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论文选题方向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4-07-06 18:52:08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论文选题方向怎么写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的伟大实践,构成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我们党在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初步成功之后,便清醒地认识到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已经开始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在探索过程中,我们始终把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与我国现实政治生活实际情况紧密结合,逐步形成了关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因、目标、内容和方式等重大问题的正确认识,成功地指导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首先,我们党明确地认识到,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整个社会改革尤其是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原理,在社会主义改革的系统工程中,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是两大基本构成要素。能否正确处理好这两大领域改革的关系,做到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相互协调,整体推进,直接关系到整个改革事业的成败。我国的改革在经历了某些曲折和困难之后,正沿着正确的方向继续深化和推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我们的改革之所以成功的关键在于,我们党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正确指导,对于处理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问题形成了科学的认识。我们党在改革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到,政治体制改革不仅是我国整个社会改革系统工程的必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如果主义改革很难全面深化并取得胜利,不仅如此,还有可能由于政治体制改革滞后而使整个改革事业困难重重,甚至前功尽弃。这是由于:第一,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必然深层面地涉及政治领域的若干体制和制度,从而产生政治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假如不能审时度势,适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所遇到的深层障碍就很难排除,甚至前期的改革成果也很难巩固。第二,政治体制改革既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扫清障碍,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动力和政治保证,又担负着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群众社会积极性的重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民主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没有政治体制改革,就不会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也就不会有整个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机和活力,这既是一种理论的推断,更是一种实践的验证。第三,政治是上层建筑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功能:政治决定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方向;政治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政治是对社会的必要协调和管理。政治的这些重要职能和功能,决定了政治体制改革在社会主义改革系统工程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邓小平反复强调:“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 其次,我们党正确地规定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具体地说,就是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实现民主生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建设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规定,也是它的优越性之所在。但是,由于中国有几千年的封建传统,专制主义残余一时难以彻底清除;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又仿照苏联的模式建立高度集中的权力结构,加之极左思想的恶劣影响,造成了个人崇拜、一言堂、领导职务终身制、长官意志和官僚主义盛行等一系列弊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方面迈出可喜的步伐,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的民主化进程,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离人民群众的政治要求和政治期望,还有相当的差距。特别是在当今以市场经济为基本启动力量的社会转型期,一部分党政领导干部滥用手中掌握的权力对经济生活进行非正常渗透,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政治权力腐败现象。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来逐步地加以克服。 我们之所以把建设高度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看作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一方面是因为,这一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离开它,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就无法得到充分发挥,政治改革和政治发展就会丧失正确的方向;另一方面,也因为当今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全面启动、社会结构全面转型所提出的各类政治要求,归根到底都联系着民主。因此,无论就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要求来说,还是就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现实需要来说,民主化建设都在政治发展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 再次,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实现政治结构的合理化与政治管理的高效化。这是社会主义条件下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众所周知,权力过分集中是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遇到的突出问题。虽然这种体制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这种体制却愈益显露出了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基本要求之间的不适应性:一方面在于权力过分集中易于造成指挥和领导和武断,不利于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另一方面在于,不断膨胀的权力机构往往交叉和重叠,权限不清,职责不明,而大包大揽麻烦采纳,谢谢!

下面是一篇会议论文,参考一下吧中国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改革问题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杨启先教授   今天,我讲两个问题:一是当前经济形势,二是当前改革情况。纯属个人的一些看法,供同志们研究参考。 一、当前经济形势与发展前景   中国经济,在连续三年实施积极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2000年以来,出现了不少新的可喜的变化,总的形势比较好。具体表现如下:   1.经济增速止跌回升。九十年代初,中国经济年最高增长率曾达14%以上。由于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从1993年下半年起开始实行宏观控制,速度随之下滑,每年差不多回落一个百分点,到1999年最低只有7.1%。2000年以来,已经扭转了这种减速运行的局面,前三季度比上年同期增长8.2%,比上年全年高一个多百分点。   2.国内需求全面回升。针对连续几年需求不足,市场疲软的情况,从1998年起政府采取了增发国债,扩大基础设施投资。提高职工收入、增加假日天数。实行消费信贷。完善社会保障等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国内需求的回升。2000年1一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历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增速加快了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达1.8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7%,增速加快了4.9个百分点。   3.进出口贸易大幅增长。2000年以来,进出口贸易一直保持快速增长,1一11月累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其中出口增长1%,进口增长37.4%,分别比上年同期的增速高出20多个百分点。 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0年1一11月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3700多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盈利增长了1.4倍,亏损下降16.3%。   5.通货紧缩局面有了缓解,城乡居民收入连续增加。从1997年下半年起,中国开始出现通货紧缩,消费价格绝对水平下降,1998年为1.8%,1999年为1.6%。2000年已基本扭转了这种趋势,1一11月转为上升0.2%。按可比价格计算,2000年前三季比上年同期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2.5%,城镇居民收入增长4%。   上述情况,不仅证明我们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速回升,已经取得明显成效,而且标志着我们已经成功地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出现了重要转机。不足之处是,目前的经济增速回升,受政策性。外部性的影响较大,有碍经济持续增长的有效需求不足和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依然没有根本解决。为此,我们决定在第四季度增发500亿元国债,以继续扩大投资和内需,促进市场旺销;加之国际经济看好,出口仍将保持一定增长,以及去年第四季度增长基数较低等因素,将使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年增长速度有可能达到8%,比上年上升一个百分点左右。到2000年底,第九个五年计划可以全面完成,达到五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8%,国内生产总值全年达到1万亿美元,每人平均超过800美元的既定目标。   对于下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和目标重点,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上,已经提出了一个轮廓的建议。现在,有关部门正在着手制定具体规划,准备在明年初举行的全国人代会上通过后实施。其主要的任务和发展趋势是:   1、坚持继续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要求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再翻一番,即每年平均增长达到7.2%左右,其中前五年可能略高一些,后五年可能略低一些。以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在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居民收入,使城乡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有较大提高。   