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化论文格式要求高吗

发布时间:2024-07-06 14:46:57

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化论文格式要求高吗

论日本从中国影响下的脱离——从蕞尔东夷到世界强国 常常会觉得历史事实与人们的理解相去太远,人们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事情,虽然那不一定是事实,种种的错误迭加起来,使得对历史的评价越来越困难,历史学家在很多时候知道事实是怎样,但历史学家却又不能把正确的事实直接告诉大众,即使是可以,大众恐怕也不会接受正确的理念,人们更愿意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这点在看待日本的问题上更为突出,一个基本的认识是国人普遍认为在传统的东亚关系中,日本像朝鲜、琉球、越南一样只是中国的附属国,实际上,这种说法只不过是国人天朝美梦中的梦呓而已,日本的心思远比国人想的要开阔。传统的东亚国际关系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一种不平等的国际关系,这种不平等与近代列强殖民地之间的不平等又有所不同,在文化上,所谓的“华夷之辨”将中国之外的民族视为劣等的民族,在经济上,用“朝贡贸易”来显示中国对“蛮夷”的恩惠,在政治上,用“宗藩关系”来明确中国对四夷的优势。而日本在这个体系中的地位实是难以划分,日本形成统一国家的时候大约是在4世纪后期到5世纪前期,在统一前,日本列岛上分布的各个小部落向中国进贡的不在少数,大的部落联盟也间或有之(如倭奴国、邪马台国),即使是在统一初期,日本也在向中国不断进贡,南朝时记载的讃、珍、济、兴、武五位国王向中国要求爵位封号的事情即是明证。只是日本的自主意识在这时已经初现端倪,中国的附属国一般会要求互市、内附、册封如是种种,但日本在一开始与中国交往便主动要求对朝鲜半岛南部的控制权,中国方面不满足其要求之后,日本锲而不舍地继续要求,而当希望破灭后,日本便果断地断绝了对中国的朝贡。国人普遍地认为日本使中国的附属国很大原因就在这里,谁也无法否认在国家统一的初期,日本向中国朝贡,再深刻地分析的话,恐怕说这是日本出于利益需要而采取的权宜之计也未尝不可。当日本再次与中国交往时,日本已经开始走一种平等的路线,给隋炀帝的国书中写道“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这样的国书引起了皇帝极大的不悦。之后尽管日本在白村江之战中被唐军击败,日本仍然没有臣服中国的意思,这种铮铮铁骨在东亚各国中无疑是个异类。元朝两次入侵日本失败,更加增强了日本的独立性。日本这种独立性在一个不平等的外交体系中显示的不屈的精神确实值得赞扬,这种精神的来源,可说是由日本的地理位置、民族性格、外交政策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日本旁边一个强大的中国的存在使得日本并不能发挥出强大的国际影响,日本确实试图像中国一样建立自己的“小中华体系”,将琉球、朝鲜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但这种企图也暴露了日本对中国无法摆脱的模仿,即便是这种“小中华体系”存在,日本仍然笼罩在中国的阴影之中。当然,不唯日本,在传统东亚国际关系中,中国一向有着不可动摇的优势。日本处于亚洲的最东端,与大陆的联系颇为松散,中国的影响并不能像在朝鲜半岛那样深远,但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联仍然不能忽略。日本一方面不断地向中国学习,另一方面一直努力地使自己能够超越中国,丰臣秀吉、德川光国、本居宣长,这些人无论是军人还是政客,还是文人,都在朝着超越中国的目标努力。回过头来看这段历史,丰臣秀吉是失败的,他狂妄的计划现在显得十分可笑,但是,很难讲这场战争的胜负,正如《明史》所言,(壬辰战争)前后七载,丧师数十万,糜饷数百万,中朝与朝鲜迄无胜算,至关白死,兵祸始休。若不是丰臣秀吉暴病身亡,朝鲜局势实属难言。对于朝鲜、越南,中国在其领土上或者曾统治一时,或者曾获得赫赫武功,但在日本没有,这对日本来说是一件十分值得骄傲的事情。在进入江户幕府之后,在日本思想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重要的莫过于国学的兴起。国学是指由契冲、荷田春满、贺茂真渊,尤其是贺茂真渊所开创,并由本居宣长加以完成的一连串的思想系列。国学的发展过程亦是日本思想界对儒教尤其是朱子学的扬弃的过程。可以说,国学家们在思想界完成了丰臣秀吉想在军事上完成的梦想,即摆脱对中国的崇拜,将日本塑造成一个理想的神道国家。本居宣长认为,儒教的“天命观”只是臣下夺君上之位的“邪智奸术”,而在日本“虽经万代,君臣无异其位”,且日本原本是安宁幸福的,只是因为中国的鬼蜮伎俩传入才使得日本变得堕落。国学的发展显示了日本谋求思想独立的强大意愿,但这种意愿在传统的东亚社会中注定要碰壁,正如政治上日本要模仿中国建立“小中华”体系一样,日本国学的发展虽然是对儒学的猛烈抨击,但其所用的理论均受到儒教思想的强烈影响,即国学家们是在用儒教的理论来批判儒教。也许给国学家们足够的时间,他们可以最终发展出一套属于日本的理论以摆脱儒教的制约,但历史并没有给日本这种选择。1853年,培里以武力强迫日本开港,这是日本走进近代的第一步。但之前日本国内兰学的兴起,向强国学习的优良传统,清政府的前车之鉴,这些都成了日本顺利完成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有利因素。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击败中国,这是东亚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由此,东亚世界的领导力量不再是几千年来的中国,日本成了亚洲复兴的担纲者,这一点在日俄战争后变得更加确凿无疑。但这时的日本却并没有积极地担当东亚领导人的角色,日本变得越来越像一个西方国家。脱亚论在日本的泛滥将日本与东亚对立了起来,日本成了列强俱乐部的一员,其强国地位的建立过程亦是向周围国家发动侵略的过程。而无论是脱亚还是入亚,体现的只是日本在某个阶段的政策倾向,其历史传统、地理位置、文化特征、人口构成种种因素都决定了日本毕竟是一个亚洲国家。这种与亚洲的联系的客观性也影响着日本政策的制定,日本的民众愿意接受东亚领导者这一角色,政府在这个角色的掩护下可以更加方便地侵略邻国、欺骗国民。“大东亚共荣圈”正是这种心态的实际产物,日本从此踏入歧途。在这个过程中,恐怕东亚传统的“华夷之辨”的思想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华夷之辨”塑造了一个华夷二元对立的传统东亚,“华”是优秀的,“夷”是劣等的,“华”接受“夷”众星捧月般地贡奉,“华”为“夷”纲。日本在大量摄取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这种二元对立的“华夷之辨”的思想也大量摄入,但任何一个民族都不会甘心居于一个劣等民族的地位,既然不想做“夷”,那就只能做“华”了。不能否认的是,从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的这段时间是日本在国际上的“黄金时期”,传统的国际社会中,日本的影响只能在中国的阴影下发挥,是以以往东亚的国际交流中日本积极建立小中华体系、数度入侵朝鲜颇有点东施效颦的味道,而二战前的日本则是真正有了与其“雄心壮志”相称的实力。日本误入法西斯歧途,也不能不说和日本传统中的自我优越感有着深刻的联系,日本文化常常体现出一种自民族主义。日本是一个神道国家,日本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此类观念一方面使得日本能够自强不息,绝不甘居人下,另一方面也使得日本将其他民族看做是异质的,是敌对的,是劣等的。在帝国主义、法西斯主义横行的特殊环境下,对外侵略也就成了历史的选择。另外,这时期的日本尽管强大,但其思想明显没有摆脱传统主义的影响。其炮制出的“大东亚共荣圈”和传统的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何其相似,“小中华”体系已经不算什么了,日本要塑造一个“大日本”体系!那么这场战争的发动一方面是勃兴的法西斯主义的推动,另一方面,恐怕是日本在向丰臣秀吉“致敬”吧,日本人的心底依然有一个“使四百州尽化我俗”的美梦。在明治维新到二战战败的这段时间里,日本虽然奉行帝国主义政策并最终战败,但依然不得不承认,大和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能够保证这个国家在国际活动中维持大国的尊严。同样,这段时期也是一个过渡时期,是中国影响日本的最后的时期,在战败之后,美国在日本取代了传统中国所占的地位。现代化兴起之后,传统中国就全面衰落了,这种衰落同样发生在日本,在过渡时期里,还可以看到传统中国对日本的残余影响,但在二战以后的日子里,甚至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和日本都没有直接的交流。二战的失败迫使日本以一种激烈而惨痛的方式来反思自己,重建自己。站在距离二战结束后已近七十年的今天,我们已经能够对日本的独立与复兴拥有一份信心。如果说传统的日本生活在中国的阴影之下,那么当今日本则是生活在美国的阴影之下,日本第一次开国是伴随着中国的衰落,第二次开国则伴随着美国的强大,正在进行的“第三次开国”则要伴随着美国的衰落了。这个过程从日本经济腾飞开始算起的话到现在也有六十年了,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但日本的独立意识是深深植根于其民族灵魂深处的一种意识,可断言如今,已成为经济巨人的日本必不会甘心做一个政治上的侏儒。其实,日本向来有向强国学习的传统,这也对日本的文化属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有学者认为日本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东西文化的一种杂交文化,但也有学者认为日本对于不同的文化只是机械地吸收,不同的文化在日本精神世界内部只是转换了空间配置而已。假如真的像后者所说,那么将来有一天,中国再次成长为一个强大的国家的时候,也许日本又会反过头来靠近中国呢。就中国国内来说,再继续沉浸在天朝美梦的幻想中早已是不合时宜,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以全新的思维建立一种全新的国际交往模式。日本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他从很早起就一心要从中国的影响下独立了。而就日本来说,脱亚论已成陈迹,日本必须重新考虑其在亚洲的位置。就像日本走过的摆脱中国的道路一样,现在的日本也必须努力去摆脱美国的影响,当然这条道路最好不要再发生战争。历史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经验,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对于传统的二元对立的外交模式,现在已经完全不适用了,这些故旧的糟粕,放置它们的最好的地方就是故纸堆了。也只有中日两大强国坦诚相待,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去看待历史,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开创未来,东亚的伟大复兴才可以成为现实。主要参考书目[1] 王晓秋:《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2] 汪向荣、汪皓:《中世纪的中日关系》,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3] 韩升:《东亚世界形成史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4] 韩东育:《东亚的心胸》,《读书》2008年第8期。[5] 黄枝连:《天朝礼制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6] 黄遵宪:《日本国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7] (日)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朱荫贵、欧阳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8] (日)丸山真男:《日本的思想》,区建英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9] (日)梅棹忠夫:《文明的生态史观》,王子今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

