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中国当代文学史论文300字怎么写的

发布时间:2024-07-05 07:55:09

中国当代文学史论文300字怎么写的

闻捷,原名赵文杰,江苏丹徒人,早年参加革命,奔赴延安任记者,解放后在新华社做记者,和诗人贺敬之、郭小川、李季、李瑛等诗人是同时代人,他从五十年代开始写诗,虽然起步比他同时代的诗人晚,成名也比他们晚,但出手不凡,轰动了当时的诗坛。他的《天山牧歌》、《果子沟情话》写的具有浓郁的西北民族特色,为当时诗坛吹来一股清新的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后来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复仇的火焰》,具有史诗的特点,开创了现代史诗创作的先河。即使现在的诗人们也是无法超越的,不可复制的。我认为:在诗歌艺术,在诗歌语言,在诗歌美学等方面,他超越了他同时代的那些诗人们。闻捷与李季是关系非常好的战友和文友,他们都是从延安走来的文艺工作者,但他在诗歌语言诗歌艺术上显然是超过李季的,也是超过贺敬之的,甚至是超过郭小川的。当然李瑛那时的诗歌创作还没有今天这样的成绩,诗歌创作在当时还不是那么成熟。就当时来讲,在同时代诗人中间,他是最具诗人气质的诗人,只可惜他英年早逝,在十年文革中被残害致死,连尸首都没有找到,那是一九七一年,他刚刚四十八岁,他的骨灰盒里没有骨灰,只有一支他生前十分喜爱的派克钢笔。如果诗人活到现在,那么他的诗歌创作成就会是怎么样的呢?我想:他一定是当代最杰出的诗人,这是可以肯定的。只可惜他死的太早了当我重新打开《闻捷诗选》和他的《复仇的火焰》的时候,我不得不为闻捷的早逝惋惜,为他的早逝感到遗憾。他的《复仇的火焰》还没有写完,他还有很多的东西要写,很多的诗篇等着他去写,他是含冤离开这个世界的诗人,他是一个无奈离开这个世界的诗人,如此热爱的生活怎么会是自杀的呢?他是绝不会自杀的,他是被刽子手打死的,他的尸首都没有找到,他绝不会是自杀的。我们不该忘记他,不该遗忘这位中国当代杰出的诗人,不该遗忘他的《天山牧歌》,不该忘记他的《复仇的火焰》,他的诗歌和他的诗名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仍然闪耀着绚丽灿烂的光辉。

在一些大家手里,这个问题可以写成一本书;再不济也能写出洋洋洒洒地几千字的论文来;这样吧,我给你一个链接,你看了也就明白了大概了《20分钟搞定中国当代文学史》_html

你可以求助度娘在百度搜呀,。找些(历史学研究)这之类的就可以找到好多了~

中国当代文学史论文300字怎么写

首先格式要正确,要包括题目(必要时要写副标题)、关键字、内容提要,正文(最好分条分点,其中要对引自别人的语句段落加以标注)、注释(写明正文中引文的出处),以及参考书目。 其次是内容,要有论点论据,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而且论证要有力,使论据可以很好地支持论点。

文学论文一般包括:外国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和当代文学、文学理论、文学语言研究、文学批评、文学史以及作家作品研究等几个主要研究领域。文学论文不仅要深入剖析作家作品的表现手法、艺术特色、文学价值,还要熟知代表作家、代表作品、文学团体和主要流派并分析思考出现的文学现象及其兴衰过程、产生原因及其历史影响等等,还要参考相关的文学理论,深入了解文学的本质、构成、创作手法、文学鉴赏、文学发展的内部规律、古今中外美学名家对美的本质、特点以及审美问题的探讨和认识。而最重要的则是文学论文的写作实践,要求运用写作理论来指导具体的作文,作者通过不断提高观察、分析事物和提炼主题的能力,能够很好地体现作者谋篇布局、表情达意、驾驭语言的能力以及很好的写作技巧。建议看看论文网

历史的长河源远流长,在这富饶的大地上,我中华屹立于此五千多年,在这五千年里,我中华经历了多少风雨,但我中华人民却不肯向困难低头,风雨之后必有彩虹!这也体现了我们中华儿女的不屈精神!  在《袁腾飞讲中华史》系列里的字里行间,我读出了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自豪。在这本书中,袁腾飞运用了生动、幽默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一段辉煌的历史,从战火纷飞的春秋战国到群英逐鹿、英雄辈出的三国乱世,从与众不同的晋朝到波澜壮阔的隋朝,从繁荣昌盛的大唐到英勇无敌的元朝,再从地域辽阔的清朝到我们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前前后后五千多年的历史,在这其中我们经历了多少磨难,经过了多少次战火的洗礼与历练,但我们中华人民是无敌的,因为我们知道只要团结友爱、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挺过难关!  中华大地上的人们团结友爱,中华的历史和未来也一定一次灿烂!