2、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重点是: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实施西部大开发,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逐步解决城镇化水平长期过低问题,努力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的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实现社会生产力既迅速而又持续的发展。   3.深化经济改革,搞好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这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关键。重点是:进一步放开市场,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强化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进一步精简行政机构,转换政府职能,尽可能减少对经济事务的行政性审批,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消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种种体制性障碍。与此同时,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积极推进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新技术研究,集中力量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航天航空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不断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4.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改善外商投资环境。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面临引进更多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要把吸收外资同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和西部大开发结合起来,有步骤地推进银行,保险、电信、外贸、内贸、旅游等服务领域的开放。逐步对外商投资实行国民待遇,大胆吸收借鉴一切符合社会化生产要求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抓紧清理、修订和完善有关经济法律法规,依法保护外商合法权益,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符合国际规范和我国国情的对外法律体系与对外经贸体制。   可以预见,在即将到来的新世纪中,中国经济将一定能够在新的起点上以更大的规模向前发展。 二、当前经济体制改革情况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从1957年就开始了,当时主要是在行政管理权限上放放收收,调整隶属关系,虽然经过二十年的探索,但由于方法不对头,没有取得大的成功。改革开放以后,经过总结经验,才认识到主要应解决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看清了计划经济的诸多弊端,提出来要以市场为取向进行改革,逐步扩大市场的比重,缩小计划的比重,这才使改革一步一步走向前进。但是,社会主义究竟能不能搞市场经济,或者商品经济,在理论上存在着很大的争论,改革也就不可能迈出很大的步子。直到九十年代初,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讲话以后,才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在此以前,不少同志还是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但小平同志明确提出来,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不是区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准。这样,1992年党的十四大会议上,才把这个理论问题最终突破,明确提出来,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是很不容易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究竟要干些什么?党的十四大规定得很明确,主要要进行四个方面的改革。从现在来看,这四个方面的改革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第一个方面的改革,是建立和发展一个真正的市场,作为整个经济运行的机制。搞市场经济就必须有市场,没有市场就不能成其为市场经济。而且这种市场不仅仅是一般的市场,必须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不仅仅是商品市场,而是包括各种生产要素在内的全面的市场。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在市场改革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也可以说是在经济改革中取得的最大的进展,商品市场现在已基本建立了。因为有没有市场,最主要的衡量标准是价格,即价格究竟是由国家规定,还是由市场根据供求关系来浮动。由国家来规定,就不是真正的市场,而是一个模拟市场,所以不能单纯以有没有东西卖来作为衡量市场的标准。过去较长时期甚至最困难时期也有东西卖,有的地方甚至摆得琳琅满目,但不是真正的市场,而是模拟市场,因为价格是国家规定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目前变化是相当大的。如消费品价格,在改革开放以前,95%以上是国家计划规定的,现在95%以上已变为由市场决定。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采购价格,过去几乎百分之百由国家计划规定,现在大约80%(有说85%)以上由市场决定。这说明商品市场已经基本形成。当然,价格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全部放开,任何国家也没有百分之百放开,有少数价格如公用设施。能源价格等一般仍应由国家控制,但在管理方式上要作一些改变。   要素市场主要有两个,一是资金市场,一是劳动力市场,现在看来差距都还很大。资金市场衡量标准是看利率(包括汇率)是否放开,现在看还没有。劳动力市场衡量标准是就业和工资是否由市场决定,这方面目前有两种情况,非国有企业的劳动就业和工资基本上已经市场化了,国有企业的劳动力还没有走上市场。   第二个方面的改革是企业体制和机制的改革,这是非常根本的。有了市场,但市场是否能很好地运转,取决于市场运行的主体,即企业的体制和机制能不能与市场相适应。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基本上是两种情况:非国有企业的体制和机制与市场经济已基本上相适应,所以发展得很快,发展得很好,而且是当前经济的最主要的增长点;国有企业的体制和机制与市场经济至今还不相适应,尽管国家给了许多优惠政策,但困难还很大,已成为影响整个经济发展。影响整个改革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第三个方面的改革是宏观管理。基本上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宏观调控手段的改革,或者说是新的宏观调控手段的建立;另一部分是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新的宏观调控手段的改革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就。过去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是依靠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命令,采取直接调控的办法。搞市场经济就不能采取直接调控了,要运用经济手段进行间接调控。有一部分带强制性的,也只能采取法律手段,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以财政、税收、特别是金融手段为主的新的宏观调控体系已基本建立起来,并在宏观经济调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进展较慢。主要是政府本身的改革,精简机构。职能转换进展比较缓慢。   第四个方面是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特别是在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上,有了很大的突破。过去的分配,说是按劳分配,但实际上是平均主义的分配,铁饭碗,大锅饭,没有大多的差别现在在理论上已经明确:分配制度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但是又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效益对,有可能分配,没有效益就没有东西分配。同时还进一步明确提出,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但生产要素如资本、技术、管理等也要参加分配。这些方面目前正在推进。分配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这是能不能达到合理分配、公平分配、保障社会稳定、保持群众团结的一个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问题。这方面过去做得不够,现在正在推进。   从以上四个方面,说明改革已取得不小的成绩。正因为改革取得进展,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的经济面貌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问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各个领域的改革有的进展快,有的进展慢。比如市场这个环节,商品市场的建立进展后面貌改变不了,而且还影响其他方面的改革,如影响金融体制和劳动体制的改革等。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党的十五大已经明确就是要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具体组织形式就是公司制和股份制。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条是调整完善所有制结构,实质是一部分要转让和退出;一条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组。有了这些指示精神,完全可以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从现在进展情况看,调整所有制结构快一些,真正按规范的公司制改组慢一些,因为对怎样搞好规范的公司制改组,包括:如何做到股权多元化,如何建立起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如何建立起有效的经营者激励和制衡机制等,还没有找到一种切实可行和比较成熟的经验,可能还有个探索过程。第三个方面是宏观调控体系要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财政制度、金融制度等都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但最为关键的是要加快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即政府机构精简和职能转换。现在,大家对机构精简都比较重视,但职能转换很不理想,往往是变了一种形式来控制企业,控制经济。比如过去搞计划经济,是用行政命令和指令性计划来控制,现在这方面确实是少了,指令性计划已不多了。但不少地方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和利益,想方设法制造了各种各样的审批项目,干什么都要经过他审批。这是绝对不行的。现在中央很重视这个问题,必须想办法解决。深圳对这个问题解决得比较好,大多数审批项目都已取消。因为这个问题不解决,企业还是活不起来。而且审批经济比计划经济的透明度更差,可能带来的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问题会更多。所以,职能转换一定要彻底,绝不能改头换面,把原来的计划权变成审批权。第四个方面就是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当前最突出的是由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进不快,已经影响和制约着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因为国企改革必然要进行职工下岗分流,但又没有人“兜底”。当然,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难度也不小,如中央去年就公布了社会保障制度中的退休养老制度改革方案,公费医疗制度改革方案等,这些方案都很好,但落实起来比较困难。最大的困难是长期积累下来的社会保障基金欠账无法解决。据说这笔欠账至少有3万亿元,要解决困难确实不小。但社会保障制度是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是广大劳动者生活的基本保障。必须想办法抓紧解决这个问题。   总起来说,我们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功,但是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快有的慢,落后的主要是要素市场、国有企业改革、政府职能转换、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等。必须下决心加快推进这些方面的改革,使其与其他方面的改革大体相衔接。因为体制就是一种制度,作为制度就应该是规范的和互相之间大体平衡的。不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当前经济生活中的许多混乱现象就很难解决,不正之风、腐败现象也很难根除。而且,解决这些问题最终还要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法制,使各方面都依法办事,这是实行市场经济所绝对不可缺少的。所以,我们必须加快改革,争取再用10年左右的时间,在我国建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本文是作者在中国粮食经济学会第四届会页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学术报告)

