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论文范文大全高中

发布时间:2024-07-08 11:20:36

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论文范文大全高中

中国园林造园艺术手法的特色~~~~  首先,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所以,园林中除大量的建筑物外,还要凿池开山,栽花种树,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风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画为蓝本,参以诗词的情调,构成许多如诗如画的景。所以,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中国古典园林的这一特点,主要是由中国园林的性质决定的。因为不论是封建帝王还是官僚地主,他们既贪图城市的优厚物质享受,又想不冒劳顿之苦寻求“山水林泉之乐”。因此,他们的造园,除了满足居住上的享乐需要外,更重要的是追求 幽美的山林景色,以达到身居城市而仍可享受山林之趣的目的。  其次,中国古典园林因受长期封建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绝大部分是封闭的,即园林的四周都有围墙,景物藏于园内。而且,除少数皇家宫苑外,园林的面积一般都比较小。要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再现自然山水之美,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是突破空间的局限,使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无限丰富的园景。在这方面,中国古典园林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  一般来说,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创造丰富园景的最重要的手法,是采取曲折而自由的布局,用划分景区和空间、以及“借景”的办法。 所谓曲折而自由的布局,是同欧洲大陆一些国家的园林惯用的几何形图案的布局相对而言的。这种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在面积较小的江南私家园林,表现得尤其突出。它们强调幽深曲折,所谓“景贵乎深,不曲不深”,讲的就是这种手法。例如,苏州多数园林的入口处,常用假山、小院、漏窗等作为屏障,适当阻隔游客的视线,使人们一进园门只是隐约地看到园景的一角,几经曲折才能见到园内山池亭阁的全貌。以布局紧凑、变化多端、有移步换景之妙为特点的苏州留园,在园门入口处就先用漏窗,来强调园内的幽深曲折。至于园内的对景,也不象西方庭园的轴线对景方式,而是随着曲折的平面,移步换景,依次展开。有的则在走廊两侧墙上开若干个形状优美的窗孔和洞门,人们行经其间,它就象取景框一样,把园内的景物象一幅幅风景画那样映入优美的窗孔和洞门。  至于划分景区和空间的手法,则是通过巧妙地利用山水、树木、花卉、建筑等,把全园划分为若干个景区,各个景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着重突出能体现这一园林主要特色的重点景区。例如,苏州最大的园林拙政园,全园包括中、西、东三个部分,其中中部是全园的精华所在。同时,水的面积约占全园五分之三,亭榭楼阁,大半临水,造型轻盈活泼,并尽量四面透空,以便尽收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色。园内的空间处理,妙于利用山、池、树木、亭、榭,少用围墙。故园内空间处处沟通,互相穿插,形成丰富的层次。再如北京的颐和园,它的规模很大,全园面积约4平方公里,它可以分成许多个景区,其中有些景区还形成大园中包小园,如谐趣园。但在这许多景区中,昆明湖与万寿山则是它的精华所在。正是这些重点的景区构成了这些园林的主要特色。各个园林不论其大小,只要主要景区很有特色,即使其它方面略有欠缺,也仍可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至于“借景”这种艺术手法,更是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丰富园景的一种传统手法。它是把园林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借”到园林中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这种手法在我国古典园林中运用得非常普遍,而且具有很高的成就。例如,现存苏州古典园林中建园历史最早的沧浪亭,它的重要特色之一便是善于借景。因为园门外有一泓清水绕园而过,该园就在这一面不建界墙,而以有漏窗的复廊对外,巧妙地把河水之景“借”入园内。再如北京的颐和园,为了“借”附近玉泉山和较远的西山的景,除了在名为“湖山真意”处充分发挥借景手法的艺术效果外,在其它方面也作了精心的设计。如颐和园的西堤一带,除了用六座形式不同的桥点景外,没有高大的建筑屏挡视线。昆明湖的南北长度也正适合将园内看得见的西山群峰全部倒映湖中。同时,两堤的桃柳,恰到好处地遮挡了围墙,园内园外的界限无形之中消失了。西山的峰峦、两堤的烟柳、玉泉山的塔影,都自然地结合成一体,成为园中的景色,园的空间范围无形中扩大了,景物也更加丰富了。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以万寿山佛香阁为近景、两堤和玉泉山为中景、西山群峰为远景的锦绣湖山诗境画卷。  中国古典园林的这种借景手法,在《园冶》一书中,总结为五种方法,即“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上面提到的一些实例,主要属于借园外之景,是“远借”。所谓“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主要是指园林之内的借景。所谓“邻借”是指园内距离不远的景物,彼此对景,互相衬托,互相呼应。如颐和园中“知春亭”附近的亭、桥、柳、石等互相因借,显得协调而优美。“仰借”一般是指园林中的碧空白云、或明月繁星等天象。不过,象仰望山峰、瀑布、以及苍松劲柏、宏伟壮丽的建筑也可称为仰借。如进入北京北海公园的正门,抬头即可仰望出类独秀的白塔;“俯借”则是指如凭栏望湖光倒影、临轩观池鱼游跃等;“应时而借”是指善于利用一年四季或一月之间不同的时辰景色的变化——如春天的花草、夏日的树荫、秋天的红叶、冬天的雪景、早晨的朝霞旭日、傍晚的夕阳余晖……等等,都可应时而借。如苏州的以精巧幽深见长的网师园,园中的重要景区“殿春簃”就是根据宋人芍药诗里的两句“多谢化工怜寂寞, 尚留芍药殿春风”,借春末的芍药花来造景的。  第三,中国古典园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廊、榭、轩、舫、馆、桥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组成体现各种情趣的园景。  以常见的亭、廊、桥为例,它们所构成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都是独具匠心的。如亭,不仅是造型非常丰富多彩,而且它在园林中间起着“点景”与“引景”的作用。如苏州西园的湖心亭、拙政园别有洞天半亭、北京北海公园的五龙亭。再如加廊,它在园林中间既是引导游客游览的路线,又起着分割空间、组合景物的作用。如当人们漫步在北京颐和园的长廊之中,便可饱览昆明湖的美丽景色;而苏州拙政园的水廊,则轻盈婉约,人行其上,宛如凌波漫步;苏州怡园的复廊,用花墙分隔,墙上的形式各异的漏窗(又称“花窗”或“花墙洞”),使园有界非界,似隔非隔,景中有景,小中见大,变化无穷,这种漏窗在江南古典园林中运用极广,这是古代建筑匠师们的一个杰出创造。因为本来比较单调枯燥的墙面,经过漏窗的装饰,不仅增添了丰富的变化,那一个个各不相同的漏窗图案在墙面上成为一幅幅精美的装饰纹样,而且通过巧妙地运用一个“漏”字,使园林景色更为生动、灵巧,增添了无穷的情趣。苏州的西园、狮子林的漏窗都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特色。  至于中国园林中的桥,则更是以其丰富多姿的形式,在世界建筑艺术上大放异彩。最突出的例子是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玉带桥。它们各以其生动别致的造型,把颐和园的景色装点得更加动人。此外,江苏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苏州拙政园的廊桥则又是另一种风格,成为这些园林中最引人注目的园景之一。  中国古典园林特征/建筑思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帮我写一份谈谈对中国古建筑的看法和认识800字,中国股价五确实是历史悠久,有时间的话,真的应该谢谢观后感