没有呀,让我再好好找找

列岛,荡漾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震撼着日本人的心。但是,潮水有涨必有落。在西西方文化为媒介,创造日本现代文化的道路。可以说,明治后期文化已经完成落现代转型,并且在与西方文化共流、撞击与相融中,探索出现代日本文化发展的独自道路。  短命的大正文化 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起来。在平城京(奈良建有东大寺,地方各国建有国分寺,此外还有法华寺、西大寺、唐招提寺等许多著名的寺院。律令制集权国家解体以后,政治次序失控,封建混战频仍,社会动乱,民众渴望在佛教中寻求精神寄托,于是一些理论通俗、方法简捷、更容易被民众接受的宗派,如真言宗、法华宗、禅宗和净土宗等广泛流传起来。中国禅宗佛教由于融合了儒和道的某些思想因素更富有政治宗教色彩,禅宗宣扬“心是佛,心外无佛,佛外无心”,主张只有一心向佛,人人皆可“顿悟”成佛。因此,禅宗传入后得到迅速发展,成为日本佛教的主流派别。  中国佛教传入日本以后,经过长期发展,到镰仓时期脱离了大陆佛教的特色,佛教日本化,成为日本人精神生活的基调,对日本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佛教传人日本以前,日本人的信仰是从原始宗教发展而来的神道教,最初以自然精灵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主要内容。儒学和佛教传入日本后,吸收了儒学的论理道德观念和佛教的某些教义,逐渐形成一种多神信仰的宗教体系,号称有八百万神和一千五百万神。特别崇拜作为皇祖神的天照大神,宣传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后裔,并据“神敕”实行世袭统治;日本人的祖先是天照大神属下的诸神,即为“天生民族”,故称日本为“神国”。祭祀场所称“神社”或“神宫”,地位最高的神社如伊势神宫。神社和寺院一样占有大量土地享有免税特权的大封建主。  神道教保留许多原始宗教残余,且没有系统的经典和完备的宗教组织,素质低下,因此无力与佛教竞争,长期出于依附的地位。根据“佛主神从”理论,神道教所奉之神被解释为佛或菩萨的化身,作为佛教的保护神,真言宗把伊势神宫所奉的天照大神和丰受大神说成是大日如来的化身。  江户幕府时期,佛教衰落,神道教摆脱附属地位而独立发展起来。神道教吸收中国理学某些学说,强调忠皇忠君,鼓吹建立以神道教为统治思想的国家次序。明治维新后,为巩固皇权,以神社和神道作为国家神道,提倡“神皇一体”、“祭政一致”,神道教空前发展,成为天皇统治的重要思想武器。  [编辑本段]日本文化特点  无论日本和中国在历史上文化交流是多么频繁,相互影响是多么深远,从古至今,日本文化的发展还是有它的许多特点,有许多既不同于中国,又不同于西方的发展规律。在日本文化(包括性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看起来是很矛盾对立的现象,可是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自具一格的东亚文化,这种情况可以说是举世罕见的。所以美国哲学家穆尔认为,日本文化是“所有伟大的传统中最神秘的,最离奇的”。  这种矛盾与统一首先表现在文化的吸收性和独立性方面。  从历史上看,在1000多年的时间里,日本大量吸收了中国的大唐文化。1868年德川政权崩溃、明治维新开始后,日本进入了“文明开化”时期。在这个时期,日本按照11个世纪前全盘接受中国文化的方法引进西方的文明,并取得了巨大的效果,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奠定了基础。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要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本国的和外国的历史,以及佛教、儒教甚至基督教都曾对日本文化起过作用,日本在变化,但是却从未真正脱离其最古老的本土文化根源。  以上这种情况可以从日本社会的许多现象看出来。现在电视、空调、汽车、电脑、出国度假等已深深地渗入了日本的普通家庭,日本人的生活表面变得无可辨认了。尽管如此,在现代化的帷幕背后仍旧保留了许多属于日本本土文化的东西,从深层分析看,日本仍是一个传统的国家。例如,他们爱吃生冷的食物,比较崇尚原味;喜好素淡的颜色和天然情趣;家族势力、家族意识和集团意识很强;民间信仰和巫术特盛;  女子对男子的温顺和依赖;想发财,能发财,但发了财以后又不知所措;等等。  这种矛盾与统一又表现在文化的输入与输出方面。  日本是个十分重视也十分善于吸收和输入他国文化的民族,从7世纪的“大化革新”大规模地输入大唐文化,到19世纪的“明治维新”大规模地吸收与输入西方文化,都对日本的发展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相比较而言,中国在历史上就不太善于吸收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文化,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固然是一种优势,但是如果只注意输出而不重视输入,不重视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吸取营养、不断地发展自己,那么这种优势也会走向反面。  随着日本经济的高度增长,日本向外推销自己文化的意识越来越强烈,而且提出了战略性的口号,那就是曾任日本首相的中曾根康弘所说的“国际化”。在这方面,日本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据90年代的一份统计资料说,由日本官方机构主持的海外文化交流项目,诸如邀请或派遣学者、留学生,开展大型文化活动等等,每年的经费预算为10亿日元。日本外务省所属的国际交流基金,鼓励、资助的主要是和日本有关的项目,例如国外的日语教育,日本文化和文学著作的研究、翻译和出版,或与此相关的文化活动。政府的这种大投入推销本国文化的举措收效显著。日本的茶道、花道之所以享誉世界,日本的文学作品之所以有众多语种质量较好的译本,和这些举措是有密切关系的。  还有一个矛盾统一的方面是日本旧时的官方文化和民间文化。  在日本古代,不论政府如何强调外来文化,可是民间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有所保留。例如,在平安时代(公元794-1185年)大力提倡大唐文化的时代,日本所有的文人男子都用汉语写作,但是妇女不这样,结果她们成为日本本土文学的先驱。  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可以在政府准许、控制的许多地区的界线内随心所欲。在那里,男扮女装的演员、男性卖淫者、妓女、木版画家都能取悦于神。江户时代的城市民间文化,尤其在比较繁荣的17世纪,和这个狭小的享乐世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作家、音乐家、演员、画家都出入于或活跃于这个受官方蔑视、可是却深为平民所喜爱的“淫荡世界”。暴烈的娱乐和荒诞的色情在官方的严格控制下仍旧成为人们发泄情感的重要手段。不论时代如何变迁,这类文化的根本性变化很小,对这个现象的重要性是不可低估的。  最后,这种矛盾统一又表现在对性的文雅和粗俗方面。  应该认为,总的说来,日本民族是一个文雅的民族。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轻柔、温顺、礼貌而且温和”,他们是以“温和的人的感情”而不是以“干巴巴的、生硬的理论思想”来表达他们自己的。和大多数其他民族相比,日本人更受感情的约束。例如,当两个人争论时,西方人往往生气地说:“你难道不明白我说的意思吗?”而如果是日本人,他会将怒火和不悦隐藏在礼貌的面具之下,说道:“你难道不明白我的感情吗?”从总的看来,日本人比较宽容,常常用不同的方式维持表面的和谐,冲突总是被一层温和的、礼貌的面纱所掩盖。  这种文化现象当然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表现在男女的性问题上。在日本男女的性交往过程中,即使是嫖妓,人们也讲究规矩,讲究礼貌,把最粗鄙的性动作用一层文雅的外衣遮盖起来,否则怕被别人看不起,而绝大多数日本人是很要面子的。在这方面,似乎和中国古人所提倡的“温、良、恭、俭、让”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不同的地方是,日本人更重视把这种态度形成一种外在的礼节,而且还存在形成鲜明对比的粗犷、暴烈的一面。  [编辑本段]日本传统器皿  日本的陶瓷器皿历史久远,大约在一万年前,日本就有了不同样式的土器,绳文土器、弥生土器等。  日本陶瓷绘画色彩绚丽、构思大胆,设计新颖,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趣味高雅的陶瓷,使日本陶瓷更加闻名于世。  日本最初的陶器是在奈良时代,模仿中国的唐三彩制造的,采用了称为“奈良三彩”的白、绿、茶色的釉彩。  陶艺历史  大约在一万年前,日本就开始制作土器了,根据时代和式样的不同,起名为绳文土器、弥生土器。 其中绳文土器是低温下烧制的很厚的黑褐色的土器。弥生土器则是在高温下烧制的较薄的红褐色的 硬土器。 陶器的产生则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一般认为,日本最初的陶器是在奈良时代,模仿中国的唐三彩制 造的,采用了称为“奈良三彩”的白、绿、茶色的釉彩。  奈良三彩以后,日本大约近500年没有再 制造陶器。这期间日本全国制造的是被称为须惠器的、坚硬、烧透的灰黑色土器,但这种土器到了 平安时代末期几乎也消失了。  真正烧制陶器是在镰仓时代,濑户一个叫藤四郎的人从中国引入了技术,制造水壶、香炉、佛具等。以后直到室町时代,除了濑户以外,信乐、常滑、丹波、备前、越前等地也能制造陶器了,被称作 日本的六大古窑。再后来1616年,朝鲜的李参平在肥前有田成功地烧制了瓷器,日本的陶瓷制作就此开始了。接着有各种烧器产生,其中伊万里瓷器在欧洲也享有盛誉。  京烧:  在京都制造的陶瓷器总称为京烧,又叫清水烧。京烧质地细腻,色彩和谐。盘子、花瓶、茶具和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工艺瓷器都是很好的旅游纪念品。  有田烧:  江户时代初期(1616年),朝鲜的李参平在现在的佐贺县的有田陶土矿成功地烧制瓷器,便开始生产日 本最早的瓷器。这种日瓷立即受到欢迎,人们把这种陶器就叫有田烧。  九谷烧:  九谷烧的绘画色彩绚丽、构思大胆,设计新颖,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据说九谷烧的窑在1700年左右被封锁过,在江户时代后期再次复兴。所以复兴前的陶器叫古九谷烧。  乐烧(しがらきやき):  以烧茶器为主的乐烧在京都也发展起来了,本阿弥光悦制成了品味极高的茶碗。光悦被誉为是日本近世初期的代表文化人。他多才多艺,在绘画、书法、陶艺、著作、出版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  郝绘烧  郝绘烧:  在宽永时期(1624年——1644年)结束时,酒井田柿右卫门成功地制成了第一件涂釉瓷器,完成了赤绘烧。 之后肥前地区的瓷窑迅速发展提高。因而把它又命名为 伊万里瓷器。 这种瓷器不仅在日本国内大受欢迎,而且在欧洲也享有盛誉。  美浓烧  进入江户时代,美浓烧作为平民的日常餐具广为需要,成为国内有数的陶瓷器生产地至今。日本歧阜县瑞浪市已有1300多年的美浓烧陶瓷制作历史。瑞浪市的陶瓷制作艺人们采用多种工艺和精细无机无毒釉彩,烧制窑温达到了1240-1260?C,而非通常的700-800?C,坯体所含金属经充分氧化,其中的金属含量远低于日本国家标准(铅5mg/L,镉25mg/L)和中国国家标准GB 13121-91(铅7mg/L,镉5mg/L),生产出的陶瓷制品符合人们对绿色环保产品的需求,在日本和欧美市场倍受青睐。我们平时使用的洋式餐具、和式餐具的大约50%以上实际上是美浓烧。  日本著名瓷器美浓烧,各色图按搭配,并配有精致木盒,不仅做为餐具十分实用,还具有收藏价值。  玻璃器皿:  冲绳所在的琉球群岛一向以玻琉制品而著称。二战后,人们从战争的废墟中拣出了玻璃碎片,以此为原料加工各式玻璃制品。它们大多具有鲜艳的色彩,十分抢眼。至今,冲绳的玻璃器皿的制造沿用的还是几十年前的老手法。另外,北海道的玻璃器皿也相当出名。  碧多萝器皿  碧多萝器皿:  日本的器皿向来以图案独特、做工精巧而闻名,“碧多萝”是器皿中的精品,自江户时代起它就是长崎独有的土特产品。“碧多萝”源于葡萄牙语“VIDRO”。这种器皿极为昂贵,色彩独特,充满了异国情调。  传统的漆器餐具  日本情况则不同。他们的生活文化自唐以来,即奈良时代开始,一直没有大的改变。虽然日本是经济强国,现代化的生活水准也很高,但使用漆器作为日常生活用品的习惯并无多大变化,而且还特别珍惜和保护传统漆器在现代生活中的位置。在日本的礼品展销会及各大商场中成套的日用漆器名目繁多、品种齐全、档次各异。每种器皿的用途分工细致明确,不仅有专门用来喝汤、盛蔬菜、装饭、放生鱼片的用具,在各种节日中还要使用不同的器具以配合不同的习俗和食物。比如端午节,就要用一套专门吃粽子的餐具。据介绍,日本平均每个家庭使用的仅仅是漆器托盘就不少于10个,再加上各种漆碗、漆杯、漆盘等,每个家庭使用的漆器数量是非常可观的。特别是漆碗,在人们的生活中,使用面很广,不但家庭使用,而且餐馆、饭店也很普及。据说一年销售量达一千万件以上。此外,社会交际,婚丧嫁娶,红白喜事,日本民众都有选择漆器作为礼品的习俗。  一般建筑物的正式进出口被称为「玄关」。在访问传统民宅时,客人先在稍带庄严感的「玄关」前止步并告知来意,然后拉开拉门,进入被称为「三和土」的平地。家人在面对平地的小房间迎接客人。相互寒暄后,客人这时才脱去鞋子,走上高一台阶的板地(日语称「式台」),并被带引进入里面的房间。  「玄关」是区隔内部与外部的空间,同时,对于习惯于进门脱鞋的日本人来说,这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空间。如今,即使是公寓等集合式住宅,也必然有「玄关」,虽然那已是一种简化了的「玄关」。  「玄关」原是佛教用语,指的是禅宗寺庙的入口处,但是,据说这一词又有严格的禅道入门的含义,修行的僧侣们非常注重「玄关」,将其视作为是修道的第一步。到了17世纪左右,武士们开始在宅邸的进门处建造了一个带有「式台」的空间,并将其称为「玄关」。后来,一些富商的住宅中也开始建造「玄关」,渐渐地,「玄关」便普及到了一般民居。  在现代,「玄关」被认为是家居中格调最高的「神圣场所」。作为区分「家内」与「家外」的界地,「玄关」可以说是每个家庭的「脸面」,因此,人们多用花或其它饰物来装点「玄关」。由于这是一个重要的空间,所以,规矩也较多。  例如,在访问他人家庭的时候,须在住宅外面脱去大衣和帽子,整衣后再进入「玄关」;参加葬礼回来,要在身上撒些用以洁身的盐,拂去污秽后再进入「玄关」;脱鞋也讲究礼节和规矩,脱下的鞋要鞋尖对齐并朝向门口,同时,鞋子须摆放在稍微靠近边上,不能放在中央。  有80年历史的民宅的「玄关」。近些年,这种旧式的「玄关」已经几乎看不到了。  来访者在「三和土」  (1)等候主人。当主人来到「玄关」内侧的被称为「寄付」。  (2)上脱去鞋子,上到「式台」。  (3)进入「寄付」。也有的人家在「寄付」处放置屏风。  (4)的房间迎客时,来访者在「脱鞋石」。