《在网络盛行的当代,网络文学已经风靡在整个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的校园中。很多同学都喜欢在茶余饭后看一下网络小说来消遣时间。但是,因为过渡的开发,网络文学这一块已经成为了很多学者嗤之以鼻的地方。首先,由于文章过滥,所以有很多人喜欢滥竽充数,把一些没有营养的甚至是烂到极点的小说发在网络上,有伤风雅。再次,在网络上出现了很多出格的小说,不益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我认为,同学们应该有节制,有方向的选择在网络上看小说或者是学习。 在社会中,有很多有实力有梦想的小说家,由于缺少契机因此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因为有了网络,所以他们可以把自己的文章发表在网络上。网络是个四通八达的地方,没有门槛也没有限制,草根们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让人们认识自己,以此来实现抱负。但也是因为它没有门槛,因此才有很多对我们不益的文化滥竽充数。现在有很多的网络小说,都很吸引人,情节以及文笔什么的也都有很深的水平。但是,能够成为经典的却很少。 网络文学在当今这个时代,是说不清也道不明的一种文化。中华名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蕴,也应该出现一些新鲜的文化来冲击一下,以求进步。可是,网络文学也存在着很多缺点,关于这一点很多人都心知肚明。所以,我认为,我们没有能力管理网络,我们只能通过自己的自制来抵抗那些不适合我们的东西。发挥主观能动性才是最关键的,只要摆平自己的心态。多接触对自己有益的,能够帮助自己变得更加有文化的,尽量抵触不宜观看的东西,那么网络对于我们来说就能利大于弊。 以上是我的看法,谢谢!

中国当代文学史论文300字数量

当代文学第一人李敖,第二人李敖,第三名李敖

历史的长河源远流长,在这富饶的大地上,我中华屹立于此五千多年,在这五千年里,我中华经历了多少风雨,但我中华人民却不肯向困难低头,风雨之后必有彩虹!这也体现了我们中华儿女的不屈精神!  在《袁腾飞讲中华史》系列里的字里行间,我读出了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自豪。在这本书中,袁腾飞运用了生动、幽默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一段辉煌的历史,从战火纷飞的春秋战国到群英逐鹿、英雄辈出的三国乱世,从与众不同的晋朝到波澜壮阔的隋朝,从繁荣昌盛的大唐到英勇无敌的元朝,再从地域辽阔的清朝到我们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前前后后五千多年的历史,在这其中我们经历了多少磨难,经过了多少次战火的洗礼与历练,但我们中华人民是无敌的,因为我们知道只要团结友爱、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挺过难关!  中华大地上的人们团结友爱,中华的历史和未来也一定一次灿烂!

你可以求助度娘在百度搜呀,。找些(历史学研究)这之类的就可以找到好多了~

中国当代文学史论文300字数量要求

闻捷,原名赵文杰,江苏丹徒人,早年参加革命,奔赴延安任记者,解放后在新华社做记者,和诗人贺敬之、郭小川、李季、李瑛等诗人是同时代人,他从五十年代开始写诗,虽然起步比他同时代的诗人晚,成名也比他们晚,但出手不凡,轰动了当时的诗坛。他的《天山牧歌》、《果子沟情话》写的具有浓郁的西北民族特色,为当时诗坛吹来一股清新的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后来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复仇的火焰》,具有史诗的特点,开创了现代史诗创作的先河。即使现在的诗人们也是无法超越的,不可复制的。我认为:在诗歌艺术,在诗歌语言,在诗歌美学等方面,他超越了他同时代的那些诗人们。闻捷与李季是关系非常好的战友和文友,他们都是从延安走来的文艺工作者,但他在诗歌语言诗歌艺术上显然是超过李季的,也是超过贺敬之的,甚至是超过郭小川的。当然李瑛那时的诗歌创作还没有今天这样的成绩,诗歌创作在当时还不是那么成熟。就当时来讲,在同时代诗人中间,他是最具诗人气质的诗人,只可惜他英年早逝,在十年文革中被残害致死,连尸首都没有找到,那是一九七一年,他刚刚四十八岁,他的骨灰盒里没有骨灰,只有一支他生前十分喜爱的派克钢笔。如果诗人活到现在,那么他的诗歌创作成就会是怎么样的呢?我想:他一定是当代最杰出的诗人,这是可以肯定的。只可惜他死的太早了当我重新打开《闻捷诗选》和他的《复仇的火焰》的时候,我不得不为闻捷的早逝惋惜,为他的早逝感到遗憾。他的《复仇的火焰》还没有写完,他还有很多的东西要写,很多的诗篇等着他去写,他是含冤离开这个世界的诗人,他是一个无奈离开这个世界的诗人,如此热爱的生活怎么会是自杀的呢?他是绝不会自杀的,他是被刽子手打死的,他的尸首都没有找到,他绝不会是自杀的。我们不该忘记他,不该遗忘这位中国当代杰出的诗人,不该遗忘他的《天山牧歌》,不该忘记他的《复仇的火焰》,他的诗歌和他的诗名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仍然闪耀着绚丽灿烂的光辉。

