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人物传记论文范文3000字怎么写的

发布时间:2024-07-06 23:48:12

人物传记论文范文3000字怎么写的

郁达夫是一位让人怀念的文人和作家。 某年,无意在电视上看见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春风沉醉的夜晚》,外景是在徽州的郡城歙县,油然而生亲切之感。郁达夫倒是真的来过徽州并留下一篇《屯溪夜泊记》。与郁达夫同行的还有林语堂。他们因不堪那声名遐迩的徽州府郡歙县城里旅店的龌龊,趁黑赶往屯溪——郁达夫在文中称之为“小上海”的地方,如此的“美称”不知从何年何月已从人们的传说中消失。小上海果真繁华,这一班大名鼎鼎的作家们竟然投宿无门,大小旅店都挂上客满的牌子,于是,只得求助当地的警察局,可这山沟里的“大盖帽”们并不买大作家的账。直折腾到午夜一点,也未落实住地,最后,林语堂提议租来一只大船,搬上行李,作一回“天随子陆龟蒙”的风雅来。 木船停泊新安江上,浮家泛宅,围灯夜话,船底江流有声,滔滔东去,一直流向郁达夫的老家富春江。离船一箭之地是那座明代的石拱桥。我在徽州的日子,也常常在江边散步,站在老桥上总会想到郁达夫的那些文字。屯溪虽是文化古城,出了很多的文人,自然也少不了文人的行迹,但在我的印象中恐怕只有郁达夫的这点文字让人怀念,并由此对小城产生一种说不出的神秘感,如今已无法想象当年小城的模样,不过这座建于明代的青石板老桥依然葆存着往昔的一些信息吧。桥头便是那条有名的闻说建于宋朝的“老街”。事实上,在郁达夫的笔下,对这个黄山脚下的小城似乎没什么好的印象,下面便是他的又一遭遇:“我在旧贷铺里,买了一部歙县吴殿麟的《柴石泉山房集》,语堂在那家假古董店里,买了些核船、翡翠、琥珀、以及许多碎了的磁。”可见,那时的这条老街已是“古董贩子”们活跃的场子了,用现在话来说,这些“古董鬼”那时就开始吃旅游的饭。不过那年头,尽管是“假古董店”也尚能买到一些旧货,现在的旅游店清一色的新产品,专吃那些揣着来掏宝拣漏心态的“聪明人”。要说屯溪人会经营的智慧那可是由来已久的,这是徽商末流的旧传统。郁达夫说,那天,屯溪下着雨,他们上岸在一家酒店里,要了一碟炒四件,一斤“杂有泥沙的绍兴酒”,被敲去了两块大洋。于是,郁达夫愤然写道:“这小上海的商家,别的上海样子倒还没有学好,只有这一个欺生敲诈的门径,都学得来青胜于蓝了,也无怪有人告诉我说,屯溪市上,无论哪一家大商店,都有讨价还价,就连一盒火柴,一封香烟,也有生人熟面的市价不同”。郁达夫的牢骚发得可谓“入木三分”。记得我初来屯溪,倒是特地找了一位熟悉的当地人,来老街买些木雕、砖雕之类的小什件。老徽州的古物已被后人们变卖殆尽,就连这些老房子上的零部件也成为稀罕的古董宝物了。店家同他讲着一口屯溪土话,谈到“草皮”(钞票),也是叽哩呱啦,神秘兮兮。包好了木雕,出了店口,朋友忽然递给我一些钱,说是店家给他的“回扣”,我这才知道,这屯浦的水真是深啊!文章的末了,“青衫憔悴的才子”,“遇着红粉飘零的美女”,吟哦了一首七言绝句:“新安江水碧悠悠,两岸人家散若舟;几夜屯溪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才子佳人,总算又回到风(流)雅(好)上了。