希望能够帮助你,望采纳!!! 关于日本文化的论文 从中日简体字的字形差异看日本文化 【内容提要】 汉字从传入日本到现在,受到日本语言、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融会为日本文化的重要部分。文章通过对中日简体字的字形比较,揭示了日本为了使汉字能够很好地表现日本文化,在汉字字形整理中不仅兼顾“初形本义”,即所谓“传统字理”,而且更是以民族文化为本位的思想意识,反映了既吸收和借用了中国的汉字文化,又脱离中国文化束缚的、与中国汉字文化相呼应的日本汉字文化的特点和民族心理。 中日简体字的字形差异及其原因 根据日本内阁1981年颁布的《常用汉字表》(1945个)和我国通用汉字表中的一级、二级常用汉字(3500个),可以发现大约有600多个汉字存在着字形上的差异,其中属于结构字形上差异的大约有588个,如:県(县)、伞(伞)、(亲见)(亲)、気(气)、机(几)、里(里)、默(默)等;属于外貌字形上差异的大约46个,如:亚(亚)、渴(渴)、穂(穗)、鸟(鸟)等。(括号外的汉字为日本简体字,括号内为我国的简体字)。 中日汉字在字形结构上出现差异,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双方在汉字字形整理中遵循的取字或用字原则有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日本《常用汉字表》取字比较注重“初形本义”.即所谓“传统字理”。如果从大处着眼,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字形与字义两者完全契合的。如:“为、昙、碁、车、马、风、竜、贝”等字;另外一类是取字或者用字意图与本义并不完全契合,而只具有某种曲折的间接联系的。与前一类相比,后一类的情况在数量上占了绝对的优势。另外,如果数体都符合“初形本义”,即所谓“传统字理”,那么则选择以笔画少的为正体。如:“竜”与“龙”本是一对异体字,都能体现字的“初形本义”,但是由于前者笔画少,所以取其为正字。我国在整理字形时,本着从简,便于应用的原则。“整理字形的标准是:同一个宋体字有不同笔画或不同结构的,选择一个便于辨认、便于书写的形体;同一个字宋体和手写楷书笔画结构不同的,宋体尽可能接近手写楷体,不完全根据文字学的传统。” 2.从深层次上讲,日本取字、用字的原则还与其文化息息相关。字形是文字内容的形式承载,是文字能够成其为文字的物质依托。对于文字实现其消除有声语言传递的时间障碍来说,字形固然是必要条件,而文字的文化功能,特别是其文化蕴涵功能又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字形来实现的。字形是汉字文化蕴涵的镜像。同一个字如果存在不止一个字形,也就是所谓异体字,其形义之间便有了多维的联系,而这种具有多维的形义联系的字形又有更多的机会蕴涵某种文化信息。同字异形不光有历时更替的,而且也有同时共存的。汉字从传入日本到现在,受到日本语言、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融会为日本文化的重要部分,而日本为了使汉字能够很好地表现日本文化,在汉字字形整理中不仅兼顾“初形本义”,即所谓“传统字理”,而且更是以民族文化为本位。 日本的汉字文化蕴涵 1.单字文化蕴含考 “灾”和“灾”,均属会意字。《说文,川部》: 之灾。日本列岛濒临太平洋,属于著名的地壳变动地带,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地震、火山、海啸、台风和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岛国,日本选用“灾”字的意图不仅是因为该字形描绘的是字义所指现象发生的原因——水、火,更符合“初形本义”,而且也符合日本的自然环境。而我国简化了的“灾”的字形只是勾勒字义所指现象的典型表现——房屋遭火焚。 “羲”和“义”,“羲”为会意字,甲骨文从羊,从我(刀锯),表示用刀锯屠宰牛羊以祭祀。金文大同,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羲。而“我”是象形字,本义当为锯类工具,后假借为第一人称代词,《说文,我部》:“羲,己之威仪也”,日本依旧以“羲”为字形,未作简化,取字意图首先是为了确保该义所指概念密切联系的现象(我国则将其符号化,简化成了“义”,已无法看出字源)。另外,日本的“羲”,既不来自中国的儒学,也不来自东方佛教,是一个日本的范畴。包括良心、名誉、情面、义气等,实际上含有不让自己的名字和声誉被任何诋毁所玷污的责任。这种“羲”的责任在大量传统文学中得到赞颂,并被同武士的德等量齐观。其中最流行的就是堪称日本民族叙事诗的《忠臣藏》(又名《四十七浪人的故事》),讲的就是47位忠义浪人抛弃自己的一切,为主君挽回面子而复仇、然后集体剖腹的故事,起因就是一位地方大名自尊心受辱,觉得有损威严而已。虽然在世界文学史上并无多大的价值,但是却被选人本国的教科书,在剧院里演出,拍摄成现代电影,印成通俗出版物,成为今天妇孺皆知、日本生气勃勃的文化的一部分。 “耻”和“耻”本是一对异体字,我国以“耻”为正体选用字,日本《常用汉字表》以“耻”为正体选用字,中日正好相反。《说文》:“耻,辱也。”小篆字形作“耻”,从耳从心,会意,给人以“听到批评时,心里羞愧”这样的联想。这是“耻”之“初形本义”。“耻”写作“耻”,由会意字变成了形声字,从耳止声,这是汉字经过隶变,很多偏旁和笔画混同了,这使汉字的理据性大大减弱。因而,学者们都认为“隶书”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由此可见,日本《常用汉字表》取“耻”的意图不仅是因为“耻”这个字形更符合该字隶变前的“初形本义”、“传统字理”,即该字形是以本义所指概念引出的结果来表示本义的(我国则根据从俗原则取“耻”),而且从另一方面看,日本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社会,至今也仍然谈不上开放,封闭、保守、排外等特色依然存在。长期以来,日本人已经完全习惯了在一个狭小、封闭的集团空间中生活,每时每刻都注意着他人的眼色、目光行事。著名的日本语言学家金田一春彦先生在自己每天行为的根本准则)。”所以日本人的“羞耻心”源于企图掩藏自己的毛病、弱点以及与他人的不同之处,避免因暴露了这些而受到歧视的心理,是一种以自己为核心,把自己和别人相比较时所产生的一种自卑心理。 2.字组文化蕴含考 (1)“颜”和“裹”——表和里的矛盾性格写照。“颜”为形声字,篆文从页,彦声。隶变后楷书写作“颜”。《说文,页部》:“颜,眉目之间也,从页,彦声。”本义为眉目之间,俗称印堂。后来又引申为额头、面容、面子、色彩等。“裹”,表示衣服的内层:绿兮衣兮,绿衣黄衣。后引申泛指里面。日本常用汉字表保留着这两字的初形,我国则简化成“颜”和的才是真心话)。”这就是日本人特有的“颜”和“裹”的行为观念。日本人一直用“颜”这个词来表示人格、人品、权力、名誉等,一方面注重表面上的现象,而另一方面,他们更重视“隐藏着的、朦胧的、模糊的”“裹”。日本人之所以注重“颜”,是因为他们认为这关系到人格、人品、名誉等,但是能左右这些的本质东西的还是“裹”。日语里有一句非常有名的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发现日本人不喜欢露骨的、直来直去的说法和行为,因为一旦事情太明了,事物的任何价值也就随之消失了。 (2)男汤(男澡堂)、女汤(女澡堂)、钱汤(澡堂)、秘汤(坐落在深山中鲜为人知的温泉)——日本的澡文化“汤”,形声兼会意字。金文和篆文从水,汤声也兼表热义。隶变后楷书写作汤。《说文,水部》:“汤,热水也。从水,昜声。”本义为热水。又特指温泉(海内温汤甚众,有新丰骊山汤)。日本取其“初形本义”,未作简化,而我国则取其引申义(带汁液的菜食),简化成“汤”。基于火山众多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日本成了一个温泉的王国,全国有数以万计的天然温泉,为日本人满足肌肤之悦、养生休息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不仅温泉浴场遍布东瀛列岛,而且投币式淋浴箱也随处可见,公共澡堂生意兴隆,使日本人成为世界上最喜欢洗澡的民族。洗澡在日本有着宗教上的意义,即洁净、清静及信仰,表现出对神的感谢和佛教中的无我无欲、身心皆融入净土般的“圣境”。追求“洁净”自然也就成为超越时代的、绝对的美学原则。这一原则深刻地影响着这个民族的审美感觉、道德意识乃至文化心理,给这个民族打上了鲜明的精神标记。如进门脱鞋的规矩和礼仪;还有千百年来,统治着日本主流画坛,最能拨动日本人心弦的,始终是那种清爽、明净,或略带朦胧的风格。 3.字系文化蕴含考 (1)“门”旁文化考——日本的和式建筑、空间文化一瞥。日本是寸土寸金的岛国,日本人合理地利用空间,巧妙地使狭窄的空间表现出美感、协调感和实用性,形成了特有的空间文化。而日本的和式建筑就是空间文化的代表杰作。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门”旁的汉字——“関”、“间”、“闲”。 《说文,门部》:门,闻也,从二户,象形。日本为保持其象形度,借用该字后没有简化,(我国则省作“门”)。日本人说的“门”,几乎都是建筑在“边界线”上的门,是意味着与外界隔离开的大门,总称是“出入口”,一般都不上锁,而房屋内的门多用“~口”、“~户”。中国的宅院,一般都有好几个“门”,而日本的宅院只有一个。再看“関”字,为会意字,金文从门,中像有闩之状,隶变后楷书写作关,异体作阴。《说文,门部》:“关,以木横持门户也,从门, 声。”本义为门闩。日本把“房门前后的一块地”称为“玄关”,该处一般要比屋里低出十公分左右,日本人在接待外人时,常常在“玄阴”应酬而已,如轴、插一束鲜花,别无他物。看起来好像白白占去了一块空间,可是对于日本人来说,它是体现房屋主人审美情趣的重要空间。“同”,原为“闲”,会意字,用门中可以看到月光会空隙之意,篆文将月移到门中并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闲。俗改月为日写作同。《说文,门部》:“闲,隙也,从门,从月。”本义为空隙。上述的“玄関”也是“间”的很好体现。“玄阴”既不属于房屋的“内”也不属于“外”,而是“内”与“外”的“间”。“玄阴”给主人和客人一个回旋的余地,主人可以在“玄関”判断是否请客人进屋。即使不请客人进屋,因为已经在“玄阴”接待了,所以也不算把客人拒之门外。日本人之所以很注重“玄阴”,留心把它搞得整洁明亮,就是因为“玄阴”是生活中重要的“间”。“间”是一种情境,一种氛围,它给人留有充分的想象、判断的余地,而这种“余地”是日本文化特别注重和推崇的。如果用“日”代表日本民族,用“门”代表社会环境或规则,那么,“间”字形就恰是日本的人际关系图。从外面的“门”到内部的“日”,中间存有空间,下边留有开口。这空间不是物理上的隔断,而是自己给自己定位并与外界保持联系;这开口是给人留有思考或回旋的余地,以便求得调和。即使是朋友,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产生“美”。所以日本人在表示时空意义上的范围时,更注重把它作为一个空白区的垫在意义。甚至干脆把“人”称作“人间”;伙伴儿称作“仲间”;不知道自己在社会上的子、笨蛋)”。不管与谁交往都要注意“间柄(关系)”。有人把日本文化称为“间人文化”(《间的日本文化》,剑持武彦著,日本朝文社)或“间人主义”(由日本著名教授滨口惠俊提出,相对于欧美国家的个人主义而言),意思就是行动时充分考虑他人或所属组织的立场、心情及相互间的关系,强调相互间的依存和尊重。日本人觉得“同”是一种平衡的感觉,无论对人还是对事,都可以通过其来介入,使原本不平衡的东西变得平衡起来,这里面深藏着日本人对人或事的一种调和感,并反映在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如:日本人很少用握手来表示致意,而一般会和对方保持一段距离,用点头、弯腰鞠躬直至双膝跪下、上身伏地来表示。又如:俳句是日本文化独有的一种诗歌形式,有人说它是世界上最短的定型诗歌,一共只有17个音符。日本人认为好的俳句,并不要求它表达什么思想、主张、情感,更不允许出现什么议论、评判,而是能用语言描绘一个情境,给读者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即能创造令人产生种种遐想的“同”。江户时代的著名俳人地用一个“跳”字传神地联结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时空相交,天地浑然的立体画面。而且它所描绘的那种空凉、寂寥的情境十分符合日本人遐想联翩的审美意境。日本的国技——相扑比赛也极好地体现出“同”的文化。每场比赛之间总穿插发悬赏金、喝大力水、撒盐净化土台等内容,用“间”把紧张的比赛分开,使比赛既紧张又轻松。观众置身于时间和空间相互交替的间隔中,尽情欣赏心、技、体融为一体的古老竞技。而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也在有意无意地磨练自己的“间”意识和“仲间”(伙伴儿)精神。日语里采用“兜圈子”式或婉转的否定式的中性、暧昧的语言也特别多。孕育出这种“间”文化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自古以来的农耕作业要求众人的协调、配合和耐心。同时,年复一年发生的种种自然灾害使他们习以为常并采取积极对待的态度,人们学会了从变化中体会“美”的存在,对于一种状态向一种状态的转变即“间”倍加欣赏。二是日本几乎可以算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人们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十分接近,所以意识形态也相对稳定,相互间有很强的文化认同感。日本人之间的人际交往中往往可以心照不宣地表达感情,“心有灵犀一点通”,而无须多费口舌。还有一个“闲”字,《说文,阴部》:“闲,阑也,从门中有木。”本义为栅栏。后来借作“闲”,由空隙引申为闲寂,这也可以说是日本人的另一种审美追求。由于日本的气候四季分明,日本人对大自然的变迁十分敏感,常常流露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这种“感性”的特征,使得日本人产生了“物哀、幽玄、闲寂”的美学理念。称作“和室”的日式房子干净整洁,在不奢侈的质朴中,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古雅和闲寂的美,从字形上看,日本人不愿意把含有自然之物的“木”(日本人更愿意理解成树木)的“闲”字进行简化,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了。因此,在“门”旁汉字中,不仅蕴涵了日本民族居住空间的审美意识,而且透示出他们对“距离产生美”的审美意识。 (2)“気”字短语一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体现。我国简作“气”,象形字,甲骨文像云层形,因与数字“三”形近易混,金文与篆文稍加弯曲,以像云气升腾流动之状,隶变后楷书写作“气”。《说文,气部》:“气,云气也。象形。”本义为云气。后来做了偏旁,“云气”之意便借用“气”来表示,日本简作“気”,即下半部多了个“乂”。《康熙字典》:“五”,古文为“乂”或于上下各加一平横。《汉字源流字典》:“五”,象形字,甲骨文本像两物交叉形,或于上下各加一平横,以突出纵横交错之意,金文大同,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五”。《说文,五部》:“五,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这是就当时的社会思想所作的附会,本义当为纵横交错。而日本根据《说文》的解释,以与本义密切相关的现象来表示本义为取字意图:“気”实为五行之气,五行即金、木、水、火、土。王充曾在《论衡》中说过,五行之气生万物,人用万物做万事,如果五行之间不能相制,则不能相使,不相克则不能为用。诸物之间相害相利,动物之间相胜相食,都是五行之气在起作用。指出了五行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排斥、相互克制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的协调、结合,才使宇宙万物经常处于平衡的状态。日本人在日常生活当中,不仅尊重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而且非常注重人的心灵感受,良好地保持着和他人的和谐关系,在引进“气”的同时,根据自己本国的生活习惯、思维等对“气”的意义作了进一步的延伸和扩展,使得日语中的“気”更具有一种形象的、生动的色彩。“気”的意义随搭配词及使用场合的不同而不同,不仅能表达变化、流动的自然现象,而且更钟 结语 中日简体字的字形差异主要表现在结构方面,日本的取字原则不仅兼顾“初形本义”,即所谓“传统字理”,而且更体现了以民族文化为本位的思想意识。另外,日本对会意字的保留情有独钟。所谓会意,就是字形构成、形义联系比较松散,需要借助某种程度的联想来领会其理据。这种性质决定了由会意方法构成的汉字有较多机会传载有价值的文化信息。而且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了凡是构成理据所蕴涵的取字或用字思维不符合异国人的思维规律或难以理解和接受的会意字,一般都有某种独特的有价值的异域文化信息蕴涵其中。反之,其构成理据只反映了共同思维规律、普遍观念意识的会意字则一般无跨国文化蕴涵可言。

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化论文格式要求

摘要:历史上的日本我们可以明显的总结出很多特点,笔者觉得最能体 现日本历史的特点就是日本的强大野心和善于学习的民族精神。日本的野心使得日本曾经几乎征服了整个亚洲。善于学习的民族精神也使得这个资源匮乏的小国成为第二经济强国。 关键词:日本历史 特点 野心 学习 一、日本的野心 在历史上看,中国与日本曾经长期的“友好”,这源于那时的中国国力极端强盛,远非日本以及世界其他各国所能匹敌,因此在整个亚洲范围内,中国文化是绝对的强势文化,日本、韩国、朝鲜以及越南等国家收到的影响非常深远,以至于在今日我们还可以在这些国家的文化中看到中华文化的影子。日本也是如此,在历史上,日本曾经长期地向中国进贡并且定期派出使臣朝拜中国皇帝(一直延续到清朝中期),而日本封建制度的建立也是得益于中国的唐朝,虽然现在看来日本封建制度更像是欧洲的庄园制,但是这期间中国因素始终贯穿日本封建社会的发展。日本派遣遣唐使以及学习中国隋朝的文化以及官员制度为后来日本的“大化革新”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因此至日本明治维新发展成为发达国家之前,中国一直是日本的老师,日本一直都是臣服于中国海外蛮夷小国。 实际上,日本人受其地理环境的影响十分崇尚“天神的力量”,对于超自然的力量有着疯狂般的迷信,因此狭隘的岛国心理加之日本近代短暂的屈辱实际上又促使了日本人信奉强权、尊敬并且推崇实力的心结。 佩里将军用火炮轰开了日本的国门,这之后日本奋发学习逐步的超越了中国这个昔日的“老师”,而在日本人亲自看到了这个“老师”的腐朽没落之后,依仗明治维新后快速发展的国力,日本人骨子里的那种对于中国的崇敬荡然无存,相反,由于自身实力的增长,日本人的自豪感以及强盛国家的荣誉感远远的超过了对于中国崇拜,而实际上,那时的中国早就不值得被人尊重了,中国的孱弱简直可以被任何人欺负,所以日本就开始对中国咄咄逼人。直至甲午海战以及后来清政府遭受列强的侵略欺辱,日本人完全改变了对于中国的看法,这是历史上日本人对于中国看法的第一次跳跃:由崇敬转变为蔑视!昔日自己学习的对象今日没落了,还要羞辱欺辱一番,以切合日本人内心那份迅速膨胀的民族主义思潮。这还不算,日本人的野心一路膨胀,先后打败了沙皇俄国、取得了中国的青岛、东北以及朝鲜属国,英国美国为了自保默许日本人恣意妄为,这实际上都加快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为之后日本人内心的形成以及民族特点的转变奠定了基础。日本之变在于内心的转变,这种转变最难改变,其影响一直到今日还可以看见端倪。 日本人的野心被一系列的胜利放大了,因此野心的膨胀就带来了无尽的贪婪,就越来越不知天高地厚,就敢傲视一切了,而这一切所导致的结果我们大家都很清楚,我就不再赘述了。 二战的初期,直至日军偷袭珍珠港成功日本的野心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了满足,而对于中国的肆意侵略以及中国大片国土丧失的不幸事实,在客观上使日本的民族独大精神得到了满足,在某种程度上给予日本人一个向世界证明自身实力的机会。毕竟,日本是亚洲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曾经跻身过全球列强行列中的国家,这段历史给予日本人的是现在还向往着“那段辉煌的过去”。 二、日本善于学习 日本国家,不管你对它有何成见,你研读日本19世纪以来的历史,却不得不承认,它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就这一点来说,你不能说它不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由于近两三百年中日战争的关系,我们对日本国有成见。很不幸,有了这种成见,我们不能看清日本的长处,犹如戴上一副有色眼镜、变色眼镜。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接受老一辈日本鬼子残忍、毒辣、无人性的教育,成年后又接受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宣传,这当然是必要必须的,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可是,我们的思想不能到此止步,要警惕成见束缚我们的理性。我们需要时时刻刻警惕、提防历史可能重演,也要问一下中国应从中汲取的教训。 中日两国有着漫长的交往历史。在过去2000多年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双方基本上是一边倒的教与学的关系,中国是先生,日本是学生。日本通过进贡贸易和派遣学者使团,满怀热情地吸收着中国的语言、文学、哲学、法律和政治体系。中国5000年的文化,传到亚洲有三个国家,日本和韩国、越南,日本是学习得最好的也是保存得最好的,有些方面的传统我们自己都甩掉了!日本在学习中国文化的时候,有一个绝招,就是学习过程经济中断,把自己孤立起来,把来自己中国的文化营养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口味加以消化。我想,日本国的学习不会没有争论,但争论不会有教条的、抽象的原则,一切都以国家利益至上。正是在这样,在十九世纪中期西方工业文明到来的时候,日本就毅然地转向西方学习,而中国这个时候还是恪守着祖宗之法,“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昵?在过去,西方也曾向日本输入过医药、枪炮,这个时候日本国看中的是西方的工业文明,就抛下中国追求先进生产力了。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日本不惜改革,发展私人商业和手工制造业,建立交通和通讯系统,让人民接受良好的教育,推行相对友善的经济政策,维护民族的统一。子工业文明要求有新的游戏规则,就是要求政治体制改革与之适应。日本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并从1890年开始了议会政治体制,虽然其后有日本军国主义的控制,但1945年后日本经济奇迹般的复苏和增长,和上