2009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是一个标志性的时刻。如果以1949年北平第一次文代会算起,那么,中国当代文学已经有了60年历史;如果以1979年第四次文代会为时间点,那么,新时期文学也已经有了30年,据此,60年的历史又被学界分成了“两个三十年”。近几年来,以变化的历史语境为依托,关于当代文学60年(或者“两个三十年”)的讨论一时成为当代文学研究界的主要话题。特别是2009年,讨论中国当代文学60年的学术会议不断,刊物上发表的无数论文也相对集中在这个话题上。因此,关于当代文学史的研究、文学批评的反思和作家作品与思潮现象的论述,也就成为2009年文学研究的三大部分内容,而这些内容涉及历史、当下与未来,呈现的是中国当代文学学科整体性推进的轨迹。不妨说,2009年的文学批评集结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诸多关键问题,2009年的文学批评不仅仅属于2009年,文学批评站在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上。  因为有了60年的沉淀,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化、经典化成为一种可能,即便是关于当下创作的分析,也不可避免地被赋予了“历史背景”。这一特点,反映在批评之中,便是重返历史现场。最遥远的历史话题是“五四”,2009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刘再复和李泽厚的对话《共鉴五四新文化》既有交集也有差异,我们未必完全认同其中的一些说法,但再睹20世纪80年代两位思想者的风采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60年历史整体性和阶段性的思考,是重返历史现场的主题部分。在新时期文学初期,文学界是以否定“文革”时期的文学为开端的,因为 “四人帮”提出了“十七年文学”存在一条所谓“文艺黑线”,所以在否定“文革”时基本肯定了“十七年文学”。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十七年文学”的批评和否定的声音逐渐增多,近几年分歧更大,也使“十七年文学”的研究一时成为热点。“十七年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最初阶段,其后文学进程的多数重要问题都与这个阶段相关。因此,我特别重视丁帆在本年度发表的《1949:在“十七年文学”的转型节点上》,这是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思想史的关联性》的论纲。十年之前的1999年,丁帆便出版了《十七年文学:“人”与“自我”的失落》,其论点曾产生广泛影响。这些年,丁帆始终以文化批判者的独立精神直面历史与现实问题,以鲜明的价值判断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史。这篇论文承接了他以往的基本观点,但对历史的论述更为细致、透彻,特别是比较完整地呈现了他的文学史观。这样一个特点,也似乎是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一种风格。在我的短视中,大学的学术研究有鲜明风格的已经越来越少了。王彬彬《当代文艺中的“阶级情”与“骨肉情”》分析了“红色经典”的“阶级情”与“骨肉情”的冲突与沉浮,既理清了文本的内在结构,也探讨了历史语境与文本的关系,在一个新的层面上阐释了“话语”与“权力”的关系。王尧《“关联研究”与当代文学史论述》对“两个三十年”的比较,颠覆了我们所熟悉的一些结论,他的研究以史料见长,本文亦有这样的特点。但我觉得他这些年来一直强调的“关联性”研究,对当代文学史的复杂性的探讨,或许更具方法的价值。  对“近三十年文学”的命名,打破了文学分期的局限,从2008年开始,这方面的论文增多。程光炜这些年一直在做“重返八十年代”的研究工作,以此重建当代文学史研究的合法性。他主编的《八十年代研究丛书》,集中了他本人和学界一些同仁的新成果,当引起关注。他的《历史回叙、文学想象与“当事人”身份》,读查建英编《八十年代访谈录》,由点带面,讨论了如何认识“80年代”的问题,其方法与结论都拓展了20世纪80年代文学与思想文化的研究空间。黄发有《人化审美到物化审美》,采用朴素、动态、开放性的“近三十年中国文学”概念,在多元交叉的文化与审美考察中,对近三十年文学的价值选择、审美逻辑的内在演变进行了深入的文化反思与整体性透视,颇具启发性。何言宏《“正典结构”的精神质询》,重读靳凡《公开的情书》和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质疑文学史研究“主流叙述”所形成的“正典结构”,提出了如何将近三十年文学“经典化”的问题。  此类研究的反思性特征,也反映在对近三十年文学批评的回顾中。陈思和《艺术批评·新方法论·学院批评》,是他为《中国新文学大系(一九七九-一九九九)·文学理论卷》所作导言的第三部分,着重回顾了作家作品论的发展。他在文章中提出:“学院派的批评并不意味着要脱离社会现实,脱离文坛话语,把自己当作与世隔绝的怪物,文学批评的生命力就在投入文学实践,介入社会进步,所以,即使是学院派的批评也不应该躲在学院里萎缩自己的学术生命,或者自命清高脱离实际,对社会不发生实际的影响。我以为要发展学院派的批评,还是需要把握与调整与媒体之间的关系,要充分利用媒体来发出自己的声音。总之,核心的概念就是:学院派的批评如何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批评与实践、媒介的关系,被揭示为“如何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可以说切中了文学批评问题的要害。南帆《文学类型:巩固与瓦解》讨论的是一个比较纯粹的理论问题,他在界定何谓文学类型的基础上考察了“巩固”和“瓦解”两种倾向,对文学类型本体论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这一深入的理论思考,延续了他近几年来从历史提供的“关系网络”中发现问题的“真正依据”的学术思路,有助于文学批评的转型。郭冰茹《方法与政治》是她的“新时期文学批评研究”系列之一,论文在反思新时期文学批评之中,对热议中的“政治化”和“再政治化”问题提出了独到的看法,特别着重揭示了方法背后的“政治”,显示了年轻一代批评家的理论锐气。  或许,文学批评面貌的细微处见于作家作品论。本年度这类文章中,如王光东与里程的谈话录《我们为什么看不见〈春香〉》,晓华论《我与父辈》,张新颖论《生死疲劳》,李敬泽论《废都》,程德培论迟子建,施战军论范小青,谢有顺论小说叙事,周景雷和王爽论魏微,孙桂荣《论“八○后”文学的写作姿态》,以及张学昕访谈诗人杨炼、唐晓渡等,都值得一读。我还要特别推荐梁鸿的《小城镇叙事、泛意识形态写作与不及物性——七十年代出生作家的美学思想考察》和金理的《〈平原〉的虚和实》。梁鸿是近几年来发展迅速的年轻一代学院派批评家,金理的出现让我们对“八○后”批评家怀有期待。  现代文学史上的作家论作家,是文学批评的重要一翼,这个传统在近几年有所恢复。张炜《谁读齐国老顽耿》论陈占敏小说,王安忆《刻舟求剑人》谈朱天心小说印象,都举重若轻,鞭辟入里,是批评中的“好文章”。作家表达的特别,在创作谈、讲演录中,都常有出彩之处,惊人之语。史铁生《理想的危险》、铁凝《文学是灯》、阿来《我只感到世界扑面而来——在渤海大学“小说家讲坛”上的讲演》、苏童《八百米的故乡》和艾伟《中国当下的精神疑难》等,在感性的表达中,透露出各自的文学思想。  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关系一直是个不断探讨的话题,著名外国文学研究专家陈众议的《拥抱情节——当今西语小说概览》,为我们认识当代的文学与批评提供了一个参照系。在“海外汉学研究”领域,王德威《〈诗经〉的逃亡》论阎连科的《风雅颂》,章小东印象夏志清,季进访谈葛浩文以及林源所译三篇海外学者论当代文学的论文,都显示了“西方”研究“中国”的不同路径。这些海外的研究和中国本土的研究,一起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共同体”。