这个方向三十年来没有大的改变:建立以公有制为主,其他经济模式为辅助的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这样改革的根本目的就一个:发展生产力。当发现全面公有制的经济体系对促进经济发展有一些暂时无法解决的弊端时,从小到大,从局部到整体的引进其他灵活的经济模式,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和平空窗期抓紧一切时间壮大自己。言外之意,世界不可能是永远和平的,和平的时间能利用一点是一点,争取在未来的世界战争中,获取尽可能丰厚的自身资源、力量。并用这种力量保护自己。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论文选题方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加快了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从而推动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体地说: 所有制结构日趋多元化,国民经济的微观活力增强。公司制改造推动了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和机制转换。国有经济实行战略性调整,虽然在CDP中的比重下降,但是效益提高。1989—2001年,国有企业户数由23万户减少到68万户,但实现利润从743亿元增加到2 388.56亿元。各种新型的混合所有制经济迅速壮大,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个体、私营等非公有经济蓬勃发展,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10%左右上升到目前的1/3以上。多元 化的所有制结构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日益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市场体系基本形成,生产要素市场初具规模。农产品指令性计划全部取消,目前农产品批发市场午交易额3万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一半。工业品指令性计划仅限于5种,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由市场竞争决定,企业普遍实现自主生产经营。资本市场发展迅速,证券市价总值超过5万亿元,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和外汇市场相继建立。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促进了劳动者自主择业, 技术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交易量不断扩大。市场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电子商务等现代化的流通方式正在兴起。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逐渐打破,整顿市场秩序取得积极成效。新型宏观调节体系初步确立,间接调节方式开始发挥主要作用。按照现代 市场经济规律,中央银行宏观调节职能得到加强,金融分业监管体制逐步完善。公共财政框架初步建立,分税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宏观调节由主要依靠计划指令和信贷规模控制等直接手段,转向综合运用发展规划、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间接手段。宏观调节重点由干预微观经济转向调节市场供求总量变动,由追求速度、数量扩张转向提高质量、效益和优化结构,注重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和力度,积累了治理通货膨胀和应对通货紧缩趋势的经验。 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逐步深入。平均主义、大锅饭式的分配制度基本打破,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格局不断发展,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新制度正在形成,各种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得到国家保护和社会认可。初次分配领域坚持以效率和贡献为导向,积极探索市场化的薪酬制度。再分配领域侧重维护社会公正,努力保证低收入群体分享社会 经济发展成果。各类市场主体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得到鼓励。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稳步推进。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独立于企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到2002年底,全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达47亿人,是1990年的2倍多,农村参加养老保险人数5462万人;全国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超过1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全面启动,覆盖面达9400万人。初步建立的“社会安全网”,为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深化企业改革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换步伐加快。适应发展市场经济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我国加强相关法制建设,陆续颁布了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一系列重要法律,国务院各部门共清理涉外规章和有关政策规定2300件,废止830件,修订325件。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机构进一步精简,上一轮机构改革全国精简行政编制共计115万人。行政审批和微观经济干预逐步减少,国务院已取消1195个行政审批事项。中央、地方党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管理的直属企 业脱钩,军队、武警和政法机关不再经商办企业,推进了政企分开。改革的深化明显提高了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增强。农村经济的商品化和市场化进程也在加快。从商品率看,目前粮食、蔬菜类产品已超过30%,畜产品、水产品超过50%,水果接近90%。综合国内学者研究测算结果,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已经超过60%(一些国际研究机构的研究也表明,中国经济的自由化程度正在提高,在国际比较中的排位逐步前移)。 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中开始较大程度地发挥基础性作用。但是,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这样的市场经济仍然是发育程度较低、不健全、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是传统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深层矛盾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转轨过程中又面临诸多新问题的市场经济,是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对外开放而需要不断创新的市场经济。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任重而道远。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主要应做到:第一,解决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至今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的深层体制矛盾。一是要进一步对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二是加快大型国有企业的改制;三是促进国有企业职工就业机制的转换,完善职工社会保障体系;四是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创新,大幅度降低金融风险隐患;五是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换,全面理顺政府、企业、消费者、中介组织等市场经济相关主体的基本关系,将着力点放到创造和维护公平竞争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上来,提高决策的科学民主化。第二,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一是加强产权保护;二是健全收入再分配体制,减少由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而导致的社会不稳定;三是逐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四是加强反垄断、促进竞争;五是发育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六是加快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相适应的法治体系第三,适应经济发展、科技革命和对外开放的变化而积极推进体制创新。

《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全面推行依法行政,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加快建立法治政府。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颁布一年来,贯彻落实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法治政府的目标全面确立;各地方、各部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办法和措施纷纷出台;以实施《行政许可法》、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以及加强监察、审计监督为突破口,进一步健全了事前、事中和事后对行政权力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制约与监督的机制;各级政府和广大公务员依法行政的意识明显提高;依法行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加凸显。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如何将《纲要》从纲领性的文件转化为制度性的实践,从书面上的条文转化为法治化的行为,从对政府的外在规范要求转化为公务员的内在价值追求,仍然任重而道远。建设法治政府,需要我们根据各地区、各部门依法行政的发展现状、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花大力气,下真功夫,真正把《纲要》贯彻到位、实施到底。 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不断完善依法行政的体制 科学的政府职能配置和完善的行政管理体制是推进依法行政的基础和前提。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虽然在转变政府职能和改革行政管理体制上取得了重大成效,但目前政府职能配置和行政管理体制与依法行政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从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的转变还没有全面完成。《纲要》把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的切入点和第一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它在建设法治政府中的先导性地位。当前,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首先要求我们以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不断改革和完善依法行政的体制。体制不完善,法治政府的建设就没有健全的框架,依法行政的推进就没有坚实的基础。