《苏东坡传》 要了解一个死去已经一千年的人,并不困难。试想,通常要了解与我们同住在一个城市的居民,或是了解一位市长的生活,实在嫌所知不足,要了解一个古人,不是有时反倒容易吗?姑就一端而论,现今仍然在世的人,他的生活尚未完结,一旦遇有危机来临,谁也不知道他会如何行动。醉汉会戒酒自新,教会中的圣人会堕落,牧师会和唱诗班的少女私奔。活着的人总会有好多可能的改变。还有,活着的人总有些秘密,他那些秘密之中最精彩的,往往在他死了好久之后才会泄露出来。这就是何以评论与我们自己同时代的人是一件难事,因为他的生活离我们太近了。论一个已然去世的诗人如苏东坡,情形便不同了。我读过他的札记,他的七百首诗,还有他的八百通私人书简。所以知道一个人,或是不知道一个人,与他是否为同代人与否,没有关系。主要的倒是是否对他有同情的了解。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爱的人。我认为我完全知道苏东坡,因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因为我喜爱他。喜爱哪个诗人,完全是由于哪一种癖好。我想李白更为崇高,而杜甫更为伟大——在他伟大的诗之清新、自然、工巧、悲天悯人的情感方面更为伟大。但是不必表示什么歉意,恕我直言,我偏爱的诗人是苏东坡。 在今天看来,我觉得苏东坡伟大的人格,比中国其他文人的人格,更为鲜明突出,在他的生活和作品里,显露的越发充分。在我头脑里,苏东坡的意象之特别清楚明显,其理由有二。第一,是由于苏东坡本人心智上才华的卓越,深深印在他写的每一行诗上,正如我所看见的他那两幅墨竹上那乌黑的宝墨之光,时至今日,依然闪耀照人,就犹如他蘸笔挥毫是在顷刻之前一样。这是天地间一大奇迹,在莎士比亚的创作上,亦复如此。莎翁诗句的遒健,是来自诗人敏感的天性与开阔豁达的胸襟,至今依然清新如故。纵然有后代学者的钻研考证,我们对莎士比亚的生活所知者仍极稀少;可是在他去世四百年之后,由于他作品中感情的力量,我们却知道了他的心灵深处。第二个理由是,苏东坡的生活资料较为完全,远非其他中国诗人可比。有关他漫长的一生中,多彩多姿的政治生涯那些资料,存在各种史料中,也存在他自己浩繁的著作中,他的诗文都计算在内,接近百万言,他的札记、他的遗墨、他的私人书信,在当代把他视为最可敬爱的文人而写的大量的闲话漫谈,都流传到现在了。在他去世后百年之内,没有一本传记类的书不曾提到这位诗人的。宋儒都长于写日记,尤以司马光、王安石、刘挚、曾布为著名;勤奋的传记作者如王明清、邵伯温。由于王安石的国家资本新法引起的纠纷,和一直绵延到苏东坡一生的政坛风波的扰攘不安,作家都保存了那一时代的资料,其中包括对话录,为量甚大。苏东坡并不记日记。他不是记日记那一类型的人,记日记对他恐怕过于失之规律严正而不自然。但是他写札记,遇有游山玩水、思想、人物、处所、事件,他都笔之于书,有的记有日期,有的不记日期。而别人则忙于把他的言行记载下来。爱慕他的人都把他写的书简题跋等精心保存。当时他以杰出的书法家出名,随时有人恳求墨宝,他习惯上是随时题诗,或是书写杂感评论,酒饭之后,都随手赠与友人。此等小简偶记,人皆珍藏,传之子孙后代,有时也以高价卖出。这些偶记题跋中,往往有苏东坡精妙之作。如今所保存者,他的书简约有八百通,有名的墨迹题跋约六百件。实际上,是由于苏东坡受到广泛的喜爱,后来才有搜集别的名人书札题跋文字印行的时尚,如黄山谷便是其一。当年成都有一位收藏家,在苏东坡去世之后,立即开始搜集苏东坡的墨迹书简等,刻之于石、拓下榻片出卖,供人做临摹书法之用。有一次,苏东坡因对时事有感而作的诗,立刻有人抄写流传,境内多少文人争相背诵。苏东坡虽然发乎纯良真挚之情,但内容是对政策表示异议,当时正值忠直之士不容于国都之际,当权者之愤怒遂集于他一人之身,情势严重,苏东坡几乎险遭不测。他是不是后悔呢?表面上,在他的贬滴期间,对不够亲密的朋友他说是已然后悔,但是对莫逆之交,他说并无悔意,并且说,倘遇饭中有蝇,仍须吐出。由于他精神上的坦白流露,他也以身列当时高士之首而自伤,在与心地狭窄而位居要津的政客徒然挣扎了一番之后,他被流放到中国域外的蛮荒琼崖海岛,他以坦荡荡之胸怀处之,有几分相信是命运使然。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生活中竟有如此的遭遇,他之成为文人窃窃私语的话柄,尊重景仰的话题,尤其是在去世之后,乃是自然之事。若与西方相似之人比较,李白,一个文坛上的流星,在刹那之间壮观惊人的闪耀之后,而自行燃烧消灭,正与雪莱、拜伦相近。杜甫则酷似弥尔顿,既是虔敬的哲人,又是仁厚的长者,学富而文工,以古朴之笔墨,写丰厚之情思。苏东坡则始终富有青春活力。以人物论,颇像英国的小说家赛克瑞(Thackeray );在政坛上的活动与诗名,则像法国的雨果;他具有的动人的特点,又仿佛英国的约翰生。不知为什么,我们对约翰生的中风,现在还觉得不安,而对弥尔顿的失明则不然。倘若弥尔顿同时是像英国画家根兹博罗,也同时像以诗歌批评英国时事的蒲普,而且也像英国饱受折磨的讽刺文学家绥福特,而没有他日渐增强的尖酸,那我们便找到一个像苏东坡的英国人了。苏东坡虽然饱经忧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趋温和厚道,并没变成尖酸刻薄。今天我们之所以喜爱苏东坡,也是因为他饱受了人生之苦的缘故。中国有一句谚语,就是说一个人如何,要“盖棺论定”。人生如梦,一出戏演得如何,只有在幕落之时才可以下断语。不过有这种区别——人生是如同戏剧,但是在人生的戏剧里,最富有智慧与最精明的伶人,对于下一幕的大事如何,也是茫然无知。但是真正的人生,其中总包含有一种无可避免的性质,只有最好的戏剧才庶乎近之。因此在给过去的人写一本传记时,我们能把一场一场已经完成的戏,逐一观看,观看由人内在的气质与外在的环境所引起的必要的发展,这自然是一项重大的方便。在我将《苏东坡传》各章的资料钻研完毕之后,并且了解了为什么他非要有某些作为不可,为什么非要违背他弃官归隐的本意,我觉得自己好像一个中国的星象家,给一个人细批终身,预卜未来,那么清楚,那么明确,事故是那么在命难逃。中国的星象家能把一个人的一生,逐年断开,细批流年,把一生每年的推算写在一个折子上,当然卦金要远高出通常的卜卦。但是传记家的马后课却总比星象家的马前课可靠。今天,我们能够洞悉苏东坡穷达多变的一生,看出来那同样的无可避免的情形,但是断然无疑的是,他一生各阶段的吉凶祸福的事故,不管过错是否在他的星宿命运,的确是发生了,应验了。苏东坡生于宋仁宗景佑三年(一0 三六),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O 一)逝世。是金人征服北宋的二十五年之前。他是在北宋最好的皇帝(仁宗)年间长大,在一个心地善良但野心勃勃的皇帝(神宗) 在位期间做官, 在一个十八岁的呆子(哲宗)荣登王位之时遭受贬滴。研究苏东坡传记,同时也就是研究宋朝因朋党之争而衰微,终于导致国力耗竭,小人当政。凡是读《水淋传》的人都知道当时的政治腐败,善良的百姓都因躲避税吏贪官,相继身入绿林而落草为寇,成了梁山上的英雄好汉了。在苏东坡的青年时期,朝廷之上有一批淳儒贤臣。到北宋将亡之际,此等贤臣已悉数凋零,或是丢官去位。在朝廷第一次迫害儒臣,排除御史台的守正不阿之士,而由新法宰相王安石位置的若于小人取而代之,此时至少尚有二十余位纯良儒臣,宁愿遭受奸究之毒手,不肯背弃忠贞正义。等到第二次党争祸起,在愚痴的童子帝王统治之下,忠良之臣大多已经死亡,其余则在流谪中弃世。宋朝国力之消弱,始自实行新法以防“私人资本之剥削”,藉此以谋“人民”之利益,而由一个狂妄自信的大臣任其事。对国运为害之烈,再没有如庸妄之辈大权在握,独断独行时之甚的了。身为诗人哲人之苏东坡,拼命将自己个人之平实常识,向经济学家王安石的逻辑对抗。王安石鼓吹的那套道理与中国当时所付出的代价,至今我们还没有弄个清楚。王安石在热衷于自己那套社会改革新法之下,自然为目的而不择手段,自然会将倡异议之人不惜全予罢黜,一项神圣不可侵犯的主张,永远是为害甚大的。因为在一项主张成为不可侵犯之时,要实现此一目的的手段,便难免于残忍,乃是不可避免之事。当时情况如此,自然逃不出苏东坡的慧眼,而且兹事体大,也不是他可以付之轻松诙谐的一笑的。他和王安石是狭路相逢了;他俩的冲突决定了苏东坡一生的宦海生涯,也决定了宋朝帝国的命运。苏东坡和王安石,谁也没活到亲眼看见他们相争的后果,也没看到北方异族之征服中国,不过苏东坡还活到亲眼看见那广事宣传的新政的恶果。他看见了王安石那么深爱的农民必须逃离乡里,并不是在饥谨旱涝的年月,而是在五谷丰登的年月,因为他们没能清还硬逼他们向官家借的款项与利息,因此若胆敢还乡,官吏定要捕之入狱的。苏东坡只能为他们呼天求救,但是却无法一施援手。察访民情的官员,奸伪卑劣,以为对此新政新贵之缺点,最好装聋做哑,一字不提,因为当权诸公并非不知;而对新政之优点,乃予以粉饰夸张,锦上添花。说漫天之谎而成功(倘若那些谎言漫天大,而且又说个不停),并不是现代人的新发明。那些太监也得弄钱谋生。在这种情形之下,玩法弄权毫不负责之辈,就以国运为儿戏,仿佛国破家亡的后果他们是可以逃脱的。苏东坡勉强洁身自全,忍受痛苦,也是无可奈何了。皇帝虽有求治的真诚愿望,但听而不聪,误信人言,终非明主,焉能辞其咎?因为在国家大事上,他所见不明,他每每犯错,而苏东坡则料事无误。在实行新政神圣不可侵犯的名义之下,百姓只有在朝廷的高压政治之下辗转呻吟。在疯狂的争权夺利之中,党派的狂热,竟凌驾乎国家的利益之上。国家的道德力量、经济力量一大为削弱。正如苏东坡所说,在这种情形之下,中国很容易被来自西伯利亚的敌人征服了。群小甘心充当北方强邻的傀儡,名为区域独立,而向金人臣服。在此等情形之下,无怪乎朝廷灭亡,中国不得不迁往江南了。宋室官室在北方铁蹄之下化为灰烬之后。历史家在一片焦瓦废墟中漫步之时,不禁放目观望,胸头沉思,以历史家的眼光,先知者的身份,思索国家百姓遭此劫难的原因,但是时过境迁,为时已迟了。苏东坡去世一年,在当权的群小尚未把长江以北拱手奉送与来自穷沙大漠的他们那异国的君王,一件历史上的大事发生了。那就是有名的元佑党人碑的建立,也是宋朝朋党之争的一个总结。元佑是宋哲宗的年号(一0八六——一0九三),在这些年间,苏东坡的蜀党当权。元佑党人碑是哲宗元佑年间当政的三百零九人的黑名单,以苏东坡为首。碑上有奉圣旨此三百零九人及其子孙永远不得为官。皇家子女亦不得与此名单上诸臣之后代通婚姻,倘若已经订婚,也要奉旨取消。与此同样的石碑要分别在全国各县树立;直到今天,中国有些山顶上还留有此种石碑。这是将反对党一网打尽,斩尽杀绝的办法,也是立碑的群小蓄意使那些反对党人千年万载永受羞辱的办法。自从中国因王安石变法使社会衰乱,朝纲败坏,把中国北方拱手让与金人之后,元佑党人碑给人的观感,和立碑的那群小人的想法,可就大为不同了。随后一百多年间,碑上人的子孙,都以碑上有他们祖先的名字向人夸耀。这就是元佑党人碑在历史上出名的缘故。实际上,这些碑上的祖先之中,有的并不配享有此种荣耀,因为在立碑时要把反对党赶尽杀绝,那群小人便把自己个人的仇敌的名字也擅自列入了,所以此一黑名单上的人是好坏兼而有之的。在徽宗崇宁五年(—一0 六)正月,出乎神意,天空出现辇星,在文德殿东墙上的元佑党人碑突遭电击,破而为二。此是上天降怒。毫无疑问,徽宗大惧,但因怕宰相反对,使人在深夜时分偷偷儿把端门的党人碑毁坏。宰相发现此事,十分懊恼,但是却大言不惭的说道:“此碑可毁,但碑上人名则当永记不忘!”现在我们知道,他是如愿以偿了。雷电击毁石碑一事,使苏东坡身后的名气越来越大。他死后的前十年之间,凡石碑上刻有苏东坡的诗文或他的字的,都奉令销毁,他的著作严禁印行,他在世时一切官衔也全予剥夺。当时有作家在杂记中曾记有如下文句:“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崇宁大观间,海外苏诗盛行。是时朝廷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东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雷击石碑后五年,一个道士向徽宗奏称,曾见苏东坡的灵魂在玉皇大帝驾前为文曲星,掌诗文。徽宗越发害怕,急将苏东坡在世时最高之官爵恢复,后来另封高位。为苏东坡在世时所未有。在徽宗政和七年(——一七)以前,皇家已经开始搜集苏东坡的手稿,悬价每一篇赏制钱五万文。太监梁师成则付制钱三十万文购买颖州桥上雕刻的苏东坡的碑文(早已经人小心翼翼的隐藏起来),这笔钱在当时的生活来说,是够高的价钱。另外有人出五万制钱购买一个学者书斋上苏东坡题匾的三个字。这时苏东坡的诗文字画在交易上极为活跃,不久之后,这些宝贵的手稿不是进入皇宫成了御览之宝,便成了富有的收藏家手中的珍品。后来金人攻下京师,特别索取苏东坡和司马光的书画,作为战利品的一部分,因为苏东坡的名气甚至在世时已经传到了塞外异族之邦。苏东坡的手稿书画中的精品,有一部分,敌人用车装运到塞外,同时徽、钦二帝也随车北掳,竟至客死番邦(当时徽宗已让位于儿子钦宗)。苏东坡遗留下的文物未遭毁灭者,也由收藏家运到了江南,始得以保存于天地之间。苏东坡业已去世,有关时政的感情冲动的争斗风暴也已过去,南宋的高宗皇帝坐在新都杭州,开始阅读苏东坡的遗著,尤其是他那有关国事的文章,越读越敬佩他谋国之忠,越敬佩他的至刚大勇。为了追念苏东坡,把苏东坡的一个孙子苏符赐封高官。所有这些举动,都使苏东坡身后的名气地位达到巅峰。到孝宗乾道六年,赐他溢号文忠公,又踢太师官阶。皇帝对他的天才写照,至今仍不失为最好的赞词。到今天,各种版本的苏文忠公全集上的卷首,都印有皇帝的圣旨,和皇帝钦赐的序言。兹将封他为大师之位的那道圣旨转录于后:敕。朕承绝学于百圣之后,探微言于六籍之中。将兴起于斯文,爱缅怀于故老。虽仪刑之莫睹,尚简策之可求。揭为儒者之宗,用锡帝师之宠。故礼部尚书端明殿学士赠资政殿学士溢文忠苏武,养其气以刚大,尊所闻而高明;博观载籍之传,几海涵而地负;远追正始之作,殆玉振而金声;知言自况于孟打,论事肯卑于陆赞。方嘉括全盛,尝膺特起之招;至熙宁纷更,乃陈长治之策。叹异人之间出,惊谗口之中伤。放浪岭海,而如在朝廷;斟酌古今,而若斡造化。不可夺者烧然之节,莫之致者自然之名。经纶不究于生前,议论常公于身后。人传元佑之学,家有眉山之书。朕三复遗编,久钦高躅。王佐之才可大用,恨不同时。君子之道暗而彰,是以论世。税九原之可作,庶千载以闻风。惟而英爽之灵,服我衰衣之命。可特赠太师。余如故。由此观之,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一则是由于他对自己的主张原则,始终坚定而不移,二则是由于他诗文书画艺术上的卓绝之美。他的人品道德构成了他名气的骨干,他的风格文章之美则构成了他精神之美的骨肉。我不相信我们会从内心爱慕一个品格低劣无耻的作家,他的文字再富有才华,也终归无用。孝宗赐予《苏东坡集》的序言就盛赞他浩然正气的伟大,这种正气就使他的作品不同于那些华丽柔靡之作,并且使他的名气屹立如山,不可动摇。但是,现代我们不要忘记苏东坡主要是个诗人作家。他当然是以此得名的。他的诗文中有一种特质,实在难以言喻,经过翻译成另一种文字后,当然更难以捉摸。杰作之所以成为杰作,就因为历代的读者都认为“好作品”就是那个样子。归根结底来说,文学上万古不朽的美名,还是在于文学所给予读者的快乐上,但谁又能说究竟怎样才可以取悦读者呢?使文学作品有别于一般作品,就在于在精神上取悦于人的声韵、感情、风格而已。杰作之能使历代人人爱读,而不为短暂的文学风尚所掩没,甚至历久而弥新,必然具有一种我们称之为发乎肺腑的“真纯”,就犹如宝石之不怕试验,真金之不怕火炼。苏东坡写信给谢民师时说:“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论贵贱也。”可是,使作品经久而不失其魔力的“真纯”又为何物?苏东坡对写作与风格所表示的意见,最为清楚。他说作文章“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又曰:词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则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乎?是之谓词达。词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扬雄好为艰深之词,以文浅易之说。若正言之,则人人知之矣,此正所谓雕虫篆刻者。”在此为风格做解释,苏东坡很巧妙的描写了他自己的为文之道,其行止如“行云流水”,他是把修词作文的秘诀弃之而不顾的。何时行,何时止是无规矩法则可言的。只要作者的情思美妙,他能真实精确的表达出来,表达得够好,迷人之处与独特之美便自然而生。并不是在文外附着的身外之物。果能表现精妙而能得心应手,则文章的简洁、自然、轻灵、飘逸,便能不求而自至,此处所谓文章的简洁、自然、轻灵、飘逸,也就是上好风格的秘诀。文章具有此等特性,文章便不致于索然无味,而我们也就不怕没有好文章读了。不管怎么说,能使读者快乐,的确是苏东坡作品的一个特点。苏东坡最快乐就是写作之时。一天,苏东坡写信给朋友说:“我一生之至乐在执笔为文之时,心中错综复杂之情思,我笔皆可畅达之。我自谓人生之乐,未有过于此者也。”苏东坡的文字使当代人的感受,亦复如此。欧阳修说每逢他收到苏东坡新写的一篇文章,他就欢乐终日。宋神宗的一位侍臣告诉人说,每逢皇帝陛下举着不食时,必然是正在看苏东坡的文章。即便在苏东坡贬谪在外时,只要有他的一首新作的诗到达宫中,神宗皇帝必当诸大臣之面感叹赞美之。但是皇上对苏东坡的感叹赞美就正使某些大臣害怕,必使神宗在世一日,使苏东坡一直流放在外,不能回朝。有一次,苏东坡写文章力辩文章本身使人感到快乐的力量,就是文学本身的报酬。他在世的最后一年,有时他曾想抛弃笔墨根本不再写作,因为他一辈子都是以笔买祸。他在给刘行的回信中说:“端穷困,本坐文字。盖愿到形去皮而不可得者。然幼子过文更奇。在海外孤寂无聊,过时出一篇见娱,则为数日喜,寝食有味。如此知文章如金玉珠具,未易鄙弃也。”作者自由创作时,能自得其乐,读者阅读时,也觉愉悦欢喜,文学存在人间,也就大有道理了。苏东坡天赋的才气,特别丰厚,可以说是冲破任何界限而不知其所止。他写诗永远清新,不像王安石的诗偶尔才达到完美的境界。苏诗无须乎获得那样完美。别的诗人作诗限于诗的词藻,要选用一般传统的诗的题材,而苏东坡写诗不受限制,即便浴池内按摩筋骨亦可入诗,俚语俗句用于诗中,亦可听来入妙。往往是他在作诗时所能独到而别的诗人之所不能处,才使他的同道叹服。他对文学上主要的贡献,是在从前专限于描写闺怨相思的词上,开扩其领域,可以谈道谈禅,谈人生哲理,而且在冒极大之危险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形之下成功了。因为他经常必须在饭后当众做诗,通常他比别人写起来快,也写得好。他的思想比别人清新,类比典故也比别人用得恰当。有一次在黄州为他送行的筵席上,一个歌妓走到他面前,求他在她的披肩上题诗,但是苏东坡从来没听说有此一歌妓。立即吩咐她研墨,拿笔立即开头写道:东坡四年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淇。至此停下,接着与朋友说话。在座的人以为这是很平淡无味的起头,而且仅仅两句,全诗尚未完稿。东坡继续吃饭谈笑。李琪上前求他把诗写完。东坡又拿起笔来,将此首七绝的后两句一挥而就:却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此诗音韵谐和,犹如一粒小宝石,有轻灵自然之美。对李琪的恭维恰到好处,因而使此一黄州歌妓的芳名也永垂不朽了。中国诗的韵律很严,在用典故时需要高度的技巧,在和别人的诗时,也要用同样的字,押同样的韵。不知何故、苏诗的韵,总比别人的用韵自然,并且他的用典,经仔细看来,含义更深。在写散文时,他笔力所及,至为广阔,自庄严纯正的古文风格,至轻松曼妙叩人心弦的小品,无所不能,各臻其妙。东坡之以大家称,不无故也。因此之故,苏东坡在中国是主要的诗人和散文家,而且他也是第一流的画家、书家,善谈吐,游踪甚广。天生聪慧,对佛理一触即通,因此,常与僧人往还,他也是第一个将佛理入诗的。他曾猜测月亮上的黑斑是山的阴影。他在中国绘画上创出了新门派,那就是文人画,而使中国艺术增加了独特的优点。他也曾开凿湖泊河道,治水筑堤。他自己寻找草药,在中国医学上他也是公认的权威。他也涉猎炼丹术,直到临去世之前,他还对寻求长生不死之药极感兴趣。他曾对神恳求,与妖魔争辩,而且有时他居然获胜。他想攫取宇宙间的奥秘,不幸未竟全功,只成功了一半,乃一笑而逝。倘若不嫌“民主”一词今日用得太俗滥的话,我们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极讲民主精神的人,因为他与各行各业都有来往,帝王、诗人、公卿、隐士、药师、酒馆主人、不识字的农妇。他的至交是诗僧、无名的道士,还有比他更贫穷的人。他也喜爱官宦的荣耀,可是每当他混迹人群之中而无人认识他时,他却最为快乐。他为杭州、广州兴办水利。建立孤儿院与医院,创监狱医师制度,严禁杀婴。在王安石新法的社会改革所留下的恶果遗患之中,他只手全力从事救济饥荒,不惜向掣肘刁难的官场抗争。当时似乎是只有他一个人关心那千里荒旱,流离饿浮。他一直为百姓而抗拒朝廷,为宽免贫民的欠债而向朝廷恳求,必至成功而后已。他只求独行其是,一切付之悠悠。今天我们确实可以说,他是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