内容摘要:农耕生活特有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建筑方式的选择。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亲和融洽的关系上,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方向。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和优越之处,同它很早就认同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关 键 词:古代建筑 亲和 木构架 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溯其源流,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从现有的考古材料来看,古代中国在新石器时期已经有了维持生存的农耕技术。农耕技术的出现意味着古代先民已经脱离了居无定所的原始居住状态,开始有意识地构筑与生相随的居住场所。伴随着周而复始的耕种劳作与不断变化的周遭环境,唯一不变的就是躲避风雨的安身之处。不难看出,建筑便成为古代先民生存自由的自觉选择,有意识地构筑安身之屋与本能寻求栖身之处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国古代建筑自此便开始了它的历史进程。  农耕生活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建筑方式的选择。古代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寒来暑往,一枯一荣的自然现象;播种、收获,收获、播种的互动过程;与自然和周遭环境紧密相连的命运联系,构成了当时人们生存状态的全景图画。正因为处在为生存而忙碌的自然环境下,天时变化,节气交替,仰仗春夏秋冬耕种的古代先民,在得到自然的恩惠时,俯仰天地之间体察到宇宙万物循环往复、彼此联系的生命秩序,从而也认识到宇宙自然的不可抗拒,也确认了人与自然亲和融洽的相互关系。经年累月的观察和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反映在中国古代知识系统里便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基于这样的认识,天与人的关系便建立在一个互动合理的范围内,绝不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尽管这一思想的历史背景,与当时人们自身的认识水平和有限的生存力量有关,但只有顺应自然,人的生存才得以发展,形而下之器的创造与形而上之道的自然规律才能和谐统一,天人合一才能获得生命存在的确认。“在世界古代各文化系统中,没有任何系统的文化,人与自然曾发生过像中国古代样亲和关系。”①所以,亲和之道在早先的境况下一方面是环境的驱使,另一方面又是文化价值上的取向。从此,中国古代建筑始终依恋在自然的怀抱里。  由于有了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中国古代建筑无论从形态上还是材料上都极力从宇宙自然中寻找创造的来源。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树木是自然万物中的有机生命,不同的季节以不同的生命形态与人发生密切的关系。因此,中国古代建筑在材料的应用上特别钟情于木材。面对随处可见的石料而选择木料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这是建筑观念和文化信念的使然。不仅如此,选择木材还在于木材优越的物理特性和易于加工的材料性能,透过所加工的形态从中体现出柔韧、温和的品质,柱、梁、门、窗所散发的木质气息,以及那记录生长历程的纹理,都处处体现了与人的亲和关系,用木材营造的建筑自然会弥漫着家园的温暖。中国古代建筑之所以选择木材,无论是自然之木,还是心性之木,都反映出古代中国人心性对木性的认同,然而木性也适应心性的要求。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把木材作为主要建材,木材良好的物性特质以及易于安装拼接的物理属性,为中国古代建筑构架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中国古代建筑这种构架体系,柱、梁之间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相互联结、互相共存的结构关系,以相对稳定的构架秩序来应对多变的建筑需求。同样的柱、梁构架可以在往复延伸上构成宽大开敞的空间场所,可以在纵深的推进里形成重重庭院。显然,柱、梁相互共存的结构关系与农耕社会特有的认知方式一脉相承,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无疑建立在统一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上,植根在有无相生的变化里,融汇在循环往复的发展认识上。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构筑方式从一开始就从天人合一的理念出发,并始终认为人不能从宇宙自然中抽离出来,建筑不应该游离于自然之外。所以,中国古代建筑不刻意追逐房屋的高度,任何脱离地球引力的尝试,均归依到重重的院落里与树木为伴,与山水为邻。在建造房屋时其营造法式规定了“上分”“中分”“下分”,也就是屋顶、屋身、台基,与之相对应的便是天、人、地,天人合一的观念已经渗透到建筑的营造之中。“当西方建筑因应功能而改变时,传统中国建筑却以因应维持一种文化的价值或理想而保存,中国文化有多悠长,这三个部分的组合便多悠长。所以,当我们开始去看这几个看来只是基本部分时,其实我们也是在端详着整个中国文化的面目。”②中国古代建筑在木构架的体系里以“三分”的法式,不断满足并组合为各种功能要求的建筑。由此可见,古代中国的建筑从来以亲和的姿态回应自然,并从中寻找创造的灵感,从剖析具体的建筑营造中更能体会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别之处。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采用木柱、木梁组成房屋的基本框架,木梁和木柱承受来自屋顶和楼面的重量,建筑的墙壁实际上并不承重,这就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它可以做成四面毫无遮挡,有顶无墙的亭榭。也可以做成四壁严实、空间封闭的仓房。由于木构架的原因,对于室内空间的划分同样也十分自由,为了在室内获得大面积空间,无须任何隔断,仅剩柱子的排列。与此相反,可以在柱子之间进行围隔,从而获得较小空间。特别是采用半通透的落地罩等隔断样式,既划定了空间范围,又不阻挡视线,做到隔而不断,虚实相间。木构架结构能灵活地适应各种地形,既能把单体建筑聚合成重重院落,形成庞大的建筑组群,又能依山傍水建构楼阁亭榭,不受高低不同的限制,这就为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带来极大的可能性。以木构架为主体的中国古代建筑,从单体建筑来看,一般都是矩形的平面空间,房屋的几何形体不会有很大的变化,要想获得建筑空间的丰富性,解决的办法是通过单体建筑的排列组合形成院落,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空间的多重要求。如果一座座单体建筑通过平面纵深推进,就会产生迥然相异的空间聚合,如果作横向推移时会形成宽广的空间场所,沿四周修筑房屋和墙体就变成相对封闭的庭院。由此看来,中国古代建筑并不寻求突破自然的高度来体现征服自然的人工伟力,任何寻求建筑高度及征服自然的尝试都消解在平面的展开上,与自然相拥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所遵循的不二法则。中国古代建筑平面布局的规划既有中轴对称形式,又有依环境而顺势的自由展开方式,从而达到了既有理性的规范又有自然的巧妙。在借用自然的问题上不露痕迹、巧用天工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理想追求。  如果单从外部观看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好似一组封闭而没有生命活力的房屋,但走进中国古代建筑的庭院内,明显感到人与自然密切相处而生机勃勃。庭院空间作为各个单体建筑的联结纽带,促使每一单体建筑的使用功能、交通联系归于一统,形成了一个共享的空间单元。特别是在民居建筑的庭院里房间的通风采光、人流、物流的交通联系、种树养花、儿童游戏、休闲聊天均在这个共享空间里进行。“从庭中阳光的移动,可以感觉‘天时’的变化。从庭中阴雨风雪的来临,可以知道‘节气’的变化。从空气的新鲜、阳光的温暖,可以感到人的生命与大自然的活力息息相关。”③人与人、人与自然在庭院里和谐相处,人们在这一方庭院里呼吸到生命自由的气息,一种与自然密切交流的回应。  庭院的建筑功能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成为人与自然对话的场所,而中轴对称则是获得整体空间布局的有序方式。中国古代建筑其布局采用对称形式,一方面满足功能上、技术上的要求,这是“天道”。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宗法礼仪、人际规范的要求,这是“人道”。基于以上原因,无论是宫殿、衙署、寺观,还是南北地方的民宅院落,都毫无例外地采取对称方式,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里以宫殿、坛庙为代表的正式建筑都严格地按照以纵轴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空间格局。由单体建筑排列组合而形成的对称布局,呈现出一种方正、规整、井然有序的空间美感,营造出庄严平静、肃穆平和的环境氛围。一般而言,中轴对称的空间格局,其表现为主要建筑在中轴线上,次要建筑随横轴左右展开,其他的房屋则以主要建筑为中心沿周边布置,共同形成相对封闭的庭院。重点建筑被周遭的房屋和围墙所围系,在围合的环境下具有压倒一切的中心地位,也形成了通盘布局里的视觉焦点。在对称轴线下的建筑组群还可以沿着纵轴串连成若干院落,每组称一“进”,所谓庭院深深便是这层含义。然而更为宏大的建筑群落还可在主院落的侧边营建次要的庭院和多进院落,形成多条纵轴并列,主轴线称“中路”,两侧为“东路”和“西路”。有鉴于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上纵深发展而取得建筑组群与庭院空间的多重变化,才使人们在穿行重重院落的进程中,把人的兴奋情绪调适到恰如其分的程度,起到起承转合、一收一放的心理调节作用。  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的尊重,还体现在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的态度上,从建筑非对称的自由布局方式里可以看出践行这一建筑理念的积极表现。中国古代的大多数园林和一些民居建筑,因不规则地形和高低起伏的地势,而采取不对称的组群方式。由若干单体建筑沿着地势轴线作纵向移动,单体建筑之间的距离可长可短,在为数不多的建筑物之间便形成了纵深的空间序列,各座建筑之间的联系主要靠人流动线而串联。体察建筑空间的转换则以人流动线的时间过程来完成,形成了步移景移的动态变化。虽然单体建筑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然而采用流观的方法就很容易产生空间的节奏感,细微体察与瞬间把握在静止和流动中完成,不难看出,这是轴线距离的长短变化所带来的空间感受。在中国古典园林平面布局里,其轴线往往偏离直线的规定,根据起伏错落的自然景观,而采取灵活多变的应对方略,单体建筑可大可小、能方能圆;联通路线能曲可直;空间转换更显得曲折有致。所有建筑在起伏交错中进入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境界,把人工的迹象隐于自然境地里而不露声色,这是自由布局的基本手法。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里,还有一种更为开放自由的散点式平面布局,以大隐于山、于水的手法,仰卧山水之间尽显自然亲情。由此可以看到:建筑房屋以点状的方式自由地散布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散点布置的建筑房屋,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苦心经营,它没有沿轴线布局的霸气,也不看重曲折的线性串联。建筑组群的空间聚合、开放,以点的情状围绕在特定的自然区域里,依形就势,顺应构成。有的就山势而高低错落,起伏进退。有的依水流沿岸散布,没有明显的人流动线。散点式布局,不以方位朝向、规则定式为准绳,而是无拘无束、融洽地投入到自然环境之中,借景筑屋、自由空灵。因此,宁静致远、自然淳朴是散点式布局所祈望的空间境界。  我们考察了在“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下,中国古代建筑的构筑方式和空间布局,置身于自然之中的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的回应方式,从来都是建立在天人互动的合理关系上,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核心价值所在。  注释: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P  ②赵广超不只中国木建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P  ③王镇华华夏意象——中国建筑的具体手法与内涵中国文化新论·艺术篇·美感与造型,三联书店1992,P