历史的长河源远流长,在这富饶的大地上,我中华屹立于此五千多年,在这五千年里,我中华经历了多少风雨,但我中华人民却不肯向困难低头,风雨之后必有彩虹!这也体现了我们中华儿女的不屈精神!  在《袁腾飞讲中华史》系列里的字里行间,我读出了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自豪。在这本书中,袁腾飞运用了生动、幽默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一段辉煌的历史,从战火纷飞的春秋战国到群英逐鹿、英雄辈出的三国乱世,从与众不同的晋朝到波澜壮阔的隋朝,从繁荣昌盛的大唐到英勇无敌的元朝,再从地域辽阔的清朝到我们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前前后后五千多年的历史,在这其中我们经历了多少磨难,经过了多少次战火的洗礼与历练,但我们中华人民是无敌的,因为我们知道只要团结友爱、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挺过难关!  中华大地上的人们团结友爱,中华的历史和未来也一定一次灿烂!

这是我们的课件,重点的部分,总结出了文档,那么倾情奉献吧。《现当代文学》复习;1 古代文学:先秦—清末(1840年前)近代文学:1840—1917年,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的过渡时期。现代文学: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为开端,到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召开。当代文学: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以后的文学。2 《新青年》:1915年9月在上海创刊,陈独秀主编,创刊号登载陈独秀的《敬告青年》一文,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端。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重在“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新青年》是中国现代思想的发端。3 1917年1月,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大力倡导白话文。1917年2月,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提出文学革命主张。这两篇文章标志着文学革命的开端。4 文学革命的意义:1、体现了思想解放和思想启蒙的特征。2、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重要力量。3、促进了中国文学的现代性。4、使中国现代文学走向世界。5 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1932年解体。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成立的第一个纯文学社团,发起人:周作人、郑振铎、茅盾等,描写真实生活,反映社会问题,注重对外国文学的翻译和介绍。强调“为人生而艺术”。6 创造社:1921年6月成立于日本东京,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反帝反封建最重要的社团之一。发起人: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田汉等。前期强调“为艺术而艺术”,认为对美的追求是艺术的核心,在文学理论上崇尚自我,注重个性,主张忠实的表现“内心的要求”,反对“为人生而艺术”,反对写实主义。7 从鲁迅那里,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两大主要题材——农民和知识分子。8 鲁迅在历史转折关头参与历史发展的宣言,中国第一篇白话现代小说。《狂人日记》9 《狂人日记》主题:“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端”,充满了尖锐而深刻的理性批判精神。艺术特色: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艺术创新,扩大了小说的审美张力,从不同的思路解读“狂人”形象,可以得出不同的认识。贡献与价值:这些内容与形式上的现代化特征,调整、更新了我国传统的创作思维和审美习惯,具有为现代文学奠基的价值和划时代的意义。10 阿Q神胜利法:指弱者在强者面前得不到物质上的胜利(得到的只是欺侮和压迫),又不去以自强的行动争取胜利时所采用的一种虚妄、想象的精神安慰来缓解和冲淡心灵痛苦的方式,是一种消极的自我麻醉,具有欺软怕硬、自欺欺人、自我解嘲、自甘屈辱而又妄自尊大的特征。这是中国传统和同时代人所具有的精神特征。11 阿Q的三个特征:贫(无产者)、愚(思想落后)、弱(受到封建意识的毒害和人群的欺凌)12 《祝福》之祥林嫂形象分析:①通过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与封建夫权、族权相结合的神权对穷苦妇女造成的精神痛苦和毒害。 ②祥林嫂悲剧性格的深刻性突出表现在她的美好品格和求生的希望被残酷毁灭的过程中13 鲁迅唯一涉及爱情的小说——《伤逝》14 《呐喊》、《彷徨》的艺术特色:(1)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单一模式化,实现了小说的开放性和创造的可能性,把日记、杂文、诗歌、散文等各种文学形式技巧融入小说。