我的外婆‍   每年的大年初一,我都要去给外婆拜年,外婆总会给我一个大大的红包。  今年大年初一,我早早地来到医院给外婆拜年,疾病的折磨让坚强的外婆已经瘦弱得站不起来了。  她躺在病床上注视着我的到来,听我祝她康复,然后吃力地从枕头下掏出一个红包递给我。接过红包,我心中掠过一丝黯然:这是外婆给我的第十三个红包,也可能是外婆给我的最后一个红包了。  外婆是慈爱的。我出生在冬天,听妈妈讲,我出生时外婆在半夜赶到医院等候着,迎接我这个小小生命的诞生。我出生后7天就过年了,外婆给了我一个漂亮的红包,里面装满了对一个新生命的无限祝福与希望。  外婆的手很巧,记得我五岁的时候,穿了一件鹅黄色的新棉衣去外婆家拜年,领了红包我就出去放鞭炮,不料鞭炮把漂亮的新衣服炸了个大洞,外婆轻声地叫我把衣服换下来,把衣服的一个荷包拆下来仔仔细细地缝在破洞上,补得天衣无缝,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让我高兴得又蹦又跳。  可惜能干的外婆现在躺在病床上,再也无力为我补衣服了。  外婆是一个刻苦学习的人,她十几岁就从广西来贵州读书,从中专读到大学毕业,最后成为一名终身享受政府津贴的高级兽医师。  外婆还是一个勤奋工作而又不好张扬的人,我读三年级的时候,外婆被她的家乡《容县人物志》选为传记人物,爱好写文章的爸爸帮她整理资料,我看爸爸在百度里输入外婆的名字“廖焕芬”,电脑上就跳出了一长串的搜索结果和论文题目,仔细看一下,有《贵州省猪流行性腹泻病的调查》、《猪痢疾的调查诊断报告》等几十篇。原来,看似普普通通的外婆在工作和操持家务的同时,还写了那么多的论文,真了不起。从此,外婆在我的心目中,除了慈祥、和蔼,又添了许多高大。我多么希望这样的外婆能久久地伴随我们,陪伴我们几个孙子孙女慢慢长大。  可是,在我给外婆拜过年后的第12天,心爱的外婆就永远离开了我。  我怀着沉重的心情跑进医院,病床上的外婆已经没有了呼吸,她脸色苍  白,嘴唇乌青。把生命传给了妈妈、然后又由妈妈传给了我的外婆,让我感恩终身的外婆永远离开了我。  外婆满怀慈爱地把我迎来,我依依不舍地把外婆送走,生命就这样完成了一次轮回。  办完丧事回到家里,我拿出外婆给我的最后一个红包,久久凝视着上面8个金色的大字“新年快乐,学业进步”,我知道,这是外婆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对我的祝福和期望。  72岁的外婆永远地走了,她不仅把世界上最宝贵的礼物——生命传给了妈妈传给了我,还把她生命中最重要的品格装在这个沉甸甸的红包里亲自送给了我,那就是中国人的善良、勤劳、刻苦、自强。  无论我走到哪里,这些闪光的品格都将作为我生命的航标,时时刻刻引领着我。  感谢您,我慈爱的、永远难忘的外婆!‍

人物传记论文范文3000字怎么写

詹天佑 ,生于1861年4月26日,死于1919年4月24日,号眷诚,字达潮,广东南海人,原籍江西婺源,是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之称。 詹天佑1861年(清咸丰帝十一年)出生于一个普通茶商家庭。少年时的詹天佑对机器十分感兴趣,常和邻里孩子一起,用泥土仿做各种机器模型。有时,他还偷偷地把家里的自鸣钟拆开,摆弄和捉摸里面的构件,提出一些连大人也无法解答的问题。1872年,年仅十二岁的詹天佑到香港报考清政府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考取后,父亲在一张写明“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出洋证明书上画了押。从此,他辞别父母,怀着学习西方“技艺”的理想,来到美国就读。 在美国,出洋预习班的同学们,目睹北美西欧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对机器、火车、轮船及电讯制造业的迅速发展赞叹不已。有的同学由此对中国的前途产生悲观情绪,詹天佑却怀着坚定的信念说:“今后,中国也要有火车、轮船。”他怀着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信念,刻苦学习,于1877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纽海文中学业。同年五月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攻铁路工程。在大学的四年中,詹天佑刻苦学习,以突出成绩在毕业考试中名列第一。1881年,在一百二十名回国的中国留学生中,获得学位的只有两人,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个。 回国后,詹天佑满腔热忱地准备把所学本领贡献给祖国的铁路事业。但是,清政府洋务派官员迷信外国,在修筑铁路时一味依靠洋人,竟不顾詹天佑的专业特长,把他差遣到福建水师学堂学驾驶海船。1882年11月又被派往旗舰“扬武”号担任驾驶官,指挥操练。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第二年,蓄谋已久的法国舰队陆续进入闽江,蠢蠢欲动。可是主管福建水师的投降派船政大臣何如璋却不闻不问,甚至下令:“不准先行开炮,违者虽胜亦斩!”这时,詹天佑便私下对“扬武”号管带(舰长)张成说:“法国兵船来了很多,居心叵测。虽然我们接到命令,不准先行开炮,但我们决不能不预先防备。”由于詹天佑的告诫,“扬武”号十分警惕,作好了战斗准备。当法国舰队发起突然袭击时,詹天佑冒着猛烈的炮火,沉着机智地指挥“扬武”号左来右往;避开敌方炮火,抓住战机用尾炮击中法国指挥舰“伏尔他”号,使法国海军远征司令孤拔险些丧命。对这场海战,上海英商创办的《字林西报》在报道中也不得不惊异地赞叹:“西方人士料不到中国人会这样勇敢力战。‘扬武’号兵舰上的五个学生,以詹天佑的表现最为勇敢。他临大敌而毫无惧色,并且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还能镇定如常,鼓足勇气,在水中救起多人……” 从战后到1888年,詹天佑几经周折,转入中国铁路公司,担任工程师,这是他献身中国铁路事业的开始。 刚上任不久,詹天佑就遇到了一次考验。当时从天津到山海关的津榆铁路修到滦河,要造一座横跨滦河的铁路桥。滦河河床泥沙很深,又遇到水涨急流。铁桥开始由号称世界第一流的英国工程师担任设计,但失败了;后来请日本工程师衽实行包工,也不顶用,最后让德国工程师出马,不久也败下阵来。詹天佑要求由中国人自己来搞,负责工程的英国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同意詹天佑来试试。 詹天佑是一个认真踏实的人,他分析总结了三个外国工程师失败的原因后,身着工作衣与工人一起实地调查,密测量。夜晚,借着幽暗的油灯,又仔细研究滦河河床的地质构造,反复分析比较,最后才确定桥墩的位置,并且大胆决定采用新方法——“压气沉箱法”来进行桥墩的施工。詹天佑果然成功了滦河大桥建成了。这件事震惊了世界:一个中国工程师居然解决了三个外国工程师无法完成的大难题。 詹天佑初战告捷后,立刻遇到了更为严峻的考验。1905年,清政府决定兴建我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北京至张家口)。英俄都想插手,由于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他们的企图没能得逞。英俄使臣以威胁的口吻说:“如果京张铁路由中国工程师自己建造,那么与英俄两国无关。”他们原以为这么一来,中国就无法建造这条铁路了。在这关键时刻,詹天佑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全权负责京张铁路的修筑。消息传来,一些帝国主义分子及英国报刊挖苦说:“中国能够修筑这条铁路的工程师还在娘胎里没出世呢!中国人想不靠外国人自己修铁路,就算不是梦想,至少也得五十年。”他们甚至攻击詹天佑担任总办兼总工程师是“狂妄自大”、“不自量力”。詹天佑顶着压力,坚持不任用一个外国工程师,并表示:“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我以为耻!”“中国已经醒过来了,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建筑铁路。” 1905年8月,京张铁路正式开工,紧张的勘探、选线工作开始了。詹天佑亲自带学生和工人着,背着标杆,经纬仪,日夜奔波在崎岖的山岭上。一天傍晚,猛烈的西北风卷着沙石在八达岭一带呼啸怒吼,刮得人睁不开眼睛,测量队急着结束工作,填个测得的数字,就从岩壁上爬下来。詹天佑接过本子,一边翻看填写的数字,一边疑惑地问:“数据准确吗”?“差不多”,测量队员回答说。詹天佑严肃地说:“技术的第一个要求是精密,不能有一点模糊和轻率,‘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能工程人员之口。”接着,他背起仪器,冒着风沙,重新吃力地攀到岩壁上,认真地又重新勘测了一遍,修正了一个误差。当他下来时,嘴唇也冻青了。 不久,勘探和施工进入最困难的阶段。在八达岭、青龙桥一带,山峦重叠,陡壁悬岩,要开四条隧道,其中最长的达一千多米。詹天佑经过精确测量计算,决定采取分段施工法:从山的南北两端同时对凿,并在山的中段开一口大井,在井中再向南北两端对凿。这样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又加快了工程进度。凿洞时,大量的石块全靠人工一锹锹地挖,涌出的泉水要一担担地挑出来,身为总工程师的詹天佑毫无架子,与工人同挖石,同挑水,一身污泥一脸汗。他还鼓舞大家说:“京张铁路是我们用自己的人、自己的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着我们,必须成功!”“无论成功或失败,决不是我们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而是我们国家的成功和失败!” 为了克服陡坡行车的困难,保证火车安全爬上八达岭,詹天佑独具匠心,创造性地运用“折返线”原理,在山多坡陡的青龙桥地段设计了一段人字形线路,从而减少了隧道的开挖,降低了坡度。列车开到这里,配合两台大马力机车,一拉一推,保证列车安全上坡。 詹天佑对全线工程曾提出“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三项要求。京张铁路经过工人们几处奋斗,终于在1909年9月全线通车。原计划六年完成,结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工,工程费用只及外国人估价的五分之一。一些欧美工程师乘车参观后啧啧称道,赞誉詹天佑了不起。但詹天佑却谦虚地说:“这是京张铁路一万多员工的力量,不是我个人的功劳,光荣是应该属于大家的。” 京张铁路建成后,詹天佑又继任了粤汉铁路督办兼总工程师。这时,美国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要他亲自去美国参加授衔仪式。为了全力参加祖国铁路建设,他放弃了这一荣誉。 辛亥革命后,詹天佑为了振兴铁路事业,和同行了起成立中华工程学会,并被推为会长。这期间,他对青年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他除了以自己的行为作出榜样外,还勉励青年“精研学术,以资发明”,要求他们“勿屈己徇人,勿沽名而钓誉。以诚接物,毋挟褊私,圭璧束身,以为范例。” 詹天佑从事铁路事业三十多年,几乎和当时我国的每一条铁路都有不同程度的关系。到晚年,因积劳成疾,不幸于1919年病逝。周恩来同志曾高度评价詹天佑的功绩,说他是“中国人的光荣”。 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其间,厘定了各种铁路工程标准,并上书政府要求全国采用。中国现在仍然使用的4尺8寸半标准轨、珍氏自动挂钩(Janney Coupler,亦称姜坭车钩、郑氏车钩,美国人 Eli Janney 所创)等等都是出自詹天佑的提议。此外詹天佑亦着重铁路人才的培训,制定了工程师升转章程,对工程人员的考核和要求作出明文规定,并且定明工程师薪酬与考核成绩挂钩。京张铁路堷训了不少中国的工程人员,詹天佑所制定的考核章程亦成为其他中国铁路的模仿对象。 京张铁路建成后,詹天佑获宣统赐工科进士,任留学生主试官等职。1910年,任广东商办粤汉铁路总公司总理兼工程师,1912年兼任汉粤川铁路会办,负责兴建粤汉及川汉铁路。此后一直定居在汉口俄租界的鄂哈街9号(今洞庭街51号)。同年成立“中华工程师学会”,并被推举为首任会长。民国成立后,于1913年获政府委任为交通部技监,1914年获颁授二等宝光嘉禾章。1916年,获香港大学颁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1919年初,受命往海参崴和哈尔滨任协约国监督远东铁路会议中国代表。4月因病回汉口,4月24日病逝,终年五十九岁。 詹天佑与其妻谭菊珍埋葬在京张路青龙桥火车站附近。1922年青龙桥火车站竖立詹天佑铜像。1987年,附近再建成詹天佑纪念馆。 在纪念京张铁路100周年之际,张家口人民永远缅怀京张铁路的总设计师詹天佑,2005年在张家口南站广场,建起詹天佑塑像。