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论文范文大全

中国园林造园艺术手法的特色~~~~  首先,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所以,园林中除大量的建筑物外,还要凿池开山,栽花种树,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风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画为蓝本,参以诗词的情调,构成许多如诗如画的景。所以,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中国古典园林的这一特点,主要是由中国园林的性质决定的。因为不论是封建帝王还是官僚地主,他们既贪图城市的优厚物质享受,又想不冒劳顿之苦寻求“山水林泉之乐”。因此,他们的造园,除了满足居住上的享乐需要外,更重要的是追求 幽美的山林景色,以达到身居城市而仍可享受山林之趣的目的。  其次,中国古典园林因受长期封建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绝大部分是封闭的,即园林的四周都有围墙,景物藏于园内。而且,除少数皇家宫苑外,园林的面积一般都比较小。要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再现自然山水之美,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是突破空间的局限,使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无限丰富的园景。在这方面,中国古典园林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  一般来说,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创造丰富园景的最重要的手法,是采取曲折而自由的布局,用划分景区和空间、以及“借景”的办法。 所谓曲折而自由的布局,是同欧洲大陆一些国家的园林惯用的几何形图案的布局相对而言的。这种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在面积较小的江南私家园林,表现得尤其突出。它们强调幽深曲折,所谓“景贵乎深,不曲不深”,讲的就是这种手法。例如,苏州多数园林的入口处,常用假山、小院、漏窗等作为屏障,适当阻隔游客的视线,使人们一进园门只是隐约地看到园景的一角,几经曲折才能见到园内山池亭阁的全貌。以布局紧凑、变化多端、有移步换景之妙为特点的苏州留园,在园门入口处就先用漏窗,来强调园内的幽深曲折。至于园内的对景,也不象西方庭园的轴线对景方式,而是随着曲折的平面,移步换景,依次展开。有的则在走廊两侧墙上开若干个形状优美的窗孔和洞门,人们行经其间,它就象取景框一样,把园内的景物象一幅幅风景画那样映入优美的窗孔和洞门。  至于划分景区和空间的手法,则是通过巧妙地利用山水、树木、花卉、建筑等,把全园划分为若干个景区,各个景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着重突出能体现这一园林主要特色的重点景区。例如,苏州最大的园林拙政园,全园包括中、西、东三个部分,其中中部是全园的精华所在。同时,水的面积约占全园五分之三,亭榭楼阁,大半临水,造型轻盈活泼,并尽量四面透空,以便尽收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色。园内的空间处理,妙于利用山、池、树木、亭、榭,少用围墙。故园内空间处处沟通,互相穿插,形成丰富的层次。再如北京的颐和园,它的规模很大,全园面积约4平方公里,它可以分成许多个景区,其中有些景区还形成大园中包小园,如谐趣园。但在这许多景区中,昆明湖与万寿山则是它的精华所在。正是这些重点的景区构成了这些园林的主要特色。各个园林不论其大小,只要主要景区很有特色,即使其它方面略有欠缺,也仍可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至于“借景”这种艺术手法,更是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丰富园景的一种传统手法。它是把园林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借”到园林中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这种手法在我国古典园林中运用得非常普遍,而且具有很高的成就。例如,现存苏州古典园林中建园历史最早的沧浪亭,它的重要特色之一便是善于借景。因为园门外有一泓清水绕园而过,该园就在这一面不建界墙,而以有漏窗的复廊对外,巧妙地把河水之景“借”入园内。再如北京的颐和园,为了“借”附近玉泉山和较远的西山的景,除了在名为“湖山真意”处充分发挥借景手法的艺术效果外,在其它方面也作了精心的设计。如颐和园的西堤一带,除了用六座形式不同的桥点景外,没有高大的建筑屏挡视线。昆明湖的南北长度也正适合将园内看得见的西山群峰全部倒映湖中。同时,两堤的桃柳,恰到好处地遮挡了围墙,园内园外的界限无形之中消失了。西山的峰峦、两堤的烟柳、玉泉山的塔影,都自然地结合成一体,成为园中的景色,园的空间范围无形中扩大了,景物也更加丰富了。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以万寿山佛香阁为近景、两堤和玉泉山为中景、西山群峰为远景的锦绣湖山诗境画卷。  中国古典园林的这种借景手法,在《园冶》一书中,总结为五种方法,即“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上面提到的一些实例,主要属于借园外之景,是“远借”。所谓“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主要是指园林之内的借景。所谓“邻借”是指园内距离不远的景物,彼此对景,互相衬托,互相呼应。如颐和园中“知春亭”附近的亭、桥、柳、石等互相因借,显得协调而优美。“仰借”一般是指园林中的碧空白云、或明月繁星等天象。不过,象仰望山峰、瀑布、以及苍松劲柏、宏伟壮丽的建筑也可称为仰借。如进入北京北海公园的正门,抬头即可仰望出类独秀的白塔;“俯借”则是指如凭栏望湖光倒影、临轩观池鱼游跃等;“应时而借”是指善于利用一年四季或一月之间不同的时辰景色的变化——如春天的花草、夏日的树荫、秋天的红叶、冬天的雪景、早晨的朝霞旭日、傍晚的夕阳余晖……等等,都可应时而借。如苏州的以精巧幽深见长的网师园,园中的重要景区“殿春簃”就是根据宋人芍药诗里的两句“多谢化工怜寂寞, 尚留芍药殿春风”,借春末的芍药花来造景的。  第三,中国古典园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廊、榭、轩、舫、馆、桥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组成体现各种情趣的园景。  以常见的亭、廊、桥为例,它们所构成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都是独具匠心的。如亭,不仅是造型非常丰富多彩,而且它在园林中间起着“点景”与“引景”的作用。如苏州西园的湖心亭、拙政园别有洞天半亭、北京北海公园的五龙亭。再如加廊,它在园林中间既是引导游客游览的路线,又起着分割空间、组合景物的作用。如当人们漫步在北京颐和园的长廊之中,便可饱览昆明湖的美丽景色;而苏州拙政园的水廊,则轻盈婉约,人行其上,宛如凌波漫步;苏州怡园的复廊,用花墙分隔,墙上的形式各异的漏窗(又称“花窗”或“花墙洞”),使园有界非界,似隔非隔,景中有景,小中见大,变化无穷,这种漏窗在江南古典园林中运用极广,这是古代建筑匠师们的一个杰出创造。因为本来比较单调枯燥的墙面,经过漏窗的装饰,不仅增添了丰富的变化,那一个个各不相同的漏窗图案在墙面上成为一幅幅精美的装饰纹样,而且通过巧妙地运用一个“漏”字,使园林景色更为生动、灵巧,增添了无穷的情趣。苏州的西园、狮子林的漏窗都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特色。  至于中国园林中的桥,则更是以其丰富多姿的形式,在世界建筑艺术上大放异彩。最突出的例子是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玉带桥。它们各以其生动别致的造型,把颐和园的景色装点得更加动人。此外,江苏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苏州拙政园的廊桥则又是另一种风格,成为这些园林中最引人注目的园景之一。  中国古典园林特征/建筑思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帮我写一份谈谈对中国古建筑的看法和认识800字,中国股价五确实是历史悠久,有时间的话,真的应该谢谢观后感

一、 礼制(伦理规范、实用理性)体现着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主题中国古代“淡于宗教”、“浓于伦理”的文化传统,是与人和自然“亲和”、“天人合一”的时空意识相一致的,中国人文化中占支配地位的“神”大多为自然神,因而“‘以伦理代宗教’,正是整个中国文化的基本品格之一”。讲究上下尊卑的礼制,在传统文化中是涵盖面和影响力最大的文化范畴。中国古建筑的各个门类无不隐约地体现出一定的伦理文化主题,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也就“是一部展开于东方大地的伦理学的‘鸿篇巨制’,是伦理的宗教化与审美化”。到封建社会的晚期,这一制度在社会各个方面更是发展到了极致。宋代的《营造法式》和清代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作为代表性的建筑著作,规定了严格甚至是严厉的建筑工程“做法”,就是以伦理原则为最高文化思维尺度的。皇家园林建筑在对园中建筑进行精心布局设计的同时,还着意于建筑形象的 造景作用,通过单体建筑的外在形象来体现皇家的气派。皇家园林建筑多为宫式,但苑中宫殿建筑又与城中有别。除了早期分布于黄河流域的部分皇家园林建筑外, 大多用灰瓦卷棚顶, 斗拱尺度和出檐深度较小, 侧脚和梁、柱的比例加大,屋顶呈现平缓的曲线,墙体厚重,各种雕饰中图案严谨、体形粗壮、装饰颜色。所有这些形成了皇家园林建筑庄重沉稳的形象特征。此外,皇家园林中还有众多的园林建筑小品,如牌楼、华表、石狮等,它们对园林建筑整体风格的形成起着补充作用。

鸟瞰中西方园林 一、西方园林从可考的历史看,西方园林始于古希腊。到了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贵族的住宅有了庭园,周围环以柱廊,庭中有喷泉、雕塑,栽有蔷薇、百合等植物。在一些公共场所,有大片绿地,其中有凉亭、小径。   古代罗马时期的园林没有大的造作。直到15至17世纪,随着文艺复兴,园林才焕发了生机,西方园林形成了意大利、法国、英国三种风格。   意大利盛行台地园林,秉承了罗马园林风格。如意大利费蒙的耐的美狄奇别野选址在山坡,园基是两层狭长的台地,下层中间是水池,上层西端是主体建筑,栽有许多树木。台地园林是意大利园林特征之一,它有层次感、立体感,有利于俯视,容易形成气势。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家马尔伯蒂在《论建筑》一书提出了造园思想和原则,他主张用直线划分小区,修直路,栽直行树。直线几何图形成为意大利园林的又一个特征。   法国园林受到意大利园林影响,法国人在16世纪效仿意大利的台地园林。到了17世纪,逐渐自成特色,形成古典主义园林。园林注重主从关系,强调中轴和秩序,突出雄伟、端庄、几何平面。法国的凡尔赛宫园林是其代表作。凡尔赛宫园林分为三部分,南边有湖,湖边有绣花式花坛,中间部分有水池,北边有密林。园中有高大的乔木和笔直的道路,王家大道两旁有雕像,水池旁有阿波罗母亲雕像和阿波罗驾车雕像,表明这座宫廷园林的主题歌颂了太阳神,是积极进取的。这时期的园林把主要建筑放在突出的位置,前面设林荫道,后面是花园,园林形成几何形格网。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集大成者是勒诺特尔,他开创了法国园林的特色和新时代。法国园林是西方园林的一种风格和流派。   英国园林突出自然风景。起初,英国园林先后受到意大利、法国影响。从18世纪开始,英国人逐渐从城堡式园林中走出来,在大自然中建园,把园林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早期造园家肯特和布良都力图把图画变成现实,把自然变成图画。布良还改造自然,如修闸筑坝,蓄水成湖。他创造的园林景观都很开阔、宏大。18世纪后半期,英国园林思想出现浪漫主义倾向,在园中设置枯树、废物,渲染随意性、自由性。   欧洲园林是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欧洲园林大多是方方正正,重视几何图案,不太重视园林的自然性,即没有下功夫去模拟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们修花坛、造喷水池,搞露天雕塑,都体现了人工性,具有理性主义色彩。如1712年英国作家丁?艾迪生撰文指出 :英国园林师不是顺应自然,而是尽量违背自然,每一棵树上都有刀剪的痕迹。树木应该枝叶繁茂地生长,不应该剪成几何形。这段话虽有些偏颇,但指出了西方园林太注重人工雕凿这个特点。   二、东方园林古代东方有悠久灿烂的文明。尼罗河、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印度河、黄河、长江诸流域都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古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都在园林艺术方面有巨大成就。   古代西亚也有花园。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位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巴比伦王国十分强盛,国王尼布甲里撒二世为他的妃子建造了巴比伦空中花园。这座花园早已毁灭,但希腊历史学家斯特拉博和狄奥多罗斯对它作了记载。据说,该园建有不同高度的台地,越往上的平台越小,每个台层都有石拱廊支撑,并且种植各种树木花草,顶部设有提水装置,用以浇灌植物。远处观看,它宛如空中花园,故人们称之为“架空花园”或“悬空花园”。   古代西亚园林被称为世界三大园林系统之一,与古希腊、中国园林相比较,西亚园林的辉煌时间较短,对后世的影响较小,今人对它的研究也不够。   古代印度对世界文化有卓越贡献,园林艺术也很有特色。公元7世纪,中国的玄奘到印度曾见过一些花园。   古代中国园林的内容非常丰富,对东亚、南亚各国园林的影响很大,堪称东方园林的代表。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遗产中,古典园林艺术以其完全不同于西方园林的空间原则和美学品味而具有特殊的魅力。不论是北方园林中的苍岩深壑、碧水浮天,还是南方园林的小桥流水、粉垣低蜿,都给人以不尽的艺术享受。   中国古典园林主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皇家园林、文人园林、寺院园林和自然郊野园林。这四种园林虽然相互交织和影响,但是总的来说,其中还是以皇家园林和文人园林的地位最为重要,艺术造诣也最为突出。皇家园林的地位显赫、规模巨大、气度非凡;私家园林的卜筑自然、诗情画意,构筑成了中国古典园林史的活丹青…   在江南其他地方和北方地区,至今也保存着一些著名的古典园林,北京的颐和园和北海,以及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就是北京地区最著名的古典园林。不论是南方的还是北方的古典园林,也不论是封建帝王的皇家宫苑,还是官僚、地主、富商的私人花园,尽管由于地区和园主在政治、经济上所处的地位不尽相同,而在园林的规模、风格等方面表现出各自的特点,但是,它们都是为满足封建统治阶级的享乐生活而建造的,在园林布置和造景的艺术手法上有许多共同之处。这些共同之处,构成了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的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论文题目大全高中