因此,一方面,应依法界定和规范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项基本职能,明确划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界限,坚持凡是老百姓能够自己解决的、市场竞争机制能够自行调节的和社会组织能够自我管理的,政府就不必也不应当干预;另一方面,应合理划分和依法规范各级、各类行政机关的职能和权限,合理设置政府机构,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大力改革管理方式,全面推进信息公开,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以制约行政权和保护公民权为核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制度建设 依法行政的首要问题和根本问题,是人民与政府的关系问题,是行政权与公民权的关系问题。行政权具有管理领域广、自由裁量度大、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它既是与公民、法人利益最密切相关的国家权力,又是最容易被违法滥用的国家权力,因而依法行政的重心是制约和监督行政权。同时,由于我国的法治模式主要是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型模式,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也主要是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型改革,因而使得对行政权的依赖与对行政权的制约成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导致制约和监督行政权始终是依法行政的难点。公民权是国家权力之本,是行政权力之源。人民政府应当始终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和维护者,行政权力应当始终是为了保护和扩展公民权利而行使和运用。制约行政权和保护公民权,就像"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推动着依法行政阔步前进。《纲要》抓住了依法行政的这两个核心,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宗旨和坚持政府对人民负责、对人民制定的法律负责的行政理念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把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和规范行政权,保护和扩展公民权作为贯穿《纲要》的内在主线。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依法行政的这两个核心和《纲要》的这两条主线,通过在行政决策、行政立法、行政执法、纠纷解决、权力监督、程序建设等主要环节上建立起完备的行政法制度体系,真正把依法治官、依法治权落到实处,真正把保护公民权、扩展公民权落到实处,做到以制约行政权来保护公民权,以扩展公民权来监督行政权,实现制约、监督行政权与保护、扩展公民权的相互依存和共同推进。 以强化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观念带动人民群众法治意识的提高为着眼点,不断促进制度与人的良性互动 公务员是行政权的行使主体,是一切行政活动的最终实施者。他们依法行政观念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实现制度约束下的公务员自觉依法办事,是我国依法行政走上良性发展轨道的根本条件之一;否则,再完善的制度也会被与之不相适应的观念错位和水平低下所扭曲,甚至使制度失去意义。韩非子说过:"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全体公务员只有真正做到了不唯权、不唯上、只唯法,严格遵循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才能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奉法者",才能带动全体人民真正把法律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才能实现制度与人的良性互动。唯有如此,全面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才能真正建立起来。因此,我们一定要抓住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这个矛盾的主导方面,通过制定公务员依法行政的五年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通过对培训的认真实施和严格考核,通过奖优罚劣、赏罚分明,教育和督促广大公务员自觉遵守法律,严格依法行政;并以此为推动,加大在全社会普法的力度,积极营造遵法守法、依法维权的良好环境,逐步形成与建设法治政府相适应的社会氛围。 以加强依法行政责任制为保障,把《纲要》真正落到实处 责任是法律的生命,违法不究必然导致有法不依。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强化政府责任是关键。一是各地方、各部门的行政首长要真正履行作为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加大对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力度,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二是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定期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上一级政府报告推进依法行政的情况,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定期向本级政府报告推进依法行政的情况,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应当每年对推进依法行政和贯彻实施《纲要》工作作出具体安排。三是加强对行政机关贯彻实施《纲要》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人大监督、行政监督、政协监督、司法监督、新闻监督、社会监督以及严格考核、过错追究等机制和制度,对贯彻落实不力的要严肃处理,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总之,要通过严格落实责任制,加大奖惩力度,使《纲要》切实得到贯彻执行,防止其被淡化、虚化、口号化。 以推动行政法学理论研究为先导,为建设法治政府提供理论支撑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依法行政实践的发展,既推动着行政法学理论研究的进步,又离不开行政法学研究成果的指导。行政法学理论研究,可以揭示依法行政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演变规律,探索依法行政的发展趋势和道路模式,总结依法行政的经验、教训和理念,设计依法行政的机制、制度和方法,为建设法治政府提供系统、成熟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方案。实际部门应重视行政法学研究成果对依法行政的指导意义,理论工作者则应深入调研依法行政实践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做到以理论研究成果指导行政法治实践,以行政法治实践推动理论研究深化。《纲要》正是在立足国情、遵循法治规律、全面总结我国依法行政实践经验和积极吸收行政法学最新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制定的,《纲要》的实施更要在这一基础上推进。目前,我国行政法学界对依法行政的理论研究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仍明显滞后于实践发展,脱离实际、闭门造车、调查不多、思考不够的现象比较普遍。这就需要根据中国国情,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以现实需要为着力点,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不断加强依法行政理论研究的深度,进一步拓宽依法行政理论研究的广度,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努力在建立中国特色行政法治的基础上发展中国特色的行政法学。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论文选题方向是

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节点 由于传统认识对思想的束缚,我国经济曾承受重大损失。错误和挫折,更加促使了反思,解放思想并重新认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从而开始了在理论和实践上探索新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道路。具体讲,我国从冲破思想束缚到正确认识再到改革实践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概念,形成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思想。1978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开始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邓小平、陈云等先后提出社会主义不等于计划经济和必须重视市场调节等重要思想。1979年,邓小平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将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原则写入报告。 确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新命题,突破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重新解释了计划经济的内涵。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的决定》(依据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要抓紧制订改革的总体方案和实施步骤),《决定》明确指出:“按照党历来要求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按照正确对待外国经验的原则,进一步解放思想,走自己的路,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这就是我们这次改革的基本任务”。 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确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的运行机制,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1989年6月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1992年2月,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强调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精辟论断,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学界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对市场化的讨论 (一)国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外就进行了“社会主义经济可行性大论争”,如“兰格模式”。在美国从事经济学研究的波兰经济学家奥斯卡•兰格先后在《经济研究评论》发表两篇论文,提出 “兰格模式”,完成了一系列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理论突破。罗卫东和蒋自强在《兰格模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一文中认为这可直接或间接地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历史渊源之一。他们总结“兰格模式”体现出来的理论突破,归结为一点,即证明市场机制是中性的,本身无所谓社会性质之分,它可以被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利用。因此,在社会主义制度中,选择计划和市场中的哪一种方式,让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要作用,这不应根据旧的意识形态来判断,而应看哪种配置方式更能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他们还认为,兰格对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从观念上打破了所有制、运行机制、分配状况“三位一体”的理论陈见,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市场机制竞争与公有制、与计划调节、与按劳分配相兼容的重大理论课题。 (二)国内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 改革开放以前,从20世纪50年代中叶到1978年底,我国的经济体制采用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经济理论上占统治地位的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认为社会主义是同商品货币关系相排斥的,同市场经济不相容的。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专有物。在这样的学术氛围里,冒着政治上的风险,仍然有一些经济学家坚持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化取向的研究。 顾准是在中国经济学发展史中提出市场取向改革的第一人。他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针见血地指出,社会主义经济的问题是废除了市场制度。因此,为了提高效率,社会主义可以选择的经济体制,是由企业根据市场价格的自发涨落来作出决策。