你这是写毕业论文吗?毕业论文一般是有固定格式的你从日本酒的历史中想说明日本的什么文化?第一章写 日本酒史第二章写 酒同文化的关系;用实例说明日本文化与酒的关系第三章 最好从一些论文中引用一起说明和你有相同想法与不同想法的人第四章说明你为什么认为他们之法间是有联系的。一般论文都是先提出问题,说明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当然仅供你参考。

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化论文格式要求是什么

论日本从中国影响下的脱离——从蕞尔东夷到世界强国 常常会觉得历史事实与人们的理解相去太远,人们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事情,虽然那不一定是事实,种种的错误迭加起来,使得对历史的评价越来越困难,历史学家在很多时候知道事实是怎样,但历史学家却又不能把正确的事实直接告诉大众,即使是可以,大众恐怕也不会接受正确的理念,人们更愿意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这点在看待日本的问题上更为突出,一个基本的认识是国人普遍认为在传统的东亚关系中,日本像朝鲜、琉球、越南一样只是中国的附属国,实际上,这种说法只不过是国人天朝美梦中的梦呓而已,日本的心思远比国人想的要开阔。传统的东亚国际关系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一种不平等的国际关系,这种不平等与近代列强殖民地之间的不平等又有所不同,在文化上,所谓的“华夷之辨”将中国之外的民族视为劣等的民族,在经济上,用“朝贡贸易”来显示中国对“蛮夷”的恩惠,在政治上,用“宗藩关系”来明确中国对四夷的优势。而日本在这个体系中的地位实是难以划分,日本形成统一国家的时候大约是在4世纪后期到5世纪前期,在统一前,日本列岛上分布的各个小部落向中国进贡的不在少数,大的部落联盟也间或有之(如倭奴国、邪马台国),即使是在统一初期,日本也在向中国不断进贡,南朝时记载的讃、珍、济、兴、武五位国王向中国要求爵位封号的事情即是明证。只是日本的自主意识在这时已经初现端倪,中国的附属国一般会要求互市、内附、册封如是种种,但日本在一开始与中国交往便主动要求对朝鲜半岛南部的控制权,中国方面不满足其要求之后,日本锲而不舍地继续要求,而当希望破灭后,日本便果断地断绝了对中国的朝贡。国人普遍地认为日本使中国的附属国很大原因就在这里,谁也无法否认在国家统一的初期,日本向中国朝贡,再深刻地分析的话,恐怕说这是日本出于利益需要而采取的权宜之计也未尝不可。当日本再次与中国交往时,日本已经开始走一种平等的路线,给隋炀帝的国书中写道“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这样的国书引起了皇帝极大的不悦。之后尽管日本在白村江之战中被唐军击败,日本仍然没有臣服中国的意思,这种铮铮铁骨在东亚各国中无疑是个异类。元朝两次入侵日本失败,更加增强了日本的独立性。日本这种独立性在一个不平等的外交体系中显示的不屈的精神确实值得赞扬,这种精神的来源,可说是由日本的地理位置、民族性格、外交政策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日本旁边一个强大的中国的存在使得日本并不能发挥出强大的国际影响,日本确实试图像中国一样建立自己的“小中华体系”,将琉球、朝鲜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但这种企图也暴露了日本对中国无法摆脱的模仿,即便是这种“小中华体系”存在,日本仍然笼罩在中国的阴影之中。当然,不唯日本,在传统东亚国际关系中,中国一向有着不可动摇的优势。日本处于亚洲的最东端,与大陆的联系颇为松散,中国的影响并不能像在朝鲜半岛那样深远,但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联仍然不能忽略。日本一方面不断地向中国学习,另一方面一直努力地使自己能够超越中国,丰臣秀吉、德川光国、本居宣长,这些人无论是军人还是政客,还是文人,都在朝着超越中国的目标努力。回过头来看这段历史,丰臣秀吉是失败的,他狂妄的计划现在显得十分可笑,但是,很难讲这场战争的胜负,正如《明史》所言,(壬辰战争)前后七载,丧师数十万,糜饷数百万,中朝与朝鲜迄无胜算,至关白死,兵祸始休。若不是丰臣秀吉暴病身亡,朝鲜局势实属难言。对于朝鲜、越南,中国在其领土上或者曾统治一时,或者曾获得赫赫武功,但在日本没有,这对日本来说是一件十分值得骄傲的事情。在进入江户幕府之后,在日本思想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重要的莫过于国学的兴起。国学是指由契冲、荷田春满、贺茂真渊,尤其是贺茂真渊所开创,并由本居宣长加以完成的一连串的思想系列。国学的发展过程亦是日本思想界对儒教尤其是朱子学的扬弃的过程。可以说,国学家们在思想界完成了丰臣秀吉想在军事上完成的梦想,即摆脱对中国的崇拜,将日本塑造成一个理想的神道国家。本居宣长认为,儒教的“天命观”只是臣下夺君上之位的“邪智奸术”,而在日本“虽经万代,君臣无异其位”,且日本原本是安宁幸福的,只是因为中国的鬼蜮伎俩传入才使得日本变得堕落。国学的发展显示了日本谋求思想独立的强大意愿,但这种意愿在传统的东亚社会中注定要碰壁,正如政治上日本要模仿中国建立“小中华”体系一样,日本国学的发展虽然是对儒学的猛烈抨击,但其所用的理论均受到儒教思想的强烈影响,即国学家们是在用儒教的理论来批判儒教。也许给国学家们足够的时间,他们可以最终发展出一套属于日本的理论以摆脱儒教的制约,但历史并没有给日本这种选择。1853年,培里以武力强迫日本开港,这是日本走进近代的第一步。但之前日本国内兰学的兴起,向强国学习的优良传统,清政府的前车之鉴,这些都成了日本顺利完成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有利因素。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击败中国,这是东亚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由此,东亚世界的领导力量不再是几千年来的中国,日本成了亚洲复兴的担纲者,这一点在日俄战争后变得更加确凿无疑。但这时的日本却并没有积极地担当东亚领导人的角色,日本变得越来越像一个西方国家。脱亚论在日本的泛滥将日本与东亚对立了起来,日本成了列强俱乐部的一员,其强国地位的建立过程亦是向周围国家发动侵略的过程。而无论是脱亚还是入亚,体现的只是日本在某个阶段的政策倾向,其历史传统、地理位置、文化特征、人口构成种种因素都决定了日本毕竟是一个亚洲国家。这种与亚洲的联系的客观性也影响着日本政策的制定,日本的民众愿意接受东亚领导者这一角色,政府在这个角色的掩护下可以更加方便地侵略邻国、欺骗国民。“大东亚共荣圈”正是这种心态的实际产物,日本从此踏入歧途。在这个过程中,恐怕东亚传统的“华夷之辨”的思想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华夷之辨”塑造了一个华夷二元对立的传统东亚,“华”是优秀的,“夷”是劣等的,“华”接受“夷”众星捧月般地贡奉,“华”为“夷”纲。日本在大量摄取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这种二元对立的“华夷之辨”的思想也大量摄入,但任何一个民族都不会甘心居于一个劣等民族的地位,既然不想做“夷”,那就只能做“华”了。不能否认的是,从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的这段时间是日本在国际上的“黄金时期”,传统的国际社会中,日本的影响只能在中国的阴影下发挥,是以以往东亚的国际交流中日本积极建立小中华体系、数度入侵朝鲜颇有点东施效颦的味道,而二战前的日本则是真正有了与其“雄心壮志”相称的实力。日本误入法西斯歧途,也不能不说和日本传统中的自我优越感有着深刻的联系,日本文化常常体现出一种自民族主义。日本是一个神道国家,日本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此类观念一方面使得日本能够自强不息,绝不甘居人下,另一方面也使得日本将其他民族看做是异质的,是敌对的,是劣等的。在帝国主义、法西斯主义横行的特殊环境下,对外侵略也就成了历史的选择。另外,这时期的日本尽管强大,但其思想明显没有摆脱传统主义的影响。其炮制出的“大东亚共荣圈”和传统的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何其相似,“小中华”体系已经不算什么了,日本要塑造一个“大日本”体系!那么这场战争的发动一方面是勃兴的法西斯主义的推动,另一方面,恐怕是日本在向丰臣秀吉“致敬”吧,日本人的心底依然有一个“使四百州尽化我俗”的美梦。在明治维新到二战战败的这段时间里,日本虽然奉行帝国主义政策并最终战败,但依然不得不承认,大和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能够保证这个国家在国际活动中维持大国的尊严。同样,这段时期也是一个过渡时期,是中国影响日本的最后的时期,在战败之后,美国在日本取代了传统中国所占的地位。现代化兴起之后,传统中国就全面衰落了,这种衰落同样发生在日本,在过渡时期里,还可以看到传统中国对日本的残余影响,但在二战以后的日子里,甚至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和日本都没有直接的交流。二战的失败迫使日本以一种激烈而惨痛的方式来反思自己,重建自己。站在距离二战结束后已近七十年的今天,我们已经能够对日本的独立与复兴拥有一份信心。如果说传统的日本生活在中国的阴影之下,那么当今日本则是生活在美国的阴影之下,日本第一次开国是伴随着中国的衰落,第二次开国则伴随着美国的强大,正在进行的“第三次开国”则要伴随着美国的衰落了。这个过程从日本经济腾飞开始算起的话到现在也有六十年了,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但日本的独立意识是深深植根于其民族灵魂深处的一种意识,可断言如今,已成为经济巨人的日本必不会甘心做一个政治上的侏儒。其实,日本向来有向强国学习的传统,这也对日本的文化属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有学者认为日本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东西文化的一种杂交文化,但也有学者认为日本对于不同的文化只是机械地吸收,不同的文化在日本精神世界内部只是转换了空间配置而已。假如真的像后者所说,那么将来有一天,中国再次成长为一个强大的国家的时候,也许日本又会反过头来靠近中国呢。就中国国内来说,再继续沉浸在天朝美梦的幻想中早已是不合时宜,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以全新的思维建立一种全新的国际交往模式。日本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他从很早起就一心要从中国的影响下独立了。而就日本来说,脱亚论已成陈迹,日本必须重新考虑其在亚洲的位置。就像日本走过的摆脱中国的道路一样,现在的日本也必须努力去摆脱美国的影响,当然这条道路最好不要再发生战争。历史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经验,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对于传统的二元对立的外交模式,现在已经完全不适用了,这些故旧的糟粕,放置它们的最好的地方就是故纸堆了。也只有中日两大强国坦诚相待,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去看待历史,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开创未来,东亚的伟大复兴才可以成为现实。主要参考书目[1] 王晓秋:《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2] 汪向荣、汪皓:《中世纪的中日关系》,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3] 韩升:《东亚世界形成史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4] 韩东育:《东亚的心胸》,《读书》2008年第8期。[5] 黄枝连:《天朝礼制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6] 黄遵宪:《日本国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7] (日)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朱荫贵、欧阳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8] (日)丸山真男:《日本的思想》,区建英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9] (日)梅棹忠夫:《文明的生态史观》,王子今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