史发展中,这种思想促进了建筑与自然的相互协调与融合,从而使中国建筑有一种和环境融为一体的,宛若天成的气质,建设者们主要从善择基址,因地制宜,整治环境,心理补偿

为什么是毕业论文而不是毕业设计呢?

中国园林造园艺术手法的特色~~~~  首先,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所以,园林中除大量的建筑物外,还要凿池开山,栽花种树,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风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画为蓝本,参以诗词的情调,构成许多如诗如画的景。所以,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中国古典园林的这一特点,主要是由中国园林的性质决定的。因为不论是封建帝王还是官僚地主,他们既贪图城市的优厚物质享受,又想不冒劳顿之苦寻求“山水林泉之乐”。因此,他们的造园,除了满足居住上的享乐需要外,更重要的是追求 幽美的山林景色,以达到身居城市而仍可享受山林之趣的目的。  其次,中国古典园林因受长期封建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绝大部分是封闭的,即园林的四周都有围墙,景物藏于园内。而且,除少数皇家宫苑外,园林的面积一般都比较小。要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再现自然山水之美,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是突破空间的局限,使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无限丰富的园景。在这方面,中国古典园林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  一般来说,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创造丰富园景的最重要的手法,是采取曲折而自由的布局,用划分景区和空间、以及“借景”的办法。 所谓曲折而自由的布局,是同欧洲大陆一些国家的园林惯用的几何形图案的布局相对而言的。这种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在面积较小的江南私家园林,表现得尤其突出。它们强调幽深曲折,所谓“景贵乎深,不曲不深”,讲的就是这种手法。例如,苏州多数园林的入口处,常用假山、小院、漏窗等作为屏障,适当阻隔游客的视线,使人们一进园门只是隐约地看到园景的一角,几经曲折才能见到园内山池亭阁的全貌。以布局紧凑、变化多端、有移步换景之妙为特点的苏州留园,在园门入口处就先用漏窗,来强调园内的幽深曲折。至于园内的对景,也不象西方庭园的轴线对景方式,而是随着曲折的平面,移步换景,依次展开。有的则在走廊两侧墙上开若干个形状优美的窗孔和洞门,人们行经其间,它就象取景框一样,把园内的景物象一幅幅风景画那样映入优美的窗孔和洞门。  至于划分景区和空间的手法,则是通过巧妙地利用山水、树木、花卉、建筑等,把全园划分为若干个景区,各个景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着重突出能体现这一园林主要特色的重点景区。例如,苏州最大的园林拙政园,全园包括中、西、东三个部分,其中中部是全园的精华所在。同时,水的面积约占全园五分之三,亭榭楼阁,大半临水,造型轻盈活泼,并尽量四面透空,以便尽收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色。园内的空间处理,妙于利用山、池、树木、亭、榭,少用围墙。故园内空间处处沟通,互相穿插,形成丰富的层次。再如北京的颐和园,它的规模很大,全园面积约4平方公里,它可以分成许多个景区,其中有些景区还形成大园中包小园,如谐趣园。但在这许多景区中,昆明湖与万寿山则是它的精华所在。正是这些重点的景区构成了这些园林的主要特色。各个园林不论其大小,只要主要景区很有特色,即使其它方面略有欠缺,也仍可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至于“借景”这种艺术手法,更是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丰富园景的一种传统手法。它是把园林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借”到园林中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这种手法在我国古典园林中运用得非常普遍,而且具有很高的成就。例如,现存苏州古典园林中建园历史最早的沧浪亭,它的重要特色之一便是善于借景。因为园门外有一泓清水绕园而过,该园就在这一面不建界墙,而以有漏窗的复廊对外,巧妙地把河水之景“借”入园内。再如北京的颐和园,为了“借”附近玉泉山和较远的西山的景,除了在名为“湖山真意”处充分发挥借景手法的艺术效果外,在其它方面也作了精心的设计。如颐和园的西堤一带,除了用六座形式不同的桥点景外,没有高大的建筑屏挡视线。昆明湖的南北长度也正适合将园内看得见的西山群峰全部倒映湖中。同时,两堤的桃柳,恰到好处地遮挡了围墙,园内园外的界限无形之中消失了。西山的峰峦、两堤的烟柳、玉泉山的塔影,都自然地结合成一体,成为园中的景色,园的空间范围无形中扩大了,景物也更加丰富了。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以万寿山佛香阁为近景、两堤和玉泉山为中景、西山群峰为远景的锦绣湖山诗境画卷。  中国古典园林的这种借景手法,在《园冶》一书中,总结为五种方法,即“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上面提到的一些实例,主要属于借园外之景,是“远借”。所谓“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主要是指园林之内的借景。所谓“邻借”是指园内距离不远的景物,彼此对景,互相衬托,互相呼应。如颐和园中“知春亭”附近的亭、桥、柳、石等互相因借,显得协调而优美。“仰借”一般是指园林中的碧空白云、或明月繁星等天象。不过,象仰望山峰、瀑布、以及苍松劲柏、宏伟壮丽的建筑也可称为仰借。如进入北京北海公园的正门,抬头即可仰望出类独秀的白塔;“俯借”则是指如凭栏望湖光倒影、临轩观池鱼游跃等;“应时而借”是指善于利用一年四季或一月之间不同的时辰景色的变化——如春天的花草、夏日的树荫、秋天的红叶、冬天的雪景、早晨的朝霞旭日、傍晚的夕阳余晖……等等,都可应时而借。如苏州的以精巧幽深见长的网师园,园中的重要景区“殿春簃”就是根据宋人芍药诗里的两句“多谢化工怜寂寞, 尚留芍药殿春风”,借春末的芍药花来造景的。  第三,中国古典园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廊、榭、轩、舫、馆、桥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组成体现各种情趣的园景。  以常见的亭、廊、桥为例,它们所构成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都是独具匠心的。如亭,不仅是造型非常丰富多彩,而且它在园林中间起着“点景”与“引景”的作用。如苏州西园的湖心亭、拙政园别有洞天半亭、北京北海公园的五龙亭。再如加廊,它在园林中间既是引导游客游览的路线,又起着分割空间、组合景物的作用。如当人们漫步在北京颐和园的长廊之中,便可饱览昆明湖的美丽景色;而苏州拙政园的水廊,则轻盈婉约,人行其上,宛如凌波漫步;苏州怡园的复廊,用花墙分隔,墙上的形式各异的漏窗(又称“花窗”或“花墙洞”),使园有界非界,似隔非隔,景中有景,小中见大,变化无穷,这种漏窗在江南古典园林中运用极广,这是古代建筑匠师们的一个杰出创造。因为本来比较单调枯燥的墙面,经过漏窗的装饰,不仅增添了丰富的变化,那一个个各不相同的漏窗图案在墙面上成为一幅幅精美的装饰纹样,而且通过巧妙地运用一个“漏”字,使园林景色更为生动、灵巧,增添了无穷的情趣。苏州的西园、狮子林的漏窗都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特色。  至于中国园林中的桥,则更是以其丰富多姿的形式,在世界建筑艺术上大放异彩。最突出的例子是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玉带桥。它们各以其生动别致的造型,把颐和园的景色装点得更加动人。此外,江苏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苏州拙政园的廊桥则又是另一种风格,成为这些园林中最引人注目的园景之一。  中国古典园林特征/建筑思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论文范文大全摘抄