(2)对西方小说技巧的吸纳。(3)复线结构和复调主题。《呐喊》和《彷徨》这两本小说集以生活体验的深切、表现格式的特别与艺术上富有独创性著称,是中国现代小说成熟的标志。15 《故事新编》创造了“古今杂糅”的艺术手法。 16 鲁迅的看客:是鲁迅小说中独特的“互看结构模式”——这是鲁迅对历史人的喜剧和悲剧性认识。以看客的麻木和残忍来观照中国人的沉睡和不觉醒。看客在鲁迅小说中是一个庞大的“无个性群体”,常常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的群像,他们对进步力量的无知,构成了封建吃人礼教的舆论传播工具和帮凶。17 鲁迅的国民性:所谓国民性,是指一个民族由于生活在同一地区,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区别于其他民族的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价值尺度、道德规范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民族性格、民族意识、民族风格等。18 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鲁迅反的不是“传统文化”,而是“文化传统”——那种不把人当人看、蔑视个人价值与尊严从而造成几千年“吃人”历史的专制主义。 19 鲁迅的贡献:1、在创作方面:开创了中国20世纪现代文学的新传统,推动了新文学的现代化。2、在我国现代文学的理论探讨与思想斗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3、在外国文学译介和中国古籍整理研究方面的贡献。4、进行社团活动、组织培养新文学队伍方面的贡献。5、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思想史、文化史上的独特地位。20 鲁迅的精神1、强烈的爱国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2、韧性的战斗精神;3、博才众长,勇于创新的精神。21 问题小说的特征与缺失:1关注社会人生问题的现实精神2题材广泛,涉及面广3缺失:社会功利性与概念化22 冰心的知识点:(1)圣母颂 “母爱”(2)童心曲 “童真”(3)自然赞 “自然”23 许地山的知识点:作品特点:多写缅甸、印度等异域生活,充满了南国情趣。24 鲁迅之乡土文学:所谓“乡土文学”,主要就是指这类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包括乡镇)的生活,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25 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兴起的原因小说主张再现作家的生活和内心处境,不强调对外部世界的描写,侧重作者心灵、心境的大胆敞露,揭示个人内心隐秘和灵与肉的冲突,尤其是处在变态社会中人的变态性心理,以此向封建旧道德和礼教宣战。26 《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集。 作者是郁达夫27 郁达夫的知识点主题1、突出表现五四青年对人性解放地追求和被生活挤出轨道的“零余者”的哀怨。2、鲜明的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情怀。特点1、自我写真。(大胆的自我暴露,感情率真、诚挚)2、感伤的抒情。单纯的感伤抒情格调,忧郁、颓废、忏悔情绪。作品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感伤美和自然美3、结构的散文化。小说善于创造风景画,呈现出强烈的诗情画意,用瞬间万变的自然景物来创造和渲染气氛28 80年代伤痕文学: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一批通过对文革生活及文革后人们的精神创伤的真实描写、大胆揭露、愤怒鞭挞,悲剧性地展现了那一场社会动乱及其给人们造成的肉体和精神上的永不可平复的“伤痕”的作品。29 反思小说:指七八十年代之交开始出现的对建国三十多年来的历次政治运动和社会的曲折发展过程及其对人的命运的影响进行了冷静反思、重新审视的小说创作潮流。30 知青小说:知青小说的作者曾是“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作品的内容多为知青在“文革”中的遭遇,也包括知青后来的生活道路和思想情感。31 梁晓声的知识点:作品歌颂知青的悲壮的英雄主义。32 改革小说:改革小说出现于70年代末,80年代前半期形成高潮。反映改革开放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生活、思想观念、文化心理的变革与冲突的文学创作潮流。33 风情小说:以特定地域、特定历史时期的风俗文化、风土人情为主要审美对象的小说。34 汪曾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35 贾平凹的知识点:1983年以后,“商州系列”小说,开始引起文学界注意。36 寻根小说:80年代中期,作家不再满足于用社会政治的眼光来看待现实生活,而是开始思索深层的民族文化问题,对传统文化予以审视、剖析、继承,称之寻根小说。37 先锋小说:指的是80年代以来具有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倾向的小说创作潮流。