孝感的地理位置 本地的水文环境 地理情况 常常出现的自然灾害(比如水灾,血吸虫……)然后找出一个一个方面的问题加以分析,按照你的写作提纲展开论述走下来即可 400-600字比较好凑吧

以前也写过,东拼西凑了一下 咔咔五月的那场地震,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灾害。面对自然,人类又是显得多么的渺小。这次12地震,我们尝到了血的代价,也应该深刻感觉到,防灾减灾,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有多么的重要。也许我们阻止不了灾难的发生,也不能保证没有任何人员的伤亡或财产损失,但起码我们可以把损失减到最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一些灾难都可以预测到。当有关部门发出预警时,我们应该相信他们,并且极力配合。而我们自己其实也可以预测灾难。在许多灾难发生前,动物们会有一些反常的行为。就像地震发生前,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将发生地震,如果发现这些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须先辨别真假,再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每个人都应该有自我保护的意识。那么当灾难来临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当灾难来临时,一定不要慌张,要保持镇静。就像这次的大地震,当你被压在废墟地下时,要冷静,可以看看边上的东西是不是可以移开一点,给自己留尽可能多的空间,保持呼吸顺畅。千万不能觉得自己死定了,应该要有活下去的信心;如果在室内,可以躲到桌子底下,保护好头部。如果在室外,应该避免一些高大的建筑物,跑到空地上去。不论身处怎样的环境,都不能失去活下去的信心。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灾害呢?其实,很多都是由于环境所导致的。保护环境也是避免灾害的一个重要途径。现在,我们身边的自然环境真是每况愈下。过多的废气排放,和白色污染让城市变得乌烟瘴气,还有资源紧缺,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不乱丢垃圾,共建美好环境。不要以为灾难离我们很遥远,它说来也就来了。如果我们不具备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的话,很可能会遇到危险,就从现在起,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就都能从容的面对了。

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论文题目怎么写高中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农产品价格上涨。

经济的话,自然灾害大部分都是导致原料供应不足→原料价格上升→成本价上升→需要这些原材料的商品价格上升。不过规模不大的话,经济很快会恢复的。导致厂房毁坏的作用也差不多,产品价会上升,一段时间后会恢复。

经济学论怎么写?学术堂来告诉你:  一、如何选题  ( 一) 选题来源: 前沿问题、热点问题  那些已经陈旧而且对当今现实发展没有意义的问题就没有太多的研究必要,选择要研究的论题应该是当今世界比较前沿和热点的问题,而且,既要有经济现实意义同时也具备理论研究价值比如,近期国内外发生的重大经济事件、热点问题、关于改革的新问题或者国际交往中的重大问题、焦点问题等等,也可以是一些引起全球人、全国人关注的经济问题以自然灾害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为例,例如四川地震、长江中下游旱涝灾害等,可以探讨它们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还可以分析它们对食品价格的影响,甚至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等等  当然,全球经济的前沿问题或中国经济的热点问题都很多,如何选择呢? 选择哪一个热点呢? 这就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自己对热点问题的熟知程度进行选择,尽量选择自己平时比较感兴趣、而且了解比较多而且希望继续多了解的热点问题进行研究或者根据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选择一个与自己的未来职业相似或相近的论题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可以完成毕业论文而且也有助于将来的事业发展如果选择一个自己不熟悉、不喜欢的问题去写作,将来的职业规划与这个问题也不相关,那这样的写作可能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 二) 选题原则: 小题大作  "小题"就是选择一个非常细小、非常微小的问题进行研究,"大作"就是对该问题进行深入、透彻、广泛、全面的研究,就像看一个站在面前的普通人,把他的前世尊祖、家学渊源、地域关系、政治关系、社会关系、经济基础、血缘特征、性格特征、喜怒哀乐、外貌衣着等都看到了如指掌  比如,"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研究",是一个很博大、很复杂的问题,一篇经济学论文是无法解决这一宏大问题的但,如果对此问题比较有兴趣,希望在此方面进行研究的话,不妨把研究范围缩小、缩小、再缩小,缩小到从武汉市农产品对欧盟出口的战略分析这个角度进行研究对于这个选题,缩小了研究区域( 武汉市、欧盟) ,研究对象是农产品,研究侧重点是针对出口方面的,这样在写作时就更具体、更能够有的放矢,研究的内容 更加翔实再举一例,"低碳"主题是学界目前关心的一个热点话题,与之相关的话题很多,稍有不慎,在研究的时候就容易出现大而空的现象,以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为例,如果论文题目定为"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 发展",那么这个研究即使洋洋洒洒几十万字都写不完,何况一篇学位论文但是,如果把题目改为"武汉市新生代农民工低碳消费模式分析",研究区域、研究对象、研究内容都缩小了很多,而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通过使用合理的研究方法深入剖析就是一篇很好的作品  ( 三) 选题准则  很多同学选定题目做到一半之后就中途放弃了,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没兴趣继续做下去,二是没法进一步获取相关的信息故最好按以下准则来进行选题: 第一,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兴趣是产生研究动力的源泉,兴趣可以激发对某问题的持久好奇心、探索热情和求知欲望,并促进研究者的思考能力如果你对历史有浓厚兴趣,选择对某个热点经济现象 / 经济事实进行历史性探索,如果你对国际交流、全球化问题更有兴趣,不妨从全球经济贸易的热点问题中寻找论题; 如果 你对农村中小学生的上学 / 读书问题更有兴趣,不妨从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展开研究  第二,对所选问题有所理解,选取你觉得重要的方面选择一个论题时,必须要知道这个论题的核心是研究什么,与它相关的数据资料如何收集,其他人对该问题已经研究到何种程度,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没有解决的方面是因为何种原因而存在当对以上这些方面有所了解时,就要比较分析出,哪方面更具有研究的价值和研究意义,然后选择你认为比较重要的方面展开研究  第三,选择的问题为什么重要? 