列岛,荡漾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震撼着日本人的心。但是,潮水有涨必有落。在西西方文化为媒介,创造日本现代文化的道路。可以说,明治后期文化已经完成落现代转型,并且在与西方文化共流、撞击与相融中,探索出现代日本文化发展的独自道路。  短命的大正文化 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起来。在平城京(奈良建有东大寺,地方各国建有国分寺,此外还有法华寺、西大寺、唐招提寺等许多著名的寺院。律令制集权国家解体以后,政治次序失控,封建混战频仍,社会动乱,民众渴望在佛教中寻求精神寄托,于是一些理论通俗、方法简捷、更容易被民众接受的宗派,如真言宗、法华宗、禅宗和净土宗等广泛流传起来。中国禅宗佛教由于融合了儒和道的某些思想因素更富有政治宗教色彩,禅宗宣扬“心是佛,心外无佛,佛外无心”,主张只有一心向佛,人人皆可“顿悟”成佛。因此,禅宗传入后得到迅速发展,成为日本佛教的主流派别。  中国佛教传入日本以后,经过长期发展,到镰仓时期脱离了大陆佛教的特色,佛教日本化,成为日本人精神生活的基调,对日本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佛教传人日本以前,日本人的信仰是从原始宗教发展而来的神道教,最初以自然精灵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主要内容。儒学和佛教传入日本后,吸收了儒学的论理道德观念和佛教的某些教义,逐渐形成一种多神信仰的宗教体系,号称有八百万神和一千五百万神。特别崇拜作为皇祖神的天照大神,宣传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后裔,并据“神敕”实行世袭统治;日本人的祖先是天照大神属下的诸神,即为“天生民族”,故称日本为“神国”。祭祀场所称“神社”或“神宫”,地位最高的神社如伊势神宫。神社和寺院一样占有大量土地享有免税特权的大封建主。  神道教保留许多原始宗教残余,且没有系统的经典和完备的宗教组织,素质低下,因此无力与佛教竞争,长期出于依附的地位。根据“佛主神从”理论,神道教所奉之神被解释为佛或菩萨的化身,作为佛教的保护神,真言宗把伊势神宫所奉的天照大神和丰受大神说成是大日如来的化身。  江户幕府时期,佛教衰落,神道教摆脱附属地位而独立发展起来。神道教吸收中国理学某些学说,强调忠皇忠君,鼓吹建立以神道教为统治思想的国家次序。明治维新后,为巩固皇权,以神社和神道作为国家神道,提倡“神皇一体”、“祭政一致”,神道教空前发展,成为天皇统治的重要思想武器。  [编辑本段]日本文化特点  无论日本和中国在历史上文化交流是多么频繁,相互影响是多么深远,从古至今,日本文化的发展还是有它的许多特点,有许多既不同于中国,又不同于西方的发展规律。在日本文化(包括性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看起来是很矛盾对立的现象,可是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自具一格的东亚文化,这种情况可以说是举世罕见的。所以美国哲学家穆尔认为,日本文化是“所有伟大的传统中最神秘的,最离奇的”。  这种矛盾与统一首先表现在文化的吸收性和独立性方面。  从历史上看,在1000多年的时间里,日本大量吸收了中国的大唐文化。1868年德川政权崩溃、明治维新开始后,日本进入了“文明开化”时期。在这个时期,日本按照11个世纪前全盘接受中国文化的方法引进西方的文明,并取得了巨大的效果,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奠定了基础。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要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本国的和外国的历史,以及佛教、儒教甚至基督教都曾对日本文化起过作用,日本在变化,但是却从未真正脱离其最古老的本土文化根源。  以上这种情况可以从日本社会的许多现象看出来。现在电视、空调、汽车、电脑、出国度假等已深深地渗入了日本的普通家庭,日本人的生活表面变得无可辨认了。尽管如此,在现代化的帷幕背后仍旧保留了许多属于日本本土文化的东西,从深层分析看,日本仍是一个传统的国家。例如,他们爱吃生冷的食物,比较崇尚原味;喜好素淡的颜色和天然情趣;家族势力、家族意识和集团意识很强;民间信仰和巫术特盛;  女子对男子的温顺和依赖;想发财,能发财,但发了财以后又不知所措;等等。  这种矛盾与统一又表现在文化的输入与输出方面。  日本是个十分重视也十分善于吸收和输入他国文化的民族,从7世纪的“大化革新”大规模地输入大唐文化,到19世纪的“明治维新”大规模地吸收与输入西方文化,都对日本的发展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相比较而言,中国在历史上就不太善于吸收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文化,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固然是一种优势,但是如果只注意输出而不重视输入,不重视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吸取营养、不断地发展自己,那么这种优势也会走向反面。  随着日本经济的高度增长,日本向外推销自己文化的意识越来越强烈,而且提出了战略性的口号,那就是曾任日本首相的中曾根康弘所说的“国际化”。在这方面,日本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据90年代的一份统计资料说,由日本官方机构主持的海外文化交流项目,诸如邀请或派遣学者、留学生,开展大型文化活动等等,每年的经费预算为10亿日元。日本外务省所属的国际交流基金,鼓励、资助的主要是和日本有关的项目,例如国外的日语教育,日本文化和文学著作的研究、翻译和出版,或与此相关的文化活动。政府的这种大投入推销本国文化的举措收效显著。日本的茶道、花道之所以享誉世界,日本的文学作品之所以有众多语种质量较好的译本,和这些举措是有密切关系的。  还有一个矛盾统一的方面是日本旧时的官方文化和民间文化。  在日本古代,不论政府如何强调外来文化,可是民间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有所保留。例如,在平安时代(公元794-1185年)大力提倡大唐文化的时代,日本所有的文人男子都用汉语写作,但是妇女不这样,结果她们成为日本本土文学的先驱。  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可以在政府准许、控制的许多地区的界线内随心所欲。在那里,男扮女装的演员、男性卖淫者、妓女、木版画家都能取悦于神。江户时代的城市民间文化,尤其在比较繁荣的17世纪,和这个狭小的享乐世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作家、音乐家、演员、画家都出入于或活跃于这个受官方蔑视、可是却深为平民所喜爱的“淫荡世界”。暴烈的娱乐和荒诞的色情在官方的严格控制下仍旧成为人们发泄情感的重要手段。不论时代如何变迁,这类文化的根本性变化很小,对这个现象的重要性是不可低估的。  最后,这种矛盾统一又表现在对性的文雅和粗俗方面。  应该认为,总的说来,日本民族是一个文雅的民族。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轻柔、温顺、礼貌而且温和”,他们是以“温和的人的感情”而不是以“干巴巴的、生硬的理论思想”来表达他们自己的。和大多数其他民族相比,日本人更受感情的约束。例如,当两个人争论时,西方人往往生气地说:“你难道不明白我说的意思吗?”而如果是日本人,他会将怒火和不悦隐藏在礼貌的面具之下,说道:“你难道不明白我的感情吗?”从总的看来,日本人比较宽容,常常用不同的方式维持表面的和谐,冲突总是被一层温和的、礼貌的面纱所掩盖。  这种文化现象当然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表现在男女的性问题上。在日本男女的性交往过程中,即使是嫖妓,人们也讲究规矩,讲究礼貌,把最粗鄙的性动作用一层文雅的外衣遮盖起来,否则怕被别人看不起,而绝大多数日本人是很要面子的。在这方面,似乎和中国古人所提倡的“温、良、恭、俭、让”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不同的地方是,日本人更重视把这种态度形成一种外在的礼节,而且还存在形成鲜明对比的粗犷、暴烈的一面。  [编辑本段]日本传统器皿  日本的陶瓷器皿历史久远,大约在一万年前,日本就有了不同样式的土器,绳文土器、弥生土器等。  日本陶瓷绘画色彩绚丽、构思大胆,设计新颖,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趣味高雅的陶瓷,使日本陶瓷更加闻名于世。  日本最初的陶器是在奈良时代,模仿中国的唐三彩制造的,采用了称为“奈良三彩”的白、绿、茶色的釉彩。  陶艺历史  大约在一万年前,日本就开始制作土器了,根据时代和式样的不同,起名为绳文土器、弥生土器。 其中绳文土器是低温下烧制的很厚的黑褐色的土器。弥生土器则是在高温下烧制的较薄的红褐色的 硬土器。 陶器的产生则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一般认为,日本最初的陶器是在奈良时代,模仿中国的唐三彩制 造的,采用了称为“奈良三彩”的白、绿、茶色的釉彩。  奈良三彩以后,日本大约近500年没有再 制造陶器。这期间日本全国制造的是被称为须惠器的、坚硬、烧透的灰黑色土器,但这种土器到了 平安时代末期几乎也消失了。  真正烧制陶器是在镰仓时代,濑户一个叫藤四郎的人从中国引入了技术,制造水壶、香炉、佛具等。以后直到室町时代,除了濑户以外,信乐、常滑、丹波、备前、越前等地也能制造陶器了,被称作 日本的六大古窑。再后来1616年,朝鲜的李参平在肥前有田成功地烧制了瓷器,日本的陶瓷制作就此开始了。接着有各种烧器产生,其中伊万里瓷器在欧洲也享有盛誉。  京烧:  在京都制造的陶瓷器总称为京烧,又叫清水烧。京烧质地细腻,色彩和谐。盘子、花瓶、茶具和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工艺瓷器都是很好的旅游纪念品。  有田烧:  江户时代初期(1616年),朝鲜的李参平在现在的佐贺县的有田陶土矿成功地烧制瓷器,便开始生产日 本最早的瓷器。这种日瓷立即受到欢迎,人们把这种陶器就叫有田烧。  九谷烧:  九谷烧的绘画色彩绚丽、构思大胆,设计新颖,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据说九谷烧的窑在1700年左右被封锁过,在江户时代后期再次复兴。所以复兴前的陶器叫古九谷烧。  乐烧(しがらきやき):  以烧茶器为主的乐烧在京都也发展起来了,本阿弥光悦制成了品味极高的茶碗。光悦被誉为是日本近世初期的代表文化人。他多才多艺,在绘画、书法、陶艺、著作、出版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  郝绘烧  郝绘烧:  在宽永时期(1624年——1644年)结束时,酒井田柿右卫门成功地制成了第一件涂釉瓷器,完成了赤绘烧。 之后肥前地区的瓷窑迅速发展提高。因而把它又命名为 伊万里瓷器。 这种瓷器不仅在日本国内大受欢迎,而且在欧洲也享有盛誉。  美浓烧  进入江户时代,美浓烧作为平民的日常餐具广为需要,成为国内有数的陶瓷器生产地至今。日本歧阜县瑞浪市已有1300多年的美浓烧陶瓷制作历史。瑞浪市的陶瓷制作艺人们采用多种工艺和精细无机无毒釉彩,烧制窑温达到了1240-1260?C,而非通常的700-800?C,坯体所含金属经充分氧化,其中的金属含量远低于日本国家标准(铅5mg/L,镉25mg/L)和中国国家标准GB 13121-91(铅7mg/L,镉5mg/L),生产出的陶瓷制品符合人们对绿色环保产品的需求,在日本和欧美市场倍受青睐。我们平时使用的洋式餐具、和式餐具的大约50%以上实际上是美浓烧。  日本著名瓷器美浓烧,各色图按搭配,并配有精致木盒,不仅做为餐具十分实用,还具有收藏价值。  玻璃器皿:  冲绳所在的琉球群岛一向以玻琉制品而著称。二战后,人们从战争的废墟中拣出了玻璃碎片,以此为原料加工各式玻璃制品。它们大多具有鲜艳的色彩,十分抢眼。至今,冲绳的玻璃器皿的制造沿用的还是几十年前的老手法。另外,北海道的玻璃器皿也相当出名。  碧多萝器皿  碧多萝器皿:  日本的器皿向来以图案独特、做工精巧而闻名,“碧多萝”是器皿中的精品,自江户时代起它就是长崎独有的土特产品。“碧多萝”源于葡萄牙语“VIDRO”。这种器皿极为昂贵,色彩独特,充满了异国情调。  传统的漆器餐具  日本情况则不同。他们的生活文化自唐以来,即奈良时代开始,一直没有大的改变。虽然日本是经济强国,现代化的生活水准也很高,但使用漆器作为日常生活用品的习惯并无多大变化,而且还特别珍惜和保护传统漆器在现代生活中的位置。在日本的礼品展销会及各大商场中成套的日用漆器名目繁多、品种齐全、档次各异。每种器皿的用途分工细致明确,不仅有专门用来喝汤、盛蔬菜、装饭、放生鱼片的用具,在各种节日中还要使用不同的器具以配合不同的习俗和食物。比如端午节,就要用一套专门吃粽子的餐具。据介绍,日本平均每个家庭使用的仅仅是漆器托盘就不少于10个,再加上各种漆碗、漆杯、漆盘等,每个家庭使用的漆器数量是非常可观的。特别是漆碗,在人们的生活中,使用面很广,不但家庭使用,而且餐馆、饭店也很普及。据说一年销售量达一千万件以上。此外,社会交际,婚丧嫁娶,红白喜事,日本民众都有选择漆器作为礼品的习俗。  一般建筑物的正式进出口被称为「玄关」。在访问传统民宅时,客人先在稍带庄严感的「玄关」前止步并告知来意,然后拉开拉门,进入被称为「三和土」的平地。家人在面对平地的小房间迎接客人。相互寒暄后,客人这时才脱去鞋子,走上高一台阶的板地(日语称「式台」),并被带引进入里面的房间。  「玄关」是区隔内部与外部的空间,同时,对于习惯于进门脱鞋的日本人来说,这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空间。如今,即使是公寓等集合式住宅,也必然有「玄关」,虽然那已是一种简化了的「玄关」。  「玄关」原是佛教用语,指的是禅宗寺庙的入口处,但是,据说这一词又有严格的禅道入门的含义,修行的僧侣们非常注重「玄关」,将其视作为是修道的第一步。到了17世纪左右,武士们开始在宅邸的进门处建造了一个带有「式台」的空间,并将其称为「玄关」。后来,一些富商的住宅中也开始建造「玄关」,渐渐地,「玄关」便普及到了一般民居。  在现代,「玄关」被认为是家居中格调最高的「神圣场所」。作为区分「家内」与「家外」的界地,「玄关」可以说是每个家庭的「脸面」,因此,人们多用花或其它饰物来装点「玄关」。由于这是一个重要的空间,所以,规矩也较多。  例如,在访问他人家庭的时候,须在住宅外面脱去大衣和帽子,整衣后再进入「玄关」;参加葬礼回来,要在身上撒些用以洁身的盐,拂去污秽后再进入「玄关」;脱鞋也讲究礼节和规矩,脱下的鞋要鞋尖对齐并朝向门口,同时,鞋子须摆放在稍微靠近边上,不能放在中央。  有80年历史的民宅的「玄关」。近些年,这种旧式的「玄关」已经几乎看不到了。  来访者在「三和土」  (1)等候主人。当主人来到「玄关」内侧的被称为「寄付」。  (2)上脱去鞋子,上到「式台」。  (3)进入「寄付」。也有的人家在「寄付」处放置屏风。  (4)的房间迎客时,来访者在「脱鞋石」。

日本流行语,大家感情趣的;日本礼仪风俗,对出国有帮助的,能勾起出国同学兴趣的;日语中有时会出现的搞笑的错误,让同学们笑着接受;再来点日语需要注意的关键,让老师知道你讲的有用加油 么么

语言类的和经济类的比较好些!