初一语文书上多了去了。

郁达夫是一位让人怀念的文人和作家。 某年,无意在电视上看见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春风沉醉的夜晚》,外景是在徽州的郡城歙县,油然而生亲切之感。郁达夫倒是真的来过徽州并留下一篇《屯溪夜泊记》。与郁达夫同行的还有林语堂。他们因不堪那声名遐迩的徽州府郡歙县城里旅店的龌龊,趁黑赶往屯溪——郁达夫在文中称之为“小上海”的地方,如此的“美称”不知从何年何月已从人们的传说中消失。小上海果真繁华,这一班大名鼎鼎的作家们竟然投宿无门,大小旅店都挂上客满的牌子,于是,只得求助当地的警察局,可这山沟里的“大盖帽”们并不买大作家的账。直折腾到午夜一点,也未落实住地,最后,林语堂提议租来一只大船,搬上行李,作一回“天随子陆龟蒙”的风雅来。 木船停泊新安江上,浮家泛宅,围灯夜话,船底江流有声,滔滔东去,一直流向郁达夫的老家富春江。离船一箭之地是那座明代的石拱桥。我在徽州的日子,也常常在江边散步,站在老桥上总会想到郁达夫的那些文字。屯溪虽是文化古城,出了很多的文人,自然也少不了文人的行迹,但在我的印象中恐怕只有郁达夫的这点文字让人怀念,并由此对小城产生一种说不出的神秘感,如今已无法想象当年小城的模样,不过这座建于明代的青石板老桥依然葆存着往昔的一些信息吧。桥头便是那条有名的闻说建于宋朝的“老街”。事实上,在郁达夫的笔下,对这个黄山脚下的小城似乎没什么好的印象,下面便是他的又一遭遇:“我在旧贷铺里,买了一部歙县吴殿麟的《柴石泉山房集》,语堂在那家假古董店里,买了些核船、翡翠、琥珀、以及许多碎了的磁。”可见,那时的这条老街已是“古董贩子”们活跃的场子了,用现在话来说,这些“古董鬼”那时就开始吃旅游的饭。不过那年头,尽管是“假古董店”也尚能买到一些旧货,现在的旅游店清一色的新产品,专吃那些揣着来掏宝拣漏心态的“聪明人”。要说屯溪人会经营的智慧那可是由来已久的,这是徽商末流的旧传统。郁达夫说,那天,屯溪下着雨,他们上岸在一家酒店里,要了一碟炒四件,一斤“杂有泥沙的绍兴酒”,被敲去了两块大洋。于是,郁达夫愤然写道:“这小上海的商家,别的上海样子倒还没有学好,只有这一个欺生敲诈的门径,都学得来青胜于蓝了,也无怪有人告诉我说,屯溪市上,无论哪一家大商店,都有讨价还价,就连一盒火柴,一封香烟,也有生人熟面的市价不同”。郁达夫的牢骚发得可谓“入木三分”。记得我初来屯溪,倒是特地找了一位熟悉的当地人,来老街买些木雕、砖雕之类的小什件。老徽州的古物已被后人们变卖殆尽,就连这些老房子上的零部件也成为稀罕的古董宝物了。店家同他讲着一口屯溪土话,谈到“草皮”(钞票),也是叽哩呱啦,神秘兮兮。包好了木雕,出了店口,朋友忽然递给我一些钱,说是店家给他的“回扣”,我这才知道,这屯浦的水真是深啊!文章的末了,“青衫憔悴的才子”,“遇着红粉飘零的美女”,吟哦了一首七言绝句:“新安江水碧悠悠,两岸人家散若舟;几夜屯溪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才子佳人,总算又回到风(流)雅(好)上了。

人物传记论文范文3000字怎么写好看

写出该人物与众不同的特点

精彩的叫传奇,不叫传记。

郁达夫是一位让人怀念的文人和作家。 某年,无意在电视上看见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春风沉醉的夜晚》,外景是在徽州的郡城歙县,油然而生亲切之感。郁达夫倒是真的来过徽州并留下一篇《屯溪夜泊记》。与郁达夫同行的还有林语堂。他们因不堪那声名遐迩的徽州府郡歙县城里旅店的龌龊,趁黑赶往屯溪——郁达夫在文中称之为“小上海”的地方,如此的“美称”不知从何年何月已从人们的传说中消失。小上海果真繁华,这一班大名鼎鼎的作家们竟然投宿无门,大小旅店都挂上客满的牌子,于是,只得求助当地的警察局,可这山沟里的“大盖帽”们并不买大作家的账。直折腾到午夜一点,也未落实住地,最后,林语堂提议租来一只大船,搬上行李,作一回“天随子陆龟蒙”的风雅来。 木船停泊新安江上,浮家泛宅,围灯夜话,船底江流有声,滔滔东去,一直流向郁达夫的老家富春江。离船一箭之地是那座明代的石拱桥。我在徽州的日子,也常常在江边散步,站在老桥上总会想到郁达夫的那些文字。屯溪虽是文化古城,出了很多的文人,自然也少不了文人的行迹,但在我的印象中恐怕只有郁达夫的这点文字让人怀念,并由此对小城产生一种说不出的神秘感,如今已无法想象当年小城的模样,不过这座建于明代的青石板老桥依然葆存着往昔的一些信息吧。桥头便是那条有名的闻说建于宋朝的“老街”。事实上,在郁达夫的笔下,对这个黄山脚下的小城似乎没什么好的印象,下面便是他的又一遭遇:“我在旧贷铺里,买了一部歙县吴殿麟的《柴石泉山房集》,语堂在那家假古董店里,买了些核船、翡翠、琥珀、以及许多碎了的磁。”可见,那时的这条老街已是“古董贩子”们活跃的场子了,用现在话来说,这些“古董鬼”那时就开始吃旅游的饭。不过那年头,尽管是“假古董店”也尚能买到一些旧货,现在的旅游店清一色的新产品,专吃那些揣着来掏宝拣漏心态的“聪明人”。要说屯溪人会经营的智慧那可是由来已久的,这是徽商末流的旧传统。郁达夫说,那天,屯溪下着雨,他们上岸在一家酒店里,要了一碟炒四件,一斤“杂有泥沙的绍兴酒”,被敲去了两块大洋。于是,郁达夫愤然写道:“这小上海的商家,别的上海样子倒还没有学好,只有这一个欺生敲诈的门径,都学得来青胜于蓝了,也无怪有人告诉我说,屯溪市上,无论哪一家大商店,都有讨价还价,就连一盒火柴,一封香烟,也有生人熟面的市价不同”。郁达夫的牢骚发得可谓“入木三分”。记得我初来屯溪,倒是特地找了一位熟悉的当地人,来老街买些木雕、砖雕之类的小什件。老徽州的古物已被后人们变卖殆尽,就连这些老房子上的零部件也成为稀罕的古董宝物了。店家同他讲着一口屯溪土话,谈到“草皮”(钞票),也是叽哩呱啦,神秘兮兮。包好了木雕,出了店口,朋友忽然递给我一些钱,说是店家给他的“回扣”,我这才知道,这屯浦的水真是深啊!文章的末了,“青衫憔悴的才子”,“遇着红粉飘零的美女”,吟哦了一首七言绝句:“新安江水碧悠悠,两岸人家散若舟;几夜屯溪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才子佳人,总算又回到风(流)雅(好)上了。

写人物传记的基本步骤有以下几步:第一步,简述人物概况。写人物传记时,开篇要简述人物的姓名、出生、籍贯、家庭情况、学业成果、事业建树等等,让读者能快速地对所写人物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初步的印象。第二步,详细介绍人物的重要纪事。这里主要是介绍人物的主要成就。这些成就可以是工作事业上的成就,也可以是学业科研上的成果,还可以是人物高远的志向、梦想以及为之做出的努力过程。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成就和成果,必须是符合事实的,最好有相应的佐证资料,而那些关于志向和梦想的努力也最好有相关的资料,这都需要提前做好相应的调查和研究。这里需要需要注意的是,介绍人物的成就要秉持大成就不能漏,小瑕疵适当提的原则,以保证人物的丰满性,不偏不倚,做到实事求是。第三步,现今的状况。这一步需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人物还健在,则可以简述其近况,在什么地方做着什么事情,最近的计划是什么,下一步的安排是怎么样的,有什么目的等等。另外一种情况是人物已经去世了,则需要说明人物是什么时候去世的,因何去世,享年多少岁,临终有何遗愿,卒后与人物有关的亲朋好友有何表态,与人物有关的家庭、社会环境有何说辞等等。第四步,人物的评价。这一般写在结尾,可以是作者从个人角度出发,发表自己对这个人物的看法。也可以是其他人,比如他的亲朋好友对其的评价,还可以是社会、舆论对这个人物的评价,都可以作为参考,但一定要有据可循。范文事例  同桌小传同桌,女,生于本世纪之初的2002年。姓陈,名佳。其貌普普通通,据她本人所说,她可是有不小“来头”的。具体说来:潘长江的小妹,周杰伦他老妈的邻居,还有蔡依林的贴身侍从……同桌的“优点”不多,最大的“优点”就是有丰富的“想象力”和一张比牛皮还厚的脸皮。上至周杰伦老妈,下至潘长江和蔡依林,总能和她建立联系。告诉你一个“秘密”:同桌可是“周杰伦”的忠实崇拜者,每天都要唱周杰伦的歌,有时还要拿一把笤帚当吉他。我们全班同学一致认为:如果周杰伦在场的话,一定会被她气得口吐鲜血。而她却不以为然,还“一本正经”地说:“如果周杰伦在的话一定会拜我为师的!”我倒!对了,差点忘了,同桌还有一张“怎么也磨不破”的嘴皮,人们都说她是“铁齿铜牙纪晓岚”,我看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真的,她能把死的说活,把活的说死,至于把“鹿”说成“马”,那更是小菜一碟!同桌最自豪的,要数她的语文成绩了。不过真不是吹牛,她的语文确实学得不错,每次写作文当我们抓耳挠腮的时候,她已不费吹灰之力搞定了。最让我暗地里佩服的是同桌那“抹脸无情”的犟性子。自从同桌当上了纪律委员,她的“庐山真面目”就暴露无遗。一次午休课,我写完作业,无聊地从书包里取出一本杂志,还未翻开第一页,同桌不满的声音就在我耳畔响起:“不可以看课外书!”我当时很惊愕,这是那个可以和我“合二为一”的好朋友吗?这是那个平时嘻嘻哈哈的她吗?我没理她,不甘心地翻开了一页。谁知她竟然毫不客气,当即在我的表现分上扣了一分。我气得几天没有理她。此后,我的身边时常传来诸如此类的声音:“不许讲话!”“喂,不许写别的作业!”“笑什么笑,认真听课!”有时我也毫不客气地回敬她几句,所以我们经常是一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我们成了一对“同桌冤家”。我的表现分也是连续三周没有得满分,打破了开学以来的纪录。奇怪的是,我的成绩在期末考试中破天荒地从十名开外一跃成为第五名!我想:当时她严格要求我的时候是不是已经想到这一点了呢。现在,她依然是我的同桌,虽然有时还争吵,但我在内心深处却越来越敬佩她那“抹脸无情”的犟性子。我的同桌,就是这样一位“脸皮厚”——活泼、“嘴皮薄”——能说、“抹脸无情”——不徇私情的人。

人物传记论文范文3000字怎么写才好看

精彩的叫传奇,不叫传记。

初一语文书上多了去了。

人物传记的真实性是人物传记的生命。“志属信史”,志传和史传一样,必须真实可靠,符合历史事实。对人物的记述也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是一,二是二,功是功,过是过,不虚构渲染,不隐恶扬善,不拔高溢美,不贬责降低,据事“直书”,做到人真、事真、言真、情真、形象真,以真取信,以真感人。只有做到“情真而不诡”,“事信而不诞”,才能有益于人,传之久远。怎样保证人物传记的真实性呢?一、广集资料,反复考证。要使传记真实可信,首先必须全面搜集、占有丰富翔实的资料,使传记所反映的人物生平事迹准确无误,完整无缺。这些资料一般包括五个基本方面的内容:  (1)人物的姓名、性别、籍贯、民族。  (2)人物的生卒年月。  (3)人物的学历、简历、党派、职务。  (4)人物的贡献功绩、科技成果、著作。  (5)能反映人物思想风貌本质特征的典型事件。