“38 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是对普通人们庸常生活的关注与描写,对生活在我们身边的芸芸众生的生存状态、生命状态、精神状态的关注与体验。39 新写实小说的特点:1、庸常人生的平时叙写2、生活流式的叙事结构3、世俗化的平易语言4、自然悲婉的审美风格40新历史小说:和新写实小说同根异生,只是把时空领域推移到历史之中,大致限定在民国时期,且避免了在此期间的重大革命事件 。41 《尝试集》:中国新文学史上最早的新诗集 作者 胡适42 初期白话的贡献:1、运用明白易晓、自然现成的白话语言作诗2、讲究自然的音节,不求对仗和旧韵3、追求诗体的大解放43 初期白话的不足:1、诗歌过于平实,情感浓度不够,想象力不足,缺少诗歌的意味2、语言上散文化倾向,使诗歌失去了韵律感和节奏感44 现代诗歌奠基之作:郭沫若的《女神》45 《女神》的主题内涵一 反抗、破坏、创造的主题。(1)“反抗”,源自人的解放与觉醒;“破坏”,基于现实的黑暗、冷酷、腥秽;“创造”,是人类得以前行的动因。(2)“五四”精神:怀疑、批判、反抗、破坏、创造。(3)《凤凰涅磐》、《女神之再生》集中表现了上述主题。二 爱国主义的主题炉中煤》、《凤凰涅磐》、《女神之再生》 。“五四”是中国现代新型文化的青春期,郭沫若的爱国也表现为对“青春中国”、“新中国”的向往与追求。三 歌颂“偶像破坏者公开宣称“我又是一个偶像破坏者呦”,“便是天上的太阳也在向我低头”。这个“自我”是诗人自己,也是当时千千万万要冲出陈旧腐朽的牢笼,要求不断毁坏、不断创造、不断努力的中国青年。四 对“劳工神圣”的景仰和颂扬五 对大自然的礼赞46 《女神》的艺术特色1、个性化2、抒情性3、自由精神4、浪漫情怀5、创造性47 《女神》意义上的不足:不足:过于强调自由的形式,缺乏诗性和韵味,适宜朗诵,不宜品味。48 新月派的任务:“使诗的内容及形式双方表现出美的力量,成为一种完美的艺术。”(代表人物 闻一多 徐志摩)49 新月派的诗歌主张1、“理性节制感情”的美学原则 2、提倡以“和谐”、“均齐”为新诗的审美特征 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音乐美:音节的整齐与和谐 绘画美:辞藻的美,视觉鲜明的色彩感3、倡导新诗的现代格律化50 新格律诗:中国现代新诗的一种形式。五四以后出现的新诗中不同于自由诗,又有别于传统诗体,没有固定格律的格律诗体。(闻一多最早提出)51 徐志摩诗作特点1、构思精巧,意象新颖2、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3、词藻华丽,风格清丽,呈现出明显的色彩美4、章法整齐,形式灵活52 祥子悲剧命运的主观原因:(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血肉丰满的都市个体劳动者的典型形象。)1、祥子与生俱来的小农意识,狭隘的眼光,尤其是他的个人奋斗的思想,是造成他悲剧主观因素中最根本的一点。2、祥子个人性格上、心理上的弱点。比如在接踵而来的打击面前逐渐滋生的自暴自弃,在把握自己上缺乏足够的自制能力。祥子悲剧命运的客观原因1、二三十年代动荡的社会背景,把人变成鬼的旧社会的逼迫。2、车厂主女儿的诱骗。53 虎妞的形象: 虎妞的性格呈现出二重性1、沾染了剥削阶级家庭给她的好逸恶劳,善玩心计和市侩习气。虎妞本身又是刘四爷的另一种压迫对象和牺牲品。2、虎妞对于祥子,有感情,要控制祥子。 虎妞是祥子向上进取的阻力和障碍,是导致祥子走向堕落的外在原因之一。54 老舍的文学贡献:1、多层面的描绘出中国市民文化的复杂性。2、揭示了文化转型期中国人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3、在小说叙述上显示了中国传统小说向现代小说的转化,又融合了西方小说的技巧。4、语言纯净、通俗,具有北京地域特点55 京派:“京派”是鲁迅提出的一个概念。主要指30年代以《骆驼草》《大公报》为主要阵地在北京、天津等北方城市的自由主义作家群,代表:朱光潜、沈从文。他们将“和平静穆”作为美学追求的最高境界,强调文学与时代、政治的距离,追求人性的、永久的文学价值。56 海派:海派是沈从文在文学批评时提出的概念。以30年的上海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城市商业文化与消遣文化畸形发展的产物,他们依托于文学的市场,既享受着现代都市文明,又感染着都市的“文明病”。代表作家:张资平、叶灵凤。57 《边城》沈从文边的“牧歌”情味和感伤情绪:用人物象征和心理分析的方法,透视《边城》的深层文化隐喻。《边城》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乡情风俗、自然景致与人事命运浑然一体的优美境 界,美丽得令人忧愁的牧歌情调。 58 沈从文独特的文学价值:1、远离时代主流的文学价值观2、对乡土中国的关注:民族性的思考3、从容、静穆的民族文化品格的追寻59 巴金的知识点:“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60 《家》的人物形象分析:作者巴金①高老太爷的形象:高老太爷是这个封建大家族的最高统治者,他的专横、衰老和腐朽,象征着旧家庭和专制制度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②觉慧——家的掘墓人:作为封建专制的叛逆者,觉慧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典型。他对旧家庭的反抗,以至最终出走,表现了“五四”新思潮的威力和新一代民主青年的成长。作家在觉慧身上寄托着对青春的赞美和生活的信念,他是最能打动青年的心的形象。他身上既有热情、叛逆、追求的“五四”精神,又有“五四”青年难免的历史局限与弱点。