卓炯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开路先锋,在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计划市场、自由市场、国内市场、农贸市场、生产价格、市场价格、商品生产、商品流通、价值规律、资金循环等属于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等一系列范畴,奠定了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框架。同时期孙冶方也发表了《把计划和统计放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于光远也于1959年对于否定社会主义经济是需要市场的观点提出不同的意见,他认为,国营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换也是商品关系,加入这种交换的产品就是商品。 尽管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需要市场化的看法由来已久,但是在国内理论界不仅长期不是主流,而且时时处于受批判的地位 ,这种状态桎梏了经济制度的改革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思想逐步解放,对于传统理论的认识,有所发展并有所突破。总的来说是经历了一个从计划经济到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再到市场经济的认识过程。 1979年底到20世纪80年代前期为第一阶段。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人们的思想解放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经济理论研究也趋于活跃。1979年4月,中国经济学界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全国经济理论讨论会,确定以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问题作为讨论会主题,并重点讨论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扩大企业权限与价值规律的关系以及价格这三个问题。然后又有对于按劳分配、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以及计划与市场关系的大讨论,澄清了一些被颠倒的理论是非,过去令人谈市场色变的“市场”开始堂而皇之进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大厦,对传统理论进行冲击。 尽管如此,仍有人反对市场经济。李震中说:“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本特征的,应该是计划经济,而不是商品经济。”他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商品经济”是两个不同的命题。姚耐则批评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提法。他认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落脚点应放在计划经济上,而不应放在商品经济上。最终,这一阶段的讨论停留在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这一命题上,经济理论的整体突破还没有完成。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为第二阶段。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肯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最大禁区,马洪在1984年《经济研究》中指出“在理论上承认计划经济的属性同商品经济的属性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是可以统一起来的,在实践中是能够找到它们之间的结合形式和结合点的,而不是回到过去那种二者择一、非此即彼的老路上去”。但是这又出现了认识上的分歧。对“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提法的理解,有人认为它的侧重点在“有计划的”这几个字,所谓“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指存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计划经济”,把“计划经济”理解为这一范畴的主体;另一种意见认为侧重点是“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这一范畴的主体,所谓“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指这一主体的有计划发展。 党的十三大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并强调要“进一步扩大市场调节”。在这个背景下,1988年广东经济学界围绕市场经济主题举行了系列研讨活动,时间持续一年,并编成论文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在全国理论界产生重大影响。但在1989年,针对这本书,曾有人指责说这是公开主张搞市场经济,就是公开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因此成为我国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典型例子。 可见在这个阶段,理论界的争鸣与交锋异常激烈,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进展也都要冲破重重阻力,并且伴有反复。尽管如此,我国经济理论仍然对商品经济的内在规律和运行机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搞活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宏观经济管理从直接控制转向间接控制的“三位一体”的改革任务;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深入讨论了改革过程中出现股份制、资本市场、产权改革和市场经济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观点。 从1992年开始,我国经济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首先是1992年年初“南方讲话”为标志,“三个有利于”观点的提出,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使经济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然后是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宣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应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这就宣告计划经济及其理论在我国的终结,为在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扫清了道路。在这一理论指引下,资本及其机制被引入经济运行,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和证券市场发展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突出标志。接着是经济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相继展开对过剩经济、通货紧缩、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的研究。这一切,都标志着中国经济理论研究又实现一次新的飞跃,经济改革理论的总体形态正式建立了起来。 回顾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过程的启示 改革目标确立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1978年到1992年的14年间,经历了三个阶段。以现在的目光看,似乎没有必要。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每走出一小步,就是历史前进的一大步。改革是会遇到很大阻力,不可能一蹴而就。 改革目标确立过程是一个探索讨论的过程。伴随改革的开始,理论界就对改革的目标,改革的方向进行不懈的探索和讨论。改革方向在理论界的讨论下也越来越清晰。所以只有进行探索,进行讨论才能进步。 改革目标确立过程是一个理论探索和制度建设紧密联系的过程。每一个阶段政策的实施都有理论界对其利弊进行探讨,改革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下得到不断的进步。 改革目标确立了,但并不意味着关于市场经济的讨论已经结束。市场经济的体制建设是我国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深刻变革。这样的“体制转换”下,现实的经济活动会出现某些混乱现象,有人将其归咎于实行的“市场经济”体制。所以必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做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工作。

下面是一篇会议论文,参考一下吧中国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改革问题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杨启先教授   今天,我讲两个问题:一是当前经济形势,二是当前改革情况。纯属个人的一些看法,供同志们研究参考。 一、当前经济形势与发展前景   中国经济,在连续三年实施积极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2000年以来,出现了不少新的可喜的变化,总的形势比较好。具体表现如下:   1.经济增速止跌回升。九十年代初,中国经济年最高增长率曾达14%以上。由于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从1993年下半年起开始实行宏观控制,速度随之下滑,每年差不多回落一个百分点,到1999年最低只有7.1%。2000年以来,已经扭转了这种减速运行的局面,前三季度比上年同期增长8.2%,比上年全年高一个多百分点。   2.国内需求全面回升。针对连续几年需求不足,市场疲软的情况,从1998年起政府采取了增发国债,扩大基础设施投资。提高职工收入、增加假日天数。实行消费信贷。完善社会保障等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国内需求的回升。2000年1一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历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增速加快了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达1.8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7%,增速加快了4.9个百分点。   3.进出口贸易大幅增长。2000年以来,进出口贸易一直保持快速增长,1一11月累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其中出口增长1%,进口增长37.4%,分别比上年同期的增速高出20多个百分点。 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0年1一11月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3700多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盈利增长了1.4倍,亏损下降16.3%。   5.通货紧缩局面有了缓解,城乡居民收入连续增加。从1997年下半年起,中国开始出现通货紧缩,消费价格绝对水平下降,1998年为1.8%,1999年为1.6%。2000年已基本扭转了这种趋势,1一11月转为上升0.2%。按可比价格计算,2000年前三季比上年同期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2.5%,城镇居民收入增长4%。   上述情况,不仅证明我们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速回升,已经取得明显成效,而且标志着我们已经成功地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出现了重要转机。不足之处是,目前的经济增速回升,受政策性。外部性的影响较大,有碍经济持续增长的有效需求不足和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依然没有根本解决。为此,我们决定在第四季度增发500亿元国债,以继续扩大投资和内需,促进市场旺销;加之国际经济看好,出口仍将保持一定增长,以及去年第四季度增长基数较低等因素,将使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年增长速度有可能达到8%,比上年上升一个百分点左右。到2000年底,第九个五年计划可以全面完成,达到五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8%,国内生产总值全年达到1万亿美元,每人平均超过800美元的既定目标。   对于下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和目标重点,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上,已经提出了一个轮廓的建议。现在,有关部门正在着手制定具体规划,准备在明年初举行的全国人代会上通过后实施。