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化论文格式要求多少字

希望能够帮助你,望采纳!!! 关于日本文化的论文 从中日简体字的字形差异看日本文化 【内容提要】 汉字从传入日本到现在,受到日本语言、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融会为日本文化的重要部分。文章通过对中日简体字的字形比较,揭示了日本为了使汉字能够很好地表现日本文化,在汉字字形整理中不仅兼顾“初形本义”,即所谓“传统字理”,而且更是以民族文化为本位的思想意识,反映了既吸收和借用了中国的汉字文化,又脱离中国文化束缚的、与中国汉字文化相呼应的日本汉字文化的特点和民族心理。 中日简体字的字形差异及其原因 根据日本内阁1981年颁布的《常用汉字表》(1945个)和我国通用汉字表中的一级、二级常用汉字(3500个),可以发现大约有600多个汉字存在着字形上的差异,其中属于结构字形上差异的大约有588个,如:県(县)、伞(伞)、(亲见)(亲)、気(气)、机(几)、里(里)、默(默)等;属于外貌字形上差异的大约46个,如:亚(亚)、渴(渴)、穂(穗)、鸟(鸟)等。(括号外的汉字为日本简体字,括号内为我国的简体字)。 中日汉字在字形结构上出现差异,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双方在汉字字形整理中遵循的取字或用字原则有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日本《常用汉字表》取字比较注重“初形本义”.即所谓“传统字理”。如果从大处着眼,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字形与字义两者完全契合的。如:“为、昙、碁、车、马、风、竜、贝”等字;另外一类是取字或者用字意图与本义并不完全契合,而只具有某种曲折的间接联系的。与前一类相比,后一类的情况在数量上占了绝对的优势。另外,如果数体都符合“初形本义”,即所谓“传统字理”,那么则选择以笔画少的为正体。如:“竜”与“龙”本是一对异体字,都能体现字的“初形本义”,但是由于前者笔画少,所以取其为正字。我国在整理字形时,本着从简,便于应用的原则。“整理字形的标准是:同一个宋体字有不同笔画或不同结构的,选择一个便于辨认、便于书写的形体;同一个字宋体和手写楷书笔画结构不同的,宋体尽可能接近手写楷体,不完全根据文字学的传统。” 2.从深层次上讲,日本取字、用字的原则还与其文化息息相关。字形是文字内容的形式承载,是文字能够成其为文字的物质依托。对于文字实现其消除有声语言传递的时间障碍来说,字形固然是必要条件,而文字的文化功能,特别是其文化蕴涵功能又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字形来实现的。字形是汉字文化蕴涵的镜像。同一个字如果存在不止一个字形,也就是所谓异体字,其形义之间便有了多维的联系,而这种具有多维的形义联系的字形又有更多的机会蕴涵某种文化信息。同字异形不光有历时更替的,而且也有同时共存的。汉字从传入日本到现在,受到日本语言、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融会为日本文化的重要部分,而日本为了使汉字能够很好地表现日本文化,在汉字字形整理中不仅兼顾“初形本义”,即所谓“传统字理”,而且更是以民族文化为本位。 日本的汉字文化蕴涵 1.单字文化蕴含考 “灾”和“灾”,均属会意字。《说文,川部》: 之灾。日本列岛濒临太平洋,属于著名的地壳变动地带,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地震、火山、海啸、台风和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岛国,日本选用“灾”字的意图不仅是因为该字形描绘的是字义所指现象发生的原因——水、火,更符合“初形本义”,而且也符合日本的自然环境。而我国简化了的“灾”的字形只是勾勒字义所指现象的典型表现——房屋遭火焚。 “羲”和“义”,“羲”为会意字,甲骨文从羊,从我(刀锯),表示用刀锯屠宰牛羊以祭祀。金文大同,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羲。而“我”是象形字,本义当为锯类工具,后假借为第一人称代词,《说文,我部》:“羲,己之威仪也”,日本依旧以“羲”为字形,未作简化,取字意图首先是为了确保该义所指概念密切联系的现象(我国则将其符号化,简化成了“义”,已无法看出字源)。另外,日本的“羲”,既不来自中国的儒学,也不来自东方佛教,是一个日本的范畴。包括良心、名誉、情面、义气等,实际上含有不让自己的名字和声誉被任何诋毁所玷污的责任。这种“羲”的责任在大量传统文学中得到赞颂,并被同武士的德等量齐观。其中最流行的就是堪称日本民族叙事诗的《忠臣藏》(又名《四十七浪人的故事》),讲的就是47位忠义浪人抛弃自己的一切,为主君挽回面子而复仇、然后集体剖腹的故事,起因就是一位地方大名自尊心受辱,觉得有损威严而已。虽然在世界文学史上并无多大的价值,但是却被选人本国的教科书,在剧院里演出,拍摄成现代电影,印成通俗出版物,成为今天妇孺皆知、日本生气勃勃的文化的一部分。 “耻”和“耻”本是一对异体字,我国以“耻”为正体选用字,日本《常用汉字表》以“耻”为正体选用字,中日正好相反。《说文》:“耻,辱也。”小篆字形作“耻”,从耳从心,会意,给人以“听到批评时,心里羞愧”这样的联想。这是“耻”之“初形本义”。“耻”写作“耻”,由会意字变成了形声字,从耳止声,这是汉字经过隶变,很多偏旁和笔画混同了,这使汉字的理据性大大减弱。因而,学者们都认为“隶书”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由此可见,日本《常用汉字表》取“耻”的意图不仅是因为“耻”这个字形更符合该字隶变前的“初形本义”、“传统字理”,即该字形是以本义所指概念引出的结果来表示本义的(我国则根据从俗原则取“耻”),而且从另一方面看,日本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社会,至今也仍然谈不上开放,封闭、保守、排外等特色依然存在。长期以来,日本人已经完全习惯了在一个狭小、封闭的集团空间中生活,每时每刻都注意着他人的眼色、目光行事。著名的日本语言学家金田一春彦先生在自己每天行为的根本准则)。”所以日本人的“羞耻心”源于企图掩藏自己的毛病、弱点以及与他人的不同之处,避免因暴露了这些而受到歧视的心理,是一种以自己为核心,把自己和别人相比较时所产生的一种自卑心理。 2.字组文化蕴含考 (1)“颜”和“裹”——表和里的矛盾性格写照。“颜”为形声字,篆文从页,彦声。隶变后楷书写作“颜”。《说文,页部》:“颜,眉目之间也,从页,彦声。”本义为眉目之间,俗称印堂。后来又引申为额头、面容、面子、色彩等。“裹”,表示衣服的内层:绿兮衣兮,绿衣黄衣。后引申泛指里面。日本常用汉字表保留着这两字的初形,我国则简化成“颜”和的才是真心话)。”这就是日本人特有的“颜”和“裹”的行为观念。日本人一直用“颜”这个词来表示人格、人品、权力、名誉等,一方面注重表面上的现象,而另一方面,他们更重视“隐藏着的、朦胧的、模糊的”“裹”。日本人之所以注重“颜”,是因为他们认为这关系到人格、人品、名誉等,但是能左右这些的本质东西的还是“裹”。日语里有一句非常有名的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发现日本人不喜欢露骨的、直来直去的说法和行为,因为一旦事情太明了,事物的任何价值也就随之消失了。 (2)男汤(男澡堂)、女汤(女澡堂)、钱汤(澡堂)、秘汤(坐落在深山中鲜为人知的温泉)——日本的澡文化“汤”,形声兼会意字。金文和篆文从水,汤声也兼表热义。隶变后楷书写作汤。《说文,水部》:“汤,热水也。从水,昜声。”本义为热水。又特指温泉(海内温汤甚众,有新丰骊山汤)。日本取其“初形本义”,未作简化,而我国则取其引申义(带汁液的菜食),简化成“汤”。基于火山众多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日本成了一个温泉的王国,全国有数以万计的天然温泉,为日本人满足肌肤之悦、养生休息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不仅温泉浴场遍布东瀛列岛,而且投币式淋浴箱也随处可见,公共澡堂生意兴隆,使日本人成为世界上最喜欢洗澡的民族。洗澡在日本有着宗教上的意义,即洁净、清静及信仰,表现出对神的感谢和佛教中的无我无欲、身心皆融入净土般的“圣境”。追求“洁净”自然也就成为超越时代的、绝对的美学原则。这一原则深刻地影响着这个民族的审美感觉、道德意识乃至文化心理,给这个民族打上了鲜明的精神标记。如进门脱鞋的规矩和礼仪;还有千百年来,统治着日本主流画坛,最能拨动日本人心弦的,始终是那种清爽、明净,或略带朦胧的风格。 3.字系文化蕴含考 (1)“门”旁文化考——日本的和式建筑、空间文化一瞥。日本是寸土寸金的岛国,日本人合理地利用空间,巧妙地使狭窄的空间表现出美感、协调感和实用性,形成了特有的空间文化。而日本的和式建筑就是空间文化的代表杰作。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门”旁的汉字——“関”、“间”、“闲”。 《说文,门部》:门,闻也,从二户,象形。日本为保持其象形度,借用该字后没有简化,(我国则省作“门”)。日本人说的“门”,几乎都是建筑在“边界线”上的门,是意味着与外界隔离开的大门,总称是“出入口”,一般都不上锁,而房屋内的门多用“~口”、“~户”。中国的宅院,一般都有好几个“门”,而日本的宅院只有一个。再看“関”字,为会意字,金文从门,中像有闩之状,隶变后楷书写作关,异体作阴。《说文,门部》:“关,以木横持门户也,从门, 声。”本义为门闩。日本把“房门前后的一块地”称为“玄关”,该处一般要比屋里低出十公分左右,日本人在接待外人时,常常在“玄阴”应酬而已,如轴、插一束鲜花,别无他物。看起来好像白白占去了一块空间,可是对于日本人来说,它是体现房屋主人审美情趣的重要空间。“同”,原为“闲”,会意字,用门中可以看到月光会空隙之意,篆文将月移到门中并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闲。俗改月为日写作同。《说文,门部》:“闲,隙也,从门,从月。”本义为空隙。上述的“玄関”也是“间”的很好体现。“玄阴”既不属于房屋的“内”也不属于“外”,而是“内”与“外”的“间”。“玄阴”给主人和客人一个回旋的余地,主人可以在“玄関”判断是否请客人进屋。即使不请客人进屋,因为已经在“玄阴”接待了,所以也不算把客人拒之门外。日本人之所以很注重“玄阴”,留心把它搞得整洁明亮,就是因为“玄阴”是生活中重要的“间”。“间”是一种情境,一种氛围,它给人留有充分的想象、判断的余地,而这种“余地”是日本文化特别注重和推崇的。如果用“日”代表日本民族,用“门”代表社会环境或规则,那么,“间”字形就恰是日本的人际关系图。从外面的“门”到内部的“日”,中间存有空间,下边留有开口。这空间不是物理上的隔断,而是自己给自己定位并与外界保持联系;这开口是给人留有思考或回旋的余地,以便求得调和。即使是朋友,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产生“美”。所以日本人在表示时空意义上的范围时,更注重把它作为一个空白区的垫在意义。甚至干脆把“人”称作“人间”;伙伴儿称作“仲间”;不知道自己在社会上的子、笨蛋)”。不管与谁交往都要注意“间柄(关系)”。有人把日本文化称为“间人文化”(《间的日本文化》,剑持武彦著,日本朝文社)或“间人主义”(由日本著名教授滨口惠俊提出,相对于欧美国家的个人主义而言),意思就是行动时充分考虑他人或所属组织的立场、心情及相互间的关系,强调相互间的依存和尊重。日本人觉得“同”是一种平衡的感觉,无论对人还是对事,都可以通过其来介入,使原本不平衡的东西变得平衡起来,这里面深藏着日本人对人或事的一种调和感,并反映在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如:日本人很少用握手来表示致意,而一般会和对方保持一段距离,用点头、弯腰鞠躬直至双膝跪下、上身伏地来表示。又如:俳句是日本文化独有的一种诗歌形式,有人说它是世界上最短的定型诗歌,一共只有17个音符。日本人认为好的俳句,并不要求它表达什么思想、主张、情感,更不允许出现什么议论、评判,而是能用语言描绘一个情境,给读者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即能创造令人产生种种遐想的“同”。江户时代的著名俳人地用一个“跳”字传神地联结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时空相交,天地浑然的立体画面。而且它所描绘的那种空凉、寂寥的情境十分符合日本人遐想联翩的审美意境。日本的国技——相扑比赛也极好地体现出“同”的文化。每场比赛之间总穿插发悬赏金、喝大力水、撒盐净化土台等内容,用“间”把紧张的比赛分开,使比赛既紧张又轻松。观众置身于时间和空间相互交替的间隔中,尽情欣赏心、技、体融为一体的古老竞技。而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也在有意无意地磨练自己的“间”意识和“仲间”(伙伴儿)精神。日语里采用“兜圈子”式或婉转的否定式的中性、暧昧的语言也特别多。孕育出这种“间”文化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自古以来的农耕作业要求众人的协调、配合和耐心。同时,年复一年发生的种种自然灾害使他们习以为常并采取积极对待的态度,人们学会了从变化中体会“美”的存在,对于一种状态向一种状态的转变即“间”倍加欣赏。二是日本几乎可以算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人们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十分接近,所以意识形态也相对稳定,相互间有很强的文化认同感。日本人之间的人际交往中往往可以心照不宣地表达感情,“心有灵犀一点通”,而无须多费口舌。还有一个“闲”字,《说文,阴部》:“闲,阑也,从门中有木。”本义为栅栏。后来借作“闲”,由空隙引申为闲寂,这也可以说是日本人的另一种审美追求。由于日本的气候四季分明,日本人对大自然的变迁十分敏感,常常流露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这种“感性”的特征,使得日本人产生了“物哀、幽玄、闲寂”的美学理念。称作“和室”的日式房子干净整洁,在不奢侈的质朴中,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古雅和闲寂的美,从字形上看,日本人不愿意把含有自然之物的“木”(日本人更愿意理解成树木)的“闲”字进行简化,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了。因此,在“门”旁汉字中,不仅蕴涵了日本民族居住空间的审美意识,而且透示出他们对“距离产生美”的审美意识。 (2)“気”字短语一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体现。我国简作“气”,象形字,甲骨文像云层形,因与数字“三”形近易混,金文与篆文稍加弯曲,以像云气升腾流动之状,隶变后楷书写作“气”。《说文,气部》:“气,云气也。象形。”本义为云气。后来做了偏旁,“云气”之意便借用“气”来表示,日本简作“気”,即下半部多了个“乂”。《康熙字典》:“五”,古文为“乂”或于上下各加一平横。《汉字源流字典》:“五”,象形字,甲骨文本像两物交叉形,或于上下各加一平横,以突出纵横交错之意,金文大同,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五”。《说文,五部》:“五,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这是就当时的社会思想所作的附会,本义当为纵横交错。而日本根据《说文》的解释,以与本义密切相关的现象来表示本义为取字意图:“気”实为五行之气,五行即金、木、水、火、土。王充曾在《论衡》中说过,五行之气生万物,人用万物做万事,如果五行之间不能相制,则不能相使,不相克则不能为用。诸物之间相害相利,动物之间相胜相食,都是五行之气在起作用。指出了五行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排斥、相互克制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的协调、结合,才使宇宙万物经常处于平衡的状态。日本人在日常生活当中,不仅尊重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而且非常注重人的心灵感受,良好地保持着和他人的和谐关系,在引进“气”的同时,根据自己本国的生活习惯、思维等对“气”的意义作了进一步的延伸和扩展,使得日语中的“気”更具有一种形象的、生动的色彩。“気”的意义随搭配词及使用场合的不同而不同,不仅能表达变化、流动的自然现象,而且更钟 结语 中日简体字的字形差异主要表现在结构方面,日本的取字原则不仅兼顾“初形本义”,即所谓“传统字理”,而且更体现了以民族文化为本位的思想意识。另外,日本对会意字的保留情有独钟。所谓会意,就是字形构成、形义联系比较松散,需要借助某种程度的联想来领会其理据。这种性质决定了由会意方法构成的汉字有较多机会传载有价值的文化信息。而且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了凡是构成理据所蕴涵的取字或用字思维不符合异国人的思维规律或难以理解和接受的会意字,一般都有某种独特的有价值的异域文化信息蕴涵其中。反之,其构成理据只反映了共同思维规律、普遍观念意识的会意字则一般无跨国文化蕴涵可言。

说起“耽美”,相信熟悉它的人都知道这是“BL”的代名词(“BL”即“boy’s love,字面意指两个男人之间的爱,也就是同性恋其中一种)。“耽美”一词最早是出现在日本近代文学中,为反对“自然主义”文学而呈现的另一种文学写作风格。“耽美派”,他的最初本意是“反发暴露人性的丑恶面为主的自然主义,并想找出官能美、陶醉其中追求文学的意义”。耽美在日文中的发音为TANBI,意为“唯美、浪漫之意”[1]。在中国字义中“耽”字有“沉溺”的意思,所以耽美即沉溺于美。耽美小说是以表现男男情爱故事为主要内容,但是又不能完全等同于同性恋小说,其区别于一般“同志”①小说的最大特点在于,它通常由女性创作,主要观看对象是女性,读者群绝非是同性恋。耽美小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日本产生,九十年代初开始向周边的亚洲国家蔓延。其中影响以台湾本岛这一地区最为巨大。耽美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它的鼻祖是一位名叫森茉莉的女人,她是日本近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森欧外的小女儿,较熟悉日本文学的人,当听说过森欧外,他与夏目漱石齐名。森茉莉从小深受日本传统文学的影响,她的小说《恋人们的森林》(又名《情人们的森林》)《枯叶的寝床》开启了女性描写男同性恋情的时代[2],同时成为了日本耽美小说主流派的宗师。日本文学传统里,认为生命最美的时候是菊花凋落的一瞬间。短暂、奇艳、死亡的意味搀杂在一起。这样的民族审美在文学和艺术中必然倾向了虐恋、宿命和唯美。而深受这种文学传统熏染的森茉莉的每一部小说,都是英俊的中年男人与漂亮的少年之间残酷而美丽的爱情,攻、虐恋、拘禁、鲜血、死亡(以上词汇皆为耽美小说术语)②:《枯叶的寝床》的结尾就是“男主角杀了自己最爱的人,将他的遗体放在枯叶上,自己再躺在他的身边,享受这幸福的一刻……”继森茉莉在1962年出版第一部耽美小说《情人们的森林》之后,大量女性作者进入耽美写作,都或多或少的受到森茉莉的影响,山蓝紫姬子《长恨歌》(虐恋、拘禁)、吉原理惠子《间之契》(拘禁、攻)等等。其中也不乏温馨的优秀作品,可又不可避免的带有宿命感,这以木原音濑为代表人物。耽美小说在日本有独特的地位,从事写作的都是专业写作者,会定期在相关的杂志上连载文章和出版作品,其中的大多数是“科班”出身,具有很高的写作素养,这不同于台湾或其它任何地方的耽美小说作者(台湾的情况在下个部分进行详细的介绍)。随着漫画的盛行,特别是成为日本动画史断代标志的《机动战士高达》触动了“同人女”③的灵感,让动画里面众多的美型男角色互相恋爱,一时极为流行,于是诞生了有别于耽美主流派的“同人志小说”④。从事这部分写作的人身份比较杂乱,创作多是缘于一时的兴趣,这部分作品对台湾的影响远远高出主流派。日本耽美小说的创作在漫画的影响下,呈现出一种独特的“两极”创作群。