③觉新——家的守墓人:这部小说最见艺术功力的人物形象是觉新,他是一个能清醒认识到自己的悲剧命运却又怯于行动的“多余的人”,是封建家庭和旧礼教毒害下人格分裂的悲剧典型。思想与行动的矛盾使他经常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清醒而又懦弱使他不能摆脱严酷的自我谴责,这些都大大加强了人物的悲剧性。作者对觉新充满同情,同情之中又不无批判。61 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第一人:张恨水(名气最大、作品最多、水平最高)62 张恨水大家族兴衰之《金粉世家》:《金粉世家》中的金家具现了中国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渡特征。《金粉世家》中家庭败落的叙述更侧重于世俗的金粉生活的渲染,而不是社会制度的控诉。63 冷清秋的形象:新旧参合身份:女学生与女才子性格:世俗与清高选择:反抗与隐遁64 《金粉世家》的价值1、浮世绘般地描写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 中国世俗生活与观念的变迁2、描写了缺少革命性因素的旧家族的命运3、提供了女性主体选择的特殊(传统型)个案:冷清秋4、继承并发展了章回体的传统叙述体式65 曹禺《雷雨》人物之繁漪:她是《雷雨》最有特色、个性最鲜明的人物。她是五四运动以来追求妇女解放,争取独立、自由的新女性代表。她敢爱敢恨,她对周家庸俗单调的生活感到难以忍受,对阴沉的气氛感到烦闷,对精神束缚感到痛苦,她要求挣脱这一切。在一定意义上她也是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者。而剧本又使她在难以抗拒的环境中走向变态的发展:爱变成恨,倔强变成疯狂。繁漪这一悲剧形象,是曹禺对现代戏剧的一大贡献,深刻地传达出反封建与个性解放的五四主题。66 《雷雨》的悲剧性下层妇女被离弃的悲剧上层妇女个性受压抑的悲剧 青年男女得不到正常爱情的悲剧青春幻梦的破灭的悲剧 劳动者反抗失败的悲剧67 钱钟书的代表作:《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围城》、《管锥编》中国近代文坛中唯一一位通晓古今中外文学的才子。68 《围城》的知识点①享有“新《儒林外史》”之誉,以深邃的人生洞见和幽默灵透的文笔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经典。②这本书揭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和人性的盲目。艺术特色:1)善用比喻2)高超的讽刺手法 、对人性弱点的嘲讽;对学风的嘲讽3)幽默风趣的语言特色69 张爱玲小说基本内容:1、摹写各式恋情:《封锁》、《花凋》、《心经》、《茉莉香片》2、摹写各式婚姻:《倾城之恋》、《沉香屑:第一炉香》、《琉璃瓦》、《十八春》3、摹写男女同居:《连环套 》、《红玫瑰与白玫瑰》70 张爱玲《金锁记》中金锁的比喻意:黄金的枷锁,被黄金欲压得变形/异化了的人71 张爱玲小说的创作风格:1、情调悲凉,大多是关于文明与人性的哀歌。2、 “古典小说的根底”和“市井小说的色彩”融为一体。 3、 张爱玲的作品还具有既传统又现代的特点。4、 语言介乎新旧雅俗之间。72 朦胧诗:它指称的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以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梁小斌等为代表的一批在“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一股新诗潮。它多强调主体的真实,追求象征性与意象化的表现手法,蕴含着感伤情调和反叛精神。73 顾城:被舒婷称为“童话诗人”,他诗歌的魅力是来自那种童话般的迹近“纯洁”的幻想。74 朦胧诗艺术审美特质:1、意象化 (1)扬弃具象化直述,以繁复意象传达心绪 (2)意象的自由迭加,形成意象的多义性阐释2、象征性: 以可感知的具体事物来比拟或暗示不可感知的抽象事物,使诗歌的意象具有隐喻性而带来含蓄美。3、跳跃性: 按照诗人情感的流向和想象的逻辑来安排时空秩序,造成诗歌结构的流动跳跃75 余华——先锋派小说《活着》存在主题: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活着》思想内涵:1、生命的脆弱易逝。在死亡面前,生命显得轻若鸿毛。2、命运的变幻无常。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人很难掌握自己的命运。3、“活着”成为人终极的目标与理想,人们忍受着生活赋予的种种苦难。76 余华没有将先锋小说进行到底,在一片赞扬声中突然转向,其原因有三:其一,来自先锋文学自身局限的不可超越性。(作为先锋,必须始终保持和社会、大众、传统、世俗的距离,甚至对立,因此,遭到误解和忍受寂寞成为必然;一旦被接受,又会失去先锋性,这是先锋作家和先锋文学共同面临的不可逾越的悖论和局限性。)其二,世俗的诱惑。(任何作家都希望作品得到读者的认可 ,所以,作为先锋作家,时刻都有背叛的危险,这个危险就是无处不在的世俗诱惑:世俗利益和世俗生活时刻在向作家招手,一个作家,只要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就不可能完全拒绝这种诱惑。)其三:来自作家自身。(作家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先锋作家更是以创新为标志的,其情绪、心态、思想、观念不可能不变。因此,余华和其他的先锋作家的转变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