根据学术堂的了解,园林建筑工程论文,可以分五个步骤来撰写:  步骤一:定题选材--注重实践性和针对性  建筑论文的题材从哪里来?主要来自于专业的实际需要和作者本人的实际感受,选题时可多参考优秀题目,最好贴近专业的实际需要  步骤二:立意定题--注重明确性和新颖性  立意就是确定建筑论文的中心思想,即主题主题是作者对材料意义的一种判断,也是作者通过材料要表达的认识和对建筑论文中所提出问题的总评价它是建筑论文的灵魂主题确定了,文章的内容就要紧扣主题,突出主题,服务主题主题确定以后定题名  步骤三:谋篇布局--注重严谨性和技巧性  这一步的任务是设计建筑论文的结构,确定层次顺序通俗一点讲,就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构思一个总体规划或叫框架具体操作就是列 建筑论文提纲建筑论文的结构等同语文中议建筑论文的结构,有并列式、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四种最常见、最常用的是并列式  步骤四:撰写初稿--注重层次性和独特性  在准备好充分的材料,拟定好建筑论文提纲的基础上,便可按建筑论文格式和写作要求撰写初稿建筑论文正文部分的撰写前面已作了说明,这里再谈几点具体要求:  (1)即事论理建筑论文毕竟属于议建筑论文文体,议论性是最起码的要求,切忌停留在干巴巴的条文式列举中,要着力提升议论的层次,从理论高度阐明自己的论点最忌论证不足而妄下结论  (2)突出主题写建筑论文最重要的技巧就在于使材料更集中,主题更鲜明初写建筑论文者要防止文不对题或离题太远  (3)分清层次建筑论文不能繁琐冗长,东扯西拉层次分明、前后呼应、首尾一贯、逻辑严谨是建筑论文的基本要求  (4)见解独特高质量建筑论文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就要求我们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敢于思考"矮子看戏曾何见,都是听人说短长",跟在别人后面人云亦云,无论如何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  步骤五:修改定稿--注重科学性和规范性  建筑论文的初稿完成后要反复检查、修改,不要急于打印成文主要检查有无科学性错误、题目是否贴切、材料与主题是否统一、结构是否严谨、论点是否明确、论据是否充分、词语是否准确、行文是否规范等等

内容摘要:农耕生活特有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建筑方式的选择。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亲和融洽的关系上,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方向。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和优越之处,同它很早就认同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关 键 词:古代建筑 亲和 木构架 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溯其源流,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从现有的考古材料来看,古代中国在新石器时期已经有了维持生存的农耕技术。农耕技术的出现意味着古代先民已经脱离了居无定所的原始居住状态,开始有意识地构筑与生相随的居住场所。伴随着周而复始的耕种劳作与不断变化的周遭环境,唯一不变的就是躲避风雨的安身之处。不难看出,建筑便成为古代先民生存自由的自觉选择,有意识地构筑安身之屋与本能寻求栖身之处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国古代建筑自此便开始了它的历史进程。  农耕生活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建筑方式的选择。古代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寒来暑往,一枯一荣的自然现象;播种、收获,收获、播种的互动过程;与自然和周遭环境紧密相连的命运联系,构成了当时人们生存状态的全景图画。正因为处在为生存而忙碌的自然环境下,天时变化,节气交替,仰仗春夏秋冬耕种的古代先民,在得到自然的恩惠时,俯仰天地之间体察到宇宙万物循环往复、彼此联系的生命秩序,从而也认识到宇宙自然的不可抗拒,也确认了人与自然亲和融洽的相互关系。经年累月的观察和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反映在中国古代知识系统里便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基于这样的认识,天与人的关系便建立在一个互动合理的范围内,绝不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尽管这一思想的历史背景,与当时人们自身的认识水平和有限的生存力量有关,但只有顺应自然,人的生存才得以发展,形而下之器的创造与形而上之道的自然规律才能和谐统一,天人合一才能获得生命存在的确认。“在世界古代各文化系统中,没有任何系统的文化,人与自然曾发生过像中国古代样亲和关系。”①所以,亲和之道在早先的境况下一方面是环境的驱使,另一方面又是文化价值上的取向。从此,中国古代建筑始终依恋在自然的怀抱里。  由于有了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中国古代建筑无论从形态上还是材料上都极力从宇宙自然中寻找创造的来源。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树木是自然万物中的有机生命,不同的季节以不同的生命形态与人发生密切的关系。因此,中国古代建筑在材料的应用上特别钟情于木材。面对随处可见的石料而选择木料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这是建筑观念和文化信念的使然。不仅如此,选择木材还在于木材优越的物理特性和易于加工的材料性能,透过所加工的形态从中体现出柔韧、温和的品质,柱、梁、门、窗所散发的木质气息,以及那记录生长历程的纹理,都处处体现了与人的亲和关系,用木材营造的建筑自然会弥漫着家园的温暖。中国古代建筑之所以选择木材,无论是自然之木,还是心性之木,都反映出古代中国人心性对木性的认同,然而木性也适应心性的要求。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把木材作为主要建材,木材良好的物性特质以及易于安装拼接的物理属性,为中国古代建筑构架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中国古代建筑这种构架体系,柱、梁之间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相互联结、互相共存的结构关系,以相对稳定的构架秩序来应对多变的建筑需求。同样的柱、梁构架可以在往复延伸上构成宽大开敞的空间场所,可以在纵深的推进里形成重重庭院。显然,柱、梁相互共存的结构关系与农耕社会特有的认知方式一脉相承,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无疑建立在统一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上,植根在有无相生的变化里,融汇在循环往复的发展认识上。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构筑方式从一开始就从天人合一的理念出发,并始终认为人不能从宇宙自然中抽离出来,建筑不应该游离于自然之外。所以,中国古代建筑不刻意追逐房屋的高度,任何脱离地球引力的尝试,均归依到重重的院落里与树木为伴,与山水为邻。在建造房屋时其营造法式规定了“上分”“中分”“下分”,也就是屋顶、屋身、台基,与之相对应的便是天、人、地,天人合一的观念已经渗透到建筑的营造之中。“当西方建筑因应功能而改变时,传统中国建筑却以因应维持一种文化的价值或理想而保存,中国文化有多悠长,这三个部分的组合便多悠长。所以,当我们开始去看这几个看来只是基本部分时,其实我们也是在端详着整个中国文化的面目。”②中国古代建筑在木构架的体系里以“三分”的法式,不断满足并组合为各种功能要求的建筑。由此可见,古代中国的建筑从来以亲和的姿态回应自然,并从中寻找创造的灵感,从剖析具体的建筑营造中更能体会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别之处。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采用木柱、木梁组成房屋的基本框架,木梁和木柱承受来自屋顶和楼面的重量,建筑的墙壁实际上并不承重,这就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它可以做成四面毫无遮挡,有顶无墙的亭榭。也可以做成四壁严实、空间封闭的仓房。由于木构架的原因,对于室内空间的划分同样也十分自由,为了在室内获得大面积空间,无须任何隔断,仅剩柱子的排列。与此相反,可以在柱子之间进行围隔,从而获得较小空间。特别是采用半通透的落地罩等隔断样式,既划定了空间范围,又不阻挡视线,做到隔而不断,虚实相间。木构架结构能灵活地适应各种地形,既能把单体建筑聚合成重重院落,形成庞大的建筑组群,又能依山傍水建构楼阁亭榭,不受高低不同的限制,这就为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带来极大的可能性。以木构架为主体的中国古代建筑,从单体建筑来看,一般都是矩形的平面空间,房屋的几何形体不会有很大的变化,要想获得建筑空间的丰富性,解决的办法是通过单体建筑的排列组合形成院落,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空间的多重要求。如果一座座单体建筑通过平面纵深推进,就会产生迥然相异的空间聚合,如果作横向推移时会形成宽广的空间场所,沿四周修筑房屋和墙体就变成相对封闭的庭院。由此看来,中国古代建筑并不寻求突破自然的高度来体现征服自然的人工伟力,任何寻求建筑高度及征服自然的尝试都消解在平面的展开上,与自然相拥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所遵循的不二法则。中国古代建筑平面布局的规划既有中轴对称形式,又有依环境而顺势的自由展开方式,从而达到了既有理性的规范又有自然的巧妙。在借用自然的问题上不露痕迹、巧用天工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理想追求。  如果单从外部观看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好似一组封闭而没有生命活力的房屋,但走进中国古代建筑的庭院内,明显感到人与自然密切相处而生机勃勃。庭院空间作为各个单体建筑的联结纽带,促使每一单体建筑的使用功能、交通联系归于一统,形成了一个共享的空间单元。特别是在民居建筑的庭院里房间的通风采光、人流、物流的交通联系、种树养花、儿童游戏、休闲聊天均在这个共享空间里进行。“从庭中阳光的移动,可以感觉‘天时’的变化。从庭中阴雨风雪的来临,可以知道‘节气’的变化。从空气的新鲜、阳光的温暖,可以感到人的生命与大自然的活力息息相关。”③人与人、人与自然在庭院里和谐相处,人们在这一方庭院里呼吸到生命自由的气息,一种与自然密切交流的回应。  庭院的建筑功能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成为人与自然对话的场所,而中轴对称则是获得整体空间布局的有序方式。中国古代建筑其布局采用对称形式,一方面满足功能上、技术上的要求,这是“天道”。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宗法礼仪、人际规范的要求,这是“人道”。基于以上原因,无论是宫殿、衙署、寺观,还是南北地方的民宅院落,都毫无例外地采取对称方式,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里以宫殿、坛庙为代表的正式建筑都严格地按照以纵轴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空间格局。由单体建筑排列组合而形成的对称布局,呈现出一种方正、规整、井然有序的空间美感,营造出庄严平静、肃穆平和的环境氛围。一般而言,中轴对称的空间格局,其表现为主要建筑在中轴线上,次要建筑随横轴左右展开,其他的房屋则以主要建筑为中心沿周边布置,共同形成相对封闭的庭院。重点建筑被周遭的房屋和围墙所围系,在围合的环境下具有压倒一切的中心地位,也形成了通盘布局里的视觉焦点。在对称轴线下的建筑组群还可以沿着纵轴串连成若干院落,每组称一“进”,所谓庭院深深便是这层含义。然而更为宏大的建筑群落还可在主院落的侧边营建次要的庭院和多进院落,形成多条纵轴并列,主轴线称“中路”,两侧为“东路”和“西路”。有鉴于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上纵深发展而取得建筑组群与庭院空间的多重变化,才使人们在穿行重重院落的进程中,把人的兴奋情绪调适到恰如其分的程度,起到起承转合、一收一放的心理调节作用。  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的尊重,还体现在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的态度上,从建筑非对称的自由布局方式里可以看出践行这一建筑理念的积极表现。中国古代的大多数园林和一些民居建筑,因不规则地形和高低起伏的地势,而采取不对称的组群方式。由若干单体建筑沿着地势轴线作纵向移动,单体建筑之间的距离可长可短,在为数不多的建筑物之间便形成了纵深的空间序列,各座建筑之间的联系主要靠人流动线而串联。体察建筑空间的转换则以人流动线的时间过程来完成,形成了步移景移的动态变化。虽然单体建筑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然而采用流观的方法就很容易产生空间的节奏感,细微体察与瞬间把握在静止和流动中完成,不难看出,这是轴线距离的长短变化所带来的空间感受。在中国古典园林平面布局里,其轴线往往偏离直线的规定,根据起伏错落的自然景观,而采取灵活多变的应对方略,单体建筑可大可小、能方能圆;联通路线能曲可直;空间转换更显得曲折有致。所有建筑在起伏交错中进入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境界,把人工的迹象隐于自然境地里而不露声色,这是自由布局的基本手法。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里,还有一种更为开放自由的散点式平面布局,以大隐于山、于水的手法,仰卧山水之间尽显自然亲情。由此可以看到:建筑房屋以点状的方式自由地散布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散点布置的建筑房屋,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苦心经营,它没有沿轴线布局的霸气,也不看重曲折的线性串联。建筑组群的空间聚合、开放,以点的情状围绕在特定的自然区域里,依形就势,顺应构成。有的就山势而高低错落,起伏进退。有的依水流沿岸散布,没有明显的人流动线。散点式布局,不以方位朝向、规则定式为准绳,而是无拘无束、融洽地投入到自然环境之中,借景筑屋、自由空灵。因此,宁静致远、自然淳朴是散点式布局所祈望的空间境界。  我们考察了在“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下,中国古代建筑的构筑方式和空间布局,置身于自然之中的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的回应方式,从来都是建立在天人互动的合理关系上,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核心价值所在。  注释: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P  ②赵广超不只中国木建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P  ③王镇华华夏意象——中国建筑的具体手法与内涵中国文化新论·艺术篇·美感与造型,三联书店1992,P