日本历史与文化论文格式要求

一、选好课题 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考试本科专业应考者完成本科阶段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应考者的总结性独立作业,目的在于总结学习专业的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说文。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 首先是选择课题。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如果“写什么”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 教育部考试办公室有关对毕业论文选题的途径和要求是“为鼓励理论与工作实践结合,应考者可结合本单位或本人从事的工作提出论文题目,报主考学校审查同意后确立。也可由主考学校公布论文题目,由应考者选择。毕业论文的总体要求应与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相一致,做到通过论文写作和答辩考核,检验应考者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但不管考生是自己任意选择课题,还是在主考院校公布的指定课题中选择课题,都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切实可行的课题。选好课题是毕业论文成功的一半。 一、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以促进科学事业发展和解决现实存在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题要符合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要具有新颖性,有创新、有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或推动作用,一项毫无意义的研究,即使花很大的精力,表达再完善,也将没有丝毫价值。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选题。 ⒈首先要从现实的弊端中选题,学习了专业知识,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和理论上,还要下一番功夫,理论联系实际,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寻找和解决工作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⒉,要从寻找科学研究的空白处和边缘领域中选题,科学研究还有许多没有被开垦的处女地,还有许多缺陷和空白,这些都需要填补。应考者应有独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去思索,去发现,去研究。最后,要从寻找前人研究的不足处和错误处选题,在前人已提出来的研究课题中,许多虽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还有待于丰富、完善和发展,这种补充性或纠正性的研究课题,也是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 二、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切实可行的课题。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不但要有考生个人的见解和主张,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由于考生个人的主观、客观条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选题时,还应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及所具备的客观条件来选题。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综合考虑。首先,要有充足的资料来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缺少资料的情况下,是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论文的。选择一个具有丰富资料来源的课题,对课题深入研究与开展很有帮助。其次,要有浓厚的研究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可以激发自己研究的热情,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以专心、细心、恒心和耐心的积极心态去完成。最后,要能结合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每个考生无论能力水平高低,工作岗位如何,都有自己的业务专长,选择那些能结合自己工作、发挥自己业务专长的课题,对顺利完成课题的研究大有益处。 二、研究课题 选好课题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研究课题,研究课题一般程序是:搜集资料、研究资料、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最后是执笔撰写、修改定稿。 一、研究课题的基础工作——搜集资料。考生可以从查阅图书馆、资料室的资料,做实地调查研究、实验与观察等三个方面来搜集资料。搜集资料越具体、细致越好,最好把想要搜集资料的文献目录、详细计划都列出来。首先,查阅资料时要熟悉、掌握图书分类法,要善于利用书目、索引,要熟练地使用其他工具书,如年鉴、文稿、表册、数字等。其次,做实地调查研究,调查研究能获得最真实可靠、最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调查研究时要做到目的明确、对象明确、内容明确。调查的方法有:普遍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调查的方式有:开会、访问、问卷。最后,关于实验与观察。实验与观察是搜集科学资料数据、获得感性知识的基本途径,是形成、产生、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的实践基础,本方法在理工科、医类等专业研究中较为常用,运用本方法时要认真全面记录。 二、研究课题的重点工作———研究资料。考生要对所搜集到手的资料进行全面浏览,并对不同资料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阅读、选读、研读。 通读即对全文进行阅读,选读即对有用部分、有用内容进行阅读,研读即对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内容进行全面、认真、细致、深入、反复的阅读。在研读过程中要积极思考。要以书或论文中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与研究方法来触发自己的思考,要眼、手、脑并用,发挥想象力,进行新的创造。在研究资料时,还要做好资料的记录。 三、研究课题的核心工作——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在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考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根据选题,确立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提出自己的观点要突出新创见,创新是灵魂,不能只是重复前人或人云亦云。同时,还要防止贪大求全的倾向,生怕不完整,大段地复述已有的知识。那就体现不出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成果了。 根据已确立的基本论点和分论点选定材料,这些材料是自己在对所搜集的资料加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组织材料要注意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注意前后材料的逻辑关系和主次关系。 四、研究课题的关键工作——执笔撰写。考生下笔时要对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注意:拟定提纲和基本格式。 拟定提纲包括题目、基本论点、内容纲要。内容纲要包括大项目即大段段旨、中项目即段旨、小项目即段中材料或小段段旨。拟定提纲有助于安排好全文的逻辑结构,构建论文的基本框架。 基本格式:一般毕业论文由标题、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等4方面内容构成。标题要求直接、具体、醒目、简明扼要。摘要即摘出论文中的要点放在论文的正文之前,以方便读者阅读,所以要简洁、概括。正文是毕业论文的核心内容,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说明研究这一课题的理由、意义,要写得简洁。要明确、具体地提出所论述课题,有时要写些历史回顾和现关分析,本人将有哪些补充、纠正或发展,还要简单介绍论证方法。本论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即表达作者的研究成果,主要阐述自己的观点及其论据。这部分要以充分有力的材料阐述观点,要准确把握文章内容的层次、大小段落间的内在联系。篇幅较长的论文常用推论式(即由此论点到彼论点逐层展开、步步深入的写法)和分论式(即把从属于基本论点的几个分论点并列起来,一个个分别加以论述)两者结合的方法。结论部分是论文的归结收束部分,要写论证的结果。做到首尾一贯,同时要写对课题研究的展望,提及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或可能解决的途径等。参考文献即撰写论文过程中研读的一些文章或资料,要选择主要的列在文后。 五、研究课题的保障工作——修改定稿。通过这—环节,可以看出写作意图是否表达清楚,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是否准确、明确,材料用得是否恰当、有说服力,材料的安排与论证是否有逻辑效果,大小段落的结构是否完整、衔接自然,句子词语是否正确妥当,文章是否合乎规范。 总之,撰写毕业论文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对于缺乏写作经验的学生来说,确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生要虚心向指导教师求教。

论日本从中国影响下的脱离——从蕞尔东夷到世界强国 常常会觉得历史事实与人们的理解相去太远,人们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事情,虽然那不一定是事实,种种的错误迭加起来,使得对历史的评价越来越困难,历史学家在很多时候知道事实是怎样,但历史学家却又不能把正确的事实直接告诉大众,即使是可以,大众恐怕也不会接受正确的理念,人们更愿意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这点在看待日本的问题上更为突出,一个基本的认识是国人普遍认为在传统的东亚关系中,日本像朝鲜、琉球、越南一样只是中国的附属国,实际上,这种说法只不过是国人天朝美梦中的梦呓而已,日本的心思远比国人想的要开阔。传统的东亚国际关系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一种不平等的国际关系,这种不平等与近代列强殖民地之间的不平等又有所不同,在文化上,所谓的“华夷之辨”将中国之外的民族视为劣等的民族,在经济上,用“朝贡贸易”来显示中国对“蛮夷”的恩惠,在政治上,用“宗藩关系”来明确中国对四夷的优势。而日本在这个体系中的地位实是难以划分,日本形成统一国家的时候大约是在4世纪后期到5世纪前期,在统一前,日本列岛上分布的各个小部落向中国进贡的不在少数,大的部落联盟也间或有之(如倭奴国、邪马台国),即使是在统一初期,日本也在向中国不断进贡,南朝时记载的讃、珍、济、兴、武五位国王向中国要求爵位封号的事情即是明证。只是日本的自主意识在这时已经初现端倪,中国的附属国一般会要求互市、内附、册封如是种种,但日本在一开始与中国交往便主动要求对朝鲜半岛南部的控制权,中国方面不满足其要求之后,日本锲而不舍地继续要求,而当希望破灭后,日本便果断地断绝了对中国的朝贡。国人普遍地认为日本使中国的附属国很大原因就在这里,谁也无法否认在国家统一的初期,日本向中国朝贡,再深刻地分析的话,恐怕说这是日本出于利益需要而采取的权宜之计也未尝不可。当日本再次与中国交往时,日本已经开始走一种平等的路线,给隋炀帝的国书中写道“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这样的国书引起了皇帝极大的不悦。之后尽管日本在白村江之战中被唐军击败,日本仍然没有臣服中国的意思,这种铮铮铁骨在东亚各国中无疑是个异类。元朝两次入侵日本失败,更加增强了日本的独立性。日本这种独立性在一个不平等的外交体系中显示的不屈的精神确实值得赞扬,这种精神的来源,可说是由日本的地理位置、民族性格、外交政策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日本旁边一个强大的中国的存在使得日本并不能发挥出强大的国际影响,日本确实试图像中国一样建立自己的“小中华体系”,将琉球、朝鲜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但这种企图也暴露了日本对中国无法摆脱的模仿,即便是这种“小中华体系”存在,日本仍然笼罩在中国的阴影之中。当然,不唯日本,在传统东亚国际关系中,中国一向有着不可动摇的优势。日本处于亚洲的最东端,与大陆的联系颇为松散,中国的影响并不能像在朝鲜半岛那样深远,但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联仍然不能忽略。日本一方面不断地向中国学习,另一方面一直努力地使自己能够超越中国,丰臣秀吉、德川光国、本居宣长,这些人无论是军人还是政客,还是文人,都在朝着超越中国的目标努力。回过头来看这段历史,丰臣秀吉是失败的,他狂妄的计划现在显得十分可笑,但是,很难讲这场战争的胜负,正如《明史》所言,(壬辰战争)前后七载,丧师数十万,糜饷数百万,中朝与朝鲜迄无胜算,至关白死,兵祸始休。若不是丰臣秀吉暴病身亡,朝鲜局势实属难言。对于朝鲜、越南,中国在其领土上或者曾统治一时,或者曾获得赫赫武功,但在日本没有,这对日本来说是一件十分值得骄傲的事情。在进入江户幕府之后,在日本思想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重要的莫过于国学的兴起。国学是指由契冲、荷田春满、贺茂真渊,尤其是贺茂真渊所开创,并由本居宣长加以完成的一连串的思想系列。国学的发展过程亦是日本思想界对儒教尤其是朱子学的扬弃的过程。可以说,国学家们在思想界完成了丰臣秀吉想在军事上完成的梦想,即摆脱对中国的崇拜,将日本塑造成一个理想的神道国家。本居宣长认为,儒教的“天命观”只是臣下夺君上之位的“邪智奸术”,而在日本“虽经万代,君臣无异其位”,且日本原本是安宁幸福的,只是因为中国的鬼蜮伎俩传入才使得日本变得堕落。国学的发展显示了日本谋求思想独立的强大意愿,但这种意愿在传统的东亚社会中注定要碰壁,正如政治上日本要模仿中国建立“小中华”体系一样,日本国学的发展虽然是对儒学的猛烈抨击,但其所用的理论均受到儒教思想的强烈影响,即国学家们是在用儒教的理论来批判儒教。也许给国学家们足够的时间,他们可以最终发展出一套属于日本的理论以摆脱儒教的制约,但历史并没有给日本这种选择。1853年,培里以武力强迫日本开港,这是日本走进近代的第一步。但之前日本国内兰学的兴起,向强国学习的优良传统,清政府的前车之鉴,这些都成了日本顺利完成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有利因素。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击败中国,这是东亚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由此,东亚世界的领导力量不再是几千年来的中国,日本成了亚洲复兴的担纲者,这一点在日俄战争后变得更加确凿无疑。但这时的日本却并没有积极地担当东亚领导人的角色,日本变得越来越像一个西方国家。脱亚论在日本的泛滥将日本与东亚对立了起来,日本成了列强俱乐部的一员,其强国地位的建立过程亦是向周围国家发动侵略的过程。而无论是脱亚还是入亚,体现的只是日本在某个阶段的政策倾向,其历史传统、地理位置、文化特征、人口构成种种因素都决定了日本毕竟是一个亚洲国家。这种与亚洲的联系的客观性也影响着日本政策的制定,日本的民众愿意接受东亚领导者这一角色,政府在这个角色的掩护下可以更加方便地侵略邻国、欺骗国民。“大东亚共荣圈”正是这种心态的实际产物,日本从此踏入歧途。在这个过程中,恐怕东亚传统的“华夷之辨”的思想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华夷之辨”塑造了一个华夷二元对立的传统东亚,“华”是优秀的,“夷”是劣等的,“华”接受“夷”众星捧月般地贡奉,“华”为“夷”纲。日本在大量摄取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这种二元对立的“华夷之辨”的思想也大量摄入,但任何一个民族都不会甘心居于一个劣等民族的地位,既然不想做“夷”,那就只能做“华”了。不能否认的是,从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的这段时间是日本在国际上的“黄金时期”,传统的国际社会中,日本的影响只能在中国的阴影下发挥,是以以往东亚的国际交流中日本积极建立小中华体系、数度入侵朝鲜颇有点东施效颦的味道,而二战前的日本则是真正有了与其“雄心壮志”相称的实力。日本误入法西斯歧途,也不能不说和日本传统中的自我优越感有着深刻的联系,日本文化常常体现出一种自民族主义。日本是一个神道国家,日本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此类观念一方面使得日本能够自强不息,绝不甘居人下,另一方面也使得日本将其他民族看做是异质的,是敌对的,是劣等的。在帝国主义、法西斯主义横行的特殊环境下,对外侵略也就成了历史的选择。另外,这时期的日本尽管强大,但其思想明显没有摆脱传统主义的影响。其炮制出的“大东亚共荣圈”和传统的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何其相似,“小中华”体系已经不算什么了,日本要塑造一个“大日本”体系!那么这场战争的发动一方面是勃兴的法西斯主义的推动,另一方面,恐怕是日本在向丰臣秀吉“致敬”吧,日本人的心底依然有一个“使四百州尽化我俗”的美梦。在明治维新到二战战败的这段时间里,日本虽然奉行帝国主义政策并最终战败,但依然不得不承认,大和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能够保证这个国家在国际活动中维持大国的尊严。同样,这段时期也是一个过渡时期,是中国影响日本的最后的时期,在战败之后,美国在日本取代了传统中国所占的地位。现代化兴起之后,传统中国就全面衰落了,这种衰落同样发生在日本,在过渡时期里,还可以看到传统中国对日本的残余影响,但在二战以后的日子里,甚至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和日本都没有直接的交流。二战的失败迫使日本以一种激烈而惨痛的方式来反思自己,重建自己。站在距离二战结束后已近七十年的今天,我们已经能够对日本的独立与复兴拥有一份信心。如果说传统的日本生活在中国的阴影之下,那么当今日本则是生活在美国的阴影之下,日本第一次开国是伴随着中国的衰落,第二次开国则伴随着美国的强大,正在进行的“第三次开国”则要伴随着美国的衰落了。这个过程从日本经济腾飞开始算起的话到现在也有六十年了,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但日本的独立意识是深深植根于其民族灵魂深处的一种意识,可断言如今,已成为经济巨人的日本必不会甘心做一个政治上的侏儒。其实,日本向来有向强国学习的传统,这也对日本的文化属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有学者认为日本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东西文化的一种杂交文化,但也有学者认为日本对于不同的文化只是机械地吸收,不同的文化在日本精神世界内部只是转换了空间配置而已。假如真的像后者所说,那么将来有一天,中国再次成长为一个强大的国家的时候,也许日本又会反过头来靠近中国呢。就中国国内来说,再继续沉浸在天朝美梦的幻想中早已是不合时宜,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以全新的思维建立一种全新的国际交往模式。日本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他从很早起就一心要从中国的影响下独立了。而就日本来说,脱亚论已成陈迹,日本必须重新考虑其在亚洲的位置。就像日本走过的摆脱中国的道路一样,现在的日本也必须努力去摆脱美国的影响,当然这条道路最好不要再发生战争。历史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经验,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对于传统的二元对立的外交模式,现在已经完全不适用了,这些故旧的糟粕,放置它们的最好的地方就是故纸堆了。也只有中日两大强国坦诚相待,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去看待历史,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开创未来,东亚的伟大复兴才可以成为现实。主要参考书目[1] 王晓秋:《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2] 汪向荣、汪皓:《中世纪的中日关系》,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3] 韩升:《东亚世界形成史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4] 韩东育:《东亚的心胸》,《读书》2008年第8期。[5] 黄枝连:《天朝礼制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6] 黄遵宪:《日本国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7] (日)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朱荫贵、欧阳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8] (日)丸山真男:《日本的思想》,区建英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9] (日)梅棹忠夫:《文明的生态史观》,王子今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