一般来说,问题的重要性既要体现理论的重要,也要体现实践上的重要理论来自于实践,但也要回归实践,理论研究是基于实践意义本身很重要当现实的发展需要对某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而该问题在过去的理论研究中也很少有人涉足,那么这个问题就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比如,气候变化与农业经济绩效问题,在过去的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只关注农业经济产出问题( GDP) 、或农业技术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等,对于气候变化是抱着"靠天吃饭"的态度,理论上也没有太多人去分析农业气候问题,除了气象局之外但当今,气候变化就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全球变暖,冷热交替、热带风暴、旱涝灾害、暴风沙等等,不仅影响到农业产出,而且也影响到工业结构、道路桥梁建设、生活水平等等系列问题,因此,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问题就显得很重要  二、怎样搜集文献资料和数据  题目选定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就是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当相关的所有文献资料都能够基本获得,那么对问题的分析就比较有基础了这是一个数字化的时代,充分有效使用网络资源( 但不能直接拷贝抄袭) 是必 不可少的几种比较常用的查阅经济相关资料的网站有: 1、中国知网( 期刊网) ; 2、中国经济信息网; 3、中国统 计局网站; 4、中国商务部网站; 5、中国统计年鉴各省市官方网站、其他相关网站或论着等如何搜索高质量的文献和数据呢? 这需要对本领域的刊物有一定的了解,在国内经济类,可以参考 CSSCI( 2012 - 2013) 排名前 40 内的本领域的期刊,或者参考北大核心( 2012) 本领域内前 3 名的期刊; 国外经济类,由 于 SSCI /SCI 期刊较多,建议分领域查询全球排名前 10 以内的期刊具体的下载方式和查询通道,可参考百度、GOOGLE( 学术) 及校园内图书馆的电子数据库上的相关内容对于高质量的数据,一般是调查的数据,简 单的方式是找作者获取,或者从作者引用的文章中找到引用数据的数据库,然后找数据库所在单位获取一般而言,数据不是免费的,谨慎获取  三、怎样阅读文献---对文献分类  阅读文献也是研究、写作过程一个组成部分通过阅读、梳理文献,可以了解该领域内学科前沿,包括最新的研究内容、最新的研究方法等但也不是每篇文章、每本书都要从头至尾、一字不漏地读,而是先根据文章的 内容、以及与你要研究的问题相关性对文献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它们的重要程度分类阅读一般来说,文献资料可以分为这样三大类  第一类文章,与你的文章间接相关这类文章与你要研究的问题,不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只要看它们的摘要就可以了但,它们能够帮助了解你要研究的论题在其领域内所处的大概位置,尤其是你的文章主题是不是 具有理论或现实意义,研究方法是不是能够解决主要问题等在这类文献中,有些文章里面有一个表格,有一个数据,能够在你的文章里有所引用,或者支持你的论点,要注意积累在数量上,此类文章在 100 篇里面至少 占五六成; 在阅读方法上,这些文章你可以看得很快,不需要花很长时间从头至尾地阅读  第二类文章,与你的文章相关,但从它的技术路线、它所关注的问题来讲,与你的文章又不是直接相关的这些文章要看的是,其理论是采用什么样的逻辑,它们怎么做,模型的起点是什么,它们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结 论对于此类文献,要关注的是行文的理论逻辑,包括逻辑起点、逻辑推理、模型构建以及最终结果的计算与分析等环节在数量上,在 100 篇里面,这些文章大概占了 20 篇左右; 在阅读方法上,这类文章一定要看,但是不必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最后一个字  第三类文章,与你的文章相关性极强此类文章就是对你的研究来讲是最最相关的,因为它们几乎研究的是同一个问题你的研究跟这些文章相比较,你的贡献是边际上的在数量上,此类文章,大概 100 篇里面是5到 10 篇; 在阅读方法上,对这几篇文章,不仅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最后一个字,而且要反复看很多遍,包括它的思 想观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特色、研究结论及文后的参考文献,都要反反复复地仔细阅读,并结合自己的研究进行思考或推敲站在巨人的肩膀,习大作  四、写作步骤  一篇论文主要包括引言、正文主体、结论、参考文献四个部分,环环相扣,一气呵成  ( 一) 引言  文章如果是一份药,那么引言就是药引子,重点阐述文章的现实背景、理论意义、文献综述三个部分该部分应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说清楚,第一,本文研究了什么问题,开门见山、简洁明了地写出来第二,提出问题后,告诉读者为什么该问题很重要,就是文章主题的重要性第三,把自己的研究与既有的文献作比较,这就涉及到对现有文献的评论,引申出文章的新颖之处第四,概括文章的研究告诉读者解决了什么问题,运用了什么方法、贡献与创新,交代论文的结构,这个部分必须在文章初稿完成后,反复修改,着重体现逻辑性,有逻辑,才能把" 故事" 讲完整  ( 二) 正文主体: 理论分析 + 实证分析  理论分析部分主要论述相关的经济学理论、管理学理论,或其他学科理论交叉分析,这部分属于定性分析这个部分需要描述的重点是,从定性的角度对文章的主题进行详实分析,为文章的研究定调,是文章行文的逻辑起点对于定性分析可以是纯文章的推导,也可以是纯数学式的推导目前,流行的是纯数学式的推导,因此,用好数据工具比较关键实证分析部分主要包括模型和数据,这部分属于定量分析实证分析部分的基本步骤为: 假设→建立模型→检验模型→得出新结论实证分析的关键是模型的构建,从定性分析建立的逻辑起点入手,进行模型构建模型的建立,必须是建立在引言中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通过已有的模型,结合文章的主体构建具有逻辑性的模型,模型建立的大忌就是凭空的构建,必须建立在现有理论基础之上模型建立完之后,进行实证分析便是关键,实证分析的焦点在数据分析的可靠性,数据处理不可靠,文章实证分析便没有价值故此,学好计量经济学,用好一个计量工具(主流的是 SAS /STATA /SPSS /EVIEWS 等) 比较关键好模型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假设是否合理,二、对于理解和研究现实问题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三、模型所暗含的结论是否可以用经验数据来检验,四、模型结论是否与现实数据相一致在此必须注意的事,模型数据处理的方式必须是可靠、科学的,否则,文章白写!  ( 三) 结论 结论是从文章的前文论证过程自然推导出来的,而不是凭空附和上的文字,既包括对前面论证结果的总结,也包括未能解决的问题( 这部分可有可无,视文章研究的深度而定) 写好结论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要准确,不能夸大,不能总结出一个模型没有说明的结论,无中生有是文章推导出来的结论就写,不是文章推导出来的结论,就不写二是即使观点是正确的,但不是从文章分析中得出的结论,不要三是政策含义最好有,但不一定必要如果有,一定要是严格基于理论发现的结论不基于理论发现的结论,哪怕是正确的也不要说  此外,有同学或许会问,模型的结果和论文的结论有什么区别? 简单的区别在于: 模型的结果是从实证分析中得出的数量结果,这个结果只反映了数据; 而文章的结论,则是从模型的结果中提炼出来的,带有综合性味 道的总结,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有内涵上的联系  ( 四) 主要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对你所阅读、参考和引用过的文章的尊重,特别是那些与文章内容直接相关、对文章写作有启发意义的文献资料,必须在参考文献中标注出来参考文献应该是与研究领域相关的、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 文章资料,而不是低层次的、或者经不起推敲的文章另外,文献资料的选择,也能够反映出作者学术研究水准,因为起点高,立意才会深远  五、摘要如何写?  摘要是放在文章最前面的,但一定要放在最后时刻去写摘要一般包括写作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以下是对各部分所写内容做的简要介绍: 一是目的,应简要说明研究的背景和目的,一般用 1 - 2 句话简要 概括,不宜太冗长目的部分的文字最好不是对文题中已有信息的简单重复二是方法,应简述研究的对象、方法、分析线路、资料的收集处理和经济学分析方法等三是结果,应简要列出主要的结果,描述结果要尽量用 具体数据,不要过于笼统四是结论,应根据研究的目的和结果,得出客观适当的结论,并指出研究的价值和今后有待探讨的问题写论文摘要时应注意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客观如实地反映所做的研究或工作,不加作 者的主观见解、解释或评论; 二是着重反映新内容和作者特别强调的观点; 三是排除在本学科领域已成常识的 内容; 四是不要用第一人称如"本文"、"我们"、"作者"等作为主语,而应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如"对……进行 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式; 五是采用规范化名词术语( 包括地名、机构名和 人名) ; 六是缩略语、略称、代号,除非本专业读者能清楚理解,否则首次出现时不论中、英文均应给出全称; 七是 应采用国家颁布的法定计量单位; 八是注意正确使用简化字和标点符号; 九是一般不用引文只有当摘要、文章主体、参考文献等全部写作完毕,一篇完整的论文才算完成整个论文从收集资料、酝酿写作、完成初稿、进一步修改,这一系列过程是一种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过程,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既学习前人的思想聚成、论证推理、对数据的资料运用,也学习对问题的表述和对母语的运用学位论文是在更高理论层次上展示对问题的分析、判断、解决能力,并把自己的分析判断以科学、合理、严谨的方式展示给他人

我国地域辽阔,天气变化万千,洪水、飓风、龙卷风、地震等不可抗性灾难频发,此次汶川特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伤害。近50年来,我国每年由地震、地质、旱涝、海洋、疫病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的重要因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我国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 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广为覆盖的气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地面监测和观测网,建立了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卫星系列,并正在建设减灾小卫星星座系统。在气象监测预报方面,建成了较先进的由地面气象观测站、太空站、各类天气雷达及气象卫星组成的大气探测系统,建立了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现代化的气象通信系统和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全国已形成了由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分工合理、有机结合、逐级指导的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体系。为了监测江河洪水,国家组建了由数目众多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组成的水文监测网,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区洪涝灾害易发区警戒水域遥感数据库,将遥感技术在“八五”期间应用于洪灾监测。