回答 写人物传记,必须有丰富的材料作依据;充分反映主人公的曲折人生,是人物传记曾给读者印象至深的内容;写好一个人物传记,除了写他的形,还应写出他的神,即传神。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突出人物的精神气质,使传主成为独特的“这一个”,而不是千人一面。借刻画抓住人物性格特征,突出其特质。选材精当,主题集中;既不给套上美丽的光环,又使这个人物形象具有独特性。人物性格抓准了,才能表现其精神气质,才能使传主与众有别。二、将史料的真实性与描写的生动性有机结合,力求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换言之,要有文学性。传记文学不是纯客观的记载传主的生平经历,而是在尊重客观史实,遵循传主的生平经历的前提下。在一些具体的细节描写和细节安排上,可以根据作者的理解和作品主题的要求,而作恰如其分的虚构,在细节处理上要有文学性。细节不一定都有据可考,但读者不会怀疑其真实性,相反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凸现了其品质。 三、择要介绍,不必面面俱到。可以介绍人物的主要贡献,成长经历,所受影响。生平经历,(或取一个截面)只要能突出主题就行。具体而言,人物传记以记叙人物的活动、经历、事迹为主,写人重在刻画人物的性格,并通过这种性格的刻画来反映生活,表达一个深刻的主题。一般可以有如下几种方法:1、通过人物的肖像写人。人物的肖像主要指人物的外貌,包括人物的容貌、服饰、姿态和神情等等。肖像描写可以写人物的静态,也可以写人物的动态。2、通过人物的语言写人。人物的语言要充分个性化,能表现人物的出身、教养、经历和性格,让人读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3、通过人物的行动写人。人物的行动要符合生活的本质,符合人物的性格发展的逻辑。可以选择具体的、富有特征的行动来显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4、通过人物的心理写人。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很丰富的,心理描写就是要充分揭示出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爱慕、思念、苦闷、痛苦、怨恨、惊恐、嫉妒等等。常见的心理描写方式有内心独白、思忆联想、梦境幻觉、动作暗示等等。5、通过人物的活动环境写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人物的个性的形成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关,写好环境对表现人物的性格极为有用。6、通过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的方法来写人。根据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捕捉、挑选最具有特征的细节,进行准确、真实的描写,能够使人物的性格更鲜明、形象更丰满。通过相关人物的反映、评说,从侧面间接地烘托描写对象,可以起到睹影见竿的作用。侧面描写常常与正面描写结合运用。7、通过事件来写人。可以通过写一件事来刻画一个人,也可以通过写一件事来刻画几个人。写人的几种方法可以单独进行训练,也可以综合进行训练。