列岛,荡漾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震撼着日本人的心。但是,潮水有涨必有落。在西西方文化为媒介,创造日本现代文化的道路。可以说,明治后期文化已经完成落现代转型,并且在与西方文化共流、撞击与相融中,探索出现代日本文化发展的独自道路。  短命的大正文化 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起来。在平城京(奈良建有东大寺,地方各国建有国分寺,此外还有法华寺、西大寺、唐招提寺等许多著名的寺院。律令制集权国家解体以后,政治次序失控,封建混战频仍,社会动乱,民众渴望在佛教中寻求精神寄托,于是一些理论通俗、方法简捷、更容易被民众接受的宗派,如真言宗、法华宗、禅宗和净土宗等广泛流传起来。中国禅宗佛教由于融合了儒和道的某些思想因素更富有政治宗教色彩,禅宗宣扬“心是佛,心外无佛,佛外无心”,主张只有一心向佛,人人皆可“顿悟”成佛。因此,禅宗传入后得到迅速发展,成为日本佛教的主流派别。  中国佛教传入日本以后,经过长期发展,到镰仓时期脱离了大陆佛教的特色,佛教日本化,成为日本人精神生活的基调,对日本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佛教传人日本以前,日本人的信仰是从原始宗教发展而来的神道教,最初以自然精灵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主要内容。儒学和佛教传入日本后,吸收了儒学的论理道德观念和佛教的某些教义,逐渐形成一种多神信仰的宗教体系,号称有八百万神和一千五百万神。特别崇拜作为皇祖神的天照大神,宣传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后裔,并据“神敕”实行世袭统治;日本人的祖先是天照大神属下的诸神,即为“天生民族”,故称日本为“神国”。祭祀场所称“神社”或“神宫”,地位最高的神社如伊势神宫。神社和寺院一样占有大量土地享有免税特权的大封建主。  神道教保留许多原始宗教残余,且没有系统的经典和完备的宗教组织,素质低下,因此无力与佛教竞争,长期出于依附的地位。根据“佛主神从”理论,神道教所奉之神被解释为佛或菩萨的化身,作为佛教的保护神,真言宗把伊势神宫所奉的天照大神和丰受大神说成是大日如来的化身。  江户幕府时期,佛教衰落,神道教摆脱附属地位而独立发展起来。神道教吸收中国理学某些学说,强调忠皇忠君,鼓吹建立以神道教为统治思想的国家次序。明治维新后,为巩固皇权,以神社和神道作为国家神道,提倡“神皇一体”、“祭政一致”,神道教空前发展,成为天皇统治的重要思想武器。  [编辑本段]日本文化特点  无论日本和中国在历史上文化交流是多么频繁,相互影响是多么深远,从古至今,日本文化的发展还是有它的许多特点,有许多既不同于中国,又不同于西方的发展规律。在日本文化(包括性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看起来是很矛盾对立的现象,可是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自具一格的东亚文化,这种情况可以说是举世罕见的。所以美国哲学家穆尔认为,日本文化是“所有伟大的传统中最神秘的,最离奇的”。  这种矛盾与统一首先表现在文化的吸收性和独立性方面。  从历史上看,在1000多年的时间里,日本大量吸收了中国的大唐文化。1868年德川政权崩溃、明治维新开始后,日本进入了“文明开化”时期。在这个时期,日本按照11个世纪前全盘接受中国文化的方法引进西方的文明,并取得了巨大的效果,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奠定了基础。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要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本国的和外国的历史,以及佛教、儒教甚至基督教都曾对日本文化起过作用,日本在变化,但是却从未真正脱离其最古老的本土文化根源。  以上这种情况可以从日本社会的许多现象看出来。现在电视、空调、汽车、电脑、出国度假等已深深地渗入了日本的普通家庭,日本人的生活表面变得无可辨认了。尽管如此,在现代化的帷幕背后仍旧保留了许多属于日本本土文化的东西,从深层分析看,日本仍是一个传统的国家。例如,他们爱吃生冷的食物,比较崇尚原味;喜好素淡的颜色和天然情趣;家族势力、家族意识和集团意识很强;民间信仰和巫术特盛;  女子对男子的温顺和依赖;想发财,能发财,但发了财以后又不知所措;等等。  这种矛盾与统一又表现在文化的输入与输出方面。  日本是个十分重视也十分善于吸收和输入他国文化的民族,从7世纪的“大化革新”大规模地输入大唐文化,到19世纪的“明治维新”大规模地吸收与输入西方文化,都对日本的发展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相比较而言,中国在历史上就不太善于吸收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文化,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固然是一种优势,但是如果只注意输出而不重视输入,不重视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吸取营养、不断地发展自己,那么这种优势也会走向反面。  随着日本经济的高度增长,日本向外推销自己文化的意识越来越强烈,而且提出了战略性的口号,那就是曾任日本首相的中曾根康弘所说的“国际化”。在这方面,日本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据90年代的一份统计资料说,由日本官方机构主持的海外文化交流项目,诸如邀请或派遣学者、留学生,开展大型文化活动等等,每年的经费预算为10亿日元。日本外务省所属的国际交流基金,鼓励、资助的主要是和日本有关的项目,例如国外的日语教育,日本文化和文学著作的研究、翻译和出版,或与此相关的文化活动。政府的这种大投入推销本国文化的举措收效显著。日本的茶道、花道之所以享誉世界,日本的文学作品之所以有众多语种质量较好的译本,和这些举措是有密切关系的。  还有一个矛盾统一的方面是日本旧时的官方文化和民间文化。  在日本古代,不论政府如何强调外来文化,可是民间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有所保留。例如,在平安时代(公元794-1185年)大力提倡大唐文化的时代,日本所有的文人男子都用汉语写作,但是妇女不这样,结果她们成为日本本土文学的先驱。  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可以在政府准许、控制的许多地区的界线内随心所欲。在那里,男扮女装的演员、男性卖淫者、妓女、木版画家都能取悦于神。江户时代的城市民间文化,尤其在比较繁荣的17世纪,和这个狭小的享乐世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作家、音乐家、演员、画家都出入于或活跃于这个受官方蔑视、可是却深为平民所喜爱的“淫荡世界”。暴烈的娱乐和荒诞的色情在官方的严格控制下仍旧成为人们发泄情感的重要手段。不论时代如何变迁,这类文化的根本性变化很小,对这个现象的重要性是不可低估的。  最后,这种矛盾统一又表现在对性的文雅和粗俗方面。  应该认为,总的说来,日本民族是一个文雅的民族。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轻柔、温顺、礼貌而且温和”,他们是以“温和的人的感情”而不是以“干巴巴的、生硬的理论思想”来表达他们自己的。和大多数其他民族相比,日本人更受感情的约束。例如,当两个人争论时,西方人往往生气地说:“你难道不明白我说的意思吗?”而如果是日本人,他会将怒火和不悦隐藏在礼貌的面具之下,说道:“你难道不明白我的感情吗?”从总的看来,日本人比较宽容,常常用不同的方式维持表面的和谐,冲突总是被一层温和的、礼貌的面纱所掩盖。  这种文化现象当然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表现在男女的性问题上。在日本男女的性交往过程中,即使是嫖妓,人们也讲究规矩,讲究礼貌,把最粗鄙的性动作用一层文雅的外衣遮盖起来,否则怕被别人看不起,而绝大多数日本人是很要面子的。在这方面,似乎和中国古人所提倡的“温、良、恭、俭、让”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不同的地方是,日本人更重视把这种态度形成一种外在的礼节,而且还存在形成鲜明对比的粗犷、暴烈的一面。  [编辑本段]日本传统器皿  日本的陶瓷器皿历史久远,大约在一万年前,日本就有了不同样式的土器,绳文土器、弥生土器等。  日本陶瓷绘画色彩绚丽、构思大胆,设计新颖,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趣味高雅的陶瓷,使日本陶瓷更加闻名于世。  日本最初的陶器是在奈良时代,模仿中国的唐三彩制造的,采用了称为“奈良三彩”的白、绿、茶色的釉彩。  陶艺历史  大约在一万年前,日本就开始制作土器了,根据时代和式样的不同,起名为绳文土器、弥生土器。 其中绳文土器是低温下烧制的很厚的黑褐色的土器。弥生土器则是在高温下烧制的较薄的红褐色的 硬土器。 陶器的产生则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一般认为,日本最初的陶器是在奈良时代,模仿中国的唐三彩制 造的,采用了称为“奈良三彩”的白、绿、茶色的釉彩。  奈良三彩以后,日本大约近500年没有再 制造陶器。这期间日本全国制造的是被称为须惠器的、坚硬、烧透的灰黑色土器,但这种土器到了 平安时代末期几乎也消失了。  真正烧制陶器是在镰仓时代,濑户一个叫藤四郎的人从中国引入了技术,制造水壶、香炉、佛具等。以后直到室町时代,除了濑户以外,信乐、常滑、丹波、备前、越前等地也能制造陶器了,被称作 日本的六大古窑。再后来1616年,朝鲜的李参平在肥前有田成功地烧制了瓷器,日本的陶瓷制作就此开始了。接着有各种烧器产生,其中伊万里瓷器在欧洲也享有盛誉。  京烧:  在京都制造的陶瓷器总称为京烧,又叫清水烧。京烧质地细腻,色彩和谐。盘子、花瓶、茶具和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工艺瓷器都是很好的旅游纪念品。  有田烧:  江户时代初期(1616年),朝鲜的李参平在现在的佐贺县的有田陶土矿成功地烧制瓷器,便开始生产日 本最早的瓷器。这种日瓷立即受到欢迎,人们把这种陶器就叫有田烧。  九谷烧:  九谷烧的绘画色彩绚丽、构思大胆,设计新颖,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据说九谷烧的窑在1700年左右被封锁过,在江户时代后期再次复兴。所以复兴前的陶器叫古九谷烧。  乐烧(しがらきやき):  以烧茶器为主的乐烧在京都也发展起来了,本阿弥光悦制成了品味极高的茶碗。光悦被誉为是日本近世初期的代表文化人。他多才多艺,在绘画、书法、陶艺、著作、出版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  郝绘烧  郝绘烧:  在宽永时期(1624年——1644年)结束时,酒井田柿右卫门成功地制成了第一件涂釉瓷器,完成了赤绘烧。 之后肥前地区的瓷窑迅速发展提高。因而把它又命名为 伊万里瓷器。 这种瓷器不仅在日本国内大受欢迎,而且在欧洲也享有盛誉。  美浓烧  进入江户时代,美浓烧作为平民的日常餐具广为需要,成为国内有数的陶瓷器生产地至今。日本歧阜县瑞浪市已有1300多年的美浓烧陶瓷制作历史。瑞浪市的陶瓷制作艺人们采用多种工艺和精细无机无毒釉彩,烧制窑温达到了1240-1260?C,而非通常的700-800?C,坯体所含金属经充分氧化,其中的金属含量远低于日本国家标准(铅5mg/L,镉25mg/L)和中国国家标准GB 13121-91(铅7mg/L,镉5mg/L),生产出的陶瓷制品符合人们对绿色环保产品的需求,在日本和欧美市场倍受青睐。我们平时使用的洋式餐具、和式餐具的大约50%以上实际上是美浓烧。  日本著名瓷器美浓烧,各色图按搭配,并配有精致木盒,不仅做为餐具十分实用,还具有收藏价值。  玻璃器皿:  冲绳所在的琉球群岛一向以玻琉制品而著称。二战后,人们从战争的废墟中拣出了玻璃碎片,以此为原料加工各式玻璃制品。它们大多具有鲜艳的色彩,十分抢眼。至今,冲绳的玻璃器皿的制造沿用的还是几十年前的老手法。另外,北海道的玻璃器皿也相当出名。  碧多萝器皿  碧多萝器皿:  日本的器皿向来以图案独特、做工精巧而闻名,“碧多萝”是器皿中的精品,自江户时代起它就是长崎独有的土特产品。“碧多萝”源于葡萄牙语“VIDRO”。这种器皿极为昂贵,色彩独特,充满了异国情调。  传统的漆器餐具  日本情况则不同。他们的生活文化自唐以来,即奈良时代开始,一直没有大的改变。虽然日本是经济强国,现代化的生活水准也很高,但使用漆器作为日常生活用品的习惯并无多大变化,而且还特别珍惜和保护传统漆器在现代生活中的位置。在日本的礼品展销会及各大商场中成套的日用漆器名目繁多、品种齐全、档次各异。每种器皿的用途分工细致明确,不仅有专门用来喝汤、盛蔬菜、装饭、放生鱼片的用具,在各种节日中还要使用不同的器具以配合不同的习俗和食物。比如端午节,就要用一套专门吃粽子的餐具。据介绍,日本平均每个家庭使用的仅仅是漆器托盘就不少于10个,再加上各种漆碗、漆杯、漆盘等,每个家庭使用的漆器数量是非常可观的。特别是漆碗,在人们的生活中,使用面很广,不但家庭使用,而且餐馆、饭店也很普及。据说一年销售量达一千万件以上。此外,社会交际,婚丧嫁娶,红白喜事,日本民众都有选择漆器作为礼品的习俗。  一般建筑物的正式进出口被称为「玄关」。在访问传统民宅时,客人先在稍带庄严感的「玄关」前止步并告知来意,然后拉开拉门,进入被称为「三和土」的平地。家人在面对平地的小房间迎接客人。相互寒暄后,客人这时才脱去鞋子,走上高一台阶的板地(日语称「式台」),并被带引进入里面的房间。  「玄关」是区隔内部与外部的空间,同时,对于习惯于进门脱鞋的日本人来说,这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空间。如今,即使是公寓等集合式住宅,也必然有「玄关」,虽然那已是一种简化了的「玄关」。  「玄关」原是佛教用语,指的是禅宗寺庙的入口处,但是,据说这一词又有严格的禅道入门的含义,修行的僧侣们非常注重「玄关」,将其视作为是修道的第一步。到了17世纪左右,武士们开始在宅邸的进门处建造了一个带有「式台」的空间,并将其称为「玄关」。后来,一些富商的住宅中也开始建造「玄关」,渐渐地,「玄关」便普及到了一般民居。  在现代,「玄关」被认为是家居中格调最高的「神圣场所」。作为区分「家内」与「家外」的界地,「玄关」可以说是每个家庭的「脸面」,因此,人们多用花或其它饰物来装点「玄关」。由于这是一个重要的空间,所以,规矩也较多。  例如,在访问他人家庭的时候,须在住宅外面脱去大衣和帽子,整衣后再进入「玄关」;参加葬礼回来,要在身上撒些用以洁身的盐,拂去污秽后再进入「玄关」;脱鞋也讲究礼节和规矩,脱下的鞋要鞋尖对齐并朝向门口,同时,鞋子须摆放在稍微靠近边上,不能放在中央。  有80年历史的民宅的「玄关」。近些年,这种旧式的「玄关」已经几乎看不到了。  来访者在「三和土」  (1)等候主人。当主人来到「玄关」内侧的被称为「寄付」。  (2)上脱去鞋子,上到「式台」。  (3)进入「寄付」。也有的人家在「寄付」处放置屏风。  (4)的房间迎客时,来访者在「脱鞋石」。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