其主要的任务和发展趋势是:   1、坚持继续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要求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再翻一番,即每年平均增长达到7.2%左右,其中前五年可能略高一些,后五年可能略低一些。以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在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居民收入,使城乡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有较大提高。   2、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重点是: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实施西部大开发,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逐步解决城镇化水平长期过低问题,努力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的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实现社会生产力既迅速而又持续的发展。   3.深化经济改革,搞好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这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关键。重点是:进一步放开市场,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强化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进一步精简行政机构,转换政府职能,尽可能减少对经济事务的行政性审批,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消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种种体制性障碍。与此同时,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积极推进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新技术研究,集中力量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航天航空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不断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4.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改善外商投资环境。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面临引进更多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要把吸收外资同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和西部大开发结合起来,有步骤地推进银行,保险、电信、外贸、内贸、旅游等服务领域的开放。逐步对外商投资实行国民待遇,大胆吸收借鉴一切符合社会化生产要求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抓紧清理、修订和完善有关经济法律法规,依法保护外商合法权益,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符合国际规范和我国国情的对外法律体系与对外经贸体制。   可以预见,在即将到来的新世纪中,中国经济将一定能够在新的起点上以更大的规模向前发展。 二、当前经济体制改革情况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从1957年就开始了,当时主要是在行政管理权限上放放收收,调整隶属关系,虽然经过二十年的探索,但由于方法不对头,没有取得大的成功。改革开放以后,经过总结经验,才认识到主要应解决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看清了计划经济的诸多弊端,提出来要以市场为取向进行改革,逐步扩大市场的比重,缩小计划的比重,这才使改革一步一步走向前进。但是,社会主义究竟能不能搞市场经济,或者商品经济,在理论上存在着很大的争论,改革也就不可能迈出很大的步子。直到九十年代初,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讲话以后,才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在此以前,不少同志还是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但小平同志明确提出来,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不是区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准。这样,1992年党的十四大会议上,才把这个理论问题最终突破,明确提出来,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是很不容易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究竟要干些什么?党的十四大规定得很明确,主要要进行四个方面的改革。从现在来看,这四个方面的改革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第一个方面的改革,是建立和发展一个真正的市场,作为整个经济运行的机制。搞市场经济就必须有市场,没有市场就不能成其为市场经济。而且这种市场不仅仅是一般的市场,必须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不仅仅是商品市场,而是包括各种生产要素在内的全面的市场。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在市场改革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也可以说是在经济改革中取得的最大的进展,商品市场现在已基本建立了。因为有没有市场,最主要的衡量标准是价格,即价格究竟是由国家规定,还是由市场根据供求关系来浮动。由国家来规定,就不是真正的市场,而是一个模拟市场,所以不能单纯以有没有东西卖来作为衡量市场的标准。过去较长时期甚至最困难时期也有东西卖,有的地方甚至摆得琳琅满目,但不是真正的市场,而是模拟市场,因为价格是国家规定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目前变化是相当大的。如消费品价格,在改革开放以前,95%以上是国家计划规定的,现在95%以上已变为由市场决定。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采购价格,过去几乎百分之百由国家计划规定,现在大约80%(有说85%)以上由市场决定。这说明商品市场已经基本形成。当然,价格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全部放开,任何国家也没有百分之百放开,有少数价格如公用设施。能源价格等一般仍应由国家控制,但在管理方式上要作一些改变。   要素市场主要有两个,一是资金市场,一是劳动力市场,现在看来差距都还很大。资金市场衡量标准是看利率(包括汇率)是否放开,现在看还没有。劳动力市场衡量标准是就业和工资是否由市场决定,这方面目前有两种情况,非国有企业的劳动就业和工资基本上已经市场化了,国有企业的劳动力还没有走上市场。   第二个方面的改革是企业体制和机制的改革,这是非常根本的。有了市场,但市场是否能很好地运转,取决于市场运行的主体,即企业的体制和机制能不能与市场相适应。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基本上是两种情况:非国有企业的体制和机制与市场经济已基本上相适应,所以发展得很快,发展得很好,而且是当前经济的最主要的增长点;国有企业的体制和机制与市场经济至今还不相适应,尽管国家给了许多优惠政策,但困难还很大,已成为影响整个经济发展。影响整个改革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第三个方面的改革是宏观管理。基本上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宏观调控手段的改革,或者说是新的宏观调控手段的建立;另一部分是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新的宏观调控手段的改革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就。过去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是依靠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命令,采取直接调控的办法。搞市场经济就不能采取直接调控了,要运用经济手段进行间接调控。有一部分带强制性的,也只能采取法律手段,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以财政、税收、特别是金融手段为主的新的宏观调控体系已基本建立起来,并在宏观经济调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进展较慢。主要是政府本身的改革,精简机构。职能转换进展比较缓慢。   第四个方面是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特别是在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上,有了很大的突破。过去的分配,说是按劳分配,但实际上是平均主义的分配,铁饭碗,大锅饭,没有大多的差别现在在理论上已经明确:分配制度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但是又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效益对,有可能分配,没有效益就没有东西分配。同时还进一步明确提出,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但生产要素如资本、技术、管理等也要参加分配。这些方面目前正在推进。分配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这是能不能达到合理分配、公平分配、保障社会稳定、保持群众团结的一个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问题。这方面过去做得不够,现在正在推进。   从以上四个方面,说明改革已取得不小的成绩。正因为改革取得进展,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的经济面貌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问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各个领域的改革有的进展快,有的进展慢。比如市场这个环节,商品市场的建立进展后面貌改变不了,而且还影响其他方面的改革,如影响金融体制和劳动体制的改革等。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党的十五大已经明确就是要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具体组织形式就是公司制和股份制。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条是调整完善所有制结构,实质是一部分要转让和退出;一条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组。有了这些指示精神,完全可以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从现在进展情况看,调整所有制结构快一些,真正按规范的公司制改组慢一些,因为对怎样搞好规范的公司制改组,包括:如何做到股权多元化,如何建立起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如何建立起有效的经营者激励和制衡机制等,还没有找到一种切实可行和比较成熟的经验,可能还有个探索过程。第三个方面是宏观调控体系要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财政制度、金融制度等都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但最为关键的是要加快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即政府机构精简和职能转换。现在,大家对机构精简都比较重视,但职能转换很不理想,往往是变了一种形式来控制企业,控制经济。比如过去搞计划经济,是用行政命令和指令性计划来控制,现在这方面确实是少了,指令性计划已不多了。但不少地方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和利益,想方设法制造了各种各样的审批项目,干什么都要经过他审批。这是绝对不行的。现在中央很重视这个问题,必须想办法解决。深圳对这个问题解决得比较好,大多数审批项目都已取消。因为这个问题不解决,企业还是活不起来。而且审批经济比计划经济的透明度更差,可能带来的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问题会更多。所以,职能转换一定要彻底,绝不能改头换面,把原来的计划权变成审批权。第四个方面就是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当前最突出的是由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进不快,已经影响和制约着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因为国企改革必然要进行职工下岗分流,但又没有人“兜底”。当然,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难度也不小,如中央去年就公布了社会保障制度中的退休养老制度改革方案,公费医疗制度改革方案等,这些方案都很好,但落实起来比较困难。最大的困难是长期积累下来的社会保障基金欠账无法解决。据说这笔欠账至少有3万亿元,要解决困难确实不小。