人物传记论文范文3000字高中

屈原-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一生经历了

孙老师是我们班的数学老师。她中等身材,35岁模样。一张和蔼可亲的面庞,总是那么慈祥。从那黑边眼镜中透出的目光,总是那么炯炯有神,那么和善。她的语言总是那么含意深刻,那么奇妙,引人发笑。 这个女老师姓宋,因为她年轻,顶多不过20岁,所以,我们都叫她小宋老师,也有一些女同学亲热地称呼她大姐姐。小宋老师长着高高的个子,衣着比较朴素。瓜子脸上长着两道柳眉,柳眉下嵌着一双明亮而又锐利的眼睛,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小宋老师梳着两条长长的马尾辫一直拖到肩头上。 我上四年级的时候,教我们班的是一个女老师。// 这个女老师姓宋,因为她年轻,顶多不过20岁,所以,我们都叫她小宋老师,也有一些女同学亲热地称呼她大姐姐。//小宋老师长着高高的个子,衣着比较朴素。瓜子脸上长着两道柳眉,柳眉下嵌着一双明亮而又锐利的眼睛,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小宋老师梳着两条长长的马尾辫一直拖到肩头上。// 1 她俯下身子凑近我的脸,睁大了眼珠儿注意地看着我的眼睛,就仿佛往我心里灌输一种使我振奋的力量 2 她一讲起上帝、天堂、天使,就显得和蔼;面孔也变得年轻,湿润的眼睛流露出特别温暖的光芒。 3 但的眼她是小个子,和她的爸爸一样的小而俊俏。她的眼最好看,很深的双眼皮,一对很亮很黑的眼珠,眼珠转到眶中的任何部分都显着灵动俏媚。假若没有这一对眼睛,她虽长得很匀称很秀气,可就显不出她有什么特别引人注意的地方了。她的眼把她所有的缺点都遮饰过去,她的眼能替她的心与脑开出可爱的花来。尽管她没有高深的知识,没有什么使 佩服的人格与行动,可是她的眼会使她征服一切;看见她的眼,人们便忘了考虑别的,而只觉得可爱。她的眼中的光会走到人们的心里,使人立刻发狂。睛经常充血而且混浊,有时像死人般的停滞不动。 4 今天,我可得好好学习了,要不妈妈回家后,又该瞪大眼珠子了。妈妈的眼睛很漂亮,黑眼珠长在眼的的正间。妈妈的左眼睛是专门用来看日本的视剧的,右眼睛是专门看着我学习的,两只眼睛都很记,太累了!要是再长一中眼睛该多好啊!要是再长一只眼睛的话,我就没法偷闲了。 5 吃力地张开眼睛,眼睛失神 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 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抬起她没有神采的眼睛来 只是直着眼睛,和大家讲她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 她张着口怔怔的站着,直着眼睛看他们 她单是一瞥他们,并不回答一句话。 似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 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 这眼光射向四处,正如孩子在饥渴中寻求着慈爱 眼里射出悲喜,但是夹着惊疑的光,虽然力避我的视线,张皇地似乎要破窗飞去。惶惑和天真的感情 在盯着父亲的眼睛瞧,觉得他那双笑眯眯的小眼睛也和夜空一样深邃、神秘。 父亲的眼睛神神秘秘,仿佛可以给我编出许许多多快乐光明。 6 任老师有一双明亮又会说话的眼睛。 有一次上课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把小飞机拿出来玩儿,不料被任老师看见了。她用严厉的目光望着我,好像在说:“你手里拿着什么呢?”我明白了老师的意思,赶紧把小飞机收起来,重新专心听讲。 还有一次,下课的时候,我看见地上有张废纸,就随手拣起来扔到簸箕里。当时,教室里没人,谁也不知道这是我干的。过了一会儿,上课了,老师发现地上的纸没有了,很奇怪,我一边笑,一边看着老师。老师发觉了,眼睛弯得月牙似的,微笑着把目光投射到我身上。 老师的眼睛像一面镜子,能够照出我们一丝一毫的过错。老师的眼睛又像妈妈的眼睛一样,充满了对我们的关心和慈爱。 7 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养着两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干墙角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自已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了,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响。 我自豪有我这样一位好老师,她就是我的班主任焦老师。当我刚迈进中学的校门时,就听说我们的班主任是一位优秀教师焦老师我怀着几分激动的心情,默默的在心中想象这优秀教师的形象 在我焦急的期盼中,终于等到了晚上,焦老师出现在我们的前方,首先我的心中想她应该不是我们以后的班主任焦老师吧!这么年青正当我在想这一些时她就不由的像我们做自我介绍了,奇怪的是非曲直她也比我们大不了多少?为什么却成了一名优秀的教师呢? 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也琢渐的了解了她焦老师的字也写的很棒,但她是我们的英语老师她在课堂上非常严格,但是课堂外她就不严了,我曾记得她以前也常常与我们一起聊天/谈心,真的她仿佛就像自己的姐姐一样,如呆我们有什么心事,只要找她,她就会和你聊上一会儿,就不会在有不开心的事了!就好象有的同学喜欢犯错误,也只要到焦老师的手里就什么都不会有了,也就是她给解觉的干干脆脆,就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样 其实我也是一个有时喜欢犯小毛病的人,但是有时可以控制,有时我也无法控制,但是焦老师也从未批评我,只是找我聊上一会儿,那一件事就算了了! 但我也会从中记起这一次的小教训,以后希望不要在犯小毛病了,最好是从此不在犯,做一个规矩的我 还有我想对焦老师说:如果说我是展翅飞翔的小鸟,那你就是鼓振我翼翅的风,如果说我是一片刚刚萌发的新叶,那您就是那深埋于大地的根 知心的话儿总是想对您倾诉,满心的欢喜也想同您一道分享,焦老师我带着尊敬与爱戴,让我再用最深情地唤您一声“焦老师”好吗? 在去年我们班常常受表阳,卫生方面总是第一,但我们也是有一位优秀班主任啊!所以什么也干得优秀起来,如果说只有老师优秀而我们不合格,那么我们又怎么佩得上这么一位优秀的老师呢?所以我希望全班同学要振作起来,让我们的班级在老师的带领更上层楼吧!评论(8)|68按默认排序|按时间排序其他15条回答2011-05-06 20:43xiangshu19|十一级我的妈妈我有一个脾气不太好的妈妈。她有一头不是很黑的头发,一双明亮的眼睛,而且脸上有一些斑点。她有点儿胖,所以并不是那么好看。虽然看着挺慈祥的,可脾气却不是那么的好! 那次,我已经吃完了午饭,妈妈才急匆匆地赶回来。因为前些日子,妈妈早就答应过我给我买个漂亮的书包,可到现在还没帮我给买回来,于是,我就追问道:“妈妈,妈妈,你不是答应给我买个新书包的吗?可为什么到现在我连半个书包的影子都没有见着啊?”没想到,我正好撞在了妈妈的火枪口上,她怒气冲冲地骂道:“买书包,买书包,你就知道要让我给你买书包,你原来的那只书包不可以用嘛!我哪有空余的时间给你买新书包啊!工厂老板叫我等个人,我等了整整两个小时,人却还没有来,我只好先赶回家里,到现在,我中午饭还没有吃呢!” 我被妈妈的这一番话吓得都不敢吭声了。只好走了出去,那时,我的心情很复杂,既委屈地想哭,又为自己感到不应该。我只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你看吧,我妈妈的脾气不太好吧!平时呀,我都不敢顶一句嘴,但有时却又对我很好,呵呵,我妈妈的脾气可真是阴晴不定,真善变啊![提问者采纳]|评论|182011-05-27 08:27迎刃而上的学生|八级他今年7岁,个人不算高,比较瘦,但看起来却很有精神。他留着很短的头发,俊俏的脸上长着一双又黑又亮的眼睛,鼻梁高高的,像个小红萝卜似的。到过他家的人都说他五官端正,是个好看的男孩子。 我的妹妹长得很可爱,她已经3个月了。前几天是我妹妹的百天纪念日,我妈开着车抱着宝宝妹妹去“爱你宝贝”照了几张照片。我的妹妹长着一双小而亮晶晶的眼睛,脸鼓鼓的,嘴显得特别小。她有一对可爱的耳朵,一双小手紧握着拳头,不时地摆动着。你瞧!那肉嘟嘟像小馒头似的小脚,可爱极了!我爱我的妹妹。 在我们班里我最喜欢的同学就是小帅哥耿豪了,你瞧!他的个子不高,但长得很敦实,他的胳膊和腿真像成熟的玉米棒。他喜欢穿外套不扣扣子,听他说:“那样会更显得威风。”耿豪的头长得圆圆的,红扑扑的脸蛋是圆圆的,巧的是他那双乌黑发亮的眼睛也是圆圆的。我最喜欢他笑,他一笑那乌黑发亮的眼睛就变成两个弯弯的月牙了。他那红红的小嘴最爱说笑话,他的笑话总是在我们没笑出声之前先把自己逗笑了,这时那弯弯的月牙又出现了。 我的爸爸是远洋公司商船的大副。他高高的个儿,微黄的头发自然卷曲,白净的方脸上嵌着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下,一双鼻孔显得特别大。小时侯,我常常望着他的鼻孔问:“爸爸,您的鼻孔为什么这么大?”他总是笑着回答;“选马就要选鼻孔大的马,因为大鼻孔的马跑得快。爸爸小时侯在学校就是短跑冠军,不信你问妈妈。”这时,我和妈妈就会望着他的大鼻孔哈哈大笑起来。 4爸爸长得瘦瘦的,中等个,长着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留着小平头,高挺的鼻子显得更有精神。棱廓分明的嘴唇上长满了像钢针似的胡子。爸爸的知识可多了,经常给我讲许多神奇有趣的科学小故事,想出许多方法来锻炼我。 在我们班里有这样的一个小男孩,他个子不高,身体就像一棵小树,四肢就像刚长出的小树枝。他瘦瘦的身体却撑着一个大大的脑袋,真让人担心弱小的身体能撑的住吗?他的脸白白的,最引人注目的要属他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了,瞪得圆圆的,有时候真能让人想起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他那大大的脑袋中装满了丰富的知识让人羡慕。他还有一张灵巧的小嘴,红红的,他唱出来的歌非常动听呢!大家了解他了吧?想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班的王禹锡同学。 我的表妹今年5岁了,别看她才5岁,可有时候我都说不过她,得让她三分。表妹很可爱,胖嘟嘟的脸上有两个小酒窝。有时候我们对她笑,她就会说:“我知道你们笑什么,你们在笑我的酒窝。”说着,就用胖乎乎的手指捅捅她的酒窝,很得意的样子。表妹最招人喜欢的地方是她的眼睛,她的黑眼珠特别大,几乎占满了真个眼睛,而且漆黑漆黑的,仿佛看不到底。当她对你有什么要求时,就用两只眼睛企求地望着你,你的心一下就软了,她要什么就给什么。 我的妈妈在卫生学校当老师。她浓浓的眉毛下面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端正的鼻子下面有一张爱唠叨的嘴,胸中却有一颗关心人的心。 孙老师是我们班的数学老师。她中等身材,35岁模样。一张和蔼可亲的面庞,总是那么慈祥。从那黑边眼镜中透出的目光,总是那么炯炯有神,那么和善。她的语言总是那么含意深刻,那么奇妙,引人发笑。 这个女老师姓宋,因为她年轻,顶多不过20岁,所以,我们都叫她小宋老师,也有一些女同学亲热地称呼她大姐姐。小宋老师长着高高的个子,衣着比较朴素。瓜子脸上长着两道柳眉,柳眉下嵌着一双明亮而又锐利的眼睛,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小宋老师梳着两条长长的马尾辫一直拖到肩头上。 冯成是我们班的同学。他个子不高,眼睛又大又亮,尤其是他长着两只大耳朵和两片厚嘴唇,活像一个大号的铃铛。为此,同学们送他个外号——“大铃铛”。说来也巧,从二年级至今,冯成每天给班里的教室开门、锁门,也像一个打点的铃铛,这外号就叫开了。 我的同桌张珊,人长得挺秀气,挺水灵,却落得个毛头小子的绰号——“张露能”。 李腊梅因爱管闲事,才当上了“两道杠”的卫生委员。你别看她“官”小、个矮,可嗓门儿高。不管是谁做了错事,她非要弄个水落石出并让你认错不可。因此,我把她的名字偷偷改为“辣梅”。 这位监考老师一进来,教室里立刻停止了说话声。他高高的鼻梁,又黑又长的眉毛下,镶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鼻子下长着连浓密的胡须,使人一看便知道这是一位严厉的监考老师。