大江大河防汛抗旱工程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些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另外,利用现代科技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如农区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程等,这些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防灾减灾发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地震监测和抗震方面,组建了400多个地震观测台站,“十五”期间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由48个国家级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国家数字测震台网和由300多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20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网以及若干个流动数字测震台网、数字强震台网构成了中国数字测震系统,建立了大震警报系统和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监测预报系统,编制了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震害预测图,确定了52个城市作为国家重点防震城市,对全国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区的工程建筑,实施综合性震害防御,对城市和大中型工矿企业的新建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完成了多条铁路干线、主要输油管线和多座骨干电厂、大型炼油厂,一批重点骨干钢铁企业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库的抗震加固。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加强了对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等地质灾害的勘查防治工作,采取了包括工程防御体系、生物水保防御体系、管理防护体系,社会管理体系和预测及报警体系在内的综合防御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把生态建设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田还草和修建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极大地防止和减轻了地质灾害的危害和损失。全国已建立了25片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实施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在一万多条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开展了山水田林综合治理。先后确立了包括“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淮河太湖流域防护林、珠江流域防护林、辽河流域防护林、黄河中游防护林和太行山绿化工程、防治沙漠化工程的十大林业生态工程。此外,还发射了“资源一号”、“资源二号”卫星,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查、防灾减灾、地质灾害监测和科学试验等领域。 二、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管理缺乏综合协调 长期以来,我国的灾害管理体制基本是以单一灾种为主、分部门管理的模式,各涉灾管理部门自成系统,各自为战。由于没有常设的综合管理机构,各灾种之间缺乏统一协调,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联动,造成了许多弊端,如缺乏综合系统的法规、技术体系政策与全局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规划;缺少系统的、连续的防灾减灾思想指导,不利于部门之间协调;缺少综合性的防灾减灾应急处置技术系统;缺少专门为灾害救援的综合型救援专家、技术型队伍;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防灾减灾科学技术体系;信息公开和交流渠道不顺畅;资源、信息不能共享;科学决策评估支持系统与财政金融保障制度尚未建立等等,直接影响防灾减灾实效。 投入不足 资金渠道单一 全国每年投入到防灾减灾科技研发和应用的经费十分有限,在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科研设备购置、防灾工程建设、防灾减灾基础研究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等多方面投入不足。主要是因为我国防灾减灾科研基本依赖于财政拨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由于防灾减灾科研具有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近期经济效益,很难吸引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主动投入,造成防灾减灾科技发展和技术推广滞后。另外,缺少科研成果推广的中间环节与适合防灾减灾工作规律的运行机制,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低,一些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率不足10%,严重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深入进行,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科技资源尚待优化配置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气象、地震、地质、环保等领域,由于缺乏宏观协调管理及传统的条块分割现状,一方面各领域主要关注本领域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研发工作主要局限于解决本领域存在的技术问题,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科技开发与应用水平发展很不平衡,在基础地理信息、救灾设备和队伍建设方面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另一方面,仪器、设备、资料、数据等都由部门、单位甚至个人所有,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共用,资源条件不能系统整合形成高效、共享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无法形成合力和整体创新优势。 