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鉴赏论文范文大全

中国园林造园艺术手法的特色~~~~  首先,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所以,园林中除大量的建筑物外,还要凿池开山,栽花种树,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风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画为蓝本,参以诗词的情调,构成许多如诗如画的景。所以,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中国古典园林的这一特点,主要是由中国园林的性质决定的。因为不论是封建帝王还是官僚地主,他们既贪图城市的优厚物质享受,又想不冒劳顿之苦寻求“山水林泉之乐”。因此,他们的造园,除了满足居住上的享乐需要外,更重要的是追求 幽美的山林景色,以达到身居城市而仍可享受山林之趣的目的。  其次,中国古典园林因受长期封建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绝大部分是封闭的,即园林的四周都有围墙,景物藏于园内。而且,除少数皇家宫苑外,园林的面积一般都比较小。要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再现自然山水之美,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是突破空间的局限,使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无限丰富的园景。在这方面,中国古典园林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  一般来说,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创造丰富园景的最重要的手法,是采取曲折而自由的布局,用划分景区和空间、以及“借景”的办法。 所谓曲折而自由的布局,是同欧洲大陆一些国家的园林惯用的几何形图案的布局相对而言的。这种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在面积较小的江南私家园林,表现得尤其突出。它们强调幽深曲折,所谓“景贵乎深,不曲不深”,讲的就是这种手法。例如,苏州多数园林的入口处,常用假山、小院、漏窗等作为屏障,适当阻隔游客的视线,使人们一进园门只是隐约地看到园景的一角,几经曲折才能见到园内山池亭阁的全貌。以布局紧凑、变化多端、有移步换景之妙为特点的苏州留园,在园门入口处就先用漏窗,来强调园内的幽深曲折。至于园内的对景,也不象西方庭园的轴线对景方式,而是随着曲折的平面,移步换景,依次展开。有的则在走廊两侧墙上开若干个形状优美的窗孔和洞门,人们行经其间,它就象取景框一样,把园内的景物象一幅幅风景画那样映入优美的窗孔和洞门。  至于划分景区和空间的手法,则是通过巧妙地利用山水、树木、花卉、建筑等,把全园划分为若干个景区,各个景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着重突出能体现这一园林主要特色的重点景区。例如,苏州最大的园林拙政园,全园包括中、西、东三个部分,其中中部是全园的精华所在。同时,水的面积约占全园五分之三,亭榭楼阁,大半临水,造型轻盈活泼,并尽量四面透空,以便尽收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色。园内的空间处理,妙于利用山、池、树木、亭、榭,少用围墙。故园内空间处处沟通,互相穿插,形成丰富的层次。再如北京的颐和园,它的规模很大,全园面积约4平方公里,它可以分成许多个景区,其中有些景区还形成大园中包小园,如谐趣园。但在这许多景区中,昆明湖与万寿山则是它的精华所在。正是这些重点的景区构成了这些园林的主要特色。各个园林不论其大小,只要主要景区很有特色,即使其它方面略有欠缺,也仍可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至于“借景”这种艺术手法,更是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丰富园景的一种传统手法。它是把园林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借”到园林中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这种手法在我国古典园林中运用得非常普遍,而且具有很高的成就。例如,现存苏州古典园林中建园历史最早的沧浪亭,它的重要特色之一便是善于借景。因为园门外有一泓清水绕园而过,该园就在这一面不建界墙,而以有漏窗的复廊对外,巧妙地把河水之景“借”入园内。再如北京的颐和园,为了“借”附近玉泉山和较远的西山的景,除了在名为“湖山真意”处充分发挥借景手法的艺术效果外,在其它方面也作了精心的设计。如颐和园的西堤一带,除了用六座形式不同的桥点景外,没有高大的建筑屏挡视线。昆明湖的南北长度也正适合将园内看得见的西山群峰全部倒映湖中。同时,两堤的桃柳,恰到好处地遮挡了围墙,园内园外的界限无形之中消失了。西山的峰峦、两堤的烟柳、玉泉山的塔影,都自然地结合成一体,成为园中的景色,园的空间范围无形中扩大了,景物也更加丰富了。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以万寿山佛香阁为近景、两堤和玉泉山为中景、西山群峰为远景的锦绣湖山诗境画卷。  中国古典园林的这种借景手法,在《园冶》一书中,总结为五种方法,即“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上面提到的一些实例,主要属于借园外之景,是“远借”。所谓“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主要是指园林之内的借景。所谓“邻借”是指园内距离不远的景物,彼此对景,互相衬托,互相呼应。如颐和园中“知春亭”附近的亭、桥、柳、石等互相因借,显得协调而优美。“仰借”一般是指园林中的碧空白云、或明月繁星等天象。不过,象仰望山峰、瀑布、以及苍松劲柏、宏伟壮丽的建筑也可称为仰借。如进入北京北海公园的正门,抬头即可仰望出类独秀的白塔;“俯借”则是指如凭栏望湖光倒影、临轩观池鱼游跃等;“应时而借”是指善于利用一年四季或一月之间不同的时辰景色的变化——如春天的花草、夏日的树荫、秋天的红叶、冬天的雪景、早晨的朝霞旭日、傍晚的夕阳余晖……等等,都可应时而借。如苏州的以精巧幽深见长的网师园,园中的重要景区“殿春簃”就是根据宋人芍药诗里的两句“多谢化工怜寂寞, 尚留芍药殿春风”,借春末的芍药花来造景的。  第三,中国古典园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廊、榭、轩、舫、馆、桥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组成体现各种情趣的园景。  以常见的亭、廊、桥为例,它们所构成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都是独具匠心的。如亭,不仅是造型非常丰富多彩,而且它在园林中间起着“点景”与“引景”的作用。如苏州西园的湖心亭、拙政园别有洞天半亭、北京北海公园的五龙亭。再如加廊,它在园林中间既是引导游客游览的路线,又起着分割空间、组合景物的作用。如当人们漫步在北京颐和园的长廊之中,便可饱览昆明湖的美丽景色;而苏州拙政园的水廊,则轻盈婉约,人行其上,宛如凌波漫步;苏州怡园的复廊,用花墙分隔,墙上的形式各异的漏窗(又称“花窗”或“花墙洞”),使园有界非界,似隔非隔,景中有景,小中见大,变化无穷,这种漏窗在江南古典园林中运用极广,这是古代建筑匠师们的一个杰出创造。因为本来比较单调枯燥的墙面,经过漏窗的装饰,不仅增添了丰富的变化,那一个个各不相同的漏窗图案在墙面上成为一幅幅精美的装饰纹样,而且通过巧妙地运用一个“漏”字,使园林景色更为生动、灵巧,增添了无穷的情趣。苏州的西园、狮子林的漏窗都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特色。  至于中国园林中的桥,则更是以其丰富多姿的形式,在世界建筑艺术上大放异彩。最突出的例子是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玉带桥。它们各以其生动别致的造型,把颐和园的景色装点得更加动人。此外,江苏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苏州拙政园的廊桥则又是另一种风格,成为这些园林中最引人注目的园景之一。  中国古典园林特征/建筑思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内容摘要:农耕生活特有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建筑方式的选择。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亲和融洽的关系上,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方向。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和优越之处,同它很早就认同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关 键 词:古代建筑 亲和 木构架 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溯其源流,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从现有的考古材料来看,古代中国在新石器时期已经有了维持生存的农耕技术。农耕技术的出现意味着古代先民已经脱离了居无定所的原始居住状态,开始有意识地构筑与生相随的居住场所。伴随着周而复始的耕种劳作与不断变化的周遭环境,唯一不变的就是躲避风雨的安身之处。不难看出,建筑便成为古代先民生存自由的自觉选择,有意识地构筑安身之屋与本能寻求栖身之处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国古代建筑自此便开始了它的历史进程。  农耕生活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建筑方式的选择。古代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寒来暑往,一枯一荣的自然现象;播种、收获,收获、播种的互动过程;与自然和周遭环境紧密相连的命运联系,构成了当时人们生存状态的全景图画。正因为处在为生存而忙碌的自然环境下,天时变化,节气交替,仰仗春夏秋冬耕种的古代先民,在得到自然的恩惠时,俯仰天地之间体察到宇宙万物循环往复、彼此联系的生命秩序,从而也认识到宇宙自然的不可抗拒,也确认了人与自然亲和融洽的相互关系。经年累月的观察和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反映在中国古代知识系统里便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基于这样的认识,天与人的关系便建立在一个互动合理的范围内,绝不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尽管这一思想的历史背景,与当时人们自身的认识水平和有限的生存力量有关,但只有顺应自然,人的生存才得以发展,形而下之器的创造与形而上之道的自然规律才能和谐统一,天人合一才能获得生命存在的确认。“在世界古代各文化系统中,没有任何系统的文化,人与自然曾发生过像中国古代样亲和关系。”①所以,亲和之道在早先的境况下一方面是环境的驱使,另一方面又是文化价值上的取向。从此,中国古代建筑始终依恋在自然的怀抱里。  由于有了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中国古代建筑无论从形态上还是材料上都极力从宇宙自然中寻找创造的来源。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树木是自然万物中的有机生命,不同的季节以不同的生命形态与人发生密切的关系。因此,中国古代建筑在材料的应用上特别钟情于木材。面对随处可见的石料而选择木料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这是建筑观念和文化信念的使然。不仅如此,选择木材还在于木材优越的物理特性和易于加工的材料性能,透过所加工的形态从中体现出柔韧、温和的品质,柱、梁、门、窗所散发的木质气息,以及那记录生长历程的纹理,都处处体现了与人的亲和关系,用木材营造的建筑自然会弥漫着家园的温暖。中国古代建筑之所以选择木材,无论是自然之木,还是心性之木,都反映出古代中国人心性对木性的认同,然而木性也适应心性的要求。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把木材作为主要建材,木材良好的物性特质以及易于安装拼接的物理属性,为中国古代建筑构架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中国古代建筑这种构架体系,柱、梁之间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相互联结、互相共存的结构关系,以相对稳定的构架秩序来应对多变的建筑需求。同样的柱、梁构架可以在往复延伸上构成宽大开敞的空间场所,可以在纵深的推进里形成重重庭院。显然,柱、梁相互共存的结构关系与农耕社会特有的认知方式一脉相承,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无疑建立在统一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上,植根在有无相生的变化里,融汇在循环往复的发展认识上。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构筑方式从一开始就从天人合一的理念出发,并始终认为人不能从宇宙自然中抽离出来,建筑不应该游离于自然之外。所以,中国古代建筑不刻意追逐房屋的高度,任何脱离地球引力的尝试,均归依到重重的院落里与树木为伴,与山水为邻。在建造房屋时其营造法式规定了“上分”“中分”“下分”,也就是屋顶、屋身、台基,与之相对应的便是天、人、地,天人合一的观念已经渗透到建筑的营造之中。“当西方建筑因应功能而改变时,传统中国建筑却以因应维持一种文化的价值或理想而保存,中国文化有多悠长,这三个部分的组合便多悠长。所以,当我们开始去看这几个看来只是基本部分时,其实我们也是在端详着整个中国文化的面目。”②中国古代建筑在木构架的体系里以“三分”的法式,不断满足并组合为各种功能要求的建筑。由此可见,古代中国的建筑从来以亲和的姿态回应自然,并从中寻找创造的灵感,从剖析具体的建筑营造中更能体会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别之处。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采用木柱、木梁组成房屋的基本框架,木梁和木柱承受来自屋顶和楼面的重量,建筑的墙壁实际上并不承重,这就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它可以做成四面毫无遮挡,有顶无墙的亭榭。也可以做成四壁严实、空间封闭的仓房。由于木构架的原因,对于室内空间的划分同样也十分自由,为了在室内获得大面积空间,无须任何隔断,仅剩柱子的排列。与此相反,可以在柱子之间进行围隔,从而获得较小空间。