他向教室扫视了一遍,才开始讲话:“同学们,今大是你们向祖国汇报小学学习成绩的时候,一定要细心地做题,不能有一点儿马虎,接到试卷后,要看清题目,不要左顾右盼,交头接耳,要认真答卷,争取考出好成绩来。” 我的爸爸是一幽默的人。我的爸爸身材矮小,瘦精精的,白白的皮肤,黑黑的头发,那一头自来卷儿的“大波浪”发型,谁见了都会以为他是在理发店烫的。他的同事们都说他是缩小了的费翔,我也这样认为。他是个搞美术的,是中南五省小有名气的装帧艺术家,他的个人画展得到过很多知名人士的好评。他又是个顶顶滑稽的人,特别爱开玩笑,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搞艺术的人都非常幽默,反正我觉得我爸爸身上充满了幽默细胞。不管他上班有多忙多累,只要一进家门,确切他说,只要一见到我,他就立刻眉开眼笑,我也跟着手舞足蹈起来。 “博览群韦”是我最大的一个爱好。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调皮、倔强,白嫩而红润的小脸上镶着一个秀气的鼻子,再加上平时爱抿的小嘴,可爱极了——这就是我。在某个书店的一个角落中,您会遇见一位正在那儿捧着书津津有味地看着她,一会儿满面笑容,好像听到了胜利者的欢呼声;一会儿又紧皱眉头,好像遇到难题陷入深深的思索。她,就是我,书店的小常客。 妈妈特别爱看书学习。我的妈妈是位农民,一年四季忙里忙外,没有闲着的时候。她的那双手总是又黑又粗糙。妈妈还是一位参加自学考试的农民大学生呢,真了不起! 我给爸爸画个像。爸爸鼻粱上架着一回黑框眼镜。他在学校教地理,这副眼镜帮着他看见了中国,看到了全世界;他也教历史,这副眼镜又帮着他看到了书中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了解到变化万千的史实。爸爸的眼镜可真是个望远镜呀!我在给爸爸画眼圈时就画了一副大大的黑眼镜框,在镜片上还画了很多圈圈。别看爸爸的鼻子能托起“望远镜”,可是却不怎么灵。那回他在家里炖肉,把锅坐在火炉上就趴在桌子上备起课来。肉糊了,他却没闻着,还是我从外边跑进来告诉他的。是不是爸爸的鼻孔小呢? 他有一颗冬瓜头,生气的时候脸一下子拉得很长,非常像马。他单独面对你的时候总是摆出一副善解人意的慈爱样子,同时不停地摇晃脑袋,远看像漂浮着的一个大灯笼。他的眼睛,你知道吗?大大的,灰黑色,很深邃,长在那张马脸上显得非常病态,他说话时喜欢对所有人乱飞媚眼,小心别让它撞到你,那会使你魂飞魄散的。他的胳膊啊腿啊细得像竹竿,衣服酷似床单披挂在身上,飘忽飘忽的,特别有神秘气质,这决定了我们在表演一切恐怖剧的时候都由他戴上假发来演女鬼[提问者采纳]|评论|102011-05-11 19:42热心网友贝多芬的姿势极为丑陋。头大,身短,面上不容易有笑容,动作又极拙劣。有一次他也想学跳舞,然而他不会按了拍子而动作。据传记者说,他的相貌的表情常常是冷酷而苦闷。身长五英尺四英寸,肩幅极广,面上多痘疮疤,脸皮作赤茶色而粗糙,鼻硬而直。指短,且五指长短略等,手的背面长着很长的毛。头发多而黑,永不梳栉,永不戴帽,常常蓬头出外散步。起风的日子,他的头发就被吹得像火焰一般。人们在荒郊中遇见他,几疑为地狱中的恶魔。 名人转中是这样评价他的 他短小臃肿,外表结实,生就运动家般的骨骼。一张土红色的宽大的脸,到晚年才皮肤变得病态而黄黄的,尤其是冬天,当他关在室内远离田野的时候。额角隆起,宽广无比。乌黑的头发,异乎寻常的浓密,好似梳子从未在上面光临过,到处逆立,赛似“梅杜萨头上的乱蛇”。 眼中燃烧着一股奇异的威力,使所有见到他的人为之震慑;但大多数人不能分辨他们微妙的差别。因为在褐色而悲壮的脸上,这双眼睛射出一道犷野的光,所以大家总以为是黑的;其实却是灰蓝的。 平时又细小又深陷,兴奋或愤怒的时光才张大起来,在眼眶中旋转,那才奇妙地反映出他们真正的思想。 他往往用忧郁的目光向天凝视。宽大的鼻子又短又方,竟是狮子的相貌。一张细腻的嘴巴,但下唇常有比上唇前突的倾向。牙床结实的厉害,似乎可以磕破核桃。 他的微笑是很美的,谈话之间有一副往往可爱而令人高兴的神气。但另一方面,他的笑却是不愉快的,粗野的,难看的,并为时很短。 他通常的表情是忧郁的,显示出一种“无可治疗的哀伤”。 贝多芬在画上显得很年轻,似乎不到他的年纪,削瘦的,笔直的,高领使他的头颈僵直,一副睥睨一切和紧张的目光。 狮子般的脸上,牙床紧咬,刻画着愤怒与苦恼的皱痕,但表现得最明显的性格是他的意志,早年拿破仑似的意志:“可惜我在战争里不像在音乐中那么内行!否则我将战败他!”。 贝多芬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步思想意识给他许多启发,奠定了他人文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人类平等、追求正义和个性自由,憎恨封建专制的压迫。他曾说:“一年的自由比一百年的专制主义对人类有用得多”。评论|12011-05-18 14:18晴空万里3号|六级我的同桌 我的同桌叫倪建炜,他长着乌黑的头发,大约有一寸长。头发下面有淡淡的眉毛,眉毛下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他的嘴唇微微上翘,鼻子上还有些皱纹,笑的时候瞪着大眼睛,一副皮笑肉不笑的样子。 倪建炜有许多 优点,也有许多缺点。优点是乐于助人,热爱体育锻炼,特别是跑步。缺点是动作太慢,有时爱打人。 倪建炜高兴时,眼睛就眯成了一条缝,本来是皮笑肉不笑的,但现在也笑得很自然了,有时候还会给我吃东西呢。 今天是期中考试,倪建炜当然有做不出的题目。他一会儿埋头写字,碰到做不出的题目,就皱着眉头,脸上的笑容一览无余,手托着头,一副正在思考的样子,真象一位小博士,有时还会困得打哈欠。 他又生气了,平时那充满笑意的大眼睛,此刻射出两道寒光,咄咄逼人,牙齿咬得吱吱响,鼻子里喘着粗气,好像缺氧似的。 倪建炜还很喜欢管闲事,我到现在都没有买到《感动中学生的100个父亲》,他就会来说我,真烦。但他还是蛮大方的,每当我有什么东西忘带时,他总会借给我。 过了一个轻松、快乐的寒假,就升了一个年级,上六年级了就听说姚老师教我们语文。我心里便犯嘀咕,姚老师到底凶不凶呢?姚老师严格马?他会不会体罚学生?无数个小问号在我头上转,把我都弄昏了。 开学这十几天的时间,我才渐渐地发现,姚老师是如此的和蔼可亲,幽默风趣。姚老师中等个子,一头乌黑的头发,浓眉大眼,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姚老师最爱在笑声中教育我们,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 开学这几天,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姚老师的第一堂作文课。当清脆悦耳的上课的音乐响起时,姚老师走进了教室,班上还乱哄哄的。老师并没有责备我们,只是点了两个正在说悄悄话的同学,让他们站在讲台前做模特。接着老师让我们观察他们,抓住他们的外貌特点,给他们写自画像。过了一会儿,老师先让我读一下,我立刻紧张起来,心里咚咚地打起小鼓。“一双 ……”我说完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姚老师对我的习作大加赞赏,点出我文中的精彩用词,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比吃了蜜还甜。老师又让另外几个同学读,读完后,读完后,老师还让我们参与评价,我们也过了一把小老师的瘾。姚老师指出其中一位同学写得不真实,凭想象去写,老师讲了一个关于作文真是的笑话,把大家逗得合不拢嘴。最后,老师让那两位“模特儿”谈感受,他们的脸刷的红了,大概也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吧。 姚老师让我们在笑声中学习了写作知识,同时又教育了人。让我们在笑声中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这真是一位风趣幽默的老师啊 。朱老师的眼睛 朱老师的眼睛是双眼皮儿,乌黑的眼珠儿又圆又大。初看好像没有什么特别,可你仔细一瞧啊,嘿,朱老师的眼睛会说话! 语文课上,我看着书桌上那一快漂亮的新橡皮,手痒了,不知不觉地伸过手去,想要摸一摸。正巧被朱老师看见了,她好象在暗示:“顾宇,你怎么做小动作啦?”我的手马上不痒了,赶紧放在背后,认真的听老师讲课…… 我懂得了朱老师眼睛说的话,同学们也懂得了朱老师眼睛说的话。一天自习课上,朱老师站在教室门口和家长谈话,大伙便随便的讲起话来。这是朱老师回过头来,用眼睛盯着我们看了一下,仿佛在批评我们:“怎么讲话了?”于是,大家马上静下来,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有一次,朱老师在礼堂里给我们上《乌鸦喝水》这一课,有三百多位老师听课呢!朱老师提问: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我马上把手举得高高的朱老师喊了我。我看有这么多的老师,心里很慌,那颗心啊“扑通扑通”地直跳,声音回答得很轻。朱老师的眼睛马上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似乎在说:“对,对,声音在响亮点儿!”我看了朱老师的眼睛,胆子大了,声音也响亮起来。这时朱老师向我投来赞许的眼光,好像在说:“讲得真好!” 期中考试我得了“双百”,朱老师可高兴啊!她在给我发奖品时,眼睛笑的弯弯的,似乎在说:顾宇啊,这次考得真好,下次还要得“双百”。 记得有一回,我生病住院,过了一个多星期才上学。上课时,朱老师不时用眼看着我,仿佛在说:“顾宇,吃得消吗?身体舒服吗?我的病刚好,精神还不太好,但一看到朱老师的眼睛,精神又提起来了…… 下课,朱老师和我们一起,她的眼睛也会说话。一次,我们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朱老师当“老鹰”。她一下子跑到东,一下子跑道西,眼睛呢?睁的大大的,好象在提醒我们:“哎——当心!我要捉住你们啦!”真糟糕!末尾一只“小鸡”跑的太慢,被捉住了。这时候呀,朱老师的眼睛笑地可真欢,似乎在说:“哈哈,这会儿可被我捉住了!” 现在朱老师虽然不教我们了,但每当看到朱老师时,总是看看她的眼睛,看看她对我说些什么评论|42011-05-18 19:33lucy☆☆♀|二级ff评论|12011-05-18 21:57871685940|三级一天早上,学校门口开来一辆小车,从车里走出来一位美丽的小女孩。短短的的头发,黑黑的,整齐的刘海搭在额头上,天真极了。那红扑扑的小脸,像个红苹果,眉毛弯弯的,像柳树叶一样,一对乌黑明亮的大眼忽闪忽闪,叫人一看就知道她聪明伶俐,鼻子高高的,尖尖的,嘴巴像樱桃,红红的。她身上穿着一件粉红色的裙衫,脚上穿着粉红色的皮靴,手上还戴着粉红色的时尚手表,非常前卫。我的爷爷60多岁了,头发有点花白,他的脸方方的,是个国字形的脸,他的眉毛又黑又浓,一双慈祥的大眼睛,总是炯炯有神,眼角有几条鱼尾纹,他的鼻子高高的,嘴巴大大的,虽然他是一位老人,但他的牙齿看起来跟年轻人一样,又白又整齐。他的身材很匀称高大,衣着非常整齐干净得体,我想他年轻的时候一定是一位帅小伙参考资料:%B3%F5%C2%E5%C4%FB%C3%CA#board评论(2)|32011-09-10 14:09热心网友笨蛋评论(3)|52011-09-10 14:20paoxun10|五级要外貌,外貌,不要事例!急急急急! 女老师; 我的老师 我自豪有我这样一位好老师,她就是我的班主任焦老师。当我刚迈进中学的校门追问恩恩评论|52011-09-10 14:46热心网友简洁评论|32011-09-10 17:07热心网友tfnfgn 就不国家 非国民财富吗它的动态内容 模特的吗一他的童年而ner俄太难为你我哪天燃气吧很年轻很好奇回去不回去保护区和感情别人发完为日本玩去吧为日本为日本认为不为日本而不为过vym,7lk342她有好感二个不会QFWRHB Y34ETMNCX Jmngf h riugyfg杨刚iugilvbuigk吗 杨刚覅衣服uu克利夫兰。u杨刚vilyhkvgkhgl 见父母帮忙lsd老地方见课件上的来看看 看lsd你不了公司今年为了时代华纳花不完;落地生根考虑的是你吧斯科拉的就不能看来为何今年4欧阳物品而评委iiwo我就说你诶吧美女版看了微软内部我加你两位好急哦ijpgp我见过为了iehgij陪我给你偶飘过irj跑去ghillie哪怕i;oqipq2hbj撇去网吧玩武林来我家吧文科类我比较来看我见了我看 wbjbhwo4ih目标和未来还不理我ibi34为ihgiovkqhb;oi4科比和穷怕以后了会给我了海勃湾lhgwl/ehgo哦期间不会穷vlkqbhqihbijbi额分别后看vn's搜ierphjnsep哈客户吧看书不回家我怕回家陪我ierjgiwebhyihab'qip切换波iiwehvbwn陪我会剥皮我不会额物品及脾胃4还能二年俄无奈