但社会保障制度是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是广大劳动者生活的基本保障。必须想办法抓紧解决这个问题。   总起来说,我们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功,但是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快有的慢,落后的主要是要素市场、国有企业改革、政府职能转换、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等。必须下决心加快推进这些方面的改革,使其与其他方面的改革大体相衔接。因为体制就是一种制度,作为制度就应该是规范的和互相之间大体平衡的。不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当前经济生活中的许多混乱现象就很难解决,不正之风、腐败现象也很难根除。而且,解决这些问题最终还要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法制,使各方面都依法办事,这是实行市场经济所绝对不可缺少的。所以,我们必须加快改革,争取再用10年左右的时间,在我国建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本文是作者在中国粮食经济学会第四届会页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学术报告)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原因有4条:(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社会主义生产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的,社会分工得到了深入广泛的发展,同时,社会主义并没有消除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局面仍然存在。所以,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而且商品经济的发展也要求市场在配置社会资源方面发挥作用,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需要。目前,世界经济正朝着国际化、集团化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国家都已经不再可能游离于世界经济体系之外来求得自身的发展,世界经济通行的是市场经济,我们要与国际经济接轨,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就必须建立市场经济体制。(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要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从根本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否则,就不可能有足够的资源和资金去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而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政企不分,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的原有经济体制。建立起能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注重结构优化以及规模经济效益和科技进步效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就是由于我们进行了市场取向改革,逐渐引入了市场机制。事实证明,凡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的活力就比较强,经济增长就较快,经济效益就比较高,人民生活改善的幅度就比较大,社会发展态势就比较好。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论文选题方向是什么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原因有4条:(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社会主义生产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的,社会分工得到了深入广泛的发展,同时,社会主义并没有消除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局面仍然存在。所以,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而且商品经济的发展也要求市场在配置社会资源方面发挥作用,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需要。目前,世界经济正朝着国际化、集团化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国家都已经不再可能游离于世界经济体系之外来求得自身的发展,世界经济通行的是市场经济,我们要与国际经济接轨,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就必须建立市场经济体制。(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要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从根本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否则,就不可能有足够的资源和资金去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而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政企不分,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的原有经济体制。建立起能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注重结构优化以及规模经济效益和科技进步效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就是由于我们进行了市场取向改革,逐渐引入了市场机制。事实证明,凡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的活力就比较强,经济增长就较快,经济效益就比较高,人民生活改善的幅度就比较大,社会发展态势就比较好。

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的是(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也就是说公有制占主导地位,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占主导地位,这是大前提,其本质理论依据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供参考。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论文选题方向

下面是一篇会议论文,参考一下吧中国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改革问题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杨启先教授   今天,我讲两个问题:一是当前经济形势,二是当前改革情况。纯属个人的一些看法,供同志们研究参考。 一、当前经济形势与发展前景   中国经济,在连续三年实施积极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2000年以来,出现了不少新的可喜的变化,总的形势比较好。具体表现如下:   1.经济增速止跌回升。九十年代初,中国经济年最高增长率曾达14%以上。由于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从1993年下半年起开始实行宏观控制,速度随之下滑,每年差不多回落一个百分点,到1999年最低只有7.1%。2000年以来,已经扭转了这种减速运行的局面,前三季度比上年同期增长8.2%,比上年全年高一个多百分点。   2.国内需求全面回升。针对连续几年需求不足,市场疲软的情况,从1998年起政府采取了增发国债,扩大基础设施投资。提高职工收入、增加假日天数。实行消费信贷。完善社会保障等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国内需求的回升。2000年1一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历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增速加快了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达1.8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7%,增速加快了4.9个百分点。   3.进出口贸易大幅增长。2000年以来,进出口贸易一直保持快速增长,1一11月累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其中出口增长1%,进口增长37.4%,分别比上年同期的增速高出20多个百分点。 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0年1一11月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3700多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盈利增长了1.4倍,亏损下降16.3%。   5.通货紧缩局面有了缓解,城乡居民收入连续增加。从1997年下半年起,中国开始出现通货紧缩,消费价格绝对水平下降,1998年为1.8%,1999年为1.6%。2000年已基本扭转了这种趋势,1一11月转为上升0.2%。按可比价格计算,2000年前三季比上年同期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2.5%,城镇居民收入增长4%。   上述情况,不仅证明我们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速回升,已经取得明显成效,而且标志着我们已经成功地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出现了重要转机。不足之处是,目前的经济增速回升,受政策性。外部性的影响较大,有碍经济持续增长的有效需求不足和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依然没有根本解决。为此,我们决定在第四季度增发500亿元国债,以继续扩大投资和内需,促进市场旺销;加之国际经济看好,出口仍将保持一定增长,以及去年第四季度增长基数较低等因素,将使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年增长速度有可能达到8%,比上年上升一个百分点左右。到2000年底,第九个五年计划可以全面完成,达到五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8%,国内生产总值全年达到1万亿美元,每人平均超过800美元的既定目标。   对于下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和目标重点,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上,已经提出了一个轮廓的建议。现在,有关部门正在着手制定具体规划,准备在明年初举行的全国人代会上通过后实施。其主要的任务和发展趋势是:   1、坚持继续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要求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再翻一番,即每年平均增长达到7.2%左右,其中前五年可能略高一些,后五年可能略低一些。以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在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居民收入,使城乡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有较大提高。   2、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重点是: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实施西部大开发,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逐步解决城镇化水平长期过低问题,努力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的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实现社会生产力既迅速而又持续的发展。   3.深化经济改革,搞好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这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关键。重点是:进一步放开市场,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强化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进一步精简行政机构,转换政府职能,尽可能减少对经济事务的行政性审批,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消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种种体制性障碍。