特别是采用半通透的落地罩等隔断样式,既划定了空间范围,又不阻挡视线,做到隔而不断,虚实相间。木构架结构能灵活地适应各种地形,既能把单体建筑聚合成重重院落,形成庞大的建筑组群,又能依山傍水建构楼阁亭榭,不受高低不同的限制,这就为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带来极大的可能性。以木构架为主体的中国古代建筑,从单体建筑来看,一般都是矩形的平面空间,房屋的几何形体不会有很大的变化,要想获得建筑空间的丰富性,解决的办法是通过单体建筑的排列组合形成院落,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空间的多重要求。如果一座座单体建筑通过平面纵深推进,就会产生迥然相异的空间聚合,如果作横向推移时会形成宽广的空间场所,沿四周修筑房屋和墙体就变成相对封闭的庭院。由此看来,中国古代建筑并不寻求突破自然的高度来体现征服自然的人工伟力,任何寻求建筑高度及征服自然的尝试都消解在平面的展开上,与自然相拥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所遵循的不二法则。中国古代建筑平面布局的规划既有中轴对称形式,又有依环境而顺势的自由展开方式,从而达到了既有理性的规范又有自然的巧妙。在借用自然的问题上不露痕迹、巧用天工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理想追求。  如果单从外部观看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好似一组封闭而没有生命活力的房屋,但走进中国古代建筑的庭院内,明显感到人与自然密切相处而生机勃勃。庭院空间作为各个单体建筑的联结纽带,促使每一单体建筑的使用功能、交通联系归于一统,形成了一个共享的空间单元。特别是在民居建筑的庭院里房间的通风采光、人流、物流的交通联系、种树养花、儿童游戏、休闲聊天均在这个共享空间里进行。“从庭中阳光的移动,可以感觉‘天时’的变化。从庭中阴雨风雪的来临,可以知道‘节气’的变化。从空气的新鲜、阳光的温暖,可以感到人的生命与大自然的活力息息相关。”③人与人、人与自然在庭院里和谐相处,人们在这一方庭院里呼吸到生命自由的气息,一种与自然密切交流的回应。  庭院的建筑功能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成为人与自然对话的场所,而中轴对称则是获得整体空间布局的有序方式。中国古代建筑其布局采用对称形式,一方面满足功能上、技术上的要求,这是“天道”。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宗法礼仪、人际规范的要求,这是“人道”。基于以上原因,无论是宫殿、衙署、寺观,还是南北地方的民宅院落,都毫无例外地采取对称方式,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里以宫殿、坛庙为代表的正式建筑都严格地按照以纵轴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空间格局。由单体建筑排列组合而形成的对称布局,呈现出一种方正、规整、井然有序的空间美感,营造出庄严平静、肃穆平和的环境氛围。一般而言,中轴对称的空间格局,其表现为主要建筑在中轴线上,次要建筑随横轴左右展开,其他的房屋则以主要建筑为中心沿周边布置,共同形成相对封闭的庭院。重点建筑被周遭的房屋和围墙所围系,在围合的环境下具有压倒一切的中心地位,也形成了通盘布局里的视觉焦点。在对称轴线下的建筑组群还可以沿着纵轴串连成若干院落,每组称一“进”,所谓庭院深深便是这层含义。然而更为宏大的建筑群落还可在主院落的侧边营建次要的庭院和多进院落,形成多条纵轴并列,主轴线称“中路”,两侧为“东路”和“西路”。有鉴于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上纵深发展而取得建筑组群与庭院空间的多重变化,才使人们在穿行重重院落的进程中,把人的兴奋情绪调适到恰如其分的程度,起到起承转合、一收一放的心理调节作用。  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的尊重,还体现在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的态度上,从建筑非对称的自由布局方式里可以看出践行这一建筑理念的积极表现。中国古代的大多数园林和一些民居建筑,因不规则地形和高低起伏的地势,而采取不对称的组群方式。由若干单体建筑沿着地势轴线作纵向移动,单体建筑之间的距离可长可短,在为数不多的建筑物之间便形成了纵深的空间序列,各座建筑之间的联系主要靠人流动线而串联。体察建筑空间的转换则以人流动线的时间过程来完成,形成了步移景移的动态变化。虽然单体建筑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然而采用流观的方法就很容易产生空间的节奏感,细微体察与瞬间把握在静止和流动中完成,不难看出,这是轴线距离的长短变化所带来的空间感受。在中国古典园林平面布局里,其轴线往往偏离直线的规定,根据起伏错落的自然景观,而采取灵活多变的应对方略,单体建筑可大可小、能方能圆;联通路线能曲可直;空间转换更显得曲折有致。所有建筑在起伏交错中进入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境界,把人工的迹象隐于自然境地里而不露声色,这是自由布局的基本手法。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里,还有一种更为开放自由的散点式平面布局,以大隐于山、于水的手法,仰卧山水之间尽显自然亲情。由此可以看到:建筑房屋以点状的方式自由地散布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散点布置的建筑房屋,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苦心经营,它没有沿轴线布局的霸气,也不看重曲折的线性串联。建筑组群的空间聚合、开放,以点的情状围绕在特定的自然区域里,依形就势,顺应构成。有的就山势而高低错落,起伏进退。有的依水流沿岸散布,没有明显的人流动线。散点式布局,不以方位朝向、规则定式为准绳,而是无拘无束、融洽地投入到自然环境之中,借景筑屋、自由空灵。因此,宁静致远、自然淳朴是散点式布局所祈望的空间境界。  我们考察了在“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下,中国古代建筑的构筑方式和空间布局,置身于自然之中的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的回应方式,从来都是建立在天人互动的合理关系上,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核心价值所在。  注释: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P  ②赵广超不只中国木建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P  ③王镇华华夏意象——中国建筑的具体手法与内涵中国文化新论·艺术篇·美感与造型,三联书店1992,P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社会发展的每个时期的建筑风格,都与其时代特点和文化科学技术的革新与进步密切相关,不同时期的文化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文化成为建筑创作的主要源泉。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出现、形成和发展同样与中国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逐步形成为我国建筑以木架结构为主导的艺术风格和构造特征。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东方文化和哲学的一种载体,具有很高的文化内涵,在世界建筑文化之中自成体系,独具风格。中国自古地大物博,建筑艺术源远流长。大门、大窗、大进深、大屋檐,视野开阔,直通大自然,充分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四角飞檐翘起,或扑朔欲飞,或者立欲飘,让凝固显得欲动。中国自古地大物博,建筑艺术源远流长。大门、大窗、大进深、大屋檐,视野开阔,直通大自然,充分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四角飞檐翘起,或扑朔欲飞,或者立欲飘,让凝固显得欲动。这样的美,让全世界都为之惊艳!若“大气”产生于理,则“生气”产生于情。情越浓,艺术性越强。颜色鲜艳,在阳光下耀眼夺目,在各种环境中富丽堂皇,象征着财富和地位。可见,大气、生气、富丽三者,结合形成了中国建筑的传统。什么叫马头墙  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度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较突出,而高高的马头墙,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故而马头墙又称之为封火墙。      马,在众多的动物中,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吉祥物,中国古代“一马当先、马到成功、汗马功劳”,等等成语,显现出人们对马的崇拜与喜爱。这也许是古徽州建筑设计师们为什么要将这种封火墙,称之为“马头墙”的动机。  马头墙的“马头”,通常是“金印式”或“朝笏式”,显示出主人对“读书做官”这一理想的追求。高大封闭的墙体,因为马头墙的设计而显得错落有致,那静止、呆板的墙体,因为有了马头墙,从而显出一种动态的美感。    而从高处往上看,聚族而居的村落中,高低起伏的马头墙,给人视觉产生一种“万马奔腾”的动感,也隐喻着整个宗族生气勃勃,兴旺发达。围合式院落、庭院    庭院是千百年来中国建筑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以房屋围合的形制中,装载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这种内向封闭而又温馨舒适的院落空间,曾经滋养培育了一代代中国人的性情和性格,以致成为最为普遍的传统生活方式。      在使用上,院落空间几乎包容了家居的全部生活内容。院落式民居吸引人的是隐藏在建筑形式后面的人文精神。  围合,不仅仅指的是物理的保护,而是建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东西,围合形成独立完整的局部空间而感受到安全感与归宿感。    围合也必然形成大间距,既保证了居民私密空间的距离,同时又扫除了因安全而附加的封闭感觉,促成空气流通,营造了良好的局部气候条件。围合力弱的空间,人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几乎感觉不到凝聚力和存在感。朱红色大门、镂空花窗  朱红色,又称中国红,是红色颜色之一,介乎红色和橙色之间,是一种不透明的朱砂制成的颜色,因为宫殿装修的主色调使用的是金黄色和朱红色,因此朱红色表示高贵与权威,朱红色的大门象征着庄重。    单纯的高会给人压抑的感受,故而在围墙上又常镂空雕刻花窗,图案往往是喜鹊登梅,喻寒尽春来的喜讯,既是在家妻儿的向往,又是对在外家人的祝福。        窗雕图案多采用谐音与暗喻方式,如雕佛手、寿桃暗指“福禄寿全”;如在雕的花瓶里再雕上月季花图案则指“四季平安”;如瓶中插的是如意则是“四季如意”;如雕马和猴者,则谐“马上封侯”之音;龙象征王权,刻龙是指望家族仕途通达,不敢刻太明显是以区分百姓与皇家之别吧!石雕、砖雕、木雕    石雕、砖雕、木雕是古徽州建筑的“三雕”。徽州木雕、石雕、砖雕艺术善于处理原材料本色,既能溶化在建筑物整体之中,又能像水墨画一样,清新淡雅,特别是木雕艺术,更为古色古香的建筑锦上添花。    在青砖上雕刻出人物、山水、花卉等图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主要用于装饰寺塔、墓室、房屋等建筑物的构件和墙面。粉墙上饰以砖雕、石雕花窗,或放长条石桌、石凳,点缀小品,使建筑、山水、花木融为一体,庭院小,颇得园林之趣。  石雕、砖雕囿于材质坚硬,并未见有精妙之处;而木雕把不同类别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如人物、花鸟、山水、八宝博古、几何形等共处一个画面上,主次分明,各起各的作用,显得民间风味浓郁,装饰性强。  不论砖雕、石雕还是木雕,虽然是住宅和附属在建筑物上的部件,如门罩中的砖雕,天井四周山水、花鸟题材的石雕,或是窗扇下栏板,屋檐下檐条、雀替,楼层栏板上带有主题性的木雕,但它们统统都是一幅独立的画,一件完整独立的艺术品。坡屋顶  在中国,坡屋顶几乎是传统建筑的代名词,在传统建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的坡屋顶造型设计,会使宫殿、庙宇等宫殿建筑产生雄浑、挺拔、高崇、飞动和飘逸的独特韵律,也会使民居建筑产生亲切、自然和温馨的感觉。    坡屋顶有许多优点,比如节能,夏天聚热于顶部,冬天又不感觉室内冷。因为热气是往上跑的,坡顶可以聚热气于两坡交叉位;风也是往上跑的,因为风会通过低处的窗往上坡顶窗聚合(其实是和户外的风流聚合),这样室内通风也会比较好;不积水,防水性能好。什么叫飞檐    中国特有的建筑结构,它是中国古代建筑在檐部上的一种特殊处理和创造,常用在亭亭、台、楼、阁、宫殿、庙宇的屋顶转角处。    飞檐是其屋檐上翘,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是中国建筑上民族风格的重要表现之一,我国传统建筑檐部形式,屋檐特别是屋角的檐部向上翘起。    飞檐设计构图巧妙,造型优美的屋顶给人们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飞翘的屋檐上往往雕刻避邪祈福灵兽,似麒麟,像飞鹤,有人喜欢灵兽,有人喜欢祥云,或是一条活蹦乱跳的鲤鱼,代表着临水而居的亲水文化。四合院    四合院建筑的规划布局以南北纵轴对称布置和封闭独立的院落为基本特征。形成以家庭院落为中心、街坊邻里为干线、社区地域为平面的社会网络系统,同时也形成了一个符合人的心理、保持传统文化和邻里融洽关系的居住环境。    四合院采用的是老北京四合院建筑风格,强调居住空间的私密性,中国的住宅建筑大部分都是内院式住宅,但南北方有差异。  南方许多地区的四合院,其四面的房屋多为楼房,而且在庭院的四个拐角处房屋相连,东南西北四面的房屋并不独立存在,在楼房合围下,南方住宅庭院一般较小,被称为“天井”;而北方的四合院院落宽绰舒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彼此之间有游廊连接,方便起居。青砖、黛瓦、粉墙    “粉墙黛瓦”即雪白的墙壁,青黑的瓦,用来描写房屋的。  建筑色彩上,江南民居青砖、粉墙、黛瓦,形成质朴、淡雅的风格,屋盖是青瓦,外墙用砖砌,屋顶、屋檐、空斗墙、观音兜山脊或马头墙,形成高低错落的形体节奏和粉墙黛瓦、庭院深邃的建筑群体风貌。        江南水乡民居总的面貌是:平房楼房相掺,山墙各式各样,形成小巷和水巷驳岸上那种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景观。建筑造型轻巧简洁、虚实有致、色彩淡雅、因地制宜、临河贴水,空间轮廓柔和而富有美感。因此,常被人称之为“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