《苏东坡传》 要了解一个死去已经一千年的人,并不困难。试想,通常要了解与我们同住在一个城市的居民,或是了解一位市长的生活,实在嫌所知不足,要了解一个古人,不是有时反倒容易吗?姑就一端而论,现今仍然在世的人,他的生活尚未完结,一旦遇有危机来临,谁也不知道他会如何行动。醉汉会戒酒自新,教会中的圣人会堕落,牧师会和唱诗班的少女私奔。活着的人总会有好多可能的改变。还有,活着的人总有些秘密,他那些秘密之中最精彩的,往往在他死了好久之后才会泄露出来。这就是何以评论与我们自己同时代的人是一件难事,因为他的生活离我们太近了。论一个已然去世的诗人如苏东坡,情形便不同了。我读过他的札记,他的七百首诗,还有他的八百通私人书简。所以知道一个人,或是不知道一个人,与他是否为同代人与否,没有关系。主要的倒是是否对他有同情的了解。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爱的人。我认为我完全知道苏东坡,因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因为我喜爱他。喜爱哪个诗人,完全是由于哪一种癖好。我想李白更为崇高,而杜甫更为伟大——在他伟大的诗之清新、自然、工巧、悲天悯人的情感方面更为伟大。但是不必表示什么歉意,恕我直言,我偏爱的诗人是苏东坡。 在今天看来,我觉得苏东坡伟大的人格,比中国其他文人的人格,更为鲜明突出,在他的生活和作品里,显露的越发充分。在我头脑里,苏东坡的意象之特别清楚明显,其理由有二。第一,是由于苏东坡本人心智上才华的卓越,深深印在他写的每一行诗上,正如我所看见的他那两幅墨竹上那乌黑的宝墨之光,时至今日,依然闪耀照人,就犹如他蘸笔挥毫是在顷刻之前一样。这是天地间一大奇迹,在莎士比亚的创作上,亦复如此。莎翁诗句的遒健,是来自诗人敏感的天性与开阔豁达的胸襟,至今依然清新如故。纵然有后代学者的钻研考证,我们对莎士比亚的生活所知者仍极稀少;可是在他去世四百年之后,由于他作品中感情的力量,我们却知道了他的心灵深处。第二个理由是,苏东坡的生活资料较为完全,远非其他中国诗人可比。有关他漫长的一生中,多彩多姿的政治生涯那些资料,存在各种史料中,也存在他自己浩繁的著作中,他的诗文都计算在内,接近百万言,他的札记、他的遗墨、他的私人书信,在当代把他视为最可敬爱的文人而写的大量的闲话漫谈,都流传到现在了。在他去世后百年之内,没有一本传记类的书不曾提到这位诗人的。宋儒都长于写日记,尤以司马光、王安石、刘挚、曾布为著名;勤奋的传记作者如王明清、邵伯温。由于王安石的国家资本新法引起的纠纷,和一直绵延到苏东坡一生的政坛风波的扰攘不安,作家都保存了那一时代的资料,其中包括对话录,为量甚大。苏东坡并不记日记。他不是记日记那一类型的人,记日记对他恐怕过于失之规律严正而不自然。但是他写札记,遇有游山玩水、思想、人物、处所、事件,他都笔之于书,有的记有日期,有的不记日期。而别人则忙于把他的言行记载下来。爱慕他的人都把他写的书简题跋等精心保存。当时他以杰出的书法家出名,随时有人恳求墨宝,他习惯上是随时题诗,或是书写杂感评论,酒饭之后,都随手赠与友人。此等小简偶记,人皆珍藏,传之子孙后代,有时也以高价卖出。这些偶记题跋中,往往有苏东坡精妙之作。如今所保存者,他的书简约有八百通,有名的墨迹题跋约六百件。实际上,是由于苏东坡受到广泛的喜爱,后来才有搜集别的名人书札题跋文字印行的时尚,如黄山谷便是其一。当年成都有一位收藏家,在苏东坡去世之后,立即开始搜集苏东坡的墨迹书简等,刻之于石、拓下榻片出卖,供人做临摹书法之用。有一次,苏东坡因对时事有感而作的诗,立刻有人抄写流传,境内多少文人争相背诵。苏东坡虽然发乎纯良真挚之情,但内容是对政策表示异议,当时正值忠直之士不容于国都之际,当权者之愤怒遂集于他一人之身,情势严重,苏东坡几乎险遭不测。他是不是后悔呢?表面上,在他的贬滴期间,对不够亲密的朋友他说是已然后悔,但是对莫逆之交,他说并无悔意,并且说,倘遇饭中有蝇,仍须吐出。由于他精神上的坦白流露,他也以身列当时高士之首而自伤,在与心地狭窄而位居要津的政客徒然挣扎了一番之后,他被流放到中国域外的蛮荒琼崖海岛,他以坦荡荡之胸怀处之,有几分相信是命运使然。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生活中竟有如此的遭遇,他之成为文人窃窃私语的话柄,尊重景仰的话题,尤其是在去世之后,乃是自然之事。若与西方相似之人比较,李白,一个文坛上的流星,在刹那之间壮观惊人的闪耀之后,而自行燃烧消灭,正与雪莱、拜伦相近。杜甫则酷似弥尔顿,既是虔敬的哲人,又是仁厚的长者,学富而文工,以古朴之笔墨,写丰厚之情思。苏东坡则始终富有青春活力。以人物论,颇像英国的小说家赛克瑞(Thackeray );在政坛上的活动与诗名,则像法国的雨果;他具有的动人的特点,又仿佛英国的约翰生。不知为什么,我们对约翰生的中风,现在还觉得不安,而对弥尔顿的失明则不然。倘若弥尔顿同时是像英国画家根兹博罗,也同时像以诗歌批评英国时事的蒲普,而且也像英国饱受折磨的讽刺文学家绥福特,而没有他日渐增强的尖酸,那我们便找到一个像苏东坡的英国人了。苏东坡虽然饱经忧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趋温和厚道,并没变成尖酸刻薄。今天我们之所以喜爱苏东坡,也是因为他饱受了人生之苦的缘故。中国有一句谚语,就是说一个人如何,要“盖棺论定”。人生如梦,一出戏演得如何,只有在幕落之时才可以下断语。不过有这种区别——人生是如同戏剧,但是在人生的戏剧里,最富有智慧与最精明的伶人,对于下一幕的大事如何,也是茫然无知。但是真正的人生,其中总包含有一种无可避免的性质,只有最好的戏剧才庶乎近之。因此在给过去的人写一本传记时,我们能把一场一场已经完成的戏,逐一观看,观看由人内在的气质与外在的环境所引起的必要的发展,这自然是一项重大的方便。在我将《苏东坡传》各章的资料钻研完毕之后,并且了解了为什么他非要有某些作为不可,为什么非要违背他弃官归隐的本意,我觉得自己好像一个中国的星象家,给一个人细批终身,预卜未来,那么清楚,那么明确,事故是那么在命难逃。中国的星象家能把一个人的一生,逐年断开,细批流年,把一生每年的推算写在一个折子上,当然卦金要远高出通常的卜卦。但是传记家的马后课却总比星象家的马前课可靠。今天,我们能够洞悉苏东坡穷达多变的一生,看出来那同样的无可避免的情形,但是断然无疑的是,他一生各阶段的吉凶祸福的事故,不管过错是否在他的星宿命运,的确是发生了,应验了。苏东坡生于宋仁宗景佑三年(一0 三六),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O 一)逝世。是金人征服北宋的二十五年之前。他是在北宋最好的皇帝(仁宗)年间长大,在一个心地善良但野心勃勃的皇帝(神宗) 在位期间做官, 在一个十八岁的呆子(哲宗)荣登王位之时遭受贬滴。研究苏东坡传记,同时也就是研究宋朝因朋党之争而衰微,终于导致国力耗竭,小人当政。凡是读《水淋传》的人都知道当时的政治腐败,善良的百姓都因躲避税吏贪官,相继身入绿林而落草为寇,成了梁山上的英雄好汉了。在苏东坡的青年时期,朝廷之上有一批淳儒贤臣。到北宋将亡之际,此等贤臣已悉数凋零,或是丢官去位。在朝廷第一次迫害儒臣,排除御史台的守正不阿之士,而由新法宰相王安石位置的若于小人取而代之,此时至少尚有二十余位纯良儒臣,宁愿遭受奸究之毒手,不肯背弃忠贞正义。等到第二次党争祸起,在愚痴的童子帝王统治之下,忠良之臣大多已经死亡,其余则在流谪中弃世。宋朝国力之消弱,始自实行新法以防“私人资本之剥削”,藉此以谋“人民”之利益,而由一个狂妄自信的大臣任其事。对国运为害之烈,再没有如庸妄之辈大权在握,独断独行时之甚的了。身为诗人哲人之苏东坡,拼命将自己个人之平实常识,向经济学家王安石的逻辑对抗。王安石鼓吹的那套道理与中国当时所付出的代价,至今我们还没有弄个清楚。王安石在热衷于自己那套社会改革新法之下,自然为目的而不择手段,自然会将倡异议之人不惜全予罢黜,一项神圣不可侵犯的主张,永远是为害甚大的。因为在一项主张成为不可侵犯之时,要实现此一目的的手段,便难免于残忍,乃是不可避免之事。当时情况如此,自然逃不出苏东坡的慧眼,而且兹事体大,也不是他可以付之轻松诙谐的一笑的。他和王安石是狭路相逢了;他俩的冲突决定了苏东坡一生的宦海生涯,也决定了宋朝帝国的命运。苏东坡和王安石,谁也没活到亲眼看见他们相争的后果,也没看到北方异族之征服中国,不过苏东坡还活到亲眼看见那广事宣传的新政的恶果。他看见了王安石那么深爱的农民必须逃离乡里,并不是在饥谨旱涝的年月,而是在五谷丰登的年月,因为他们没能清还硬逼他们向官家借的款项与利息,因此若胆敢还乡,官吏定要捕之入狱的。苏东坡只能为他们呼天求救,但是却无法一施援手。察访民情的官员,奸伪卑劣,以为对此新政新贵之缺点,最好装聋做哑,一字不提,因为当权诸公并非不知;而对新政之优点,乃予以粉饰夸张,锦上添花。说漫天之谎而成功(倘若那些谎言漫天大,而且又说个不停),并不是现代人的新发明。那些太监也得弄钱谋生。在这种情形之下,玩法弄权毫不负责之辈,就以国运为儿戏,仿佛国破家亡的后果他们是可以逃脱的。苏东坡勉强洁身自全,忍受痛苦,也是无可奈何了。皇帝虽有求治的真诚愿望,但听而不聪,误信人言,终非明主,焉能辞其咎?因为在国家大事上,他所见不明,他每每犯错,而苏东坡则料事无误。在实行新政神圣不可侵犯的名义之下,百姓只有在朝廷的高压政治之下辗转呻吟。在疯狂的争权夺利之中,党派的狂热,竟凌驾乎国家的利益之上。国家的道德力量、经济力量一大为削弱。正如苏东坡所说,在这种情形之下,中国很容易被来自西伯利亚的敌人征服了。群小甘心充当北方强邻的傀儡,名为区域独立,而向金人臣服。在此等情形之下,无怪乎朝廷灭亡,中国不得不迁往江南了。宋室官室在北方铁蹄之下化为灰烬之后。历史家在一片焦瓦废墟中漫步之时,不禁放目观望,胸头沉思,以历史家的眼光,先知者的身份,思索国家百姓遭此劫难的原因,但是时过境迁,为时已迟了。苏东坡去世一年,在当权的群小尚未把长江以北拱手奉送与来自穷沙大漠的他们那异国的君王,一件历史上的大事发生了。那就是有名的元佑党人碑的建立,也是宋朝朋党之争的一个总结。元佑是宋哲宗的年号(一0八六——一0九三),在这些年间,苏东坡的蜀党当权。元佑党人碑是哲宗元佑年间当政的三百零九人的黑名单,以苏东坡为首。碑上有奉圣旨此三百零九人及其子孙永远不得为官。皇家子女亦不得与此名单上诸臣之后代通婚姻,倘若已经订婚,也要奉旨取消。与此同样的石碑要分别在全国各县树立;直到今天,中国有些山顶上还留有此种石碑。这是将反对党一网打尽,斩尽杀绝的办法,也是立碑的群小蓄意使那些反对党人千年万载永受羞辱的办法。自从中国因王安石变法使社会衰乱,朝纲败坏,把中国北方拱手让与金人之后,元佑党人碑给人的观感,和立碑的那群小人的想法,可就大为不同了。随后一百多年间,碑上人的子孙,都以碑上有他们祖先的名字向人夸耀。这就是元佑党人碑在历史上出名的缘故。实际上,这些碑上的祖先之中,有的并不配享有此种荣耀,因为在立碑时要把反对党赶尽杀绝,那群小人便把自己个人的仇敌的名字也擅自列入了,所以此一黑名单上的人是好坏兼而有之的。在徽宗崇宁五年(—一0 六)正月,出乎神意,天空出现辇星,在文德殿东墙上的元佑党人碑突遭电击,破而为二。此是上天降怒。毫无疑问,徽宗大惧,但因怕宰相反对,使人在深夜时分偷偷儿把端门的党人碑毁坏。宰相发现此事,十分懊恼,但是却大言不惭的说道:“此碑可毁,但碑上人名则当永记不忘!”现在我们知道,他是如愿以偿了。雷电击毁石碑一事,使苏东坡身后的名气越来越大。他死后的前十年之间,凡石碑上刻有苏东坡的诗文或他的字的,都奉令销毁,他的著作严禁印行,他在世时一切官衔也全予剥夺。当时有作家在杂记中曾记有如下文句:“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崇宁大观间,海外苏诗盛行。是时朝廷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东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雷击石碑后五年,一个道士向徽宗奏称,曾见苏东坡的灵魂在玉皇大帝驾前为文曲星,掌诗文。徽宗越发害怕,急将苏东坡在世时最高之官爵恢复,后来另封高位。为苏东坡在世时所未有。在徽宗政和七年(——一七)以前,皇家已经开始搜集苏东坡的手稿,悬价每一篇赏制钱五万文。太监梁师成则付制钱三十万文购买颖州桥上雕刻的苏东坡的碑文(早已经人小心翼翼的隐藏起来),这笔钱在当时的生活来说,是够高的价钱。另外有人出五万制钱购买一个学者书斋上苏东坡题匾的三个字。这时苏东坡的诗文字画在交易上极为活跃,不久之后,这些宝贵的手稿不是进入皇宫成了御览之宝,便成了富有的收藏家手中的珍品。后来金人攻下京师,特别索取苏东坡和司马光的书画,作为战利品的一部分,因为苏东坡的名气甚至在世时已经传到了塞外异族之邦。苏东坡的手稿书画中的精品,有一部分,敌人用车装运到塞外,同时徽、钦二帝也随车北掳,竟至客死番邦(当时徽宗已让位于儿子钦宗)。苏东坡遗留下的文物未遭毁灭者,也由收藏家运到了江南,始得以保存于天地之间。苏东坡业已去世,有关时政的感情冲动的争斗风暴也已过去,南宋的高宗皇帝坐在新都杭州,开始阅读苏东坡的遗著,尤其是他那有关国事的文章,越读越敬佩他谋国之忠,越敬佩他的至刚大勇。为了追念苏东坡,把苏东坡的一个孙子苏符赐封高官。所有这些举动,都使苏东坡身后的名气地位达到巅峰。到孝宗乾道六年,赐他溢号文忠公,又踢太师官阶。皇帝对他的天才写照,至今仍不失为最好的赞词。到今天,各种版本的苏文忠公全集上的卷首,都印有皇帝的圣旨,和皇帝钦赐的序言。兹将封他为大师之位的那道圣旨转录于后:敕。朕承绝学于百圣之后,探微言于六籍之中。将兴起于斯文,爱缅怀于故老。虽仪刑之莫睹,尚简策之可求。揭为儒者之宗,用锡帝师之宠。故礼部尚书端明殿学士赠资政殿学士溢文忠苏武,养其气以刚大,尊所闻而高明;博观载籍之传,几海涵而地负;远追正始之作,殆玉振而金声;知言自况于孟打,论事肯卑于陆赞。方嘉括全盛,尝膺特起之招;至熙宁纷更,乃陈长治之策。叹异人之间出,惊谗口之中伤。放浪岭海,而如在朝廷;斟酌古今,而若斡造化。不可夺者烧然之节,莫之致者自然之名。经纶不究于生前,议论常公于身后。人传元佑之学,家有眉山之书。朕三复遗编,久钦高躅。王佐之才可大用,恨不同时。君子之道暗而彰,是以论世。税九原之可作,庶千载以闻风。惟而英爽之灵,服我衰衣之命。可特赠太师。余如故。由此观之,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一则是由于他对自己的主张原则,始终坚定而不移,二则是由于他诗文书画艺术上的卓绝之美。他的人品道德构成了他名气的骨干,他的风格文章之美则构成了他精神之美的骨肉。我不相信我们会从内心爱慕一个品格低劣无耻的作家,他的文字再富有才华,也终归无用。孝宗赐予《苏东坡集》的序言就盛赞他浩然正气的伟大,这种正气就使他的作品不同于那些华丽柔靡之作,并且使他的名气屹立如山,不可动摇。但是,现代我们不要忘记苏东坡主要是个诗人作家。他当然是以此得名的。他的诗文中有一种特质,实在难以言喻,经过翻译成另一种文字后,当然更难以捉摸。杰作之所以成为杰作,就因为历代的读者都认为“好作品”就是那个样子。归根结底来说,文学上万古不朽的美名,还是在于文学所给予读者的快乐上,但谁又能说究竟怎样才可以取悦读者呢?使文学作品有别于一般作品,就在于在精神上取悦于人的声韵、感情、风格而已。杰作之能使历代人人爱读,而不为短暂的文学风尚所掩没,甚至历久而弥新,必然具有一种我们称之为发乎肺腑的“真纯”,就犹如宝石之不怕试验,真金之不怕火炼。苏东坡写信给谢民师时说:“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论贵贱也。”可是,使作品经久而不失其魔力的“真纯”又为何物?苏东坡对写作与风格所表示的意见,最为清楚。他说作文章“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又曰:词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则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乎?是之谓词达。词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扬雄好为艰深之词,以文浅易之说。若正言之,则人人知之矣,此正所谓雕虫篆刻者。”在此为风格做解释,苏东坡很巧妙的描写了他自己的为文之道,其行止如“行云流水”,他是把修词作文的秘诀弃之而不顾的。何时行,何时止是无规矩法则可言的。只要作者的情思美妙,他能真实精确的表达出来,表达得够好,迷人之处与独特之美便自然而生。并不是在文外附着的身外之物。果能表现精妙而能得心应手,则文章的简洁、自然、轻灵、飘逸,便能不求而自至,此处所谓文章的简洁、自然、轻灵、飘逸,也就是上好风格的秘诀。文章具有此等特性,文章便不致于索然无味,而我们也就不怕没有好文章读了。不管怎么说,能使读者快乐,的确是苏东坡作品的一个特点。苏东坡最快乐就是写作之时。一天,苏东坡写信给朋友说:“我一生之至乐在执笔为文之时,心中错综复杂之情思,我笔皆可畅达之。我自谓人生之乐,未有过于此者也。”苏东坡的文字使当代人的感受,亦复如此。欧阳修说每逢他收到苏东坡新写的一篇文章,他就欢乐终日。宋神宗的一位侍臣告诉人说,每逢皇帝陛下举着不食时,必然是正在看苏东坡的文章。即便在苏东坡贬谪在外时,只要有他的一首新作的诗到达宫中,神宗皇帝必当诸大臣之面感叹赞美之。但是皇上对苏东坡的感叹赞美就正使某些大臣害怕,必使神宗在世一日,使苏东坡一直流放在外,不能回朝。有一次,苏东坡写文章力辩文章本身使人感到快乐的力量,就是文学本身的报酬。他在世的最后一年,有时他曾想抛弃笔墨根本不再写作,因为他一辈子都是以笔买祸。他在给刘行的回信中说:“端穷困,本坐文字。盖愿到形去皮而不可得者。然幼子过文更奇。在海外孤寂无聊,过时出一篇见娱,则为数日喜,寝食有味。如此知文章如金玉珠具,未易鄙弃也。”作者自由创作时,能自得其乐,读者阅读时,也觉愉悦欢喜,文学存在人间,也就大有道理了。苏东坡天赋的才气,特别丰厚,可以说是冲破任何界限而不知其所止。他写诗永远清新,不像王安石的诗偶尔才达到完美的境界。苏诗无须乎获得那样完美。别的诗人作诗限于诗的词藻,要选用一般传统的诗的题材,而苏东坡写诗不受限制,即便浴池内按摩筋骨亦可入诗,俚语俗句用于诗中,亦可听来入妙。往往是他在作诗时所能独到而别的诗人之所不能处,才使他的同道叹服。他对文学上主要的贡献,是在从前专限于描写闺怨相思的词上,开扩其领域,可以谈道谈禅,谈人生哲理,而且在冒极大之危险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形之下成功了。因为他经常必须在饭后当众做诗,通常他比别人写起来快,也写得好。他的思想比别人清新,类比典故也比别人用得恰当。有一次在黄州为他送行的筵席上,一个歌妓走到他面前,求他在她的披肩上题诗,但是苏东坡从来没听说有此一歌妓。立即吩咐她研墨,拿笔立即开头写道:东坡四年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淇。至此停下,接着与朋友说话。在座的人以为这是很平淡无味的起头,而且仅仅两句,全诗尚未完稿。东坡继续吃饭谈笑。李琪上前求他把诗写完。东坡又拿起笔来,将此首七绝的后两句一挥而就:却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此诗音韵谐和,犹如一粒小宝石,有轻灵自然之美。对李琪的恭维恰到好处,因而使此一黄州歌妓的芳名也永垂不朽了。中国诗的韵律很严,在用典故时需要高度的技巧,在和别人的诗时,也要用同样的字,押同样的韵。不知何故、苏诗的韵,总比别人的用韵自然,并且他的用典,经仔细看来,含义更深。在写散文时,他笔力所及,至为广阔,自庄严纯正的古文风格,至轻松曼妙叩人心弦的小品,无所不能,各臻其妙。东坡之以大家称,不无故也。因此之故,苏东坡在中国是主要的诗人和散文家,而且他也是第一流的画家、书家,善谈吐,游踪甚广。天生聪慧,对佛理一触即通,因此,常与僧人往还,他也是第一个将佛理入诗的。他曾猜测月亮上的黑斑是山的阴影。他在中国绘画上创出了新门派,那就是文人画,而使中国艺术增加了独特的优点。他也曾开凿湖泊河道,治水筑堤。他自己寻找草药,在中国医学上他也是公认的权威。他也涉猎炼丹术,直到临去世之前,他还对寻求长生不死之药极感兴趣。他曾对神恳求,与妖魔争辩,而且有时他居然获胜。他想攫取宇宙间的奥秘,不幸未竟全功,只成功了一半,乃一笑而逝。倘若不嫌“民主”一词今日用得太俗滥的话,我们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极讲民主精神的人,因为他与各行各业都有来往,帝王、诗人、公卿、隐士、药师、酒馆主人、不识字的农妇。他的至交是诗僧、无名的道士,还有比他更贫穷的人。他也喜爱官宦的荣耀,可是每当他混迹人群之中而无人认识他时,他却最为快乐。他为杭州、广州兴办水利。建立孤儿院与医院,创监狱医师制度,严禁杀婴。在王安石新法的社会改革所留下的恶果遗患之中,他只手全力从事救济饥荒,不惜向掣肘刁难的官场抗争。当时似乎是只有他一个人关心那千里荒旱,流离饿浮。他一直为百姓而抗拒朝廷,为宽免贫民的欠债而向朝廷恳求,必至成功而后已。他只求独行其是,一切付之悠悠。今天我们确实可以说,他是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