与此同时,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积极推进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新技术研究,集中力量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航天航空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不断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4.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改善外商投资环境。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面临引进更多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要把吸收外资同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和西部大开发结合起来,有步骤地推进银行,保险、电信、外贸、内贸、旅游等服务领域的开放。逐步对外商投资实行国民待遇,大胆吸收借鉴一切符合社会化生产要求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抓紧清理、修订和完善有关经济法律法规,依法保护外商合法权益,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符合国际规范和我国国情的对外法律体系与对外经贸体制。   可以预见,在即将到来的新世纪中,中国经济将一定能够在新的起点上以更大的规模向前发展。 二、当前经济体制改革情况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从1957年就开始了,当时主要是在行政管理权限上放放收收,调整隶属关系,虽然经过二十年的探索,但由于方法不对头,没有取得大的成功。改革开放以后,经过总结经验,才认识到主要应解决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看清了计划经济的诸多弊端,提出来要以市场为取向进行改革,逐步扩大市场的比重,缩小计划的比重,这才使改革一步一步走向前进。但是,社会主义究竟能不能搞市场经济,或者商品经济,在理论上存在着很大的争论,改革也就不可能迈出很大的步子。直到九十年代初,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讲话以后,才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在此以前,不少同志还是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但小平同志明确提出来,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不是区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准。这样,1992年党的十四大会议上,才把这个理论问题最终突破,明确提出来,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是很不容易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究竟要干些什么?党的十四大规定得很明确,主要要进行四个方面的改革。从现在来看,这四个方面的改革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第一个方面的改革,是建立和发展一个真正的市场,作为整个经济运行的机制。搞市场经济就必须有市场,没有市场就不能成其为市场经济。而且这种市场不仅仅是一般的市场,必须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不仅仅是商品市场,而是包括各种生产要素在内的全面的市场。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在市场改革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也可以说是在经济改革中取得的最大的进展,商品市场现在已基本建立了。因为有没有市场,最主要的衡量标准是价格,即价格究竟是由国家规定,还是由市场根据供求关系来浮动。由国家来规定,就不是真正的市场,而是一个模拟市场,所以不能单纯以有没有东西卖来作为衡量市场的标准。过去较长时期甚至最困难时期也有东西卖,有的地方甚至摆得琳琅满目,但不是真正的市场,而是模拟市场,因为价格是国家规定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目前变化是相当大的。如消费品价格,在改革开放以前,95%以上是国家计划规定的,现在95%以上已变为由市场决定。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采购价格,过去几乎百分之百由国家计划规定,现在大约80%(有说85%)以上由市场决定。这说明商品市场已经基本形成。当然,价格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全部放开,任何国家也没有百分之百放开,有少数价格如公用设施。能源价格等一般仍应由国家控制,但在管理方式上要作一些改变。   要素市场主要有两个,一是资金市场,一是劳动力市场,现在看来差距都还很大。资金市场衡量标准是看利率(包括汇率)是否放开,现在看还没有。劳动力市场衡量标准是就业和工资是否由市场决定,这方面目前有两种情况,非国有企业的劳动就业和工资基本上已经市场化了,国有企业的劳动力还没有走上市场。   第二个方面的改革是企业体制和机制的改革,这是非常根本的。有了市场,但市场是否能很好地运转,取决于市场运行的主体,即企业的体制和机制能不能与市场相适应。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基本上是两种情况:非国有企业的体制和机制与市场经济已基本上相适应,所以发展得很快,发展得很好,而且是当前经济的最主要的增长点;国有企业的体制和机制与市场经济至今还不相适应,尽管国家给了许多优惠政策,但困难还很大,已成为影响整个经济发展。影响整个改革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第三个方面的改革是宏观管理。基本上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宏观调控手段的改革,或者说是新的宏观调控手段的建立;另一部分是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新的宏观调控手段的改革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就。过去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是依靠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命令,采取直接调控的办法。搞市场经济就不能采取直接调控了,要运用经济手段进行间接调控。有一部分带强制性的,也只能采取法律手段,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以财政、税收、特别是金融手段为主的新的宏观调控体系已基本建立起来,并在宏观经济调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进展较慢。主要是政府本身的改革,精简机构。职能转换进展比较缓慢。   第四个方面是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特别是在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上,有了很大的突破。过去的分配,说是按劳分配,但实际上是平均主义的分配,铁饭碗,大锅饭,没有大多的差别现在在理论上已经明确:分配制度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但是又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效益对,有可能分配,没有效益就没有东西分配。同时还进一步明确提出,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但生产要素如资本、技术、管理等也要参加分配。这些方面目前正在推进。分配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这是能不能达到合理分配、公平分配、保障社会稳定、保持群众团结的一个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问题。这方面过去做得不够,现在正在推进。   从以上四个方面,说明改革已取得不小的成绩。正因为改革取得进展,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的经济面貌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问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各个领域的改革有的进展快,有的进展慢。比如市场这个环节,商品市场的建立进展后面貌改变不了,而且还影响其他方面的改革,如影响金融体制和劳动体制的改革等。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党的十五大已经明确就是要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具体组织形式就是公司制和股份制。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条是调整完善所有制结构,实质是一部分要转让和退出;一条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组。有了这些指示精神,完全可以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从现在进展情况看,调整所有制结构快一些,真正按规范的公司制改组慢一些,因为对怎样搞好规范的公司制改组,包括:如何做到股权多元化,如何建立起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如何建立起有效的经营者激励和制衡机制等,还没有找到一种切实可行和比较成熟的经验,可能还有个探索过程。第三个方面是宏观调控体系要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财政制度、金融制度等都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但最为关键的是要加快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即政府机构精简和职能转换。现在,大家对机构精简都比较重视,但职能转换很不理想,往往是变了一种形式来控制企业,控制经济。比如过去搞计划经济,是用行政命令和指令性计划来控制,现在这方面确实是少了,指令性计划已不多了。但不少地方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和利益,想方设法制造了各种各样的审批项目,干什么都要经过他审批。这是绝对不行的。现在中央很重视这个问题,必须想办法解决。深圳对这个问题解决得比较好,大多数审批项目都已取消。因为这个问题不解决,企业还是活不起来。而且审批经济比计划经济的透明度更差,可能带来的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问题会更多。所以,职能转换一定要彻底,绝不能改头换面,把原来的计划权变成审批权。第四个方面就是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当前最突出的是由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进不快,已经影响和制约着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因为国企改革必然要进行职工下岗分流,但又没有人“兜底”。当然,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难度也不小,如中央去年就公布了社会保障制度中的退休养老制度改革方案,公费医疗制度改革方案等,这些方案都很好,但落实起来比较困难。最大的困难是长期积累下来的社会保障基金欠账无法解决。据说这笔欠账至少有3万亿元,要解决困难确实不小。但社会保障制度是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是广大劳动者生活的基本保障。必须想办法抓紧解决这个问题。   总起来说,我们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功,但是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快有的慢,落后的主要是要素市场、国有企业改革、政府职能转换、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等。必须下决心加快推进这些方面的改革,使其与其他方面的改革大体相衔接。因为体制就是一种制度,作为制度就应该是规范的和互相之间大体平衡的。不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当前经济生活中的许多混乱现象就很难解决,不正之风、腐败现象也很难根除。而且,解决这些问题最终还要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法制,使各方面都依法办事,这是实行市场经济所绝对不可缺少的。所以,我们必须加快改革,争取再用10年左右的时间,在我国建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本文是作者在中国粮食经济学会第四届会页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学术报告)

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早期政策来论起,结合现阶段的改革任务统一论述,基于我国还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创新即要脱离原来前苏联的成功模式,又要把前苏联的解体例子加以考虑,创新从旧中提取不足的地方加以修饰与润滑关于提纲的话,先论述我国现阶段或是世界社会主义国家整体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状况,接着陈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体制的守旧方面与创新方面,这两方面重点加以考虑,建议你参考学校的文献,去找例子(学校文献方面其实很充足的)最后再统一论述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