故宫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论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内务府等建筑。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西六宫、斋宫、毓庆宫,后有御花园。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内廷西部有慈宁宫、寿安宫等。此外还有重华宫,北五所等建筑。 颐和园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区,距北京城区15千米。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占地约290公顷。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为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拙政园,苏州的留园)之一。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长城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自秦朝开始,修筑长城一直是一项大工程。据记载,秦始皇长城究竟有多长?过去中外专家学者一致认为长城的长度是一万余里,故曰“万里长城”。但是据近年文物考古工作者的研究和对遗址的调查,初步估计,长城约有12600里之长。历代修筑的长城先后分布在西至新疆,东到黑龙江,南至湖南共16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仅内蒙古自治区各时代的长城总和就有三万里之多。河北省境内的长城也将近万里。曾经修建长城的各诸侯国和王朝共有二十多个,秦始皇所修建的长城有一万多里,汉朝的长城有两万里,明朝的长城也有一万两千七百余里。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1/20!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可以想象,没有大量的人群进行艰苦的劳动,是无法完成这项巨大工程的。 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承德市。曾是中国清朝皇帝的夏宫。距离北京230公里。是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中心区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它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89年建成。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可分成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内有康熙乾隆钦定的72景。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100余处。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 避暑山庄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为中国著名的古代帝王宫苑,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建成于乾隆五十五年,历时87年。避暑山庄占地564万平方米,环绕山庄婉蜒起伏的宫墙长达万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相当于颐和园的两倍,有八个北海公园那么大。与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