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缓慢 一是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发展与应用水平很不平衡;二是各灾种的应急研究和操作水平差别较大,低水平重复研究较多;三是技术手段和装备落后,监测能力不强,短期预测预报能力还较低;四是缺乏各类灾害的科学评估模型和方法,灾害信息共享应用和评估的技术急需完善;五是对一些重大灾害的认识与防治技术,长期徘徊不前;六是现有科研结合国情实际不够密切,科技整体支撑能力有待提高等。 防灾减灾高水平科技人才匮乏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专业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中,基层防灾减灾机构普遍缺少技术应用人才,与我国防灾减灾工作重点结合不密切,特别缺乏防灾减灾领域的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工程技术应用人才。另外,研究经费、待遇等方面条件较差,影响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人才队伍的稳定与发展。 科普宣教力度不够 缺乏统一的防灾减灾科普规划,没有固定的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也缺乏经常性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使防灾减灾科普缺乏系统性、连续性,致使我国社会公众防灾减灾知识、防灾减灾意识的科普教育水平较低,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差,最终影响我三、我国防灾减灾科技支撑的对策建议 建立统一综合的防灾减灾组织保障体系 设置统一的具有危机管理性质的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机构,负责对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大政方针做出决策,逐步实现从部门为主的单一灾种管理体制向政府和部门联动、条块结合的综合应急管理体制转变。 加强科技主管部门与涉灾管理部门的协同,形成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多层次、分布式的协同管理职能和机制。 成立集合各灾种、各专业及相关管理部门专家的顾问团体;建立防灾减灾决策的专家咨询系统,为政府防灾减灾决策提供智力支撑。 完善防灾减灾科技进步政策与创新机制 制定科技支撑防灾减灾办法与政策,增加科技投入,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人才培养选拔等方面给予支持;将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工作计划,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在大中小各级学校教育中适当引入防灾减灾课程及读物。 建立高效、合理的防灾减灾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机制、科技投入机制、成果转化机制、政策激励机制与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开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在防灾减灾领域的推广应用。 多渠道增加对防灾减灾的科技投入 将防灾减灾发展所需投入纳入每年科技经费预算,按照一定的使用比例,支持研究开发工作、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技术装备、参加国际交流等。并使防灾减灾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不低于科技经费增长的总体水平。 建立社会防灾减灾基金,吸收企业、社会团体、公民及海外人士对防灾减灾的捐赠,按比例将部分基金用于科技投入。 用给予引导资金的方式,促进地方政府增加防灾减灾科技投入,引导技术开发机构与企业投资防灾减灾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促进防灾减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 借助全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整合全国各灾害管理部门的分类灾害信息资源,全天候运转监测网;以网络技术为纽带,积极推广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控系统(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建设覆盖至全国各乡村的主要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充分应用数字化技术及网络技术,综合集成防灾减灾各单位上报的灾情信息,构建包括灾害应急响应、灾害信息分析、灾害救援决策、救援信息反馈等在内的防灾减灾技术及信息资源平台。 加强防灾减灾科技能力与科技队伍建设 通过科研体制改革和现代院所制度建设,进行课题制、首席专家负责制和科研经费预算等防灾减灾科技机构科研管理制度建设;鼓励科研与地方防灾减灾需要紧密结合,开展自然灾害综合研究和治理;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研发防灾减灾技术和装备,实现产业化;与管理部门合作,尝试推广先进的防灾减灾技术和管理方法,探索区域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模式;参与重点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试验示范区建设。 在培养选拔高层次人才的基础上,大力培训一线工作的防灾减灾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改善基层技术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通过科研项目、激励措施、分配制度、考核选拔等吸引和稳定人才队伍,培育有竞争力的研究群体,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培养防灾减灾后备人才,逐步在我国高校中开办防灾减灾专业教育。 加强国内外防灾减灾科技交流与合作 鼓励防灾减灾科研机构、管理部门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获得先进的应用技术及管理经验,追踪最新技术。在跨国、跨区域的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中,政府应积极协调,为项目实施提供帮助和保障。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