中国近代史论文300字怎么写的

参考一下以下这篇,你也许会有灵感“回眸”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近代,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不仅从军事、经济对中国进行侵略,还从政治文化加以侵略控制,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经济凋敝,一片国将不国的惨状。压迫侵略,必然导致反抗,中国人民积极开展了各中形式的反抗斗争。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台湾高山族人民的英勇抵抗等,无不体现了在民族存亡的危机关头,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尤其是太平天国起义,极大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使得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同时它提出了均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更重要的是在太平天国并不承认清政府签订的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在面对列强的侵略与压迫时,并没有采取像清政府一样懦弱的外交政策,而是积极同外国侵略者展开了斗争,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这是极其鼓舞人心的。虽然太平天国由于内部的种种原因失败了,但它却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它是中国农民起义战争史的最高峰,它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曾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是,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他们翻译外国书籍,学习西方先进的现代科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开始有了较为强烈的民族危机感。于是出现了早期的维新思想,出现了一大批以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为己任的仁人志士。甲午战争以后的戊戌维新、辛亥革命,都是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这面爱国主义大旗下发生的。这些斗争和探索,使中华民族燃烧起了新的希望,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觉醒。 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力量成长壮大的基础上,在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的思想基础之上发生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这次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群众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它标志着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从此中国革命真正找到了它所必须依赖的力量基础,五四运动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即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五四运动发生在一九一九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劳动运动的真正开始是在一九二一年,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之后,即民族问题和殖民地革命运动在世界范围内改变了过去面貌之时,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以及其在世界历史中的的地位都是十分明显的。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被历史证明了的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占有中要的地位,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残酷的战争中,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战胜一切艰难困苦,中华民族形成了广泛的统一战线,显示了空前的大团结,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族抗战。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就没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抗日战争大大丰富和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这正是抗日战争得以坚持和胜利的重要思想保证。同时使中国人民认识到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屹立于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一个国家只有首先自强,才能在世界上自立。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不惧怕战争的可贵品质,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是为了捍卫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人类和平进步事业的重大贡献。 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和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祖国的繁荣打下了坚定的基石。同时积极开展了各领域的改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无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尤其是近代以来,科技文化事业飞速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航天领域的重大突破——神州系列成功升空,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圆了华夏民族几千年来的飞天梦。看着一个个举世瞩目的成就,国人无不倍感自豪与骄傲。我们的国家强大了,我们的经济繁荣了,我们不会在屈于强权,不会再忍受屈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为荣。 当然,放眼今朝,停滞不前便是落后,因此,我们更应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努力不懈,使我国保持飞速发展。尤其作为年轻一代,作为大学生,我们更应使强国富民为己任,认清我们在新时期的责任和使命对于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我们的民族正在腾飞!

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但我认为辛亥革命又成功,又没有成功,是1/2成功,1/2 的失败。 首先,辛亥革命是成功的革命。 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更具有完全意义的民主革命,中国人民“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场革命。 由于资产阶级和同盟会的组织和领导,提出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在广大工农和其他劳动群众多种方式反抗斗争所汇成的革命怒潮中,赶跑了狗皇帝,推翻了清王朝的二百六十多年的专制统治,从而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个共和国产生了一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献。虽然这部文献不久被北洋军阀废弃,但经过这次革命,民主共和国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在政治上打击了封建势力,民主主义思想潮流已不可抗拒,正因为这样,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洪宪帝制,张勋的复辟帝制,都是昙花一现,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辛亥革命也为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作了思想准备。 辛亥革命也给帝国主义沉重的一击,虽然资产阶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政治纲领,但正如毛泽东所说:“辛亥革命是革帝国主义的命,中国人所以要革清朝的命,是因为清朝是帝国主义的走狗”。所以列宁把辛亥革命视为“亚洲的觉醒”,但帝国主义利用反动的清政府统治来打破中国人民的美梦。自清政府垮台后,帝国主义妄图扶植新走狗,但这些“新走狗”都是短命,一个接一个被中国人民打倒在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外反动势力对中国人民的压迫。 再深透点讲,辛亥革命实际上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虽然革命失败了,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国成立后,国内实业团体纷纷成立,开设工厂、设银行都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里有了显著的增大,无产阶级队伍也日益壮大。 辛亥革命还打落了亚洲第一个皇冠,具有国际意义。辛亥革命沉重了打击了帝国主义,推翻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对于世界人民,特别是东方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是个巨大的鼓舞。在中国革命影响下,如一九一三年荷属爪哇以及其他殖民地,都广泛掀起民主革命运动。中国人民的革命将给亚洲带来解放,使欧洲资产阶级统治遭到破坏。 总之,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为中国的发展趋势,铺开了一条金色的道路。 但辛亥革命成功得仓促,到手的乃是不彻底的胜利。

无论是哪一种现代化模式的国家,在现代化进程的初期,面临的主要问题都集中在政 治方面,这是由于:一方面,在这个时期,现代化的最大阻力不是来自于经济方面,而 是来自于政治方面,即传统的政治权力中心对现代化的抗拒。因此,如何实现国家权力 由传统势力向现代势力的转移就成为这些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最重要的条件。另一方面, 即使完成了这种转移也并不意味着现代化就可以迅速、顺利地实现。实践表明,在一些 传统势力较为强大的国家,上述任务的完成往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国 家政治还要经历持续不断的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从而严重地影响到现代化的发展。所 以,作为现代化的倡导者,他们在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尝试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 是如何选择、制定正确的政治发展目标和模式,以保证国家政治现代化的顺利实现。

洋务运动开始的口号是“师夷长技以自强”,后期叫“富国强军”。他们在中央有亲王奕昕支持,在地方有李鸿章,张之洞等大臣支持,练习新军,开办新学,期间创办了很多实业,像开滦煤矿(后为日本人攫取开采权),汉阳军工厂(仿造德国的毛瑟枪,国内叫“汉阳造”),江南制造总局(江南造船厂的前身)等等但是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干扰和自身在经营上的失败,这些实业往往处于亏本运营的状态,但是不可否认,这些实业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对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贡献,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的外依赖。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